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39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1)

关键词:旅游消费;可持续旅游消费;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019-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如果说20世纪初旅游还是作为一项奢侈消费品的话,现在旅游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次数达到1.87亿人次,出游率为44.5%,旅游总花费为1446.57亿元[1]。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2]。旅游消费模式反应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随着旅游的大众化,不合理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3]。本文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可持续旅游相关研究,并引导公众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4]。1994年UNEP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5]。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新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等思想及理论在旅游这一特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延伸。可持续旅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6]。

司金銮指出可持续旅游消费应重点探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对关系、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元机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核算机制、可持续旅游消费与相关因素的关联互动及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设计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7]。宁士敏认为,旅游消费依存于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去规范旅游消费行为,并就旅游消费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8]。毛凤玲对可持续旅游消费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初步框架。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涵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9]。杨卫东提出可持续旅游消费结构、方式、动机、效用必须遵从可持续性原则,即在进行旅游消费时要考虑代内与代际公平、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效用与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相互促进[10]。何春萍从消费者支付能力、闲暇时间、旅游动机三个方面论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面临障碍是居民收入、闲暇时间制度和传统消费文化对旅游消费观的不良影响,来自旅游产业自身的阻碍因素是地方政府对旅游消费经济功能的过分偏好、可持续旅游产品的供给问题和旅游消费政策、旅游消费教育等方面的问题[11]。

二、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

旅游消费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等六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它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杨新军,霍云霈介绍了旅游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能源环境污染及其成本估算方法,以瑞典环境智能测试系统为例,对旅游交通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ReBAM的环境交通影响分析,指出高强度集约化旅游开发模式,会造成交通工具区域上高密度使用,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总结了旅游交通方式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启示[12]。Stefan Gfssling等人分析了交通、食宿等旅游消费结构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并不是比其他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无烟产业”,旅游的生态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国家、旅游者文化和选择度假的环境[13]。OECD发表的关于可持续消费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篇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与旅游相关的交通在OECD国家之间日渐增加,它是产生大气和水体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噪声等级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旅游出行,尤其是航空旅游将在这方面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14]。

三、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旅游生态足迹

Colin Hunter等认为生态足迹是衡量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视角估算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15]。章锦河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及旅游者的生态消费结构特征,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16]。Trista M. Patt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旅游度假者的假期期间的生态足迹比平时高,也比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高,而这其中与旅游交通相关的环境影响最大,可以占到总足迹的86%[17]。WWF―UK通过计算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计算得到在马约卡岛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30hm2;而在塞浦路斯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70hm2。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如:张约翰等人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34hm2,其中交通、餐饮分别占85%和12.5%,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19];孟繁斌选取武夷山“三区”为研究对象,表明武夷山2000-2004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039hm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仅有0.0235hm2,即平均存在0.016hm2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生态赤字将不断增加[20];李君轶等人对西安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6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21]。席建超等人对北京市海外旅游者的生态占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海外旅游者每次来京旅行人均生态占用0.09587km2,约占北京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占用的5%。因此,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对区域生态占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2]。

四、促进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措施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政策委员会指出,尽管生态旅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和交通方式时很少考虑环境影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就航空旅游来说,可以采取技术创新、需求管理以及交通方式的转换来达到目标,呼吁政府在计算旅游业成本和效益的时候考虑环境影响的成本,同时为了提供旅游者的环境意识,OECD建议相关者为旅游者提供减少环境影响的信息[14]。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对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调控措施,刘瑶指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23]。李玉文提出要加强生态旅游区景区保护规划、加强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等可持续旅游的对策和措施[24]。王群等人认为要关注旅游地的水环境问题,认为加强对旅游地水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将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与重要领域[25]。李萌等认为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受社会大环境、旅游产业背景、旅游消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应着重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改善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源头控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旅游消费意识,并对旅游消费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26]。

五、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研究与前景展望

随着旅游消费层次的提升和消费总量的扩大,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深度不足,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急需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以下研究领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现有评价指标单一,缺少成套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可持续旅游消费概念缺少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持续旅游消费往往被解释成提高能源或资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最少化,环境友好的消费习惯等。因此,在现有的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仅选择某一个或一类指标来评价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而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的环境影响在全球、区域及个体层次上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因此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应当是评价旅游消费可持续性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管理理论阶段,而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推进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向可持续旅游模式的转变和管理,因此,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更加重要。

(3)对地区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所欠缺。虽然少数学者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通过统计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通过获得一手数据来核算分析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直接通过旅游消费者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出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4)缺少推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公众引导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在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各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和行为的必要沟通,探索建立自上而下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合作机制,对管理措施进行及时公布、实施、反馈和完善。

(5)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科普性知识的普及不足。要加大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传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旅游消费者了解旅游过程中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环境影响的知识,培养和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这些领域研究的不足,正是未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重要园地,随着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对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旅游消费将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422-423.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3-94.

[3]曾军.近期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综述――《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文献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79-83.

[4]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UNEP. 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z] Nairobi, Symposium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Oslo,Norway,1994.

[6]牛亚菲,王文彤.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0,(3):17-19.

[7]司金銮.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复合体系原论――创立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2):33-36.

[8]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6-245.

[9]毛凤玲.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6,(3):105-109.

[10]杨卫东.试论我国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78-79.

[11]何春萍.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24-29.

[12]杨新军,霍云霈.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42-46.

[13]Stefan Gfssling, Paul Peeters, Jean-Paul Ceron,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 :417-434.

[14]OECD.OECD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ector Case Studies Series Household Tourism Travel:Trends Enviro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Responses[R].2002:5-47.

[15]Colin Hunter Jon Shaw.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6-57.

[16]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7]Trista M. Pattersona, Valentina Niccolucci, Simone Bastianoni,et al. Beyond “more is better”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 Ital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747-756.

[18]WWF―UK.Holiday footprinting a practical tool for responsible tourism.2002. wwf. org.uk/filelibrary/pdf/holidayfoot printingfulI.Pdf.

[19]张约翰,张平宇,张忠孝等.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 :154-159.

[20]孟繁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06,1-69.

[21]李君轶,马耀峰,杨敏.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7-110.

[22]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24-229.

[23]刘瑶.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3,25(11):153-155.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2)

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消费模式是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征,反映既是个体的消费方式,也是群体的消费特征,是一定时期旅游消费的综合体现(龙江智等,2012)。本文研究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描述的是适合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的过程。通过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在探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从旅游者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现代消费需求几个相关因素入手,综合考虑时间、环境、表现形式及旅游者心理,将旅游消费行为分为静态消费和动态消费两种模式(林增学,1999),如图1、图2所示。

旅游静态消费是在不考虑消费行为的过程和变化的基础上,对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方式的各种因子和消费行为本身的状态进行的分析。

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消费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进而作为信息重新反馈影响旅游者,即旅游者本期消费行为受到前期消费行为的影响,而本期消费行为又影响下期消费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整体把握了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况和规律,它不仅仅是“购买决策过程”,而是基于传统的“E-K-B模式”消费行为理论,结合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变量和指标,并关注于“整个行为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动态消费行为理论体系

为了应对个体的旅游行为的转变,景区必须超越现在自身的功能,提供体验上的竞争,即由功能型的跟随经营向情感型的引领经营导向转变,从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出发,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而核心就是创意化、服务化、娱乐化。

对旅游者而言,景区优良的原生态环境、优美的景观环境、多元文化的“境界”以及优质的服务产品将影响和改变旅游者旧有的被动消费习惯。对消费的旅游产品而言,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转移性以及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旅游消费在旅游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性尤为突出,对旅游消费及消费效果评价具有更重要意义(钱林晓,2000)。可以看出,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建立“旅游消费信息收集―决定旅游消费购买―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效果评价―再次消费可能性”的动态理论研究体系,充分重视旅游消费效果评价,才能让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指导旅游经营者改进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重购率,真正形成再次消费的良性循环(李小芳,2008),如图3所示。

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主动消费的形成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的丰裕程度、旅游消费技术的完备程度、旅游产品信息的完全性程度是影响其消费控制权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产品供给越丰裕、旅游者所掌握的消费技术越完备、旅游产品信息越充分,则旅游者所拥有的消费控制权越巩固,主动消费的意愿越强。旅游者通过自由选择找到符合自身目的的丰富、个性化需求时,就形成了主动消费,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旅游,并通过旅游产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

主动消费是基于好奇心,为了得到愉快而进行旅行,而旅游者的消费对象就是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猎奇心理,诱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进行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享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称。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主体

主动消费是每个旅游者的潜在需求,旅游者是构成旅游主动消费的主体,没有旅游者,旅游消费活动就无法实现。

(四)旅游主动消费实现的方法

从景区角度来说,景区的刺激会对旅游者消费前的选择产生大的影响,目的地负责传送信息,以高质量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旅游者信赖,才能促成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者需要识别搜寻信息,只要能达到自身的满意程度,就能激发主动消费的良性循环,这也为旅游者的选择提供了良好途径。

旅游动态消费对旅游格局演变的影响

(一)推动旅游产业空间集聚

由于旅游动态消费的不断细分和复杂化,其市场范围和结构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划分。同时,旅游动态消费需求的个性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促进了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促使其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特色的小集聚区,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随着旅游消费经历的丰富,旅游动态消费正在向综合性发展,旅游者期待综合型旅游地和旅游活动项目,享受规模性的旅游体验,旅游动态消费的这种变化会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旅游企业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加优越的区位和更加合适的合作者,这也成为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主要动力。

(二)逐步完成旅游方式从单一观光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而旅游动态消费是一个变化的消费行为过程,需要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心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因此,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即从“观光式旅游”成长为“体验式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变为观光休闲旅游并重,实现旅游方式的国际化,达到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实现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静态的“门票经济”是旅游市场初期发展的表现,以观光为导向的旅游选择门票这种直观的经营回报方式,助推了门票经济的发展。而旅游动态消费追求的是以品牌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也许旅游全程没有出现一张景区门票,但游客的花费可能大大超出景区门票的支出,与此同时,游客也获得了门票经济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满意游程。因此,旅游动态消费实现了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门票经济”向动态“产业经济”的转变,促进以休闲度假为背景和重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充分满足了游客的心身愉悦和体现了精神价值的旅游方式,也形成了良好的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动态消费的优化方案

(一)基于精神和价值观诉求建设的旅游品牌

由于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消费心理呈现动态游移的变化特点,因而旅游品牌的精神文化诉求必须紧跟旅游者的购买偏好,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和消费心理的动态变化相结合,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迎合细分市场的消费心理,发挥品牌文化层面的促销作用,同时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应立足于旅游消费市场博弈的长期动态性,避免短期行为。

(二)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旅游方式是单一的、缺乏互动的,旅游者只能被迫接受,只有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才能使旅游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消费行为获得释放。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景点、酒店、交通等,由旅行社进行报价反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设计旅游线路,使自身参与到品牌运作的整个过程,最终达到脱离过于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出游方式。

(三)打造独特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景区发展模式升级和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实现多功能、多业态的旅游项目集聚,推动区域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全力打造河北省旅游综合体建设,才能形成旅游动态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塑造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意境美

旅游体验经济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是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一种有效途径。旅游业必须转换思路,创新服务,集合多种感官刺激,调动旅客的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与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旅游消费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逐步推动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旅游消费中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因此需要适度转变旅游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旅游消费模式,推动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的完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一个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同步的研究过程,本文关注的只是现阶段的旅游市场状况,随着旅游消费行为观念的良性培育,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条件不断成熟,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朱莹.文化与自我[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谷明.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杨丽萍.我国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4.陆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1997,12(1)

5.娄世娣.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经济经纬,2002(1)

6.李舟.深圳华侨城2000年游客调查分析研究―兼析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1,16(1)

7.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2(4)

8.龙江智,李恒云.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236-04

一、引言

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受社会风气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物质文化生活活动。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众假期数量的增多,旅游已成为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旅游人群中,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后,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多达2468.1万人,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给旅游业带来空前的活力。

“闲暇时间是旅游的必要条件。没有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就不可能有旅游活动。”在校大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外,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短期假日如周六周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期假日如五一、十一等,长期假日如寒假、暑假。大学生们思维前卫,求知欲强烈,对外界充满好奇感。而且他们精力充沛,希望走出校园,探索外部的世界。

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校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大学生具备充裕时间的特征共同促进了大学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旅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于: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截止到2013年,该群体中高达25%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因此社会普遍担心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是否存在奢侈的消费习惯,进而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偏高?本文就现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习惯是否合理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进一步剖析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费用分配与消费规律。

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同样也受学术界的关注。专家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不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叶余红以重庆永川区大学生为例,张惠芳等人以扬州高校大学生为样本,杨艳华以安阳市高校为例,邱生荣等人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葛元V等人以芜湖市高校为例,郭磊以十堰市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邱慧等人以黄山学院为例,王崧等人以杭州高校大学生为例,罗丽等人以武汉市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吴俊珂等人以河南省高校为例,专家学者们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第一手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旅游时间充裕,旅游获取信息方式现代化,旅游费用来源与支出项目(门票、交通、食宿等)。而关于大学生旅游动机方面,张春晖等人以西安6大高校在校生为例将旅游动机用经典核心量表提炼并进行论述,提取了31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旅游动机核心测度语句。学者们同时也关注当代比较节约费用的自助游,何小勤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对大学生自助游行为进行研究,指出自助游的费用支出主要集中在住宿、交通和门票三大方面。专家学者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均指出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费用来源于家庭供给、兼职收入与奖学金,费用支出主要在门票、交通与食宿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支出项目的各项比重及其规律,以期为大学生的旅游出行计划提供参考。

在设计调查问卷方面,本文以指数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消除名数对数据的影响。在问及在校大学生每次旅游的费用时,本文没有采用通常将费用划分为几个层次,如:100元以下、100-200元等;而是采用相对比较的方法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如:您年旅游支出占年生活费用的比例?A、0%~15%,B、15%~30%等。在分析数据结果时,以前景理论为指导,以旅游心理学理论为参考,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在提供建议时,本文以管理学中的激励-保健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方法;定性方法采取专家咨询法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10日-3月10日。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共5个问题;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共14个问题。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网络调查方式,涉及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等所在省份在校大学生;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学科的学生以及内向型、外向型和双重型不同性格类型的同学;共发放6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5份,问卷有效率高达99.23%。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260人,占40.31%;女生385人,占59.69%。因此,数据样本可以满足分析的需要。

三、结果分析

本文在设计问卷时,采用专家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根据大学生旅游的消费项目(交通、食宿、门票等费用)在其旅游费用中所占比例的平均值,为各项费用的占比提出四个参考范围:0%~15%,15%~30%,30%~45%,45%~60%;为满意度占比提出四个参考范围:20%~40%,40%~60%,60%~80%,80%~100%。为了探究大学生旅游消费是否偏高,从实际费用与预期费用两个角度设计问题。在处理数据时,文章采用加权综合指数评价法,定义实际和预期费用分别为基期(m)和报告期(n)数据,四个参考范围的费用均值(a)为权重,满意度权重(b)是满意度四个参考范围的均值。根据拉氏指数思想分析在校大学生各项消费费用指数C= 本文充分考虑旅游者心理因素,设定基期与报告期的权重相等。

拉氏指数是德国著名经济统计学家Etienne Laspeyres于186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基期加权计算加权指数的方法,其计算原理:P=式中,P是拉氏指数;pt是报告期价格;p0是基期价格;q0是基期数量。

(一)在上大学期间的外出旅游态度

由图1统计数据可知,在校大学生非常赞同或赞同在其上大学期间外出旅游的比例高达93.64%。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联合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5月30日,90.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喜爱旅游,其中非常喜爱的人占40%,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同时,全国范围内其他研究者的数据也说明了在校大学生有较明确的旅游态度与旅游意愿,其中杭州高校学生(90.2%),中山大学学生(96.8%),河南(72.25%),昆明(75%),陕西高校学生86.4%。

(二)在校期间每年出游的平均次数

由图2可知,在校大学生出游的平均次数的规律呈梭形分布,即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状态。在校大学生中93.95%的受访者每年都有旅游经历,明显高于2006年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联合调查显示的全国大学生年平均出游率67.35%,说明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学生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校期间外出旅游路途的距离

(四)年平均旅游支出占年生活费用的比例

在旅游费用支出方面,图4数据显示73.02%的受访在校生不会有大份额的旅游费用,仅仅有9.15%的学生会有相当高的旅游费用。受访在校大学生表示他们会在满足基本生活下小额旅游,不会为了攀比而借款旅游,说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消费观。

(五)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结构

我国研究者如沈世伟、檀志军、赵鹏、唐喜枚、赵建华、杨瑞、韩文娇、常睿、杜江等人已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项目支出主要在门票、食宿、交通和其他四项。本文认同他们的观点,据此四项支出,从行为运筹学角度分为两类――实际费用与预期费用,依据指数思想进行数据分析。指数便于我们把价格、数量或价值的变化以百分数表达出来,为表达包含有多种事物的群体的变化提供了方便。预期费用比为基期,以实际费用比为报告期。

1.交通费用与门票费用的统计分析。表1中指数分析部分数据显示,交通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6.45%,实际交通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4.71%,说明大学生旅游过程中有良好的计划能力,在交通费用方面没有不合理消费。

表2(见下页)中指数分析数据显示,预期门票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9.10%,实际门票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8.15%,说明大学生旅游过程中有良好的计划能力,在门票费用方面没有不合理消费。

表1与表2原始数据分析显示,95.19%的人认为实际交通花费要比预期的少,而且59.53%的人的实际交通费用在15%以下;只有4.81%的受访者的实际交通费用高于预期费用,而且交通费用的占比在30%~45%之间;说明当代大学生有很好的预测并管理自己费用开支能力。84.65%的受访者认为实际门票费用要比预期的少,而且49.3%的人的实际门票费用在15%以下;只有2.48%的受访者的实际门票费用高于预期费用,而且门票费用的占比在45%以上;这种结论符合前景理论中对人的行为特征的描述:人对风险的反应要大于对收益的反应,所以预期费用要高于实际费用,而这正好也是大学生旅游有较高满意度的原因。

2.食宿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统计分析。表3(见下页)中指数分析数据显示,预期食宿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7.97%,实际食宿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23.13%,说明大学生旅游过程中在食宿费用方面实际花费往往会偏高于预期,这提示在食宿方面大学生出行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尽量使食宿费用控制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内。

表4(见下页)中指数分析数据显示,预期其他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8.06%,实际其他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例是18.22%,说明大学生旅游过程中在其他费用方面实际花费几乎等于预期,这说明在其他费用方面大学生出行时基本上可以使费用控制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内。

在食宿方面(见表3),67.75%的受访者认为实际的食宿费用在30%以下的要比预期费用多;只有32.25%的受访者的实际费用要比预期费用少,而且他们的食宿费用在30%以上。这种在食宿方面与交通和门票方面出现相反的现象值得政府部门重视,也因此说明了我国景区门票管理与交通管理比较透明化,而食宿方面的管理有待透明化。

在其他费用方面(见表4),由于旅游者消费水平有别,出现了两种相反的现象,47.75%的受访者认为实际费用在15%以下而且比预期费用要低,43.57%的受访者认为实际费用在15%~45%范围内可以接受而且比预期费用要高,这种相反现象的出现恰恰说明当代旅游业针对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了不同的产品,符合需求导向的销售路线。

3.满意度统计分析。表5指数分析数据显示,预期满意度比实际的低100%-98.15%=1.85%,说明旅游中大学生对本次旅游是满意的。由原始数据分析(见表5)可知:68.37%的受访者认为满意度在40%~80%之间时实际旅游满意度要超过预期的,说明此次旅游给他们带去的收益要比预期的高,而11.16%的受访者认为满意度在40%以下,20.47%的受访者认为满意度在80%以上时实际旅游满意度要低于预期的。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分布情况说明人的旅游心理行为表现为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有助于营销者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营销者在制定策略时可以参考Frederick Herzberg的激励-保健理论。例如:营销者可以对满意度在80%以上的旅游者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起到引导作用;对满意度在40%~80%的旅游者就采取激励与保健措施并存;当满意度在40%以下,营销者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查找原因以改正措施,使整个旅游市场趋于优等发展状态。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自己的平均每次旅游满意度高达98.15%;其在交通与门票两项费用上有较好的计划能力;在食宿方面的计划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其他费用方面,大学生基本能将此项费用控制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内。尽管独生子女增多,其旅游消费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并没有出现社会担心的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存在奢侈的消费习惯,所以不会使大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偏高。

四、结束语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的深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成人自我形态在其旅游行为中起了重大作用,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更为理性。当代大学生已展现出较高的旅游素质,他们重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精神放松及由此获得的视野开阔,而不是贪恋物质方面,所以铺张浪费现象较少,这种优良的旅游价值观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值得一代代中国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的。而且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符合前景理论中的心理描述,其旅游后满意度分布的梭形规律有利于指导营销者按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纯.旅游心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叶余红.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重庆永川区大学生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

[3] 张惠芳.扬州高校大学生短期节假日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旅游规划,2014(10)

[4] 杨艳华.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安阳市高校为例[J].旅游经济,2013(1)

[5] 邱生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38页)

[6] 葛元V,孙小蒙.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究――以芜湖市高校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3(9)

[7] 郭磊.十堰市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

[8] 邱慧,程H,梁果.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以黄山学院为例[J].黄山学院报,2012(4)

[9] 王崧,赵颖.在杭高校大学生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调查[J].经济识论坛,2011(11)

[10] 罗丽,张琦,杜为公.武汉市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调查[J].当代经济,2012(10)

[11] 吴俊珂,廉小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探析――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12] 张春晖,张红,白凯,姚宏.旅游动机经典核心量表的提炼和测度研究――以西安6大高校在校生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13] 何小勤.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消费经济,2011(10)

[14] 金平斌,朗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4)

[15] 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6] 梁留科,钱宏胜,陈德广.河南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7] 柳静,赵敏燕.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开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2)

[18] 苟小东,马耀峰,李富升.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8(3)

[19] 沈世伟,任小丽.宁波大学生旅游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20] 檀志军.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8

[21] 赵鹏.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在校大学生为例[D].中南大学,2012

[22] 唐喜枚.高职院校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3] 赵建华.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13

[24] 杨瑞.西安市大学生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25] 韩文娇.研究生旅游行为和市场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6] 杜江.中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研究[D].西北大学,2006

[27] 常睿.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8] 袁卫,刘超.统计学-思想、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4)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依存关系。尽管人们对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如何对旅游业影响力进行合理评估,准确计量旅游产业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却是困扰学界与业界多年的难题。近年来,一种采用宏观旅游统计核算方法,即旅游卫星账户的分析方法正在方兴未艾。该方法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旅游统计核算体系。本文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出版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旨在通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诱发系数以及产业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不同角度揭示江苏旅游业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产业功能及其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就实践发展而言,通过实证检验江苏省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大小,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文献极其丰富。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代表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普遍。1998年,参与创建加拿大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人物之一,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第一次将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介绍到中国。此后,国内学者陆续开始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并对旅游卫星账户进行了基础研究。李江帆、李美云(1999)在《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一文提出,旅游增加值的概念和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测算方法,这是最早定量分析我国旅游经济效应的文献。刘益(2006)在《广义旅游业产业贡献测算方法研究》和(2010)《旅游业对扩大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分析》论文中,对旅游消费剥离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旅游业在最终消费中的作用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上看,国内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缺乏客观的量化分析和个案研究,关于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与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多见。本文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研究视角,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旅游经济效应进行一个初步探索,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二、研究方法说明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认识最终消费和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旅游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关系以及旅游业的区域产业影响力。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从供给角度来衡量,而最终消费等指标都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但由于旅游业不像传统的工业部门一样总是生产同质的产品,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旅游业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存在的,无法对旅游业的产业功能进行科学的计量。所以首先必须确定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现有国民账户重新进行调整和归并,建立一个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再对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进行测算,这就是基于TSA的投入产出模型。

三、实证研究

(一)旅游业最终消费贡献力分析

1.数据来源说明

由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5年才编制一次,因此,本文采用2011年公布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作为基础数据。此外,旅游业收入数据来自于《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告》

2.最终消费的测算方法

一般认为,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是居民为了个人最终消费需求而购买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全部支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

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最终消费贡献水平最高的5个部门是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卫生事业和农业。从表中无法对旅游消费在拉动全省最终消费方面的作用做出判断。因为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旅游业”经济部门,所以无法直接通过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进行测算和分析,必须把旅游消费从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中剥离出来。

首先,根据旅游卫星账户的原则界定广义旅游消费所涉及的各行业。这里的广义旅游业是指由各种提供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包括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具体包括旅游观赏娱乐业、餐饮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通讯业、旅游购物品经营业等其他旅游相关行业。在以上8个主要的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中,餐饮业、酒店业和旅行社业直接对应国民账户中的餐饮业、住宿业和旅游业,显然这三个部门的类型划分比较明确,可以直接利用投入产出表中对应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景区游览所涉及的最主要的部门是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本文的归并方法是,假定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消费均发生在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个部门当中。因此,广义旅游消费范围如下,见表1。

其次,需要测算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根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求出以上涉及的对应产业部门的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二是根据2007年旅游统计调查,在全省2508.3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中,长途交通费收入363.7亿元,占14.5%;住宿费收入429.67亿元,占17.13%;餐饮费收入451.74亿元,占18.01%;景点游览费收入266.13亿元,占10.61%;娱乐费收入170.56亿元,占6.8%;购物费收入647.14亿元,占25.8%;市内交通费收入62.96亿元,占2.51%;邮电通信费收入27.84亿元,占1.11%;其它花费收入88.54亿元,占3.53%。

三是求出散落在各部门中的旅游增加值(各旅游收入乘以相对应的增加值率);

四是求出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旅游增加值占部门增加值)。见表2。

在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测算出来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有时会大于1(比如住宿消费和餐饮消费),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范畴划分和统计技术不同造成的。本文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统计范围(全国范围)进行处理,不仅增加数据可靠性,而且测算的结果也趋向于符合实际状况。见表3。

最后,测算旅游消费最终消费贡献力。根据表格中各行业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分别乘以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对应产业部门的最终消费,再将结果相加,得出了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水平,并与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水平进行排序比较,得到如下结果。见表4。

3.最终消费的测算结果

根据计算,2007年江苏旅游最终消费水平在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在第6位。如果排除受政府消费影响较大的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事业,那么旅游业对江苏省国内居民消费的拉动水平则排在第三位。从综合影响角度看,成为拉动消费的第三大产业。

(二)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1.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概念

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是指当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最终消费额增长时,通过产业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该项产业的全部生产额,其功能在于可以认识经济系统内各最终消费项目对诱发各产业生产的作用力大小。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等于该产业的最终消费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国民经济各产业对应的最终消费项目合计数额所得的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实际上也就是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生产的推动效果的乘数。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越大,表明国民经济的消费需求对该产业部门生产的推动作用越大。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一个具有较高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产业,对国民消费需求的感应力比较强,也即是说具有扩大内需的功能。所以可以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作为考察一个产业扩大内需功能大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测算方法

关于生产诱发系数的具体计算问题,其理论根据是著名的列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简化的投入产出表模型如下图表5。

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可以用一个特殊的矩阵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假设

那么,Y=(I-A)X ,其中I是单位矩阵,(I-A)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的方法是:某产业最终消费栏的数据分别乘以(1-A)-1 系数表上该产业纵列的数据,然后加总。生产诱发系数等于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产业该项最终消费的合计。

3.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测算结果

根据江苏省旅游局公布的2007 年旅游消费构成数,将各个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中由于旅游消费引发的部分产出根据旅游消费系数剥离出来,再归并到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中,则可以计算出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为2897463.82万元人民币,除以全部产业最终消费的合计48115460万元人民币,得到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为0.060218978,在投入产出表的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

(三)旅游业的产业影响力分析

1.产业影响力的测算方法

为了进一步探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本文运用产业影响力这个指标分别对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旅游特征产业进行分析。产业影响力反映的是某一个产业的最终产品的增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出的波及程度。比如某产业的影响能力为2.8,表示该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就会推动国民经济2.8个单位的产出。某产业J的影响力的计算方法是,在上文提到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列昂惕夫逆矩中,纵列第J列的数值之和,即为J产业的产业影响力。

2.旅游产业影响力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对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的122个产业部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计算产业影响力,特别关注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影响力,计算结果如下。见表6。

从表6的计算结果看,2007年江苏省三个旅游特征产业的影响力排名总体来说处于所有产业的中下游,但在第三产业排名中旅游社排第八处于上游,餐营业次之排20处于中游,住宿业排名则比较偏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对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力、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从最终消费贡献力看,表明旅游业刺激消费能力较强,拉动内需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对构成旅游产业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分析,则推动效果不明显,因此,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

第二,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显著的产业引领功能。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在江苏省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在34个第三产业部门中排名第6位,均处于上游位置,这表明旅游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相比具有较强的促进内需作用。

第三,构成旅游业的各特征产业影响力不平衡。研究表明,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推动能力最为突出,餐营业次之,住宿业较弱。

(二)建议

第一,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旅游业对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改善提升旅游产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第二,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时,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政策制定者需注意各个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不同特点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不同能力,政策要具有针对性,努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第三,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强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旅游餐饮业倍受打击,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更为艰难。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使当地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蒂夫·史密斯. 旅游产业及旅游卫星账户[J].研究与探索,2003.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5)

旅游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产品差别化是决定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广告、销售努力、设计的变化以及服务等等都可以决定产品差别化,其中媒体销售是决定产品差别化的首要因素。现今旅游业产品日趋同质化,而旅游文化营销正是以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创造旅游业产品文化价值、增加旅游产品的异质性的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战略,因此本文将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视为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研究。本文作者将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概括为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并提供有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并利用文化营销传播手段传递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要和欲望,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业增值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一、媒体研究中的旅游文化营销传播

任何实物商品及其生产、交换与消费都需要放在一个文化母体中加以理解,同时对实物商品的消费也决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对其使用价值和用途的消费,而应主要看作是对记号的消费。被界定为同时具有实物性消费与精神性消费属性的旅游产品消费,文化因素对其有着更强烈的影响。而客源地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媒体对旅游产品记号传输的有效性。

媒体研究领域的发展是以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媒体消费过程的中心性为前提的。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传播模式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建构活动,其中生产信息的机构确实有着确定议程、界定各种问题的力量,然而文化的成员往往就在媒体确定的议程和提供的文化范畴和框架中劳作。媒体所散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解码才能影响“受众”。“影响”因此只能简略而不充分的表明受众是在哪里对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不同的读解和理解,而受众是在自己的情景和经验的语境下对那些意义采取行动的。

在我国,大众传播媒体已经成为旅游业营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具有的文化或社会构建功能,对旅游文化营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和精心设计的编码建构一种现实之外的媒体世界,以改变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个人追逐改变自己世界观的过程即是对真实社会的构建。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是要使媒体通过符号真实构建旅游文化,大众传播媒体在传播时,利用旅游消费者乐意认同的象征物或文化形象来诱使旅游消费者前来购买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在构建和销售与该旅游产品相联系的生活方式。

二、旅游文化营销媒体传播的市场分析

1.识别市场机会

当今社会,消费文化化的追求蔚然成风。现代消费主义的诸种理论,通常将消费者持续增强的求新欲望作为立论的依据,并把这一点看成是最能显示他们有别于其他传统理论范式的特征。的确,人们已经发现,推动现代消费主义的核心动力与求新欲望密切相关,尤其是当后者呈现在时尚惯例当中,并被认为能够说明当代社会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非同寻常的需求。在中国,外出旅游对大众来说已基本可能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人们正处于追逐旅游这个时尚潮流之中,并怀有强烈的求新欲望,旅游产品的文化包装,文化内核和与消费者的文化沟通,将满足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更高的求新要求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要求,这与向人性回归的人本主义思潮暗中契合。

现代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旅游产品服务中体现的情感、感觉等文化心理因素。随着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要越来越满足,更多的经济能量将用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美感魅力,快感和独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美学体验等将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经验。这种突出旅游者消费的个体性、情感性、感觉个性正是契合了文化的精神层面,它为旅游文化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心理基础。

2.市场定位

旅游文化营销的传播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而是在一定的文化市场背景下实现的,从文化市场的发育角度考察,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对象应以中高级文化市场为主,该客源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有着巨大文化需求,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处于高涨时期,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普遍较高,而且有大量的文化商品和服务充斥于市场之中,具体的文化活动极其丰富,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文化创新活动层出不穷,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更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认同、精神满足。在这些市场中,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营销活动可以大显身手。针对市场特点,借助不同的载体,可以采用多种文化营销传播策略,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接轨并不断创造着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最终实现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的成功销售。

三、旅游文化营销媒体传播整合

西方社会学理论认为,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陈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旅游文化营销传播正是一种把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作为指导思想,以文化(新的影像与记号)为传播手段来与旅游消费者进行沟通的系统行为。

人类的消费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但它并不总是处于被唤醒的状态。只有当消费者的匮乏感达到某种迫切程度时,消费需要才会被激发,并促使消费者有所行动。因此,面对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迫切需要,旅游媒体营销传播活动应采取文化营销传播策略,有效的唤醒与激发旅游者的消费需要与消费欲望。旅游媒体文化营销传播是指旅游媒体的营销传播活动不仅要向受众(目标市场旅游者)传递旅游产品信息,同时也传递一种文化,在宣传广告创作中把文化当作一种工具和表现手法,以文化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目的,并说服消费者前来购买旅游产品。旅游媒体营销传播是把文化当作宣传广告的一项功能性因素,用文化手段促进宣传广告与大众旅游者之间的沟通。

现代传播媒体是一种社会辐射力很强的文化装置,影响着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因此旅游的文化营销活动在重视媒体对旅游产品文化传播的同时,还应注意媒体文化营销传播的整合,媒体营销传播的整合就是研究如何向别人有效并高效地传递信息,以致最终改变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理论。为了达到“有效”,就必须了解对方想了解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使其接受,并最终影响到其行为的产生;为了达到“高效”,就必须把多种传播方式、手段整合起来,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在细分受众群体喜好特征、找准目标市场的前提下,旅游目的地需根据旅游产品特色,整合多个媒体,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传播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效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旅游媒体文化营销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目前,我国旅游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有平面媒体(旅游报纸、旅游专业杂志、旅游手册、旅游地图等);广播及电视旅游节目(电视台开设的旅游节目、旅游电视媒体广告节目等);区域旅游网络媒体;旅游目的地制作的vcd风光片;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画;宣传口号以及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根据传播学鼻祖施拉姆的理论,受众在选择获取信息方法上遵循经济学的“最省力原理”,总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即受众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追求最大化的受众价值。有西方学者罗宾斯和韦伯斯指出,电视可以被方便的看作“广告的第四维度”,它仅次于推销员的亲身出场,是一种让商业挨家挨户进入全国每个家庭的方法,无论门关得多紧,家家户户都依然会接收到它的信息。对于旅游文化营销而言,电视媒体、广告节目、旅游目的地制作的vcd风光片等视频媒体形式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借助文化力量进行文化营销的整合传播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旅游文化营销的传播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传播媒体。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5-0026-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5.008

引言

中国公民超高的购买力和购买热情[1]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旅游学术界认为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原因有三:第一,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如“贫富分化”“带薪休假制度”“国内旅游挤出效应”“公款消费”[3]以及进口商品综合税率过高导致的“转移消费”[4];第二,旅行社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低报价、高自费”以及“零负团费现象”[5],“迫使游客掏更多的钱”[6];第三,消费者“透支消费”“影子消费”[4]“过度旅游享乐”“符号或炫耀性消费”[7]等非理性消费心态[8]造成高消费现象。在对“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讨论中,国内学者大多从宏观层面讨论该现象产生的结果及影响,对该现象的研究多限于以宏观数据分析来证明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如外汇逆差、内需漏出[9]),并将出境旅游高额消费理解为“高档商品”消费,进而对该现象形成消极印象――公款消费、透支消费、转移消费、符号和炫耀性消费等异化消费的形态。

2013年以来,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第一,中央“八项规定”“反腐风暴”的作用使“公款消费”得到遏制;第二,《旅游法》的颁布使“零负团费”现象得到有效调控[10];第三,国内免税店和自由贸易区的建成[11]逐步改变因进口商品综合税率过高而形成的“转移消费”;第四,有越来越多“量入为出”有预算的消费者[12]拒绝透支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现象。同时,学界也开始意识到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正面意义:体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13];对于贸易平衡、文化输出、话语权提升、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14];是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指标之一。

在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下,高消费不能只看成出境旅游者的“高档商品”消费,而应理解为出境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高比例购物消费”。同时,对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研究也不能仅仅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忽略微观消费者层面受消费社会转型、国内购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是消费主体(出境旅游高消费群体)能动性(被动、主动)的反应,具体而言:(1)消费主体受消费社会转型的被动影响。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发生在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转型中的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例如消费者所属的社会阶层趣味、流行的时尚、广告与传媒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伦理[15]、消费内容和消费习惯,“使其不自觉成为各种社会力量控制的俘虏”[16]。从某种程度上讲,消费者被出境旅游目的地消费文化(如广告和市场营销策略)激发创造了消费需求。(2)消费主体面对国内消费环境的“主动退出”选择。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是商品全球供应的背景下消费者“用脚投票”[17]的“退出”行为[18],这种退出甚至还包括“代购”“海淘”“全球购”等。

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突破以往学者采用宏观数据研究出境旅游高消费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策略,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定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深入分析作为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主体的消费者对消费社会转型和国内消费环境所做出的能动性反应。

1 理论框架及研究问题

1.1 消费主体:阶层与代际

Bourdieu认为生活方式是社会分层的主要表征,因为它们表达阶层之间的区别[19]。近年来,具有“消费前卫”倾向[20]的中产阶层在中国迅速成长[21],其群体特征和身份认同日益凸显,出境旅游即是其阶层形成的表征[22]之一。然而,对于出境旅游消费者的特征,众多研究均以中产阶级这一笼统概念来界定其阶层,无法很好地反映当今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的群体特点,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消费主体划分。

代际差异[23]也是消费主体研究必须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消费存在代际差异[24]。与西方出境旅游者多为拥有足够时间和金钱来支持旅游的年长者群体不同,中国出境旅游群体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中青年中产阶级群体[25]。那么,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群体中的代际差异如何体现?消费主体是否同样由中青年消费者构成,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

1.2 消费客体:产品与情境

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商品供给品种繁多且富有特色[26],旅游者容易被|量高、吸引力强和富有想象力的产品所吸引[27],境外低廉价格或免税的商品也容易引发出境旅游者的购买欲望[28]。旅游者对境外服务人员的语言、态度和效率等方面的体验及满意度相对较高[29-30]。出境旅游者所购买的产品无疑在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情境因素也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变量[31],出境旅游是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殊情境,消费机会多,消费行为本身就足以充当旅游吸引物的作用。另外,旅游购物场所的环境会对游客的购物情绪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出境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体验[32]。然而,即使受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吸引和情境影响进行消费,仍然无法解释出境旅游者为何会如此热情高涨地购物消费,形成令人惊叹的高消费现象。

1.3 消费过程:有计划购买与冲动消费

有计划购买(deliberative purchase)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前确切地知道所需购买的产品和品牌,而冲动消费(impulse shopping)是受消费环境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是事先无法确知的[33]。Strack等人认为多数的消费者是半计划者(partial planners),他们一般在消费之前仅确切知道所需要购买的产品类型或者品牌,因此大多数人消费时,更多依赖消费情境收集到的产品信息做决策[34],并容易引发冲动消费。旅游过程中存在许多冲动消费的机会[35],冲动消费在旅游情境比日常生活情境更易发生。那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是消费主体冲动消费导致,还是出境旅游者通过跨境旅游的方式,有计划购买的结果?即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中,消费主体的消费过程是偏向于有计划购买还是冲动消费?

根据以上“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本文研究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中消费主客体特征以及消费过程的偏向性。研究结果将影响出境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思路:如果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主要由于消费主体主动选择地有计划购买,则意味着管理者需要反思国内消费环境,引导购买力回流;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如果主要源自消费主体被消费客体影响下的冲动消费,则需要加强游客教育,倡导理性消费。

2 研究设计

2.1 以赴日旅游购物消费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赴日旅游购物消费为研究对象,原因 有二:

第一,中国游客在日本的高消费现象比较突出、典型。日本一直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热门目的地,虽然“”事件使2013年中国公民赴日旅游人数比2012年下降11.05万人1,然而2013年赴日旅游消费却比2012年增加了81亿日元(约合4.86亿人民币)2,2014年游客人数及消费额双双回升甚至超越2012年以前的水平。2011―2015年,中国游客消费数额连续5年位居外国游客赴日旅游消费排名的第一位②,具有较强的案例研究价值。

其次,赴日游客购物消费可以体现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购物消费不同于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必需性消费,最能反映游客消费观念,体现游客的个体差异。根据JNTO日本观光局网站的数据,2015年中国公民赴日旅游的人均旅行费用支出中,购物消费占总费用的57.06%,其他主要项目分别为:住宿费占17.66%、餐饮费占14.91%、交通费占7.72%,可见赴日游客消费结构中购物比重大,观光娱乐住宿等占比小,赴日游客购物消费研究能呈现出境旅游高消费的发生机制。

本文选择日本作为案例地进行研究,并不试图用日本去代表所有的出境旅游目的地,而是通过赴日旅游购物消费的分析来揭示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本质。

2.2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策略为:研究者亲自参与赴日旅游团,观察游客在日本购物消费行为并在游客购物结束后进行深度访谈,对专业领队进行焦点访谈。研究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12年4月,以⒂胧焦鄄煳主,带有探索性质,跟随某国际旅行社日韩分公司赴日旅游12人团,参与式观察7天。该团出发前,研究者已经掌握全部团队成员的详细信息。第二阶段是2013年2月至10月,以出境口岸某国际社集散中心日本旅游线路散客拼团为观察对象,并进行深度访谈,有效访谈人数23人。第三阶段是2014年3月,针对赴日旅游领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小组成员7人。研究中个案的选择采取最大化变异组合策略,样本量追求个案的最大化变异组合原则,当感觉资料饱和时结束抽样。研究过程中,共收集超过17小时的访谈录音,誊写访谈资料约12万字。资料采用定性分析软件NVivo 10进行编码分析及管理。对于定性研究结果,本文结合日本JNTO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进行佐证,以提高论证的可信度。

2.3 具体操作

2.3.1 访谈提纲

本研究从调研开始不断积累和调整访谈问题,最终形成包含以下内容的访谈提纲:(1)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收入、旅游频率、旅游经历、学历等。(2)购物经历:包括所购物品清单及商品的需求、想象和感受;对购物场所及环境的评价。(3)主体认知:包括受访者对自己身份、阶层、地位的自我认知;对产品与情境影响的主观区分;对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主体认知等等。

2.3.2 编码过程

研究者边调研、边记录,编码分析与理论建构逐步进行。具体分为三轮:

(1)开放编码(描述性编码)。逐句编码资料中出现的主要信息并进行命名,然后尝试分类,确定类属和维度,同时努力发现相同类属下的不同主题以及相同叙述下的不同类属。例如,一位中年女性描述她购买日本著名化妆品牌SKII时说,“虽说是奢侈品吧,……我在日本买,价格是国内的一半,价格有吸引,另外,化妆品是和人体接触的,毕竟亚洲人的体质和欧美人不一样,光保养护肤这一块,我更愿意选择日本品牌。”这段资料编码在“奢侈品”中,又编码在“日本制造”之下。

(2)主轴编码(诠释性编码)。注重解读各种类属、概念间的关系,发现和建立类属之间的联系,并寻找核心类属。例如:上文中的编码概念“奢侈品”与“日本制造”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即“日本制造的奢侈品”;又如编码“情境”与“冲动消费”属于核心类属,且存在因果关系。

(3)反射编码(理论性代码):探寻各核心类属间共同的联系,最后形成理论。例如: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主体(阶层、代际)、客体(产品、情境)与过程(冲动消费、有计划购买)各次类属间存在相交的信息。

3 研究结果

研究者根据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出访谈资料定性分析的代码清单(表1),结合收集到的官方统计数据,总结出境旅游消费群体的主体特征、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等信息。

3.1 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主客体分类依据

3.1.1 主体:阶层与代际划分

社会阶层划分一般依据经济指标,如个人资产、财产和收入水平等。由于统计指标的不可获得以及研究条件的限制,无法准确获取客观的经济指标。本文在阳翼的社会阶层五分法基础上[36],依据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划分阶层。在访谈中确定阶层时主要采取主观法[37],即让受访者自我评价其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方法。据此,本文将出境旅游消费者划分为精英阶层(高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中产阶层(中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新富阶层(中高经济资本、低文化资本)以及替代消费阶层(低经济资本)。

西方学术界对代际的划分根据Strauss与Howe[24]的4个世代(Baby Boomer, Millennial Generation, the Echo Boom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Y),对市场营销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38],中国的经验则更多以重要事件(如改革开放)为依据进行划分。因此,本文参照西方4个世代的标准,再依据中国的经验,将受访者的年代划分为以下四代人:老年人(40/50后)1959年之前出生的解放初一代、中年人(60/70后)即1960年至1979年出生的改革开放前一代、青年人(80/90后)即1980年至1999年出生的改革开放一代、未成年人(00后)即2000年至今的千禧一代①。

3.1.2 客体:产品与情境分类

本文对产品类属进行编码后,主要根据产品类型分为日常生活用品与奢侈品,根据产品用途分为自用品和礼物。而对日常生活品和奢侈品的划分,学术界有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划分依据是产品体现功能价值还是符号价值。然而,本文认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也愈来愈趋向个性化,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概念也越来越了解。因此,研究者在调研过程中,对日常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分类,仍然采取主观法[37],即让受访者自我评价其购买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奢侈品。比如,对于MK(Michael Kors)的包,研究者询问过多位受访者,问其MK的包算不算奢侈品?有的人认为是,有的人认为不是,有的则认为是轻奢型。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日本买的东西价格真的很美丽1。MK的包折扣堪比美国哦!样子也很多。我一直想买一个大包上课用。我姐给我买了这款,上课背挺好的,而且黑色的肩带也不容易脏,价格才1150(元),美丽吧!”(LMD-F-NC-130917-18-ST)2,这位受访者认为MK的包具有“上课用”“挺好”“不易脏”等功能价值,“价格才1150”,结合语境判断该受访者并不认为MK的包是奢侈品。

出境旅游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环境的特殊情境,日常情境下不会发生的礼物消费、纪念品消费以及其他有别于日常生活环境的消费在出境旅游特殊情境下均较容易发生。因此,情境因素指的是出境旅游特殊情境影响下的消费。研究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调查情境因素对购物行为的影响。其一,研究者参与出境旅游团,观察及访谈出境旅游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下不太可能会购买的物品;其二,对资深出境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要求受访者回忆出境旅游过程中与平常生活中的购物行为差别,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在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后发现,有两类情境因素影响出境旅游者的购买行为:(1)人为情境(同伴的影响、集体购物的氛围等)。比如:一位老年女性描述她为何购买平常根本不会穿的高端品牌女士内衣时说“我看到她们(指青年女性)都买,我就买了”。TXH-F-XA-130813-65-RT(2)非人为情境(广告促销、旅游及购物本身)。比如“我运气真好,遇到打折季,约600(元)人民币就买到光动能手表,这在国内,精工的光动能手表,在大百货公司及大商场内的专柜少说也要3000(元)人民币吧。”(XR-M-NC-130917-39-MA)说明该受访者在国内的情境下并不会购买光动能手表。

3.2 出境旅游高消费主客体特征

3.2.1 消费主体特征

本文依据日本观光局网站(JNTO)的数据和调研收集的资料分析,认为赴日旅游消费群体包括老、中、青及未成年各个年龄阶段,涵盖了精英阶层(高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中产阶层(中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新富阶层(中高经济资本、低文化资本)以及替代消费阶层(低经济资本)。出境旅游高消费群体中主要以中青年居多(图1),且具有较高学历(大学及以上)的占其中的81%3,多为20岁到39岁之间的中青年旅游者。较为特殊的是替代消费阶层,主要由自身经济资本较低的老年人及未成年人构成,但该群体基本属于中高经济资本家庭。因此,本文认为赴日旅游消费主体为具有较高经济资本的消费阶层(精英阶层、新富阶层、中产阶层)及其家庭(替代消费阶层)组成,并且以具有文化资本的中青年中产阶层为主。

3.2.2 主w视角下的消费客体

研究者在参与观察阶段发现产品“价格便宜”似乎是赴日旅游者“疯狂”购物的推动因素,但随后的资料解读却探查到“价格”因素背后实际有别的因素影响着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比如,有受访者认为:“国内没有这样的细毛牙刷,很多牙刷刷起来又硬,还容易引起牙龈出血,日本这种软毛牙刷适合敏感口腔的人,又便宜,才420日元1支(约合25元人民币),而且还是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多买一些拿回去送亲戚朋友。”(YWX-F-NN-130813-48-PR)

实际上,国内也能找到有细毛、适应敏感口腔人的牙刷,在国内消费情境下,25元一支的牙刷并不便宜,况且消费者也不会买很多牙刷给亲友送作礼物。因此,价格便宜只是消费主体的心理作用,而日本旅游的情境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同理,消费者对购买理由的描述,如“日本无假货”“货真价实”“质量过硬”“功能强大”“人性化设计”“限量版”等理由,更多折射的是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偏爱。比如受访者表达对“日本制造”的信赖选择在日本购买奢侈品时表示“日本没有假货,对于这种高端手表,在日本购买比较放心,在中国,即使在香港的专卖店,都还是担心所拿到的货品是否是正品,是否是新货,很担心买到假货、动过手脚的处理品或二手货。”(ZM-M-CQ-130513-50-TA)赴日旅游者在日本购买较多的日本电器,受访者认为“日本的很多小家电产品,款式新颖,方便耐用、质量本身过硬。小家电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很多型号都是最新出最流行的,而中国国内卖的日本产品,大部分都是老款式或者有些其实已经是在日本淘汰了的型号。”(LX-F-CZ-130516-39-HW)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中国出境旅游者赴日旅游购物消费研究,探析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的本质。研究发现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是具有较高经济资本的消费阶层有计划购买的结果。具体而言,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数额屡创新高是由于数量上日益增长的中青年中产以上阶层及其家庭成员,因其对原产地产品(国外制造)绝对信赖的消费心理且越来越容易掌握的产品信息,因而在出境旅游过程中进行大量有计划购买或受“意见领袖”影响进行半计划购买。

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出境旅游高消费主体由具有较高经济资本的消费阶层(精英阶层、新富阶层、中产阶层)及其家庭(替代消费阶层)组成,其中又以具有文化资本的中青年中产阶层为主。与中国出境旅游群体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中青年中产阶级群体[24]类似,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群体同样由中青年消费群体组成。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产品信息收集能力上。(2)站在出境旅游高消费主体的立场上,可认为该群体对“国外制造的绝对信赖”是其高消费的主要原因。此种“绝对信赖”除了体现Batra[45]和Steenkamp[46]等学者认为的消费者更青睐发达国家或者全球品牌外,还反向体现了出境旅游高消费群体对国内制造的不信任。(3)出境旅游高消费主体偏向于有计划购买。在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的当下,以拥有文化资本的中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出境旅游消费中,消费者会倾向于检索信息,进行有计划购买和半计划购买;而冲动消费给消费主体带来的后悔功效,促使出境旅游消费现象中冲动消费占比越来越少。此外,本文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计划购买、半计划购买及冲动消费的维度(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和受情境影响程度)进行了操作化。

在实践意义方面,本文研究表明,应该认识到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并非完全旅游经济学立场上看到的非理性消费,该现象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在享乐主义消费观[15]和消费社会分 层[19]的作用下,出境旅游成为中产阶级消费的表征。同时,出境旅游者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产品的偏爱,折射出国内旅游供给存在众多问题,如商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且质量无保障[47],旅游购物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混乱、购物设施及空间布局混 乱[48]。甚至广泛存在通过隐性契约关系进行非规范利益分配[49](如回扣)等问题。从出境旅游者角度,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更多是旅游者因对国内消费环境不信任而做出的主动选择。

因此,为改善出境旅游高消费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经济和社会影响,减少出境旅游不合理的购物开支,增加精神享受和文化产品理性消费[11]的目标,亟须借鉴出境旅游目的地先进的旅游购物供给机制解决国内旅游购物供给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内旅游购物供给系统升级,引导出境旅游者购买力回流。目前已有部分学者主张多措施引导境外消费回流[50]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1],笔者也将持续关注。

致谢:感谢深圳启恩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佳女士提供的调研协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Xu Y, Mcgehee N G. Shopping behavior of Chinese tourist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Letting the shoppers do the talking[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2): 427-430.

[2] Li X . Chinese Outbound Tourism (the 2nd Edition)[M] Waretown, NJ: Apple Academic Press/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6:1-2.

[3] Dai Xuefeng. Disproportionate development of outbound tourism in China: Based on socio-economic stages of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14, (3):17-24.[戴W锋.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出境旅游超前发展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 (3):17-24.]

[4] Yang Jun. An analysis of “Overgrowth and Over-Consumption” in China’s outbound travel and policy orientation[J].Tourism Tribune,2006,21(6):65-68. [杨军. 中国出境旅游“双高”格局与政策取向辨析――兼与戴学锋、巫宁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2006,21(6):65-68.]

[5] Jia Yueqian, He Jiamei, Cui Fengjun. An 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zero inclusive-fee and China’s outbound tourism [J].Tourism Tribune,2006,21(1):69-73.[贾跃千, 何佳梅, 崔凤军. 零团费与我国出境游发展阶段的互动关系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1):69-73.]

[6] Cai Jiacheng. On the reform of China’s outbound travel management [J].Tourism Tribune,2000,15(3):13-18.[蔡家成. 试论我国出境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J].旅游学刊,2000,15(3):13-18.]

[7] Wang Sujie, Qi Shanhong. An analysis of consumerism and high expenditure behavior of China’s outbound travel [J]. Tourism Tribune,2005,20(6):39-44.[王素洁, 齐善鸿. 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J].旅游学刊,2005,20(6):39-44.]

[8] Bai Kai. Outbound tourism consumption alienation: phenomenon, causes and solutions [J].Tourism Tribune,2011,26(8):5-6.[白凯. 出境旅游的消费异化:现象、原因与解决途径[J].旅游学刊,2011,26(8):5-6.]

[9] Dai Xuefeng, Wu Ning. An analysis of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outbound travel[J]. Tourism Tribune,2006,21(2):41-45.[戴学锋, 巫宁.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J].旅游学刊,2006,21(2):41-45.]

[10] Wang Huijing. The tourism Law’s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Zero and Negative Tour Expense”[J]. Law Science Magazine,2013,(10):37-43.[王惠o. 《旅游法》对“零负团费”的调控模式[J].法学杂志,2013,(10):37-43.]

[11] Zhang Lingyun.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seize new opportunities 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and new ideas: Recogni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 [J]. Tourism Tribune,2015,30(3):5-6. [张凌云.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对我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15,30(3):5-6.]

[12] Bao Jigang. Budget consumption and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J]. Tourism Tribune,2015,30(2):1-3.[保继刚. 有预算的消费与中国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15,30(2):1-3.]

[13] Cai Xing, Li Hongqua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outbound tourism consumption “double high” patter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J].Consumer Economics,2012,28(4):26-29.[蔡兴, 李红权. 我国出境旅游消费“双高”格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2,28(4):26-29.]

[14] Dai Bin, Jiang Yiyi, Yang Liqiong, et al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choices of China’s out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J]. Tourism Tribune,2013,28(1):39-45.[戴斌, 蒋依依, 杨丽琼,等.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与政策选择[J].旅游学刊,2013,28(1):39-45.]

[15] Wang Ning. From the Ascetic Society to the Consumer Society: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stitutions of Consumption, Incentives to Labor and the Structures of Subjectivity in Urban China[M].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9:342-370 [王宁. 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42-270]

[16] Luo Gang, Wang Zhongchen. Consumer Culture Book [M].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3:13.[罗钢, 王中忱. 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

[17] Tiebout C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18] Hirschman A O. 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73.

[19] Li Peiling, Zhang Yi. Consumption stratification: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stimul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0,(1):52-61. [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1):52-61.]

[20] Zhou Xiaohong. Middle class: Why and how can they grow? [J].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02,(6):37-46 [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6):37-46.]

[21] Li Chun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ddle class [J].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2011,(4):210-218.[ 李春玲. 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4):75-87.]

[22] Li Chunling.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level and patterns [J].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2011,(4):210-218. [李春玲.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J].广东社会科学,2011(4):210-218.]

[23] Howe N, Strauss W. 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 1584 to 2069[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1991:2-4

[24] Dou W, Wang G, Zhou N. Generationa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media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Generation X consumers[J].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6,35(2):101-110.

[25] Yun D, Joppe M. Chinese perceptions of seven long-haul holiday destinations: Focusing on activities, knowledge, and interest[J].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2011,7(4):459-489.

[26] William T, Zhang Guangrui. New Views on Global Tourism[M].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1:417-433. [Theobald William,广瑞. 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17-433]

[27] Reisinger Y, Turner L W. The determination of shopping satisfaction of Japanese tourists visiting Hawaii and the Gold Coast compare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2,41(2):167-176.

[28] Carmichael B A, Smith W W. Canadian domestic travel behavior: A market segmentation study of rural shopper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4,10(4):333-347.

[29] Yuksel A. Shopping experience evaluation: A ca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sit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6):751-759.

[30] Chen Guanghua, Huang Yuanshui. A Summary of overseas studies on tourism shopp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ATR and TM[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12):88-92. [陈钢华,黄远水. 国外旅游购物研究综述――ATR和TM反映的学术态势[J].旅游学刊,2007,22(12):88-92.]

[31] Belk R W. An exploratory assessment of situational effects in buyer behavi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4,(5):156-163.

[32] Pine B J, Gilmore J H.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 Every Business A Stage[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9:12.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7)

一、引言

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度较大、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不仅能够影响各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还能间接地影响到消费结构的变化。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s Theory)提出了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correlational Analysis),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理清系统内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最大的因素,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的探讨,从而寻找出符合旅游者消费所需要的最佳消费结构。作为可以衡量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之一的旅游收入通过灰度关联方法,将中国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建立关联模型,定量排序并分析旅游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情况。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个旅游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进而较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学者郑聚龙先生最先提出的,他把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成为灰色系统,并把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不确定关系称为灰色关联。

(一)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量纲(或单位)不一定相同,这样的数据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消除原始数据的量纲(或单位),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可以采用标准化、均值化和初值化等方法。设X0={X0(k)|k=1,2,…n}为参考数列(又称母数列),Xi={Xi(k)|k=1,2,…,n}(i=1,2,…,m)为比较数列(又称子数列)。

(二)求关联系数ξ0i(k)

取分辨系数ρ=0.5,计算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ξ0i(k)=■①

其中,Δ■=■■|x0(k)-xi(k)|,Δ■=■■|x0(k)-xi(k)|,分别指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间各时刻最小绝对差与最大绝对差。

(三)求关联度

取等权关联度并排序,公式为:

ri=■■ξ■(k)②

其中,ri为第i项结果因子与影响因子序列间的关联度。取等关联权重意味着不同时期对总体影响是等价的。对ri进行排序,依其大小,可得到影响因子对结果因子的影响顺序。

文中选取历年国际和国内旅游的收入分别作为随时间变化的参考数列(用X0表示,即影响因素),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0-2007)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与服务的八类支出比例作为比较序列(用X1,X2,X3,X4,X5,X6,X7,X8表示,即结果因子),对消费结构中的各种支出分别与旅游国际和国内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统计二者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是否一致。

三、数据处理结果

表1中关联度排序如下:教育文化娱乐>居住>衣着>医疗保健>食品>交通通信>杂项商品>家庭设备。表2中关联度排序如下:教育文化娱乐>衣着>食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杂项商品及服务>家庭设备。

四、结论

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但与旅游收入增加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是最大,人们对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在总消费中所占比例并没有逐年递增而是有逐年回落的趋势。对照表1、表2中的关联序,非基本消费如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购物等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日益增加,近年来,人们外出旅游时对于美食的追求并不像以前那样热衷,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体验。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旅游外汇收入对医疗保健的影响大于对食品的影响,而国内旅游收入与其的关联序正好是相反的,说明在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目前医疗保健和医疗旅游成为国际旅游的新看点。入境旅游不仅带来了外汇收入也刺激了国内居民的消费。

参考文献:

1、王良举.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皖西学院院报,2007(3).

2、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3、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1.

4、杨欣.医疗旅游正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3).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8)

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社会资源或者自然资源产生的一种消费行为,包括物质消费和心理消费,并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慰藉。而旅游的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对象,也就是一定的载体,所谓载体可以理解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当前旅游市场最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点。而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的选择,会结合一定的信息进行目的地的帅选和选择,筛选就是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源和目的地。

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筛选的行为。这种行为结合目的地资源的丰富程度或者人性化程度会造成旅游消费过旺或过于冷清的两种局面。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要对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综合的考量,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融合分析,最终确定目的地和消费内容。

二、茶文化旅游特点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消费市场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茶文化资源为基础,融入多元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如,采茶、制茶体验、品茶、茶道文化、茶艺欣赏、茶俗文化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首先,我国是产茶大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注重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消费成为热点;其次,当期,人们对养生和保健的重视程度提高,喝茶、品茶成为很多人休闲娱乐或者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人们对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有了更多的探究欲望,旅游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其次,随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延伸,以及消费者对体验式和自助式消费旅游的热爱,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追捧。

茶文化旅游体现出一种文化与消费结合、资源丰富多彩、体验式程度高、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特点,满足了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心理。

三、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

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实际是一种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结合市场需求完善茶文化旅游市场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及时调整。另外,还要根据茶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元素,以健康和养生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开发,注意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其生长和生产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且品种繁多、制作工艺复杂且差异很大,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要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保护意识。基于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既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又考虑到茶文化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力度。

1.定位准确合理

茶文化旅游模式本身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产品,对其开发利用要有准确的定位,发展模式要科学合理。茶文化是基于一定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生产条件而存在的,定位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茶文化历史和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利的结合,定位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例如,江西婺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茶叶产地和制茶地,目前还有很多传统的种茶和制茶村落保存了下来。对于这种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茶文化区域,应该定位为“古村落观光型”产品,主要是对当地的茶文化古村落资源进行开发,对古建筑、古制茶器具、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保护和挖掘,供游客欣赏和体验。其中要加强讲解服务,可进行人工讲解和电子讲解两种,在历史遗迹或者物质遗产周围做好历史介绍,包括文字和图片介绍。

2.进行产品创新和融合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成熟,旅游产品的进步和完善,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更多的需求。茶文化旅游要想满足消费者对资源开发的高层次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和融合,避免消费者产生疲劳。茶文化旅游内容较为固定,应该将茶文区域内的相关绿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融合,进行创新开发,实现跨行业发展。例如,可以在餐饮中融入茶文化,有很多茶文化旅游地的酒店或餐馆,将当地特色的茶叶用来制作菜品,将茶叶经过清洗和煎炸进行烹炒,味道非常鲜美,或者将茶叶打碎进行糕点制作,味道非常独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除了和餐饮行业的融合,还可以融入住宿行业、休闲娱乐行业、交通行业等多个和茶文化旅游消费有关的行业中,拓展思路,拓宽渠道,吸引更多的茶文化旅游消费者。

3.丰富产品内涵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80-03

引言

自2008年,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居民,表明农村居民对旅游有更强烈的意愿,而且截至2010年,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8.73%,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市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旅游市场。由于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与1995年相比,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42倍,城镇化率增长1.76倍。但是,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并未随之有较大的提高。国内学者从不确定性、纯收入、收入分配,政府支出、政策、消费信贷、城镇化等方面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徐海军、黄震方、侯兵(2010)、赵东喜,刘永涓(2010)、周凌瑶(2010)等。国外学者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研究较少。国内研究者对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的除旅游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影响的研究较少。

本文采取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探讨有助于发现制约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因素,从而发现对策提高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开发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缩小城乡差距。

一、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增长滞后

(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增长滞后于纯收入增长,平均旅游消费倾向下降

从图1看出,(1)自2000—2010年(除2008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增长率小于其纯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滞后于农村居民纯收入。(2)农村居民平均旅游消费倾向1996—1998年处于上升阶段;1999—2007年和2008—2011年,农村居民平均旅游消费倾向逐年下降。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平均旅游消费倾向却逐年下降,说明农村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增长率大于其旅游消费支出增长率。

(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增长滞后于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从图2可以看出,(1)1996—1998年旅游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大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2)2000—2007年,2009—2010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增长率小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3)旅游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缓慢下降,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旅游消费支出增长慢于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除旅游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比例逐年升高。

二、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数据有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以ccon、income、town和econ表示。样本数据来源于1996—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协整分析

采取ADF检验法,检验结果显示lnccon、lnincome、lnecon和lntown均是一阶单整。对lnccon和lnincome、lnecon、lntown建立回归模型:

lnccon=-2.94+3.69lnincome-3.12lnecon+0.84lntown

对回归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在1%水平下,拒绝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残差项是平稳的。因此lnccon和lnincome、lnecon、lntown是协整关系,他们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利用Eviews6.0建立lnccon和lnincome、lnecon、lntown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lnccon=-2.34+3.33lnincome-2.9lnecon+0.845lntown-0.05et-1

1.从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存在同向作用,并且在几个因素中,其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最大。

2.除旅游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9,说明农村居民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起到反向作用。即其他生活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会导致旅游消费支出减少2.9元。

3.城镇化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为0.845,说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起到正向作用,城镇化每提高1%,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845%。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相比,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比较小。改革开放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8%提升到51.27%,城镇化进程很快,而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还是较低。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城镇化率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得来的,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我们的城镇化率并没有这么高,这就说明现在的城镇化存在伪城镇化。很多常住城市的人并未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他们还属于农业户口,不能同等享有城镇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没有和城镇居民有同等的社会权益,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也无法等同于城镇户籍人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

结论

本研究以1995—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与人均纯收入、除旅游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化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除旅游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化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城镇化对其旅游消费水平起到正向作用,除旅游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起到反向作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其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由于伪城镇化的存在,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并未提高到相应的水平,并且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小。所以,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重要的途径是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完善保障机制,减少农村居民其他生活消费支出。

参考文献:

[1] 陈琦.中国农村旅游消费市场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0,(10):80-82.

[2] 刁宗广,张涛.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0,(2):158-160.

[3] 姜百臣,马少华,孙明华.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32-39.

[4] 田青.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徐海军,黄震方,侯兵.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10,(3):41-45.

[6] 姚丽芬,龙如银,李庆辰.中国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92-95.

[7] 张书云,周凌瑶.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30-37.

[8] 张书云.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三亚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消费认知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受时间、经济能力限制,而且旅游往往比较盲目或随意,缺乏计划性。

研究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34.2%的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性、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19.5%的学生虽意识到作用但并未完全认识其重要性。从中看出,大学生普遍注重文化课程学习,对旅游活动没有太多关注。42.3%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度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消费没有确切的概念,普遍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就是四处旅玩。这个比例接近调查对象的一半,客观地反应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的不足。面对旅游消费发展趋势,大学生旅游消费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部分教师或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完全没有一定的认识,4.0%的学生、教师、家长仅注重于课程教学,对旅游消费没有概念。

2.对旅游消费的熟知度不高

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佳时间、景点、优惠等,学生并没有充分的熟悉,熟悉和较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作用的师生不足31%,真正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人数仅占19.1%,与教育标准的要求相差较远。60%对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其中多数为教师。这反应了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意识薄弱,并不熟悉现行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相关内容。8.6%的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值完全不熟悉,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旅游消费环境中,未能体会到大学生旅游消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

3.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一般旅行可分院短途旅行或长途旅行,短途旅行主要指省内市县的旅行,长途旅行泛指国内跨省或者出国旅行。在校大学生受课业影响,进行长途旅行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短途旅行则可以集中在周末或者五一或十一法定节假日。调查显示,选择寒暑假旅行的占40%,选择在周末旅行的占10%,选择不经常旅游的占50%。

4.从众心理突出,更愿意结伴而行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追求潮流和时尚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旅游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多,且同龄学生之间对旅游消费的认知观一致,均热衷于时尚旅游消费,“志同道合”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共性点。例如,调查显示,75%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结伴旅游,与同学、朋友之间以集体旅游的方式参与互动,比如闺蜜游毕业游等,体现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结伴行为。

5.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45%的学生在旅游消费中投入成本较少,除了日常生活费之外,很少投入部分钱用于旅游消费。大学生旅游消费来源中,70.0%的学生是源自于家庭父母支出,仅有10%是凭借个人兼职、勤工俭学等赚取旅游费用。有10.%的学生,对旅游消费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强,这不仅会限制了其参与旅游消费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6.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点因年级、性别、地区等因素而各异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偏好、动机等情况上也不同。

(1)年级因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认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三年级学生的旅游消费消费评估指数要比一年级学生的高出0.1915;教师指导方面的评估,三年级学生平均值比一年级学生高出0.1868;此两项标准对比有 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消费行为的认知水平的差距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判断。年级越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识水平越高;年级越低,因学习经验方面的认知较少,往往参与旅游消费活动越少。

(2)性别因素:消费行为在大学生旅游消费工作中与男、女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大。这说明了男、女学生产生大学生旅游消费,与自我价值评价缺失没有直接或间接性的关联,或者此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小。本次回收的382份问卷中,男女占据比例基本均衡,男53%,女47%,无论是男女大学生,在当前的校园学习及生活中均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旅游行为活动。

(3)地区因素: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消费行为的自我评价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地区学生的消费行为方面评估的差异性显著,农村地区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对大学生而言,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旅游消费意识的形成。本次问卷中,40份有效问卷来自于r村的学生,其普遍存在着受管意识薄弱、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活动无秩序等,整体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状态明显差于城市里的学生。

(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独立院校大学生对于出游的愿望强烈的,但受经济等条件影响,旅游出行计划并未按时实施。出游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寒暑假,时间充裕又自由,一小部分人会选择法定假日、周末、其他课余时间。而且大学生经济不够独立,所以旅游消费水平不高。出游喜欢结伴而行,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家庭情况的学生之间也有不同,大多会按照经济能力以及专业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来定旅行消费计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数量众多,其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他们喜欢冒险、个性、挑战、创新等特点与其他群体不同,所以大学生市场亟待更好地开发,而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就需要旅游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认真了解他们,分析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按照他们的兴趣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达到双赢。

(二)建议

1.旅游部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扶持旅游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为旅游行业经济建设提供多元化保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旅游消M群体,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旅游物价部门可适当降低大学生景点门票费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旅游消费,如评学生票可以打折等,团购优惠等,吸引更多大学生旅游消费者。

2.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项目

优质完善的旅游服务及质量,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好的服务质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学生旅游消费者,他们背后有更多潜在的顾客。此外,旅游景点应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在景点设置,游玩项目开发等方面,要贴合大学生旅游消费者的自身特点。

3.高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高校应结合当地乃至国内外旅游资源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旅游消费活动,以此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做到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比如说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我大好河山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进行公益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消费应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并做到量力而为,切不可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杜炜.旅游消费行为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6-39.

[2]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硕士毕业论文],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2009年.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2-0117-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2.016

引言

旅游消费需求与行为研究是旅游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1-2],也是最具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消费类型、目的地选择、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揭示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经济学是对消费研究最成熟、显得最具有严密性的学科[3],在此影响下,旅游消费研究注重借鉴经济学研究范式,从经济背景、方法、机制和对策等经济学视角开展研究,相对忽略了影响旅游消费的社会文化因素。东西方消费文化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超前消费是欧美文化的典型特征,谨慎、节俭消费则是东亚国家消费文化的表现[4],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引导着旅游消费者的感知、倾向和行为,跨文化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热点[5-8]。然而文化内涵极其广泛,难以操作化,学者认为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可以被用来衡量文化对行为的影响[7,9-10]。

价值观是人们形成的一种对具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意义的持久信念,是对具体事物及行为模式的意义、效用的评定标准,在个体认知系统中具有核心位置[11]。价值观自20世纪30年代引入心理学研究后,中西方学者对价值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2],与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一般从个人价值观系统(personal value system)和文化价值观系统(cultural value system)两个层面展开,文化价值观层面注重从跨文化角度研究国家尺度的主体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关系,个人价值观层面较关注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其效应,但这两个层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文化价值观系统影响个人价值观系统,反过来又建构了文化价值观系 统[9,12]。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于指导社会态度和个体行动,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被认为是消费者决策系统和行为模式的根源性因素[11,13-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和全方位的变迁,中国居民消费价值观正经历一个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相互交织、冲突与融合,同时建构具有自身特色消费价值观的过程[15],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减弱,逐渐呈现出时尚享受的现代消费方式[16],强烈冲击着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反之,旅游者的行为倾向、选择及活动也反映出文化价值观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差异。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文献,有助于从价值观角度揭示并解读旅游消费行为的规律性特征,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寻求一种精神动力或伦理支点,为企业开展价值观驱动的旅游营销活动提供科学指导。

1 研究路径

旅游消费行为是消费者的一种外在活动形式,往往反映旅游者内心深处所渴望的终极状态或价值观,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路径:“由内而外”的路径(价值观旅游消费行为)和“由外而内”的路径(旅游消费行为价值观)。不同研究路径在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也有各自的不足(表1)。

1.1 “由内而外”研究路径

“由内而外”的理论路径是指从旅游者价值观切入,基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结构模型等定量方法,实证检验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较为宏观的研究视角,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思路。旅游者价值观度量及其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理论建构是两个关键问题:(1)价值观度量。一是借鉴Rokeach、Kale、Schwartz和Hofstede等主流价值观理论,运用他们开发的价值观量表度量旅游者价值观[17-22];二是针对具体消费情境,重新发展旅游消费价值观概念,提炼价值观内容[23-28]。(2)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理论建构。一是选用上述价值观量表,直接检验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17-19,23-25];二是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试图寻求具体消费情境下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以增强价值观对旅游者行为的解释力度,检验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20-22,27-28]。

“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较多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问卷调查,辅助访谈调查、开放式问卷等收集和确定调查项目,编制问卷。学者多运用频率分析、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并提炼旅游者价值观维度[19-20,22,24-28],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选用适合的定量方法揭示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如运用配对比较法(pair-comparison)分析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匹配程度[5],运用多变量变异数方法(MANOVA)[22,25]、分层对数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og linear analysis)[23]等检验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关系,运用典型关联方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分析在团队旅游消费者中,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旅游者所偏爱的旅游活动和产品属性[24]。SEM因为在模型构建、多变量处理、路径系数测算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揭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较多地运用于检验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20-21,28],获得了较好的验证效果。然而,不同文化、语境或区域情况下,旅游者价值观存在差异,应综合考虑旅游者人口学、文化背景和实地消费情境,加入适当的中介或调节变量,从主位视角探测与旅游行为相关的文化价值观并检验两者关系[19-20,23-24]。

1.2 “由外而内”研究路径

“由外而内”的理论路径是指从旅游产品属性或旅游者行为特征切入,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等相结合,探寻旅游者所追求的最K意图或价值取 向[29-34]。这是一种较为微观具体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日益增多。价值观是抽象和稳定的,而旅游者行为变化较大且针对具体情境,致使旅游者内在隐性价值观与外在显性消费行为的直接相关性较弱,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解释力度亟待增强[32]。Watkins和Gnoth运用Kale等学者开发的LOV(list of values)量表,研究日本游客在新西兰的旅游消费行为时,发现LOV量表不能很好解释旅游者行为[19],依据Kluckhohn-Strodtbeck的5维价值取向理论构架,使用“手段-目的”链理论(means-end chain,MEC)和阶梯访谈法(laddering)等质性研究方法,从理论的、主位的和整体的视角探究日本游客的价值取向,并解释其旅游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之间关系的模型(图1),进而构建了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的一般理论模型,为其他消费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与启示[33-34]。

“由外而内”的研究路径倾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非结构化问卷、焦点群体访谈、阶梯访谈等调查方法是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手段-目的”链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使其价值观得到满足[10],将顾客感知价值划分为3个层次:产品属性(attributes)、消费结果(consequences)和消费者价值观(values),构建了价值观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35],从微观视角揭示并阐释驱动旅游者行为的价值观动因,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32]。阶梯法是研究MEC最为常用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根据访谈方式的不同特点,分为硬梯法(hard laddering)和软梯法(soft laddering)两种[34]。阶梯法可以根据旅游者自身的理解来界定价值观,而不是预先设置的价值观,从而能更好地检验具体消费行为与其相对应的个人价值观关系,使调查结果与旅游行为联系更为紧密,有效建立MEC理论的“属性-结果-价值观”路径结构,弥补了从宏观视角定量研究的不足之处,如运用在目的地选择[31,33,36]、博物馆和遗产旅游[37-38]等领域。然而,学者也质疑MEC结构和阶梯法可能会“强加”价值观和旅游者行为之间的可能并不存在的联系,且旅游者并没有意识到该关系或者有哪些确切的意义[32-33]。McDonald等指出运用“手段-目的”理论研究旅游者价值观是没有疑问的,但对经常使用的阶梯法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在决定和阐释旅游者的最终价值观方面仍需要完善,在具体运用时需要明确区分硬梯法和软梯法,以及加强对价值观运用的规范性讨论等[39]。

部分学者融合“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研究路径,将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依据“手段-目的”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作为阶梯访谈资料的分析工具,绘制旅游产品属性、结果和价值链关系的价值层级图(hierarchical value map,HVM),目的在于将访谈资料进行客观、系统的分类,并加以量化,以探查与不同旅游消费行为相对应的主要价值观,如遗产地游客的需求动机因素[30]、旅游目的地选择[31]、个人价值观对城市边缘绿地经济使用价值的评价[40]等。

2 研究内容

2.1 旅游者价值观内容与结构

旅游者价值观不同,对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解和诉求也就存在差异,价值观内容的界定与度量是探讨两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表2梳理了2000年以来学者关于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的部分成果。

表2显示,较多学者没有重新界定旅游消费情境下的价值观内涵,主要借鉴主流价值观理论,度量旅游者价值观,提炼价值观内容和结构,并用来分析其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但也有学者指出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与一般行为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旅游消费情境与研究目的,重新提炼或建构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价值观内容与结构。Deborah和Richard通过剖析经典价值观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由二维空间组成的旅游者个人价值取向:内部导向/外部导向和情感支配/认知支 配[23]。Jewell和Crotts探寻遗产地游客价值观动机与需求,游客的价值取向是快乐与学习互补的满意休闲体验、真实性等,发现遗产旅游者有独特的价值观动机与需求[30]。同样,Watkins和Gnoth也认为依赖Hofstede跨文化理论的客位研究亟须新理论和新方法,发现日本游客前往新西兰旅游的价值观包括:内在和谐/精神、即时/现实的关注、人的需求、内部导向价值/外部导向价值[33]。

2.2 价值观与旅游市场细分

价值观与旅游市场细分关系的研究是最早开展的热点领域之一。这类研究主要运用主流价值观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测度旅游者的价值观取向,并基于所得结果的个人价值观差异,细分旅游市场或探查不同市场旅游者的价值观差异,揭示价值观与旅游细分市场的关系。Boote对价值观与旅游者住宿选择关系的研究可能是最早的相关研究文献之一,显示价值观对市场细分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运用传统的人口学变量进行细分[43]。Pitts和Woodside、Muller分别运用RVS(Rokeach value survey)、LOV量表,检验价值观与旅游细分市场的关系,揭示不同市场旅游者具有显著的价值取向差异[17-18]。同样,McCleary和Choi运用RVS量表对美国和韩国游客进行价值观评分,显示价值观能有效辨认细分市场,不同市场在宾馆选择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44]。挪威学者Mehmetoglu等运用本国监测旅游者使用的价值观量表,将旅游者分成4个部分:传统理想主义者、现想主义者、物质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发现个人价值观是市场细分的有效手段且能很好解释旅游者行为[25]。基于价值观对旅游市场的科学细分,旅游营销者可以根据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吸引、影响并满足旅游者[45],如Pike通过研究短期度假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结果与价值取向的认知,显示个人对目的地认知的突出属性有所不同,但存在一个共享的期望结果和价值观,据此,目的地营销组织可确立一个涵盖多重消费属性的品牌定位主题[42]。总之,在具体旅游消费情境下,价值观往往比人口学特征更能阐释旅游行为活动差异[46],能较好地理解旅游者行为,为跨文化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2.3 价值观与旅游活动偏好

旅游者的价值观触发旅游动机,呈现不同的旅游消费活动偏好,是理解旅游行为动机和活动偏好的基础,可以被用来预测旅游与休闲活动决策、旅游目的地与活动选择等。Pizam和Calantone以学生旅游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一般价值观、特定价值观与旅游行为之间的联系,显示一般价值观和特定开发的价值观结构可以成功预测41%~81%的旅游者行为[47]。文化距离会影响游客的决策行为[48],文化背景相似的旅游者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消费决策与行为特征,而不同价值观取向的游客在旅行计划时间、旅游方式、行程安排和旅游信息搜集方式上有不同的特点[49]。Kim和Lee研究发现英美和日本游客存在明显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差异,旅游动机表现为集体主义文化的日本游客重视与家人在一起和身份/地位,而新奇性动机对表现为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英美游客更重要[50]。目前学者主要从跨文化角度,研究国家层面的文化价值观与旅游消费偏好,而国家内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偏好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2.4 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

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侧重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理论模型,检验两者关系。Hedlund基于SVS(Schwartz value survey)理论,使用普遍主义、仁慈、权力和成就测量旅游者价值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显示普遍主义与接受经济牺牲去保护环境的意愿程度具有相关性,且环境关心与意愿程度、购买生态旅游产品意图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21]。Wong等将水平-垂直维度嵌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理论框架,划分出4种文化价值取向:垂直/水平个人主义、垂直/水平集体主义,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方差分析(ANOVA)等方法研究志愿旅游者行为,显示若个人文化取向与影响目标追求的权力相融合,会导致志愿或自我放纵型旅游者增长[27]。Xu和Fox分析人类中心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价值观对旅游环境保护及态度的影响,显示中英两个国家在价值观、态度与行为之间具有相同的因果结构关系[28]。

2.5 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主要以整体性结构或具体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育价值观等)为切入点予以探讨[1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起源于儒家文化的中国消费者价值观感知与西方主流价值观不相一致,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开发出来的价值观量表并不适合东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基于相关研究的薄弱性,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开展了研究。Bond和Chinese Culture Connection开发了在本质上非西方的调查问卷,被称为中国文化价值观调查(Chinese cultural values,CCVs)[51-52],这个量表被经常运用于测量包括旅游行为在内的中国消费者价值观。Wong和Lau根据香港出境旅游团队的问卷调查,从CCVs中抽取与旅游行为相关的13个价值观条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4个反映中国文化的旅游者价值观维度:社会整合、儒家工作动力、个人幸福和道德规范[24]。基于CCVs,Tsang以香港旅游与服务业职员为调查样本,提炼5个与服务业相关的价值观维度:对工作态度、对人的态度、道德规范、地位与关系和节制[26]。此外,Mok和DeFranco构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概念框架:尊重权威、相互依赖、面子、群体取向、和谐和外部属性,并分析不同价值观维度对接待业与旅游业的营销涵义[53]。

梁雪松等比较了东西方旅游者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东方旅游者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追求群体主义取向,行为保守,热衷团体旅游,而西方人受宗教文化影响,崇拜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喜欢冒险旅游[54],同样通过对香港出境旅游团队研究显示,他们偏爱团队旅行以及具有安全感和自费的旅游活动[24]。Li和Cai运用LOV量表研究中国海外团队旅游者,内在价值观和外在价值观对旅游动机都有显著影响,行为意图受到内在价值观显著影响[20]。学者还从饭店营销、游客满意度、目的地选择、感知价值和旅游动机等视角调查和分析旅游者行为特征与期望的消费结果,并运用阶梯访谈法、回归检验等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并检验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探寻和阐释不同旅游消费行为的最终价值取向[55-60]。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明代居民文化价值观与旅游消费的相互影响[61]。总之,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旅游消费活动等[41,62],将“面子”“关系”“中庸”“权威”等中国儒家思想观念融入旅游消费价值观,可以更合理解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消M行为逻辑。

3 研究评述与启示

旅游者的消费价值观是形成旅游动机、态度和活动偏好的根源性因素。近年来,从动机、感知、态度等心理变量研究旅游消费行为的成果日益增多,跨文化旅游研究也成为热点,但作为文化的核心变量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中国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转变的双重影响,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应嵌入中国情境,包括概念形成和测量、变量选择和构建、机理分析和阐释等应具有中国情境化取向。表3通过比较高度情境化与低度情境化的研究特 征[63],为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中国情境化取向研究提供启示。

3.1 在理论建构上,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应嵌入中国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

理论建构是研究的核心和灵魂,移植西方经典价值观理论分析中国旅游消费行为可能出现“水土不服”问题。目前学者主要采用“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思路研究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切入点、方法和目的等存在一定差异,但若将内隐性的价值观与外显性的旅游消费行为直接关联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证据,也难以描述价值观体系如何作用于旅游行为。此外,目前较为关注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或者通过消费行为透视旅游者的价值取向,但旅游行为是否或多大程度影响旅游者的个体价值观,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快速社会经济转型的文化大国,社会转型期的消费者价值观可能正处在一个逐渐摒弃传统消费观和认同现代消费观的过 程[15],价值观内容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并存,这必将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也决定了中国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旅游者具有多维的价值取向,易受到消费情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旅游消费时空场景中,旅游行为受到内外变量的调节,其价值观内容与具体维度排序存在分异特征,可能导致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因此,中国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要深刻植根于中国国情,凸显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转型现实,并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情境化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构建嵌入社会文化和具体消费情境下的理论框架,揭示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相互影响。

3.2 在概念形成上,从主位研究视角提炼旅游情境下的价值观内容和维度

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研究主要借鉴国外主流价值观理论,虽然归纳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相似性,比较其差异性,部分量表也进行了跨文化检验,为我们提供一个跨文化视角来理解价值观体系,但其理论基础源于西方文化,体现了西方文化坐标,并不可避免地带有对其他文化的偏见,这难以透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消费者价值观。因此,旅游者价值观概念的形成与测量应从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转向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在借鉴西方经典价值观理论的基础上,也吸纳学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融入“人情与面子”“中庸”“社会取向”和“关系取向”等儒家文化观念。同时,根据具体研究情境,以研究对象的视角和方位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挖掘和提炼中国旅游者消费价值观特征,并将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从主位视角重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旅游者价值观概念,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旅游者价值观量表,测量过程要符合中国情境的需要,以提炼价值观内容和维度。

3.3 在方法运用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增强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解释力

方法研究对旅游学科的发展往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64],能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以定量实证研究为主,数据主要来源实地调查问卷,相对忽略了对实证结果的阐释。学者认为在跨文化研究中,方法论相对缺乏,并期望寻求一种在方法论上的理论建构,以更好理解旅游者行为[34]。McIntosh和Thyne等呼吁在旅游研究领域中应更多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研究领域,质性研究可以较好替代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尤其是在理解和解释旅游者购买、消费或体验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意义时[32,65-66]。以“手段-目的”理论和阶梯访谈法等为代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能有效探测旅游消费行为的价值观,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然而,单独运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在文化语境、情境场地、结构效度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质疑,应加强两种研究方式的综合运用,运用不同场景、来源等数据,采用多元研究方法论,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结果的普适性,为研究提供不同角度的支持。因此,通过定量研究将旅游消费行为的表面现象量化,在此基础上,运用定性数据挖掘现象的本质,融入关系、人情、面子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观念,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增强对旅游消费行为的解释力度,为量化结果提供论据,也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3.4 在对象选取上,加强对不同群体和区域消费者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

研究对象和调研样本选择是研究结论科学性的保证,也增强了研究的创新性。目前研究对象以国外旅游者为主,以国家为尺度,研究跨文化旅游者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关系,而针对个人价值观层面的研究相对偏少。“中国文化价值观”量表(CCVs)被学者较多地运用测量中国旅游者的消费价值观,但量表形成的调查对象是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华裔大学生,而基于大陆旅游者调查的价值观研究明显偏少。国家内部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不同群体的个人价值观取向也存在差异,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将长久影响着本区域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致使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表现出区域和个体的差异性,从价值观层面研究区域消费差异是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9]。中国存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在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研究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而对浸润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尚未发现,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正在重组与嬗变,将推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模式升级[67]。因此,以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从价值观视角透视消费行为的逻辑和差异,揭示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旅游消费行为理论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Fan Yezheng. Tourist demand and consumer behavior has always been the frontier problems of tourism research[J]. Tourism Tribune, 2005, 20(3): 10-11. [范I正. 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 旅游学刊, 2005, 20(3): 10-11.]

[2] Tsang N K F, Hsu C H C.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journal pub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1, 30(4): 886-896.

[3] Wang Ning. From the Ascetic Society to the Consumer Society: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stitutions of Consumption, Incentives to Labor and the Structures of Subjectivity in Urban China[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 1. [王宁. 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

[4] Ye Dezhu, Lian Yujun, Ng Yew-Kwang, et al. Consumption culture, cognitive bias and consumption anomalies[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2, (2): 80-92.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等. 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J]. 经济研究, 2012, (2): 80-92.]

[5] Pizam A, Jeong G H. Cross-cultural tourist behavior[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17(4): 277-286.

[6] Wu Xiaoyi, Lin Derong. A review of cross-cultural tourists’ consumer behaviors[J]. Tourism Science, 2008, 22(3): 49-53. [伍晓奕, 林德荣. 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综述[J]. 旅游科学, 2008, 22(3): 49-53.]

[7] Zhang Hongmei, Lu Lin. A review of studies on cross-cultural tourist attitude and behavior[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4): 82-87.[张宏梅, 陆林.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述评[J]. 旅游学刊, 2008, 23(4): 82-87.]

[8] Li M. Cross-cultural tourist research: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2012, 38(1): 40-77.

[9] Lu Taihong, Liu Shixiong.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 based on regional difference: Ways and methods[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 44(2): 18-23. [R泰宏, 刘世雄. 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路径与方法[J].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44(2): 18-23.]

[10] Rokeach 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3: 1-10.

[11] Pan Yu, Gao Li, Zhang Xing, et al. A study on consumers’ concept of value under China’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surement table and comparison[J]. Management World, 2014, (4): 90-106.[潘煜, 高丽, 张星, 等.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价值观研究――量表开发与比较[J]. 管理世界, 2014, (4): 90-106.]

[12] Jin Shenghua, Zheng Jianjun, Xin Zhiyong.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9, 41(10): 1000-1014.[金盛华, 郑建君, 辛志勇.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J]. 心理学报, 2009, 41(10): 1000-1014.]

[13] Richins M L. Special possess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material value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4, 21(3): 522-533.

[14] Kim J, Forsythe S, Gu Q, et al. Cross-cultural consumer values, needs and purchase behavior[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2, 19(6): 481-502.

[15] Zheng Hong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sumer Revolution: Change of Consumer Concept in Urban China[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31-32.[郑红娥. 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1-32.]

[16] Lü Wei, Wang Lili, Jiang lin.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traditional and modern on credit and debt[J]. Management World, 2009, (12): 106-119.[吕巍, 王丽丽, 江麟. 个人传统性/现代性对信用负债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 (12): 106-119.]

[17] Pitts R E, Woodside A G. Personal values and travel decision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6, 25(1): 20-25.

[18] Muller T E. Using personal values to define segments in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1, 8(1): 57-70.

[19] Watkins L, Gnoth J.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using Kahle’s list of values scale for Japanese tourism behaviour[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005, 11(3): 225-233.

[20] Li M, Cai L.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values on travel motiv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2, 51(4): 473-487.

[21] Hedlund T. The impact of values,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willingness to accept economic sacrific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n tourists’ intentions to buy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tourism alternatives[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011, 11(4): 278-288.

[22] Moura F T, Gnoth J G, Deans K R. Localizing cultural valu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websites: The effects on users’ willingness to travel and destination imag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4, 54(4): 2091-2100.

[23] Deborah C, Richard P. Modeling tourists’ multiple valu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1): 69-92.

[24] Wong S, Lau E.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of Hong Kong Chinese tourists on group tour packag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1, 40(1): 57-67.

[25] Mehmetoglu M, Hines K, Graumann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values and tourism behaviour: A segmenta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010, 16(1): 17-27.

[26] Tsang N K F. Dimensions of Chinese culture values in relation to service provision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1, 30(3): 670-679.

[27] Wong J, Newton J D, Newton F J. Effects of power and individual-level cultural orientation on preferences for volunteer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2: 132-140.

[28] Xu F, Fox D. Modelling attitudes to nature,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parks: A survey of visitors in China and the UK[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5: 142-158.

[29] Rekom J. Adding psychological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J].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1994, 3(3): 21-36.

[30] Jewell B, Crotts J C. Adding psychological value to 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01, 11(4): 13-28.

[31] Klenosky D B. The “pull”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2, 40(4): 396-403.

[32] McIntosh A J, Thyne M A. Understanding tourist behavior using means-end chain theo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1): 259-262.

[33] Watkins L, Gnoth J. Japanese tourism values: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0, 50(6): 654-668.

[34] Watkins L, Gnoth J. The value orientatio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cultur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4): 1274-1299.

[35] Gutman J. A means-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2, 46(2): 60-72.

[36] Klenosky D B, Gengler C E, Mulvey M S.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ki destination choice: A means-end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3, 25(4): 362-380.

[37] Crotts J C, Rekom J. Exploring and enhancing the psychological value of a fine arts museum[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98, 1(4): 37-48.

[38] McIntosh A J, Prentice R C. Affirming authenticity: Consuming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s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3): 589-612.

[39] McDonald S, Thyne M, McMorland L. Means-end theory i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2): 596-599.

[40] López-Mosquera N, Sánchez M.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values in the economic-use valuation of peri-urban green spac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means-end chain theory[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4): 875-889.

[41] Hoare R H, Butcher K. Do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loyal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8, 20(2): 156-171.

[42] Pike S. Destination positioning opportunities using personal values: Elicited through the repertory test with laddering analysi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1): 100-107.

[43] Boote A S. Market segmentation by personal values and salient product attributes[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81, 21(1): 29-35.

[44] McCleary K W, Choi B M. Personal values as a base for segmen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J]. Tourism Analysis, 1999, 4: 1-17.

[45] Muller T E. How personal values govern the post-visit attitud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Leisure Marketing, 1995, 3(2): 3-23.

[46] Madrigal R, Kahle L R. Predicting vacation activity pre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value-system segment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4, 32(4): 22-28.

[47] Pizam A, Calantone R. Beyond psychographics-values as determinants of tourist behavi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87, 6(3): 177-181.

[48] Crotts J C. The effect of cultural distance on overseas travel behavior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4, 43(1): 83-88.

[49] Litvin S W, Crotts J C, Hefner F L. Cross-cultural tourist behavior: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involving Hofstede’s uncertainty avoidance dimen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6(1): 29-37.

[50] Kim C, Lee S.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ourist motivation between Anglo-American and Japanese tourists[J].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2000, 9(1/2): 153-170.

[51] Bond M H. Finding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values: The Rokeach and Chinese value survey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5(6), 1009-1015.

[52] Chinese Culture Connection. Chinese values and the search for culture-f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7, 18(2), 143-64.

[53] Mok C, Defranco A L.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00, 8(2): 99-114.

[54] Liang Xuesong, Ma Yaofeng, Li Tianshu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ross-cultural behavior of tourist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cultural marginal region[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1): 36-39. [梁雪松, 马耀峰, 李天顺. “文化边际域”中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 2006, 21(1): 36-39.]

[55] Cui Xiaoli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ddering insight approach in hotel sales[J]. Tourism Tribune, 2001, 16(2): 52-56. [崔晓林. 梯级洞察方法在饭店营销中的应用[J]. 旅游学刊, 2001, 16(2): 52-56.]

[56] Wang Yuewei, Chen Hang. Analysis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factors based on “means-end” chain model: A case of Liaoning tourists to Taiwan[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6): 46-52. [王跃伟, 陈航. 基于“手段―目的”链的旅游者满意因素分析――以辽宁赴台旅游者为例[J]. 旅游学刊, 2011, 26(6): 46-52.]

[57] Wei Baoxiang. Ethic tourist’s destination choice based on means-end theory: A case study of Hui tourists in Linxia[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1): 136-141. [魏宝祥. 基于方式―目的理论的民族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1): 136-141.]

[58] Gai Yuyan. Values orientation of resi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under the change of urban family[J].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2012, (3): 33-36. [w玉妍. 城市家庭变迁下的居民旅游消费价值观取向探讨[J]. 青海社会科学, 2012, (3): 33-36.]

[59] Zhang Hongmei, Hong Juan, Zhang Wenjing. The hierarchy relationship model of tourists perceived value on tourism destination[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4): 125-130. [张宏梅, 洪娟, 张文静. 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层次关系模型[J]. 人文地理, 2012, 27(4): 125-130.]

[60] Qu Ying, Jia Hongyan. A study on the push-pull motivation mechanism in domestic coastal urban tourism destination context: An application of “means-end” approach[J]. Tourism Science, 2013, 27(4): 11-23. [曲颖,贾鸿雁. 国内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推拉动机关系机制研究――“手段-目的”方法的应用[J]. 旅游科学, 2013, 27(4): 11-23.]

[61] Rao Pinyang. Change of cultural values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activities in the Ming dynasty[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2, (4): 141-145. [饶品样. 明代文化价值观的嬗变与城市旅游活动的发展[J]. 中州学刊, 2012, (4): 141-145.]

[62] Jin Lin. On influences of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on travel behavior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students a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08, 28(2): 7-12. [金. 中国文化价值观对我国在美留学人员旅游行为影响研究――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08, 28(2): 7-12.]

[63] Zheng Yaqin, Jia Liangding, You Shuyang, et al.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Lessons from ten highly contextualized Chinese studies[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10(11): 1561-1566. [郑雅琴, 贾良定, 尤树洋, 等. 中国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基于10篇高度中国情境化研究论文的分析[J]. 管理学报, 2013, 10(11): 1561-1566.]

[64] Lu Lin. Research progress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etropolitan area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4): 532-546. [陆林. 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3, 68(4): 5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