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梯安全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25

电梯安全论文

电梯安全论文篇(1)

 

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泛分布于各大办公楼、居民住宅、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场合,是人们生活中密切接触的特殊交通工具,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电梯是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对其进行安全检验检测,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通过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1.做好前期验收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给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可见,电梯出厂时只能算是电梯部件,电梯的安装是电梯制造的继续,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1.1检验依据及检验标准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要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目前,检验的标准大多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等标准进行。论文参考网。

1.2对以下类别进行检验

检查电梯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机房设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驱 动 主机、导 轨、门 系 统、轿 厢等应符合标准;安 全 部 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 气 装 置等都应保证其安全性能,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是整机安装验收。

1.3检查使用单位的制度和档案等管理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应当包括:①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此外,还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2.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进行检测

2.1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2.2检验检测

为加强电梯的使用安全系数,方便使用单位维护、使用,防止电梯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乘客人身安全,《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电梯的检验检测应当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2.2.1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目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其中以门锁的问题为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最多最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多、少有很大影响。

2.2.2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论文参考网。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论文参考网。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润滑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润滑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2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检测人员的安全防范

电梯安全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不同的城市中悄然兴起,与此相关,大量的电梯也在整个高层建筑中彰显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电梯制造技术和相关适用标准的迅速更新,传统的诸如调压调速、交流双速等类型的电梯已难以与我国迅速发展的建设水平相匹配,基于此,利用合适的元器件及电子控制技术对传统类型的电梯进行改造有着重要意义。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电梯安全事故45起,造成25人死亡,32人受伤,因此,随着电梯的普及与应用,对现阶段电梯改造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必要的了解,并通过合适的管理策略加强电梯改造的相关工作,值得相关的工程人员进一步探讨。

2电梯改造的安全技术问题简述

2.1施工人员未能严格遵守电梯改造安全技术规范

部分施工人员在电梯改造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未能严格遵守电梯改造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从而给改造后的电梯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时,不能打开层门或多扇门中的任意一扇,但部分施工人员在对电梯层门进行改造时,出于成本控制的角度,采用在原门锁上并联一个与门方向平行永磁感应器的方式,一旦电梯关门时,隔磁板会插入永磁感应器使得整个并联回路被接通,虽然有效降低了成本和电梯的故障率,但却违反了相关的安全规定,使得门锁开关无法对层门的打开和关闭进行验证,即使层门未打开,整个并联回路亦会被接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2重外观,轻安全的现象较为严重

就理论上而言,如果电梯的轿厢未对电梯的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出于成本控制的因素,电梯改造时并不需要对整个电梯轿厢进行更换。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部分高层建筑的业主对整个电梯的外观也有了新的要求,开始注重电梯轿厢的豪华程度。电梯的施工单位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在轿厢地面上铺设大理石,或是在顶部加装恒温空调,但实际上,由于大理石和排风装置的重量会对整个电梯的平衡系数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电梯的曳引能力产生了变化,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装空调也使得电梯需要处于密闭状态,造成电梯运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加大,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性能。

3电梯改造的安全策略探讨

3.1对电梯改造的安全技术规范进一步细化

为加强电梯技术改造管理,进一步细化电梯改造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必不可少。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得以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对电梯改造的定义进行统一描述,考虑到电梯改造的定义在各法规中并不相同,为了避免施工单位存在理解偏差,统一电梯改造的定义不可或缺。其二是完善电梯改造方案的技术要求,对于承担电梯改造的施工单位,相关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应要求其提供改造前后电梯的相关技术参数变更、电梯型号的选用说明书及涉及到的有关图纸、改造前后电梯的状况分析及耗能分析,从而确保电梯的改造留下安全隐患。其三是细化施工单位的检验工作,施工单位需要依据不同类型的安全技术规范,对改造后的电梯进行自检并提供检测报告,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申请相关的检验机构进行二次检验。

3.2加强电梯改造过程的监督工作

针对电梯改造过程中重外观,轻安全的现象,相关的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电梯改造过程的监督工作。可考虑按照《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相关规定,对电梯改造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检验,如果电梯轿厢中存在过多不合理之处且对电梯性能具有了明显影响,可先进行理论分析,再进行实际检测,如果证明过多的设施影响了电梯的安全运行,应要求施工单位与遗传拆除。电梯的安全监督工作可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施工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图纸,验证电梯的厅门尺寸、井道尺寸、接地线等一系列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4结束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电梯的改造已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理论上而言,电梯的技术改造并不是对电梯的某些零部件进行简单的更换,而是在遵循相关技术规范的技术上,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对电梯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与施工,从而使得电梯的性能以及可靠性均能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而如何对电梯改造出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如何在操作中不断创新,值得相关的工程人员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E93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0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同时,许多的电梯事故也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困扰。许多的电梯事故表明,随着电梯各种硬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为失误造成的电梯事故越来越多。综合许多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由于电梯检验人员的失误或者错检,在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中逐渐呈上升趋势。如何减少电梯事故中人为的失误,对实现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电梯检验人员的人为失误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一、电梯检验中出现人为失误的原因

电梯检验中出现的人为失误主要是由于电梯检验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电梯检验的程序及规定对电梯进行安全检验,而导致的电梯安全事故,或者电梯检验人员在检验电梯安全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电梯中已经存在的安全问题,间接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为了减少或者消除电梯安全事故的连续发生,国家也在积极的出台一些关于电梯检验的规范及规定。但是由于电梯检验中牵涉到许多的部门如电梯制造商、使用企业以及检验单位等。所以电梯检验工程是一个极为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所以,尽管国家加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但从长时间来看,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事故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所以就这种情况,我们有责任亟待查清人为因素造成的电梯事故的根本原因,来有效的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频率,最大程度的将人为失误造成的电梯事故降低最低,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为了确定电梯检验过程中人为失误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网络途径及阅读各种电梯检验工作中的采访记录。总结了电梯检验过程中影响人为失误的因素主要有电梯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电梯检验部门的管理水平、电梯检验的环境影响因素等。下面就这些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1)电梯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

该原因主要是从电梯检验人员方面来讲的,比如说,电梯检验人员的个人理论基础及水平是否能够完全胜任电梯的检验工作,或者在检验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工作等。例如,2001年海淀区电梯检修公司发生的一起电梯检修失误事故造成了检修人员受伤。对此事件,经过严密的调查发现,该公司对于新聘任的电梯检修人员没有进行正规的培训即使其单独上岗致使事故的发生。

所以,在电梯检验中,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个人各方面能力都欠缺,仍然对电梯的安全进行检验,可想导致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电梯管理部门的责任。

(2)电梯检修部门的不负责

在1998年北京市发生了四起电梯失控事故,造成了多名人员的伤亡,包括一名仍在襁褓中的婴儿。综合这四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均是和人为原因有关的,有两起事故是由于人为检修不利,两外两起事故是由于检修公司未及时对故障电梯进行维修。直至事故发生后,仍然未引起电梯检修公司的重视。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电梯检修公司,怎么能不出现事故呐?

(3)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是比较广泛的,主要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社会环境就是社会大众群体是否能够认识到电梯检验的重要性,其是否具有安全乘坐电梯的基本常识。例如,在邯郸市的一个居民区,有一部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运行不顺畅,使乘坐电梯的人总是站不稳。在发现了此现象后,一位小区的中年妇女主动的找到小区的服务中心,告诉他们此事件。进而保证了电梯事故的发生。而企业环境就是电梯检验人员间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监督氛围,对于电梯检验是否具有相当的责任感等。

二、减少电梯检验中人为失误的有效对策

1、加强电梯检验的管理

加强电梯检验的管理应从电梯检验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等多方面进行。诸如以下内容:

(1)对于电梯检验的工作人员,电梯检验部门应提前对其专业水平及岗位操作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学习。并实行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机制,以此来确保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

(2)电梯检验工作从全局出发,对于电梯检验中牵涉的各个环节与各方面都有进行掌握,无论是对作业的特点还是安全要求。最重要的是呼吁社会群体提高乘坐电梯的基础常识。形成全员参与与安全管理的意识,并主动与电梯检验部门有效的配合,实现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

2、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

(1)电梯检验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并负责的工程。每一个检验的环节都有有据可依,才能切实有效的开展电梯检验的工作。对于违法操作规范及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相关责任。所以,一定要制定严格、规范、缜密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无论是从电梯检验部门内部还是对社会群体。

(2)在对电梯进行抽查检验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些比例数据。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全部检验和定期的抽查检验相结合,以此来减少电梯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和提高电梯检验的工作效率。

3、提高电梯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梯检验人为原因在电梯安全事故中占有比例较大,所以提高电梯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很重要的工作。所以电梯检验部门要积极的对电梯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并及时学习与时代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根据以往许多的电梯安全事故来看,还应该不断的总结与吸取经验。在进行电梯检验过程中,至少应配备2名以上的电梯检验人员,并持有资格证书,配备检验工作必备的防护用品,才可以进行电梯的检验工作。在电梯检验工作完成后,要确认所以短接线等均已拆除,所有的部件等都已恢复原位,才可以试运行电梯。确保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

总之,进行安全、顺畅的电梯检验是确保电梯顺利运行的基础,人为失误的因素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一定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提高电梯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及制度。从根本上确保电梯检验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钧,刘接胜.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机电信息2013(06).

[2] 龙志健,梁子刚,江展毅.电梯检验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06).

电梯安全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46-01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和货物的特殊机电设备,它的安全使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从2003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包括电梯在内的特种设备使用等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监察力度,尤其是把加强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对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安全隐患提出意见并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提高了电梯的安全管理运行水平,使电梯这些特种设备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我们的检验人员往往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简化相关工作程序,又或者因为安排不当,导致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复。因此,本文对如此现象提出了以下几个检验程序。

1 检验前的沟通

由于电梯安装都是要进行事先的告知,从技术监督局的安监科办理了相关的告知手续后,才凭告知书及电梯相关资料到特检所办理监督检验手续,签订监督检验协议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安装过程。签订协议前,检验员还要查阅电梯的相关资料文件和四大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限速器和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副本,并注意有效期。在电梯安装过程中,检验人员还必须经常到现场进行诸如开箱检验、隐蔽工程检验验收等工作。因此检验人员必须通过报检资料了解电梯使用单位或安装单位基本情况,如电梯生产厂家、安装单位及地址、联系人及电话等,以使检验人员到达现场后能顺利开展检验工作。如果能向受检单位讲清在检验前应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使之提前作好检验前应有的准备,则可大大提高后面检验过程的效率。尤其是在进行验收检验前的联系中,除应告诉电梯安装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预告准备好应受检的资料外,还应预先告知安装单位检验机构前去检验的人员数量,以便对方安排配合人员和检验用砝码的数量。因为当配合人员和砝码的数量不够时,会明显降低检验效率。像是某次去某商场进行验收检验时,由于事先砝码数量不足,导致无法对电梯平衡系数进行检测,严重打乱了检验安排。

2 验收检验阶段

在进行验收检验时,检验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测,根据检规要求正确填写相关原始记录,按照实际的检测结果填写相关数据。

检验时还应注意安全问题,检规上和省特检院质保手册上都有相应的要求,如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以及穿上工作鞋等等。但是实际工作时,我们的检验人员往往容易忽视这些问题,认为着装只是小问题,再者夏天戴安全帽会很热。据相关统计,在所有发生的事故中其中至少有一半属于作业人员违规操作造成,所以对作业人员的现场行为进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是验收检验,所以使用电梯的人较少,检验人员及安装人员有时也就不注意安全警示牌的放置,这也是不安全的。因为验收电梯时难免会有好奇的人一旁观看,如果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他们就有可能误操作误伤自己或是工作人员。

在不影响安全和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应考虑在检验过程中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并行法,即多个过程同时进行,例如在开始检验时要乘电梯去机房,在此过程中即可同时测试电梯的开关门噪声、运行噪声、机房和值班室的通话等。又如在做电梯重物实验时要上下货物,用时较长,此时机房即可同时断电做曳引轮垂直度检测、绝缘度检测、断错相检测等。另外,在做电梯平衡系数的同时,就可以做在125%的额定载重量下,电梯以正常运行速度下午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做下行制动试验。做完平衡系统以后,还可以做空载下的上行制动试验。这样,节约了时间,又不至于让砝码搬运人员做多次重复搬运工作。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可邀请电梯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在不影响检测的前提下应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指出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使他们有一个感性认识,便于以后整改。但为安全起见,应谢绝使用单位人员到电梯检测的危险区域如轿顶、底坑等地方,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现场检测完成后,要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通报与安装单位,同时告知使用单位,让他们配合并监督安装单位的整改。

此外,要做到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拖。

3 报告的出具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同时,检规中及省院质保手册相关部分对报告的出具给予了明确的指示,检验结论为合格的电梯,其检验报告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完毕。因为有了专门的检验报告软件,出具报告也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有的单位检验报告的出具并不是在相关的检验人员手中,而是由专门人员录入,这时就有可能出现因为业务不熟悉而将错误数据录入导致报告结论错误等事件。因此,还需要检验人员在录入人员录好数据后再进行与原始记录的核对,等到数据结论完全正确才予以确认,虽然这样一来报告出具的速度可能没那么快,但是会大大减少报告的不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篇(5)

1、人员资质限制及责任

1.1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发生的。据国家《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规定,从业人员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此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启用合格人员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既是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办事,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行为。

1.2 检测机构及人员检测后出具报告,并对其负责符合要求的机构及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测检验后,必须及时、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机构及检测员对检测报告负责。只有经过认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消除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机构或人员,按照《条例》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让检测机构及人员对检测报告、鉴定结果负责,可以有效杜绝马虎了事、假报告的事情发生。

2、做好前期验收工作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媒体上关于未经验收的电梯造成事故的报道,为数不少,这些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电梯进行验收,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

2.1 检验依据及检验标准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要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目前,检验的标准大多依据 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58-88《电梯技术条件》,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等标准进行。

2.2 对以下类别进行检验

检查电梯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机房设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驱动 主机、导轨、门系统。轿厢等应符合标准;安 全 部 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气 装 置等都应保证其安全性能,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是整机安装验收。

2.3 建立相关档案、管理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应当包括:①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此外,还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3、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进行检测

3.1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3.2 检验检测

为加强电梯的使用安全系数,方便使用单位维护、使用,防止电梯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乘客人身安全,《电梯试 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电梯的检验检测应当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3.2.1 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目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其中以门锁的问题为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最多最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多、少有很大影响。

3.2.2 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安全论文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梯也日渐成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电气装置。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使电梯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梯检验的主要内容

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包括型式检验、出厂检验、交付使用前检验、定期检验等。

(1)型式检验。包括整机型式检验、主要部件型式检验和安全部件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电梯或部件的全面性能和功能的检验。

(2)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按工厂产品标准进行,但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采用外购零部件时,要有该零部件的合格证明和有关的型式检验合格证明,同时应对零部件在产品中的协调和功能进行检验和调整。

(3)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应对电梯的安装调试质量,电梯的整体性能和功能以及主要部件和安全部件的状况进行检验。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包括安装部门的自检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监督检验应在企业自检合格后进行,未经监督检验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准投入使用。

(4)定期检验。主要检查在一定时间内,电梯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老化、振动等因素对电梯功能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定期检验每年1次,超期未检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准继续使用。

2、加强电梯检验质量首先要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1)要提交完整的资料和文件。对于电梯制造企业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装箱单、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敷线、机房井道布置图、动力电路安装示意图、安全电路符号说明、零件的安装图、电梯整机型式的试验报告,还要有门锁装置、安全钳、限速器等安全配件的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对于安装单位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检验报告、自检记录、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电梯使用单位所提出的变更设计经制造企业同意后证明文件。以上资料和文件都需要有相关责任人进行签章后方可生效。

(2)电源和电源控制装置要符合相关要求。电源必须要是规范的电源,供电电压要与电梯工作条件的规定相符;要在机房门口容易接近的位置进行电源箱的安装,规范地将线接好,使之与地完好有效与地触,无论是线径,还是供电容量均要与要求相符合。

(3)设备与部件已得到很好的固定,安装用的临时工艺孔口已被全部封闭,无论是现场的栏杆,还是梯子的安装均要与要求相符合。

(4)做好清理工作。清理干净井道、机房、底坑和门厅、通道等处,确保检验现场的通道无杂物且畅通;将检验的警示牌放置在相关现场处。

(5)要科学合理的安装电梯中的所有装置,并进行严格的检测。电梯中的所有装置要的安装工作到位,所有的安全装置都要是合格的产品,所有的活动零件,都要己根据要求进行了;对电梯的运行,已经做了相应的试验,并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3、供电系统是加强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

3.1 电梯供电系统及供电检验的具体要求

电梯的电气设备应有接地保护,保护线的连接应具备供电系统的接地设计要求,检验中先把主电源切断,然后在进行零线的断开,断开后用万用表检测地线的接地连通性,检测中要注意地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有短路现象要细查线路。

3.2 供电系统的检验方法

在电梯供电系统检验前,要在确保电源质量符合供电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地线检测工作,查看地线是否有短路,接线是否有误线路是否连接准确。检验无误后,首先进行单相用电的设备检验,查看设备的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如符合规定就可以确定接地良好。

3.3 电气开关的检验

电气开关的检验,主要检查电气安装的完备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电梯是上下垂直运动的,运行中要注意电梯的安全性,长期使用中要注意电气开关的安全。部分开关自身动作中有碰铁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气开关安装的地点和角度和要求或环境有偏差,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检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开关的通断性以外,还要注意检修中保障开关的正常使用,这样才能保让电气开关的可靠性,便于在故障中进行电气检修。

3.4 供电系统元件的检验手段

在供电系统检验中,电器元件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电器元件的质量关系到供电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元件的检验上要保证电器元件的标准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4、安全部件的检验是加强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两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5、结语

电梯的检验工作不但使电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还促进了电梯维修保养,以及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不断加强的电梯检验工作,对于推动电梯工业发展,维护人们权益方面的做作是巨大的,值得不断进探讨与研究。

电梯安全论文篇(7)

电梯安全电气控制的核心当属电气安全回路控制,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基于安全控制点的安全触点与基于安全电路的电气安全回路控制。此类电路结构可切实提高电梯关键安全控制电器环节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电梯控制电器结构设计而言,电气安全回路对驱动装置主控电器的控制连接尚存在诸多经程序软件间接连接的设计,其中以电气安全回路的门锁触点为甚。除此以外,部分设计常常通过程序控制器实现门锁触点对驱动装置主控电器的间接控制,而此控制方式易受到意外干扰而承受诸多危险。与此同时,制动器控制电器及驱动装置等关键电器一直是电气安全控制高度关注的故障防护对象,尤其重视对此类关键电器工作有效性的监控。

1 电梯电气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梯是一种由机房、曳引机、轿厢、对重设备、安全保护设备等设备组成的垂直升降机。近年来,我国电梯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电梯运行安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电气控制角度探究电梯运行安全问题,就电梯电器控制系统故障进行讨论。由于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征。对其做出如下归类:

(1)就自动开关门的电梯而言,门动系统的故障通常由各类电气元件的接触点故障所致,具体原因包括电气元件安装调整质量、元器件自身质量或元器件维护保养质量等。(2)就各类触点故障或安全开关故障而言,安全回路故障通常包括误动作故障与事实性故障。(3)控制柜(盒)内继电器故障或接触器故障。(4)各类信号灯故障或指令召唤按钮故障。

总体而言,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主要涉及电器安全与电路安全两大方面。下文主要从电器安全与电路安全角度探究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

2 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探究

2.1 安全电器探究

电梯的安全控制部位通常设有电气安全装置,其中电气安全装置的各类电气部件皆应符合安全电路与安全触点标准,而我国应用最普遍当属经中继控制电器用电气安全回路来控制电梯驱动主机供电设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简称《安全规范》)坚持的“尽可能避开非功率原因的中继控制”原则对保障电气安全回路的分断能力至关重要。若中继控制电器对电梯驱动主机进行间接控制,则其通常被看成直接对电梯驱动主机停止与启动设备进行控制。那么,中继控制电器应具备失效保护功能与故障定时检测功能。

电梯设计对《安全规范》的执行通常需以电气常规设计与机械设计为基础,但就电梯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电器而言,多数设计师皆不重视控制对象的电气参数,而在中继控制电器元件的选型方面,普通继电器控制直流电路的选型普遍存在问题,即电气安全回路的中继控制电器为交直流两用继电器时没有把直流负载控制的电路技术参数考虑进去。除此以外,控制电器元件的额定值通常应属控制电阻性负载的额定值,其中电梯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等电感性负载电路的控制能力会因此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必然致使电器触点产生长时间的烧熔、拉弧或粘连现象。若上述现象出现在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电路方面,其极易导致电气安全回路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交流变频技术被逐渐引入电梯门机拖动与电梯主拖动方面,但控制电器设计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电动机与变频器间接触器的选型问题为甚。为了提高电梯交流变频控制的安全性,多数设计师会选择把接触器安装到电动机与变频器间,其中此类设计通常以交流工频条件来确定接触器的选型,则此类设计没有考虑变频器输出电流的变流特性(即交流工频至低频直至直流)。因此,此类设计易导致接触点间产生较为严重的拉弧现象,甚至会引起接触器被烧毁等后果。由此可见,电梯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以确保电梯电气控制结构内电器的安全。

2.2 安全电路探究

针对电梯的安全电路问题,《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与《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皆有明确规定,但现今我国电梯行业却未完全认识到安全电路的设计、试验、应用、合格评定等对电梯与自动扶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针对安全触点问题,国际标准主要对其做出如下规定,即动作的可靠性、电气间隙、触点断开后的距离、绝缘电压、爬电距离等,此规定主要从结构方面考虑触点不断开仍能安全运行的情况。电梯安全电路所设计的内容较广泛,本文主要探讨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与监控电路的安全问题。

2.2.1 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多数故障并不会致电梯于危险境地,但若不及时制止电梯的继续运行,其必然会引发第二故障,此时电梯易被第一故障与弟二故障的组合致于危险的境地。待电梯出现第一故障后,其运行状态通常被要求在第一故障参与下一操作程序之前停止。若第一故障与电梯运行状态停止之间出现弟二故障,其亦会致电梯于危险的境地,但此问题目前尚无解决方法,本文对此不做过多地阐释。针对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论述。

例如:某个自动扶梯的超速保护装置采用的运行方式为继电器线圈电源由速度传感器切断,而驱动主机电源由继电器触点切断。此电气安全装置检测出自动扶梯因超速而需断开驱动主机电源,此时电气安全装置却出现触点粘连故障。若此故障致使驱动主机电源不能被有效断开,其必然不能有效制止自动扶梯的持续运行,此现象表明电梯已出现危险故障。

为了更加全面地阐释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决定在此案例内增设一个继电器,同时把继电器的触点串联到电气安全装置内。若此电气安全装置检测出自动扶梯因超速而需同时断开两大串联触点来实现驱动主机的电源被切断,此时若某一触点出现粘连故障,另一触点亦可成功切断驱动主机的电源,由此也保障了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但若继续运行已无超速故障的自动扶梯,一旦第二触点出现粘连故障,自动扶梯超速问题便可致使驱动主机电源无法有效断开,即此时的故障组合可使自动扶梯处在危险的境地。由此可见,上述设计方法对安全性的考虑尚不足,即仅增设串联继电器触点根本难以有效解决既有问题,究其原因如下:若第一故障与弟二故障的组合不属危险故障,而第一、二、三故障的组合会致电梯处在危险境地,则电梯必须在第一、二故障参与下一操作程序之前被停止;若故障的数目超过3个,则必须重点考虑安全电路问题。针对此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为:把安全电路设计为一种由若干通道组成的监控电路,其中一个通道主要完成对其他通道相同状态的检查,若检测出通道的状态存有不一致,则必须及时停止电梯的继续运行。

2.2.2 监控电路的安全问题

国家标准认为若想有效规避由故障组合引发的电梯危险,必须增加冗余触点并监控及比较触点的状态。一旦发现某一个或多个触点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运行状态的电梯;国家标准规定若电梯存有两个通道,必须认真检查监控电路的功能,一旦发现监控电路问题,电梯不得重启;若电路存有三个或以上的通道,国家标准便未对其监控电路的功能做出强制规定。针对如何开展监控的问题,一是增设一个具备监控功能的继电器;二是冗余设计(见图1)。

如图1所示,R1继电器线圈与R2继电器线圈形成2个通道,两者的供电皆受控于超速传感器触点,即超速的自动扶梯可使R1与R2失电,此时两者的触点能把驱动主机的电源切断,此乃冗余设计。R3继电器主要发挥监控功能,启动自动扶梯可使R3线圈通电,同时其闭合的触点可使R1与R2电源被接通,此时动作后的R1与R2可实现自锁和切断R3的电源,进而闭合R3的常闭触点且接通驱动主机的电源。若自动扶梯存在超速现象,且R1与R2的某一触点粘连,那么可直接断开与之对应的常闭触点,同时开始下一次启动,此时R3依然保持失电状态,且自动扶梯也依然不能被启动。若R3的触点粘连,则可断开其常闭触点,此时驱动主机也处在失电状态。此种设计方法完全符合安全电路的有关要求。

针对上述设计方法,其存有一个必备前提,即R1、R2、R3继电器皆应具备机械强制连锁结构,亦或R1、R2、R3继电器皆应满足如下要求:若闭合动断触点的其中之一,剩余动合触点皆应断开或剩余动断触点皆应断开。上述继电器亦被称作安全继电器,其结构允许常闭触电与常开触电不同时闭合,此乃安全继电器被用作硬件监控或自我监控的根本原因。但常用继电器根本不具备上述功能,即若某一常开触点不能断开,其必然会引起剩余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一并闭合。由此可见,以常闭触点监控常开触点的作用根本无意义,则需执行软件监控法。

3 结语

总体而言,目前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则电梯的电气控制必然朝向多样化、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就我国电梯技术而言,电梯的安全性一直倍受社会的关注,而我国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还不能完全使电梯安全设计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一致。由此可见,加强对电器电气控制结构安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安全电器与安全电路两个方面探究了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研究证实,电梯安全电器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方可确保电梯电气控制结构内电器的安全。其次,针对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建议采用如下设计方法:把安全电路设计为一种由若干通道组成的监控电路,其中一个通道完成对其他通道相同状态的检查,若检测出通道的状态存有不一致,则必须及时停止电梯的继续运行。

参考文献:

[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

[3]刘倩婧.教学用载人电梯实训台电气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6):184-185,153.

[4]罗斌.对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其检验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6):285-285.

电梯安全论文篇(8)

1 技术的相关阐述

无线射频是通过电磁能量进行数据自动识别和采集的一种技术方式,电磁理论是其主要的技术原理。有解读器、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标签一同构成了该系统。该技术的主要优点为:可以快速的进行自动识别和扫描;有着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不用担心灰尘污染和油垢污染等不良环境的威胁。可以长期的被应用,有着较长的应用寿命。它能够反复读写重复应用,并可以按照用户的不同需要将重要的信息锁定;还具备较强的穿透性,读取距离大,而且能够无障碍阅读。数据还有着较大的记忆容量,能够随时的更改所存储的信息,具备极高的安全性,能够加密处理标签上面的数据。

2 具体的应用情况分析

为了将电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上来,在设计电梯安全管理系统时可以积极地应用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它具备维护保养、应用记录、电梯检验和监督管理等功能。通信系统是利用公共网络表现出来的。如图1所示,有数据采集器、上层管理软件和安全信息卡共同组成了整个电梯安全管理系统。

2.1 分析技术构成

(1)数据采集器:对现场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存储是数据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所在,此外,向上层管理软件数据库里发送这些数据。各个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器。

(2)上层管理软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底层监测终端系统是上层管理软件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督信息的采集、数据分析、保养维护信息、基本的信息管理是其主要功能。当底层检测终端所采集到的数据被无线传输模块所接收之后,在集中的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在通过维护单位、物管单位和互联网络供主管单位进行实时的查询和监控。

(3)电子安全信息卡:故障维护信息卡、使用单位信息卡、电梯信息卡和维护保养信息卡是电子安全信息卡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电梯的基本信息进行存放是电梯信息卡的主要作用,比如,生产商、品牌型号、产品编号及性能参数等。它通常被安置于电梯的轿厢和基站内部,确保电梯的维修情况可以利用单位的信息卡进行记录。其中,故障的次数、故障的类别、维修人员和故障的时间都被存储于故障维修信息卡内。

2.2 总体设计电梯电子安全管理系统

有这样几个部分存在于射频电子识所控制的电梯电子管理系统中:首先,作为电梯信息交换和数据维保的平台;其次,管理电梯卡的系统;再次,电梯现场作业及日常管理系统。当中,作为电梯维保的信息和数据管理交换平台,从而将源自于电梯电子标签的信息收集出来,而且,向着平台中心处反馈标签信息。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电梯的基本信息就可以充分的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采用合理的解决对策予以处理。通过交换及管理平台系统整合与存储电梯维护的数据,主要可以按照这样几个步骤进行掌控:电梯维护工作人员扫描电子标签,将此电子标签内的信息收集出来,然后有效的录入和保存相应的信息,电梯数据交换与管理平台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然后在处理。之后往平台中心反馈相应的处理结果。将这些操作完成之后,电子标签就会由电梯监管部门进行监控。然后及时的查询电梯的维护情况,然后通过数据交换和管理平台将电梯维护数据反馈到监管部门。

2.3 应用电梯电子监管系统

在反馈或者传递电梯维护信息时,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电梯的安全性。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电子标签能够及时便捷的监督电梯运行情况。从而全面的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性。

如果能够有效的推广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就会将我国电梯系统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降到最低。但是,现阶段我们国家电梯维护监管凌乱及电梯安全事故频繁的出现,然而,应用了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后,能够有效的找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对于监管环节和现场环节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电梯电子监管系统进行解决,通过数据统计将电梯出现的问题构建起来,从而将准确的数据依据为后期的应用与维护提供出来,从而尽早的预防电梯中可能出现在的问题。可以更深层次的预知电梯内部所出现的问题,保证电梯维护工作更加顺利的被完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梯的安全监管也在不断被强化,从而更加有效的完成电梯的管控。

3 结语

本文对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与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而确保将电梯安全管理同射频电子识别技术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将一套详尽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构建起来。那么,为了将电梯安全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上来,文章通过上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柯俊帆,石常海.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电子监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硅谷,2012(18):223-225.

电梯安全论文篇(9)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on the elevator personnel qualifications restrictions, the elevator inspection work, and put into use elevator periodically,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nvolved in this, strengthen the elevator the examination work, raise the possibility of elevator safety performance.

Keywords: elevator; Acceptance; The examination;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据统计,1979年以前,我国的在用电梯不到1万台,现在,中国有超过100万台电梯,大多分布在办公楼、高层住宅、商场等场合,是人们生活中密切接触的特殊交通工具,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显示,2008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7起,死亡317人,受伤461人,直接经济损失9789.48万元。其中,电梯事故38起,占12.37%,较2007年增长15%。而各媒体报道的各种电梯事故更是不胜枚举。

电梯广泛分布于各大办公楼、居民住宅、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场合,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牵涉面大、影响恶劣。电梯是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对其进行安全检验检测,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通过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1人员资质限制及责任

1.1检验人员必须持有检验检测证书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显示,2008年发生的307起安全事故中,电梯事故上升幅度占第二位,达15%,主要是电梯维修保养环节事故上升。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是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从业人员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此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启用合格人员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既是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办事,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行为。

1.2检测机构及人员检测后出具报告,并对其负责

符合要求的机构及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测检验后,必须及时、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机构及检测员对检测报告负责。只有经过认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消除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机构或人员,按照《条例》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让检测机构及人员对检测报告、鉴定结果负责,可以有效杜绝马虎了事、假报告的事情发生。

2做好前期验收工作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媒体上关于未经验收的电梯造成事故的报道,为数不少,这些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电梯进行验收,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

2.1检验依据及检验标准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要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目前,检验的标准大多依据GB7588-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58-09《电梯技术条件》,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l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等标准进行。

2.2对以下类别进行检验

检查电梯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机房设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驱动主机、导轨、门系统、轿厢等应符合标准;安全部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气装置等都应保证其安全性能,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是整机安装验收。

2.3建立相关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应当包括:①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此外,还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3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进行检测

3.1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3.2检验检测

为加强电梯的使用安全系数,方便使用单位维护、使用,防止电梯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乘客人身安全,根据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电梯的检验检测应当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3.2.1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目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其中以门锁的问题为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最多最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有很大影响。

3.2.2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2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电梯安全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81-02

电梯扶梯原理与维修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电梯零部件设计员、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电梯质量检验员、电梯生产与安装维保现场项目经理等。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的调研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随着电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已不能达到电梯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理论分数高动手技能差。由此可见电梯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对电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理论基础知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职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投身电梯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及时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建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机电检修技能特色,满足岗位技能需求的电梯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解读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需求,分解课程相关知识体系

《国家职业标准(电梯安装工、电梯维修工)》把电梯安装工和维修工分为五级,取得相关等级的技工,只能从事相对应的技术工种。基本技能要求主要包括: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梯的机械结构(导向系统、曳引系统、控制与驱动系统、开关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电梯电气系统(电气原理图、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电梯的维修保养与故障诊断排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行业标准。岗位工作职能包括:控制柜检查与修理、曳引机检查与修理、导轨检查与修理、曳引钢丝绳检查与修理、整机性能调试与判定、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与评定、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改造工程的实施与检验、电梯检修工技能培训与电梯维修工程管理。

对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点进行剖解分析,对应的电气技能有:电梯的基本认知、电气控制原理图绘制、机构安装与检测装置调整、电气柜元器件的安装与接线、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梯运行调试与保养。

二、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库

实践课程的知识点讲授,要摆脱学生只看不练的常规授课模式。实践课程课件应有别于理论教学的课件,应专门针对实训特点而制作,内容上要简洁精练,知识重难点突出。笔者采用了Authorware7.0进行电梯实践课程教学课件的设计。Authorware功能强大,不像操作PowerPoint那么简单,除运用PowerPoint能完成的一般图、文、音频、视频的演示外,本课件制作中还利用Authorware的函数运算程序对相关教学章节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等课堂练习题型,还设计了拼图、砸蛋等教学游戏,融娱乐性和学习性于一体,并建立了自测系统,可让学生体验期末考试的情景,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教师而言,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而言,做到了学练结合、自我测评,充分发挥了Authorware运用到教学上的优越性。课件打包后生成可执行exe文件,学生可复制到自己电脑上,无需安装相关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即可打开课件,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和学习。现在学生不但能看能练,而且能通过玩游戏来达到学习目的,新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有助于在实训过程中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既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又节约讲授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掌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三、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设立专项技能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1:电梯机械结构与基础理论认知的考查。利用实践教学课件完成该内容。

实训项目2:电梯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与绘制。在前期实物电梯、电梯模型的认知基础上,运用专业机房的AutoCAD软件,据所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电梯控制功能要求,按指定绘图格式绘制电路图,电路设计图纸中的电气符号,要求符合“JBT 2739-2008 工业机械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技术规范。图纸包含两部分:电梯主电路、变频器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绘制(含交流接触器、相序保护器、熔断器、变频器、曳引机、热继电器,不含PLC控制电路),电梯安全及门锁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实现厅门、轿门、急停、相序、过流等保护功能)。

实训项目3:电梯机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建立小型不锈钢框架井道结构,开展操作箱与呼梯盒的安装与接线、井道信息系统安装与接线、平层检测机构的安装与调整、限速器钢丝绳的安装与调整、层门开合传动机构安装与调整等5个单项训练内容。

实训项目4:电梯电气控制柜的器件安装与线路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网孔板或空置电器柜完成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布局安装,实验室提供独立器件包括变频器MM420、交流接触器、变压器、调速电阻、整流桥堆、热继电器、相序保护器、熔断器座、可编程序控制器S7-226、导轨、螺杆螺母等,器件的安装要求牢靠、合理、规范、接线正确并能实现相应的电气功能,接线符合工艺标准,端子排接线要求使用管型绝缘端子,继电器、接触器等接线要使用U型插片,各导线连接处按规范标准套号码管等。

实训项目5:电梯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按照任务书给定的I/O端口分配图,结合PLC实验箱编写控制程序及调试设备,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单座电梯运行基本功能设计、电梯安全保o功能与节能调试、群控电梯运行程序控制、高峰时段电梯优化调控模式等7个实训编程专项的训练。

实训项目6:触摸屏组态工程设计。利用触摸屏TPC7062K进行组态,开展包括电梯开门及关门动画模拟、轿厢的运行轨迹及当前轿厢的实时高度显示、关闭楼层开关与取消关闭开关、早间上班模式、区间工作模式、晚间下班模式选择开关与取消模式选择开关、轿厢当前楼层信息、电梯运行方向、所有外呼指示灯,所有内选指示灯,与电梯运行状态保持同步、超载显示报警信息等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7: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利用电梯智能考核系统完成该实训内容。

四、开发智能考核系统,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电梯电气线路故障智能考核系统由1套实训考核装置、1台计算机、实训考核软件组成。微机安装的实训考核软件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两种驱动程序,包含故障点题库、学生管理、成绩管理、在线理论考试、在线故障检修考核、离线故障检修练习等功能模块。

智能考核平台通过答题器控制电气控制线路产生故障。答题器与电气控制线路采用继电器集成板连接,以AT89C52单片机组成答题器运算与控制的核心,采用RS485作为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继电器对电气控制线路中某个点进行开路控制,从而达到设置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点的目的。

教师端程序的功能是完成故障点设置与编辑、学生登录管理、考核卷的发送、考试计时、自动收集系统评分数据。学生端程序的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接收故障点考核卷、故障排除答题、交卷功能、自由组题训练、系统自评分显示。

电梯智能考核系统是在VB、OLE图像处理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建立起软件系统,以微机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搭建继电器集成板平台为依托,专门设计开发的智能化实训考核系统。该系统不但对故障排查过程进行实时智能控制,让学生接受技能训练,增强对故障的判断处理能力,还极大缩短了排故训练周期,节约实验室耗材,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针对不同电梯类型,建立故障处理演练流程

不同类型的电梯扶梯发生故障情况下,现场对人员的指引和要求有所不同,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故障正确处理流程,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对学生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进行评价。

电梯故障处理一般流程:报告人提出事故报告―记录重要信息―核实报告情况―传达信息给运行班组―通知维保单位―派出持证作业人员―检查机房钥匙、维修通信工具、安全防护工具―A、B故障处理人员就位―A人员切断升降机主电源―与被困者取得联系―B处理人员钥匙打开层门约30-40CM―观察轿厢位置―位置合适则直接打开层门,或位置不合适则安抚乘客情绪―拆除牵引电机尾端护罩―套专用盘车手轮―松闸手柄扣住制动机构―1人抓盘车手轮,1人慢压松闸手柄―转动升降机构―钥匙打开层门―放出乘客,关闭层门―全面检查电梯―恢复电源运行―填写故障处理记录。

扶梯故障处理一般流程:快速到达故障点―按压“紧急停止”按钮制停扶梯―引导乘客离开扶梯―扶梯上下端设围蔽―设置“正在维修”或“暂停使用”警示牌―查看有无乘客受伤―检查扶梯有无障碍物―报告故障情况―通知人员维修―做好安全防护―1人作业、1人监护―检修模式测试运行―正常模式测试运行―清理现场―盖好扶梯机房盖板―撤除护栏及警示牌―通知恢复设备运行―填写故障处理记录。

制作情景模拟道具资源,填写维修工作票,策划故障案例背景,分组进行任务角色扮演,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评分标准。通过故障一般处理流程的情景模拟教学,以岗位实际问题为中心,以职业行为规范为基础,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应急反应处理能力。

发挥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合理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设施条件,开发符合电梯职业技能需求的各项实践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向勇,梁海珍.电梯安装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电梯安全论文篇(11)

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频发电梯安全事故,由此对社会和谐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例如2012年9月13日13时,武汉市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重大电梯安全事故,一台施工电梯上升至100m后突然坠落,此次事故共造成29名施工人员丧生。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故主要由电梯多处故障及超期超载所致。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修与故障维修。电梯电子板故障是引起电梯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电梯电子板的维修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些常见性电梯电子板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电梯门机板故障的维修做重点讨论。

1 电梯使用电子板

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显示板、外召通讯板、主控板、I/O板、编码板、门机板等。电梯使用电子板通常由电源模块、核心处理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监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核心处理模块包括看门狗电路、复位电路、振荡电路、地址信号译码电路、RAM、EEPROM、CPU;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缓冲锁存电路、信号隔离电路、降压电路;信号输出模块包括功率放大电路、信号隔离电路、缓冲锁存电路;串行通讯模块包括CAN或RS485总线(内部通信所用)、RS232(电脑、调试器连接所用)。大量实践表明,电梯使用电子板的核心元件不易受损,即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主要分布在电源部分、I/O接口部分,其中包括光耦的限流电阻、可控硅与驱动电路、电压偏低等。由此可见,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有重点,尤其要事先掌握清除电子板故障的具体现象。为了规避电子板故障的恶化,不得盲目短接信号。

2 电梯使用电子板的维修

由前文可知,电梯使用电子板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其中电源部分与I/O接口部分最容易发生故障。基于此,本章节主要对电梯使用电子板的常用维修方法进行分析。

2.1 电子板初始化操作的检查

电梯使用电子板初始化操作的检查可采用以下方法:对输出继电器的吸合及LED的显示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查看是否发出报错声响,若字符或数字显示、报警声响皆存在,那么核心处理模块正常。若上述方面的反映皆不正常,那么首先应该对主板外部输入电压与电流进行检查。若电源正常,应继续对CPU的电压(5V)、复位电路、振动电路进行检查。电子板初始化操作故障多由复位电路保护故障所致,其中复位电路保护故障是指核心电压偏低致使看门狗电路保持动作或间歇性动作,而核心电压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看门狗电路电压通常应≥5V;CPU电路电压应≥4.6V。

2.2 输入信号后无反应的维修

若输入信号以后没有任何反应,那么首先应对电源及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确认检查,具体操作包括:依次对输入电路接口部分、限流电阻与保护二极管(击穿与否)、光耦与隔离变压器(正常与否)进行检查。若电路有光耦,那么锁存电路可确定为完好,此时可参照光耦合器把故障明确到光耦的前或后端。输入信号后无反应的具体维修方法包括:把相应的电压从光耦输入端直接输入,由此实现光耦动作对电子板的反应进行检查,若有反应,便可判定光耦前端出现故障;若无反应把5V电压(1个)与470Ω电阻(1个)连接好后直接输入光耦输出端对电子板的反应进行检查。

2.3 无输出信号与通信不正常的维修

理论角度认为,若某个通信节点存在故障,其必定对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实际应用角度认为,若程序设计与硬件设计存在问题,其必然导致通信节点出错,进而对整个通信网络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包括呼梯、显示或开关门等不正常动作。此外,若电子板没有输出信号,那么首先应对电源与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确认,同时对对应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查。待上述操作步骤皆完成以后,再对输出接口的功率、功率元件对电路的驱动、信号隔离电路、信号锁存电路依次进行检查。

3 电梯门机板的维修

前文主要对电梯使用电子板常见故障的检查与维修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有重点。本章节主要对电梯门机板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展开论述。

3.1 案例分析

某46层建筑电梯的开关门动作不正常,手动启闭开关门发现门电动机没有动作。但电梯轿厢门与厅门关闭完好后,电梯运行速度正常。该电梯门系统主要采用交-直-交控制方式,系统的逆变部分设有6个小功率的晶闸管。该电梯关门过程因多次被杂物挡住,最终致使开关门无法正常工作。下文主要对该电梯故障的维修进行分析。

3.2 电梯门板机的维修

结合该电梯门机板故障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该故障的具体处理办法如下:启动电梯关门指令,使用万用表对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端电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无电压;电梯轿厢门与厅门关闭完好后电梯运行正常,该现象表明电梯的主板与门机板之间通信正常;对门电动机的检查结果表明,门电动机绕组绝缘完好,无任何受损现象,因此断定此电梯故障可能由门机板的门控制电路受损所致;把门机板更换以后,电梯开关门及运行完全正常。

综上所述,该电梯开关门故障的维修结果表明,电梯关门过程因受到杂物的阻碍作用,电动机出现堵转现象,进而出现过电流,由此损坏门机板的门控制电路。此外,对该门机板门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显示,逆变部分的某一晶闸管受损。但更换门机板以后,电梯恢复正常。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建设数量的增加,电梯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数量必然急剧增加,而对电梯运行安全的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尤其要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检修。电梯使用电子板故障是电梯故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维修必须做到全面、认真、有重点,由此提高我国电梯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基于双ATmega128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2]周海丹.基于目的层预约的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