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师职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3 17:10:10

教师职评论文

教师职评论文篇(1)

高校教师应该是什么?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然而这个本来不应该有疑义的问题,在我们现实教育中却存在着问题。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教师是应该对研究学问有兴趣且具有学问家人格的人,亦即应该是“热心积学”的学者。而学者是什么呢?学者则应该是潜心且执著于研究学问,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他们立足于对人类尚没有发现或没有认识到的知识或道理进行探索,他们追求的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其活动的本质是创造或创新;他们在社会的公共事务中应该是人类文明和理性观念和精神的维护者,在社会道德败坏或沦丧时应该是社会的良心,“犹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他们以文明、理性的境界和标准评价、继承、传播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以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姿态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和思想在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培育学生的灵魂和精神所以他们可以说就是思想家、教育家。在学者们比较集中的大学中,他们的学术研究活动往往与教育学生、培育人才活动融为一体,既研究学问,又培育人才。以研究学问提高培育人才活动的质量,推动培育人才活动的深入;以培育人才激励和促进学问研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大学中,不敢说所有的教师都是学者,但大学中的学者必然是教师。而以研究学问、发展知识、创造文化为宗旨的学者们,其表现自己努力和贡献的方式就是著书立说,人们对于他们的评价也一般是以其著书立说的水平或影响为基础。而为了对他们的劳动和贡献有所区分,并且确定给他们的待遇和报酬标准,才产生了教师职称这个概念。而教师职称制度的引用,对于教师学问及研究水平的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安宁营造了比较公平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也促进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曾几何时,教师的职称被取消了。原因是有人认为,教师是不应该有自己本质性的、独立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所有的教师毫无区别的都应该是社会政治的工具。再以后,教师的职称又被恢复了,教师似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获得社会的承认了,而伴随着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趋利主义潮流,深刻影响了教育领域,使实利成为教育领域中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称作为教育领域(当然也包括其他领域中“实利”的体现,成为人们奋力追逐的目标。特别是由于职称与教师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等经济收入及物质待遇直接挂钩,从而成为教师事业是否成功、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志,有时甚至成为有些行政职务的任职条件(比如:教育部曾经规定,部属高校中的系主任必须是教授或具有正高职称人员)。这样,职称制度在短暂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后,便再次堕入迷茫,演变成为一些高校教师苦苦追求的体现现实理想的精神目标。一种本来是教师学术劳动结果标志的概念,教师们以其学术成就或学术劳动的水平,获得与自己学术劳动质量相等或相近的学术职称,其中教师的学术劳动为因,学术职称为果。是教师的学术劳动决定了自己的学术职称等次,而不是教师的学术职称决定其学术劳动的水平。学术职称无形中却成了一些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目标或目的,甚至成了吞噬人们心灵宁静、身体健康的“妖魔”。另外,在中国的高校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跑职称”的现象,亦即每年职称评审的前夕,一些申报职称的人为求评审顺利通过而四处“拜访”职称评委们。也有以单位的名义对评委们进行“公关”,其理由是为了单位的利益等。这种性质近似贿赂或者就是贿赂的活动,不但破坏了职称评审的公平环境,也破坏了高校的教育品质,其对高校教育作用及意义的消解,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而职称的价值和作用被异化如此,着实叫人感慨万千。

职称在普遍性意义上,既联系着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又联系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几乎是教师一切价值的体现,当然也是教育生态品质或质量的体现。教师在职称问题上所遭遇的不公,很容易被理解为对自己教学工作及学术成就或成绩的轻视或漠视,甚至会被理解为是对其人格尊严的轻视或侵犯,对其或耿耿于怀,或恨恨于声,或恨恨然而心生去意。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本来衣食无忧、生活条件在社会上处于上中水平的高校教师们,对职称问题这么在乎,以至于产生强烈的职称情结呢理解这个问题的较好参照,是同样在大学校园中,为什么以前人们对于职称的态度能够那么坦然、平和。尤其是在20世纪前半期,我国许多大学中的职称授予似乎比较“随意”:如清华大学聘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著作的陈寅恪为国学院导师;聘没有大学学历的吴晗为历史系讲师;北京大学聘没有大学学历的粱漱溟为讲师;在聘季羡林副教授天后(当时的北大规定:洋博士只能聘为副教授再聘其为教授等。这种看似随意的职称授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甚至还被作为佳话而长期传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那时人们判断事物的依据是实质性标准,亦即这些被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他们与被聘的职务是否名副其实。另一方面,那时的高校教育生态较好,大学校长们一般都既有学识,又讲气节。高校中少有、聘人不当的现象。那时大学中职称评审的规矩从表面看似乎并不严格,而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不公平现象的制造者极可能因为谋私而引起众怒而被驱逐去职。可以说是其时大学领导者们的开明和公正,才使那些规矩失去作用。我国高校在“”之后初期的职称评审中,也几乎少有尖锐的批评意见,那时的评审如潘懋元先生所言:“虽然评审的标准比较模糊,但过后看都还比较公正。”由于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当时的教师中虽然也有职称及工资方面的差别,但人们基本上都能够平静对待。在对待职称的问题上,可以说公平是最为基本的原则和前提,也是最好的“解毒剂”。公平了,公正了,学校中无疑是风平浪静、和谐安宁的。

如果有人在职称问题上,其恶劣影响必定是深远的,其谋私的毒剂就如同渗入土壤中的污水,会使土质彻底破坏,长期不能正常地生长庄稼。

我国有些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的谋私行为,已经演变为这些学校中根深蒂固的不良风气和工作的低效率。然而,为什么在职称制度本来应该越来越成熟的时候,高校的职称却出现了“妖魔化”的趋向呢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则有必要审视一下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审分为高校自主评审和省市统一评审两种。前者主要是一些科研和教学实力比较强、办学历史比较长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后者基本上是科研和教学实力相对较弱、办学历史较短的省(市)属高校。部属高校基本上都采取高校自主评审的模式,省属高校则基本上都采取省市统一评审的模式。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高校的实力和水平差距较大,职称评审的标准也差异较大,所以本文主要依据笔者所熟悉的东部地区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情况进行讨论。而在这些地区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有这样一些背离职称本质的现象:

一是只看“硬杠子”现象。有些省市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规定了许多必备条件,诸如要在权威的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要获得**项省级以上奖,要完成**项省级以上的课题,要出版**万字以上的专著,指导过**届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等。这些条件被简化为一系列被称为“硬杠子”的数字,成为教师职称申报的基本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高一级职称,否则就不能申报。有些评审者甚至直接宣称,评审就是只看数字。在他们看来,当事人申报的奖项性质,完成课题的深度及撰写的论著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看其是否符合“硬杠子”的要求。在这样的传统和氛围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和习惯。人们已经习惯了不在意申报者真实的研究水平及学术影响。不在意申报者的论著是原创性的,还是诠释性的;是思想深刻,还是缺乏创见;是见解独到,还是人云亦云之间的区别。不在意其论著是否为独到见解,是否表达了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等体现申报者学术成就及资质的实质性内容,而只是在意其是否符合“上面”规定的标准。从而使作为学术职称生命的本质性评价,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形式性评价。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将评审权力交给了所谓权威刊物的编辑,交给了参与评奖和课题评审的评委。

二是显著的简单化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对第一种现象的延续,其特点就是教条和僵化。表现之一是对所有的学科几乎使用同一标准。在一些省市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中,几乎没有学科区别。从知识大类的文、理科,到文、理各科中的具体学科,其标准都是一样的。表现之二是以简单化的态度对待学者的劳动数量。由于“热衷于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现象”受到批评,因而便绝对地否定了教师学术劳动的数量。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就是上述的“硬杠子”规则,其潜台词是:只要求达到标准,其他的都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的。在这样的认识主导下,一位教师的学术论文是5篇还是篇,是10篇还是100篇,在评价中没有区别,学者的勤奋和刻苦都似乎没有意义,只有“上面”规定的几种权威期刊才有意义,从而造成了教育界内部的权威期刊崇拜症。表现之三是简单地将学术论文的水平与期刊主办单位的规格或影响划等号。对于在学术领域中属于见仁见智的刊物声誉,以及学者们质疑的“全国所有高校及科研单位都面向数个本专业权威刊物或核心期刊是否合理的问题”,则无人理会。

三是外行评价内行的现象。事实上,无论是在一些省市的评审工作中,还是在一些高校内部的评审工作中,由于评审是一种权力的表现方式,所以参与者大部分还是各个部门的领导者。这种表面上追求全面的评委组成原则,却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外行位列其中。这些外行虽然可能是自己从事专业领域的专家,甚至是极其著名的专家,但却未必是参与评审领域的专家,由他们参与评审的职称质量是令人疑虑的。因为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标准是看其学问做得好不好,所撰论著是否有学术价值,而有能力对此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人,只是那些国内及国际的同行专家。事实上,在以往的评审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对教师申报的论著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并非是所评审专业的内行,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积极地认同“硬杠子”规则。与外行评价内行相联系的一个问题,就是评审程序上的短、平、快现象亦即一个涉及几千人的职称评审活动,专家们可以在3~5天的时间内完成。他们可能根本来不及仔细地阅读材料,更谈不上充分的交流和研究,而在基本不了解申报人学术水平、学术品格的情况下只能用所谓的“硬杠子”来“卡”了。只可惜教师们的职称命运,就在这种技术性的评审中被轻率地决定了。

四是缺乏申报人表达意见的“上对下”单向决定现象。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模式,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样,是一种典型的“上对下”单向决定机制。在这样的机制及环境中,各种职称的评审标准几乎都是在“上对下”的心态和气氛中制定出来的。对于职称评审中的不合理现象,教师们即使有意见,也难以找到可以申诉自己意见及理由的地方。因为一些直接主管职称评审的组织,既能够以职称标准是由专家制定的借口而予以推脱,又能够以职称标准不是为(你)一个人制定的为理由而予以拒绝。比如,某省在职称时间的确定上,一直采取年度与具体时间的双重标准,亦即教师的材料截止时间为年度标准(截止到**年底);而教师的资历时间却采取具体时间标准,亦即以现职称的批准时间为准(截止到**月)。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差距表面看是半年,而实际差则是一年,从而将教师的评审资历由规定的5年拖至6年。对于这样一些明显不合理或没有道理的问题,尽管教师不断申诉,但就是不予改正。再比如:在某省的评审职称条件中,有“本领域权威刊物”论文的条件,然而在该省的以往文件中,却从来没有规定过所谓的权威期刊。对于出现于职称文件中的规定,不仅教师,就连评委们都感到无所适从。

显而易见,上述的职称评审现象,会使学术职称中内含的科学、崇高、文明、儒雅品质流失,使学术职称的本质及价值取向被异化和扭曲,导致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行为泛滥,造成教育界中看似公正而实际上却不公正的现象,使高等教育这块历来被视为高尚和纯洁的圣地,被庸俗风气严重污染。其对教师职称评审的消极影响是极大的忽视了对评审对象———教师学术成就的全面了解和评价。学术职称评审工作是对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术资质及水平的评审,评审的对象是教师。教师们作为学者,不仅在著述内容、方向、水平方面有差别,而且在人格、信念、境界、抱负、风格方面也有差别。对他们学术成就及声誉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价值性的,而不应该是技术性的、时期性的、表面性的。学术职称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体现,应该以遵循学术规律为基础立足于促进教师在潜心学问、执著研究、探索知识、创造文化方面的心情宁静和专心致志,激励教师求实而不求虚,求新而不倒退,高尚而不庸俗。然而现行的一些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要么将教师当成完人,要求教师的学术成就面面俱到,亦即既要发表和出版论著,又要完成课题和获奖,既要能够专心致志的治学,又要能够八面玲珑地去“公关”(拿课题和争取获奖);要么将教师当成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物”,只看数字不看人的研究资质,不看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看人的学术影响及声誉,以对待“物”的态度对待人,教条化地对待“硬杠子”。在这样的评审活动中,教师作为申报者的品格、尊严、成就、声誉等品行特征,都被“硬杠子”所要求的数字遮蔽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术造诣精深、学术著述丰富、学术品格崇高的学者,却因没有满足“硬杠子”的条件,而被排斥在职称之外;而一个学术思想平平,但却满足“硬杠子”条件的人则能够在评审中“过关”,从而造成学术评审中貌似公平而实则偏颇的现象。而“硬杠子”规则中理直气壮地张扬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技术化、教条化评审原则以及其内蕴的对教师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神态是对教师劳动的轻视和人格的不尊重,是对教师学术尊严的践踏,严重地扼杀了学者的创造性。对教师形成了负道德取向的压力。我国历史悠久的“学在官府”传统,使教育从来没有成为能够充分地体现自己本质的、独立的学术或文化机构,始终处于被管的“下级”的地位,而负责管理教育的政府行政机构,一直都对教育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控制感,习惯于以“上对下”的感觉和态度来制定针对教师的规则和制度。而在这样的意识和思想的主导下,由他们所主导制定的教师职称规则或标准,更多地反映的是他们的意志、观念、要求甚至情绪,他们在教师学术职称标准上的面面俱到要求,使得本来应该潜心治学、鄙视庸俗风气的教师,根本无法安心地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学问。

在本来应该安心学术研究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琢磨如何评上奖,不得不思考如何申请到省级以上机构的课题,如何在单位或“上级”指定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以满足“上面”的规定或要求,有些教师为了评审职称,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道德和尊严。

许多本来是心高气洁、自尊自爱的学者,却不得不去进行各个方面的“公关”:为了自己的成果得奖去乞求或贿赂评委;为了自己的文章在所谓的权威刊物上发表,去乞求或贿赂编辑。而这种“权威期刊”现象,则使学术腐败由教育界蔓延到出版界,造成一些“权威期刊”通过办“刊外刊”大谋实利。而正是职称政策制定者们对教育及教师职称本质的浅薄认识,导致了教育领域中的庸俗、卑下、丑恶风气的繁衍和蔓延。

一、“硬杠子”规则中蕴含的粗暴性破坏了教育的文明和理智传统

前述的“硬杠子”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我们教育体制中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本质上还是计划体制,亦即教育并没有能够张扬自己独特本质和宗旨的自,还是被决定、被管理的政府部门的下级。而这种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上级对下级不放心害怕其脱离自己的领导。比如,为什么高校教师的职称不能由高校自己去评,而要由所谓的省市或部委组织专家来评审呢?由于对高校不放心,认为权力下放后高校就会降低标准或乱评,所以必须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思维模式不改变,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将永远不能落实)。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方面,作为学校“上级”的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相对于直接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们而言无疑是外行,然而这些外行却要制定管理内行的规则,他们在不熟悉学术规律及动态的情况下,其可能采取的最简单或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个能够既包容一切、又比较简单易行的“硬杠子”。然而“,硬杠子”规则中所蕴含的强制性、不容违抗和探讨性,使职称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商讨、回旋的余地,使以逻辑思辨、心灵直觉、精神涵泳为特征的学术活动,缺乏来自社会组织及制度方面的文明、理智、礼仪资源的支持,且极容易感染和模仿带有强权意味的行政化毛病,从而导致学术研究的平庸化和功利化。当然为了使“硬杠子”规则具有说服力,人们还煞有介事的声称采用“硬杠子”是为了保障评审结果的公平所以要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岂不知在职称评审问题上,关键是要保持公心,不能有私心。而保持公心的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制度(包括有效的监督制度)、社会风气和教育生态。以所谓的“硬杠子”来保持公正,显然是缘木求鱼。

二、行政权力膨胀使职称评审制度“非教育化”

高校学术职称固然具有区分教师学术成就和学术水平高低、学术能力高下的学术成就分层功能,只是这种分层功能的作用,必须以教师学术劳动的成就或质量为基础,其结果必须体现对教师学术劳动成果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高教领域中追逐实利目的的强劲潮流,以及我国高教领域中的特殊传统及组织结构特别是非学术的行政权力对职称评审的主导和控制,使人们对于学术职称的价值及意义形成了一系列误解和误识,为学术职称附加了太多的职称之外的内容和企求。一方面,为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高校内部评审职称的范围无限扩大,遍及学校中的各个方面,高校内各方面的人员都能以各自的职称与教师来“相当”。这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神圣性及独特性均被消解,教育内部约束教师行为的职业神圣性和自豪感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在教育行政化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学术职称评审标准,还是具体的评审过程,其组织和操作的力量都来自于行政部门,在权力监督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教育既无法解决外部权力者的越界获得学术职称问题,也无法解决内部权力者的超水平获得职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学术职称评审的信誉和生态受损,学术职称的公平和公正问题难以解决,职称拜物教难以消除。可见是人们在认识上的浅显和短视,造成了教师学术职称制度设计及实施中的一系列简单化思维和行为,使学术职称的本质和宗旨被异化和扭曲,使学术职称应该具有的保护学者利益、激励学术研究品质提高、建立公平学术环境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倒诱发了人们的趋利意识和投机意识,形成了学术研究淡泊明志品质与追求职称而彰显名利欲望之间的悖论现象。

综观高校教师学术职称评审中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行政化。所以,要想纯洁教师职称评审环境,提高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声誉克服评审活动中的简单化、教条化、非人化缺陷,就应该从根本上消除教育行政化。试想,如果教师职称评审像美国高校那样校自为政,各校根据自己的标准和需要评审职称,教师则“良禽择木而栖”,高校皆为珍惜自己声誉而保持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学术职称的激励、褒奖、肯定功能自然能够发挥出来,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精神环境也能够自然地形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也会具有坚实的制度和文化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职评论文篇(2)

中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王伟)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6时47分报道,今年起,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指挥棒”将改变方向,说课评估的比重增加,论文获奖不再成为评审依据。教师评职称,从重科研转为了重教学。

从本月中旬开始,2009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将正式启动。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做出调整,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所占比重将降低,论文获奖等不再作为评审依据,也不再受理申报人员提交的各种论文获奖证书。对于参评人员提交的发表的论文、著作,也需交由相应专业的专家评委认真审阅、考察,将专家做出的评鉴意见作为评审依据之一。教师职称评审将注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说课评估的评价比重将增加。凡申报晋升高、中级教师职称的人员都需要参加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说课评估,说课评估的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作出这一调整的最主要目的是引导中小学教师全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放到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上,也是给教师减负。

有了这样的调整以后,教师评职称今后将不用再花钱花精力了,目前青岛市中小学共有在职教师7万多人,职称评审历来都是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往年,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做点科研工作,获奖论文一直是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为了能在论文上争取更多的职称加分,不少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促进教学没有什么意义。在中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工作,更应该加强教研,而不是科研。

今年青岛市职称评审调整方向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推荐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晋升职称,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任务。

教师职评论文篇(3)

记者于健

本报11月4日讯 教师评职称,从重科研转为重教学,今年起,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指挥棒”将改变方向,说课评估的比重增加,论文获奖不再成为评审依据。教师评职称今后将不用再花钱花精力。

4日,记者从青岛市教育局了解到,本月起,2009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做出调整,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所占比重将降低,不再把论文获奖等作为评审依据,也不再受理申报人员提交的各种论文获奖证书。对于参评人员提交的发表的论文、著作,也需交由相应专业的专家评委认真审阅、考察,将专家做出的评鉴意见作为评审依据之一。教师职称评审将注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说课评估的评价比重将增加。凡申报晋升高、中级教师职称的人员都需要参加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说课评估,说课评估的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引导中小学教师全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青岛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解释说,青岛市中小学共有在职教师7万余人,职称评审历来都是全市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往年,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做点科研工作,获奖论文一直是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从实际参评情况来看,论文的奖项太多太滥。而为了能在论文上争取更多的职称加分,不少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促进教学没有什么意义。在中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工作,更应该加强教研,而不是科研。这次调整,主要是倡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中,放到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上,也是给教师减负。

职称评审“指挥棒”调整方向,班主任的评价比重也要提高。今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要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推荐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晋升职称,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任务,积极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教师职评论文篇(4)

1 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状况调研的必要性

自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时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地区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职称评审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独立的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师资管理的人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出现了建议正确,可是运用困难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职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

2.1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多种能力又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合理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更应具备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情境设计和实施能力、基于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2.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内涵分析

“职称”的内涵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学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是衡量教师学识、能力、成就和贡献的一种标志,职称评聘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具体手段。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职称评审条件大多是从学历要求、资历要求、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继续教育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教学业绩成果要求、科研业绩成果要求、教师品德素养、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考察一个教师的水平。从指标设计到内容,有的是直接套用普通高校的评审条件,有的是在普通高校评审指标的基础上降低了标准,但是难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3 对于现行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查分析

2.3.1 调研模式

本课题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中选取了职业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职业学院、商务职业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出问卷125份,收回116份,有效问卷112份,调研的部分内容用于研究分析职称评审所涉及的指标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

2.3.2 调研情况统计

(1)您认为学历、资历对真实评价高职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2)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3)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的数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4)您认为论文、著作的质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5)您认为以期刊等级对于评价论文质量的影响值是高是低?(6)您认为编写教材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7)您认为教学质量考核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8)您认为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奖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9)您认为科研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0)您认为教学改革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1)您认为专业建设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2)您认为发明、专利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3)您认为对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问卷用于调查高职学院一线教师对于职称评审指标涉及的内容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答案选项分由高到低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5分表示影响值最高,1分表示影响值最低。

2.3.3 调研结果分析说明

调研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题到第七题是对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调研,第八题到第十三题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的调研。

(1)关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资历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一般,说明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资历只是其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不能以高学历或者是任职时间长就说明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高。

问卷的第二题到第五题都是围绕论文、著作这个指标的调查,从调研结果来看,论文的质量和期刊的等级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教师在这方面的水平。论文的数量多不一定是水平高,说明提高论文质量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一个主要渠道。

问卷第六题是关于编写教材的调查,在大多数职称评审文件中规定,撰写论文和和编写教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的篇数或者参编教材达到规定字数都可以说明在这方面达到了职称评审的要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41.9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编写教材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影响值一般,也就说明编写教材不能体现教师的水平高低。

教师职评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81-03

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简析

关于“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的阐述是:“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1]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在理论和应用上有“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分。前者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侧重外在的、实际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成长和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后者则强调教师由非专业人员转变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的研究[2]。

依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成果看,本文趋向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注:专业发展同专业成长)。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指高职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使自己从新手教师或非“双师型”教师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或高级“双师型”教师的过程。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高职“双师型”教师(下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为突出的因素是主观因素和学校环境。

1.高职教师对专业发展认识不清而且意识淡薄。不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还是其实践应用,在国内外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时间不长,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大部分高职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就是认真搞好教学工作,提升学历和职称等。据有关调查显示,24.6%的高职教师表示很清楚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70.2%的教师一般了解,5.3%的教师不知道,8.8%的教师有较为详细的专业发展计划,73.7%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较为模糊,17.5%的教师没有个人专业发展计划。[3]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不清而且意识淡薄。

2.高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根底薄弱而且更新迟缓。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和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上岗前仅仅是根据《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规定,进行了不足30天的岗前培训。而且这种培训在受训教师看来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资格证认定的需要,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同时,这种培训的内容也仅仅限于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这四门课程,没有开设教学法和生产实习指导法等课程,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同时,高职教师虽然也在岗前培训时学过一些教育理论,但在参加工作后,他们更多的是按要求参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专业技术方面的进修,很少关心教育理论的更新和拓展。

3.高职教师的师范性较差而且提升缓慢。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属于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或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培训和锻炼,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偏低、师范性较差,他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特别是教学实践性知识亟需加强和提高(教学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对高职教师来讲,除了具备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之外,至少还应包括如下知识和能力:一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二是本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三是实训教学现场管理和实训教学调度的知识和能力。

4.高职教师的合作文化缺失而且建设困难。由于教师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个人劳动具有封闭性,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外人很难进入教师真实的专业生活;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教师职业文化,很多教师自己教自己的书,关起门做学问;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多而且变化快、课程杂而且门数多,致使很多课程只有1名或2名教师授课,教师无法共同研讨教学问题;由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很少实施或没有实施“师傅带徒弟”的助教制度,新手教师或非“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教师在教学与研究方面较少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严重地影响到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高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5.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突出而且趋于加深。我国高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上取得了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巨大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发展,带来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特别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缺乏。教师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待遇偏低、教师素质欠佳、奉献精神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油然而生,从而导致一部分高职教师处于生理疲劳、情绪沮丧、目标失望的“亚健康”状态;另一部分高职教师则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求上进。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并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

6.高职院校领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行政,轻学术”的管理文化,特别是具有“指挥棒”功能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直接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的目标和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必须致力于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对教师的年龄和教龄、学历和学位、职称和职业资格、“双师素质”等方面按评估方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这仅仅是一种在“行政指令”下的改革,并没有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未能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提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领导关心和重视的是现有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使用,重“用”而轻“养”,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拓展缺失或流于形式。事实上,目前高职教师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仍然缺乏自,不论是教育、教学管理,还是行政、科研管理,都必须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久而久之,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就形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我无关”的习惯。

7.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受到限制。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4]但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职业生涯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学校制定的岗位工作标准和其他相关规定等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以“教书”为主的日常工作。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工作,怎样做才会工作得更好,教师却很少去思考或深入思考。事实上,教师已被置于“专业发展”之外,成了高职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完成各项任务的机械执行者。高职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专业进修”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受到限制,在“专业发展”中的自得不到发挥和相应的保障,大有“名不副实”之嫌。

8.高职教师的评价制度奖罚性成分过重。教师评价制度分为奖惩性和发展性两种教师评价制度。前者是以奖惩为最终目的的终结性评价制度,通过对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的评价结果,做出表扬或批评、嘉奖或罚款等决定。这种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积极参与。后者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它是面向教师未来的不含奖惩成分的评价,它目的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仍然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而且要彻底否定奖惩性评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上级主管部门随时都在对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优、表彰等评价活动,每年年终学校必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对教师进行考核。这种学校不可能放弃又不可能控制的奖惩性评价严重地影响到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外,我国尚无高职教师“专用”的教师资格制度和统一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高职教师岗前培训流于形式,高职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专业带头人“滥竽充数”,高职教师专业素质整体不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解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在理论上探讨“唤醒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便成为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本文对构建高职教师“导、学、做、评”专业自主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导”就是教师所服务的学校从政策上、管理上、环境上为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引导性和保障性的服务;“学”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做”就是教师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评”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岗位工作进行评价,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1.“导”。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的“外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它包括:①行政性政策导向和保障;②激励性政策导向;③专家引领和职业规划引领;④学校环境的影响。

2.“学”。教师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专家或者有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5]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学习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学会自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比较适合高职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有:①个体式学习;②师徒制学习;③团队式学习;④观课式学习;⑤比赛式学习;⑥考证式学习。

3.“做”。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专业理论要经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过滤才能被接受。纯粹的理论学习,不经过教师的实践和反思是无法内化到教师的观念体系中去的。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和根本,其他的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只是外因,只能起到推动和催化的作用。比较适用于高职教师实践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①课堂教学实践(包括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际交流、企业调研、顶岗实习等);③参加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以及实训实习带教。

4.“评”。(1)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教师自我评价,其中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评价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在教师评价工作中,要克服“为了他人评价而自我评价”的形式主义倾向,重视“自我评价”在“他人评价”中的“内化”作用,还教师自我评价的“本来面目”,大力发展教师自我反思,实施反思性教学,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同时,高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按照专业发展目标,富有“自知之明”地评价自己。(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在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共存,而且以前者为主的高职院校,大胆改革高职教师评价制度,大力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值得借鉴的基本做法有四种,一是缩短评价周期:①变年终一次性评价为月度评价,由月度评价汇总形成年终评价;②重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并将每学期学生评教一次改为每月评教一次;③月度评价中插入随机评价(包括督导、教务和部门的随堂听课,学生问卷和访谈,领导和教师之间谈话等);二是变“奖、惩”为“奖、促”,尽可能增大“奖”,缩小“惩”,强调用“奖”,慎重用“惩”,以“促”为目的;三是实行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做到“四个结合”:随机评价和定期评价相结合,月度评价和年度评价相结合,教师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以此缓解同时实施惩罚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两难”问题。四是加强规则管理,帮助教师把工作做到合格。例如,教师岗位工作标准管理,教师岗位工作提醒和预警管理等。

此外,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教育、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结果、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等,也是高职院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结语

有关教师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仅从教师和学校层面,对影响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观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高职教师“导、学、做、评”专业自主发展模式。关于高职教师资格制度、“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8-71.

[3]胡颖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116-119.

[4]熊威.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集美大学学报,2008,(1):33-35.

教师职评论文篇(6)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方面,多元文化呈现出的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理性判断力和创新精神,能启发和提高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容易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弱化,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带来冲击和挑战,影响高职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多元文化的背景,使研究构建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和高校师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多元文化背景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特性,考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伴随着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社会日益多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增强。较之一元文化不同的是,多元文化呈现出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讲求思想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充分交流。而一元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是受到禁锢的,在我国这种一元文化与皇权相对应;在西方,这种一元文化与神权相对应。皇权下禁锢的主要是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等人文思想,对民众实际需要考虑少,更关注政策的推行,士人“言必称孔孟”;神权下禁锢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思想,宣扬信仰高于一切。奥古斯丁直言不讳:“我信仰而后才理解。”那些推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信条、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人则受到思想禁锢。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多元与文化多样不同,文化多样是同一性质的文化体系中,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儒家学说中的古文学派、今文学派、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等,而文化多元是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等基础上的不同文化形态。

当前,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及其他类型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总态势下,各擅其长,各有其位。与此同时,尽管民主、法制、人权、平等等经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检验并已成为人类基本精神的普世价值得到更多认同,尽管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依然凭借其发达的技术和成熟的大众文化制作经验横扫全球,凸显其文化强势,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带来冲击,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应考察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的情况。

还要看到的是,高职生受到来自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的观念和就业现实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加上自身素质相对较低,自我定位存在的偏移,自卑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时刻缠绕着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容易出现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增强学生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能力,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思想侵蚀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实效,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新要求。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应考察教师按照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和发展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状况。

另外,高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面向地方性的特点,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与普通高校一样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教学内容外,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要在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的基础上,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在追求理论深度上下工夫;特别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主动贴近社会,涉足不同行业,深入企事业单位,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发展。因而,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还应考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推动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情况。

在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评价时,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和未接受教学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但主要还是应从教学主客体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来进行。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和言论自由,各种思想观念、文化相互激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愈显重要。在教育领域,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高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以他们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发展就应该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他们的责任。从事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有好的发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备职业技能、职场应变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历史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不仅如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还应强调对教师影响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进行审视、分析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建立起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并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和得到帮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都有成就感、责任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精神,不断发展自己。

三、建立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地位提高,需求也各有不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同时,应明确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保持教学对象个性的多样化,改变依靠教师的业绩和能力来评价教师和采用考试、考核、测验来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以全面的评价原则、合理的评价方法、创新的评价机制共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严格遵循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动态性与静态性等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既要使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方案制订、评价活动开展符合高职教育特性和高职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科学性,又要使评价指标可测评、方法可操作,体现可操作性;既要对教师有步骤开展教学状况、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情况、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情况的整体认识,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又要对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进行数值量化评价;既要有对教学实效性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静态描述,又要有对教学实效性过去、现在情况的了解,并研究分析未来趋势,在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

其次,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还应采用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时既要有某个时期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又要有平时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理想道德和遵纪守法情况,以及平时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方面的形成性评价;既要有教师业绩和学生成绩的评价,又要有教师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身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评价。除此之外,应淡化评比与排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从师生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进行评价,还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应该看到的是,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高校教师,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和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要让学生都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另外,当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申请重考时,教师可推迟判断,多次评价,把重考分数记入成绩表,使每一位学生都领略成功的喜悦。

最后,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构建把师生的自我评价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及学术中介评价机构等社会力量的评价有机统一起来的开放、综合的整体评价机制。在评价时,应鼓励师生自主提交评价材料,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师生对自身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形成清晰的认识,提高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切实发挥评价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听取汇报、访谈、观摩、考察、阅读原始档案等方法全面客观了解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状况,指导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推动考试制度改革,杜绝考试出偏题、怪题,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负担,重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别不同评价对象、明确各类评价目标、有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及具备动态专家库的非政府性的学术中介评价机构则应推动建立,并通过立法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使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活动中来,确保评价客观、公正、科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4).

教师职评论文篇(7)

作者简介:杜利军(1976- ),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近年来,来自普通高校、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都成为了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与补充。然而,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要想让刚走上工作岗位或从事职教不满三年的初任教师成为将来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关注教师的入职教育。同时,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集中校内外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指导初任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校本入职教育”已成为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制度不健全,对入职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新教师入职教育“无法可依”,有的学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入职教育方案,有的没有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跟踪,对入职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入职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2.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可量化、可评价、可操作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内容理论化,缺乏具有专业或课程特点的专门化培训,且形式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导师制”培养形式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明确的指导方案,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3.评价机制不科学,教学效能欠佳

职业学校对入职教育实施的评价既没有明确的评价主体,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机制;对初任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自己掌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的甚至没有考核、评价环节,使得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流于形式,降低了入职教育的有效性。

二、基于校本的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对策

校本入职教育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学校本身为基础并纳入学校的运行中,探究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由于职业学校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校,必须采取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切实可行的策略,扎实开展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岗位。

1.合理定位校本入职教育的目标

将道德、技能、情感、文化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机整合,综合定位入职教育目标,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帮助初任教师谋划职业生涯。根据教师各自特点,以入职需求为导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迈好教师成长的第一步。

(2)提高初任教师教学水平。帮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学会反思,改善教学行为。

(3)为初任教师提供服务支持。为教师提供必备教学资源,创设有利发展的互动环境和成长条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

(4)传承学校文化。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接纳学校的价值观,使他们尽快融入学校文化氛围,以积极的姿态实现专业发展。

2.科学选择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

入职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应包括以下模块:

(1)学校文化模块。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规律;了解学校的校情校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文化建设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信息。

(2)教学技能模块。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会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答疑、实训及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要求;熟悉基本教学常规,懂得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锻炼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3)专业技能模块。了解本专业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能正确使用学校各类专业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加强初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技能,为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

(4)学生管理模块。熟悉学生日常管理,能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教育咨询辅导和健康指导;熟悉班主任工作内容,学会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能正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5)职业素养模块。涉及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师礼仪、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行为方式等内容和项目。

3.努力丰富校本入职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校本入职教育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着眼于能力提高,渗透专业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初任教师在习得、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培养对教学情境的思维决策能力。

(1)集中辅导形式

入职教育资料包:是帮助初任教师迅速熟悉学校环境的工作指南,主要包括教师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以及学校文化模块、职业素养模块的内容。当初任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入职教育资料包中所提供的信息获得具体的指导。

集中培训:组织初任教师脱产或不脱产进行讲座、研讨、观摩等形式的集中学习,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校文化、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初任教师根据学校环境和自身特点,确立自己的成长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按照规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开展自我评估。

(2)教师指导形式

导师指导: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或分别委派教学导师和班级管理导师,帮助初任教师掌握教学和班级管理技能。初任教师可随时向指导教师提出各种实际教学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去体验、吸收消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初任教师教学、管理、专业进展等方面的信息,为其提供支持、建议和辅导。

听课、评课制度:初任教师通过听课,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课堂管理技巧、师生互动交流的策略,从中学习、借鉴、反思、比较和评价,增加教学经验;其他教师通过听初任教师的课,可以了解初任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初任教师实践能力。

督查视导:通过定期督导,全面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状况,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不定期抽查,完善对初任教师的评价体制,为发展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严格管理。

(3)合作研讨形式

研修活动:以研究教学实际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初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研修内容包括教学疑难问题、教师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学方法与评价、人际关系等各方面。

案例、课例教学:通过提供给教师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和课例,引导教师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案例主题与焦点问题,开展交流互动,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团队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校领导、资深教师、其他职业院校教师等,通过共同诊断问题,探讨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指导教师间切磋经验、初任教师间相互学习、指导教师与初任教师间对话与交流的三个平台,形成开放、合作、互动的教师学习文化。

(4)自我提高形式

入职档案袋:用以存放收集和整理的各阶段学习记录、教学设计等电子文件,鼓励教师在入职初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对教学成效和目标进行反思和探讨。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业绩、教学经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以及资料积累,逐步形成一个有形的“实体”,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习惯。

下企业锻炼:采取挂职、兼职、培训等方式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专业技能,主动把企业所学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初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引导教师关注专业发展的前沿,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教师真正从学校走入企业、从课堂走入现场、从理论走入实践”。

4.建立完善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应将学校行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学校行政评价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做出定量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比较客观;同行教师评价能更多地给予支持和鼓励;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了解更全面。因此,多方参与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可使评价更公平公正。

(2)评价方式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方式采取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师入职初期,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各自优势,进行预测性、摸底性评价,并为其制订符合他们本身实际情况的个性化入职教育计划。

发展性评价贯穿于入职教育始终,评价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分析,了解教师的动态发展过程和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在入职期满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视入职教师的个体差异,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合格教师资格的最终评价。

(3)评价内容

对初任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评价标准而定,教师的教学笔记、行政领导对教师的看法、指导教师的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其中值得借鉴的方法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用以证明初任教师是否掌握了教师必备的知识,是否形成了制订计划、有效教学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档案袋包括:一份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数小时的每日教学计划、2―3份约40分钟的教学录像带、两个学生的作业样品以及对学生取得进步的分析、课时日志、关于本单元教与学的反思性记录。档案袋评价由资深教师按照收集和记录档案袋文件、组织佐证材料、评估教学质量、为档案袋打分并提供数据资料四个步骤进行。每位入职教师将获得一份个人档案袋成绩数据图表和反馈信息说明,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提高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俊杰.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校本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3]胡燕琴.新教师入职初期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

教师职评论文篇(8)

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审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考核,同时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职称评审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探究高职院校职称评审的新思路,改善当前职称评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职称评审标准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并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有些院校一味模仿本科院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上也与本科院校的评审标准相同。但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人才目标有所不同,且高职院校对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也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这样的评审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阻碍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

2.过于注重论文的发表数量

高职院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对教师的数量是有明确规定的,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很多院校往往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对论文的质量不做过多把控。另外,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评审时,往往把科研成果放在第一位,忽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审核。很多院校以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教师的科研成果。因此,现阶段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职称,过分注重论文的发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师评审秩序。

3.内部评审过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通常,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流程是先对评审教师进行初步审核推荐,然后进行深入审核。由于高职院校内部评审的主观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评审时,尽管部分教师各项硬性指标都合格,但是也会因为推荐不过关而失去评审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热情,对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非常不利。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新思路

1.建立以教学业绩为主的成效考核评审标准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审时,高职院校应将教师的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理论教学而言,高职院校应重点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规范、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审核;对实践教学而言,高职院校要重点审核教师指导学生实习教学的工作量、生产设备操作能力、故障排除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适应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要求的职称评审机制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与本科院校有明显的差异,高职院校必须着眼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身整体发展需求的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只有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机制,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教师职称结构,进而对教师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分开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是与教师的职务聘任联系在一起的。在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在参与职称评审之前认真准备,但在被聘任之后就没有了较高的积极性。所以,高职院校应把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标准分开,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聘任后的考核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4.保证教师职称评审过程的公开化

在进行教师职称评审时,高职院校要做到评审的公正性,将评审过程公开化。为此,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在教师职称评审时增设民主测评环节,邀请高职称的教师参与,保证民主测评的真实性,并将民主测评结果及时公布。高职院校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在教师职称评审的各个环节中,高职院校要公平地对参与教师进行评审。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大力推广教师职称评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职称评审的网络化平台,进一步对教师的申报信息进行公开,节约评审时间,提升职称评审工作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高职院校自身而言,其需要对教师职称评审机制进行深入改革和探索,制订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机制,加强监督,保证评审过程的公正、公开,提升教师职称评审的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教师职评论文篇(9)

1.重科研轻教学,重评审轻聘任

就高校而言,根据教师职称申报条件,对教师科研业绩、成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出版的专著,参与研究课题的级别。但教学业绩、教学成果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将其视为软条件,而这极易导致教师过分注重科研,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而职称评审可以让教师得到所谓的“名、利”,致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等,加上社会中发表刊物的组织特别多,大大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职称评审导向存在问题,偏离了最初的轨道。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对聘任制认识并不准确,重评审轻聘任现象普遍化,特别是以评代聘现象。在职称评聘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在取得任职资格之前,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特别高,特别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在取得任职资格之后,学校会以任职资格为切入点开展聘任工作,工资待遇也会有相应地调整,并没有将业绩、能力等作为竞聘的重要条件,也没有构建合理化的约束机制。在获取职称之后,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明显降低,不思进取,教学水平大幅度降低,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上“职务终身制”观念的影响,造成人员聘任工作形式化,不具有实践操作性,人事分配制度深层次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重数量轻质量

在职称评审中,的数量是其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职称评审中“质”、“量”二者关系很难准确把握,做出科学的界定,导致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的数量,忽视了其质量的重要性。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版行业具有鲜明的商业化特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部分学术期刊杂志大幅度降低学术论文审核的具体要求,对应的学术论文质量不断下降,无法借助刊物去界定教师所质量。对于论文、课题这一不可忽视的硬指标,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各种关系,走捷径,高价,甚至找攥写论文,在相关期刊上发表,“抄袭、剽窃”等现象普遍化,引发了高校学术诚信危机,已成为社会各界谈论的重大的课题。

3.岗位职数困扰

科学设岗是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大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办学规模等合理设岗。高校岗位编制数是政府相关部门以生师比为基点确定的,按照一定比例,明确单位不同级别岗位数。在职称评审结束后,以岗位数额为媒介进行聘任,但不能超岗聘任。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高校没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岗位数,所编制数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按需设岗方面的具体要求,加上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教学规模、发展速度,高级职称岗位严重不足,导致部分优秀的教师因名额有限,无法参与其中,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的教师觉得职称评审遥遥无期,索性从事其他行业,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而有些岗位职数指标相对宽松,职称申报聘任人员特别少,加上高校缺乏用人自主权,不利于优化完善其用人机制,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二、高校职称评聘工作深化改革途径

1.合理设岗,按岗聘任

就高校而言,在岗位聘任、管理方面,合理设岗、定编是其首要前提,是科学设置岗位的首要前提。高校要全方位分析自身各学科建设、教学等情况,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规划,优化调整学校已设置的学科、专业,优化设计各层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承担任务、聘用具体期限等。站在宏观角度,国家、上级主管部门要通过不同渠道展现政府行为,提高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利用率,减少运作成本,促使高校拥有自主权,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特别是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要以自身客观需求为媒介,将岗位聘任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客观评价教师各方面情况,比如,工作业绩、任职资格,坚持“按岗聘人、按能聘岗、按薪定岗”原则,健全已有的用人管理制度,将考核评价、收入待遇等巧妙融入其中,全面、客观评价教师,加强其职称评审管理,构建可行的岗位聘任制度,不能采用评聘终身制,打破已有的教授终身制,在岗位不变动情况下,促进人员流动,将其职称评聘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2.淡化数量,注重质量

在职称评聘工作开展中,高校要更加注重论文质量,积极引导教师充分意识到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将重心放在科研水平评议方面,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学术性、创新性。在职称评聘方面,高校要以的级别为基点客观评价教师各方面能力,而不是以的数量为评判标准,还可以根据论文质量、所被引用频率、被引用的对象等多角度评价教师,这样也会使职称评聘更加客观、公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术期刊中所质量,有效遏制学术腐败之风。

3.更加注重聘任、考核

在职称评聘过程中,高校要公开不同岗位的具体数额,明确岗位职责、聘任程序等,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结合自身运作具体情况,适当淡化评审,更加注重聘任、考核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和过去相比,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职称评聘方面,高校可以采用逐级下放权力方法,也就是把评聘岗位职数下放到二级学院中。在评价标准方面,高校需要坚持“一元、多元”结合,必须坚持国家在这方面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结合自身各专业发展情况,综合评价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优化利用“质、量”二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教师职称评聘更加客观、公正。此外,高校还要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客观考核获取职称评聘的教师,将其作为续聘、解聘、晋升奖惩等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全心身投入到工作中,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对于这方面,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聘后管理方法,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围绕考核制度,全面、客观考核获取职称资格的教师,考核不合格者将解聘,促使教师在晋升职称后仍然将自身综合技能的提高放在位置。在此过程中,高校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职称评聘模式,比如,职称自主评聘,而自主评聘将成为今后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方向。

教师职评论文篇(10)

1.业绩成果量化引导作用强,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广受批评,高校职称评定送审的论文/著作均为科研内容,很多高校形成了唯SCI论文的观念,教师教学水平大幅下降。通过业绩成果量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的量化权重,则可以引导教师更多的投入的教学工作中,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业绩成果量化可以使考核过程更加透明、结果更加公正合理。以往职称评定主要有论文/著作送审环节、个人述职报告环节组成,由于论文/著作送审环节送审的材料有限,加之评定的评委常为相关学科/行业人员,所以论文/著作送审环节很容易通过;个人述职环节则是当今职称评定制度被诟病主要原因,评定黑幕经常见诸报端。建立业绩成果量化体系,以参评人员的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业绩指标进行量化,量化结果进行公开,从而增加了考核过程的透明度,量化结果也将更加公正,量化考核成果差的教师也能够信服。

3.业绩成果量化可以减少论资排辈,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通过业绩成果量化,中青年教师则可以对比本人与副教授、教授评定条件之间的差距,可以知道本人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差距,让中青年老师知道只要更加努力,就有可能超越其他人。这样中青年教师会更加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可以让更多有才华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那些想靠论资排辈的平庸教师将无处藏身。

4.业绩成果量化可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管理规范化。业绩成果量化倒逼高校建立完备的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系统,职称评定时可以方便的生成申报人员职称评定申报表,自动调取申请人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道德信息等,减轻教师填报各类表格时间,人事管理部门也可以很容易的汇总、审核申报人员信息,进而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管理规范化。

二、职称评定中业绩成果量化体系构建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业绩成果量化时,必须客观合理、便于操作,应该从本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及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出发,既要高标准,又要切实可行,进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职称评定业绩成果量化体系需经广大教师广泛讨论,经过校内外专家共同评议。量化体系一旦确定后,不因某个人特殊情况随意修改,每次修改都要经过严格的公示、公开程序。

2.全面考核与分类考核原则。全面考核原则指职称评定业绩成果量化体系要坚持学术道德和业务条件并重、坚持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并重、坚持不同岗位不同标准、坚持不同学科不同标准。突出教师学术道德的中心作用,违反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对于事关学校、学科发展的指标,实行一票否则,比如教师教学的学生评教结果低于一定的分数就一票否决;高校各个教研室、研究中心等岗位不同,有的教师以教学为主、有些教师教学科研并重,那么就应该以不同的标准体系来评价;综合类院校学科涉及工学、力学、文学、农学等各个方面,不同学科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全面考核与分类考核原则实施,每位教师可以找到本人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高校职称评定过程中,实行量化评定是必要的,但也必须看到量化评定的不全面性。教师的政治素质水平、师德师风等情况是无法进行完全量化的。在职称晋升指标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学科间职称晋升指标分配也是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学科布局来宏观调配。另外,在设计量化评定体系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使用大量低质成果的风险,因此辅以一定权重的专家评议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业绩成果量化体系构成

职称评定中业绩成果量化体系的合理构建,才能发挥好的引导作用,才有可能实现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业绩成果量化体系的指标选取、执行细则非常关键。

职称评定属于水平的评价,参评人员、学历学位、英语与计算机水平、任职时间等基本条件给予一个定性的判断,即达到可以申请职称评定、达不到就不可以申请。部分高校对教授、副教授要求严格,也可以设置一定的业绩成果门槛,比如教学的学生评教达到90分以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才可以参评副教授职称,那么达不到这个水平的就不准许参评。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后,才对申请职称评定人员的业绩成果进行量化。依据某高校材料学院(以下简称“CL学院”)职称评定业绩成果量化办法,结合本人多年从事职称评定管理工作的思考,合理的业绩成果量化体系应该包含教学业绩、科研业绩2个方面,各级指标选取参见表1。

对于选定的指标还应该考虑实际情况进行赋分,对于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成果必须体现团队成员的贡献,给予不同的分值。以部级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为例,因其申报难度大、含金量高,作为获奖第一单位、第二单位甚至第三单位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分数,赋分标准示例见表2。

第二完成单位的成果,所有分值对应减半;第三完成单位,所有分值对应减为25%。在遇到完成单位和完成人顺序交叉的情况,比如一项成果完成人排第一、完成单位排第二的情况,作为职务行为则应首先考虑单位排名。

作为引导性政策规定,职称评定量化评分体系可以发挥很多积极作用。CL学院引入职称评定量化评分体系前,每年发表SCI论文数量50篇左右,引入后第1年达到105篇,之后持续走高;该院将企业横向协作和技术转让项目按部级科研项目对待,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教师走向企业生产实际。当然,CL学院的职称评定业绩量化评分体系中没有规定部分项目的最高限,近几年以大量低影响因子SCI论文充数的情况已经出现,也出现了大量无实际转让需求和知识产权保护价值的专利申请。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国家各个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尤其是师资制度改革。

第一,高校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摒弃粗放式的职称评定办法必将实现师资人才建设的新突破。

教师职评论文篇(11)

职称,也就是专业技术职务,是对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高低进行的评价。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既关系到高校教师的成长,也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推进高校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寻求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改革道路,更好的发挥职称评聘制度的积极作用,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1]

一、当前高校职称评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职数的困扰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岗位编制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核定的,其依据是财政经费的来源,而非学校的办学规模、层次以及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有一些高校的岗位数依旧是十多年前核定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自身用人自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用人机制,挫伤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2.重科研轻教学

科研和教学都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是高校在日益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平稳运行,获得和谐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目前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在高校的职称评聘工作中,各级部门大都向科研方面倾斜,注重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者著作的等级以及数量,却轻视了实际的教学工作量以及效果。这种倾斜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搞科研上,为了到处奔波,而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无心教学,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与职称评聘制度最初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2]

3.重数量轻质量

职称评审制度中片面的把论文的数量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对其质量的评判又没有确定的标准,导致有些人钻制度的空子,找关系、走捷径在一些日益商业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论文审核要求的学术期刊上出高额版面费,甚至出现找、剽窃、抄袭等弄虚作假的丑闻,引发了高校学术的诚信危机。

4.重评审轻聘任

由于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长期受其影响,对聘任制的认识存在不足,对聘任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对评审的重视程度,甚至出现以评代聘的现象。在高校职称评聘的过程中重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在取得任职资格之前,认真努力工作,不辞辛劳,甘于奉献。一旦取得相应的资格,学习就实行聘任,兑现待遇,而不是按照实际的业绩以及能力进行竞聘,并且没有任何的约束。但是,一些人一旦获得相应的职务,特别是高级职务之后,就会缺乏竞争的意识,对待工作态度消极、不思进取。这种重评审轻聘任的职称评聘制度,导致聘任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对教师进行督促。

二、对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的对策

1.科学设岗,按岗聘任

科学设岗是高校进行岗位聘任和管理的基础,是岗位设置的关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在保证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的基础之上,给予高校更多的用人自,发挥其自我调节的作用。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岗位进行精心设计,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聘用期限以及福利待遇等。

高校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对岗位聘任制度进行制定,按照岗位对教师进行聘用,按照教师的能力对岗位进行分配,相关的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真正的建立起科学的用人制度,将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的考核评价与岗位的聘用以及其收入待遇紧密的结合到一起,促进对教师的管理工作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切实转变,实现岗位聘任制。

2.加大教学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而教学的过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加大教学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增加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等的比重,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尝试着创造性的对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为教学名师等教使教学与科研同样受重视,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所付出的劳动都同样可以得到尊重并获得同等价值的报酬。2009年江西理工大学就尝试了“双轨制”的职称评聘体系,为注重教学质量的教师提供了晋升职称的途径,开创了我国高校“只有课上的好,也能评教授”的先河。

3.淡化“数量”强化“质量”

淡化对科研数量的片面追求,强化对科研质量的评定,侧重对学术论文先进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的评议,增加同行业专家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权重,是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关键。对于论文质量的评定方法,可以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摒弃过去单纯以论文篇数或者级别进行评定的做法,而是更加注重论文是否被引用、被谁引用、引用后如何应用等能够反映论文质量的具体评价标准。其中的引用率包含相关网站上的转载、摘编、被同行引用或者被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等。采用淡化“数量”强化“质量”的论文评审制度,不仅能够遏制学术腐败之风,而且能够为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打好基础,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客观的评价。

4.评聘分离,动态管理

“评”是依据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对教师的职称进行评定,“聘”是依据岗位职责、学校工作需要、具体的经费承受能力对教师的待遇问题进行解决。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制度,必须是评聘分离的,职称的评审不能和岗位、待遇等挂钩。在教师被评聘之后还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保证考核工作的规范与科学,打破“一聘定终身”的现象。聘后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高校要用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制度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激发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3]

三、 结语

随着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职称评聘制度也需要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其潜能,优化高校教师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