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4 16:51:45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1)

2儿童阅读推广面向安全教育的难点

2.1推广主体能力弱化

总体数量少、覆盖面积小是图书馆服务能力弱化的突出表现。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6个,其中县市级图书馆2683个[8],基本达到“一县一馆”的配置,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但三千多个公共馆中,专业少儿图书馆仅有99个,绝大多数儿童服务功能仍由地方公共馆承担。尽管如此,也仅能达到平均每44万人、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平均服务半径约32.8公里,远超国际图联规定的4公里标准[9],这与图书馆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经费投入低是掣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我国有675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当年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低下,不少馆二、三十年来没有买过一本新书,完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只得靠出租场地,经营网吧、茶室及各类培训学校维持运转。“造城运动”导致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不少地区在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中兴建了一批地标式图书馆建筑,看似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但实际上这类拆建基本上都是拆除原处市中心的老馆,另在新城区修建新馆。而新城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无异于将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造成图书馆利用率长年低迷。以南充市图书馆为例,新馆修在市政府新区,周边除了政府单位,人流量极低,从顺庆区中心乘公交到馆至少需要30分钟,若从高坪区、嘉陵区中心乘公交到馆则需1-1.5小时,以致市民戏称“乔迁新馆之日即是图书馆没落之时”。放眼全国,此种情形绝非个案。

2.2推广活动主题单调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图书馆长期呈内向式发展状态,“等”、“靠”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动力。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存在价值受到质疑的图书馆被逼朝外向化转型。由于欠缺经验,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只有摸石头过河,活动策划上偏好借鉴上世纪末政府主导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知识工程”等极具宏观意义的选题。这类主题宣扬“阅读改变人生”,赋予阅读过于厚重的意义,远离儿童日常生活,反倒使之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有些馆的活动年年搞,但没有认真调查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实际需求,翻来覆去就是讲座、展览、朗诵会等老一套,缺乏创新,对儿童吸引力明显不足。这反映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目前普遍存在形式化严重、主题假大空、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等问题,单靠零敲碎打、浅尝辄止的嘉年华活动,很难将儿童阅读推向深入。

2.3安全主题童书稀缺

2012年,我国共有580家出版社,其中530家参与了童书出版,共出版儿童读物30966种、47823万册,占当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7.49%。[10]从数量上讲,不能算少,但从主题上看,涉及安全内容的童书实在不多,甚至没有一本经过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教材。这点可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为佐证。该书目2004至2013年共推荐十批次,1000种图书。其中涉及安全主题的图书仅有5种,占总量的0.5%,分别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掌中宝》(2005)、《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2006、2009、2010)、《全民应急科普丛书》(2007、2009、2011)、《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避险高招101》(2008)、《儿童安全自救早知道》(2013)。其中《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与《全民应急科普丛书》的多次入选,充分反映了出版社在选题上忽视安全主题,导致该类型图书更新缓慢的弊病。受利益驱动,童书出版的选题结构越来越畸形,某个选题一旦引爆市场,各出版社蜂拥而上。如《哈利波特》火了,跟着热销一批妖魔鬼怪;“鸡皮疙瘩”热卖,引来一群僵尸幽灵。畸形的选题结构直接影响了儿童的阅读结构,根据笔者对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附小1-6年级34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阅读内容主要为:动漫类占72.4%,奇幻类占69.7%,童话类占66.8%,历史类占32.6%,文学类占26.5%,军事类占18.2%,艺术类占11.2%,其他类无一谈及安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童书出版娱乐化、同质化、成人化等问题逐渐显现,一批如《泡妞宝鉴》、《我的美女老师》等涉嫌内容的图书,居然成了中小学生引以为傲的谈资。尽管等五部门于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的通知》,对童书市场开展了专项整顿,查处了一批违规出版社,但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偏失仍将长期持续。

2.4欠缺推广合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一个成功的公共图书馆是充满活力的机构,能够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合作”,“满足本社区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我国图书馆长期受内向式发展观念的影响,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往往孤军奋战,有很强的封闭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既缺乏与系统内其他环节展开合作的主动性,又缺少借鉴其他推广活动成功经验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以外,不少相关社会机构(出版商、书商)与民间团体(红泥巴村、毛毛虫上书房)或个人(梅子涵等作家)也纷纷投身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鲜有图书馆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之进行合作联动,进一步扩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使得推广参与主体力量分散化、零星化,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社会效果。

3面向安全教育的儿童阅读推广发展策略

3.1加强政府重视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宏观角度看,以阅读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全面深入,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理应将儿童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上的长期规划,并推动落实。近年,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但“通知”、“意见”终归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强制执行的效力,看上去更像是“逢年过节”发个例行公事的文书应个景而已,徒具形式,缺乏实际价值。对此,首先需要政府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在法律上定义图书馆的定位、角色、职责,从制度上解决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政策、人员、资金困局,从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教育功能。其次推动儿童阅读立法,将阅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保障儿童阅读的基本权利。制定儿童阅读规划,设定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氛围,普及阅读意识与观念。再次,地方政府需要摒弃大拆大建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将拆建资金投入拓展图书馆覆盖面上来。与其耗费巨资把一个馆修得精益求精,不如加强中小馆的布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阅读场所,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有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美国的《ReadingExcellenceAct》、《NoChildLeftBehind》,还是日本的《儿童阅读推进法》,都证明了建章立法是推动儿童阅读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政府每年近10亿美元、日本政府每年200亿日元的资金投入,则是法案执行的有力保障。深圳已在国内作出垂范,在“民生净福利”专款支持下,至2012年该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41个,形成了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达到每1.6万人拥有1个图书馆的标准[11],成功将公共阅读资源、场所、服务推送至儿童生活圈,彰显出“图书馆之城”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3.2改善图书馆服务

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无非就是开辟一块空间,摆几张桌椅,提供几本书刊这么简单。但时代在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变革,应当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服务。以儿童读者为例,怎样的环境营造才符合其审美特征,怎样的空间布局才符合其行为特点,怎样的书刊陈列才方便其阅读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图书馆在向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少儿馆或少儿阅览室普遍陈设单一、氛围肃穆,忽视儿童的心理诉求,而且依据中图法对童书进行排架管理,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自然无法对其产生吸引力。反观众多儿童乐园专设的阅读区,虽然图书少,而且不完全是儿童读物,但总能吸引一些孩子在此驻足翻阅。原因在于这里没有图书馆规章的禁锢,却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感知、充满童趣的行为体验,这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图书馆应该借鉴此类经验,以儿童为本,利用儿童喜欢色彩丰富事物的特点来美化环境,利用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设计相关设施,利用儿童喜动的特征来布置空间,打造动静皆宜,阅读与游戏功能互补的儿童阅读区。图书排架应按主题予以简单明了的分类,既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又方便引导儿童阅读。台湾地区的“纸风车绘本馆”就以童话情节为设定,采用艺术的设计手段,结合故事情景,营造出八个主题阅读空间,使儿童产生在故事中阅读的感受,带来了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改变儿童安全教育一味依赖枯燥说教的局面尤有帮助。

3.3创新主题活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策略。要克服儿童阅读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病,务必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而安全教育作为此前罕见涉及的活动主题,对现有体系是个有益的补充。该主题活动设计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层次化的活动内容,0-6岁幼儿以绘本故事为主,穿插各类模拟游戏,开展启迪教育;6-14岁少儿以安全常识教育为主,结合各类科普活动,让孩子动手操作或模拟体验用火、用电、溺水、坠落等意外伤害及人身侵害,深刻了解各种伤害的危害性,提升防范意识;14-18岁中学生以知识普及、生命关怀为主,通过各种案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知晓伤害的诱发机制、合理的规避方法,遵循基本规则与规律,培养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二是活动不能仅依靠图书馆自有场地,必须向学校、社区渗透,深入到儿童生活周边,以弥补传统活动覆盖面小、受众面窄的缺陷。温州市少儿图书馆曾于2010年在五个社区成立“毛毛虫上书房”社区阅读基地,对社区内3-12岁儿童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周边家长、儿童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有强烈触碰感与参与感的特点,开展各类情景模拟活动。如改编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妈妈妈妈怎么办?”“小老鼠别害怕,千万不要跳下来,妈妈妈妈就来了。”“妈妈怎么还不来?老鼠弟弟要跳下来。”“老鼠弟弟太顽皮,高高的地方太危险,千万不能往下跳,要把妈妈紧紧抱,紧紧抱。”又如利用儿童对警察、消防员等公职的崇拜,可邀请他们参加《坏人来了》、《火场逃生》等情景剧表演;再如,模拟道路交通环境,向儿童传授行走、骑车规范等。此类活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儿童参与后印象深刻,更便于对安全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2)

近些年来,儿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儿童溺水到踩踏事件;从校车事故到校园伤害;从食品安全到网络伤害等,儿童意外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害儿童安全的主要原因。儿童是弱势群体,有得到安全保障与监护的权利。然而中国多数的儿童安全教育主要以传授安全知识为主,当学生面临危险时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危险。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安全教育领域,使儿童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反思自身行为,领悟生命真谛。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利于儿童在安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内涵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不同、价值取向差异、研究背景的不同等,研究者们对生态体验安全教育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道德体验论》的作者刘惊铎教授把生态体验描述为“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设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还有学者(程从柱,王全林,2011)提出“把生态体验教学作为实现生态价值教育的一种途径,并对生态体验教学的意涵进行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生态体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与自然、社会、自我构成的情境中,通过自然生态体验、类生态体验和内生态体验的有机统一,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得到生态教学意识、激起教学兴趣、锻炼教学意志和增强行为能力,来培养师生好的德行的教学”。综上所述,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理念和有效的德育方式,旨在强调教育需深入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引发儿童的道德体验。儿童安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引入儿童安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是指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所构建的安全教育情境中,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类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激发儿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升安全行为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儿童安全教育领域,自然生态可以理解为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的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保证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类生态是儿童安全教育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老师、同学、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内生态是指通过安全教育,儿童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反思自身行为,最终提升安全意识,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我国当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初见成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儿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的儿童安全仍处于发展阶段。从1992年开始开始,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关于学生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近年来的新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本着保护儿童生命健康的原则,在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出台了《中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有关部门对儿童安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相关部门每年下发诸多关于安全教育问题的文件和通知,定期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做好日常及假期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工作等;各中小学注重提升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和生存体验等安全教育活动等;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二)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得到政府社会各方的支持,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儿童安全教育缺乏

“自然生态”环境多数学校的安全教育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教学,且教育形式单一,课堂外的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安全教育知识薄弱和能力欠缺致使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的讲授和放任自流式观看影视展览、发放资料让学生自学,这种教学方式得不到师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学校领导者忽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宣传栏中的安全教育手抄报无法满足儿童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教育领导者以校园安全管理来代替安全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束缚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这种机械式灌输教学不仅会削弱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安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从容面对。

2.儿童安全教育

“类生态”环境不和谐班主任、任课教师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应该在校园安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当下,儿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安全教育是班主任的责任,与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学校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且多数班主任没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教学方法匮乏,且班主任日常还需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大。学校缺少专职安全教育老师,这是当前多数学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政府为保障儿童安全权益制定了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部门权责不明,相互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另外,社会公众的“模范表率”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五天的“正面安全教育”,双休日两天却是“负面教育”,其安全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3.儿童“内生态”意识不足

儿童年纪尚小,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危险时无法正确及时的做出决断。如在日常游戏过程中,他们不能及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且他们遇到危险时不会躲闪,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儿童对安全事件的概念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使得儿童对安全知识兴趣不浓。然而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其应急避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一)重视儿童安全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校教育应当从生活细节出发,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文化氛围,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温馨提示和黑板报来宣传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漫画等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宣传栏布置在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在操场等体育活动场所设置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牌,让学生置身于安全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在玩中学习安全知识,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更加广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师生搭建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如强调课外活动的体育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师生提供课外学习服务,普及体育安全常识、运动健身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学校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让广大师生、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还可以创建生命安全教育APP,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安全教育,如通过火灾避险-安全教育游戏,让儿童从益智游戏中学习到安全知识。

(二)促进儿童安全教育“类生态”环境的和谐

儿童的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要充分利用同学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引导,定期举行安全主题班会,经常评比安全榜样,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习同学正确的安全行为,在交流中逐渐强化安全意识。学校的安全教育需安排专职的安全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设体验式安全教育情境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与学校的焦点问题运用到教学中,还可以举办主题演讲、情景模仿等活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高参与热情。各科老师也应该承担起安全教育的相关责任,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将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家长、学校不能为避免安全事故而将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缚教育,不能通过硬性规定来束缚儿童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放手,但需要及时观察孩子活动的全过程以防止危险的发生。社会成员不能依靠每年的“安全教育日”的提醒才关注儿童的安全教育,儿童的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和谐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识。

(三)提升儿童安全教育

“内生态”意识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育主题丰富的生态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危险场景,如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还可以开展逃生演习活动,在开展演习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要告诉学生逃生要领,避免盲目演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体验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的内在实质,通过他们切身的体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保护自己的能力,遇到危险时临危不惧,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作者:李伟 车丽萍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6—137.

[2]程从柱,王全林.生态体验教学:一种有效的生态价值教育途径[J].皖西学院学报,2011(3):132—133.

[3]谢彦红.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生态体验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3(32):16-18.

[5]肖巧玲,张气.生态体验式游戏: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5(7):106-110.

[6]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7]王艳.基于体验教学的生态价值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4(17):188-189.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3)

94-142公法确立了非歧视性的鉴定、个别教育计划、最少受限制环境即根据儿童障碍程度确定不同的教育安置形态的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TheContinuumofSpecialEducationServices,包括普通班、巡回教室、资源教室、自足式特殊班、特殊学校、医疗机构等)等原则。全纳教育思想是在回归主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全纳教育并非回归主流的自然延伸。相反,全纳教育是在批判、反思回归主流教学实践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krtic,1991)。这些批判集中于94-142公法中与特殊儿童鉴定程序相对应的等级制安置体系。例如,全纳教育的倡导者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对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离、各自平行发展的双轨制体系(dualsystem)提出明确的批评,认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重新组合、建构、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以满足所有儿童的学习需要。”(p•102)。

美国教育部前助理行政长官,Will(1986)也指出回归主流存在着:1、不科学的鉴定与障碍类别的划分导致特殊教育效率低下。2、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各自平行发展,二者不能很好地协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3、等级制服务体系中儿童容易被隔离、歧视。4、家长和教师经常对儿童的教育安置,即儿童应该在哪一等级中受教育,见解不同,容易造成冲突。可见,回归主流及94-142公法中用以确定儿童安置类型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是根据儿童的障碍的程度来确定儿童教育环境受限制的程度,即隔离的程度的,是不公平的等级制度,违背了回归主流本身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并容易将儿童的障碍作为教育问题的原因,而非学校本身条件的不足①。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呼吁重组学校、破除教育的等级结构,使普通学校成为满足社区内所有儿童学习需要的地方。

二、何谓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的思想自W.Stainback和S.Stainback(1984)明确提出后就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焦点。尽管许多国家都将全纳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理想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全纳教育是什么仍然众说纷纭。以下是西方文献中对全纳教育的一些解释。全纳教育是家长、教育者、及社区工作者发起的运动。它寻求创设以接纳、归属、社区感为基础的学校。全纳教育通过在邻近学校的高质量(highquality)、年龄适合(Age-ap-propriate)的普通教室来实施,并得到所有儿童欢迎、承认、甚至强调他们的价值。全纳计划寻求建立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目标的、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的支持性社区(Salend,1998)。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

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Bailey&duPlessis,1998)。全纳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和信仰系统。全纳学校的基本信念包括ABC:即接纳(Acceptance)、归属(Belongs)、和社区感(Com-munity)。全纳强调如何支持每个儿童特别的秉赋和需要,努力使校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Falvey,Givner,&Kimm,1995)。全纳是一种价值倾向。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它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的学校活动的机会(Smith,Polloway,&Dowdy,2001)。全纳是指在最大程度上使有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受教育的努力。它倾向于让学生在普通教室,而不是抽出(pull-out)在普通教室外接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Zionts,1997)。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全纳的定义很模糊,内涵与外延很不明确,很难为特殊教育实践与教学提供准确的、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如其说全纳教育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亦或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潮。所以在理解全纳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教育概念,而应该更多的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分析。

三、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概念之间的关系

全纳教育与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与哲学基础,都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以西方个人自由、社会平等等价值为社会文化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多数时候专业人士都是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概念的,很少注意到它们间的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是很难鉴别究竟是在进行回归主流还是全纳教育。这些概念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回归主流本质上仍然是以特殊儿童应该在普通教室以外的隔离环境中受教育为前提的,它要求特殊儿童必须达到某种预定的标准(鉴定结果)才能被普通教室接收,这意味着儿童必须通过努力去争取、赢得在普通教室接受教育的权利(Booth&Ainscow,1998)。所以回归主流由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安置形式组成。全纳教育则认为特殊儿童本来就应该属于邻近学校的普通教室,他们不仅有权在普通教室里受教育,而且也应该在那里接受相关支持与服务。

因此,回归主流可以看作特殊儿童在普通教室的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的安置,而全纳教育则是全部时间都安排在普通教室里。它们的区别可以形象地归纳为:回归主流学校经常问“我们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么?”,而全纳教育学校则问“我们怎样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一体化通常泛指将特殊儿童从较多向较少隔离的环境中转换、过渡的过程,因此回归主流和全纳教育都可以被包含在一体化教育运动中(Ainscow,Farrell,&Tweddle,2000)。在西方文化背景里,主流环境被认为是儿童最标准、正常的安置环境。一体化强调调整学校的物理环境以促进学生逐步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全纳教育则是一种重组学校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学习需要的意愿与价值倾向(Johnstone&Warwick,1999)。总之,回归主流是一种使特殊儿童尽量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受教育的哲学思潮,一体化强调的是一步一步向普通教室转换的程序、过程,而全纳教育则与特殊儿童在正常环境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有更大的关联(Bailey&duPlessis,1998)。

四、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论

人们关于全纳教育争论的焦点不在于“特殊儿童能否被全纳?”,而是儿童应该如何全纳:应该以激进的方式完全容纳进普通教室,即Fullinclusion(暂译作“完全全纳”);还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有选择的全纳,即Selectivein-clusion(暂译作“部分全纳”)?

(一)、完全全纳派的观点。完全全纳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全日制的普通教室安置。它是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认为不应该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来安排他们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而应该在普通教室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普通教师应该在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下承担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责任(Zionts,1997)。完全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1、将特殊儿童抽出教育、对他们使用标签(label)的做法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Nelson,Ferrante,&Martella,1999)。2、所有的儿童都有学习和成功的能力,学校应为他们的成功提供足够的条件(Villa&Thousand,1995)。3、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Sage&Burrello,1994)。4、应该让特殊儿童在具有接纳、归属、社区感的氛围中接受教育(Salend,1998)。5、在普通教室里,特殊儿童通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教学、学生之间的伙伴学习、以及提供的各种相关服务而获益(Cook,Semmel,&Gerber,1999)。可见,在完全全纳教育者的眼里,全纳教育是不需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来证明的,它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

(二)、部分全纳派的观点。部分全纳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它认为普通教室安置并不适合所有的特殊儿童。它支持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资源教室的存在,提供从最多(隔离的学校或机构)到最少(普通教室)限制的多种教育安置选择(Smith,Polloway,&Dowdy,2001)。部分全纳教育支持者对完全全纳教育的批判集中于它的基本假设,即所有的儿童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Lewis&Door-lag,1995)。Daniel和King(1997)认为在普通教室里,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内容简单而厌倦,特殊儿童又因赶不上教学的平均进度而焦虑;完全全纳教育者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太过重视,很容易将学业成绩作为次要的任务。部分全纳教育者因此认同等级制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用,相信特殊儿童的安置选择应以儿童障碍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为基础。他们的这些基本观点与回归主流很相似。有的部分全纳教育者还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太理想化,如Low(1997)指出:“对完全全纳的追求是一种幻觉,它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概念。”(p.71);Croll和Moses(2000)也认为“完全全纳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p.2)。因此,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过于极端、理想化,大多支持特殊儿童在必要时到资源教室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与服务。更多的情况则是观念上、原则上支持完全全纳教育的理想,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采取部分全纳即回归主流计划的做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实践中则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目前阶段是如此。

五、启示

国内学者一般都承认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行的随班就读是在西方一体化或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朴永馨,1996,p.43)。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然而,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全纳教育的概念很模糊,与一体化教育、回归主流的分野并不明晰,尤其是部分全纳教育的观点与回归主流没有什么不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更无区别。因此,从广义地理解全纳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忽略全纳、一体化、回归主流思想的细微区别,将所有试图把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力都看作全纳教育。从这个角度讲,随班就读应该属于全纳教育运动范畴。至于随班就读的民族性,它与全纳教育的理念并不冲突。因为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4)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www.nationalchildsafetycouncil.org)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74-01

儿童是新生力量,清澈的目光中透着对“美”的渴望、对新奇的向往,也是生命本初的纯真追求。而在商业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中,如何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中坚持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引起了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与相关部门的关注。2015年4月17日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观摩了武汉小学根据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改编的童话剧《温暖》,此剧以音乐、舞蹈、话剧的形式展现,以“童心教育”理念为核心,试图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给予儿童真、善、美的启迪。

一、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

儿童歌舞剧是儿童戏剧剧种之一,是以诗歌、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戏剧。1917年至1919年我国新音乐开始起步,黎锦晖将以“平等、自由、博爱”为道德内涵的“人道主义”精神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创立了儿童歌舞剧。1923年前后,黎锦晖歌舞剧形式已经渐渐具备了戏剧性的特征;1935年共产党在江苏淮安成立进步儿童剧团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37年由沪东临清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成立进步孩子剧团,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和上海等处都有儿童戏剧组织陆续成立;1947年,宋庆龄创办了中国首家儿童戏剧表演团体――中福会儿艺;1982年,文化部举办了全国首届儿童剧观摩演出;1983年,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举办全国首届学校剧评奖相继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儿童剧剧目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也屡屡出台相关文件;2010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28号文件指出:“积极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推动儿童歌舞剧教学的普及”;2012年10月全国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议强调要明确和把握儿童歌舞剧音乐试点工作思想,高度认识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儿童歌舞剧的现实意义

(一)儿童歌舞剧中体现爱的教育。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随着活动领域的逐步扩大,初入小学的儿童情感不断丰富、深刻,已经具有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在欣赏、表演、创作等音乐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情感反应的能力。卢梭在著作中《爱弥儿》讲到:“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基础。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培养儿童的情感,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学会爱人、爱他人、爱人类社会。”

(二)儿童歌舞剧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世纪席勒、拉扎鲁斯、格罗斯等心理学家们关于幼儿游戏的实质、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探讨,认为游戏活动与儿童审美活动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刻的潜在联系,是一种审美活动。胡伊青《人:游戏者》中有这样的论断:文明发展到今天,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他是说现代科技、商业利益已经渐渐取代了古老纯粹的游戏精神,原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和谐的精神离儿童越来越远。现代科技、商业利益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通过网络信息满足自身需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儿童的“游戏精神”也大多在电子设备上的“手指游戏”得以体现。

(三)儿童歌舞剧中的模仿律动。儿童歌舞剧常常伴随着对事物的模仿,在许多的儿童音乐中常常会带一些童话色彩,出现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而模仿律动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律动形式,能够让孩子们对律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林能杰教授在吸收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运用中国道家“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生命律动学”理念,通过身体的律动能够加强儿童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感知。

三、儿童歌舞剧的推广分析与期望

儿童音乐教育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进行儿童音乐创作的人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其一,对大众来讲,人们对儿童音乐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其二,对于创作者来讲,儿童音乐创作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其市场效益、个人经济效益都是比较低的,这就导致儿童音乐创作一直处于比较低糜的状态;其三,我国音乐教师歌舞剧专业化水平较低,进行儿童歌舞剧的排演就显得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年轻人,应带着童心未泯的情怀再谈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音乐剧,呼吁本真,还儿童烂漫童年。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6)

 

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或做生意,时间在半年以上,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年龄在0至18岁的儿童,由监护人监管的孩子。监护类型分为: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和拟向监护。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

(一)学习艰难

由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缺位、亲情缺失、监护人的监管不力,留守儿童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普遍滞后。教师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旷课、甚至辍学。有部分留守儿童回家后要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占用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上课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家庭教育。

(二)心理变异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得不到亲情的呵护,家庭气氛苦闷,久而久之,留守儿童情感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内向、少言寡语,行为变异。,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隔代监护型的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疏于管教,放任自流,侥幸跋扈、我行我素难、心里异化。,家庭教育。亲戚监护型的留守儿童会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易形成胆小怕事、孤僻、内向等性格特征;自我监护型的留守儿童由于孩子本身年纪小,自我管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差,经不起社会不良行为诱惑,易走上邪路。,家庭教育。

(三)道德意识模糊

童年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黄金时期,是人们向往的时代。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心中的榜样,是孩子一生的教练,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家长的素日的示范中不断形成,而家长的长期离异使得留守儿童道德视线模糊,行为偏激,出口骂人,行为怪异,在校不遵守纪律,逃课,甚至有的殴打教师和家长,原因是父亲权威在家中消失,留守儿童就会变得胆大妄为,表现为不服监护人的管教,主要出在母亲监护的家庭。

(四)卫生习惯不良

卫生习惯不良的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父亲监护,和爷爷、奶奶监护的孩子,由于缺乏日常生活的教育和培养,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爷爷、奶奶们只求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日常卫生不太在意,而留守儿童由于本身年龄很小,卫生意识不强,无力在生活中讲究卫生,衣服,头发不洗,看上去脏乱不堪。

(五)安全得不到保障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家中的缺席,常表现一种不安全感,在调查中发现,监护人最担心的是留守儿童的安全,主要表现为交通安全事故,打架,受热欺负等。的确留守儿童在外受人欺负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受人辱骂,讽刺挖苦和他人殴打等。

(六)缺乏良好教育环境

1、家庭教育环境裂变;亲情缺失和残缺,造成家庭教育的功能弱化,甚至消失殆尽。家庭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无人指导,监护人无时无力管理,情感关爱不够,留守儿童要承受很大的心里压力,负荷之大,不敢想象。加之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知识贫乏,家教方法有限或不当,致使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2农村学校教育承担着一定的家庭教育职责,加之课业负担重,教师致使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不够,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在校深感低人一等,在家空寂无聊,进而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3、社会环境糟糕;留守儿童情感饥渴,得不到大人的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就会在社会上寻找慰籍。然而,社会是个大染缸,留守儿童年龄憨小,经不起哄骗和诱惑,别人一点点的好处就会上当。很多留守儿童放学之后喜欢在路上逗留或者去往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久而久之,喜好成性,吃喝玩乐,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地危害。

二、成因分析

1、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留守儿童形成的社会根源

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僵化落后的体制虽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一步转换过来。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1],决定了农民工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也将长期滞留在农村。因此,城乡二元体制不打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也将长期得不到解决。

2、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出现家庭教育问题重要原因

由于隔代监护、单亲监护、自我监护和亲朋监护的天然缺陷,留守儿童家庭实际上已经解体,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使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留守儿童便成为“问题留守儿童”。

3、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2]

从现实情况看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尚未结清,留守儿童工作既无对策,有无措施,更没无资金保障,许多学校对留守儿童工作裹足不前,只是统计数字和报送名单而已。,家庭教育。

三、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7)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8)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未满14岁,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状态令人堪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留守儿童的人身侵害,如:殴打、勒索、欺诈等;二是,意外事故伤害,如:溺水、触电、车祸、食物中毒等;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1.政府层面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缺位。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维护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的权益的专项法律、制度,立法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没有真正地从法律层面得到明确的表达与维护。此外,地方各教育行政部门缺乏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安全、教育等现状的开展实时调查、监管和保护工作。2.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法制教育。首先,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条件比较简陋,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状态和行为表现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次,农村师资有限,很多学校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心理教育。再次,学校缺乏系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训练;此外,学校缺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使得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方面出现了家、校脱节的问题。3.家庭教育功能与监护功能严重缺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监护严重缺乏的表现主要包括:一是,父母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二是,监护人不能有效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4.社会监管的缺失和不良因素的干扰。首先,社会对于儿童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影响。譬如:“金钱万能观”、“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的社会思想,严重误导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娱乐场所仍然违法向对未成年开放,致使过早流入社会而又缺乏自制能力的留守儿童沉溺于色情、暴力等网络世界中,导致其违法犯罪。此外,一些社会成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所表现出的冷漠、无视、甚至轻蔑的态度,严重损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的心态逐渐失衡,产生厌世情绪和异常行为表现。

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改进对策

1.政府应加快推进专项立法,完善相关教育体制。首先,国家应积极推进立法进程,构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和教育改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配套体质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第三,逐步构建和完善监护人管理制度,明确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约束和监管监护人履行其职责。此外,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不断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环境、办学条件等,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安心、安全、安乐的家园。2.学校应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演练。首先,学校应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着力完善师资质量,实现“责任到师”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建立学校与监护人沟通机制,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态,督促和协助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其次,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演练,利用各种媒介手段3.家庭亲子关系的改进,监护人切实履行职责。亲子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父母必须明确自身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职责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如短信、电话、视频等形式与子女及其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儿童成长动态并实施有效的亲子教育,随时了解监护人对儿童的监护情况,配合其实现保护教育的职能。最后,监护人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和心理动向,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关爱、和谐的成长环境。4.社会各界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多元保障体系。社会各界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预防留守儿童的安全风险,提升他们的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首先,社会各团体、组织要牵头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如:建立农村儿童维权中心;建立图书馆、心理辅导室等;定期招募社会志愿为农村的教师、监护人以及留守儿童普及安全教育理念与技能。其次,各大通讯企业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监护人打造一个“互联网家”的沟通平台;再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投资设计“学生电子跟踪卡”等实时监控手段,并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留守儿童,随时跟踪了解孩子的安全动向,预警各种潜在危险的发生。

作者:陈雪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9)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的认识

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有的学者将之表述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说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交往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幼儿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幼儿施加多方面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根据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还是课程领域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儿童的完整发展。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我们尝试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最终实现培育具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之目的的教育过程。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涵分析的认识

学前儿童的教育者主要是幼儿园教师,他们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虽然家长也十分重要,但在学校教育中家长是教育的合作对象,而不是主要行动者。教育的依据是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前者是外在根据,后者是内在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强调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是从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作用的,即教育应当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活动,应当倡导积极的文化价值,自觉引导孩子批判与反思消极的社会文化价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并不以掌握系统的人文社会生活知识为目的,而以丰富儿童心灵、发展儿童社会性、培育儿童良好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为目的,其中心灵的丰富是在对生活的丰富体验中获得的,良好的社会理解力、品德与行动能力是在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基于儿童生活事物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与具体性等特点。儿童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儿童性灵作为一种精神潜质,从根本上来说是纯真的,也是充满活力的。《说文》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种本初的充满活力的善性是一切道德才能的基础。幼儿教育就是要保护和滋养这种本初的善性,使儿童的成长始终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品德与社会理解力和行动能力相关,是社会理解力与行动能力的方向和灵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有品德的性灵、有品德的理解力以及有品德的行动,一切都要以道德和善为原则。

二、社会教育在学前儿童整体发展中的课程地位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儿童学会科学地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欣赏与创造美,还要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

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提出,既具有研究上的意义,也具有实践上的意义。从理论上看,有助于研究者理清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从实践上看,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有助于教育者根据不同发展领域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关照发展的细节,但这种领域区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领域有整体联系的区分,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育者需要建立一种整体教育的观念。

三、如何摆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作为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在综合与变革以前的幼儿园社会常识教育与幼儿德育基础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而是一个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儿童主要学习的是如何协调自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习得与人和环境互动应有的知识、能力、态度与行为技能等。这一课程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最终帮助儿童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与善待世界的基本态度。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

健康是所有幼儿园课程体系都需要关注的领域,它包括身体的健康、情绪与心理的健康以及道德的健康。其中幼儿情绪与心理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领域关注的问题。当孩子有良好的师生与同伴关系时,他就能获得安定与愉快的情绪,并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这是良好社会情感形成的基础。同时,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可见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社会教育在关注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时,更注重它的社会发展性。社会教育的责任是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态度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健康。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关系的认识

语言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儿童才能与人沟通。但从社会教育的目的看,幼儿园教育不能止步于教会孩子说话,还要教会孩子善于倾听,并说礼貌的话、温暖的话、善良的话、优美的话。当孩子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时,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还有作品中人物的丰富心灵,让孩子从作品中体会到善与恶的争战、美与丑的较量。另一方面,如果语言教育没有了美与善的灵魂,就会成为抽象的没有生命的符号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可能会很流利地说有益人、温暖人的话,但也可以很流利地说伤害人的话,这全看教育者如何引导他们在利人利己的立场上运用语言。可见,语言在塑造儿童的社会性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认识

引导孩子探索与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我们探索与认识世界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世界,还要学会更好地保护世界。科学的技术如果没有仁慈之心的支持,也有可能变成伤害人类自身的利剑。如我们有了更多征服自然的方法,带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引导孩子学会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有一颗仁慈之心,让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认识

艺术对性灵的陶冶具有特别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也正在于它能够展示生命的美,畅想生命的自由,弘扬生命的价值,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张扬生命的个性。它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心灵交流的健康个体。当孩子学会用画笔或是音乐表达出他内心美好的体会和感动时,艺术就产生了。同样,当感受到美与善时,他就已经接受了社会教育。由此,教育要尽可能用艺术化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各种美与善。

(作者张瑛系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

临颍电业:强化“四个能力” 打牢消防安全

12月5日,临颍县电业局组织安检、物业、信息等部门人员,对局办公大楼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检查。这是该局强化“四个能力”建设,打牢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具体举措。

针对冬季火灾易发、高发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安全自救能力,临颍县电业局以三级安全网络人员为重点,组织全局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安全网例会、班组安全活动等学习机会,开展内部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二是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知识普考,开展逃生、灭火等实践演练活动;三是组织三级安全网络人员对机关及各供电所、变电站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消除企业消防安全死角。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了全新层次。

(河南临颍县电业局新闻中心 夏占民 翟晓陆)

新乡市牧野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会2011年度晚会隆重召开

玉兔将归去,金龙腾空来。12月18日晚7时,在激昂的开幕音乐中,新乡市牧野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会2011年度晚会在新乡市新龙大酒店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中央、省市及牧野区的各级领导,商会会员、社会各界来宾共400多人在载歌载舞中欢聚一堂。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10)

前言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儿童过多的脱离群里,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会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注意,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

一、感觉统合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传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整合,然后再指导我们做出正确反映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处理信息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呈现来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运动觉,整个过程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处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体器官各个部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整套感觉统合训练来实现,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发育问题融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寓教于乐,因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他身体力行,是他学习、操作,体验的过程,任何东西学习了,体验了,做了,他就学会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经过他亲身的体验,感觉统合失调通过运动器材通过感觉的处理,让他在游戏过程中经历游戏,通过学习体验改善协调性。

二、对比中西教育的差异及对现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分析

儿童的感觉统合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总体上不会脱离儿童教育的四个方面: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中西在儿童的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给出正确的理论指导。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较

在中国,教育传统受到封建等级和论资排辈等观念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效仿,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1)《说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独体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愿、需求和个性,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为。(2)杜威在其专著《儿童与课程》中强调,要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中心。他批评传统学校的教师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而对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考虑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他也强调教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且双方都是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来参与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会使儿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

2.中西方教育中对结果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比

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来看,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时间”让孩子走完他们“安排好”的路,他们不太关注路边的“风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耀的结果,就是由于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盼,只重视整个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教育的过程,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抹灭,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西方教育则强调孩子的个性发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西方教育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缚较少,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方面往往优于中国儿童。

3.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儿童训练产品设计不止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内容,而是更多关注产品强大功能对于儿童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适、成长、创新、甚至能够在产品使用中愉悦身心等多层面渗透。

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国外所使用的训练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适应仪(见图一),这款训练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学校、培训机构,其主要采用链条式的链接结构代替传统绳索的连接,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个高度,这样儿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适应高度,符合儿童产品设计原则中成长性中的可调节性,儿童通过根据身体的摆动控制秋千的晃动幅度,整个训练过程能够提高儿童的前庭固有感觉的协调能力,运动策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从而使儿童的前庭功能神经系统得到改善。

国内采用的是圆木马吊缆(见图二)来训练儿童的前庭功能,整个设备离地面在相对安全的范围高度内,周围环境使用泡沫拼图保护起来,材料使用麻绳和皮质柔软的安全材料,而儿童在这样一个完全保护的环境中,却还是胆怯的趴在圆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让设备摆动起来更是加剧了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儿童的目的,反而让儿童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通过以上中西方感觉统合训练的对比,不难看出西方儿童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中国儿童身上很少能表现出来,而中国儿童相对保守的个性,求安全,求稳定的自我保护心理完全是儿童内心的写照。要想实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训练儿童内心的目的,必须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符合中国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三、根据中西教育的不同从而对中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指导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中国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由于缺乏对本国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这些训练比较机械,缺少互动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鉴国外的产品,忽略中国儿童的实际承受力,像这样单一的把产品照搬过来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孩子造成害怕、抵触的心理,市场上真正适合中国儿童训练的产品相对来说很少。通过以上对中西教育差异的分析及现有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总结,以中国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之自主发展权力为前提,提出了中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理论指导。

1.产品的系统性

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应把功能、人机环境、美学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考虑和应用。感觉统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企划能力等,想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清楚的界定出哪些产品对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产品是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的,不论是从整体造型上的统一方面还是色彩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整个训练产品的系统性,统一的造型显得和谐,有条理性,不统一的造型使产品显得杂乱无章,为让其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设计者不能单从“一个”产品考虑,而应该是形成“一类”产品的系统性设计。

2.儿童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不论从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现有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大多还是以圆球、圆筒训练,或者是长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号位主,缺乏新颖,而如果想吸引儿童的关注力,就要增强趣味的互动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卡通形象这个元素,如果单以一个卡通的形象作为盖子或者以印着的形式附着在产品表面估计对趣味性的增加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三维立体造型,或者适当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过儿童的角色扮演实现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颖的设计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这种充满情趣和趣味性的设计中,儿童可以欢乐、有趣的提高儿童的各方面功能。

3.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儿童的主动参与性是指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开发、管理和企划,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让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让儿童共享同伴学习方式,构建群体意识。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训练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同伴“互教”的过程,我们要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应该给予儿童以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让儿童有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兴趣,让其在与人共处中学习,甚至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习,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能互相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懂得倾听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宽容等等。

4.成年人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过度”:父母对子女倾注过量的爱,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予过多的帮助,提供过分的保护,而这些都会使绝大多数儿童变得更任性、自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干预过多是过度保护的变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学生稍微经过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变成教师自己动手为学生完成。在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我国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是在一旁陪着,保护着孩子,这样非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让儿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赖,训练机构的老师更是以“安全”为由作为训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这样看似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历练的体验过程,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想实现感觉统合产品训练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先学会从“放手”开始,不要让“保护”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使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就是训练儿童的各个感官,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干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使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注释

[1] 自处引自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2]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儿童与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建红 对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设计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篇(1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断上升。2012年底山东省0-18岁儿童数是1800多万,其中留守儿童80多万,流动儿童50多万。对这一庞大的群体的关注和研究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直接监护,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够,使得留守儿童更易成为害的对象。同时更重要的还有农村相对落后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受害人选择沉默。这也怂恿了加害人的行动。所以留守儿童性安全问题就显得重要的同时更加艰难。

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选取山东省留守儿童比较密集的地区德州、泰安和济宁和菏泽等地做了关于留守儿童害的调查,从性安全这一敏感又重要的方面来切入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旨在研究留守儿童性安全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遭受害的原因,找出具体可实行的防治策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三个调查环节。第一是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第二调查留守儿童本人,第三是调查曾经在儿童期间留守过的大学生,通过大学生回顾自己18岁前的经历,来调查他们儿童期的状况。先后发放留守儿童家长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7份,回收率为94%。发放留守儿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3份,回收率为97%。发放大学生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回收率为97%。深入访谈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长、大学生各20名。访谈留守儿童班主任10名,访谈留守儿童比较密集的学校校长8名。本调查中的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8岁,因为考虑到儿童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本次调查中的儿童的年龄为6-18岁。抽样调查的儿童平均年龄为13岁。

三、调查发现

近年来随着害案件不断的发生,留守儿童的性安全问题几乎是留守儿童问题中的最重要的方面。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性安全状况非常不乐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安全的需求是儿童安全的首要需求

儿童的安全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安全是每个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心愿。对环境的担心,对性安全的担心已经是安全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调查外出务工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哪些方面时,调查结果显示对性安全的担心已经超过对学业不能辅导或者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位居第一。41.5%的家长最担心周围环境不安全,担心孩子被侵害。40.5%的家长担心学习作业没有人能辅导。24.4%的家长担心孩子自立能力不强不能照顾自己。在调查中我们分析过只有女孩的家长的最不放心的情况,得出的统计结果是,83.3%的家里有女孩子的家长最担心的是环境不安全,遭受害。(见表1-4)

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个案L,女,35岁,有两个孩子,大的女儿已经4年级。小的是儿子大班。大孩子断奶后在外面打工。打工快10年了。她说,最担心孩子的安全,特别是寒暑假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里还好一些,但假期里孩子成天在家。老人顾不上。在外面打工每每看到别的地区的孩子因为家长看护不周到遭到毒手,心里就紧张的要命。担心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性安全知识缺乏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只有26.9%的家长很了解孩子的性心理和性生理。只有23%的家长平时对孩子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远远低于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比例(45%)(见表5)。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将性教育特别是性生理教育的任务转交给学校,而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也没有系统的讲述过生理卫生的知识。

在调查的学生中,55%的学生不知道怎样看待生理卫生知识。70%多的儿童否认生理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11%的儿童认为生理卫生知识羞于启齿;15%的学生认为生理卫生知识不敢接触;5%多的学生很避讳,8%多的学生很好奇。在调查中还发现竟然有56%的儿童不知道生理卫生的知识。(见表6-11)

在访谈中,泰安宁阳的一个小学,学校有8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5年级的班主任刘老师说,性生理教育,我们不好意思说,第一是学校领导没有要求我们上,第二,是我们在班上和学生讲这些内容,很别扭,要是强制让我讲,我会脸红脖子粗。

(三)性安全教育几乎是空白

在调查中,问及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70%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是青春期的必修课。但是却有76.2%的家长平时不对孩子进行性安全方面的教育。(见表12)在调查儿童的时候问及学校可曾开设过关于生命或者性教育的课程只,只有30%多一点的学生的学校开设过。当问及这些开设过的学生都讲什么内容的时候,他们多数回答忘记了。或者说,班主任开班会的时候可能会说一些。就是开设的这些学校中,没有一个是专职的教师在开设,更没有专业的教材。

访谈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说,我们这些人,没有文化,家长出去挣钱。我们最多能让孩子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就行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做好饭。别的方面指望不上。孩子不听我们的,孩子还是听老师的。性教育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怎样讲。在调查中就是外出务工的家长也只是担心孩子的性安全,真的让他们告诉孩子预防或者应对害的建议,他们也不知道。

在搜集山东省害案例的时候,我们看到法院的一个案例。其中有一个被告的家长是这样发现孩子被侵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不喜欢隔壁的叔叔了,问及不喜欢的原因,孩子说,每次叔叔给我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往我的身上尿尿。在调查中,一名公安系统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一个暑期,他们曾接到10多起关于留守儿童的案例。案件的加害人几乎都是熟悉的人。而这十多起案件中,有的加害人不止一次的侵害一个或者多个儿童。案件性质恶劣。同时令人发指。通过这些案例,也看出性安全教育很重要。但是怎样能让性安全教育实施开来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抵制害加强性安全教育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努力的事情,是一个需要国家、学校和社会相互协调的事情,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事情。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国家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扶植落后农村搞第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各种途径的招商引资形式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其次还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医疗和教育制度,使儿童能够在家长就业的城市很方便的受教育,而不是义务教育入学还要受到户籍、住房、社保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再次,法律法规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安全的独立司法保护体系。同时现有的儿童相关的法律有的也缺乏可操作性,儿童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体现。修改完善现有的《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儿童发展纲要》等,突出留守儿童性权利的保护内容。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加强性安全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从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从专业的教育场所,还是从儿童社会化的优良环境等方面,无疑学校有别的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从幼儿园到大学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在一个完整的学期或者每个学期设置固定的几周系统讲述生理知识和性安全知识。配合儿童不同的年龄状况,采用图文并茂的教材和专业的教师讲解。有必要的学校要设置单独的性别教育实验室。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让儿童接纳身体,愉悦身体。从认识身体开始,认识社会。

首先,在幼儿园阶段,对性别有懵懂的认识。3岁左右是孩子性意识开始萌发的年龄。幼儿园,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上厕所是不一样的,在不一样的上厕所的行为中,开始教育孩子,游泳衣盖住的地方都是自己身体需要保护的地方。同时告诉孩子自己的生命起源。其次,小学期间,必须要孩子知道身体的很多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别人触摸的。还有小饭桌的挑选除了卫生的标准要求外,性安全与否是小饭桌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的低年级,孩子对婚姻、对生育有一定的好奇。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满足孩子的这些好奇。小学高年级,有的发育快,营养好的孩子就会出现第二性征。这个时候也要教给孩子必要的生理知识。再次,多数的孩子在中学期间都会出现第二性征,伴随第二性征出现的是青春期综合指征。而这个时候也是很多家庭更年期的妈妈遇上青春期的孩子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的性教育引导就显得无比重要。中学必须专业的教师,专业的教材,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能引导孩子正确度过青春期。最后,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在承传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再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但是对孩子进行社会性别教育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社会性别教育是让学生在正确看待生理性别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促进两性和谐发展。通过社会性别理论梳理,通过审视性别社会化的过程,通过透视影响性别社会化的过程的因素,引发两性反观自身,正确看待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积极抵制刻板的性别印象,建构两性气质,促进构两性的发展。

性教育在现在多数人看来还是隐秘的事情,所以家庭在实施性安全教育在当下也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必须有敏锐的安全意识。转变意识,将精神需求看的重要些。转变意识将性教育看成是和别的学习文化知识一样的,没有什么神秘感。同时不要将性知识看成洪水猛兽,看成是黄色内容。将性教育知识视为生命的科学知识,同时及时告诉孩子相关的保护措施。外出务工的家长要经常回来看看。增加和孩子交流的频率,除了电话,适当的增加一些联系孩子的手段,比如QQ或者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