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华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1 18:27: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华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华教育论文

篇(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完,甚至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人的一生都可以学习,都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说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从小学抓起。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有些小孩子靠眼观耳闻一遍就能牢牢记住所见所闻。小学生在生活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他们的思想、人格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无论对他们的成长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无法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传媒迅速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文化不断冲击国内文化,很多小学生对奥特曼、樱桃小丸子等等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对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却一无所知,传统文化可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1.提高重视意识

在各国文化漫天飞舞的今天,不是要排斥它们,而是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习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祖国的花朵从小有一个认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要从小开始了解、学习。

2.诵读经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化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权威性的文化精髓的代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大多朗朗上口。诵读经典一直以来就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能在诵读中感受文化经典的文字美感和抑扬顿挫的韵律,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该诵读一些较简单的经典,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而且要反复朗读,直至可以随口背诵,牢记于心,甚至可以运用于日常交流中。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是相对抽象的,而经典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又是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生活中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做法之一。如端午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由,与哪位人物有关,在这个节日都会有哪些习俗,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名言、诗词等等,再联系自己家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去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所有中华儿女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

篇(2)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辞令。在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避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常体现为:

称呼。《阿Q正传》中阿Q宣布“造反了”之后,赵太爷为何要叫他“老Q”?赵白眼也要叫他“Q哥”?而假洋鬼子在未庄人面前为何要称“革命党”为“洪哥”?这里便有一种文化的意义: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在欧美,“老”则是衰弱、无用的同义词,人们最忌讳称老。只有了解了这些称呼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才能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但很多时候,谦称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高高在上和虚情假意。《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说话的语气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她对迎春姐妹们的念书态度不以为然,谦称“不是睁眼的瞎子”的背后反映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文化观念牢牢地盘踞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此,聪敏乖巧的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便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见,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脆弱敏感、小心谨慎。

穿着。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为何湿的是“青衫”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料、颜色表示地位高低的服饰文化。古代“白衣、白丁”是指平民百姓,穿红着绿者是有品位的官员,而黄色则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袍加身”即是登基为帝。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知晓了这种服饰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的情感内涵:他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次。《鸿门宴》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俗,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本应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的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了第三等的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则只有“西向侍”的资格。这种座次安排是颠倒的,由此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辱。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讳饰。《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饰作为礼数渗透了汉民族文化。《药》中华大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痨病”,便感到不快。《祝福》中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时离开人世,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又表明了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这在教学中应加以细辩。

信仰。以下两例可看出东西方的信仰的差异:一是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窦娥冤》);二是父亲,父亲,看在圣母的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守财奴》)。

总之,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语境和汉文化传统对教材中话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发掘,促进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篇(3)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只要语言一被使用,一被赋予意义,它总是要同一种文化发生关系,无论是表达、体现或是象征一种文化,语言和文化融合成一体。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制约着语言,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化的传授和传播要借助于语言,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只能通过语言来描述、保存和传播。语言又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一种文化就能进一步加深对其语言的理解,更准确地运用语言。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了解掌握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大学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即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即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许要对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大学英语面对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将来他们涉外的机会也许不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但他们人数众多,加之他们文理兼顾,学科繁多,专业各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往日益增多,他们将来必定担任跨文化交际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要与使用目的地语的人们进行交往,必须了解其言语习惯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不会因文化的不同而误解其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决定其交往的社会规范、道德习俗、言语规则。如果在学习外语时,只注意语言表层的意思,而忽略其深层的文化因素,就会引起误会和矛盾,甚至造成冲突。由语法、词汇等引起的错误,可以被谅解和接受,但如果违反了语用规则,询问和探听对方的隐私,如年龄、收入等,就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破坏与对方的关系。

学习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往的英语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知识和句型操练上,句型大多是:“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等。这种完全脱离了文化背景的句型练习,即使学生练得倒背如流,在实际运用中还会遇到问题,比如,中国人路上相遇,会互相打招呼,去哪儿?干啥去?如果我们遇上外国朋友也如此发问,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认为你是在干涉他的隐私。因此,脱离文化的背景,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只会使学生将本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语言学家L.R.帕墨尔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掌握目的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价值观念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现在的父母更是把培育独生子女成才当做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为了孩子,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致孩子离家求学后,无法忍受空巢的失落感,追随孩子去他乡陪读,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为孩子而活着的依附品。而美国的父母们认为,孩子只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会因孩子放弃自己的追求。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们放手让孩子独立行事。因此,美国孩子自幼养成独立自主习惯,崇尚个人奋斗,依赖父母被他们视为耻辱。中国人凡事讲稳妥,在稳定中求发展,而美国人最崇尚的就是创新。如果课堂上哪个学生的观点闪出创新的火花,立刻会受到教授的另眼相待,大加赞赏。

2.词汇的含义不同

词汇的含义包括它的比喻意义、风格及感彩等。对于学外语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还要了解词的文化含义,否则,会犯严重的语用错误。会把好言当恶语,把嘲讽当称赞,在交际中引起误解。如peasant一词,在汉语中是“农民”的意思。中小学课本中常见“Myfatherisapeasant.”的句型,但是“peasant”一词,农民只是它的基本意义,它的解释还有“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知道了peasant一词的多种意义,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外国人对我们叫农民为peasant感到难以理解。同样,许多外国人对Thepoorpeasanttalkedabouttheirhappylifetoday.(贫农谈到他们的幸福生活)这句话感到费解。poor就是缺钱、缺物、贫穷,贫穷的农民还有什么幸福生活可言呢?因为他们不了解poorpeasant和richpeasant是区分解放前阶级成分的用语。

在中国,有些词是贬义词。如: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而在英美国家,这些就是像teacher,doctor一样的中性词;同样,在汉语中,ambitious为贬义:野心勃勃的,在英语中却是褒义词:有雄心的,有抱负的。相反,propaganda(宣传),dogooder(做好事的人)这些汉语中的褒义词,在英语中却是:煽动、空想的社会改良家,好管闲事的人。由此可见,在学习词汇时,不仅要掌握词的表层意思,还要了解词的深层含义,感彩,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汇差异。

3.文化习俗不同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文化习俗的巨大差异。受其影响,许多不同民族间日常交际用语及其行为也有巨大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定障碍。如在称呼上,汉语中有伯、叔、舅、姑、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习俗,年少的必须一一道来,否则,便被视为狂妄无礼。但在英美国家却截然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分长幼,不分年龄和地位都可直呼其名。尤其是在互相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年幼的儿子直呼父亲名字,女婿直呼岳父的名字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在我国,这肯定被视为大逆不道。礼尚往来中,中国人一般会买较贵重的礼物,花钱越多,越能表达对对方的情意,直接送钱也是常见的。而英美则只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只要喜欢,接受的人是不在意是否贵重的,直接送钱就更令人难以接受。《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三单元《礼物》中,描述了美国一位老妇人于八十岁生日那天接到女儿寄来的支票时,悲愤已极,撕掉了支票的情形:Slowlytheoldladystoopedtopickitup.Herlovelypresent.Withtremblingfingersshetoreitintobits.”在西方人眼中,给钱只是履行责任和义务,而精心挑选的礼物却凝结着爱和感情。女儿不愿花费时间为她买件心爱的小礼物,表明她不爱自己的母亲。

中西文化差异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处处留心,认真观察对比,努力掌握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好分寸,言语行为得体,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目前,使学生深刻细致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征,是我们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双重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双重的文化知识。教师的双重文化素养是文化教学的保证。教师要不断提高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新动向,以便正确地指导学生;鼓励他们扩大阅读量,拓宽文化视野;应多与外籍教师交往,由此可以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应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大量观看原版电影,收听对话录音,使学生熟悉了解目的语文化特征,进而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文化教育应寓于语言的教与学之中,而不能独立于语言的教与学之外。

篇(4)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通过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条件。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所采用的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创境激趣法。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该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如在教二氧化碳性质时,我首先“变”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即用一根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一小小的魔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勾了出来,使他们产生了想要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的愿望。

2、实验激趣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一个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话,即使讲得再深透,语言再动听也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我一个不漏地让学生动手做了,不仅如此,我还努力改进课本实验,把一些演示实验也改成了学生实验,通过人人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环境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把环境保护教育穿插在化学教学之中,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化学教学内容,从学生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在讲到二氧化硫时,就可以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告诉学生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它能导致水质酸化,毁坏树木、庄稼。

2、规范试验操作。例如,进行化学实验时,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有些药品取最小或采用微型实验,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会节省药品,减少污染,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改进实验操作。将一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演示实验,我们将实验中的铜屑改为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即反应,脱离即停止反应,可以让学生轮流观察或操作,使二氧化硫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总之,改进实验操作方法有多种,我们要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旧物质和废物,将原有的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改进,以达到更安全可靠、趣味新颖、快捷方便、可控制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等目的。

篇(5)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批外语教师出国深造,亲身体验到掌握语言不懂得对方文化很难顺利交际的问题;而且语言知识的逐渐普及促使教师更自觉地注意语言的使用环境和场合。近十年来,外语教学的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在教学中增加了对文化差异、文化理论的研究。 

1文化差异问题 

在校园里只要我们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英语语音,语法学的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例如:上课铃响,教师进教室,学生起立,齐声说:“good morning,teacher.”这在汉语中可以说:“老师好!”“老师早!”,但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在英语中teacher却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只是一种职业。在英语国家,中、小学生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前冠以mr.,mrs.或miss.。正如woifson所说:“在与外国人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和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的规则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语言学的相对性。”所以说,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并且反映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深入推广文化教育呢?本文试图从文化教育方面做些探讨。 

2文化教育的范畴 

首先,不要将汉英词汇一一对等,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汉英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词素和语意结构,分别表述不同的概念系统。然而这一点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学生尽管用英语同本族人交流,却存在着编码和译码的错位。其次,尽管大多数学生已不在用“no,no. it’s really bad.”来回赞扬之语,然而他们常误认为字表意义相同的汉英语言,其功能也完全相同,尤其对言外之意理解不够透彻。最后,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没有适当相关的背景知识,常表现为阅读速度缓慢,复述时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歪曲原文。 

3几种具体的文化教育方法 

3.1 开展文化比较活动开展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得当。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角色,对于语言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或场合的问题应该指出来,使学生逐渐获得“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敏感”。在句型教学中学生容易只顾形式忽略内容,机械地操练,教师尤其需要不断地从旁提醒。 

3.2 利用教具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例如,讲解house在英美一般指什么样的房子的时候,不如让学生看一幅图片。其次,电影是了解西方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些是专门介绍社会情况的记录电影,自然十分有用。好的故事片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提供丰富有用的材料。在美国,有的教师使用不同时期的电影使学生对各时期的社会习俗有所了解。电影《卖花女》是研究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特点和礼仪的一份绝妙教材。教师如能加以适当的指导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电影还是观察、研究姿态表情、动作等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的十分有用的材料。 

3.3 适当地选用辅助教材在教学中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或在自编材料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有些英美出版的质量较好的课本采用了不少文化上的差异,有的单列一项,称做“culture comments”,有些对话也是研究文化差异的好材料。所谓真实材料指从实际交际活动中选取的材料,并非编教材的人自己撰写的。 

3.4 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或报道时留心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我们的学生能到英美留学,在当地人民中生活较长时间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就是从文学作品和日常新闻报道中来。问题在于如何选择这些阅读材料。如果学生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那就所得甚少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各阶层关系,各种社会问题,各种深层次的人物性格剖析等方面,从而养成在自学文学作品时探究文化常识的习惯。 

4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往中,产生不愉快结果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包括语言行为的方式。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文化教育是否应列入教学内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应该如何在文化教学中提高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社会习俗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并了解目的语文化中的人们在平常情况下和紧急状况下的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例如,在日常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喜欢谈论天气、地理位置等话题,而把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作为禁忌的话题。再如,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习惯推辞几次才接受,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而英语国家的人则习惯当场把礼物拆开,并且要赞美几句。 

总之,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们需要历史,地理,文学等多方面的具体知识,但更要重视对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技能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达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6)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先给大家看一个我在教学中曾遇到的句子:“When you a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

这个句子许多老师和同学可能都见过,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确切含义不十分了解。这个句子很有特点,整个句子每个单词都不太难了解,可以说这里面的词汇学生基本能看懂,但把这些单词放到一块儿,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翻译。有人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理解能力出了问题,怎么连这么简单的词构成的句子也看不懂。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而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英语文化的学习。

学生学习英语,如果不懂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就很难真正掌握它的语言,因为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过程。可以说,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者精确理解文意的绊脚石。如果我们不能明确相关的文化差异,纵使单词量再大,对于一个句子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原因不用多说,那就是不了解句子背后隐含的文化因素。“When you a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这句话其实来源于拳击比赛。它的意思应该是:“当你被击倒在地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你出局了。”

很多中国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含糊不清。理解上出现困难的原因不在词汇,也不在句式结构,而在于对外国文化缺乏相应的了解,所以产生了理解障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真正的学好并掌握英语,单纯的学习语言技能是不够的,学习同时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层的学习和研究。我相信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还有大量类似的例子,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基础,学生就无法真正了解和体会一些句子的含义和引申的道理。

二、文化教育的方法

1. 加强比较,将中、西文化常见的差异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我曾经用过图片对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了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图片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觉,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学生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在欣赏图片之时很容易就记住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2. 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教学中供学生参考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外国生活、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我曾经两次参加了由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桥”美国高中生夏令营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西方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不同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而且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会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3. 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英语文化的简易读本,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我曾经在假期让学生读一些英文作品的简易读本,学生在读了之后词汇量增加了,而且对相关文化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读其他方面的书籍。比如,喜欢地理的同学可以读一些青少年版的《国家地理》等。

4. 组织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西方人重要的节日,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我曾组织学生开展针对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重大节日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西方文化。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对于西方文化有了深深的体会和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篇(7)

学习外语不仅要学习语言,而且要了解一种文化。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文化的同时,要着重了解对方国家的喜好和禁忌。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共同点和相异点,因此,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有互通和不同之处。

一、英汉语言中禁忌语的相同点

一些敏感的、不快的话题是英汉两语中普遍的禁忌语,如说死亡、疾病、天生缺陷、年龄、体重、婚姻状况、工资、信仰、财产、犯罪等。因此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总是回避它,尽量用委婉语代之。

如说疾病,对于很熟的亲戚或朋友,中国人也会委婉地说,以免让患者或病人产生不悦情绪,对于不熟的人一般都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英语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替代词:如西方人用B.O.代替狐臭body odor;C.C.代替癌症cancer;V.D.代替性病venereal disease;a slow learn 代替愚蠢的学生 a stupid student。

二、英汉语言中禁忌语的不同点

由于中西方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的不同,英汉语言中也存在许多不同点,如果不加以学习,运用不当的话就会闹出笑话,甚至影响两国友谊及今后建交。为了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学习中西方语言差异及其禁忌语是十分必要的。

篇(8)

2.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2.1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传统教育中对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知识的传递,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一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不主动不积极。还有就是在评价机制的发展上比较固化,创新的方面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上就不充足,逐渐会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还有就是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当前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但应试教育依然是当前的主要教育教学的模式,所以这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有着严重阻碍。

2.2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探究

第一,针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要能多方面进行实施措施,首先要对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形成社会的合力。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学生本身,都要能够重视起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提升,学生要从根本上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第二,要能将绿色实验引入到化学课堂当中来,在通过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传输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中。这样就能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又能够将环保意识得到加强。第三,要和化学的教材紧密结合,将价值观的教学和情感态度教学有机的结合,充分的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求得以实现。通过兴趣教育以及意志教育等方式手段加强化学教学的策略实施。将情感态度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进行融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上进行引导,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利用能够造福社会,并要和实际相联系,进而增强化学历史教学的内容。第四,对教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加强完善,从而来提升工作的热情,对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问题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方法进行改善,对教师实施师德教育,进而来增强职业素质以及自身的责任感。将老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采取奖惩措施对教师的不负责行为采取控制手段,以此来提升老师在教学上的质量保障和工作的积极性。第五,要对化学的实验教学力度进行强化,同时也要保障经费的充足,为化学的实验教学提供经济的支持。实验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化学概念形成以及实际的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对实际中的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增强,故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实验教学结合实际加以有效调整。

篇(9)

二、引入化学家故事

渗透自强品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结合化学史,引入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学习其身上所具有的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献身的执着与顽强的科研品质.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元素氟的制取可谓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危险性大.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跨时六、七十年,一些化学家不顾身体健康损害,甚至生命危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化学家亨利•莫瓦桑历经数次实验失败和严重的砷中毒,成功地利用低温电解法制得单质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化学难题.

三、凭借化学实验平台

渗透科学精神与品质教育实验是化学课程的灵魂,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平台,渗透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教育,并贯穿于实验过程始终.

1.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布置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严格按照实验程序操作;如实反映实验现象,尊重观察到的细节;若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应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认真重做.

2.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是分组实验,还有许多单个实验往往也需要两个人合作或者多人共用一台仪器.只有学生间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实验时不要随意动用他人他组的仪器和药品;要服从小组长的统一安排,按事先的角色分工有序实验.实验完成后,要保持实验台面清洁整齐和有序,为后面要实验的同学提供方便.

3.环境保护的意识

如今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环保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化工生产,还是化学实验,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教师可从环保意识培养角度设计多个思考问题:①空气中排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有怎样的后果?②为什么要用气球来收集一氧化碳尾气?③实验结束后,对于气球内的一氧化碳尾气,应该如何处理?在学生对问题③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拓展延伸出对化学实验“三废”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思考.如,对于废液和废渣,应教育学生做到分类存放、及时处理,不得随意倒在水槽或垃圾箱中.一些废酸、废碱,可用中和反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

篇(10)

2.结合时代特征改进教学方法

当今时代是空前发展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因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改进教学方法。

2.1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广泛收集教学相关信息,增加自己化学知识的储备,将教学内容清晰、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在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教师可以将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改编成网络流行的歌曲如小苹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方便学生记忆。

2.2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每一个课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图文合一,动静相辅,形象直观。它能够动态的演示复杂的过程,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只是靠教师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但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原子核排布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增加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

2.3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3.逐渐引导社会一切教育为高考服务的心理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当前化学教学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单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课堂位于的价值取向。一切教育为高考服务,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1)

2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性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下形成的高分低能者,打造自主学习者,让学生在课堂中起着主导地位,而不是按照老师事先制定好的思路来学习,更不是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获取知识。当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将教育主体设定为学生,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应该由以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路者。长久以来,教育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怎样教”的问题,而学生“怎样学”的指导则相对较为缺乏,被动式的接受是学生的习惯性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师,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调查发现,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现在的化学课堂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做笔记,对此,教师的理由是为了高考,学生的反应是“习惯了”。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基础知识好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学习能力,却使大部分中等生因部分难点知识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他们发挥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高分低能,违背新课程改革初衷,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化学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高度,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造知识技能相融合,过程与方法能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强调尽量将书本中的固定知识转化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探究意识,实行另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激发探索的热情。众所周知,和生物、物理等理科课程一样,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过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未来的发展,尤其对于将来有可能步入科研领域的学生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当下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很少有老师愿意花费大把大把的珍贵且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安排学生自己做实验,实验活动变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变成课堂上讲实验,甚至随之产生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奇怪现象,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我国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国当前社会制度发展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目前并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实施中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当前及未来的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关注学生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同时在学习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有追根溯源的习惯,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教,课本所写,而是要敢于通过自己的实验来验证那些化学方程式或者化学现象的正确性,敢于质疑已有并且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在生本课堂的实现过程中,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在备课时,就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自己怎么教;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这里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学生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当然,这需要通过相关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和实践活动来帮助教师完成角色的转换,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符合生本教育要求的教师观和课堂观,并且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生本课堂的教育模式。

4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4.1生本教育在新课程高中化学常规课堂上的应用

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目前高中新编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编排,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鲁科版”高中教材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离子键是怎么形成的,高一的化学课本中是先安排钠与氯气反应进行化学实验,先让学生在宏观上对此化学现象有个大概的理解,之后通过分析原子的组成结构,他们结合的方式、原理以及结合条件,最终达到让学生明白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产生的静电作用导致的。对于新编化学基本理论课程中其它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也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方便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为了让学生尽快理解并将元素周期表烂熟于心,可以从量变和质变这一规律来讲述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当时的创作灵感和编排原则,模拟科学家们当初创造发明的情景,让学生用设身处地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势,从而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和极大的探究热情来学习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