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区域规划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44

区域规划设计

区域规划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68-04

1 地域性视角的理解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世界建筑正遭受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建筑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各地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遭受着强烈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师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对地域性设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来讲,首先受区域地理气候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气候环境。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建筑周边的城市环境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形式。在规划设计上也是同样,规划设计的地域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规划区用地布局、道路组织和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而并非盲目的应用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规划设计思路。

本文主要结合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片区所处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貌条件,从道路组织、天际轮廓线塑造、户外空间等方面探讨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规划设计。

2 项目概述

2.1项目背景

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定的巩义市2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大力推进它的建设将对巩义市整体的产业发展起到统领性的作用。随着相关政策的确定和规划的完成,集聚区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位于集聚区内部的村庄如何发展、村民如何安置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豫联产业集聚区的工业大多为二、三类工业,未来的发展会对产业集聚区周边村庄的居住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所以结合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服务片区建设,将所涉及的8个村庄全部迁并至综合服务片区中建设。

综合服务片区西起现管委会东侧道路(连接县道七大路与豫联集团南环路),东至岳岭村,北起集聚区南环路,南到片区规划环路。总用地规模39.62hm2,地形复杂,东西方向长约1900m,相对高差约为90m;南北方向长度约为300m,最窄处约130m,相对高差约30m。

2.2项目概况

豫联产业集聚区位于巩义市中心城区的东北侧,北部与河洛镇相接,南部与大峪沟镇相连。集聚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我国东西向的重要交通动脉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集聚区北部穿过,焦桐高速从西侧经过,集聚区向西经河洛路与中心城区相连,向南通过七大路与国道310相接。

综合服务片区位于集聚区的南部,北侧为铝电产业片区;西侧为物流服务片区,并且与站街镇区相距较近;东部位于岳岭上,地势较高,呈台地分布;南侧为生态山体,视野开阔。综合服务片区的地形地貌按成因类型属于黄土台塬地貌,海拔高程在120~222m之间,地势大致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整个综合服务片区呈台地分布,台地呈现出水平延展之势,东西长南北短,且南北方向台地之间高差较大。(图1)

2.3现状建设情况

综合服务片区现状中的居住用地主要是寺沟村的安置小区和驻驾河村的部分安置用地。寺沟安置小区为多层住宅小区形式。驻驾河村有部分窑洞和独户住宅以及少量多层住宅楼;岳岭上现有工业企业一家。

3 地域禀赋空间要素分析

3.1符合地域特点的道路结构

综合服务片区东部村民自建住宅前道路路线蜿蜒曲折,虽硬化情况较差,路面宽度仅有2米左右,但能够较好的连接综合服务片区南北两个方向,成为北部台地与最南部台地联系的有效通道,较好的解决了南部和北部的高差问题。综合服务片区西部地势变化相对较少,道路已经硬化,道路路面宽度约10m,联系集聚区南环路与县道七大路。

3.2城市形象

正在修编的巩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将豫联产业集聚区纳入到巩义市城市综合服务片区范围内,豫联产业集聚区位于巩义城区东北部,且由于巩义独特的地势,综合服务片区在七大路(县道)与南环路交叉口隔沟相望,十分突出,而且成为整个豫联产业集聚区人口形象地带,故而其整体空间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服务片区南侧有较高的山体,整个区域北高南低视野比较开阔,且由于豫联产业集聚区的组团式布局特征,综合服务片区南部是结构性生态绿地,具有较好的景观视野。

3.3趣味和谐的传统户外空间

综合服务片区内现状建设较少,仅有的几家村民自建住宅,每家户外都有一个平台(入口处),平台依靠旁边高大树木而设,且有石凳、石桌等简易的小品设施,形成十分有趣且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户外空间。

4

基于地域性视角的设计策略分析

地域性设计主要针对综合服务片区内部的禀赋空间要素,借鉴其形成原理和空间特点,一方面使规划设计方案能够较好的与规划区域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留或延续村民已经形成习惯的空间形式、场所精神。

4.1延续基地肌理的路网组织

本次规划设计在对现状地形地势进行充分分析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的路网进行有效的地域性设计的探索;不局限于北方传统的方格网式路网组织结构,根据整个综合服务片区西、中、东部不同的地形特征,积极探索与综合服务片区地势相结合的路网组织。

综合服务片区东部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变化较多,以弓形道路结合地形形成东部南北向主要联系的道路,并在弓形道路上延伸出两条折线形道路加强与北部东西向干道的联系。(图2)这些弓形道路、折线型道路借鉴规划区内蜿蜒曲折道路的组织原理,在相对高差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有效延长道路长度,减缓了道路坡度,有效的解决了地势高差较大的问题。

综合服务片区整体道路网设计呈现出路网密度大,道路红线较窄的特点。道路红线较窄便于利用综合服务片区内地形,规划的操作性较强,易于实施;另一方面由于道路路网密度大,使每个地块面积较小,便于对8个村庄村民安置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划分。(图3)

步行交通则有效利用好地形地势的特点,结合开阔的视野和南侧生态的自然环境,建立多条与南边方向直接的步行联系。步行交通结合支路和公共绿地布置,步行系统深入到各地块内部,将地块内的绿化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规划区内丰富的步行路网体系。公共绿地作为步行系统的节点,是居民休憩娱乐的良好场所;且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形高差关系,为居民营造优美的观景平台,成为综合服务片区的景观特色。(图4、5)

4.2传承地貌特色的地形处理

整体综合服务区竖向设计强调尊重现状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场地设计尊重台塬地貌的特征,形成丰富的错落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以台地为主。道路高程设计结合建筑高程、主要场地标高设置,局部用坡道、踏步等步行通道联系上下两台地。局部道路高程与建筑室外高程差别较大,考虑设置二层或三层入户。道路竖向设计是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综合考虑基地的现状地形地貌、防洪防涝、以及工程管网的布线要求。(图6)

4.3山城融合的整体形象设计

综合服务片区整体城市形象设计主要考虑一些主要的视点综合片区天际轮廓线的塑造,主要考虑综合服务片区给的视觉形象要求,特别是七大路与产业集聚区交叉口等重要视觉观察点的视觉形象,避免形成一堵“高墙”视觉形象。故而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建筑布局,特别是小高层住宅布局留出一定的视线通廊,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内建筑与山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视觉形象。(图7)

4.4丰富有趣的户外空间组织

景观视廊的设置结合综合服务片区内地形高差及道路对景设计,形成7条南北向贯通的景观视廊;同时在每个小区内部形成多条非南北贯通的景观视廊,给小区内部居民提供了十分开阔的景观视野。景观视廊主要考虑提升居住区内品质,给小区内部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景观视廊的设置考虑将小区内部核心空间组织起来,形成有机联系的景观系统,并形成空间丰富、层次错落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图8)

区域规划设计篇(2)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居住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居民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发展到强调住宅平面布局与内部功能分区,从注重社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关注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这反映了居民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成功的社区规划应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现代居住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现代居住文明的内涵,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主要是分析现代居住区规划的新理念及发展趋势。

1、过快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不断扩张,由此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利用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滞性”缺陷。城市更新与城市扩张过程中,中圈城市巾大量现的封闭社区等新城市宅问形式改变着以往的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一些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房地产市场数据能够直接反映住宅供给环境的改变,并可以间接预测出城市居住分异结构及趋势。封闭社区的大量崛起导致城市社会空间碎片化与公共空问私有化;现代社区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加剧了社区邻里关系淡漠。这些都是我们现代城市居住区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上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以期能减少相关问题的产生。

2、现代城市居住区域现状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小区 内 景 观过于形式。看上去很美,可是,离人们却还有距离。虽然普遍小区里都会有大面积的草坪,但是不准人们走在其中,以至于景还是景,路还是路。绿地面积大,但是相对集中,植物,尤其是较高的植物太少了。植物的作用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造氧、遮阳、除尘、降噪以及吸收废气、保持水土、增加湿度等功效。现在小区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3、城市居住区设计新理念

3.1、与高科技的的结合

新的居住区设计理念首先就应该是一个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休设计都与高科技手段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智能化的新概念居住区。人类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已经完全有条件利用高科技手段,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应用在物业和楼休甚至室内布局上,解决现在住宅中存在的一些间题。达到理想的小区环境。使它成为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贴近自然的建筑艺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为人们提供一种安全、舒适、方便、高效和节能的生活、工作环境。

3.2、与绿色生态的结合

城市住宅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布最广,与居民口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绿地,它在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美化居住区环境和为城市居民创造室外休息活动场所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从城市住宅小区的历史现状及设计原则看,对现代住宅小区如何营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探讨很有必要。

增加小型的小区出人口,休现各个楼体的个性,方便识别,小区景观和设施要更接近居民,解决居民停车位的问题,加大室内的弹性空间。

3.3、与人性化的管理的结合

小区总面积过大,几个大门不管安排在哪个位置,都会有离它比较远的楼体,所以,我们应该把居民区做成开放式住宅,我们可以在利用现代化的安全监控系统的支持下,加强门禁系统。在主要的几个大门之外,另设几个小的出人口,使小区内部的道路,真正可以四通八达。使没有开车的居民可以就近出人小区。这样,既可以把进出的车辆和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流,又可以解决城中城的问题。避免现在小区用围墙完全隔开周围环境,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些街道。把小区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充分节省地上空间的利用率,把机动车的车库移到地下,车辆的出人口设在整个小区出人口附近,以便方便管理和保证小区内居民的安全。山于机动车辆全部移到地下,所以,停车厂内设备设计要全面,电器设备:变电设备,紧急用电源设备,中央监控设备,照明设备,显示灯设备,电话设备,内线电话,扩音设备,火灾报警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如电梯,电视等。管理设备:收费管理设备,交通管理设备,厂内监控设备。给排水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和消防设备。空调排风排烟设备:空调设备,排风设备和排烟设备。停车厂是住宅小区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又把整个小区的机动车全部移到地下车库里,所以,安全问题是首要的,各种设施一定要完善,以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全。

3.4、整体与部分的结合

楼体之间的楼间距加大,高低穿插,使整个小区富有个性之外,还要使每个楼与楼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设置不同的设施和小景,便其识别性强,个性鲜明。也可以使整个小区更美观。一方面,有央庭院作为社会共享部分;另一方面,将绿色延伸到每一户的窗户外,使住户在视线里就能看到好的、美的社区环境和城市环境,或使住户能走人绿色,使之成为可享有的绿色。围绕中心绿化的景观之外,还应该把小设施、小景观做到在一个楼体周围,让他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3.5、与人性要求的结合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从重视建筑木身、单体户型,开始变为关注居住环境、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的是共享空间的价值。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人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在越来越注重人居环境的今天,我们应该把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真正做到花园式的住宅环境,把小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与周围的环境融合起来。改善现在小区的独立院形式。

3.6、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

在设计当中应该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给居民创造一个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给大家一个交流,运动和休息的场所。解决现代小区,绿地面积普遍用大面积的草坪来休现,草坪和各种较高的植物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应该使植被更丰富一点,多种和移栽一些植物。公共绿地和住宅旁边绿地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要求,所以,应该改善现在,创造花园式小区景观。采光也是人类住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休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在的住宅,由于房间不管是朝向哪个方向,都会有采光不理想的时段,所以,我们把部分独立式的楼体做成可旋转式,使住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房间的角度,满足房间采光的需要。

3.7、与建筑物功能的结合

对于室内 ,为了能体现空间不同的功能性,我们把室内做成弹性空问,房间的格局可以随意变化,把墙体作成像挡板一样可以自山推拉的墙休,为改变室内布局,留出尽可能大的弹性空间来满足人们对家这一空间的不同需求。使家不仅仅局限在静止的状态,还可以做为宴请朋友、开派对、聚会以及家庭健身等业余生活的场所。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

4、实例分析

这里我们以宜春市某小区绿化规划来进行具体实例解析,本小区位于宜春市建设北路与外环北路交汇处,北依原始生态森林,南望袁山公园,毗邻未来的行政中心区,社区占地约116 km2 ,建筑面积约为173 km2 ,以后现代欧陆风格设计缔造宜春市标志性高尚生态社区。

4.1规划原则和思路

规划时利用原有的地形条件,依山就势,追求简洁实用,景观均衡,以绿色、舒适、便捷、安全为设计核心(图1) 。在植物造景上,根据其特点,将整齐的植物造景与雅致的自然风景相结合,以提高方案的完整性和观赏性,同时又兼顾实用性。在设计中摒弃了绿篱围边,松柏成行的传统布置,采用开放式规划,使小区平面图案简洁大方,富有时代感。因小区内房屋栋数较多,为避免设置过长的景观大道,在小区的区域划分上做文章,通过设置多条步道和分段步道以缩短住户出入小区的步行时间。小区景观设计时结合地势尽量提高绿化率,并设置多个景观广场,将布局细化。与主体楼群形成45°夹角;北边3栋楼房相对独立存在。

4.2 步道与广场结合,节约空间,增加绿化率。

小区内景观步道并不是一道到底的存在于小区之中,考虑到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和绿植,将房屋规划分块进行,主楼群对称于景观步道,用5个水景区缓和坡度,形成小区入口的主体景观。步道两边设置块状绿植依附于水景之上,且根据楼间距离设置水景区大小,使得5个水景区有大有小,有弯有直,水的流动暗示了房屋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广阔的休憩空间,解决了现今小区内居民沟通场所过少的问题。主楼群与两侧楼群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也被利用起来,设计成2个三角形的小花园,这样不但提高了土地绿化率,而且增大了休憩空间。北边3栋楼房因规划离主楼群较远,出入均走北侧入口,故于主体楼群间没有设置过大的步道,只设置了一些弯曲的小道,便于通行,这样也便于保留原先的绿植。

4.3小区绿化规划特色

依附地形规划景观。小区地势略有坡地,故北边地势略高,南边地势略低,小区设计时保留了北边坡地绿植,在余下空间将房屋规划为4块:主体楼群、左侧楼群、右侧楼群、北边独立3栋楼房, 4部分之间有步道连接,且各部分房屋均设有小区出入口。主体房屋群呈轴对称分布于景观步道两边,由景观步道的5个水景区将地形坡度慢慢由北向南缓解,步道两边设置大量绿化景观和休憩场所,使绿化景观有连接房屋并引导房屋发展方向的作用;两侧楼群依靠道路建设,

结束语

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社会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对。在快速城市化和全面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之中,如何结合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功能类型、人口特质等诸多因素,促进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社会空间的整合,将是能否保证国家稳定的关键,也是居住社区规划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主体,在社会交往的习惯和方式上,以及在对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社会网络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异质化及同质聚集的趋势已然形成,如何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在防止城市人群过度分化,甚至异质群体对立局面的出现,同时又保证适度竞争的存在与发展,并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等多目标中,寻求最佳的平衡,达成居住社区的社会整合发展,将是居住社区规划不容轻视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13-02

交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脊柱,也是旅游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能否“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直接影响着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程度和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旅游开发而言,景区内部线路和外部连接线路都是增加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交通规划对于后期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甘肃文县为例,探讨地方旅游交通的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文县交通以212国道、东青公路为主干,212国道和东青(县道)公路形成的三个出入口成为文县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以白龙湖、碧口水库、汉坪咀水库为依托的水运网络兼备的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助推文县又好又快发展。县域内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到兰州、西安、成都三个省会城市都需要一天的时间。

文县的内部交通由国道212连接周边的主要景点,其他的县级和乡级公路可以作为景区连接线路的主要线路。随着旅游景区进一步开发,内部交通的线路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文县内部已修通文武公路、文碧公路和何马公路等重要公路,截止2009年,全县通车里程达2043.5公里。境内公路交通已初步形成以国道212线为枢纽,一条省道、一条省养县道和10条县乡道路为骨架,辐射各乡镇,连接各村寨,与外相连的公路网络,路网密度43.83公里百平方公里。

当前,文县旅游交通还存在以下问题:旅游交通的线路系统没有形成与规划目标相适应的通道系统、景观系统;交通主要是村镇日常生产生活而规划设计,较少考虑到旅游发展,景区与拟开发的景区通行状况差、等级偏低的现象,不少路段仅能满足农用车行走,凹凸不平,路面窄,远远满足不了规划目标的要求;城区到景区旅游专线车少,距离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要求尚有很大距离;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缺乏,目前旅游区交通多从交通建设角度而言,缺乏针对自驾车游客的服务设施,影响到旅游地的整体形象,也不方便游客旅行。

二、规划思路

(一)规划目标

以国道、省道为骨干,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城区至主要旅游区(点)及主要旅游区(点)与国道、省道之间的交通道路和设施,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最终建成线路合理、设施先进、服务优良、功能齐全的旅游交通网络。

(二)规划原则

遵循区域交通规划的整体原则,着眼于发展大旅游的需要,依托现有交通道路及服务设施,强化其旅游服务功能;强调交通线路的连贯、顺畅和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充分考虑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思路

第一,交通先行,适度超前发展。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协调适应,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出入性和旅游交通的信息化程度,构建新型的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连接交通、区内交通、景区内交通等多层次交通体系。

第二,层次差异。在现有交通线路的基础上,依据未来游客的规模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建设旅游交通支线和开通公交班车。同样,在旅游交通建设中注意层次有别,区分交通路、旅游路和景观路。

第三,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文县旅游交通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对外旅游交通线路、旅游交通联络线和旅游交通辅助设施。

其一,旅游交通集散中心。交通集散中心地分为三级:一级集散中心地为文县县城区(位于白水江畔);二级集散中心地为碧口镇汽车站(未来建设);三级集散中心地为各个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出入口处,以岷山天池、白马藏族风情区等为重点。其二,对外旅游交通线路。公路方面,主要依托G212国道、县内省道(大姚公路、东青公路),尽快修建高速公路,将武都区外纳乡、中庙乡峪家湾村为高速公路过境处,连接重点景区。铁路方面,依托成渝铁路(在建),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开发铁路旅游专列业务。其三,旅游交通联络线。可将文县城区至岷山天池、麦贡山白马风情寨、李子坝茶园风光区等景区建设成为旅游交通联络线,按照风景道来建设,并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开设公交车和旅游专线车。其四,交通辅助设施。交通辅助设施主要包括自驾车营地、汽车站、停车场、售票服务处(点)等。

(四)架构旅游交通结构与空间布局

一方面,以城区为主,建设文县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形成旅游交通轴线,构成一级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另一方面,以文县碧口镇、过境高速公路(未来建设)、G212国道、S206省道各出入口为节点,形成至主要旅游区(点)的旅游交通轴线和交通网络,构成二级旅游交通集散中心。

三、交通规划要点

(一)旅游联络线建设

围绕文县城区建设形成便捷的景区之间公路旅游交通体系,促进文县旅游交通向网络化方向进军。完善文县城区通往各旅游景区(点)的公路交通条件,提高旅游景区(点)至主干公路的公路等级质量。围绕国道G212及省道S206线及东青公路的建设,主要优化建设“城区—岷山天池”(主要建设桥头乡至羊汤寨的旅游公路)、“城区—石坊—石鸡坝—哈南寨”、“城区—三国古道摩天岭”、“碧口镇—碧峰沟—李子坝”等线路,打通主要连接主要景区的旅游环线。

旅游联络线既是游客从交通集散中心、交通干线进入景区(点)的通道,同时也具有旅游观光路的特点,按照“景随路开,路为景开”的原则,其建设必须突出交通和观光两大功能。同时,必须在保障交通道路建设可行性的前提下,突出保证其交通功能与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提高景区之间公路的等级质量,道路建设不能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并有可靠的安全保证。

(二)风景道建设

风景道是道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景观道路,是把服务与休闲融为一体的廊道,起到景点与环境的串联、整合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文县有条件建设一两条富有旅游功能的风景道,成为兼具交通、景观欣赏和服务休闲功能的廊道,并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山区景观生态路。风景道全部道路沿线应设立清晰的里程标志,配备齐全的沿线道路公用设施和分站点,适合各种交通工具(自驾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通行游览,从而构建完善的交通系统。

1.乡村风景道

可通过对“城区—石鸡坝—哈南寨”、“碧口镇—碧峰沟—李子坝”的乡村公路升级作为乡村风景廊道来进行规划设计,在沿途道路两侧栽种多种乡村树种等,对道路两侧的民居、廊桥等进行修复,增加乡村农家乐接待服务点。

2.县乡公路

县内干线道路应全部达到三级路标准,建成“文明样板路”。重点乡镇公路应达到二级路标准,一般乡镇公路达到三级标准,村道不低于四级标准,实现城区至乡镇通二级路、乡镇之间通三级路、村与村之间通四级路的目标,形成省、县、城、村四道八达,村村相连的公路网络。

3.自驾车服务系统

(1)自驾车营地

针对自驾车游客日益增多的形势,可借助交通条件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交通主干线沿线(可在G212国道)和岷山天池景区周边建设自驾车营地,提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停车观景平台、路侧郊野公园,建设小型野外生态露营地,沿途开发通往道路两翼的短程徒步路线。

(2)自驾车服务中心

城区建设面向城市游客的自驾车服务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汽车租赁中心,可在通往各个景区公路沿线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多功能停车场,增加自驾车服务项目,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车辆服务设施。

4.公路管理

在养护管理方面,综合好路率稳定在80%以上,省道80%,县道75%,乡道70%,一般乡村道路60%。在公路服务质量方面,另外,还可在完善公交车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公交专线车上播放介绍景点的电视片,车内外印刷精美的风光图片;公交车站要求醒目安全,干净整洁,站牌标注清楚正确,方便游客;公交车运行准点,行驶安全;在各主要站点、车辆上配备多语言导游设备。

5.景区内交通

在旅游景区交通的建设中注意层次有别,区分交通路、旅游路和景观路。交通路选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环境相结合,不破坏自然环境与地质景观;旅游路为配备游客休息点、厕所、垃圾筒等设施的步行道;景观路为游览旅游服务,配置标识系统。

景区内游线上的交通应建设为“景观步游路”和“生态旅游路”,风格为自然游径,铺设少量本地材料与人工材料,做到没有人工痕迹,如木栈道可用原木枝来建,体现原生态理念。

在景区内增设电瓶车,采用开敞式设计(专为夏天而用),做到无污染生态;在有条件的景区设立特色交通工具,既具有交通功能,又能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如牛车、山区的独轮车等。

6.交通服务设施

区域规划设计篇(4)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大城市的扩张达到空前规模,但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有限,相关城区规划行业不完善,导致我国大城市在进行城区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容易丢失当地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出现大城市布局普遍雷同、甚至是不合理的现象。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地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尤其在当前大城市的发展阶段,文化软实力跃然成为整体规划的重点。而城区作为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整座城市所能体现的聚集点,也是对外宣传该城市所特有理念的最佳平台。在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于城区景观设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得城区景观规划与设计成为一项规划难题。因而笔者以广州的城区规划为例,结合这十几年的珠三角城市发展情况,对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进行一项针对性探讨。

1.2 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人们的视野逐渐开拓,城区景观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表现该城市独特地域文化时,如何从简单的图形图案里组合成一个具有内涵的景观,如何从单调的色彩模块里构造出一个具有多彩的视觉标识,这些都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此本课题的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 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城区景观规划的概述

景观指的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空间单元;具有异质性空间结构和相应功能关系的生态单元嵌块体;为人类或生物所感知的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1]。而本文所论述的景观便是最后一种解释,从景观所表达的视角来看,城区内的公共建筑布局,包括城区的公路、铁路、河道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建筑,都属于城区所在的外貌景观。

2.2 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概述

视觉识别最早出自企业CIS视觉设计理念,“企业为了塑造企业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活动传达出去,以显示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一个战略性活动和职能”。视觉识别在20世纪后期发展迅猛,尤其在国外企业方面,就像在街上走进一间街边的肯得基快餐店,你也永远不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肯得基、会不会走错了。因为肯得基的视觉识别个性鲜明、深入人心,让你可以从密密麻麻的店铺里,一眼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而在城区规划的过程中,同理,人们的记忆总会对规划良好、鲜明独特的城区景观有着更深的好感,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记忆在脑海里。

3 影响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因素

3.1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历程的积累和体现,历史遗迹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凝固和浓缩了人类各个时期的文明,以物质形态展示了城市演变的轨迹,融合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2]。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大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大多可追溯到上千年,由此而沉积的历史文化,颇为丰富,且又富有极大的差异性。

3.2 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因其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原因,形成自成一体的文化特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这种民俗文化特征在民间至今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从城区规划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的植入往往是当地规划者最为缺少的,因为在我国的城区规划上,规划者往往直接国外挑取优秀城区规划设计的案例,以此形成长期照搬照套的陋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用最快的速度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城区规划,且具有一定水平的审美效果。但却缺失一种所特有的民俗文化,如同有了躯体,但没有灵魂,这是极不科学的,理应被否定。

4 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具体表现

4.1 公共服务系统

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而研究建立的一系列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应该说在整座城市的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当中,公共服务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譬如公路的指示牌、公园的长条坐椅、街道边自行车存放的条框等等。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设施,所需要的视觉设计却又不那么简单,除了实用之外,还须避免呆板、普通、单一的形式,力求创新,要注意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风格的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便于管理之余,也较为美观。

4.2 城区园林景观

除了公共服务系统,城市里还存在的大型景观就只有城区园林,具体表现为城市里普遍存在的公园,特别是在当前全民健康的号召下,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每天到公园里散步、跑步的人,逐渐增多。因此在对城区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公园给人带来的愉悦性和舒心性,讲究精巧,切勿大刀阔斧。而就广州的城区园林景观而论,格调分明,错落有致,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城区园林规划典范。

4.3 色彩布局

色彩布局在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里是一个新命题,因为此项设计不仅在国内城市少见,在国外城市的视觉设计也为数不多,主要是运用光、色、声系统营造出一个令人舒心的环境,尤其在对人的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色彩布局,能够极大提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同时,还加强人与环境的联系。

5 结语

我国城市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大多数城市拥有一定的历史,因而与国外的空白城市规划不同,我国在对城区进行规划之时,多数考虑的是局部的改良,而非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这就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笔者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沉积;(2)努力挖掘所拥有的地域性特点;(3)创新设计,追求人性化服务。

区域规划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风景区规划设计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地域文化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的传承方式的分析,对确保风景区规划设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地域文化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体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域人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步积淀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血液之中,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建设对内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城市景观服务于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目的是希望运用特定的元素,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段,为人们营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舒适可用的环境空间。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环境,它是为特定的人群服务的,只有体现特定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才能符合特定人群的生活、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才能达到其服务城市的设计目标。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才能为城市中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城市的景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城市景观建设对外的形象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体现个性的地域文化。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城市的地位和亲和力,乃至城市的整体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其文化内涵建设和形象建设,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是已经为诸多城市的领导者和规划建设者认可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内涵的最直接、最表象的体现。一座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所有的城市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或是所谓的“现代化”下的千城一面,不应该是我们城市发展的目标。将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构建个性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避免城市建设趋同化,建设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城市,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目标。

城市的自身发展,决定了其景观建设必须融入地域文化。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如果丧失了身独有的个性文化化内涵,即使经济社会取得一定暂时的成果,其发展也必定难以持续和长久。城市的景观建设必须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展示出自身的、个性化的地域特征,才能激发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一方面,地域文化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和构建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能为城市的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其本身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谐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需要城市自身地域文化的融入和参与,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的时候,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融入到城市形象的血脉之中。

三、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

1、信息时代,先进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对地域文化景观趋同化影响

随着世界各地掀起的经济化浪潮导致的信息技术的跨地域传播和人员的跨地域迁移,一种文化可以随时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一些源于地域特殊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地方精神和城市特点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消弭殆尽。文化的均质性发展,统一的景观营建技术,相同的建筑材料,相似的结构背景下,也导致了地域文化景观的趋同。王云才教授通过分析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为主的“四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旨在建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提出了过滤与分离、适度与协调、保护与维护、培育与参与的调控机制。

2、市场环境条件下国际招投标对地域文化景观的冲击

目前规划设计市场向境外开发,日益增长的专业领域交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计水平,增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共性,也增加了本地文化的多元性。在大都市的中心区,可以轻而一举的找到西方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反映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作品。如西班牙的古根哈母美术馆(建筑师:FrankGehry),伦敦的加纳瑞沃夫办公楼(建筑师:CesarPelli),上海的金茂大厦(建筑师:SOM)等等。但是我们也要警惕的这种“国际性城市”的“地位商品”形象脱离了内容,成为城市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另一方面,精神意蕴的平面化,以形式上的华美、离奇和紧张、刺激来取得效果,使城市景观影像化。面对境外与西方现代文化由文化源地向扩散靶地扩散的过程中,地域传统文化在景观营建中趋于边缘化的态势。

3、局限模糊的观念定义,导致地域文化景观斑块的破碎化

现今在强调地域文化景观或者景观中延续的历史文脉时,大都从建立在笛卡儿的人类与自然或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分立的哲学基础上进行考究。关注的是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垂直关系问题,同时也认为自然和文化在景观中是可以严格分开的两个平行概念。这种纯粹二分法的误区和所秉持的单一的局限景观保护观念,在面对景观保护、管理和设计过程中,出现了管中窥豹的尴尬局面,这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保护”行为实则更加剧了地域文化景观斑块破碎化的进程。

四、地域文化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的传承方式

1、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各项自然特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特定地域,各项因子之间往往都有错综复杂的关联。因此,在规划与设计中,很多时候需要设计者在充分了解每个单项因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与人的功能使用,自然生态保护、作品艺术价值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从而使得后续规划与设计过程,更为合理;设计成果,更为科学。

2、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一)、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

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和作用留下的种种印记。这些印记,直接反映长期以来人们与地域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也是地域特征的一笔宝贵财富。在设计中,应该加以合理利用与保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旧有景观结构与要素进行了新时代的演绎与新功能的表达,而不是随意抹煞。

(二)、人文符号因子

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在后现代主义代表的众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文符号因子在设计中的应用。如1972年设计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将纪念馆主体建筑置于地下,而把旧有故居建筑形式当作了符号来应用。在红砖铺砌的广场上采用了故居建筑平面形式的白色大理石铺装图案,用不锈钢架子勾画出了故居的建筑轮廓等手法,都是在通过景观营造,对场地进行符号化隐喻,来表达旧建筑的灵魂,使得整个景观细部,充满生活情趣和地域特色。

(三)、民俗风情因子

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伴随着人们不同生活习惯与地域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延续至今,也对地域的开发与保护产生了重(四)、社会特征因子

对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及应用当今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格与面貌己经同传统古典园林有了千差万别,其中园林作品所处社会时代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当今园林建设己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服务一家之需。因此,现在的园林作品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开敞、外向的面貌,通过各种类型场地来满足各类人群的社会需求。在发展的历程中,其始终以保持公园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注意跟随时代需要扬弃既有状态和管理方法,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指导园林建设。

五、结束语

风景区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对地域文化作用的重视,严格施工体系,促进风景区规划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村镇建设成为学术和实证中关注的对象。快速城市化区域作为一个特殊区域, 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 呈现出城乡复合、动态多变的发展特征。由于多方面原因, 快速城市化区域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要使它和谐、健康发展, 在规划建设中, 必须认真对待该区域的绿色体系的研究与规划, 运用基于该区域的特征的、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 构建人性化的居住和公共空间, 创造城市与农村多功能相互协调、多种价值体系综合优化的空间环境。

类似于绿色城市设计理论,村镇绿色体系规划将设计理论牢固建立在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强调多种因素的动态协调与有机统一,追求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和环境保护等多方目标,力图实现村镇多功能相互协调、多种价值体系综合优化,使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多因素动态平衡与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村镇体系。

一、规划背景及规划原则

1、规划背景

近年来,宽城县和全国一样,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日益突出。一方面,农村人口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又有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需求。从宽城县现状情况表明,现有部分村庄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难以配套建设;一些村庄村民生存条件较差、饮水困难、可耕种土地稀少;也有一些村庄地处滞洪区、矿产采空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易发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还有些村庄位于县城近郊,随着县城规模的不断拓展将逐步成为县城城区的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村庄整治、重组,是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推进宽城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2、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依据宽城县地方村镇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进步,以及当地人文特色,力求创造具有地域特色与时代风貌的新型民居社区。规划中遵循如下原则:

(1)利用依山的自然条件,创造全新的社区生活环境,营造适宜人生活的生态居住环境。

(2)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民居社区。

(3)创造合理的构架,将良好的视觉效果、完善的功能统一起来,追求高品位的新民居社区。

(4)提供生动的活动空间,在方便邻里交流的同时,兼顾生活的私密性。

(5)解决好城镇道路与新民居社区内部道路交通的关系,形成安全、便捷、流畅的内外部交通环境。

二、绿色体系规划建设内容

1、用地布局与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通过对现有社区的环境整治,充分利用现状沿路商业带及滨河开敞空间,强化重要公共设施轴线和绿化景观的串联作用,突出社区公共设施核心和开放空间,依次展开新民居住宅组团、新旧住宅混建组团、旧村改造组团、公建组团、绿化景观组团功能区。

2、道路与河道生态体系构建

作为具有景观廊道作用的道路景观和河道景观,其生态构建方式的探索不可忽视。在主要起运输作用的道路的生态建设方面,首要侧重的是道路的合理规划,道路规划区位选择以不破坏原有景观生态体系为前提,尽量减少道路对原有景观的隔离、破坏。对原有河道生态建设方面,完善设施,保证水质,整治河岸线,恢复生物多样性,在满足河道的灌溉作用的基础之上,考虑设置为村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同时注意河道的绿化,营造亲水景观,适当增加水域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方式,塑造真正的“资源、生态、景观”现代水利理念。

3、绿地景观生态系统

规划中坚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系规划思想,从改善和提高新民居社区整体生态质量的角度,通过社区内部绿化轴线、滨河绿化渗透、社区内部的组团绿地组成区内“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架构功能完善的生态绿地网络。各种绿地设置在保证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的休闲功能和景观功能。依据不同性质绿地特征,通过园林设计、花草树木的合理配置,绿化和美化环境。

景观规划中强化沿省道的公共景观带,完善滨河景观带并向社区内部进行渗透;一条东西向的景观轴线联系被省道分割的两部分社区;社区内部分散着一些景观节点,集中村民的休闲活动。规划中依托核心区景观的统领作用,依次展开各个景观次中心,形成富有层次的景观效果。不同的功能组团使用具有个性的景观主题,采取软质绿化景观与硬质铺地景观的相结合,强化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的点缀作用,营造优美宜人的社区环境。同时,注重用地内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除社区内的绿地景观,规划用地周边的自然景观、滨水景观和绿色景观也是构成社区整体景观系统的重要元素。

4、建筑的生态设计

北方村镇院落大多为独门独院方形结构,多采用坐南朝北的形式来充分利用光能,这样就为整个庭院生态设计提供了方便,并且庭院生态设计要体现家园性、休闲性和功能性。庭院内应种植一些绿化植物,一些面积较大院落内可开辟一定得蔬菜种植区或稀有水果种植区。既充分利用了光能,又可起到立体绿化的作用。

许多村镇建设过程中部分领导片面理解新农村的建设理念,尤其在建筑设计上,盲目的“洋化运动”,景观设计公式化,这样高投入,低收益的硬质景观,却降低了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脆弱性加剧,而且丢弃了本土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使本土景观的地域特色逐渐减退,与本地的文化特色不相关,导致了村镇景观生态所应有的自然感和亲切感的消失。

因此在本次村镇规划建筑设计中,根据当地的房屋现状情况,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

(1)各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到宅基地的变化,可根据村民需求和规划用地现状灵活布置院落尺寸和辅助用房。同时,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太阳能等设施的安放位置,使其外立面建设效果尽量统一规整;

(2)建筑风格定位:建筑景观一方面应新农村的现代形象,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充分反映各类性质建筑的性格特征;

(3)建筑群体处理:突出建筑群体景观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由于可供村民选用的户型高度不同,因此在组团组织中更注重建筑高度的控制,保障成排、成片的高度尽量统一。特别是对于成排、成组新建的住宅组团,选用统一的户型,保证严整的建设效果。

5、太阳能新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重要内容。具有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全国各处均可开发、无需开采运输、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等特点,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太阳能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结合村内各个公共建筑不同的屋顶形式,统一布置太阳能集热管,并配合以辅助储能设备和加热装置,24小时(或定时)向用户提供生活热水(保证生活热水温度,流量计量收费)。

结束语

村镇规划和发展是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处于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村镇因为地域环境的特殊而有其特殊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村镇规划应改变传统观念, 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合理地保护、利用和开发自身资源。将绿色的观点引入到村镇的规划和建设中来,指导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寻求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协调统一, 建设高效和谐、持续稳定、舒适美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镇人居环境, 从而从根本上保持村镇的自有特色并实现其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信息化控制技术在电网建设的作用,建设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和区域电网的规划体系设计建设进行探讨,具有实践性的意义。

一、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概念首先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2001年首先提出,并在2003年启动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我国在2009年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同年即启动了相关的标准编制、研究计划、专项技术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的智能电网以建设特高压电网和实现各大电网之间的协调发展为重点。根据我国国家电网对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是指以特高压为电网主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和控制现代化技术,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的电网技术。智能电网较于传统的电网技术相比,具有自愈性、交互性、智能性、兼容性和优化性等多个特点。

二、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

智能电网技术对传统的电网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自愈能力、互动性、兼容性、优化性和多元性几个方面。

1、自愈性

智能电网利用信息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的实时监控,在发现问题时快速的进行判断并作出保护动作,如将发生故障的线路或者电气元件隔离,及时的进行恢复供电,保证不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现象。此外,实时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对电网的运用状态进行预测,如将大电网按照风险隐患的等级划分,对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的手段。

2、兼容性

智能电网要求可以实现多种发电模式的接入,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在分布式发电和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等多种发电形式发展的形式下,传统的电网难以实现这些电力的兼容和接入,但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智能电网可以同时将集中式发电、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染料电池发电,这一技术有其是对于可再生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光伏企业并网发电,即极大的促进了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有助于改善电力结构,促进电力发展的绿色、环保和高效利用,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3、互动性

新的电力发展形势对电力企业与用电者之间的电力营销工作提出了新的互动要求,包括友好的信息显示界面和及时的信息传递和用电需求管理等。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依靠其通信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双向的互动,这对于改善用户的用电体验,具有很好的效果。电力企业通过与用户之间建立双向的通信系统,企业可以对的用户的用电情况、成本、安全用电情况、电费收缴情况等进行了解,用户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用电方案,从而实现的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4、优化性

智能电网技术包含智能化的电力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根据电网电源分布、用电时间段的分布、电网荷载传输情况等对电力进行调度,实现以最小化的电网运行成本实现最大的优化运行效率。智能电网还能实现对电网损耗的有效控制,识别无论是自然状态下的能源损耗还是人为破坏的能源损耗,通过与现代化建筑物智能电气系统之间的联系,将整个电网的电力损耗降到最低,实现电力资产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的优化。

5、多元性

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的调节供需关系,通过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运行,实现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智能电网以物理的输配电网络作为主体,以双向、集成、高效的信息控制系统作为平台,实现对电网的监测、控制、调度、市场运营和维护处理等多种业务,实现电网业务的多元集成化。

三、智能电网发展对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建设要求

智能电网和电力环境的发展,对区域电网的规划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智能电网的的场网分开对发电和输电环节的新要求;新能源接入的要求;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能源环保的要求;潮流电力需求对电力调度的要求;区域的电力资源配置要求;电网主网架需要适应不确定的负荷变化的要求。对于区域性的配电规划,还要实现电动汽车、自行车等公共充换电设施、光纤入户、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智能抄表和收费等自动化的建设。现行的电网规划体系几经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新的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电网性能、电网效率、成本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

1、电网性能

围绕电网的可靠性展开设计,进行预想事故集的研究,是智能化的区域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智能电网新的性能要求,必须对传统的电网进行完善和升级,建设多适应性的智能电网规划体系,其中对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以及区域电网的预想事故集等研究,是规划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工作。

2、电网效率

区域电网协调规划、节能调度规划和电网灵活规划是智能电网实现新能源接入和节能降损、提高电网整体效益的基础保障。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改进就是引入了新能源的接入、信息化的通信和控制方案、智能化的决策系统等。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对本来就受到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而产生不确定性的电网规划变得更加的复杂。灵活化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可以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区域电网协调规划是解决新形势下区域电网所面临困难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电力规划中,特高压建设是建设的必然选择,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对区域区域500kv电网的建设规划和运行方式、作用功能定位等造成影响,研究500kv区域电网与特高压电网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区域电网配置、网内调峰电源、网内电源与区外电源的协调发展、调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优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走廊问题也是当前电网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通过新技术来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

3、成本要求

当前的电网规划,对成本要求的控制只要集中在前期电网建设的环节的资本投入上,对于电网后期运行、维护、修理和报废处理等诸多环节的成本管理没有进行规划。缺乏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是由于电网规划与工程施工、电网运行和维护以及设备处理等多个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造成的。新一代智能化的区域电网规划体系需要考虑到电网建设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当前电网规划体系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4、社会效益

电力资源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利用形式,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在电网建设中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是必要的内容。以风电和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接入为主要形式的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分散性等特点,实现这些新能源的接入,对智能区域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风电为例,需要建立风电发动机仿真模型,根据风电的特点以及接入会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构建适应大规模风电接入和运行优化的电网结构。

四、总结

智能电网的发展解决了传统电网存在的弊端,也对传统电网的规划和调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升级和建设规划要求。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发展需要的性能要求和在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事业的发展。

区域规划设计篇(8)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区,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的全面系统研究,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选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内驱力来源于一个地区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前瞻与追求,是对教育挑战的回应,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互动过程。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大大丰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关注各学科的渗透,使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得以实际提高,从而克服信息技术应用的表面现象,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真正的应用普及与提高。

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教育信息化的短期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联动,产生区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剖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

(2)分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3)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

(4)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

(5)建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本效益模型。

(6)健全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

2.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研究。

(2)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研究。

(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模式构建研究。

(5)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6)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以实际广泛应用作为区域推进的前提,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基石,以规模效益为抓手,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建设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成本效益和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智能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具,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即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实验――模式构建――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模式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3.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依据,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于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策略研究中来,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综合集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已有的研究成果。

区域规划设计篇(9)

中图分类号: U665.12 文献标识码: A

1 供电模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电网建设模式为典型设计模式和通用设计模式。典型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初步设计阶段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配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线路典型设计方案等。通用设计方案则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站、线路等组成模块的施工设计方案。

近年来提出并得到推广应用的供电模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模式。本文供电模式为界定了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案,深度介于电网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属于典型设计范畴供电模式以电网规划理论、规程规范为支撑,在电压等级匹配、供电半径优化、电网布局优化等基础上,对电网结构、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等供电系统主要组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图 1 为供电模式制定方法,图 2 为供电模式要素。

供电模式将典型设计拓展到了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施工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典型设计方案服务于供电单元的标准化建设,供电模式则从电网建设的源头入手,服务于全供电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2 区域供电

区域供电中的“区域”是指需要规划或建设的供电区,供电分区及一个或多个用户占用的区块、子区域。在应用供电模式编制某地区电网规划方案时,需要以该地区用电需求为出发点。区域供电充分考虑各区域供电需求的差异化,以供电区域需求为核心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在各子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区域供电思想可概括为:按照区块功能、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等条件将供电区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根据各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负荷、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分情况采用合理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设备型式、生产管理及用电服务技术手段;考虑供电区域特别是相邻、相嵌套区域的供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因素,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即先规划较低电压等级电网再规划较高电压等级电网)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最后通过优化组合制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

电网规划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电网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2)各供电区域/用户的供电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

3)各级变电所/配电站的分布由用户/供电区域或下级电网决定。

4)电网接线/结构由上级电网及本级变电所的分布情况决定。以上特点表明在规划某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时可相对独立地规划另一电压等级或区域/用户电网,同时也表明完全可以由下往上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而电网接线特别是高压电网接线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布局,即在规划中需要考虑上、下级电网的相互影响。

电网规划设计特点表明从用户/区域出发采取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规划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电网规划设计实践也证明了基于区域供电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符合电网发展规律,切实可行并且易于实施。

按照区域供电思想,全供电区电网规划方案的制定包含纵向组合和横向优化 2 个过程。纵向规划是从用户到供电区域,然后再到全供电区的过程,或者说从低压到中压,再到高压的过程,为组合过程;横向规划是对供电区域某电压等级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如制定变电站分布、变电站规模及高压电网结构方案等,为优化过程。

图3 为基于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区域供电思想可为模式化电网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3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

3.1 可行性分析

模式化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基于区域供电思想,从区域供电需求出发,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制定电网规划方案。该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设计顺序,制定各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而优化组合确定全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按照经济水平、负荷性质、区域功能等对供电区域(含供电分区、子区域)进行划分,并可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供电区域,实际供电区域可以分解为 1 个或多个典型供电区域。同类型供电区由于负荷特性、供电需求等各方面与某典型供电区域相同或相近,可直接采用该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因而,采用区域供电思想进行电网规划时,各区域可采用相应的供电模式同时进行规划。

3.2 供电区域划分与分类

不同供电区域有不同的供电需求,不同的供电需求对供电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应用模式化规划方法编制规划方案时,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区域划分时应考虑与可采用的供电模式适用条件的一致性,以便进行供电模式选择。具体划分及分类方法如下。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可以按行政区划、区域功能或地理方位等标准进行划分:

①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从全国范围看,供电区域可以省、市、县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县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乡(镇)、村 3 个层次的供电区域。

②以区域功能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区域功能主要有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体育、医疗、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及其他公共设施)、农业生产、农副业加工、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以区块功能为划分标准,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商住混合区、医疗用地、教育科研区、文化娱乐区、农业生产区、农副业加工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

③以地理方位为标准进行供电区域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的独立性、特殊性等条件,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县城、城郊、开发区、乡镇中心区、乡村、自然村等。

3.3 供电模式制定

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供电区域,制定出该类供电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作为同类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

供电模式的制定主要考虑 3 个方面:

1)适用条件和范围。该方面主要考虑供电模式适用的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地理环境等。

2)典型供电区域的电压等级。根据供电区域负荷水平,按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对区域进行分类,并制定该区域最高电压等级电网的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即为此类区域的典型供电模式。

3)供电模式的深度。电网规划方案可包括电网布局/结构、接线方式、供电单元以及装备等各方面,也可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较简单的供电模式可以只包括电网接线方式。为提高供电模式对具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性,供电模式的深度宜适当向初步设计深度靠拢。

3.4 典型供电模式的选择

根据划分后的各供电区域的相关指标(如经济水平、负荷水平、负荷性质、需要的电压等级等)选择相适应的供电模式。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压等级。根据区域负荷水平确定该区域需要的电压等级,并在相应电压等级的供电模式中选取该区域供电模式。如某工业园区需要的最高电压等级为 110kV,如果只需制定 110kV 电压等级电网规划方案,则直接在 110kV 供电模式中选取;如果需要制定 110、10 kV 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方案,则需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划分,并选择合适的 110、10kV 电压等级供电模式。

2)对供电可靠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原则上供电模式选择时需要参考同类型区域的供电模式,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以根据供电可靠性、环境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供电模式。

3)深度和适用性。

3.5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按照常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将规划区按行政区划、区块功能、地理环境等条件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具有独立性的供电区域,并进行负荷预测。

2)选择与各供电区域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3)将选定的供电模式与各供电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具体规划方案。

4)将各供电区域规划方案进行组合优化,制定规划区的电网规划方案,并对各供电区域的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①先将某中压供电区域包括的各低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若只需制定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②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对该中压供电区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各低压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③重复①、②,制定所有中压供电区域的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若只需制定中、低压电网规划方案,则不需进行以下各步骤。

④将某高压供电区域的各中压供电区的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组合,并对上级变电站布点、供电范围及主变容量等进行优化。

⑤重复④,制定所有高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规划方案,并对各中压供电区域的中压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⑥依据高压变电站规划方案,提出高压电网的上级电网规划建议,并制定高压电网接线方案。

⑦形成包括不同电压等级涉及电网布局、供电单元和电网装备各要素的电网规划方案。

图 4 为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流程。

3.6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

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与传统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点:

1)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根据区域、用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模式形成电网规划方案,是一种由下至上或电压等级由低到高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

2)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纵向组合、横向优化的方法实现全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编制,符合电网建设的规律。

3)对相同、相近的供电区域采用相同的供电模式,符合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可以促进电网标准化建设。

4)可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效率和规划质量,并可拓展现有电网规划边界。

4 结论

1)基于区域供电思想的电网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由下至上的规划顺序,从供电区域出发制定区域电网规划方案,依据供电区域的供电需求、特性选择同类典型供电区域的供电模式,在各供电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规划区的规划方案。

2)区域供电思想及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具有理论及技术的可行性,符合电网规划规律,且易于实现。

3)作为典型供电区域电网规划方案的供电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移植性,可以应用到相同类型、相似供电区域的电网规划设计中。

4)模式化电网规划方法有助于电网标准化建设,能够满足电网规划的精细化管理、集约管理和“大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集规划、设计于一体并拓展了现有电网规划边界的优化规划方法。

5)模式化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篇(10)

【中图分类号】TM727.2;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83-02

随着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必须针对我国目前配电网发展实情确立配电网规划设计思路,区分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选择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以促进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及有效性。

1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面临的挑战

21世纪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电网。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又要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深刻演变,其规划设计也将面临着更多挑战: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用电负荷迅速扩大带来了新的挑战;用电需求多样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分布式发电迅猛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带来了新的挑战;配电网外部建设环境日益严峻带来了新的挑战。

2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配电网的特点以及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要求,目前配电网规划设计遵循如下思路。

1.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统一开展配电网规划,与主网架、其他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协调匹配,避免规划成果重叠、交叉和遗漏。

2.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落实“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要求,实现城乡电网规划范围和规划内容的全覆盖;深化配电网规划,满足城乡发展需求,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3.标准统一、差异分区。统筹城乡电网规划标准。同类型区域采用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需求,采用差异化策略,对不同类型区域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技术原则。

4.安全可靠、运行灵活。加强配电网建设,消除薄弱环节;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构建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配电网络。

5.智能环保、适应性强。适应电网智能化要求,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提升信息化水平,完成智能配电网阶段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各类用户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使配电网具备满足各类负荷用电需求、适应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能力。

3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在满足负荷增长的前提下,结合智能电网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配电网薄弱环节,统筹建设改造配电网。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配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满足负荷用电需求。

2.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络薄弱的问题,建设县域电网与主网第二回联络通道,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防止全县大面积停电。

3.通过新增变电站布点、优化供电范围、增大线径等措施,基本解决配电网“卡脖子”问题。

4.加强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增加中压线路联络比例,提高转供能力,优化供电分区,提高供电可靠性。

5.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合理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增加无功配置,基本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6.落实电力普遍服务,通过电网延伸、户用光伏发电等措施,基本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

7.适应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等多元化用电需求和分布式电源接入,满足重要用户的高可靠性要求。

8.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电网损耗。

4 新时期供电区域划分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各区域配电网的差异性,按新时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设计指导意见》所提出的配电网规划思路,将配电网划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区、部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为A类供电区域);B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生产生活集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为B类供电区域);C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有一定要求的生产生活相对集中区(以下简称为C类供电区域);D类标准用于农业经济活动区(以下简称为D类供电区域)。根据城乡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各级规划区供电区域划分如表1所示。

5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目标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经济高效、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的配电网,扭转配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A、B、c、D四类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率目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趋向99%甚至是100%。

6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技术原则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主要技术原则是指导各级供电企业合理进行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原则。国家电网公司在现有城网和农网规划设计导则基础上,提出了供电区域分类,并对四类供电区域的基本参考建设标准进行了规定;对供电可靠性、容载比、高中压配电网结构、建设型式、设备选型、导线截面选择、无功补偿、中性点运行方式、重要用户供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原则进行了规定。

6.1 不同类型供电区域基本建设标准

按照A、B、c、D四类供电区域,差异化地选择配电网规划的安全准则、线路、变电站等建设标准。A、B、c、D四类供电区域的基本参考建设标准如表2所示。

6.2 高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高压配电网接线应根据负荷水平、供电可靠性要求和电网发展目标因地制宜选择,并与输电网和中压配电网结构统筹规划,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同一地区、同一电压等级、同类供电区域的网络接线方式应尽量简化并标准化,以实现同类型地区高压配电网结构的清晰化、简洁化和标准化。不同类型供电区域应采用不同的网络接线方式。A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推荐采用双侧电源双回链式、双侧电源三T形接线方式以及双侧电源三回TT形接线方式;B类供电区域相比于A类供电区域可靠性要求要低一些,除上述接线方式外还可选用双侧电源单回链式、双侧电源双T形接线方式、双侧电源双回TT形接线方式;C类和D类供电区,电力负荷水平较低,供电可靠性要求也不高,电网建设以满足供电需求、提高供电能力为主要任务,接线以单侧电源供电的方式为主。

变电站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尽可能节约用地。主变压器台数最终规模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4台。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主变压器应配置不同的容量推。以110kV变电站为例,A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3~4台,单台容量为63、50MVA;B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63、50、40MVA;C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50、40、31.5MVA;D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40、31.5、20MVA。

在同一高压配电网内,每个电压等级高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可选用2~3种规格。高压配电网主干线截面和所串接的主变压器容量应相匹配,宜根据规划区域内饱和负荷值一次选定。不同供电区域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导线截面也有所区别。

6.3 中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中压配电网规划应充分考虑现状电网结构,结合各类供电区特点、可靠性要求和远景电力负荷水平,选择结构合理、简洁清晰的网络结构,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对于有特殊供电安全需要的重要用户和高危用户,中压配电网结构可根据重要用户的级别选择。根据不同类型供电区的建设型式和可靠性标准,中压配电网的主干网一般采用如下目标网络接线方式:A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电缆网推荐双环式、单环式、双射式、n供一备(n≤4);B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单联络,电缆网推荐单环式、双射式;C类和D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单联络、单辐射。

中压线路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导线截面选择应标准化,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3种。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A类和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k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k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km。

6.4 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放射式结构,当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采用双电源供电。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m,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00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m。

7 结语

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加,目前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电力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因此对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完善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配电网实际,基于配电网差异性视角所分析的分类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无疑具有一定的实际借鉴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

区域规划设计篇(11)

1项目概况

凤城大道西延工程位于凤台县西部,东起现状南湖大道交口,西至规划凤蒙路南延,与现状大寨沟相交,为新建项目,沿线无市政雨污水管网。项目所在区域为平原地貌,整个区域地形较平坦,地表高程一般为21.9~23.6m,路线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沟塘、灌渠及房屋等构建筑物,区域内地形条件相对简单。依据《凤台县主城区及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凤台县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业规划(2011—2030)》《刘集乡中心集镇控制性详规划》,项目起点—大寨沟段排水规划完备,大寨沟—终点段尚未编制排水规划,本次雨水系统根据最新的路网和水系规划,结合现状道路排水管道情况,由高向低就近排放。本项目中大寨沟—终点段在排水规划区范围外。依据《凤台县城防洪规划》提供永幸河50年一遇最高水位23.5m,大寨沟最高调查水位23.1m,结合凤城大道(大寨沟—终点段)南侧现状路面高程23.9~25.2m,该段规划空白区(大寨沟—终点段)雨水可实现自排。凤城大道以北为远期规划区,可结合规划煤炭公园进行建设,故该规划空白区雨水系统较明确。本次仅讨论起点—大寨沟段雨水设计系统。

2设计过程

2.1图纸复核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与建设单位对接时,考虑道路纵坡及现状大寨沟位置,确定该道路雨水工程设计方案(见图1)。该方案未根据大寨沟最高水位复核道路最低点设计高程。

2.2图纸审核阶段

图纸审核前从建设单位处收到《凤台县城防洪规划》,规划中将凤台县城主城区划分为3个汇水区域,即老城排水区、菱角湖沟东区、菱角湖沟西区。依据规划中汇水区域划分,起点—大寨沟段位于菱角湖沟西区汇水分区内,雨水应排至规划范围内沟渠水系,而不是大寨沟。根据道路纵坡与济祁高速连接线交口路面高程24.822m,与大寨沟水系桥交口路面高程25.452m,为该段两处高点,与规划路交口处路面高程23.072m,为该段低点,结合治涝规划,规划刘凤路南侧为远期规划区内部水系,可作为片区雨水出口,同步设计南湖大道(慧智路—乡道085)雨水自南向北排入慧智路北侧规划水系,综合考虑,雨水宜以济祁高速连接线处道路高点为界,分别接入南湖大道与规划路雨水系统,如图2所示。

2.3图纸审核修改阶段

与济祁高速设计单位对高速过路预留涵高程得知,除与慧智路交口附近预留的2-1.5m过路圆管涵底高程19m,其余相交各处预留过路涵底高程均较高,不满足远期区域内规划水系衔接条件,考虑该段济祁高速过路管已施工完成,结合地块高程,需重新划分排水分区。根据区域1∶1000地形图及现场调查资料,结合《刘集乡中心集镇控制性规划》,以大寨沟与凤城大道为界,将济祁高速以西区域按高、低排划分为4个排水分区,分别为排水Ⅰ(低排区)、Ⅱ(低排区)、Ⅲ(高排区)、Ⅳ(高排区)分区,如图3所示。其中排水Ⅱ分区地块高程位于21.5~22.5m之间,该区域排水可结合济祁高速预留2~1.5m过路圆管涵及K63+670m处分离立交通道,排入慧智路北侧规划水系。排水Ⅳ分区地块高程处于22.9~24.6m之间,东高西低,结合大寨沟最高调查水位23.1m,区域地块开发时,对土方进行适当平整后,该区域水系可以自排进入大寨沟。综合分析,本次设计拟对排水规划进行部分调整,推荐起点—大寨沟段以高速入口匝道为界,匝道以西雨水自排进入大寨沟,匝道以东雨水排入下游南湖大道雨水系统,该方案可减少进入下游雨水系统的汇水流量,减小下游排水管径,同时可以降低菱角湖沟排涝泵站暴雨时的抽排负荷。

3原因分析

1)区域排水规划收集不齐全。因项目区域排水规划不完善、可收集资料较少,不便于整体把握区域排水现状及规划走向。2)对区域现状排水情况调查不细致,没有认真汇总整合已有资料。前期对于桥涵专业调查的大寨沟及永幸河水位未引起足够重视,对雨水方案制定未认真理解、充分论证,造成因排水规划中汇水分区与设计雨水系统冲突时,无法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3)对于已有的规划资料未结合现状情况认真分析,盲目依据规划设计。因未认真分析区域现状地块高程、调查大寨沟水位及济祁高速沿线预留圆管涵高程这三组数据的内在联系,造成拿到老城区雨水汇水分区图时,无法深入理解雨水方案的系统性,只是盲目地依据规划在做设计,背离了尊重现状这个原则。

4纠正预防措施

1)应重视前期现场调查。与建设单位对接时认真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不可盲目遵从建设单位意见与相关规划,应在合理分析后向建设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要有选择地采纳[1]。2)对于排水规划空白区,需结合总规、控规、现有地形等一系列可收集到的资料,根据“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进行雨水系统的拟定。3)设计前期各专业应将可能影响其他专业设计的关键点(如河道水位、道路低点等)共享并提出讨论,以便各专业将这些关键点作为控制因素进行校核[2],争取前期在综合考虑各控制因素的前提下制定方案,尽量避免因前期对接不深入,造成后期较大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