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档案标准化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44

档案标准化管理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1)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以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为对象而制订或修订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为了使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测绘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初始档案、预售档案、转移档案等,要实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档案硬件的建设,档案存放的库房要设有专柜,做到查找方便、快捷。库房要经常通风,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虫、防尘、防光,以确保安全和延长档案的寿命。其次,应指定专人管理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室业务,以便对各科业务作出统一的立卷要求。最后要严格有关的档案借阅手续,杜绝档案乱接乱发,防止档案流失。

二、实施立卷归档原则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2)

关键词:

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一、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高学校各项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日前,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还停留在最基础的阶段,其管理能力的低下导致教学质量水平的落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要明确了解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将管理系统逻辑化的重要性。

二、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

(一)系统存储量大、查阅方便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办公无纸化’已经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管理系统多应用电脑办公,采用文字处理软件,WPS表格以及图形展示的方式对教学管理做相应的处理并组成学校的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查询、阅读、以及存储管理过程中的大量信息。

(二)管理成本较低

档案管理的整理、分类、收集、录入等环节都需要管理人员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随意、松散的档案整理态度会给档案整理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用材、空间。而现代化档案管理相比从前的管理方式多了许多存储容量,可以存储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以及教师的教学和日常信息,虽然信息量多且繁杂可是将管理系统规范化、标准化之后就只需要少量人力来清查档案管理。因此,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并且在再次查看时节约了寻找档案资料的时间。

(三)具备科学、合理的归档标准

众所周知,档案的种类多,涉及的方面广,保存的时间长短不统一,因此,将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使其具备科学、合理的归档标准有着重要作用。档案馆的资料齐全,而后要大量涌入不同的地方区域,杂乱无章的档案整理显然不能适应档案管理的这个特征。要把档案质量和类型都做到规范整理就要具备科学、合理的归档标准,而将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就能将管理持续有效地进行。

三、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公文制发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同样,做好文书处理与公文制发也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基础工作部分。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因为在收集文书工作方面的繁琐事宜而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在收集与制作方面有所缺漏。公文制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在档案的收集录入过程中,应注意对于公文制发的规范化以与标准化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其次,应在公文制发的档案收录管理中进行检查,保证内容合理,格式规范,避免不规范的字,以方便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便利性。

(二)及时清理档案案卷,保证档案时效性

在档案管理的开展中,及时清理失去价值意义的档案信息对于档案管理有重要作用。及时清理档案案卷,保证档案案卷的时效性可以有有效空出部分空间让其他档案合理利用。通常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检查档案的时效性,若档案在一定时间之后失去了其价值,则能够将其清理销毁,若档案具有永久时效性,则需要对其永久管理并保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档案的安全性,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方便。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保护操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也有着很大的直接作用影响。管理工作人员掌握着所有的资料信息,事档案管理安全性能的直接影响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档案有着绝密的保护性。特别是在人员调动时,管理人员交接档案信息的可靠性是档案能被完整保护的关键。目前国家也有相关法律条例禁止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以此看来,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档案管理的必备条件。

四、结语

学校档案管理关系着全校师生的重要信息,将其规范化、标准化对教学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要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切实把档案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统一思想认知,调动全员积极性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不止档案管理,可是,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能够有效地在学校进一步发展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李香峰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

参考文献: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前 言:

档案管理工作有其独有的工作方法和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收集和整理档案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形成档案管理数据库并维护,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对于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决定档案管理工作的成败。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立足于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本要求,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处理庞大复杂的信息,并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完备管理系统。

一、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中,存在一系列障碍因素,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认识不足。很多挝淮痈涸鹑说焦芾砣硕缘蛋腹芾淼墓娣痘和标准化重视程度不够,固守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不愿改进,导致了管理水平长时间难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仅仅是工作态度严谨所能实现的,还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首先认识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定位及重要性,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转型。

(二)缺乏投入的力度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味着档案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等都需要全面的优化建设,设备要更新,技术要改进,人才要培养,而每一项工作的优化升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展缓慢很大程度上与资金投入量过小,经费支持不足有关,相关机构的供给能力有限,档案管理部门的融资情况不好,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建设失力。

(三)缺乏原则的确立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要确立严格的原则加以维护,否则就会成为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自愿采取而其它机构不予热心的内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就无法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确立,需要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法律规定,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工作进程中出现各种矛盾和弊端,转型速度缓慢且障碍重重,难以得到群众的信服和支持[1]。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中有效的措施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工作要落实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相关原则,尤其是基础工作要做到位,是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基础工作的工作内容即是对公文的处理,具体环节有三:第一,公文的制发环节。档案在形成之前是以公文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公文即是档案的前身,所以公文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公文的制发环节往往因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出现纰漏,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制发公文的同时严格监管程序,确保制发公文高质高效[4]。第二,公文的档案档案收效管理。公文的收效管理是公文管理环节的重点,涉及到的细节更多,需要进行反复检查与纠正,确保公文的准确无误。特别是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规格和标准来规范公文的尺寸、格式等基本要素。第三,公文的书写。公文的各种文体在书写规范和要求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包括笔种、墨色、和纸张,在书写时要确保字迹的简洁、工整和清晰,有利于存档管理。

(二)及时进行档案案卷清理,保证档案时效性特征

档案管理中,一定要注重对时效性的管理原则,该原则能够使档案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更能加强档案管理的价值。然而,要想遵循档案时效性原则,必须做到及时清理档案的案卷。这就要求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必须根据档案资料的保管类别作用及特征,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保管[2]。在一段管理期过后,及时清理档案案卷,将失去价值的文件及时销毁,那些要求永久性保存的档案资料,要做到再次查看,保证其完整性,文件没有损坏,这样就能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

(三)构建电子档案数据库,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管理[5]

在信息化的时下要求案管理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这就需要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才能使机构或部门的档案以电子的形式保存,这样能够使文件的安全性加强,更能规范化、科学化地管理档案。另外,检索或使用档案在电子档案数据库的辅助下也变得更加快速和便宜。那么,电子档案数据库的质量决定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在电子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网络平台的辅助下,搭建电子档案数据库,创设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存储盘,如此可以使档案得到科学的检索、整理和保存,并且能够加快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四)注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

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展开的直接实践者,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高就会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更是具有十分大的促进作用[3]。特别是在档案管理工作者在交接档案文件时,被交接的工作是否规范,是否标准,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更是现代化管理秩序的必然要求。一般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者在等待脱离档案管理岗位的前期,就必须将所管辖的档案资料整理完毕,移交完毕后方可离岗。

结 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建立在现代化档案管理的科学理论之上,对当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科学地展开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探究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a5):215-215,216.

[2]庞艳.对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8):48.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4)

档案涵盖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公民活动中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所有信息资料。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为全社会服务。为了使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必须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严格遵照档案卷宗的立卷归档原则,严格公文的制发,提高纸质档案立卷的质量,做好文书以及电子文件的处理工作。

档案工作复杂而精细,所以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作为国家土地服务部门,在管理一些日常文书性档案的同时,还有大部分档案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这类档案管理原来以科室负责为主,但实践表明,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工作开展,于是各科室档案也应由中心统一管理,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土地服务工作的需要。

常识高所我们,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日常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要实行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在硬件建设方面,存放档案必须有专门库房,并设有专柜便于查找,做到科学管理,排列整齐,并健全检索工具。库房要经常通风,做到整洁卫生,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光,以确保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其次,建立档案工作网络,由领导负责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应该指定专人管理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以便对各科的业务档案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促使业务科室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能够及时立卷和定期向档案室归档。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最后要严格有关的档案借阅手续,杜绝档案乱借乱发,防止分散流失。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公文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基础。提高公文质量,首先对公文用纸的质量及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还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以及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其次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这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

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好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口,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由于电子文件通常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还是用磁盘或者其它介质保存,所以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把住它的质量关,以确保安全。 在保存方面,要求将磁盘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5)

1 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做好档案管理标准化,不但有利于档案的科学管理,更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无数事实证明,标准化透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当然标准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在一种动态的管理中,定期得到修改,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而标准实施的结果,必将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同时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档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档案管理标准化缺乏统一操作性

档案管理标准化本身的标准并不统一,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和机制。因此,各个单位或者参考其他部门的管理制度,或者在网上下载、复制,各不一致,又不符合本单位自身实际,导致基层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有的流于形式。

2.2 一些部门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或者评比而弄虚作假,在自我评价上努力夸大成绩,隐瞒问题,使上级的调研和改进都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有的单位档案关了只是关注考核和评比涉及的内容,不认真关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

2.3 许多单位的领导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不重视档案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标准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缺乏数字化、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效性不强。

3 档案管理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全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机制

针对档案管理标准化过程中单纯模仿、照搬照抄的问题,档案管理执行机构应加快现代农场基础情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行,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目标的达成。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以财务档案管理方法与重点为基础,结合单位项目特点以及经营内容等需求建立健全的、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针对性、适用性为中心,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建立真正能够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的,能够满足单位现代化建设需求的管理体系,促进档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 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查找提供方便。

3.2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中还应加快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除注重档案管理知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度的培训外,还应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接触档案机密这一特点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辅助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

3.3 抓住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财务档案管理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档案管理的核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单位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

3.4 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在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今天,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还应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在原有纸质文件档案的分类整理、标准化执行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借鉴财务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实现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针对经营内容,以分类方式及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基层单位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执行监督管理,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6)

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陈旧的档案管理机制落后于时展,不利于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对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全程记录新时期基层单位建设发展的风貌和功绩,更好的促进单位的各项工作的进展。

1 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做好档案管理标准化,不但有利于档案的科学管理,更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无数事实证明,标准化透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当然标准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在一种动态的管理中,定期得到修改,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而标准实施的结果,必将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同时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档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档案管理标准化缺乏统一操作性

档案管理标准化本身的标准并不统一,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和机制。因此,各个单位或者参考其他部门的管理制度,或者在网上下载、复制,各不一致,又不符合本单位自身实际,导致基层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有的流于形式。

2.2 一些部门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或者评比而弄虚作假,在自我评价上努力夸大成绩,隐瞒问题,使上级的调研和改进都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有的单位档案关了只是关注考核和评比涉及的内容,不认真关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

2.3 许多单位的领导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不重视档案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标准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缺乏数字化、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效性不强。

3 档案管理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全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机制

针对档案管理标准化过程中单纯模仿、照搬照抄的问题,档案管理执行机构应加快现代农场基础情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行,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目标的达成。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以财务档案管理方法与重点为基础,结合单位项目特点以及经营内容等需求建立健全的、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针对性、适用性为中心,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建立真正能够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的,能够满足单位现代化建设需求的管理体系,促进档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 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查找提供方便。

3.2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中还应加快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除注重档案管理知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度的培训外,还应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接触档案机密这一特点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辅助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

3.3 抓住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财务档案管理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档案管理的核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单位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

3.4 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在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今天,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还应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在原有纸质文件档案的分类整理、标准化执行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借鉴财务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实现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针对经营内容,以分类方式及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基层单位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执行监督管理,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3.5 加强对档案管理标准化的监督检查

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是个动态的过程,档案随着单位的建设进程和人员的流动情况不断的更新和补充,档案管理的机制和模式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体落实和操作。而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效果和水平究竟如何,是否真正的摆脱了传统落后的模式,是否真正的推动了基层单位的现代化管理及建设的进步,需要科学的考核,同时也离不开有力的监督和检查。有的部门和单位虽然建立了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机制,却因为管理人员执行、实施不善,从而引发了许多档案管理问题及漏洞。对此,我们建议有关领导要一方面定期检查和监督档案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实行奖惩分明的科学考核制度,督促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将农村档案管理标准化向纵深推进。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基层单位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单位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健全档案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学习科学的档案管理经验,有效的对档案标准化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推进整个单位的现代化进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前进。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7)

档案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质量必要条件,也是衡量组织与部门业绩与软实力的重要尺度。然而,不少组织还存在对档案作用的认识不足,财力投入少,设备及技术落后、档案工作缺乏标准化化,档案收集、整理、利用不规范,影响了档案管理科学发展和组织竞争力。本文结合目前档案管理现状,结合组织实际,探讨档案标准化管理的启示。

一、档案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标准化是管理档案质量的准绳,只有高水平的标准,才会有高质量的管理效果,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在于:便于采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便于迅速、准确、系统地满足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要。企业档案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依法治档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的质量,有利于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和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二、建立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一)领导工作机制。

作为组织领导应树立档案管理意识,重视相关工作,加大档案标准化管理力度,形成积累、保护和利用档案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领导体系。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鉴定小组,由组织主要领导为总负责人,形成了组织主要领导主管、档案室负责、专职档案员分工明确的格局。

(二)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制定和完善《档案收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等相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要严格按照相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把档案工作纳入到组织发展战略,确立工作目标并进行层层分解,把档案工作融入组织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实施目标管理。通过定期目标检查、绩效考核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三、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一)档案基础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配备硬件建设,投资进行档案库房、借阅室、、档案陈列室、办公室、机要室等建设,结合组织实际按相关标准购置档案软件、档案专用计算机、专业扫描仪、光盘刻录机、防磁柜、防盗报警系统、温湿度测控仪、电子消毒柜等设备,安装防盗门、更换灭火器。切实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办公设施设备,为档案标准化管理基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帮助全员树立档案意识。坚持依法治档,充分利用组织网站、宣传栏等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增强档案法律观念,提高全员依法治档意识,让所有员工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支持档案工作。其次,加强档案队伍综合素质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对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培训,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档案从业人员队伍。为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组织信息化建设中,将档案信息化纳入组织整体规划,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实现计算机管理、分析、利用,服务于组织中心工作。

四、把握环节,提高标准化

(一)档案的搜集

档案工作所涉及部门多、范围广、难度大,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做好每年各部门上交档案室的相关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由专门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整理,保证档案的完整和规范。另一方面,在提高纸质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基础上,加强电子文件、照片、图表、音像等其它载体档案的收集,丰富档案库藏。

(二)制定并完善档案分类目录

按照相关制度和标准的要求,编制案卷目录、分类目录、文件字号索引、底图目录以及声像档案目录、实物档案目录、电子档案目录等。永久、30 年保管的档案进行原文保管。现存档案实行计算机系统化管理。

(三)加强档案的整理

为确保案卷质量达到标准化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要求,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明确各类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及工作规程。制定组织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特殊载体档案的分类表;按照分类方案,做到组织各年度、各门类档案分类科学、卷目录齐全、装订整齐、有序排列上架。

(四)档案的保管

加强档案库房管理,做到防温、防潮、防虫、防火、防尘、防光、防盗、防鼠,坚持定时测控,保证库房温度、湿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加强梅雨季节及汛期等特殊时段的检查与问题整改。对库房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按照规范借阅的程序与要求,加强档案借阅管理、设备或介质信息的防窃取管理工作,确保档案数据安全,避免发生丢失、损坏或档案泄密事件。

(五)撰写编研材料

树立科学管理、讲求效益的观念,加强编研工作,拓宽利用渠道,提高利用效率。撰写档案全宗介绍、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立卷说明及档案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等,扩大了档案的利用效果。并注重档案利用效果的反馈工作。编写档案利用实例,定期进行档案利用综合分析。通过提供档案资料,为组织各项工作提供了技术服务,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Frederik Rosen. Off the Record: Outsourcing Security and State Building to Private Firms and the question of Record Keeping, Archives, and Collective Memory[J]. Archival Science, 2008 (8):1-14.

[2]蒋玉清.谈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机制[J].黑龙江档案,2009(1):65.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8)

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得到完善,人们择业变得更为灵活多变。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加,这也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如何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等管理工作已成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思考的重点。

1.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1人事档案标准化是实现人事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要想将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就要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信息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计算机查询获得最经济、最广泛、最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但是如果想档案资料在网络上得到共享,首先要使档案工作朝标准化迈进。

1.2人事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要想更多的人对我们的档案资源进行了解,就要对我国的档案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使我国的档案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计算机的查询可以获得最便捷、最方便、最经济的资源共享,将档案工作的标准化作为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1.3人事档案工作的标准化与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是分不开的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档案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档案工作的其它组成部分共同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如果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得不到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就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最终就会造成档案工作的混乱。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档案工作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序的控制,达不到标准化的档案工作,现代化就无从体现。

2.人事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对策

2.1全宗的完整性应该得到有效的维护

在归档工作中应该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将全宗的入关口把住,对于不应该归档的文件坚决不可以归档,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散失应该进行归档的文件。在立卷的过程中要将同类别的、有一定联系的文件放在同一个卷宗内,使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得到保持,立卷后的文件内容虽然庞杂但是不可以混乱,为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奠定建设的基础。

2.2加强档案人员的队伍建设

(1)责任意识应该得到增强。档案管理与工作人员应该热爱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事业心,这是将档案工作做好的基本要求。

(2)法律意识应该得到增强。从事档案工作的相关工作者应该对《档案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具备“依法用档”“依法治档”的意识,对于档案的安全与完整要进行有效的维护。

(3)奉献意识应该得到增强。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隐蔽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项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不可以像其它工作一样引人注目、张扬自我,它注定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从事档案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耐得住寂寞、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这项工作做好。

2.3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进行归档

“以我为主”的原则是本单位文件归档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的立卷归档工作中是经过多年沿用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注意:

(1)对于文件归档的时效性要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于现行文件任务得到完成的,就应该对其进行立卷和归档,但是对于还没有完成的,就不可以对其进行立卷或者归档。

(2)立卷归档的重点要得到确立,立卷分工要合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将立卷归档的重点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将资料与文件的内容区分开来,因为有很多资料与文件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为了使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冗余度以及重复度得到相应的减少,就要使档案利用的效果得到提高。

(3)对于全宗的完整性要进行有效的维护,当然这种维护应该建立在坚持与贯彻“以我为主”的归档原则前提下。

2.4通过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得到促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对档案进行立卷、整理、编号等等,进而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迅速、全面、系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以及自动化得到有效的实现。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单位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是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重要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者应经常联系与本单位相关的单位,拓宽、疏通档案收集工作的渠道,实时了解、掌握相关单位的人事信息,建立一个覆盖所有档案信息产生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信息网络系统。

2.5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的整理、收集、统计

(1)确保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全面、完整性。系统、完整的人事档案形成需要整合各个分散的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周期较长,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约束。每一个单位档案部门人员在收集档案材料过程中,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法规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明确的材料归档要求、归档方法以及相关制度,提高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度,提高使档范围的合理性,尤其针对档案保管的期限应进行严格规定。

(2)应加强人事档案收集业务工作的调查与指导。人事档案的分散形成以及集中、统一管理,是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中最大的矛盾,档案工作者应全面了解、掌握人事档案使用、功能、形成、管理、流动等特点,确保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进行人事档案收集工作过程中,应防止少数单位将一些本应该移交的人事档案私藏,出现不愿移交,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现象,同时也应该预防过早将目前仍然常用的人事档案接收到档案形成机关,造成工作不便。

(3)实现档案材料收集的规范化。

实现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是提高档案材料收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主要是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人事档案材料形成的内在规律,指导各单位材料的形成,使各单位材料都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和标准度。在材料收集过程中应逐件、逐页严格审查每项收集材料,若收集材料未达标准要求,应立即退回要求重做,直至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时方可归档。

3.结论

综上所述,使人事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得到推进是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将档案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逐渐使档案管理意识得到强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树立起标准化的管理意识。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9)

档案是开展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目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案卷缺少卷内目录、案卷标题及档号不规范、组卷混乱,而且档案利用利低、资源整合能力弱。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我们首先做到加强工作力度,认真梳理管理存在的问题,认真编研材料编撰,、突出全宗卷完善、计算机输入三个重点,花大力气进行认真整改。编研材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不断充实;其次,制定达标方案,落实责任人,我们要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对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逐条以书面形式列表分解,落实责任人员,并确定了完成期限;第三要重视建章立制,促进长效管理。我们要建立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涉及归档范围、立卷要求、分类标准,移交手续、借阅、记录、统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档案员加强对达标方案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有关科室及时完成达标方案布置的工作。

二、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重要目的是为社会所有,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档案作为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特有的信息资源,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同时,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行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率。其次,对于那些建馆时间比较藏案卷多,不仅著录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在花的进展速度。第三,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有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 “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提高著录速度。

三、高标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10)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化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数据也就是档案是密不可分。地质档案数据是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是野外勘测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单位维权的凭证和依据。基础的地质数据文件具有内容的单一性、载体的多样性、形式的特殊性等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数据文件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属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地质找矿项目为中心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全面化、精确化、系统化的成套性和现实性、专业性要求,而一个完整的地质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主管局等上级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就结合着地勘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收集数据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监与管两方面入手,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建立起“内外”有别而又相互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内”就是要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增强档案意识,注重收集与及时移交,防止档案材料的散失;“外”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档案收集,积极与主管部门、设计、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及档案人员通力协作,以保证归档案卷数据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数据文件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地勘项目指标条款,在单位规章制度体系中将地勘单位档案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档案资料,作为档案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列出所需收集的资料名目,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保质保量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另外,还要与外购、有关单位进行交换、复制索取以及标准化的网络收集等。形成完整有效的地质数据文件。

2建立制度,编制方案,完善规则

长期以来,地勘工作执行和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识和对原始数据质量问题的关注意识。只有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制度要健全,执行要坚决。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应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立卷归档规则如:范围、规范性引用档、术语与定义、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卷归档要求等,还包括地质项目的设计档案、设施工档案和竣工档案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本单位数据文件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数据文件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等。

数据要齐全,内容要完整。要达到此目标要求,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档、设计档、项目管理档、施工竣工验收及档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础档案归档工作。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数据文件齐全、完整、系统,就要把数据文件工作与项目计划、检查、总结、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联系,同步进行,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同时根据内容、价值、数量和载体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按项目组卷,使档案数据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3加强培训依法制档

档案标准化管理篇(1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02

0 引言

企业在处理日常工作管理事务中需要将档案资料合理归档和保管,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文书处理工作。实现档案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基本制度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创新方法,利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1]。

1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企业档案管理需要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结合经验和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的转变,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升级,综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企业对文书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会导致企业内部资料保管不到位、档案分类混乱等现象的出现,影响档案的有效利用。企业档案管理是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如果档案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会导致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知识缺乏等情况。同时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安排不颍难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因而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也不同,这就导致单一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所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且由于缺少专门的管理理论研究难以达到系统化要求。企业档案管理统一标准体系建立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是否到位。在企业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中,缺少专业的管理手段,人工操作是主要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效率低,速度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2]。

2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方法

2.1 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档案资料管理的基础性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另外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观念需要及时转变,认识到文书处理工作是企业档案信息保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对于档案管理要结合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方法,追求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另外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收纳所有资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筛选,根据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特点,保存具有利用和参考价值的档案,在改进信息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及时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促进企业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企业档案管理中,需要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实现企业文档管理的前端控制管理、集成管理和全程管理。前端控制管理主要就是要对搜集和整理后的档案信息内容和性质进行区分处理,例如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规划、参考作用不明显的资料可以不必录入系统进行保管,可直接销毁;对于具有重要的文书保管意义,像企业发展年鉴、投资规划和企业资产清算以及账务处理等资料则需要重点保管,实行长期或永久性保存。企业生产、管理内容复杂,对于不同性质的档案资料都要区别分类管理、保存,提高管理质量。集成管理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严谨性,减少疏漏,同时需要将档案管理形式和观念进行延伸,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全程管理原则是企业档案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档案管理不能视作单一性的资料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信息的共享率[3]。

2.3 完善制度规范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离不开具体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实践工作中,要将档案管理的原则性内容进行制度化规定,对于不同类别和用途的资料需要进行人员区分管理和专项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文书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归档保存,对于资料的收集归档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例如在企业的文书管理中,需要根据文件内容和问题进行分类。主要档案类型分为请示、通知、批复、信函、决定、会议记录等。可以对资料的保管期限进行划分,可分为永久、长期、短期等,保管期限到了再分析决定是长期保管还是永久销毁,便于今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查找利用。对于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都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形式归档,将企业档案管理进行制度化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4]。

2.4 加强基础设施

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主要是指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制定人才培养技术;硬件设施方面,企业需要对档案信息管理、检索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提高管理专业化、技术化。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和互换和共享,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具效率性的参考意见。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建立起工作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立旨在通过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创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5]。

3 结语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企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下,需要不断发挥创新精神,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网络信息使用水平,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档案资料保管是一项专业、严谨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杜娟.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研究[J].城建档案,2016(05):79-80.

[2]赵颖.如何推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兰台世界,2016(S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