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问题的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47

心理问题的现状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1)

当前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由此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生存难等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由于在学校和成绩等方面比普通大学生要逊色,因此高职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大于这些普通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基于以上原因,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测试

笔者为1000名高职生做了心理健康测试,测试题所显示的结果令人感到吃惊:在所调查的1000名高职生中,只有215人心理健康,497人有轻微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很严重的人高达288人。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高职生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1.高职生有抑郁自卑心理

笔者调查了某高校300名高职生,发现心情愉快的学生人数为70人,心情一般的人数为53人,感到郁闷的人为79个,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的人数高达98人。这些数据表明,很多学生都处于抑郁自卑状态。

很多高职生走进高职院校是一种无奈的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还有的人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不知道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因此郁郁寡欢,十分自卑。同学、朋友聚在一起,不免进行攀比,这样经济条件稍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高职生一般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没有表现欲,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他们很少有快乐的情绪。

2.高职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笔者对300名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做了调查,积极完成作业,学习有主动性的人数为43人,基本能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的人数为53人,29人学习的时候偶尔积极,139人从来不主动完成作业。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的高职生学习积极性非常差。

很多高职生家庭环境较好,没吃过苦,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负担,迫于家庭的压力才上学。还有的人只想混一张文凭。所以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大的惰性,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业。

学习主动性较差的高职生其实内心矛盾。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学业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很后悔。

3,高职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

很多高职生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情绪十分不稳定,容易产生波动,没有勇气面对困难,碰到挫折后就会一蹶不振,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更有自杀的事件发生。

二、高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身原因

高职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变化的转型时期,因此容易产生心理波动。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认知上发生偏离,导致面对困难,不知所措,逃避现实。

2.外部原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和挑战充斥着整个社会。这些因素使高职生感到无所适从,心理负担沉重。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高职生因为院校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就业中更处于不利地位。

三、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能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载体。因此,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多组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多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这些工作小组可以多举办一些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还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够疏导学生心理,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加强。

3.加强高职生的自我健康教育

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在自我保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影响人格的发展。高职生要学会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调整自我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消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鼓励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学生参加文化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学会如何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5.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2)

幼儿教师既要关心幼儿生活起居,又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文章的“作家”,与家长沟通的“外交家”。在一天的工作中,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餐、饮、睡、便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既要不停说话,又要不停地走动;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祥的问题;上课之余还要写许多的计划、小结、观察笔记、反思报告、幼儿成长档案等。一天工作结束后,很多教师的声音都己沙哑,话都不想再与家里人说,因为己经与幼儿说尽了。工作内容琐碎、繁重,挤占了教师许多的休息时间,花费了教师较多的精力,也占据了许多思考的时间、自由创造的时间和吸取新知识的时间,而且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合理地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尽量每天适当留出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应留出一定休息“喘气”的时间,如爬山、喝茶、聊天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幼儿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教师有效地减轻工作负担。如我园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不盲目跟风,这样教师就会少走弯路,尽管同一主题年年做,但对教师来说,组织策略可以调整和完善,这样教师准备活动的时间更少,对活动把握更有效。每个主题、每个大型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都会亳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一旦有人有了好主意,或者组织了一个效果不错的活动,很快会在全园推广。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使教师在工作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付出与获得失衡,产生情绪波动,需疏通教师心理淤积

人们总是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幼儿教师每天都在做着同样劳累的工作,都在辛劳地付出,既有保育的要求又有教育的责任,还有教学的任务;工作时既要身体各部位不停运转,精神上也需高度紧张。那么得到的回报如何呢?幼儿教师工资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相比相差甚远,与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相比较也偏低,退休后的生活补贴更没保障。职称、岗位、地位等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使一些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喜欢,想问题走极端,遇事不冷静,经常发牢骚,情绪悲观消沉。

园长要抓住一切机会,极力为教师呼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通过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合法地为教师争取工资报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抓住发展学前教育的大好时光,保障好教师的职称、工资、生活补贴、评优、编制等问题,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轻松上阵,消除烦恼,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教师心理失衡的外部因素,让教师合理正当的需要在满足过程中不断产生珍爱自我,热爱工作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生活圈子狭小,人际关系不和,需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基本上是女教师,生活圈子基本是两点一线,家里忙家务,单位忙工作,工作性质都是与天真可爱单纯的幼儿接触。八小时之外的空闲时间极少,即使偶尔有空的时间也不想走出去,就想安静休息一下。这种生活的单调、工作的封闭,容易造成幼儿教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毫无宽容之心,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粒,看问题表面的多一些,容易被外面环境感染,情绪化处理问题,也较喜欢传是非,这是幼儿教师的突出特点。如果角色位置摆不正,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就容易出现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造成人际沟通不畅。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宽容和善待领导和同行,更要宽容和善待自已。应主动与人交流,可以把不如意的事情说出来,如家务的烦恼、孩子的学习等,也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事儿与大家分享,如自已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电视里有趣的新闻等。园长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QQ、博客等,私下与教师畅聊,多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外出活动,如踏青、爬山、泡温泉、看海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胸怀宽广了,人也就想得开了,人际关系就缓和了,同时也消除因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而引起的苦闷、怨恨、忧愁和暴躁。

四、教育对象特殊,情绪烦躁不安,需减轻教师心理恐慌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教育者群体。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喜欢探究新事物,却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既给教师带来快乐,也给教师带来烦恼。尽管幼儿园每天都有安全检查,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幼儿对危险的无知或者可以说是不懂害怕,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顾后果而出现一些意外。幼儿的安全、幼儿对危险的无知,就像一个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让她们的精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她们对工作存在着恐惧。

应积极改善幼儿生活、户外活动环境,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幼儿园大、中型玩具,创设安全环境。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在组织幼儿各环节活动时,如对幼儿来园、离园、户外活动、入厕、洗手、上床、吃饭等环节做出详细要求。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动作敏捷性和灵活性训练,制定相应的发展评估标准和体格锻炼计划,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行性,定期进行评估,减少事故的发生。这样,可以消除教师的恐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教师走出心理沼泽,恢复教师心理平衡。

五、家长期望过高,身心极度疲倦,需扫除教师心理障碍

目前,入园幼儿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家长的教育理念滞后,经常向教师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如孩子的识字量、做算术题的能力等;家长溺爱孩子的程度也高,容不得一点的吃亏,孩子稍有磕磕碰碰的事,不分任何原因,就一味责怪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日常管理也经常提要求,座位坐中间,床位离电风扇远一点,跳舞要领舞,做操站前面等等。这样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多忧愁烦恼,长期积郁在胸。虽然表面上看不到有什么表现,但内心受到消极情绪的控制,身心极度疲倦,影响工作效果。

园长要通过幼儿园网站、电视媒体、社区宣传、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沙龙、报纸、专家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角色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达到教育的同步化。同时引导教师要宽容、包容,认识到不同的人文化背景不一样,知识水平不相同,会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现象,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促进教师的心理和谐。

六、评价考核不公,产生不满情绪,需消除教师心理不满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0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有20.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据另一项调查表明,需要心理帮助的占学生人数的30%以上。而偶然出现的心理矛盾冲突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与许多大学生身上,干扰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潜能的开发。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2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身体、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3)有幸福感;(4)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适应能力强;(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第一,是否心理健康与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不能以一时一事简单地给自己和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二)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状况是有层次的

上述标准只是反映了大学生个体良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

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即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1.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2.失落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3.疲倦感——“活的特累”“特别烦”精疲力竭、厌倦、无聊;4.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5.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6.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7.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

(一)心理问题的程度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3.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

1.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2.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往恐怖症等);4.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5.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由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我们主要讲与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官能症或神经症。

神经症患者一般神智清楚,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病程较长,有自知力,要求治疗。如有人将神经症定义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精神上十分痛苦,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持久的冲突在3个月以上,3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称神经症性反应。

1 自卑、焦虑情绪以及焦虑症。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自卑容易产生压抑、孤独的情感,使大学生多疑敏感,更易遭受挫折感,又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发现,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自卑是大学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其他的不良情绪也几乎都根源于自卑,或与自卑有密切的联系。

焦虑情绪及焦虑症。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慌、忧虑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恐惧,即预期到一些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但又不知如何预防和应对。焦虑和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焦虑症患者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事总是放心不下,过低估计自己能力,过高估计客观困难,因而总是对还未发生的事丧失信心,对现实采取回避态度。

2 抑郁情绪及抑郁症。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心境悲观等,它与焦虑常常同时出现。

感情上受到强烈打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以及不良性格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都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抑郁心境是大学生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状态。临床病例证明,越是对自己定位高、要求完美的人,越容易产生抑郁症。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低”、“三无”和“三自”(情绪低、思维迟滞(低)、意志低;无助、无用、无望;自责、自罪、自杀)

3 恐惧情绪及恐怖症。心理学上的恐惧是指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这种恐惧情绪伴有各种焦虑反应和逃避行为,如紧张不安、出冷汗、颤抖以致晕厥等。

常见的大学生恐怖症主要是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往中产生的极度紧张和畏惧的情绪反应。产生社交恐怖症的主要原因是与人交往时心理负担太重,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压力增大,而社交经验不足,在交往和讲话时难免心情紧张、心慌意乱。如果一次交往失利,这种不愉快的交往经历就会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4 强迫症。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而不能自控。这种异常心理通常包括两类症状,一类是强迫观念(强迫性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联想)一类是强迫。

这些情绪障碍的共同特征:从产生原因来看,都与个人的挫折经历和自卑心理有关,也与人的不合理认识观念密切相关,而后者更关键。从主要症状表现来看,焦虑、抑郁、恐怖和强迫等情绪经常是互相交织的,而且都有思虑过多的特点,习惯在头脑中对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加以主观想象或联想,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另外还有明显的消极不行动的特点,即掩饰、逃避、对生活失去兴趣和追求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拟提出以下维护措施。

1 压抑策略—指个体尽量将过去遭受的失败引起的痛苦、焦虑等生理心底,避免正视它们,“让一切痛苦都消失在时间中”。

2 文饰策略—指当个体有过失和遇到失败的事件时,尽量进行外部归因,即把事情发生的原因推给自身以外的一些因素,以缓解自己的痛苦。

3 投射策略—指把自己内心一些不能得到社会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等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减少自身的压力。

4 转移策略—指当个体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无法实现的目标时,尽量转移到难度小或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上,以便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77-0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新时期出生和成长的。他们深受我国正在经历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他们要完成很多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去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内心存在诸多疑虑,致使他们的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多发。影响或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性格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群体,童年的朋友更多的时候不是同辈群体,而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是过早成人化的一代,是被催熟的一代。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80后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核心,这是他们形成“自我中心”人格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自我中心”使得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在面对爱情、婚姻时产生巨大的代内冲突。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4.高等教育的改革拓展了大学生的素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由常规教育向三创教育的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3.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4.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健全制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运行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5)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加,这部分孩子在得不到有效监护与关爱的情形下,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儿童”。“问题儿童”在自身得不到健康成长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许多难度。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问题儿童”有其显著的、共同的心理特征。若抓住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则其“难”教育的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真正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农村“问题儿童”的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心理现状

千差万别的家庭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孩子,而“问题儿童”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问题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游。

其次,“问题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他们或爱说谎,花钱大手大脚,或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或沉迷于电视、网吧、游戏等,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煽动性,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问题儿童”心理极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他们情绪消极,孤僻任性,缺乏自信,自私冷漠,容易产生叛逆、厌世情绪,有些甚至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怨恨。

(二)形成原因

造成学生生产这些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1)社会舆论。由于各种原因,新的“读书无用论”日渐蔓延。一些“留守儿童”看到他人挣钱容易,而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却在家待业,便产生了“读书不如打工”的想法。有些家长甚至还标榜自己没文化,挣的钱却比大学生多几倍。由于受到家长错误的引导,这些孩子日渐产生厌学情绪,逃课、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等不良行为也随之产生。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2)社会的偏见。由于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常常被认为缺乏家教,从而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冷落,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社会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 家庭因素。

(1)亲情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成长的“氧气”来自家庭的温暖。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归属感。“留守儿童”正因为缺少父母关爱,缺少家庭的庇护,从而表现出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再加上他们所处年龄阶段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同伴的不良影响,极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与归属感的“后进生”。

(2)祖辈的溺爱。与缺乏父爱、母爱相反,“问题儿童”常常受到祖辈的溺爱,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辈的身上。这些老辈人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同时,由于受“隔代亲”传统习惯的影响,祖辈都很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把他们宠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祖辈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听话,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

(3)过分的依赖。许多家长都有“子女交给学校教育,你们给我教好就行”这种思想,他们只看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对子女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家长以为,孩子交给学校,送进校门,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家长已经没有办法教育孩子,就把孩子送来学校,由学校看管。这些孩子也认为:父母都不能奈我何,你们老师又能把我怎么样?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困难。

3. 学校因素。

(1)教育的现状。虽然国家推行了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学校还是以分数来“论英雄”。为了求得高分,为了提高升学率、优秀率,大多数教师都把重心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问题儿童”的关心不够,甚至忽略了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儿童”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的,教师应该重视起来。

(2)欠妥的方法。有些教师只注重大局,不拘小节;有些教师只做“老好人”,只要不出大事,随你怎样都行;有些教师“一刀切”,一旦学生违反纪律,就直接找家长,甚至简单粗暴地动手……不得当的教育方法,往往给这些“问题儿童”带来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更容易走向极端。

(3)管理的缺失。针对“问题儿童”出现的问题,学校该建立档案的没有建立,该跟踪调查的也没有跟踪调查,该进行家校联系的没有联系,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使得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

二、“问题儿童”的教育对策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我们在清楚了“问题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呵护,使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提高教育实效。

(一)齐抓共管,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成长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首先,学校要配合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问题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监督机制,让“问题儿童”能够得到全社会的热心帮助和关注。再次,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成长氛围。

(二)亲情沟通,使孩子们备感家庭的温暖和大爱

首先,W校要想办法让外出务工的家长经常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心理变化,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远方父母的关爱。其次,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搭建起子女和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再次,远在异乡拼搏奋斗的父母一定要定时和孩子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孩子的想法,并且时刻以“地不耕误一茬,书不读误一代”来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远比挣钱重要。

(三)细心关照,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教师要充分了解“问题儿童”的心理状况,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活环境,与他们交朋友。

首先,通过其他教师或身边的学生多渠道地了解“问题儿童”,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遇到其有心理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关心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大集体中去,在活动中获得锻炼与认同。

其次,要通过学习指导和理想教育等方式,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要求同学之间结伴而行,互相帮助。教师通过在细微之处的关照与呵护,平时的嘘寒问暖,让“问题儿童”生活在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中,切实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关爱,使他们不感到孤单,和谐融洽相处。

(四)积极引导,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正在进步

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这是一种进步,应给予肯定。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如果教师没有认清这一点,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不积极引导,那么“问题儿童”的逆反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讲课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深入浅出地讲授重难点知识。同时,做好课外辅导,查缺补漏,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认真发现、总结和表扬,使其逐渐找到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尝到学习的快乐。

(五)树立信心,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大有所为

“问题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都有自卑心理,甚至出现顶嘴、出走、退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教育“问题儿童”时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道理,分清是非,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同时,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该有耐心、恒心,要像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健康发展。在平时的师生相处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多与“问题儿童”谈心,在交谈中善于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学校和教师都要尽心尽力,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加强对“问题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健康、自由地成长。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6)

高校辅导员站在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学生。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

以2008年我院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scl—90测试,作为引子浅谈下我院辅导员现阶段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如下图:

在23名辅导员中,共有18名辅导员顺利完成了测试,其中测试结果心理健康状况为严重的1名、较重2名、较轻2名,其余13名测试正常,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占参加测试的辅导员的28%,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需要引起重视。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引起辅导员工作倦怠

辅导员的岗位编制有别于专职教师和行政教师,大多是日常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因工作琐碎,基础性强等特点,难以定性定量的考核。而教学和科研是考量教师的机制,能够充分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对教师进行考核;为此绝大部分辅导员会有这样的心态:我工作的时间很长,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工作业绩却不能像教师那样明显的体现出来,因此辅导员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了,很少再去进行工作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不突出,成效不明显。如此一来,显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内心的冲突,也容易引起工作倦怠。

2、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辅导员心理疲劳

目前在我院,辅导员的工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为——凡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工作。他们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还要承担很多因为职责不清晰而推到辅导员身上的工作。他们要管理学生的早操、评定各级各类先进、检查学生宿舍、课堂纪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此外,还要做好学生与教师/教务处的媒介,传达和布置相关工作和开展活动。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热情和兴趣降低,导致工作被动、不动脑、工作效率低下,最终诱发工作心理疲劳和厌烦 。

3、多重角色冲突引发辅导员心理抑郁

和其他教师相比,辅导员的角色更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一个辅导员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还要扮演好“学生保姆”、知心朋友,甚至是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角色。在多重角色中转换时,尤其当两个角色提出相反的要求时,往往导致辅导员产生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为了成功的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辅导员不得不压抑在角色转换中导致的心理冲突,容易引起抑郁。

4、岗位晋升引发辅导员心理焦虑和烦躁

辅导员虽然属于高校教师序列,但与专职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辅导员在科研、职称评定、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等方面仍处于尴尬位置。老辅导员因为缺乏精力继续学习而产生焦虑,虽然有经验可依靠,但随着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经验的作用呀在慢慢的减弱;年轻辅导员尽管有精力继续进修,但是刚参加工作一般均是以稳定过渡为主,且个人事情较多,尽管主观上有进修需求,但实际的操作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辅导员时常为职位的晋升焦虑和烦躁,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迎来性格鲜明的、个性张扬的90后,辅导员工作压力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

5、价值感缺失引发辅导员心理挫败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价值定位、认同感及待遇上普遍低于同水平的教师和行政人员,辅导员虽然工作极其辛苦,做了很多具体实际的事情,但是他们既没有专业教师的中心地位,也没有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前途,使辅导员对自我价值造成缺失。辅导员的实际付出和获得不相符,价值定位不清晰往往容易引发他们的挫折感。

三、如何改善辅导员的心理问题

从总体而言,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讲主要与辅导员的人格特点、情绪调控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关;从外因讲主要有校方工作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机制、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与否等因素。因此,要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1、加强情绪控制,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对90后学生来说已经“out”了,因此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技巧来开展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2、学校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从学校层面,从学生角度等多方面开展宣传,提高大家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引起大家重视,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第二,专业培训,保证待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加强辅导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开创学生管理新局面。

第三,明确岗位职责,合理价值定位。学校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职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第四,加强管理,重视培养。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制度,定期组织辅导员进修培训以及有关学术活动,从而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7)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它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试想,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生理健康,更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

一、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诸多问题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中学生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为前提的,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

1.“留守少年”和“外来工子女”的心理问题。社会的变化,源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快,大量的农村农民由于来自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作为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少年”的数量越来越多,或把孩子送入打工当地的学校就忙着打工而无暇关心孩子,从而给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品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少年”和“外来工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加上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少年”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离家出走,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比如:有些中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的,放学途中进入网吧、游戏厅的普遍存在。

2.学习上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中学生自己知道努力学习,但无论怎样努力就是学不好,却不知道学习不好的原因所在,因此,产生很大的困扰。从一些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学习时从不讲策略,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往往是导致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最直接的原因。

二、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应着力在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实行多措多举。

当前许多中学生身上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心理缺陷,认识偏颇、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情绪易激动、意志薄弱等现象,甚至遭挫折、失败就表现失常,或自杀等问题,都足已使我们教师忧心忡忡的同时,需好好反思,如果待真正发展到精神分裂以至自杀犯罪时,才矫正与治疗那就为时过晚了。综上所述的客观现状,都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抓紧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务必受到重要关注,这对提高素质教育及民族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难怪心理学家提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教师应着力在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实行多措多举。

1.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

现在初一《思想政治》新编教材,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另外,还应提倡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但心理教学或讲座务必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中学生得益,该课的开设不应该增加中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增加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针对中学生的实际,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中学生的表现欲,让中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中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中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炼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耐挫力差,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种种对策,让中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个别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可指导中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2.参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课内与课外是个有机整体,应让中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知识竞赛、文艺联欢、旅游参观、社会调查、读书报告会等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由此,让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不仅能使中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中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以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所谓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人,是经受不住挫折失败的,更难经受住诱惑或压力,以后也就难立足于社会。因此,进行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要提高中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以及耐挫折能力,接受挫折教育,从而培养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咨询活动。

心理档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疾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中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中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中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中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中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中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运另一种是进行简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中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卫生橱窗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如讨厌某位老师,不愿与他合作,甚至不愿听他的课该怎么办?如何处理早恋现象?如何与父母相处得好?等。

因此,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务必注意以下三原则:

(1)保密性原则。教师必须对中学生讲诉的内容保守秘密充分尊重中学生的隐私,这样方可对来访中学生消除重重顾虑,不辜负中学生的信任。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3-02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纲领文件,明确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办法。时至今日,已达十五年之久,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施情况仍然不尽人意,普遍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可有可无"的误区。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难彰其效;不做它,也无伤办学大体。二是"零打碎敲"的误区。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件"做秀"的工作,开展一两次讲座或召开一两次会议,造点声势就算万事大吉了。三是"以询代教"的误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开展师生心理咨询,开设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室,就认为完成其全部工作。四是"耽误教学"的误区。许多学校不愿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担心因此减少了文化课的教学时间,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五是"非专业教师无以施教"的误区。认为学校无专业的心理健康师资,无职业心理咨询师,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思考理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原则

要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厘清和恪守以下教育原则:

2.1 是学生成长元素的系统性原则。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幸福、成功人生奠基。学生成长是一个多元、联系的系统。从成长的元素角度看,包括"身体与心理,智力与体力;知识与能力,行为、意志与品质;性格、思想与精神"等。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各元素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从而实现为幸福、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目标。反之,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残缺,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给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遗憾甚至是悲剧。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导致学业不成、人生失败、甚至危害社会的例子举不胜举,马加爵、药家鑫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2.2 培育先导,兼顾矫治的原则。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客观地说,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全体学生健康的心理,预防和减少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同时,兼顾少数出现不良心理倾向和疾病的个体,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心理咨询等手段进行矫正和治疗。

2.3 实施教育的渐进性原则。中小学阶段,学生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漫长过程,学龄达12年之久。其间,随着学生学龄的不断提高,学业提升,学生身体、心理会发生一系列渐进性变化,中小学只有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渐进性的需求,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长。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3.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是实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规定,初中、小学要保证至少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每班安排8-9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各种版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雨后春笋般出版发行。许多教材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全面精当,能够根据各学段学生学龄特点,系统安排了"自我意识、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教育辅导内容。中小学校选取合适的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好处有:一是系统性、普适性强,即有利于分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够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可操作性强,既能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可为具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的非专业教师从教提供蓝本。中小学校应当充分运用好这驾"马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载体。在活动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变认知观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形式有个体、小组、团体活动等多种。活动期间,学校组织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心理健康活动游戏,通过激烈、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心笑脸"图像,将征集来的单人、多人微笑、开怀大笑的正面或侧面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以此引导学生们开心面对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于可移动黑板上,制作成"心愿墙",通过这种形式,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将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制作成横幅,让全体的师生签名,通过这一郑重的仪式,来增加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有效促进了全体同学心理健康。

3.3 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并且越来越低龄化。据笔者调查,2014年某县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近3000名学生中,出现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达10人之多,占0.3%;初中A段也先后出现几名患抑郁症的学生,更有个别学生因极度焦虑不能及时排解,出现跳楼自杀现象,给自身、家庭、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学校开辟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通道,是为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化解心结,驱散心灵阴霾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通常有:一是建立德育(心育)导师制,即安排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老师,与一部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如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等)学生结成对子,作为他们的德育(心育)导师,定期和他们谈心交流,随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二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专兼职教师坐班,接受师生来访,通过相对专业的咨询手段,矫正不良心理,矫治心理疾病,及时将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转移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4.总结

心理健康是健康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目前的学业成败,还将长期影响其未来社会适应、价值观念、职业选择、婚姻家庭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重任,办一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学校,理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驾驶好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辅导与咨询,引领学生踏上成功幸福的人生征程!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76-02

学生步入高职院校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高职院校更是一个学生向社会过渡的缓冲地带,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可能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可能有些来自社会,有些来自家庭,甚至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包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这些都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疾病,让学生变得抑郁、烦躁、消极,然而这些负面情绪严重的影响着高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及建议。

1目前高职学生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

1.1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每个学生心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大学梦,然而高职学生由于其特殊性,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所以当高职学生步入高职学院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落差,发现和自己自身理想中的大学有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矛盾。然而当下有很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高职学院很多学生都是外地的,这时有部分学生难免就会出现生活上以及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从而使其心理产生困惑,变得扭曲,出现烦躁、抑郁等心理。

1.2高职学生感情问题。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在十七、八岁,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纪,对于友情、亲情等情感因素可能处理不当,有部分学生是离家求学的,以前一直在父母身边,可能会出现思乡、念家等情绪,无心学习,有孤单感。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院普遍要求学生住集体宿舍,所以有些高职学生可能不太善于人际交流,与同学之间以及室友之间相处可能产生矛盾,从而感觉到不适应,变得心理扭曲,浮躁、易怒等等。同时这个年纪的学生对于异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需求,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爱情较为懵懂,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安以及焦虑等等情况。

1.3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让高职学生倍感压力。根据不完全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签约就业率逐年下降,因为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来,然而高职学生大约只有一年或者两年时间是在学校里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的三分之一课时需要到社会进行实践,比如:当下在我国首都北京一个高职学生毕业正式就业工资每月平均不足三千元,然而实习期间的劳务补偿,一般标准每月是八百到两千,然而在北京地下室租一个八平米的隔断间每月就需要一千,然而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生在小城镇,求学大都市的年轻人,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常常就容易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在当下市场经济给学生带来选择自由的同时,也让学生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1.4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快速的发展,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最为主要的因素,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造,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过渡到社会的缓冲区,在教导学生掌握专业的社会生存技能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认知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当下高职学生心理辅导体系尚未完善,学生往往受家庭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就十分容易被一些负面因素所影响,从而阻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2解决当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策略

2.1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高职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根据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学生的大多数行为基本都是基于价值取向进行的。对此,就需要高职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需要高职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借此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学生碰到事业、爱情等一些问题的时候,身为学校的辅导老师,要及时了解其生活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防止其走向歧途。另一方面,这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适当的采用“阿Q精神”,调节失衡心理。

2.2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耐挫能力。根据相关的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行为活动的时候,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样的环境条件下,不一样的人都会存在不一样的客观反应行为,然而一样的个体在不一样的生活阶段以及心理状态下,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所不同。然而耐挫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这就需要让学生自身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社会中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引导其正确的人生观。

2.3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学生心理辅助。为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各个部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和心理健康有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教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给一些自卑的同学信心,交流有障碍的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在其学习中就得到锻炼。并且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交流平台,让教师们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宋风波,王沛.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6):58-59

[2]曾金霞.生命教育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探析[J].成人教育,2012,32(5):103-104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10)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805-02

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实地了解、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专题调研(随机抽取部分县市的四所农村中小学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共发放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420份(其中留守小学生169人,留守中学生251人;男生208人,女生212人),回收396份,回收率达94.3%,有效问卷占96.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型的占58.26%,旁亲管教型的占10.22%,“单亲”留守型的占29.39%,自我留守型的占2.13%。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近58%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51.2%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孤僻、任性、内向、脆弱、冷漠等性格特征;有47.1%的留守儿童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寂寞空虚等情感反应;有19.8%的留守儿童有过违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溺网络、拉帮结派甚至打架斗殴等品行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是有用的,但仍有5%的同学认为读书无用,放弃学习,期望有一天能与他人一样进城打工赚钱。

1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特点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在这段时间过渡性是他们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这其中包括了生物过渡、认知过渡和社会过渡。

生物过渡在这一时期个体经历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在生理上基本完成儿童向青少年乃至成人的过渡。然而青少年生理发展水平与其心理成熟水平有很大落差,往往会造成其心理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

认知过渡儿童在向青少年过渡过程中,个体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也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过渡随着青少年生理成熟和认知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儿童、青少年逐渐向成人角色的过渡也导致了个体责任心的增强,出现独立性,开始追求自由。

1、同伴关系的发展。我国有关大中小学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玩耍、倾诉和分享乐趣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要位置。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认知、情感以及人格等方向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习得新的社会行为,同伴是重要的榜样源,习得行为会因不同的强化而得以表现或受到抑制。个体只有在与同伴平等交往中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才能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从中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道德判断能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焦虑、恐惧、自卑等消极情绪体验,此时就需要依赖支持性的同伴关系来寻求慰藉,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个体社交需求,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当然不良的同伴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攻击等也产生重要负面影响,这在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也较突出地表现出来了。

2、认知与思维的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个体在社会文化中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个体在与他人交互作用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合并和内化等心理加工,进而从中获得经验,学会如何检验适用于解决问题的规则。因此可以说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

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对应,在青少年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增加的同时,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依然突出。青少年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问题情景面前,常采取新颖、独特的对策去解决问题。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思维批判性明显增长,不能轻易接受别人意见、思想和态度,常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如表现出固执己见和敏感多疑。现阶段青少年中流行的“明星崇拜”,反映了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其思维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竭力模仿某明星以获心理上的满足感,而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及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思维片面性还表现在思考、分析问题爱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障碍。

3、自我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和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便产生了反抗心理。青少年反抗方式多样,有时表现强烈有时则以内隐方式相对抗,常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对对方意见置若罔闻,有时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转移到其他个人和团体中。

4、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儿童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其情绪与情感的发展有如下特点:冲动性向文饰性转变,心境化发展趋势,情绪体验内容更加丰富。

5、性别角色与性心理发展。留守儿童在性别角色的认知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角色难以把握以致在性别认同上出现一定的障碍。根据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青少年期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在这一时期他们需要确定自己要承担的角色。凡是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相一致的行为,由于儿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了强化,因而可能保留下来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那些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不相符的行为,则因得不到强化甚至受到谴责而可能逐渐减退。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内分泌因素的诱导对性产生兴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它促使青少年男女获得更多关于自己以及异性的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性别差异的内涵,促进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农村地区青少年)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影视节目等,而从学校、家长那里获取性知识极少。然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性知识缺乏针对性,甚至难保证其科学性,这种非正规教育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经常会引发青少年对性的错误认识,影响其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正规渠道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凸显的心理问题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在这个阶段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情绪情感方面容易产生波动;同时缺乏父母提供适当的行为指导,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良好的适应社会。

1、个性心理发展的局限性。留守儿童的感情非常丰富,渴望被人理解、关注,他们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和缺失感使他们自我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普遍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个性特征,不同的程度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我们课题组组织的调查中,在“你觉得自己勇敢吗”一栏中,答“是”的留守儿童占36.8%,在“你觉得自己独立吗”一栏中,答“是”的占34.0%,这说明不到四成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后自己变得勇敢和独立,他们还是对父母依赖性比较强,甚至有些儿童胆小怕事容易受别人欺负。在我们访谈过程中有些同学反映到“自己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感到孤独、无助,性格变得内向”。

2、情绪和情感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儿童大多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依靠和保护,因此轻易产生自卑心理,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甚至有时自暴自弃,对学习要求降低、缺乏上进心。他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又很难走出情绪低落的阴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躁动等情绪体验。

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在“你觉得自己孤独吗”一栏中,答“是”的占48.3%,在留守儿童小组访谈中,个别同学会坦言“由于自己感到没有父母照顾,有时会感到孤独,为了避免孤独会尽可能去交更多的朋友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孤独,或者有时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来试图引起别人注意”。还有部分同学反映“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鼓励和安慰,有时会变得失去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

3、两往中的心理困扰及障碍。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高年级学生在两往中普遍存在一定问题,他们不能正确的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觉得害羞,部分男同学坦言“其实我也想与女同学正常交往,然而总是将这种欲望压制在内心中,自己也感到很痛苦”。虽然在我们此次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性变态以及性犯罪的案例,但我们认为若对青春期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不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望总压抑在内心世界不能得到有效疏通,极易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性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一特殊群体很可能会成为性犯罪的重要群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道德偏差与行为问题。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以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深刻地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种道德缺失和偏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亲子关系失谐,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与焦虑,使他们感到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易出现退缩行为或攻击性倾向;(2)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榜样作用,他们所面对的是与自己有严重“代沟”,观念陈旧,知识缺乏的祖辈代养者,这样就导致他们正常的道德学习过程受阻,无法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极易出现道德偏差;(3)道德行为失范。由于父母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留守儿童更多将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向周围同伴们诉说,不良同伴群体也因此成为促发青少年过错行为的诱因。然而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给予孩子的关爱,采用物质、金钱对子女加以补偿,这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大手大脚的消费,长期无人管教,使得他们行为更加散漫,当这种不良恶习养成后,一旦缺乏金钱,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的现状篇(11)

关键词:幼师生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障碍

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她们肩负着培养年青一代的重任,她们现在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因此,只有重视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保证未来幼儿的心理健康。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在幼师中专学校这个女生占绝大多数(97.4%)、相当于普通高中生又有别于普通高中生的这个特殊群体里,不少人存在着各种各样、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今后幼儿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幼师生心理健康障碍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感

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幼师生,随着学习专业的确定,出现了自我评价上的自卑感。自卑感使他们表现出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情绪。她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心理调查表明,有50%的幼师生有较强的自卑感。这些自卑感突出表现在:

(1)生理上,“希望自己能拥有苗条的身材、漂亮的脸蛋。”青春期的少女特别关心自己的身体容貌,对自己的体形、体态、外貌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关注,并不时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凭自己这样的身材,永远也进不了校舞蹈队,参加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很是失望。”

(2)学习上,由于在招生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她们的基本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学习有困难。

(二)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是与父母、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

1.与父母——关系紧张。

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幼师生,在父母的心目中还是时时处处需要父母保护的没有长大的小女孩。同时,她们又对父母有很多的要求与希望,她们既对父母有深深的依赖性,同时又不愿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完全向父母敞开。这些矛盾常常会引发与父母的冲突。

2.与朋友——主要体现为“早恋”问题。

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幼师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不允许,家长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幼师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据调查,有17.2%的幼师生坦然承认自己曾经有过异性朋友。由于幼师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和心理都不太成熟,保健知识又不多,自我保护能力差,因而有的幼师生吃到了苦头。

3.与同学——嫉妒心理较严重。

由于女生情感细腻,处事敏感,比较关注身边的事物,易受情绪的干扰表现出嫉妒。不少幼师生反映,很难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有15%的幼师生认为自己有嫉妒心理,这些嫉妒心理主要包括:(1)嫉妒别的同学相貌出众;(2)嫉妒别的同学学习上冒尖;(3)嫉妒别的同学的特长;(4)嫉妒别的同学生活条件优越。(5)嫉妒别人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等等。

二、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女性心理定势的形成。

女性心理定势是女性的感觉、情绪和思维方式等由于受到固有模式的影响,在运用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女性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习得了女性角色意识,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2.多种角色的冲突。

幼师生对未来不能不考虑,对如何处理今后与同事、朋友、同学及父母等关系觉得挺难的。

(二)学校因素

1.生活不适应。

多数幼师生在此前,受父母的照顾、宠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进入幼师后她们往往因一些小事办不好而灰心丧气。

2.学习上的不适应。

进入幼师后,学习内容多,难增大,难于适应;一些技能课,如音乐、舞蹈、美术等,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缺乏天赋,产生自卑。

3.教师的教育方法问题。一些教师教学简单、粗暴,对学生批评较多,关心较少;责备较多,鼓励较少;沟通不够,造成学生心理苦闷、烦恼。

4.心理教育空白与落后。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方法不够恰当。

(三)个人因素

许多幼师生自我评价过低,往往对自己的价值持怀疑态度。

三、增进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心理环境。

学校应着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倡

[1] [2] 

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中,因为只有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生活热爱,对未来充满信心。

.开展女性心理健康辅导课。

从女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让她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保持心理健康,并提供科学的方法,让其用科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有效地解决其遇到的各种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注重加强青春期性教育。

幼师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阶段,老师、家长应让她们学会把握同异性交往中的“度”,使幼师生性心理健康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她们能展示自己才华提供舞台。

如每年我校都举行师校之春元旦文艺晚会、师校学生运动会、师校之春文化艺术周,每学期举行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美术画展等,通过这些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各方面特长的机会,满足他们展示自己的愿望,这对调节她们紧张的心理、克服过度压抑、孤独、自卑等不良心理很有好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为性格内向、有害羞心理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进行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以潜力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它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它以成功心理的培养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为宗旨,以帮助学生成功、创造成功机会为核心,因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健康障碍问题的产生。

.重视家庭心理健康辅导。

幼师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学校应尽可能取得家长的配合。如开设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心理辅导常识,介绍心理辅导方法等,与家长一起探讨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孩子摆正位置,以便学生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引导、教育她们,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总之,幼师生的心理健康障碍问题应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大环境到家庭小环境,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不仅要关心她们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关心她们的心理素质,防止和减少心理健康障碍问题的产生,使她们朝着“合格加特长”的方向发展,成为符合世纪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幼儿教师。

[]女性教育心理学.周毅刚等.河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