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数学优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1:41

小学数学优化

小学数学优化篇(1)

一、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团共有15名队员,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教师需要尽快将这一消息通知到每个队员。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要求越省时越好。

二、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教师自身知识欠缺

本人在全国培训教师过程中做过调查,绝大部分教师以前没有学过或接触过“最优化”内容,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感到不适应,难以把握。

2.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学环节不清晰

教材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各种方案中找到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并将这种方案加以概括提升,找出规律。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环节不清,过程累赘,难以突破重难点等问题。

3.教师直接讲方法,没有学生探究的过程

一些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探究和发现,为“方便”、“省事”,在教学时采取灌输的方法,直接将方法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生真正的、有效的探究过程,失去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三、“打电话”“优化”教学策略

(一)关于教材与学生的思考

1.教材编排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教材安排三个部分的活动:

活动一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探讨最优方案。教材提示了三种不同且逐步递进的方案,可以一个一个地通知,分组通知会更快些,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呢?由此引出更快的方法。

活动二寻找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前面分组时出现的几个方案,再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图示找出规律。

活动三应用规律解决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规律算一算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队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为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最佳通知方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教学起点是学生已有的优化思想,要想在“打电话”中实现优化,关键是每人每分钟不空闲。虽然说优化思想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所体验,但“打电话”这个素材所提供的问题学生是陌生的。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最优方案形成的全过程。教学难点是落实怎样使每人每分钟不空闲,从而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关于几轮教学的反思

鉴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节课本身来说,教材的处理方式可能只适用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会成为课堂的旁观者。首先,教材试图通过尝试分组寻找多种不同方案,通过自身体验“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逐步建立起与最优方案的联系。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吗?先尝试分组、再计算各种分组方法所需的时间、进一步调整,寻找最优方案;画图、填写表格、探寻规律,短短一节课时间能来得及吗?

于一个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寻找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特殊化”:先从简单问题人手,然后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建立模型,再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一上来就探索“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巧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试教中问题设定在汉川大地震情境中:某地部队要去灾区抗震救灾,指挥官接到上级指示,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时间非常紧迫。如何才能尽快通知到下面七个分队的队长呢?帮助学生审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尽快通知到这7个人,需要多少时间?先是学生猜想,答案有2分钟、3分钟、7分钟等,针对“7分钟”的通知方案,学生感觉“费时”,“为什么会费时”再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因为逐个通知会造成有人空闲”所以费时,从而得出只有保证“每分每人都不空闲”才是最省时的通知方案。理解到这点,再通过分层的图示法,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每分钟通知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每分钟新通知到的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人数的变化”等,进而完善由“打电话”问题引申出来的众多规律的探究。试教过后,发现问题如下:

(1)全班68人分小组活动探究时间过紧,探究出来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时间的原因教师已经开始反馈交流了。

(2)用作图表示“通知7人所需要时间”比较混乱,导致“有人空闲”产生结果错误。

(3)填表探究规律时,学生停留在探究数字变化规律,没有上升到结合意义探究规律,其本质在于没有足够的操作体验作为理解规律的支撑点。“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与“发现规律”到底孰轻孰重?

(三)关于课学进度与学学接受度关系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唯有师生步调一致,才能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奥数辅导班教学中,通常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大部分学生经过短期挣扎后,最终兴味索然,因教学进度超过学习接受度思维疲软而掉队,因此只能是精英教学。现行教材安排的奥数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数学的价值――训练思维、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但如果一味迁就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得到激发与维持,但学习进度又该如何调控呢?本节课的调整后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较好把握了师生的合作度。课堂学习速度与学生接受速度相得益彰。

总觉得本节课学生获得“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这一结论快了些,如果按教材设定的分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先获得“分组打电话通知,并不是分组越多越省时间”这一结论,再思考想要用最短时间通知到每人,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至少增加巧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这15分从哪来?可否将“合唱队队长佳佳要电话通知其他七名同学周一穿演出服,每分钟通知一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这一问题直接给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再带着学生的思考展开教学,又会如何?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优化篇(2)

在现代的小学教学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重要模式,它也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重视。该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相互合作,以及探究问题的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收益者。

一、创设有效情境,带入课堂主题

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有效融入到自身生活中,从而开创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教师在开课之前应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首先,自己要深刻全面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创新性的方案设计,有效表达出此次课程的主题思想,结合现实各种环境,利用日常普遍实用的条件,让学生们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在情景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动、多问的年龄特征,尤其要融入一定的趣味、生动、活泼的元素,通过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应当多融入一些童话故事,小游戏,卡通人物等,体现小学教学的特征,使孩子们更加直接和易于内容的接受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我们在讲解分数乘法的时候,目的是要让孩子们理解分数相乘的原理和结果,那么教师可以取用一张彩色卡片,用剪刀在中间均分剪开,随后将剩余的一半卡片再进行均分剪开。这时可以引导性的问学生,现在手里剩的卡片是原先的几分之一,每次剪开的过程,其中是怎样的原理。这就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再经过适当“留白”,将更多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去归纳,学生们通过自己总结最后得出结论,最终获得了“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的结论。

二、合理运用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少教师纷纷在教学中运用起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教学模式中的充分利用,能够实现高效阐述教学原理的目的,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生动。然而,频繁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资源,有时候并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只有通过合理、恰当、有效地开展方法,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媒体资源对于解决一些复杂抽象的数学原理的确具有很大的便捷和优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器官,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其中原理和变化过程,对于难点的解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除法平均法为例,教师在开课之前,应首先对除法、平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概述,让他们明白该堂课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动画片的概述进行讲解,如一个农民养了4只白兔,他今天从地里挖回来8个萝卜,那么该怎么分,每只兔子能吃几个萝卜。孩子们通过相互讨论,自主探索的方法,最终解决和理解了课程目的。多媒体与精辟的讲解充分结合起来,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重点难点不再是问题。

三、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情境布设的作用和意义,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它也能够达到合理科学引导课堂知识内容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旧知识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且在相关环节中也有对旧理论的作用,从而达到全面统一,新旧融合的目的。因此,情镜创设的意义非凡,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如在学习《数学角》的课程时,由于之前孩子们对角已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为了加深他们的记忆,并由序的导入本堂课内容,我就带领他们到一家游乐场内,在游玩的过程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角,目的就是考验他们的细心和知识掌握效果。通过该种情镜设立的方法,促使他们记忆的加深,而且引起了低年级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从来不可能是单枪匹马进行的。为了让合作学习井然有序而又卓有成效地开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探究的任务,了解和熟悉本课堂内容的主体思想和要解决的问题所在。其次,教师也有义务提前引导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还要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沟通,相互协作,通过正确科学的激励方法,共同解决难题。在具体分工中,也要给予每个成员一定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去探究,遇到问题也要积极寻求同伴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情,也能够达到互相交流学习成果的目的。

四、注重趣味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的课堂练习,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达到夯实基础,升华知识的目的,但课堂练习一定要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和时效性,枯燥无味,缺乏创意的课堂练习将使学生产生反感,且不利于时效性的发挥。著名的教育教学布鲁纳指出,“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源于学习材料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材料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对情景、器材、环境的有效布置整合,才能使课堂练习更加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和丰富性。最典型的试验方法,就是将教学模型和实际生活情境有机联合在一起,让他们从生活中去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奥妙,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们逐渐认识到数学的意义,从而达到提到学习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要不断改革原先的机制,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新时代的教学目的。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提升学生兴趣的途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小学数学优化篇(3)

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为了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采取最优的措施,进行最优的设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提问时,我特别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准确性”。简单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高难度的向题,学生高不可攀;笼统的问题,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恰当地提出向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两种不同教法。一种是“扶”的教学方法,在一组算式中,一道一道题出现,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观察回答,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最后才综合出商不变的性质。另一种是“启”的教学方法,出示一组算式后,先提出两个问题:①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②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又怎样变化?商呢?再让学生观察议论,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商不变的性质。两种教法相比较,前一种课堂气氛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后一种教法,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议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力集中,积极性高,使学生在探索发现中牢固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①试题发散思维训练。如:

( )+( )=9

( )×( )=24

( )÷( )=64

125×88=( )(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②问题发散思维训练。讲应用题时,给出条件,让学生提出多个问题,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③条件补充发散思维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给出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另一个条件;或只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补充两个条件。这是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学习运用分析法的一种训练方式。④编题发散思维训练。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先看图编题,看式子编题,再按类型编题等。⑤解题发散思维训练。就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⑥拆题发散训练。就是把一道多步计算的应用题,拆成几道简单的应用题。⑦改变条件或改变问题的发散思维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改变某一条件或问题、改变某一词句,进行训练。通过以上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 课堂教学脑、口、手结合

例如: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先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学具摆一摆,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去量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再算一算。问:怎样最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这时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口、动手。教师把学生说的方法显示在幻灯幕上。结果学生分别说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全部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正好是20个1平方厘米;一种是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共可以摆4行,算出5×4=20(平方厘米);一种是每竖行摆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共可排5竖行,面积是4×5=20(平方厘米)。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形象。

4. 让学生精练巧练

精练巧练,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技能技巧,巩固“双基”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精练巧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

①填空

A.6.4÷0.2商的最高位是( )位。

B.3.95÷0.05商比被除数( )。

C.0.74÷3.7商比被除数( )。

②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打“√”,错的打“?”,并改正过来。

③计算

18.22÷3.02 1.204÷2.8

小学数学优化篇(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优化教学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必须研究和了解儿童,否则就像在黑暗里走路,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是复杂的,科学地研究和了解儿童是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最重要的交接点,是教师处理一切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总前提,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

研究学生就是要切实地研究所教班级学生的班情,真正做到备课既要吃透教材,又要 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可使教学从班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正确解决“少而精与多而杂”、“启发式与注入式”、“突出重点与平均使用力量”、“面向全体、分别对待”等许多关键问题,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地去优化教学。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习的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一是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使学生成为积极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设置悬念,激起欲望,引起认知兴趣;巧提问题,促进思考,产生探索兴趣;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求平均数”的新课刚开始,教师这样创设情景:站起来两排同学,一排7人,一排6人,请同学们总体上比较每排同学的身高情况,对于这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纷纷发表意见,当辨析比较各种方法都不能科学地解决问题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样,学生对问题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疑惑进入新课,主动学习意识就增强了,为发挥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二是创造机会,促其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做好铺垫好,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让学生尝试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如教材中计算应用题等知识的教学,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做好铺垫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有了这样的参与机会,学生能积极投入,增强信心,有所收获的。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产生争取下次参与的机会,这样不知不觉地就优化了数学课堂改革。

小学数学优化篇(5)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因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做法: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要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地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小学数学优化篇(6)

一、全面优化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祖国培养人才,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人才就是指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的人,才能称为人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人才就是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培养现代建设人才,不仅要以现代最新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而且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但是学生不可能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期间,全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大量的知识,是要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自己去学习、去掌握。由此可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优化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古人说:“学始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播放多媒体,教具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恰当地设置各种悬念,让学生设法进行解答,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把数学认知活动变成成为求知的“自我需要”,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成为数学乐学者,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知识的工具,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让学生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根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有它的精确性,数学知识的每个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不能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的结论错对非常分明,因此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要认真细致,同时要做到勤思多想。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提高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实现,使数学不再让学生感到难学,就必须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是学生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力应该求用词准确、简明而扼要、条理要清楚、前后要连贯、逻辑性要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数学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语言,才能全面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科学组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活动,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数学概念的全过程,那样就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到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优化篇(7)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二、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师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顿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适时引导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而不可忽视的一环。

1、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问。

一节课,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新知导入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借助揭题,引导学生提问,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揭题后设问:“关于圆的认识,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会脱口提出:“怎样画圆?”“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圆有什么特征?”“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等。这样借助揭题让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利用自学机会,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以免出现应付式、盲目性的自学。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说:“今天让你们自学课本,然后说说你懂得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要问,好吗?”学生充分自学后,鼓励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有的问:“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怎么计算一年的天数?”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他们讨论、计算、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呢?

1、指导学生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2、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数学教材的编排,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运用旧知迁移过来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学习新知的习惯。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可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学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之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计算:1/2(±)1/5 (异分母分数加减),学生则能主动利用旧知,变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五、重视实践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优化篇(8)

网络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交互地传递。使学生大脑各区交替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立一些适合学生解决的问题,通过Internet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另外。还设有专职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例如“请查阅某某网站上的某某内容”之类。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网络教学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情境的创设决定着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以及意义建构的内涵和质量。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有力保障。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就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所享用的信息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远非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所能比拟的。

三、利用网络环境保障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网络的出现,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强调让学生处于中心位置,教师围着学生转,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中教师统一讲解、统一要求的“一刀切”的现象再也不见了。

例如,在《计算器》一课中设置了“数的产生”“算盘的使用”“计算器的使用”“测试练习”等几个版块;在“数的产生”中安排了数的由来、数学符号的起源、奇妙的自然数、算筹等内容;在“算盘的使用”中安排了珠算的发明和普及、珠算的常用术语、珠算的口诀等内容;在“计算器的使用”中安排了计算器的产生、计算器使用说明、计算器使用技巧、学习使用计算器等内容;在“测试练习”中安排了过关测试、考考自己和一个计算器小程序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完全可以自己选择有关内容来进行学习。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的学习,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对于练习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所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利用网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教学各项活动中去。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同时它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小学数学优化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起到数学知识的启蒙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数学素养。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运用多种途径来优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教学途径优化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起到数学知识的启蒙作用。但是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而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运用多种途径来优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作简要探讨。

一、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课堂中运用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的最后环节时,可以问学生:大家听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吗?有一天,孙悟空和猪八戒得到了一个大西瓜。如果师徒四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答案:1/4)可是八戒却说:“猴哥,我想吃多一点儿行吗?”悟空听了说:“你这个馋猪,给你这个西瓜的1/2吧。” 猪八戒一听急了:“不行,不行!1/2太少了!”悟空乐了:“那就给你这个西瓜的1/8吧!”“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悟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给了八戒其中一份。这时,八戒手捧着西瓜哭笑不得。接下来老师提问:“同学们,八戒哭笑不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是八戒算错了!”“因为西瓜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因为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在激情的讨论中,下课铃已响起,可学生们却依旧兴趣盎然。

二、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借助多媒体启迪学生思维

小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数学知识不易理解,通过亲自摆弄学具,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通过手脑并用,可以促进具体感知与思维结合,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迅速向抽象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圆周率”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分别量出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学具的直径与周长,然后分别用其周长除以直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进而得出“圆周率”的概念。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使学生对知识知其所以然,从而启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先在屏幕上显示1.2345,再依次显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的动态画面,使原小数成为1234.5,然后依次再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每一次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以此揭示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算理。

三、善于利用课堂时间,讲练要合理安排

(1)、课前教师要完全吃透教材,其目的不仅仅是要掌握其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搞清楚如何才能利用好教材。同时,教师也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因为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动爱问,上课中容易走神或者是打闹,要考虑在上课期间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然后如何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2)、课堂应该让没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在提高整体授课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小学生在课堂都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很多时候都喜欢抢着回答问题。此时,教师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既要有普遍性有具备针对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因此,所提出的问题要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难度适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形成对数学课的兴趣。

(3)、由于小学生好玩的个性往往对做题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的选择或者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以及练习方法。

首先课堂练习过程中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口答时要准确、完整,声音洪亮。书面练习时要字迹清晰,步骤规范。其次,练习的题目不仅要具有针对性而且题量适中。否则量小的话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量大的话会影响学生的兴趣。题目如果太难的话很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过于简单有可能会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最后,课堂练习要有节奏,把握好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努力做好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让学生在每个时刻都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培养学生学习志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优化篇(10)

教学目标的选择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教”的总的归宿。教学如果没有一个总的目标的约束,教学的效果也无从谈起。在另一个层次来说,教学是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目标总的规定性,那么这个过程的走向将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第一个要求,也是重要的要求。其最优化具有全面性、适度性以及区分性等三方面的特点:

1、全面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特点,符合我国教育体制的要求,也是我国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在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其全面性教学目标是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要培养学生与数学相关的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培养学生的算术能力,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相应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全面性特征的最重要的一方面。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开展数学教育的时候就要进行全面的进行教育,尽量的扩展学生的兴趣面,使其在学数学的时候,最大限度的获得与之相关的知识。

2、适度性。小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是于启蒙教育决定。启蒙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或者少年,一方面这些对象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这些对象自身的素质还没有完全的建成。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性这个原则。因为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在教学中过多的采取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或者组织形式,将会是使学目标效果大打折扣。教学需要考虑到接受的程度,接受心理学也成了小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适度的安排教学目标,不能过高过度的超越学生的接受范围。另外,在小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建成的形态,并使之相适合,达到相协调的状态,促进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中适度性原则的把握,是其最优化的根本保证。

3、区分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前后课时之间相互依存、发展、铺垫、延伸的关系,要体现出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和侧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果将教学目标比做骨骼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就是肌肉,教学目标要依附于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高效”。教师手中的教科书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克服随意性。教师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深度得当。对于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难点的,内容应适当少安排。有些知识虽然是学生刚接触到,但难度不大的,可以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另外可适当多安排些内容。这样,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很多种发放组成的,要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就需要使选最佳的教学方法。最佳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保证,也是内在直接的体现。最佳的教学方法由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1、“教”的优化。“教”是由教师发出来教育行为,也是教学方法的首要决定因素。“教”的优化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能够根据客观实际,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之最大限度的与小学生接受心理相契合。这个客观实际包括学生的接受心理,思维理解状况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教”的优化器对象是教师,而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化“教”,才能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教学方法的优化,其出发点和目标归宿点都是教师,因为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工作组成了教学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从“教”中开始,也只能从“教”中入手。

小学数学优化篇(11)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要全面、适当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是备课和上课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要全面

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和要求,还要考虑结合本节课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结合本节的内容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重视情感方面的要求,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等。这样可以使几方面的教学任务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要适当

这是优化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方面。教学目标和要求过高或过低,或者主次分不清楚,都会影响一节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1.要根据所教教材的地位、前后编排的顺序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适当的目标和要求。

从一个单元来说,如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是使学生对1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有清楚的认识,会写数字,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至于应用题教学还处于准备阶段,只出现一些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看图按教师的问话回答: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怎样计算。如果要求学生能独立口编完整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困难,势必要占用大量时间,反而削弱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训练。

从一节课来说,如教学9加几第一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掌握凑十的方法,正确地算出9加几的得数。不宜要求学生计算迅速,更不宜比赛谁算得快。这样会使后进生心理紧张,本来能做对的也会做错。应该在后继课中学生已掌握方法和计算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即使这样,在速度上也不能要求过高,如第一学期末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10道题(只写得数)就可以了。

2.教学目标和要求要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的一个重要的认知规律是从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规律,而且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例如,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通过操作、直观来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不宜教给学生抽象概括的术语和解题公式。否则,学生不理解,不仅增加学习的困难,浪费时间,还容易形成死记硬套的不良习惯。又例如,中、高年级教学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宜过繁。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不仅没有必要做笔算步数过多的混合运算式题,而且实践表明,每增多一步运算,学生的计算错误增加很多,要达到比较熟练,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是比较适当的。

3.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和教育心理规律适当划分层次。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知识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的:理解、保持和应用。这里的理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水平。一般地说,要经历一个从低水平的简单理解(也可以说初步认识)到高水平的复杂的理解的过程。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一些练习和复习使学得的知识保持下来。进一步再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问题。有的心理学家把学习的阶段分得更细一些,如美国的加涅分成8个阶段,顺序与前述的基本相同。这一教学规律基本上适合小学数学的学习,但是也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主要是知识的理解和保持都与练习密不可分。美国格林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和材料》一书中就指出,“熟练,特别是牢记,只有在相当多的练习之后才能达到。”“……认为如果学生充分理解了一种计算方法,熟练就会自动地产生。现也已证明这是不恰当的观点。”“应当用练习作为加强已经理解了的概念的手段。”这说明,无论理解或牢记小学数学知识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同练习紧密联系着的。因此在划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层次时既要符合教育心理规律,又要考虑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是比较合适的。有些地区对知识的教学目标的第一个层次定为“识记”①,这样的提法值得研究。它不符合教育心理的学习阶段的划分,也不符合数学的学习特点,还容易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定义、法则、公式,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4.教学目标和要求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据心理学研究,儿童由于先天、环境、教育等方面条件的不同,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数学的学习上,不仅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而且在计算和解题的能力上也有高有低。因此在拟订教学目标和要求时,一方面按照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共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注意适当有些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例如,对较差的学生,在共同的基本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要允许他们比一般学生经过较多的课时的学习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特别是有些较难的知识,要求一节新授课100%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注意了解差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适当给以帮助、辅导,力求缩短与一般学生的差距,逐步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适当提高一些要求。例如,教学这样的应用题:“小华有5本故事书,小明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两人一共有多少本书?”讲了一般解答方法,进行练习时,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不同的解法。这样根据学生的差异,适当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合理地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

在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之后,合理地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就成为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提供了每单元和每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但是教师教学前需要深入钻研和领会教材是如何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要点有哪些,教学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等,此外往往还要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或补充,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符合实际,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所谓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从信息论的角度说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少,知识点过少,也会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广度要确定得合理,与知识的难易和学生的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难理解的知识要少一点,容易理解的知识可适当多一些;对低年级学生教学的步子要小一点,对高年级学生教学的步子要大一点。例如,低年级教学连减的两步应用题,一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两种解法就比较紧,有的学生往往分不清两种解法,如果分成两节课来教学,效果就好一些。中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学生来说新概念比较难建立,也可以步子小一点,第一节课教学几分之一,第二节课再教学几分之几,以利于通过较多的操作、直观给学生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到了高年级再讲分数概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进行抽象概括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有些教学内容,从知识点上看并不一定难,但是所选的数目大小往往会影响知识的难易。例如,在中年级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数目过大,步数过多,就会增加知识的难度。高年级教学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如果数目比较大,也会增加知识的难度。因此,大纲、教材中对上述内容的教学都限定数目的大小和运算步数的多少,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内容的深度一般是指知识的抽象概括的水平。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深度,选择什么样的深度往往是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确定的。例如,低年级教学加、减法的认识,只要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了解,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算。到高年级教学加、减法就可以采用定义的形式说明加、减法的意义。又例如,中年级教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主要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初步学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如

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这样做一方面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