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2:57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1)

大家晚上好!

我叫庞XX,现任XX镇XXX村支部书记,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根据会议要求,现就本村的集体经济情况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XXX村集体经济发展简要历程

(一)村情简介

XX镇XXX村位于万源市XX镇东北部,平均海拔900米,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6亩,辖8个村民小组,共909户3364人。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544人,2018年整村预脱贫,被评为达州市“四好村”。村党群服务中心距万源市城区约35公里,距XX镇场镇约3.5公里,距包茂高速入口约8公里,城万快速路约1.5公里,硬化道路已覆盖各村民小组,交通便捷,方便农资运输、农耕作业和农产品运销。

(二)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1.端正发展理念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我村集体经济起步于2017年,村支两委与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多次协商,立足本村实际,确立了“稳步探索、提升收益、多元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原则,树立了“众建众享、利村立人”集体经济经营要求。只有端正发展理念、找准方向,才能少走弯路、错路,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2.找准发展路子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选准、选好主导产业及发展模式是关键。通过仔细摸排村中情况,立足我村为XX黑鸡种源保护地且养殖业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实际,联合帮扶单位,通过扶持致富带头人创业项目、带动创业项目顺利发展,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以“致富带头人创业、拉动就业、助推贫困村摘帽、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为思路,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经营。

一是与XX黑鸡养殖大户合作开展代养殖。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鸡+专业合作社代养+定期监督检查+利润按约定比例分成+周期结算”的黑鸡代养模式,村集体与养殖大户签订代养合作协议,村集体提供合格鸡苗,合作方提供符合村集体要求的栏舍、场地及足够的养鸡设施和人力等,代养黑鸡的所有权归属村集体,除去合作方养殖成本、人工工资等费用,集体经济与代养户按约定比例分润,通过该项合作为村集体创收15000元,预计还将为村集体创收30000元。

二是扩展代养殖合作范围。在成功实施XX黑鸡代养殖基础上,村集体积极探索扩大代养殖合作范围,按照XX黑鸡代养模式,与村中养殖大户合作开展肉牛代养殖项目,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供牛+专业合作社代养+定期监督检查+利润按约定比例分成+周期结算”方式与肉牛养殖大户签订代养合作协议,通过该项合作为集体经济创收20000元,预计还将为村集体创收86000元。

三是整合资源开展代采购合作。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能动性,挖掘黑鸡采购需求。在了解到兄弟村有大额黑鸡采购需求后,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利用我村XX黑鸡养殖量大、品质好及村集体队伍服务能力强等优势,与采购方签订了3000多只XX黑鸡销售供应合同,由XXX村集体组织货源,采购方按每只超过农户收购价3元的标准支付村集体报酬,通过该项合作为集体经济创收9000多元。

3.完善发展模式

我村在近年的村集体发展中,不断探索完善合作发展模式,规范合作监督管理要求,提升合作水平,降低村集体投入风险。

一是明确监督检查要求。对村集体合作的代养方,村集体委托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定期前往查看养殖、销售及配套保障情况,并协调做好技术指导。

二是努力降低养殖技术风险。对村集体委托养殖大户代养的黑鸡或肉牛,要求代养方必须购买商业保险,防范养殖大户因养殖技术等原因造成集体经济无法收回投入成本问题,有效保证投入本金安全。

三是前瞻性做好养殖销售。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积极支持养殖大户在村中搭建电商平台,努力使全村XX黑鸡、黑鸡蛋等农产品快速走向全国市场,为后续扩大养殖规模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平台销售额已达60多万元,销售黑鸡近3000只,黑鸡蛋近5万枚。

4.注重发展成效

通过近年的集体经济发展,我村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成效:

一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成效明显。通过开展代养合作,扶持致富带头人带动我村贫困户8户脱贫、带动贫困户20多户增收(养殖厂务工、销售玉米、种植牧草等);通过开展代采购合作,为50多户村民(贫困户20余户)销售黑鸡3000多只增收20多万元。

二是扶持致富带头人创业项目明显。通过村集体的合作项目,开展黑鸡代养殖的致富带头人XX黑鸡养殖规模由最初的10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近5000只,开展肉牛代养殖的致富带头人肉牛养殖规模由最初的40余头发展到现在的130余头,养殖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养殖效益明显增强,创业信心显著提升。

三是村集体经济增收及资产规模扩大效果明显。村集体经济收益由2017年的0增长为2018年的3万元,2019年的10万元。村集体可支配的现金由2017年的30万元增长为目前的115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

通过近年来我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亟需对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政策进行相关培训。近期,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安排,万源市各村重新规范了集体经济赋码工作。更换后的证照据了解可不再前往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注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管理部门对此次赋码后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普通公司管理有无区别?希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尽快针对新赋码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政策培训,规范后续经营管理。

二是村干部集体经济发展精力保证存在困难。近年来,我市在逐步推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工作内容、工作压力等已达到饱和状态,短期内村集体经济独立聘请专门经营人才经济又无法负担,仍需由村支部书记(主任)承担经营管理责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谋划、管理等方面投入的工作精力越来越难以保证,对后续发展不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化与XX黑鸡养殖大户的合作。加大扶持致富带头人力度,积极探索村集体入股村中黑鸡养殖大户,扩大完善村级电商销售平台,丰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致富带头人发展速度,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进一步扩大代养殖规模。在前期探索的肉牛代养殖合作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作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发展资金进一步扩大村集体肉牛代养规模,加快培育规模养殖户,增强致富带头人的就业拉动、增收带动、集体经济壮大作用。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2)

「内容提要对近代传统民法体系局限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再度调整,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传统法律体系,局限性,经济法,产生,概念 一、近代法律体系的思想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法产生于这个时代,有它的理论背景和特定的社会背景。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就是:受近代启蒙哲学和古典经济学深刻影响的近代法律体系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已经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经济法的出现就是为了克服传统法律体系的局限,使法律与已经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已经改变的社会道德观念重新吻合起来。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法的产生是对传统法哲学和经济学以及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反思的结果。因此,要把握现代经济法的本质,我们必须对近代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进行考察: (一)启蒙哲学、古典经济学与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一般认为,近代法律体系由公法和私法两大法域构成。这一法律体系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哲学思想和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哲学思想,例如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由是天赋的人权. “人人是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所有权”。在此前提下,“没有本人的同意, 最高权力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取走财产的任何一部分”。政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 没有全体人民的同意,它不可做任何有害于任何人的事情,每一个国民都有权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自由地追求财富和幸福。 这些思想无疑是现代法学思想的哲学源泉,并且,它促成了以建立在人人绝对平等、以保护私权为中心的权利本位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从经济理论上看,古典经济学家们在对商品经济内在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自由经济是自然秩序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是最能实现人类福利的经济形态。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以其劳动及资本,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在没有任何君主权力作用的情况下,必定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的利益。斯密奠定的自由经济理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奉行的信条。 崇尚个人自由的法哲学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学理论,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的两大理论支柱。同时,这两大理论支柱,也决定了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以及20世纪以后的一系列法律改革运动。 (二)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 建立在启蒙哲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基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将法律分为公法、 私法两大法域。其中,以调整私人关系,保护私权为目的的,为私法;规范国家行为限制公权力扩展的法律,为公法。 在公法领域,在建立现代民主政体的基础上, 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 (3)在私法领域,基于人人平等、同质的假设, 对民事主体进行高度的抽象,并在此基础上构筑权利义务体系。 受启蒙哲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深刻影响的近代法律体系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形成后, 对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主要原因在 于这种法律体系是随着当时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和施行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当时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着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小作坊和小农产主的典型的小商品生产社会。近代法律体系正是在这种社会模型的假设上设计的。然而,两个多世纪过去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这种社会模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 二、近代私法体系的局限与经济法 深受启蒙哲学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的、近代私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性假设就是一切民事主体绝对的平等。近代民法通过对民事主体的高度抽象,清除了各类民事主体的任何具体的特征,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彼此完全相同,完全一样的同质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构筑了其庞大的规则体系。一切人都是相同的,法律必须对每一个人都赋予相同的权利,设置同样的义务,法律不对具体人格进行几乎任何程度的识别,仅以行为能力制度和监护制度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作为近代民法支柱的三大原则,即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自由原则或私法自治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无不来源于它对民事主体同质、平等的抽象假设。立法者深信,惟有如此,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并在自由的逐利过程中,实现人类的最大福利。 然而,随着自由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哲学和自由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近代私法体系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自由经济发展过程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处于强者地位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夺。依传统民法的观念,资本家与工人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能通过充分体现契约自由的契约法来调整。然而,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在城市中生活的工人,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便无法生存。而法律却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另外,雇主出卖商品获得的收入首先由他自己获得,然后,再发给工人工资,这是商品经济的交易规则,对于掌握分配权,同时也决定着工人生存命运的资本家来说,他以各种理由扣减工人工资,工人除了忍气吞声之外,别无它法,对此,法律也未进行考虑。建立在抽象人格假设基础上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首先在社会劳动领域充分的暴露出来。绵延不断,愈演愈烈的工人运动,无疑是促使人们对近代法律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动因。 第二、处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剥夺。经济活动的企业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财力雄厚、各种专业人员齐备、触角遍布全球的大企业,与这些大企业相比,作为社会个体的普通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与之匹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普遍化,消费者的境况更加恶化,信息的不适当分布,更加剧了消费者的“无知”以及基于这种无知而受到损害的可能性。而近代民法理论认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只能通过契约来调整。“契约的当事人被认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裁判者,如果他们自由自愿地缔结了契约,那么,法律的唯一作用就是使之发生效力。至于当事人一方在经济上占有强大的讨价还价地位,那是无关紧要的”。显然,面对现实的经济社会, 对传统民法原则的固守,只能使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遭受经营者的任意宰割。消费者正当利益的被侵害开始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消费者境况的恶化与消费者问题的普遍 化,终于引发了席卷全球、愈演愈烈的消费者运动。 近代民法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肯定,梅因说,近代私法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法律发展“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依照启蒙法哲学和古典经济学思想建立起来的私 法体系,为保障人权,彻底根除封建等级制度,维护自由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抽象人格的假设,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将每一个人视为同质的、完全相同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的近代私法体系的正义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正义,而不可能是实质意义上的正义。由于近代民法的这种局限,故而对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再次调整就成为必然。在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由资本主义初期,这些关系完全通过合同法,根据契约自由的原则进行调整。进入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劳动者地位的日益恶化,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民法中基于资本者与劳动者平等的假设而以契约自由为原则调整劳动关系的规则首先暴露出其与现实的矛盾,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矫治的行动首先在这一领域发生,其结果是导致基于对劳动者与雇佣者具体人格识别,并在对劳动者弱者地位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保护劳动者一方利益出发而制定的劳动法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市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垄断者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一手遮天,公平自由竞争并通过这种竞争将人类引入天堂的梦想已经破灭。为了弥补传统民法的不足,从而导致了现代反垄断法的形成。自本世纪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类生活的高度城市化,人们对商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技术的发展又使人们对商品越来越陌生,加上经济势力、交易能力以及商品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经营者最大化利益追逐动机和信息天然地偏向于经营者一方等等,这些均使消费者的地位日益恶化,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同样使传统民法陷入困境。故而再次发生对近代民法的修正,其结果便是,基于经营者与消费者具体人格识别而制定的消费者保护规范的大量出现。这些法律规范无疑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济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对传统民法局限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再度调整,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公法体系中国家职能的变化与现代经济法 (一)从消极国家到积极国家 在启蒙哲学及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看来,国家是一种恶的存在,是不得己之恶,是实现人类自由与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以自己的存在为目的,而以他人为手段。 每一个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自发地实现社会最大的福利。因此,任何形式和程度的国家干预,对人的自由的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人类的公共福利的实现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仅仅在于最低程度的维护秩序的需要,通过它可以避免原始野蛮状态下的互相惨杀和无休止的争斗,国家的基本目的乃在于实现理性的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国家本身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人们正常的权利行使和理性的自由意志的实现。在此前提下形成的国家,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国家,是独立于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之外的存在。市民社会中的一切皆属于市民(包括法人)自由意志的空间,国家公权无任何活动的余地,仅当自由和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权才得以发动,以消除对自由的威胁。国家的基本角色是充当市民的“夜警”和“仲裁人”。所谓夜警国家,警察国家,治安国家等等,虽然表述不同,但其最基本的内涵都是强调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维护社会最低程度的秩序与安全;同时,对人们在实现自由、行使权利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进行调停和裁断。司法过程本质上仍然是权利和自由的界定和实现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活动的“溢出”,导致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无休止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类面临毁灭性的危险;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分配不公现象更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失业、通货膨胀使已经混乱不堪的社会雪上加霜;经济危机频繁地发生并日益加重,更使人们频于绝望。这一切使人们对自由经济的消极面有了新的认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人们再次将求援的目光投向了国家,对国家提出了更多 的要求,产生出更多的期待,认为国家不应该总是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应该为实现公共福利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干预经济生活,通过其外部引导力量,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国家观念的转化,引起了由夜警国家向福利国家,由消极国家向职能国家的过渡。正如英国著名的法学家L?D?韦德所言,在200年前, 人们希望国家不要压迫它们,在100年前,人们希望国家给他们更多的自由, 而在今天,人们则期待国家为他们多作些事情。在人们的普遍期待中,国家对社会生活的介入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 随着国家观念的转变,现代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的扩展。除了传统治安国家的职能外,其产生的新的职能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管理职能 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相关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是国家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在夜警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仅仅在于维持必要的治安的水平上,而在职能国家,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它不仅从公共安全的需要出发对社会进行管理,而且从实现公共福利和经济的宏观效率角度对经济事务进行管理。与经济有关的公共管理职能最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于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以及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对与环境影响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限制,为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而对土地进行的管理等。 2.调控职能 即通过国家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宏观层次上的结构合理和高效率运行。调控的手段既包括刚性的直接调控,也包括柔性的间接调控。前者通常是指对具体经济活动主体直接实施的行政指令和行政安排,后者则通常包括对一般经济主体的政策性劝导和通过经济杠杆而做出的利益诱导。其中,经济杠杆的运用是最常见的调控手段。 3.经济参与 即国家以经济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国家的参与并不是直接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国家的参与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必要的:第一,通过国家参与经济,为一般大众提供其必要的但是又不能或不宜由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为一般民众的利益,通过经济参与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节,如,为平抑物价而参与某种商品的进口、出口订购和销售等。 4.公共服务 即由国家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这里所谓的服务,不是国家作为市场主体而提供的商业性服务,而是国家作为公权者而提供的职能性公共服务。如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提供商品服务信息,进行商品质量检验,进行消费教育;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而组织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中介服务;为引导经济活动而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开展科技咨询等等。 (三)国家经济职能的实现方式与经济法 国家经济职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通过抽象的国家行为; 其二,通过具体的国家行为。前者,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而实现,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界定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动空间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当经济主体活动越出法定的范围或采用不合法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时,国家公权发动,通过公法责任的追究而迫使其就范。在这里国家的意志通过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的作用而实现;而后者,则是国家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特定事务做出处理的行为。 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两种方式是互相依赖,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但在实现国家职能方面,二者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在上述各种经济职能中,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可以通 过抽象行为而直接实现。在公共管理领域,通过有关法律的颁布可以为被管理者提供行为依据,并以法律上的强制力保证其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在宏观调控领域,通过在法律中对各种经济杠杆的确定和利用,使经济活动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利益风险进行重新估计,以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有利于经济总体结构和宏观总体运行与发展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公共管理领域,抽象的法律规制与具体的行政行为并不排斥,一方面,抽象行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具体行为有其独立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抽象行为价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具体行为的保障。在宏观调控领域,也不排斥具体行为。如,为实现国家政策而对某一经济主体进行劝导和在特定情况下的行政指令。 与此相反,经济参与和经济服务的职能一般只通过具体行为实现。作为实现国家职能另一种形式的抽象行为,几乎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由于国家经济职能不可能通过法律这种抽象形式而得到全面的实现,故具体行为的运用便显得必要,但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行为本身也需要约束,惟有如此,国家权力运用才能取得合法的形式,权利滥用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由此,便产生了对另一种法律的需要,这种法律就是规范行使经济方面的权力的法律。它以国家公权(主要是行政权力)的运用为主要规范对象,故所谓经济行政法,从真正意义上说,只能包括这一类法律。我们认为,对国家职能实现形式的混淆,乃是经济法与行政法之争的根源。 综合上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从而导致现代国家经济职能的产生,经济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一种形式,夜警国家向职能国家的转换,应是经济法产生的又一原因。 四、对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再认识 基于以上对经济法的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对经济法概念,应从以下角度来认识: 现有的经济法理论大多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某种经济主体之间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他们将国家作为经济法调整社会关系的一方,将其他主体作为经济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另一方。目前,影响较大的几类经济法理论,如经济管理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经济协调法论,宏观调控法论,等等,都是从这一角度对经济法进行界定的。其后果便是经济法无法从理论上廓清与行政法的界限。 我们认为,经济法是规制和调控经济的法律。经济法本身就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规制和调控,将经济法界定为调整国家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法律,实际上根源于对国家经济职能实现形式的片面理解。如前所述,国家干预经济可以通过其实施具体行为来实现,亦可以通过立法这种抽象的行为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性”不应理解为它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与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而应理解为它是国家实现对社会经济干预的法律,国家制定经济法本身就是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经济法的实施,干预的目的也因此而得到实现。 因此,两种不同形式的国家干预的区分,是划清经济法与行政法界限的基本前提。规范国家通过其具体行为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为行政法(经济行政法);而国家直接用来规制调控经济的法律便属于经济法。前者调整国家与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以规范国家行政权的行使为内容;而后者调整经济活动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已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承认经济法调整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引起经济法与民法的再度争论呢?我们认为,这也是可以避免的。很明显,民法是私法,是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它通过财产权的界定,主体资格的确定,基本活动方式的提供和基本活动规则的订立等等来促进市场的形成,维护市场主体的高度自治,保护私权。民法基于人人平等同质的前提而制定,民法的主体是高度抽象的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特征的“人”(包括法人),在民法中,不存在享有特殊权利和承担特别义务的主体。基于这种假设而制定的民法 ,构成市场经济中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民法领域是自治的领域,一方面,在许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排除法律的适用,另一方面,法律责任的追究要以当事人主动行使诉权才能实现,实际上,民法规则如何发挥作用,完全要依赖当事人的意思。而与此相反,经济法则属于社会法,它是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正义、交易公平、宏观效率公共福利。经济法是在对经济活动主体的具体人格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因此它可以根据不同主体而做出不同的权利义务设定,以实现相互关系中的实质正义。经济法是强制法,任何主体不得通过协议排除其法律规则的适用。违反经济法,将受到国家的制裁,这种制裁由国家依职权进行(通常为行政处罚)。由此可见,民法与经济法在价值取向,法律性质和调整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是市场内部的法律,经济法则是市场外部的法律。国家通过经济法作用于市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保护市场交易的公正合理,保障宏观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卢梭。社会契约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9。 洛克。政府论[下][M]。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1—52。 同上。 王连昌。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76。 韩世远。免责条款研究。民商法丛论第二卷[C]。45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 西南政法大学·李东方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3)

「内容提要对近代传统民法体系局限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再度调整,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传统法律体系,局限性,经济法,产生,概念 一、近代法律体系的思想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法产生于这个时代,有它的理论背景和特定的社会背景。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就是:受近代启蒙哲学和古典经济学深刻影响的近代法律体系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已经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经济法的出现就是为了克服传统法律体系的局限,使法律与已经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已经改变的社会道德观念重新吻合起来。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法的产生是对传统法哲学和经济学以及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反思的结果。因此,要把握现代经济法的本质,我们必须对近代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进行考察: (一)启蒙哲学、古典经济学与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一般认为,近代法律体系由公法和私法两大法域构成。这一法律体系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哲学思想和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哲学思想,例如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由是天赋的人权. “人人是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所有权”。在此前提下,“没有本人的同意, 最高权力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取走财产的任何一部分”。政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 没有全体人民的同意,它不可做任何有害于任何人的事情,每一个国民都有权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自由地追求财富和幸福。 这些思想无疑是现代法学思想的哲学源泉,并且,它促成了以建立在人人绝对平等、以保护私权为中心的权利本位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从经济理论上看,古典经济学家们在对商品经济内在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自由经济是自然秩序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是最能实现人类福利的经济形态。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以其劳动及资本,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在没有任何君主权力作用的情况下,必定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的利益。斯密奠定的自由经济理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奉行的信条。 崇尚个人自由的法哲学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学理论,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的两大理论支柱。同时,这两大理论支柱,也决定了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以及20世纪以后的一系列法律改革运动。 (二)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 建立在启蒙哲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基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将法律分为公法、 私法两大法域。其中,以调整私人关系,保护私权为目的的,为私法;规范国家行为限制公权力扩展的法律,为公法。 在公法领域,在建立现代民主政体的基础上, 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 (3)在私法领域,基于人人平等、同质的假设, 对民事主体进行高度的抽象,并在此基础上构筑权利义务体系。 受启蒙哲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深刻影响的近代法律体系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形成后, 对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主要原因在 于这种法律体系是随着当时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和施行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当时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着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小作坊和小农产主的典型的小商品生产社会。近代法律体系正是在这种社会模型的假设上设计的。然而,两个多世纪过去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这种社会模型上的近代法律体系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 二、近代私法体系的局限与经济法 深受启蒙哲学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的、近代私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性假设就是一切民事主体绝对的平等。近代民法通过对民事主体的高度抽象,清除了各类民事主体的任何具体的特征,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彼此完全相同,完全一样的同质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构筑了其庞大的规则体系。一切人都是相同的,法律必须对每一个人都赋予相同的权利,设置同样的义务,法律不对具体人格进行几乎任何程度的识别,仅以行为能力制度和监护制度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作为近代民法支柱的三大原则,即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自由原则或私法自治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无不来源于它对民事主体同质、平等的抽象假设。立法者深信,惟有如此,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并在自由的逐利过程中,实现人类的最大福利。 然而,随着自由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哲学和自由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近代私法体系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自由经济发展过程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处于强者地位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夺。依传统民法的观念,资本家与工人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能通过充分体现契约自由的契约法来调整。然而,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在城市中生活的工人,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便无法生存。而法律却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另外,雇主出卖商品获得的收入首先由他自己获得,然后,再发给工人工资,这是商品经济的交易规则,对于掌握分配权,同时也决定着工人生存命运的资本家来说,他以各种理由扣减工人工资,工人除了忍气吞声之外,别无它法,对此,法律也未进行考虑。建立在抽象人格假设基础上的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首先在社会劳动领域充分的暴露出来。绵延不断,愈演愈烈的工人运动,无疑是促使人们对近代法律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动因。 第二、处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剥夺。经济活动的企业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财力雄厚、各种专业人员齐备、触角遍布全球的大企业,与这些大企业相比,作为社会个体的普通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与之匹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普遍化,消费者的境况更加恶化,信息的不适当分布,更加剧了消费者的“无知”以及基于这种无知而受到损害的可能性。而近代民法理论认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只能通过契约来调整。“契约的当事人被认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裁判者,如果他们自由自愿地缔结了契约,那么,法律的唯一作用就是使之发生效力。至于当事人一方在经济上占有强大的讨价还价地位,那是无关紧要的”。显然,面对现实的经济社会, 对传统民法原则的固守,只能使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遭受经营者的任意宰割。消费者正当利益的被侵害开始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消费者境况的恶化与消费者问题的普遍 化,终于引发了席卷全球、愈演愈烈的消费者运动。 近代民法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肯定,梅因说,近代私法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法律发展“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依照启蒙法哲学和古典经济学思想建立起来的私 法体系,为保障人权,彻底根除封建等级制度,维护自由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抽象人格的假设,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将每一个人视为同质的、完全相同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的近代私法体系的正义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正义,而不可能是实质意义上的正义。由于近代民法的这种局限,故而对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再次调整就成为必然。在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由资本主义初期,这些关系完全通过合同法,根据契约自由的原则进行调整。进入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劳动者地位的日益恶化,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民法中基于资本者与劳动者平等的假设而以契约自由为原则调整劳动关系的规则首先暴露出其与现实的矛盾,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矫治的行动首先在这一领域发生,其结果是导致基于对劳动者与雇佣者具体人格识别,并在对劳动者弱者地位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保护劳动者一方利益出发而制定的劳动法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市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垄断者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一手遮天,公平自由竞争并通过这种竞争将人类引入天堂的梦想已经破灭。为了弥补传统民法的不足,从而导致了现代反垄断法的形成。自本世纪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类生活的高度城市化,人们对商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技术的发展又使人们对商品越来越陌生,加上经济势力、交易能力以及商品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经营者最大化利益追逐动机和信息天然地偏向于经营者一方等等,这些均使消费者的地位日益恶化,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同样使传统民法陷入困境。故而再次发生对近代民法的修正,其结果便是,基于经营者与消费者具体人格识别而制定的消费者保护规范的大量出现。这些法律规范无疑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济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对传统民法局限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再度调整,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公法体系中国家职能的变化与现代经济法 (一)从消极国家到积极国家 在启蒙哲学及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看来,国家是一种恶的存在,是不得己之恶,是实现人类自由与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以自己的存在为目的,而以他人为手段。 每一个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自发地实现社会最大的福利。因此,任何形式和程度的国家干预,对人的自由的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人类的公共福利的实现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仅仅在于最低程度的维护秩序的需要,通过它可以避免原始野蛮状态下的互相惨杀和无休止的争斗,国家的基本目的乃在于实现理性的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国家本身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人们正常的权利行使和理性的自由意志的实现。在此前提下形成的国家,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国家,是独立于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之外的存在。市民社会中的一切皆属于市民(包括法人)自由意志的空间,国家公权无任何活动的余地,仅当自由和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权才得以发动,以消除对自由的威胁。国家的基本角色是充当市民的“夜警”和“仲裁人”。所谓夜警国家,警察国家,治安国家等等,虽然表述不同,但其最基本的内涵都是强调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维护社会最低程度的秩序与安全;同时,对人们在实现自由、行使权利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进行调停和裁断。司法过程本质上仍然是权利和自由的界定和实现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活动的“溢出”,导致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无休止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类面临毁灭性的危险;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分配不公现象更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失业、通货膨胀使已经混乱不堪的社会雪上加霜;经济危机频繁地发生并日益加重,更使人们频于绝望。这一切使人们对自由经济的消极面有了新的认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人们再次将求援的目光投向了国家,对国家提出了更多 的要求,产生出更多的期待,认为国家不应该总是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应该为实现公共福利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干预经济生活,通过其外部引导力量,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国家观念的转化,引起了由夜警国家向福利国家,由消极国家向职能国家的过渡。正如英国著名的法学家L?D?韦德所言,在200年前, 人们希望国家不要压迫它们,在100年前,人们希望国家给他们更多的自由, 而在今天,人们则期待国家为他们多作些事情。在人们的普遍期待中,国家对社会生活的介入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 (二)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 随着国家观念的转变,现代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的扩展。除了传统治安国家的职能外,其产生的新的职能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管理职能 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对相关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是国家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在夜警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仅仅在于维持必要的治安的水平上,而在职能国家,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它不仅从公共安全的需要出发对社会进行管理,而且从实现公共福利和经济的宏观效率角度对经济事务进行管理。与经济有关的公共管理职能最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于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以及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对与环境影响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限制,为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而对土地进行的管理等。 2.调控职能 即通过国家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宏观层次上的结构合理和高效率运行。调控的手段既包括刚性的直接调控,也包括柔性的间接调控。前者通常是指对具体经济活动主体直接实施的行政指令和行政安排,后者则通常包括对一般经济主体的政策性劝导和通过经济杠杆而做出的利益诱导。其中,经济杠杆的运用是最常见的调控手段。 3.经济参与 即国家以经济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国家的参与并不是直接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国家的参与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必要的:第一,通过国家参与经济,为一般大众提供其必要的但是又不能或不宜由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为一般民众的利益,通过经济参与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节,如,为平抑物价而参与某种商品的进口、出口订购和销售等。 4.公共服务 即由国家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这里所谓的服务,不是国家作为市场主体而提供的商业性服务,而是国家作为公权者而提供的职能性公共服务。如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提供商品服务信息,进行商品质量检验,进行消费教育;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而组织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中介服务;为引导经济活动而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开展科技咨询等等。 (三)国家经济职能的实现方式与经济法 国家经济职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通过抽象的国家行为; 其二,通过具体的国家行为。前者,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而实现,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界定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动空间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当经济主体活动越出法定的范围或采用不合法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时,国家公权发动,通过公法责任的追究而迫使其就范。在这里国家的意志通过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的作用而实现;而后者,则是国家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特定事务做出处理的行为。 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两种方式是互相依赖,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但在实现国家职能方面,二者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在上述各种经济职能中,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可以通 过抽象行为而直接实现。在公共管理领域,通过有关法律的颁布可以为被管理者提供行为依据,并以法律上的强制力保证其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在宏观调控领域,通过在法律中对各种经济杠杆的确定和利用,使经济活动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利益风险进行重新估计,以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有利于经济总体结构和宏观总体运行与发展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公共管理领域,抽象的法律规制与具体的行政行为并不排斥,一方面,抽象行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具体行为有其独立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抽象行为价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具体行为的保障。在宏观调控领域,也不排斥具体行为。如,为实现国家政策而对某一经济主体进行劝导和在特定情况下的行政指令。 与此相反,经济参与和经济服务的职能一般只通过具体行为实现。作为实现国家职能另一种形式的抽象行为,几乎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由于国家经济职能不可能通过法律这种抽象形式而得到全面的实现,故具体行为的运用便显得必要,但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行为本身也需要约束,惟有如此,国家权力运用才能取得合法的形式,权利滥用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由此,便产生了对另一种法律的需要,这种法律就是规范行使经济方面的权力的法律。它以国家公权(主要是行政权力)的运用为主要规范对象,故所谓经济行政法,从真正意义上说,只能包括这一类法律。我们认为,对国家职能实现形式的混淆,乃是经济法与行政法之争的根源。 综合上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从而导致现代国家经济职能的产生,经济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一种形式,夜警国家向职能国家的转换,应是经济法产生的又一原因。 四、对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再认识 基于以上对经济法的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对经济法概念,应从以下角度来认识: 现有的经济法理论大多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某种经济主体之间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他们将国家作为经济法调整社会关系的一方,将其他主体作为经济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另一方。目前,影响较大的几类经济法理论,如经济管理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经济协调法论,宏观调控法论,等等,都是从这一角度对经济法进行界定的。其后果便是经济法无法从理论上廓清与行政法的界限。 我们认为,经济法是规制和调控经济的法律。经济法本身就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规制和调控,将经济法界定为调整国家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法律,实际上根源于对国家经济职能实现形式的片面理解。如前所述,国家干预经济可以通过其实施具体行为来实现,亦可以通过立法这种抽象的行为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性”不应理解为它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与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而应理解为它是国家实现对社会经济干预的法律,国家制定经济法本身就是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经济法的实施,干预的目的也因此而得到实现。 因此,两种不同形式的国家干预的区分,是划清经济法与行政法界限的基本前提。规范国家通过其具体行为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为行政法(经济行政法);而国家直接用来规制调控经济的法律便属于经济法。前者调整国家与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以规范国家行政权的行使为内容;而后者调整经济活动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已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承认经济法调整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引起经济法与民法的再度争论呢?我们认为,这也是可以避免的。很明显,民法是私法,是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它通过财产权的界定,主体资格的确定,基本活动方式的提供和基本活动规则的订立等等来促进市场的形成,维护市场主体的高度自治,保护私权。民法基于人人平等同质的前提而制定,民法的主体是高度抽象的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特征的“人”(包括法人),在民法中,不存在享有特殊权利和承担特别义务的主体。基于这种假设而制定的民法 ,构成市场经济中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民法领域是自治的领域,一方面,在许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排除法律的适用,另一方面,法律责任的追究要以当事人主动行使诉权才能实现,实际上,民法规则如何发挥作用,完全要依赖当事人的意思。而与此相反,经济法则属于社会法,它是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正义、交易公平、宏观效率公共福利。经济法是在对经济活动主体的具体人格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因此它可以根据不同主体而做出不同的权利义务设定,以实现相互关系中的实质正义。经济法是强制法,任何主体不得通过协议排除其法律规则的适用。违反经济法,将受到国家的制裁,这种制裁由国家依职权进行(通常为行政处罚)。由此可见,民法与经济法在价值取向,法律性质和调整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是市场内部的法律,经济法则是市场外部的法律。国家通过经济法作用于市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保护市场交易的公正合理,保障宏观经济效益的实现。 「 卢梭。社会契约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9。 洛克。政府论[下][M]。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1—52。 同上。 王连昌。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76。 韩世远。免责条款研究。民商法丛论第二卷[C]。45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 西南政法大学·李东方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4)

1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对于经济管理现代化而言,管理观念的现代化是其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保障管理组织现代化和管理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前提。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观念,现代化管理的柔性化及和谐化是经济管理的必经途径,也是经济时展的新趋势。

1.1管理观念的柔性化

刚性管理理念是传统管理思想的管理标准,主要是通过制度及纪律的约束和控制进行管理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员工主要处于被动地位,通过上级的指令进行实践操作,传统的管理思想既有有利的一面,对于纪律执行程度上起着令行禁止的作用,但是就提高员工积极性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使员工丧失了基本的主观能动性,对创新管理方法上造成了障碍,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此背景下,知识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要给予其足够的发展空间,以此更好地促进发展。因此,要求管理人员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据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运营方式进行柔性管理,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柔性管理观念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及能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制定灵活完善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现代化管理理念。

1.2管理观念的和谐化

要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就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领导者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和谐发展的视角创造价值和效益,并时刻了解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和谐发展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的标准,同时也是其体现市场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要全面宣传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自身价值,从而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此外,管理观念的和谐化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化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以此培养和谐的团队精神,使员工对企业具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

2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相比于管理观念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经济管理的组织保障。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是管理组织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2.1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

金字塔型管理组织结构是传统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形式是逐层进行的,命令决策从高层逐层下发到基层,最后由基层操纵执行,在此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限制,降低了员工的创新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对减少多层次的管理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对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可以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进行迅速决策,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总而言之,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2.2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

现代化的管理组织方式更加民主化,从实质上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中非民主化管理的形式,经济管理的民主化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其突出且独有的优势就是促进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进步,为企业内部的稳定健康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有助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此外,民主化管理组织形式可以在发生问题时集思广益,发挥广大员工的集体力量,进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日常工作中,企业领导要与员工保持沟通和联系,做到平等待人,争取获得员工的信任,在工作中形成一种默契。管理组织方式的民主化是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有效保障。

3管理文化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新趋势

21世纪以来,我国正式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富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管理文化的现代化为企业注入了较强的生命活力,只有以人性化管理文化为基础、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才能使其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平台,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管理文化的现代化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3.1以人性化管理文化为基础

以人为本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人性化管理得到大力提倡,在多种经营方式中都有体现。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展开的,以人性化管理文化为基础,使管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人性化,继而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效率。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地位,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将个体意识转变为集体意识,将企业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工作目标,从而激发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动力。要想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支持员工、发展员工,尊重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积极听取广大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尽最大所能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和信息、文化,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增加其安全感,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引导员工不断进步发展,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3.2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5)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化的推进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取决于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程度。自新中国建立之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管理科学取得了重大发展,但与国外现代管理科学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能够科学指导我国管理实践的系统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本土的管理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和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许多经济现象都是特定国情之下出现的独有产物,具有不可借鉴性;同时,中国五千年积累形成的传统文化也决定了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独有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单纯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科学理论,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的表现令世界瞩目,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也在全世界倍受关注。探素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建立中国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构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无疑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创建基础

特定的环境下衍生出特定的管理理论,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变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与之相适应的产生和发展出种种的管理理论。诸多的管理学派彼此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基于不同环境下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出对于管理的理解,是一个阶段或一个视角的总结。在目前主流的管理学派发展中,以美国的管理理论体系为主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中国与西方的管理环境存在差别却是不容置疑的,大量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在中国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相应的对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的需求也越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的发展也显得尤为迫切。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都逐渐地发现在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中,需要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继承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和近代管理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特有问题。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环境下孕育产生的,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管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以安邦定国为主,以人为核心,强调整体的协同,尤以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儒家、墨家、孙子、韩非子等为代表。道家讲求运用自然之道,认为管理本质是一种遵守自然之道,运用自然之道来达到管理目的行为。儒家以天道观为基础,认为管理本质是一种以道德为引导,借助相应礼节来加以规范的行为。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交利是他们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本质是博爱,是为人谋利的行为。孙子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计策、决策等实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取得上下齐心、国家太平,并保证在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认为法治是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认为管理本质是以“法”治民。在我国古代的管理实践中,“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都能够得到体现。在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品中也蕴涵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如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种树郭聚驼传》、宋代范祖禹的《帝学))、明代张居正的《帝鉴》、洪应明的《菜根谭》等。在中国历代史书(如二十四史)和兵书(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中也包含了精湛的管理思想,中国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以及明清笔记中,也有不少管理智慧和用人之道。

从管理实践层面看,中国历代的儒商如先秦的范蠢、子贡和白圭,明清的十大商帮特别是徽商和晋商,近百年成功的老字号如北京的同仁堂等,20世纪海外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如台湾的王永庆、香港的李嘉诚和霍英东等都有其成功的管理之道。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管理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60年《鞍钢宪法》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法,1961年的《工业七十条》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业企业管理试行条例。20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实行是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的推行,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这一时期,蒋一苇提出了“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经济民主论”以及“两制四全”管理体系。“两制”即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高度集中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四全”即在企业建立全企业、全过程、全员性的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人事劳动管理,是我国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首钢的“投入产出总承包”,海尔的‘旧清日高管理法”,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等,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2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研究现状

中国的国情具有自身的独有特点,我国的改革开放自身就是中国式的管理变革,在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社会制度、生产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独有性,西方的管理科学和理论并不能直接套用。目前从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和理论。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管理的历史思想和现实实践的科学理论,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研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阐释方面。21世纪以来,则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探索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思危提出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看,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是非常必要的。李京文院士认为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已成为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应该是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中提炼一种共性的管理理念,总结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等单位对于创建中国学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力倡导和支持,在课题研究方面一直将我国管理科学问题当成重点问题,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奠定在未来l0-20年中逐步建立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学科基础,对中国管理学相关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此后相关研究成果显著增多,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学报》自创刊之日起,就设立了“中国管理论坛”等栏目,刊发了一些研究成果,推动了关于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2008年3月在西安召开的第一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管理学在中国”的概念与研究意义、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文化情景的管理问题及中国管理学派的创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国管理学年会中也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深人研究和广泛探讨。

关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国内外学者专家都进行了深人系统的研究。一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对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研究和现实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有相关的文章发表,如《“红楼梦”经济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行为学研究》、《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等,但总体上数量甚少。国外学者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经营管理并且进行管理方面研究的,以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美较为突出。中国古代典籍如《论语》、《老子》、(孙子》、《三国演义》等,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有些企业甚至将它们用作培训经营管理人员的教材。欧美学者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同样也给予高度关注,如美国的丹尼乐?雷恩于1979年写成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就论及了中国古代孔子在管理思想方面所作的主要贡献。另外一些研究则集中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有的研究注重于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注释和介绍,希望作为在中国实践的指导;或者是加卜中国的现实情况做验证.其结果还是说明了所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功用,体现全盘西化的特征。有的研究则主张本土创新,按照西方理论模式,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具体特点,演绎出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模式和学术观点。有的研究比照现代西方管理概念试图构造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具体侧重于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这些理论都把贯通中西管理理论、能够指导中国管理实践作为重要目标。

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台湾学者曾仕强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总结为一系列管理原则,典型代表是提出中国式管理的M理论(曾仕强,2003。该理论不仅尝试性的进行了理论体系的概括,其实用性导向原则也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除此之外,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自发的形成的中国管理模式也备受关注,如海尔管理模式、白沙管理经验等。2007年11月30日,金蝶公司联合中欧国际T商管理学院主办的“2007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超过巧。名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资深管理学者,他们就“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这个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

3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创建中国学派

现代管理科学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从现代管理科学发展规律可以看出,不同学科、不同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结合、交叉以至融合,特别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推动了现代管理科学向实践应用问题的转化。

管理科学与管理理论必须基于特定的管理实践,与特定环境结合,与特定的人和事物结合。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基于中国的特有国情和发展环境,中国的管理实践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现实中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千头万绪,互有联系,呈现出系统复杂性的特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情之下产生出现了大量的实际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之下,古代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的管理理论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现代管理科学是扎根于一个国家、地区特有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基础上的科学,21世纪的新中国与孕育出大量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西方国家不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所推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创新和变革也是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发展过程,因此,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不能生搬硬套来使用,也不能简单的加以改动,更不能削足适履,改变中国的管理实践来迎合西方管理科学的需要。

管理科学是学以致用的科学,其研究需要透过实践现象的表面,把握管理问题的本质,从丰富的中国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深层次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变和升华。中国改革的社会实践和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应当基于中国的管理实践,融合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将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通过深人全面的实践性研究,指导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提炼出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人系统的研究下去,这是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一条有效途径。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6)

近年来,紧扣市场经济脉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狠抓市场化改革,发明最有利条件,形成了优秀企业家屡见不鲜、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按市场化要求推进企业改革。从年开始,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全国率先推行了股份合作制、四扩一调”和企业组织形式升级三步改革,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同时成为企业产权的所有者。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结、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自主守业发展的干劲和活力,促使不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进而百炼成钢,生长为能管理、善经营的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近年来,市先后涌现出了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其中有23人获潍坊市以上优秀企业家称号。

二是按市场化要求配置人才资源。主要是改变保守的企业干部选任模式,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测评推荐等方式,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近年来,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网上申报、参与人才招聘会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360多名。市委还成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荐中心,去年以来为16家企业胜利推荐了22名经营管理人才。

三是按市场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改制后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环境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市级领导包靠企业和联系企业家制度;围绕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户籍管理等,先后出台优惠政策30余项;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清理、减少审批项目437项;设立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对机关效能进行督查。硬环境建设上,市里每年投资数亿元用于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税外无费”政策;过境诸城的胶新铁路已正式建成通车。优良的守业环境,激发了企业家的守业热情。近几年,市每年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都在50个以上,去年达到194个,总投资额107.8亿元。

二、坚持职业化定位,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必需走职业化道路。坚持以职业化为目标,引导和协助企业家不时强化职业意识,努力提高职业素质。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加快知识更新。近几年,培养锻造优秀企业家队伍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市里先后邀请专家、学者30多人次前来授课,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宏观经济形势、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2160人次。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还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市里还积极发明条件,引导鼓励企业家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目前全市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占总数的75%左右,其中有16人取得MBA学位。

二是加强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由市政府牵头,组建了企业联合会,同时依托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成立了三个行业协会,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入会。协会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沟通情况、交流心得、开展研讨。汽车工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围绕培育壮大诸城的汽车产业,进行多次协调磋商,使一大批机械加工企业加入到福田公司配套厂家行列,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会员企业50余家,为加速“诸城汽车工业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搞好人才储藏,培植新生力量。建起了企业后备人才库,将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纳入其中进行管理,并通过网上觅才等方式不时加以空虚,目前已拥有1000多名企业经营管理者信息。同时,对库内人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并向有关企业推荐。市里还在市经贸局单列编制,从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聘优秀人才,局机关和骨干企业进行双向任职锻炼,待条件幼稚后放到企业管理岗位上去,去年已选聘4名,今年计划再选聘10名。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创新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家队伍的壮大和健康生长需要完备的制度做保障。

为调动和维护企业家干事守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家队伍不时发展壮大,建立起了一套既有激励、又有监督约束的管理制度。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7)

近年来,我市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业立市”的治本措施,坚持选拔与培养、激励与约束、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干事创业的企业家队伍,为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3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4家,总量达到223家;有10家企业进入潍坊市工业50强行列,潍坊市销售收入过50亿元5企业中我市占了2家;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1亿元,分别增长19.2%和22.2%。

一、推行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家脱颖而出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近年来,我们紧扣市场经济脉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狠抓市场化改革,创造最有利条件,形成了优秀企业家层出不穷、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按市场化要求推进企业改革。从1992年开始,我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股份合作制、“四扩一调”和企业组织形式升级三步改革,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同时成为企业产权的所有者。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结、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他们自主创业发展的干劲和活力,促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进而百炼成钢,成长为能管理、善经营的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近年来,我市先后涌现出了王金友、郑和平、王金玉、王桂波、窦宝荣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其中有23人获潍坊市以上优秀企业家称号。二是按市场化要求配置人才资源。主要是改变传统的企业干部选任模式,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测评推荐等方式,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近年来,我们在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网上申报、参加人才招聘会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360多名。市委还成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荐中心,去年以来为16家企业成功推荐了22名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按市场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改制后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环境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市级领导包靠企业和联系企业家制度;围绕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户籍管理等,先后出台优惠政策30余项;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清理、减少审批项目437项;设立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对机关效能进行督查。硬环境建设上,市里每年投资数亿元用于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税外无费”政策;过境诸城的胶新铁路已正式建成通车。优良的创业环境,激发了企业家的创业热情。近几年,我市每年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都在50个以上,去年达到194个,总投资额107.8亿元。

二、坚持职业化定位,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8)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是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注定它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

自近代科技产生以来的3次科技革命,每次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壮大,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企业产生与发展壮大,我们所看到的会计必然还是地主家那鼻梁上架副老花镜、头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当然,也不会有今天会计学科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源动力。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

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可以认为,此书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且,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国际化,其间的it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虚拟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革命发生,使得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科技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等特征。它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it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推动了会计的自身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了诸如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会计目标将会多元化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可能发展出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二)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

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网络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1.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2.在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三、会计学的创新会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同时,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一)会计学的创新能够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促使资源配置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的创新水平。例如,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一直执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之牛耳,会计自然而然处于领导地位。现代会计就起源、发展于美国,美国会计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会计的水平,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蓝本。我国在2007年1月1 日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主要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二)会计学的创新促成了新的科技发展动机

会计学的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资基础,而且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动机。因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新的科技需求和其他需要。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两种新的需求,必然又形成科技创新动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经济科技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铮,韦华宁.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财经研究,2000(3).

[2] 陈海清.试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上海会计,2000(3).

[3] 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4] 王开田.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江苏财会,2003(1).

[5] 张东莉.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01(2).

[6] 秦志敏.环境的变化与会计未来的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1(7).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9)

中D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88-0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养和塑造着中国人的品格与灵魂,建构起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民族文化。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冲击、融合、革新、发展,最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以提倡“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为主的儒家思想,在这一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经济管理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从事着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军事斗争、文教思想等各项工作和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而这些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单从经济管理方面而言,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管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的先贤圣哲们就对经济管理思想有过自己的判断与论述。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寓于利”,以及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言论,反映了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但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主张以义求利。”[1]墨家主张义利统一,从而在义利观上形成了辩证的态度。在经济思想上,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重农务本”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一直是国家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石。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法治国、贤能并举”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是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现代经济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时间推进到21世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各个经济体密切联系而又互设壁垒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态势。从宏观上看,长期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然而,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低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酝酿和发展。“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美国‘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难民危机、恐怖事件、社会两极分化等,使反全球化声浪时起。”[2]“这一切确实表明,全球化正在退潮,世界变得更国家化,各国对全球化热情锐减,全球化跌入低谷。”[2]从微观上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其经济发展的缓慢、停滞甚至倒退。当代主要经济大国或组织,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近年来经济发展趋缓,亟须在经济管理或其他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提振经济。总而言之,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发展迟缓,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不断涌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从属于世界经济的范畴,受到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始终能够相对独立地保持快速增长,对低迷是世界经济起到助力和提振作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差别迥异,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实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国企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大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供今人借鉴的经济管理思想,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经济管理思想的营养,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开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各国贸易政策逐渐转变,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国际经济总体环境下,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复苏,它只会片面、暂时地保护本国经济局部利益不受严重损失。从长远来看,这种以邻为壑、自顾自存的做法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要破解当今世界经济停滞、衰退的困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正视经济严峻形势,通过刺激贸易的其他方法,继续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千方百计地寻求合作共赢的经济贸易政策,从而为度过世界经济发展困局而同舟共济,勇往直前。而我们提出的这种想法,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太极图所体现的阴阳平衡思想。太极图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智慧,从相互依存又互补共生的阴阳鱼的图形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阴阳二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得以发展。某一国与世界经济犹如阴阳二元,相互依存、互补共生。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割裂二者的联系,这样就丧失了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二者的对立中,创造条件,促进转化,找到实现共赢的途径,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不景气状况,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各个企业的发展。然而,能够正确掌握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法、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模式的企业,将会在国际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赢得巨大发展;而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经济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境地。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而言,要采取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必先具备成熟的经济管理思想。各国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一再证明,单纯依靠西方的经济管理思想或是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与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汲取二者所长,融会贯通,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与西方经济管理思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所阐述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一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热潮已悄然兴起,许多人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内涵,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例如,人们把儒家的“以和为贵”“诚实守信”思想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去,使企业得到巨大发展;人们将道家的“柔性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即‘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就要走向反面。” [3])运用于经济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贡献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它能够为现代人们提供启迪和帮助,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为现代经济管理提供借鉴和启迪。因此,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出现,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特别是2005年以来,从长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公司治理的企业。这其中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合资企业,还有一些是外商独资企I。”[4]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是可以融合的,二者相结合,能够促进经济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各异而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之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曾几何时,言及企业管理,可口可乐、花旗银行、通用汽车的故事始终扮演着值得剖析与效仿的经典的角色。然而,2008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把这些以往被我们奉为传奇的企业及其背后的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一并推下了神坛。”[4]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管理理念落后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全盘西化’,对外来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盲目地照搬照抄,结果却不甚理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些企业,管理理念极为粗放,尤其一些小微企业甚至采取的是家族化管理方式,管理理念极为落后,效率也极差,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5]

所以,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从长远来说,要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而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就应该具有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各有特点,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所长,促进经济更加高速发展。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关系来说,首先,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必然对现代经济管理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客观实际进行运用,才能实现对现代经济管理的高效管理。其次,坚持现代经济管理,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范围内、跨越几千年的历史维度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毕竟与世界范围、与现代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因而我们不能生拉硬套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现代经济管理。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深入理解分析传统文化的精髓及运用的思想原则,把握好现代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原则,将之运用到现代经济管理中去,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能够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注重整体性、处事灵活性、促进和谐共赢等特点,同时又能够发挥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的特点。二者紧密结合,是解决当前经济领域各种问题,破解经济发展滞缓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9).

[2] 陈凤英.G20杭州峰会:全球经济治理转型新起点[J].当代世界,2016,(8).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10)

    夏明方在这里对当前经济史研究中的某些现象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他提醒我们在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中,一不要完全否定过去的研究,要继承和吸收过去研究的积极成果,二不要过于“赶时髦”,把传统中国近代化。尽管有些问题的概括和提法尚可斟酌,但就其基本精神而言,我认为这些提醒是有意义的。

    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创新,包括理论的创新;没有创新,学术的生命就停止了。但这种创新应该是在继承以往研究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应该立足于对以往研究的“颠覆”。

    像历史本身有延续性那样,历史研究也有延续性。现在的“再评价”的讨论,实际上是上世纪有关讨论的延续。在上世纪初的社会史论战中,嵇文甫、邓拓在三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对“中国停滞论”进行批判。抗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御用学者秋泽修二鼓吹停滞的中国需要外力冲击来解套,为日本侵华制造理论依据,受到吕振羽等学者的批判。因此,在当时史学界的有关讨论中,“中国社会停滞”的命题逐渐被“发展迟缓”、“发展阻滞”、“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等提法所取代。“发展迟缓”、“长期延续”,是在中国始终没有突破旧的封建制度进入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意义上讲的,并非否定发展。上世纪四十年代,吕振羽、侯外庐等人已经对明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了探讨。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发展”。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新中国史学研讨的两大热点。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以至可以说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现在有些学者把“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讨论视为中国史学界陷入“西方中心论”的例证[3],殊不知这正是中国史学界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肇始。因为对中国停滞论的批判,也就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我们今天争论的传统经济的“发展”与“制约”(或“不发展”)与当时讨论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不发展”(长期延续)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今天的讨论重点是生产力(也牵涉生产关系),当时讨论的重点是生产关系(也牵涉生产力,甚至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罢了。我们现在的视野比以前更宽,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深入了,但仍然是以以前的研究和讨论为基础的。因此,不应该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有人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但不管变换什么名词和提法,所要探讨问题的核心没有变化,而且现在的研讨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以往研讨所积累的认识成果[4]。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前近代中国是封建社会,也不管你把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估计多高,当时的中国没有摆脱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近代中国被迅速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远远甩在后面,也是不争的事实。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估计得太高,鸦片战争后的落后挨打反而无法理解了。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篇(1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农业发展不仅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方面。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急需探索出一条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模式,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面基于基于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展开进一步分析。

1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纵观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在管理水平、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整体管理规范性不足,加上农村资源比较少、管理制度比较落后,明显与现代城市经济管理制度脱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最为典型的就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按照制度要求操作,只是简单的记录一些财务数据,也缺少严格核查,大大降低了经济管理效果。

1.2 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重视

当前各项制度相继出台,农业经济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重视,但是囊欢ǔ潭壬侠纯矗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农业人员不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平时的工作中执行力度较差,农业经济管理整体效果不好。例如,农业管理人员思想落后,不能紧跟时展变化而变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不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执行的力度较小,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

1.3 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由于受到当前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操作方式始终停留在手工方式上,绝大多数农村均利用传统纸笔记录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虽然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方法也得到了创新,但是落实到农村,其应用范围并不是很广,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一些农村虽然已经购置了信息化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真正投入使用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下还是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经济管理,财务数据整合及处理效率较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

2 新农村背景下如何创新农业经济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深入,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产品呈现出供应种类齐全、供求平衡的景象,农业经营充分保证了广大农民的收入,经营目标逐渐丰富起来,农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一系列管理方式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发展现代农业。

2.1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建设,首先应在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发展,完善的制度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应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在现有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要注意在建立农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发展观念,促进新经济结构转型的实现。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应注重农产品多元化发展,以精加工的方式促进产品多样化目标的实现,最终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建立专业化经济管理团队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可以切实保证农村建设,始终保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状态。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要求每个管理人员都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定期组织团队中人员参加岗位知识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当前农业经济已经逐渐从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了网络信息模式,这种情况下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网络管理能力,利用电子功能得到农业新闻信息。专业的管理团队可以带领农业人员走向新的发展道路,促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3 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农业经济管理与前沿信息收集是分不开的,信息化早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代名词,只有信息平台与网络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前沿电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纵观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其中数据收集、数据管理、发展规划等工作都需要以电子平台记录的形式展现出来,数据体现更加准确、立体,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记录每年乡镇各地的收入情况,以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发展效率,体现了新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农村经济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就必须在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基础上实现创新,以农村经济结构为基础进行不断完善,最终切实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度。

2.4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支持,还可以对外招收高素质、高技能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引进更多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根据当地农村的情况开设合作社,注重农产品精加工,将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做好,切实保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3 结语

综上,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所在,管理者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制定出可行的、有效的建设方案,在农民群众中深入大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以政府为引导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切实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总之,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利弊,不仅要顺应时展潮流,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效性,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刘丹.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创新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212.

[2]本刊记者. 城乡一体谱新篇(2009年北京新农村建设成就之一) 投资、消费、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同创新高 北京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J]. 北京农业,2010,(10):8-9.

[3]马晓旭.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J]. 农业教育研究,2009,(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