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实践与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2:57

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1)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010X

国内刊号:13-1259/G4

邮发代号:18-32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2)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40―03

引言

在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环节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措施。良好有效的实践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并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实践教育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的最佳场所。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培训环节,是以后从事其专业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研究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评估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并且能够有效监控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教学评估,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的价值体现在其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一般将教学评估分三类: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诊断性评估是指某项教育活动进行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估,其目的是了解评估对象的情况,判断是否具备条件。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来对教育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终结性评估是总结性的,是在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进行的评估。以上三种评估在实际的评估活动中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在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估活动必须全面。对于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基层工作而言,形成性评估对于监控实验教学质量,随之调整教学过程更为重要。

一 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是观察、衡量和规定事物特征,反映事物内涵,标识某一事物的尺度。在教育评估问题内,指标是将教育质量进行量化的工具。评估目的和任务确定后,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于准确、广泛、全面地收集和处理信息。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评估的准确性,继而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

指标体系的设计包括发散、收敛和实验修订三个阶段。

(1)发散阶段。发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解教育目标,提出详尽的初拟指标。因为教育目标一般都比较抽象笼统,所以在拟订评估指标时需要对其进一步分解、细化,使之能够观察和测量。具体操作需要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力求完备。对于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质量的评估,初拟指标时应该征求理论教师、实验教师、管理人员、正在学习的学生以及毕业生的意见。

(2)收敛阶段。收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初拟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归并和筛选。归并和筛选时应注意三点:指标应具有重要性,体现评估的导向功能;指标应具有独立性,指标不重叠,避免冗余;指标应能反映评估对象的本质,应删除那些不能反映或者偏离目标本质属性的指标,提高评估的有效性。

(3)实验修订。在初步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后,应该选择对象进行小范围试验,可以对一门实验课,或者一个实验班进行评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必要的修订。

为了全面评估清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质量,我们按照以上过程,通过实验中心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领导的集思广益,初步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分三部分:“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是学生针对每次实验对实验内容、教师、设备和管理的评价;“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实验管理的评价;“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是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希望通过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进行情况。在指标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指标的全面性,同时也考虑到了各项指标的独立性,尽量减低数据采集的工作量。

表1是“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仅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

评估指标分为四部分,分别是:(1)教学内容。主要对实验项目的研究性、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2)实验教师。从讲解情况、责任心等方面进行评价;(3)实验设备。主要评价实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情况;(4)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评估在学生完成某个实验项目,并且返回实验报告后进行。

二 评价结果及对指标体系的讨论

在对评估指标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修订后,确立了“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估实践。对一些典型的实验项目进行了评估,评估学生数量为85人,限于篇幅,此处不能以列表的形式给出所有结果。下面对此85份“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使用SPSS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图1,图2,图3和图4。从图1~图4每组指标的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比较小,多数在0.3左右,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不冗余的。相对例外的情况是“实验教师”评估指标组中的“实验讲解(X7)”与“对业务的熟悉程度(X9)”的相关系数为0.64,这两项指标密切相关是不难理解的。如果要精简指标,可以考虑去掉其中的一个。

表2给出了评估的信度分析结果,信度为0.8823,说明使用此指标体系评估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同时,各项指标的评估结果中,“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一项的标准差最大,说明对所谓的“研究性”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实验设计的研究性”的概念需要大家进一步探讨。去掉此项指标后,评估的信度稍有上升,从0.8823上升到0.8959,并不明显。图5是“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一项指标评估结果的正态Q-Q图,可以看出,学生对此项指标的打分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以,评估结果也是客观的、可信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表1的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是基本独立的,评估结果的信度比较高。对某个实验项目的评估结果平均分数为82.15,基本反映了该项目的实际水平。

三 结论

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效监控电工电子实践教育的整个过程。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对具体的一门或一类课程的评估与监控则更不被重视,特别是实践教育之类的课程。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评估体系。本文根据教育评估的最新理论,初步探讨了电工电子实践教育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的过程,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学生评估实践,分析了评估结果,评估指标是合理的,能够反映评估对象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及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合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 金娣, 王刚.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 Jen Harvey. EVALUATION COOKBOOK. The Learning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itiative, Heriot-Watt University

[4] CHING-YANG CHOU, CHIA-LUNG CHIN AND KUEN-DER LAIN. Th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Instru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Science Laboratory Teaching Competenc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Proc. Natl. Sci. Counc. ROC (D), 2001, 11(1): 11-19.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actice Education

DUAN Yu-shengLIU YanXING Guang-junLIU Wen-wuREN Yong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3)

体育教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实验的推进,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全新的教材,有一些教师出现了迷茫、困惑、苦恼的现象。许多教师找不着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熟悉课程标准,深入了解现行教育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教学思想如何转变成教学行为不行,技术动作中如何教与学不明白等等。

一、新理念下个性化教学的提出对传统体育教学思考

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前谈到体育课教师如何教,想必教师们都会随意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无非就是两大步.第一步是备课,第二步是上课。如果我们再细化一些,备课包括括哪些方面?得到肯定的回答:一是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情况,比如男、女生人数,体育骨干情况;二是备教材,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措施,编写教案。上课的几大主要环节是哪些?一是场地和器材的准备,二是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三是基本内容的学习,四是放松练习,下课。应该说,这些回答概括了我们传统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思路。从这些教学环节上,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体育课只是一种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的运动训练模式的课,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体育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要求愈加切。本文即是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入手,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能够掌握和突出一、二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根据体育教学功能和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自身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体育特长”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自己原有的体育基础和兴趣出发,在球类、田径、综合等项目范围内自主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摸索一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要求,又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技能、技术的教学方法,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也为具体实施教育部推出的“2+1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现行的体育教学标准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材,我们应该加大对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充分发掘新理念体育教学价值。

二、对体育个性化教学内涵的解读

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学校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师资条件,开设球类、田径、综合分项教育内容,通过单元独进、变相娱乐组织教学,分别由不同个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为指导,设计具有个性的教学,从兴趣入手,拿起激励的武器,展现学生的个性,在一个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目标的一种二合一的教学。

体育教学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发号施令式的灌输知识、讲解技能,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的状态。而新的课程改革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旁观者和听众的现象。教师要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等有关常识,把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们乐此不疲。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品味成功。教师采用体育分项教育与具有个性的教学。适时加以引导,变换组织方式,不但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个性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个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虽淡化技能的传授,但并不是说不传授技能;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也注重教师的指导。个性化教学就是以此理念为导向,它主要是以单项教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教师授课,学生练习,评议考核形式组成,使学生较系统、正确掌握单项式技术。如:田径组的加速跑技术,球类组的篮球运球技术,综合组的体育游戏中某种技术等等。

(二)以兴趣为突破口。要实现以兴趣为突破口,彻底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在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目标。设计具有个性的教学,使活动内容变相娱乐。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新课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带着这种求知欲,主动地、积极地探讨问题。这对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探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为目标的实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拿起激励的武器。课学的激励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矫正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激励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4)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中南论坛》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教育行动研究可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教育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应该把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行动研究指针对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在当今教育界,教育行动研究已成为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人们在其作用上已达成基本共识:第一,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动研究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教师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第二,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育行动研究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研究,使之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三,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行动研究在推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促进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上起到中介作用。学界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论述极多,本文就教育行动研究对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教育行动研究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为“行动”,称专业研究者、专家学者对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索为“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有机联系。行动与研究的分离,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在教育研究领域,有许多研究者埋头于书斋闭门造车,缺乏对现实应有的关注。而实际工作者面对高深莫测的理论研究成果,又常感远水不解近渴,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却又不知路在何方。针对此,教育行动研究遂应用而生。实践证明,教育行动研究通过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努力,使教育理论主动寻找实践作为基础;实践也主动寻找理论作为指导,进而反思和批判理论,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就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活动。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既开放性地不断改进教学,又通过批判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吸纳能力。可见,教育行动研究正是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顽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创设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实践主体带着教学中的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走入教育行动研究,同时研究主体也要深入研究现场,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与实践主体一起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一方面特别强调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作。这种合作互补了二者研究的不足,既克服了研究主体的研究成果难以向实际转化的不足,又克服了实践主体开展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方面着重强调问题的解决。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了联结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桥梁,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为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创设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三)教育行动研究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从研究的角度说,教育行动研究是“在行动中研究”,是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并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从行动的角度看,教育行动研究又是“在研究中行动”,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把实际的行动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行动过程,使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形成一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四)教育行动研究在“反思”中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

反思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它“促使实践主体通过研究活动改变原先的教育理论,提高认识和完善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时,研究具有把作为研究者的实践者从原先的认识框架、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框架中‘解放’出来的功能。……这种‘解放’功能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就是推进改革和促进完善。”\[1\]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实践主体要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根据反思过程所形成的判断,修正研究过程中的行动。同时由于研究主体自我意识较强,理论品质倾向于批判性反思,因此他们理应帮助实践主体使之成为反思型的主体,让教育实践不断走向合理性。这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双向反思过程,为行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证,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交互生成。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症。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性质,从本质上看是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都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相关。而以往的研究单纯地囿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胶合之中,没有跳出思维的框架,忽视的恰恰是对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研究。其实正是教育主体从事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水平与关系状态。所以,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到更为根本的教育主体身上,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实施主体。理论主体重在从理论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和指导性的陈述为其阶段性成果;实施主体关注的是,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而决策主体则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统一和整合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如何使教育系统与其他的组织系统协调起来,如何实现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通过反思不难发现,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主体的思维定势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设置了屏障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大多都认定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研究和总结教育理论,通过研究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他们大多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指向现有理论,通过分析、比较、批判、重建等一系列思维加工来实现理论的推进,仅此而已。而教育实践主体最突出的思维缺陷是对个体实践中内在理论的忽视。教好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觉得这才是自己份内之事,一旦谈到要参加教育研究时,往往又认为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定位的划分,虽明确了不同岗位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使各自的专业化程度有可能实现,但也设置了无形的屏障,隔离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二)教育实施主体作为行动研究者的尴尬

其表现为:1.自身素质的不足。教育行动研究对教育实施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理论专业化水平,深厚的写作功底,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等等。但是不少教育实施主体在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时间和能力上存在不足、观念上自设屏障,从而导致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没有“问题”的研究,没有“行动”的研究和没有成果的研究。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呼吁教育实施主体的参与与其自身素质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显。2.外部条件的不成熟。第一,评价机制问题。由于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围较小,而且是对特定对象的研究,研究的情境也无法作较精密的操作,再加上研究的目的只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信度”、“效度”来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二,研究的体制问题。一些教育决策主体并不重视或不支持教育行动研究,使之缺少必要的体制保障,如研究的机构、人员、物质、制度等保障机制并未落实。

(三)各教育主体之间难以展开交流对话

三大教育主体形成各自的理论共同体,参与到行动研究中去,但由于三大共同体在性质、特点、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有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各教育主体之间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对话交流产生一定困难。教育实施主体常把个人实践的改变寄托在他人提供的具体的、操作性理论指导上,而当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成果达不到直接应用的水平时,就会被指责为脱离实际,而教育理论主体又反过来指责教育实施主体未将其理论进行适当的运用。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也会将批判的矛头共同指向教育决策主体,指责其未制定出恰当的决策来促进主体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如何实现各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既然本文将研究的视角集焦于教育主体,因此要使教育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要诉诸于教育主体行为的改变之上。

(一)沟通的前提:三大教育主体要认清并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主体性。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被研究对象,不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研究成果的探讨者、开发者和实践者。再者,教育行动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自我反思”的权力还给教师以及其他所有的实践者,使他们能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始终以一个“反思实践者”的形象出现。可见,教育实施主体在研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是其主体地位凸显的突出表现,是教育行动研究之魂。第二,实践性。行动研究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的。它关注的不是各学科分支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为了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的研究。第三,协同性。Somekh强调在行动研究情境中,所有参与者之间和谐互动所形成的组织文化与气氛的价值。\[2\]协同性就包括三大教育主体在各自形成的共同体之内以及各共同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一方面使知识或理论的建构更具有可信任性,并且更符合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并优化教育行为。总之,三大教育主体只有正确认识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才会更好地理解并更加重视教育行动研究,增强参与的自觉性。

(二)沟通的内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要增强自我意识

教育理论主体中的一部分要继续专心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深化、系统化、科学化。这类研究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个人学习性实践的拓展和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形成一种透视生动实践、形成理论结构框架的能力,学会用一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同时,教育理论主体中的另一部分要走向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真知,获得灵感。只有当教育理论主体在抛弃了他自我强加的鼓励,自我陶醉的无视实际以及自我放纵地寻求学术地位时,他才有可能实现最初的承诺:克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距。\[3\]

教育实施主体一方面要加强理论修养,明确个人实践的改变是要通过个人认识,包括个人内在理论的改造来实现的,要用理论来武装自身的头脑,把理论转化成思想、智慧、精神。因此,教育实施主体要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意识,参加理论培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升其理论品质。另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教育实施主体所有成员都应以持续的、无休止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作为基本的生存方式,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论。这样,教育行动研究就成为了教育实施主体通过不断的反思性批判显现、改造和优化实践理论的过程。

教育决策主体要协调好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关系,营造有利于两者交流的氛围,促进两者的互动,并建立新的制度来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体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让教师树立教育科研观念,使教育行动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中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形成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良好氛围。第二,要求学校成立教育行动研究中心,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领导工作,构建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运作机制。第三,构建教育行动研究的保障体系,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沟通的外在条件:三大教育主体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由于各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理解的方式和意义各异,因此迫切呼唤各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教育实施主体迫切需要教育理论主体的帮助,共同解决自己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身的教育实践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教育决策主体也需要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施主体的共同参与,为决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提出批评和建议,使决策更具合理性、正确性,更能深入人心。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育理论主体总结出的理论成果,教育决策主体制定的决策,都需要被教育实施主体认同并接受,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实在的效力,实现教育的价值。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各教育主体彼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理性、公正、全面、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其他教育主体的行为。各教育主体要努力维持开放、平等、自由的沟通情境,同时形成支持性、非评价性的氛围。这样各教育主体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成为负责的“当事者”。

教育行动研究确实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沟通的实现也要依赖于各教育主体主体性的发挥。如果三大教育主体囿于“前见”而无所作为,那就不可能沟通。当然,教育行动研究也并非能保持绝对意义上的“填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它只是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供了契机。要达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仍需要三大教育主体在实践中不倦求索。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5)

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医学、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一批人才济济、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并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与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两条线提高学科平台水平,以精品学科为龙头,探索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的路径,创建开放、创新、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起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学科平台和学位授权体系.

1.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为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南方医科大学实行导师分级分类制度,将导师分为两级五类,即学术学位博导、专业学位博导、学术学位硕导、专业学位硕导和兼职导师.分级分类制定导师遴选标准和条件,学术学位导师侧重科研项目级别、经费等条件,专业学位导师侧重专业技能和应用特色技术指导能力.近年来,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南方医科大学加强了与校外医疗单位深度合作与实质性融合,建立了40余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在基地聘请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能手为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目前,南方医科大学拥有学术学位博导315名,专业学位博导95名,学术学位硕导258名,专业学位硕导379名,其中203名专业学位硕导来自联合培养基地.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加大了对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了导师聘任培训制度、任期考核体系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切实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责、权、利,既能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奖助学金申请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又能引导和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行为.

2注重质量监控与多元评价探索,强化协同创新与成效

2.1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

一是实行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选拔有科研潜质、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研究生.加大优秀本科生推免招生比例和提前攻博、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二是实行大学科集中复试,加大按一级学科和跨学科招生力度,加大复试所占比重,采取双向选择和内部调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导师,尊重培养单位的录取自,尊重导师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权[3].三是优化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研究生招生名额在院系、学科、导师间的分配是一项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结构质量、指导质量的全局性工作,学校在招生资源配置方面要有明确的导向来调控[4].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分配采取了“三重一扶,分类下达”的基本原则,即:向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导师倾斜,同时扶持重点发展或具有良好科研发展潜力的学科.

2.2科学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为积极引导和推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能动性,探索出多样化的学位标准和评价办法.为体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学校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所辖学科、专业具体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标准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标准呈现出多样化.另外,个别优秀学生因学科或导师科研工作需要,不能按学校要求发表学术论文,通过一定程序的学术评价,两级学位委员会通过评审也可以准许其毕业并授予学位,使学位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评价标准上具有科学性,评价结论上具有权威性.

2.3鼓励团队协同创新

建立并完善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标准[5].为激发研究生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信息,拓展视野,并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协调能力,南方医科大学大力倡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开展跨学科专业的联合攻关,其研究成果归研究团队共享.为鼓励研究生参与高层次团队协作攻关,南方医科大学规定凡共同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视影响因子可以使几个人同时获得学位.

2.4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关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南方医科大学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严把“出口关”,一是为避免论文完成后出现统计方法错误或统计分析错误,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先过统计审核关,才能提交评审、答辩.二是加大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力度,在职申请学位及全日制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率达100%,并规定研究生只有通过论文盲审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3注重激励机制与育人环境建设,提升创新动力与活力

3.1以研究生为本,建立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奖助体系

研究生奖助分为国家、省级、学校、培养单位(科室)、导师五个层面,院士奖学金(优秀奖学金)、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四助岗位”助学金和科研奖金四大类别.优秀奖学金奖助级别分部级、省级、校级奖励三个等级,奖助标准为10万至5000元不等;普通奖学金(生活补贴)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费用实行导师、培养单位、学校共同分担制;“四助岗位”助学金面向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助管、助教、助研、助医”岗位;科研奖金主要为学校科研部门针对有突出科研贡献的研究生的科研奖励.新的奖助体系实施以来,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保障激励作用.一是实现全覆盖,即确保每名没有生活来源的研究生得到不低于同类院校的生活补贴;二是保证重点,即重点向基础科研和博士研究生倾斜,较大比例提高奖助金水平;三是注重创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创新项目,重奖创新成果.

3.2健全学校、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四级管理体系

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做到责任明确,重心下移,重点发挥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自我管理作用.公共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移交培养单位管理,由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的行政管理和党团组织建设;科室、导师将研究生纳入科室集体管理,对业务学习、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文体活动等负有全方位管理义务和责任;研究生充分利用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凝聚力,发挥研究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摸索出“一二三四”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6],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紧抓“两个重点”,重点改革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三个阵地”,一是研究生党建工作阵地,二是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网络舆论阵地;发挥“四方力量”,一是研究生工作部的决策指导和监督控制作用;二是导师育人关键作用;三是研究生辅导员促进作用;四是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自我管理作用.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05-03

一、概念界定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就是倡导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就是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生能力。

(一)研究现状

内地的生命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推行,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如2005年上海市实施了《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06年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随后,黑龙江、长春等省市区各自下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2008年5月云南省颁布了《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和《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由此开端,出现了三生教育一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云南开展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了内容和方法,已经吸收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中。我大力支持三生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三生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必有重大的发展。

(二)研究价值

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推重内涵发展,鼓励特色发展,提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而三生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学校德育的需要。

三生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以三生教育为基础,整合各方的力量,共同推进。三生教育和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让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三生教育的目标,所以三生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

党的十提出:公民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学生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准则、宏伟的精神风尚是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三生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意识相一致的。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可促使我们开发学科教学本身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教学,建设充满生命气息的人文学堂,构建学校人性学堂的优秀资源。

2. 通过研究,可促进我校文化的提炼与整体德育的转轨,切实转变学校德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大力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创生性。

3. 通过研究,可形成学校德育的本土化的实践模式,为学校德育提供新的借鉴和帮助,为丰实学校德育建设理论做出积极努力。

(二)研究内容

1. 研究以人为本,探索在三生教育下的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模式。

2. 开设以德育为本的选修课程,研究校本课程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模式。

3. 选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凸显学校的本土特色,研究三生教育的校本资源。

4. 寻求充满对人的尊重和彰显人文品性的三生教育感动课的实践模式。

三、研究过程

开展“三个主题、三大专题、三种途径、三条策略、专题教育”的三生教育,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生命基点。三个主题是指在高一到高三年级段中分别实施以倾听生命的诉求、读懂生存的价值、践行生活的幸福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这三个主题由浅到深,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大专题是指在每个年级段中都以“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才能活着”、“人怎样活出生命的意义”三条主脉贯穿整个三生教育过程,体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三种途径是指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深挖三种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每学期临近期末一个月为三生教育月,每周选修课中抽出一节课上三生教育感动课,课后感想作业评比,以多种渠道拓宽三生教育道路;开设常态的三生课,提升至最重要的必修课,制定有教学目标、内容、教法、教材的课程,有专任教师,让我校毕业的高中学生都成为有信仰和理想的四有社会公民,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成才发展,让我们的教师成为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学习型教师,让我们的领导具有理论水平、创新意识、变革能力、人文品性的学校领导,让我们学校有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的学校,从而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生存发展点。三生教育感动课抽出一节课任命为“人艺”课,课程内容设置为音乐鉴赏与创作、美术鉴赏与创作、美学艺术、当代艺术、学科文化史、文化艺术与批判、语言与生活艺术、生活实践、研究活动,教师包含音乐、美术、政治、语文、信息技术等专任老师和专家教授,贯穿三个年级,我们老师自己编教材,构建一套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形成几门精品校本课,拓宽艺术的人文性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一大生活创新点。

(一)三个主题

(二)三种途径

1. 立足学科教学,渗透“三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做到三生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

2. 开发校本课程,融入“三生教育”。每周3课时的三生教育课,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教育。通过设置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选修课程,开展第二课堂,开设心理辅导课、生命教育课、仪礼教育课、人生价值课、《音乐鉴赏与写作》等第二课堂;成立各科学习兴趣组的知识拓展课,成立书法兴趣组、书画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学校小型交响乐团等兴趣特长课。建设充盈生命气息的人文学堂,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本身的德育因素,形成学校人性课堂的优势资源,建立三生教育为核心的选修课体系。

3. 深挖隐性课程,推进“三生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计划地通过某种的环境氛围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其获得良好品德的教育元素。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深刻认识到隐性课程资源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两个月一次大型主题活动,如科技嘉年华月,已在区内、市外有一定的影响;每周一次小型主题活动,如纸飞机比赛周、心理健康周;成立《春草》文学社团、《四寸草》心理社团、《天文漫步》地理社团、《J青年》创业社团等等;通过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写读书感想,讲故事、演讲比赛,唱青春之歌,画风景,表演话剧等等活动,形成有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开设形式多样的德育渗透活动,拓宽我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深化学校文化精神的提炼。

(三)三条策略

1. 学科研究策略。

①建立学科研究团,②创立生态科研团,③学科前沿讲座团。

2. 文化熏陶策略。

①建设班级文化,②打造校园文化,③凸显教师文化。

3. 生活引领策略。

①体验生命活动,②救灾捐款活动,③手拉手感恩活动。

(四)专题教育

三生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学生。三生教育中的人和教育:和而不同,即共性与个性相容,鼓励张扬个性,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孕育创新人才;和衷共济,即团结互助,同甘共苦,齐心合力,和谐发展,培养社会新人;海纳百川,努力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精华,拥抱先进教育理念,能顺应时展,培育现代人。建设“同事和敬、上下和畅、心境和悦、内外和顺”的和谐校园。

(五)三级培养目标

2009年,学校提出了营造“和而不同,刚柔并济”的学校精神,打造“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有教养、肯吃苦、会合作”的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发展新要求。学校始终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基。我们以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和德育建设为保障,开展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主题活动。2011年,学校确立了“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发展战略。2012年,学校明确了学校五大特色建设目标:①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②创建“倾听-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和谐同步成长;③践行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管理模式;④营造“和而不同、刚柔并济”的学校精神;⑤建立以天文、科普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特色。2013年,学校确定“做诚实人,行阳光道,求真善美,立天地间”的“行于天地,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办一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同行认可,学生向往”的学校,确认①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②科技教育(天文社、科普协会等)、③体艺特色(篮球、美术等)、④课堂教学改革(倾听――对话式课堂)为学校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1]参见三生教育网:《情满香江――“云南教育香港行”掠影》http:///content.asp.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7)

教育实践研究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近年来被我国教育研究者所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鲜活”的研究范式倍受青睐。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教育实践研究“以教育行动观察作为观察与描述的焦点,以教育场域作为阐述与解释的背景,以教育惯习作为阐释与探索的主线,以具体人的日常教育生活作为研究与深描的旨归”。[1]就本质而言,教育实践研究蕴含上位、中位和下位三层意蕴,具体来看:上位层面,教育实践在于丰富教育研究的范型,一定意义上是对现有教育研究缺憾的有益弥合。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再到扎根实践的教育研究范式转化,不仅是教育研究不断深化的所然要求也是教育研究方法论自觉的生动显现。教育实践研究客观上为研究和解决新的复杂教育问题,增强教育研究理论之生命力提供了可能。中位层面,教育实践研究在于创新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扎根实践成为研究者新的着眼点。有效的研究,必然要有有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研究方法的恰切与有效直接影响并决定研究的成效。教育实践研究扎根实践的主张创新了教育研究这一以人和教育事件为研究对象的活动的方法。下位层面,教育实践研究在于为具体教育问题提供探究向度,有助于研究视点的下移。实际上,教育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相关因素的细致研究。就此来看,教育实践研究恰巧合宜了教育研究的问题旨趣,实则为扎根于具体教育场域的研究提供了视点。

由上论之,以扎根教育实践为立场,以具体教育问题为目标,以教育行动为载体的教育实践研究,一方面弥合了当前教育研究实践品性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为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丰富做出了有益探索。蕴含在上位、中位和下位三个层面的价值,既是教育实践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其生命彰显。深刻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的价值,就是要认识到其统领于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趋向,活化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落实于教育研究视点的下移。

二、 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分析

教育实践研究以弥合教育科学研究缺憾和不足的姿态出现,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随着关注度的提高,教育实践研究本身的严谨性受到了追问,也就是对教育实践研究的信效度及其合理性何在的质疑。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因为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是本质的显现。借学者安德森(GARY L.ANDERSON )和赫尔(KATHRYN HERR)的观点来看,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或者严谨性体现在其有效性上,具体来讲,包括结果、过程、民主、催化和对话等方面。深层次上,教育实践研究具有这些特点与其“事件”和“行为”的定义有关。

把教育实践研究看成一种“事件”,必然要着眼于结果和过程的有效性。其实,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回避结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结果无效或者低效自然要被认为是失败的。其实对于教育实践研究来讲,追求结果的有效性就是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这种给予问题解决的取向又反过来促使研究者不断反思研究历程和对于问题本身的把握。实际上,教育实践研究正是因扎根于实践、着眼于问题、旨归在问题解决而不断得到关注。就过程有效性来讲,强调过程的有效性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直接功利的目的取向,换言之,教育实践研究旨归结果的有效,不能以忽视过程为代价。过程的有效一方面就是要全面关注问题发生、发展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具有整体视角和系统思维,另一方面就是要留足等待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扎根和深入是教育实践研究过程有效的必然要求。

把教育实践研究视为一种“行为”,则应该探求其民主、催化和对话方面的有效性。其一,民主的有效性就是强调研究中的民主程度以及据此展开研究的效果,落实于研究所涉及的各利益相关方。实际上,任何教育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直接关涉因素上。那么,教育实践研究的民主有效性就必然要关注这些相关因素在面对同一教育问题时的态度,也就是追求在系统的全面观照中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路径。其二,催化的有效性是指“研究过程使参与者变得适应,并且充满力量去认识现实并改变现实的程度”。[2]教育实践研究中的研究者,不仅是教育问题研究的参与者,也是教育问题研究的实践者,这就是说,他们需要恰当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着眼于现实问题,并为问题的有效解决不断探索新路子、尝试新方法是教育实践研究之于研究者的必然要求。其三,对话的有效性就是为了促进和谐、有效对话的形成和对话实效的达成。有学者认为实践研究只能以合作调查的形式完成,[3]也有学者建议实践者、研究者应与其他实践研究者进行批判和反思对话或与一个“批判性的朋友”合作。[4]实际上,这些认识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实践研究应该如何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因为它不仅仅关乎教育实践研究者本身,还包括相关者。就此而言,和谐有效的对话是推进教育实践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基础。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8)

[2]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0(11):7-10,63.

[3] 张福炎,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一级) 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要求(试用)及使用说明.

[5] 张书义.网络课程交互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144-145.

[6] 龚花兰.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电脑学习,2010(5):72-73,74.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9)

当相关部门的推动下,自动化专业教学也在不断改进。为了能够在今后的教育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自动化专业也在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使这个专业变得更加规范。通过对自动化实践与创新方面的相关改革,为我国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做出更大贡献,也能对培养更多的自动化技术人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与问题

(一)二者关系。实践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是统一结合的。实践需要创新来进一步指导与补充,创新则需要实践来推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理论基础。但是也要正确看待理论,因为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当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就会对自动化专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只是这种认知仅仅建立在理论基础,还没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当前形势下,自动化专业在实践与创新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一些学校对自动化专业的实践。也创新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观念方面还没转变过来。2.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陈旧过时。硬件是实验的基础,但部分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小,导致师生不能更好的实验操作。3.缺乏专业的实。验团队。部分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实验室辅导员素质不高,导致在实验中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无法施展拳脚。

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教学改革措施。1.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自动化实验开展时,在实验类型、内容和实验总体考虑方面,加大实验综合设计的时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沟通和协调。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即全面合理的实验评估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彻底改变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不重要的错误想法。2.加大实验室硬件投入。实验室对于学校而言,其作用相当重要,是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操作场所。学校应该在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建设,保证每个实验室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及时处理好各种设备的修复和更新工作。对于较为昂贵而数量不够的设备,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或者分工进行。同时,还应积极鼓励新项目的开发,增加新设施。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课程建设中,消除过去和实验的情况,再次按照所有实验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统一规划理论,并将理论教师和教师参加实验班。对于综合设计实验,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成绩进行课程难度划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密切相关。[1]4.建立专业的实验队伍。学院和大学要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增加技术支持和资金。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鼓励教师在实验室中进修,参加各种研讨会,培训交流,让实验教学工作者掌握先进实验技术和现场的新趋势。[1]

三、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创新改革措施。1.制定科学的创新人才教育方案。应当遵循课程相关规律,进行合理地编排。增加一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的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如虚拟仪器、数控智能电网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消除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专业或相关学位不高的现象,增加了专业实践。[2]2.建立一支创新团队。二十一世纪已经被贴上了创新的标签。在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除了需要与时俱进意外,还需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团队。传统的教学方案由于观念陈旧,观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建立创新团队势在必行。3.梳理并完善教学大纲。组织专业教师到大学生就业企业单位,广泛地讨论研究,梳理专业核心课程,精简写作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估,形成核心课程专业特色,包括电脑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技术,虚拟仪器工程过程控制系统,以及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2]4.加强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在自动化专业中,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需要不定时地派教师去参加学术交流、学术调研等,并组织教师不定时地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创新型人才教育服务。5.差异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可以运用学科竞争平台,人才培养差异化,实践能力强,创新型创业意识强化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使这部分人才在竞赛中得到启发与动力,并致力于学习研发,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对于其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应积极鼓励深造,在专业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在教学和实验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创新能力,并应用到实践中来。自动化专业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并锻炼自身创新思维,这是变成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过程都不能脱离实践,这样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范庆丰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09

1 “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概念

“局内”与“局外”,辨别的标准是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 (此处尤指某种音乐文化)二者所处之不同圈子的关系: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 “圈子”,那么,这个研究者就是所谓“局内人”;如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所属不同的 “圈子”,那么,这个研究者就是“局外人”了。在对儿童音乐教育进行研究时,以一个外界观察者和学术权威的姿态走进学校,走进儿童的生活,这是“局外人”,而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进入课堂、班级,甚至课余生活,介入到教师教学、教育的研究过程和孩子们、娱乐当中,这是参与行动的“局内人”。

2 “局外人”视角在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局限性

“局外人”是用“他者”眼光来进行研究。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这种视角,例如,在对儿童“自主音乐游戏”进行观察时,要让儿童在音乐游戏中真正地实现自主、玩乐,教师学会观察,充分发挥观察的效用,巧做观察者、“局外人”,是非常重要的。以“局外人”的“平常心”去观察儿童的自主游戏,而不是打扰他们,这一点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研究实践单从这“局外人”一个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又是不够的。传统教育习惯于从“角”,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考虑问题,因此在音乐教育理论、内容和过程中都刻下了教育者的印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进而是现在的双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偏重以音乐技能技巧为核心,教学过程总在如何发挥教师积极性上下功夫,虽也强调学生积极性,但还是教师“调”,学生“动”,没有针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1]

3 “局内人”视角于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可行性探讨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个是数学,一个是语言,一个就是音符,数学使人学会了思维,语言使人获得知识,音符使人富于想象。音乐神奇力量确实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并对其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从低级阶段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个过程,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个性”不仅存在年龄的区别当中,即使相同年龄的个体也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这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并没有让音乐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教育目标和教学结果的偏差的出现,从根源上来看问题在于我们并不了解儿童。所以,我们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研究时,必须深入儿童群体中,把自己当成她们的同龄人,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这对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相对于“局外”的观察者,参与儿童音乐教育的行动者因为表现出与儿童相一致的对于音乐学习和教师引导、关怀的渴望,对有趣味性音乐游戏和创造性改革教育显示的期待,因而更有可能获得儿童的信任。这是展开与儿童合作从而理解教育实践,改变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的前提。儿童喜欢的教育方式,不仅仅带有游戏性质,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到了被尊重,而不是处在弱势的被动者。事实上,当我们改变专家严肃的姿态,以一种亲和的态度接近儿童,真诚地向儿童敞开心灵时,恰恰能够获得他们更真诚地尊重和信任,在这种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融合实践和研究的“局内人”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儿童教育学者的学术思考和理论建构,更重要的是,只有立足于真实的教育实践和真诚的合作,才有可能真的实现对教育实践的改造和创新,这一点也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共性。

4 “局内人视角”于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曾在他的《自卑与超越》艺术中用大量材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总可以从他的童年记忆中寻找到蛛丝马迹。现当代心理学的长期研究都表明,儿童时期确实是个体身心发育最快的黄金时期。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智力潜能的全面挖掘,而且有利于儿童学习兴趣的提升,对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局内人”和“局外人”两个视角的结合,将儿童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融合。在充分尊重儿童兴趣和自由发展愿望的基础上,主动体验教导,使儿童在真正的审美气氛中,激发他们更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使音乐教育起到启迪智慧、修身养性、磨练意志、丰富生活及开拓文化视野的作用,最终实现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边桂荣.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卢健.从“角”到“儿童视角”――现象学教育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6).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王曰美,孙元涛.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方法论思考――关于“局内人”、“局外人”信条的反审与重构[J].教育学报,2009,(4).

教育实践与研究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发展;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03-02

国家启动的百所高职院校部级示范建设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职业标准及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设计,以及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开发、教学场地建设、教学新工艺实践等,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线。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职业,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紧密相关,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现代高科技岗位,培养具有高层次就业能力和职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才能造就创新人才,才能凸显创新成果。因此,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通过大学生竞赛引领的课程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突破口。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和英国威根雷学院都是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将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其特点是所有专业课程都对应着学生创新实践与应用项目,并将创新实践应用的成果划分不同等级作为学生课程实践的成绩。发达国家研究职业教育的体系、理念、概念和办学思想已有很长历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专业课程与现代先进技术紧密结合,启发学生大胆应用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学者非常重视的课题,涌现出许多新思想和新理念,体现职业行为本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引领教学”“任务驱动课程”等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资深职业教育家姜大源教授结合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系统地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体系、模式和方法,提出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新途径。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结合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研究我国与国际工程教育及产业需求的差距问题,提出工程教育改革战略,“做中学”和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思想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实际建立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理论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取得的实践经验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纵观国内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已经向具有我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方向转变,高等职业院校正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以适应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构建技能竞赛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就业为核心、以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通过技能竞赛进行引领。国家数控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技术标准一直与我国当代先进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相一致,引领着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的最新方向。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是重视检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将团队合作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作为检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竞赛内容更加体现专业应用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以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行为能力标准为引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性、“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工艺,向“职业能力通用化、专业能力岗位化、就业能力国际化、工作能力策略化、动手能力技能化、发展能力自我化”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目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构架是实现其目标的前提,开展以现代制造技术应用为依托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竞赛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数控大赛和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都重视检验学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能力,这也是检验学校的创新实践教学水平的标杆。因此,研究国家数控竞赛中体现的职业行为能力和职业素养,确定数控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标准,探索和实践具有更加鲜明职业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方法,对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群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有: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查阅能力,以拓宽专业基础应用领域;课程与职业行为相联系,每门课程对应若干典型实践应用项目,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程体系构建注重职业发展规律,教学实施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职业发展与知识扩展、职业素质发展的关系;成立创新实践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以创新设计制造应用为核心,以扩展就业面为重点,以高层次高薪岗位就业为目标。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如下保障:教师是专才,要了解本课程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所应用的职业领域,使教学项目设计与选择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教学场所全方位对学生开放,并配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以项目工作团队形式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积极申报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创新实践提供资金保障;大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实践及职业技能竞赛算学分。

三、面向创新应用的高职课程改革

1.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高职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标准是学生的就业层次和高技能的职业能力,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必须真正摒弃“知识体系本科化、技能岗位中职化”的内容体系。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注重职业素质,发展职业能力;强调技能应用,发展创新能力。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技术路线是:制定课程标准――基于职业行为开发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规划建设教学场地――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形成教学指导文件和教学资源库。高职课程一定要与职业挂钩,课程的实施一定由对应的典型职业项目(任务)来依托,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本课程的作用,熟悉其应用领域,知道怎样应用,并了解课程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案。讨论式、引导式、论证式、任务式教学,都可以启发学生理解本课程在实际职业生涯中的应用范围及与其他课程的内在联系,而关键在于要提供机会和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要通过课程实训、创新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保障是实训基地建设

课程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训基地建设是支撑课程建设的基石。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教学成果产品化”的保障。高职大学生创新在于技术应用创新,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战场。实训基地建设重在建设学习型工作岗位,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安全规范和质量规范进行综合训练。实训岗位首先应是工作岗位,要让学生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切实履行员工的岗位职责,得到工作岗位的实际锻炼。实训基地要重视校企合作,引进社会企业进驻校园和创办校办企业,基地要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运行,形成真实的企业氛围,使学生在实训中感受职业的浸润。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实践团队

课程提供的实践机会是有限的,课程教学中多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引导。高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靠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开发、自主实践而获得。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成立创新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从职业发展和拓展方面考虑,要重点建立两种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团队,一种是与课程结合的专业创新应用实践团队,一种是为参与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而成立的大学生技能竞赛团队。以机械制造专业群为例,根据课程进展可以成立机械创新设计团队、复杂曲面数控加工团队;根据对应职业竞赛成立模具设计制造竞赛团队、数控竞赛团队等。

1. 职业发展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团队

要贴近学生憧憬就业的心理,将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素质提升融入创新团队活动之中。课上学习、课下实践都展现职业工作行为,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实践的技能在未来可以承担哪些对应岗位的工作;根据岗位责任、能力要求、工作环境、技术含量、薪水收入等将这些岗位分出层次,让学生理解各层次岗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以及在校接受正常教育可胜任的岗位和层次,引导学生规划在校学习期间和 5 年~10 年内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展现学生创新实践成果,理解参加创新实践团队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教授学生一生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但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客观地评估自己、发展自己,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2. “星期日工厂”成为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战场

为使大学生创新实践与职业行为紧密结合,学校可将工业中心设计室、工艺室、加工车间等按生产企业管理模式在每周六和周日全方位向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开放。指导教师作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者”、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积极地开展各项创新实践工作。“星期日工厂”工程的实施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包括职业内容、职业心理、职业素养和工作过程;要通过创新实践,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国际化、工作方法策略化、发展能力自我化的能力和素质。社会服务和项目立项是大学生创新实践的经费来源,仪器设备、工具和原材料是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投入,没有经费保障,创新活动无法开展,因此,学校必须多渠道来保证经费。机械学院自2008 年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以来,主要依靠三种途径获得经费,一是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及职业技能竞赛立项,从学校、省教育厅、团省委获得项目经费;二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从教师科研经费中获得部分经费;三是直接承担技术攻关项目,获取来自企业的研发费、试制费等。

五、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快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也提高指导教师的科研生产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学生创新实践不仅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指导,也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B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创新实践项目开发是关键,开展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活动是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刘宏军(1962-),男,辽宁沈阳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国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文祥,徐杰玲.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