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建设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24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篇(1)

生态城市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现阶段,国际上生态城市的研究蓬勃发展,使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至今为止,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基本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3]。生态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新标志,城市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起和谐的生态关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4]。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充实。

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系统,应本着系统性的原则,追求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最优,这是协调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2.1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步骤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不可能一步实现,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级阶段。此阶段以社会、经济与自然相协调为原则,使全民充分意识到我们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为下一步的发展作好准备。

第二步:发展阶段。此阶段进一步增加公从的生态意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基本实现可持续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关系。

第三步:高级阶段。此阶段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实现自组织、自调节,创造人类的新生活和新社会。

以上三个步骤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由于自身的条件差异,发展时间不尽相同,而且每个步骤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持续发展的。

2.2我国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对污染控制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措施,使得环境污染在加剧。乡镇企业的污染还在加剧,并与城市的污染连片叠加,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2)社会价值观混乱,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普遍,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流,人际关系淡漠。

(3)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滞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人口仍然众多,这些都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2.3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科学论证,搞好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规划,达到生态城市有序稳定高效发展的目的。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绿化程度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境。

(3)加强公共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将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提高紧密联系起来。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直接改变、提高和优化人的智力、技能结构,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向高质化、高层次化方向发展。

(4)建立有利于持续高效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增长始终受到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束缚,结构型污染长期存在。

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规划内容

3.1生态农业规划建设规划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培植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蔬菜和花木产业,50%县达到生态市规划建设的农业验收标准。在考虑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发展畜牧业发展,进行经济结构优化。树立品牌意识,从产销现状出发,加强标准化生产,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扩大无公害蔬菜和林果业生产规模,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规划目标:

发展达标期(2011―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生态农业及产业体系。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牧产品基地规划建设逐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

巩固提高期(2016---2020年)进一步加快绿色农林牧产品和有机食品基地的发展,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规划建设,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协调发展。

3.2生态工业规划建设规划

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阶段,实现全市经济的产业化、生态化和人性化,重点支柱产业和产业园发育成熟,抵御市场和环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资产同步增值。强化企业横向和纵向合作,提高集群发展质量。还要加强节能机电产品及水处理设备产品的开发。要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加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目标

目标(2011年一2015年)

重点规划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在构建循环经济型生态产业的核心体系中,使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实现生态转型:完成循环型工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保障体系的规划建设,基本建立起新兴生态产业的主体框架。规模化企业通过IS0--'14000认证比率达到30%,一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目标(2016年一2020年)

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阶段。进一步强化提高生态产业规划建设的成果,实现全市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实现全市工业园的园区化、生态化和人性化;重点支柱产业和产业园发育成熟,抵御市场和环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资产同步增值。

3.3生态服务业规划建设规划

生态服务业是生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生态旅游业、现代商贸业、绿色商业和金融服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服务业。随着经济圈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打造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型服务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规划建设成大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全市文化产业品位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文化产业基地。

目标(2011年-2015年)

2011-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5%左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9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到201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5%左右。

目标(2016年-2020年)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2%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6%;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左右。

3.4生态人居体系

生态细胞工程规划建设包括了环保模范城市、文明生态村和生态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等工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人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重点搞好城市给水和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关闭自备井,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项目规划建设,规划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供热管网在其供热区域内均采用枝状管网,以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增加供热面积,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

4总结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它在社会系统方面强调和谐、共享、共存,主动适应社会关系的变化,重视人的精神需要,在自然系统方面讲求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规划篇(2)

Abstract: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developed, it is not only the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and occupied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ity mankind has created enormous wealth, but it also destroy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Citi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take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but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but also did not form a unifie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guidance. By summing up the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try to propose a new view of the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China's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lear that the only correct solution to the eco-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ity,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co-city planning.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现阶段,国际上生态城市的研究蓬勃发展,使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至今为止,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基本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3]。生态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新标志,城市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起和谐的生态关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4]。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充实。

二、我国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对污染控制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措施,使得环境污染在加剧。乡镇企业的污染还在加剧,并与城市的污染连片叠加,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2社会价值观混乱,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普遍,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流,人际关系淡漠。

3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滞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人口仍然众多,这些都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三、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1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以满足人体尺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2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稳定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达到传承文明,师法自然,景观多样,应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牲保护。

3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4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的环境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构思,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突出生态建筑群落模式的特点,完备优化城市结构。

四、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的规划框架和模式

1规划的框架

鉴于城市土地的宝贵性,用“土地换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道路。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迫切需要建设生态问题相对突出的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的土地利用;同时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序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布局。

2规划模式的配置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类型主导功能目标进行城市结构、模式配置的设计,以实现综合功能优化为目的,利用丰富的小区多样性进行模式配置,形成多方位复层结构模式、多样式混合结构类型的接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在因地制宜、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主旨,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把提高生态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利用生态定位理论,营造多种模式的城市生态配置类型,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如在城市交通方面,在做好视线诱导、遮光、缓冲的基础上,注重生态隔离、噪声隔离、抗污染、抗灰尘等生态效果。并建立基于游憩主导功能、隔离主导功能、美观主导功能、文化主导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导功能的城市生态交通环境。

生态建设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R126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城乡发展中生态和谐的规划建设逐渐的备受瞩目起来。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城乡生态问题。并落实在具体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中,以保持城市建设与城乡生态的平衡。使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建设

(一)城市规划

(1)重视城市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每个城市的灵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例如保留、修缮具有文化代表的街区、历史建筑,做好城市文化的传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做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共同发展。

(2)加强城市绿化规划。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对绿地、公园等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城市绿化带,改善城市环境。

(3)突出个性特点。由于所处位置、气候条件、文化影响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围绕城市特点进行打造,突出城市个性。

(二)城市建设

(1)硬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建设应体现城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城市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在进行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时,应充分结合城市的特点、历史、文化。将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来。

(2)基础工程建设。基础工程建设应科学、合理。基础工程建设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现,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各种管道、线路铺设以及交通道路建设十分密集。特别是地下基础工程建设,由于工程具有隐蔽性等特点,监管力度被削弱[2]。必须加强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减少返工、故障的发生。与此同时,基础工程建设必须具有瞻前性,延长重建时间。

(3)产业经济建设。产业经济建设应考虑环境发展,产业经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必须注重城市环境保护。然而,在产业经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城市污染,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产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城市环境。

(三)城市管理

(1)完善城市规划制度,使城市规划纳入法律保护,对于城市的各项建设必须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确保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私人利益或小部分人利益破坏城市规划,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坚持城市管理制度,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筑建设按照城市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城市绿化面积、城市容量等,对于交通路口、建筑高度、建筑朝向等题目具体要求并进行统一管理。

(3)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合理进行交通道路规划的同时,应加强交通管理。首先,加强机动车辆的管理,根据城市交通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的多样化管理。其次,优化公共车辆的乘坐制度,为市民乘车提供便利,例如实现公交车与出租车的一卡制、一票制等。此外,加强交通法规培训,保证公共交通安全畅通。

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首先,结合上文之中提到了关于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对于基础设施规划方法论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缺乏。当前,随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人类在进行环境开发、自然改造以及资源利用等,都不能够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然而,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必定会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中,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空间资源等的利用,都必须严格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另外,如果要结合环境资源的供应量以及环境自身对于污染的净化能力来判断环境的承载能力,那么两者在本质上属于一个恒量,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技术改革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就必须要把城市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基础,然后结合城市发展中的资源消耗情况确定合理的消耗指标,继而制定具体的方法不断改进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方法。这样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规划人员就能够结合不同变量之间的改变,最终在规划编制方法上呈现出不同的政策、技术以及时期等出现的不同结果,从而客观的评价不同规划编制方法的优劣。

其次,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现阶段的经营城市就需要把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所有方面同经济发展的经营思想统一进行糅合,并把经营思想贯穿其中,继而结合政府调控以及市场运作,以城市公共财政为范畴,有效的运作城市资产,同时结合流通、组合、转让以及裂变和出租等多种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强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的最大效益。而且,在经营城市时,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巧妙的运用经济学手段解决城市建设项目之中的问题,使得传统的城市技术经济逐步转变为城市市场经济。例如,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不断满足居民各种生活需要等方式,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满足居民的长远利益需求。并且能够把政府的行为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微观模式转变为宏观模式;关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经营等都需要政府进行参与,并且实时公开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关于城市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等都需要政府进行整体化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定要把单纯的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便利作为基础,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借助于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周边以及所在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整体提升城市所在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城乡生态管理

(一)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城乡生态管理理念。传统的城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将人的利益作为管理的首要目的,无法实现城乡生态平衡。因此,城乡生态管理必须是将人与自然作为核心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在不断进化发展中已经满足了生存需求,如今的发展重心应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利益。因此,城乡生态管理的理念应该是人与自然并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对象

城乡生态管理既然以人与自然为中心,管理对象应为城乡的“人- 自然”系统。一切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都应划入管理范围。实现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促进城乡发展。

(三)管理方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现代城乡生态管理是成为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要实现有效管理,其管理手段必须涉及到思想、法律、行政、技术等等多个层面。管理者一般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决策完成管理,城乡生态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的庞大与复杂,人力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管理信息需求,因此,可在管理方式中融入信息技术以及预警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搜集分析管理所需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系统、全面管理。

总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城乡生态问题。并落实在具体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中,以保持城市建设与城乡生态的平衡。使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规划篇(4)

中图分类号:S718.5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惠东产业园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与大亚湾和红海湾相依,毗邻港澳,紧靠深圳,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开发区。距广州180公里2小时车程,距深圳95公里1小时车程,距东莞100公里1小时车程,与珠三角联系便捷。惠东产业园区为广东省政府认定的8个专业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同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必要性:1)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2)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促进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抓住东莞产业外溢的机遇,产业园积极引入特色明显、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促进本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3)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利用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惠州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与产业转出地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通过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惠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地区差距;另一方面为东莞腾挪多余发展空间,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土地资源。

4)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实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需要。

建立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大量吸纳惠州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居民就地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关规划的指引

1)《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惠东县在惠州市产业分区上:位于324国道产业轴线,属惠东县城经济板块,以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综合产业板块。

对惠东县城产业发展的导向:珠三角联系粤东的重要交通枢纽,石化工业及香港、深圳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惠州市五条发展轴中的“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和“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经过本次规划区。

2)惠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城镇经济区发展指引:包括县城和梁化镇,增强对全县的服务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承接珠三角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

惠东县城市性质:惠州市未来主核心城区之一;惠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

县城总规对本次规划区的职能指引:是惠东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规划用地主要沿广汕公路两侧集中成片发展,以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为主,发展综合集成、深度加工等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园区。

3

生态景观结构规划

结合规划总体构思,将园区规划为倚山傍水,绿廊相楔,绿心点缀的“一心、两轴、三纵、四横、多节点”的生态结构。

一心:重点保护园区中心自然绵延的山体——谭爷岭、姑奶岭,规划建成整个工业新城的生态核心;

两轴:严格控制规划区内部沿着莞潮高速公路和西二环路所构成的生态绿轴,利用绿廊和水系,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得产业和生态有机、协调发展;

三纵四横:结合规划区中心景观大道、高压走廊等,形成沿主要干路和高压防护绿带的三纵四横的绿色生态网络,与周边山体及园区生态核心相互融合和渗透;

多节点:结合规划区内公共绿地、街头绿地、滨水绿带,以及保留山体形成多个生态节点。

规划区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山体保护和水体梳理的工作,利用整个规划区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景观,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网络。

图9-2 景观系统规划图

9.4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区的绿地系统分为生态绿地、公共绿地二部分,根据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区特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可能挖掘特色优势,科学安排各类绿色空间,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

“点”: 位于规划区内结合居住和工业地块布置的一系列点状绿地、活动场地、绿化开敞空间等,是组成绿地系统内的最基本元素。

“线”: 以沿着高压走廊和道路两侧分布的防护绿地为主,利用贯穿规划区的水系布置了滨河绿带,加之分布于各功能片区内的绿化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绿道网的建设,形成了“面”状绿地和“点”状绿地之间的联系纽带。

“面”:位于规划区中部的大型中心绿地,是整个规划区绿地系统的核心。此外,大量保留下来的自然山体,也形成了大片的“面”状生态绿地。

9.5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绿地:自然生态绿地包括规划区周边的山体、水面、林地和规划区中部保留的丘陵。生态绿地通过自然山脉在组团间形成自然生态走廊,并且与规划区内的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规划区的绿地网络。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是保持良好的规划区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也为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共绿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共绿地,同时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保证公共绿地分布的均衡性。与此同时,沿规划的河涌边预留大量绿化带,结合水面设小游园,使之成为滨河休闲带和园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文初有提到,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生态工业城的建设可以以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规划区内的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能够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工业城给企业、环境和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给企业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进行违法行为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同时也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将减少许多污染源和废物源,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轻环境负担;对社会,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使生态工业城成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地,也为所在社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小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问 题有一般性,更有特殊性,有继承性,更有时代性,是可能照搬照抄任何现成的发展理论的。应把建设生态产业城,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本项目重中之重。以“分工、融合、联动、一体”的新理念,合理配置产业功能和类型分区,促进生态产业间的互动。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投资从制造加工领域向研发、销售、服务领域延伸,最终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最大占有,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生态建设规划篇(5)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现辖3区9县,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人口和面积各占全省的九分之一,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临沂市位于亚欧大陆桥东端,距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均在10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200公里,海运便捷;京沪、日东高速公路,兖石、胶新铁路分别在境内呈十字交叉,4条国道和18条省道纵横交错,覆盖全市;临沂机场通航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

2、生态环境良好。临沂风光秀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自然景点较多。蒙山是山东第二高峰,绵延数百里,有“天然氧吧”和“养生长寿山”之称。纵贯南北的沂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在中心城区交汇,世界最长橡胶拦河坝与正在建设中的拦河闸坝,将使临沂城区出现34平方公里的水面,形成15平方公里的滨河绿化带,加上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带、100公里的滨河大道,将使临沂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水城。

3、文化底蕴深厚。临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东汉时期珠算发明家刘洪,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等都出生在这里。临沂境内文物古迹荟萃,市内银雀山汉墓群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为建国后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临沂现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烈士陵园、王羲之洗砚池、诸葛亮故居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0多个。临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4、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临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产业优势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基本实现从以二产为主向二、三产联动的转变。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比重上升,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压缩,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5、商贸物流发达。临沂共有各类市场1004处,年交易额616.7亿元,其中临沂批发城380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同类市场前三位。商品购销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闻名全国的商贸城。

(二)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资源开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建材、火电、化工等行业比重较大,结构性污染突出,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2、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得到根本改善。

3、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719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特别是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失面积、侵蚀模数偏高,是全省水土流失主要地区之一。

4、森林生态效益偏低。全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种结构欠合理,多样性程度差,生态防护林面积比重较低,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尚未健全。

5、土地承载过重。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资源不足。全市人均占有耕地仅1.25亩,且耕地质量差,用养失调。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加之人口增长,耕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

6、水资源短缺。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3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处于缺水下限1000立方米/人以下,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

(三)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建设生态市,是贯彻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生态市建设,是基于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整合布局全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协调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分步实现。

2、建设生态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倡导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有利于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建设生态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保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实现“翻三番”战略目标,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循环利用,改变临沂资源保证程度低、环境容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从根本上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设生态市,是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临沂投资落户,就必须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谋求有力的环境支撑。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是立足市情、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提供了较好载体。

5、建设生态市,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的有效途径。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沂蒙”,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真正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总体目标,抓住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三大重点领域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保持水土、防治污染四个关键环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晰产权、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3)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关系,既要明确生态市建设中远期目标,又要突出近期工作重点,解决当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市建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突破。

(4)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各县区在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导下,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形成整体推进、分级实施的工作格局,立足本地实际,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循环经济型社会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临沂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2、阶段目标。与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生态市建设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起步阶段(*~*年)

以建成部级生态示范区为目标,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到*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总人口控制在1040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0%。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100%的水体达到功能区划水质标准要求,空气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29.5%,退化土地恢复率达到65%。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成20个循环经济型企业、5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5个环境优美乡镇、50个生态文明村。

中期——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

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总人口控制在1100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100%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森林覆盖率达到36%,退化土地恢复率达到80%;建成50个循环经济型企业、10个生态工业园区、80个环境优美乡镇、120个生态文明村;30%的县区达到生态县区建设标准。

远期——提高完善阶段(2016~2020年)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00亿元,总人口控制在1150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0%。全市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1%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5%,把临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三)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临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参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指标,结合临沂实际,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32个指标,构成了临沂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

四、生态功能区划和重点保护区域

(一)生态功能区划

1、西北部低山丘陵生态功能区。包括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苍山县北部和沂南县西部。该区域以山区、丘陵为主,可耕地少,土壤肥力较差,水资源利用系数低。临沂市的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大部分集中于该区域。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提高林、牧业的比重;实行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适度发展生态、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业;合理布局防护林和经济林,因地制宜,开展林业、畜牧业、油料和优质烟叶基地建设。

2、沭东低山丘陵生态功能区。包括莒南和临沭东部。该区域在山东省生态功能区划中属于鲁东丘陵生态区,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开发较多,森林覆盖率低。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积极推进封山育林,对超过2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退耕还林;继续开展小流域治理,加快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次生林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3、中南部两河冲积平原生态功能区。包括郯城、沂南东部、苍山南部和临沭西部。该区域为沂河、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是主要产粮区。该区域农业发达,粮食、经济作物单产较高。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发挥粮食生产的基础和保证作用,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建立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绿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地生态安全体系。

4、中心城市生态功能区。包括兰山、罗庄和河东区(含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临沂经济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是临沂市的经济中心,具有人口密集、交通密集、企业密集、建筑密集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制约。保护和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提升商贸业,发展城市旅游;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重点治污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改善环境质量;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城郊环境绿化,建设茶山生态功能保护区,构筑城市生态屏障。

(二)重点保护区域

1、水源涵养区。包括主要河流源头和沿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该区主导功能是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水土流失。该区域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禁挖、禁采、禁伐、禁牧、禁垦,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2、重要水源保护区。包括主要河流湿地和云蒙湖、跋山水库、许家崖水库、陡山水库、会宝岭水库等汇水区域。该区要严格保护现有的库滨带,维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库区植被生态系统,治理水土流失;开展城镇生活、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减轻水污染负荷,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调整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与生产布局,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包括西南部抱犊崮低山丘陵区、沭东丘陵区。该区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宜治则治,宜封则封,做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五、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一)产业结构调整

1、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引导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把畜牧业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抓好品种改良、规模化饲养,努力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以多种联接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入手,扶持和发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和产业,淘汰和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的企业和产业。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生产能力,重点解决造纸、酿造、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结构性污染;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实现资源、能源、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不断延伸产品、产业链;削减污染负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传统产业竞争力。

3、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繁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联互补、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我市由传统商贸大市向现代物流强市的转变提升。依托商贸优势,打造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的成长,积极引进和兴办高层次专业市场,大力开拓国际物流市场。健全农村流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把现代物流方式引入农村。加快发展房地产支柱产业,把发展房地产业与旧城改造结合起来,与商城建设结合起来,与现代化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推广使用环境友好材料,建设生态居住小区。加快发展旅游业,继续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咨询、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二)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1、企业层次。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环境友好企业,使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由外部监督向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转变。对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标准的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通过改革工艺和设备,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原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废料的产生和排放。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的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在各行各业生产过程中组织闭路循环系统,节约资源,大幅度削减废物的排放,减少物料流失。

2、行业层次

(1)建材业

水泥、建陶等建材业,在企业内和企业间,以及与冶金、电力等行业间,构筑生态工业链网,对物质、能量和公用工程进行系统集成和信息交换共享,实现物质、能量的交互梯级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化学建材,综合利用炉渣、粉煤灰、建陶废渣。

(2)食品加工业

食品产业链是临沂市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链,要积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食品工业,发挥原料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培植和强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发生产绿色、安全、保健、功能食品,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路子,形成专业分工、相互依存,原料、加工、销售联接优化的产业链。利用生物技术及其它先进食品加工技术,重点围绕玉米、大豆、果蔬、瓜干、小麦、花生、生猪等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食品加工链。

(3)化工业

要在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硫磷化工产品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群。大力推动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建立并完善物质、能量闭路循环处理系统,全面推广余能、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

(4)机械加工业

机械行业发展应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以临工机械、常林集团为依托,建成全省实力最强、品种最多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以华盛中天集团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型通用汽油机,配套发展园林植保机械、电动车。汽车改装及零部件行业要抓住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市场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的汽车生产企业联合,加快培植中小型汽车改装厂及零部件加工厂,促其尽快发展壮大。

(5)木材加工业

对现有6000多家木业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推进集中供热,彻底解决小板材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发展骨干企业,在产品档次方面,走质量好、品牌优、绿色环保、效益高的路子,打造享誉国内外的木业加工产业基地。木材或板材加工厂产生的木质废弃物,除继续作板材加工的原料外,或还可作为供热锅炉燃料。

(6)纺织业

在稳定当前纺织业规模的基础上,纱、布、服装要协调发展,以名牌服装为目标,强化面料、设计、设备工艺和市场营销四个环节,形成西装、童装、女装、休闲装、牛仔装等系列产品。以山东雅禾、蒙阴棉纺、新光纺织为依托,大力发展精梳纱、高档面料、特种纤维。以真情集团、国人西服、国风纺织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服装产业。

3、区域层次。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工业的辐射作用,与周边地区共生协作,实现生态链的延伸。在产业重组、经济总体布局中,站在全局的高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从宏观上把握产业和经济活动的上下游关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三)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1、种植业发展规划

*年重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2010年重要农产品基本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部分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发展特色、高效和有序的生态农业产业,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并逐步形成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建设

绿色及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调整蔬菜种植布局,扩大特色优势产品规模。重点抓好苍山“山东南菜园”、东红公路沿线蔬菜、董泗公路沿线瓜菜、沂河沿岸出口蔬菜四大区域,扩大生产规模。突出抓好瓜菜品种的引进及更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名特优稀新品种,增加蔬菜花色品种。建立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蔬菜主产区逐步向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转变。

绿色及有机果茶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巩固提高以蒙阴、沂水、莒南为主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以平邑、费县、沂南为主的优质梨生产基地;以蒙阴、沂水、平邑、费县、苍山、沂南为主的优质桃生产基地;以沂水、莒南、平邑为主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以费县、蒙阴、莒南为主的优质板栗生产基地;以郯城为主的优质银杏生产基地;以莒南、临沭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加快果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进程,把七大果茶优势区域建成临沂市的七大绿色及有机果茶产品基地,促进果茶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产品保鲜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规划在河东区出口脱水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保鲜技术产业化基地一处,提高出口蔬菜的附加值。促进安全食品生产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多级并存的特色经济产业化格局,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2)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建设

制定临沂市安全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照国际农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临沂市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等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措施,同时制定出安全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档案,以利于农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的实施,保证安全食品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安全食品的监测、管理、监督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临沂农产品测试化验中心的建设,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尽快达到国际检测水平。倡导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设立农产品质检站,跟踪监控农产品质量。重点加强对原料基地环境、生产资料选择及使用的监控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工业过程、产品包装、储运、保鲜等方面的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加快建立农业、林业、畜牧业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安全食品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技术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

(3)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堆沤、腐熟、气化、青贮氨化、果园覆草、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建各类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利用秸秆气化技术将生物原料秸秆转化成清洁、使用方便的可燃气体供农民生活用能源,实现低质类能源的高品位利用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作物秸秆在生态循环中多层次循环利用,使其能量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最高的利用率,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规划

(1)禁养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为禁养区。

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一切养殖场。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应限期搬迁或关闭。

(2)限养区

市区内除禁养区以外的区域,禁养区以外的其他建制镇建成区,中心镇(街道)建成区上风向2公里以内的区域为限养区。

限养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以地定畜,逐步控制和削减畜禽饲养总量,*年前控制区内养殖总量,逐步削减排污总量,年削减排污总量20%。关停限养区内污染严重的各类养殖场,限期关停位于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向沂河、沭河直接排污的养殖场。

(3)可养区

行政区范围内除“禁养区”和“限养区”外的其他区域为“可养区”。新建畜禽舍应在居民区下风向,并远离居民区至少500米。鼓励规模化养殖场逐步向荒山薄岭和树林果园地转移。

*年,所有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并优先发展生态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畜禽养殖场,实现清洁生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在规模化养殖场附近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中心以及农业示范基地,积极采用生物治理技术,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在80%以上。在畜牧养殖业较集中的地区设立畜禽粪便处理厂对畜禽粪便进行统一处理,并鼓励、指导农户用堆肥等方式对少量畜禽粪便进行处理。畜禽粪便还田时,不能超过当地的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3、渔业资源开发利用

要在保护与合理开发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发展水产养殖业要立足于非耕地宜渔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宜渔荒芜水面、荒滩和低洼荒地。有条件的地方,农渔结合,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稻田养鱼等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提高粮田的综合经济效益。

依据环境要求,在科学评估和确定宜渔水域养殖容量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通过改造现有设施,采用高新技术,扩大良种覆盖,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良种繁育、养殖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设施渔业技术”,全面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品质。

库区养鱼应坚持渔业发展和保持水质相结合,发展生态渔业,调整养殖方式,逐步压减网箱数量,适宜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实施大水体人工养殖。同时,积极引导渔民广辟产业新领域,促进库区渔民收入较快增长。

(四)生态旅游业规划

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做大作强。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把旅游业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紧密联系在一起,采取抓规划、抓拳头项目、抓多渠道融资、抓市场开拓、抓秩序规范等综合措施,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宾馆、餐饮及文化娱乐业,开发提升旅游配套产品,依托市场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生产,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动和促进全市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立足资源优势,整合提升旅游规模档次。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和“文韬武略”三大主题形象,围绕以蒙山、沂蒙石林、沂水地下溶洞群、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莒南天佛旅游区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资源,以王羲之、诸葛亮、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马陵古战场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孟良崮战役纪念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蒙红嫂等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整合、提升、规范,形成一批品位高、设施全、环境美、特色明显的旅游景区景点。抓住国家全面启动“红色旅游”的机遇,开发沂蒙红色旅游。充分发挥临沂批发城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购物、商贸旅游。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

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络、节庆活动、名家采风、旅游大棚车等多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开展高强度的旅游宣传,打造沂蒙旅游的特色品牌,提高临沂旅游的对外辐射力。借助沂蒙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打出书圣牌、诸葛亮牌和蒙山养生长寿牌,以蒙山登山节、书圣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职能。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旅行社的桥梁作用。以资源的互补性和内在的文化脉络为纽带,加强我市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与全省、全国相关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互动和整合,有机组合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的综合效益。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强化旅游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

(五)现代商贸业规划

1、改革和完善流通体制,构建大流通格局。一是与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结合。二是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结合。三是与实施“工业兴市”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结合。四是与开拓市场结合。五是与对外开放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外资,强化流通设施招商和建设;拓宽对外联系的渠道,探索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登门招商、专家招商等新的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善大贸易体系。在商品流通客体方面,建立批发与零售、现货与期货、内贸与外贸、有形与无形市场相互衔接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网络畅通、信息灵敏、并与各要素市场协调发展的商品市场体系;在商品流通的主体方面,建立以大型商贸集团为主体,外资、合资、联营、私营、个体广泛参与、公平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流通主体。促进零售业向多元化发展,带动连锁超市,突出经营特色。批发业重点发展总、总经销,构筑新型工商关系,重组国有流通企业的批发组织体系和经营格局。

3、积极培育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由单一行业向多行业发展,由城市向各县城和中心镇延伸,由区域内发展向域外发展,由直接连锁向特许连锁推进。二是提高商办工业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临沂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商办食品和蔬菜加工业,依靠科技创新推进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三是实现流通产业等方面的科学化和高效率。加强流通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物流、商流、信息流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4、加强管理,促进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商品经营要与资产经营、资本运营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市场主导鲜明、经营管理先进、内部关系协调,运转顺畅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整顿和规范商品流通市场秩序。组建商会、物流服务中心、饮食服务协会等行业组织,把各种成份流通企业组织起来,理顺上下协会关系,充分发挥各流通行业中介组织的职能作用。

5、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规划分步骤地整合扩建临沂批发城,加快改造提升河东钢材、罗庄陶瓷、苍山蔬菜等专业市场。按照连锁超市的标准,改造农副产品市场,丰富和提升市民的“菜篮子”。依托卫通、铁通的资源优势,打造立晨、澳龙等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积极引进和兴办韩国小商品城、浙江义乌商品城等高层次专业市场,大力开拓国际物流市场。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健全农村流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把现代物流方式引入农村,服务“三农”,助农增收。

六、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一)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1、水资源保护与建设规划

(1)全面推行节约用水

灌溉工程:①灌区输水管道化改造:对现有机井灌区和扬水站灌区的输水渠道进行管道化改造,以全国节水示范重点县莒南县、蒙阴县、罗庄区为龙头,带动全市山丘区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规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②灌溉工程:主要完成7处大型国有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分别是莒南县陡山水库区、临沭县龙窝引河灌区、河东区葛沟引河灌区、罗庄区小埠东引河灌区、兰山区祊河引河灌区、苍山会宝岭水库灌区、郯城县马头引河灌区。

节水工程:大中型自流灌区积极推广渠系防渗为主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平原提水灌区大力推广低压管道灌溉和大田喷灌工程,丘陵山区和贫水平原区实施微灌工程。到2015年,使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

(2)污水资源化

鼓励和提倡在新建居住小区建设中水利用系统,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污水回用工艺,合理提高污水回用量,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进程。

(3)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通过兴建水库、拦水坝、塘坝等地表水工程,努力提高地表水利用程度。加快城市及乡镇供水工程建设,配套完善供水工程管网。到*年,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彻底解决,近60%的乡镇驻地群众吃用上自来水;完成临沂城二期引水工程,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日。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供水质量。合理利用地下水,建立预警系统,控制开发强度,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4)强化水资源管理

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坚决纠正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滥开源的现象,逐步取消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地下自备水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严禁使用渗坑、废井、机井排放废水;加快推广中水回用,鼓励发展污水处理产业化,形成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及相关节水产业配套的产业链。在有关行业和场所强制节水和使用中水,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业、城市生活用水分类定额,实行定额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大工业循环用水力度,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

2、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

(1)土地开发整理

坚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并举,在土地利用活动中统筹兼顾,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和村庄归并工程,科学确定建设项目用地供应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比,贯彻执行国家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存量建设用地复垦置换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降低闲置土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增强土地复垦,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同增加三农投入、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

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和土地市场动态检测网络建设,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提高依法管地水平和能力,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坚决杜绝乱建滥用土地。

(2)水土流失的治理

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禁止陡坡开荒,保持水土。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年,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0平方公里。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65%。

到201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20平方公里,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全部治理一遍,其中发展水土保持林645平方公里、经济林860平方公里、封禁治理516平方公里。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80%。

到2020年,巩固前期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加强管理,避免再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矿产资源总量进行调控。根据矿产资源预测出的供求关系,鼓励开采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行限产保值。在利用好市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上,扩大进口紧缺矿产,努力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促进资源供需平衡。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因地制宜地确定并控制矿区的最低开采规模,保证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伴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必须达到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规定的要求。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替代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完善能源、原材料节约政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建立环保型矿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研究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加强矿山“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力度,切实搞好矿坑排水、供水结合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煤矸石、矿山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制砖(建筑材料)、发电等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减少矿山固体废物存量。

(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1、水环境。全面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实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水质目标。一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强对造纸、酿造、制药、制革、印染、化工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大力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严重污染的企业实行更为严格的淘汰制度。*年,全面淘汰石灰法制浆工艺,关闭年生产能力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化学制浆、黄板纸、废纸造纸、酒精和淀粉企业或生产线。二是积极开展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年底前,完成临沭县牛腿沟综合整治及废水资源化工程、莒南县龙王河综合治理工程、苍山县沙沟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年底前,完成邳苍分洪道截污导流工程。到2010年,流域内河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建成罗庄、河东、经济开发区、苍山、莒南、郯城、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牛腿沟、临沭县城等12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配套建设管网工程和脱磷除氮设施。临沂城区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各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40%。四是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按照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证能力,对污染源排污量进行分配核定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所有新建项目,都应符合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不能按计划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的地区,禁止新上增加排污量的项目。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从*年起,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没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禁止排污。

2、大气环境。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到*年,临沂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日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超过全年天数的80%;到2015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超过全年天数的85%;到2020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超过全年天数的90%。其它县城主要大气污染物年日均浓度均好于二级标准。

(1)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对三区内污染严重的小型建材、板材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迁,到*年前,完全取缔。

(2)深化工业污染防治。要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达标排放为目标,以加大资金投入为手段,以强化技术指导和监督为保障”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电力、水泥行业的污染治理。*年6月底前完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年底前完成链条炉、煤粉炉烟气脱硫,所有燃煤电厂要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加快工业窑炉的燃煤技术改造步伐,推广使用天然气。

(3)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将机动车尾气监测纳入年检程序,对监测合格的车辆发放《机动车排气监测合格证》,对监测不合格的车辆进行限期治理,超使用年限的车辆要及时报废。未获得《汽车尾气排放合格证》的车辆,公安、交通部门不予年审、挂牌及过户。公安、交通部门要禁止排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4)控制扬尘污染。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建设。落实垃圾保洁责任制,日产日清。增加道路机扫范围和洒水频次。积极实施“绿色工地”工程,建筑施工、拆迁、筑路工地要采取洒水、围挡等防尘措施。继续搞好城市绿化,扩大城市林地面积,尤其要加强城区周边的绿化带建设及城区地面的绿化、硬化工作,减少自然扬尘。

(5)控制燃煤型污染。进一步巩固近几年取缔“土小”企业取得的成果,防止反弹;积极推行城市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所及范围内的生产和采暖单位,原有锅炉一律拆除或封存;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城区内禁止销售、使用含硫大于1%、灰份大于17%的煤炭;搞好板材、建陶企业的污染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3、声环境

(1)加强城市噪声达标区建设,严格控制居民稠密区中的机械加工、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加强对辖区内餐饮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杜绝噪声扰民现象。

(2)加强交通噪声综合整治,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至70dB(A)以下。拓宽城区主要道路,加快临沂城区外环线建设,搞好交通调流,确保车辆畅通。严禁机动车安装高音喇叭,设立机动车禁鸣区,严禁拖拉机、农用机动车进入市区。

4、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近期实现容器化、密闭化收集,在主要居民区、商业区设置多功能垃圾箱。远期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垃圾再生资源化水平。

在各城镇建设一批垃圾转运站,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对有机垃圾,在各县区提倡推广小型垃圾造肥装置,就地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完善已有垃圾处理厂配套设施,防止二次污染,真正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减少产品的包装及尽可能多采用耐用材料制造家具及家庭日用品等,以便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包装物,以加强管理和回收利用为主,产品替代为辅,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此外,注重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于性质稳定的无机垃圾,可采用填埋方式,如建筑垃圾,部分尾矿可用于回填。对矿山煤矸石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占地面积;禁止实心粘土砖瓦生产,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出台优惠政策。

(3)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

对危险废物要进行从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利用到收集、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建立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作好危险废物的处置和管理。

*年底前,建成临沂市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危险废物。根据城镇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制定危险废物处置规划,建立和健全应急制度和手段。严禁任何单位非法燃用工业固体废物。

推行废物交换,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倡危险废物交换综合利用。

(4)农业废弃物

主要包括农膜、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动物尸体及庭院废物。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对于畜禽粪尿经发酵后作有机肥料、制造沼气等资源化综合利用;对于农作物秸秆可通过制作饲料、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控制秸秆的焚烧;制定农用地膜残膜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农膜推广方案。

5、农村面源污染。认真实施减少农药、减少化肥施用量,保质量、保产量、保环境的“两减三保”计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水污染严重超标地区,禁止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搞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同步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设施。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进行限期治理,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积极探索防治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的有效途径,促进农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在重点区域组织农药残留指标和化肥流失状况的监测,划定农药、化肥污染重点控制区,提出控制对策和措施,并切实抓好监督落实。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防止将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河道和沟渠。积极开发和推广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率。

(三)绿色沂蒙建设规划

1、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在保护好现有山丘生态防护林的基础上,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综合防护能力;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对25度坡以上的坡耕地和土层瘠薄、岩石、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逐步退耕还林。到2020年将所有荒山全部绿化,宜退耕地全部还林,建成功能完备、性能稳定的综合生态防护林体系。

封山育林工程:到2010年,新增封山育林169万亩,其中荒山82万亩、疏林地87万亩。到2015年达到250万亩。

平原绿化工程:到2010年,全市现有林网的80%全部实现更新改造,建成高标准、高效能的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到2015年全市平原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

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在兖石、胶新铁路、京沪、日东高速公路等交通沿线和沿沂河、沭河两岸搞好绿化。坚持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搭配,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绿化、美化、香化一体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奋斗目标。

城镇绿化工程:以市、县、乡(镇)等建设规划为基础,按照老城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城区不少于35%的绿化标准,为居民创造一个花草相映、绿树长青的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野生动植物保护。根据临沂市自然环境条件、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结合生态功能区划结果,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总体规划在地域上分为东部丘陵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平原区3个建设区域。各区域确定不同建设目标,争取在本规划期内基本完成主要建设工程和项目。

七、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

(一)中心城区体系建设

以建设鲁南苏北区域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按照“大城市、现代化、高标准、辐射强”的思路,大力推进和加快临沂中心城市的膨胀和建设,努力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提高其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首位度、辐射力和带动力,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标。对临沂市区建设发展历程和综合发展现状条件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临沂中心城区“一河五片、北上东进、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把临沂建设成为现代商贸城、滨水生态城和历史文化名城。

(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知识和增强环保意识为目标的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努力培养具有生态保护知识和意识的一代新人。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干部生态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建立党委宣传部门领导、新闻单位为主体、环保部门协助、有关部门配合的生态市建设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站、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培养一批环保专业记者或新闻记者,建设一批以绿色新闻为主体的绿色媒体或专刊、专栏、专业网站,使“生态立市、生态富民”深入人心。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到*年,绿色学校达到100所,绿色社区达到20个;到2015年,80%的学校都能够达到绿色学校标准,绿色社区达到100个。

2、进一步发展生态文化。在文学创作、书画、摄影等文学艺术领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文艺团体的作用,积极创作反映时代特征、有现实意义、贴近百姓生活的生态保护题材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绿色进社区”、“送生态保护知识下乡”等环保科普与实践活动。发展环保团体,树立公众生态保护典型。继续扩大绿色志愿者队伍,大力倡导环保行动,向社会播洒绿色文明。

3、倡导绿色消费。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提倡乘坐利用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工具,提倡进行适度装修,提倡食用绿色食品、杜绝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倡适度消费,不购买和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商品和危险品,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习惯。加强居住区的环境绿化,包括城市绿化、社区绿化、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和室内绿化等。

(三)人力资源建设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执行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加大执法力度,搞好综合治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合理范围。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150万以内。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市于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教育宣传普及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到*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推进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提升。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管理,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体系,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能力。加强水库及其支流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增强临沂城供水能力,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和标准。建设绿化广场和城市公园,增加城市生态绿地,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六)人居环境建设

各县区要按照《临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并实施生态县区建设规划,加快生态县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确保临沂生态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八、生态市建设主要保障措施

建设生态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建设生态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区政府要分别成立生态市、县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实行一把手直接抓、负总责,并明确责任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日常工作,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

对现有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要认真宣传、严格执行,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有关生态市建设的地方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内部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环境、资源等方面法律规章情况的监察,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计划与规划的落实。监察部门要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与处理力度,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考核、监督和检查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规划和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把生态市建设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四)建立加大投入的有效机制

生态建设规划篇(6)

(一)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1、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追求可

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我们既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转变增长

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

展。在此形势下,浙江省于20__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生态省的计划,嘉

善县又同时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为第七批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

之一。发展生态工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省、县政府的共识和

要务。

2、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嘉善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

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距上海70公里、杭州90公里、苏州75公里。

嘉善交通便捷,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水路纵横交错,大大缩短了

与三大城市的距离。位居三大经济发展节点的中心地带,嘉善在接受三大

城市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辐射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易于

与这几大城市形成工业产业互补的态势,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实

现相互的协调发展。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不仅有利于本地生态工业的良好

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生态工业的发展。

3、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嘉善县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20__、20__年连续两年位列

全国百强县(市)第31位,20__年又跃居全国百强县第29位。20__年全

县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102.3亿元,人均GDP达到3150

美元,列全省第6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增长32.5,增速列

嘉兴市第一;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列嘉兴市第一、全省第三;实际

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列嘉兴市第一、全省第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达1333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138元,增长9。

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嘉善县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

展。业已形成木业、电子、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

业占全县工业总量的比重超过60。20__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13亿元,

比20__年增长16.9;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04亿元,比20__年

增长22.8;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37亿元,比20__年增长30.0。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

术产业也开始崛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呈现强有力的市场需求。20__年,水泥、丝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均超

过100;配混合饲料、塑料制品、水泥预制构件、电子元件等产品的产

量增长幅度也高达50左右;人造板、机制纸板、标准紧固件、轴承等传

统优势产业则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充分显示了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4、初具生态工业雏形

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经济的关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效,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__年,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7.4;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0.3201吨标准煤,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项目投资区域集聚度明显提高。20__年1-8月,县经济开发

区、木业城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县总量的60多,而“一

心四点”五个镇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11镇的总量的90多。

招商重点从单纯追求项目数量和项目金额不断向追求引资质量转变:无论

是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还是土地的投资密度、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比去年有

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些投资密度低或污染重、能耗大的项目遭到婉言拒绝。

5、生态工业建设的组织保证日趋完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要求,为保障生态县建设规划的

顺利实施,嘉善县早在20__年底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 组长、由县委主

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为成员的

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态县建设的领导。各政府职能部

门围绕生态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在职责分解的基础上进行职能分工,确保

生态建设的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生态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生态

工业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2、生态工业建设的制约因素

(1)缺乏环境容量支撑

尽管近年来嘉善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但总体而言,全县生态环境质

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环境质量远远跟不上嘉善经济

的快速发展,跟不上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目前,嘉善县地

面水环境质量形势十分严峻,各监测断面的总氮监测值均劣于Ⅴ类,化

学需氧量基本为Ⅴ类及劣于Ⅴ类。作为嘉善饮用水源地的水厂取水口,

陆斜塘水质也远不能达到饮用水水源要求,其总氮劣于Ⅴ类,溶解氧、高

锰酸盐、氨氮、CODcr等指标仅达到Ⅳ类,水质性缺水严重;环境空气质

量为Ⅱ级,工业粉尘、噪声污染业已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在考核生态

示范区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和城镇环境保护的15项指标中,仅有4项达

到一类地区标准(经济发达地区标准),3项符合二类地区标准,有8项

仅达到或低于三类地区标准。

(2)缺乏相应技术支撑

无论是进行污染的末端综合治理还是进行生产全过程的清洁化生产;

无论是进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还是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和废弃物的再

生化处理,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但目前嘉善在相关技术领域明

显落后。企业既缺乏相应的技术,也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高耗量的能源

难以得以替代、生产工艺难以得以更新、生产设备难以得以改造、生产过

程难以加以实施监控、污染排放难以得以有效控制和处理等等,都影响了

生态工业的深入开展。

嘉善目前的四大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缺乏高新

技术产业;工业产品主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艺水平低、产品附

加值低;尽管在部分行业已经进行了生产技术的改造,如在水泥行业中逐

渐取缔机立窑,但多数行业多数企业仍在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

能耗高、污染重。

(3)缺乏资金和法规支撑

嘉善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加之产品附加值较低,因而企业的

盈利空间较小,利润薄,难以保证自愿安装污染治理设备,也难以保证企

业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从环保的法规、条例来看,现行的制度

主要是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体现一种事后的惩治。这种“谁污染,谁

付费”的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排污企业向社会转嫁治污成本的

不公平竞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但未

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治污积极性,未能起到积极有效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生态工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管理

现有的环保法规、制度等大都利用排污指标等对企业进行末端的污染

水平考核,因而企业的重点也放在污染的末端治理上,而普遍忽视生产全

过程的污染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污染控制,忽视污染的预防。这种忽视

清洁生产的后果,一是治污成本较大,而且随着污染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

成本开支也越大。这是因为没有控制生产全过程中污染源的产生和削减,

最终的排污量相对较大,导致污染治理投资较大,而且维持污染处理设施

的运行费用也非常可观;二是由于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毕竟还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使得排放的工业“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

的二次污染,如废渣堆存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废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废水处理产生含重金属污泥及活性污泥等等。三是污染控制的效果不稳

定。

(二)工业布点不集中,污染集中治理率低

目前嘉善工业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但除嘉善经济开发区外,嘉善

工业园区基本保持着“一镇一区”的格局,工业园区缺乏有效整合。“一

镇一区”模式既导致相互间在招商引资时的无序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

重复建设,又不利于同类污染企业的集中布点。各种污染治理设施无法共

享,影响污染的集中治理和治污效率的提高。此外,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进

入工业园区,或远离污水管网等公共排污设施,这些企业的污染经简单处

理后排向周围水域、周围环境。由于布点不集中,难以对这些污染进行集

中治理。

(三)环保意识薄弱,部分企业三废超标排放

尽管近年来在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企业新建、改建项目均执行了

“三同时”规定,多数企业也按“环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实现了污染

的达标排放,但仍有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偷漏排、超标排放“三废”。部分热电、造纸、水泥、纺织印染等行业的

企业现已成为嘉善县的主要污染源。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导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县建设”的要求,以清洁生产为切

入点,以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

为抓手,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为重点,加强生态工业建设,促进我县

工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要进一步转变工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变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为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工业经济的健

康发展。

2、科技创新原则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生态工业建设中的作用。要依靠技术创新改良生

产工艺、开发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促进清洁生产的贯彻实施;依靠技术

创新开发生产清洁产品;依靠技术创新进行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

3、总体跟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

在近阶段选择若干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进行清洁生产、生态园区建设

及循环经济的试点,循序渐进地向所有企业、所有园区推进。近阶段可针

对污染较严重的造纸、水泥、酿酒等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试点,以嘉善经

济开发区为试点推行 循环经济建设,以此带动全县生态工业的整体发展。

4、政府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

企业环境的影响属于外部经济范畴。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市场机制无

法自动调节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因此单靠市场机制无法约束企业进

行清洁生产或污染的末端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

既要加大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又要采取必要的

监控、惩治措施,加强对生态工业的管理,同时也要积极提供相关的知识

培训、技术咨询及优惠政策,以保障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

规划分三阶段推进生态工业建设:20__-20__年为启动阶段,设定近

期目标;20__-20__年为全面贯彻实施阶段,设定中期目标;20__-2015

年为提高深化阶段,设定远期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20__-20__年)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要加快对传

统产业的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尤其是要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环保产业的培育,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并带动产

品结构的升级。

2、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最优配置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的近期目标是提高产业空间集聚度。一方面要对现

有工业园区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交通主干道在区域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作用,争取到20__年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显的“一

区一带”工业布局框架。

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业企业的入园率,在近期要确保污染企业进区并

纳入集中治污范畴。不同企业应按行业类别搬迁进入各功能园区,便于环

保部门进行集中检测,更有利于治污资源的共享,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

效益。

3、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展开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在提升产业层次和调整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在国家和省级政府有关法

律和政策框架下,围绕控制排污总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工业经济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制定嘉善县全面推广清洁生产的实施行动方

案。近期可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采用技术起点高、

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

治理向污染预防的全过程控制转变。

4、完善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和绿色管理体系

科学布局园区的道路、绿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污

水及固废集中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所有入园企业的污水及固废。

严格工业园区的项目管理。按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划分,制定相应的入

园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凡达不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不符合功能区发展定

位、投资密度等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一律不能入园;区内企业应严格

执行“环评”要求,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对不符合功能

区发展定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应定期整改,适时搬迁。全面推广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工作,到20__年全县有1-2个工业园区和20

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论证,提高本地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能力。

(二)中期规划(20__-20__年)

1、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确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确保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逐步提升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其中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业以生物技术、低毒

高效农药、生物肥料等为突破口,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国内

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保技术、环保设备

的供给量。

2、采用高新适用技术,全面推广清洁生产

在重点单位、新建单位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加大宣传力

度,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清洁生产意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企

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情况予以奖惩;确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提高企业示范

效应;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筛选和确定最优清洁生产方案;向企

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关键工艺的科研攻关;公布鼓励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目录等。

3、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强污染集中治理

根据功能区划分,对各镇、园区的工业企业进行清理,逐步关停污染

严重企业、搬迁不符合生态功能的企业;新建项目必须集中布局在工业园

区,并引导其他企业向园区搬迁;严格控制燃煤企业的污染排放,魏塘镇

建成区内所有燃煤企业全部搬迁,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燃煤企业,对原有

燃煤企业一律要求能源更新;延伸铺设污水管道,经集中治理后排入嘉兴

市外排污水管道;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堆放、集中处理。

(三)远期规划(20__-2015年)

1、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着力构建工业园区内部的生态系统。通过项目引进、技术引进等方式,

在工业园区集聚多个不同种类的相关工业企业,使一类企业的废弃物和副

产品,作为另一类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原料,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

再生资源”的环型生产模式;尽量延伸工业产业加工链,积极推进园区内

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主副产品,在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园区工业产业链的上游将污染物

排放量减至最小。重点控制万元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率;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严格监控生态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污染排放,力争零排放。

2、确立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在巩固制造业加工基地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

构优化和调整的总体方向为:经济循环化、产业生态化、工业共生化、生

产清洁化、资源再生化、废物减量化。大力引进或开发高新技术,运用高

新技术开发环保产业。如开发纳米产品、利用纳米技术进行三废治理、开

发燃料酒精等。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指标

根据嘉善县的现状,以不低于国家生态区的要求作为近期(20__年)

规划指标,以不低于国家生态县的要求作为中期(20__年)规划指标。

具体指标见附表一。

附表一嘉善县生态工业建设指标体系

名称

国家生态县指标

现状值

20__年

规划目标

20__年

规划目标

2015年

规划目标

责任部门

1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15.57

15

30

科技局

2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

3

4

5

财政局

3

单位GDP能耗(顿标煤/万元)

≤1.2

0.926

≤0.9

≤0.9

≤0.8

经贸局、发计局

4

单位GDP水耗(M3/万元)

≤150

≤200

水利局、农经局、经

贸局

5

实施清洁生产企业比例()

100

未及

20

50

100

经贸局、环保局

6

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

≥20

未及

5

20

60

经贸局、环保局

7

大气环境指标

达到功能区标准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环保局

8

水环境指标

城市无4类水体

未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环保局

9

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控制指标

达标

环保局、经贸局

10

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控制指标

达标

环保局、经贸局

11

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

/

60

80

100

经贸局、建设局

12

工业用水重复率()

≥40

30.6

≥35

≥50

65

建设局、环保局

13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80无危险废物排

95

达标

达标

100

环保局、经贸局、建

设局

14

工艺炉窑烟尘排放达标率()

/

80

90

100

环保局、经贸局

15

锅炉烟尘排放率(100)

/

90

95

100

环保局、经贸局

注:为生态市的建设指标

五、规划重点

围绕生态立县的目标,嘉善生态工业建设的重点应主要为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工业布局、建设生态示范区、改善

生态系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传统产业改造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仍将占据嘉善工业经济发展的主

要地位。当前传统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瓶颈,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发展

水平。如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的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

等。水泥、纺织印染、酿酒等都是嘉善目前较为主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但

这些行业都存在产能较低、能耗大、污染重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传统工业改造的实践经验以及当代工程技术的主要发

展趋势表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综合集成技术是传统工

业现代化改造的主要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这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是

高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为主体,渗透到传统技术中,并促使传统工业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更

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材料技术。材料是改造传统工业的基础。钢铁、铜、铅、塑料、橡胶、

水泥等基础材料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会大大促进冶金、机械、化工、建

筑、船舶等传统工业的升级和改造。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带动医药、能源和加工等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发展生物技术,不仅能促进“生物治疗”新领域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能有

效地控制环境污染,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综合集成技术。机械和电子的集成、机械和光的集成、电子和光的集

成,抑或机械、光和电子的综合集成,能极大改变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

与生产方式。

运用上述技术对嘉善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将会大大提高嘉善工业的竞

争力。

1、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该行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涉及信息化、

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运用以及绿色无污染产品打造。

胶合板生产:(1)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产业层次;(2)

在现有低甲醛胶粘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低成本、粘度强的低甲醛环保胶

粘剂,进而在保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竞争力;(3)加大新产

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向用材要求低、木材利用率高的密度板

及其他新型多用途基板转化;(4)控制废水排放。

家具制造业:(1)积极推广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企业资源

规划)等技术,降低木材消耗量;(2)在家具生产中适度采用塑料、钢材

等木材替代品;(3)积极开发塑料、钢材家具;(4)发展智能化、机械化、

多功能家具;(5)开展废旧家具回收再利用;(6)加大废水治理力度。

2、五金机械制造业。该行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涉及产业集聚、提高

产品技术含量等内容。

标准件:(1)以晋亿公司为龙头,以台湾螺丝城、精密机械工业园的

开发建设为发展平台,积极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入驻;(2)积极推

广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企业资源规划)等技术,拓展产品种类,

提高产品精密度;(3)合理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废水集中治理。

轴承:(1)以双飞轴承公司为龙头,引导产业集聚,进而形成轴承制

造业基地;(2)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无转子轴承等新产品。

3、纺织服装业。嘉善的服装辅料,尤其是纽扣等产品,在全国占有

较大的市场份额,

粗纺呢绒:(1)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 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2)加大投入,

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努力拓展高档和高附加值羊绒面料品种;

(3)加强横向联系,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横向协作,提高企业的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4)控制废水排放。

人造毛皮:(1)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

制造)等技术,扩大复合毛皮等中档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仿兽皮等符合

国际潮流的高档产品;(2)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

平。

植绒产品:(1)充分发挥行业研发中心的作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向家纺、装饰等多用途的新型植绒产品发展;(2)加大投入,通过引进、

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

服饰辅料:(1)加快钮扣特色园区建设,引导服饰辅料产业集聚,提

高产业竞争力;(2)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

制造)等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自动化装备水平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和功能;(4)建设污水

处理厂,实现废水集中治理。

4、水泥工业

水泥及其制品在嘉善工业产品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20__年,全县

生产水泥154.80万吨、水泥电杆31937吨、水泥预制构件220.31万立方

米。同时该行业也是资源消耗、工业污染较大的行业之一。在全县20家

重点污染企业中,水泥及其制品占40。该行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已经迫

在眉睫。

水泥生产:(1)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建设一批有一定

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水泥粉磨站,逐步淘汰工艺相对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

(3)加大水泥生产中的粉尘治理。

预制构件:(1)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

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实力;(2)重点发展技术要求高、产品质量好的

水泥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及大型沟管。

新型墙体材料:(1)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更新设备;(2)采用信息化

技术、新型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3)重

点发展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高性能与特种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窑外分解水

泥等产品,推广淤泥制砖技术。

(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制造业产业结构

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目前嘉善产业发展情况看,其高技术产业投资显著不

足,主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培育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业生态化发展的

必然要求。

1、电子信息业

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在嘉善发展迅猛,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已

培育发展以新嘉联电子有限公司、宝狮电子有限公司、斯贝克电子(嘉善)

有限公司、浙江丽正电子有限公司、嘉兴天马打印机耗材有限公司等企业

为龙头的各类电子企业近150家,其中多媒体音响、受话器、汽车音响总

量在国内排名前列,受话器已占全球同类产品约10的市场份额。20__

年,嘉善获准建立“嘉善电子信息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嘉善

经济开发区为中心、集结魏塘、惠民、干窑、大云等四镇的工业园区,嘉

善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渐形成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力发展符合嘉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的目标。今后

生态化发展的方向主要为:

(1)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构建产业集聚高地。以省级信息产业特色

园区为发展平台,以承担嘉兴市火炬计划的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促进电子信息类企业及关联配套企业的集聚。有关

专家认为,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可以获得生产成

本优势、以质量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在现有电子元器件、受话

器、汽车音响、打印耗材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大力发展

新型电子元器件、电脑零配件、汽车电子产品及数字音视频产品等,促进

电子信息产品向更高层次发展。

(3)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引进电子信息类的龙头企业。要从提升产

业层次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瞄准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

(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通过“锁定式”招商,引进投资规模大、技

术水平高、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项目。首先用嘉善已经建

立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吸引龙头企业,然后再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来培

植、延长产业链,促进当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加大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力度,减少电子垃圾的污染。电子类

产品在报废后大都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否则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通过政策导向督促企业进行废旧产品的回收及集中处理。欧盟的两

个电子电气环保指令即将正式实施,我国有关回收电子垃圾的法令法规也

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企业应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废旧产品的回收及

处理工作。

2、生物医药业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国际化产业,医药对人

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非常突出,专家预言,生

物医药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成为未来工业经济的支柱产

业。医药大省是浙江省的建设目标,九十年代后期,嘉善的生物医药行业

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拥有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生物医药业的生态化发展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发展生物

医药、化学制药、中药及相关的医用材料、医疗机械、制药器械、卫生材

料等。

(2)运用信息化技术、新型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

统的制药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3)充分利用嘉善科创服务中心的孵化器功能,积极开展生物医药、

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不断拓展产品系列。

3、环保产业

生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环保设备、环保机械、环保仪器等的供应,离

不开环保产业的发展。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年产值高达6000多亿美元,

被誉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然而,嘉善目前在环保产业的

供给方面却存在空白。伴随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蓬勃开展,

必然会产生对环保设备等的巨大需求,环保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1)产品重点发展领域为各种工业废水处理、除尘、除烟、工业固

废资源化处理等的各种设备和装置,提高本地高效能环保设备、机械的供

给能力。

(2)大力开发、引进环保技术。环保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目前该

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运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不断提高环保设备、环

保机械的运行效能,如悬浮型生物填料、BIO-SOUND生物处理技术、纳米

材料等在降噪、除尘、水处理等方面的运用等。企业应在自主研发的基础

上,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的联系,共同开发研制环保技术。

(2)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投融资、税收优惠政策,对利用废水、废气、

废渣等“三废”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产品或企业,以及专门生产国家鼓

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目录内的产品或设备的企业给予融资优惠或税收

优惠,以此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工业布局优化

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的宗旨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协调增长、资源与

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布局调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进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共分两个层次,一是在确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加速

产业的空间集聚,尤其是要引导同类污染源排放的企业的集聚,以便提高

末端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益;二是园区内部生态系统的构建。依据生态学

的基本原理,指导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园区内部的企业形成共生的

网状生态工业链,达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通过能源使用的“3R

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污染的零排放、环境的零污染。

1、合理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根据嘉善各地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主导产业,既能充分发挥比较优

势,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区域的比较优势

一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自然资源优势。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自然资源优势决定区域主导产业的作用已有所弱

化,但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仍应考虑这一因素。二是产业基础。如果一

个区域某产业有一定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聚,则已具备作为主导

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发展基础。三是产业传统。区域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还应考虑产业传统。因为有产业传统就意味着具有发展该产业的知识存

量,容易找到符合要求的熟练劳动力。四是交通运输成本。只要区域的主

导产业选择正确、合理,就一定能够通过主导产业的关联作用带动和促进

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区域经济的起飞,同时又可以避免不同区域产业的

同构和重复建设。

根据嘉善目前的工业产业基础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态势,嘉善应结

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木业、纺织及其配件业、机械

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科技化、生态化改造,另一方面努力培育发展

高科技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环保产业等高科技生态化产业。

2、规划构建“一区一带”工业布局框架

统筹全县工业布局,确定“一区一带”的工业空间布局框架。

“一区”:以嘉善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整合魏塘、惠民、干窑和姚庄

等镇的工业园区而成。“一区”主要发展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五金机

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业等主导产业,形成嘉善工业的主区块。

“一带”:以沿申嘉湖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主轴,整合天凝、杨庙、洪

溪、干窑和魏塘等镇的工业园区而成。“一带”主要发展纺织服装业、水

泥及其制品业等传统产业,形成嘉善工业的经济走廊。

在规划期内,要严格工业布局的管理。一方面要引导、敦促相关企业

向“一区一带”集聚,提高企业的入园率,形成相关产业集群;另一方面

对不符合“一区一带”产业布局的企业要实施限期搬迁。

生产企业向相关园区的集聚、搬迁主要应考虑两大原则:一是相同产

业企业的空间集聚。这种搬迁有益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在环境保护方

面也便于监测机构的集中监测、污染排放的集中治理;二是纵向产业链在

园区的延伸。在规划期后期,更应侧重于园区内部产品流、能量流、信息

流等内部循环的形成,提高园区各种资源使用的“3R”能力。

对已落户园区但不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企业,原则上要求搬迁。但若

该企业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对园区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则在不扩大生

产规模的情况下可暂缓搬迁。

布局在西塘、大云等“一区一带”之外的生态旅游观光区的所有工业

企业,均应限期搬迁。

(四)生态系统改善

在优化工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园区污水及固废集中处理系统、

新型能源供应系统、烟尘及工业噪声源控制系统和绿化系统”,以改善原

有的工业生态系统,完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

1、构建园区污水及固废集中处理系统

企业要构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进一步提高水循环率;“一区一带”

要构建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各类企业产生的可利用的工业固

体废弃物应按其种类不同分别进行综合利用。“一区一带”应建设工业固

废处置中心,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妥善集中处置。

2、构建新型能源供应系统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

或较清洁的能源;结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成“一区一带”燃气管道

以及重点企业的联网工程;推广清洁煤,严格控制煤的含硫量,建成区禁

止使用燃煤、重油燃油锅炉;加速淘汰落后的、高污染的装备以及国家强

制执行规定淘汰的窑炉设备。

3、构建烟尘及工业噪声源控制系统

巩固烟尘控制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扩建规模,“一区一带”

要延伸烟控区建设;积极发展低噪声或无噪声污染的工业项目,尽可能选

择低噪声设备及工艺;工业企业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持设备正常运

转,并构建消声、隔声系统,使企业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4、构建“一区一带”绿化系统

根据将嘉善建成以蓝天、绿色、清净为特征的良性循环的自然—社会

—经济系统的生态县建设目标,工业区和工业带的企业要构建企业绿地,

“一区一带”要构建沿路、沿河绿化带,充分利用绿色天然“氧吧”净化

空气的作用。

(五)生态工业园建设

1、积极开展生态工业的试点

通过积极开展生态工业试点取得经验是建立生态工业体系的重要步

骤。开展生态工业试点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选择典型企业进行单

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主要通过产品设计、污染零排放、清洁生产等措

施进行;二是选择一批现有的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结

构改造,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

业园,基本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三是选择一批准备或正在建设的工业

园区,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规划和设计,起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

作用。

根据嘉善工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应选择部分典型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

进行清洁生产试点,选择嘉善经济开发区作为生态园区试点。在试点企业,

通过生态设计、减量投入、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使企业的生产逐渐向

生态型转化;在试点园区内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废旧

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

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完善已有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

生态工业网。

2、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所构成的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

物---再生资源”所构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如:胶合板—家具—废旧家

具回收—密度板(家具)。

以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突破口,通过园区各 企业、产业间存在

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传递流动关系,或者通过一定环节的补充,在各企业、

产业间建立起多渠道的产业连接,形成互动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生态工业的建设需要在多个产业或企业间进行工业生

态的链接,如单纯依靠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涉及多方面企业的协调和组合,

在目前条件下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在生态工业建设中发

挥主导的协调和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的顺利进

行。

3、强调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贯彻生态

效率原则。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

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

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

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

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3R原则,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

和废物产生。

4、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抓好工业园区各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污、增

效工作。20__年以前,应全面整顿水泥厂,基本清除土窑烧砖厂,20__

年前,关、停、并、转所有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到2015年,园区实

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应当达到100,有60以上的企业通过ISO14000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六、生态工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工业是实现工业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但要真正实现

生态工业,还面临着技术、经济、法律、信息和组织等方面的许多困难和

障碍。发展生态工业,首先就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为生态工业的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建设

嘉善的生态工业体系。

(一)加强宣传和交流,提高生态工业意识

加大对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引导企

业感悟高耗能、重污染生产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影响;

引导企业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的组织文化和企业的内部激励系统之

中;引导企业不再单纯追求产量的增长,而追求低耗能、低污染、高质量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组织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县重点污染企业参加省、市组织召开的清洁

生产培训会议,对清洁生产知识及技能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企业领导对清

洁生产的认识。

加强与省内、国内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的交流,充分借鉴清洁生产示

范城市、示范企业的经验,加快嘉善生态工业的发展速度。

从国际范围看,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在清洁生产

立法、组织机构建设、科学研究、信息交换、示范项目和推广等领域已取

得明显成就,在生态工业建设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条件的情况

下,可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赴外学习考察。

(二)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清洁生产、工业生态链和闭路循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

撑。技术方面的障碍已经扼杀了许多工业活动达到生态要求的可能性,如

放射性废物就很难找到循环或无害化技术。由于无法对副产品进行回收利

用,或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即使这些副产品或“废物”有很高的利用价

值,一些企业在权衡利弊后,也只能随意处置副产品并购买新原料。因此,

生态工业建设必须借助于高科技生态技术。

嘉善本地的科研力量、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应加强与上海、杭州、嘉

兴等地的高等学校及“大院名所”的科技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

研联合机制,组织研究人员对一些关键技术,诸如水污染治理、工业固废

处理、废物利用、节能工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生态工业的

链接等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生产方式由高消耗、低产出、大量排放废

弃物,向低消耗、高产出、废弃物还原利用转变。

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引进国内外环保产业、环保技术领域专

业人才的力度;积极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争取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形成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化环保人才队伍,为

嘉善生态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的

产业化运用。

(三)创新管理体制,强化组织保障

要按照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生态县建设的具体要求,

建立工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制定分行业的、符合生态工业规律的

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在对企业的各项考核评比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清洁

生产、污染排放、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指标;生态工业的建设指标应向有关

职能部门分解,在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由经贸局牵头,分

部门、分单位层层落实。

成立由经贸局或行业协会牵头的清洁生产指导办公室,定期清洁

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定期限制淘汰的生产技术、

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方法。

组织开展生态工业的咨询、信息等技术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实施清洁

生产,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生产工艺及过程诊断、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案

制定并指导其实施。

(四)坚持绿色导向,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以及浙江省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约能源的

法律法规。结合嘉善县实际,制定地方性的分行业生态工业实施细则,制

定相应的奖惩条例。法规等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绿色导向,要鼓励企业实

行生产全过程控制,对实施污染零排放、资源再生利用、产品流及能量流

形成企业内部闭路循环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制度建设,引

导企业重视生态保护,实现生态化增长。

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

洁生产促进法》,在“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估、清洁生产审核中严格把关,

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项目,支持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

放少的循环型技术、循环型项目;凡污染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

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

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必须

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定期对中心城镇、交通主干道沿线、生态旅

游区及污染烟控区进行集中监察行动,严肃查处污染超标企业,对严重违

法排污企业要依法处理并令其关停;对主要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在线监

测;结合总量收费和新排污申报制度的实施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翔实掌

握全县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建立健全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库,实施

环保动态化管理。

(五)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县、

镇两级要将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财政投入。要积极争取 上级政

府对我县重点环保项目的支持,要确保对企业污染排放监测能力建设及污

染集中治理所需资金的投入。

尽早制定和出台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以及县级绿色企业(清洁生产

先进企业)的奖励、优惠政策。对申报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进行一定

的贷款优惠;对县级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

对重点环保项目给予低息、贴息等优惠。

要通过银行贷款、地方自筹、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建

生态建设规划篇(7)

1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篇(8)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响应此号召,国家层面不断建立相应制度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措施,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以及不同类型新区对国家、地区的助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所占据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生态建设中起到引导作用。为实现这一战略,一方面,考虑建成城市在不断更新中重新营造生态微环境;另一方面,新兴城镇、区县的建设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契机。新区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空间载体,有关的规划建设理论及方法,针对我国未来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乃至于发展前景均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基于生态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区规划的方法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均处在探索阶段,具体规划内容依然要深入展开研究。融合生态城市的建设经验与理论研究基础,从银湖湾滨海新区生态本底分析,提出核心问题及议题,在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规划思路、策略及内容,以期为同类型空间格局的新区提供生态建设参考,间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1新区特点及类型划分

新区,是城市新发展起来的区域或新增加发展的地区。在老城之外建设发展,是为了克服城市核心区的“反磁力中心”,发挥多区域不同产业功能的集聚,全面发挥城市经济的可能性。在部级新区模式带动下,发展出各省市新区模式,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沿海经济门户江门,它依托银湖湾滨海新区绿色智慧新城的建设打造,引领珠西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和建设。新区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可循环是生态规划系统构建、启动、完善、持续的战略发展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塑造创新空间格局,实现新区的生态功能及特色性,助力区域全面发展。

2新区生态规划建设案例研究

2.1银湖湾滨海新区的设计方向及生态系统分析

银湖湾新区城市规划设计中将城市定位为江门市的服务核心区,是崖门镇南部商住、文化副中心,广东省滨海休闲娱乐区。主要功能以商贸、文化旅游和生态居住为主。基地城市建设后的公园绿地占城市建设的6.61%,绿地格局分布均匀,缺乏集中绿地公园空间,而这种单一的空间布局对生态廊道的连接,生态斑块的打造及生物栖息地的营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项目地的农林用地占比32.67%。因此生态规划将利用农林用地重新调整绿色空间结构(见图1)。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重点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关联程度较高的农林用地,带动且优化边缘内部以及城市层面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功能发挥的用地;“顺应自然”,在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方面遵循自然生态过程,将人工、半人工生态系统同自然系统相融合,即山与城市之间的城市森林缓冲带的营造。另外,城市建设后,多个水闸将基地内部水系围合形成南、北两个湖体和多条河涌,上游7个水库与河涌连通,提供淡水补给,同时降低潜在洪涝风险。下游河涌受降雨、潮汐等因素影响,咸潮上溯,形成咸淡水河涌(见图2)奠定水系空间基础。生态建设规划中,在此基础上考虑场地生态敏感性及沿海风暴潮方向从西南向迎面直击海岸带,对城市整体生态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规划提出海岸带的不同生态建造形式,同时将红树林从海岸带引入城市中,一方面考虑降低风暴潮对城市的侵袭,另一方面可以与城市共同生长、呼吸,建立特色城市风景带。

2.2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误区

城市新区建设方兴未艾,银湖湾滨海新区的设计方向及经验,针对我国新区规划建设具有普遍价值,对各项新区规划的实践具有指导和意义。但在具体规划建设中也存在和其他城市新区建设的共性问题,简要概述我国当前城市新区建设规划的误区。2.2.1目标定位不清。有关新区生态建设规划,发展目标体系的建立,通常会将生态城市相关指标体系直接套用,未能保证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导致指标体系同具体建设情况相脱节,难以落实指标等。2.2.2产业导向不明。当前,我国新区建设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平台,创新环节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产业孵化基地,也没有利用好多方资源,产学研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关于规划、建设、评估等的工具方法。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结构、区位条件等均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新区建设规划要依据现状,增加本地特征的生态指标体系。2.2.3技术应用“求洋”。当前规划过于追求“大”“高”“洋”甚至是“唯技术论”,因为规划“水土不服”难以实施,就算实施也会对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日照条件不足的一些沿海城市新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城市缺水严重却要规划建成“夏威夷”,以上这种南辕北辙的方法在我国新区建设规划较普遍。

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实践

3.1银湖湾滨海新区基底概况基地规划范围55km2,背靠古兜山自然保护区,面朝黄茅海,形成山体、绿核、水体的蓝绿生态格局。从生态环境上看,基底沿海岸区域属于典型的近海河口滩涂湿地,有红树林、各种贝类、藻类、水鸟等生物资源,种类多样,但近些年红树有外来物种的入侵,再加上监管力度有限,对生境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基地山海间目前是大量的鱼塘,有蓄滞洪功能,随着城市新区的发展,大量的鱼塘、农地逐步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3.2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思路

新区塑造相对旧区改造有客观优势,考虑因素与发展方向相对同趋。江门银湖湾新区的发展定位以绿色发展、蓝色经济构建可持续的蓝绿生态格局为研究指引方向,打造山海交融红树林上的滨海新城,以达到诠释生态水道蕴含交织的新城与海洋经济增长带的目的。通过以下策略将构想与场地有机结合。首先,整合修复原有山海割裂的格局,强化山海联通,将通过大、中、小3个层级的生态廊道即邻山缓冲林带与滨海绿带、内河红树林廊道与山海通廊、季节性汇水通道有机的结合,强化场地蓝绿交织的自然形态,赋予山海较强的生命属性。其次,滨海城市特色打造从某种意义上趋同,该项目在规划中将红树林引入城市中心,营建城市中的红树林,选择本土红树树种,复育红树林,优化带状结构,塑造动物栖息地;扩展红树林生态景观廊,构建特色红树林带,建成后将会串联城市现有及规划的绿地斑块,实现特色滨水滨海城市空间。最后,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风暴风险,在保留现有感潮河道及内湖水系的基础上,合理适当地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实现海岸韧性度的多样性。

3.3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路径

实现生态、产业、经济等城市发展组团因子同赢的模式是需要规划不断践行的成果,江门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提供了新思路:规划结构延续城市设计的两带两轴(临山缓冲带+滨水防护带+中央滨水绿轴+中央生态轴),在此基础上细化生态建设功能组:临山缓冲带建设为城市森林景观带,由森林康养及森林野趣构成;滨海防护带建设成韧性海岸带,由红树卫士及活力海岸组团构成;中央滨水绿轴由红树探秘及悠闲生活组团构成;中央生态轴串联山———海———城,被建设成碧道[2]枢纽。7大功能组团为新区的文旅产业结构提供了生态条件,同时为带动绿色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赋能。3.3.1由山到城过渡带处理———城市森林景观区。区域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林地,塑造动物栖息地兼具人文参与性的活动空间,主要设有蝶舞花园、无动力乐园、森林寻宝、泉养山地、林荫园地等。城市森林营造工法有两种近自然的造林方式[3],主要是改培抚育现有林木,同时在农林空地上培育复合林地。新建复合林地应用日本宫胁“少人工管理型”森林[4]再造法,该方法是使用植根充分发育的幼苗速生树种,林下适当种植灌草,乔木种植3年后,苗木脱离人工养护,自然生长,在生长抚育过程中按照天然林生态系统进行混植、密植,疏伐;现有林地改造原则:注重乡土物种培育,维持砍伐区土壤的状况,对生长状况良好的树林,用拓展林窗的方式,也就是适当地打开景观界面补植灌草,根据生长情况适量地补种一些目标树种。对密集或生长状况不良的树林,砍伐长势不良的乔木补植灌草,定期补植目标乔木。根据鸟类和昆虫栖息偏好,营造生境,吸引区域林鸟和昆虫资源,为它们提供栖息的场所。3.3.2串联蓝绿斑块建立中央生态轴———碧水阑珊生态廊道。中央生态轴即从古兜山到黄茅海。河道交汇处设置碧道枢纽打造缤纷新活力带,林地区域以疏林草地为主,鸣禽提供生态栖息地。入海口设置红树林海岸带。根据地理位置及功能设置3种功能区段,即自然生态段、城市生活段、人工生态段。3.3.3营建特色中央滨水绿廊(内河红树林)。红树对盐分的适应范围较广,盐度范围0‰~20‰的河口海岸都可生长,不同的盐度都有相匹配的红树树种,本项目红树林湿地区盐分在3‰~15‰范围内,对营建丰富的红树群落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红树受风向的影响,位于季风区的黄茅海,无论是风向还是风速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以东风为主、冬季则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布置红树林应和风向保持一致,防止红树林被季风直吹,从而降低生长压力。同时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布置有湿地科普、皮划艇基地、鹭鸟乐园等景点,为市民体验、了解红树及增进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场所。3.3.4提升海岸多元化属性———滨海防护带。长达17km的临海界面从城市水安全的角度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堤防是首位,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考虑海岸形式的多元化。堤防从20年提高到50年,由北至南根据海洋流速及生态需要分别设置有鱼礁复合堤与红树林复合堤。鱼礁复合堤是“有生命的防波堤”具有减缓水流,降低海浪冲击,满足鱼类回游产卵栖息及饮食需求;红树林复合堤主要利用可周期性潮水浸淹的红树林弱化原有生硬岸线,减缓海浪冲击[5],同时吸引海里虾蟹回游及繁殖,恢复海岸的生态功能。在营造韧性活力海岸带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场所,丰富岸线的多功能属性。

4结语

江门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项目在建设前考虑到生态、人文、产业等城市综合因素的影响,在生态规划中合理地填埋、围垦,预留通道保留咸水基底,充分考虑风向、光照、服务人群、街道朝向、建筑朝向、景观等生态建设因素。创新在于生态框架中将红树林引入城市中增加碳汇量、建立城市景观森林、增加负氧离子量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韧性海岸带,提高城市安全系数等生态功能,切实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价值。未来,政策律法的完善能为生态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教育引领提高生态素质,属于生态化发展的实现渠道选择;生态优先助力城市建设,以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渠道。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是实践先行者之一,新区还在建设发展前期,作为设计者,希望为城市的生态发展提供绵薄之力,以期为同类型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1]孙琪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J].教育技术研究,2011(10):119-120.

[2]魏中胤,沈山,沈正平.我国部级新区的类型划分和政策导向[J].经济师,2020,020(03):20-22.

[3]沈晓夫.“近自然森林”———城市绿化的良策[J].生态经济,2005(8):120.

生态建设规划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 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 结束语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生态建设规划篇(10)

水生态文明的主要表现就是生态水利。生态水利包括生态和水利工程两方面的内容。在水利工程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又兼顾了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如在满足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要求的同时,又可满足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自然生态认识观念的不断转变,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由来。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对新建工程来说,要体现在进行传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又注意与江河湖库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持相结合;对已建工程来说,更要体现对那些受到危害或者是严重破坏的区域生态系统进行全面恢复和保护。

2规划设计要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好务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总的要求是:既要重视水利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又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规划衔接协调。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布局和城镇规划建设都要以水利规划为基础,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要求,任何空间布局都要与水利规划相协调、相适应。规划设计围绕的宗旨是:因水制宜,量水而行。规划设计围绕的目标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规划设计崇尚的理念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顺天应时,人水和谐。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水资源论证方面,要注意在水资源严重短缺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用水保障,要为建设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满足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须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2)在工程总体方案论证方面,要考虑工程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计列投资预算。

3)在生态河道治理方面,必须考虑生态基流,水质必须达标。要保护河流生态的多样性、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要满足植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的生存要求。要避免河道的直化、白化、硬化。

4)在新开挖河道方面,修建渠道式引水工程,在规划设计时要提出与两岸原有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措施,要重视周围生物群落的存在,不能忽视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

5)在新建、加固水库方面,在注重主要建筑物功能完备的同时,要重视库区植被的设计,要恢复原有陆生及水生植物,为鱼类、鸟类及两栖动物的栖息与繁殖提供条件。在建筑物外观造型设计中,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美观、大方,同时方便运行管理。

6)在工程管理方面,在重视工程主体设计的同时,要重视工程管理设计,特别是运行调度、管理手段等,要为江河湖库的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出调度运行方案和措施。

7)在生态湿地建设方面,规划设计生态湿地,要考虑汛期时蓄洪、滞洪、雨洪水资源利用,作为水源或补充地下水;非汛期时种植水生作物,净化水质,消减区域点源、面源污染;还要考虑原生植物、动物的生存环境,成为动植物生长的乐园;同时又要考虑水生经济,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提供人水相亲、休闲娱乐场所。

8)在经济评价方面,充分考虑生态效益,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效益评价。

9)在景观河岸治理方面,用沿江、沿海、沿河、沿路的一条条线形、带状、楔形绿地和环城绿带,把城镇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相互联结起来,使其连续不断,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

10)在功能与景观相结合方面,功能与景观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景观可以使功能更加合理,功能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景观。功能与景观相结合的标志是使自然状况不断改善,并且更丰富多彩,更好地承受人们的生存条件。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是解决生态平衡问题,也是解决建造绿化空间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关键。

生态建设规划篇(11)

Bei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Abstract: Just as urban civic infrastructure, the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plays the fundamental role for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services that the city and urban residents can enjoy。 Facing the fast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 future-oriente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s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for every city。 This paper proposed eleven

landscape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such future-oriente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These strategies are ways to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f centuries to come。 It is also argu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se picture, the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which emphasizes the planning

of unbuidable land, instead of buildable land, is critical。

1、问题背景: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郊区化趋势迫在眉睫,城市的生态安全期待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城市化速度之惊人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经或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件,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吴良镛,2002; 胡序威,2000; 周一星、曹广忠,1999)。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将使中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形态不同于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和城市扩张模式,已经可以预见到,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产业结构、就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未来中国城市的空间格局。因此,亟待从产业转型、郊区化、环境影响、人地关系等方面对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有超前认识,以便能够指导中国城市在社会经济将出现转型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网络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合理的发展模式,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构筑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也已经开始,并日益严重(周一星,孟延春,2000)。“后城市”(After City, 2001)现象在中国已经出现,这意味着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扩张,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地景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土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城市居民的生态服务质量将面临严峻考验挑战,这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建设部开展的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环保局开展的国家21世纪绿色工程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的活动以及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山水城市”的活动都反映人们对保护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寄于的希望。但是令人忧心的是,许多这样的活动流于表面形式,而成为某些人追求政绩的工具(俞孔坚2000,金经元,2001; 陈为邦,2001;吴良镛,2002)。除了社会文化原因外,切实的城市发展及景观建设战略研究和理论引导的贫乏是一大重要原因。

正如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这城市的市政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随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关于这一点,许多城市决策者似乎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国家近年来在投资上的推动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如果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必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决策者和学术界对此的认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Mander, Jagonaegi, et al。 1988; Selm and Van,1988)。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Costanza等1992,Daily,1997;俞孔坚 等, 2001)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

早在一百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y,1988)。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 Steinitz, 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 等, 2001)。而规划方法论的改革是实现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

2、反规划途径

2.1传统方法背景

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城市景观之路在于通过反规划以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包括:

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陈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这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的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

2.2反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背景:景观安全格局

大地景观是多个生态系统的综合体,景观生态规划以大地综合体之间的各种过程和综合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解决如何通过综合体格局的设计,明智地协调人类活动,有效地保障各种过程的健康与安全。

从19世纪未的Patrik Geddes 的“先调查后规划”到本世纪60年代的I。 McHarg的“自然设计”(Design with Nature, 1969),已形成了一个以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模式(McHarg, 1981; Faludi 1987: Steinitz, 1976; Steiner等, 1987)并为国际景观规划界所广泛应用。但该模式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a.不能有效地处理水平生态过程,如物种的水平空间运动,灾害过程的水平扩散;

b.把规划当作一个自然决定论的过程,而无法将决策过程中人的行为考虑进去。规划在某种程序上是一个过辩护的过程,而远非自然决定过程(Steinitz, 1982,1990)。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景观生态学把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Forman and goldron 1986; Turner, 1989; Forman, 1995)。 同时,以决策为中心的和规划的可辩护性思想又为生态规划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aludi, 1987; Steinitz, 1990)。

鉴于以上诸方面问题,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 理论与方法(Yu, 1995a-c, 1996a-b;俞孔坚,1998,1999)。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他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战略。因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不但同时考虑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而且满足了规划的可辩护要求。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对在土地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安全和健康的人居环境,特别是恢复和重建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景观生态系统、或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把博弈论的防御战略, 城市科学中的门槛值,生态与环境科学中的承载力,生态经济学中的安全最低标准等数值概念体现在空间格局之中,从而进一步用图形和几何的语言或理论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模型来研究景观过程的安全和持续问题,并与景观规划语言相统一。各个层次的安全格局的是土地利用辨护的战略防线和景观空间“交易”的依据。

在此新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景观安全格局识别方法和模型,包括将水平过程如城市的扩张表达为三维潜在表面(Potential Surface)。潜在表面反应过程在景观中所遇到的阻力或控制景观的潜在可能性。结合理论地理学的表面分析模型,特别是Warntz的点、线、面分析模型(Warntz,1966,1967)根据潜在表面的空间特征如峰,谷,鞍,坡等,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安全格局。

多层次的景观安全格局,有助于更有效地谐调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土地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空间“交易”提供依据。某些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也可作为控制突发性灾害,如洪水,火灾等的战略性空间格局。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更有可能直接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土整治,包括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建立具有综合生态效益的防护林体系,保护区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及城乡景观格局等方面发挥作用。

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

基于反规划理念和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论,从普遍意义上讲,对未来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构成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此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以下景观战略:

3.1 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翻开每一个中国古代城市史志的开篇---形胜篇,都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区域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关注和认知。中国古代的城市地理学家们甚至把整个华夏大地的山水格局,都作为有机的连续体来认知和保护,每个州府衙门所在地,都城的所在地都从认知图式上和实际的规划上都被当作发脉于昆仑山的枝杆山系和水系上的一个穴场。明皇朝曾明令禁止北京西山上的任何开山、填河工程,以保障京都山水龙脉不受断损。断山、断水被堪舆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景观,如果古代中国人对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吉凶观是基于经验和潜意识的(俞孔坚,1998),那么,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则是对我们维护这种整体景观基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学观察和资料积累,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景观生态学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Harris, ,1984; Schreiber, 1988; Noss,1991;)。

3.2 第二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我们毁掉了太多太多独特色而弥足珍贵、却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直到最近,我们才把目光投向那些普遍受到关注或即将灭绝,而被认定为一类或二类保护物种的生境的保护,如山里的大熊猫、海边的红树林。然而,在此同时我们却忘记了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Mosaic, Forman, 1995; Hansson and Fahrig, et al。, 1995),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熊猫和红树林。

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及省市的级具有良好森林生态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这些只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几或十几的面积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其中包括:

(1)将被城市吞没的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和或一丛风水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本地人来说,它们是神圣的,但对大城市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它们却往往不足珍惜;

(2)坟地,在均质的农田景观之上,它们往往是黄鼠狼等多种兽类和鸟类的最后的栖息地。可叹的是,在全国性的“迁坟”运动中,这些先辈们的最后安息之地中,幸存者已为数不多;

(3)被遗弃的村落残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这些地方由于长期免受农业开垦,加之断墙残壁古村及水塘构成的避护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种种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它们很容易成为“三通一平”的牺牲品,被住宅新区所替代,或有幸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往往也是先被铲平后再行绿化设计。

(4)曾经是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或低洼湿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在推土机未能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业刀锄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均相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 第三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于是治理城市的河流水系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和政绩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于是乎,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下列种种:

(1)大错之一: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能幸免此道者,几乎没有。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已是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河床衬底后切断了地下水的补充通道,导致地下水文地位不断下降;自然状态下的河床起伏多变,基质或泥或沙或石,丰富多样,水流或缓或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组合,从而为多种水生植物和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而水泥衬底后的河床,这种异质性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处安身。

(2)大错之二:裁弯取直

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Forman,1995)。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有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至少有三大优点:

其一,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其二,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其三,尽显自然形态之美,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3)大错之三:高坝蓄水。

至少从战国时代开始,我国祖先就已十分普遍地采用作堰的方式引导水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但这种低堰只作调节水位,以引导水流,而且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决非高垒其坝拦截河道,这样既保全了河流的连续性,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事实上,河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使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成为一个有机体。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并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思,迫于能源及经济生活之需,已实属无奈。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

其一,变流水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如不治污,则往往臭水一潭,丧失生态和美学价值。

其二,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延过程受阻。

其三,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

其四,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水之于人的精神价值决非以量计算,水之美其之丰富而多变的形态,及其与生物、植物及自然万千的相互关系,城市居民对浅水卵石、野草小溪的亲切动人之美的需求,决不比生硬河岸中拦筑的水体更弱。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

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决不在于改造河道。

3.4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Bolund and Hunhammar, 1999 Ton等,1998;Mitsch等, 2000吕宪国,1998;刘红玉等, 1999;孟宪民, 1999;左东启,1999;王瑞山等,2000;余国营,2000;)。

这些生态服务包括:

(1) 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

(2)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湿地还是全球氮、硫、甲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控制因子。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由于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孟宪民,1999)。

(3) 减缓旱涝灾害:湿地对防止洪涝灾害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湿地的严重退化,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就是生动的反面例子。

(4)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5)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水体空间、水边朴野的浮水和挺水植物,以及鸟类和鱼类,都充满大自然的灵韵,使人心静神宁。这体现了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本能和对自然的情感依赖。这种情感通过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来表达,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

(6)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

当然,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湿地还有生产功能。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食品、工农业原料、燃料等。这些自然生产的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Hashiba等,1999; Davis等,1999)。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A。Kondoh等,2000)。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5 第五大战略: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与“大地园林化”和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大地就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成为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华北平原上,防护林网已成为千里平涛上的唯一垂直景观元素,而令国际专家和造访者叹为观止。这些带状绿色林网与道路、水渠、河流相结合,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农业气候等生态功能,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薪炭和用材。1978年以来,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到90年代初,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及最近的全国绿色通道计划相继启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关群蔚,1998),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堪与中国如此大型国土生态系统相比美的也只有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工程;40年代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70年代北非阿尔及利亚的绿色坝建设(汪愚,洪家宜,1990)。

但是,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关君蔚,1998),同时由于行政部门的条块管理障碍,导致了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伐去。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事实上,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原有有防护林网的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这些具体的规划途径包括:

(a)沿河林带的保护: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和防洪标准的提高,加之水利部门的强硬,夹河林道往往有灭顶之灾。实际上防洪和扩大过水断面的目的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如另辟导洪渠,建立蓄洪湿地。而最为理想的做法是留出足够宽用地,保护原有河谷绿地走廊,将防洪堤向两测退后设立。在正常年份河谷走廊成为市民休闲及生物保护的绿地,而在百年或数百年一遇洪水时,作为淹没区。

(b)沿路林带的保护:为解决交通问题,如果沿用原道路的中心线向两侧拓宽道路,则原有沿路林带必遭砍伐,相反,如果以其中一侧林带为路中隔离带,侧可以保全林带,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理想的设计是将原有较窄的城郊道路改为社区间的步行道,而在两林带之间的地带另辟城市道路。

(c)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3.6 第六大战略:建立社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当汽车尚未横行,步行马车还是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时,1865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就在伯克利的加州学院与奥克兰之间规划了一条穿梭与山林的休闲公园道(Parkway),这一公园道包括了一个沿河谷的带状公园,其最初的功能之一是在乘马车的休闲者在到达一个大公园之前,营造一个进入公园的气氛,并把公园的景观尽量向城市延伸(Seans,1995, Walmsley, 1995)。之后,公园路的概念也被Olmsted等人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甚至快速车行道的设计。它不但为步行和行车者带来愉悦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其社会经济效益:公园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公园路的两侧的地产可以增值,对投资商更有吸引力。

20世纪中页之后,在北美,汽车普及,并成为道路的主宰,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饱受尾汽、噪音和安全的威胁,所以,早在60年代,William H。 Whyte 就提出了绿道(Greenway)的概念(Little, 1990, p。24),主张在城市中建立无机动车绿道系统。在70年代,在Denver实施了北美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绿色道路系统工程(Searns,1995)。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居民必然将遭受同样的折磨。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

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非人尺度的景观大道,环路工程和高架快速路工程,已把有机的城市结构和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结构严重摧毁。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3.7 第七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和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从早期山区先民用于交通的古栈道和河边的纤道,到秦始到辐射在中华中华大地上的驰道和横贯南北的京沪大运河,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闪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开放空间的丧失以、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横行,这些线性历史景观的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零落的散珠,失去其应有的美丽与含意。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通过绿地联系起来,可以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慢步道和自行车道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

3.8 第战略: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绿更加安全。

3.9 第九大战略: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公园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这就使公园仍带有花园的特质。公园的另一个源头源于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自从1858年纽约开始建立第一个中央公园以后,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Pregill and Volkman, 1993)。作为对工业时代拥挤城市的一种被动的反应,城市公园曾一度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特别的观光旅游点和节假日休闲地,那是需要全家或携友人长途跋涉花上一天时间,作为一项特殊活动来安排的。作为游逛场所的“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用地,如同其它性质的用地一样,被划出方块孤立存在,有明确的红线范围。设计者则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则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假山、楼台,甚至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而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养一大批公园管理者,并称此为“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并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俞孔坚,2001)。

3.10 第十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城市绿化的一个方针是园林结合生产,尽管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口号,但在现代看来却可以有新的理解和实践意义。

然而,无论是农田保护政策也好,田园城市或园林结合生产的理念也好,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都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除了政策和法规外,这当然是由于土地价值和开发利益所驱动的。

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正如公园在溶解一样。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俞孔坚,2001)。

3.11 第十一大战略: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至少从汉武帝造上林苑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热衷于到大江南北引种奇花异木,并成为各地进献朝廷的贡品。十六世纪以后,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地理大发现,引种和驯养异国植物和珍禽异兽,成为欧洲皇宫贵族之时尚,曾从美洲、非洲、大洋洲,特别是中国引去大量奇花异卉,装点花园和城市,尤其是中国的杜鹃独霸英国的园林,因而才有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一说。然而,上世纪初即见端倪的环境危机,60~70代的环境主义运动,80~90年代以来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强调,使世界各国把乡土物种的保护作为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

相比之下,在中国广大城市的绿化建设中除了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以外,却很难看到各地丰富的乡土物种的使用。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观念,即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其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为苗圃系统。关于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后者则是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