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采购预算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1 15:57:14

采购预算分析

采购预算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一、政府采购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

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1月1日颁布实施,作为引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驾马车”之一,《政府采购法》依据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了依法采购的市场规则,有效规范了政府采购支出行为和政府采购市场交易程序,通过政府采购行为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奠定政府采购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促进国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成效不断体现,稳步推进了政府采购开发谈判,促进了我国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2.有利于事业单位科学合理使用国家财政资金

对于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服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支出范围不断涵盖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范围,只有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充分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诚信原则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才能够不断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执法采购行为,促使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化、法制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3有利于增加政府采购支出的透明度,防止腐败想象滋生

201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政府采购法》的制度贯彻实施,充实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促进了政府采购的规范化、法制化和采购过程信息透明、公开,从源头防止腐败滋生。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现状

1.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执行情况不符,甚至存在较大金额的差距

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是财政总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需报经人大批准,具有法律效益,也是单位政府采购的主要依据,无预算追加或者调整的特殊情况下,不得变更。政府采购预算申报除政府采购预算金额的申报,还需要编报政府采购执行计划。在政府采购执行计划表中详细列明货物、服务、工程的采购金额和采购方式以及明细清单,实际执行中需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无特殊情况不能调整,并在部门年度决算报表中将单位实际执行的采购情况予以反映。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从事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欠缺,对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出现政府采购预算实施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差距,对于需要采购的货物、服务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过高或过低的估算了金额。新增课题任务申请的文本编写过于简单,而且往往流于形式,从而不能更好地反映出课题立项的依据,更好地反映出课题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还存在项目支出结构和资金需求等内容不完善的情况;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出现预算编制的错报和漏报的问题,或者是没有及时更新政府采购相关知识,未能准确掌握每俩年度一更新的政府采购目录,在采购明细申报时出现错误,给实际执行带来困难。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电子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工作,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必备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其专业技术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存在改变用途和超标准采购的现象

政府采购预算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前期的市场调研或是受市场发展形式的影响,产品的价格产生波动,或者是工作要求的提高或者变动,产生了有意或者被动的改变用途、超标准采购现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匹配度不是很高,还不够规范,同时也表现为在具体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过程中没有统筹考虑事业单位的整体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得相应的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工作不能更好地反映出真实的资金需求。而且相应的财务管理的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归档意识欠缺,容易出现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相关工作报告和明细档案归档不及时,归档的材料也不完整;而且甚至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这都影响到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导致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资金浪费的想象发生。

3.缺乏相应健全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控制和管理系统和体系,有切合实际的完善管理体系,才能使得事业单位在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之下井然有序的发展。同样,健全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体系可以保证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1]。但就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现状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而健全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体系,没有及时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政府采购法实施条列,制定适合单位自身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实际采购的执行中缺乏完整/细致的实际操作规程,自我约束力管控力的低下,导致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出现偏差,没有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管理工作

1.树立采购预算编报和采购人员的法制意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制定

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重要性宣贯,积极树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的法制意识,强调政府采购预算作为单位总预算的有机部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及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财政预算部门/财务收支部门/政府采购部门以及业务经办部门的职责,通过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定不同岗位的职责,是提高单位政府采购水平的基础。

加强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就必须对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培训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更好地遵循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政治性原则,以防止在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工作失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确定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模式目标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就必须确定新型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模式目标,组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模式创新,修订过去陈旧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管理模式。引导事业单位相关的管理者要认识到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纳入到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规划当中。为了使得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并了解有关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的知识,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需要短期培训,以更好地给员工普及相关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工作在单位管理和发展前景中的重要性认识。同时不断更新他们的政府采购专业知识,实现本企业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工作的系统化管理。

3.不断完善其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体制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尤其是与财务预算有关的相关制度,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化管理[2]。为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其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管理体制,注重对采购预算管理各个流程都要进行明确化分析和记录,从而更好地保障项目预算管理和其执行的规范化,更好地实现项目预算管理和其执行制度化。同时要应该积极强化项目过程控制,完善其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奖惩办法,并进行分级管理,增强政府采购行为的透明度,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动态掌握,防止腐败想象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益与质量,积极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所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进一步确保政府采购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使政府采购预算和执行得以顺利完成,科学、有效的使用国家财政资金,保障事业单位积极、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采购预算编报和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得以顺利执行,促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率,促进国家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采购预算分析篇(2)

预算管理是节约政府采购成本,促进政府采购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工作。从当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析。

1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意义

政府采购预算有利于政府及部门做好预算工作,促进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提高执行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并促使部门资产管理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1.1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

通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让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财务预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资源管理更加规范,能够为政府资产管理提供坚强的基础,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资产及财务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资产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的配合。

1.2有利于促进预算编制

要想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工作,就必须提高财务预算编制质量。如果财务预算编制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预算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预算编制水平,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注重采取有效的调节控制手段,保障政府及部门的资金运转。

1.3有利提升资金的效益

通过政府采购预算工作,能够优化政府及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促使其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让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尽可能地减少政府采购成本,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2现状分析

虽然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来看,政府部门在采购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少数地方政府及部门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策的认识不到位,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不注重学习政府采购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存在漏报、瞒报、多报等问题,从而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实际不相符合,严重影响采购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的在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比较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存在以主观意愿代替客观分析,以大概估算代替精确计算的问题,从而导致所制定的预算编制质量较低,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一般情况看,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不仅包括财政预算资金及其配套资金,还包括单位自筹的财政资金,但是从现实中发现,有的在进行采购预算编制时,只是列举财政预算资金所采购的项目,却漏报了自筹资金解决的采购项目,在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报的问题,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合。

2.2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由于采购管理模式比较分散,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联系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实现同步编制,导致两者脱节,这样就很容易操作采购预算管理与部门预算不一致,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相互脱节的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作环节的衔接难以到位,采购预算执行力较低,操作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真正较好地实现信息传递及共享,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在政府采购预算中,主要以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为决定性因素,没有缺乏客观科学精准的计算分析与研究,使得政府采购预算执行难以到位。

2.3统筹安排调度不够

有的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整体化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在采购预算时与部门预算没有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而是各自为政,从而导致一些实际所需要采购的相关物品往往会因为采购指标限制而无法采购。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的整合度不够,资产管理、采购预算、采购执行等各个相关环节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联系,几乎都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没有形成步调一致、整齐联动的良好格局。有的部门在进行实际采购中,没有将一些利益自筹资金采购的项目列入到采购预算编制中来。

2.4预算标准不够统一

从政府采购预算来看,存在着预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于政府采购预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就会导致对不同地区与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无法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衡量及评估。正因为如此,就会让那些进行随意采购和盲目采购的现象无法及时的发现、纠正和整治。特别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及执行方面,缺乏密切的联系,存在着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的问题。有的工作人员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热衷于分散性的临时采购,对采购缺乏科学有效的预先安排部署。从整个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来看,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及监督手段,采购预算及执行过程不够透明,没有采取公平公正的公开招标。

2.5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人员来看,主要以兼职人员为主,缺乏与采购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有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以被动应付为主,从而影响了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方面,缺乏科学严格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导致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从而降低采购预算编制及执行的质量。

3对策与建议

针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采购预算管理人员,应该正确分析,冷静思考,采取科学有效的具体策略与措施,不断提高采购预算管理专业化水平,促使预算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地开展。

3.1统一标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一是统一预算指标。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工作,对于预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预算编制标准不统一,就难以真正对预算工作进行准确科学客观的评估,也就难以真正无法评判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为了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必须首先统一标准。只有采取统一规范的预算指标,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二是注重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相统一。作为预算编制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财务管理制度做好编制工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重统筹兼顾,通过预算编制,准确真实科学地反映出政府行政行为,更好地为政府行政工作和各种事业发展服务,特别是资金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还要与各部门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为预算执行提供科学的指导、规范作用,给政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作用。

3.2严管过程,提高预算执行效果

一是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在预算单位的统筹协调安排下,科学分析,充分论证,确保各个项目的资金来源真实可靠。针对预算编制项目,形成可行性报告,根据预算审定来确定科学合理的预算额度。要建立信息传递共享机制,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实现高度统一。作为预算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预算编制的要求,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行为,充分调动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积极职能,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政府采购工作;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职能优势,按部门预算开展政府采购活动,要让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一起共同强化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并建立健全对政府采购的监察制度、审计制度,保障采购预算工作能够科学、高效、权威地实施。要坚持先编制再采购、无编制不采购的原则,严防出现超范围、超标准采购的行为。对于非预算内自主采购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和严厉打击。严格审核,加强采购预算监督严管过程,提高预算执行效果。

3.3严格审核,加强采购预算监督

一是加强对预算编制的审核。在进行总体预算时,就要将政府采购预算纳入其中,从全盘的角度来看,必须严格审核预算编制。重点加强对采购程序、资金来源、对象的单独编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采购预算制度,避免出现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预算人员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时时关注了解国家政策的新动向、新情况、新要求。针对相关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采购预算工作。通过财务部门严格审核,可以促使采购预算与部门整体预算工作的有机统一。应注重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预算与总体预算工作的紧密结合,确保两个部门的衔接;二是加强预算监督。预算部门要科学分析政府采购工作报告,将采购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相关部门,这样就能增强相关预算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有关采购项目要明确审核流程,对采购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相关性进行仔细审核,在预算执行中,要严防出现超标准、超范围的采购。

3.4统筹兼顾,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注重统筹结合。在进行采购预算管理时,要与资产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等相互结合,进一步摸清底子,最大可能地盘活预算单位存量资产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以弥补预算内财政资金的不足。同时通过采购预算管理,促进预算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等各项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要建立健全采购制度,注重把预算、执行、支付等相关制度整合融入到一起,这样就能够促使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效能不断地提升;二是提高专业素质。严格把好人才准入关,将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招纳到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心来。加强业务培训,采取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及培训结果的运用,增强工作人员采用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采取赏优罚劣的管理制度,对于工作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及表彰。对于工作不认真不浮躁、采购预算管理不到位的,必须进行批评和惩处。

4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一项关系着政府行政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提高整个采购工作的经济效益,降低采购成本。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具超前性的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措施,优化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统一标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严管过程,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统筹兼顾,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静.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2]夏科.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3]汤志娟.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3).

采购预算分析篇(3)

一、引言

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是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水平,实现财政支出高效合理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还有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科学,采购执行过程中控制力度不足以及监督问责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随着国家财政管理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提高采购预算资金的使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政府公共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二、政府采购及采购预算概念

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政府采购主要是指各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对采购的目录、限额标准等都有着明确的要求。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采购需求的部门,编制采购预算,并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审核通过的采购预算作为依据开展采购活动。政府采购预算并不是独立的预算活动,政府采购预算是依附于部门预算的,是对部门预算的分解,对于采购项目的技术要求、采购的组织形式、支付方式等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

三、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不够规范。采购预算的编制是政府采购预算控制的源头环节,但是目前政府采购预算还有较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简单地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还有的为规避集中采购或批量集中采购编制不全面或不实。还有的在采购途径、方式等方面还不够细化明确。

2.政府采购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预算安排与实际需要不符,超配置标准、超配置数量采购,造成资源浪费。

3.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度不强。很多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较大的偏差的问题,有的单位对采购预算重视不够,采购实施过程中认为没有必要完全按照采购预算来执行,这也是造成有些项目无预算采购或者是超预算采购等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四、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强化措施

1.对政府采购预算有关内容进行规范明确。保障政府采购预算的规范合理,首要工作应该就是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相关内容细化规定要求。首先,应该对政府采购预算的限额标准进行明确,严格按照采购目录的实际情况,对采购产品、服务以及工程等项目的限额标准以及执行方式等进行明确,确保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执行有据可循。其次,应该对政府采购预算的评审标准进行详细规定,特别根据财政部门等制定的采购预算项目申报和审批办法等,严格进行采购预算审批执行,并对预算情况接受外界监督。第三,应该按照采购法中的有关规定等,用足用活各项采购政策。预算单位应在各采购方式限额标准内,按照批量集中采购、协议供货、定点采购、小额自行采购、公开招标、其他方式的顺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以便最大限度满足预算单位对采购时效性、采购使用需求的要求,减少政府采购预算调整。预算编制时,还需要参考省直行政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项目预算。

2.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水平。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源头和基础,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水平,应该进一步实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面应该重点实现全口径、全覆盖管理,根据预算单位的实际需要编制采购预算,并对采购预算的资金来源、是否包含在采购目录以及有关的限额标准等进行详细审核分析。同时,应该尽可能的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量化细化水平,在政府采购A算项目的规定中,对于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数量、具体规格以及采购时间等做出具体规定,为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化实施提供详尽的依据。

3.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在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管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政府采购预算得到有力的执行,应该加强关键环节的绩效考核管理。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应该建立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采购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政府采购项目的效益、效率、经济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特别是对采购资金节约情况、采购预算调整情况、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度等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及时总结发现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

4.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信息化水平。为了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效率,加强对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应该注重建立完善政府采购交易管理系统,将政府采购预算申报、采购工作执行审批以及采购支付等各项工作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来实现,并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强化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控制、中期调整以及采购预算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动态跟踪管理,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结语

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有关制度,加强采购预算程序以及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并及时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公开,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的评估考核,以促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工作水平,提升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戴榕.科研院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采购预算分析篇(4)

一、预算管理概述

自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它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的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在理论著作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全面预算”。也就是说,全面预算是企业总体规划的数量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称为利润计划,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预算的综合。“全面”也存在两方面的含义:①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公司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是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为基础的预算管理;②全面预算管理需公司上下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规划的量化说明,是为了落实公司战略而采取的措施。那么,预算管理就是围绕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分析、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

(二)采购预算的基本内容。采购预算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关采购产品合同额和付款额的预算;这类预算涉及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在采购业务上的支出,是整个经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有关期间费用的预算,包括差旅费、运输费和电话费。这类预算涉及企业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的费用支出、财务状况,是采购部预算中不可缺少的另一组成部分。

(三)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作用。

1、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通过编制预算,许多潜在的困难能尽可能地事先预见,从而防患于未然,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

2、能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通过预算可以促使各部门不仅考虑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考虑采购申请单位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预算可以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一系列配套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可以促进采购部各部门间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采购部的工作效率。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预算管理的概念是从2009年进入采购部的,近3年的时间里,预算管理在采购部在项目采购业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对预算管理不熟悉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缺乏制度体系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应建立预算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在部门负责人领导下按照相应制度体系工作。而采购部目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缺乏制度依据和工作规范。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影响预算的执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操作性。另外,在预算管理职责的设置上应明确负责的具体事项,这样才能使预算与实际执行相适应。

2.全面预算松弛,预算指标有效性差。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申报与审批具有不对称性,尤其对于差旅费、运输费的管理。2010年、2011年,差旅费、运输费的申报都是按照往年费用的发生估算申报,未与实际业务量相结合。预算平衡也缺乏依据。

3.预算控制和跟踪机制不健全。采购部以总预算为主,缺乏各责任单位清晰明确的分解数据,导致后期难以分别监控。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

三、采购部如何实施预算管理

(一)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各采购申请单位及部内各职责部门是预算管理运行的主体,既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组织、审批和监控的有关部门,也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的有关部门。

采购预算分析篇(5)

相比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具有占用地面空间少、运量大、无污染、高效准时的特点,能更好的解决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车辆不断增多,交通拥挤、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36座城市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所有的轨道交通企业均面临着票务收入远远不能覆盖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的困境,巨额的亏损需要有强有力的经营管理方法来让企业良性生存、发展下去。谈到轨道交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多人会想到向政府申请运营补亏、加大衍生资源的开发、盘活轨道交通周边资产,加强预算管理等举措,今天我们来重点探讨轨道交通企业的全年预算管理。

轨道交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紧密围绕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事先制订计划来防范和管理风险,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评价、预算激励四个环节,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及时发现、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做到严格控制成本费用金额,另一方面设定合理收入指标努力提升收入,从而达到对企业所有经营业务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的管理目标,达到整个企业逐步减少亏损的经营目标。

一、轨道交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围绕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对公司中长期经营进行合理预测

在预算编制时仅编制一年期预算,未考虑中、长期预算。且仅侧重于对预算数据、实际执行成本、费用数据的管控、分析,没有进一步深入对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各项主要业务的流程梳理、业务计划完成情况的跟踪反馈上来。

(二)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易脱节

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容易脱节。以采购管理为例,尽管在年度预算审批完成后,采购部门以年度预算为依据,编制采购计划,再实施采购。但是采购业务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按照年度、月度预算要求的时间节点采购到货,无部门进行跟踪管理。如果采购到货比预算提前,会造成短期库存积压,增加资金成本;如果采购到货滞后,会给运营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预算实际执行,容易引发采购部门、需求部门、仓库之间的管理矛盾。同时,由于年度采购合同的签订,预算调整时采购计划不能同步调整。预算管理不融入业务,就容易浮在面上,实际业务发生时不能与预算管理相呼应,使预算管理不能真正发挥指引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

(三)预算执行分析易停留在数字表面

现阶段的预算分析主要以比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为主,没有很深入分析到公司业务层面。单纯的通过数据分析,只能反映出部分问题,无法深入了解问题原因,更谈不上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补救措施。如:某部门预算执行率很低,一种可能是预算编制时虚高,另一种可能是采购没有按预算要求采购到货,还有一种可能是该部门通过管理、技术创新,降低了成本,因此不能简单从数字上进行分析、判断。

(四)预算考核指标较单一

预算考核仅以“执行率”、“偏差率”等单一指标来评价,容易“一刀切”,没有考虑到不同部门职责的不同业务特性,从某种程度上,导致有些部门为了完成预算考核指标,额外增加了成本、费用,不利于节约成本。

(五)预算激励未跟上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只讲究考核,不考虑激励,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部门、员工为了达到预算执行率,将在新环境下可不需用或可节约的成本、费用仍然发生,不利于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将员工从“被动管”向“主动省”上转变,将部门从“被动完成”向“主动创造”上转变。

二、在开展全年预算管理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围绕企业战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编制其实是在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来制定预算目标,是将企业战略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细化、量化。为了企业更好的持续发展,企业经营层首先要考虑好企业发展的合理短、中、长期战略规划,财务部在牵头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要以短、中、长期战略规划为依据,对企业短、中、长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预测。

(二)将预算管理融入各个业务管理环节

不仅在预算编制环节所有的财务预算要来源于业务预算,在预算控制环节所有业务发生、调整、取消都要及时开展对应的预算审核、调整工作,还在预算评价环节将所有预算执行数据结合业务进行深入分析。还是以采购管理为例,在采购计划到签订采购合同环节,由采购部门根据预算的要求安排相关采购工作,并将相关采购工作进度纳入到预算过程管理当中,在采购合同签订到采购到货环节,采购到货时间计划由仓库结合预算编制情况、库存量情况发出指令,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到货计划安排供应商进行送货。如预算发生调整时,要有采购到货计划发生调整。

(三)建立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数据库

结合业务特点,设置丰富、多样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数据库,使预算考核指标既含共性又突出个性,使预算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最终达到加强预算约束性的同时,又兼顾成本节约管理。每年根据当年经营管理重点,从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数据库中选取适合的预算考核指标。

(四)推进有奖有罚的预算激励机制

预算激励预算管理的更高一个阶段,它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成就感,使全面预算这个管理闭环呈螺旋上升形式更好的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进公平、公正的预算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龙骨”,预算管理必须和企业管理流程结合起来付诸实施,使全体员工明确责任,了解预算和战略以及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才可能让经营目标、中长期战略规划成为现实。企业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为了控制、限制企业成本、费用,而是通过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做到资源优化整合,业务流程精简,信息数据共享,管理效率提升,经营风险可控,使企业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

采购预算分析篇(6)

一、强化水利资产的管理

(一)加强对资产配置合理性的管理

水利事业单位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条件,进行水利事业资产的配备,保证水利事业的稳定运行,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正确的配置资产。同时,资产的购置要报上级批准,部分可以与其他单位共同使用的资产可协调使用。另外,水利事业单位重复的以及闲置的国有资产要进行科学处理,通过转让和变卖的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发挥出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效益。

(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产权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所有人员要树立国有资产的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同时,水利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遵法守纪,科学合理的管理国有资产,定期对现有的资产进行清点和查清,部分购置资产要通过审批后才能进行购买。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落实每个人的权利和职责,减少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当国有资产闲置时,可对国有资产进行变卖或者转让,但在变卖前要对资产进行剩余价值的评估,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原则,让有需要、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其中,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所有领导、员工不能,私自变卖国有资产,所有国有资产的处理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和规定。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督,避免渎职、侵占国有资产的现象。

(三)水利事业单位的投资要科学合理

水利事业单位的投资要科学合理,投资项目直接影响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对外投资时,一定要进行评估,分析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后,分析得出的项目数据交由决策者进行判断,最后进行集体表决。与此同时,部分项目要求向上级报告,必须在上级审核确定后才能实行。投资项目必须由专业管理,且必须为相关专业人士,降低项目的风险,同时要选择专业的财务人员对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另外,责任制要与奖惩机制相结合,对做出成绩以及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将工作人员与工作水平、工作业绩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人员进行惩罚。

二、加强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

(一)强化政府采购审核

首先要强化政府的采购预算进行审核,水利事业单位要对政府的采购预算进行审核。同时,水利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采购预算审核机制,加强对预算的审核,同时分层分级审核,提高水利事业单位依法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意识。

(二)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权威性

首先,政府采购计划在报送和执行时,要做好预算工作,通过预算对政府的采购计划进行编制,做到有计划的执行采购,没有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不允许办理采购审批;其次,严格管理政府采购预算补报程序,严格根据政府预算补报规定进行操作,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时才允许进行政府采购补报,防止个别单位遗漏政府采购预算临时补报的现象;最后,要通过集中支付的手段来控制政府采购,对其中存在漏洞的行为进行核查,杜绝违法操作。

(三)信息化手段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监控

政府采购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利用我国中央政府的采购网,通过采购人的管理平台和水利事业单位的采购管理系统,进行政府采购的监督。可在水利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系统中设置政府采购相关产品的价格限制标准,对超编的预算现象进行审核和质疑,拒绝部分不合理的政府采购编报,避免天价采购的现象。

三、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

(一)完善预算编制

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要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在预算编制前,要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情况以及单位的工作规划进行预算的制定,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需有财务部门统一制定,随后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预算内容。水利事业单位在编制中,要完善内容,充分考虑细节,且预算的结构要完善,注意部门之间联系与区别,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二)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

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为了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水利事业单位可将预算划分为多个部分,根据预算的类型和内容分给不同的部门,细化预算的执行,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均重视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借助信息化技术管理,通过网络执行预算,既能够节省人力,还能够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保障预算管理的准确性。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包括考核的目标、考核的方法以及内容、考核的结果分析、考核绩效评价。以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考核的内容和结果,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另外,水利事业单位要建立奖惩机制,规范预算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四)强化员工预算管理意识

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内容复杂繁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理念,积极的进行预算管理。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单位内部预算管理的积极氛围。单位的领导和员工都要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积极性。水利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员工参与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

四、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单位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单位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利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以及预算管理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水利单位的管理水平。加强水利资产的管理,对政府采购进行预算和审核,加强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实现高质量的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采购预算分析篇(7)

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部分指标超预算的情况,尤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控制中,其预算执行差异率较大,严重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下面笔者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规范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购置数量、医务人员数量、卫生材料数量、病床数量的变化幅度也随之加大,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医院在年度预算编制时,没有选择科学的预算方法,仍参照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运用基数法编制预算,使得预算与医院实际经营状况脱节。尤其在支出预算编制方面,没有本着节约的观念,细化编制医疗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以及其他支出预算,从而造成预算执行缺乏可靠依据。

(二)预算执行不到位

在医院预算管理中,资金、成本费用、采购、存货是医院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但是,在预算执行中,这些环节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例如:在资金控制方面,没有严格落实现金流管理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经常出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各科室随意领用卫生材料,造成资源浪费;在采购控制方面,缺少相互制约机制,存在着暗箱操作行为,增加了采购成本;在存货控制中,没有做到定期清查盘点,账实不符现象极为严重。

(三)预算分析不及时

预算分析是医院管理层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医院未能做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分析,难以根据分析结果掌握预算执行差异,找到成本控制的薄弱之处。在缺乏预算分析的情况下,医院管理者很难动态地掌握医院运营中出现的资金变动情况,无法及时控制支出项目超预算现象,使得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

(四)预算考核机制不健全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对强化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医院只重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不重视预算考核,或者没有将预算考核结果与各科室、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严重弱化了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此外,医院缺乏对支出预算执行效果的考核,难以掌握各科室在成本控制中所做出的贡献,不利于财务部门制订周详的医疗成本控制计划。

二、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规范预算编制,重点做好支出预算编制工作

医院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流程,运用科学的预算方法,提高收支预算编制质量,重点做好医疗收支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医疗成本控制。在医疗收入预算编制中,各临床服务类科室是医疗收入预算编制的主体,各科室要运用百分比法分析预测预算期内的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编制业务量预算和收入预算。在医疗支出预算编制中,可分为归口支出预算和非归口支出预算。对于归口支出预算而言,主要包括人员经费预算、维修维护费用预算,分别由人事部门和设备部门向财务部门申报预算期内的经费支出情况;对于非归口支出预算而言,要由基层预算科室负责编制,包括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劳务费、培训费、办公费、印刷费等支出项目的预算编制。其中,卫生材料费和药品费支出预算是编制重点,卫生材料费用预算要以上年度领用卫生材料耗用量与工作量增长率为依据预测预算期内的费用支出情况,药品费预算要以上年度可收费药品费与工作量增长率为依据预测预算内的药品费支出情况。通过支出预算编制,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无序增长。在项目支出预算中,要先对医疗设备购置计划和基建项目计划的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而后根据购置计划和项目计划,编制项目支出预算,使医院固定资产增加与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同步,强化对医院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监管,保证项目支出预算的合理性。

(二)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医院应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全面落实预算,加强资金、成本费用、采购及存货四个方面的控制,确保医院成本目标的实现。

(1)资金控制。健全现金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各部门、各科室按月提交资金计划;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分配资金,及时催收应收账款;严格执行资金业务授权审批制度,完善资金支付程序,包括资金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审核、支付结算等环节;跟踪分析现金流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现金流预算的执行偏差,及时发现和纠正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成本控制。在人员经费控制方面,各科室要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合理控制人员增减,实行竞聘上岗制度,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节约人员经费支出;在卫生材料费控制方面,各科室要在考虑实际需求的情况下,科学制定消耗定额和领用计划,杜绝卫生材料浪费;在公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各部门要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合理节约水电、燃气、供暖等能源消耗,降低公用成本费用支出。

(3)采购控制。医院要分离询价、定价、采购岗位,落实大额物资、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制度,控制采购人员的权限,只赋予采购人员执行采购计划的权利,避免在采购活动中出现、暗箱操作等行为,增加采购成本;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库,根据市场行情分析采购价格,合理确定采购时机和采购定价;严格执行验收程序,保证物资数量、种类、规格与采购合同相符,并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往来账目。

(4)存货控制。合理确定药品、卫生器材、低值易耗品的储备定额,保持适当的存货水平,使其在满足医疗服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存货成本;加强物资管理,对物资入库、领用、退回均执行严格的管理办法;加大物资清查力度,查明盘盈、盘亏原因,及时根据盘点情况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重视低值易耗品领用管理,采用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的管理方法。

(三)做好预算执行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预算分析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分析,掌握医院资金使用状况,了解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在预算分析中,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比较分析法,可用于本期实际执行数与本期预算数、历史同期数据、下期预算数以及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比较;二是比率分析法,通过相关经济指标计算得出比率,分析比较不同比率,及时发现比率反映的问题;三是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预算指标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确定因素影响预算指标的程度;四是差异分析法,通过计算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额,找出差额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综合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全面反映医院预算执行情况,编制预算分析报告。根据预算分析报告,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将其作为下期预算执行控制的重点。

(四)健全预算考核机制,落实成本控制奖惩措施

在医院预算考核中,要将成本预算考核作为重点,将预算执行目标、执行情况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由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预算考核,结合医院成本控制总目标设置成本预算考核指标,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考核中,要侧重于财务指标和定量指标的考核,对比分析近几年医疗成本控制效果,按照“明确责任、目标考核、预算总控、节奖超罚”的原则制定预算考评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各科室、员工的薪酬挂钩,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强化全体人员“节支增效”的观念。

三、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医院应当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主线,以成本预算控制为重点,将成本控制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约束作用,为医院实施成本控制措施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促进医院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合理降低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郑升.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8):51-53.

[2]赵德官,潘建华,徐兵.浅析医院预算管理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及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9):14-16.

[3]徐洁.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0-42.

[4]盖全正.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与成本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82-84.

采购预算分析篇(8)

1、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相对落后,采购活动缺乏计划性

主要表现在:①、政府采购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尤其是对采购预算的管理,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政府编制采购预算中还缺乏较为详细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使得目前很多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的运用存在较大的误区,导致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实施其管理和监督的职责;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没有从全局出发,随意性、盲目性较大,整个预算编制看起来不仅粗糙,而且很多细节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政府采购预算活动的顺利进行;③、在对政府采购资金的分配上,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并非财政的集中调配方式,而是随意的进行资金的处置,从整个采购预算资金的使用分析来看,问题较多,缺乏严密性。总之,政府采购中对于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既增加了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量,又影响了其工作效率,浪费了资金资源,因此,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2、政府采购缺乏一个完善先进的法制环境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政府采购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从目前我国在采购方面的法律环境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说,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都还处在低层次阶段,没有引起有关立法部门的重视,很多法律法规都只是部门规章,其作用也只局限于指导意义;另外,从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状况分析来看,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立法还存在着立法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各地区个部门均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而颁发了一些法律法规,相对统一的法律法规则较为缺乏,导致各地区的法规文件缺乏一个完整的政策和法律依据。总的来说,从政府采购的法律环境来看,建立和完善其法律法规环境,对于完善政府采购,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此问题也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政府采购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和程序,其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该具备切实有效的监督效力,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分析来看,我国政府采购还存在着监督主客体不明确,监督措施不完善以及监督机制还存在着弊端等问题。尽管《政府采购法》中明确的规定了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但是在政府采购的市场中,其监督主体却与其不相统一,尽管目前的法律中规定了财政部门的监督权力和职责,但是对于具体的如何进行监督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明,导致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权力没有得到切实的发挥和运用。

二、完善政府采购的相关对策

针对上述讲到了关于目前政府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政府采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完善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财务部门不仅要参与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和措施,同时还要切实参与到政府采购的管理当中,让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得到实际的实行;同时,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完善还需要解决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改进其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各项活动,财务部门应该实行采购资金的直接支付,即根据各事业单位所提交的采购证明或者合同,直接由财务部门想供货方提交货款,取消繁复的层级上报程序,这样不仅提高了财务监管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对各事业单位的采购的预算管理,完善了预算编制体系。

2、完善政府采购的法律环境,加强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

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在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根本大法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办法相关的实施条例或规章条例等法规,为政府采购提供完善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和规定,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环境,规范各级部门的采购行为;同时,作为政府采购的各级部门,无论是事业单位、相关的财政部门还是供货商等,均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各单位的内部约束机制,做到内外结合,实现真正的规范化、次序化、法制化。

3、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

采购预算分析篇(9)

1.预算不严谨

对物资进行采购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严谨合理的预算,这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普遍存在预算不严谨的情况,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预算编制方面,政府采购预算和部门的预算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对事业单位实际采购需求没有真正了解,这就导致预算不能和实际需求相符合。同时,预算编制没有规定统一的采购标准,且在采购中存在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采购预算及采购项目的现象。第二,在预算执行方面,政府采购执行力度弱,采购效率低是一直以来政府采购工作中反应较为集中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致使采购资金使用率低下,预算执行不能满足财政部门对时间进度指标的要求,造成预算执行在时间进度、项目选择及采购项目支出等方面极度不均衡,这直接影响奥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出现大量结余,影响财政使用效率。

2.采购计划不合理

政府采购计划应当以采购预算为依据,对各单位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合理统计,然后进行采购项目的汇编,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采购计划。合理的采购计划是提高采购效率和资金使用率的基础,同时也是对采购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计划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制定采购计划前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大多数单位都普遍存在采购前没有对各部门的采购需求,及采购项目具体技术参数、需求时间等进行充分调研,导致采购计划工作不到位。第二,采购编制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复核。目前在使用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工作中,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核功能较弱,采购计划编制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使得采购计划不合理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第三,采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原因,常常会出现分割采购任务,以回避公开招标采购,造成采购过程不透明,因此也不能保证采购质量。同时由于报批程序执行不到位,许多单位在采购时存在随意改变采购计划和采购方式的情况,极大的影响到政府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3.采购执行缺乏规范性

采购的核心环节是采购的执行,规范采购执行不仅能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同时也能有效实现采购监督,使政府采购更加公开透明及合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在执行方面还是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为采购方式不合适及忽视规模效益的作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少,或者根本直接利用各种借口回避公开招标,而改为其他采购方式。同时,虽然政府采购规模逐年提高,但是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还是相对较少,不能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对采购预算的管理

加强对采购预算的管理方法,首先要引入责任机制,将预算编制责任到人,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对预算编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复核,具体审核方法是到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如果发现有不合理预算,需及时予以纠正。最后要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规范,利用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及时了解执行进度情况,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合理性。

2.提高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提高采购计划的准确性要从四方面入手:第一、完善现有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将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及采购执行相互结合,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准确调整。第二、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工作规范,使得采购“有法可依”,实现采购的规范化管理。第三、对预算计划必须进行严格审查,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保证采购项目及数据准确无误。第四,提高采购工作相关人员素质,使得采购工作更加合理规范。

采购预算分析篇(10)

一、前言  

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方面基本采取“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模式;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但各地区做法不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规范性的法律规章及措施相继颁布实施;政府采购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政府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方式多样化,公开招标采购日益成为主要的采购途径;政府采购的作用效果从单纯功利性节支向多功能调控转变 ;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各具特色;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造;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 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 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  

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1009.6 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其中,地方采购金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中央单位采购金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2003年全国采购预算为1856亿元,实际采购1659.4亿元,节约预算资金196.6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采购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64.4%, 分别占当年财政支出和GDP的6.7%和1.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中央单位和地方分别为262.8亿元和1396.6亿元,分别占全国采购规模的15.8%和84.2%。  

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135.7亿元, 占当年财政支出的8%,比上年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占当年GDP的2%,比上年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地方采购规模为18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4%。  

2005年全国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节约资金380.2亿元,资金节约率12.99%。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施政府采购改革7年来,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  

2005年工程类、服务类政府采购增长迅速。全国工程类采购132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5%,占采购规模的45.2%;服务类采购19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4%,占采购总规模的6.7%。2005年中央政府采购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采购规模达4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2%。(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2001~2005年中国政府采购统计数据报告)  

二、基于数据的分析  

根据《2001—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统计分析报告》可知,我国现行的政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据统计,在2001年653.2 亿元政府采购规模中,有50%左右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完成的。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招标信息只在地方性媒体披露,不在全国性指定媒体(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网)披露的现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广度还很有限。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缺乏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内容、监督措施及其相互制约机制;对采购资金监督管理不规范;对采购商品的售后服务管理不规范;管理机构内部的制衡机制不规范;  

第二、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比较窄,采购项目结构单一。虽然2001年的政府采购规模比上年翻了近一番,但其规模也只占到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3.5%和GDP的7 ‰左右。货物类所占比重很大,工程作为财政支出的大项,其所占的比重(29%)仍然偏低。实现政府采购的规模目标,逐步提高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工程采购的规模是主要途径。政府采购制度配套改革急需加强。预算数字不实,导致资金节约率高;财政直接支付金额仅占采购金额的33.63%,财政直接支付对推进政府采购的手段和保障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受传统财政理论影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旧体制下的理财观念依然盛行:重收入轻支出、重生财轻用财、重开源轻节流、重分配轻效益。片面理解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只注重节约财政资金,而忽略其他多元化目标。对政府采购制度的系统性认识不足。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构成不合理。国际经验一般为GDP的10%或财政支出的30%。以2004年为例,我国分别占2%和8%;采购局限于一些财政专项拨款的、限额以上的、较为标准化的产品;采购对象构成货物类占49%,工程类44%,服务类7%,其中,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比例偏小,且以分散采购、自行采购为主;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占60%,部门采购占21%,分散采购占19%。前二类中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占59.55%。采购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方法和手段有待逐步改变。不同程度存在争盘子、抢资金现象,缺乏全局观念;预算编制粗枝大叶,随意性很大;编制采购预算时指定品牌和型号;上级下达的预算与单位的可执行预算不一致;财政部门分散审批、重复审批;预算审批的定额标准不统一;  

第三、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还需加强。中央单位2001年的政府采购规模尽管比上年有显著提高,但在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范围的拓展、组织形式和采购行为的规范、采购信息的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采购资金管理弱化,监督失控。政府采购资金预算约束力不强;政府采购资金总量分散、失控;政府采购资金运作效益低下;政府采购资金结算控管不力;国库集中支付比例不高,缺少制约,2004年全国平均不到40%,江西12.5%,宁夏11.2%,宁波只有9.8%,西藏更为0。而且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规模增长速度低于地方。具体为:中央级政府采购活动没有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金支付衔接;监督检查不到位;部门政府采购机构、人员不到位;统计中少报漏报。  

第四、现行国库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不适应政府采购改革的要求:国库拨款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相匹配,不利于政府统一采购制度的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是按国家机构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确定的,年初经费层层下拨,年终层层上报;政府部门的设备配备没有统一标准,对采购要求的审核无所适从;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滞后:政府采购的立法层次较低;各地执行的标准不统一;相关的规定措施不配套;地方政府采购法规严重滞后;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信息的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对供应商、承包商资质的审核不规范;具体的评标、定标程序不规范;采购品的验收、采购资金的结算不规范;政府采购机构的设置不规范:政府采购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名称、编制不一,性质各异;政府采购管理决策机构与操作执行机构分工不明确,职责混淆;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五、政府采购招投标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模式;专家评委库人员空缺;招投标主体不明确,采购单位说了算;招投标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损公肥私现象处处可见;标书制作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恶意竟标、串标,合谋价格欺诈时有发生;缺少资质、质量、价格、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中介机构:目前大多仅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投标;政府不具备相关的检测、认定、评价、控制能力;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保护不够: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准入条件不明确,缺少必要的登记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保护不力,缺乏救济程序。虽然有些地方也有质疑、申诉和赔偿的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还不足于使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缺乏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保护的政策目标:过多、片面的强调节支效益,缺乏对调节经济总需求和产业结构、培育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等深层目标;许多外国厂商早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供应商,而我国民族产业的产品却很难打入别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形成事实上的不对等;政府采购队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采购人员配备的专业素质考虑很少,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安置富余人员的去处;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贫乏;缺少对采购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  

三、规范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实选择  

通过上文的分析,作者对当前中国政府采购制度提出了以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机构的管理制度建立集中采购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采购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委托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建立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民事诉讼和仲裁案件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各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逐步将投资额较大的工程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改变采购资金来源标准,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购买性支出都应实行政府采购及时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合理制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第二、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管理政府采购政策、制度、法规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供应商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招标评审专家的信息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建立一个高效的用人制度加强政府采购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定政府采购行业自律条例。  

第三、合理选择政府采购的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一步规范对供应商的管理对供应商进行条件和资格审查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监督检查要注重规范  

第四、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明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界定政府采购预算对象范围规定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法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机构的行为;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使之与政府采购相适应实行采购资金财政统一集中收付管理:设立一个帐户实行两个分离强化三个控制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政府采购发展量化指标体系政府采购发展速度指标政府采购工作绩效指标政府采购公开透明指标政府采购配合工作指标。  

参考文献:  

[1]《 2001-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统计分析报告》 中国政府采购网  

[2]《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翟湘  《商业会计》 2006年 02期  

[3] 《财政部关于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 [J]《中国政府采购》 2006年 07期  

[3] 《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国际新趋势》[J] 徐焕东 《中国政府采购》 2006年 07期  

[4]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研究》[M] 刘赛红 张汉江   

采购预算分析篇(11)

一、前言

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方面基本采取“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模式;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但各地区做法不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规范性的法律规章及措施相继颁布实施;政府采购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政府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方式多样化,公开招标采购日益成为主要的采购途径;政府采购的作用效果从单纯功利性节支向多功能调控转变;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各具特色;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造;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

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1009.6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其中,地方采购金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中央单位采购金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2003年全国采购预算为1856亿元,实际采购1659.4亿元,节约预算资金196.6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采购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64.4%,分别占当年财政支出和GDP的6.7%和1.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中央单位和地方分别为262.8亿元和1396.6亿元,分别占全国采购规模的15.8%和84.2%。

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135.7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8%,比上年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占当年GDP的2%,比上年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地方采购规模为18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4%。

2005年全国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节约资金380.2亿元,资金节约率12.99%。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施政府采购改革7年来,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

2005年工程类、服务类政府采购增长迅速。全国工程类采购132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5%,占采购规模的45.2%;服务类采购19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4%,占采购总规模的6.7%。2005年中央政府采购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采购规模达4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2%。(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01~2005年中国政府采购统计数据报告)

二、基于数据的分析

根据《2001—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统计分析报告》可知,我国现行的政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据统计,在2001年653.2亿元政府采购规模中,有50%左右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完成的。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招标信息只在地方性媒体披露,不在全国性指定媒体(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网)披露的现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广度还很有限。目前,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缺乏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内容、监督措施及其相互制约机制;对采购资金监督管理不规范;对采购商品的售后服务管理不规范;管理机构内部的制衡机制不规范;

第二、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比较窄,采购项目结构单一。虽然2001年的政府采购规模比上年翻了近一番,但其规模也只占到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3.5%和GDP的7‰左右。货物类所占比重很大,工程作为财政支出的大项,其所占的比重(29%)仍然偏低。实现政府采购的规模目标,逐步提高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工程采购的规模是主要途径。政府采购制度配套改革急需加强。预算数字不实,导致资金节约率高;财政直接支付金额仅占采购金额的33.63%,财政直接支付对推进政府采购的手段和保障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受传统财政理论影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旧体制下的理财观念依然盛行:重收入轻支出、重生财轻用财、重开源轻节流、重分配轻效益。片面理解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只注重节约财政资金,而忽略其他多元化目标。对政府采购制度的系统性认识不足。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构成不合理。国际经验一般为GDP的10%或财政支出的30%。以2004年为例,我国分别占2%和8%;采购局限于一些财政专项拨款的、限额以上的、较为标准化的产品;采购对象构成货物类占49%,工程类44%,服务类7%,其中,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比例偏小,且以分散采购、自行采购为主;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占60%,部门采购占21%,分散采购占19%。前二类中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占59.55%。采购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方法和手段有待逐步改变。不同程度存在争盘子、抢资金现象,缺乏全局观念;预算编制粗枝大叶,随意性很大;编制采购预算时指定品牌和型号;上级下达的预算与单位的可执行预算不一致;财政部门分散审批、重复审批;预算审批的定额标准不统一;

第三、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还需加强。中央单位2001年的政府采购规模尽管比上年有显著提高,但在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范围的拓展、组织形式和采购行为的规范、采购信息的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采购资金管理弱化,监督失控。政府采购资金预算约束力不强;政府采购资金总量分散、失控;政府采购资金运作效益低下;政府采购资金结算控管不力;国库集中支付比例不高,缺少制约,2004年全国平均不到40%,江西12.5%,宁夏11.2%,宁波只有9.8%,更为0。而且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规模增长速度低于地方。具体为:中央级政府采购活动没有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金支付衔接;监督检查不到位;部门政府采购机构、人员不到位;统计中少报漏报。

第四、现行国库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不适应政府采购改革的要求:国库拨款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相匹配,不利于政府统一采购制度的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是按国家机构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确定的,年初经费层层下拨,年终层层上报;政府部门的设备配备没有统一标准,对采购要求的审核无所适从;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滞后:政府采购的立法层次较低;各地执行的标准不统一;相关的规定措施不

套;地方政府采购法规严重滞后;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信息的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对供应商、承包商资质的审核不规范;具体的评标、定标程序不规范;采购品的验收、采购资金的结算不规范;政府采购机构的设置不规范:政府采购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名称、编制不一,性质各异;政府采购管理决策机构与操作执行机构分工不明确,职责混淆;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五、政府采购招投标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模式;专家评委库人员空缺;招投标主体不明确,采购单位说了算;招投标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损公肥私现象处处可见;标书制作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恶意竟标、串标,合谋价格欺诈时有发生;缺少资质、质量、价格、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中介机构:目前大多仅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投标;政府不具备相关的检测、认定、评价、控制能力;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保护不够: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准入条件不明确,缺少必要的登记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保护不力,缺乏救济程序。虽然有些地方也有质疑、申诉和赔偿的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还不足于使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缺乏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保护的政策目标:过多、片面的强调节支效益,缺乏对调节经济总需求和产业结构、培育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等深层目标;许多外国厂商早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供应商,而我国民族产业的产品却很难打入别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形成事实上的不对等;政府采购队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采购人员配备的专业素质考虑很少,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安置富余人员的去处;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贫乏;缺少对采购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

三、规范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实选择

通过上文的分析,作者对当前中国政府采购制度提出了以下的修改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机构的管理制度建立集中采购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采购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委托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建立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民事诉讼和仲裁案件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各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逐步将投资额较大的工程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改变采购资金来源标准,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购买性支出都应实行政府采购及时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合理制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第二、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管理政府采购政策、制度、法规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供应商的信息管理政府采购招标评审专家的信息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建立一个高效的用人制度加强政府采购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定政府采购行业自律条例。

第三、合理选择政府采购的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一步规范对供应商的管理对供应商进行条件和资格审查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监督检查要注重规范

第四、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明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界定政府采购预算对象范围规定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政府采

购预算编制方法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机构的行为;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现行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使之与政府采购相适应实行采购资金财政统一集中收付管理:设立一个帐户实行两个分离强化三个控制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政府采购发展量化指标体系政府采购发展速度指标政府采购工作绩效指标政府采购公开透明指标政府采购配合工作指标。

参考文献:

[1]《2001-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政府采购网

[2]《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翟湘《商业会计》2006年02期

[3]《财政部关于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J]《中国政府采购》2006年07期

[3]《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国际新趋势》[J]徐焕东《中国政府采购》2006年07期

[4]《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研究》[M]刘赛红张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