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体育课堂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21

传统体育课堂

传统体育课堂篇(1)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寻找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使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它以德育人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采取集体合作练习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个性

集体主义精神是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从而使学生以集体的形式朝着明确、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前进。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通过采取集体合作练习的手段,使学生养成自身的集体意识,具有集体荣誉感,并养成良好的个性。

比如,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一些让学生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练习,还要选择一些让学生能够通过集体合作来完成的,如足球、篮球等教学项目,在学生完成了个人技术动作的教学任务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战,让学生在实战过程中,感知所有成员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知道只有整个集体同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这样,通过采取集体合作练习的手段,使学生树立集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适当进行武术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我们不要总是将教学内容始终局限在一些基础体育动作的教授和练习上,还要适当进行武术教学,它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如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黄飞鸿,他3岁从父习武,13岁尽得家传功夫,有绝技无影脚、铁线拳、子母刀等等。1894年,黄飞鸿随刘永福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年幼时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在北宋末年投军,曾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岳母还为岳飞后背刺上“精忠报国”……这样,通过结合中国历史上一些习武之人的英勇事迹,让学生知道了学习武术并非是为了以强欺弱、打架斗殴,而是成为合格的祖国保卫者。通过这些事迹,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使学生愿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武术,使祖国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到继承。

传统体育课堂篇(2)

2011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示。它表明国家正在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也属于这一文化范畴。但当前高校体育课中场地紧张、器材设施不够用等现状尤其突出。因此应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的、资金投入小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融入课堂。

1、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现在高校的体育课程表面上主要以田径、球类为主,但实际上更多的学校存在“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的存在既跟学校的不重视有关、场地器材的限制以及体育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有关。并且导致现在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还是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不合适。大学生处在青壮年时期,体育课对他们来说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能学会一项或两项体育活动达到自己能独立展开体育活动就足够了。并不一定非要他们达到某一标准,扼杀了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2、在高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可行性背景

2.1国家政策的调整

今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够顺应这一时展潮流,相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迎来一次重获生机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单位,尽管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才,但是如果能够在公共体育课中普及相关的运动,将对保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不小的贡献。

2.2当前处于新课程改革进程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今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题的确定,反映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回归。当前正在进行新课程体制改革,如果高校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对高校体育进行一次深化课程体制的改革,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量地引入课堂,相信高校体育今后将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

2.3丰富学校体育内容

目前学生不爱上体育课,老师不爱教体育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放羊式教学直接原因。同时,体育项目少、器材不够用、难度高、期末考试又要花时间去准备等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将会极大的丰富学生选课的内容,改革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陈旧、教学形式单调的现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并且具有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器材相对廉价而可能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4终身体育意识的普遍确立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逐渐从“玩具”过渡到“工具”,并且在人们的生活地位中渐行渐远。生活节奏的越来越紧张,体质的不断下降使人们渐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一个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不受场地、器材的极大要求且健身性、娱乐性集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是人们普遍的想法。在这种情形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投入较低,易于购买,简单易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易于长期开展的项目。也符合确立终身体育的目标。

3、目前在高校推广的难度

3.1国家对奥运项目的情有独钟

由于举国体制的影响,上至主管层面宣传的是篮、排、足、田径等的教学布置,下至学校对某些成绩突出的特色运动,无不充斥着功利性的影子。因为这些项目是奥运项目,国家重视,学校不得不推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某些在校生甚至还是国家队在役运动员。在这个奥运项目统治的体育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渐被边缘化,以至于目前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3.2学校缺少重视

目前学校里大多数的体育课内容都是围绕三大球运动、三小球运动加上田径。极少数学校开设武术、太极拳等。但这些运动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且学校还缺少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器材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也是寥寥无几,很多教师都是其他项目兼职武术、太极拳,因为这些套路性项目现学现教即可,使得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很不专业。

3.3学生学习范围狭窄

由于高校缺少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使得对这些项目的推广很受限制。学生认识不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越性,健身性、养生性等功能,自然没有学习兴趣。对他们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武术、太极拳等枯燥的学习上,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高校

4.1领导层的重视很关键

无论是国家、教育局、还是学校,都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适时的进行革新。球类运动和田径等奥运项目固然有他们的优势,但是我们不应该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在的学生体育很令人担忧,应当改变目前的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让学生不再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

4.2学校重点抓教学内容改革

在当前进行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虽然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规划仍然没有革新,但领导层对教学内容也未作硬性规定,高校可以根据各地的民族特点和学生兴趣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最好改革的方向是转变现今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为现代竞技体育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存的模式,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5、结论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以个人修身养性为主,重在强化和优化个体的生命功能,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体育,充分考虑到了国人的身体机能,因此,在高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5.1选择简单易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课堂

可以进入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毽球、拔河、跳大绳等器材廉价、教学简单易于普及,学生也乐于接受。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进行自主创新。对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具有很好的帮助。

5.2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专业人才的引进

目前全国各大体育学院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引进人才方面需要高校不能仅局限在球类田径上,适当引进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大铎,刘相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策略[J].人民论坛,2011,(23)

传统体育课堂篇(3)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88-02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迅速发展,由于地区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符,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应改变农村传统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打破常规跳出框框,例如在2007年“市优质课《前滚翻》”的教学中我以设问的方式导入,在教前滚翻时,把这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来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前滚翻。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教师固定的框架之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不相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对大多数运动项目熟练些,教学方法掌握的熟练,不可能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透彻了解。但体育教学是全面的,不能因为体育教师个体教学的差异影响体育教学。如:常见的错误就是教师把自己擅长的内容精讲精炼,动作示范规范,学生也对动作掌握快,相反,把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安排少些,讲解生硬,动作示范效果不佳,学生学起来兴趣也就不高,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结果出现了把教师擅长、熟练的内容安排多些,相反就少,这样就违反了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传统体育课堂篇(4)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偏重知识技能等认知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缺乏关注,使一部分学生在失去了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激励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从而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尽量找那些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喜闻乐见的、参与性强、具有时代韵味的)的内容,最大程度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认真构思活动内容,因为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是伴随这游戏而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熟识活动进行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并做好场地布置,准备,甚至可以一些制作简单的游戏器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为课堂上的评价制作评价媒介(如:评价表、板;小红旗、小红星等),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体育课上渗透民族体育项目融入要自然,不要为了做而做。

渗透,就要自然地融合,不用过分地强调,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我上过一节“轻物掷远”的主教材,用废弃的布条替代轻物。课的准备部分我采用东北大秧歌的形式来进行热身,特有的铿锵节奏、绚丽的彩色布条,学生与我随着音乐一同起舞,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一句带过的民族情感教育恰到好处。让学生在了解灿烂民族体育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课的进行当中,我采用“抛绣球”(壮族)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你抛我接”中完成了投掷的过度性练习。民间体育在课堂上有较大生存空间,它进入课堂是一种趋势,至于该采用何种时机进入课堂,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拘于形式,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堂就一定焕发新的生机。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各年级的心理生理发育有着较大的差别,他们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们在进行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渗透过程中应根据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尊重学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和学习评价方面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改革,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从而使每一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5、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我国是季风性气候,南北气温差异大。像上海还有梅雨季节,有时一下雨就几天,没有风雨操场的学校只能上室内课,很多时候选择了上自习、做功课,充其量下下棋。对于学生来说,一周好不容易盼来的体育课做这些,有很大的怨言。而如果我们能引进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情况就两样了。如上海的弄堂游戏,都是我们儿时的最爱,放到现在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些游戏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其实,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要让学生懂得规则,循序渐进。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6、选择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学生体质发展相符合。

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活动,在项目选择上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地域特色、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体质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长,身体柔韧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儿童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差。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适宜耐力练习,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对此,体育教师可将游戏分阶段传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科学有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低年级可选择一些规则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类项目,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老狼老狼几点了”、“写王字”、“木头人”等。在中高年级可以多开展一些技术性、竞技类的项目,如“拉杠过河”、“跳房子”、“贴膏药”、“两人三足跑”、“双人角力”、“打龙尾”、“抖空竹”等。

传统体育课堂篇(5)

地方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一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记忆性和创造性且兼有文艺和体育的文化娱乐活动。它不但具有娱乐功能,还有敦化世风、启迪智慧、张扬个性、陶冶情操的教化功能。又因为民间体育活动诞生的沃土在农村,它不受场地的限制,不受环境影响,不用花钱就可搞活动,所以被一代代赣榆人传承下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许多民间体育活动被人们淡忘,被孩子们疏远,学生静态的生活时间增加了,游戏活动减少了,身体素质下降了。同时在体育课教材中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因此,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地方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一、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意义

1.由于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的特点,它多以游戏的方式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各地区学校能结合本地区特点,将一些富含趣味性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引进体育课堂,则能使体育课更丰富多彩,将会提高广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也将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2.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有限,受此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设施及条件比较落后。而地方民族体育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复杂器材的优势,很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比如“打瓦”、“跳房子”、“滚铁环”等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就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开展。

二、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引入地方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

1.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思想的贯彻。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淡化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坚决取缔有损于学生健康的内容;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而地方传统体育都是来源于当地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很强的趣味性和地方特色,这与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既有利于民族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

2.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地方传统体育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的生命,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是必将消亡的。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模式和载体不断地强化,民族体育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有一定模式,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引入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开展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到同一种源源流传的思想、意识,潜意识中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对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3.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地方传统体育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的需要。由于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培养出来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心理积淀,将会深深地影响人们体育意识的重建和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因此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开展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成为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思想,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诸如滚铁环、跳绳、踢毽子、踩高跷、少年拳、太极拳等引入校园,让学生陶醉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中,少了些规矩,多了些想象,少了些束缚,多了些自由,倡导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既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校正规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结构。

4.提高学生健身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正规的体育课程中大都是一些竞技性较强的项目,而且都有考核内容,常常提不起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就成为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体育课堂活动中引入趣味性十足的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地方民族特色,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完全放松,在学与玩的过程中,自觉地参与活动,培育健身意识,增强体质。

三、如何让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

1.抓住进入课堂时机,融入要自然,不要为了做而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怎样走进体育课堂,我想必须抓住教学时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至于其“走进”到教学内容的什么地方,那就要根据教材制定的意图而定。如:我在一堂跳跃教学课中,将地方传统“跳房子”活动引入到准备活动中,运用这种办法使学生们在3--5分钟的时间内达到适合本课教学所需要的活动量,替代了以往单一的跑圈、徒手操等枯燥的教学模式;在基本部分教材学习中我又将其作为辅教材处理,把改编后的“跳房子”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创设故事情景开展活动。另外也可以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以素质练习游戏的形式融入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在课的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师生共跳“摆手迎吉祥”舞蹈,更让学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2.地方民族传统体育进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由于民族体育活动本身就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再加之我校大课间经常组织地方传统健身活动。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见到的组织形式都是多样化的,所以它的组织形式应该表现出最大的自由度。鉴于地方民族体育活动进入课堂其进入方式、内容选择的灵活多样性,也就带来组织的多样性,我校的具体做法表现为:(1)集体讨论、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组织形式。选择简单易学动作,照顾绝大多数学生。(3)按教学内容确定组织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4)学生分小组讨论,创编动作予以展示交流。

3、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条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在活动过程中,正确的学习评价可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错误的学习评价则可能扼杀人才、埋没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因为组织形式的自由度,突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该以鼓励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不能去挑剔毛病。只要是学生参与完成了此项活动或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毕竟地方民族体育舞蹈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例如:学生在跳摆手舞蹈时,看上去动作虽然不是那么整齐划一,但学生的那种认真劲无不让我们送去欣赏的眼光。同时让小组相互评价。老师适时竖起大拇指,表扬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把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搬到体育课堂,不仅能较好地解决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更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因此,“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到来给学校校本资源的开发注入快乐元素,使体育课堂更具吸引力,带来勃勃生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实践与创新,学校体育教学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传统体育课堂篇(6)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其实,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要让学生懂得规则,循序渐进。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总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课堂实践和提炼,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并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要注意以下几种:

1、以体育项目的类别、内容来决定组织形式。

有的是奔跑类,如贴膏药、跌手帕;有的是跳跃类,如跳山羊、跳房子、跳绳;有的需要攀爬,如爬杆、爬绳等;而有的则练习投掷,如打龙尾、轻物掷远、沙包掷远。还有一些综合类的项目,如舞龙、打陀螺、抢花炮等。这些游戏项目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每个都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乐趣。为此,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2、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组织形式。

这点尤为重要。学生喜闻乐见的,也就是生命里最强的,比如“贴膏药”游戏,学生百玩不厌。

3、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项目穿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的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策略: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认真构思活动内容,因为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是伴随这游戏而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熟识活动进行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并做好场地布置,准备,甚至可以一些制作简单的游戏器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在进行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渗透过程中应根据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尊重学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从而使每一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传统体育课堂篇(7)

现在高校的体育课程表面上主要以田径、球类为主,但实际上更多的学校存在“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的存在既跟学校的不重视有关、场地器材的限制以及体育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有关。并且导致现在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还是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不合适。大学生处在青壮年时期,体育课对他们来说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能学会一项或两项体育活动达到自己能独立展开体育活动就足够了。并不一定非要他们达到某一标准,扼杀了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2、在高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可行性背景

2.1国家政策的调整

今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够顺应这一时展潮流,相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迎来一次重获生机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单位,尽管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才,但是如果能够在公共体育课中普及相关的运动,将对保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不小的贡献。

2.2当前处于新课程改革进程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今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题的确定,反映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回归。当前正在进行新课程体制改革,如果高校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对高校体育进行一次深化课程体制的改革,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量地引入课堂,相信高校体育今后将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

2.3丰富学校体育内容

目前学生不爱上体育课,老师不爱教体育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放羊式教学直接原因。同时,体育项目少、器材不够用、难度高、期末考试又要花时间去准备等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将会极大的丰富学生选课的内容,改革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陈旧、教学形式单调的现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并且具有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器材相对廉价而可能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4终身体育意识的普遍确立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逐渐从“玩具”过渡到“工具”,并且在人们的生活地位中渐行渐远。生活节奏的越来越紧张,体质的不断下降使人们渐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一个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不受场地、器材的极大要求且健身性、娱乐性集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是人们普遍的想法。在这种情形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投入较低,易于购买,简单易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易于长期开展的项目。也符合确立终身体育的目标。

3、目前在高校推广的难度

3.1国家对奥运项目的情有独钟

由于举国体制的影响,上至主管层面宣传的是篮、排、足、田径等的教学布置,下至学校对某些成绩突出的特色运动,无不充斥着功利性的影子。因为这些项目是奥运项目,国家重视,学校不得不推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某些在校生甚至还是国家队在役运动员。在这个奥运项目统治的体育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渐被边缘化,以至于目前推广起来困难重重。

3.2学校缺少重视

目前学校里大多数的体育课内容都是围绕三大球运动、三小球运动加上田径。极少数学校开设武术、太极拳等。但这些运动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且学校还缺少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器材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也是寥寥无几,很多教师都是其他项目兼职武术、太极拳,因为这些套路性项目现学现教即可,使得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很不专业。

3.3学生学习范围狭窄

由于高校缺少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使得对这些项目的推广很受限制。学生认识不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越性,健身性、养生性等功能,自然没有学习兴趣。对他们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武术、太极拳等枯燥的学习上,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高校

4.1领导层的重视很关键

无论是国家、教育局、还是学校,都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适时的进行革新。球类运动和田径等奥运项目固然有他们的优势,但是我dylw.net们不应该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在的学生体育很令人担忧,应当改变目前的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让学生不再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

4.2学校重点抓教学内容改革

在当前进行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虽然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规划仍然没有革新,但领导层对教学内容也未作硬性规定,高校可以根据各地的民族特点和学生兴趣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最好改革的方向是转变现今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为现代竞技体育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存的模式,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5、结论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以个人修身养性为主,重在强化和优化个体的生命功能,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体育,充分考虑到了国人的身体机能,因此,在高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5.1选择简单易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课堂

可以进入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毽球、拔河、跳大绳等器材廉价、教学简单易于普及,学生也乐于接受。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进行自主创新。对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具有很好的帮助。

5.2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专业人才的引进

目前全国各大体育学院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引进人才方面需要高校不能仅局限在球类田径上,适当引进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大铎,刘相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策略[J].人民论坛,2011,( 23)

传统体育课堂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43

高效课堂,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功能最大化、最优化。要在一节课内,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中学体育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是教师语言教学法,这对于在体育课上落实三维目标是要求较高的,因为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所以教师在语言组织、语言应用和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来辅助教学。就这些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用讲解法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体育课既需要体育教师来直观的展示动作,同时也需要向学生们讲解动作的要领和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和技巧等,因此教师的语言讲解非常重要。

(一)讲解法的逻辑原理

体育教学中运用最多的语言法就是讲解法。讲解法是对教学内容、任务和练习方法进行直接陈述,让学生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讲解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是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从实际教学来看,虽然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在使用讲解法进行教学,但是因为表达能力的差异效果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导致不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省事、省力、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我省初中体育会考测试项目的设置:一分钟跳绳、30米足球绕杆、立定跳远、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男子1000m(女子800m)五个考试科目,如果用传统的语言法讲解,既繁琐又费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既简单明了,又直截了当,比如:

1.初三中考项目中的足球30m运球绕杆,利用现代多媒体使学生先感知运球绕杆的完整动作,再用传统语言法分解、分层教学;

2.男子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分析单杠的引体向上动作时,要抓住向上时下颚过单杠的水平面,下杆时两臂伸直是关键;讲解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用传统的语言法可能花费的时间会很多,而利用好多媒体就能够把复杂的、短暂的动作进行慢放或者分解,这样学生特别是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来了解所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同时,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也能够避免因为教师单一语言讲解造成的枯燥感,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讲解法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带有一定的灌输性质,抹杀了学生的勤学好问的天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合力,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提问法的逻辑原理

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模仿能力强,但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有效交流来实现的,提问就是非常好的手段。在体育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设问,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同时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启发学生更加深刻的思维,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投掷铅球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而不是45°足球传球给跑动队友为什么要预设一个提前位置?弯道跑时躯干为什么要内倾?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去指导练习的实践,这对建立正确的结论,去指导练习的实践,对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积极作用。

(三)比喻法的逻辑原理

比喻法是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联想对象,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形象思维联想,以形成正确的概念,从而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动作技能形成的一种语言方法。

例如: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比喻成“猫捕麻雀”,艺术体操中波浪起伏,麦浪滚滚,分吹杨柳款款摆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有助于掌握技术动作。

二、正确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

传统体育课堂篇(9)

如果把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内容加以收集、整理,改编成适合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一,贯穿进现代体育教学体系中,并使之成为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力地激发体育课程活力,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7~9九年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比较研究法

为了研究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前后与现代体育教学相融合前后学生的体质情况,对本校七年级(二)班学生测试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

2.2.2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的方式,主要了解传统项目、现代体育教学、开展传统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的融合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和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为探究如何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融合打下了基础。本次调查下发问卷200份,收回198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喜欢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26.5%,喜欢现代体育教学方式的21.4%,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方式的占52.1%,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丰富的占83%,器材使用率达到98%。在学校每年的评优活动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由95%提高到99.2%。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融合方式及内容来看,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运动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运动兴趣和终身坚持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4.建议

4.1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的特征

4.1.1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

在游戏形式上:有的游戏只需用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如花样跳绳、花毽、大象拔河、拔腰带、踩高跷、五子棋等,有的只需要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相互配合才可以游戏,如拔河、抢花炮等。

在选择玩具器材方面:有很多项目可以自制和利用废旧物代替,如毽子就可利用快餐面袋制作,抢花炮所有的花炮也可以用废弃的铁丝做成圈或者直接用透明胶的内圈代替,制作起来既方便又环保,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游戏。

4.1.2集文化、娱乐、体育功能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教育性

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因此,经过历史的洗礼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都是集文化、娱乐、体育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民族教育性。例如,放风筝、打陀螺、摔跤、武术、秋千、加五码、赛龙舟等,蕴含着不同民族的情感文化、劳动文化、节日文化内涵,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们既是本地文化娱乐项目,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受到集体主义与拼搏精神的教育。

4.2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方式

4.2.1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根据国家课程总体要求,以体育教材内容体系为参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跳绳”和“踢毽”两项传统体育项目融合进体育课教学,并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改编。在课程内容的阶段划分上,低年级跳短绳,包括并脚跳、单脚交换跳、单摇双跳、花样跳、合作跳等,踢毽以单踢和盘踢为主;中高年级跳长绳,包括“8”字跳、十字穿梭等,踢毽则以磕踢、传踢和跳踢为主。在课时的总体调整与分配上,从易到难,例如跳绳从单摇、双摇、单编、双编、一带一、八字到十字穿梭,踢毽从磕踢、盘踢、单踢、传踢到跳踢,分为不同阶段,安排不同课时,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掌握不同层次的体育技能。

4.2.2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生课间活动

学校大课间活动时,要求各年级学生男生每人“一绳”、女生每人“一毽”,课间操做完之后,即开始跳绳和踢毽。这种活动,简便易行,易于组织,没有过高的场地、天气条件等限制,学生坚持每天练习,有力地夯实了跳绳、踢毽基本功,确保了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项技能。同时,每月定期在各班级间组织比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传统体育课堂篇(10)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指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在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体系,充实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练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怎样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更好的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呢?

一、把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教学原则

要将民族传统体育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两条主要原则:

1、因地制宜、确保安全: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教学具有特定的地域特点,教学形式就是以本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重点,有一定数量的参与群体和认识程度。因此,有一定的安全因素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寓教于乐、积极创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感受乐趣。只有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创造性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才能实现学校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目的。

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要以游戏为主

在对学生进行民放传统体育项目的课堂教学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游戏教学法为主,因为民间传统体育蕴涵着诸多游戏成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融为一体。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训练。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训练的成功和快乐,为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根据教学时段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课前选择诸如打歌(镇康啊数瑟)、传统民族广场舞蹈(“左蹬脚右蹬脚 ”、“大白月亮” )等运动量较小的传统体育活动热身为主;课中要将具有剧烈的游戏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如:打陀螺、丢花包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课后要配合轻音乐,做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全身的有氧操或民族健身操等。这样我们就可达到课前活动身心各个关节,提高学生注意力,课时有相应的运动量,课后能充分放松。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要注重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缺乏关注,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的训练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激励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从而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尽量找那些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喜闻乐见的、参与性强、具有时代韵味的)的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课堂篇(11)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更新观念,完善自我,注重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组织好各项活动,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课堂上,用自己热情洋溢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运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三,教师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练习,争取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练习动作不到位、不准确时,应耐心仔细地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并及时给予指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在进行一些具有危险性技术动作教学时,教师应在旁边进行保护与帮助,给学生安全感。

二、选择和谐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突出健身性、全面性、实用性、终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的特征,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和搭配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如排球的教学,以往我们总是像培养运动员一样进行教学,大量的时间花在垫球、发球等基础技术动作练习上,忽视了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现在教师可以采用小场地、低网等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只要排球不落地就可以继续比赛。这样可以使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技术动作的教学有机穿插到比赛游戏中,让学生在“玩球”的过程中喜欢上排球运动。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中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男女性别的差异、体质强弱的差异、运动基础上的差别;有的项目需要保护与帮助、有的项目需要助力和阻力。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学习方法与适度的疑难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因为不同的层次小组有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练习要求,同一活动的不同环节要有不同的难度,教师可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让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如:跳高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将学生分组,实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使每个学生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有不同进度的学习,如障碍跑、立定跳远、不同人数的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等。创设这种课堂情景,学生们才能做到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地展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意义所在。另外,教师应要求学生之间多加沟通,进行互帮、互学、互教,适时进行点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完成动作的正确与否,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跟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样对于改进与提高动作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加体育学习,不断积累体育运动经验,扩大体育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