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课题转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3:48

科研课题转化

科研课题转化篇(1)

二是底蕴不深。很多时候,我们的课题研究理解肤浅,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简单嫁接,失去了理论的底蕴和内涵。

三是实效不大。一些课题是着眼过大而空泛的宏观研究,没有去将教学中、课堂上的鲜活问题转变为研究的课题,失去了“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实践根基,所谓研究就失去了实际价值。

四是形式不活。一提到做课题,许多教师马上想到的是深奥艰涩的术语、神秘玄虚的测量数据、类似公文的冗长方案等等,却不知课题也可以简约,也可以亲切。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了做学问的意识,而不在于形式的拘泥。

五是风气不淳。浮躁、浮夸是科学研究的大忌。一些课题是空穴来风,架空操作,属于“闭门学问”;一些课题是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属于“刮风学问”;一些课题甚至只是编撰一个方案,拼凑了几篇论文和组装了一个结题报告,属于“应景学问”。

六是胆识不足。对传统教育教学力量因惯性而产生的盲从,对新生研究成果因生疏产生的排斥,对教科研工作因片面认识而产生的神秘莫测,使一些课题研究“小家子气”,缺乏突破前人、他人的勇气和魄力,形成的狭隘经验只限于用来成功个人,而不敢奢求推广、辐射。

这几种现象遮挡了研究者的眼光,束缚了手脚,僵化思想,制约着教科研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如何从理念方面和操作方面破解、改变这些现象呢?

一是要改变教科研工作方式。对于课题的研究内容而言,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即实现以“外引型”为主向以“本土化”为主的转变;以“推广他人型”为主向“总结自我型”为主的转变;以“大而空”的宏观研究为主向“小而实”案例研究为主的转变。对于课题的研究方式而言,也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即教科研的场所实现“教研室——学校——教科处(室)”的转变;教科研的主体实现“教研员——教师”的转变;教科研的方式实现“书斋房里的引经据典——教学实践中的发掘提升”的转变。对于课题的管理方式而言,也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一个独立的主课题”向“多个支撑的子课题”转变;由“一次性评审”向“等级制评审”转变。

科研课题转化篇(2)

1临床与科研融合并举

必须在临床科研课题选择上下一番功夫,上级下达的指令性研究和指导性研究固然重要,但对以临床医疗为主的综合性医院来说,更应注重自选课题的研究。强化临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临床科研创新能力,把科研工作寓于临床实践之中,将诊疗过程当作积累科研资料、形成科研思路、提升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成果的过程。临床科研课题的提出来源于临床,科研中试验的评价依靠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临床。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开始时就来源于自选研究。只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创新点,就存在成为重大课题和成果的可能性。我院近来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除少数为指令性研究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军“十一五”招标课题外,大多数属于自选研究,约占全部研究课题的90%以上。其中有近1/3的自选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从而申报成为军区级合同课题。科研选题要有学术上的科学性,水平上的先进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把握好这三关,就可以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性和盲目性投入。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情报调研及查阅复习文献和检索查询,摸清国内外本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瞄准前沿有独特的见解和设想。二是加强科研计划管理,善于跟踪发现有创新思想的科研苗头,并在研究经费上予以保障。三是突出重点,对军队医院而言,应突出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新业务、新技术及预防措施手段的研究,以及军队医疗技术装备保障的研究等。强调科研诚信,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确保研究课题的科学性。

2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和保障力。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应大力做好应用研究成果的开发转化工作,加大科研成果宣传力度,形成完善转化平台、优化转化流程、提高转化效率的良性互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临床,并尽快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打破以往研究—鉴定—入库的恶性循环圈,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保障力,形成研究—鉴定—应用的良性循环。要大力改善科研支撑条件,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速医院创建军内外专科、专病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中心仪器室和附设研究所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条件、现有仪器设备使用率。对科研成果多、成果转化潜力较大的科室给予重点帮扶。在我院消化内科的建设和发展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该科是全军专科中心之一。近年来,在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的同时,狠抓临床应用研究和成果的开发转化工作,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临床实用的科技人才,又研究产出了一大批确有效益的科技成果,走在全院前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以其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和费用少等优点,使得许多以往需要传统开腹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治疗的手段来实现。ERCP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手术耐受性差、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等情况的胆胰疾病者。截止目前该科已开展ERCP术380余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研究成果不仅在本地区军内外多家医院推广应用,造福于广大患者,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效益。军队医院要坚持科研投入与成果奖励并重,坚持技术引进投入与再创研究投入并重,坚持显性效益投入与隐性效益投入并重,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作者:杨帆 卢静 贾氢 许文娟 单位: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务部科训科

科研课题转化篇(3)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就转制型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转制型科研院所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效率,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2.科研成果转化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等,具有市场前景好,适销对路,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转制型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

二、转制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里,实施产业化的过程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意识表现为“等待”与“争取”,也就是“跑部钱进”—跑到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汇报就很顺理成章的接下一个项目,钱也就很容易被批拨下来,原料与市场也都在计划之中。

而转制后的科研院所,要想获得国家纵向课题,必须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可是在科研人员中,仍然存在着等、要、靠的思想,缺乏自己创业的积极性。这样都很容易使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或无法进行。

2.科技成果市场应用前景小。这主要是由于在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技组织体系与科研方法所致,科研选题、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等过于强调理论。科研项目的立项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解决当前“吃饭”问题,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不重视,因此造成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3.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原创性不够。这是因为大部分科技成果只处于实验室的小试阶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构想,很不成熟;虽然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不少,但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真正原创性强、能独立形成产业的重大成果凤毛麟角。

4.科研投入强度偏低,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5.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调动起科研人员成果开发、转化的积极性。

6.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投资意识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一些转制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风险投资意识薄弱。

7.专利保护意识薄弱。在目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科技成果是否被授予专利权,已越来越多的被各投资企业所重视。可过去,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片面的看法,认为拥有专有技术就可以了,其实专有技术与专利截然不同,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而专利受法律保护,从而限制了专利的申请,或减少了专利的申请。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1.科研人员必须改变观念。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过去脱离实际、轻视应用、忽视效益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摈弃不注意经济建设和实际需要的选题方式,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向科技开发、生产经营方向的延伸和拓展,逐步建立科研计划的市场导向和科技成果的市场评价机制。

2.严格把住科研课题的选题关。在确定科研课题时,要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争取为我国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开立纯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性的课题。不论是申报来自政府的纵向课题,还是争取来自其他企业的横向课题,或者是用自有资金开立课题,其目的都是瞄准产业化,没有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坚决不能立。对一个课题,尤其是新的领域的课题,在立项前要仔细斟酌,慎重论证,要规划好将来的产业化前景和产业链、技术链;一旦立项,就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研究下去,必要时集中单位的人力、财力进行联合攻关,直到实现产业化,中间不轻易改变。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研的主体,是科研的第一要素。像多数转制型科研院所一样,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留住人才,除了提高待遇外,创造有助于人才尽快脱颖而出的环境,给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也非常重要。另外,应该对新来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工作,培养科研工作接班人。

4.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的先决条件,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是转制型科研院所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5.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①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②全面落实课题负责制,实施课题开发总承包,把课题开发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③通过岗位工资体制改革,在方方面面向具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倾斜。

6.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对外合作、融资、产学研合作、银行贷款等手段进行风险转嫁,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近。

7. 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综合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转制型科研院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总之,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只是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会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和科研环境,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研课题转化篇(4)

1.深入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摸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获得领导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学校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普看”。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中思考,答中接受。学生几乎没有多少自主活动、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的主导地位处于绝对的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位置,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释放。找到了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问题是“以教为中心”“教而获知”“以学为本”的课堂文化缺失。由此可见,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这促使我们确定将课堂教学的变革定位在文化层面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起来,形成真正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文化。

2.获得教师认同

我们组织教师以听课小结的方式,将上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向教师作了汇报,并以“以学为本的课堂文化是否缺失”为题,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经过多种方式的引领,基本上都看到了先进理念与传统教学的落差,最后初步达成了共识。有的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有的认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的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落脚点是为了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有些教师表示,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学而获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提出了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主体目标是:坚持以学为本,营造自主、和谐、快欢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学本”课堂、“有效”课堂文化,追求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实现课堂文化优质化。

二、研究形式务实,实现课题研究全员化

研究形式务实,就是课题研究要讲求实际,不尚浮华,扎根在教师之中,扎根在实践之中。因而,研究方式提倡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切实可行;课题选定倡导来源于实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踫到的真问题、真困惑,做到问题课题化。

教师是构建课堂文化的主力军。研究目标的达成,要靠教师的价值认同和努力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需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改革课堂教学的抓手,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尽管我校是省科研先进单位,有搞科研的光荣传统,然而,仍有教师认为工作忙,没时间做。新教师又感到不会做,怕做不好。我们针对这种心态,请专家以“怎样做小课题研究”为题来校讲座,既讲授科研方法,又做思想发动,强化“向科研要质量”的思想观念。同时,学校的书记、校长以领跑者的姿态,带头选定研究课题,带头拟定研究计划,走在课题研究的前列,激发教师科研热情,调动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终于出现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可喜局面,实现了课题研究全员化。

我校课题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教师个人课题

教师个人课题(又称为小课题),就是教师个人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定微观性、应用性问题进行自我研究的课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搭车”研究的泡沫现象。由于课题是从教学中来的,教师自主选定的,适应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加之题目小,涉及面小,内容单纯,目标集中,易把握,易操作,见效快,周期短,深受教师青睐。同时,个人课题的研究计划不那么繁复,比较简略。项目有课题名称、研究人、开题时间、结题时间、课题由来、研究目标、行动要点、成果形式等八项。由于简便,受到教师欢迎,63位教师都拟定了个人课题行动研究计划,其中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占85.7%,聚焦课堂。

2.学校攻关课题

学校攻关课题,就是学校领导带领,组织有关教师就学校内涵式发展中某一重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的课题。我校的攻关课题是“精读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研究的具体目标是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质量的同时,试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模式由目标导向、自学自练、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当堂训练、反思小结六个环节组成。课题组于2011年秋成立,教师自愿报名参与研究,由四位中、高年级的教师组成。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并设立双主持人。学校的校长为行政主持人,聘请的专家为学术主持人。有学校校长带领,不仅能得到具体的指导,还能获得相关的支持;有专业人员引领,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度大。为优化研究过程,提高研究实效,课题组制订了缜密的研究方案。每周三集中四个课时或听“研究课”,评课研讨;或学习理论,反思交流。现已举行公开研究课12次,集体研讨29次。教师说他们是“小语转型的先行者”。

三、研究措施落实,坚持自主研究经常化

研究措施落实,就是课题行动研究计划中的“行动要点”要真行动,真研究,条条落到实处,项项得到实现。不纸上谈兵,装潢门面,坚持自主研究经常化。

1.落实管理责任

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强调自主学习、自觉反思、自我研究,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由于教师工作繁忙,研究不是忘掉了,就是挤掉了,研究往往停留在方案层面,出现“有课题没研究,有计划没落实”的现象。因而,要强化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为了强化管理,抓实研究过程,我们不仅制定了有关研究制度,规范课题研究,而且重视发挥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组织职能。领导小组中的七位学校领导,在原行政分工相对应的基础上,明确课题研究管理分工与职责,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例会。强调抓好分管的课题研究是领导者分内的事,是常规性工作,要做实做到位。为落实管理责任,他们结合日常教学领导工作,经常随机找有关教师或询问、或检查课题研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攻关课题组,一年多来进行了29次集体研讨活动,校长就参加了25次,给支持,给点拨。研究者感到课题研究有人问,有人帮,有督促,有温暖,焕发出了研究的热情,促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经常化。

2.营造科研氛围

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把学习、行动、观察、反思贯穿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循环往复,使整个研究的操作始终处于有效的运行之中。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需要教师具有持久的动力和毅力。

为避免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实施冷冷清清的情况发生,引领教师落实研究措施,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请省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参与课题评审,举行专题讲座,与教师对话,引领教师把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举办第20届以体现学校课题研究主体目标为内容的“百花杯”教学竞赛。要求教师不仅积极参赛,还要主动参与听课、评课。36节赛课的展示交流和专家的点评以及隆重的颁奖,激发了教师“我要研究”的热情与动力。培养、发现科研先进典型,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他们热心课题研究的事迹,带领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开展“反思笔记”评选活动,十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对“反思笔记”量多质优的教师给予奖励,促使教师以记促思,以思促研,持续地反思研究。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引导作用,主动提供信息、提供资料,热情为教师答疑解难,启发教师从科研中获得智慧与力量。这些科研活动营造出了浓浓的科研氛围。教师耳濡目染,逐渐把科研当成“正事”,鼓起了落实研究措施的劲头。

四、研究成果真实,提倡表现形式多元化

研究成果真实,就是成果是实际存在的、符合客观事实的,体现了课堂文化优质化的内涵。

1.改进结题策略

研究成果评价是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成果的评价上,强调实践价值,以能否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能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研究成果的根本标准。教师的课题研究,什么时候实现了“三能”,就什么时候申报结题。这样既可按预定时间结题,也可提前或延后结题,重在实际进展,十分灵活。对个人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鉴定,本着既讲求研究的质量,又调动群众研究的热情的原则,只要研究者在某一点做法上实际管用、学有效果、是真成果,就视为合格,就可结题。反之,成果是虚假的,就不予结题或延期结题。

撰写论文是课题研究重要的成果形式,研究者也应善于从理论层面梳理,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然而,在个人课题具有全员性的现实面前,每项研究成果都要求写论文就有些苛求了,不仅会出现拼凑抄袭应付结题的不良现象,还会使研究高不可攀,挫伤群众研究的积极性。因此,在成果形式上,为了有利于课题研究大众化和常态化,我们不一味追求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倡成果形式多元化。可以是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教学随笔、反思笔记、经验总结、教学展示、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等。

科研课题转化篇(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12-04

一、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教育研究方式的转变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和实施,预示着由经济、社会转型所驱动的教育转型的到来。这种转型清晰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看,要求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二是从社会需求的层面看,要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三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看,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最为鲜明地体现在“从效率到公平”、“从外延到内涵”、“从数量到质量”三个方面,而这三者又以“质量”为标志而紧密相联。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发端,推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必然经历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到结果公平的实践路径,由此公平问题与质量问题紧密相关,“公平”的最终结果是“质量”的公平,是使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更好发展的“公平”。在经历了“十五”、“十一五”学校教育逐步完成外延扩张的背景下,内涵发展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要追求。围绕着“质量”配置教育资源,以提升课程与教学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内涵提升的重要追求之一。由此“内涵”与“质量”建立起实质性的紧密的联系。

“十二五”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围绕着“质量”,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转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质量观,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一是面向全体的质量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质量,即“公平”的教育质量观;二是全面的质量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而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单一要求;三是学生天性和个性得到良好发展的质量观,即有利于形成学生潜能、特长和优势的质量,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质量;四是健康成长、负担较轻、学习愉快的质量,是能够保持孩子阳光而灿烂的心态,能够面对现实、热爱生命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质量,而不是“除了读书和分数”什么都不知道的质量;五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和现代技术的质量,质量中包含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充分因素,而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死揪”所取得的“高成绩”。总之,我们所说的质量,是一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质量,是回归教育本义和真义的质量,是一种体现基础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时代精神的质量。这是今天我们理解和认识“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核心也是最本质的要求。

在教育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和条件下,对作为服务和引领教育实践的教育科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十二五”的教育科研工作会发生什么样的积极变化?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五点:

一是需求的广泛性。随着教育实践“从效率到公平”、“从外延到内涵”、“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和深化,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回到规律本身成为必然选择,因而各级各类教育实践对教育研究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这种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而快速地增长。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数量扩张型”的课题研究很难避免并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服务的多样性。由于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实质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课题研究服务将会拓展为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的多样化的教育科研服务,教育科研的工作方式相应地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是品质的专业化。相对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本来就应具有更为专业的品质,伴随着教育实践专业化品质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教育研究具有更高的专业品质和更高的价值、理论及技术含量,才能有效引领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

四是研究的精致化。面对着“十一五”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普及,学校科研课题和教师个人研究课题的普遍增加,如何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提高带普及,全面提高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迫切需要在研究的精致化上下功夫,以精品课题引领学校科研和教师研究。

五是过程的系列化:不满足于开始(开题)和结束(结题)的一次,将立项指导、过程指导、成果指导和运用推广,作为深化研究并有效影响实践的重要环节,强调教育研究服务的过程性甚至是全程性,尤其是如何借鉴企业的“售后服务”概念,形成系列化、配套化的“研后”服务,对教育研究而言需要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

转变教育研究的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面对课题数量持续增长的态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意识到转变科研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今天的教育科研工作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自身首先需要全面提高内涵、质量和品格,才有“资格”和“资本”对教育实践“说三道四”,才有能力进行所谓的“指导”和“引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也从“数量增长型”进入了“质量提升型”的新阶段。

二、建设精品课题以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

适应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科研的方式也需要转变;适应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科研尤其需要提高质量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需求量猛增,已开始进入明显的教育科研数量扩张的时期。尽管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和评审始终坚持着严格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比例(申报总数的30%—35%),但课题数量的增长仍然速度过快。“十一五”规划的课题总量较“十五”规划课题总量增长比例约为170%。面对这样的数量和规模扩张,从科研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

一是如何合理而有效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的需要,即不是简单地迎合外在需要和数量需求,更重要的是按照科研的方式引导内在需求,做好每一个课题,发挥课题影响实践的功效;

二是如何变革科研管理方式,按照教育科研自身的规律形成较为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全省大规模、大数量的科研管理,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原来的管理方式;

三是如何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奖励和激励制度,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在课题研究的内涵和水平上下功夫,在通过课题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引领实践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提高质量的内在目标和追求,通过激励和奖励制度的建立引领全省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实现整体的提升。说到底,就是按照教育科研的自身规律引导全省的教育科研提升质量和水平,核心是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关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要点》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间,着眼并着力于全省教育科研工作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的内涵、质量和品格,全面形成教育科研的特色、优势和品牌,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增强江苏教育科研在全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继续保持和强化江苏教育科研在全国的领先地位。①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省“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目标,“精品课题建设”成为六大目标之一:

重视和加强江苏教育科研精品课题建设。在已立项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选择一批选题好、基础好、前景好的课题,作为精品课题培育对象进行重点跟踪管理。通过评选精品课题、表彰课题主持人、召开专题会等多种措施,引导课题研究提升内涵与质量,推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整体品质的提升。②

为此,我们明确提出精品课题的建设要求,试图以精品课题建设工作为载体,转变教育科研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课题研究的内涵和质量。什么是教育科研自身的质量?课题研究的质量从何而来?我们试图建构课题研究的“内涵与质量”的核心概念,即“规范性”、“专业性”和“卓越性”。

规范性,是课题研究质量的基本保障。所谓规范性,主要指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通过课题研究学会和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明确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加强学术道德修养,自觉增强科研工作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遵守研究规范,不同类型的研究具有不同的要求、规范和标准,决策研究要做得像决策研究,要符合决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譬如一定要有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一定要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度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等。同理,理论研究要做得像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要做得像实践研究。只有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学会使用学术界的共同约定的概念和术语,才能够在学术界共认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研讨,才能走向世界和国际,而不仅仅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三是遵守管理规范,无论是开题、结题,还是过程管理、学术研讨等,必须有懂行的学科专家,必须有学术争鸣和研讨,必须保证基本的学术内涵和品位。

专业性,是课题研究质量的核心要素的表征。所谓“专业性”,主要指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升“方法”的专业化程度,即能够依据课题研究的对象和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方法去收集事实材料、分析事实材料、逻辑地做出判断,研究的结论既不超出事实材料,也不小于事实材料。方法的运用合理、有效、科学,甚至能够创造出新的方法。二是提升“学理”的专业化程度,不仅能够得到相关理论的学理性支持,而且能够较好地运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分析和概括事实和现象,不仅得出符合教育学规律和原理的研究结论,甚至能够创造出新的规律、原理和知识。三是提升“表述”的专业化程度,从课题选题的表述、核心概念的理解、事实材料的呈现、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问题的反思等方面提高表述的专业性。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反对多样化的表述,更不反对中小学倾向于一种“诗化”的、“文学叙事”的表述,但我认为多样化的表述能够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不能降低“专业”的要求和标准,必须有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和原理的内涵和品质。如果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提升专业性,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卓越性,是课题研究外部功效和影响的价值判断。所谓“卓越性”,主要指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发挥了实践变革的引领作用。即课题研究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充分发挥了认识实践、指导实践、建构新实践的积极作用和功能,或充分体现了教育变革的时代精神(侧重于政策或制度研究),或创造了新的教育学知识和方法(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二是课题研究具有较高水平。在同类课题研究的比较中,内涵、质量和水平明显较高,具有实践、理论或方法的前瞻性或突破性或原创性等。三是具有潜在的可开发的空间和品质,即有可能通过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开发、丰富和完善,使之成为江苏教育科研的品牌项目,代表江苏教育科学的先进水平,影响会超出江苏波及全国,也可能走向世界。

设立精品课题的评审,主旨目的是提高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卓越性”。我们力图将这三方面的要求融入精品课题评审的标准和要求中,逐一细化为课题研究自身的“五精”要求。试图通过全省精品课题的建设工作,加强管理、明确要求、实施引领,促进全省教育科研工作转向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

三、以精品课题评审完善全省教育科研管理和激励制度

按照现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管理体制,与五年一次的教育科学规划工作相匹配,全省实行五年一次的教育科学成果奖评审。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的三个五年计划,全省共评审了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对激励全省普教、职教、成教、高教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推出全省优秀教育科学成果,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的实践效用和社会影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教育科学成果奖的评审,也成为显示江苏科研水平、打造江苏科研品牌,推出江苏科研、学术领军人物、培育教育科研梯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但从科研管理和制度建设的角度看,仅有五年一次的科研成果奖的评审是不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周期较长,难以充分发挥过程管理和质量调控的作用。二是全口径,包括普职成高各类领域,决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多种类型,综合性程度较高,获奖面极小。三是强调成果自身所体现的原创性、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难兼顾形成成果的过程。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通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设想以五年一次的全省教育科学成果奖的评审为基础,推进每年一次的精品课题评审和奖励制度,二者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动态的全省教育科研的激励和评价制度。总体设想如下:

1.不断完善精品课题的评价标准。将全面提高科研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规范性”、“专业性”、“卓越性”具体化为精品课题的“五精”要求和标准,此为横向坐标;从课题研究的过程角度,选择“选题”、“设计”、“操作”、“表述”、“管理”五个重要环节,作为纵向坐标,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精品课题建设的主要标准及相应的内涵。现已形成初步标准并运用于第一次评审,总体效果是积极的。当然需要不断完善、丰富和提高。

2.加强精品课题的建设及配套工作。“十二五”期间每年召开1—2次精品课题研讨会,每年评出1—2期精品课题及精品课题主持人,可以分领域或分类型进行评审。“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推出精品课题150—200项,建设“三个一”的精品课题工程:即每年评审一次精品课题,编辑出版一本精品课题集,表彰一批精品课题及其主持人,以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精品课题建设工作。

3.加强后续管理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从管理的角度看,我们拟从省的层面建立精品课题管理专家组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更好地指导精品课题的后续研究。积极鼓励各市、县及相关高校根据省定标准开展本地精品课题的建设工作。从深化的角度看,我们将根据专家的意见,从评审出来的精品课题中选择一部分有重大价值、有比较优势、有深厚基础的课题,免除专家评审,直接进入下期的重点资助项目,以激励主持人着眼于长期和长线,将课题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和影响,逐步发展成为有重大影响的江苏省的教育科研品牌,真正成为具有“卓越性”的研究项目。

注释:

①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苏教科规领(2011)2号,第4页。

②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科【2012】1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Quality and Level of Education Research

PENG Gang

科研课题转化篇(6)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概况,分析了阻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原因,阐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方法,即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编写特色教材、开设专题讲座等实现转化。 【关键词】科研与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13-03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大学在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规律可知,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并遵循了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将丰富的科研成果渗入到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科研成果向学生进行介绍,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应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科研成果真正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为人才培养服务。

基于科研成果进行问题递进教学模式研究的目的是将科研成果研究背后所涉及的知识、方法、规律转化成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将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员,并将科学研究中解决的各种难题设计成不同的问题,引导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科学和工程素养。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教学,不仅使学员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更使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掌握系统思维、开放思维、深度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具备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工程思维能力,掌握工程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运用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一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概况

随着高等院校对教学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普遍认为:在高等院校,把教师的科研活动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并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是丰富课堂授课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情况来看,国内约有50余所院校进行了尝试。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的矿产(能源)资源勘查工程部级教学团队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也将最新能源科研成果与本科教学进行了结合应用。另外,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等院校也研究了科研成果在研究生教学中的转化应用。

二 阻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原因

虽然许多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探讨,但现实应用效果却很不理想。我国高校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其表现之一就是我国大学向学生提供的课程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最好的大学最多也只能为学生提供3000~6000门课程,而国外最好的大学则能提供6000~10000门课程。由此可见,课程建设引入科研成果大有作为。

课程建设未能充分利用科研成果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对科研促进教学认识不清晰。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是两项重要任务。教学是核心,科研起辅助作用。正是因为长期形成了教学核心的观念,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导致有些老师对科研促进教学认识不清晰,简单地认为搞科研就是为了申报成果,产生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本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不能被传授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多年如一日地沿用老数据、旧内容,造成教学与科研的严重脱节。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强。虽然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应用科研成果的意识,但仅限于浅淡辄止,不能深入分析。剖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把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强,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没有深入地考虑此类情况。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科研工作的短期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各种奖项,因此长期以来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教学工作。所以,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综合国内的研究应用情况来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势学科体现比较明显;二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形式比较单一,对教学应用缺乏系统性的设计;三是教师的个体行为多于集体教学行为,在应用方面缺少机制建设和理论研究。

三 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理论基础

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让教学内容建立在鲜活的科研成果之上,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之。

1810年,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并成功实践于柏林大学。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其后大学的发展,一是使现代大学具有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二是赋予了大学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相统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刻领会“洪堡思想”的实质,其精髓在于“将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教学”。

美国研究者米凯拉克和弗雷德里克,曾通过分析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86名教师在五年中科研与教学成果的平均值得出结论:在一般小型学院里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能比在规模较大的大学里更能对教学产生影响。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学者的研究也证实: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大学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科和专业的含金量,进而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指出:“尤其重要的是教学要以研究成果为内容,因此教学与研究并重是大学的首要原则。按照我们的大学理想,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进行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以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

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理论来源于国内外的学者对基于问题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案例式学习(CBL,Case-based Learning)以及探究性学习(IBL,Inquiry-based Learning)等的研究。

四 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意义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形式主要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吸收学员参与科研,科研设备为教学服务,利用已取得成果开展学术讲座,成果为学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员科技创新服务等。由于科研成果的正确性、先进性、时效性、与教学对象的兼容性等需要进行甄别、讨论、确定,所以对不同的转化形式,要对科研成果所具备的要素进行调整、设计和选取。课题组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不同形式,研究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意义和转化流程。

1.以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课堂讲授中,可以为教学增加时代性、先进性。把最新研究动态、最新学术观点、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科研成果促进课程建设

军队院校主要承担着为部队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地方院校有所不同。因此军队院校应重点编写特色课程的教材。而科研成果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将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有利于体现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专业知识研究的过程性,反映教师的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途径有很多,以课堂教学为例的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研成果。其中,科研成果的甄选要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相匹配。

其次,在甄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工程材料课程为例。该课程涵盖了许多的抽象知识,怎样引用科研成果才能让学生接收、吸收和消化知识,从而体现科研成果的“教学附加值”,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做到“知源、知取、知用”,又能全面地让学生掌握走进课堂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教学成果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在进行理论讲解和成果介绍后,一定要重视应用总结。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清晰地认识到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中是怎样应用和体现的,尤其是怎么在一般的原理中进行创新应用的,从而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五 科研成果教学资源化的应用

弹簧钢是工程材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钢种。它体现了钢的合金化、相变强化、热处理等多个原理性知识。如果单纯地讲解知识,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会十分困难。但因为弹簧钢大量地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制造业和铁路等行业中。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科研成果。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引入。以社会应用需求为主题引入。如图2所示,从目前社会热点汽车轻量化、列车高速化、运量重载化开始,提出弹性悬挂系统的要求。然后分析现有材料的缺陷,从而提出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进而引出课程所要讲的知识点。

第二,教学内容讲解与科研成果应用。钢的主要强化元素是碳,碳含量对弹簧钢性能的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淬火+中温回火”进行使用。但随着弹簧钢应用性能指标的提高,单纯依靠调整碳含量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出现了其他许多合金弹簧钢。在此过程中,引入含碳较低的如日本的SUP10弹簧钢(0.47%~0.55%),法国的45C4弹簧钢(0.41%~0.48%)等科研成果。

科研课题转化篇(7)

二是独辟溪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我们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优化课题指导过程,采取研究人员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创建课题研究载体,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每年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科研课题转化篇(8)

本课题的研究,将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同时,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向自然,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真正体会到科学课堂的乐趣,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分析与研究。

2、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基本途径。

(1)、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图像呈示、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2)、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式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强化技术等辅助手段,可以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提高课堂教学。

(3)、让学生走向自然,敢于探索,大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去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1、确定科学课教学的目标

(1)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必要性;学会提问,启发探究愿望;养成开放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根据给予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有效价值;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能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能按研究的课题,具备较独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优化科学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1) 小组化原则。

(2) 自主化原则。

(3) 民主化原则。

(4) 指导性原则。

3、科学课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2)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3)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4)帮助学生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络。

(5)让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学习。

科研课题转化篇(9)

一、转变组织方式:教研、科研、技术三位一体

进入新课程,我们对课程改革的业务指导部门教研室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整合,使教研、科研、教育技术三个板块整合为一体,确定了高度结合、重点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发展的工作策略和机制。教研板块主要围绕课堂教学研究做文章,抓好课程改革常规工作。科研板块主要围绕课题研究做文章,对课程改革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教育技术板块主要围绕课程实施的技术支撑做文章,做好应用性、辅、探索性工作。整合三个板块,就是整合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教研室由原来的三条线拧成了一股绳,做到充分互补,发挥了规模作用。“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这过程中,教研员同时也是科研员,不仅领衔着自己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的主打课题,行动和研究合一,教研和科研相长。同时,教研室还调整了工作职能,结合课改实验的具体实际,主要职能由原来的“管理、指导、服务”,转变为“研究、服务、参与、指导”,突出“研究”,强化“服务”。既体现教研室的主要特色,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和需要。

二、转变设计方式:区本、校本、师本三本联动

长期以来,教研活动存在一种倾向,即教研员唱主角,教师当配角,强调接受学习,方式单一。听课、评课、考试、竞赛,一度成为教研员工作的主旋律,过分强调教研员的主导地位,阻碍教师主体创造性的发挥。“区本、校本、师本”三“本”联动的设计策略,其主要内涵有三点:

一是使教研员工作“重心下移”。打通区本、校本、组本及教师个体的研究脉络,调整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管与被管”的关系,建立责任人与合作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教研内容系列化、教研推进层级化、教研活动日常化、教研行为制度化。

二是强化“校本”的力量。让学校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行动学习,要使教师们“相信的理论”与“实际使用的理论”趋于一致。通过校本的平台、校本的文化、校本的规约,刺激、强化、诱发教师个体的“文化自觉”,从而产生持久的“内动力”。

三是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教学是每一位专业化的教师在其专业范围内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因而,“区本”和“校本”的教研必须落实到“师本”的层面上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只有在他的实践中通过亲自尝试和摸索才能形成,而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建构自己专业实践的基础、提升实践智慧提供真实的形式。

三、转变工作方式:备课、上课、评课三“和”研讨

随着新课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学校渴望得到更加宽泛的专业支持,教师期待得到更加优质的专业引领和有效指导。而这种专业支持和引领必须基于教研人员“专业”的角色、“专业”的思想和“专业”的工作方式。

为此,我们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的“三核心”理念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的课堂教学改革“三让”研究思路。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现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上品位,有品质,成品牌。由此我们提出了区域推进“品位课堂、品质课堂、品牌课堂”的“三品”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

作为教研员,在推进“三品”课堂教学实践中,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进一步深化学科教学特色与学科教学文化的创建。于是,我们要求教研员“重心下移、位子前置”,积极倡导和教师一起备课、上课、评课的“三和”研讨方式,全程跟踪教学的过程、环节、细节,打开了教评相长的渠道。

“相观而善之谓摩”。我们坚持每学期均举办区级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使课堂教学逐步由重视展示课、公开课向重视常规课转变。并要求教研员就教学方式的转变某一专题和教师一起备课,一起上“同课异构”课,课后组织反思诊断。并将具体课堂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或“经验”聚焦提炼、举一反三,在“学科中心组”和全区学科会议上总结反思,为教师揭示“三品课堂”的操作要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课堂教学改革。

四、转变话语方式:对话、生成、分享共生共长

转变教研的话语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教研的统一、权威控制、终结性评估和形式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就是要改变教研活动内容蛰伏于形式,教研活动展开受限于方法的教研形态,就要从关注质量标准化的话语系统走向关注意义生成的话语系统的转变。

首先要着力转变教研员的角色。改变教研员的“命题员”、“验收员”、“评价员”和“教练员”角色,让他们成为“运动员”、“观察员”、“指导员”和“参谋员”。

科研课题转化篇(10)

[关键词] 生本课堂;本土决策与行动;教与学行为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本课堂受到普遍关注,相应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持续发生变化,鲜活的生本教学经验层出不穷。但不接地气或不符合本地情况的复制、移植很难存活长久。本土化的教学研究成为趋势。如何打开生本教学之门,架起本土化课堂之灶火呢?长海县结合海岛区域特点和学校状况及学生实际,做了如下探索。

一、直视问题并形成本土化决策

纵观当下各地的课堂教学,不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就是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从学校层面来说,缺少真正叫得响的课改典型;从校长层面来说,花大气力研究课堂教学并卓有建树的校长少之又少。许多学校的教学改革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更有甚者,传统教学的糟粕至今还被我们某些教师当做传道授业的法宝。不少学校大多还是教师控制着课堂,甚至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内容方面,将教材的知识看成全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偏重于机械训练和灌输式教学;在学习评价方面,以单一的分数为评判标准。这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行为,无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

针对这种情况,长海县教育局审时度势,经过通盘考量,从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入手,提出了适合本土特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实效,首先,制定《长海县中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实施方案》,以规定性动作、创新性举措推动全县中小学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其次,发挥科研的促进作用,领导身先士卒,一把手亲自主持课题研究;再次,教师进修学校发挥业务统领作用,以各学科研训教师为纽带,制定学科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方案,进行实地指导和专题培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和行为转变;最后,实施主体在基层,基层学校立足校情,依靠教师,具体抓落实。这样,形成行政牵头,业务引领,层层落实的课改格局

二、开展创造性的本土化行动

形成一个好习惯和改掉一个坏习惯同样难。要改变教师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和学生习惯了的学习方式,不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长海县精心设计各项工作,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线,突出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这个工作重点,“教科研训”四位一体,促进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研究,以片际联动、网络支撑、集中研训、校本研修为支撑,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一)研训教师先行

1.提高认识。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专题培训会议,强化研训教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主动意识,让其勇挑重担,乐于奉献。

2.加强学习。组织研训教师系统地学习关于中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的实施方案。教育部门制定、修改、完善各学科课堂教与学行为指导意见,以专刊形式下发各校;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科课程,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3.强化责任。基层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只有上下同心,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课改的伟业。通过学期例会,强调研训工作核心,使基层学校明确课堂教学研究方向,以提高基层学校参与课改意识。

4.把握对象。实现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研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队伍,根据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和需求,找准优势与不足,确定培养对象与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为有针对性地服务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二)创新研训方法

1.片际联动与送训下校双管齐下

因为转变教与学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使每位教师明确为什么要转变,转变什么,怎么转变。因此,教研部门结合长海地域特点,采取片际联动与送训下校的方式,对全体学科教师进行转变教与学行为的专项培训,使参训教师体会到陈旧的教与学方式对学生发展的阻碍,也充分认识到转变教与学行为势在必行,思想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互动、答疑、引领为主要形式的培训中,教师亲身感受到转变教与学行为的核心理念与操作要求,提高了转变教与学行为的思想意识,明确了具体实施办法。

2.细化研训的本土化行动

为了使前期培训能快速转化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教研部门依据进修学校的工作部署,不等不靠,衔接调研链条,扎实研究、主动实践,立足点校,开展多样化的主题调研,跟踪把脉。一是校本研修现场式,组织年级组或学科组集体备课、课例观摩、主题互动研讨、专业引领。二是课例引领式,研训教师指导学科教师备课、上课,学科教师观摩,围绕课例进行教与学行为转变研讨。三是骨干示范式,发挥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示范引领。四是沟通互助式,研训教师主动与学科骨干交流,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寻求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口。五是主题调研,做到对教师从理念上进行引领、在行动上以指导,让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教与学的研究真正落实在课堂,收益在学生。

3.以培训引领前行的方向

学科研训教师利用集中研训时机,加强理论培训和专题辅导,并通过课例引领,促进教师思考:“目前,我们应改变什么?”“面ο质担我们应怎么做?”使教师对教与学行为转变引起高度重视,尤其从方法上,对学科教学如何落实提供教学模式参考,让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投入到教与学行为转变的实践探索中,激发教师探究的决心和信心、耐心和恒心,努力促进课堂教学的大改观。

4.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311”校本研修互助网活动是长海县教研活动的一个特色做法,即每个学科以1次集中研训、1次片际教研和3次网络教研形式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依托学科QQ群和“一师一优课”的“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联系各校学科教师,建立起网下与网上的交流空间,带动学科研讨活动的进行。通过主题学习、互动交流、观点碰撞、经验介绍、总结升华等系列环节,在虚拟空间把教师的思维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家出奇招、说疑惑、点迷津、学方法,真诚互动,互相借鉴学习,并最大限度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使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积极走出去进行交流学习

鉴于各校的实践探索,基于需求,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组织多次赴天津普育学校进行“影子”培训,让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对普育学校“勤劳真实”办学理念有了深刻理解,感受和谐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三级建模、课堂教学三要素、“三真三实一及时”教学策略的妙处,体会真实德育的魅力。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导学案使用及知识树构建方面进行重点学习,并且通过骨干教师与普育学校教师的同课异构及初中校长论坛展示学习成果,再以片际教研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汇报,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效果。

(四)以“四化”叩开生本之门

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应回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核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结合目前课堂状况,建设生本课堂,从本土的“四化”做起:

1.教学要求常规化

就是把复杂的教学变得简单。这种简单,对于学生而言,要读懂教材提出问题、面对问题说出过程、总结归纳找出规律、编制习题巩固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的不讲。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讲就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最终营造出教、学、做互助合一的生本化课堂。

2.教学过程程式化

“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是改变教学行为,改变教学行为,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学好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准确地指向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当“课堂”变成“学堂”,课堂才是生动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态的和有生命的。

3.学习过程合作化

改变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合作、对话、展示,支撑起有意义的学习,架起一座由“自主”通往“探究”的桥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对重点内容产生深刻认识,理清因果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习题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里,需要教师在合作前引导,合作中疏导,合作后督导,小组合作才会更有效。

4.教学提问通俗化

问题是教学的的关键。一般,课堂提问是教师的“专利”,但如果教师改变一下做法,变一味地由教师提问为鼓励学生提问,用学生的语言通俗表达出来,可能效果更好。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最能反映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也赋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能有效地控制学习的进程,还能增强他们探索知识的信心。

(五)本土做法显初效

在一年的教科研训合力作用下,各学科教师普遍能够接受教与学行为转变的理念,能够从实践中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得到探索、应用,课堂教学有了一定改观;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使用等改变了学生原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主流。有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级评优活动中取得佳绩;注重成果提炼,很多教师撰写了大量关于课堂教与学行为转变的教学设计、实录、反思和体会文章,并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

三、角色定位与分工合作

变革课堂教学,还课堂教学本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集体合力、团队攻坚,需要每个岗位各位成员的积极作为。

(一)校长是教与学行为转变的主导者

俗话说,会管理学校的校长管课堂,不会管理学校的校长管门房。一所学校少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好了,靠的是教师个体的主动与自觉,多数教师乃至全体教师的课上好了,靠的却是管理。所以,能否优化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校长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校长,要深入课堂,研究学情、教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从而引领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想成为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型校长,就一定要潜心治教、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切实成为教与学行为转变的主导者。

(二)教师是教与学行为转变的集大成者

课堂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作为与否。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管理好教师自然是学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课题。一个成功的校长能让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就是人人成功、各得其所。因此,学校要从制度管理入手,对教师的心声、需求加以重视,建立起着眼于教师发展的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制度,并通过这些具备积极意义的各项制度的制订、完善与落实,调动起教师主动工作乃至创造性工作的情感,让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使制定管理逐步过渡为一种职业自觉,形成高尚的职业习惯、文化习惯,从而为本校教与学行为转变工作身体力行,大胆探索,勇于奉献。

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团队合作。要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支持性专业团体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借助校本研修平台,对教学策略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课题转化篇(11)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部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7章共30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部级课题由教育部或部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部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