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理论知识与实践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3:54

理论知识与实践

篇(1)

分类号 G250

知识链接的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息息相关。所谓知识链接是指“在知识节点的继承性和逻辑性基础上,通过知识关联将具有同一、隶属、相关关系的单元知识,按照一定的需要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序列化或结构化的知识集合,继而构成知识网络的一种行为。”知识链接是知识服务的基础,能够实现多个学科、多种类型、多种媒体、多数据库存储的知识之间的无缝链接,满足知识的互联互通、准确定位和快速获取的功能。

随着信息载体的演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阶段后,逐渐向知识服务过渡,即提供服务的对象逐渐由文献单元、信息单元深入到了知识单元。与此相对应,我们认为知识链接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次嬗变:在信息服务工作早期,图书情报机构主要借助文摘和索引开展信息知识的查找和提供服务,形成了以文献为逻辑起点的知识链接服务方式;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服务尤其是数据库服务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以超文本信息链接为逻辑起点的参考链接服务成为此时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21世纪初,随着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图书情报领域,为解决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困境,信息服务工作将逐渐由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形成以知识元链接为核心的知识链接模式。

1以文献为逻辑起点的知识链接(文献服务时期)

贺德方教授认为“在图书馆领域,知识链接的发展首先出现在文摘和索引服务。在电子文件出现之前,文摘和索引服务中已经采用了参考链接的方式,只是这种链接是要通过读者自身的查找完成的。”文献[3]表明,文献间的知识链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布什的As We May Think一文。

1,1布什的“memex”机制

布什在1945年发表的As We May Think一文中指出,“要确认两个概念相联系的作品之间可操作性的链接的重要性,”布什还描述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即利用所谓的“联想索引”(associative indexing),并建议这一过程是通过联想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索引。他还描写了一个叫做“memex”的理论性工具,“memex”可以模拟人脑思维机制中相关路径的思想,与目前的超文本链接非常近似。后期有关知识链接的许多尝试,包括SCI的引文链接分析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他所想象出的理论模型的具体实现。

1,2加菲尔德、普赖斯和科学引文网络

1955年加菲尔德发表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一文,开创性地提出利用论文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来探讨和分析科学活动,即科学文献的概念――科学引文索引,从而首次实现了文献间的链接。10年后,普赖斯在其论文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中,详细而又创造性地研究了科学论文之间的引证与被引证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所谓“引证网络”。至此,通过文献间的引文链接来实现科学出版物间的知识链接的意义在国际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共识。而后的无数知识链接网络图及其研究都是基于该原理以及对该原理的应用。“引文链接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科学技术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了科学技术文献内容主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引文分析理论促进了知识链接理论的大发展。

1,3布鲁克斯与认识地图

1980年,布鲁克斯在其论文The,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中首次提出了“认识地图”(cognitivemaps)的概念。他认为:图书情报工作者利用分类法和索引法对文献的标引分类都不是在组织知识,而是组织文献。按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系统只能向用户提供文献线索,用户通过这一线索获得原始文献,还需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分析才能获得所需要的那部分知识内容或情报。因此,他提出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认识地图”就是分析文献中的逻辑内容,找出人们进行创造和思考的相互影响与联系的结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找出人们思维的相互影响的连接点,像地图一样把它们直观标示出来,展现知识的有机结构。在认识地图上,每个知识单元就像一个结点或地址,处于创造它们的逻辑位置上,通过相应的关系与其他结点联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布鲁克斯的设想是知识组织的最高目标。布鲁克斯在探索知识的关联时还指出:通过关系索引把由目录耦合与同被引确立的文献网变成由知识单元直接联结的概念网,使知识体系从外部宏观结构变成内部微观结构。

2以信息为逻辑起点的知识链接(信息服务时期)

2,1超文本链接服务

超文本链接服务是被图书馆研究人员作为一种附加增值服务提出的。1965年,尼尔森首创了超文本的概念,将这种思想由线形知识载体的连接扩展到了非线形知识载体。10年之后,肯和罗德尔在此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在科学文章之间实施一项超文本链接结构作为电子档案的构想。1990年,哈里兹在The DexterHypertext Reference Model一文中提出了给超文本建立文摘链接的模型。1997年,希区柯克提出了利用联想手法与人的心智建立链接的必要性。超文本的思想最终由恩格尔巴特和尼尔森付诸实现。

2,2数据库内部的链接

随着互联网和数据库产业的发展,许多信息服务机构开始在自己的数据库内提供链接,甚至有的开始建立跨库的知识链接。亨特认为数据库的链接方式主要包括:①从书目检索结果到文章全文;②从目录服务到全文;③从引文到被引文章的文摘或全文;④从文章到后来的引文(前向链接);⑤从一个数据库到其他数据库(属于不同的信息服务机构)。亨特还描述了其他更智能化的链接方式,如:①将文章中的基因系列与基因数据库中的记录链接;②将文章中二维的化学式与三维的化学结构链接;③将文章中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与科学数据结合等。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知识链接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不仅实现了从文摘和索引到全文、从全文到全文之间的链接,而且逐渐实现了跨库数据之间的知识链接。

2,3跨库的参考链接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参考链接技术的研

究与实践迅速发展,最初主要应用于期刊论文的链接中,随后逐渐扩展到包括会议录、图书、技术报告等在内的多种学术信息资源范围内,为构建开放的、完整的Web学术信息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黄敏认为,参考链接指各种信息对象(如文后参考文献与其全文、各种书目信息与其全文等)之间的链接。在学术信息资源环境下,参考链接则指任何文摘索引与其所标引文献、文后参考资料与被引用资料等之间的链接。其中,反映学术信息资源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的链接被称为引文链接(citation linking),这种链接包括从当前论文到其所引用文章的backwardlinking与从当前论文到所有引用了它的文章的forwardlinking。

从实现机制来看参考链接有静态链接与动态链接;从实现框架来看有封闭式链接与开放式链接。前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链接目标是否已在链接实现前先行生成并存储起来,若是则属静态链接,否则为动态链接。而后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链接系统的资源覆盖范围及链接在其使用环境中的适应性,若链接资源局限于其提供者所能及的范围且链接对其使用环境没有适应性则为封闭式链接,反之则为开放式链接。链接机制与链接框架密切关联,封闭式链接实现的是静态链接机制,而开放式链接实现的则是动态链接机制。

早期的参考链接技术基本上都采用封闭式链接框架,它最大的弊端在于封闭式链接方案直接由其提供者预先设定,局限于链接提供者的资源范围内,不能考虑最终使用链接的用户所处的不同信息环境这一因素,因而不能支持第三方(如用户所在的图书馆)的参与以综合其本地资源提供本地化的链接方案。相应地,这种参考链接实现的是一种静态链接机制,即信息对象间的链接已预先计算好并存放在链接数据库中。

为了提供基于多样性信息环境的参考链接服务,链接的目标就不能单由链接提供者来预先设定,而应该综合考虑和反映链接提供者、用户及其所处机构的信息环境及意图。这样的参考链接框架被称为开放式链接框架。与上述封闭式链接不同,它实现的是动态链接机制。动态链接的核心思想是将链接服务的提供与提供链接源的信息资源分离开来,解除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得由最终用户所在机构图书馆所控制的第三方组件可加入到链接过程中成为目标解析及服务提供的主体,这种第三方组件即为链接服务器。目前动态链接服务器有OpenURL、SFX、DOI等。

3以知识元为逻辑起点的知识链接(知识服务时期)

知识服务需要改变目前知识的组织和文献的索引方式。未来的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应以知识元为基元,以知识元链接为枢纽来构建知识组织的神经系统――知识网络和语义网,最终实现智能知识服务。

温有奎等认为,知识元一般为一个公式、一个定理、一段叙述或一组图解操作等,它是知识的基本单元,由不能再分割的框架结构表示。“知识元”构成了语义网格的知识资源单元,是问题求解的资源,是知识网格的核心。知识元的语义链接能发现新的知识关联关系,可成为人们利用语义网格发现新知识的工具。“知识元标引是实现知识增值的第一步,是开展知识服务的基础”。

3,1知识元链接原理

以知识元为逻辑起点的知识链接一般过程为:知识元提取,知识元标引和知识仓库建立,知识元链接。

3,1,1知识元的提取文献中的知识元一般是隐含的,如何准确地提取隐含在文献中的知识单元显得非常重要。谈春梅、颜世伟对网络专题知识组织和知识元自动抽取系统进行了开发设计。赵火军、温有奎在科学引文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引文关联的方法来提取文献知识元的思想;通过引文链提取文献特征句子和参考文献特征句子,表示成本体,并比较相应本体之间的相似度,给出了本体相似度阈值。结果证明,用引文关联的方法来提取文献知识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1,2知识仓库的建立知识仓库构建一般以知识元为基元,以知识元链接为枢纽。姜永常认为既然人类知识结构是由不同的知识单元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每个知识单元又是由不同的独立知识元通过知识元链接排列组合而成的,那么不同知识之间就可以通过知识元链接形成不同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整个知识结构的知识网络。因此,知识仓库即可凭借知识元链接这个枢纽,在知识网络中实现对任意知识元和知识单元的存取。其构建一般经历文献信息的知识元抽取与标引、知识元库构建,最后实现知识仓库的构建。

3,1,3知识元链接 温有奎教授在布鲁克斯(Brookes)提出的情报科学的基本方程:K(s)+I=K(s+s)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知识的进化结构公式:K(s)+N(K(e)+K(s))=K(s+s)。式中K(s)表示知识结构,K(e)表示知识元,N表示向导信息导航变换。随后构建了知识元链接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该知识元链接框架强调向导信息与知识元本身的直接一体性和导航链接性的双重功能,表明了向导信息与知识元、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组合增值变换规律,改变了人类以往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的方式;为实现以独立的知识元为单位的知识组织、知识检索、知识集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温有奎认为“它(知识元链接)与引文索引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是文献链而是知识网络链”。

3,2知识元链接与知识服务

由于文本中的知识元不是孤立的,知识元之间、知识元与文献单元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一个知识元的描述和定义一般也与其他的知识相关,所以可以通过文本中的知识元及知识本身的定义和描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文献之间的关系,实现知识元的耦合。这种知识元链接方式可使用户全方位地获取关于某一知识元的静态和动态的信息集合及关联信息集合,从而把握知识发展的脉络。在知识元链接系统中,用户自由地重组知识成为了可能,知识得到了延伸和扩展,信息服务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3,3知识元链接与知识创新

若将知识元库中的相关知识元名称与知识元内容、知识元内容与知识元内容之间进行导航链接,知识的组织结构由等级式转向网络式,新知识产生和知识创新成为可能。

4结论

篇(2)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1)05―0009―08

只有了解了一种理论的根源与目的,才可能理解这种理论。实践存在论美学需要赢得这种“理解”,为此我们需要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和理论目的进行一个总体性的介绍,而为了回应诸种商榷,同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也需要把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建构之初就一直苦苦探索的一些最核心的问题交待给读者。近几年针对实践存在论最初的指责是,实践存在论美学把马克思和存在主义搅在一起,然后把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全部加在实践存在论美学之上,这种批评实际上弄不明白“存在论”(ontology)和存在主义(existencism)之间的区别,望文生义地以为存在论就是存在主义。之后的指责是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然后认定海德格尔是主观主义唯心论,是与马克思的“客观的唯物主义”不相融的,进而把所有关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批评都移植到“实践存在论”身上,这种批评实际上弄不清楚主观主义与主体性之间的区别。第三种指责是否定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实践概念的阐释,认为实践存在论泛化和解构了“实践”概念,是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第四种指责宣称实践存在论美学对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探索仍然是形而上学式的,是本质主义的。第五种指责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对马恩经典名著的解读是用海德格尔和后现代思想歪曲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综合近几年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它被指责是:存在主义、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要回应这些批评就必须先表明我们的立场,描绘出我们得出结论的过程,再来看看批评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所以需要明确地给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资源的谱系,也需要指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在哪里。必须承认,有许多批评是建设性的,比如张弘先生在《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形成及其问题》一文中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问。笔者认为张先生虽然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形成存在误解,但他提出的问题需要并值得再回答一次,因为正是这几个问题上形成了实践存在论的支点。这几个问题是:“生存一存在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它对于美学的意义;实践存在论美学与本质主义的关系;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之关系;还有一个实践存在论美学一直希望商榷者来提问却始终没有提出的问题――它对于一些美学的基本问题的解答。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它会招致这么多的近乎定性式的批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描绘实践存在论美学成形的理论过程。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德国古典美学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康德美学所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性和黑格尔美学中的理性主义,特别是审美“把人提升到思想和自由的领域”以及用艺术来“表现真实”的追求,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美学主要问题的最初的认识,而实践存在论美学深化的过程,也正是对这些美学命题的深化与改造的过程。实践存在论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研究立足于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与基本思路的超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一方面和德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之间有连续性,另一方面它提供了超越和批判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维度。特别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对于形而上学的超越,这一点是实践存在论对马克思主义最感兴趣的地方。实践概念所包含的“主体性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概念所传达出人及其包括审美在内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的结果这一思想,引起了实践存在论者对于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最初怀疑,从先验层面上追问审美的前提和从理念与感性形式的辩证关系中求解美的本质这种理论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实践存在论者接受了实践论的最初影响并且坚信:审美活动先于美,艺术活动先于艺术。

实践存在论的第二个理论资源是对现象学方法的学习和使用。现象学对传统本体论与本质主义的超越和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超越,引起了实践存在论者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更深入的反思。从康德到胡塞尔再到海德格尔,之后是英伽登、杜夫海纳、梅洛・庞蒂、盖格尔等人的理论著作都成为研阅的对象。现象学的方法对实践存在论的提出提供了莫大的启发,实践存在论从方法论意义上学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林中路》、《路标》,当然还有英伽登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与《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顺着现象学之路,实践存在论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解释学,特别是《真理与方法》的影响,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方法论上所给予了的诸如“生成”的观念、非现成性识度、“存在”的过程性、非实体性思维等等都成为实践存在论的基本理论方法。

实践存在论也受到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福柯与德里达等后现代思想家的影响。这强化了实践存在论者对艺术与审美的社会历史性的认识,及对本质主义的局限性的认识,而对非同一性和“中心在结构之外”等思想的理解也让实践存在论对本质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产生了自觉的反思和拒斥。需要指出,当实践存在论者受到现代思想方法的启迪后,就具备了一双“现代之眼”。以这双“现代之眼”来反观德国古典美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就能看到一种批判的立场和超越的方向。这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初衷,而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争议也在这里产生。

争论首先集中在实践存在论对马克思的经典原著的解读。我们认为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与现代哲思之间有对话与理解的空间。当我们反思的对象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些基本命题时,《手稿》、《关于费尔马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身就提供了新的立场与方法,我们从中已经认识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客体的前提,审美主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而不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这种认识和我们后来获得“现代之眼”后的认识一致,或者说它被现代哲学强化了。因此当我们再读马克思经典原著时,就更关注其中真正具有现代方法论性质的部分,传统上从认识论角度对马克思的解读和本质主义式的解读已不能满足了――世界是物质的我们不反对,我们更关心的是,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的物质性不是实践前提,而是实践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我们更愿意汲取那些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方法与思维方式不同的部分,而非简单地翻转过来的德国古典哲学。

我们对现象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也成为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对海德格尔思想方法的吸收。海德格尔最初传人中国时是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被接受的,翻阅上世纪80年代的哲学史与美学史著

作,很能说明这一点,但随着海德格尔译介的深入,这种偏见应当被放弃了:他首先是一个现象学家,其次是个哲学史家。仍有一批学者停留在80年代对海德格尔的认识中,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存在主义,然后把对存在主义的批判直接加到海德格尔头上,由于我们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方法,这种批判又直接加到我们头上了。结果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就成了我们和批评者争论的焦点,批评往往指向海德格尔,通过对海德格尔的定性从而给实践存在论美学定性。同时大多数批评者对现象学的方法实际上并不了解,所以批判没有指向我们对现象学方法的应用,而是把我们应用现象学方法导出的“生成性与构成性”、“非实体性”、“意向性”等观念与方法看作对唯物主义的反动而归入唯心主义,结果对现象学方法的介绍和普及也成了我们在反驳文章中刻意去做的工作。我们认为,理解海德格尔,理解现象学的方法,是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的必由之路。相比之下,我们在实践存在论美学中对英伽登和杜夫海纳的吸收却没有被关注。

对解释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使得我们受到了主观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指责。解释学是在“生成与预觉”的角度对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化,而解构主义并不可怕,它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思,是对实体性思维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反思,它和西马的非同一性思想、“星丛”观念是一致,而批评者似乎总是把解构主义与消极否定、意义颠覆等“后现代性”结合在一起,拒绝接受其中积极的因素,而我们认为相对于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其中有更现实、更合理的因素,因此当我们被指责为“解构主义”时,我们并不“理解”这种“指责”。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

我们用“现代之眼”重新审视“实践”概念和“存在”概念,发现了一些超越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新意,看到了两个概念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本质主义、先验论、观念论的可能,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同时在现代哲学与马克思思想两种超越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理论上的相通之处,而这种相通之处――二者在思想方法上呈现出的“生成性”、“活动在先性”、“非本质主义”和对经验过程的重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理论兴趣。因此我们致力于描述这种相通之处,并且利用它超越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观念论倾向。可以说现代哲学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形而上学的部分和实践哲学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形而上学的部分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支点。

要描述出这几个支点并不容易。我们首先需要描述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主客二分与形而上学部分。这就关系到对实践概念的理解问题,这是实践存在论受争议最多的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对固守在认识论角度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待实践概念,前者只承认实践是认识的一个环节,拒绝把实践上升到存在论的程度;后者把实践看作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劳动,拒绝从哲学角度思考实践概念的意义。前者说我们唯心主义,后者说我们泛化“实践”。因此描述实践概念的历史与内涵并揭示其中的存在论意义就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重中之重,这个任务主要是由朱立元先生完成了。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对实践概念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在其基础上为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奠定解释学前提,然后通过对马克思经典原著的细致研读,总体上把握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具体内涵。朱先生的结论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概念的使用是广义的,实践的意义实际上既包含了作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宗教等人的现实活动,还包括了艺术、审美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劳动。”。这就为重新整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反思实践概念的哲学意义,这个工作我在《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中作了初步尝试,并有失草率地把“实践”上升为终结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之后我们从卢卡契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得到启发,然后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基础存在论”中得到了对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更深刻理解。

问题的焦点在于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究竟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有之意,还是我们“赋予”其存在论意义?对实践概念之存在论意义的探索究竟是一次考古,还是一次酿造?朱立元先生坚持是一种考古,因此不断地在马克思原著中搜罗耙梳,以无可辩驳的材料证明马克思使用“实践”概念时本身具有存在论维度。而我则从现代存在论的角度反思并建构实践概念的存在论意义,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马克思的实践观改变了传统“本体论”追问“存在问题”的方式,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人类生活的现实感性世界不是外在于人或与人无关的,“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换言之,人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乃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存在问题,包括人类社会、感性世界、自然界的存在,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之中才呈现出来、成为问题的;存在者之存在不是自明的,人的社会实践是它的前提。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和基础性(并非时间上的先在性)。借助这种优先性和基础性,人建立了自身在存在论领域内的主体性(康德建立起了认识论领域内人的主体性)。即一切存在问题只有在人的社会历史实践、在人的生存活动中才成为问题的。如果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外部世界的实存性和先在性(即客观性)本身并不构成问题,也没有意义;问题是你作为人是如何意识到它的实存性和先在性的?只有当自然对象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和实践的对象与内容,它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才会向人显现出来。因此,存在的根据不是任何超感性的、经验活动之外的实体,包括所谓“物质实体”,而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世界”之为“世界”的根据不在于世界之外的超感性实体,而在于它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内在关联。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说,对对象、感性、现实,都必须从主体的方面,把它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句话倒过来就是说,一切对象只有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的角度,才可能得到理解。

这个结论和传统认识论框架下讨论实践概念的思路不一样,也和物质本体论的思路不一样,争论由此产生:马克思的哲学究竟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存在论?我们认为物质本体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狭隘的和不彻底的误读,并且要求以实践存在论取代物质本体论,从而以实践存在论重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这构成了我们最基本的理论支撑。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另一个支点是关于“存在论”的理解。几乎所有对实践存在论的批评都是围绕着我们对“存在论”的理解展开的。对于ontology这个词的理解成为了问题的焦点,而麻烦在于,这个词的内容完全是历史性的,从其起源处到当代它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流变过程,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这个概念的内涵,结果一些批评如盲人摸象,在所难免!我们所做的,是在对这个概念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以现象学的存在观作为我们理解存在论的基石。我们力图辨明“本体论”和“存在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尽管在英文中它们是一个词,但是它的历史内

容却是相对的:当这个词被译成“本体论”时,指称的是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在探讨存在的问题时,所形成的从“实体”角度规定“存在”的一种实体主义或实体中心主义的哲学形态,这种哲学把事物的存在作为自明的,在此前提下去追寻“存在者”确定不变的“实体”或者“本体”;而当这个词被译成存在论时,是指由海德格尔所指明的对存在问题之思考的新维度。海德格尔通过“解析存在论的历史”,揭示了“存在”(on,Sein,being)和“存在者”(onta,Seiende,beings)的“存在论差别”。根据他的揭示,本体论只是关注了存在者的存在,而没有关注存在本身。他将之称为“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并要求直接切入“存在”从而开创了探讨存在问题的新方向,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生成性取代实体性,以非现成性取代现成性,不是追寻实体,而是描述存在之显现及其过程。因此,当下学界把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答方式区分开来,用“存在论”来标志作为一门与形而上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分支学科的“Ontology”,用“本体论”来指称存在论之中具有实体性追求的特定历史形态。为论述方便,用“传统本体论”和“现代存在论”两个术语,来标识这门学科的两种不同历史形态成了较普遍的方法。有学者作了如下分析:

存在(什么存在存在着实体传统本体论,如何存在存在方式关系现代存在论)存在论

虽然对于现代存在论的理解我们与以上引文还有不同,但必须认识到,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对待和处理Ontology的问题上是有根本区别的,不了解这个区别就不能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对Ontology的研究和问答来说,存在论构成了对本体论的超越。

这种存在论与本体论的区分,甚至是针对性,构成了我们之所以放弃“实践本体论”而采用“实践存在论”的原因,因为实践问题不是关于事物之是什么的实体性的“本体”问题,而是关于事物如何“存在”的存在论问题。为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不得不和本体论者论战,和误把“存在论”理解为“存在主义”的人论战(一批像张先生一样的学者把对存在论的历史进程的某个阶段的理解作为存在论的本质,并以这种片面的认识指责我们的理论是“本体论之误”,对于这种指责,我们希望批评者能够和我们一起去对存在论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再作判定)。当然争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主要是对海德格尔的不同理解。海德格尔的整个学说是围绕着“存在”问题展开的,但是他追问存在问题的切入点最初却是“此在”的生存论,因为“存在”问题是由“此在”提出的,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思路追问“存在者之在”的问题如何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出来,由此他得出“此在的基础存在论”。对他思想的误解几乎都是从这里产生的:一部分人因为看到了他所描述的此在的生存论状态而把他归入存在主义,另一部分人因为看到他说一切“存在者的存在”都是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的,所以说他是主观主义。而他的思路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他在其《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中讨论的是Sein(既英文中的being)的问题,可是他的出发点却是existenzial,是此在的生存状态,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德文中的表达是“existenzial―ontonlogisch”(生存论――存在论的)。这种思路使许多读者弄不清他讨论的是存在问题,还是生存问题。但恰恰是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启发,在海德格尔的思路中,一切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存在”是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显现出来的,而在马克思的存在论中,一切社会性存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二者在思路上有相似之处。我们理解了海德格尔现象学化了的存在观,因此才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存在论。

要理清这种思路很困难,这种困难使我们在对实践存在论进行表述时往往体现出“生存论一存在论”的样态,尽管我们的本意是指向与实体性的本体论相对的生成性的存在论。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存在论以及其中暗含着的“生存论一存在论”构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另一个理论支点。

在“实践”和“存在论”这两个支点上,我们的思路体现出了一种“解释学循环”,我们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待实践概念,又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存在问题,最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从我们自身的理论逻辑来说,这种融合是必然的,但批评者却不愿意接受这种“必然”,因此诸如“歪曲马克思主义”或者“把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杂揉在一起”等指责由此而生。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第三个支点是现象学的方法。这或许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待实践问题和存在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实际上是现象学式的。描述现象学的方法需要大量的篇幅,这里只是指出现象学方法对我们启发最大的部分。

首先是“通过意向性活动而构成的世界”,在这里所产生的启发是,世界不是客观地放在那里需要我们去认识的对象,而是在我们的实践和认识中“构成的”,或者说“生成出来的”。这种思路消解了认识论领域中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的现成性,也就是说,对象不是被摆在我们对面而需要我们去认识的,而是在认识行为中生成出来的;同理,客体不是现成摆在那里的,主体也不是,而是在认识行为中生成的。在意向性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生成,乃至世界的生成,构成了现象学方法对我们的最大的启发。这种启发意味着,在美学中,主体如何生成为审美主体,客体如何转化生成为审美客体都是需要描述的过程,甚至“世界”成为“审美的世界”也是一个过程。

其次,现象学所研究的是意向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关系,这启发了我们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不是单纯的主体认识客体或者主体改造客体,而是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生成着的,客体是被主体化的客体,而主体也是吸收客体的属性的客体,二者是相互推动着与发展着的。这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观念,这种交互主体性意味着人世界化了,而世界也人化了,这是同一个过程。这种交互主体性既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状态,也是文学活动的基本状态。

第三,由于生成性思维与交互主体性关系的确立,使现象学成为反本质主义理论先锋,而其中“回到事情本身”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方法是决定性的。这种思想方法超越了本质主义思维。本质主义思维源自西方形而上学视域下的实体性思维,实体性思维把事物感性具体的部分抽象掉,把事物理解为一个一成不变的自在之物,并且消解掉事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把它们抽象为一个“本质”。而这种一成不变的“本质”与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感性的多样性是矛盾的,结果这种思维把事物非本质的部分作为现象和属性消解掉了,也就是把真正现实的部分消解掉了。这种思维在现代哲学中被称为“本质主义”。而现象学把本质主义抛到了后面,以存在先于本质的思路,去追问事物的存在如何显现。只有当事物显现出自身的存在,我们才会去研究它是什么。这意味着,事物的如此这般的当下存在是生成出来的,是条件性的,没有超越性的永恒不变的实体、本体、本质。

最后,以“存在论”取代“本体论”。按现象学观点,“无论什么东西成为存在论的课题,现象学总是通达这种东西的方式,总是通过展示来规定这种东西的方式。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

能的。现象学的现象概念指这样的显现者:存在者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意义变化和衍化物”。存在者之存在作为一个过程,要求得到描述,现象学对其的描述要么如胡塞尔,描述被意识到的存在如何在意识中生成出来,要么如海德格尔,描述存在者之存在如何在此在的生存世界中生成出来。

这种方法指引着我们重新看待哲学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时,我们对实践与存在的认识都是受到现象学方法指引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背后最根本的部分实际上是现象学的方法,而所有批评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没有回应,这说明一种新方法要被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下一步

在所有批评与商榷中实践存在论美学最大的遗憾在于:我们本来进行的是一场美学探索,但人们更关注的不是我们对美学问题的解答与建构,而是我们的理论前提,而对前提的批评与其说是学理分析,不如说是“定性”,当我们被定性为“歪曲马克思主义”或者“存在主义”和“解构主义”时,这种定性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坦然承认,我们的理论是不完善的,我们正努力使其完善起来。实践存在论美学已完成了对审美活动之过程的基本描述,研究了审美主客体的生成,探索和描述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描述了审美形态的生成,所有这些描述与建构仍然是初步,需要在每个环节上再深入一些,这是我们当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还在进行理论结构上的完善。

首先,实践的存在论意义的更深入研究与描述,需要一本专著来专述“实践存在论”,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实践作为生存论和实践作为存在论之间的关系与异同,在我们现有的描述中,二者是被结合起来的,这种认识和海德格尔有关,但问题在于,生存论的存在论基础仍然是有待探明的,生存论不能直接成为存在论,实践范围内的世界的存在与实践处于其中的世界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需要被探明,存在论之前是不是可以被加上定语实践?这个问题更深层的含义是局部的存在论是不是可能?二是实践存在论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奠基性的关系,还是说实践存在论实际上内在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之中,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卢卡契的思想,把奠基于实践的社会存在与实践存在论辨析清楚。回答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意味着建构体系化的实践存在论。

其次,对自然美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一直是实践美学的主导问题之一,也是受争议最多的部分。我们试图用实践存在论的方法描述与建构自然美,我们解决自然美问题的最初思路是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与从人生境界的角度看待自然美,这个理论仍然需要深化,这个工作朱立元先生正在进行;同时自然美的社会历史生成是需要描述的,笔者正在进行研究;还有一个自然美的尺度问题,这也需要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给予建构,并找出这种尺度的生存论基础。

第三,实践存在论视野下的审美认识论部分也需要完善,需要把现象学对经验的描述结合到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中来,进而描述审美经验的现实过程,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仅仅是审美经验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审美经验自身的内在机制和审美经验的社会性内容都需要去描述。

第四,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品的存在进行奠基,从社会存在现象学的角度描述艺术作品的现实生成,这是笔者正在进行的研究。特别是艺术作品的真理性问题还没有被解决,现象学的艺术真理观是有问题的,需要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重建艺术作品的真理性,这种真理性的存在论基础只能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给予描述,这不是形而上学或者现象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探索艺术作品真理性的存在论根据这是笔者正在进行的工作。

此外,实践存在论美学经常受到诟病的另一个问题是:作为一种美学理论没有超越性与指引性。这主要是针对实践美学而发的,实际上并不成立。我做过这样的描述:“实践美学并不像它的反对者所说的那样是意识形态的宠儿或者献媚者,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硬的复述者。实践美学是具有实践性的美学理论……实践美学家们对美的认识无一例外的指向‘解放’、‘自由’、‘人的本质力量’,‘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其中深旨,无须多言。”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实践美学的新发展,秉承实践美学的“实践性”,实践本身是与人的具体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概念本身昭示着一种新的方法论意义,即把人及其生存世界放人“实践”这一物我融通互动、生生不已的源域之中。在历史性的、现实的实践之中,世界向人敞开,而人也向世界敞开自身,并且在这种相互敞开之中相互进入,相互推动,使物我处于不断生成状态。实践因此就意味着不断生成,不断突破,不断创造,这是实践范畴的精义所在,也正是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精神追求所在。我们的理论指向对“创造”、“生成”、“突破”的追求。同时,就审美的终极意义来说,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美是一种人生境界”(蒋孔阳、朱立元语),实际上是想把现代审美精神的生命关怀与人本追求统一在一起,把美、审美与人的生存结合在一起,让美和美学成为人的生存的指引,让审美成为个体实现自己和展现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存在论美学把审美和人生境界结合起来,要求以审美的方式提高人生境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审美活动上升为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这是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目的,也是实践存在论美学正在努力深入下去的“下一步”。

注释:

[1]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66-67页。

[2]朱立元:《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刘旭光:《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5][6]朱立元、刘旭光:《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页

[8]刘旭光:《境界论:实践美学的自我深化与现实关怀》,《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The Knowledge Pedigree of the Practice-OntologY Aesthetics and Its Fulcrum 0f Theory.

LIU Xu―guang

篇(3)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大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集中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必要过程,要求生产实习的内容既有广度,又要有某一点上的深度。生产实习掌握不好往往类似于一般性的参观,过于要求深度会由于学生尚未学完全部课程而使之流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从设备到技术、从定岗到管理,均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目前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实习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传统的实习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积极主动态度,加之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车间不敢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能站在一旁充当看客。往往是实习前学生的兴趣很高,第一天感到新鲜,接着就开始发憷,往后出现厌烦,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炼。

2.学生难以见到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是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建的项目,设备已严重老化,管理模式较陈旧,企业不景气,许多工人面临下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很少见到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难以达到生产实习预期的效果。

3.企业不愿接收学生的生产实习。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对接收学生实习表现得不太积极,即使接收了,也对学生在现场实习有许多限制。另一方面,庞大的实习队伍不可避免地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组织调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工厂也没有足够的培训力量应付一拨又一拨的实习生。

4.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也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大的调整。学生去外地实习的经费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不足的部分只好由系里自行解决,甚至让学生也承担一部分。为节省经费,只好压缩实习时间。

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1.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搞好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利于指导教师熟悉现场,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完成实习教学训练,获取现场工程知识的基础。

2.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是保证实习效果,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下厂实习和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同点,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实习内容和方法上指导学生,并且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纪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责。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尤其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交际能力。

3.集中实习与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

在统筹安排、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走集中实习和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根据实习计划和个人兴趣,自己联系实习地点,自我组织管理,完成实习任务。自主实习的学生须向学院递交实习单位接受函、家长同意书和实习计划书。在完成实习的过程中,定期向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情况,实习结束后,回校参加答辩和考核,并递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方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进行产学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产学合作可使学生以工人身份直接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动手操作,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技术单项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共同解决问题;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及学习工人师傅们的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从而达到较佳的实习效果。为此,我们选择与我校建立产学合作关系的单位的施工现场作为实习点,或与已落实的实习点的单位进行协商,制定产学合作协议,使实习的学生能够编入生产施工的每一班组,与工人一起进行生产施工。

5.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

严格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保证实习质量,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纪律及实习考核制度,具体做法是:(1)实习期间凡不遵守实习纪律、打架斗殴、违反厂纪厂规、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者,按实习不及格处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办法,跟下一年级学生重新实习。(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劳动纪律、组织纪律、操作技能等给出相应评分。(3)根据实习报告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报告的全面系统性、书写规范与质量、问题探讨与知识的总结提高程度等给出相应评分。(4)组织生产实习理论考试,其中主要内容是实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5)将以上几项成绩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最终成绩。

6.实结。

实习结束后,认真做好实结和交流工作。教师组织学生谈心得体会,总结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书面报告上交学院存档。

参考文献:

[1]刘国买.工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57-02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有印象,讲过的习题仍然不会做的现象,这是知识的遗忘现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的就是知识的保持与时间这个变量的关系,知识的保持状态还受主观条件制约,学习者的兴趣、态度、方法等主观条件不同,对知识的保持有较大区别;知识材料本身的特点以及呈现方式对知识的保持也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分析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保持的问题。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保持,也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使其在头脑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好的保存下来。根据认知主义学习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掌握学情,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形成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个定义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他认为:学生能否有意义的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能否对新知识起到“挂钩”的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学习实际的可能性的诊断”。因此,教师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内容所需要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和原理,如数学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还包括由概念和原理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包括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数学技能。

对一个班集体而言,每个学生的数学观念不同,教师要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新知识之间“距离”的远近,有无“空白”或者“薄弱”区域,还要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比例,实质上就是将新知识的教学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与这个“最近发展区”过远或过近都是不科学的。

二、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增强记忆的强度

在记忆研究领域中,克瑞克提出的“加工深度理论”影响很广泛。其基本认识是:人往往在不同深度层次上对各种外界刺激进行心理加工,而只有那些得到很深的加工的信息才能被长期保持下来,所谓深度加工就是赋予信息以意义,理解信息的深层含义。

(一)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力求抓住知识的本质

学生通过课本、教师、同学及其它各种信息来源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不同学生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教学中要真正使学生弄懂接触到的知识材料的准确含义。我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已知y=(m-1)x-1是一次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学生错答为m>1,这显然是不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所造成的,特别是对系数k不为O的条件是不理解的。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对教材中的语义细心推敲,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含义。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丰富知识提取的线索和通道

一般来说,教材所呈现的信息都属于数学知识的范畴,这些数学知识的表现形态不同,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类。数学基本概念、原理等属于显性知识,而各种操作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比数学原理更加抽象,更接近数学的本质,如果说数学知识可以构建成网络,显性知识就是其中的结点,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结点之间的通道,它更复杂更重要,如果没有这些通道,那些结点将是分散的、彼此隔绝的、孤立的,不能成为系统,这些没有形成网络的知识很难被学生保持并运用,所以课堂中就必须做好这些隐性的数学知识的处理。

学生对显性知识的领会容易些,而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具体化是指将这些思想方法与具体的概念、原理相结合。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应渗透数学结合思想和方程思想。具体化还指将这些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材料表现为一个可“看的见”的观念,如对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学习应用集合的图示来形象的展示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回忆失败做如下分析: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结论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指引着数学活动进程,是重要的信息提取线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数学通道形成的过程,学生不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因而信息联系渠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

(三)数学知识结构化,便于存储和提取

理论与实践表明,将数学知识形成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学生长时间的记忆。在教学实践中,当教师完成某一章的教学后,提问学生本章你学到了什么,成绩差的学生回答的零散、无规则,成绩好的学生概括性强,逻辑顺序合理,这就表明数学的知识结构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教材在每章后面的“回顾与反思”中,首先出示的就是本章知识结构图,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知识体系。将单独的知识放在体系中更容易认识知识的本质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并在以后提取运用中不断的反复强化,从而得到保持。

(四)充分练习,循序渐进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并认为比较复杂的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以“产生式”的形式进行组织的,所谓“产生式”,指的是“条件——活动”之间的联结,加强练习就是加强它们联结的强度,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成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长期的教学、充分而合理的练习才能在学生记忆中留下痕迹。

三、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众所周知,遗忘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与知识的保持相矛盾。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它提示给我们时间对知识保持的影响和复习的重要性,并指导我们怎样进行更好的复习。我认为应坚持几个原则:1.及时复习原则,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由于遗忘的发展开始很快,所以必须在永久性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进行复习,这样才能节省复习时间和复习难度。究竟怎样才算是及时,应该看学生实际水平和知识本质的具体情况,教学实践中如果发现学生识记的精确性降低,相似、相近的材料在回忆中发生混淆,对所学内容只能再认而不能回忆,表明遗忘开始了,那么就应该复习了。2.分散复习原则,教材每一章都应该进行复习,如果一章可分为几个小的单元,那么应该在全章复习之前,进行分散的小的单元复习,这就是分散复习,是与集中复习相对应的,它实际上把复习任务分解为几部分,这样可以利用及时的有效性降低总复习的难度。3.间隔复习原则,数学学习内容有自己的特色,当某一单元完成复习以后,过一段时间仍会遗忘很多,这就要每间隔一段时间要再复习了,也就是进行多轮复习。

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经历求知的过程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Knowledge Penetration and Extensio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CAO Xinli, TIAN Yi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o the domain transform domai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when students are learning in a digital filter network for example, correspond by comparing before and after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theory on the actual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easily from the Z transform,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learning theory easy to draw circuits and program thei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is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in the process, to students who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penetration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ircuits and structures, can make subsequent DSP applications while learning course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desig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by personal experience, feel the penetration and extension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Key word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course system; penetration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和仿真课程已经很好地融合进来。很多高校的信息类专业相继开设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的相关理论课程,并开设了matlab信号分析与处理等课程设计和实验。如何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完成对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的渗透于延伸,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和有机结合呢?

1 数字信号处理的作用

数字信号处理是研究把信号用数字或符号表示成序列,通过计算机或通用(专用)信号处理设备,用数字的数值计算方法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便于应用的客观规律性。

在信号处理中,很多信号比如声音信号,在时域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任何规律的,当转化成频域信号后,很容易看出来信号的相关性质,对信号的处理也更为方便。模拟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大,且抗干扰能力差;数字信号设备灵活、精确、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速度快且不失真。

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有用信号从杂乱无章的干扰中提取出来,恢复原始信号并可以对其增强。它对声音,图像,其他现实中的物理量进行信号调理、信号传输、信号接收还原、信号滤波等作用,保证信号传输质量,在电信和其它学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是对其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和滤波的理论基础,在此算法基础上,用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将其实现,这是整个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变换理论和具体实现之间的对应。

2 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网络算法原理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以IIR数字滤波网络为例。对于一个输入输出关系已经给定的系统,其系统函数或差分方程已知,可以用不同结构的数字网络来实现该系统。由Z变换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对N阶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得到系统函数的一般表示式:

(1)

如果要设计IIR级联型数字滤波网络,就要根据级联型网络结构特点,将H(z)变换成级联型一阶节和二阶节的形式。

(2)

这样,就把系统函数分解成了N1个一阶节和N2个二阶节。有了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得到IIR级联型网络方框图,如图1。

图1 IIR级联型网络方框图

3 数字滤波网络二阶节的硬件实现

第二节中是数字滤波网络IIR级联型网络结构的算法原理和系统函数分解公式,那么这样的数字滤波网络结构怎样用硬件实现呢?

从图1看出,IIR级联型网络是由M个二阶节组成的,一阶节可以看做二阶节的特殊情况。在每一个二阶节中,有四个加法环节(如图1中的圆圈标示),有两个延时单元,有四个标量乘法环节。其中的加法环节和标量乘法器可以有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中的加法器和乘法器实现,延时单元可以由触发器实现,比如D触发器。

现在以一个二阶节为例,根据方框原理图(图2)说明其硬件构成。

(3)

(4)

所以从到有两个延时电路——延时一个周期和两个周期,即为,;两个乘法电路,;两个加法电路。用硬件实现如图3所示。同样地,从到的电路结构与前面类似,延时电路可以与前面公用。

图2 IIR级联型网络二阶节方框图

图3 IIR级联型网络二阶节的硬件实现

4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知识渗透与延伸

学生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课程中了解了相关的算法原理后,并和实际的硬件电路实现对应了解,就掌握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

所以在讲授数字信号处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思想去引导学生:(1)清晰透彻的讲授每一章节的离散信号与系统的算法原理,从时域分析到频域分析,到时频变换,快速算法,到数字滤波结构及实现。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把相应的数学原理和对应的硬件结构对应起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用途。(2)在学生掌握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其在相应的仿真工具上进行算法的仿真,得到相应的系数和性能,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对算法进行改进。(3)根据前面学习的理论算法和硬件实现的知识渗透,使学生能够快速轻松地选择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实现其算法原理,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较好结合,使得学生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有了较深入和较高层次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

5 结论

论文以一个实际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范例——IIR级联型网络结构的原理,说明了教学的顺序和层次,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具体实现的渗透,使得学生在彻底掌握理论变换算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与实际动手相结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与延伸,在后续的DSP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中可以较为轻松深入地掌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洪涛,万红,杨述斌.数字信号处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贸易的方式,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手段及各环节的操作规程、参与贸易的机构等,都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实务这门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教科书内容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实务的跟踪,希望从发展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思考,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进行探讨,促进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内涵的发展。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交易大多以信用证结算为主,可以用货、证、船、款四字概括贸易的全过程,具体为寻找客户、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关报检、保险、装船出海,缮制单证、交单结汇,付款赎单、提货。在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践操作出现了许多与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同甚至相悖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跟踪实践操作的发展,随时更新我们的理论知识。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发新客户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给国际贸易带来无限商机。从事国际贸易的人都有一种同样的感受,那就是使用网络维护老客户和开发新客户变得便捷。除了参展等这些开发新客户的传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B TO B”商务网站上开发自己的潜在客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开发客户仅仅是几句话带过去的内容而已。但在现实中,这才是贸易的基础,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最难的部分。如何寻找客户,跟客户联系,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是很多国际贸易新手(有的甚至从事了好几年)的从业障碍。

教学建议:增加“交易前的准备”章节中“交易对象的选择”的内容,选择的方式。

2 “电放提单”、“无单放货”的出现

2.1 定义

在货运阶段,提单的签发和货物的提取出现“电放”、“无单放货”。随着近年来集装箱运输和先进的导航设备的广泛运用,电放提单这种新的交货方式得到迅速的推广。各国港口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港口的装卸效率提高,近海贸易的船期得以缩短。使传统的凭提单交货的操作方式显得滞后,容易造成“货等单”的不利局面,且支付较多的港口和仓储费用。电放的操作步骤:承运人收到托运人电放指示后,先收回其已签发的正本海运提单,用电话或传真等形式,指示在目的港的船代将货物放给托运人指定的收货人,而收货人仅需持电放通知单即可提货的行为。这与传统的需持正本提单方能交货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新的交货方式对于参与交易的三方影响各自不同,各当事人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也不对等。

2.2 对各方的影响

电放行为的优点:节省了正本提单在邮寄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及相关费用,回避了邮寄环节的风险,有利于加快提货速度,提高交易效率。

电放行为对各方的影响:因为无法正常采用信用证结算,出口方可能财货两空。信用证结算对于卖方有货款的保证,卖方只需要按合同要求发货,在规定的期限内,持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到指定的银行交单议付。但是采用电放交货,卖方首先要把承运人签发的正本提单交还给承运人而换得电放通知单,无法持信用证项下要求的海运提单正本到银行交单议付;而银行因为卖方不能正确提交提单,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会宣布信用证无效而不承担付款责任。对于进口方的影响进口方可以快速提货,提高交易效率。

2.3 教学建议

(1)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在贸易术语的教学内容上,增加“电放环境下贸易术语的选择”。在贸易术语教学处理时,教学内容增加“电放方式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介绍”,CIF和CFR术语成交时,作为租船订舱的卖方,是提单上的托运人,可以全程掌控自己的货物,只有在有收款把握时,才能发出电放指令。与此相反的,因为FOB是由买方来租船定舱,买方就成为海运提单上的托运人,托运人有权要求承运人电放货物,出口方则被隔离。

(2)在“结算方式”教学时,增加信用证项下“电放”风险分析,出口方选择用预收货款的方式时,应提高预收货款的比例。

(3)保险险种除了海运货物险种之外,增加出口信用险介绍。

3 集装箱提单“不知悉条款”的滥用

3.1 定义

集装箱提单中的“不知悉条款”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在集装箱整箱货运输方式下, 托运人在其工厂、仓库或集装箱堆场,自己装箱、计数、加封识后交付承运人。提单批注“不知悉条款”具体表现为:提单的正面会出现SLAC—Shipper''s Load and Count (托运人装箱、计数);SLCS—Shipper''s load, count and seal (托运人装箱、计数并铅封);STC—Said to contain(据称内装)等字样的保留性批注。这些批注就是所谓的提单“不知悉条款”。

3.2 影响

(1)承运人无法核对箱内货物,为推卸责任,滥用“不知悉条款”。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货损货差,承运人可以在提单中批注此类条款来帮助自己免除赔偿责任。

(2)对于商业信用欠佳的卖方,完全可能会利用集装箱整箱货运输自身的缺陷对收货人实施欺诈。

3.3 教学建议

(1)贸易术语讲授与集装箱交接方式相结合。在讲授集装箱交接方式时,增加“不同贸易术语下各种交接方式的利弊”。根据目前航运界状况,要完全禁止保函的使用是不可能的,保函具有承、托双方合伙对第三者收货人欺诈的性质,因此,选择可靠的承运人运载货物是十分必要的。采用FOB术语订立合同,FCL/FCL交接时,可由自己选择可靠的船公司运载货物。而在采用CFR 或CIF 贸易术语成交时,最好指定诚信可靠的船公司作为承运人。

(2)提单的种类应与产生的环境相结合。大多提单欺诈发生在装货这一环节。在装运港,责任者或者偷换货物,以次充好;或者串通承运人预借或倒签提单。因此,在讲授提单的种类时,建议使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解释提单种类中的清洁提单、不清洁提单、倒签提单、预借提单等等,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各种提单所带来的不同的贸易影响。

4 货款结算方式——T/T结算比重大幅增加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货款结算方式大多倾向于信用证结算,对于电汇以及电汇的操作,总是很简略地介绍而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尤其是老客户之间)使用T/T进行结算。

4.1 T/T结算方式及其风险规避

(1)部分货款前T/T,余款见传真件付清。此类大多现于信誉较好的老客户之间,但也存在风险。(2)后T/T,非信用证的远期付款,不管是全额还是部分货款在出货之后才进行支付的,都要进行投保,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里说的保险是指第三方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如果货款出现坏账,担保公司会支付80~90%的货款给出货人,避免可能出现的较大损失。另外投保的好处还有,担保公司在下放某客户的信用额度之前,会对该客户进行前期审核,一般来说,如果审核通不过的客户,一定是曾经有坏账记录或者信誉等级较差的公司,我们直接可以拒绝与该类客户以后T/T方式成交,规避风险,如果审核通过,也从侧面反映该客户的信誉情况良好,可以解决出货人的担忧。

4.2 教学建议

增加T/T结算方式的课时,除了T/T的操作流程外,增加此种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风险规避方式。

随着国际贸易、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会出现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我们的理论知识,以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教育理论研究者是相对于教育实践者提出的。何谓教育理论研究者?一般来说,主要指从事于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者,如对教育基本概念、命题、范畴等发展与演变的梳理,哲学基础的阐述,方法论的研究,等等。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是研究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_方面对教育实践或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对抽象的普遍命题予以阐释与论证,不断增进知识;另一方面则以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反思与提升,给教育实践者提供新的方法指导。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生产教育知识的研究较少,一是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对有关生产教育知识的认识略显单薄,即便教育理论研究者身处其中也未能完全清晰地言说如何生产教育知识;三是在传统教育知识观中,受客观知识观的影响,人们一直以来追求教育知识的普遍性、确定性、客观性,从一开始就认为教社,育知识与实践者是相互分离的,教育实践者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知识而不能生产教育知识,至于谁生产的教育知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义。

 

教育实践在改革的背景下愈发多样化和丰富,教育实践者不断探求与思索,使得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生产教育知识这一问题进入我们思考的视野。将其从被遮蔽的朦胧状态揭示出来,改变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的无力的状态,对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如何认识自己的知识?

 

教育理论研究者如何认识自己的知识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他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系。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是_种怎样的知识?就目前研究来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加之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尚难以精确界定与把握其内涵,很难达成共识。鉴于此,笔者以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其关注的重心在于“理论知识”而非“实践知识”,其知识指向是“向内完善”,即主要是关于人成长、发展的具有教育学意义与品性的知识,它是为教育目的而发生的,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描绘的是教育实践应怎样进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行动的知识。它在更大意义上应具有实践导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教育知识是一种实践知识,这是对教育知识性质的判断,其所涉及的是‘教育应当如何进行,教育者在努力产生种种影响时,应当怎样做,应当考虑什么’”,而不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控制、指导与改造,不是通过某种外在的力量而获得最大的自我认同。但当前存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在复杂的实践活动中无效的现象,即便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有影响,也只有在进入教育实践工作者主体意识之中,变成教育实践工作者个人知识的一部分时才有可能。由此可见,重新认识教育知识的性质与特性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知识不再是提供单一的规范,而是基于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或解释,它在本质上应是呈现教育实践活动的状态。

 

二、生产哪些教育知识?

 

反思当前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其不仅失落了教育实践领域应有的知识特性,变成了描述关于塑造人的行为的科学或技术规训,将教育实践凝固化、定格化、客体化,且缺失了教育实践中人的地位及对人的本性的理解。由此,针对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失真”的情况,许多教育学者提出了教育知识要返朴归真,还原其本来面目的理性诉求,而这就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转变对教育知识生产外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把教育知识从“客观知识”中解放出来,转向对教育意义与价值的可能性解释与创造性生成,它不应只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游离于教育实践层面,而更应成为一种真实的教育实践。因为,诚如“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所言,“教育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成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它更多地是一门实践驱动的学科。”

 

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借助_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实践的知识,应该包括实践类知识,是对人类教育认识、经验、思想等的概括、总结、提升,是对“何为”的实践性知识的回答。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应重在实践层面的操作,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不应是形而上的、理性的、抽象的知识,而是具有教育实践意蕴、教育智慧的价值与意义的教育知识,不是一套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现成的理论模式与技术规则,而是一种在教育理智、道德、伦理的意义上进行教育实践的教育知识。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不是教育实践行为的外在描述、分析,而是科学的,应彰显着实现可能性的实践之路。教育理论研究者所生产的教育知识是一种不确定和不完全的知识,但这种教育知识能为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一种依据,能为特定实践情境下应做什么事情做出明智而谨慎的判断,能帮助教育实践者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实践表层之下的东西。教育知识应该“用一系列的追寻、概括、判断等形成对实践原则和行动的理性洞察,从总体和基础上实现对教育实践的规范和指导”。〔3〕它是教育实践者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立足于教育实践而又超越具体实践所形成的。

 

三、怎样生产教育知识?

 

从生产教育知识的角度来看,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教育知识并非纯粹理性的活动过程,它应有其自身独特的生产逻辑或“路线”,即在对教育实践场景的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教育知识,其生产逻辑应是从“天上”到“人间”的实践理性,遵从的应是实践的逻辑而非逻辑的抽象性原则,是一种生成性、创新性、意向性的知识生产。

 

首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表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动态性、历史性、个体性、情境性不断地改变着教育实践的意向。在此意义上,教育理论者生产的教育知识“不能听凭理念层面的逻辑要求,而应是实践性”。

 

因而,教育知识的生产应源于教育实践场景中的理性判断,是在情景中总结、提升并理论化。其追求的不是客观的、普遍的、确定的规律,而应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作为首要意义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的教育知识要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发展,就必须把对教育实践的分析、评价、改进作为教育知识生产的重要出发点,在对现实的和历史上的教育实践批判的基础上表达“教育知识应该是什么”。

 

其次,教育知识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性学科,为研究及生产知识取得_个可靠而深厚的认识与支持背景,以保证关于教育实践的知识的客观和可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实践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教育实践者的实践进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判断,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教育理论研究者生产知识的过程主要是理论思考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育理论者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深厚的教育理念功底,批判性的反思意识”。教育知识是具有理论气质的,而理论气质离不开理论思维的不断提升。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对教育知识生产进行理性审视和批判性思考,对教育知识生产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等所作的规范性、规则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反思,惟其如此,才能生产出“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更为清晰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怡当性”的教育知识。

 

第四,教育经验的获得与反思,也是教育知识生产的重要前提。对教育经验的理性提升、教育规律的合理解释(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均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逻辑能力及对实践的理解力,把握教育实践者工作与教育实践的特点,理解教育实践工作者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合成的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方式、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开展的策略、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教育情景中评价学生的标准等诸多实践,在此基础上生产的知识才能“贴近教育生活的描述与朴素的分析话语,使其仍旧能够迁移到其他相似的实践情景中,为教育实践者所共同拥有,从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理解”。

 

篇(8)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的价值诉求就是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具体的多变的教育情境中,能够充分展示其丰富、多元、真实的教育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生成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具体地说,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理念,可以强化教师的实践特征,充分调动教师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可能,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和经验化的独特知识,它既是中小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理解和拓展,也是对自己个人经验的积累和领悟,是在实践的建构、组织、储存和分享中生成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中小学教师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实践理性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提供适宜的环境。实践智慧是中小学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敏捷、果断、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其在教学工作现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挖掘和提炼的,是在实践中养成和发展的现场执教行为水平和直觉反应能力,因为离开特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中小学教师就不能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就无法生成实践智慧。再者,实践的理念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因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形成到转变的过程离不开教育实践,并且通过实践还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小学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还需把自身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形成切合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正确教育观。

二、中小学教师实践的问题及审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1]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过于注重了教育理论学习,忽略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高和实践智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活动规律,漠视儿童生命主体,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失落,他们的内置性品质难以得到提升。

1.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主要表现为,当实践的主体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识难以解决问题时,需要借助于教育理论概念和判断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育理论能够为教育实践主体提高认识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并为之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教育实践主体的成长过程中,实践主体往往把教育理论作为偶然的、不系统的实践情境的反思依据,不断发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比较成熟的观点或解决策略。然而,当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却是错位的和脱节的,教育理论在思辩研究的垄断之下,缺乏理论本身应该具备的创新、批判和反思的思想魅力,不断招致中小学教师的反问和质疑,甚至是不屑一顾,造成那些看似业已被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因无法找到适宜的生存土壤,很难纳入到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之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而催生出教师新的智慧。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从始至今都因其倡导的非理性学习、自由的学习评价标准、变革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不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主要原因就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者忽视了建构主义理论与我国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不能完全相生相融的实际,把建构主义理论生搬硬抄地应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造成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仅难以消化理论,更难进行创生,其结果就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课程改革的理论预期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的根源在于其建构者的主体性危机上,因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思维模式的习惯性是受长期角色分工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教育实践主体与教育理论主体不是无条件的接受与给予的关系,而是有条件的给予和有条件的选择与接受的关系,要想使双方能够彻底地换位去认同和理解另一方对教育的认知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主体危机不仅阻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对话和相互欣赏,也使得充满思想魅力的教育理论和极具生命律动的教育实践难以找到并融的支撑点。[2]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错位的关键是要寻找到一种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某一主体内的相互融通的介质,这种介质不仅能够起到联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还能够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起到一种示范和引导作用。

2.实践性知识不足

实践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其专业性体现的保障。在实践取向视域中,实践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而生成的教学智慧素养和教育经验体系,这种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并建构的综合性知识是中小学教师特有的,它既包含缄默的隐性知识,也包含可言明的显性知识,它不仅贯穿于实践规范并指引中小学教师的言行,而且还在应用于实践时,把实践活动不断推向自身教育信念所预设的目标状态。实践性知识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效果,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行为,既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专业化地位提升的知识依据,也是中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知识观的束缚,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没有被认可,更没有意识到实践性知识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许多中小学教师忽视了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因缺失自身的体验和反思而难以形成,仅将实践性知识当作一种教育经验,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表达与文化立场,这就无形中助长了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泛滥和流行,进而遮蔽了中小学教师行为背后情境化的、丰富的行为基础和个人体验,割裂了中小学教师真实的教育实践生活,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因此,他们就难以形成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处理复杂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3.实践智慧缺失

有智慧的儿童需要有智慧的老师培养,中小学教师是否拥有实践智慧是其教育素养是否成熟的标志。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转化为情景性知识和实践智慧,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目的也是要将中小学教师培养成为开拓创新、寻求智慧人生的独特的生命个体。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处理新形势和新问题时体现出的敏锐感受和准确判断的个人智慧。

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生成受到复杂、动态的教学情境影响,所以,中小学教师自身因素往往会制约其实践智慧形成和优化。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和感触经验不同,造成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其教学实践时所产生的价值和行为效果也会各不相同,自然实践智慧形成和优化的程度就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缺乏预定的程式,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时会脱离教学的实际问题,不自觉地成为教育政策的被动执行者,无法将教育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致使他们的教育智慧无法实现;再者,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的形成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规约。在工具理性主导下,中小学教师习惯于把技能作为专业化发展的追求,使得他们的实践智慧在对技术与规范、惯例与霸权的追求中被慢慢地消解,并且逐渐丧失了其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无法在诸多的规约与管理中自如发展,最终导致中小学教师陷入了过分追求技能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的困境,进而实践智慧无法生成。

三、中小学教师实践诉求的探索及思考

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旨,针对当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就必须促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实现共生共融,丰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

1.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融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实践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理论也需要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只有完全根植于教育实践,并且以教育实践作为支撑才能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样,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理论引领,否则教育实践就会迷失方向。因此,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想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融,切实发挥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各负其责,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序对接。一方面,教育理论的主体要主动接近基础教育的实践,要从基础教育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依据他们的知识背景和实际需求,通过分析、比较、批判和质疑等研究方式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学会用鲜活的教育实践证实、丰富、滋养教育理论,只有把抽象、高深的教育理论用适合教育实践主体的话语方式解释,才能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朴实化,真正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中小学教师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并且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教育理论,学会在与教育理论主体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在理论与教育理论进行碰撞,进而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和重构,才能自觉地拉近自身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距离。为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在实践中形成全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智慧的能力,特别是重点提高核心教学能力,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

2.丰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源于实践、在动态中生成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和逻辑起点,只有通过自我的实践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加以验证,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丰富和提高。[3]提高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可以促进其专业自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立足教育实践,注重其实践性知识的不断提升。首先,中小学教师要让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变为一种自觉,要充分唤醒关于自我的实践性知识,激发自身的主体参与精神,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批判和反思,提高自主研修意识、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愿景;其次,中小学教师要生成实践反思的意识。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审视复杂的实践情境,进而不断地生成实践反思意识,形成有效的行动策略;再者,中小学教师还要构建多元的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渠道。为了借鉴他人有效的实践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深入现场观摩他人的教育实践,产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灵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来提高自身调控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收集典型的、具有启发价值的实践案例直观地接受和理解实践性知识,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更可以借助于远程教育系统等现代化的网络渠道丰富实践性知识,改革课堂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优化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

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实践智慧。一方面,要激发自身的实践创造性。新课程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每个教师实践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实践性知识的不同,在千变万化的实践情境中,中小学教师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富有个性的创造,体现着他们的实践智慧,因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有效地激发自身的实践创造,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吸纳知识,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自己和学生智慧探险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中小学教师要学会在行动研究中修正、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借助于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探索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要在实际行动中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提炼教学经验;再者,中小学教师要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趣味化、生活化和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回归学生的生活的实际,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生成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最后,要搭建实践智慧的共享平台。尽管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生活经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感悟而形成的,但这种实践智慧离不开中小学教师实践的共同体,因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隐匿在其共同体的活动之中,离不开共同体的支撑与保障,所以,必须搭建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共享平台,使中小学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能够在这个平台之上成为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和实践,并且在共同分享实践智慧的过程中,实践智慧能够得到更大地优化和创生。

总之,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彰显的实践诉求,表明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小学教师只有正确地认知教育实践本身的性质和价值,全力提高实践性知识,不断积淀教育实践底蕴,突显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师专业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和核心载体;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秉承什么样的知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展开的,课程变革的历史深刻反映知识观的变化历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知识观的变革。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知识论凸显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对正确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表述,对于我们科学辩证地认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教学实践为教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理论的产生根源。教学理论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支撑、丰富与发展,没有丰富且广泛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只会沦为空洞的理论和无聊的文字游戏。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缺乏教学理论引领的教学实践如无头苍蝇,缺少的是理性,更多的是盲动,易误入歧途。因为,紧紧把握时代特点的教学理论可以激发和促进教学实践主体不断反思、不断试错,牢牢把握教学实践的方向,推动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

因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教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自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和张力。

第一,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与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学理论的抽象程度越高,离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同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经过诸多中介因素,如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等。

如果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没有这样的鸿沟与差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区别与界限也就消失了,理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教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决定教学理论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高度,方能对教学实践有所指导。

而教学理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以牺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情境性为代价的,忽略了众多的事实与细节,因而教学理论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简单再现和还原人类丰富甚至高度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教学理论的层次性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叶澜把不同的教学理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其一就是初级水平的教学理论,即正确描述简单再现实践本身的教学理论。通过符号化的描述使该理论区别于教学实践,从而脱离了实践主体独立存在。其二就是关于对实践进行注释的教学理论,揭示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关系。其三就是旨在归结某类实践规律的教学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理论。理论的不同层次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粗暴地采用一种简单标准来衡量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不同层次的教学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指导范围,对教学理论层次认知的错误会导致对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的错位。

因此,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即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必须是合理的、适当的。这需要理论主体对教学理论做适度的概括和抽象,同时也需要实践主体学会科学合理地借鉴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使二者之间出现扭曲、错位甚至是关系断裂。

二、魍橙鲜堵巯碌慕萄Ю砺酆徒萄实践关系的弊病

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科学是知识的代表和典范,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真理,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接受和传播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这必然导致客观主义认识论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学理论很容易被教条化,成为一种封闭的教学理论,甚至有可能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因此,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出现了“质疑论”和“终结论”。他们认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命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误和逻辑前提的失限”。教学理论有高低之分,甚至正误之分,教学理论必须经过实践主体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其指导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更有甚者部分学者把“指导”演变成了“控制”。因此,部分学者指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中应避免出现万能的上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令,研究者需要根除其内心深处自我欺骗式自我保护本能,同时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反对经典科学的本质论、还原论和因果思维方式,在教育科学领域倡导复杂的、非线性、整体性、跨学科的思维方式,避免绝对化和二元对立的错误思维。

针对教条主义和官僚作风导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指导关系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质疑论”和“终结论”学者忧心忡忡,显示了广大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转而“怀疑”、否认甚至“终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过于偏激,有因噎废食之嫌,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辩证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既要承认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又要坚持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相互依存的关系,避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是如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是单向线性关系、双向互动关系抑或中介介入关系?要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与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密切相关,教育研究工作必须把研究重心置于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身上。

三、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建立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对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言说的。基于此,波兰尼认为除了“显性知识”之外,还存在一种“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他把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知识是通过用言传、书面文字、数学公式系统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此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语言文字、符号进行逻辑表述的,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面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公共性,可以通过正规的方式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而默会知识则很难通过语言、书面形式或符号进行说明和传播,不具有公共性。正是由于默会知识不具有公共性,导致教学理论主体在表达教学理论时天生就有其难以完全达意的特点,同时实践主体也因默会知识的非公共性,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实质,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经验进行理性控制并最终实现顿悟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中积极的感知世界、辨别差异和澄清事物的本质,充分发挥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 “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波兰尼指出,“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即知识的本质是默会的。

这从根本上颠覆了几千年以来依赖书面和口头方式进行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合理性。因此,不仅要重视一定量的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促进公共知识的体系化,同时注重公共知识通过团队工作、做中学内化为个体知识,个体知识通过类比和隐喻外显为公共知识以及通过分享、示范、做中学来实现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重视实践、重视参与、融入共同体的文化历史当中,加强主客体间的互动和对话,是默会知识获得的根本途径。

继波兰尼之后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默会知识论的继承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与个体心灵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中,科学是一种开创意义的高级心理活动,通过感知、理解、直觉判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好、情感,并经过个体人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的过滤,主张知识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和内部生成的。

而起源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知识论是涉及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学思想,对教育领域内的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估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建构主义知识论是知识领域内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扬弃和超越,强调学习者个人经验及履历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重要性,重视学习者对知识主体建构的重要性。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合作分享,因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

现代建构主义流派众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大致有三大主要流派:个人建构主义、激进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在补充、发展和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的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主流。

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论主要源于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这些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认知图式是结构与建构的统一,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维果茨基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科学世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并不是客观世界必然的知识。

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如下:从知识的本质上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说、一种解释,并不是绝对真理和终极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写和深化;从教学观上来看,注重整体化学习,注重大概念及情景的设定,注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主张基于互动、批判性思维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建构学生知识,主张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协商者、互动者和促进者;在评估策略上,主张评估策略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估,比如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档案袋的管理等。从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通过移植而得到的,学习者也不是被动灌输的空容器或者电脑磁盘,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这一观点正好与英国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的知识观遥相呼应。波普尔在其《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科学就是在“问题―推测―证伪―问题”这种模式中无限循环前进的。

总之,建构主义知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学习者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置身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加强与他人的交往互动,通过合作性学习来建构知识。这一观点主要从知识的主体构成(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这一向度来理解知识的基本属性,即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彼此互动和相互转化。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继承和发展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二者都承认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知识的影响,默会知识论强调个人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则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和默会知识论都强调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互动,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它在知识观上与默会知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传统知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个体知识受到压抑,过分注重公共知识的传递。固然,公共知识在保证知识的系统化、可传递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它过分强调知识的公共属性和客观性,而忽视乃至否认知识的个体属性,把知识仅仅看成是社会的公共产物,个体知识则被排除在外。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客观性”标准的被证伪和现代知识论中知识的“文化性”标准的提出,个体知识理论的提出显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凸显了知识论中“人”在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顺应了当今时代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并重的教育发展的潮流。

正如余文森所言,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以至无穷。同理,由个体知识公共知识个体知识公共知识……无限转化、提升,以至无穷。这正是人类知识产生、发展、进化的基本途径。可见,默会知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更注重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转化的知识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脉相承的。

四、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之,教学理论是理论主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提升的成果,凝聚着教W理论主体的智慧,其中必然有教学理论主体对教学实践的主观认识或者主观评价,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的烙印,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思想会给教学实践主体以启迪;教学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来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分析教学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恰当地引入教学理论,让教学理论与时俱进,这都应成为每一位教学实践主体认真思考的问题。广大教育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尽快从传统知识观向新的知识观转型,尽快转变角色,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协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从单纯的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0-161.

[2]彭泽平.对教育理论功能的审视和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3]Michael Polanyi. Knowing and Be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144.

篇(10)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本文的教育学知识是指作为知识存在的教育学,也就是所有通过教育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者说是所有构成教育之学的知识。

一、实践理性的特点

1.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理性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人类关于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理论理性,人类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就是实践理性。在两种形式中,实践理性是作为人类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它高于仅以合对象、合规律为根本标准,也高于仅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如何”为主要目的的理论理性,是主体观念掌握外在世界和观念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最高形式。康德最早认识到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他认为,理论理性是机械的、必然的、因果的世界,实践理性是目的论的、自由的世界[1]。实践理性优先的基础在于:不是在理论理性那里,而是在实践理性那里才能达到对自由概念的确立;与此同时,在理论理性批判里不认为是矛盾但又没有得到确认的东西,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却又被确认下来。

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实践理性之所以高于理论理性,在于理论理性是求真,而实践理性不仅求真,还在此基础上求善,在理论理性提供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如何”、“怎么做”的问题,实践理性以合目的为根本标准,期望创造应当存在的东西。

2.实践理性的特点

第一,现实性。实践理性直面人的生活实践,是立足社会现实的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人的生活实践的理性形式。真正的实践理性应是直面现实的。

第二,价值性。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人与世界关系“应当如何”的反应,是“求善”的智慧。表现在:一是选择和确定实践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二是对实践活动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三是人们对实践活动是否适合社会行为规范等所做的社会价值判断。

第三,目的性。实践理性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己目的的理性。目的性是实践的本质特点,也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建立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的。

第四,情境性。实践理性是特定情境中的选择。由于实践情境带有多种难以预料的可能性,需要主体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理性基础上的灵活的实践之知,情境性也决定了实践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存在,从无限可能性中予以选择就需要实践智慧。

第五,创造性。实践理性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意识,且在这种批判否定和超越中实现对现实可能性的不断建构,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现实客体和创造新客体的过程。实践理性所选择和确立的客体发展的可能性趋向是一种对外部客体未来发展的“理想状态”的观念预设,是对理想客体的观念创造,特别是在对客体发展多种可能性的选择过程中也体现了高度创造性。

第六,理想性。实践理性意味着对当下人与世界关系现状的不满足,是一种含有超越现有人与世界关系状态,改造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欲求。实践理性的确立和建构,意味着主体按照自己的需求、意志、能力和客观条件来确立人与世界的关系应如何的实践目标,这一目标是对外界客体未来发展的理想状态的观念预设,是一种对主体所追求的未来实践活动结果——理想客体的观念创造。

二、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

教育学是植根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而且指向实践的实践之知。赫尔巴特最早强调实践对于教育学的基础性和优先性,杜威也曾主张“教育实践不能忽略,教育科学的最终的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3]。

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

教育学知识是直面教育现实的知识,它不是一种建立在理论哲学基础上的思辨性知识,而是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直面教育现实的实践之知。

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意味着:首先,教育学知识是指向现实中的人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如果它远离具体本原的教育世界与真正的教育实践中的人,就不能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促进和完善实践之知。

其次,教育的本质在实践。教育学知识的深层底蕴是实践的品性,教育学因思想实践而成为一种实践,思想也是生活,因为它也是与事物应对的一种方式——去思考事物。教育活动正是在本真的教育之思的不断追问、找寻、看护、批判、导引下不断地返回根本的地基中获得实践的品格,成就教育活动之为教育活动的。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4],而本质的获得就在于教育学作为一种实践之学的对教育实践的不断追问,甚至它“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行动”[5]。教育学知识是一种守护教育存在,是一种

自身即是目的的生命实践。

2.教育学知识的理想性

教育学知识既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又具有鲜明的理想性,教育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学者的理想。它始终充满主体的人对教育过程中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论预设,即教育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理想像光,指引着教育主体守住教育本真,引领人成为人,获得生命成长的路途。

3.教育学知识的价值性

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重要特点,而充满实践理性的教育学知识也蕴涵着彻底的价值色彩。教育学作为成人之学,一直贯穿着“成如何之人”及“如何成人”的主题,这显然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成如何之人”直接决定“如何成人”,目的决定手段。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理智、思维与感知、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教育作为生命展开的一种方式,在于引导人的解放,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一条价值选择。

4.教育学知识的创造性

任何一种知识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创造性,可教育学知识作为建基于实践的知识,其创造性具有独特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作为体现实践智慧的教育学知识是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践情境的反思和认知,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任何一种教育学知识都是知识主体基于对教育实践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结果,都体现着充满个体色彩的创造性。无论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还是后来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及今天的教育学者,体现他们教育学知识的教育学作品皆是建立在他们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对实践的长期的学术反思基础上的,尤其是前者,更是无可辩驳地体现了知识主体的创造性。

5.教育学知识的目的性

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的理性,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实践作为人特有的类本质活动在于其鲜明的目的性。“自身即是目的”是实践的本体特点。教育学知识作为直面教育实践的知识是充满以人为目的的目的之知,没有目的的活动不足以构成人的实践活动,而教育实践作为人的生命展开的一种存在的形式,始终贯穿着引导人的生命成长的目的。

6.教育学知识的情境性

教育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的活动,教育学知识具有情境性的特点。任何教育实践本身都与特定的时空场景关系密切,教育学知识是教育活动主体在特定教育时空中的知识。教育实践的时空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节奏、展开的形式和操作模式以及实践主体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等等。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可以完全预测的教育情境,实践主体活动的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情境。教育活动的情境性也为教育活动创造性和教育实践主体的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教育实践的情境性既体现了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也决定了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

三、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了佐证。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该回归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从认识层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特质表明,教育学知识与客观的科学知识完全不同,不能盲目用“科学”的标准衡量教育学知识。有人认为,“知识是人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某一事物的相对稳定的理解和领悟”[6]。由于人类实践类型的多样性和理解类型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知识类型的多样性。教育实践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重属性的结构,有事实层面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价值层面的意义,而“科学不是一种超越价值的事业”[7],所以不顾教育学知识的本真和特质,盲目追求科学性而一味地去说着“科学的话”,对教育学而言无异于寻求镜中花和水中月。“人文知识试图像科学那样成为自律自治的知识从来都是一种幻想。人文知识与其说是事实的知识(knowledge of fact),还不如说是命运的知识(knowledge of fate),就是说,人文知识不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而是一种生

存智慧”[8]。所以,“我们或许应该跳出科学主义的视界下的教育学科学化的进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see)教育和教育学,将教育学理论降解到日常实际进行的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的观察与分析之中,呈现教学活动的真实过程,并将教学过程的意义建构活动与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分析联系起来,增强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性”[9]。

从教育学知识研究的角度看,在教育学知识问题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学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教育学研究者面对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前者属于纯粹思辨的过程,而后者就不仅仅是思辨的结果,一定还要加上研究主体的体验,即使前者真正地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也离不开教育实践的间接地确证和检验。“教育研究并不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纯客观性的研究,任何真正的教育的研究都是或者理应是我所体验的教育生活的研究,所以任何真正的教育研究都是或应是个体性的,是我在性的”[10]。教育学知识应是知识主体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体验、反思和理性认识的结果,是知识主体和作为知识发源地的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主观臆测、闭门造车的结果。

回归日常教育实践并不意味着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分工的完全消失,而是强调教育学知识作为具有丰富实践之知的知识,理论主体应该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的视角,实践主体则应该具有反思的理论素养,二者互相渗透,共同构成教育学知识创造主体的家族,在教育学知识面前共同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实际上,“在中国目前教育学研究领域,理论视角上的最大变化就在于一些研究者放弃了建构宏大理论的企图,从教育学科学化(学科化)的路途中停止下来,开始关注学校日常进行的教以及学的实践活动,让被研究者的声音和话语凸现出来”[10]。唯此,教育学知识才不会成为理论主体的自说自话。

参考文献:

[1][日]安信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中文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22.

[2][苏]列宁.哲学笔记(中文版)[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0.

[3][日]火河内一南,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曲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

[4]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1:276~285.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6][美]卡洛斯?e?奥利韦拉.比较教育:一种基本理论在发展中[j]//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44.

[7]刘少杰.理解的追寻——实践理解论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129.

篇(11)

论文摘 要:本文剖析了当前士官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方职业教育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实践主体地位、确立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以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等解决方法。

士官教育作为我军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军事性、高等性和职业性。但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多数士官学校的课程采用“三段式”课程形式,即把士官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但这种课程框架指导下的课程开发仍未跳出学问化的藩篱。学习和借鉴地方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士官教育的课程模式成了摆在士官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士官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士官教育课程模式大都能按照培养技术过硬士官人才的要求,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作出相应的课时分配,表面上看,既重视了专业理论教学,又满足了实践性专业教学要求,但学习的主体——士官学员还是感觉专业课程难学,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体系框架仍未跳出学问化的藩篱。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而不是以实践任务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许多专业课所采取的都是学科模式,这些课程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起来。学生头脑中所建构的课程知识实际上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在这种课程框架中,学生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理论知识是完全脱离实践意义的;二是教学的实施方法存在不足。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教学中一味进行陈述性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员脑海里,学员感到这些知识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并不能感受这些符号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内驱的动力在随着课程进行的同时只能越来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学期或分阶段实施,相对割裂,时间间隔较长。当进入实践教学时,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后来虽然提出了实践教学先于理论教学的改革方案,但因学员在实践之前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故而实践训练也仅局限于模仿性操作,根本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由上述分析已经看出,当前的士官院校教学模式依然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该种方式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来组织课程知识,并按照知识本身逻辑完整性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知识,导致了课程标准与岗位任职能力标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丧失了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与工作之间桥梁的基本功能。

二、对士官教育课程开发问题的反思

1.课程体系结构的缺陷

“三段式”课程以理论课程为学习的起点,实践课程仅仅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学生学习这些课程遵循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顺序。每一门课程中内容的微观排序也是遵循这一原则。这种课程模式的着眼点显然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是在实践过程。学生头脑中所建构的课程知识实际上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在这种课程框架中,学生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理论知识是完全脱离实践意义的。不论是对整个课程的结构而言,还是对某一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言,都是如此。

2.课程内容模式的不足

“三段式”课程主要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而不是以实践任务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许多专业课所采取的都是学科模式。“三段式”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学科课程,这些课程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起来。这种课程模式的支持者往往认为,这些知识虽然今天没有用,但以后总会有用的,从而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其结果是学校的课程内容与部队对士官素质的要求日益脱节。

3.课程实施方法的错误

“三段式”课程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也仅仅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理论,是附属于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这种方法脱离了学习的实践意义。因此,课堂学习必然成为“三段式”课程的主要学习形式。有的士官学校虽然安排学生在工间的课时比较多,但也只允许学生观察,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或者说“做”的时间比较少。实践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做事”的过程。在学习的意义上,观察并不是实践,它与实践有本质区别。因而可以说,在这种课程中,实践事实上并没有得到重视。

三、问题的解决途径

1.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应将多数学习时间放在实践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因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所需要的知识首先是实践知识,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实践过程,但理论知识在这一模式中并不具有核心意义,并且理论知识对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知识这一中介。在这一模式中,理论知识是服务于、依附于实践过程的。理论知识要围绕实践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组织和学习,没有必要系统学习某门学科的理论知识。

2.确立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

把学员作为学习的行动(实践)主体,教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学员与教员互动,让学员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习得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可以说,行动导向,就是以实践为导向。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员将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有效整合,他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员灌输的,而是在自身个体内通过手脑并用有机生成的,因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靠。同时,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分析工作对象、要求、内容、组织方法,明确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考核与评价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来使知识有序化,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总之,探索士官教育自身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士官教育研究中非常迫切的任务。其实,士官教育课程的问题主要不是多学理论还是多学技能,而是如何以“实践”为逻辑线索来重构士官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因此,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实践性、职业性、过程性渗透到士官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彻底突破学问化士官教育课程的知识性、静态性和表面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