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业油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50

工业油市场分析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1)

新疆石油产业作为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业的集中程度如何,直接反映出其产业的上下游发展是否协调,进而影响到新疆石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规划。本研究通过构建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测度模型,逐层分析了新疆石油产业的开采业、加工业和化工业以及化工业的化肥、橡胶、塑料和纤维的产业集中度。得出了新疆石油产业各下属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一致。

一、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分析的基本思想

本研究通过分析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明确了解新疆石油产业个上下游产业的集中状况,建立新疆石油产业各上下游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测度模型。本研究逐层推进分析新疆石油产业的开采业、加工业和化工业以及化工业的化肥、橡胶、塑料和纤维的产业集中度,虽然分析的层次较多,但所采用的模型却是一样的。即:CRn指数测定模型,考虑到国际贸易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尤顿(Utton)和摩根(Morgan)提出的修正模型:

其中,CRn为n家最大企业的绝对集中度;Qn为n家最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额:Xn为n家最大企业的出口额;Q为整个产业的销售总额; X为整个产业的出口总额;M为整个产业的进口总额。对新疆石油产业各上下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划分主要依据贝恩和草植益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方法。

二、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分析

石油产业按照上中下游的产业特点分为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各下属产业的产业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分析新疆石油产业市场集中度,需将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予以分开才能更好地体现该产业的产业特征。

1.新疆石油开采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我们选取2001年~2005年新疆原油产量为基本数据,对新疆石油开采业产业集中度进行分析,依照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的分类标准,2001年~2005年新疆石油开采业的产业集中度为98%(见表3),呈现极高度寡站占型市场结构,但随着2004年~2004年进口原油的增加,垄断则略有下降。可以断定,随着中哈输油管道的贯通,原油进口的大量增加,开放条件下的产业集中还将进一步下降,但由于新疆石油开采企业仅有5家~6家,新疆石油开采业高度垄断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数据来源:由新疆统计局工交处提供数据及2001年~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2.新疆石油加工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新疆石油加工业与新疆石油开采业最大的共同点是,从业企业都很少,不超过10家,从新疆石油加工业产业集中度的分析表中(表4)明显看出,2001年~2005年新疆石油加工业依然呈现高度垄断,CR4值五年的平均值为93.21%,呈现高度寡头垄断态势,与全国的情况以及内地很多省份所不同的是,新疆原油加工企业依然基本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的手中,加工企业家数很少,呈现高度集中,在竞争格局不能打破的前提下,这种情形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数据来源:由新疆统计局工交处提供数据及2001年~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3.新疆石油化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表5中,我们看出,2001年~2005年新疆石油化工业产业集中度平均值CR4为31.78%,CR8为45.38%,按植草益提出的判断标准20<CR4<40属低集中竞争型,按贝恩的分类标准,30≤CR4<35,属寡占型,45≤CR8<75属寡占型,由此,我们可以判定新疆石油化工业产业市场结构属低集中市场竞争型。不具寡头垄断特征。

数据来源:由新疆统计局工交处提供数据及2001年~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为了进一步对新疆石油化工业集中情况作深入了解,我们分别又对新疆石油化工业中的化肥、橡胶、纤维、塑料业作了子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分析(见表6),得出,新疆化肥业(2001-2005年化肥业CR4、CR8的平均值分别为31.78、45.38)属低集中竞争型,新疆塑料业(2001年~2005年塑料业CR4、CR8的平均值分别为53.65、61.9)属中度寡占型,而新疆纤维业和新疆橡胶业的CR4值(01~05平均值)却高达99.56%、95.66%,呈现高度集中,一方面,化肥业、塑料业呈现竞争态势,橡胶业和纤维业又高度集中,由此也说明新疆化工业各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在新疆,就石油化工业而言,化肥业、塑料业不论是规模还是从业企业数量都比纤维业和橡胶业大的多(2005年新疆化肥业、塑料业、纤维业和橡胶的产值分别为15.2亿元、27.8亿元、0.74亿元、5.04亿元),纤维业和橡胶业规模的过小和过少的从业企业数量使其尚不具成熟产业的基本特征,其集中程度不具产业代表性。由此,可以作出判断:新疆化工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的市场结构属低集中竞争型,与新疆超集中的石油开采业和加工业极不相称。

数据来源:由新疆统计局工交处提供数据及2001年~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三、小结

通过对新疆石油产业上中下游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产业集中度的分析,得出,新疆石油开采业和新疆石油加工业属于高度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新疆石油化工业则属于竞争型的市场结构,石油产业上下游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新疆石油化工业,产业层次太低,从业企业少,大部分企业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运行之中,与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极不协调和匹配。新疆石油产业是新疆第一大产业,要想石油产业对新疆经济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新疆石油化工业必须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和规模,在提高规模的基础上,提高新疆石油化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使新疆石油产业上、中、下游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是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雪峰 王宇奇:开放条件下中国石油产业集中度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6):7~9

[2]杨 嵘:中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研究[J].财经研究,2002,28(4):50~57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2)

1问题的提出

原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它不仅仅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更是国家发展无法替代的战略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原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对原油的供给与需求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田春荣[1]从进出口方面对我国2001―2013年的原油供给与需求展开了分析;吴方卫、张锦华和孔艳杰[2]分析了由于原油供给问题所引起的经济发展问题;熊韶辉[3]分析了原油供给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尤志文[4]对我国原油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明了我国原油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以及原油供给和需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有着显著作用,明确和肯定了原油供给与需求的合理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对地区原油供给与需求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见,没有说明地区原油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和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和重要程度。因此,进行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宁波市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与浙江其他城市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相比起步较早,拥有比较发达的金融信息保障体系和物流网络,同时宁波已建设矿石、钢铁、粮油、油品等品质众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统筹规划重要资源商业储备基地和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开拓钢材、塑料、液体化工等产业。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对于宁波市服务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强港口和落实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推动宁波本土产业转型换代升级,增强自身影响力,提升重要资源、战略资源配置能力,帮助和推动宁波加快建设三大区域服务中心的战略选择,更是宁波市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宁波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经济中心,华东地区著名的化学工业基地之一,同时是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之一。[5]近年来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的消耗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供给与需求问题,阻碍了宁波原油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宁波原油市场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2基于马歇尔市场弹性理论的宁波原油需求分析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量波动对于此物品价格改变的反应情况是马歇尔对市场需求弹性下的定义。[6]由此发现“必需品”的需求极度缺少需求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则拥有需求弹性。只要有工业的地方,就有原油的市场,原油是每个工业地区的必需品。原油在每个工业发达的地区都十分重要,原油的需求是极度缺乏需求弹性的。原油的单位价格在不断地来回变动,原油的需求量一直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态势,原油的需求量和价格呈现不规则变化,如图1所示。[7]

价格需求弹性就是某种商品需求量改动对其价格波动的反应情况。该弹性系数就是需求量与价格变动之比,意味着价格调整1%时需求量相应调动的百分比,用Ed替代,即

Ed=-ΔQ/QΔP/P=-ΔQΔP×PQ(1)

式(1)中,弹性系数用Ed指代;价格用P指代;价格改变量用ΔP指代;需求量用Q指代;需求波动量用ΔQ指代;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用ΔQ/Q指代;价格变动百分比用ΔP/P指代。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不同,分为五个类型,需求弹性即完全性、完全无、单位、缺乏和富有弹性。从工业而言,原油是必需物件,其需求弹性是缺乏的。当Ed在0~1时,说明弹性是缺乏的,其是指价格变化时,需求与之作出反应比较迟缓,每当原油的价格改变较大时,其需求就会有一个较小的波动,图2[16] 就是该需求曲线图。这种价格弹性在现实中比较常见,应用比较广泛。生活必需品往往都是缺乏弹性的,正如原油是工业维持生产必不可少的,价格提高也必须购买。但是在实际中,近十年的数据统计见表1,原油在2006年、2011年和2012年的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这三年原油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Ed在1~∞时,说明弹性是富有的,其是指价格变化时,需求与之作出反应比较敏捷,每当原油的价格改变较小时,其需求量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波动,图3[16]就是该需求曲线图。这种价格弹性在现实中也处处可见,当然也不免会出现在原油中,原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原油的价格稍有上下浮动,原油需求上升幅度会比较大,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这也是原油自身特有的性质决定的。[8]

3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分析

3.1宁波原油现货市场需求分析

3.1.1原油消费量大体上逐渐稳定

近年来,宁波经济迅速崛起,对原油的消耗量需求不断增大,大量的原油从外地购入。宁波的能源消费大部分集中在工业生产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企业不断改革和注入新鲜血液,各类产业不断拓宽和发展,原油的使用在生产消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9]由表2可知,近十年来,原油的需求由2005年的18.59百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25.87百万吨,增长幅度达1.39倍;原油消费量从2005年开始持续不断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多,消费量为27.17百万吨;而2011―2014年,原油消费量略有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波动,趋于稳定。

3.1.2原油消费占有率大体上逐年下降

盛杨怿文中指出2000―2010年的十年中,中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预计只有0.5%。[10]在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原油消费量在不断的增加,但在总能源中占比慢慢减少,现货市场上原油的需求是被迫减少,宁波同样如此。

从图4看,2005―2014年宁波原油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率大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突破了30%的关口。具体说,从2005年原油占总能源消费最多的36.53%下降到2013年最少的29.23%,并且突破30%之后,在2012―2014年呈现微浮动趋势,在29%~30%波动。通过以上对宁波市的原油消费量及消费占有率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宁波市原油的消费量在不断上升,但消费占有率在波动下降,说明总能源的消费量增加速度远大于原油消费量增加速度。由于宁波飞跃式发展,稳健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显示出巨大的能动力和潜在力,成为省内乃至国内最繁荣的经济区域之一,原油消费量不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原油消费占有率逐步下降也是一条发展的必经之路。

3.1.3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

从图4中发现,宁波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地增加,原油的消费量也不停的上升,但是比重却在减少,说明能源领域有新能源的加入。据调查分析,目前出现的新兴能源,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对原油造成一定的冲击。在经济飞速进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这些清洁能源开始走向大众,渐渐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从而减少对原油的消费。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将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迫于国家对能源结构的整改、生态家园的守护、能源供求的保证、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打造和谐低碳社会的需求,目前宁波的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原油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用,使单位GDP的原油耗损减少,建立节约型的原油消费模式。为此,必须积极加快技术改革,节油降耗;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废弃低效率低利用率设备,加大力量开拓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展应用型的新工艺和技术。

3.2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供给分析

3.2.1原油供给波动幅度大

宁波市原油需求旺盛却严重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并不具备生产原油的条件,现货市场的原油供给量主要来源于我国其他产油城市和国外原油进口,2006―2011年宁波原油供给量能稳定增长是因为我国与中东和非洲产油国缔结原油供给合同来保证我国的原油供给量。2012年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供给量大幅度锐减是由于2012年我国的原油主要进口国伊朗受到国际制裁,减少了对我国原油的供应,同年,苏丹和我国发生冲突,停止了对我国的原油输出。[11]2013年开始宁波现货市场原油供给量恢复增长是因为伊朗、伊拉克等国家增大对我国的原油供应。[1]

如图5、图6数据所示,2005―2014年宁波原油现货市场供给量波动不稳定。2005―2006年原油供给量减少2.4万吨,略显减少;2006―2011年原油供给量从最低点2021.69万吨增长到最高点2795.48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1.38倍;而2011―2012年宁波市原油市场供给量减少了211.42万吨,环比减少7.56%;2012―2013年增长,环比增长幅度达1.07倍;2013―2014年原油供应减少了94.55万吨,环比减少3.4%。

3.2.2原油供给对外依赖强

宁波是全国工业强市,同时也是原油消耗大市,但宁波的地理位置决定宁波并不生产原油,主要靠国内供给和对外进口,而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油的消费量大于开采石油的产量,我国对外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大。[12]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需不平衡,限制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不能在原油现货市场供给上掌握主动权,导致宁波原油现货的定价权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对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加大了其现货交易的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热情,这对宁波现货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宁波近年来对原油的进口量不断加大,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原油依赖程度的加强,必将承受更多的价格波动风险。[13]

3.2.3原油供给进口来源少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性商品,对宁波工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供给来源的合理性也显得尤为重要。[14]据宁波海关统计,2014年伊朗、伊拉克和阿曼是宁波口岸前3大进口来源地,宁波口岸自伊朗、伊拉克和阿曼分别进口原油1139万吨、838.2万吨和509.8万吨,分别增加20.8%、减少5.7%和增加57.2%,三者进口量总计与进口总量之比为50.7%。由此看出,宁波在原油进口来源国的选择上体现出不足之处。

2015年,主要原油供给组织欧佩克和沙特等产油组织因为争夺原油市场,争相加大产量,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宁波应该抓住机遇,配合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需要,加大原油储备,为宁波原油现货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油。[15]

4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马歇尔市场需求弹性理论,对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弹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利用2005―2014年宁波统计年鉴中原油数据,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了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现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由马歇尔市场需求弹性理论分析得出,总体上,原油作为工业必需品,宁波市原油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宁波市原油需求量变动对原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迟钝的,原油价格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原油需求量变动程度很小。但在个别年度,例如2006、2011、2012这三个年度,宁波市原油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原油需求量变动对原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敏感的,原油价格有一个较小的变动,需求量就有一个较大的变动。

第二,需求方面,宁波原油消费量大体上逐渐趋于稳定,原油消费量从2005年开始持续不断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多,而2011―2014年,原油消费量略有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波动,趋于平缓。同时,随着近年来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增长率正逐年下降,现存的原油消费模式已不适应宁波的发展,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以提高能源效用。

第三,供给方面,宁波的地理位置决定宁波并不生产原油,宁波主要依靠对外进口,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宁波原油供给造成了很大影响,这导致宁波原油供给量波动幅度很大。[17]近年来,宁波原油进口来源少,原油进口量却不断加大,由此加深了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原油对外进口依赖程度的加强,必将承受更多的价格波动风险,不利于宁波原油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宁波市政府应当积极执行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市场引导作用,引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进入健康高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加大对原油现货市场的扶持力度,适时提出有利于原油现货市场发展的政策、制度。同时,政府应当加强现货市场立法,合理规划现货市场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原油市场参与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宁波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并减少宁波原油现货市场价格冲击程度。而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管理者应努力完善原油现货市场制度,维护现货市场秩序,平衡原油现货供求关系,稳定原油现货价格,预防出现恶意投机。[18]宁波原油市场需建设有公信力的原油现货交易平台,加强透明度,努力使宁波原油现货价格成为长三角地区原油现货价格的指向标。总之,只有按照宁波原油市场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规划原油市场,才能使宁波原油市场真正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春荣.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3):57-64.

[2]吴方卫,张锦华,孔艳杰.潜在原油缺口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中国管理科学,2014,30(5):11-13.

[3]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尤志文.中国原油进口采购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5]杨足膺,赵媛,姜国刚,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原油运输网络空间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3):114-120.

[6]滕泰,羿伟强,赵虹,等.全球大宗商品供求价格弹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6):59-64.

[7]K.Petkov,D.Stratiev.Long Term Prognosis of Crude Oil Price Variation[J].Petroleum and Coal,2008,50(3).

[8]G.Tr.Stamov,J.O.Alzabut,P.Atanasov et al..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n Impulsive Delay Model of Price Fluctuations in Commodity Markets[J].Nonlinear Analysis: Real World Applications,2011,12(6).

[9]程淑佳,王肇钧.复杂网络理论下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1):1342-1348.

[10]盛杨怿.我国石油供给、需求现状及战略分析[J].经济透视,2011,11(2):8-12.

[11]田春荣.2012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3,22(3):44-55.

[12]蒋天颖,史亚男.宁波市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10):130-139.

[13]郭诚,韩旭,宋兴娜,等.关于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72.

[14]沈平平,赵文智,窦立荣.中国石油资源前景与未来10年储量增长趋势预测[J].石油学报,2000,21(4):11-12.

[15]刘庆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30(7):55-57.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TE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前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中逐渐向外,这导致行业与行业的竞争、相关行业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中国的基础油油行业、企业及产品间的整合与竞争也正进一步加剧。市场之中高等级基础油油格外受到亲睐,这致使其他的油企业压力颇大,在未来里国内外的贸易对接及技术交流将进一步的更加频繁。中国的政策、市场、技术这三重力量将共同推进着国产油的品质升级及产业提升。近些年,随着质优价廉的二类基础油资源越来越多,国内基础油的供应格局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是具有革命性的。

一、国内油行业市场分析

世界三大油消费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八十年代我国的汽车油的市场需要就已经高达二百多万吨,到两千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360吨,由此可见我国市场的油需求量随着汽车、机车、运输行业用油的增多而加大。近些年来,农业器具的用量也在增加,加上农村购买汽车的用户也在增多,所以农村的油用量大幅度提升。2000年时各类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000万辆左右,到2005年增加到2200万~2300万辆,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而其中仅仅轿车就可高达11.5%左右。目前,农用汽车和拖拉机保有量约3300万辆,今后几年还将进行产品升级以及换代,所以对油的品质的要求也将提出不断升级[1]。

(一)产品结构分析

油按照国家的标准总共分为19个大的种类,其中每一个大的种类又分为不同的品牌和品种。按质量来划分,汽油、机油可以按照品质的不同分为四个等级,柴油、机油可以分为五等级别,而每一质量等级内燃机又有不同的粘度等级,这样就形成了大量不同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的内燃机油牌号,此外还有通用内燃机油。而内燃机、齿轮及液压系统用油为用量较大的品种,对于油的质量要求很高。在中国的油用油市场结构中,内燃机占35.7%,液压占15.2%,齿轮占2.3%,电器占5.7%,压缩机占1.8%,汽轮机占1.4%,蒸汽气缸占1.4%,全损耗系统占33.3%,其他油占3.2%[2]。

(二)市场细分

中国的油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内燃机油,其质量也是分为三个档次的,所占的市场份额随着内燃机油品质的提高而比例下降,其中低档的油使用比例最高,所占份额是60%。高档油的质量优良但是价格颇高,适合高档车,高档车对于发动机油严格要求,制造厂商是严格规定的。高档油的市场极其稳定,价格弹性很小,所以高档车的用户很稳定。高档油的技术含量非常的高,对于配比原料的要求十分的严格,目前国内的企业竞争能力水平有限,尤其是合成油,中国目前尚且无法生产。中档油在中国的市场比较有前景,市场增长快、有潜力,因为中档车在中国的市场最大,所以中档的油的市场也很大,发展前景良好。

由于环保的要求所在,尾气的排放标准受到限制,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低档的油的生产会受到限制。从地区来看,中国的油市场可以分为内地的由市场和沿海的油市场[3]。内地的经济发展较沿海城市慢,交通处于进一步的修建和改善中,对于油的价格比较敏感,不太注意品牌,高档油的需求量微乎其微。沿海城市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开放,人均收入高,对于品牌的意识较强,很热衷于国外生产的高端产品。纵观国内的油市场,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的需求量最大,大约占全国的40%,中南地区大约占20%,中档和高档油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字这两个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西北的经济会节节攀升,所以,日后西北的油市场也会有所增长。

(三)制约价格的因素

从中国以及国际的油市场来分析,总体上的价格主要是几个因素制约着,这几个因素分别是:关税的影响,关税的降低将原油的关税取消,原油是油的加工过程的基础油,这就使油的价格也随着降低。另外,添加剂和成品油的关税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进行了降低[4]。竞争的加剧:原来中国油市场的垄断十分的严重,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世界中著名的一些油品牌纷纷登陆中国,中国的油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竞争也将慢慢的进入到炽热化阶段。需求的缓慢增长,中国油的增长态势一直在进行着,但是增长率却不高,每年的增长率只有3%而已,这样的增长率很难影响价格的提升。

(四)销售渠道

在中国,国内油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批发商、设备原厂商、汽车维修站、汽配商店、石油商店、换油中心等途径进行销售[5]。而在国外,油的销售渠道还有加油站,目前驻进中国的外国油公司也在通过加油站销售的形式来展开在华的业务,这样的营销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了中国油的销售方式。汽车维修厂、生产厂专卖店、汽车配件商店、加油站、各类汽车公司,这些都是目前国外的油公司在国内设定的油销售渠道。对于油的市场容量、需求特点、竞争态势等都是油公司需要考虑的,所以在市场的考察中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在这些调研的基础上进项销售方案的策划,会让经营有针对性和连续性[6]。

(五)产业价值链分析

1.原油

中国的原油市场受到资源的有限的限制,目前仍是原油净进口国,原油的垄断性非常的大。我国的石油资源也是颇为丰富的,由于政策因素原因,资源主要被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这致使中国的原油的需求只能从国外进口。

2.基础油

当前我国的油的状况时供大于求的,但是要与国际的油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上述原因的关键就在于国产的油的基础油比例比较低,开发高档油产品所需的低粘度、低凝、高粘度指数或者是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我国的生产商还尚无力生产[7]。成品油中的基础油的比例非常的大,而且这个比例影响着油的质量。油质量的升级其实就是基础油的升级,这就导制中国的油的质量始终提升不上去。目前中国的基础油的生产商主要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统下的公司来提供。

3.添加剂

我国油的添加剂的生产能力较强,年生产量超过12吨,中国目前油添加剂的生产基地主要有两个,这两个基地中有30多个生产厂。可以生产一百多个品种的添加剂,大致有12大类。但是这些产品都是单剂,技术含量很低,另外,由于起步晚的原因,中国的这些厂商生产的添加剂的纯度低,批次稳定性差。因此相对于国外来讲中国的生产能力还相差甚远。想要让中国的原料生产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必须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便一边与国外优秀的生产商合作一边自行开发。这样就可以突破这个瓶颈使我国的添加剂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8]。

二、新形势下油行业市场的竞争态势

目前中国油的市场是中档占有优势,而中档的油大多都是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来生产。地方集体和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中在低档油的生产中,外国的石油公司在高档油上占主要额趋势。中国油的生产过盛,这使中国油产业的竞争十分的激烈。在中国的油市场中美孚、壳牌、埃索三大品牌为第一集团,BP、嘉士多及加德士等品牌为第二集团,这两个集团的竞争很激烈。外国品牌的竞争不仅仅是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还是为了提高知名度,由于中国油的使用者会越来越多,所以,知名度的提高与口碑的树立显得极为重要,可以为下一步的进军做铺垫。

国外的油在中国的市场走势良好主要是依据其良好的技术,大的生产规模,精心设计的营销网络,还有较为贴心的售后服务,这些优势是进攻中国市场的最佳武器[9]。随着国外这些高档油的进入,中国本土生产的中低档的油的使用比例正在下降。我国的市场要想保护住本土的市场主要应该从油的质量开始努力,在服务和广告中也该向国外的方式学习,打造国有的品牌,在品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才可以保持国产油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三、油替代品的分析

在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中,环境的破坏得到了国民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最适应我国国情的道路,同样在汽车的使用率剧增的今天,油的生产也应该顺应世界的潮流,节能、低排放、无污染以及寿命长的油将是我国油的发展方向。

(一)加氢技术生产油基础油

目前,世界油基础油正由APIⅠ类向APIⅡ/Ⅲ类转变,基础油的发展方向是加氢技术。加氢技术融入油的生产时环保的新方向,硫、芳香烃等的成分降低能使油的粘度更高,热氧化安定性好,大大降低了挥发性,换油期长。国外对于这一技术应用十分的普遍。雪佛龙公司的加氢裂化――异构脱蜡(IDW)技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加氢处理――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MSDW)技术都是个中典范。我国的加氢技术也在新技术新建设装置的升级中不断提高,这满足了新一代的高质量的油的要求。

(二)煤变油技术

这一技术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在20世纪20年明的。这个过程是煤炭的液化,原料是煤炭,提炼出来的主要是汽油、柴油以及液化石油气。在对于提取物的净化后,得到一氧化碳、氢气,然后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将这些原料气合成有关油品或化工产品。油价的提高是中国油等事业的瓶颈。煤变油技术是中国这一瓶颈的最佳解决办法,也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但是这样的技术耗资很大,具体到底适不适合中国的现有生产力,还有待考究。

四、总结

文中对新形势下油行业市场进行了分析,面对中国油市场的形势新的变化,中国的油行业应该立足在当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明确自身的责任,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积极前进,并且根据市场的分析来认识到发展的方向,突破瓶颈,制定发展的方案,在中国的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打造世界油品牌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田璐,袁慧颖.新形势下油行业市场分析[J].矿业装备,2014,8(03):62-67.

[2]宋云昌.新形势下中国油行业的未来与责任[J].石油商技,2012,8(01):7-11.

[3]高启民.东营联通公司新形势下的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4]韩冰.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4)

3.国际石油经济 斯洛伐克天然气市场改革及成效胡建武,HuJianwu

4.国际大石油公司低碳发展实践及其启示赵星,张运东,杨艳,ZhaoXing,ZhangYundong,YangYan

5.对中国未来车用能源发展的几点思考张继宏,ZhangJihong

6.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商业化前景分析辛凤影,王海博,XinFengying,WangHaibo

7.对世界和中国成品油市场发展环境的研判——"第三届成品油分销国际会议"成果之一卢向前,LuXiangqian

8.2010年上半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丁少恒,任贵民,蔡德洪,仇玄,DingShaoheng,RenGuimin,CaiDehong,ChouXuan

9.对成品油销售网络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高军,高颖,GaoJun,GaoYing

10.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经济评价方法探讨——以某石油集团下属专业公司非安装设备购置项目为例贾稳鹏,JiaWenpeng

11.澳大利亚煤层气制LNG项目开发及其面临的挑战谢治国,马胜利,XieZhigou,MaShengli

12.世界石油物探行业发展趋势及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牟春英,李晓龙,牛燕,曹志高,MuChunying,Lixiaolong,NiuYan,CaoZhigao

13.论油气长输管道项目的用地管理张耀东,陈元鹏,ZhangYaodong,ChenYuanpeng

14.责任与使命——记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徐召辉,夏丽洪,XuZhaohui,XiaLihong

15.信息动态

16.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分析赫春燕,金云,郭一凡,HeChunyan,JinYun,GuoYifan

17.中国沥青、燃料油及油市场月度分析孔劲媛,马根萍,韦健,KongJingyuan,MaGenping,WeiJian

18.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周向彤,肖倩,ZhouXiangtong,XiaoQian

1.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治理措施及其启示王祖纲,董华,WangZugang,Donghua

2.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将改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专访BP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尔王立敏,WangLimin

3.我国天然气市场价值评估洪波,赵连增,郝郁,HongBo,ZhaoLianzeng,HaoYu

4.大型LNG储罐能否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朱闻达,ZhuWenda

5.粤浙全面建设省级管网统一购销多种气源——来自第五届中国LNG国际会议的报道张一驰,ZhangYichi

6.全球能源市场在经济衰退与复苏中加速结构性调整——《BP世界能源统计2010》解析王立敏,WangLimin

7.2009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2010年展望李伟,孙慧,李广,LiWei,SunHui,LiGuang

8.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及其法律规制夏启明,XiaQiming

9.世界天然气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主要地区特点分析王海涛,徐博,WangHaitao,XuBo

10.对我国天然气战略大气区建设的思考——以西南战略大气区建设为例姜子昂,王良锦,杨蕾,高千惠,JiangZiang,WangLiangjin,YangLei,GaoQianhui

11.土库曼斯坦与俄罗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奥列格·鲁京,毕明,OlegLukin,BiMing

12.SPE和SEC油气储量评估规范的更新及对比康安,KangAn

13.金融危机下世界石油物探市场的新动向及发展趋势王月,冯连勇,WangYue,FangLianyong

14.2008和2009年世界天然气储存产量

15.2001-2009年部分OECD国家天然气终端价格比较

16.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数量分国别统计

17.信息动态

18.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分析赫春燕,郭一凡,金云,HeChunyan,GuoYifan,JinYun

19.中国沥青、燃料油及油市场月度分析韦健,孔劲媛,马根萍,WeiJing,KongJingyuan,MaGenping

20.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周向彤,赵丽萍,ZhouXiangtong,ZhaoLiping

1.衍生之殇——高盛案溯源一泓,YiHong

2.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朱和,金云,ZhuHe,JinYun

3.亚太地区炼油工业前景及其对石油市场和贸易的影响吴康,IbnuBramono,WuKang,IbnuBramono

4.炼油能力大幅增长装置结构加快调整——2009年全球炼油行业原油加工能力与产业结构分析徐海丰,XuHaifeng

5.2009年中国炼油行业运行回顾及未来两年展望张日勇,ZhangRiyong

6.2009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曲岩松,徐海丰,QuYansong,XuHaifeng

7.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纠纷解决机制国际石油经济 王海燕,WangHaiyan

8.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寇忠,KouZhong

9.伊拉克石油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尚艳丽,殷冬青,ShangYanli,YinDongqing

10.英阿马岛油气之争及启示孙建业,宋广喜,王柏苍,陈发晓

11.液化气市场: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发展——"第十五届中国液化石油气国际会议"观点综述夏丽洪,XiaLihong

12.石油机械产品API标准的内涵与应用陈滴,江雨蓠,李丽,ChenDi,JiangYuli,LiLi

13.浅析油气管道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王哲,WangZhe

14.信息动态

15.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分析山益,3E

16.中国沥青、燃料油及油市场月度分析周建国,韦健,孔劲媛

17.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周向彤,丁世强

1.从部分解禁近海油气开采看奥巴马能源政策的调整赵宏图,ZhaoHongtu

2.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王会良,陈蕊,郭一凡,WangHuiliang,ChenRui,GuoYifan

3.整合营销——转变成品油销售业务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王旭东,孙培锦,WangXudong,SunPeijin

4.中国沿海地区天然气汽车发展模式选择周淑慧,陈进殿,吕爱民,ZhouShuhui,ChenJindian,LüAimin

5.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调整对卡塔尔LNG出口的影响马胜利,谢治国,MaShengli,XieZhiguo

6.国资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解读郝洪,杨令飞,HaoHong,YangLingfei

7.欧盟石油储备改革新动向肖英,XiaoYing

8.经济危机下的各国能源政策——2009年国外能源政策综述岳来群,夏丽洪,吴裕根,YueLaiqun,XiaLihong,WuYugen

9.2009年俄罗斯油气工业综述岳小文,YueXiaowen

10.2009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刘彦民,郝鸿毅,夏丽洪,LiuYanmin,HaoHongyi,XiaLihong

11.区块成本管理模式——油田企业成本管理新思路陈锡坤,刘广生,张健青,ChenXikun,LiuGuangsheng,ZhangJianqingHtTp://

12.长庆油田大发展过程中地面建设投资控制探讨杨秀强,齐君,吴剑刚,蒋燕

13.对改进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体系的探讨方兴君,赵连增,杜敏,高军,丁世强

14.水平井实施效果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刘斌,黄鹤,许艳,赵和平

15.政策要闻刘红,LiuHong

16.石油经济大事夏丽洪,XiaLihong

17.外国石油公司动态孙依敏,尚艳丽,SunYimin,ShangYanli

18.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分析山益,3E

19.中国沥青、燃料油及油市场月度分析孔劲媛,马根萍,韦健,KongJinyuan,MaGenping,WeiJian

20.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周向彤,于杭仟,ZhouXiangtong,YuHangqian

1.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孙建业,王柏苍,SunJianye,WangBocang

2.2009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田春荣,TianChunrong

3.2009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蒲明,PuMing

4.中国成品油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郭一凡,龚金双,王海博,GuoYifan,GongJinshuang,WangHaibo

5.中国燃料油市场2009年回顾及2010年展望韦健,孔劲媛,刘新平,WeiJian,KongJingyuan,LiuXinping

6.中国沥青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马根萍,孔劲媛,MaGenping,KongJingyuan

7.资源型国家石油公司发展近况姜学峰,赵志龙,JiangXuefeng,ZhaoZhilong

8.制裁解除以来的利比亚油气国际合作梁海峰,LiangHaifeng

9.国际石油经济 日本在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王海燕,WangHaiyan

10.对杠杆收购应用于油气上游行业的探讨韩镔,朱思斯,HanBin,ZhuSisi

11.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天然气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严绪朝,YanXuchao

12.新兴经济体和产油国炼油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球炼油业区域发展特点分析徐海丰,XuHaifeng

13.长庆油田: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周昌印,ZhouChangyin

14.政策要闻刘红

15.石油经济大事夏丽洪

16.外国石油公司动态孙依敏,尚艳丽

17.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分析山益,3E

18.中国沥青、燃料油及油市场月度分析韦健,孔劲媛,马根萍,WeiJian,KongJinyuan,MaGenping

19.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周向彤,孙思,ZhouXiangtong,SunSi

1.制裁伊朗究竟会伤害谁田文林

2.2009年中国油气相关政策分析杜伟

3.世界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赵勇强

4.论管道地下通过权——一个基于解释论的分析李成业

5.审视中国学界对中俄油气合作的研究夏启明

6.调整·变革·合作危中求机面向低碳未来——《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综述卢向前

7.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冯世良

8.2009年中国油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孔劲媛,韦健,刘锐铭

9.供需不平衡日益凸显炼油毛利继续下滑——2009年全球炼油行业供需及毛利分析徐海丰

10.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应用和深入分析韩镔

11.油气上游联合经营中的销售收入确认及相关问题研究赵宏,韩梅

12.对石油石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探讨徐英俊,李艳丽,李国樱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5)

前言

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开展的任何工业活动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能源是一个系统性定义,涵盖范围很广,包含石油、煤炭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其中,石油在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属不可再生资源范畴,其相关产品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石油市场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迄今为止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时间,形成规模庞大的市场格局,市场规范性也逐步增加,国内市场石油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

一、我国石油市场现状与问题

从宏观角度对国内石油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受国内和国际石油供需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石油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国内石油产量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头,但受国内石油需求不断增大因素影响,石油产品产量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国际方面,我国年平均石油进口量持续增加,出口量却持续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2005年-2013年我国原油出口、进口及对外依存度情况从微观层面对国内石油市场状况及各大石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国际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销体系完善性、营销策略合理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国内企业构建的营销体系健全性较差。相对国际石油市场来说,采用一体化经营结构及相关辐射模式进行营销时,石油销售较为火热,石油产品供不应求。而国内石油市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控制影响,还不能从战略意义上认清营销策略在石油市场中具备的重要作用,整个营销体系缺乏统一化,无法国际家化模式接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国内石油市场中成品油销售形成巨大冲击。国家成品油销售始终实行国家专营模式或者授权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两大集团进行集中经营控制。因此,石油市场受到的国家调控力度过大,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不具备竞争优势。此外,长期的垄断经营模式无法对国内石油企业的经营理念实施正确引导,导致企业缺乏竞争意识,未来发展中存在种种困难。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发现自身问题,才能结合针对性解决措施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提高营销能力。

二、进一步提高石油市场营销水平的策略分析

以国内石油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国内市场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应确保对石油市场营销策略重要性有清晰认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客观问题加强石油市场营销策略改革力度:(一)加强营销管理,创新营销手段。国内石油市场除对传统营销模式进行调整外,还应秉持创新理念,引入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策略。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扩大,网络营销逐渐凸显出独有的优势,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采用网络营销模式,相较传统营销模式,网络营销具备自身独有特点,不仅能够节约顾客时间,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营销体系完善性及合理性,降低企业生产存储成本,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一方面对石油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跟踪控制,另一方面能够拉近企业和客户间距离,对客户需求有更深入了解,有利于企业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策略。以传统营销为基础,创建大客户、市场细分等全新理念,结合新型销售策略对企业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进行调整。为改善国内石油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提供强大助力。(二)加强石油品牌的树立,培养顾客的忠诚度能够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中,企业品牌效应占据重要地位。国内石油企业应当给予品牌打造工作足够的重视。良好的企业品牌不仅能够加深顾客对企业文化和产品的了解认知,同时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社会影响力,降低宣传成本。当今国内石油市场尚处于品牌经营初级阶段,国内各石油企业品牌意识较为淡薄,不利于经营理念的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企业必须加大品牌塑造工作力度,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经费用于企业形象营造,进而塑造品牌优势,提高商标知名度,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三)创新营销方案,走石油市场特色化营销道路传统市场营销理念中,石油产品进入石油市场后应着重强调产品质量、市场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方法四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是首先要考虑这四个环节。但现实销售过程中往往包含更多的组合形式,与理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方式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否则制定的营销方案将脱离现实情况,对营销工作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方案彻底失败。在制定营销方案时,要确保方案具备针对性,兼顾现实性,维护各种因素间的平衡,设置相应补救措施,保证策略为产品销售提供优质服务。(四)加强专业营销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营销新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加大专业营销人才培养力度,从顾客需求角度出发,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完善合理的营销体系,为产品营销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国内石油市场部分营销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不达标,尤其是终端销售人员普遍缺乏规划性的培训。只有加强经营销售人员培养,才能改善销售人才断层状况。一方面,企业应提高对人才的要求,聘任专业人才的同时将所其拥有的管理能力、综合素质作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在职教育,为员工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从根本上提升销售队伍整体战斗力。此外,企业还应寻求与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为确保石油市场人才供应。

三、结束语

对国内石油市场尽心分析,发现国际石油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内石油企业相比,国际企业营销体系更加完善,营销策略具备一定优势。为抢占市场份额,适应国际化标准,国内石油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给予营销策略发展足够的重视,秉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结合网络营销等全新策略,不断对自身销售理念进行改进,保证顺应时展及市场需求,增强自身营销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康.浅析我国石油市场营销策略[J].商情,2015:58-58.

[2]殷为.当下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营销现状及应对策略[J].经营者,2015,(8):17-17.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17-02

1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自中石油“三百亿气田”、中石化“百亿气田”建设规划以来,西南油气田每年新增钻井量均在250口以上,主要集中于中石化及中石油各自所属的矿区,重点分布于川中矿区和川西矿区。2004―2009年西南新增钻井量一览如表1所示:

2009年,我国三大石油巨头的勘探开发支出为2232.37亿元,正常情况下,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总支出中用于油田技术服务的支出占70%~80%,因此国内油田技术服务的市场为1600亿~1800亿元。据《石油杂志》统计,西南地区每米进尺的油田技术服务费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3倍。根据西南地区各年的钻井在全国中的比例,综合其服务单价的差异,2009年西南地区的油田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

依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及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中石油、中石化将分别围绕“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百亿气田”的发展方针,加快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并稳步推进老油井采收率提升工作,实现西南油气田的发展再上新台阶。两大公司“十二五”期间新增钻井规划量一览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所推导的西南地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如图1所示。

2 我国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根据西南地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该地区所需钻井液具有高温度、高密度的特点,每米进尺所需钻井液成本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从工程结算角度,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占勘探开发投资的5%~8%,即约156亿元。综合考虑西南地区钻井进尺在全国中所占的比例,推算2009年该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的市场规模约为12.8亿元,随着钻井进尺的增加,以及对钻井液在环保和降本增效方面要求的加强,预计到2013年西南地区的钻井液市场将达到2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38%,如图2所示。

目前,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壁垒,中石化和中石油各自系统内基本不存在交叉服务现象。西南地区中石化系统内钻井液技术服务的主要入网企业包括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成都得道实业公司等。西南地区中石油系统内的入网企业主要为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

3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环保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西南地区川渝气矿及周边为典型的天然气产区,与油田生产不同,天然气井正常情况下均不需要进行灌水开采,因此,气井生产的主要污染物基本为地层反排液和泥浆等,为合理保护储层结构,气藏地层水的处理一般均采用外排方式,较少回注。油田环保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大多油田从2004年才开始环保业务,如表3所示。

依据西南地区油气田石油专业工程定额标准确定的西南地区各类污染物处理单价及推导2009年西南地区油田环保市场规模约为3.98亿元,但随着该地区回注比例的增加,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8%,如图3所示。

中石化西南区域主要入网企业包括四川仁智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油田工程服务公司、胜利西南石油工程管理中心钻前部等。中石油西南范围主要包括江油顺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金池塘科技有限公司等。

4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西南油气田既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产气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集散地。截至2009年年底,西南地区累计形成油气管道约1.95万千米,随着西气东输四线规划的进行,将有上万千米的新建管道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另外,单年钻具的下井量约为当年新增钻井量的1.5倍计算,如表4所示。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西南地区石油专业工程相关定额标准,确定该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单价标准,推导2009年该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随着对油气管道和集输站场安全问题重视程度加强,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2%,如图4所示。

西南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市场较为开放,市场化程度较高,从事油气集输设施检测的重点企业包括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四川佳诚油气管道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四川派普承压与动载设备检测有限公司等。

5 我国西南地区防腐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在西南地区的油气开发上,由于主产油气区块开采时间较长,中浅层老井递减加快,深层气井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防腐技术势在必行。一般情况下,防腐蚀工程量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设备投入中占30%~40%,有的高达50%,化工板块投入中约占6%。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7)

1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自中石油“三百亿气田”、中石化“百亿气田”建设规划以来,西南油气田每年新增钻井量均在250口以上,主要集中于中石化及中石油各自所属的矿区,重点分布于川中矿区和川西矿区。2004—2009年西南新增钻井量一览如表1所示:

2009年,我国三大石油巨头的勘探开发支出为2232.37亿元,正常情况下,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总支出中用于油田技术服务的支出占70%~80%,因此国内油田技术服务的市场为1600亿~1800亿元。据《石油杂志》统计,西南地区每米进尺的油田技术服务费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3倍。根据西南地区各年的钻井在全国中的比例,综合其服务单价的差异,2009年西南地区的油田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

依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及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中石油、中石化将分别围绕“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百亿气田”的发展方针,加快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并稳步推进老油井采收率提升工作,实现西南油气田的发展再上新台阶。两大公司“十二五”期间新增钻井规划量一览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所推导的西南地区油田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如图1所示。

2 我国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根据西南地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该地区所需钻井液具有高温度、高密度的特点,每米进尺所需钻井液成本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从工程结算角度,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占勘探开发投资的5%~8%,即约156亿元。综合考虑西南地区钻井进尺在全国中所占的比例,推算2009年该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的市场规模约为12.8亿元,随着钻井进尺的增加,以及对钻井液在环保和降本增效方面要求的加强,预计到2013年西南地区的钻井液市场将达到2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38%,如图2所示。

目前,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市场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壁垒,中石化和中石油各自系统内基本不存在交叉服务现象。西南地区中石化系统内钻井液技术服务的主要入网企业包括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成都得道实业公司等。西南地区中石油系统内的入网企业主要为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

3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环保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西南地区川渝气矿及周边为典型的天然气产区,与油田生产不同,天然气井正常情况下均不需要进行灌水开采,因此,气井生产的主要污染物基本为地层反排液和泥浆等,为合理保护储层结构,气藏地层水的处理一般均采用外排方式,较少回注。油田环保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大多油田从2004年才开始环保业务,如表3所示。

依据西南地区油气田石油专业工程定额标准确定的西南地区各类污染物处理单价及推导2009年西南地区油田环保市场规模约为3.98亿元,但随着该地区回注比例的增加,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8%,如图3所示。

中石化西南区域主要入网企业包括四川仁智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油田工程服务公司、胜利西南石油工程管理中心钻前部等。中石油西南范围主要包括江油顺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金池塘科技有限公司等。

4 我国西南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西南油气田既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产气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集散地。截至2009年年底,西南地区累计形成油气管道约1.95万千米,随着西气东输四线规划的进行,将有上万千米的新建管道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另外,单年钻具的下井量约为当年新增钻井量的1.5倍计算,如表4所示。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西南地区石油专业工程相关定额标准,确定该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单价标准,推导2009年该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随着对油气管道和集输站场安全问题重视程度加强,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2%,如图4所示。

西南地区油田特种设备检维修技术服务市场较为开放,市场化程度较高,从事油气集输设施检测的重点企业包括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四川佳诚油气管道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四川派普承压与动载设备检测有限公司等。

5 我国西南地区防腐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在西南地区的油气开发上,由于主产油气区块开采时间较长,中浅层老井递减加快,深层气井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防腐技术势在必行。一般情况下,防腐蚀工程量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设备投入中占30%~40%,有的高达50%,化工板块投入中约占6%。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8)

3.我国生物柴油原料可获性及成本分析 鹿清华,朱青,何祚云,Lu Qinghua,Zhu Qing,He Zuoyun

4.浅谈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的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韩德颖,Han Deying

5.产业内贸易分工理论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应用展望 孙荃,Sun Quan

6.海南炼化汽油在线调合系统的应用分析 边伟英,Bian Weiying

7.成品油运输优化问题分析 阚筇,Kan Qiong

8.煤制氢在炼厂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闵剑,Min Jian

9.石油企业外派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张冬平,Zhang Dongping

10.我国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的市场分析 崔小明,Cui Xiaoming

11.伊拉克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情况研究 戚鸣,Qi Ming

1.21世纪炼厂建设氢库研究 瞿国华,Qu Guohua

2.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制度执行力 陈启荣,Chen Qirong

3.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对全球天然气和石化市场的影响 安林红,An Linhong

4.船舶燃料油发展浅析 田广武,Tian Guangwu

5.石脑油价格波动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欧阳强国,Ouyang Qiangguo

6.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生产技术开发进展 孔德辉,Kong Dehui

7.石脑油品质对芳烃装置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对策 刘文霞,Liu Wenxia

8.浅议工程索赔管理 梁仕富,Liang Shifu

9.国外大石油公司上游投资趋势及策略研究 董翠,戴勇,吴亚丽,卢艳

1.后石油时代中国炼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曹湘洪,Cao Xianghong

2.在页岩气发展中重视综合勘探开发 张抗,Zhang Kang

3.我国柴油质量升级问题研究 刘灵丽,Liu Lingli

4.企业风险管理探讨 宫武,赵世广,Gong Wu,Zhao Shiguang

5.低碳经济下炼油与石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张国生,Zhang Guosheng

6.国际油价2010年上半年走势回顾与下半年预测 杨晨,侯晖,Yang Chen,Hou Hui

7.我国汽油消费和质量升级发展趋势 伊光明,Yi Guangming

8.废FCC催化剂再生利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苑志伟,孟佳,何捍卫,Yuan Zhiwei,Meng Jia,He Hanwei

9.优化裂解原料提高乙烯收率 曹建军,杜鹃,Cao Jianjun,Du Juan

10.2010年世界500强揭晓中国上榜公司数目大幅增加 王曦,张皓洁,刘晓斌,Wang Xi,Zhang Haojie,Liu Xiaobin

11.尼日利亚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曹海红,Cao Haihong

1.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 王基铭,Wang Jiming

2.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炼化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戴宝华,Dai Baohua

3.石油石化大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探析 单洪青,Shan Hongqing

4.中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张海潮,Zhang Haichao

5.迪拜债务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戚鸣,Qi Ming

6.欧盟REACH法规实施进展及中国石油应对情况 王鹏,李文乐,杨延翔,兰玲,刘杰,王梅,Wang Peng,Li Wenle,Yang Yanxiang,Lan Lin,Liu Jie,Wang Mei

7.我国对二甲苯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郭琛,Guo Chen

8.液化石油气市场分析及销售对策 姜彦,Jiang Yan

9.尿素市场供需现状及展望 邱常松,Qiu Changsong

10.进口原油计价风险分析 姜新宇,Jiang Xinyu

1.2010年年中我国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金三林,Jin Sanling

2.大型炼厂生产低成本氢气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胡,Hu Jiangqing

3.世界天然气发展状况分析 杨宁,何铮,李瑞忠,Yang Ning,He Zheng,Li Ruizhong

4.金融危机对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李宁,Li Ning

6.1,4-丁二醇发展概况及市场前景 安福,周树理,惠泉,An Fu,Zhou Shuli,Hui Quan

7.海油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系统分析 闵兵,舒仕勇,Min Bing,Shu Shiyong

8.化工PPIMS模型在财务预算中的应用 王友平,张红荣,Wang Youping,Zhang Hongrong

9.乙丙橡胶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赵西明,Zhao Ximing

10.烯烃装置副产品定价方法对比分析 刘延军,Liu Yanjun

11.应收账款管理策略研究 梁文俊,Liang Wenjun

1.强化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发展 章建华,Zhang Jianhua

2.关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探讨 刘运,Liu Yun

3.中国炼油业结构调整建议 何铮,邹劲松,He Zheng,Zou Jinsong

4.国际油价2010年一季度走势回顾与二季度预测 侯晖,Hou Hui

5.国内氨纶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福,惠泉,周树理,An Fu,Hui Quan,Zhou Shuli

6.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和中国石化市场的走势 余皎,Yu Jiao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9)

二、市场信息采集的原则

1.信息筛选的目的。信息筛选指的一是从众多信息中选出符合需要的信息,剔除虚假、无用、重复的信息。二是要对选定的信息进行评估,确定其质量。将大量与需求无关的信息淘汰,使人能集中精力对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分析、利用。例如我们订阅的安邦《每日经济》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能源资讯,经济走势的展望,以及国内外形势等。与我行业密切相关就是能源资讯,首选石油,煤炭等信息,再从中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加工至本部门负责编辑出版的电子期刊《每日要闻》。

2.信息筛选的方法。要有针对性,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摘选的一个过程,要做到收集到手的信息不是整个信息收集的最终目的,它只是整个过程中一个环节而已。为了能让所收集到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评价。市场信息的分析评价,就是把采集到的市场信息归纳为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价信息的可靠度,以便于信息的应用。分析评价市场信息的标准是:(1)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准确性即市场信息是否真是反映了市场的客观实际。(2)市场信息的及时性。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市场信息生成速度快,更新频繁,时效性很强。因而要求市场信息应该是最新的,最及时的。(3)市场信息的适用性。市场信息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因而要考虑市场信息对企业经营工作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一环节要求长期以来训练有素的市场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分析评价市场信息标准来分析评价所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因为只有对市场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评价、处理加工,并从中提炼出反映市场和营销活动特性、规律的信息,才能真正的为企业所用,真正的实现它的自身价值,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才能发现潜在的商机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环节上的市场信息工作人员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需要他们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三、市场信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现代企业就是信息的综合加工厂,信息对于企业犹如空气中的氧,其价值比黄金还贵重。

1.市场信息是企业经营的动力。企业经营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处在一个信息的海洋里,企业经营的外部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在传播着大量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及时捕捉、获取、利用这些市场信息,就是给企业经营注入了活力。

2.市场信息是企业经营的导向。企业在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同时发生着四种流动。即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信息流与商流、物流、资金流关系十分密切,在经营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3.市场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现代企业经营依靠科学决策。当前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的发展方向、生产目标、计划安排、市场开拓、畅通销路等各项工作都必须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企业领导必须在全面准确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制定经营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这说明了解市场信息对胜战和决策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决策要在全面深刻,准确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4.信息是企业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提。企业要有远大而健康的生命力,就必须强化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必须密切注意国内外市场动向,引进、开发利用外来新技术、新工艺。而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必须以信息为先导,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避免盲目引进,才能使引进的技术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变化,保持优势。

5.信息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关键。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拓和占有市场,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搜集各类信息,包括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等。市场信息犹如“粘合剂“与催化剂”,使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发挥更大合力,生产出价廉质优量多的产品。

四、企业信息工作现状

在网络经济时代,收集网络信息是石化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开展营销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广泛地收集市场信息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市场调查研究,通过科学分析,就能把握市场脉搏,做到知己知彼。目前,各石化企业对收集信息工作都有了新的认识,有的企业还成立了信息部门,建立了信息网站,加大了信息的重视程度。以我所在公司的信息工作为例,目前公司的市场信息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为公司局域网提品市场信息。目前公司建有专门的信息网站,在信息门户上有6个栏目需要我室每日、每周或定期地提供信息。(2)在首页应用系统里设置了信息数据库专栏的链接。信息量大而新。

1.《每日要闻》共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综合新闻栏目报道最新的国际国内能源行业、国内相关部门等的有关宏观经济、石油石化等方面的新闻;经济信息栏目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富影响力的信息咨询研究机构安邦编辑的电子版刊物《每日经济》中选取相关的宏观经济信息;国际原油市场动态栏目信息来源于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最专业的石化财经信息资讯提供商,也是美国道琼斯(DOWJONES)集团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金凯讯。化工市场动态栏目提供前一日安讯思中国市场纯苯、甲苯、混合二甲苯日度评估价格。化纤市场动态栏目提供当日山东、河北地区涤短市场行情动态、当日江浙市场聚酯切片行情动态信息。另外,还可以点击链接查看相关产品相关市场的历史数据及曲线。

2.《经济技术信息》每月3期,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在信息提供上与《每日要闻》实现互补,共设置了以下栏目:要闻简讯栏目提供国际能源机构(IEA)、央行、国资委、发改委等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内相关部门的有关宏观经济、石油石化等方面的权威观点、最新政策等;技术进展栏目信息来源于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报道国外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进展,包括石油石化加工技术和化工技术;新能源技术进展;国际市场栏目报道国际原油期货一周综述;亚洲PTA、乙二醇等与天津石化相关产品的周评;国内市场栏目:报道华北成品油、华北燃气等一周评述;统计数据栏目报道世界石油、石化行业备受关注的重要统计数据。信息来源于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和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该刊物紧密跟踪石油化工化纤技术与市场动向,同时提供专业人士的市场预测,对公司的生产决策有着建设性的作用。

3.信息门户相关栏目信息的搜集、上传。综合新闻栏目每日从中国石化新闻网搜集有关国内要闻、炼化企业方面的新闻,并上传;每日价格栏目每日提供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国内汽、柴油产品出厂价等;原油油品市场栏目每周提供C5与C9等市场周报;化工市场栏目每周提供硫磺、苯酚等市场周报;中石化电子期刊栏目定期上传中国石化出版社和《中外能源》杂志社翻译出版的电子版刊物《烃加工》和由他们从国外专业报纸期刊上搜集翻译并编辑而成的电子版刊物《寰球能源资讯》;技术进展栏目报道国外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进展,包括石油石化加工技术和化工技术。我部门负责提供信息的四个模块:国际炼化最新动态模块信息来源于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报道国外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进展,包括石油石化加工技术和化工技术;国内炼化最新动态模块提供石油化工专业期刊上刊登的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最新文章;国内各大石油公司简介模块报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各分、子公司的概况;国际各大石油公司简介模块报道世界知名大石油公司的发展简史、组织机构、经营战略等。这些信息同报纸一样,设有各种专栏,或每日更新,或形成一定的累积更新,而在其幕后工作的信息工作者,通过不断的收集、整理、编排,达到一种资源共享,快捷服务的效果。就信息工作人员而言,要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性能,懂石油化工专业,会文字处理,敏锐地扑捉技术动向,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新,才能真正的起到为企业服务的作用。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10)

一、建立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机制

按照省政府要求,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粮食、发改、财政、商务、物价、工商、交通、农发行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一组织协调全县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在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对粮油市场和重点企业、超市、零售网点的监控监管,合理调度粮油资源,形成粮油市场保供稳价的强大合力。要研究我县粮油市场形势和应急市场变化的措施,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提出建议。各乡镇(场、区)要成立相应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一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加强对粮油保供稳价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强化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措施,密切监测市场变化,保证市场粮源供应,维护粮价基本稳定。

二、保障市场粮源供应

加强县级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充实县级粮食储备,落实好省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粮食储备任务,掌握充足的调控粮源,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可靠,数量真实,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

县粮食局要按照县政府批复意见,切实落实好新增县级粮食储备的入库工作,保证年底到位,要对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库存和供需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有针对性地组织、引导粮食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到产区采购,充实粮源,保障市场供应。

三、加强粮油市场监测监管

要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和信息上报工作,健全全县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网络,适当增加监测点,建立灵敏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粮油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提高数据准确性。同时,建立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信息的定期制度,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流通,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对超市、连销企业、零售网点监测监控,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向。加强对鸿大粮油公司等粮油加工规模企业的生产加工、库存、销售的监控,及时掌握准确情况。各超市、企业每周必须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本周库存、销售情况。县粮食局负责全县粮油批发、零售数量和价格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会同县物价局、商务局每周将全县粮油价格监测情况汇总后上报县政府。

工业油市场分析篇(11)

数字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而奋斗——纪念石油和化学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

研判形势探寻对策共谋发展——本刊理事会年会暨中国石油化工经济形势分析会在黄山召开

金融海啸震颤全球

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经济简析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30年技术进展

我国化肥行业30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农药工业持续发展

我国染料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引进来”“走出去”开创国际石油合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国际石油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摸着石头过河——浅议我国化肥行业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化工建设谱新篇

2008′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三季度报告

欧佩克减产应减轻油价下跌压力

VPN技术助力管道公司高效安全营运——管道公司远程访问技术实用分析

观点集萃

政策法规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重点解析

我国利用外资的阶段研究

宏观看板

生产持续增长价格高位盘整——10月份石油和化工生产运行和市场情况简述

行业动态

推行责任关怀加强行业自律——“2007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在沪举行

国外燃油税征收的经验及启示

我国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丁辛醇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建议(上)

国有大型企业和部级研究院所应担负起科技创新的重任

中石油股价波动浅议

政治局势和美元疲软可能继续推涨油价

日本农用化学工业紧抓机遇求发展

国际链接

醋酸乙酯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国内外环氧乙烷的市场分析

石油企业人才战略制定及实施问题研究

数字天地

在石油和化工“十一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06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统计工作会议纪要

进出口贸易增势放缓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前三季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情况简析

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盈利增长放缓

行业动态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会

宏观看板

国内外丙烯腈市场分析

合成橡胶市场投资展望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一)技术转让继续加快原料与中间体倍受青睐

国际链接

阿尔及利亚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概况

南美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玻利维亚油气工业最新进展

阿曼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概况

加拿大油气工业现状

日本农用化学工业依然黯淡

我国调整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关税税率

《麻黄素类易制毒化学品出口企业核定暂行办法》公布

氯碱及下游产品副产物回收利用及循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