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改革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1 19:41:14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篇(1)

一、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起步阶段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一)党的十二大首次总结了改革开放实践经验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坚实基础之上的,来之不易。从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全面展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的条件下召开的。大会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规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任务,并在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开始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交替。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通过对过去六年来实践的总结,充分肯定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肯定了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党坚决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顺应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报告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教条式理解,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改革开放的开展做了理论准备,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科学总结了处于国际国内复杂情况下改革开放事业,在党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立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同时,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大大的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

十三大报告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就是说,两次历史性飞跃都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十三大报告,总结近代一百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演变,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线索。这是党的十三大的历史性贡献。十三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经验,在研究当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十三大报告总结的我们的主要经验。这一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全部工作的基本遵循,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继续发展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环境,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科学把握新时期新条件下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现状,正确总结经验,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并且回顾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大报告全面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基本经验,对十四年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战略决策做出了郑重结论。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可以这样说,十四大对改革开放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既凸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又昭示着在实践中坚持这一理论指导的必然逻辑。

(二)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全社会经济发展

1997年9月,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背景下,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做了回顾,对十四大以来的工作做了总结,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深刻阐发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党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十五大报告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报告强调:“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三)党的十六大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等重要思想,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政策原则和重大举措,使我国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十六大报告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方面内容。主要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这些经验,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也是建国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些经验总结,与之前之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或其他场合所作的经验总结,都是相互衔接和不断发展的。

三、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深化阶段——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强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这“十个结合”,最本质的结合,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结合起来。“十个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十个结合”的总结与以前历次总结相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既保持着发展的连贯性,又具有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时代性,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更加深入的研究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时展高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整个历史进程,在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对新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作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总概括,对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做出了系统总结。

参考文献:

[1]历届全国人代表大会报告.人民出版社.

[2]田克勤.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熊泽成,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9.

[4]钟实.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党史研究,2006.

改革自我总结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199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改革自我总结篇(3)

二、实施范围

我街共有事业在编人员7人,分布在各相应科室,其中有5名聘用制干部,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普工。7名人员参加本次事业人事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事业单位要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或双向选择。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

实行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据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标准及岗位设置的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对事业单位的岗位实行分类管理,管理岗位推行职员制;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勤岗位建立岗位技术等级规范。坚持按需设岗、以岗择人。

四、总体安排

根据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我街所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省市区制度的方针、原则、方法步骤和政策执行。

我街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工作,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召开全街大会,学习传达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宣传动员,安排部署全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第二阶段:成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全街的实际,按区下达的事业编制设置岗位,分步实施改革工作。

第三阶段:制定报批方案及组织实施。按照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竞聘上岗方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其他配套的方案,逐级上报批准后,组织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完成鉴证及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街道在改革完成后,要及时总结改革情况,由我街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街道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报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相关政策

改革自我总结篇(4)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及时总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尔后,他们又总结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俄人民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的实践中,更是十分重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他在晚年带领党和人民创造并总结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借鉴苏俄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经验。邓小平关于总结经验的思想和实践有着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更加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他说过:“我们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7Yet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4页)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经验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总结和运用经验树立了光辉典范。

二、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经验的历次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对历史经验进行了八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集中总结:

(一)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的实践经验

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三)199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

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见199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四)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见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五)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见200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六)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

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见200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七)200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见2006年7月1日《人民日报》)。

(八)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采的基本经验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见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上八次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

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共同的主题展开的,这个共同主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对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来看,它们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我们既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明确它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互相补充,以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果。

总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中的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第三,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注意。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5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收失败的教训,避免重复出现反面的失败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和吸收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是一方面认真总结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大胆地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技术及其先进经验,特别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四、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服务,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勿庸讳言,在开创改革和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还会遇到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际的、来自社会的和来自自然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马克思主义的先辈们仍然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惟一可能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

改革自我总结篇(5)

早在2012年12月31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提出5点意见: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坚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总结了“五个充分证明”,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等。2018年10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不要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并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就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深刻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谈以下几点体会。

坚持正确方向和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辑的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推进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关键时候、重要场合要敢于亮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人民首创精神,不仅是过去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基本遵循。

为中国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间,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改革自我总结篇(6)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行的改革。[1]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其目标就是面对我国新常态下供需错配的复杂经济状况,推动产需匹配拉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引导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

1、解决供需错配问题的需要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是在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1)产能过剩。市场经济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调解市场供求。由于长期的利润和GDP驱动,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拉动需求刺激生产,钢铁、煤炭企业不断增加产能扩大供给。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完善,加上市场调节功能自身的弊端,导致供求不平衡。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风行也加剧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目前仍有大量贫困人口,支付能力有限,购买力不足。因而,我国应从供给和需求双面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缺陷,并在经济领域进行一次彻底的结构性改革,解决制度性矛盾。(2)有效供给不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产权、能够满足消费者高端需求的物质产品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海外购买高档消费品成为消费常态。据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约1.2万亿元,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同时,因为国内产品的品质安全问题,国外高质量、性价比较高的一般消费品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产业结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影响着消费结构升级。因此,一场针对经济结构的制度性改革势在必行。

2、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6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6.7%,而2011—2015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7.6%、7.6%、7.5%、7%。可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面临着优化升级的问题,经济发展驱动之前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创新能力不足。[3]这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过去一贯坚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现状。借此机会,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的可续性发展,这是“十三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3、调整改革措施的需要

长期以来,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指导性地位。该理论认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比如2008年中央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增长,但随着国际经济不景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转向国内,对传统产业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以及国内经济体暴露出来的弊端,需求侧改革效果逐渐弱化。[4]从现在的数据看来,需求侧改革的预期效果也未完全达成,例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在加大,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978—2001年,城乡收入差距之比处在“2”时代,但在2002—2013年这一比率进入“3”时代,2009年城乡居民的绝对差异达到12022元,这一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增幅都高于农民收入增长水平,都处于历史最高值。[5]各方面、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需求管理的刺激模式已无法延续,必须转向供给侧管理。供给侧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做出的长期安排和重要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实践,是马克思理论成果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尝试与探索。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依据

不断调整并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匹配关系,释放生产活力,是“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含义。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途径顾名思义在于改革,即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而,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正确指导我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拉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6]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民,党和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C、企业投资I和出口总额X是衡量GDP增长的三大指标,一直以来我国也通过不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引进外资,扩大出口等手段拉动经济增长。但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三驾马车”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速度的变化、结构的优化与方式的转化是当前经济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显然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因此,在中央财经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注重供给一方,引导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注意需求结构的变化,提供有效供给,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2、马克思社会生产总供求平衡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方向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需要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问题。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只有产品被生产出来才能有下面的环节,也即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对生产具有反作用。[6]社会生产总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当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一生产过程才算完结,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这就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满足消费的需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马克思总供求平衡理论表明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仅要在总量上保持一致,更需要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2]因此,Ⅰ(v+m)=Ⅱc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的条件,简单再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也就难以实现,也就导致社会供给与需求相脱节。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求错位问题反映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在结构上失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注重从供给侧入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化解过剩产能,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产品两大部类的生产,优化有效供给。

3、市场失灵理论是供给侧改革的发动机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市场失灵理论,而是从其经济危机理论中间接得出的。在市场经济中,无限制的获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分离,生产与消费脱节,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力干预经济运行,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因此,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适时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向引导、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平衡稳定发展的保证。供给侧改革不等于供给主义,不是不干预经济政策,而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对接。供给侧不是和需求侧相对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供给一方的生产要始终以需求方为着眼点,以达到供求平衡;另一方面,持续创造新的需求以拉动生产的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透视

1、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取得一定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去产能,以钢铁煤炭产业为重点,2016年比上年下降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去库存,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同比放缓4.1个百分点,年底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三去杠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四降成本,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占比85.76%,同比降低0.14%;五补短板,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办了一批既能解决当前需要又有长远规划的大事。[7]以上数据显示,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各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影响。

2、经济增长有了稳中向好的趋势

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8.9万亿元,增长速度在四个季度中分别为7%、7%、6.9%、6.8%,而之前一直保持在7%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并有一定的下行趋势。在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被提出并实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各个季度增长速度分别为6.7%,6.7%、6.7%,6.8%,[8]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势头有所控制,进入了探底区间。2017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为6.9%,GDP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加快,经济呈现升温倾向,有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趋势。以上改革成果说明我国的改革方向整体来说是正确的,抓住了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的现实需求并结合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作出的重大抉择,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实践依据[N].上海证券报,2016-03-19.

[2]刘向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岭南学刊,2016(2).

[3]韩艳红: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6(10).

[4]李良燕:供给侧改革理论渊源与路径分析[J].中国财政,2016,11(712).

[5]张志明、蔡之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6(8).

改革自我总结篇(7)

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们学书记“12・18”重要讲话首先要把握的亮点,因为重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地位等,具有极端重要性和针对性的意义。这篇讲话简明而又准确地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贡献,用两个“标志”和一个“显示”概括了它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始终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我们要继续坚定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前进。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胡绳同志说过,从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相同的。

这次总结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最长的

大跨度全方位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几次重要会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十四大总结了1978年以来的14年,十六大总结了1989年以来的13年,而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则从11个方面总结了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应该说,这次总结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最长的,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这篇讲话指出,上述伟大成就的取得,生动展现了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阔步前进的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今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坚持改革开放决不动摇。应该说,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文献中,对改革开放的必然性、重要性、目的、性质和今后发展趋势等作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论述的重要文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讲必然性。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讲重要性。

这篇讲话用3个“就是要”阐明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这是讲性质。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讲改革开放今后发展的趋势,也就是我们的坚定决心。

讲话的主体内容是什么

对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有重要展开。十七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即“十个结合”。这个总结是很有政治分量和理论内涵的。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对“十个结合”加以展开,充实了丰富的内涵。从十七大报告用280多字对“十个结合”的概括,到这篇讲话用近7000字加以展开,生动地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这“十个结合”前3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建设的真谛。最后3条阐述了成功推进改革开放的实现条件和根本保证。可以说,这一部分是这篇讲话的主体内容。

为什么要提三个“归结”

三个“归结”高屋建瓴。这篇讲话有三处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做了“归结”,可以说,这3个“归结”内涵深刻,立意新颖,高屋建瓴。第一处是在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后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十七大的结论。

另一处是在全面阐述“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后深刻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第三处是从历史高度加以总结: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个“归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特点

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特点。这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一代又一代地推进这项伟大事业。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对党所领导的这伟大事业的特点作了充分的阐述和揭示,令人心悦诚服。总书记指出,没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功绩。

增强忧患意识洋溢在字里行间

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样的精神状态,这种清醒的认识洋溢在这篇讲话的字里行间。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用一整段篇幅专门论述了当前我国出现的阶段性特征中困难的一面。提出了3个“世所罕见”: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篇讲话重申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提出了要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还专门论述了要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来自国际经济环境的各种风险。反复强调要艰苦奋斗: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我们事业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我们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也要艰苦奋斗去开创,去实现。

明确使用3次伟大革命的新提法

3次伟大革命与中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这篇讲话在十五大阐述的中国一百多年来3次历史性巨变的基础上,明确使用3次伟大革命的新提法,而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联系起来。指出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了三座大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第三次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两个100年的宏伟蓝图和伟大目标鼓舞人心。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在我们党的文献多次论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用两个100年的提法来描述我国未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伟大目标。指出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些宏伟蓝图和伟大目标,要求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改革自我总结篇(8)

大家知道,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大体说来,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能不是一种党政不分、权责不明、过分集权的体制。到“文革”期间,在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更是把这种体制推向极端,使其弊端充分暴露,以至于酿成对国家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文革”结束后,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在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就是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晶。这篇讲话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们党在80年代初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这篇讲话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发至全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这篇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作为其关键领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又精辟明确的论述。其着眼点主要是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这篇讲话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的实质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改革的锋芒所向,直指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主要是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系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还未来得及作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只是提出了继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任务。

第二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阶段。时间是80年代中后期。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遇到了政治体制的阻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出来。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从1985年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间,他多次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并强调指出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具体化,要进行总体设计,要有一个蓝图。他指出:“一九八O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明年党的代表大会要有一个蓝图。”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178页1986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开始了总体方案的酝酿和设计。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这一设想的基本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中。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我国原有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兴利除弊,清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概括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中共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开始启动。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许多领域,但改革的核心,还是直指我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调整思路阶段。时间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中共十三大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不久,国际国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就是苏联东欧剧变与国内的“六四”风波。如此严重的事件,对于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和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也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邓小平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胆识,以彻底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大无畏气概,顶住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干扰,特别是来自“左”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动摇。他强调,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同时,又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了。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足的加点劲,错的赶快改。正是因为有邓小平掌舵,在这样重大的事变面前,在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才没有改变。但在具体思路和作法上有所调整和改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致是这样一种状况:第一,从基本思路上看,原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任务提出和部署的,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得比较多,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比较突出,但后来调整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不那么突出了,有时只提民主法制建设,甚至干脆连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提了。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强调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改革干部制度等,后来变成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第三,与此相适应,在实践中,政治体制改革有所放缓,从而在整体上,使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的学者曾这样论述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从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攻坚战”转入“战”。这种调整和变化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发生了转移。具体说,就是从着重解决原有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攻坚战”,转移到完善那些本来就比较好的原有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上来了。这些方面的制度,从总体上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只是有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而作为原有政治体制“总病根”的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则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性不相容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的,必须加以变革,而且是“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也是革命,其意义就在这里。

客观地说,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明智的。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因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改革开放发生逆转。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迫于形势剧变不得不做的暂时调整,只能限于“一定时期”而不能把这种调整长久化。

有人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似乎是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造成的,至少政治体制改革是原因之一。这恐怕是因果颠倒。其实,任何历史事变都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和的结果。如果一定要从错综复杂的漫长因果链条上找因果关系的话,那就只能是:苏联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苏联的领导集团无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期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包括政治体制,致使长期积累的众多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总爆发的结果。 转贴于

历史经验证明,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非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相反,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从体制上清除不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迟早会因为诸多社会矛盾的积累而出现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只有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灵活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使社会矛盾及时解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从根本上触动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势必严重影响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时间是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在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首次郑重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在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中华大地掀起新一轮改革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是这样讲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体上是按照调整后的思路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新进展,例如促进政企分开,继续精简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并进入攻坚阶段和体制创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此时,国内学术界不时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国际上也有中国是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滞后之说。

1996年3月末,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内参《中央党校简报理论与政策研究专刊第11期》刊载了笔者撰写的《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几个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一文,引起了中央注意。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了中央意识形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研究相关问题的座谈会。由此可见当时党中央对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关注。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重要位置,专门写了一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新的论述和部署。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即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部分中,江泽民开宗明义地讲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法治”概念,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性进展。这一突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在较长一个时期处于“战”状况的突破。因为要致力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人治”状态,这就必然要触动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的体制,否则,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二是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个人高度集权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路,提升到现代法治的高度,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这就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了,也与现代民主政治相一致了。这就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治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制度保证。三是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它内在地要求法治国家的建立。没有法制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新思路,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第三,规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中共十五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他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2000年1月20日,江泽民在向政治局通报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时,特别突出地概括了一下10年来即1989—2000年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讲了七个方面:

一是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党的领导得到了加强与改善;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在农村广泛推行了村民自治;

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

六是各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工作已在进行之中,实施了公务员制度;

七是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新成绩,对干部选拔开展了民主推荐,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引进了竞争机制。

2000年秋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增加了两项:一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二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又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并具体讲到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进人民民主发展。强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进一步作了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江泽民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江泽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改革自我总结篇(9)

前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以市场自身来进行,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其中供给和需求的管理都是我国政府运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其宏观调控的管理主要以供给领域的改革与管理进行。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多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对市场进行监管,也就是需求性管理。在经济空前繁荣的背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量结构不平衡,为此,要对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结构改革进行强化。进而,解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矛盾。

一、经济增长新常态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形成因素

我国为什么要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呢?2015年,国家主席同志对该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回答。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呈现告诉发展的态势。然而,其增长的内部结构并不完善。因此,要保证经济稳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供给侧结构进行完善,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成“健康”状态发展。其促使我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行改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未被挖掘

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的增长总量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段经济体。这不仅说明我国国民经的增长速度加快,更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种种经济的繁荣发展,让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体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了工业化后期的状态。受到2000年到2010年代经济“井喷式”发展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第二产业不断下降,转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呈现繁荣的发展态势,并快速赶超第二产业。逐渐朝向主导产业地位发展。第三产业的崛起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也就是说,我国自2010以以来,无论是从国际化还是工业化角度看,都在不断成良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暗示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未被挖掘。

(二)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背景下存在着结构失衡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经济结构却呈现失衡状态,在需求管理的角度看我国经济。中国依然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从供给管理角度看,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产能过剩。只有对过剩的产能问题尽心整改,才能确保新常态下结构失衡的状况的已解决。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以成为必然。只有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让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区域科学化分配,进而让我国经济实现稳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并非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是旨在对过剩的产能进行优化,仅此而已,不会对需求管理总的货币政策进行更改。

二、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

(一)完善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生产力的不均衡现状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提出,要在我国实行区域带动整体的发展策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期能够建立一定的经济特区来让局部地区的优先发展。然而,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当初制定的经济发展策略并没完全实现,我国进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带动整体的富裕,今天的中国沿海城市确实发展壮大起来。例如,背景、上海、深圳和广东等地,其经济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西部和东北部区域的发展还较为落后。造成了我国各个区域间生产力的严重失衡。这种现状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阻碍,更对城市企业的投资条件造成巨大困难。为此,就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与国家总体发展方针的协同实施,进而完善我国区域间的生产力发展。通过国家拨款和投资建厂,让部分落后地区的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尽快实现综合一体化的进程。此外,要注重改善人民的服务需求,不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我国居民收入。

(二)强化社会企业融资模式改革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血液”,其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形式,若某地区的企业发展效益良好,各种大、中、小型的企业繁多,那么久会充分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起到了主导作用。为此,不断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中,一方面对社会过程的产能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内源资金不足。因此,中小企业就必须通过融资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受银行传统“垒大户”观念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其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就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政府要作为“中间人”,强化我国社会企业融资模式的改革,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实现资本要素的改革,提高资源利用率

新常态下,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为此,要充分对资本要素尽心改革,让投资者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提高投资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成本的过大不仅是导致企业运行不畅的重要原因。更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伤所在。

(四)实现分配与再分配的均衡发展

新常态下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要“减负”于企业,更要落实好居民收入机制。对劳动者分配与再分配机制进行改革,进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让可支配性收入增加。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为此,在实行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劳动者收入着手,处理好劳动之间的利益关系,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就会带动消费模式的改变,进而使我国经济流速加快。经济活动过热会对过剩的产能产生一定的“消费”,从而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不断优化。

(五)降低“制度交易”,推进国企全面改革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l展如火如荼,为了能够尽快将供给侧改革形势进行落实,必须将我国的“制度交易”进行降低,即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让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尽量在市场中进行自主调节。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型作用。适当降低“制度交易”不仅能够让我国市场自身的调节提供良好的环境,更能减少政府腐败条文的出现,保证了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值得注意的是,降低“制度交易”并非“放弃”,而是要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进行适当的发挥,唯有如此,才能让为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稳健的步伐向跟深层次迈进。此外,要积极推进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要素都具备透明化,其中包括人力、固定资金、制度、财务等。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事进行改革,尽量以强大的资金作为与其他企业联合的资本,将各自的发展缺陷进行及时的互补,通过联合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进而顺利完成我国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

(六)落实政策,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全面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应首要落实土地制度的改革。的关键在于土地生产要素的效率。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土地总耕种面积已经超过了4亿亩,然而,总入股与证券化的形式去比较低,发部分的土地都以初级的租赁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流转资金的方式将我国的土地进行盘活。不断通过金融创新的手段,价格我国土地生产资料进行流动起来,以高级的形式进行发展,避免生产资料僵化,导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因此,要以土地的确定权威基础,不断将我国土地的由租赁和转让等形式向信托和入股等方式进行转变,加速土地资源的流转,进而让灵活的生产要素实现规模性、流动性的方式发展,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尽而推动土地政策的改革,更能缓解目前我国农民的生活与土地的依附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总体快速发展,但结构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构失衡的状态。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我国现阶段的总体经济发展呈现产能过剩的状态。为了能够充分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产能过剩。就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与此同时,对政府部门进行简政放权,让“干预”呈现科学化、合理化。进而让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01(01):56-65.

改革自我总结篇(10)

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而森林采伐管理改革是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关键措施,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才能延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释放效应”。才能让广大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调动起他们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二)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是建立新型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具体行动。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经营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行业服务中介化的趋势已经形成,与时俱进地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赋予广大森林经营者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建立新型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既是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

(三)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是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林农权益的重要举措。森林采伐指标审批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审批项目。由于林木采伐指标有限,传统管理方式层级较多,林农申请采伐指标周期较长,费用较高,同时,采伐限额指标分配自由裁量空间大,容易滋生腐败。因此,通过深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改革行政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能、强化服务,实行采伐指标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推进“阳光政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避免“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发生,既可以规范林业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又可以保障林农合法权益。

二、系统推进森林采伐管理试点工作,完成试点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试点单位要把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作为林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有专人抓、有能人管、有经费支撑。各试点省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本省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帮助各试点单位有针对性地解决采伐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对参与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人员的培训。要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有计划地培训各级林业干部、业务骨干,使各级林业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掌握试点政策,理解试点方案,熟悉工作程序,提高组织和驾驭改革的能力。确保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各试点省也要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到试点单位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业务骨干,提高试点单位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三)如期完成试点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各试点省和试点单位要在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试点方案》抓紧对下步试点工作做出部署。试点单位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我局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林资发[2010]166号),深刻领会和整体把握采伐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增强信心,克服因循守旧、观望等待的消极畏难情绪,更不能为维护既得利益阻碍改革,要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解决改革试点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防止试点工作流于形式或做表面文章,要不断将试点工作推向深入,确保《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三、扎实开展“回头看”活动,巩固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成果

(一)明确“回头看”的内容和重点。各试点省要在2010年年底前组织一次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回头看活动(以下简称“回头看”)。目的是再发动、再组织,深入推进森林采伐试点工作,使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内容就是对照《试点方案》查缺补漏,总结得失,巩固成绩,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并狠抓落实;重点就是看试点政策掌握情况、试点任务完成情况、长效机制建立情况、林农群众满意情况

(二)统筹推进“回头看”和深化试点工作。对在“回头看”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认真加以推广应用,使试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对经过实践检验、群众认可的做法,要尽快总结提炼,吸收到相关政策和规程中,为建立新型的采伐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对在“回头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系统研究,将其作为深化试点工作的重点,加以突破。

四、认真做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的总结工作

(一)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成效的评估工作。各地应根据各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采用定量或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相关专家对改革试点成效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试点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报我局。我局将适时派工作组赴有关省对试点工作成效进行实地考核。

(二)及时报送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单位要于2010年12月31日前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提交试点工作总结报告:试点省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本省各试点单位总结报告基础上,形成本省的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总报告,与各试点单位总结报告一并于2011年1月31日前报我局。

改革自我总结篇(11)

当看到少先队员献上美丽的鲜花,高举右手,齐致队礼的画面,意味着改革开放的“接力棒”正在薪火相传到青年一代手中,改革开放的光辉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当代的共产党员,应学习“改革先锋”的创新精神,以“改革先锋”为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发挥钉子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建功立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