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应试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43

中学应试教育

中学应试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9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使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本文中,我想更多的谈谈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学教育中最大的弊病在于急功近利,应试教育盛行,并且我认为这也是当今中学教育的诸多问题的一个根源所在。

一、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盛行的原因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至今都依然无法完成真正的蜕变,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背景。在当今社会中,升学率一直是人们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在人们眼中,升学率越高,高材生越多,状元越强,就代表学校越好。人们这样片面的评判标准使得学校领导与老师不得不加班加点,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学生知识教育,从而创出良好的升学率来赢得家长们的青睐和良好的口碑。另外,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也是造成素质教育难以展开的另一大社会背景。

另一方面是上级部门的考察以及学校之间的攀比。当今社会,学校之间的攀比早已并不陌生。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各个学校类似“某校某人得某市某科状元”的广告大街上随处可见。而且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也会按照各项评价指标对学校进行评比考查,其中他们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不但要比较考取一本、二本高校的学生比例,还要进行不同分数段的比较。这使得升学率在无形中成为了考核中学教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二、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危害

应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被呈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根深蒂固的错误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学校单单重视智力方面的培养,却造成了“德、音、体、美”等方面的缺失。

首先,最为明显的是“重智轻德”问题的出现。现今社会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越来越大,行凶的手段、残忍程度很多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这与学校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达到更高的升学率,学校基本忽略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强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早已变成了学生眼中“死记硬背的副科”。老师与学生们关注的只有知识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废话”,老师不愿去讲,学生也不愿去听。

其次,应试教育对于师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升学率,学校压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样以我所实习的学校为例,高一学生就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月放一次双休月假,平时只有周日白天放假,晚自习照常。学校开设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微机共十三门学科,看似多样合理,然而事实上音、体、美与微机课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常常被班主任或者其他代课老师占用。就连运动会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过于形式化,走个过场而已。对于另外的九门课程,学生除了课本和练习册之外,还有每周一期的报纸,各种渠道和版本的试题。晚上十点半学校规定熄灯,然而每次去查寝,学生都还偷偷亮着灯做作业。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又在课堂上打瞌睡,这不仅仅造成了恶性循环,有时候还可能成为酿成惨剧的因素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对于这样一个难题,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的义务,尤其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更觉得我国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中学应试教育篇(2)

(平潭一中 张玲)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教 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普通中学的任务,就是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还 要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这就要求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素质、道德 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及审美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管理也应作相应的 深化改革,从课程的设计,施教系统的设立,实践基地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等都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 内容和措施。

然而,当前在普通中学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误区,它主要是:

一、观念误区。在转轨教育中,提高教育质量是被吹得最响的调子,但对质量的理解仍没脱离片面追求升 学率的轴心。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教学观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 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最主要依据。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主要不是他(她)品行不端,违纪犯法,而是他们智力欠佳、 成绩不好;相反,只要智力一流,成绩出众,即使品行不端,也只是白玉微瑕,无损“好学生”形象。

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质量观误区。首先,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量的是他(她)授课节数、听课次数以 及批改的作业量;衡量教学进度的唯一标尺是书本知识完成的怎样。衡量老师授课水平一看教案写得是否具体 工整,课堂教学“三步曲”运用如何,课堂气氛是否热烈。于是,教案写得不详的,即使教学效果不错,也会 成为有争议的对象;教学不走“三步曲”的,会被认为教学步骤不完整;在授课时补充课外知识的,会被认为 重点不突出;若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则可能被当旷课处理。二看中高考成绩如何,中高考成 绩好,则一俊遮百丑,平时诸如迟到、早退、旷课、闹事等毛病都可一笔勾销。若中高考成绩上不去,则一丑 百丑,不管你平时怎样努力,也会在“无效益”的结果中黯然失色。

这种观念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任何一项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有对这项改革的正确认识。列 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观念上因循守旧仍以升学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想在行动上向 素质教育转轨,纯属天方夜谭。

其次,这种观念,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要把人类实践中积累的一般 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是需要经过老师主观再创造的。因此,人们把教师看作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 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劳动。它需要教育者以满 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它需要教育者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的50-60%。这说明,人的智慧,创造力就象埋在地下的矿藏,通过激励可以得到不断开采。而 用同一模式去要求教师,就使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受到压抑。难怪不少老师怕听课,烦听课,更烦检查教案。认 为有人听课的教学都是装模作样的,很难反映真实水平。而教案,“那是写给检查者看的,谁会照本宣科?” 这种管理与实际脱离的作法,倒使笔者想起张萍芳教授说的,台湾的学校领导是不听课的,教师授课效果主要 通过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来定。我并非推崇台湾的做法,但我想,管理者还应着重于为教学多做些实事为好。

再次,这种观念违背了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学校教 育“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美育深入地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使几方面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 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 ,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片面追求 智育的观念,从指导角度来说,正是对这种和谐的破坏。

第四,这种观念违背了学习本质,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学 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可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 和熟练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以分数为主要 管理手段,应试升学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观念误区,强调的是学习的第(1)种类型,而忽视了其它三种类型的 指导和学习,这就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擅长于实践性创造;有的擅长于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于辞令;有的 擅长于组织等等。这些才能是四化建设都需要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加以培养发挥的。教育的任务,就 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 分地表现自己。由于观念的误区,就会导致其他智能的丧失,而强制自己往同一模式发展。可想而知,这种结 果不会是喜剧性的。

二、教育研究和教育宣传误区。这是观念误区必然导致的产物。在不少学校,教育研究仍然局限于文化知 识传授的技巧。思想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素质的训练等课题,往往被忽略。评先评优,统考分数、中高 考成绩仍是主要依据。步不户出,鸦雀无声的班集体,仍是管理者津津乐道的治学楷模。多练、多考仍是被提 倡的教法,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题海战术仍是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准确地说是提高考 分的法宝。

这种误导致使学生本来就繁重的课业负担更重了。为了教有所得,也为了心理上的平衡,各科老师争先恐 后布置课外作业,争先恐后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有的老师甚至舍不得课间十分钟,时常用拖课填补这个时 间空白。笔者曾对某中学几百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智力再好的学生每天也要用至少五个小时才能完成 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而这时间,是学生挤占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得来的。中学按教委规定晚上9:00熄灯, 但作业又逼迫学生不得不在熄灯后点起蜡烛继续苦练。我省达标检查中所有学校学生眼力保持良好率均不达标 ,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吧。

天真活泼好动,本是青少年的天性。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包含着快乐与希望。然而,现代的学生,尤其 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已在苦役式的学业负担下,过早丢失了那份本应属于他们的天性。少年老成,未老先衰成 了他们不少人的标志。学生戏称这是六座大山(语、数、英、物、政、化)压迫的结果。

反常的教学管理,导致反常的心理,只要看到学生沉在书山题海中,就家长满意,老师安心,学校放心了 。倘若有一天没看见学生背书练题,就会引来家长询问、学校调查、老师不安。就是没有人去想想,连续疲劳 战术对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到底有多少好处?确切地说,有人想过,也呼吁过,但迫于大气候,只好沉默 了。

三、评价误区。评价教学效果,依然是知识质量检查;评定职称,依然是看中高考成绩;评先评模,当然 更离不开升学率;而奖惩标准,理所当然是升学人数。这种做法,固然从某个角度或某种程度上产生一些积极 效应,然而,即使它力求尽可能客观、真实和公允,它仍然是片面的。

这种评价,对老师而言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学生学得怎样,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同而得相 同分数,说明老师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上花费的心血不同、劳动价值不同。从另一角度考察,转变一个差生 胜过培养十个尖子生。假如把一个“少年犯”转变为一个安分守纪的劳动者,你能说转变者不是功德无量吗? 然而,在学校的现实中却是:如果这个被转变的“少年犯”中高考上不去,人们仍然不会说他的导师是位成功 的灵魂工程师。相反,对智力很好的学生作应试辅导,使它高考名列前茅,这位老师(尤其班主任)马上会名 闻遐迩的。其实,这种评价是缺乏根据的。因为,首先,树人的工作是长期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而非一朝一夕功夫。其次,塑造人的工程是个体劳动,整体见 效的,很难严格量化和区分每个教育者在劳动成果中的工作和贡献的多少。

观念和评价的误区,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它容易造成教育者的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培养,抓了 一小部分“尖子生”,丢了一大片“中差生”。对尖子生众星捧月,百般呵护,甚至偏袒护短。只要他(她) 高考能够达线,所有品行方面的缺陷都可以一笔勾销。不信,查查在校大学生的入学档案,中学对他们的德、 智、体评价可谓一路绿灯,白玉无瑕。而事实上,他(她)们中有的可能体育从来没有及格过,有的可能铡刚 被拿掉了处分记载。总之,对分数高的考生,一切过失都可以既往不咎,而对“差生”,则横看竖看不顺眼, 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谁叫他(她)拉了我的平均分,影响了我的升学率。

由于教师工作的成就动机往往表现在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成才上,而成才又被这样狭隘地归结到升学 上来,因此,不少教师在编班时拼命争生源。为了一个高分生,同事反目的例子不在少数。为实现自我价值, 又容易造成同学科中协作意识淡薄,传、帮、带流于形式,使学校集体向心力无法形成。

其次,它把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片面引到分数上。为了孩子能拿高分,不少家长采取高分奖、低分罚的规矩 。有的甚至对孩子提出“你每个月每科替我提高2分,我一个月多给你一百元零花钱。”这样的刺激导致的结 果是,有的学生为了多得奖金谎报成绩,有的为了报答父母良苦用心读垮了身体。

再次,它容易造成畸型发展的一代。一方面,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结果,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族;另一 方面,一些明明升学无望的“差生”,仍要痛苦地挣扎于分数的漩涡中,不断失败的体验,使他们不仅对考试 丧失了信心,同时也造成压抑心理和情绪障碍。于是,有的厌学、逃学;有的感到出路渺茫而自暴自弃,误入 歧途;有的知法犯法,铤而走险。这恐怕也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因素吧。一大批升不了大学的,带着失 落感回到农村和家中,既无一技之长,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也没有强壮的体质,成了“半残废人”。这样的 后备军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呢?从某种角度说,这是学校为社会生产的一批废品。

中学应试教育篇(3)

(平潭一中 张玲)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教 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普通中学的任务,就是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还 要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这就要求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素质、道德 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及审美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管理也应作相应的 深化改革,从课程的设计,施教系统的设立,实践基地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等都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 内容和措施。

然而,当前在普通中学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误区,它主要是:

一、观念误区。在转轨教育中,提高教育质量是被吹得最响的调子,但对质量的理解仍没脱离片面追求升 学率的轴心。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教学观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 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最主要依据。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主要不是他(她)品行不端,违纪犯法,而是他们智力欠佳、 成绩不好;相反,只要智力一流,成绩出众,即使品行不端,也只是白玉微瑕,无损“好学生”形象。

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质量观误区。首先,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量的是他(她)授课节数、听课次数以 及批改的作业量;衡量教学进度的唯一标尺是书本知识完成的怎样。衡量老师授课水平一看教案写得是否具体 工整,课堂教学“三步曲”运用如何,课堂气氛是否热烈。于是,教案写得不详的,即使教学效果不错,也会 成为有争议的对象;教学不走“三步曲”的,会被认为教学步骤不完整;在授课时补充课外知识的,会被认为 重点不突出;若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则可能被当旷课处理。二看中高考成绩如何,中高考成 绩好,则一俊遮百丑,平时诸如迟到、早退、旷课、闹事等毛病都可一笔勾销。若中高考成绩上不去,则一丑 百丑,不管你平时怎样努力,也会在“无效益”的结果中黯然失色。

这种观念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任何一项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有对这项改革的正确认识。列 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观念上因循守旧仍以升学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想在行动上向 素质教育转轨,纯属天方夜谭。

其次,这种观念,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要把人类实践中积累的一般 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是需要经过老师主观再创造的。因此,人们把教师看作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 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劳动。它需要教育者以满 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它需要教育者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的50-60%。这说明,人的智慧,创造力就象埋在地下的矿藏,通过激励可以得到不断开采。而 用同一模式去要求教师,就使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受到压抑。难怪不少老师怕听课,烦听课,更烦检查教案。认 为有人听课的教学都是装模作样的,很难反映真实水平。而教案,“那是写给检查者看的,谁会照本宣科?” 这种管理与实际脱离的作法,倒使笔者想起张萍芳教授说的,台湾的学校领导是不听课的,教师授课效果主要 通过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来定。我并非推崇台湾的做法,但我想,管理者还应着重于为教学多做些实事为好。

再次,这种观念违背了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学校教 育“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美育深入地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使几方面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 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 ,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片面追求 智育的观念,从指导角度来说,正是对这种和谐的破坏。

第四,这种观念违背了学习本质,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学 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可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 和熟练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以分数为主要 管理手段,应试升学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观念误区,强调的是学习的第(1)种类型,而忽视了其它三种类型的 指导和学习,这就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擅长于实践性创造;有的擅长于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于辞令;有的 擅长于组织等等。这些才能是四化建设都需要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 加以培养发挥的。教育的任务,就 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 分地表现自己。由于观念的误区,就会导致其他智能的丧失,而强制自己往同一模式发展。可想而知,这种结 果不会是喜剧性的。

二、教育研究和教育宣传误区。这是观念误区必然导致的产物。在不少学校,教育研究仍然局限于文化知 识传授的技巧。思想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素质的训练等课题,往往被忽略。评先评优,统考分数、中高 考成绩仍是主要依据。步不户出,鸦雀无声的班集体,仍是管理者津津乐道的治学楷模。多练、多考仍是被提 倡的教法,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题海战术仍是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准确地说是提高考 分的法宝。

这种误导致使学生本来就繁重的课业负担更重了。为了教有所得,也为了心理上的平衡,各科老师争先恐 后布置课外作业,争先恐后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有的老师甚至舍不得课间十分钟,时常用拖课填补这个时 间空白。笔者曾对某中学几百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智力再好的学生每天也要用至少五个小时才能完成 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而这时间,是学生挤占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得来的。中学按教委规定晚上9:00熄灯, 但作业又逼迫学生不得不在熄灯后点起蜡烛继续苦练。我省达标检查中所有学校学生眼力保持良好率均不达标 ,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吧。

天真活泼好动,本是青少年的天性。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包含着快乐与希望。然而,现代的学生,尤其 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已在苦役式的学业负担下,过早丢失了那份本应属于他们的天性。少年老成,未老先衰成 了他们不少人的标志。学生戏称这是六座大山(语、数、英、物、政、化)压迫的结果。

反常的教学管理,导致反常的心理,只要看到学生沉在书山题海中,就家长满意,老师安心,学校放心了 。倘若有一天没看见学生背书练题,就会引来家长询问、学校调查、老师不安。就是没有人去想想,连续疲劳 战术对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到底有多少好处?确切地说,有人想过,也呼吁过,但迫于大气候,只好沉默 了。

三、评价误区。评价教学效果,依然是知识质量检查;评定职称,依然是看中高考成绩;评先评模,当然 更离不开升学率;而奖惩标准,理所当然是升学人数。这种做法,固然从某个角度或某种程度上产生一些积极 效应,然而,即使它力求尽可能客观、真实和公允,它仍然是片面的。

这种评价,对老师而言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学生学得怎样,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同而得相 同分数,说明老师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上花费的心血不同、劳动价值不同。从另一角度考察,转变一个差生 胜过培养十个尖子生。假如把一个“少年犯”转变为一个安分守纪的劳动者,你能说转变者不是功德无量吗? 然而,在学校的现实中却是:如果这个被转变的“少年犯”中高考上不去,人们仍然不会说他的导师是位成功 的灵魂工程师。相反,对智力很好的学生作应试辅导,使它高考名列前茅,这位老师(尤其班主任)马上会名 闻遐迩的。其实,这种评价是缺乏根据的。因为,首先,树人的工作是长期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而非一朝一夕功夫。其次,塑造人的工程是个体劳动,整体见 效的,很难严格量化和区分每个教育者在劳动成果中的工作和贡献的多少。

观念和评价的误区,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它容易造成教育者的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培养,抓了 一小部分“尖子生”,丢了一大片“中差生”。对尖子生众星捧月,百般呵护,甚至偏袒护短。只要他(她) 高考能够达线,所有品行方面的缺陷都可以一笔勾销。不信,查查在校大学生的入学档案,中学对他们的德、 智、体评价可谓一路绿灯,白玉无瑕。而事实上,他(她)们中有的可能体育从来没有及格过,有的可能铡刚 被拿掉了处分记载。总之,对分数高的考生,一切过失都可以既往不咎,而对“差生”,则横看竖看不顺眼, 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谁叫他(她)拉了我的平均分,影响了我的升学率。

由于教师工作的成就动机往往表现在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成才上,而成才又被这样狭隘地归结到升学 上来,因此,不少教师在编班时拼命争生源。为了一个高分生,同事反目的例子不在少数。为实现自我价值, 又容易造成同学科中协作意识淡薄,传、帮、带流于形式,使学校集体向心力无法形成。

其次,它把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片面引到分数上。为了孩子能拿高分,不少家长采取高分奖、低分罚的规矩 。有的甚至对孩子提出“你每个月每科替我提高2分,我一个月多给你一百元零花钱。”这样的刺激导致的结 果是,有的学生为了多得奖金谎报成绩,有的为了报答父母良苦用心读垮了身体。

再次,它容易造成畸型发展的一代。一方面,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结果,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族;另一 方面,一些明明升学无望的“差生”,仍要痛苦地挣扎于分数的漩涡中,不断失败的体验,使他们不仅对考试 丧失了信心,同时也造成压抑心理和情绪障碍。于是,有的厌学、逃学;有的感到出路渺茫而自暴自弃,误入 歧途;有的知法犯法,铤而走险。这恐怕也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因素吧。一大批升不了大学的,带着失 落感回到农村和家中,既无一技之长,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也没有强壮的体质,成了“半残废人”。这样的 后备军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呢?从某种角度说,这是学校为社会生产的一批废品。

中学应试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44-02

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中应试教育倾向的表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已经从传统的学历文凭教育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打造精品专业也成为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然而,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教学中已出现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理论教育受技能考核内容的影响,知识面变窄。以三年学分制电气专业学生为例,由于必须在实习前取得维修电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为了保证学生能在非常短的教学周期内完成中级实训并考取电工中级证书,进而顺利就业,学校二年内的专业课程也不得不紧紧围绕着技能考题涉及的专业知识开设。(2)整个专业教育出现受技能证书牵制的倾向。仍以三年学分制电气专业为例,似乎维修电工初级和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的取得是电气专业教学的开始和目标,也预示着专业教学的基本结束。(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偏颇。“能讲会做”的主要体现就是技能鉴定规定的若干个模块、若干道试题涉及的内容和训练,而不是实际意义上“双师型”教师该体现出的业务精湛。

从目前部分学校实施的技能应试教育结果看,以电气专业教学为例,这样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表现:(1)技术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呈下降趋势。许多取得电工中级证书的学生在就业面试和岗位实习时遇到一些专业内容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的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不会独立解决,不能达到技术等级证书规定的实际要求。(2)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自成系统。技能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全面,也不扎实,只是填鸭式地被动接受教师和师傅传授的内容。这样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3)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用人单位反映在聘用实习学生时,必须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而且培训的时间有增加的趋势。

中职学校技能教育中出现的应试教育现象,危害也很大,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技术等级证书在短时间内贬值,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要打造精品专业,就必须改变技能应试教育这种现象。

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中出现应试教育倾向的原因

劳动力市场持证准入制度的实行 大家知道,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了我国有很多专业必须实行持证准入制度,证书和能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这种制度的局限性。证书和能力的严重落差引导着人们追求证书的狂热。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中、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

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的进行 学科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多彩,但教学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在有限的考试内容、有限的教育时间和无限发展的教育内容的矛盾面前,最有利的办法就是走应试教育这条捷径。

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考核标准不健全 劳动力市场不成熟,重证书、轻技能,或者能力考核标准不健全,是应试教育现象出现的温床。用人单位是人才质量的把关人,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和行业缺乏统一的把关标准和把关能力,只是单纯以技能证书作为依据,这也是应试教育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主观原因 作为教育部门,学校就是希望有更多学生毕业后在短时间内被用人单位接纳,希望学生在进入单位后再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用人单位有所作为。

克服中职学校技能实训教学中应试教育倾向的对策

认清方向,把立足点移到正确的基础上 所谓认清方向,就是说要把技能教育的目的落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而不是证书上。证书要不要?肯定要,而且必须要。应该把证书作为学生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根本的目标应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中职生拥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职业教育要让他们把特长、潜力都表现和释放出来,那么“人人都能成才”是可以实现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也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必须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空间,以谋求一份适合的职业,这就是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基础和精髓所在。

真正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努力编写出先进的教材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纲”,没有科学的课程设置,难免造成教育的盲目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也编写不出优秀的教材。如果课程设置不根据社会的需要,而是根据技能考试试题内容,那么很难不使教育落入应试教育的陷阱。以电子专业为例。为了真正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新的课程标准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考核要求,确定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思想,将课程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创设工作情境,同时加大实践操作的容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加强考证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既满足技能考证需要,又使专业能力学习系统化,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技能应试教育现象的出现,间接地反映出教师业务能力的低下。因为你考什么,我教什么,实际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者不是能力差就是惰性十足,与精品专业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古语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导学生以法,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成功的职业教育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成功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这种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技能,要有比较扎实的实践经验。

学校在教师管理制度上要避免技能应试教育的滋生 学校和企业是合作关系,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学习,是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教师的视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只看所教学生取得的证书高低和多少,更要看一个教师的实际技能和教育能力。考核一个教师的业绩,不能短期地看取证情况,更要考察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端正学生的实训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 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制度上找出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是否应该采用更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有没有脱离实际、滞后时代、死板硬搬的现象出现?在教学制度上,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对于实训教学,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端正学生的实训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是搞好实训教学的关键。

实训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精品专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繁荣。莫让技能应试教育成为精品专业建设的绊脚石。这不单只是实训教师或专业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学应试教育篇(5)

然而,当前在普通中学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误区,它主要是:

一、观念误区。在转轨教育中,提高教育质量是被吹得最响的调子,但对质量的理解仍没脱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

轴心。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教学观上。 毕业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最主要依据。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主要不是他(她)品行不端,违纪犯法,而是他们智力欠佳、成绩不好;相反,只要智力一流,成绩出众,即使品行不端,也只是白玉微瑕,无损“好学生”形象。

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质量观误区。首先,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量的是他(她)授课节数、听课次数以及批改的作业量;衡量教学进度的唯一标尺是书本知识完成的怎样。衡量老师授课水平一看教案写得是否具体工整,课堂教学“三步曲”运用如何,课堂气氛是否热烈。于是,教案写得不详的,即使教学效果不错,也会成为有争议的对象;教学不走“三步曲”的,会被认为教学步骤不完整;在授课时补充课外知识的,会被认为重点不突出;若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则可能被当旷课处理。二看中高考成绩如何,中高考成绩好,则一俊遮百丑,平时诸如迟到、早退、旷课、闹事等毛病都可一笔勾销。若中高考成绩上不去,则一丑百丑,不管你平时怎样努力,也会在“无效益”的结果中黯然失色。 论文

这种观念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任何一项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有对这项改革的正确认识。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观念上因循守旧仍以升学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想在行动上向素质教育转轨,纯属天方夜谭。

其次,这种观念,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要把人类实践中积累的一般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是需要经过老师主观再创造的。因此,人们把教师看作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劳动。它需要教育者以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它需要教育者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50-60%。这说明,人的智慧,创造力就象埋在地下的矿藏,通过激励可以得到不断开采。而用同一模式去要求教师,就使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受到压抑。难怪不少老师怕听课,烦听课,更烦检查教案。认为有人听课的教学都是装模作样的,很难反映真实水平。而教案,“那是写给检查者看的,谁会照本宣科?”这种管理与实际脱离的作法,倒使笔者想起张萍芳教授说的,台湾的学校领导是不听课的,教师授课效果主要通过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来定。我并非推崇台湾的做法,但我想,管理者还应着重于为教学多做些实事为好。 作文 /zuowen/

再次,这种观念违背了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学校教育“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美育深入地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使几方面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片面追求智育的观念,从指导角度来说,正是对这种和谐的破坏。

第四,这种观念违背了学习本质,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可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以分数为主要管理手段,应试升学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观念误区,强调的是学习的第(1)种类型,而忽视了其它三种类型的指导和学习,这就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擅长于实践性创造;有的擅长于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于辞令;有的擅长于组织等等。这些才能是四化建设都需要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加以培养发挥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分地表现自己。由于观念的误区,就会导致其他智能的丧失,而强制自己往同一模式发展。可想而知,这种结果不会是喜剧性的。 论文

中学应试教育篇(6)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在提高课堂效果上下工夫。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丰富而又轻松的学习环境。但是,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仔细思考。笔者积极尝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同学们也都能积极参与。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指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识别模式、图像和图形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的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应用手段,不但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死板的文字语言转变为具有图像、文字以及语音等的动态资料。学生在这种状态中,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对现代技术教育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虽然说现代教育技术能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学的优势互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或者说有必要使用现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

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弊端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使用图像、文字及其语音等动态资料,充分满足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同时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沉迷于音乐或者图片,而不能掌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此外,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一般除计算机教师以外的任课教师通常只能生硬地将书本文字搬上荧屏。

二、中职教学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策略

1.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备课工作。在备课前,首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准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突出层次,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易后难,逐步深化。其次,解读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并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排列从了解到理解到掌握这样一个层次,层层深入。再次,根据教学层次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或选配相应的旧题重温,启发性问题、例题与练习题,形成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最终学完本节所达到的最高教学目标。通过这种分层次的备课准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现阶段的目标,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在中职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教师利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材料的具体情感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感知教学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1)多种导入方式引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教学最常见的导入方式有图片导入、音乐和视频导入、动画导入等。

(2)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运用实物教学法,即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配以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如图片、视频、文字、自制的小黑板等,有意识地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在与现实氛围接近的语境中增加交流。创设课堂语言情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3)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中职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教学需要的是集体的互动,因此时间是制约其开展的最大障碍,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又要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动、新、快”。“动”即要求老师和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要动耳、动手,还要动口,即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避免多媒体教学带来流程化的弊端。“新”,顾名思义,就是要保证授课内容的新颖,以保证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尽量将多媒体课件的精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既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注意将教学重点知识融入课件之中。“快”即节奏快。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有效地缩短时间,但同时就要解决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知识点的难题。多媒体教学就应该辅以其他手段,比如为了更好地记忆,将短文变成绕口令或歌谣或者一些简单但十分形象的动作,冲击人的视觉神经。

参考文献:

中学应试教育篇(7)

要打造适应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高效政治课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师既要对素质教育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要有对高考命题方向和规律有透彻准确的研究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而新课改以来的历年高考题,都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考核,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论操作或环节有何不同,基本上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讨论回答。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习惯听老师的而不是问老师。我们应该换个思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问是一种探索的状态,而答则往往是一种回忆和复现的过程,尤其是回答那些死记硬背的问题的时候。学生习惯于答而不习惯于问,就可能是他们习惯于复制性的思维。问是一种开放的状态,而答则往往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习惯于答而不习惯于问,可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使创新精神窒息。学生问,教师答,这种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过程。幼儿时期,小孩往往对大人问东问西,这正是孩子的学习意识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提的问题却越来越少,学习的意愿也越来越小,思维就越来越狭隘。让学生问,学生自己来回答或老师回答并引导,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课堂上也不能只让学生来提问,教师该讲的不讲,该问的也不问。教师的问题应该少而精,应该大大提高思维含量,应该是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提问。

中学应试教育篇(8)

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怎样,主要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前还主要看测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则主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无疑成为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仪。于是,人们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所画的圈子内,探测着、研究着、品评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考评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国家教育部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

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

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

更有甚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进生之别。结果“重点”是保证了,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何谈“有教无类”?何谈提高学生素质?怎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

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中学应试教育篇(9)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忽视学生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培养,不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而高中数学作为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强的工具性学科,若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万万不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文主要从现时高中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来走出现时数学教学的误区,并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课堂由教师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应试教育深深地扎根于部分教师的教育生涯当中,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因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了最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数学教学当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尽管一部分教师正在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在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压力下,还是携带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没能把理论和实践适当地结合起来,因此也无法培养出实践性和能力性很强的人才.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期成绩或者高考成绩就成为了衡量高中生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成为了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很多教师就按照考试的内容传授相关的知识,而没有从学生的根本兴趣出发,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反思.虽然教育者们普遍接受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也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甚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中的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都先把相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灌输给学生,然后讲例题,接着就是无止境地反复训练,形式化的做题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式简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接受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应该把素质教育切切实实地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把素质教育置于应试教育之上.在这一方面来说,自主探究模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自主探究模式包括制定学习目标、自己查找资料、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建构知识框架、同学互相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堂课之前,教师可以鼓动学生预习书本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然后观察底面面积和高与体积的关系,按照书本的步骤推论圆锥体积如何得出,最后在课前与同学相互讨论.这样的话,就为课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对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反思.数学是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地把书本上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学生学会了相关的公式、法则并不代表有能力处理实际上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实践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题探究,从探究中得出结论,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中的抽样调查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抽样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最后制作出一个表格或一个统计图,比一比哪个小组工作最认真,得出的结论最准确.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同学们从理论的层面上升到实践的层面,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不断求知创新.

(三)对兴趣与任务之间关系的反思.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当中,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一般都倾向于注重考试重难点的传授,上课基本上是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听,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就更说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本应是充满思维的火花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就显得格外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充分使教学方法丰富化和灵活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三角函数的图像立体化,将求解过程进行细化分解,动态地呈现出函数的解题思维和过程,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结 语

总而言之,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新时期的教育需求,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新趋势.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者们都应该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

中学应试教育篇(10)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中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识,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教这方面的知识;高考、中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中考考名言警句的识记,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让学生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 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中学应试教育篇(11)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实施方法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足球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学生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有效应用快乐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直观性

足球是一项国际化体育项目,大多数中学生对足球都不陌生。但真正了解足球,并熟练掌握足球技能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分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发现,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足球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对足球学习兴趣不高、了解不够,故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快乐教学法下的足球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足球中的“颠球”这一技能为例。教学前,教师应借助书籍、网络等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积极锻炼自身的颠球技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制作相关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以学生喜欢且熟知的足球明星的比赛视频片段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之后的足球教学提供良好的切入点。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介绍相关球星的现状与其相关的足球故事,激发学生对足球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为学生播放一段“花式颠球”视频,并为学生引出足球颠球这一知识。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亲自为学生示范颠球动作并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分解动作,然后随机抽选学生走上讲台尝试颠球。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动力

传统的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师生、生生互动的重要性,通常组织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独立训练与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导致学生出现错误却不自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学生可以共同练习、互相指点,发现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从而提升自身学习效率。以“足球脚部基础训练”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之前,可以秉持“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学生以5人为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可以为每组分发两个球,使5人围成一圈,要求学生变换不同部位进行颠球,每人触球3~5次、变换两个部位后将球颠给队友,两个球向不同方向运转。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针对用力不稳、关节松弛等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让学生积极改正,从而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师生、生生在交流互动中可以获得快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游戏导入教学,增加教学趣味性

传统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热身训练―讲解技能―自由练习―教师考查”的形式完成足球教学,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事实上,初中生的身心尚未发育完全,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而且爱闹好玩,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快乐足球教学中,教可以通过游戏的导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快乐贯穿课堂始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改善学生颠球不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以“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组,并组织学生开展“颠球游戏”。游戏通过小组接力比赛的形式进行,要求第一名学生颠球至指定位置后,折回将球传递给小组的下一个成员,并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完成颠球回到队伍。期间,学生出现失误扣一分,颠球样式多样的按样式进行积分。比赛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分数,并在比赛结束后将同组学生分数相加,结合小组完成时间与效果对各小组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另外,这样的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有助于增加足球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紧张的游戏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足球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足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为足球形式与技能多样故深受学生喜爱。但近年来,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快乐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