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探究能力的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53

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

一、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

对于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就题论题、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往往是讲得很详细,出力不少,但教学效果不佳。有经验的教师则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衡量问题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包括难易程度、思维容量大小、思维强度、刺激强度等。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足够的思维量,坚持运用让学生“翘脚摘果子”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也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偏易。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生将茫然无知而失去信心,甚至干脆放弃不学;如果问题偏易,又会使学生养成懒得动脑的陋习,就会泯灭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并非教材内容简单的习题化

有些教师认为,创设自主探究式学习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材内容习题化,只要把教学内容编制成习题,并让学生答完这些题就算完成了任务。要在探索中学,克服简单答题、死记硬背、机械地去找答案的不良现象。这样的问题情境既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又是新知识的重点,学生学得灵活,理解深刻,掌握得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然而,有的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如在新课上过多地安排复习旧知识,结果耽误了学习新内容的宝贵时间。还有的因问题安排不当,把学生思维引向了歧途。

三、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都要提高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些教师两眼只盯着“尖子生”,设计教学方案总是以少数优等生为标准,起点较高,难度偏大,结果抓了少数人,丢了一大片,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不利于中差生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要尽可能为全体学生创设适宜的自学情境,按照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一定梯度。

四、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时,提问:为什么说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样的设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教材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留一方质疑问难的天地,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讲解,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养成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推陈出新的独立性品格,而且还大大活化了他们的思维方法,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五、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创造条件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储存知识,而是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情况看,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偏重传授,忽视对知识迁移应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主要是人们往往将知识的应用看成了纯粹的“用”而不是“学”。其实,用的过程也是学的继续,不仅是改变了形式的学,而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通过“用”而使学生学得更具体、更深刻、更有效。

具体说要做到:

一是注重知识应用的训练。即对所学知识要多举应用的实例,如学习某一原理或概念,不能仅停留在学懂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具体应用。试想,如果对知识仅是学会了,而不具体应用,能达到举一反三吗?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2)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3)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WwW.133229.CoM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4)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系统、抽象,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也不易保持注意力投入学习,但数学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这能使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相对比较熟悉,也就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和数学应用的重要意义。二者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化为形象,由深刻化为通俗,由陌生化为熟悉。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打破传统单一情境的格局,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活化的平台,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学习数学,积极地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效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功能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使学生“爱学”“要学”“会学”,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乐趣。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确定未知量和寻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比较熟悉,因此很感兴趣,在解决过程中也非常投入,学习效果明显。

二、实行多元评价机制,保障学生的探究动力

如果说导学是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过程,那么评价则是一种提升性的学习过程,也是联结和促进导学的重要枢纽。通俗点说,如果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指导,而忽视运用评价手段来激励、反馈,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必然难以保证,学生探究的动力也必然难以保持。由此可见,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学环节,必须注重运用智慧和艺术灵活地加以处理,切实发挥好评价的诊断与导向功能,从而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数学训练把好脉,守好关。笔者倡导多元化的、机智的评价机制,要注重针对不同的对象,关注不同的环境,把握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定位。要让学生既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乐意接受和改正。因此,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不是轻易能做好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注重以鼓励、引导为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定位自己,找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例如,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学生在解方程组时选择了不同的方法,都找到了答案,评价时教师可以侧重于关注解决过程的简易程度来提示学生,发现方法与方程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5)

1.实验的研究性较弱,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

2.实验量小,难度不大;与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不够。

3.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仅以物理实验为主,第二课堂、实验室实验等内容很少。

4.实验的学术化倾向较重。教学中突出了“教”,忽视了“学”,凸显了以本为“本”,忽视了以“人”为本。

综上,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兴趣、获取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有限的。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意义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2.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把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学习乐趣。

3.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完成新一轮课改的任务,实现人本化教育。

4.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未来社会的公民和未来的物理学家。

三、发挥探究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自发、主动发现、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后发现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究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例1.某学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她们的体重看起来相同,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的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则宽而浅。学生提出:“为什么高跟鞋鞋跟对湿地的压痕会比平跟鞋深?”这种把观察到的现象直接问题化的表述方式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它把现象转化为问题时,在行为上比较简单,只要把现象的描述加一个问号便可以了。第二,它没有把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因而缺乏明确的探究方向,给形成探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把发现的现象演变为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对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例如以上例1中,高跟鞋和平跟鞋对地面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力的作用面积不同,造成地面的破坏效果不同;这一科学问题,还可以发展为“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探究问题,通过探究便有可能形成压强的概念。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应该是逐步的,在获得新的发现之后,学生首先应该能够提问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地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并用口头或书面表述。学生经过一定案例的积累,并随着物理知识的丰富,逐步提高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

2.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培养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多数情况下,为了使科学探究进行下去,教科书需要介绍探究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这个环节学生较少有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显得特别必要。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结果。我们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设计,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加以积极引导。例如设计“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出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的假设之后,通过逻辑思维,很容易分析出实验需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怎样测量磁性强弱,怎样改变和测量电流,怎样改变线圈匝数。这时就可以发动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

“1.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学生A:看它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或小铁钉。

学生B:看它能吸起多少铁屑(用天平称)。

学生C:看它对某一铁块的吸引力(用弹簧测力计把被电磁铁吸住的铁块拉开时弹簧计的读数)有多大。

2.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

学生D: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学生E:用增减电池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串联小灯泡的亮度比较电流的大小。

3.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

学生F:使用中间有抽头、能改变线圈匝数的现成电磁铁产品。

学生G:临时制作电磁铁线圈,边实验、边绕制。”

兼顾考虑实验是否精确、器材是否普及、操作是否简便等因素,发动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习条件,可采用C、D、F,或者用A、D、G和其他方法组成探究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又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讨论,促进生生之间的情态和信息交流,相互启发、促进,达到共同提高、培养能力的目的。

3.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时,如果由于实验环境的影响、实验条件的改变或者实验者的疏忽,造成收集数据的失真或部分失真,将会对探究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得出与真正的科学结果完全相反的结论,致使探究者对这些错误结论信以为真。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但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每组3~4人,组内角色分工明确,有负责统筹组织的组长,有负责发言的,有负责记录的。组内角色轮流转换,上一次你当组长,这一次你就负责记录,依次类推,这样使得组内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营造学生自主表达、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分工与协作。实践两年,效果非常好,有的平时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都很大,只要一说探究,便非常兴奋,表现出成功的喜悦。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如果不进行实验,不收集科学数据,实验探究便无法进行下去,就不可能形成探究问题的结论。

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在交流讨论中各抒己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对学生的探究,及时恰如其分地启发,因势利导地调动探究过程。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6)

一、教师做知识的引导人,学生做知识的探究者

数学学习活动是逻辑思维训练的活动,数学知识中概念的产生,公式的推导,命题的证明,思想方法的归纳等都是数学知识的演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知识的引导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去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大门,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把知识的获取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将学习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质疑、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和勇于质疑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对于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在疑问的解决中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气馁,勤于动脑分析、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对于数学问题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质疑、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是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三、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汇编、对比分析、总结归纳,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联系,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得到不同方式的解答,形成一题多解,教师要善于抓住“一题多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学习创新,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多角度思考和改变对问题分析的切入点,积极探究问题的新解答,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7)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42-02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学活动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都有不同的阶段,而“最近发展期”是我们创设情境,实施情境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欲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探究意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资源,创设一种身临其境、触物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其通过观察、求知、实践激发学语文的欲望,进而开启创新之门。

例如:教学第一册《菜园里》一课,课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附近菜地的蔬菜,要求家长带孩子走访市场,鼓励孩子收集有关蔬菜图片资料。课上,先让学生自学儿歌,后设疑:“同学们,通过自学儿歌和课前参观走访,你知道了什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参观菜地、走访市场、收集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蔬菜的有关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读书情况,进行课程资源调查情况交流,即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联系生活,提高探究兴趣

著名的法国诗人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教师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呆板,像“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而有的问题又常常过于宽、泛,使学生不知如何应对。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我们要学会把儿童生活、生活中的自然、活动中的生活搬进课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讲生活、议生活、演生活、写生活。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兴趣,使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活动化、儿童化,变生活中的素材为教学中的资源。

例如:教学《荷花》时,教师可以采取“依景设境、诱情拓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夏天,公园里荷花绽放,阵阵清香,教师应抓住这一生活资源,巧施迁移,带领学生到公园身临其境,尽情感受,放飞的“小鸟”在荷池边,欢呼雀跃、体验、感悟、观察、想象。回到课堂后,学生灵性大发,写作欲望强烈,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凭借《荷花》的写作特点,诱导习作。其结果:文路清晰,是仿写,却自然,是写景,却充满童真童趣,展示出各自的语言魅力。

三、实践操作,体验探究历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在活动中发生,并伴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探究操作中,充分发挥学习潜能,体验探究历程,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大胆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性素材,促使他们去分析、综合,从而体验自主探究的历程。

例如:语文活动课《水果拼盘》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操作探究:(1)认识自备的各种水果。(2)说说你最爱吃的水果外形有什么特点。(3)动手操作,切一切,尝一尝,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滋味。(4)小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5)分组介绍自制水果拼盘的构思和特点。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交流中,理清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实现了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而体验了自主探究的历程。

四、拓展空间,形成探究合力

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现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良好的探究心向,是调动语文学习积极性、增强内动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适时指导,在探究活动中适时点拨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递进。每个知识点的课堂探究活动结束后,除安排一些作业外,还应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捕捉与课文知识有关的内容,引动激趣,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扩展,探究能力在拓展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第一册《比尾巴》时,课后可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第二课时举行一个别开生的“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准备好自己带来的动物尾巴的资料,上台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即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认识世界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都得到培植。

总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袁丹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8)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35-01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索意识的新型人才。因此,在现代教育当中,更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语文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1)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从小学开始就将学生们当作考试的机器,教师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是十分被动的。因此,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探究式学习强化的是一种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学习乐趣,在培养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为学”,让学生在学习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

(2)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若不具备与人合作的意识,只凭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因此,在小学时期,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式学习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个人和小组两种形式,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们与同伴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与同伴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会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在团队中做到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二、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

(1)营造氛围,引导探究。要让学生自主地萌发探究意识,作为教师就必须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好的氛围。只有创造出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创造和谐氛围的前提就是师生之间要形成民主化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一切独断、抑制都是十分不可取的做法。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呢?首先,要做的就是平等对待所有学生。要尊重他们,不能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其次,在教学中多鼓励、肯定学生一切通过自主探索而发表的言行,让学生在轻松、无负担的状态下学习、探究。任何武断的批评都将窒息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第三,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变得和蔼可亲,更加具有人格魅力,让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候不再有畏惧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精神始终处在自由的状态下,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探究式学习意识和习惯。

(2)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要想让学生学会探究,就必须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若只是一味地传授给学生方法,而没有机会实践,学生永远无法将知识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阅历也不足,所以,在其自行探索知识时,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以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画杨桃》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应采取探究式学习法,教师在这堂课中所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们展示一个真实的杨桃,可以提问学生两个问题:“在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将你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出来。”“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让同学们以结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求助。学生们可以观察这个真实的杨桃,也可以研读课文与同伴进行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有一点必须要做到,学生们要将自己所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出来,并且将讨论出来的结果写在讲台上进行展示。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说得精彩的地方教师要及时鼓励,说得错误的地方教师要以委婉的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予以指正。通过学生自行探索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其他有意义的探索中去。

(3)在语文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所谓角色互换,就是学生讲课,教师听课。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备课”,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给每位同学五分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备课内容。教师在当“学生”时,要在适当的环节表现出思路受阻,有意识制造一些问题。例如,下雪天、下雨天在野外迷路怎么办呢?把学生引入探究的情境当中,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形成一种“共教共学”的模式,这样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习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明确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采取营造氛围、放手操作、给予指导、角色互换等方式来实现探究式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索意识的新型人才。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9)

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根据其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很强的好奇心,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中,探究问题,就要帮助学生设立一个能引起其好奇心的问题,并借此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呢?

第一步,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恰当方式为学生提供问题,激发起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并带有一定的诱导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的欲望。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探究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并扩展到全部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性学习的第二步,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观察、猜想等探究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时间活动来完成研究。在此期间,教师应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但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解出根,而教师通过学生给出的根来猜出学生列出的方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并会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来得到根与系数关系的定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思维严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地进行训练

科学的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推理等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抓好训练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本环节,教师应注意:训练的练习题目难度不应太难,要保持适中,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辅导,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做出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改正错误。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自信心,提高自身素质。

四、开展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我国合作式教学方法非常丰富,有小组游戏竞赛法、拼图法等方式,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范围,数学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来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共同学习法为例,该学习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具体为小组共同完成作业,根据小组成绩来进行评定,这种共同学习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并培养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设计动手操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初中生实践能力不足,在学习中往往懒得动手。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容易动手操作的活动,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分析设想,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大数”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测量课本的厚度,并设想一万本课本叠在一起的高度。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创设情境,科学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0)

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意义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探究性思维。良好的科学探究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探究性思维是在上述良好思维品质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主体性、发展性和潜在创造性的思维。探究性思维对于促进和完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理性驱动作用。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三、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问题主要是书本知识的升华,通常也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探究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挑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状态。

通过实验倡导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解决新的、较为复杂的化学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等,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角色

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1)

如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涉及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认为还不到位,这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究成果进行分析,及时升华所学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生探究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提出猜想,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为每一组学生分发了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的烟雾可用于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一只激光手电筒,一张硬白纸片,一只透明的、带孔的饮料瓶,一只长吸管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教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探究实验后的总结交流中,共提出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探究结论:(1)光线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改变传播方向,且偏向法线;(3)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相信学生在经过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一定会比通过常规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知识有质的升华.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认识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身边工具,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学习,将极大地活化物理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脑神经细胞高度兴奋,心理活动特别活跃,有利于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和普通物件,积极创造学生人人动手、边实验边学习的条件.例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的实验中补充:(1)学生利用笛子集体即兴演奏,并用手触摸笛子.让学生感受物体发声时要振动”有亲身体验.(2)学生手抵声带部位,集体高声朗读“声音的产生”.让学生积累“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的感性材料.(3)每个学生用一根直尺,按在桌边用力拔动.一一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固体也能传声”,从而把物理知识获得的过程变成学生乐于自己“发现”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善于就地取材,简化实验条件.积极探索、大胆想象,摆脱实验条件的不足.灵活设计出各种实用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增强学生借助实验探究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兴趣,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