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探究教学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2 16:30:30

探究教学的特征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1)

1 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 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 目的性原则

Alan 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 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 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 “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 文化语境指 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 et 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转贴于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 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 、“国际贸易” 、“西方一般礼仪” 、“社区服务” 、“人口流动” 、“工作”、“体育” 、“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 、“污染”、“核能” 、“人口危机” 、“学费” 、“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英语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1)问题——解决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矛盾——激化(或发展) ——解决”、“问题——分析-对策(或结论) ”、“现象——后果——建议”等模式来谋篇布局。(2)一般——特殊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现象——分析——结论”、“理论——定义——例证”等模式来谋篇布局。(3)类比——对比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事物——优缺点——结论”、“现象——他人观点——作者观点”等模式来谋篇布局。英语语篇的体裁一般包含叙事文(narration) 、描写文(description) 、议论文(argumentation) 、 说明文(exposition)。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针对不同体裁精讲特点,分阶段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在的立体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材,启发学生自主找出不同语篇的组织特点,积极参与阅读探究,在阅读中主动地进行预测——推理——验证地循环反复,直到完成语篇的探究性意义建构。

4 疏通语言障碍

大学生阅读中缺乏对生词、词组、短语、习语的意义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理解的方法,对不同语篇的的语法特点缺乏了解,都会不同程度的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障碍,影响语篇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疏通学生在课堂阅读探究中的障碍,了解不同篇章中的衔接和连贯时手段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并在探究中逐渐获得满足感。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2)

科学教育的探究式教学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具有科学性的问题是围绕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和事件出的。问题与内容标准中所述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学习者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科学家认为科学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存在的探究现象根源的问题,包括许多以“为什么”打头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苹果会往地面落?为什么岩石有不同的成分?为什么人的心脏有心房?许多这类的问题还未能被科学清楚地说明。另一种是所谓的“因果或功能”问题,探究现象的机制问题,大多以“怎么样”打头。比如阳光怎样促进植物的生长?琥珀怎样形成?

学生也经常提问“为什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环境下,许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能够转化为研究“怎么样”的问题,继而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种转化缩小探究的范围并使探究的问题变得明确,有助于提高探究的科学性。

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是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就现象发生的原因及方式提出另一些相关的问题。最初的问题可以来自学生、教师、教材、网络等其他资源,或者是它们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指导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时,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当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时候就题解是如此。因为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而且问题必须用学生的观察和他们从可靠渠道获取的有关科学知识来解答。探究中学生用到的知识及方法必须是可获得、易操作的,同时也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有经验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

二、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具有科学性的问题的证据

科学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来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科学家致力于观察现象,获取精确的数据。科学家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测量获得实验证据,而实验的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如海洋,也可以是人工环境如实验室。在观察与测量中,科学家利用感官感知,或借助于仪器如望远镜延伸感官功能进行观察,甚至用仪器测量人的感官不能感知的物质特性,如磁场。有时,科学家能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而另一些时候则无法控制,或者实行控制将破坏实验现象。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只有对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观测以便推断出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测量、反复观察,或者就相同的现象收集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测量、反复观察,或者就相同的现象收集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的方法提高收集到的证据的可靠性。证据是可以被质疑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

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可以对动植物、岩石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它们的特征;对温度、距离、时间进行测量并仔细记录数据;对化学反应和月相进行观测并绘制图表说明它们的变化情况。或者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共他地方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三、学生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做出回答

尽管第三个特征与前两个相似,但探究的这一特征强调的与其说是证据的特点与标准,不如说是从收集证据到提出解释的过程。科学解释以推理为基础,为现象产生的结果提供理由,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普遍的联系。科学解释须同观察自然或实验所得的证据一致,并遵循证据法则。科学解释还须接受公开的批评质疑,并要求运用各种与科学有关的一般认知方法,如分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一般的认知过程,如批判性推理和逻辑推理。

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因此,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界,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对于学生,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两种情况的结果都能产生新的认识。例如,学生可根据观察或其他的证据,解释月相的变化,为什么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四、学生通过比较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评价解释,并且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抛弃,是科学探究有别于其他探究形式及其解释的一个特征。评价解释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关的证据是否支持提出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足以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证据到解释的推理过程是否明显存在某些偏见或缺陷?从相关的证据中是否还能推论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核查不同的解释就是要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学生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一特征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的解释最后应与当前广泛为人们所承认的科学知识相一致。

五、学生之间交流和修正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1-03

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科学素养和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改革传统教学,建立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成为时代的需要,并日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较之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几方面。

一、师生关系

探究式教学要求平等、互信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儒家伦理思想建立的,强调等级次序,强调教师的威严和学生的顺从。

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放下身段”,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让师生在知识、人格、心理、道德等多层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和至爱、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它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1. 真诚相见――师生诚实相待,不欺诈,不敌对。

2. 相互尊重――这种尊重是双方都能清晰无误感觉到的。

3. 相互独立――彼此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依赖、依附关系。

4. 相互包容――彼此接纳对方独特的个性。

5. 共同发展――一方的进步和需求不以牺牲另一方的进步和需求为代价。

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可能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1]

二、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强调认知目标,即知识的系统学习,忽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和人格培养、情感需求。传统教学由于放弃了教学中的非智力教育因素(如兴趣、热情、毅力等)和教育契机,教学趋向形式化和教条化,抑制了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探究式教学通过在学习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简言之,是养成学生学习的能力,包括:

1. 学习态度。培养树立“爱”学习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的自为、自然状态,为自在、自觉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学习习惯。不用任何外力约束,而能持之以恒地获取知识、信息和技能。

3. 学习观念。读书不唯书,尊师不唯师,不局限于课堂,不迷信权威,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具备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

4. 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会利用各种现代化学习工具,重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勤读、勤听、勤问、多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善于融会贯通,总结经验教训,懂得调整思路和策略;善于借鉴他人学习经验和发现学习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必须指出,探究式教学不是反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强调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同时变成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和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

(一)“问题”是核心

传统教学是“接受性教学”,其特点是:一是被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的,对学习缺乏自。教师由学校安排,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是国家规定的材,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是教师确定的,学习结果是教师按统一标准评价的,学习时间、场所、形式等都是学校决定的。对于这一切,学生不能作主,既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二是依赖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依赖教师,学习内容靠老师提供,学习情境靠老师创设,学习过程靠老师设计,学习的重难点靠老师点拨,练习的作业靠老师布置,学习成绩靠老师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缺乏独立性。三是封闭性。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局限在书本之中,学习的场地局限在课堂。在这种封闭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失去了对未知世界探究的兴趣、动机和机会。

探究式教学则是“问题式教学”,它要求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

1.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主动提出问题,教师由此出发组织教学。这是“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发现问题的喜悦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欲望的强大动力。

2. 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重新设计,并搜集、编制适合学生讨论的相关材料。问题设计旨在赋予问题的挑战性和答案的多样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为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拓展新的空间。

3. 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探究的成果和不足加以总结和分析,肯定成绩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维持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

(二)学生唱主角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部教学活动由教师决定,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所谓的“讲授式”,注重个人努力,很少或完全不考虑师生、同学之间的集体合作。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单向性的讲授式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的自,鼓励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自由交流,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更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教学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教学不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学习和研究过程的演进往往无法预料,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方法上的支持,还要帮助学生随时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即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学”为“导学”。而教学顺序则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2]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真正体现“以学为本,因学导教”的教育思想。成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标志是: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都能自觉自主地选择和控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己确定的,学习时间是自己安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判。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相应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三)开放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个占有资料和推演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性工作必须借助于课外实践才能完成,探究能力也必须借助于课外实践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因此,探究式教学必然拓展、延伸到课外,即课堂是开放性的。传统教学的课堂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课堂有固定程序,重视总结,以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为评价标准,这样的教学思想既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阻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讲求课内和课外的衔接,课堂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外探究活动则是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课内、课外探究活动共同构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课外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强化学生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其创造精神;另一方面,课外探究活动必然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探究活动的问题反馈会充实和促进课堂教学。

此外,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对于教材的态度上,往往根据教学需要,或增或删或改,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方式也是开放性的,“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变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同样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多种方式的结合。评价角度也不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同时注重学习态度、质疑精神、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养。

必须说明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这必然造成师生主体地位的此消彼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导性探究,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实际上是被引导到结论上来,教师充当指导者。第二阶段是开放性探究,教师充当辅助者,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承担更多责任,对老师的依赖性降低。第三阶段是个别化探究或自由探究,由学生自己形成探究意愿,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鼓励。在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由依赖教师到依靠教师,再到独立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研究有所独创;教师的介入程度逐渐减弱,由保姆式、师傅式,到导师式,直至完全退出。[3]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达到“不教之境”。

注释: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4)

二、“探究式四步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1.学生的主体性

实行“探究式四步教学法”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展示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快乐学习、共同演绎精彩的场所。课堂的主角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双眼去认真观察,用自己的嘴巴去交流、评价,用自己的双耳去听、辨别,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教师的引导性

“探究式四步教学法”虽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但教师并非变得可有可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引导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式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教师的这种“引”是一种真诚的帮助,不仅表现为一种启迪,也表现为一种激励。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不仅有智力因素参与,也有非智力因素参与;不仅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引导学生参与教,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

3.学习的自主性

“探究式四步教学法”重组教学顺序,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 “探究式四步教学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由“能学”“想学”到“会学”的转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4.教学的民主性

在“探究式四步教学法”中,教师真正蹲下身来,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生活的知己;给学生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环境,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过程;给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舞台,尊重他们的差异,让学生在这种多向的互动合作探究中,获得多元的、鲜活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民主化的教学不仅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状况长善救失,而且也要教学相长;不仅学生要参与学,教师也要参与学;不仅教师指导教,学生也要指导教。教学过程中的“小环节、多台阶、多角度、多赏识”,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词汇总量最大的一种语言,词汇中有许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研究英语同义词,能使表达更具体、形象、准确、生动,更好地发挥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英语同义词内涵及成因

1.同义词内涵

“同义词是一个词与另一个词有相同的意思,在某种场合有同一真值(truthvalve),它们在同一语言里并属于同一语法范畴,但词的内涵、应用或惯用法不同”①。所谓的同义词,其意义并非完全绝对等同,英语词汇一词多意很普遍,英语同义只是指一个词的某一方面的意义与另一个词的某一方面意义接近或等同。如:head, chief, boss, leader;statesman, politician;adult, grown-up。

2.英语同义词形成原因

英语同义词的形成与其英国发展的历史紧密相关。自公元6世纪基督教传入不列颠,拉丁语词便不断地融入英语里。诺曼民族征服英国前,在当地土著人主要使用盎格鲁-萨克逊语言(Anglo-Saxon),同时还使用其他的外来语,如拉丁语、希腊语。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之后,诺曼法语形成一种新英语――诺曼英语,法语词汇大量融入,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在英语中法语词汇很普遍。

近代贸易、战争、外交使英语逐渐进入欧洲大陆、北美、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英语不断吸收融合这些不同地区的语言,使得英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义词。特别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英语交际功能日益凸显。英语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新时期,英语词汇日益丰富,英语同义词不断涌现。

三、英语同义词类型

通常情况下,英语同义词可分为两类:绝对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在语言中,有些词汇在意义上、语境中、概念上和情感意义方面都对等,可以在任何语境中互换而不影响语意,即为绝对同义词(Absolute Synonym)如:fatherland―motherland(祖国);word formation―word building(构词法);breathed consonant―voiceless consonant(清辅音)。绝对同义词多为中性词,科技方面的术语和专业名词居多,意思绝对相同,没有雅俗和褒贬之分。

相对同义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在某些语境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意义,能相互替换,如果语境改变,则意义发生变化,不可替换。相对同义词是指其基本意义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义和用法上存在某些差别。例如:beautiful,pretty,handsome,attractive,good-looking,charming;ask,beg。

四、英语同义词的差异性

1.程度差异有些同义词有同一外延但所表达的信息强度不同,它们是同一意义上的连续词汇.如large ,huge,tremendous ; refuse,reject,decline这种程度差异的同意词多为形容词性和动词性。

2.国别地区差异英语是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语言,地域的不同,同一语言的使用者用不同的词指同一事物,成了同义词。如candy―sweet;film―movie;liftelevator;pavement――sidewalk;autumnfall;trousers--pants;flat---apartment。

3.语言文体差异 同义词中,有的词适用于一般文体,有的适用于正式文体;有的适用于非正式文体。如:begin, commence;try,attempt ;enough,sufficient. 一般情况下,在非正式文体中,多地使用英语本族词,在正式文体中,倾向于使用来自于法语或拉丁语的对应词。

4. 情感色彩差异同义词的差异还体现在感彩和内涵上。如:Little ,small ; statesman ,politician; slim, shinny等.前者表褒义,而后者表贬义.

5. 中心意义与细分意义差异 如 look‘看’ glance扫视stare目不转睛地看gaze凝视’peep ‘窥视’,look最为常见,词义最广,泛指‘看’,是这组词的原形,而其它表示‘看’分类,应用范围有局限。

6.用法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语法功能差异如:answer reply,前者是及物动词,后者是不及物动词.在表达‘回信’时,应是 “answer the letter”‘rely to the letter”;hope与wish在情感上,在从句的时态语气上有差异,wish一般为虚拟语气.alive和living是‘活的’意思,但alive一般作表语或后置定语;living一般作表语和前置定语.

(2)描述对象差异某些同义词虽然词义特征相同,但描述的对象不同.如 beautiful, handsome ,pretty是‘漂亮、美丽’之义, beautiful 用于女性,pretty多用于女孩,而handsome 一般描述男性。

(3)匹配差异表现在同一意义的词只能与某类词一起使用,形成了固定搭配。如看电影:‘see a film’;看电视:‘watch TV’.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各个方面去识别、辩异.

五、结束语

英语同义词的形成是不同地区语言融入英语时相同意义的词汇融合、重叠的结果。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分析同义词的普遍性、相似性,更要分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分析是同义词教学的最主要环节;同义词词汇教学应尽量语境化,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同义词差异性,在运用中强化对同义词意义和用法的区分理解。

注释

①《韦伯斯特英语大词典》

参考文献

[1]谢军.英语同义词语体差别对比[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67-02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Biology Inquiry Teaching Case//WU Tianhao

Abstract Ou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promotes inquiry learning

vigorously, but in the actual teaching is not so perfect. Inquiry teaching abroad has many features like inquiry-based learning process visualization,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oblem solving, scientific inquiry with technical support,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our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 online discussion; WISE

1 前言

目前我国中学生物教学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1],但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并不到位。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如现行评价体系对于探究的重视程度不足,探究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要求过高等,这些原因造成生物探究教学开展受阻。而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矛盾严重阻碍生物教学的效果。此类问题也曾在国外生物教学中出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伯克利大学开发了WISE平台,辅助开展生物探究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功效。WISE中有许多经过教学实践的成功案例,分析其特征及优势,能为我国生物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2 WISE及其案例特征分析

WISE全称为基于网络的探究式科学环境(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简称WISE)[2],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赞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ell和Linn教授开发,1998推广使用。WISE平台的使用者可以注册教师账号或学生账号,教师账号可以使用项目管理、学生管理、课程开发和编辑等功能,而学生账号则提供在学项目列表、作业单等;学生账号可组成课程探究小组,进行协作学习。WISE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环境,其中的课程囊括了中小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用户登录后即可开展相应课程的学习或管理[3]。

WISE平台中有一个典型生物教学案例:“O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海底拖网捕捞,这是个错误!)其以海洋拖网捕捞为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被捕捞鱼群的变化,从而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使学生对于进化理论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这个探究教学案例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探究学习过程可视化

首先,WISE使学生探究过程可视化。平台项目常将探究过程分为数个步骤,逐步开展。在“O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中,探究过程被分为问题介绍、进化理论阐述、鱼群进化实验、鱼群变异与遗传、鱼群代际变化和汇总六个步骤,吻合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中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结论,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答案、进行解释并做出预测,把结果告知于人这几个探究步骤[4]。

其次,WISE使学生探究思维做到可视化。WISE在每个教学步骤之后都提供了一个笔记(note)板块,要求学生记录思维过程,以及对于课程内容的思考,保留探究过程和思维的痕迹;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部分,WISE提供了在线讨论(online discussion)功能,方便学生在线讨论问题,在开展协作学习的同时将讨论过程、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等内容提供给教师,呈现交流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此外,项目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集锦(idea basket),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并在后面的学习中及时补充、修正这些想法,最后整理这些观点,帮助学生完整记录思维过程。

强调知识整合学习与问题解决 在本案例中,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习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但是并没有一开始就提出进行两个理论比较,而是在问题介绍部分中提出属于生态学范畴的海洋拖网捕捞活动,以拖网捕捞中小丑鱼的生存问题引入进化理论,强调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学习。在项目的中间部分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进化理论,进而得出小丑鱼种群将如何变化的答案。在学习进化理论的过程中,目标始终指向预测小丑鱼生存的问题,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支持下的科学探究 WISE通过提供一系列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的模拟实验帮助教师开展探究教学。模拟实验完全符合科学探究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在帮助师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认知,对于探究流程更加熟悉。“Ocean Bottom Trawling, What A Drag!”中为了证明进化对于生物种群的影响,项目提供了一个模拟实验,比较各种生存环境下池塘中鱼的游泳速度,最终得出结论:在存在选择压力的情况下,游泳速度慢的鱼会被淘汰,从而在多代之后留下速度越来越快的鱼。

3 WISE及其案例对于我国生物教学的启示

积极建立网络平台,促进探究学习过程可视化 探究学习在我国难以开展的一大原因就是探究过程的内隐性,学生探究活动完成后除去数据记录之外,极少有表现学生探究过程、思维历程的载体,由此使探究学习这一过程难以直观观察。而WISE则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探究过程做到可视化,将探究过程按步骤分开,使学生对探究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隐性这一问题,探究学习在课程评价阶段同样存在相当的难度,我国现行评价体系难以量化甚至无法展示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正是目前教学评价体系重视知识而轻视能力这一弊端产生的原因之一。评价的难以开展导致在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情境中,教师难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只能对于知识进行评价,导致纸笔测验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应试教育无法根除,素质教育难以开展。比如在自主招生等要求对于学术型人才筛选的测试中,校方可以通过对于学生探究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探究能力,了解其是否适合于本校或本专业。由此,评价才能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教学偏重探究、偏重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知识。

此外,在现行教育体系中,教师在学生学习后很难准确掌握每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情况,因此很难针对性地对于学生的学习误区进行纠正。尤其在国内大班教学的现实情况中,了解每个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产生误区而无法及时纠正,错误屡屡发生却不清楚发生原因,对于教学造成极大不良影响。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思维的可视化来观察每个学生的思维,由此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思维误区,帮助学生保持思路正确。由此可见,探究学习过程可视化对于探究教学的开展、教学评价都有重要意义,如果积极推动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有可能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一环而存在,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科学探究。

强调知识整合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知识点常以专题形式呈现,虽然便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之间关联较好,但是在知识掌握之后缺乏知识的整合,使知识仍然是独立的知识,而难以产生相互之间的关联,难以形成逻辑上完整、可以用于解决完整问题的完整知识体系。课程难以突破分科课程的壁垒,无法形成在教学中有重要意义的综合课程。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被割裂,由于不符合认知的逻辑,导致学生难以整体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点与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高中生物课程理念是相左的,因此应当注重知识整合与解决问题。

我国生物教学在生物进化一部分的教学导入使用的例子为枯叶蝶的进化原因,这一例子在生物知识如此普及的今天似乎已落后于时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难以使学生真正对问题产生好奇,进而进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探究,而是仅仅注意书本材料。无法做到以问题为导向确实是我国生物教学的一大遗憾,而WISE则重视真正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指向解决小丑鱼生存的问题,由此使学习的目的针对解决问题而非获得知识,这一点是完全符合探究学习本质的。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综合课程将更加易于开发。

加强技术支持,促进对生物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 WISE在“进化”部分设计的模拟进化实验很好地模拟了进化过程,让学生直观看到进化如何发生,如何影响生物的性状,使学生具象地了解进化。WISE提供的活动不仅有实验,还有建模设计、辩论、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探究教学在我国教学中无法顺利开展的一大关键问题在于资源不足。受限于时间、空间、客观条件等因素,很多探究活动难以开展。如生物教学中“进化”这一部分,教师很难在现实中找到适合的例子来证明进化的发生,更难以向学生展示进化对于生物性状的影响。在人教版课本中,“进化”这一部分没有提供探究实验,因为确实难以开展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或完全不进行实验,或使用类比模拟实验,如在某一颜色背景板上“抓”颜色不同的“猎物”,以此模拟自然选择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但耗费教师的精力,而且在实际开展中会遇到学生故意捣乱等未知问题,教学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通过对比发现,WISE所提供的模拟进化中自然选择的实验不但无需模拟,真实再现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不需要教师做大量准备,更不存在学生捣乱的情况,教学效果必将十分良好。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探究教学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促进对生物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甚至能打破教学资源不足的窘境。这些优势将促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教学。

我国由于探究教学起步较晚,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而WISE的成功带来很多启示。如果在我国能够全面推广类似的网络平台教学,相信对于我国生物课程及教学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 G7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36-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产业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深入,社会不但对外语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且对该类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理论型倾向向复合实用型方向转变。高职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重学术研究潜能、轻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方式,努力构建实践型人才培养机制,为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本质特征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1]。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以社会为本位的合目的性的价值取向[2],它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及人们对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一)多元统整: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英语教学工作,往往注重从社会需求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注重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丰富知识的高尖端研究型人才。正是在这一传统教学目标价值观的主导下,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工作中,也注重通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来达成教学目标。这一倾向突出表现在高职院校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认为只有学生具备了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性需求。而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一教学观有很大局限性,即过分强调学生掌握深厚知识底蕴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娴熟实践技能、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品格修养的高层次人才,在确定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时,要权衡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人集体兴趣爱好和学科知识积累传承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树立基于社会需求的知识观和人性论的教学目标取向。

(二)岗位重构:课程架构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学术型英语教学工作中,课程架构往往注重学科间的逻辑性和知识间的系统性,认为知识的逻辑结构是与学生的心理认识结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的。在这种课程架构理念取向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认识结构往往由一大堆所谓的高深的知识簇(串)构成,这些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较深的学术研究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鲜有用武之地。为此,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建议调整课程架构理念,解构其原有的基于学科发展的英语教学价值取向,以职业领域的需求和从业岗位的特点为基点来重构高职英语课程架构,以工作任务间的实际逻辑关系来重组英语教学内容,使学科知识在职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中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媒介来重新实现组合,最终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达成和一件件典型学习产品的产出等形式,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又具备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

(三)专普同构:教学组织的价值取向

当前的学术型英语教学组织,往往比较注重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来展开教学。在这一教学组织价值观的主导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常常以多学科间的逻辑性为架构,以众内容间的普适性为单元,以群知识间的系统性为主线来进行教学组织设计,通过采取班级授课制等组织形式来架构学科间的逻辑性,采用导师集中指导的方式来建构知识间的系统性,以执行校外集中实习的形式来夯实内容间的普适性。在这一教学组织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深奥的理论修为和高深的知识水平,但却缺乏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或职业岗位上必备的精湛技巧和娴熟的研发策略等专门能力。这一普适基础与特殊要求之间的分离态势不利于英语教学工作达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体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鉴于此,建议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组织的改革中,通过在特定职业领域与某一职业群集之间建立起连续性等途径,以在特定职业领域中实现某一职业群集目标为导向,以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发展与人性塑造之需求为基点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提升自己普适能力的同时,能通过在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的必备技巧和研发策略等特殊要求的达成等途径来提升专门能力,进而在专门能力与普适能力同构的教学活动中完满达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体性发展的目标要求。

(四)行证共生:教学方式的价值取向

学术型英语教学往往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取向来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由于这一设计思想与现实英语学习情境联系不够紧密,教师以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动力来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由于看不到眼前的虚拟英语学习情境与未来的真实职业情景之间的逻辑关联而无法真正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验证英语学习的真实结果,最终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

为扭转这一不良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迅速改变设计理念,注重结合英语教学情境的实用性、英语教学行为的现实性和英语教学结果的可验性等来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并在突出英语教学实用性、现实性和可验性的基础上,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和项目产品的产出等方式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主体彰显: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在传统的学术型英语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某一评价模式的作用,通常采用书面检验、单一主体评价和行为结果验证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虽然这种评价取向有利于推进英语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进程,但它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把人客体化、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专业发展。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主体评价的综合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层次化的评价内容、适切化的评价时机和系统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型的立体化纵横交错的视域范围,突出过程评价的主导地位,发挥目标评价和主体评价的协调作用,并着重在职业情境和工作任务中评价英语教学工作效果[3]。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本质特征

正是基于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等显性因素的思考,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在课程内容的架构或是在教学组织的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出多元、统整、融合及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必然会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一)教学目标的本质特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性诉求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是以学生完满就业的结果追求为导向、以学生特定职业岗位能力的铸就为目标、以结构化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媒介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其教学目标设计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即呈现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体性发展的特征。为更加充分有效地彰显这一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要时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这一主线,不但要通过创设职业情境、项目任务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在职业情境的展开、项目任务达成和典型产品产出等过程中通过语言知识的丰富和人文价值的彰显等途径来切实培育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塑造品质、增长能力和提炼方法。

(二)课程架构的本质特征:工作过程逻辑与学科知识体系间的批判性前进

传统的学术型英语教学工作的课程架构注重学科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对工作过程中所隐含的潜在知识和显性内容关注较少,对工作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重视不足,这主要是由其教学目标单一性引起的。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课程架构在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体性发展多元性教学目标的导向下,注重的是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解构、职业情境的创设、工作任务的达成和典型产品的产出等途径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此,其必然会对原有学科逻辑架构的英语课程结构进行反思,试图在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及项目主题的思量中来解构传统的学科逻辑型课程结构,并尝试在职业活动设计、项目任务的达成及工作过程的展开中来凝聚知识、形成能力和培育情感,进而以工作过程中各具体任务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来重构作为英语教学活动载体的课程内容架构。

这一课程内容结构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所追求的理想课程结构之一,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隐性知识或情感态度等内容无法全部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加以负载,需要通过学科逻辑型的课程内容架构来加以体现。为此,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作过程逻辑型的课程内容架构与学科体系逻辑型的课程内容架构将会不断地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艰难地挺进,从而使英语教学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三)教学组织的本质特征:特定职业导向与普适能力发展间的两难性抉择

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设计时,往往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即究竟是围绕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来进行教学组织,还是聚焦于某一职业群集来组织教学。聚焦某一职业群集来进行教学组织的观点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首先教给学生一些粗浅的、与所修专业关联不够紧密的、以多学科的系统性为架构、以众内容的普适性为单元和以群知识的逻辑性为主线的普通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借以夯实学生的普通适应能力,至于专精的工作技能培训留待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去完成。而围绕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来进行教学组织的观点则认为,聚焦某一职业群集进行教学组织难以让学生具有专精的职业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即时就业能力的需求,主张让学生聚焦某一特定职业领域,获得该职业领域所需要的专精职业能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培养学生的普适性能力[4]。

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那种纯粹以聚焦某一职业群集来培养学生的基本适应能力或是纯粹以围绕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来培养学生的专精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都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迫切需要改革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组织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在特定职业领域与某一职业群集之间建立起连续性等途径,努力打破当前英语教学的两难发展格局,让学生能在形成专精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建构普适性能力。

(四)教学方式的本质特征:实用任务导向与专业基础夯实间的协调性发展

基于专业基础夯实目的而设计的英语教学方式,突出的是如何为学生将来发展打下基础这一主题,强调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建构、英语沟通能力的形成和英语国家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设计思想主导下而采用的英语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英语教学工作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运行,其教学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真实的职业教学情境和行业企业工作氛围,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即时就业的现实需求。而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进行教学方式设计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实用的工作任务的达成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企业情感和就业技能。其突出了英语教学情境的实用性、英语教学行为的现实性和英语教学结果的可证性,让学生在具体而实用的英语教学情境中先铸造好专业技能,然后在专业技能完善的过程中去夯实好专业基础。这一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做中学”思想,实现在“实用”中夯实基础的宿愿,让学生体会到眼前的教学情境与未来的职业情景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的本质特征:单一主题导向与多维主题判定间的立体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工作思维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情感的培育,其教学质量及后继效应常伴随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典型产品的产出等媒介而加以体现,其评价工作也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与以往传统英语教学评价工作相比,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价工作不但十分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主导地位,而且充分突出了结果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的协调作用,走的是一条单元主导下的多元立体互型的评价之路。由于这一评价理念非常重视职业情境的创设和项目任务的达成,所以这种具有多元化特征的评价模式能在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落实过程性评价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贵权.论价值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6-20.

[2]徐贵权.论价值取向的建构功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3-26.

[3]刘兴富.现代教育理论选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133-135.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

Stud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Cheng-ai1,ZHU De-quan2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8)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3.4亿青少年中,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比例高达18.6%—36.4%,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比例有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据我们的调查,学困生在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4.7%,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生中三分之一是学习困难生。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辍学的原因由原来的经济方面因素为主转变为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们不仅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且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多从改善办学条件、减免学费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关注农村地区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以此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不多。

为了揭示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学习困难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而为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方法,进而为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平台;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自2007年2月起,由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协调,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与区教学研究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安徽省教育学会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密切合作的关系,狸桥中心初中正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成立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集中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生、乡镇分管教育领导、社区管理领导、教科研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调查、实验和研究群体,构建了一支由学校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骨干队伍。该课题于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为安徽省2007年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JGO7366)。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研究目的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农村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为解决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课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有益的一项科研尝试。因此,它强调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该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设计,研究论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编辑《课题研究通讯》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1 2007年4月——2007年9月,对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所属四校初中学习困难生展开调查,着重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1.1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为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

1.1.2 2007年3月——2007年7月,为调查的实施环节;

1.1.3 2007年8月——2007年9月,为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特征、成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1.2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所属的四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着重研究对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进行教育干预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同时,建立各校子课题:

1.2.1 农村初中学困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2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3 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4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重点: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行为加以推广;找出影响学困生发展的典型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加以矫正,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教师中举办"我的教学观"、“我的教育理想”等专题教学征文活动。了解学生的正常合理需求,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

二是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使积极的行为得以强化,不当行为加以矫正,为学习困难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我的教学困惑”、“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等研讨征文活动:观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研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教师较典型的不当的教育行为。

三是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各项教育策略:(a)心理辅导策略:分析学困生心理症状,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消除他们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b)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掌握各门学科具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c)情感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健康情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d)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直接教学、策略教学、诊断教学、任务分析等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个别教育和辅导。(e)环境教育策略:建设以“成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f)分科实施和分步推进策略:教研组发挥协调作用,任课教师具体承担学科辅导工作,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分阶段实施指导。

四是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a)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b)学困生的学习评价问题;(c)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c)制定学校奖励学困生制度;(e)教师“一帮一”辅导学生制度。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2007年10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实验的设计环节;

(2)2007年11月——2009年7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教育实验的实施环节;

(3)2009年8月-2009年10月,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1.3 2010年2月——2010年6月,进行综合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

第三阶段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阶段为课题结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召开课题总结大会,整理研究成果资料,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的研目标是揭示农村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

2.1 研究内容

2.1.1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本人的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调研,着重调查导致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的各种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一般特征。

2.1.2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辖的南湖初中、昝村初中、卫东初中等四所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以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属四所初中7—9年级学生为调查实验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

该课题和国内已有研究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以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因素(知识、技能、动机、兴趣、心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在此基础上,以宣州区狸桥地区的若干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基地,对如何有效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问题展开实验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学困生成因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有显著差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分析、筛选、比较和研究,了解了当前学困生研究的成果,对中外学困生研究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趋势,写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到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得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2.2.3 访谈法: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访谈。以开放式的方法来搜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某些观点,通过倾听与研究对象沟通互动,真实反映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

2.2.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配合,探索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

2.2.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并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思考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

2.3 研究过程。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准备比较充分,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正常、严谨开展、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科研态度严谨,内容科学,步骤踏实,方法有效。

(1)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课子题研究的四所学校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并引导其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采取各种手段,组织教师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并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片教科研会议,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成多部专集。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出可行的研究计划,使组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外,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提出疑惑;每学期请安徽师大何更生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互动研讨,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理念和思考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论文评选,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的七次论文评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赛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2.3.2 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2)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3) 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编辑汇编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对策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学困生教育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系列研究成果专辑以及《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研究资料专集》,撰写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特征的调查与教育干预策略研究报告》、《农村初中语文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困难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学困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特征及其教育干预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研究报告》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教育学术会议并提交学困生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多篇获奖。

3.课题研究的成效以及问题思考

3.1 研究成效。

3.1.1 学校方面。

通过这项课题研究,学校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叙事。经常讲述和写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能养成观察事件、思考问题、及时动笔的良好习惯,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融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评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总结教育的经验——科研论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肯定给教师留下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出来,对同事是启迪,对自己是鞭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七次组织教师对各个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思考撰写科研论文,并汇编成专辑。

(3)探索解决的方法——教育教学。本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引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困生教育讲座等,促进学困生学业提高。这样,既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在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2 教师方面。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多读书、善读书。子课题组学校以及成员订阅了教育教学杂志,如《课程教材教法》、《中外教育比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进行阅读,并且有针对地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活动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教育随笔的研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研究途径,去关注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此刷新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升科研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随笔中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

(3)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是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自身实践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4)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极大地焕发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写作的极大热情。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贯彻课题研究全过程,狸桥中心初中、狸桥片教研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教师锐意探索,深入思考,开展了多次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08年初,118位教师参加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调查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征文评选;2008年6月,开展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征文评选;2008年6月,组织教师撰文参加全区第八届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征文评选和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2009年3月,开展了“学科学困生教育对策思考”征文评选;2009年5月,开展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反思”作品评选;2009年7月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征文评选;2009年10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评选。2010年4月,各校举办“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经验报告会以及学困生帮扶经验交流会;2010年6月,片教研中心举办了学困生教育案例及个案研究征文评选。教师的几十篇论文获区级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获市教育科研论文奖;课题组组长、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获2008年全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两位教师的论文获三等奖;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获2009年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交流论文评选一等奖。

3.1.3 学生方面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初始期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个性的形成。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向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指出了“金钱至上”的弊端,引领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理想,要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2)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所测对象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学习成绩取得很大提高,甚至有一些学生成绩已经跻身中上等。卫东初中获得2010年区教育体育局中考教学质量提升奖,狸桥中心初中、南湖初中学生在2011年中考中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习惯的比较,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4)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负责课题课题研究的四所学校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评选活动,点燃了学生进取的火苗。通过对“学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师生感情联络;使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学习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各种良性刺激的迁移功能,达到求知与做人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严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目标明确,思路正确;实施严谨周密,步骤稳妥,方法得当;领导重视,专家引领,教研人员协作,四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几年来开展的科学、有序的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们共同努力,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付出了心血,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促进了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困生教育问题的认识;为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素质的不断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探索了有效的学困生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初中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困生的教育网络与环境,为新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注学困生群体,促进了农村学校特殊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培养了教科研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组织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宣州偏远农村地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2年1月30日,狸桥中心初中与安徽师范大学承担的安徽省“十一五”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荣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省级课题结题证书》。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本地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可贵的教育情怀。从整个研究过程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工作较扎实,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同意结题”。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探索,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实现“让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育愿景,为他们打下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2 问题思考

通过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感到尚有以下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3.2.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2 校内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9)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参与意识和资助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真正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近几年来我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运用导学案进行语文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融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模式于一体,形成了五步教学为主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五步教学导学案模式的基本程序

五步导学案主要由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课时安排、学习过程和课后反思这几个程序构成。而学习过程又分为“自主学习,初读感知――理清文脉,整体感知――合作交流,品读质疑――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内化”五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二、五步教学导学案的特点

1.学生的主体性

五步教学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这一环节问题的设置要具体化、细化,这是最浅层、最基础的问题,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是学生在上课时直接展示的独立自学部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在预习或自学时明确目标,并能夯实基础,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指导学生如何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导与学结合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五步教学中的“理清文脉,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就是重在通过设置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进一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

五步教学中的“合作交流,品读质疑”这一环节只出示主问题,诸多细小的问题就会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展示时,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时,通过相互的补充、质疑、追问自动生成。这一环节最能让师生、生生思想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4.层次性

五步教学中的五个环节问题的设计都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5.拓展性

导学案上“达标测评,巩固内化”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考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的问题要精细化、典型化、生活化,有利于检测学生就本课知识的达标率,提升所学知识,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基础与考点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从而做到大语文教学,这一部分也是学生在经过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的测评和再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多学”。

三、五步教学导学案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课前发放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样阅读文本,怎样精读,解答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有的放矢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

3.注意以课本为本

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导学案的内容完成了,不等于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4.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导学案

引导学生对于导学案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自己做的答案用蓝笔写,学习过程中补充的用红笔写。导学案是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一课一课下发的,部分学生可能会有遗失,因此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夹子,发一课夹一课,这样就能保持导学案的完整性。

5.注意加强情感体验

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很多,比如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听录音、品读、讨论等等。而导学案的学习内容一般是以问答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关心的是答案的正确性,上课的核心内容也是讨论问题的答案,学生说出了情感但不等于体验到了情感,因此教学中要机动灵活的通过情景渲染,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品读鉴赏、点拨启发,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10)

我国的大学英语是和初、高中英语有很大差别的,不同于两者的应试教育,其更加人性化和更具自主性。其发展的时间大概已经有20年了,在这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语言基础的学习,那现在我国的大学英语就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教学工具上的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表现在教学方式上的注重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以前的教学工具是很落后的,老师们只能借助黑板和粉笔来完成教学,而现在老师们却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老师的备课时间,还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以前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单纯的教书,而现在课程要求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在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一、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特征

这种模糊体现在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划分问题上。首先,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包括在教学目标、课程安排等方面。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词汇量掌握在4000左右。而高中英语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是极其相似的。这样就会产生大学英语的特色性降低,同时给学生学习英语的厌烦,起不到大学中学术教育的作用。然后,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划分不明确的问题。第一,在大学中专修英语专业的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非英语专业过多的把学习时间放在了自己的专业课上,而忽视了英语课程的平常练习。另外,很多在高中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大学放弃对英语的钻研,转而向其他更热门的金融领域发展。第二,存在英语专业的基本水平下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些重点大学开始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重视,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掌握的前提下加强英语的自主学习。而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本学习时间减少了很多,转而去学习新闻、经贸的领域,为综合型人才而努力。这样教育方式下的英语专业学生并不能在实际中大显身手,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面。这两种原因,造成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界定模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甚至比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优秀,这就产生了专业英语教育的失衡和社会市场对人才选择的疑惑。

二、处于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对策

处于大学时期的转型时期的英语教学会发生很多复杂情况发生,针对这些复杂情况我们也要有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属于是基础的英语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很多国外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所以老师要承担起研究新的学习方法适合中国大学生学好英语的新模式。

(一)鼓励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办法和模式

现如今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并且现在的大学生英语转型阶段也正在处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的时期,并且我国的正在大规模的开展高等教育,所以现在是转型时期英语改革的大好机会。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对于英语的需求量也不一定。课上的讲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知识需求,所以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法来说,课堂上简单的讲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枯燥,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活泼的教学形式,在课上我们可以成立课程小组,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包括回答问题以及课下的讨论都要以小组的形式,我们记分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记,先每节课下课的空档可以给学生们放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让同学们在休息之余,也能受到英语的熏陶。

(二)把基础教育英语向专业英语转向

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很多专业都离不开英语,所以有了专业英语的课程的开展,无论是现在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未来的研究生的试验仪器操作都离不开英语方面的指导,所以现在的大学生的英语转型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向专业英语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大学英语力求走一条科技英语的道路,但是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大学英语的向前发展。甚至存在同一个学校因为专业的不同,或者本科生或对口生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英语教材和教育模式,这样分散的教学是不利于大学英语统一发展的。在大学四六级考试实施后,确实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因为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发现这些缺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学英语的改革。希望各大学能抓住转型时期完善和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和回顾,反思与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45-49.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11)

(一)广泛性

由于之前已有多年的生活经验,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而又到初二才真正学习物理学,因而学生自发形成的前概念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当然,这种广泛性也是相对的,他们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较易形成前概念,而对那些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则较难形成前概念。

(二)自发性

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缘起于学生长期、大量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这些经验在其大脑中逐渐深化发展,经过感觉、知觉、表象阶段最终形成概念。学生在其大脑里构建前概念时,完全是自发性的,也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借感性经验进行构建的。

(三)顽固性

由于前概念是学生大脑中已形成的模式,且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中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加之学生的思维又具有自我中心性,因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极其顽固的。要想转变不正确的前概念也是相当困难的。

(四)隐蔽性

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然而在物理教学中讲授科学的物理概念时,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头脑中的前概念。当让学生用物理概念去解释问题时,前概念就会马上呈现出来。如在惯性现象中,学生总会以为运动的物体是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原因就是受到“物体受到力才运动”的前概念影响。

二、前概念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教学实践证明,不少前概念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例如“铁比棉花重”是密度的前概念; “冬天,室外的铁块比木块冷”是导热性的前概念。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物理概念。

(二) 消极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可见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很多起消极影响。所以,对物理现象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将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例如,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当他远离镜子时,自已的像看起来变小了,所以学习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他们就会怀疑“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只有打破这些错误前概念的认知图像,学生才能牢固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

三、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利用物理前概念的积极影响

当前概念与物理概念吻合时,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物理概念的同化,即物理前概念实现了正迁移。随着教师对物理前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很多教师都开始注重物理前概念带来的负迁移,但却忽视了物理概念教学中大部分物理概念与物理前概念是吻合的这一事实,从而影响了物理概念的高效学习。

1.利用正确的物理前概念,引发概念正迁移。物理前概念来源于生活经验,且很多都是正确的, 但在学生头脑中却很模糊,为此,教师必须对这些物理前概念进行多次强调, 引发概念的正迁移。例如,学生都知道高山上呼吸较困难, 是因为高山上空气少。这就可以用作教师讲解“海拨越高气压越低”这个知识的正迁移。

2.重视解析正确物理前概念,强化物理概念。用物理语言清晰地解释学生的物理前概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焕然一新,从而强化物理概念,加深物理概念在其头脑中的印象。例如,学生都有“站”公交车的经历,汽车起动时人向后倒,汽车刹车时人向前倒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实时对这两个前概念做解析,学生就会轻松理解惯性的内涵。

(二)克服前概念消极影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