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3 16:01:00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7-0268-01

我国环境保护法治的主阵地在城市,城市是一系列立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滞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较为笼统、陈旧,难以发挥实际的环境保护效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让我们尝到了物质文明的“甜头”,但生态文明现状却给我们当头棒喝,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均衡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流于形式。2014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了建设“可持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在城市,相关部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将严重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缺乏指导性综合性立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没有根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立法,缺少类似《农村环境保护法》这种综合性法律,领域性法律法规也不健全,难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除在城市地区开展系统的环保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才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政府应该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充分的认识,并树立环保先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环境保护法中有了理念性、思路性的突破,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仍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了解,做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汲取国内外农村环境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立法体系,统筹兼顾,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条例

我国的环境保护重心在城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更好地改善当前全国环境立法缺失的状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效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尝试性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抓住农村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现实问题、紧要问题、突发问题,改善当前的立法方式,增加特殊性立法,结合地方的地利人文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

(三)完善地方立法规划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要想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完善的立法规划和程序,确保立法的前瞻性实施。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规划体系不完善,立法保护的效力难以有效地发挥。为此,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体系,按照法定成都评估和审查,确保立法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四)做好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从立法层面来看,农村环境监督主体一直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管存在很大缺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该积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将其在监管方面的优势凸显出来,赋予其监管的权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地区设立环保所是比较可行的做法。环保所的监督管理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其二,改善当地的环保审批手续,改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质量;其三,监管和治理当地的环境破坏、污染等行为,诸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禽畜养殖污染、企业排放污染等;其四,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其五,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相关的投诉、等案件。

(五)完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环境纠纷,基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非诉讼救济制度以及专门的纠纷救济机构。此外,还需要完善诉讼救济制度,结合当地的环境诉讼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诉讼的便利条件,改善诉讼救济的调解功能。

三、总结

农村地区占地广泛,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纠纷比较多,监管不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林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5(02).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2)

我国一直在研究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结合实践总结得出的有效方法。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现代园林艺术中,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原理规律,从而实现最佳的生态修复状态。

1 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当前,我国管理园林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自然的规划以及设计,整个过程始终遵循基本的生态修复理念。在构思以及规划之后,应用合理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的和谐性以及稳定性。②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物种,维持均衡的生态体系。③需要更加合理化地规划自然环境结构,合理地调配好存在于生态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较好地维持自然生态之前的风貌,防止发生环境衰退等问题。为了让生态保持均衡状态,恢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应遵循相关的科学管理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改善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发展以及提升自然环境。

2 生B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2.1 生态修复技术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我国园林艺术逐步提出“城市园林生态化”这一理念,但是随着资源过度地开发和环境破坏程度的增加,使得现代园林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2.2 应用时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环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规划的方法以及原理是否符合实际状况,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以及重视当前的设计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需要和国家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同步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修复生态水平。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但是植物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CO2转换为O2,因此,增加绿化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面积的大小和生态修复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多,亟需找到有效方法扩增植被绿化面积。

与此同时,在规划植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空间优势完成这一目标,合理分布空间以及分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此外,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可以应用合理的措施,在修复生态环境时,设计者应针对规划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例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街道绿化等,在规划设计街道时,不但需要考虑生态修复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此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时,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规划设计居民区时,需要构建和谐氛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2.3 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实施修复现代园林艺术前,首先应熟练掌握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特点,使得其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有效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方法有以下3个:

2.3.1 排水方面。当前很多绿化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以及地表排水发挥其排水功能。在规划排水设施的过程中,一般会种植大量植物,以缓解水流对地面的影响。在铺设排水设施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应用挡水工具或种植铺地植物,降低水流速度,更加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2.3.2 水景护坡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在水景护坡中增加能够靠边岸的水面,借助护坡以及驳岸更好地保护坡面。护坡上一般选用各种性能的植物进行栽培,避免出现水流渗入等不良状况。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3)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人口、灾荒等因素造成的。 (一)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因素 战争方面,康沛竹通过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新疆等地战后的情景,明确指出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强调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正是导致晚清灾荒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因素[1]。与康沛竹的观点形似,史革新认为,在战争中,大片森林或被战火焚烧,或被砍伐用以构筑营垒、建造船只、生产火药,遭受惨重损失。战争使国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助长了灾情的蔓延[2]。伍启杰以黑龙江地区为视点,在剖析该地区的近代林业经济时,明确阐述了进入近代以来黑龙江森林遭受战争以及帝国主义掠夺的破坏状况,指出近代黑龙江地区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天然林木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3]。矿藏的不合理开采方面,赵珍指出近代开发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由于矿业专门技术人才奇缺,开采技术落后,再加上只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对矿藏周围生态的保护。这种掠夺式开采,大面积破坏了山体和河床,污染了河流,从而使生态环境失衡,使西北业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承载能力[4]。 (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上的人口压力,二是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宏观上的人口压力方面,王振堂等认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口压力有莫大的联系,长期的人口压力引起了中国生态资源的破坏,如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消退与消逝,泰山、燕山、长白林海的消逝等。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如河口淤积、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5]。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方面,陶继波就清初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认为,这200余年间主要迫于灾害威胁,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到河套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也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6]。王俊斌针对“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社会生态的恶化,指出晚清以来实行“移民实边”后,大规模的走西口移民到来,才真正在规模和程度上对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游牧产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时期全面放垦、滥垦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再加上当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地的荒漠化[7]。战争带来的移民问题有两篇文章,常云平等针对抗战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中心的转移,大后方人口急剧膨胀、高度集中,给后方资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人们毫无节制地掠取自然资源,从而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和草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8]。张根福等就抗战时期浙江省的社会变迁认为,迫于战争压力,大量人口南迁,浙江省工业的迁入和新建破坏了后方各县的森林资源,人口避难搭建房屋,伐薪取暖,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9]。 (三)灾荒因素 对于灾荒因素,区域性研究乃其特点,主要包括河南和陕北地区。河南方面,苏全有等就晚清河南灾荒的影响指出,灾荒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减少和社会危机。灾荒过后,生物圈、水圈首先遭到破坏,触动反馈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进一步恶化;再就是植物稀少,缺少生态屏障,水土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调;又导致泥石流、滑坡、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不时发生[10]。苏新留针对近代以来黄河灾害对河南乡村环境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晚清和民国时期黄河泛滥的情况以及黄河灾害对河南农田、村社、人们生活的影响,认为灾害对乡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灾害一方面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和流亡,从而使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另一方面灾害直接导致土壤沙化,土地贫瘠,无法耕种[11]。王颖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梳理了自然灾害对民众造成的危害。灾害发生时,食物短缺,为了生存,陕北各县的灾民主要食用草根、树皮,这些正是植物得以生长的基础,而它们在各县已被掘剥殆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动物的大量蚕食也影响了生物链,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12]。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外,王合群等强调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垃圾问题)和城市污染问题[13]。邵侃等从历史传统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历史时期中西农业技术的不同,并论述了不同的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差异性,指出中国以“节约土地”为核心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在取得阶段性开发成果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14]。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影响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等方面。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研究方面,王俊斌概述了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土地沙漠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如移民不科学的土地开垦,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国家政策的消极影响和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等[7]。苏泽龙通过田野调查、引用大量文献数据等方式,指出明清以来交城及文峪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15]。在湖泊的泥沙淤积研究方面,杜耘等以洞庭湖为个案探析中国近代湖泊的泥沙淤积问题。虽然作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近代洞庭湖沉积速率,分析洞庭湖孕灾环境,但也承认人类围垦、上游森林砍伐导致洞庭湖泥沙增多,甚至淤积,进而又导致了湖泊容积不断减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连年不断[16]。在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研究方面,魏东岩指出,近代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其原因主要是近代气候变暖,工业进程加快,人口激增,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场的超载放牧,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加重等,此外还有气候因素、灾变因素、新兴疾病因素等[17]。#p#分页标题#e# (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是导致灾荒,二是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灾荒方面主要包括区域性研究和时段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方面,晚清学者梅增亮[18]及魏源[19]通过对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描述,反映出由于中国近代人口的迅速增多,致使不少地方盲目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频繁洪涝灾害的环境问题。鲁克亮侧重通过分析黄河下游水灾资料,考察导致水灾频发的因素,认为近代以来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原因是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20]。时段性研究主要包括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和晚清、民国时期的分期研究。对于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李彦华在展现中国近代灾荒状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给人类造成无穷祸患,大大增加了近代水旱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21]。对于晚清时期的灾荒研究,史革新强调当人们盲目征服自然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平衡时,大自然的惩罚便以自然灾害的形式降临到人类头上。清代自然灾害之所以发生频繁,究其原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便是其中之一[2]。对于民国时期的灾荒研究,胡勇等究求了民国初年能够颁布具有近代意义的森林法规以及林政出现兴旺局面的原因,认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水旱灾害的频发。为应付这一局面,振兴林业为明智之举[22]。制约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区域性研究,包括东南地区的江西、闽西、福安县等。许怀林考察了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上起新石器晚期、下迄20世纪前期的江西经济与环境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变化是在全国大生态环境变动的推动下演进的,同时又有江西的省情区域特征[23]。戴一峰从生态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20世纪上半期闽西社会经济的衰败是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双重制约的结果。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影响是一个更为长远的制约因素。同时,作者举了古田镇的例子,说明在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4]。王辛以清代中后期至解放前福安县为个案指出:第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社会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第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不仅带来同类产品生产水平的差异,而且也造成各区域间产品生产的天然互补性;第三,生态环境造成的某类产品在生产上的相对优势,也会造就一定形式的专业生产区域的出现;第四,生态引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流通,从而带来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作者认为生态环境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其自身的改变和发展亦会使得某一区域原有的生态方面的相对优势发生变化[25]。 三、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研究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研究主要包括晚清、民国两个阶段。 (一)晚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于区域、林业及个体人物三点。区域研究方面,王肇磊等探究了湖北地区的生态治理措施,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作者指出在治灾的过程中,人们利用生态来治理自然灾害,如禁止在江河湖泊围滩造田、围湖造田,禁止在山区砍伐森林,提倡在大堤上种植芦苇等护坡植物等等。这些措施虽能有效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受当时社会各种因素的限制,湖北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生态建设的[26]。林业研究方面,苑朋欣探析了清末林业发展新貌,包括清末林业发展的动因,同时还指出清末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西学东渐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对发展林业已有一些新的认识。他们强调植树造林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些有识之士和官员开始呼吁振兴林业,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林业保护规章和措施[27]。个体人物研究方面,马啸针对左宗棠与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认为,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10余年中,左宗棠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28]。王洪彩等就陈炽经济思想中的环保意识指出,陈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植树造林。陈炽极力主张植树造林,以种树为当务之急,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环境,达到风调雨顺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目的[29]。 (二)民国时期 对于该时期的研究,有纵观整个民国时期者,也有分时段者。马杰华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与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对民国时期国家与群众植树造林活动的研究,探讨了当时人们植树造林的动机、经过及造林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以此展示民国时期植树造林的面貌,并为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30]。王社教阐述了民国初年山西植树造林的状况,以及该地区植树造林成效甚微的原因[31]。申成玉从多个角度探究了北洋政府发展林业所采取的措施,如设立和完善林业机构,颁布一系列的森林法规,发展林业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林业技术、人才和设备。其中,为加强林业科学研究、推进林业发展,建立了一些林业院校等[32]。抗战时期的研究较为突出,黄正林等着重探讨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区内的森林分布,边区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边区政府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等问题[33]。李芳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注意到陕甘宁边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系统地调查边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加强边区的水利建设、森林保护和林业的发展,使边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34]。曹风雷等针对抗战时期的河南造林运动指出,针对河南森林资源极为匮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的情况,河南省政府在1944年3月举行了植树节造林运动大会,公布了造林的计划、办法,下令严禁放火烧山,这一举措对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有一定成效[35]。此外,罗桂环探究了整个近代生态环境保护刑法的制定和执行状况,认为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没有在环境刑事立法上做出及时反应,政府时期虽制定了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含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的刑事条款,例如在《中华民国渔业法》、《中华民国森林法》中都有几条刑事条款[36],但未认真实施过[37]。#p#分页标题#e# 四、存在的不足 从上可知,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所潜藏的不足。 (一)研究内容方面 就研究内容而言,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多处薄弱的地方,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 1.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专题研究较少,涉及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远远不够。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只是常常作为研究附属出现。学界对其的论述大都只是蜻蜓点水,这样非常不利于人们深入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时期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如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甚至包括我国甲骨文时期,相关研究却较为详实。王振堂等论述了我国3000多年前甲骨文时代的生态环境概况,甲骨文所记述的当时人们的生态活动,甲骨文中所反映的生物种群状态,甲骨文时代的生态资源等问题。为了使人们更全面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概貌,作者还借助于《禹贡》、《山海经》及《神农本草》、《诗经》等文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辅的分析及说明[5]。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粗浅。另外,研究大多集中在陆上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而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涉及较少。陆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存、生活、生产影响更大,因此,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陆上,从而忽略了对江河湖泊生态状况的关注。而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发掘不够,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 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也包括近代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这些因素的探究非常少。中国近代工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从当时最发达的产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就可看出[38]。但是由于工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追求物质需求的急迫性,人们很难也无力考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因此,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相当的关联,但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中国近代旅游业也有一定发展,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由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化的新阶段[39]。由于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现实,只有少数大城市的一些特殊阶层有资本旅游,外人观光也只局限于通商口岸,但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变,说明了中国近代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旅游景点的开发整合,必然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作为影响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者往往未予正视。 3.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学者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颇为深入,但个别方面仍有待充实。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学者的研究对其都有所涉猎,但欠深入。如果能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进行更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则对了解现今的生态环境状况、解决当今面临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大有裨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的发生,灾荒除了水旱灾害之外,还有雪灾、沙尘暴等,而学者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甚少。尽管近代中国水旱灾害更为频繁,危害更为恶劣,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雪灾、沙尘暴问题亦日益凸显,急需我们强化相关研究。上述研究是其薄弱之处,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1908年山西省农工总局所属农林学堂开设的林科标志着近代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的开始,民国时期,倡导设置高等林业院校、主张发展林业教育以振兴林业成为潮流,林业教育进一步有所发展[40]。不过,没有学者对近代环境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缺乏联系与比较、研究单一等局限性。近代生态环境研究缺乏联系与比较,这种联系主要是时间上的联系和生态现象之间的联系。 就时间上而论,各时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割裂的状态。如在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学者多进行时段性的研究,即将中国近代分成几个时期。这样的研究方法确实能够突出一个时间段内的特点,不过,仅仅于此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认知近代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处。 就生态现象而言,学者往往将生态现象孤立开来进行研究,忽视了生态现象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如植被、水资源及渔业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物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某一组分的过度干扰,都将会对其它组分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链索状或网状效应过程最终反馈于人类。当今困扰全世界的环境问题群(Groupsofenvironmentalproblem)就是各类环境问题链索反应关系的表现,同时它又是这种效应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由生物圈内在生态关系和作用机理决定的,是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因此,许多现象的认识,包括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都必须树立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念,即通常所说的生态观[5]。只有树立了生态观,我们才能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和互不相干的生态现象间找出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识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的规律,为今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和重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研究手段的单一。我们知道,生态环境问题既可归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生态环境的研究既需要社会科学的方法,又需要自然科学的手段。而目前的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则偏重于利用气候学、地理学、生物学、水文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往往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有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运用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将可能导致研究问题的肤浅、片面。可喜的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问题时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注意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些学者除了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外,还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尚需强化。#p#分页标题#e# 对于上述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相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定将不断地走向深入,达到新的高度。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4)

“趋稳向好”是指通过综合近几年全国环境状况的相关数据和报告可以看出,当前环境状况趋于稳定,并有开始向改善方向转化的态势。尤其是过去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地区、工业园区、大河流域、部分湖泊、居民社区等,感官比较直觉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现象有所缓解,开始摆脱越来越差、不断恶化的局面,部分城市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性评价有所上升,有些常规监测指标也反映出这种好转。

这一观点从以下报告和数据中可见一斑:

《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9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城市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0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4.9毫克/升,比上年下降3.9%,比2005年下降31.9%;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3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上年下降2.8%,比2005年下降19.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政策建议》的报告中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基本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某些区域的少数指标开始好转”,并认为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判断”。

《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比上年下降2.0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2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同时,各地近几年也依法了当地环境状况公报,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有所改善”、“有较大改善”、“明显好转”等评价。

环境状况总体上有所好转的原因不难理解。这些年来各地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充裕,加上中央推行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等,多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开展流域环境治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得出环境形势趋稳向好的结论,在我国确实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环境形势的评价都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还在恶化”,或“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表现为一种不断向下的趋势,这种状态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地压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心头,更压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们心头。而现在能认为趋稳向好,则意味着一种转折的开始(尽管还不能断言“拐点已到”,还可能出现反复)。这将在历史上留下记录,使政府向社会有一个交代,也会更加增强人们的信心,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激励。

静态评价仍然形势严峻

判断环境形势趋稳向好,并不否认“当前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现实。因为前者是动态评价,反映的是变化趋势;后者是静态评价,反映的是绝对水平。中国的环境状况,犹如一个病重的患者,虽然经过入院治疗有所缓解或好转,但仍是一个病人,还需全力治疗。

2012年我国环境状况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二是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类、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类、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0%,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中人们特别关注的热点是:

――新型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和区域灰霾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城市灰霾天气频率普遍提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臭氧污染、城市污泥处理难等。

――农村环境问题。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找不到未被污染的河流。“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是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此外,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被严重损害。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11年对全国364个村庄的监测试点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村庄占81.9%;农村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农村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未来环境污染风险增大

由经济结构和总量所决定,我国未来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将很高。长江和珠江等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缺口可能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染出现加重和蔓延的态势。因此未来我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增多和局部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可能性明显存在。

根据《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我国到2020年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40亿吨标准煤。这样巨大的能源消耗,如果延续原有的能源结构,将构成很大的环境风险。

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经济体系,包括各种设备和设施等,都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建成投产的,现在进入了跑冒滴漏的高风险期,经济体系的环境风险正在加大。

我国现在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产业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领域,对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环保标准和政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会产生大量危险废弃物,如电子信息产业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太阳能板的多晶硅生产是高耗能大户,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制药产业会带来新型生物污染问题。而对这些高新产业发展带来的潜在新污染问题并没有好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不适用,但又没有新的环保标准可用。

工业园区“集中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有些沿海化工园区大部分企业隶属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业,这类企业投资规模小、装备技术含量低、品种变化幅度大、产生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达标接管或排放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环境矛盾将不断加剧。

利害分化矛盾突出,逆向变化“对冲”

利害分化是指环境问题的后果由不同的人群承担,增大了社会不公正性,引发了社会。

那些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赚足了钱的老板们离开了污染的地区,但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成为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者。或者,城市里的人们享受着富足的生活,但他们产生的垃圾却运往农村地区,使那里的人们承受恶臭和污水的后果。这种利害分化的结果引起社会对立情绪和过激行为的上升,使各种社会有上升趋势,并有不可避免性,这是环境形势的新特征。

各种污染事故或事件几乎每天都有发生,“黑三角”、“锰三角”等集中的区域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触目惊心。这些事故事件与群众健康关系密切,公众关注度强,赔偿成本和维稳成本高,都表明我国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公众由过去对环境问题知之甚少或无暇顾及,逐步转变到十分关注和坚持维权。

我国当前的环境,具有一种“逆向变化”的格局:一些原来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和流域地区,由于实施了重大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环境治理投入,所以环境质量比过去有所好转。例如一些原来空气污染严重的能源基地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有的退出了世界污染最严重城市的行列,有些流域如淮河,这几年的污染水平有所下降,这都是一种正面的变化。但同时,过去一些环境质量比较好的地方,如农村地区,却由于城市产业的转移、畜禽养殖规模的增大、农村人口城市化和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力量等原因,出现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这是一种负面的变化。这正负两种变化,合起来称为“逆向变化”。总体上的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就取决于两种变化强度的“对冲”结果。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突出,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同志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环境形势评价应具权威性科学性

对我国当前环境形势要以事实数据为尺度,做科学评价,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对于全国的环境形势要有权威的回答。不要因为网络上、媒体上有很多负面的评论,我们就不敢出来说话。或者因为官方的评价结论出来后遭到吐槽,就对自己的结论没有信心。社会上存在“沉默的大多数”,最能感受环境变化的群体或许并没有在网络上发声。我们可以发动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那些没有在网络上发声的公众,让他们以身边的事实来评价环境状况的变化。

二是要有正确的评价尺度。重要的是区分“动态变化趋势”与“静态严重程度”的差别。前者是指今年与去年比,去年与前年比,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后者是指现在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目前有人以“现在污染这么重”为根据,得出结论认为“环境越来越差了”,这是以静态评价得出动态结论,并不合适。

三是评价环境形势要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受评价范围应是全面的,评价结论应是客观的,不受或少受局部视角和感官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表述上要严肃严谨,勿使公众产生误解。鉴于对环境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建议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环保管理工作者对监测和卫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比较牢靠的评价意见。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5)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6)

1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现状及问题

1.1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滞后

质监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各类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检测机构不但要提供专业化的环境检测服务,同时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在环境检测服务市场上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环保部门和质检等部门在行使自身的权利和职能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冲突;②在对社会检测机构行使监管权时,监管部门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③专业部门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

1.2监测技术待提高,数据互联存瓶颈

目前我国基本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的方式对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实施实时监测,但是在水体方面却难以实现自动监测,我国的972个地表水监测中只有149个点位能够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而其他绝大部分是人工取样检验的方式对当地水体进行检测,然后定期向上级报告。我国地下水自动化检测井数量占有比例仅仅为14%。在土地利用方面,通常是几年才进行一次监测,所以对水土流失、草原损害等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

2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议

2.1建立独立的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1)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可以以此监测网为基础,为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责任的考评、公众参与等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服务。开展全国性的环境质量监测网能够提高国家对环境实时状况的掌握情况,具有全局性和区域性,有助于监督监测国家重点污染源,可以实现跨国界生态环境的监测,同时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质量预警工作。

(2)可以将各个部门和地方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在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中,加入各个地区和部门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地利用、草原状况等生态要素的监控,有效提高全国在环境方面的监测,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优化网络技术,逐步实现监测网络的拓展和扩大,这样有助于加强对环境的实时检测,统一管理。

(3)由独立机构管理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全国性的环境监测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同时为了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出现工作的交叉重复或者职权上的矛盾,可以成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该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直接由国务院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权责分离的状况,保证国控生态环境质量检测体系具有公平、公证、独立和权威。

(4)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后,可以将其他大量的各个部门和政府的职能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可以根据整理得到的结论针对不同的管理需求设立专门监测职能,设立专门用于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网,提升环环境监测时效。

(5)应当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专门监测职能领域的权利和责任,根据不同项目内容监测标准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中央责权、地方责权等列出详细的清单,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权利明确划分,避免出现工作重复和冲突。

2.2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和手段

政府应当在购买环境检测服务上加大力度,提高社会检测机构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水平,提高相关部门环境监管的整体实力,应当以国家层面加强设定和管理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环境检测市场可以朝着多种类方向发展。对于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培育监测市场,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开展环境检测。东部地区同时也应当提升自身的环境监测水平,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发展政府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问责机制,保证政府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

2.3加强构建生态坏境监测大数据体系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的构建,规划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的“互联网+”专项,加强汇交、集成、共享和应用监测信息。还可以以管理为目的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平台,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和基本数据,从而全面提升监测技术和水平,加强先进设备的应用,不断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和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支持重点监测设备的研发。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生产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实现各类仪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接入。

3结束语

目前世界环境状况低下,生态环境监测是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基础技术支撑,在新形势下深化生态环境监测、加强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争取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环境统一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

作者:钟小容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环境监测站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85-04

1 引 言

需求的分类和概念,相关文献持不同的观点,罗永泰、卢政营对此有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目前,对需求的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上,其中对隐性需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隐性需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们对隐性需求概念的界定还未能取得一致,有的采用了像潜伏需求、潜在需求、隐性需求等不同的术语。范晓屏把潜在需求进一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已觉察到并有明确满足物的“显性需要”;另一类是消费者尚未觉察到,或者朦胧觉察到但没有明确满足物的“隐性需要”;钱旭潮等认为,潜在需求是顾客对产品有深厚的兴趣,但现在的产品或服务却不能使之满足的状态……而未表述型需求是指顾客潜意识中的、尚没有明确意识到和表述出来的需求;索惠敏则认为,潜在性需求既包括意识到的而未利用的部分,也包括存在于利用者潜意识中没有利用要求的部分。下面将要给出的需求分类转化模型,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人们总是对某些事物的某些事项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这些相关的事物构成了与一个人相关联的“环境”;而环境的实际状况(环境现状)和顾客对环境要求的状况(顾客要求)之间的差距,是需求产生的本质和前提;产品的意思在于它改善了环境现状,提高了环境现状对顾客要求的适应。需求动态转化的机理在于:顾客要求和环境现状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或者两者同时发生了变化,导致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使某个“需求要素”在满足要素和未满足要素之间相互转化,或者使需求要素的强度(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把顾客要求和环境现状之间差距的程度,叫做需求要素的强度。

2 需求分类和概念

2.1 先看活性需求和活化需求

一个处于满足状态之下的需求要素,当顾客要求不变而环境现状下降,或者环境现状不变而顾客要求上升,从而使两者之间出现了差距,顾客便产生了针对该需求要素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改变这种现状的欲望,但这时他并不会立即采取行动来改善现状,只有当两者之间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顾客才会采取行动以改善这种状况(使现状向要求靠近或者达到或超过要求),这个要求与现状之间差距程度的临界值,称为需求要素的忍耐域。

(1)活性需求。当要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程度小于忍耐域,顾客虽然有改变现状的欲望,但他还不会立即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现状,这种顾客尚处于“忍耐”状态下的需求,称之为“活性需求”。活性需求可分属需求靶的一、二、三象限(稍后将给出需求靶的图示)。

为什么会存在忍耐域?因为任何企图改变环境现状的行动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价格、情感、体力、时间等),这种代价越大,同等情况下忍耐域就会越大;另外,顾客对改变环境现状所采取的行动的预期效果,也会影响忍耐域的大小,如果预期效果越好,则忍耐域会越小;同时,忍耐域也与环境现状和顾客要求之间差距(需求要素强度)的持续时间相关,预期持续时间越长,忍耐域就越小;最后,忍耐域还和顾客的收入有关,顾客的收入越高,则忍耐域越小。

(2)活化需求。就是当顾客要求与环境现状之间的差距等于或者大于忍耐域时的需求。活化需求是促使顾客立即发生购买的需求。如果一旦购买发生,它便转化为处于相对满足状态的“沉没需求”(沉没需求不一定处于完全满足的状态,因为一种商品的消费有时并不能带来完全的满足)。活化需求只属于需求靶的第四象限。

2.2 再看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和判定需求

为了区分需求来源情况的不同,对其又可作如下划分。

第一种情况,一种处于完全满足状态的需求要素,环境现状未发生变化,但预期顾客要求将会变高或者未来可能会变高,当顾客要求提高时,使之超过了环境现状,就会产生活性或活化需求,这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下的需求称为要约需求。比如,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要求高了,会产生对各种保健的需求;对时间要求提高了,便产生对个人轿车的需求等。

第二种情况,一种处于完全满足状态的需求要素,当顾客要求不变,但预期环境现状将下降或者未来可能会下降,当环境现状下降,使顾客要求与环境现状之间产生了差距,同样会产生活性或活化需求,这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的需求称为条件需求。比如,当人生病,会产生就医的需求;天下雨,便产生对雨伞的需求等。

第三种情况,两者都可能或者预期会发生变化,顾客要求会提高,环境现状也会下降,这种暂时处于满足状态下的需求称为混合需求。

另外,要约需求和条件需求,还包括因为顾客已经拥有了某种产品,从而使自己暂时已处于完全满足的状态,但是,预期将来会或将来可能出现顾客要求提高或环境现状下降的情况,从而使某种需求从新处于未满足状态的情况。

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和混合需求,都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而言的,它们都是一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的潜伏需求。三种需求都可以分属需求靶的四个象限。

判定需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或者由于顾客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的限制,他们还不知道某个事物的某个具体事项的变化会对自己产生某种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这类需求都是一种由科学规律所揭示的人的理性需求,称为理性判定需求;另外,判定需求也包括这样的情况:消费者由于一次偶然的消费体验,获得了某种产品或服务能够提高自己以前未曾意识到的某种需求的满足程度,这也是由于顾客对产品、服务或市场信息把握的有限性,而使某种需求处于一种潜意识的状态,这类需求都是一种在心理上还没有形成明确要约值的需求要素,而且满足物也不是明确具体的情况,这一类需求称为感性判定需求;比如,一个人由于跟随朋友一次旅行的体验,他发现这种产品对自己有极大的效用。判定需求是一种处于潜意识状态的隐性需求,它可以分属需求靶的四个象限。

3 需求靶的构造、需求转化机理和转化的触发因素

3.1 需求靶的构造

有了上面几种需求的概念,就可以建立需求分类转化的模型――需求靶,如图所示:

需求靶

第一,需求靶依据买方能力和供方能力两个变量,被划分为四个象限,各种需求都可以在每相邻的两个象限之间移动;促成这种移动的力量分别是买方能力(用S表示)和供方能力(用M/P表示);买方能力主要是指收入,而供方能力主要是指供方技术与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体现在市场上是否有这种产品和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如何。每个象限的意义是:

(1)第一象限。表示市场上没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有但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不到顾客的期望,买方也没有能力购买;

(2)第二象限。表示市场上已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且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也达到了顾客的期望,但买方没有能力购买;

(3)第三象限。表示买方有能力购买,但市场上没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有但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不到顾客的期望;

(4)第四象限。表示买方既有能力购买,市场上也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且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到了顾客的期望。

第二,图中的三个圆环,分别代表三种需求,三个圆环是并列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会相互重叠;最外面的方形代表的是判定需求,它与每个圆环是一种重叠的关系。

第三,每个相临圆环所代表的需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促成这种转化的触发因素主要是环境变化、收入和顾客价值观的变化。

第四,判定需求可以转化为图中任何一个位置的需求。

第五,处于第四象限最小粗圆线的部分表示“买方要约线”,代表顾客要求;处于第四象限较大粗圆线的部分代表“环境现状线”,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表示某种需求要素的强度,这时需求强度大于或等于忍耐域。而处于第一、第二、第三象限的同样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表示该种需求要素的忍耐域,这时忍耐域大于需求要素的强度。

3.2 在需求靶的基础上,对需求转化的机理和转化的触发因素展开讨论

(1)活化需求

活化需求的来源有五个途径:

①活性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新产品上市、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格下降、环境变化(包括环境现状本身的变化和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的变化)、顾客价值观的变化。前五个因素促使活性需求向第四象限移动,也就是能够使忍耐域下降到等于或低于需求要素强度的水平;后两个因素会使顾客要求提高或者使环境现状下降,导致需求要素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忍耐域,从而促成转化。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企业可以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

②要约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这两个因素都可能使顾客要求变高,从而促成转化;企业可以对顾客的价值观施加一定的影响,或者对顾客提供融资。

③条件需求。触发因素:环境恶化。企业可以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比如,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或者企业对环境或食品污染现状的宣传。

④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⑤沉没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环境持续恶化(包括原有产品老化所导致的环境现状下降的情况),这些因素可使需求强度持续增大,最终达到等于或大于忍耐域,促成产品立即更新淘汰;或者收入提高、新产品上市、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格下降、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变长,使忍耐域下降到等于或低于需求强度的水平,从而促成产品立即更新淘汰。

(2)活性需求

活性需求的来源有四个途径:

①要约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使顾客要求提高。

②条件需求。触发因素: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使环境现状下降,企业能够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

③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④沉没需求。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顾客虽然发生了购买,但并没有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触发因素:顾客购买。第二种情况是顾客同样发生了购买,但到产品淘汰时,由于收入下降、产品质量下降、产品价格上升或需求要素强度持续的时间变短,使忍耐域上升到大于需求要素强度的水平,所以顾客不会进行再次的购买,而处于一种忍耐的状态。触发因素:旧产品的淘汰。

(3)要约需求

要约需求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活化需求和沉没需求。顾客发生了购买,而且达到了完全满足的状态;但是预期顾客要求将来会提高或者有可能提高。触发因素:对顾客收入和价值观变化趋势的预测。企业可以影响顾客作出这种预测。

②活性需求。触发因素:收入下降、顾客价值观的变化。顾客要求下降,使需求暂时又重新处于满足的状态。

③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4)条件需求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活化需求和沉没需求。顾客发生了购买,而且达到了完全满足的状态;但环境现状将来可能或者预期将来会下降。触发因素:对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企业可以影响顾客作出这种预测。

②活性需求。触发因素:环境改善。需求暂时又重新处于满足的状态。

③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4 促成购买模型

前面给出了忍耐域的概念,而且知道一个人对某种需求要素的忍耐域,与他采取行动所需付出的代价成正比,与预期的现状可改善的程度成反比,与顾客的收入成反比,与需求要素强度预期的持续时间(由长期延续时间和出现的频度两个因素决定)也成反比。忍耐域是针对某个特定顾客的特定时间点而言的,即使在收入、产品质量和价格、需求要素强度预期的持续时间相当的情况下,不同的顾客或同一顾客在不同的时间,忍耐域也是不同的。这里分析一种特殊情况:需求要素强度随着时间的延续虽然会出现随机的波动,但平均强度却表现出一定的相对平稳性和周期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下面的模型是针对那些要经常重复使用的产品,比如说耐用消费品和牙刷、餐具等生活用品,这样就可以不考虑忍耐域中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这个因素。另外,这个促成购买模型,还有其他的一些限制条件:首先,假定顾客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产品的价格一种;其次,假定顾客购买该产品只为满足一种需求要素;最后,现状可改善的程度,完全由所购产品的质量和顾客期望的质量之间的符合程度一个因素决定(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就是由“质量匹配度”决定。那么一个顾客发生购买的条件是:

方程组中的H为需求要素强度,Y表示顾客要求,X表示环境现状,R为忍耐域,P为产品价格,S为收入,M为产品质量匹配度,k为常数系数。M的取值范围是0 ≤ M ≤ 1,当产品质量和顾客期望的质量完全相符时,M取最大值1。将(2)式改变一下形式:

可以看到,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越大(M/P越大),越容易促成购买;要想把顾客感知价值很低的产品卖出,需要很大的需求强度。因为收入的提高,同时可能会使顾客的要求也提高(需求强度变大),所以,收入对促成购买的效果非常显著。再将(2)式改变一下形式:

当M取最大值1时,顾客的忍耐域变为最小S/P,称为最小忍耐域。它的实际意义是:当S/P一定时,能够促成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所需的最小需求强度。

5 结 论

通过对需求靶的分析,可以看到影响需求分类的变量的多样性和需求转化的复杂性。需求靶是一种很有用的分析工具,它使各种需求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且有利于找出促成需求转化的各种触发因素。企业营销的功能就在于: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使各种需求通过各种路径转化为现实的购买;也就是如何促成这些触发因素的产生,使判定需求、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向活性需求转化;然后,通过满足供方能力和买方能力,促使需求在象限之间移动,使活性需求向活化需求转化,最终促成顾客的购买。

参考文献:

[1] 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 南开管理评论,2006,9(3):22-27.

[2] 范晓屏. 基于隐性需要的消费倾向及其营销启示[J]. 商业研究,2003,(16): 5-8.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8)

生态水利建设工程是当代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工程内容之一,不仅是我国防洪系统、农业灌溉系统、航运系统、发电工程中的重要成分,也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工具。因此,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展了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而且,在不断实践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人们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了更加深刻地研究。

一、现阶段国内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

(一)基础的特点

作为生态环保的主导工程项目之一,生态水利工程的基础特点包括全面、可持续、系统、科学。它能够将我国的水利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再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农业、航运、防洪等方面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的概念从初始时期的普通拦水工程水利,进而成为当前的生态水利工程,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使得水利工程从单一和普通的状态,实现到科学的、可持续的、系统的水利工程方面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涉及地质学、结构力学、水文学等系统知识,生态水利在实现基本的水利价值之外,还满足维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在这些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开发策略,及科学的工程管理手段。概括起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我们在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时,或多或少地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无法忽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今后我们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必须要将对环境的考虑放在重要地位。还要开展有效活动,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我们必须要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进而凸显出生态水利工程的主体特征。

2、生态水利建设具有系统性

一般而言,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会对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水域以及河流等生态系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水利建设之前,要充分考虑建设系统的各个环节,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它所体现出来的系统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还可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建设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是降低对生态系统不良影响的重要突破口。

3、工程效益的不确定性

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中的地质系统、气候特征等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因此,也涉及更为复杂的生态子系统。这就会导致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将会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或者增加工程建设施工的灵活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水利工程缺乏应有的各方面效益,环境生态也无法实现最优的效果。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基本原则

1、注重工程施工安全经济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采取一定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施工安全经济。还要综合考虑生态水利建设项目,来安排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施工。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严格遵守当地的生态规律,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以保障实现水利施工项目的安全、经济目标。最终达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2、维持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与传统的水利建设相比,生态水利工程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将适应水系生态系统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保障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发挥。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提前做好实地调查工作,施工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全面调查周围河流形态,以及地理环境特点,促使周围的生态系统呈现协调发展的姿态,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例如,尽可能维护和恢复周围河流系统的原始结构,这对改善水质,以及水生物系统安全意义重大。增加绿色植物的生存区间,为水生生物的生存提供保障,确保地下水系统的完整性。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营成本,提升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从生态水利系统的结构角度来说的。针对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出了总体的要求。整体性原则规定,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水文系统当前的自我修复能力,还必须对水生系统的变化进行科学地研究。这些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生态水利施工的整体去考虑。如果没有做到这一原则,有可能制约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1、将生态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作为基础

生态水文学系统和工程水文学系统,是实现生态水文工程建设的基础学科系统。这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走向生态化道路的基本保障,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区别于传统水利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放在重要理论基础位置。然后再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满足生态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基本要求。

2、制定完善的、科学的改建计划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生态系统的某些部分,如动物、植物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改建计划,灵活应对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要提前预计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好前期的防御工作。针对一些已经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要在水利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及时启用调整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持水流环境的基本特点,对当地的植物、动物等开展回迁工作。

3、将生态水利与环境工程的设计相结合

在工程施工之初,就要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与当地的水利局、地质部门等取得联系,全面了解该地区水文特征、地质特征,对这些系统的形成历史进行了解。从而将生态水利与环境工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两个系统的优势,对Y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在节省资金成本的同时,增加生态效益。

二、新时期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我们在新时期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科学分析、科学决策等角度充分分析其影响。

(一)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水利工程都是在天然河道之上开展的。在生态系统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地区的天然河道都处于各自的水系生态系统当中。水系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河流的一定范围内呈现均一化,那么就会对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影响。通常,在天然河流上的基础上造成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以后,局部区域内的水系统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仅深度和含沙量会呈现全新的变化趋势,同时水流的速度也会发生较大地改变,那么就改变了水流的原动力。与此同时,拦河坝也会导致水域面积的增加,水的比热容会较高。那么就会增加水的热量,水温升高就会直接改变鱼类的繁殖情。而且,在水流的动力发生改变后,水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频率也会受到直接地影响,原来的自净能力将会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使得水质变差。除此之外,水流域面积增加之后,就会加速该流域水的蒸发,就会出现降水量增加的情况。那么就会改变该地区的天气状况,降雨量增加、大雾天气增加。而且,修建生态水利工程之后,该地段所承受的重力大大增加,那么就会对当地的地质情况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地质灾害。

(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相关区域内的陆生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建设过程中,会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就会缩减当地的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等。这些土地系统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系统的转变,就会造成植被系统的破坏。植被遭到破坏,那么与其相关的陆生动物的生存状态就要有所改变。而且,如果建筑区域环境内的气候特征改变之后,那些无法适应湿润气候的动物就会迁移到别处。对于这些动物来说,就被迫转变之前的生活习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而言,就转变了原有的结构。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当中,以及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必然会为该区域带来较多的人类活动。沿线居民、周围工厂等制造的生活、生产垃圾,也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转变原有的河道的理化特征,对沿线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除了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影响之外,还转变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占用该区域内的居民生存区域,导致周围居民的被迫迁移。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水域范围增加,淹没周围水域,改变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还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文物的保护和移动问题。同时,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的面积相对较大,相关区域内的居民就需要进行搬迁,这也导致了安置上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就必须要与周围居民,以及文物部门等做好协调工作。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搬迁、安置方案。

三、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开展的人类建设工程。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人类活动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水资源系统。那么它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上文已经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以下主要分析生态水利工程系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生态水利工程自身的缺陷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改变相关区域的生态系统、河流的流向以及造成水流的原动力等。这些转变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不足

虽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传统的水利建设相比,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也降低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从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由于人们对于生态问题认识不全面,导致生态保护效果不佳。

(三)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力不足

这些都是人为上的缺陷。施工单位往往更多地关注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只能在保持较少经济支出的前提下,才会选择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施工措施。因此,就会出现对大自然资源随意开发攫取的现象。而一旦超过了水资源的平衡点,将会直接造成相当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未曾得到合理地完善

有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中对施工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施工前设计的生态保护措施得不到实施。没有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后,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最终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施工前期的规划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展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系统地进行。在对河流的治理当中,不仅要切实分析人类的实际需求,比如水利运输、水利灌溉、水力发电等,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平衡。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展不仅要把握对水利工程理论知识的原理运用,还需要结合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材料和设施选择上,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学的标准,进而使得工程建筑具有较高的安全效益,并且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状态。对于其的工程建设,也要实时地进行控制,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进而可以承受外界的自然破坏力。在设计横断面和流纵面的时候,需要在河流地貌学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河流泥沙淤积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该要对河流的侵袭和冲刷进行信息搜集。对于该区域的历史问题,可以通过地质部门和水利单位获取,之后需要对河流的水势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使得河流修复工程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着重做好对河流的控制。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则需要放弃对河流的控制,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无法对自然界进行全面而合理地控制。自然生态系统必然会在其余方面展现出这一控制造成的危害。因此,要想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增加对于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的价值。在此要强调的是,地球上的每条河流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没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都要按照该河流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尊重每条河流的水域系统,尊重其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共存方案。切实做好对当地地质状况、河流特征的调查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水文资料。并实时考虑到该水利工程的防洪强度,以及对水流冲击的负载程度。同时,在工程设计环节,需要切实考虑到该流域内生物的各种生存状态和生活习惯,尽量不去破坏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设计河流的水利工程,保障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与周边景观在美学欣赏角度的和谐。

(二)重视工程建设生态,做好污水弃渣处理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施工特c,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对污水弃渣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水弃渣造成对工程的破坏,防止对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建设化粪池以及简单的厕所,用以接纳施工当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消毒,在达到标准后,再进行实时地排放。在施工开挖以及弃渣堆存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竣工之后,如何恢复当地的美观状况。在施工时,如遇到耕地区域,会首先开挖耕地表土耕作层,这部分土层对于耕地来说十分重要,是经过长期维护形成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开挖之后,要妥善保存这些土壤,待到工程完结之后,再将其用于覆土、造地。

(三)监测工序的合理开展,做好环境数据评价体系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应当按照确切的环保标准,对它进行科学的监测,为了确保监测的合理有效性,通常还会构建一定的环境数据评价体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这是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对不适合建设水电项目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态功能区等地进行保护。对保护河段、以及保护流域区划定明确的范围,动用法律的约束力,限制水利公工程建设的区域。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让这些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重新审查、评估,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

五、结语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类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时如果还沿用之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话,就会加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会使水域问题更加严重。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保障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对于生态保护的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尽可能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9)

1引言

为林业生态资源环境可以有效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人员应顺应时代不断地自主去理解和学习环保、低碳、生态平衡等保护环境的相关理念知识,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1]。

2林业生态自然环境发展现状

树木成长受温度、风力、阳光以及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树木的成长因素也受人为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增加了对林产品的需求,导致加工材料与林木原料的价格大幅度提升。林业生态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然而林木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如空间、时间、降水、土地以及阳光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这些因素使林木生态资源的生长数量相对固定,林木生态资源的使用数量应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为了更好利用我国林业生态资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控制,我国林业生态资源相关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把控我国林木生态资源,颁布了一些控制林木生态资源的相关政策,在控制林木生态资源数量方面初步建立了规模化以及集体化的林业生态自然环境管理方式。但对于我国林业生态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上的发展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2]。

3林业生态自然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林业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存在着局限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态自然环境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发展我国林业生态发展速度上比其他国家相对缓慢,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的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林业资源的整体实施计划是并不明确,林业生态资源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部门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将经济效益作为林木生态资源管理部门的最重要部分,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发展林业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林业生态资源在整体上出现失衡状态。另外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部门常常忽视对林木资源进行有效评估和对林木生态资源的评估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我国很多林业生态区域实际的林木生长情况不能及时地得到反映,导致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核查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违规占地等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这种现象不利于推动我国的林业生态资源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我国林业生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3]。

3.2种植育苗技术落后

由于在种植林木时应该考虑到降水、温度、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在种植林木时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由于气候、土地等原因种植不同的林木品种。由于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应该选择与当地土地资源情况更为适宜的林种进行种植。林木种植时,采用的模式较为单一,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每个区域都采用了统一的林木树苗进行种植。采用这种单一的树苗种植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林业育苗种植技术的发展需求,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单一林业育苗种植技术,则会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长时间林业生态资源失衡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会阻碍我国林业整体的发展。

3.3林业生态资源队伍单一

由于我国在造林栽培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在林业生态资源方面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林业生态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造林栽培的重要性,但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团队与需要发展的林业生态资源的实际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林业生态资源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在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团队当中,存在着部分造林栽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对造林栽培方面缺乏成熟的专业知识。部分区域在种植林木育苗时,会临时地雇佣一些造林栽培人员,这些临时的造林栽培人员在树苗栽培方面缺乏栽培实践经验,同时也缺少专业的树木栽培知识。这对创新发展林业生态资源环境,以及培养新技术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由于当前林业的栽培技术,在实际的栽培过程当中仍然沿用着以往的林业栽培方式,严重地影响着林木实际产量[4]。

4林业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策略

4.1对林业生态资源采取科学的保护策略

林业生态资源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管理当中,应该坚持以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环境为主要原则,进行可持续的生态资源保护,对生态资源环境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开采,逐渐实现林业生态资源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平衡。林业生态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当地区域特征,以及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林业资源保护政策,建立一个专门对林业生态资源进行保护的管理部门。林业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应该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进行大力宣传,并积极引导人们提高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环境意识,并不断提高保护林业资源的后续相关工作。在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去逐渐提升林木产量,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林业生态资源,保证了林业的生产平衡,针对林业种植栽培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在栽培林木育苗时应该做好本区域的封林保护相关工作。在进行种植育苗时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沙漠、盐碱地等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养林、护林工作[5]。

4.2采用多样化的育林技术进行保护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0)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13-02

帕克和伯吉斯于1921年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首次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为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2]。此概念以人类社会为核心,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得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1 生态承载力评价

1.1 评价方法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众多,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济区特殊情况,并结合孙铁珩院士提出的“建设生态省必须坚持GDP的增长率、资源保障率和环境承载力三统一”的原则,根据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图1)构建了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定量表征的方法评价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最佳生态承载力评价与信息展示方法,为当地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1.2 评价模型确定

根据改进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以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来表征生态承载力。具体公式如下:

式(1)~(4)中:ri为生态承载力的测度指标,其中,r1、r2和r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指数、环境承载力指数和社会经济承载力指数;ai为生态承载力的权重,其中,a1、a2和a3分别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的权重,而a11、a12、a13分别为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和耕地承载力的权重(a1=a11+a12+a13)。根据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依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求得当地标准现状权重值a11、a12、a13、a2和a3分别为0.09、0.10、0.01、0.30和0.30;SZY0为水资源需求量,其值=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需水量;SZY1为水资源可利用量;NY0为能源需求量;NY1为能源生产量;GDZY0为粮食需求量,其值=总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GDZY1为粮食产量;SHJ0为河流自净需水量,其值=(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稀释系数,取稀释系数为2.0;SHJ1为地表水基流量;SHJJ0为研究年的人均GDP;SHJJ1为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生态承载力指数η的计算基于供需平衡理论,根据η与1的比较,可以对区域的实际承载状况进行判断:η1生态系统处于超载状态,将会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3 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突出经济区现状特点与发展能力,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选取指标,通过调查及多重线性分析将其设计为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最终选取水资源需求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工业电力耗费量、总人口数、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产量、污水总量、地表水基流量、研究年的人均GDP、研究年前年的人均GDP等11个指标,参考国际标准、地方指标确定辽经济区承载力的理想状态值,并计算权重。现状值则为经济区近期统计年鉴和各部门的调查数据。

为分析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将表1中数据带入公式(1)~(4)。

由表1可知,由于经济区当时湿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因此在建设初期,即2012年经济区内生态承载力值大于理想值,表明经济区的生态承载状况已明显超载,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在给定的人口、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前提下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区规划项目的不断落实、生态立区观念的不断深入、单位产值能耗的不断降低,生态承载力指数趋于变小,超载值逐渐降低,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2 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

目前,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的估算结果表明,该区域总体处于超载状态,但各个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别。资源保障率、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不是所有指标的承载力都达到最优状态,而是三者成为合理的统一体。因此,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来预测不同优化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承载力系统实施政策调控(表2)。

2.1 社会经济活动优化预测

如果仅对部分影响较重的社会经济活动指标进行优化,按照现有的数据模型,根据《辽滨沿海经济经济区总体规划》,随着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加,计算出到2030年生态承载力为1.420,仍处于超载状态,但经济压力逐渐变小。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篇(11)

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属性,也在不断地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但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环境系统自身无法进行修补,就需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发挥辅助作用,重新构建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

1.环境的两大性质

1.1 环境适应性:作为生态环境的质量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主要是指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可能遭遇的所有情况的影响。这就包括人类本身对于变化的随机适应能力和各个生物的适应性,当然还会出现一些物种被自然界这种新的变化淘汰。有些环境的变化是向着良性发展,但是一些恶性的环境变化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断考验人的生存能力,带来生存威胁。从这个方面出发,对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的恶性影响,我们应该努力降到最低。近几年,能源短缺、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对生态环境不发生永久损伤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能力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指标。此外,生态环境在其生命过程中会遭遇很多危险的极端情况,这些危险情况可能会使生态环境受到某些损伤,进而缩短其寿命。如果生态环境能够在这些极端危险情况下发挥调节适应功能,那么也就能够在一般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额度的,比如: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并在流层中不易分解,会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这种破坏一旦达成就无法恢复,这也是生态环境适应性的局限。而以上这些方面是生态环境本身所特有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环境适应性是随着生态保护环境而基本确定的,是生态环境本身的固有属性。

1.2 环境的稳定可靠性:虽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都是生态环境的固有调节属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尽管它们都强调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但前者强调的是生态环境可能会遭遇的极端危险情况;后者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规定情况,并不一定是极端情况。其次,在陈述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时,前者主要是通过定性方式从微观层面来诠释环境影响;后者一般是通过定量方式从宏观层面来诠释生态环境问题。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生态环境的环境适应性越高,其可靠性就越强。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

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试验中可靠性和适应性因素的考虑也要有相关的区别性。环境试验应该先于可靠性试验,是验证生态环境稳定和其基本属性的基础。然后模拟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对环境的适应性加以考虑和试探,这样检验一些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2. 环境预防和治理工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的很多活动都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虽然生态环境具备一定的自净功能,不过一旦污染物超过一定范围,环境就无法发挥自动恢复功能,无法保持其持续循环状态。而以上所提到的污染后的范围就是所谓的环境容量。在这个容量内,人类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净化,而尽可能的限制释放污染物质是环境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工业污染危害极大,其污染物大多为未被充分利用的物质。不过人们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与预防的,所以限制环境污染物质的释放成为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目标。对于环境的各个方面展开的环境保护工程如下:

2.1 水污染预防与治理:我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技术由来已久。在公元前两千三百年,凿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大量人口集中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原始的村落。而后持刀守卫水井制度能够从武力、制度等方面给予当地的水资源必要的保护。之后顺次出现了地下排水道、明矾净水等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与治理了水污染。而国外也不乏水污染预防与治理技术,漂白粉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生活中水污染的危害,活性污泥法的发明有效的降低了水污染中的污染物质,有利于水资源的自动恢复。这些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尽可能的降低水污染中的污染物质,改善水质,从而实现治理效果。当然,通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排放也是预防与治理水污染的有效方法。

2.2 大气污染预防与治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提高。但是现代化生活所依赖的电器等不断排放出对大气不利的有害物质。冰箱与空调是人们夏天离不开的制冷工具,不过二者在使用中所释放的氟氯昂能够对臭氧层造成巨大的危害;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但是它所制造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污染生活空气,危害人身健康。为了有效的预防与治理大气污染,诸如除尘、工业气体净化等技术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各国更加重视无污染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力求通过大气自身的力量净化污染,恢复其正常循环状态。

2.3 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各国关于固体废物的预防与治理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古希腊的填埋方式成功降低了固体垃圾的数量,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等技术显著减少了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

3.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

3.1 环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由于环境受到人类生活污染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环境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最佳状态。而目前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断破坏环境,逐渐把自己放在与环境相对立的位置。环境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通过专业技术、经济、法律或道德的手段来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