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3 16:01:05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1)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企业宣传;融合

1. 引言

企业宣传作为企业内外部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不仅仅包括企业文化、品牌等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宣传,还包括慈善公益项目等带来的社会效益宣传,在企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宣传代表着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利益和企业规划的反映,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起着战略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宣传是有利于对企业内部职工群众形成良好的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宣传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对于社会正能量的弘扬,践行社会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传统媒体仍作为企业宣传的主要方式,往往按照传统的经验和形式进行开展,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存在相对滞后性,缺乏时效。对于新一代年轻来说缺乏吸引力,但是在35周岁以上的职工群众来说,传统媒体宣传方式由于较容易接受而得到认同。所以如何在新旧媒体过过渡的今天,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企业宣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方式比较

2.1 从宣传方式上来说,传统媒体依靠的多为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手段,这些方式受传统的编制排版审核等问题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但是在宣传的可控性上较为良好。而新兴媒体往往形式多样,可以富含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传播手段,其表达形式多样,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性传播,为广大移动终端客户提供着及时、便捷的服务,但是在企业宣传可控性上相对较差。

2.2 男传内容上来说,传统媒体由于受报纸、杂志版面的限制、电视、广播播出时间的长短以及可视化条件的约束,传统媒体在企业的宣传内容上往往会做一些修改删减,往往会使得部分内容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存在局限性。而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内容具有可扩充性,可精简,也可保留完整,企业宣传也能完整的表达真实意图,并且宣传内容上可附带图片、视频等多元化因素,立体展现企业的宣传内容,可读性强。

2.3 从宣传创新上来说,传统媒体的企业宣传由于本身的限制,可扩展性较弱,方式方法相对新媒体来说创新力较差。新媒体富含多种网络技术和视听化软件,可以综合附加多种方式,也可以把读者的数据连接数据库,进行分析阅读量,分析读者的评论,宣传效果,这些工作比传统媒体的调查更加方面,对宣传工作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2.4 从宣传互动上来说,传统媒体的互动方式相对较弱,直面性较弱,传统媒体往往是宣传内容之后,往往由记者或其他方式进行信息收集,然后汇总到宣传工作单位,再做出回应,时间方式曲折,往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存在有偏差性,影响互动效果。而新媒体可以即时实现一对多的互动交流,既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实现企业内外部的互动交流,也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形式进行提问回答,实现多维度的互动。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形势下做好企业宣传的措施

虽然新媒体发展俨然是新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向,但传统媒体仍然在企业宣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优势地位。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分析,目前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人群为20~34周岁之间,35周岁以上员工更加偏好由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因此在当前时期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进行企业宣传尤为必要。

3.1 正确把握企业宣传的政治舆论导向。

无论是利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企业宣传的主题思想都要在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拥护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鉴定政治立场,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统一;还要重视中央关于重大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胸怀大局、把握大势。

3.2 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变化。

新媒体多元化、多样化的表达与宣传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宣传手段和方法需要加以改进,宣传工作的制度体系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在制度建设上,要提前做好思想信息筛选与舆论危机预案制度;在工作模式上,要适应新媒体的快捷的特点,积极主动提供宣传要点与收集反馈信息;在工作执行上,要把控企业宣传和舆论监控的统一协调;在人员安排上,做好应对重大舆论事件的人员安排和培训指导工作。总之,要应用好新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软件”,结合好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宣传工作的“内功”。

3.3 打造新媒体的宣传平台。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个人意见的表达平台明显增多,民众的言论自由度大幅提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宣传要顺势而为,一方面,积极构建与民众集体选择相适应的宣传管道和中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硬件”建设,挑选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利武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新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引导公司的员工学习新事物,用好新媒体,把握企业媒体宣传的主动权。

3.4 广泛吸收评论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宣传互动性越来越强,形式也多种多样,批评、认同、发对、建议等声音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宣传工作要以开放的态度,增强民意的接纳能力,要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表达,要在一定的限度下容纳不同维度的个体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另外传统媒体的使用者也会面临着多种困境与建议,逐渐把两者的建议进行优化统一,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3.5 积极引导时代旋律。

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的宣传者和媒体站点。随着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快速传播,大量的信息呈现碎片化阅读、快速浏览和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因此有很多的片面的理论与思想会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企业宣传过程中,积极做好企业内部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和社会正面形象宣导、社会正能量引导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从而把握民众的思想流向。

4. 结语

总之,新媒体的应用是企业宣传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把握时代和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加强对企业职工群众的技能培训工作,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的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同时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特点,不断进行优化,确保企业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145-02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并进行相关的纪念与庆祝活动。在对台宣传中,善于运用、巧妙运用传统节日,可提高对台文化传播的效果,增强民族与文化的认同。

一、巧挖节日传统文化内涵提升认同度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年节(除夕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在对台宣传中,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既能提升两岸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又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一)要善于寻找共同的话语基础

传统节日不仅是体现在时令季节到的时候,进行的庆祝与祭祀等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比如春节,是海峡两岸同胞都极为看重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而这个注重阖家团圆、围炉同吃年夜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是包括两岸在内的所有华人的重要节日,也最为见证海峡两岸本是一家的血脉渊源,即便是在主政台湾时全力推动“文化”也无法改变,为我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台文化宣传提供了很好的话语基础,不会引起台湾民众反感,易于接受。显而易见,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千百年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惯性,时代沿袭,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而且还有些信仰的内核,带有一定的神圣性。

(二)深入挖掘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由全社会民众集体创造、约定俗成、并靠民众的口口相传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文化。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民族共性的集中体现,是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如清明节,可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将在清明节这个时期采用了同样一种方式来怀念我们的祖先。其中一定有着一种东西,它是穿越时空的,能够横贯古今,历经千年而不绝的。在对台宣传中,不断去丰富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宣传报道,让传统的节日更具有时代性,更易于台湾受众接受,并能让台湾年轻一代能欣然认同。

(三)善用具象的文化符号与方式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传统节日的内涵是不断传承的,但是由于历史的悠久,外在表现明显带有地方风格,中国很大,东西南北中都不一样,民间传统的表达形式也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用一些具象的文化符号与方式来表达。简单来说,就要找一些具体的活动与平台为载体,并通过具体的节目策划,综合利用全媒体传播手段,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容易认同。在这方面,春节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节日案例。在对台文化宣传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用台湾民众熟悉的表达方式去进行文化传播的表达,把抽象的文化符号化、具体化,用一些形象的事展现出来,寻找到符合时展的载体,让台湾受众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与认同。

(四)巧讲故事增强两岸民众贴近性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中,台湾受众对于祖国大陆的信息接受方式也在悄然变化,而随之带来的对台宣传也应随之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台宣传的时候话题的呈现方式必须改变,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学会“讲故事”的方式无疑是很好的表现方式之一。“故事”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为什么让人爱听?原因是它有情节,曲折,能够吸引人;同时,有人物,有性格,有喜怒哀乐,能够打动人。如果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报道时,不妨多尝试以讲故事的方式更能贴近台湾受众。在利用重大节日对台进行宣传的时候,要巧借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传统节日,传递传统文化信息,增强与台湾受众的贴近性。这种是一种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过程,也是与台湾受众沟通的方式。讲故事容易,但是讲好一个故事却是很难,一个好的故事听的人多,你要表达与传达的意思自然就容易被人接受。

二、巧话两岸节日渊源强化精神纽带

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断的精神纽带,这也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我们日常的对台宣传中,在节日来临的时候,巧妙借助对传统节日的报道,在两岸之间寻找共同传承的渊源,并强化这种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一)提前策划节目,加强议题设置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3)

0引言

基于工作实践与体会,从微观、宏观二元视觉,系统地疏理宣传内容,明晰工作思路,思考宣传方式,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宣传工作新格局具有实际意义。

1宣传思路

“定位”思路影响着工作效果,思路得法、明确,工作定位、目标清晰,将事半功倍。企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单元,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大型国企尤为如此。企业的宣传需体现一定的国家意志,时代精神,需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整体价值理念,建塑企业精神脊梁。中建西北院作为大型国有建筑设计强院,宣传工作在宣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精神的同时,需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对内与集团公司和本院品牌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聚焦发展,凝聚人心,激发发展正动力。将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大经营管理措施、发展新思路、企业文化理念等,通过传播浸入员工内心,内化为行动自觉,形成全院的强大力量。对外,以增强院的整体传播效果和提升院品牌影响力、行业引领力为主要出发点,以社会效益与潜在经济效益为关注点,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并重,搭建、联通平台,各类资源优势共享,聚合院内、系统媒介,社会大众、行业和新兴媒介,多渠道传播、多载体形式等,发掘企业最具有传播价值的人或事,把企业的优势、品牌、成绩,以及优秀的设计师、设计作品等进行展示,使传播成为企业形象、品牌建塑的重要推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服务院的永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宣传工作是建设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推动力。

2宣传内容

“锁定”宣传工作内容为王,以内容支撑宣传目标的实现。宣传内容得益于良好的策划思路与表达载体,成就其价值。在企业内部,宣传内容较宽,较细,覆盖了方方面面。在坚持党性与政策性的同时,需更加贴近生活,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注重宣传企业自身的责任。不同受众,受益能力不同,关注角度也不一样。可侧重四个方向:一是院战略规划、决策,重大经营举措,重大领导活动,重大成绩,重要思想,新理念,新提法,新的经营实践,经营措施等,以展示成绩,导向引领,传递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理念等。二是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及涌现出来的优秀模范人物等。坚持激励导向,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调动好员工们的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创新创效、快乐工作的“和合”氛围,弘扬好主旋律。三是院、部门、团体及个人在各业务板块、领域取得的新成绩,新做法,探索与创新,先进工作管理经验,经典案例等。密切各层级、各群体间的情感,增进互信,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内容可覆盖员工的事业,生活,情感,期待,等等。四是国家、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导向性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前沿性信息等。对外则集中优势力量,突出整体综合性宣传,引起业界和社会各界,尤其是业主方对企业的高度关注和价值认可,实现企业形象、品牌价值和综合性实力外输。一般聚焦五方面:一是聚焦院取得的重大成绩与经营成就,引领性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以及在设计中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或解决的技术难点,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倡导价值理念的实际运用等;二是聚焦重、大、高、精、尖、特色等项目本身,以及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实践等,展示企业成绩与实力;三是聚焦生产一线优秀的老中青设计师、院级、省级和部级设计大师等;四是聚焦科研技术,重点宣传院在前沿性、趋势性、引领性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标准规范等成就,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具体实践,舆论引领制高点。如: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城市建设、城镇规划、PPP模式、“一带一路”国际化建设实践、BIM技术运用、行业形势、先进的理念和设计思想等。五是聚焦院核心优势及亮点工作,如:西北院绿色设计产业行业标杆、“和合”企业文化体系楷模和“两全一站式”绿色EPC总承包典范等等。宣传内容对内对外虽没有明确界定,但各有侧重。

3知行合一,务实行动

宣传“内容”需选择合理的宣传方式和载体,才能发挥综合联动效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在院宣传工作实践中,可以从多维宣传方式选择,理念更新,路径选择等方面践行宣传思想,让内容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

3.1宣传方式

3.1.1主题运筹式宣传特点是内容“聚合式”,围绕重点、中心、目标,主动策划宣传。主责部门通过专题策划组织,布置一段时间内的专题宣传内容,以及重点方向,增强宣传针对性、主动性和导向性,使宣传工作更能体现宣传意图,符合整体宣传需要,增强院品牌宣传效果。

3.1.2多方联动,“和合”宣传依靠三种力量:一是院内跨部门的协调合力。利用院既有媒介,达到宣传内容和宣传力量的多方联动;二是广大员工。全院员工主动、互动宣传。据院官方微信平台数据显示,通过朋友圈转发文章阅读量有时高达46%。三是院外力量。以院自身的“大事件”,如张锦秋星命名仪式、绿色建筑高峰论坛等为切入点,合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一些行业的或官方性质的重大平台、社会重要媒体单位合作策划、组织,借助外媒做宣传,吸引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绿色建筑、BIM技术、EPC总承包、“和合”企业文化,“一带一路”、国际化、地下管廊等引领性或特殊性领域,将成绩宣传转化为可能的经济效益。

3.1.3交流式宣传不同业主,社会各界来院考察交流、调研访问等场合,以工作汇报,口头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形成来访者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如我院原创设计、EPC模式、“中建信条•和合”文化等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期坚持传播。企业领导通过对接大业主大客户,与业界、媒体等保持对话,进行“品牌关系户”的传播。可以与大业主开展交流活动,举办论坛,搭建平台等方式,使他们对企业及品牌保持较高认可度。有组织地共同讨论主题,宣传话题等,实现广大员工互动,参与式传播。

3.1.4体验式宣传一种是通过现场实地参观、组团实地考察重点作品、设计流程及文化介绍等方式;另一种是文化产品、院史馆、院宣传文化作品展示厅等,让来院者充分体验,感受我院全方位的影响力。

3.2宣传路径

多元宣传手段满足不同群体阅读习惯需求,在做优传统媒介的同时,实现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3.2.1内宣基于院实际,内部宣传在以下方面做积极努力。(1)《院讯》作为院的官方权威传统报纸,在具备时效性的同时,承载着历史记载功能,突出准确性和权威性。《院讯》已有50多年历史,是宣传工作的老牌主阵地,需传承做好,创新做好。(2)升级扩容《院讯》使之成为院的内外刊物,向承载量和深度方向发展。与《院讯》各扬所长,这既符合院发展需要,又对策划宣传工作是支撑,对做强做优西北院品牌,也是主要载体,将为我院美誉度注入更深厚的内涵。(3)借助新兴媒体,扩大受众面,以灵活的方式广泛传播。院级新兴媒介有“两网,两平台”———院内网、院外网,院微博、微信平台。还有所级微博、微信,名人自媒体、员工自媒体等。可以通过定期有计划的培训,增强宣传意识,利用各部门的既有平台,实现部门、员工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4)院一系列职工发展交流活动平台等,都是较好的宣传途径和载体,更具形象和认知感。需融入一定的主题宣传内容,定位一定宣传目标,使其渗透力更强,更能凝聚发展力量。(5)各生产部门的宣传册、折页等。“一报、两网、两平台”都是重要宣传建设阵地。首先需要配备一定的宣传力量和资源,与宣传要求目标相符。严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具备职业素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综合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个岗位,多种技能。其次是建设一批精干高效的通讯员队伍,通过培训和自我提升,提高写作技能。高质量、高标准地要求稿件,鼓励和调动积极性,丰富稿件来源,刊登员工喜闻乐见的文章等,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最后是加强对宣传思想的引导指导,与阵地建设。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加强《院讯》、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分级授权,分级管理,多做努力,向专业化看齐。

3.2.2外宣:平台思维,发挥自身既有优势,整合利用资源对接“大媒体、权威媒体、大平台”,引外智,合作开展策划宣传,扩大学习交流,以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对接社会媒体和依托我院“两网一平台”,打造合作平台,提升西北院企业品质,使西北院美誉溢满全国。可将社会媒介分为权威、行业、属地等类别,每类可选2~3家合作。(1)传统、行业报刊类。可选择权威综合类《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行业《中国建设报》,系统《中国建筑新闻》,行业期刊《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管理》《中国勘察设计》,省上权威期刊《当代陕西》《陕西勘察设计》和系统《中国建筑》等期刊媒体广泛宣传。(2)新媒体。首先是相对传统的网络。如中建总公司“两报一刊一网”,陕西省委、省政府网、陕西建设网、陕西科技信息网、行业网、建筑协会网等进行对接合作,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网络间联合工作。其次是流行的微信、微博平台,官方的,权威的,行业的等都有。可以有选择地与影响力大的、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宣传,合作推广等,还有其他新媒介。(3)影视媒体。可以合作进行品牌产品的策划与开发等,将平面内容更加立体化、文化产品化。(4)院既有“社会平台”。如“西安市绿色建筑科技委员会”“绿色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等各种社会、行业的组织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劣,风格也不尽相同,需扬长避短,聚焦主要传播目标。通过整合宣传手段,运用新媒体,探索新宣传模式、路径,构建多层级、体系丰富的媒体宣传体系,最终实现内容上“聚合式”传播与“碎片化”传播,形式上“主动传播、互动参与式传播”相结合的良性运作、立体化宣传工作新格局。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4)

一、市场调研分析

南海禅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县城东南隅,由明乘法师主持修复,占地500余亩,寺域开阔,建筑浩繁,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优美,典雅古朴,堪称寺院建筑之经典。内部装饰以花岗岩石质雕刻、彩绘、壁画等,做工精细,异采纷逞。它是目前东南亚建筑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美的佛教寺院之一。南海禅寺于2010年8月荣获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主要景观有寺院山门、中心建筑大雄宝殿、十二牌坊、白舍利塔院、世纪和平钟楼、文殊殿、普贤殿、钟楼、鼓楼、观音殿、天王殿、合作门、悟颖塔等。寺院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被中国世界记录协会授于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大雄宝殿。在景区的管理发展中,南海禅寺始终树立四个方面的经营理念: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理念,二是树立精细化建设理念,三是树立规范化管理理念,四是树立加大宣传促销的理念。通过不懈努力,将南海禅寺成为天中礼佛的胜地,豫南旅游的热点。

但纵观其整个旅游文化宣传系统,依然存在许多的不完善和美中不足的地方,在现有的宣传系统中,强调硬件设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品牌的视觉推广,品牌形象不够明确。在此背景下,此次设计围绕南海禅旅游文化推广,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及一系列调研与分析。主要内容有:1.南海禅寺景区特色调研,以及视觉推广创意点分析;2.南海禅寺的现有形象系统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3.基本调查方法:此次调查是为驻马店南海禅寺旅游宣传设计开展的专项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3月,在网上查看,搜集,整理南海禅寺基本信息以及其他知名景区相关信息后,与指导老师沟通并确立设计框架。明确实地考察的重点,列出明细。在实地考察中做好资料信息的记录工作,并用心感受南海禅寺所散发的自身魅力,为设计作品的创作做充分准备;4.基本结论:南海禅寺自身具有独特而强大的魅力,无论是寺院的建筑艺术价值,还是佛学文化的思想教育意义,都具有很高的宣传价值。南海禅寺旅游宣传设计以寺院建筑艺术为立足点,通过手绘的基本方式,来展示南海禅寺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与中原佛教文化相碰撞的独特文化内涵。

二、当前设计状况分析

在南海禅寺自身的旅游宣传设计中多重视佛教法器的流通,而忽略了一些大众游客对于通用纪念品,以及一些普世的视觉宣传设计,在一些细节存在一些不足:1.景区门票缺乏独创性,缺少新意;2.景区地图略显简单;3.景区缺少主题性的周边产品设计。

目前国内不少旅游宣传对于整体设计缺乏思想上的认识,在旅游宣传目的上过于注重功利,缺少公益性的文化宣传以及品牌形象的推广,在宣传品的形式上过于简单,各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多有雷同,缺少针对本景区鲜明的、独具创性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在国外旅游宣传设计将许多人文因素应用于设计中去,注重实用性与创新性,注重宣扬人们自身的美好感受。外国游客对于我国传统的寺院建筑、佛教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如何适应不同文化差异的主体来进行旅游宣传设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对南海禅寺的考察与分析,确定了本次设计创作的创新点:通过对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视觉传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关注受众自身的心理需求,给人们呈现一组集实用性、思想性、创新性、独特性于一体的旅游宣魃杓啤4葱率鞘贝,也是人们所赋予我们设计工作者们的伟大使命。因此确定好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一套成功的旅游宣传设计仅仅拥有创新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够以最有效、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所宣传主体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良好的宣传目的。

三、设计风格定位

本套旅游宣传设计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并根据受众的多层次需要和设计作品的实质差异做出细分,尽可能提高宣传效果。在设计中将材料、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与设计作品紧密相关,突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将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视觉传达方式相结合,即实现了宣传目的,又满足了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主题插画设计上采用佛教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觉传达手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南海禅寺的独特文化内涵。在周边设计上,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与思想性,使之成为有用并且有意义的旅游纪念产品。在景点的手绘地图上,注重精细度能够充分体现其艺术性。并注重整体风格一致性,产生较强的整体视觉冲击力,以准确传达给人们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内涵。

整套设计强调自然、亲切、和谐、友善的风格理念,使设计回归自身特色,并力求创新,树立个性。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宣传设计,体现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提升南海禅寺旅游宣效果,发扬真诚、和谐,友善的道德价值观念。

四、设计工艺效果

南海禅寺旅游宣传设计从整体上看,古朴淡雅,沉着稳重。通过手绘的方式较充分的向大众展示了南海禅寺建筑魅力以及佛教文化的感染力。从整体效果来看,设计作品紧贴主题,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南海禅寺旅游文化的特点。在设计中构图、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运用灵活得体,并注重表现手法与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的紧密融合,在总体设计中突出了南海禅寺旅游文化的精髓理念。

一套成功的旅游宣传设计要能够以最有效、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所宣传主体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良好的宣传目的。南海禅寺旅游宣传设计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南海禅寺文化宣传形式,完善了南海禅寺宣传推广策略。将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视觉传达方式相结合,为推广南海禅寺旅游文化,带动驻马店旅游文化产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佛教文化中所弘扬的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在宣传南海禅寺旅游文化的同时,弘扬社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谢黎.中国佛教文化中的装饰设计对其精神传承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2007.

[2]祁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保罗.维斯与冯,奥格特,何其敏,金仲.艺术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5] 陈新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合肥:合肥大学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5)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步入21世纪以来,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与进步,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态。它们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以声、画、文字等多样性展示方式,靠着小、快、灵的传播特点,大有颠覆甚至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所以越来越多企业商家也逐步开发自己的新媒体渠道,希望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一步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在传统媒体时期,高校的宣传主要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期刊杂志等媒介,少数学校会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公共媒体以广告形式对学校进行宣传。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与新媒体比起来,这些传统媒体已逐渐失去“性价比”。

一、高校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宣传工作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对外宣传以及招生就业宣传等诸多内容,宣传工作是社会了解高校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彰显特色、展示成就、塑造形象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媒体在高校宣传工作中,优势已逐渐消失。以校园广播为例,大多数高校广播台已慢慢失去其基本宣传作用,仅仅是一个播新闻、播娱乐资讯、放音乐、送祝福的平台,同时又有受众面窄,传播范围小等缺点。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尤其对于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来说,校园广播的魅力已渐渐消失。校报校刊相对于广播来说,受众面要更大,传播范围也相对更大,可由老师或者学生传递到社会上。但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校刊校报这种印刷量小的纸质媒介,受发行量、市场占有率、推广力度等因素影响,所能带来的宣传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果要达到到更大的传播范围,获得更多受众并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就不得不考虑公共媒体。在平面媒体投放广告,看起来或许是宣传效果最好的选择。但对于一般高校而言,商业广告有着高昂的投放运营成本,而且会让人对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产生怀疑,所以公共媒体也并不如想象中可行。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的支撑已经不够,如果要从传统媒体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将要投入大量的宣传经费。对大多数高校来说,改变传统思维选择新的宣传方式,或许是更好的出路。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与优势

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高校学生更乐于也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近年来,手机端的网络用户大幅度增加,各种社交类网站及软件已大规模占据大学生的电脑和手机,微博和微信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根据新浪微博关键数据制作)

根据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微博作为新媒体中的代表者之一,其活跃用户数量近年来一直呈现一个千万级增长的态势。如此大规模的平台,它能带来的宣传效益也是巨大的。对于高校来说,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已不少见,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平台,得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值得深思。

微信也是新媒体代表者之一,作为一款即时通讯类软件,它从手机软件起步,到电脑客户端上线,集聚了大量用户。因为腾讯公司QQ产品的关联作用,微信在IM实时通讯类软件中脱颖而出,根据腾讯统计资料显示:微信至今已拥有5亿国内用户,1亿海外用户,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微信有一个公众号模块,即各类消息来获取用户关注或转发,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据统计,目前微信内公众号数量已超过200万,相对于5亿用户来说,公众号这一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宣传学校的前辈媒体;那微博微信就是宣扬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的新生力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自己的手机里装上了微博以及微信这两款软件,只要有流量或者无线网络,不但能随时随地上网与同学、朋友、家人免费进行交流;还可以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消息动态,并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分享在自己的社交网络。运用新媒体进行高校宣传工作,除了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外,还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传播速度和便捷性。从传播途径来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传播和欢迎,证明它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审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从表现手法上看,发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极少,大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分享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关注焦点,并抒发自我情感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随时关注、发送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简单的交流形式迅速转化为快速、高效的传播模式。

(二)无可替代的便捷性与及时性

随着3G、4G网络和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群体个人,只要有介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都可以无限畅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实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高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快速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园活动、招生就业等相关信息,完成不同内容的宣传。以本次世界杯为例,新浪微博正式世界杯战略,宣布成为央视5套2014年世界杯社交媒体独家合作伙伴。巴西世界杯期间,微博将联手央视推进台网联动合作模式,并且在重大体育赛事上首次打造跨屏话题互动,实现直播社交化。校园宣传也可以参考这种宣传方法,实现校园宣传社交化,扩大学校影响力,树立学校品牌。

(三)传播效果更加明显化和丰富化

从传统的高校宣传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评估学校品牌价值和传播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数据,才能最终确定。而在新媒体的形势下,传播效果可以更加明显化,学校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宣传效果,通过分析微博微信转发回复浏览的相关数据,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宣传问题,快速调整方案策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完成多样化、全方位的文化宣传和品牌传播。

三、新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新媒体在校园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并逐步发展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其中,官方认证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成为了新媒体中最容易入手的环节,高校宣传工作社交化已成为性价比极高的趋势。

2009年11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国内首家开通微博的高校。据介绍,之所以开通微博,一是因为宣传工作需要新的平台与出口,二是有热心校友积极建议。“推出后效果很好,成为学校形象的一张新名片。”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截止到 2012年12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注册并取得认证的高等院校微博共计3516个。其中,2009年,只有6所高校开通官方微博;2010年,高校微博开通总数为139个;2011年年底,总共1345所高校开通官方微博;2012年,微博开通总数达到3516个。年增长率依次为2316.67%、967.63%以及264.41%,增长速度均超过2倍。到2014年高校微博凭借其自身的高交互性、信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裂变性,超越了高校BBS和官方门户网站,构筑起了独具特色的高校微博板块。而同样用户基数巨大的微信也后来居上,成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高校官方微博通过宣传学校的相关信息、与师生互动、回答“粉丝”的问题、招考信息或者活动安排等内容,积累了部分师生、社会大众以及媒体的关注。而这部分关注借助新媒体优秀的传播性,迅速扩散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以及订阅号的转发相比微博来说,受众面相对较窄,但指向性更强。因为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认识的人,在转发订阅号内容时,只有自己圈子内的人可以看到,陌生人无法浏览。这就导致订阅号的质量必须很高,其他人认为有必要分享时,微信订阅号中的宣传内容才能达到有效传播。根据六度空间理论,在社交网络中,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也就是说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中,一个宣传内容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朋友将信息传递给想要传达的人。宣传影响力的提升与所发内容的转发量、浏览量有直接关系,如何扩大这种影响力是高校借势新媒体进行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媒体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的传播都需要宣传,但新媒体有着传播效果丰富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间段内,微博可以不受数量限制进行大规模的信息覆盖,且通过转发等扩散方式带来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传播量;微信等其他新媒体也同样如此。新媒体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宣传成本,且取得的宣传效果也不容小觑。高校宣传已经不能再一味的依赖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可以更加立体的达到宣传目的;与此同时,节约了宣传工作的时间成本,还节约了经济成本。

四、因为新媒体的自身优势,高校宣传的改进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新闻工作者积极的整合了各种媒体,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信息宣传的框架。通过校园新闻网络、校园BBS以及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将校园的新闻、党务、校务以及招生考试等内容公开,创建了一个师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和路径,让师生亲身的感受到校园的变化和发展,在直接的参与中了解学校的工作,减轻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困惑和误解,及时化解了师生的不了解情绪;“一次生成、多次”的宣传模式进一步实现了对校园各方面信息的实时宣传,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宣传效应。

五、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等新媒体逐渐兴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媒体形式,成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手段。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宣传方式,突出了传统媒体的缺陷,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开辟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在新媒体条件下,应该加强与师生互动,并及时公布各类信息;显现新媒体的作用,拓宽新媒体媒介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高校新闻宣传,整合各种媒体,形成合理的新闻构架,努力的提高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锋,唐景莉.新媒体时代高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20-21+63.

[2]张琳.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6:42-44.

[3]黄福泉.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研究[J].青春岁月,2013,23:205.

[4]黄继春.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创新[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05:14-16.

[5]王飞.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探讨[J].治淮,2014,10:40-41.

[6]苏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8:55

[7]闫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大家,2011,3:95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6)

二、企业宣传工作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宣传人员积极性不高。企业宣传人员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宣传工作的质量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贸易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逐渐进入改革阶段,并积极提倡以人为本的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注重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采取各种方式营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企业环境。然而部分企业却忽视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甚至只是停留在工作表面,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不能切实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需要,导致员工的辛勤付出却得不到肯定,在企业中缺少归属感,导致宣传人员无法把精力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企业宣传工作的效果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2)宣传方式滞后。企业在文化宣传、树立形象等工作中需要建立专业性的营销与统一的策划。部分企业在开展宣传工作时仍采用传统的宣传载体,例如板报、信息栏等媒介,这种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现状给宣传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宣传工作缺少指导性。企业中宣传人员大多数处于基层地位,在企业制定业务目标与工作理念时,有些宣传人员对其方针、政策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导致工作出现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工作协调性差缺乏对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系统的培训。其次,由于企业部分岗位的特殊性很少有机会了解或学习企业的政策,导致宣传工作不及时或不到位的状况时有发生。

三、提高企业宣传工作水平的重要性

(1)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企业宣传工作有利于展示企业的外部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在展示企业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是将企业宣传工作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宣传工作,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加持续稳健的发展。

(2)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宣传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外有着积极宣传、树立形象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宣传部门作为企业的文化部门,是其信息传递的重要窗口,宣传部门将管理层的思想、决策与企业发展理念用科学的方式予以上传下达。员工接到通知、任务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命令,而是一种容易让人接受的文化理念与氛围,有利于达到转变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其自身特色、经营发展情况,创新自己的宣传方式,将企业发展理念、发展动态、与员工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进行及时报道,做好思想教育与舆论的正确引导,不断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企业宣传工作是良好企业文化形成的载体。现代企业宣传工作体现了其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企业宣传工作的目标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力、增加企业收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同时,宣传工作传播科学理论与思想政策的基本属性,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四、提高企业宣传工作水平的对策

(1)提高对企业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靠员工来执行和实施。员工有责任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有责任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员工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员工对企业的精神需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宣传工作来实现。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纷纷涌入,企业的宣传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宣传工作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责任,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员工的自身的需要。所以必须提高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2)充分利用媒体进行企业宣传。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首先,企业宣传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导向鲜明、公信力较强的优势;其次,运用多种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微博、微信、QQ 群等现代新媒介的推广,形成对传统的报纸、电视、内网为主的宣传形式的补充;然后,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在巩固传统媒体等舆论阵地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的作用,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可以借助现代媒介,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通过新型媒体形式信息,主动、快速地向员工宣传先进的企业思想和观念,实现传统媒体宣传和门户网站多媒体间的协调配合,实现企业宣传工作的最优化。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7)

树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在社会深刻转型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多样化、心理活动复杂化、精神需求多元化。因此,我们更需要认真研究,紧密结合实际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办法,真正使宣传文化工作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使宣传文化工作在尊重人、爱护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凸显优势。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强调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没有错误,但不能因此把文化建设看成附属的、次要的、仅仅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是“四位一体”的,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内容。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来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在高新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的新的背景下,我们特别需要强化文化传播的新理念。要善于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工处理信息,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传播的特点,创造思想文化交流的主客融合条件和环境,激发大众的参与愿望,要充分发挥利用现代传媒介质,提高宣传文化生产能力与传播能力,拓展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使群众在共建中共享,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要坚持贴近现实,紧扣时代脉搏,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元素,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享受美好生活。

明确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工作思路

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必须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共鸣点,由传统的总结提炼概括为主,向超前策划、突出主题、逻辑链接、亮点聚合并重转变,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场和外向化的宣传态势,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必须实现对宣传对象的提前介入,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地报道新闻的背景及发展,倾力打造亮点,系统展现亮点,形成亮点纷呈、相互聚合的局面。

要增强宣传文化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由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宣传教育方式向渗透式、感召式转变,把宣传文化工作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全过程。既要提供大众化、普遍化的宣传文化服务,做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又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宣传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单调刻板的单项传播过程,向多元素集成、全过程展现转变。实现宣传文化工作对社会生活全覆盖,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积极探索跨领域、跨地区、跨媒体的集团化、集约化传播,综合运用数字化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多种媒体介质和宣传方式,实现宣传文化工作的多元素集成、多亮点聚合、系列规模效应和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由传统的宣传文化生产方式和产业、产品、组织结构,向新的生产、供给和消费模式及其多元产业、先进产品、高新技术、现代架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要围绕“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全流程再造”这条主线,用“市场”的理念和方法,用“产业”的眼光和手段,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对传统宣传文化生态系统、组织架构等进行改造。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取向为导向,对宣传文化产品结构、生产和供给模式等加以调整,使文化在市场中确立和实现自身的现实价值,最大限度地增加宣传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数量,提高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实现文化生产力大解放的新的体制机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完成试点任务、逐步向面上推开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已经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着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内驱力;要加强资源整合,打造核心竞争力;要优化改革环境,转变发展模式。

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各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文化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进发。要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加快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造一批质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文化龙头企业。还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为文化市场主体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要以文“兴”产业,依托传统文化底蕴和现有的文化企业、文化艺术、文化人才,不断做强文化经济;要以文“化”产业,有重点地对现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文化再造,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以文“融”社会,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发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发挥文化的凝聚作用、感化作用、引领作用,使文化充分融入经济社会生活,彰显文化魅力。

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展开系列宣传文化工作,谋划重大宣传文化活动,并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形成宣传文化工作合力。通过健全完善宣传文化系统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宣传部与宣传文化各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健全完善新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新闻宣传总体策划、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健全完善新闻会制度,形成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等等。

探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工作方式

以课题式设计增强工作前瞻性。宣传文化工作没有前瞻性,就谈不上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从全局出发科学判断形势,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选好技术路线。“课题式”工作法强调的是超前谋划、科学设计。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全局性和针对性,防止工作的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

以项目式管理增强工作目的性。项目管理模式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宣传文化工作中,也要把每一项任务和活动都作为一个具体实在可操作的项目,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奖惩措施,层层分解责任,使工作要求规范化,使工作责任具体化,使启动、计划、实施、完成、回馈形成一个连接严密的控制过程,并在过程中及时进行有效调节。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8)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083-0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它是由宣传者、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等因素组成的。其中,宣传者即宣传队伍,是宣传工作的主体,包括专职宣传队伍和兼职宣传队伍。高校的专职宣传队伍主要是由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其他各单位宣传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兼职宣传队伍主要由其他间接进行宣传工作的人员组成,如校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宣传对象从广义来说,凡是接收到宣传内容的人员都称为宣传对象;从狭义来说,宣传对象指一定组织中与宣传者具有组织关系的人员。宣传者运用一定的宣传方式将宣传内容传播给宣传对象,以影响宣传对象的思想和行动,使之对宣传者产生认同感;宣传对象再将受到影响的情况反馈给宣传者,以利于宣传者控制宣传效果。

一、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

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宣传内容是宣传形式存在的基础,宣传形式是宣传内容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两者是宣传工作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①高校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决定着应采用何种宣传方式。②宣传形式积极影响宣传内容,对宣传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相适应时,宣传效果就好,反之,则会消减宣传效果。③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宣传内容相对宣传形式而言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宣传形式相对宣传内容而言则是比较保守、相对稳定的。当某一宣传形式出现后,在一段时期内它是基本适合宣传内容发展的,随着宣传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相对稳定的宣传方式越来越落后于宣传内容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就需要创新宣传方式,才能推动宣传内容的发展,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因此,宣传工作首先要根据宣传内容决定宣传形式的原理,在工作别注意宣传内容,不片面追求宣传形式而忽视宣传内容。其次要根据宣传形式对宣传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在重视宣传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宣传形式的作用,把充实的宣传内容和恰当的宣传形式结合起来;对于在长期宣传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要继续保留,并有选择性的改造利用原有的宣传形式,以适应新的宣传内容的发展。再次是根据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复杂性,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宣传形式,发展宣传内容,繁荣宣传形式。

二、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的基本方法

1.充分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努力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高校宣传工作的平面媒体包括校报、学报(社科版)、学习材料、宣传栏、宣传橱窗、阅报栏和布标、传单、海报、倡议书等,是高校的主要宣传舆论阵地,它具有形象直观、易保存、持久性强等特点,但也有更新速度慢、宣传时间滞后等弱点。在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时,具体要做到:

第一,创新高校校报,努力筑牢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校报是高校的主导媒体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舆论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繁荣校园文化和培养“四有”人才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首先,高校校报应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来开展工作,使校报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其次,要按照“创新栏目版面,强化过程管理,丰富报道内容”的思路,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读者;再次,要扩大校报发行的覆盖面和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送报到基层,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地信息。

第二,多渠道宣传先进人物,在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先进人物和事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起到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富集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历史悠久的高校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校友和教师,这些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要组织专门力量努力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资源,并结合校史编撰、大学生“双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党课教育等渠道,使这些精神财富深入人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把握布标、海报、宣传栏适度刊出的原则。首先,要摸清宣传阵地的具置,整合宣传资源,提高宣传资源的使用效率。宣传栏、海报栏一般要选择在校园内的显著位置和人流较多的地方,如校门口、校园主干道和学生宿舍区;其次,要把握好宣传的时机。刊出宣传栏和悬挂布标、粘贴海报,一般要在节庆日开始前3天内安装到位。再次,要把宣传阵地的建设与高校的整体形象设计结合起来,做到美观大方、彰显特色、经济实用,使宣传阵地成为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重标志性建筑与主宣传阵地的统一、固定宣传阵地与临时宣传阵地的统一、经典传统与开放创新的统一。

2.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

高校宣传工作要按照唱响主旋律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要注重从实际生活和师生中挖掘典型,树立形象,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基层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例,还有学生中发奋图强、道德高尚、自强自立的事例,大力营造学术气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宣传用语上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努力用实在的语言传播党的声音,使广大师生感到亲切、舒服,易于从心理上接受;要稳定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又不断推陈出新,大量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好宣传工作,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3.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为宣传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要重视宣传队伍建设,从经费、人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配齐专职工作人员,组建兼职宣传工作人员,包括各单位部门的宣传干事、办公室文秘人员、校报通讯员、学生记者等,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选聘、培养、管理专兼职宣传队伍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记者的管理,可以专门成立校报学生记者团,由校报编辑部直接管理,使他们既得到锻炼,又能为高校宣传工作贡献力量。通过建立健全宣传队伍,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大计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师生当中,畅通高校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通的渠道,从而为高校领导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政策的实行扫清思想障碍,提高高校的科学决策和执行力水平。

4.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宣传形式。

高校是广大青年学子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因此,开展一些师生们喜闻乐见、启发思维、引起讨论、青春动感的活动,能够促进学校与师生们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宣传对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专项理论学习、大学生“双学”活动、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红展播、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参与人员广泛、宣传效果直接、气氛热烈等特点,但也有成本高、易流于形式等弱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层层落实,不断创新干部理论教育方式。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年春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教育月”活动,秋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学习日”活动,采取宣传动员、外聘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参观学习考察等方式,学习内容要贴近实际、针对性要强。

第二,通过“双学”等渠道,抓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围绕大学教育的实际和时代主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在“双学”小组中广泛开展论坛、辩论赛、征文等专题学习活动,同时在“两课”教学中讲授相关主题内容。

第三,组织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的,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校园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可以利用国庆、校庆、“五四”等重大节庆时间,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品牌。同时,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把当前的大学生的使命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开展一些主题晚会、系列讲座、红展播、红歌会等活动,为师生献上催人奋进、弘扬主旋律且寓意深刻、制作精良、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文化作品。通过以上活动,推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向更广和更深的方面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可以充分结合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基层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民情民意,增强对基层老百姓的感情,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基层排难解困。另外,还可以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在大众中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可以扩大高校声誉和办学路径,为高校赢得社会支持,甚至资金和课题。

5.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拓展宣传载体。

网络媒体是目前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易下载复制的、互动性很强、透明度高的媒体,是高校增强宣传效果、传播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但它同样具有网络管理复杂、风险较大、信息真伪难辨的特点。高校应积极建好校园网站,使之成为和平面媒体同等重要的校园主流媒体。

除以上的宣传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校园广播、倡议书、散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工作,将宣传内容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各单位部门,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促进广大教医护职工对党的政策和高校中心工作的认同,使他们吃透政策,并将其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目前宣传工作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

各高校对宣传工作的经费总的来说投入较低,有限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宣传工作的不断创新。

2.人员不足

各高校党委宣传部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责任部门,除承担宣传思想工作外,通常还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普法办公室、学风建设办公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等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一些日常事务,人力不足。

3.部分单位部门和领导对宣传工作的创新重视不够

个别单位部门对宣传工作认识不到位,习惯闭门造车,不注重宣传工作动态;有的单位部门和领导认为宣传工作是形式主义,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缺乏支持宣传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创新思路难以实践。

总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增强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宣传工作的创新,要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实现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要把高校党委的决策与师生的心愿统一起来,把传统的宣传形式与现代新兴的传媒手段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效果,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9)

瓶颈之一:传统媒体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主体与受众的需求。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各个城市的政府是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主力军。传统媒体由于受传播技术手段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更多地给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提供有效的对外宣传平台,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着很强的对外宣传需求,如对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对外宣传能给当地各大旅行社、酒店、商场等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民众外出旅游的机会增多,个人也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主体。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受众来说,他们无论在生活环境、年龄、文化习俗、接受信息习惯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异。此外,仅依靠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和传播,直接受众数量非常有限,更大范围的受众是经由直接受众二次接收城市文化信息,传统媒体的覆盖率已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需求。

瓶颈之二:传统媒体不能提供城市文化对外宣传所要求的环节和因素。根据传播学规律,信息的接近性越大,关注程度就越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只是单方向的传递信息,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受众的反应与需求。同时传统媒体容易给受众造成俯视的感觉,缺乏互动性、参与性不强,很难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瓶颈之三:从传统媒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运营成本巨大,生存难以为继。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传统媒体行业蓬勃发展,报纸、广播、电视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新媒体异军突起后,传统媒体在巨大的冲击下迎来了它的寒冬期。根据2013年度《中国媒体产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867种,平均期印数约20211万张,已经连续6年下降;广播的受众数量更是急剧下降,尤其是中青年受众群体对广播已不再青睐。在新媒体的滚滚浪潮中,一直保持优势地位的电视也受到了巨大冲击。由于发行量和受众数量的集聚萎缩,导致传统媒体的支柱广告业务增长缓慢,再加上传统媒体相对巨大的运营成本,严重地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生存。

新媒体在城市文化对外宣传中优势明显

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独特优势,为城市文化的对外宣传带来更多机遇。

提供更宽广的传播平台。网络媒介是极具创新性的新兴文化传媒渠道,为不同文化的互动、认同和再生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各种不同形态的新媒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传播体系,为当前文化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形态。诸如同一文化的爱好者可以在网络视频、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由地进行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借助网络传媒,城市文化的传播可以集文化互动、文化共享和文化再生产于一体,多维度地促进城市文化的对外宣传效果。

创造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不断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突破5亿大关。新媒体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受众群体,吸纳各行各业人群的加入,这为开展文化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庞大的受众人群。

建立更和谐的传授关系。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新媒体的传者和受者都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与交流,通过及时地沟通建立和谐的传授关系。城市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增加与受众的沟通,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实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强大超媒体特性,不仅包含文字,还可以包含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来表示信息,可以达到广泛的传播效果。文化对外宣传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超媒体特性,综合运用各种视听元素和手段,增强对外宣传内容的吸引力,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新旧媒体融合,城市文化对外宣传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城市文化对外宣传方面,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从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媒介全方位融合是城市文化对外宣传发展的未来之路。

立足于传统媒体,以新媒体为手段拓展传统媒体的空间。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传统媒体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亦是对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长远来看,传统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但就当前媒体发展现状而言,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传播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拥有相当数量的忠实受众,加之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深刻性、严谨性,使得新媒体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因此,当前城市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媒体基本战略应是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延伸自身的传播平台,加快推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形成传播上的优势互补,实现新旧媒体的共存共赢。

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新媒体,最大程度传递城市文化宣传正能量。政府作为城市文化宣传工作的主导者,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要统一管理。一是理顺管理工作机制。在新旧媒体整合过程中,将传统媒体管理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的模式植入新媒体管理工作机制中,实现一套管理工作方式统一管理两种媒体形式,同时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把对城市新媒体文化对外宣传纳入政府新媒体统一管理体系中,建立完整的管理责任链,形成权责一致的工作机制。二是掌握城市文化宣传舆论主动权。在出现城市文化负面宣传时,政府要在第一时间信息纠正不良行为,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预警系统。通过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和专业调查队伍,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掌握信息传播态势,掌握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纠正。

遵循新旧媒体传播自身规律,切实增强城市文化对外宣传实效性。无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媒体的融合,城市文化对外宣传都要立足于大众传媒的媒体本质属性来展开。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普及。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要从以经验为主转向以数据为依托进行科学工作。新时代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不仅包括招生,还包括学生入校后的培养、出校后的就业以及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每个学生从入校到就业及外界评价等形成了独特的信息系统,而所有学生的信息系统及考生咨询数据正是招生宣传工作大数据的数据来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从简单的处理对象开始转变为基础性资源。近年来,随着考生报考个性化需求的增多,招生宣传工作从常规的印刷资料宣传方式逐渐转变为服务性宣传,如何发掘考生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利用考生咨询访问的大数据来提高招生宣传效益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

传统高校招生宣传主要集中在报考阶段,且不同地域、不同考生的宣传策略相同,没有针对考生特点进行差异化宣传,导致招生宣传成本高但宣传效果有限。考生在不同时间段对高校关注的重点内容不同,不同地域的考生关注高校的途径也不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可以准确获取考生的报考信息及报考行为,通过对所有考生信息的搜集与分析,高校可以确定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地域考生的报考需求,从而可以实现精准化宣传,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为考生提供不同的宣传策略,甚至可以为考生私人订制报考指南,提高高校招生宣传效益。本文首先从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入手,分析现阶段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效果及不足之处。其次,分析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在高校招生宣传中的作用。再次,通过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招生宣传的影响,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宣传方式发展的新模式,从而提高高校招生宣传效率。最后,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生机器人为例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招生宣传效益的作用。

二、高校招生宣传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招生宣传主要包括招生资料宣传、公众媒体宣传、现场咨询、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官方门户网站宣传等传统宣传方式及新媒体发展下的新兴招生宣传方式等,见表1。

(一)招生宣传资料

印刷招生宣传资料是高校招生的传统宣传方式,也是高校招生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印刷招生简章等宣传材料进行宣传。招生简章通常包括学校简介、往年录取情况、录取计划等,有利于直观反映高校招生信息。但招生简章需根据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进行修订,只能在高考前一段时间内进行印刷宣传,考生获得招生简章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作为长期展示高校形象及宣传高校招生情况的宣传方式。

(二)公众媒体宣传

公众媒体宣传也是高校招生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可长期进行公众媒体宣传,而不必集中在考生报考阶段,是高校持续向社会展现形象的有效途径。公众媒体宣传包括报纸、杂志等纸质形式以及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体。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成本较低且可以进行长期宣传,效果较好。从总体上看,报纸发行范围和覆盖面比较大、时效性较强;杂志、广告的持续时间长、有效接触率大,且有稳定的阅读对象。公众媒体影响范围广、公众接触程度高,能够更加迅速的向更加广泛的公众传播信息,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1]。但是现阶段利用电视等公众媒体进行宣传的高校大多集中在考生报考阶段,没有持续进行宣传,且不能及时为考生及家长解答,因此宣传效果有限。

(三)现场咨询

现场咨询主要是高校组织本校师生组成招生宣传队伍,开展招生咨询会。现场咨询能够使考生充分、全面地了解学校,及时了解考生和家长的疑问并予以直接解答,也可使学校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及学生类型,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但是,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招生咨询会大多数都集中在高校周边地区,且主要集中在考生报考阶段。地域限制及时间限制使其宣传效果有限[1]。

(四)加强与中学的联系

中学是高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因此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帮助中学生了解高校招生情况,解决考生的困难与疑惑,对宣传高校具有重要作用;招生宣传前对中学毕业生信息进行分析有利于做好对生源相对丰富中学的重点宣传,降低招生宣传成本,提高宣传效率[1,2]。但现阶段高校在中学宣传也集中在高考前后,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宣传对象没有针对性,宣传成本高但宣传效果不佳。

(五)官方门户网站宣传

现代互联网在高校宣传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官方网站,考生及家长可以登陆高校官方网站并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直观了解学校状况,对考生自主了解高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3]。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高校官方门户网站目前已成为高校招生宣传的重要形式。网络宣传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具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可以长期、持续、及时提供服务,而且网络宣传成本较低,是高校招生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4]。但官方网站宣传方式对互联网不发达地区的宣传效果有限。

(六)新媒体招生宣传

新媒体宣传主要是借助智能手机,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方式在考生中进行宣传;手机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跨地域等特性;手机媒体受众广泛,功能强大,且使用便捷[5]。但新媒体更新速度较快,考生可能会错过部分信息;且新媒体在欠发达地区作用相对较小,一定的地域限制使新媒体宣传范围及影响有限。

总体来说,现阶段招生宣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时间限制。高校招生宣传时间大多集中在考生报考前后,不能达到持续宣传的效果。二是地域限制。一方面,目前现场咨询等招生宣传方式大多局限于高校周边地区;另一方面,受地区发展情况影响,新媒体等宣传方式在欠发达地区宣传效果有限。三是盲目性。现阶段高校招生宣传针对所有毕业学生进行宣传,不能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导致招生宣传成本高,效益低。在大数据发展时代,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克服现阶段招生宣传的不足,提高高校招生宣传效果及效率。

三、运用大数据进行招生宣传的可行性

(一)大数据内涵与特性

大数据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经营决策依据的资讯。大数据具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等特点。Volume(大量)指数据规模巨大;Variety(多样)指管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Velocity(高速)指处理数据快,包含大量或实时数据分析处理的时间要求非常短;value(价值)指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6]。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具有不同的特性与来源,应该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和视角来处理运用大数据,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具有巨大的预测价值。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指的是将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从而达到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估的目的[7]。在大数据时代日趋精密的数字技术条件下,考生的报考意向、进校后的培养、毕业后的就业以及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评价等都能够被记录,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利于预测考生的报考行为。在大数据技术下,考生的报考行为不再是互不相关、随意偶然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并可进行行为预测,从而制定有效的招生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益。

(二)大数据招生宣传的可行性

现阶段,考生除了在报考阶段通过招生咨询会等方式进行直接报考咨询外,大多数考生选择电话及网络咨询方式进行报考咨询。电话和网络咨询没有时间限制,有利于考生及家长长期了解学校形象及学校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阶段招生宣传方式的短期效应,从而有利于高校持续获取考生数据。电话和网络咨询是高校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高校通过电话及网络咨询方式,获取考生信息,如考生地域、考生成绩状况、考生了解高校的途径等,也可获得考生的报考意愿等信息,有利于高校确定生源质量等。

现阶段,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是高校获取考生数据的主要途径。首先,高校通过网络咨询及IP地址定位确定考生地域等信息,分析考生需求并预测考生报考行为。其次,高校通过电话咨询对考生进行身份定位,直接获取考生信息,并及时为考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宣传效率,并且宣传成本相对较低。

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对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从而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并加以分析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时,可以结合电话及网络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数据,同时与官方网站、新媒体技术下的微信平台等结合,完成实时咨询,及时解答考生疑问,并且可根据考生需求,为考生提供定制私人报考指南等服务。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考生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对考生报考行为进行预测,从而针对学生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宣传方式与内容,提高招生宣传效益。

四、运用大数据进行招生宣传的实施思考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招生宣传方式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数据时代相比,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招生宣传信息具有全面性、及时性等特点,高校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考生信息,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宣传,有效提高高校招生宣传效率。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高校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利用招生信息,充分挖掘大数据的预测价值。招生宣传大数据有利于高校通过对不同阶段数据的分析,掌握考生信息,并预测考生报考行为发展趋势;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将教育现象量化,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呈现招生宣传结果,为招生宣传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7]。高校可针对现阶段招生宣传方式的不足,利用大数据发展招生宣传模式,提高招生宣传效率与效益。

1.系统实时在线咨询。首先,系统实时在线咨询可以克服高校仅在报考阶段进行招生宣传的不足,使高校持续进行宣传。其次,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以往数据及考生现有信息,如考生所处地域、考生报考意向等,分析预测考生报考行为,实施系统实时在线咨询,及时、准确回答考生问题,为考生快速提供服务,不必等待招生简章等的印刷,可以使学生较早了解高校情况。最后,系统实时在线咨询具有跨地域性的特点,可以克服现场咨询的不足,扩大宣传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周边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地域限制。总体而言,系统实时在线咨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阶段招生宣传方式的时间限制及地域限制等不足,达到长期宣传的目的。

2.差异化宣传。首先,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各地区及各中学学生信息,分析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及报考倾向,确定该地区宣传力度;根据学生可获得的资源情况,确定该地区主要宣传方式,如在网络发达地区可主要采用新媒体等宣传方式,而在欠发达地区,采用招生简章、公众媒体等宣传方式较佳。其次,高校可利用系统实时在线咨询系统及时、准确回答考生问题;且根据考生报考意向及考生信息,为考生制定私人报考指南,提高考生报考率及录取率。总体而言,高校可利用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地区及中学学生特点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甚至根据个人信息,为考生私人订制报考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域限制及传统招生宣传盲目性等不足,提高高校招生宣传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宣传方式探索

一方面,首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过招生机器人实现在线招生咨询,咨询系统根据考生不同需求,为考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如考生希望得到高校进一步的服务,则可以在咨询问题前,填写考生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地域、成绩、生源地及所在中学等,有利于高校全面了解考生信息,从而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报考指南。其次,通过系统数据分析,高校根据考生咨询时间及咨询内容等咨询数据,统计分析考生报考行为及报考需求,对考生进行分类,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考生类型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报考指南,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最后,机器人招生系统可以及时回答考生及家长的问题,考生或家长将需要咨询问题的关键词输入系统,系统会实时回答,相对于人工服务,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高校通过系统后台获取考生数据,通过考生咨询情况确定招生宣传策略。首先,高校可以根据后台数据,获取不同省份考生咨询数据,确定不同省份考生报考需求,从而为不同省份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其次,高校可以获取不同日期考生咨询量,从而可以确定咨询工作人员的安排,提高工作人员效率,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如系统数据显示,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间里,咨询量显著增加,高校则可在填报志愿阶段增加人工工作人员数量,而在非志愿填报阶段,适量减少工作人员安排,从而提高人工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如在咨询量最大的时间段,对于电话咨询方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安排10人开展招生咨询工作,平均每位咨询人员用10分钟为一位考生提供咨询服务,每天工作10小时,每人每天咨询人员数为60人,10人每天咨询量为600左右。但是系统数据显示,最高咨询量大约在5800次左右,传统咨询方式明显不能满足考生咨询要求。通过在线招生咨询系统,学校在完成咨询需求的前提下,可降低50%的人工工作人员。再次,系统数据反应出在同一日期不同时间点,考生咨询量也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可根据咨询量的不同,在不同时间点安排不同工作人员数量,避免工作人员过多而浪费人力。最后,咨询系统数据可以搜集考生咨询的热点问题,然后根据热点问题,分析考生关注重点,从而确定高校重点宣传内容,并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篇(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系统宣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宣传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讨举措,广泛凝聚全系统力量,全面做好宣传工作。刚才,×同志传达了全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一年来全系统宣传工作有关情况。×同志就媒体融合发展作了专题讲座。×个部门(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宣传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年来,全系统宣传战线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市委、委党组决策部署,围绕×工作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着力构建“统一组织、全面覆盖、及时高效”的宣传工作格局,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多项工作走在全国×系统前列。一年来全系统宣传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引领坚强有力。一年来我们把深入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重点围绕党的及各次全会精神、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研究阐释,加强宣传普及。我们紧紧围绕“×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的新阶段×工作工作定位,系统解读内涵,全面宣传落实。从而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刻领会、贯彻落实新思想新基调新思路,为×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正确思想引领。

二是主题宣传亮点纷呈。一年来我们围绕×工作中心工作,把握时间节点,提前酝酿策划,充分发挥媒体×工作宣传主阵地作用,强化与中央、地方和×行业主流媒体互动和合作,努力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围绕“四个×”建设、×经济带×支撑与保障、水旱灾害防御、×采砂管理、跨部门合作机制构建、×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成立等重点亮点工作,倾力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据统计,202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刊(播)发×工作工作的报道×余篇,传播效果显著。

三是舆情应对及时有效。我们强化了与人民网舆情监测机构合作,坚持每日24小时动态在线监测,确保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编发××舆情周报、快报、分析报告等3种报告,为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提供支撑。我们针对社会关切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正面舆论引导,借势借力传播权威声音。例如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积极向中央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推送工作通稿,各大媒体播发相关报道×余篇,其中邀请×记者采写的报道网络点击量达×万次。

四是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我们制定了《×系统网站和新媒体管理办法》,对全系统各级网站和新媒体建设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每月监测网站和新媒体的网络安全性、链接可用性、内容时效性等,开展清理检查、督促整改,确保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每季度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激发工作积极性,2020年各部门和各单位报送稿件数量比2019年增长了×%。组建新闻宣传员队伍并加强培训,明确跑片记者分工,形成全系统全覆盖的宣传信息网络。立足全系统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策解读、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权威作用,做好解疑释惑。

五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我们初步建成了以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各单位网站和新媒体之间既同频共振又各具特点的矩阵集群。××网优化了栏目设置,制作的“×××”专题荣获第×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力推“微平台”建设,全系统已有微信公众号×个,“××”官微自去年1月1日上线以来,注重创新策划,关注度不断提高,截至8月底,推送信息×条,阅读量×万次,转发量×万次。“××”等公众号粉丝破万,推出了一系列受众喜爱的微视频、音频等新媒体精品力作,在融媒体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六是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我们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入宣贯新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同志事迹学习宣传,积极宣传×系统院士专家、入选者、劳动模范等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成风化人。例如《新华每日通讯》专版刊发××长篇通讯《×××》,网络点击率超过×万,在×系统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组织全系统累计×万人次参与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学习和答题活动,连续×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得到×推荐,×年鉴社在第×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荣获综合一等奖等×个奖项。

总之,过去的一年全系统宣传战线的同志们是忠诚担当、真抓实干、值得信赖的,在这里我谨代表委党组向奋斗在全系统宣传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自觉扛起×工作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

宣传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方面,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新使命。做好新形势下宣传工作,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一是要坚定不移举旗帜,把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筑牢全系统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要坚定不移聚民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集聚起全社会关心×并支持×工作事业发展的力量,凝聚起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向前进的能量。三是要坚定不移育新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建功立业。

四是要坚定不移兴文化,着力打造一批×工作宣传精品力作,更好满足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五是要坚定不移展形象,切实讲好×故事,传播好×之声,展示全系统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全系统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进入新时代,宣传工作必须立足新方位、找准新坐标、展现新作为。

一是要积极适应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不仅是“发声筒”“传音筒”更是“扩音器”,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给宣传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带来巨大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大势,以变应变,按照关于媒体融合发展“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媒体的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深度融合。

二是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舆情的新变化,水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经济带发展和共抓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工作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出权威声音,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牢牢把握话语权。

三是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当前人们对宣传作品的内容、形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推进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四是要积极适应×工作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的新变化,过去我们做的多、说的少,在行业内宣传多、对社会公众宣传少,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还存在“重业务、轻宣传”的错误认识,以及“不会说、怕说错”的本领恐慌。宏伟的×工作蓝图不仅要靠实干来实现,同时要靠宣传来引领,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会干”而且要“会说”,边做边说、说好说透,不断改进宣传方式、形成宣传合力、增强宣传效果。

三、奋力开创×工作宣传的崭新局面

当前,×工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作宣传工作要以“强起来”为目标,推动全系统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推动宣传工作不断“强起来”,“守正”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正确的立场和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我们要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努力在“守正”中“创新”,坚持在“创新”中“守正”,使全系统的宣传工作尽快真正“强起来”。

使全系统宣传工作“强起来”必须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守正为本,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坚持以创新为魂,主动适应新时代宣传新要求;三是坚持以融合为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四是坚持以内容为王,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五是坚持以人才为基,铸造一支本领过硬的宣传铁军。为推进四个×建设提供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支撑。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强化政治担当。全系统宣传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宣传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宣传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承担部门,明确宣传人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做好宣传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要强化全系统宣传战线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党的宣传纪律,坚决纠正“四风”。

二是汇聚宣传合力。要继续深化“全系统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健全“统一组织、全面覆盖、及时高效”的宣传工作机制。办公室要在全系统宣传工作组织协调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充分运用政务督办等手段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直属机关党委要抓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作;×工会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宣传出版中心要认真履行好宣传事业职能,不折不扣、不讲条件地落实各项宣传任务,切实发挥好全系统宣传的支撑保障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力以赴,切实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计划、一同部署和一同落实。全系统上下要同向发力,着力构建覆盖面广、渠道畅通、高效快捷的宣传信息网络,形成“大宣传”格局,共筑“同心圆”,打好“组合拳”,弹好“协奏曲”。

三是推进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决不能纸上谈兵。人事局、办公室、财务局、宣传出版中心等部门单位要结合机构改革,深入研究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模式、路径等重大问题,抓紧拟定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坚定不移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统筹布局,加强监管,汇聚媒体和各部门单位新媒体资源,壮大全媒体集群,打造新媒体矩阵,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讲述好×故事,传播好×之声。宣传出版中心要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推进内部机构、生产流程、机制制度、信息内容、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转变采编模式和传播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出全国×系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品牌”。

四是注重组织策划。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宣传需求,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和新闻等工作。办公室要主动掌握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动态,积极跟进×工作重点工作,及时了解宣传需求,组织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和开展宣传报道。办公室、宣传出版中心要进一步推进与中央、地方和×行业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提前酝酿策划,及时组织媒体报道×工作工作热点和亮点。

要抓好×工作重点工作宣传,围绕×等大主题,全方位展示全系统在水旱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采砂管理、法治建设、建设管理、科技创新、精神文明、流域综合管理等各方面取得的新成效。要抓好重大活动宣传策划,按照×部统一安排,积极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的有关宣传活动,激励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投身于新时代×工作事业。

五是提升宣传质量。要把“时度效”要求作为检验宣传工作水平的标尺,在“时”字上下功夫,及时×工作工作重要信息,先人一步,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度”字上下功夫,拿捏好“分寸”、控制好“火候”,做好舆论引导、加强舆情监测与处置,尤其要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应对能力。在“效”字上下功夫,抓住×工作重点工作和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三贴近”和“三深入”,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宣传出版中心的同志们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到工地去,多一些现场报道,多反映群众呼声,多报道基层工作,多宣传先进典型,做到“脚上有泥土、笔下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