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能源经济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6 16:20:27

新能源经济专业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1)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正在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抓住生物经济兴起的机遇,在战略技术领域抢占制高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各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生物产业的形成 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科恩、美国生物化学家博耶完成了基因工程实验;197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尔斯坦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单克隆抗体。1977年,美国科学家使大肠杆菌表达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日后,利用细菌制造出治疗侏儒症的人生长激素、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传染病的干扰素、溶解血栓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再生障碍贫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产品;在农业上利用组织培养、花药培养技术培育出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利用苏云金杆菌毒蛋白表达出无毒新型农药;细菌表达的产物,要获得产品必须要通过酶和发酵手段。至此,科学家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结合在一起制造生物产品。在国外逐渐出现了Biotechnology一词。国内开始有人译成生物工程,后来逐渐改为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研究的飞速发展,给医学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农业带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给传统工业改造、能源、环境等开发带来勃勃生机。 1982年基因工程胰岛素批准上市,20多年来生物医药快速发展;1983年首批转基因植物烟草、马铃薯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开始走向大规模推广应用;生物技术进一步向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环保工业、能源工业等渗透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群逐渐形成。生物技术开始向大规模产业化迈进。当今科学家根据产业的特点将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生物产业。 发展生物产业 抢占制高点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将生物产业列为实现重点跨越的重要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要重点发展好生物产业。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力量、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和快速进入老龄社会,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就要大力发展防治重大疾病、传染病、流行病的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和药物,改变大量进口药品、药价过高的局面,生物医药产业在此进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生物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领域的科研成果能够加快土壤的生物修复与治理,实现优质、高产和功能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目标,推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基材料是缓解化石能源紧张、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以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生物基产品则具有可自然降解、环境友好的特征。 生物产业的发展为有效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效提高我国对生物病毒、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生物恐怖的防御与应对能力。 我国生物产业现状 生物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向前发展。当今,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五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投入市场的新药,20%属于生物药;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0年间增长了50倍。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兴起。 我国生物产业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近11000亿元。2009年上半年,我国生物产业依然快速增长,与2008年相比,增长幅度虽有所回落,但仍比全国工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同期增长率分别高15.82%和18.33%。 2009年1月至6月,我国生物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41.02亿元,同比增长17.62%。2009年下半年,农业部对我国研究多年的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进行的安全评价已通过,并且批准可以生产应用。生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2)

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为了适应传统经济结构要求,大多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培养的本科生既缺乏系统理论又缺乏实践与运用技术,培养的研究生只重在系统理论的学习而缺乏技术应用的培养。一方面社会上急需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显然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毕业生所修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不相适应性问题还相当突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高校专业结构也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

1.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由“传统增长”向“现代增长”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有大量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成为社会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我国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培育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培育。经济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化,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为支撑,战略化管理为特征。这些必然需要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去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资本和技术的潜力,提高自然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我国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但仅仅具有这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要素很好组合和利用起来,使要素组合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率,才能使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高、中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各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文化不平衡等,这种人力资源现状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这与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设置不无影响。

3.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速度。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特色。专业结构设置陈旧,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教育中的培养方向、办学定位不明、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落后,缺乏针对性。这样国家在大学生培养方面花费了很大代价,结果却学无所用,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中科类、层次不均衡等,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无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在实际中,一些大学在对自己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学科专业,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当前学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分化和融合趋势,学科的分化和融合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实践证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将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前沿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将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比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新技术,但传统的专业设置结构和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要求。高校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缺乏支持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对学科专业的管理仍保留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学科专业难以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不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修订。

二、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意义

1.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能有效地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高校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通过专业结构改革,使高校毕业生能适应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的现象。专业结构改革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调整战略,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协调,使整个人才队伍具有更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减少因岗位等因素造成不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所形成的人才资源浪费。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

2.专业结构调整,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关键要提升社会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教育消费者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接受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和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专业结构改革的一个目的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强调通识教育和多元化教育实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但更多的是学习者,对教育内容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具备多方面发展的潜力。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达到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型。

3.专业结构改革,能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学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而浪费的人力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懂技术、有创新的劳动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所需求的劳动者对技能要求低,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只要受过中小学教育就能满足其需求,“民工荒”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我国很多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大量存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对人力资本素质要求会愈来愈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潜力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严重的就业压力,大量毕业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改革现有的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4.专业结构改革,能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技术、观念等保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支持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社会亟需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专业,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开拓人们的创新精神,树立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从而减少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下落后的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1.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势,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伴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事实上市场急需两类人才:一类是少量的具备研究能力的精英型人才,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类是大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面向用人单位自主择业,高等学校必然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的择业需求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一所大学要在有限的资源困境中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它自身独有的学科群的作用来为社会服务。具体讲,在完善与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我国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仅有16种,可见,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数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层面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专业太少。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一般来说专业学位比研究性学位要多。而我国目前对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大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得到满足。

2.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整合课程,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倍增。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设更多的跨学科专业,同时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拓宽专业口径,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生长。在专业计划的调整中,注意跨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修改课程内容,开设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业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在拓宽知识面时,不仅强调通识教育,同时应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理念。通过专业的综合、交叉与延伸,进一步改变原有专业过窄、过细、过死,局部较陈旧的状况,初步形成一个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专业群体,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较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给与学生更大选择的余地与空间,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有一定作用,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很有帮助。

3.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开设更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学科专业。伴随着本科扩招,本科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不仅要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更需要创新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管理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技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而本科生是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主力军,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4.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与企业,把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生长点。响应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机会市场的驱动,必须使高校专业设置从当前的供给导向型改变为需求导向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涉及到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高校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变革,把高等学校推到了新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任务,转型中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为高等学校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指望高校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也指望高校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事情。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本文为重庆市2007年高等教育教改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主编.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7-03

当前,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能源产业也在经历从传统垄断和计划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管制放松和竞争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相关资源配置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一进程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

能源经济学就是以能源生产、分配和利用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核心,阐释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相应经济规律,为实现能源及相关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是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理论。2010年,教育部启动包括能源经济专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能源经济学”课程普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基于课程知识框架的角度

当前,能源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能源市场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替代;能源国际贸易和能源金融;能源政策等[1,2,4,5]。总体上,能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理论来源,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所采用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运筹学及数学规划、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

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从对能源经济的不同认识角度理解。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图1)角度

宏观层面内容侧重总量分析,有关政策分析考虑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能源供需及平衡分析、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管制政策、能源安全等;中观层面内容主要是能源产业政策与管制;微观层面内容涉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供需均衡与配置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的外部性等。相对而言,能源技术经济则强调围绕能源生产消费过程或项目,更具有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管理学特征,如投资决策分析、能源管理机制、生产消费过程(或设备)的能效分析等。现在部分开设的“能源经济学”课程,涵盖了能源技术经济学部分内容。

2.从产业链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角度

考虑不同品种能源,结合从作为矿权的资源到勘探/开采/生产、输配和利用等环节(图2)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区分,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勘探开采、石油市场等)、天然气经济学(勘探开采、管道输配等)、电力经济学(发输配、电力市场)、新能源经济学等。现有能源经济学体系就是以以国际石油市场为背景的石油经济学为肇始,在原有各品种能源的专门经济学基础上拓展、融汇和深化形成的。

3.从研究方法论角度

以规范的定性和数理模型为方法的研究,为能源经济相关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如能源供需分析、能源环境税收、能源环境资源配置优化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分析提供实证方法和必要证据,如能源供需定量分析、CGE模型应用和能源市场建模等内容。

与资源环境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等周边支撑理论相比,能源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1)与经济学结合更为紧密:紧密围绕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过程,有更鲜明的针对性,侧重阐释能源在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能源与经济和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政策涵义。从宏中微观层面,为能源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持。在当前主流能源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占有主要地位,重视实际应用。相比而言,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具基础性,而能源技术经济理论则侧重于更微观的工程经济实践。(2)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源经济学为能源经济研究提供相对基础性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但是,如能源平衡表、能源CGE模型、3E系统理论等有关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实证方法及其研究提供的实证证据,也能够直接用于能源经济管理决策和实践;(3)交叉融合性、动态发展性和创新性: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多样,现代能源经济学内容实际上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和能源工程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和发展,不断在深入和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为回答和解决能源经济发展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支撑,逐步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无论从研究还是从教学的角度,目前对能源经济学涵盖范围的认识尚不统一,理论体系本身远未成熟完善。

二、能源经济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能源经济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高校设置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培养能源经济管理和研究人才,历史不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制、都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具特色。以前多作为研究生层次专业,设置于环境或能源相关系(学院),或能源环境相关跨学科专门研究中心,依托所在院系的专业及研究基础,教学内容的工程和管理学特征较强。依托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开设能源经济专业的相对较少。考虑到学科交叉性,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理科和工科生源。

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环境政策中心,于1983年最早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能源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年开始招收能源经济及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能源经济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国外的著名高校如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南加大、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等,国内很多高校,如国内的中科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也都相继招收能源经济方向研究生。2011年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晋东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能源经济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教材[2-6]中,笔者认为魏一鸣主编的《能源经济学》(第2版,2011年)较为符合当前专业教学要求,其它教材多适合研究生层次。国外多数院校多采用讲义形式,也没有正式教材。知名教材中,《Energy Economics:Concepts, Issues, Markets and Governance》较适合本科教学,但内容程度偏浅;《International 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nergy》更适合研究生层次使用。

从多数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由于能源经济学覆盖面宽和研究视角多样,对能源经济学及其体系的认知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也因为衔接课程的差异和依托专业不同,差异较大,深浅不一。目前存在的明显问题有:

(1)课程内容体系欠规范,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和冲突的情况突出:例如,资源环境经济学对可耗竭资源开采、环境经济的分析,在本课程中也会讲授。在“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前者有关内容作为能源经济学理论来源之一,完全可以简化和有针对性地纳入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基础理论模块的内容;还有,能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叠。(2)缺少一致认可的成熟教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多采用课堂讲义和教辅资料结合的方式。(3)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待创新。对非工科背景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能源经济专业课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可考虑选择多媒体课件、有关能源生产过程和技术的视频、现场参观及专业实习等多元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反之,依托工科专业建设能源经济专业,需要增加开设经济和管理有关课程,加深学生从经济管理角度对能源经济的理解。(4)教学学时数偏少。在目前高校本科培养体系规范下,多数高校可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时仅约占总学时的10~15%,单科课程多不超过60学时,中国石油大学等在能源经济专业建设中具有较长办学时间的高校,专业培养环节约占总学时的20%。教学学时普遍偏少,多是32或48学时。既要符合现有本科培养规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受能源和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养,以满足未来从事能源经济领域实践与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把握教学规律和专业学习特点,更为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总之,从国内外发展动态来看,本科层次“能源经济学”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本文主要对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探讨。

三、对“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设思路

作为创新型专业核心课程,“能源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体系建设角度,特别是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能源经济本身属于新兴领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和问题层出不穷。这要求能够把握能源经济理论及发展动态,在内容上采取教材(讲义)和科研文献相结合方式,不断充实、拓展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其结构、课件和实验环节等,反映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2)特色定位:应充分结合原有教学和研究基础,在目前国内能源经济专业尚不多的情况下,各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根据各品种能源及其子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有选择地突出某一两子产业或部分教学内容,单独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石油大学单独开设了“国际能源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国际石油经济学”,反映出了自身特色。(3)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源经济专业设置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面向能源经济实际,能够回答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能源经济问题的人才队伍。因此,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重视对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需特别指出的是,出于数量实证方法在能源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能源平衡表、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SAM及CGE模型编制的工作量大和比较复杂,有关教学内容最好安排独立实验课程。(4)区别不同能源品种及其产业链:在对能源经济总量概念及有关分析理论的把握之外,应在能源供给、能源市场与价格、能源产业管制等具有明显子产业特征差异的内容部分,根据不同能源品种的技术经济特性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如可大致分为煤炭、油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和能源市场、能源金融等细分内容模块。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特色定位进行适当侧重和取舍。(5)教学内容的灵活组合和调整:应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和政策应用的维度,对内容模块的设置仔细分析、灵活剪裁和设计,反映专业定位及特色,区分主干和拓展内容。(6)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承递:明确课程之间的序贯承递关系,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尽量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冗余,提高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支撑度,最大限度节约教学资源。适当考虑与研究生阶段有关课程的衔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从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能源经济学”课程多设置于第4或5学期,课程学时多是32或48学时。课程预备知识,主要有:能源概论、宏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参考有关《能源经济学》教材内容,从便于学生消化吸收的教学需求出发,笔者认为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至60学时,内容模块可大体划分如表1所示。

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基本思路和原则是:(1) 以“能源供需分析―能源市场与能源价格―能源产业管制―能源政策―能源与经济增长、环境的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其理论阐释为核心脉络,组织和展开教学主干内容。(2)在理论和分析方法论的教学中,注重与有关课程内容衔接:理论分析部份,应注重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讲授和深化,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讲授3E领域应用广泛的主要量化方法,包括指数理论与因素分解、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分析、CGE模型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最好能够结合典型文献和课程实验环节,深化学生对有关方法及其在3E领域应用的理解。该部分内容有一定深度,可选择另外单独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或课程,实验课时也可适当增加。(3)考虑内容深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及教学安排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调学生对“能源-环境-经济”基本问题及知识的掌握和准确理解,突出特色定位,有所侧重,兼顾理论和方法论教学,进行内容取舍或单设课程。

3.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对于跨经济学和能源科学的课程内容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上,既要安排对能源学科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知识的预备课程,也要结合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包括:(1)以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作为补充,较全面、细致和及时地反映能源经济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反映能源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结论。(2)能源经济与工程技术的教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和感性认识。(3)能源经济模型及其分析工具,如CGE模型、3E系统模型,能够为学生更为深入和准确地理解能源系统提供模拟或仿真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能源学科专业实验室,提供能源工程教学的辅助仿真实验。(4)安排课程认知实习环节。(5)有组织地开办课外能源经济专业讲座,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获取渠道等。

四、对重庆大学“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CEBA)于2011年获批在现有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筹建“能源经济”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上,CEBA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依托技术经济及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传承电力技术经济特色方向,以打造辐射全国的特色专业为目标,为西南地区及至国家相关行业部门输送急需的能源经济及管理专门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研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建设和能源经济研究急需的“懂能源,精经济,会管理”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上,课程教学学时规划设置为48学时。根据我院本科教学总体课程规划,梳理“能源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如表1。对有关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1)在课程内突出能源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内容,设置实验教学环节。(2)相对突出电力技术经济特色,单设“电力技术经济”、“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学”课程,安排“电力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预备课程。(3)建立与能源企业的教学培养合作关系,安排能源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安排课程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现场实习等环节。

五、总结

能源经济专业的设置和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都是新兴事物,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国内“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有待规范化和经验积累。本文基于对能源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结合国内能经专业办学的实际,探讨提出了“能源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模块化设计及其原则与必要辅助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能经专业的下一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庞名立,崔傲蕾.能源百科简明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林伯强.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魏一鸣,焦建玲,廖华.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魏一鸣,焦建玲.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4)

共掀IT新浪潮

“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依托IT技术,让孤立的物品(冰箱、汽车、设备、家具、货品等)接入网络世界,让物与物、人与物之间能沟通交流。目前,物联网技术开始运用于智能交通(如公交实时查询、智能打车、实时交通指挥)、环境保护(如污染源实时监控)、公共安全(如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平安家居(如实时监控报警系统)等领域。

智能电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电力系统,从而使电网运行更加可靠、安全、经济、高效,满足更大的用电需求,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等功能。物联网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在线监测和实时掌控电网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从发电环节的接入到检测,变电的生产管理、安全评估与监督,以及配电的自动化、用电的采集,还有营销这方面都要采用物联网技术。国家电网已经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电网的目标。

为了大力发展物联网、传感网和智能电网,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教育部在2010年批准设置了“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这两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物联网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具备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和施工管理、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维护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特色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高性能网络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

就业去向:主要在电力、能源、交通、医疗、贸易等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的电路硬件(如无线传感器)开发、维护,网络部分(如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信息安全等)的开发、管理与维护。

我国开设该本科专业的高校较多,目前已超过100所,考生报考时可优先选择这些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推荐院校: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其中,天津理工大学为了利用和借鉴台湾电子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培养方案采用“3+1”联合培养,学生大一、大二在天津理工大学学习,大三到台湾中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四回到天津理工完成毕设,毕业后颁发天津理工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智能电网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电能计量与监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方面有专长,可以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

就业去向:主要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科研设计院、高等院校等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推荐院校:华北电力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物流术语》中提到: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现代物流业是我国“朝阳产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对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大。下面为大家介绍物流行业的两个热门专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特色课程: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包装学、采购决策与库存控制、现代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去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工商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也可以去一般企业(工厂、贸易公司)里做物流工作(比如仓库收发货、保管、计划、采购、运输管理、进出口关务),或去物流企业里工作(比如销售、客服、物流咨询策划)。

推荐院校: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由于国外的物流行业发展早,教学理念、师资等较国内更优,如果有意出国继续深造,可以考虑报考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

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物流学、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运输商务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及机械或电子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设备和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集成、物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复合型以及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特色课程:管理学、运筹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物流机械技术、国际物流学、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系统工程、运输会计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类制造单位、商贸、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物流系统运营管理、物流项目规划建设等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通过对以上两个专业的介绍,我简单总结下它们的区别: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物流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物流工程专业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工程和技术的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

二、物流管理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学科基础,同时跨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学科;物流工程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学科基础,同时跨交通运输类学科和机械类学科。

三、物流管理专业偏向文科性质,授予管理学学位;物流工程专业侧重理工科,授工学学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将低碳进行到底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2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将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近年来,受石油价格上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国都纷纷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我国亦是如此。十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属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两个与新能源技术相关的两个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重点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新能源材料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材料,该类材料包括晶体硅材料、硫系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等。新能源器件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成人类所需的光、电、热、动力等任何形式能量的载能体,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形式的储能器件。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攻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光电工程”及其他电子信息和电气类相关学科的硕士专业。能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相关专业的留学深造,能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汽车公司等单位,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设计与制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等热门领域的前沿研究、设计、制造、建设、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该专业是在2010年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涉及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依托化学工程与基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主要以资源循环过程和产品工程为特色,在矿产资源优化利用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开发上进行研究。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5)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室;创建创新

Key words: economics;laboratory;create and innovativ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23-02

1认知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生的实践活动中,经济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强烈地意识到,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3个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创新性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与之相关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实习“小而散”,使实习环节大多流于形式;第三、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面对此传统模式的禁锢,经济学院领导创新观念,强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的新模式。

1.1 突破“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传统观念实验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考虑,让学生去创造、去设计,创造性地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经济管理专业目前主要培养“经世致用”的应用性人才,为综合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实验教学必然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方式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突破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空间的局限,缩短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周期。因此,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应从实验室建设开始。

1.2 确立建设文科实验室的新观念建设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学科群的支撑,而一流的学科群则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所以实验室建设要面向学科建设,服务于学科建设,紧跟学科发展的动态。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来说,其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实验室的模式。它不同于单纯以课程或者以课题组建的实验室,也不是具体环节、具体项目动手能力的配套训练基地。它不应固于封闭的、孤立的单项研究,而是作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和辐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和体制创新等5大功能的实体机构,甚至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验教学机构应置身于开放的网络化信息环境之中,要构筑面向整个教学科研对象,能使信息畅流的数字网络信息平台,使之成为“大科学”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整体发展的大局观念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室为依托、以教师引导为保证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育体系上进行创新,能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②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念。“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成为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大学实验室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建设思路和模式。按照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教学手段与方式“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实施集中式建设模式

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心实施集中式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的特点是优化各种实验室资源配置、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分散式建设模式相比,集中式建设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2.1 有利于体现学科的关联性经济类各个专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从本科所开设的课程角度来看,专业基础课有许多是相同的,在倡导拓宽专业基础教育的今天,经济类各专业之间的融通显得尤其重要。经济类专业实验室建设采取集中式建设模式恰恰适应了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关联性。

2.2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硬件基本上是由服务器和PC机组成,只是各专业所用的软件不同。实践证明,在一台PC机上能够安装和运行很多经济类专业客户端软件,这说明硬件资源可以共享。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的关联性,各个专业的软件资源也需要共享。经济类专业实验室集中建设和集中管理恰恰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包括实验室场地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的共享提供了保障。实验室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星型拓扑结构技术,构筑了一个先进的局域网平台,将这些分室互联在一起,实现了网络管理,各分室之间资源动态调配共享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功能。

2.3 有利于实施规模化教育,节约实验室建设费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如果各学院独自建立实验室,当实验室规模太大时,将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若实验室规模太小,则无法满足规模化教学。采用集中式建设模式便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实验室资源可以动态调配,既能够保证规模教学,同时也不使资源闲置、浪费。集中式建设模式统筹实验室建设资金,并力求资源共享,这样也可以节约实验室建设费用。实验室从建设伊始就依托各个院系,让各个院系的教师出谋划策,在软件、硬件采购中,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各个院系共同进行集中式建设。由于集中式建设模式对各种实验室资源的集约化购置,它为实验室利用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集中式模式下有统一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能够做到更好地进行系统技术维护和服务。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23-0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和深入,是经济学和矿业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3]。采矿工程专业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采矿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在矿业中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

1.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决定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信息时代教育特点。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工具辅助教学,突破课堂五十分钟的限制,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促进了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环节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科学研究需要,目前实验设备逐渐完善。开辟多个与矿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把经济学运用到所学专业领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制度建设

对学生的考评应具有科学性,考评体系不仅要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采取灵活、科学、实用的考评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天赋,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从封闭型教学向研究型、开放型教学转化。

3. 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使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认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快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错误的认为经济学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会核心专业知识就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事实上无论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现场技术人员或者是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主体,只懂得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矿专业学生要想出色的完成使命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

(2)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优化课程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学生对矿业知识掌握的较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鉴于采矿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矿大的学科特色及有限课时的限制,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与经济学原理相互融会贯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章节的课时数,把重点内容讲解的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选择有采矿工程专业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任课较为理想,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此外,教师应当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上与其互动,交换对问题的看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大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应该加入与采矿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例如给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突出矿业特色,结合科研课题,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采矿工程专业肩负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越来越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矿业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采矿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课程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不断地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与采矿生产实际应用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的再学习,与时俱进,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出色的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文超,贺丹. 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现状与问题[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5(49):85-86.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7)

[作者简介]曹玉平(1963- ),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25-03

当前江苏沿海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给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分析研究江苏沿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意义非凡。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

高职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最直接、与区域经济发展最密切的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

(一)区域经济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高职招生更具吸引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科技服务和信息资源,使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理论上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具有一致的发展水平。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调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数量和类型又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

(三)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反之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招生人数也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影响。

二、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一)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

江苏沿海有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是江苏实施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均为自然资源丰富的港口城市。2012年经济总量达9282.12亿元,人均GDP达4850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30元。江苏沿海的经济表现为外贸经济、工业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等特征,港口经济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江苏沿海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江苏沿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策略:第一产业应该优化,第二产业必须做强,第三产业适度扩大,且第一、二、三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15U45U40为宜。

(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布局

江苏沿海所处的长三角经济圈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正式把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连云港“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连云港港为核心,按照“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框架,把连云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国际航运中心、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区域最快捷的出海通道,形成连接亚欧的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借助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骨干企业永攀百亿,重点建设六个千亿园区,培育七个千亿产业集群,将连云港建设成沿海新型工业基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城市化、低碳化、生态化的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建设;徐圩港区依托30万吨级航道,合理构建石化、盐化、冶金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原油储备基地;整体推进灌河开发,建设灌河半岛经济区和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形成灌河产业走廊;加快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和赣榆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石化、钢铁及装备制造等产业。

南通“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港城互动、江海联动、轴向带动”的开发模式,逐步优化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两带两轴五组团”的总体发展格局。拓展两条产业带:科学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构建沿江、沿海两条特色产业带,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强化两条辐射带动轴:充分利用运输大通道,构建沟通内外、联通江海、贯通腹地的辐射带动轴,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按照“拓展规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彰显个性”的总体要求,快速实施“东西轴向延伸、南北相向聚合”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产业先导效应、壮大经济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集聚功能,形成中心城市 “一核三片区”互动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加速向区域服务型中心城市转型,加速向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迈进。

盐城“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坚持规划引领,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等传统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以盐都(华锐)风电产业园、开发区(协鑫)光电产业园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以亭湖环保产业园等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为主阵地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以盐都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市开发区为主体,以盐都区等为配套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以盐都悦达纺织园为核心的纺织产业基地;以大丰专用机械产业园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滨海、响水化工园区为主体的化工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物流类、金融和商务类、软件和服务外包类、科技创意类、商贸流通类和旅游类集聚区,促进服务业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重点建设23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

三、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将坚持高效、高端、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为适应优化经济结构、满足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的需求,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江苏沿海各市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根据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的调节

2012年江苏沿海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2.1U48.6U39.3,目前高职院校一、二、三产业相应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97%、61.88%和34.15%。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应当按“构建江苏沿海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要求调整专业设置。

(三)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旺和产业转型,在岗人员再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及新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培训,同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经济信息资源和人才流通等服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活动。

(四)需要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江苏沿海作为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是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高职院校。此外,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大众不断高涨的职业教育需求,都要求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高职院校作为支撑。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区域经济,明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首先,江苏沿海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经济特征在江苏沿海三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定位,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主动与区域经济相融合,找准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把江苏沿海港口与运输的特色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港口与运输有关的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致力于江苏沿海工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技人才的培养。

其次,江苏沿海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融合区域经济中应奋勇争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立足南通市,面向沿海经济,服务沪苏浙,融入长三角,实现学校与沿海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针对造船行业、交通运输设置专业,重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人本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技能高质量的应用型、开发型、创新型人才,通过“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达到创新办学机制、改革育人机制和转换社会服务机制,积极为江苏沿海大开发和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等服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以沿海经济带、陇海兰新产业带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为依托,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实现“突出港口龙头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定位,通过育人机制和办学机制的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成为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应用推广技术服务的平台和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随着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

首先,优化涉农专业结构,适当加大涉农专业数量。未来江苏沿海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必将得到大力发展。高职院校要及时进行专业类型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会展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专业,涉农专业建设必须跟上农业升级的步伐。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江苏沿海的一些综合性高职院校,应该发展和增设涉农专业,注意涉农专业建设,优化涉农专业内部结构,淘汰那些落后的涉农专业,以满足江苏沿海第一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江苏沿海花卉产业、反季节水果和蔬菜、海洋养殖规模日益壮大,预示着花卉种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种植、海洋养殖人才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就业率的态势,这进一步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结构调整。

其次,发展特色专业群,加强支柱产业专业群的建设。江苏沿海有我国的著名港口,第二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海洋养殖等是江苏沿海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但当地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特色专业。制造类、土建工程类、化学制药技术等主干专业群,布点院校数较少且招生规模较小;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船舶修造等相关专业涉及院校更少;太阳能光伏、硅材料资源开发等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更是不见踪影。缺乏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性欠佳成为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软肋。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大支柱产业相应的专业建设,弥补专业空白,着力发展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群。

最后,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增强生产业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第三产业中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由服务业向生产业的升级。而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生产专业覆盖面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偏少。因此,必须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规模,特别加强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应注重第三产业相应专业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挖掘出待发展的朝阳产业,尽量避免“同质竞争”,适当缩减甚至去除重复率高的热门专业,逐步形成特色化的专业群。

(三)加强内涵建设,增加能力培养,建设一流高职院校

首先,加强引进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培养有教科研特长、有社会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等,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师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与培训;适当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系统及津贴制度,吸引企业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兼任教师。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色。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调配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方针,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建设的重点。

再次,成立由政府、行业和高职院校参与的课程改革机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真正实现政府主导、行业和企业指导、高职院校具体实施,定期设计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筛选、增减和评议课程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达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目的。

最后,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相关需求,给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和优越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革新技术、改造工艺和设计产品,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地方政府及区域内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享、共用”机制,联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与调剂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和信息咨询。

[参考文献]

[1]董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戴涵莘,陶亦亦,吴增军.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

[3]丁世婷,乐莉,毛颖,等.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以云南省10所高职院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4]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编辑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J].交通职业教育,2010(5).

[5]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N].连云港日报,2011-01-19.

[6]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7]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任君庆,李珍,杨静.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29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Category Training

MA La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 is currently fac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 categories of culture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Tak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cusing on the categories of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precautions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teaching resources; category train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六十条明确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在其指导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近年来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可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避免教育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等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1 现有教学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各类教学资源库,现有教学资源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往往对资源库的内涵研究不深入,过于重视技术层面,对内容缺乏前期调研和合理设计,这是造成教学资源库使用率低下的根源。(2)教学资源较少,缺乏针对性。现有的教学资源库缺少资源,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学科专业特色不突出,所提供的资料往往不具备针对性。(3)实用性、创新性不强。有的教学资源库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文档信息,缺少案例视频等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有的教学资源库单纯强调课程体系建设,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无法满足创造性学习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2 大类培养背景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要建设一个实用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库,内涵建设和内容设计是关键。而在大类培养背景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大类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拓展资源等。

2.1 大类培养概况,以经济与工商管理大类为例

所谓大类培养就是从传统的以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培养为主,转变到综合学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大类为例,设有经济、管理两大学科,下设6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上专业虽分属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但相互间依存度、融合度相当高。经济与工商管理大类从 2012年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第一学年度主要修读公共类通识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根据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流,从二年级开始进入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阶段。

2.2 大类培养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1)兼顾大类基础培养和专业特色。专业分流前的大类培养阶段,课程资源建设成果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在大类培养中体现综合性、适用性,实现了各专业的资源共享。值得注意的是,在较多考虑人才培养的“宽口径”的同时,要避免形成“泛”,因此在二年级分流后,依然需要专业特色鲜明、针对性强、适应度高的教学资源模块。(2)以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资源库首先应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因此教学资源库建设首先要充分听取学生诉求,征集一线教师意见,力图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另外,根据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状况增加实践和训练内容,帮助学生用户提升职业素养,确保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3)权责明确。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主要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实现。专业负责人对资源库内容设计和分类进行把关,教务部门相关人员则负责资源库建设的管理和评价,同时也承担资源库总体设计和制定细则、动员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提供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的任务。

3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根据大类培养下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和思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包含专业信息库、专业课程库、实践教学资源库和拓展资源库等主要内容。

3.1 专业信息资源库

人才培养应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具有针对性,明确主要行业领域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专业信息库应包含以下内容:(1)职业信息资源:职业信息是专业信息资源的起点。应包含行业领域企业岗位描述,各类别岗位对应的职业标准,职业生涯规划等。(2)专业介绍:主要包括专业历史沿革、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3)行业介绍:通过介绍行业覆盖领域、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等,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4)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专业信息库的核心,而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是,既要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又要与行业企业对接,以便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3.2 专业课程资源库

在大类培养的背景下,课程库建设分为两大模块:一是通识课程模块;二是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主要服务于专业分流前的低年级学生。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则主要服务于高年级学生,同时又为低年级学生专业分流准备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源。课程资源库体系见图1。

(1)通识课程模块: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属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在大类培养阶段,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领域为目的的通识教育占主导地位,反映到通识课程模块,就是要将通识课程提炼出来,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识课程内容见图1。

(2)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是本科教育质量的保证,专业分流以后,各专业将按照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要求,设置各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为突出重点,精益求精,资源库将从每个专业中精选出十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建设内容及要求见表1。

3.3 实践教学资源库

实践教学在培养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进行构建。为此,实践教学资源库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一是专业实训;二是专业实习;三是创新创业训练;四是职业素质培养。

图1 课程资源库体系

(1)专业实训主要是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等实训资源,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践实训课程或学时,以教师讲授、带领学生开展实训、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课堂之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素质。(2)专业实习:与实习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入企业,在专业岗位上进行实地见习和锻炼,这是一个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的过程。(3)创新创业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应强化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学生可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参加创新创业团队和实践。(4)职业素质培养和训练:重点引入与未来就业岗位契合的职业资格考试资源,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实践教学资源库结构如图2所示。

3.4 拓展资源库

拓展资源库主要包括辅助资源库、行业动态、在线交流等具体内容:(1)辅助资源库:包括专业论坛、专业文摘、相关多媒体素材汇集总。充分调动教师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定期上传更新素材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和其他人员上传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以丰富资源。(2)相关行业动态:链接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行业官方网站,让师生及时了解有关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情况。(3)在线交流:链接学校BB平台,建立各专业讨论板块,搭建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的平台,答疑解惑。

4 总结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库预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大类培养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辅助教学,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为教师学习资源提供平台;三是为师生提供网上交流平台,师生可通过资源库的论坛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进行问题和在线答疑等;四是设置行业资讯、创新创业训练等模块,为学生未来就业、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供帮助。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教学走向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这项持续的动态过程中,不仅需要高校从上到下的足够重视,而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当然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重视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二是在大类培养下,要注重跨专业组建教学资源,避免素材单一,提高资源的实用性,教学资源不能偏离实际教学;三是不断对资源进行完善和更新,信息时代网络资源更新速度非常快,应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对教学资源的内容进行审定,撤下陈旧过时的资源,及时更新补充最新资源,保持资源库与时俱进,以提高资源质量和使用率。

河北师范大学第十三批教学改革项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周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

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参考文献: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10)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广泛,然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方法、手段,以及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改革。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发展而来,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从和服务于计划经济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市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此相适应,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数额也在急剧增加。然而,一方面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却没有找到跟本专业对口的工作。

以我国华东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为例来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近两成学生选择了考验,近半数的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只有三成毕业生从事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实际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使企业内部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开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难以想象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使该专业的的学习者真正学得符合社会需要的真本领,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其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对接,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1.理念过于落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科学的理念能够使各项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而前途越来越广明;反之亦然。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的阶段,这一培养理念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因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理解成人事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负责考勤和发福利等。落后的理念培养了落后的人才,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实际需求。

2.模式过于僵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劳动经济学,是适应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因而导致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先天不足。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培养模式,在形式上过于僵化,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化教育没什么区别,这就导致了培养的人才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与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

3.培养内容过于陈旧。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仍旧沿袭了传统的劳动经济学、人事管理等的主要培养内容。这些东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却忽视了人作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其实只是传统人事管理的一个翻版,并不能够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不能将人作为一种资源在系统内部合理配置,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4.培养的方式、手段过于老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跟其他专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管理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并且将人视作一种能够产生出价值的价值。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对于此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因而导致了使用较为老套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的方法。这样的培养方法过于陈旧、呆板、僵化,不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解决系统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的能力。

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途径

1.革新理念。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任务等,从而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2.改革教学内容。剔除以往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的陈旧内容,根据社会需要增加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实用性的新内容,以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合格人才。

3.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大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加大量的实训课和案例教学,较多地模拟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且让学生及时走进企业,真正见识到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之,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许多弊端,不能够满足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潜在需求与实际需求间的矛盾,克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须从理念革新、模式革新、方法革新、内容革新等多个角度考虑,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做大做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11)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县曾于1982年陆续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并于1983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县级的《综合农业区划》和县直各专业部门区划。20年来对指导全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性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主体的变化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尽快编制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既是《农业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新形势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必然要求。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农业是由生态、技术、经济组成的社会系统,而农业资源区划正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间最大差异和区内最大相似性,目的是指导和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