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46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1)

事实上,网络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网络金融大潮离我们并不遥远。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2)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窥见了什么? —— 金融企业是干什么的?卖什么?卖未来、信任、卖愿景。换句话说,金融机构就是做未来预期和愿景生意的。如果银行不给对方信任、未来没有很好的收益和愿景,没有人愿意把钱放在银行。所以说,金融营销的本质里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对未来预期和愿景作支撑,这个是金融营销和其他快消品营销的一个重要区别。如果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它的未来不确定和模糊不清的时候,未来如何表现呢?在日本这个老龄化社会,讲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时候没有人反应,而应该把当今的困惑很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获得共鸣的方式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银行的投资产品广告同时如何落地:用“5”这个阿拉伯数字作为符号高度抽象,将具象变为抽象,而抽象又代表了银行本身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服务承诺。所以符号化、品牌符号化、企业核心理念的符号化其实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在这里,这个“5”已经不是阿拉伯数字了,最浅显的含义是5分钟读完,但其中包含大量的银行对客户的承诺,这就是从具象到抽象。 ——在广告泛滥、资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金融企业的产品内涵及服务理念高度浓缩,通过符号化展示出来,多层面、多角度地实现与客户的互动。新生银行用“5”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可以这么做。 案例二: 一组视频:保险行业推荐自己理念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以及以大众民生理念为主的银行怎么推荐自己的产品: 第一个是泰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广告片: 我最近研究了近50家境外的保险行业广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感人的人性诉求为主,还有一类是以讲产品功能的。第一类片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生命的可贵,它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形象的推广片,不是产品广告。 第二个台湾大众银行的广告片,题目叫“母亲的勇气” 大众银行用这样一个故事的细节进一步去诠释和表达大众银行的一种从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核心的品牌理念和价值,这样一种品牌营销的方式在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的银行用得很多,而国内的银行的广告以及推广方式主要是以产品功能为主,没有通过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中的案例去诠释和说明,但是我感到这个是一个趋势。 核心问题聚焦: ——金融机构的品牌的核心价值通过什么形式来传递:我们国内80%是以讲产品功能和服务为主,但是从情感角度去说,获得一些深层次的共鸣或者理念的价值认同的广告、推广方式几乎没有; ——在核心产品同质化、功能趋众化的金融行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传递异质化的核心理念:附加的、延伸产品的服务环节是制胜的法宝。 营销思想的流变  我们所有的产品最终都要推送给你的目标消费者。这里又有一个概念:目标消费者,而目标怎么来?目标是经过市场细分来的。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一个重要的营销思想。我觉得大家要有这样的营销思维。所有目标都是细分出来的,只要创造出那些异质化的产品才能抓住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这是营销的本质。异质化的产品也因此要有其卖点和买点。  下面,我们将一些名家的营销思想的演变大致梳理一下:   ——4Ps(1964年 美国的营销学者提出): product,pricing,place,promotion ;   ——以后,著名的营销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科特勒 ——4Ps 、6Ps 、10Ps 的延展;  但是以上都没有超脱在企业内部,还是就卖者讲卖者。   ——上世纪90年代,劳特朋提出一个革命性营销思想,即4Ps到4Cs的转变: 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所以我们整个营销思想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购买时候要便利,购买过程的成本要低。要经常倾听消费者的建议。所以,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性的转变是因为角度不一样、立场不一样,因而做法也不一样,所有的设计、战略、策略都是以消费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  ——以后,艾登.伯格又提出了以竞争者为导向,以建立消费者忠诚度为目标的4R理论:与消费者建立关联、反映、关系、回报,它强调建立一种长期稳固的关系且对关系进行管理,所以“关系”一词是对营销工作的最深刻理解,是营销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  金融企业营销究竟是什么?能不能用一段话总结一下。金融企业营销是指金融企业通过交换、创造和出售他人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价值,建立、维持和发展与各方面的关系,并实现各方利益的社会管理过程。 下面我们来对对这段话进行具象化的演绎,首先从金融产品入手:即营销的产品本质是什么?前面说的是最近四五十年营销思想的革命性、阶段性的变化,最近一次是强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并且管理。再回到我们营销的原点,即产品。那么产品在营销意义上到底是什么?我们想从两个不同的案例总结出金融产品的本质是什么。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3)

一、“数字化货币”概念

作者理解的“数字化货币”概念是:由公民或法人(各机关团体企业)存入银行账户,一直以“数字”状态存在于银行网络系统账户上,借助银行支付平台行使转移支付职能,不提取纸币进入市场流通的货币。经济学中称为银行信用货币,“数字化货币”是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

目前物资交易和各种支付活动过程中,是以“数字化货币”形式完成支付为主,纸币交易为辅。银行投放市场的纸币,仅为货币流通量的绝对小比例。公民、法人提取少量纸币用于日常生活零星支付,大大节省了纸币的使用量。银行永远不必拿出巨额纸币兑现。

纸币交易的特点是,交易双方“当面”完成交易,不借助任何金融网络平台,纸币属于广义的“数字化货币“,本文讨论仅指狭义“数字化货币”。

二、货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

货币作为物资交易媒介,一直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在同步升级。原始社会物物交易,没有货币;农耕蓄产社会,货币由贝壳等到一般金属铁、铜铸币,逐步升级到贵重金属金、银铸币,在金银作为主要货币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相对繁荣,银票应运而生,银票为最原始的“数字化货币”表现形式(银票本身不具有价值,是以钱庄信用为质押,可以随时换取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在特定的区域内流通);蒸气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纸币随之为各国流通法定货币,替代金、银等金属货币完成物资交易,是国家强制发行的货币价值符号--当时在人们的观念中,真金白银才是货真价实的货币。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移动互联网和与之匹配的智能手机普及,物资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本大多用于法人之间大额异地交易的“数字化货币”流通方式,迅速深入寻常百姓家,客户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移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网银”“财富通”“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以“数字化货币”完成交易。纸币在交易中的媒介作用越来越弱。

三、“数字化货币”在交易中的广泛运用,是信息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

全面实行“数字化货币”,从目前各种互联网支付平台实际使用实践上看,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使用“数字化货币”交易方式的有,法人(机关、团集、企业)之间的物资交易跟专款划拨和税收征退,法人支付公务人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社保系统支付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公民、法人在网上、超市购物、旅行订餐、订房、订票等等。

人们已越来越喜爱这种以“数字化货币”来完成交易的全新交易方式。普通公民合法收入基本习惯于存入银行转为“数字化货币”,理论上推定,市场流通纸币将进一步减少。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趋势。

四、现行银行体制与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的弊端

目前的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和各类地方化集团化商业银行并存的金融体系,使公民、法人可以在银行系统多家银行设有两个以上不同账号的账户,“数字化货币”信息隔离,各商业银行信贷与转移支付功能交叉重叠,商业银行以追逐银行商业利润为目的,相互不健康竟争,影响了银行对公民、法人进行信贷与转移支付信息的全程监管,带来金融秩序混乱,银行监管乏力,宏观调经济调控与杠杆作用弱化。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半纸币半“数字化货币”交易方式,让纸币流入市场彻底失去监控,少数不法企业利用政策真空与金融管理体制漏洞,巧取豪夺迅速暴富;少数公民、法人在此银行欠下巨额债务,又改头换面往彼银行设立账户另起炉灶,给商业银行造成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损失;各类偷税漏税及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层出不穷;部分政府官员被腐蚀,巨贪频现触目惊心;同时为盗窃、抢劫和非法幕后交易等提供了温床。社会主义社会构筑的正能量价值观与信仰被稀释,严重扰乱正常经济发展秩序。

生产力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银行系统的地方化、商业化运作和半“数字化货币”半纸币交易方式,阻碍了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五、探讨“数字化货币”的本质属性与信用保障

“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是国家信用货币。是以全民物质财富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人们劳务、服务利益或经营利润的价值体现,是由国家为商品与服务交易的价值尺度。“数字化货币”不具备金属货币的“特殊商品”属性。

“数字化货币”本质属性决定了实现信贷与转移支付的银行不具备商业属性,属政府特殊的行政职能机构,属非营利性法人范畴。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和全民所有,人民币发行权撑控在国家手里,为全民服务,银行利润参与国民经济建设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这就为银行重组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以全民物资财富作为信用保证的“数字化货币”,是公民、法人的合法财产以数字形式存入银行指定账号,神圣不受侵害。中民人民银行投放与管控“数字化货币”,享有绝对全威性与对公民、法人合法财产的绝对保障性。“数字化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发行量始终与经济发展规模需要量保持总体平衡。

“数字化货币”是国家强制推行以全民社会财富作为信用担保的一种价值标准,代表的是全民社会财富,搭载网络平台实现转移支付与信贷,只能由统一封闭的唯一权威的国家职能银行履行转移支付与信贷。

一切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我们视信用货币有金属货币潜质,具备商品属性,视银行为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而存在。而地方化、集团化银行机构不具备全民财富信用保障资格(外资银行性质等同于地方化集团化银行),其“有限责任”无法抵御因不可预测的不良信用信息网络迅速传播,拥有两个以上账户的公民、法人瞬间将存入的“数字化货币”全部挤兑,商业银行“数字化货币”被立即全部掏空的局面。给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带来混乱,给国家银行“数字化货币”信用造成危机。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人账号为其身份证号一致的唯一的终身专属账号;二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投立中国公民银行、中国法人银行发行“数字化货币”,分别为中国公民、法人“数字化货币”转移支付信贷等一切业务服务。从源头上彻底杜绝各种层出不穷的虚拟货币和网络金融诈骗,预防因推行“数字化货币”给公民、法人财产带来难辩真伪的陷阱,保障公法、法人财产权不受侵害。

公民、法人持有效身份证在对应的银行系统申请注册,银行账号同时具备信、贷功能,实行存贷合一账号(或分设借、贷账户])管控贷款与存款。公民、法人一切经济往来流水,即记入中国公民银行或中民法人银行。

信息化生产力把我们带入“大数据”时代,每一个公民、法人,将全部融入公安户籍系统(或公商法人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不动产登记系统和银行“数字化货币”系统。而“数字化货币”载体的银行,将是与公民、法人互动更加频繁而紧密的系统。

六、推行“数字化货币”对银行重组和职能转变的要求

推行“数字化货币”对银行重组与职能转变的要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设立中国公民银行、中国法人银行(机关集团企业)和中国银行(外币),省、市、县及规模经济人口镇设立对应银行分支机构。其他任何地方化集团化商业化和外资银行等,全面退出银行领域,转向从事实体产业生产经营。

中国公民银行基本职能:统一作为公民“数字化货币”信贷与转移支付业务,中国公民银行可设网上营业厅,初步设立:公民信贷窗口;公民转移支付窗口;公民利益分配窗口;公民税务窗口等。

中国法人银行基本职能:统一作为法人“数字化货币”信贷与转移支付业务,中国公民银行可设网上营业厅,初步设立:法人信贷窗口;法人转移支付窗口;法人利益分配窗口;法人税务窗口等。

社会保障机构交纳和支付社保资金及税务机关征税、退税及其它涉及公民、法人一切罚没奖惩等,由两大职能银行实现“数字化货币”转移支付。

中国银行基本职能与现行体制一致,拒绝外币进入国内市场流通,外币有中国银行兑付成“数字化货币”转入公民或法人银行。外国公民进入中国境内工作生活,币转入中国银行,由中国银行根据其护照号设定唯一账号,由中国银行根据汇率转换为人民币“数字化货币”实现转移支付等业务。如申请中国籍为中国公民,其“数字化货币”转入中国公民银行或中国法人银行,享有中国公民或法人同等待遇。

七、推行“数字化货币”的主要障碍与应对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将面临很多障碍,如银行体制重组,银行系统信贷支付平台全面升级扩容,智能手机的功能升级,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及老弱群体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使用等,但最大的阻力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而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公民将是最积极响应者、支持者和实践者。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软件”上必须具备:⒈“数字化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⒉公民、法人对“数字化货币”信心保障;3、承担信贷与转移支付载体的银行体系的唯一性、强制性、全威性保障;“硬件”上必须具备:1、政府高度重视与广泛宣传;2、全体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实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功能升级为卫星定位、指纹开机、眼膜设密、个性化数字设密等);3、银行系统重组和现行转移支付平台的全面升级。

八、结束语: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等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相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与健康平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银行机构重组与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给市场经济物资流通装了上精确制导“北斗”天眼;给宏观经济调控配备了超级定海神针,在互联网时代,真正发挥银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指挥、调控与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阳光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产业的投入,遏制产能过剩清理经济泡沫。保障国民经济平稳有序进入快车道。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将使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偷税漏税、非法洗钱、以谋取私等社会痼疾得到彻底根治;一切以纸币为目标的违法犯罪行为失去生存空间。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将进入“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轨道。

信化互联网普及不足二十年,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不足十年,商品流通体制与货币交易方式都已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生产关系如何适应信息化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没有任何西方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发挥中国人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全面推行“数字化货币”引领信息化社会生产力一起向前飞,是互联网支付平台给货币交易带来的一场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世界将因此而震惊欢呼与喝彩。

参考文献: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4)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当前我国的经济在不断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地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有着很快的发展,电力事业已经是凭借着数字技术而实现了生产以及销售还有服务上的转变,主要是有粗放型以及传统的经营转像比较精细化以及集约型上来了,这几就是电力行业在实现产业化的升级以及高速发展技术基础。数字一体化体系是在电力企业的营销中是可以在信息上很好的采用电力信息、实现远程上的控制、进而来增加有效负荷还有降低单位的损耗,优化人力资源以及极大的提生了安全的水平,进而实现了电力企业在生管理以及销售上的现代化。我们电力企业应着重的从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来进行分析,之后再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可电力企业营销的水平,极大的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1.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的概述

1.1电力营销的概念

就是由于电力的研究方向以及还有侧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这就会对电力营销的定义在研究以及应用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所说的电力营销就是指在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主要是以客户的需要来作为中心,及时的通过沟通还有反馈来进行优化反馈供需的关系,这样就会实现了电力企业更安全更可靠,还有合格的电力商品。这就是会为客户提供了更好以及周到的服务,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英雌奥策略以及方法。

1.2数字一体化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数字一体化就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的技术,都是能够在每一种信息中形成一个资源共享,达到作业流程的优化以及整合,将决策的方法上要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的每一项工作。

1.3 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的概念

所谓的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就是指数字还有信息以及网络几技术在电力营销行业中的延伸,运用数字一体化来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信息采集能力还有远程配置的能力等,进而来实现营销的现代化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基础。

2.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及其体系结构

2.1电力营销管理的核心理念

任何管理活动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电力营销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服务客户一起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因此要不断的优化企业的管理能力,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保证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2.2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的体系结构

对于电力营销领域来说,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与客户进行相应的沟通,而客户服务层就是沟通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他们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对客户的需求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为电力企业改善服务,更好的提供适应客户的服务和产品提供参考意见。在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客户服务层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进网络营销。根据上面提到各个部门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制定相应的决策,指导整个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的工作,协调下属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2.3在客户服务的基础之上设立营销业务

和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和分析客户服务层收集和反馈出来的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之后再将精华的信息反馈到客户服务层中,使其能够不断的客服缺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3.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带来的思考

3.1数字营销应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紧密的新型客户关系,实现客户需求与供电企业内部流程的完美结合。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业务处理过程的连续性和协同工作能力,将业报装、电能计量、日常营业、电量电费、用电检查等业务处理融为一体。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改变原来业务流程的同时,还应通过各类实时的查询统计和在线检测加强对营销工作本身的管理。实行电子流程化管理后,岗位之间便实现了工厂流水作业式的监督,系统能根据工作状态和性质自动生成工作单,并对工作单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工作单经过了哪些环节,各部门处理的权限和时间,管理系统都能够全程跟踪和控制,领导在布置完任务后,只要看一下流程就能知道任务的具体执行情况。

3.2 实现统一标准的多媒体客户服务,利用电话报装、电话交费、银行联网、网上报装与收费等新技术,建立起供电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服务桥梁,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个性化的服务。并且及时获取来自客户的有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3数字营销要做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观念创新。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而且包含了更深层次的观念革命。它赋予了营销组合新的内涵,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营销方式。我们要结合现有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以及银行联网收费系统,进行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整合。如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负荷管理系统的远方抄表功能实现用户表数的实时采取,然后通过接口程序送到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电量电费计算子程序进行核算,最后形成的数据发往银行数据库和客户服务系统,方便客户收取电费单据和查询。

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实现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有利于各方面信息的及时掌握、提高远程配置资源的能力、提升对负荷支持的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营销现代化、管理精益化、有效降低损耗和浪费、优化人力配置和增加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芳楼.电力营销业务流程的重组方案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03.

[2] 陶英 齐登峰.利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5)

随着近年来金融环境的不断转变,金融市场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必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银行业的竞争也在逐渐剧烈,而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成了现代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身的营销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客户参与到投资中,这样有助于帮助银行应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竞争,使银行的核心地位得到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以及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与实践过程中,各种金融风险事件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时需要面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新环境,所以产生了各种新的风险,而如何对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与预防,是现代金融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文章中简单分析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并探讨了如何在内部开展相应的约束机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帮助。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保持稳定的主要方式,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多商业银行也在对自身运行的关键模式和环境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的融资保险改革使金融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解决融资困难、融资昂贵的问题,使我国的城乡经济能够更为稳固的结合。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在目前市场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融资方式和优化组合都为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各种金融业务也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营销产品也趋向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总体来说出现的金融风险依旧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其经济收益,还需要重视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以及金融风险的扩散。商业银行在开展管理时,就需要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状况做好风险管控,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得到更为稳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现状概述

数字化银行的转变,主要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发展方向,其主要转型方向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时,逐渐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等移动终端来开展金融服务。而在近年来移动设备在互联网发展的状况下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移动支付以及移动银行在目前的市场上应用极为广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呈现快速迭代和发展的趋势,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所推出的各种金融产品的整体概念也较为复杂。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全面数字化发展的特点,具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方向,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无论是银行信息化还是银行电子化,或是现代化的移动金融等概念,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努力,更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业务和机理的重建,能够贯穿于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过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银行的效果优化和全面改进,其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实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方式能够使我国的整体银行发展呈现快速稳定的趋势,究其根本都是将现代化的新型科技应用于其中,借此使我国的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呈现稳定有效的趋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受到我国乃至社会中各个机构的广泛关注,例如IBM认为银行在进行数字化的战略转型时,涉及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能力、成熟度以及全渠道经营策略等多项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经营和优化时,需要对服务流程以及银行组织等多个方向进行全面的反思,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精简和处理,这样才能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更为成功。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乐观的态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有着极高的重视度,但目前我国的银行数字化转型依旧在起步阶段,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全球规律及本土特色做出相应的改变,确认将不同阶段的银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扎根于需求看待问题,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且有效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出现的问题

(一)客户角度。无论如何,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是现代化的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良好的金融服务,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从客户的角度进行分析后,确认银行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和速度。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客户对于银行的信任度,相较于对于普通的商业公司来说明显更高,银行在先天优势的背景下,拥有着极为大量的客户群体,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进行现代化的商业体系转型时,受到过于僵化的相关条款的约束,导致在为客户进行优质的服务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管理体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例如:我国的相关部门提出了需要进行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我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进行优化,涉及的整体服务较为明显。此外,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以后,我国存在的原有金融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无法与时代进行挂钩。正是因为在金融部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呈现了一定的脱实向虚的情况,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时,受到实体部门客户的资源配置问题影响,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流失状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管理,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未来一代的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鉴于此推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依旧是目前银行转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在现展的背景下,客户的需求方向,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居民环境以及整体发展。(二)监管角度。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现代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我们国家银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银行业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大量创新性的银行体系呈现监管边缘的特征,而大量的数字化活动在进行创新时并没有受到相关的监管约束。许多国家在进行监管活动的设置时,都自上而下地对某些银行的技术变革进行推广,譬如近年来我国兴起的开放式银行等这种经营体系对于国家的监管工作来说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并且对银行机构的服务智能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能够使相应的管理体系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活动性,缓解以往银行金融体系的脆弱状况,并且在进行银行的包容性优化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设,这样才能使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呈现快速改革的趋势,使经济体系向技术应用型进行变革。由此来看,我国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但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作出进一步的监督以及加强管理。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对策

(一)提高了银行运营效率。在开展金融业务的管理时,将依托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融入其中,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来对各种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一方面来说能够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更加高效且合理的运行,另一方面还能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优化。可以针对大数据的最终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集约化运营风险管控,这样能够及时对不同的管理条规进行调整,而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则可立即对其进行处理,并且还能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识别违规操作中的各种商业风险,使风险处于可控的状态,并且不对市场秩序产生影响。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找到不同行业以及社会中不同环境的数据关联性,而通过模型演算以及数据分析,则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数据变动的基本规律,商业银行在运行时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动来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商业银行内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商业管理文化并尽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将风险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除此之外,对于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做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在内部制定完整的管理行为准则,并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银行内部形成一种具有风险意识的职业环境,这样能够使银行更为良好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使银行的信息技术风控得到提升,更是为了避免风险的出现。在进行持续改进时,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的管理方向也不仅仅包含制度或者人员的管理,想要使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一方面来说需要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信息收集体系,使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据支持。在收集数据后,相关的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这样才能使大数据展现其应有的价值。人才首先是第一要务,想要持续改进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尽可能招聘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和数据分析人才,主要对各种运营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除了人力资源以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建立完整的数据分析数据库,使大数据在进入数据库后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取。硬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设备,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硬件的投入,这样能够使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总体的大数据分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想要保障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强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对银行的发展进行优化并建立良好的核心,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呈现可持续的状态。(二)结构金融创新的推动,加快了金融市场脱媒。在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与推广时,市场的媒体脱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在以往开展金融业务的广告投放时较为粗放,但这种广告的投放方式总体来说缺乏针对性,相关工作人员不能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导致广告的总体投放效率较低。而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交网络有较为密切的连接,我国的社交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和理念,社交网络主要包含现代化的抖音或者微博等多种软件,而在进行金融服务实体社交网络官方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关于用户浏览习惯的大数据结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或者性别等基本因素的用户在进行社交网络的浏览时,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在确定了目标群体以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投放专门广告的方式,来使目标用户群能够得到有效的广告推广宣传,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告投放的质量得到提升。而工作人员想要使社交网络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需要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发展状况,了解哪些用户对于金融服务有较高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广告的投放更为精准,使商业银行能够全面的建立社交网络的应用平台。商业银行在进行大数据的处理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开展管理工作,而相关工作人员想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也需要面对较多的困难,一方面来说,大数据的总体理论还存在摸索状态,如何将社交网络中繁杂的信息进行剔除,选择出相应的目标用户,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底线,数据的安全关乎银行的权威和客户的安全,如何加强大数据下的信息安全也是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三)突破了传统银行发展理念。在进行互联网技术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突破传统银行的发展理念,将新一代的技术和系统等多方面应用于其中,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综合应用,对整体的金融业态进行转变,银行的数字化转变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且还需要尽可能把握这一系列的新兴技术,通过对业务和市场的全面支持,能够形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产生资源的能力有所不同,而在进行技术的布局时,涉及不同的思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技术应用和执行,并且将银行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发展背景,使我国银行突破传统的发展束缚,形成现代化的发展体系。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误区,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借此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实现成功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潘子杰.国际领先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比较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20(10):65-70.

[2]郭晓蓓,蒋亮.数字经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20(9):41-47.

[3]王璐.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动能[N].金融时报,2020-10-19(009).

[4]张月波.数字化转型中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智能化探索与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20(10):68-71.

[5]胡汉军,叶敏文,刘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全渠道建设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20(10):74-80.

[6]张海波,孙健慧.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渠道一体化融合研究[J].企业经济,2020,39(10):139-145.

[7]蔡煜炜.对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数字化转型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20,28(10):72-76.

[8]冯静生,钱王鑫.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从“农村淘宝”到“乡村振兴”[J].当代金融家,2020(10):114-115.

[9]林波,杜琰琰.数字化转型推进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研究[J].新金融,2020(9):42-46.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6)

随着近年来金融环境的不断转变,金融市场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必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银行业的竞争也在逐渐剧烈,而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成了现代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身的营销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客户参与到投资中,这样有助于帮助银行应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竞争,使银行的核心地位得到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以及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与实践过程中,各种金融风险事件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时需要面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新环境,所以产生了各种新的风险,而如何对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与预防,是现代金融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课题。文章中简单分析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并探讨了如何在内部开展相应的约束机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帮助。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保持稳定的主要方式,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多商业银行也在对自身运行的关键模式和环境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的融资保险改革使金融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解决融资困难、融资昂贵的问题,使我国的城乡经济能够更为稳固的结合。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在目前市场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融资方式和优化组合都为营销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各种金融业务也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营销产品也趋向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总体来说出现的金融风险依旧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营销产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其经济收益,还需要重视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以及金融风险的扩散。商业银行在开展管理时,就需要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状况做好风险管控,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得到更为稳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现状概述

数字化银行的转变,主要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发展方向,其主要转型方向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时,逐渐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等移动终端来开展金融服务。而在近年来移动设备在互联网发展的状况下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移动支付以及移动银行在目前的市场上应用极为广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呈现快速迭代和发展的趋势,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所推出的各种金融产品的整体概念也较为复杂。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全面数字化发展的特点,具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方向,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无论是银行信息化还是银行电子化,或是现代化的移动金融等概念,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努力,更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业务和机理的重建,能够贯穿于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过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银行的效果优化和全面改进,其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实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方式能够使我国的整体银行发展呈现快速稳定的趋势,究其根本都是将现代化的新型科技应用于其中,借此使我国的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呈现稳定有效的趋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受到我国乃至社会中各个机构的广泛关注,例如IBM认为银行在进行数字化的战略转型时,涉及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能力、成熟度以及全渠道经营策略等多项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经营和优化时,需要对服务流程以及银行组织等多个方向进行全面的反思,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精简和处理,这样才能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更为成功。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乐观的态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有着极高的重视度,但目前我国的银行数字化转型依旧在起步阶段,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全球规律及本土特色做出相应的改变,确认将不同阶段的银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扎根于需求看待问题,使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且有效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出现的问题

(一)客户角度。无论如何,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是现代化的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良好的金融服务,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从客户的角度进行分析后,确认银行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和速度。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客户对于银行的信任度,相较于对于普通的商业公司来说明显更高,银行在先天优势的背景下,拥有着极为大量的客户群体,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进行现代化的商业体系转型时,受到过于僵化的相关条款的约束,导致在为客户进行优质的服务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管理体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例如:我国的相关部门提出了需要进行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我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进行优化,涉及的整体服务较为明显。此外,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以后,我国存在的原有金融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无法与时代进行挂钩。正是因为在金融部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呈现了一定的脱实向虚的情况,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时,受到实体部门客户的资源配置问题影响,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流失状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管理,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未来一代的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鉴于此推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依旧是目前银行转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在现展的背景下,客户的需求方向,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居民环境以及整体发展。(二)监管角度。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现代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我们国家银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银行业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大量创新性的银行体系呈现监管边缘的特征,而大量的数字化活动在进行创新时并没有受到相关的监管约束。许多国家在进行监管活动的设置时,都自上而下地对某些银行的技术变革进行推广,譬如近年来我国兴起的开放式银行等这种经营体系对于国家的监管工作来说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并且对银行机构的服务智能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能够使相应的管理体系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活动性,缓解以往银行金融体系的脆弱状况,并且在进行银行的包容性优化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设,这样才能使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呈现快速改革的趋势,使经济体系向技术应用型进行变革。由此来看,我国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但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作出进一步的监督以及加强管理。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路径对策

(一)提高了银行运营效率。在开展金融业务的管理时,将依托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融入其中,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来对各种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一方面来说能够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更加高效且合理的运行,另一方面还能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优化。可以针对大数据的最终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集约化运营风险管控,这样能够及时对不同的管理条规进行调整,而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则可立即对其进行处理,并且还能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识别违规操作中的各种商业风险,使风险处于可控的状态,并且不对市场秩序产生影响。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找到不同行业以及社会中不同环境的数据关联性,而通过模型演算以及数据分析,则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数据变动的基本规律,商业银行在运行时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动来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商业银行内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商业管理文化并尽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将风险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除此之外,对于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做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在内部制定完整的管理行为准则,并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银行内部形成一种具有风险意识的职业环境,这样能够使银行更为良好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使银行的信息技术风控得到提升,更是为了避免风险的出现。在进行持续改进时,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的管理方向也不仅仅包含制度或者人员的管理,想要使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一方面来说需要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信息收集体系,使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据支持。在收集数据后,相关的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这样才能使大数据展现其应有的价值。人才首先是第一要务,想要持续改进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尽可能招聘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和数据分析人才,主要对各种运营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除了人力资源以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建立完整的数据分析数据库,使大数据在进入数据库后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取。硬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设备,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硬件的投入,这样能够使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总体的大数据分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想要保障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强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对银行的发展进行优化并建立良好的核心,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呈现可持续的状态。(二)结构金融创新的推动,加快了金融市场脱媒。在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与推广时,市场的媒体脱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在以往开展金融业务的广告投放时较为粗放,但这种广告的投放方式总体来说缺乏针对性,相关工作人员不能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导致广告的总体投放效率较低。而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交网络有较为密切的连接,我国的社交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和理念,社交网络主要包含现代化的抖音或者微博等多种软件,而在进行金融服务实体社交网络官方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关于用户浏览习惯的大数据结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或者性别等基本因素的用户在进行社交网络的浏览时,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在确定了目标群体以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投放专门广告的方式,来使目标用户群能够得到有效的广告推广宣传,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告投放的质量得到提升。而工作人员想要使社交网络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需要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发展状况,了解哪些用户对于金融服务有较高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广告的投放更为精准,使商业银行能够全面的建立社交网络的应用平台。商业银行在进行大数据的处理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开展管理工作,而相关工作人员想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也需要面对较多的困难,一方面来说,大数据的总体理论还存在摸索状态,如何将社交网络中繁杂的信息进行剔除,选择出相应的目标用户,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底线,数据的安全关乎银行的权威和客户的安全,如何加强大数据下的信息安全也是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三)突破了传统银行发展理念。在进行互联网技术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突破传统银行的发展理念,将新一代的技术和系统等多方面应用于其中,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综合应用,对整体的金融业态进行转变,银行的数字化转变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且还需要尽可能把握这一系列的新兴技术,通过对业务和市场的全面支持,能够形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产生资源的能力有所不同,而在进行技术的布局时,涉及不同的思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技术应用和执行,并且将银行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发展背景,使我国银行突破传统的发展束缚,形成现代化的发展体系。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误区,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借此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实现成功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潘子杰.国际领先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比较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20(10):65-70.

[2]郭晓蓓,蒋亮.数字经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20(9):41-47.

[3]王璐.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动能[N].金融时报,2020-10-19(009).

[4]张月波.数字化转型中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智能化探索与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20(10):68-71.

[5]胡汉军,叶敏文,刘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全渠道建设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20(10):74-80.

[6]张海波,孙健慧.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渠道一体化融合研究[J].企业经济,2020,39(10):139-145.

[7]蔡煜炜.对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数字化转型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20,28(10):72-76.

[8]冯静生,钱王鑫.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从“农村淘宝”到“乡村振兴”[J].当代金融家,2020(10):114-115.

[9]林波,杜琰琰.数字化转型推进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研究[J].新金融,2020(9):42-46.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7)

从银行体系上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就只有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农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来,把中国银行独立出来,把建设银行从财政部独立出来,随后又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现在中国工商银行变成世界最大的银行。随后我们又建立了很多的银行机构,包括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都是股份制银行。之后又成立了很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大概有100多家城镇银行,后来又成立了村镇银行。最近成立了纯粹的民营银行,包括前海银行,微众银行等等。

中小企业的诉求

这么多银行不是挺好吗?但是我们很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还得不到贷款,那么贷款哪儿去了?大前年出现资金荒的时候,我参与过一个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各个商业银行,很多中小企业也都参加了。在会上,有银行人士发言说,看我们今年的数字,今年新增贷款的60%都给中小企业了!可是中小企业发言说,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后来有学者说,银行的数字是假的。于是银行发言人表示很愤怒:我怎么造假,我这都是事实。

实际上数字是真的,只是在统计方法上存在着区别。因为银行发言人他们说的中小企业和我们说的中小企业不是一个概念。他们概念中,4亿元都算中等企业,几千万元是小企业,他们没有算“微”。而我们提的中小微企业,银行统计的主要是中型企业,真正的小企业没有贷到款,这种情况是不行的。但是我很理解这些大银行,大银行倾向贷款给大企业,比如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很大的企业。因为这样一笔银行贷款就几十亿元,贷一笔吃一年就行了。相反呢,贷中小企业几千、几万、最多十几万块,银行就不贷,为什么不贷?因为中小企业的违约率太高了,另外没有那么多员工可以一一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所以对于银行本身来说,银行不贷款给中小企业是情有可原的。

于是后来成立了中小银行,这些银行说我们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做农村金融,并且谈到了普惠金融,大家都坚决拥护。结果成立了那么多的银行,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小企业还是没有贷到款。因为银行宁愿把钱放到银行都不给中小企业贷款。实际上,村镇银行成立了以后,觉得自身规模太小了,贷款和借款也受很多的限制,并且思考着自己能不能变成城市商业银行。同时,城市商业银行也在思考着自己能不能变成股份制银行。比如北京银行原来是北京市城市商业银行,现在叫北京银行。这名字一变就变成综合性银行,而且它吸收外资股,变成国际银行,所以中国的银行越改越大,越改革眼睛越往上,不是往下。成立了那么多银行,还是不会给农民贷款,因为肯定赚不了钱,所以这样的改革是肯定是不可以的。

“谁需要给谁”

所以得真正的踏下心来,真正的做到供给侧改革,谁需要贷给谁。而恰恰我们的房地产,这些过剩产能的企业都是银行给的。这也不能怪银行,但是这样长期是不行的,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机构必须改革。从贷款来说,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尤其是中小银行,地方性银行。比如邮储银行就做的很好,他们在农村做的不错,所以必须实行普惠金融。

另外一方面,由于现在实行综合经营,很多银行反映利差额太小,希望能放开利差额。因为在过去,银行躺着也赚钱。因为存款利差和贷款利差是固定的,所以吃点费用。银行把款贷出去,即使对方还不了款,但银行可以吃点利息,所以银行赚利差就可以了。然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实行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小了。现在银行也做理财,资产管理的业务。之前某大银行的董事长说,未来几年我要把我们的银行变成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我问他,你说的这话对吗?他说,我没说过。我说你在会上说过,我都听见了。

资产管理公司原来明明都是信托在做,如果银行都做了这些,那谁来贷款呢?所以说改革是有问题的,大家都争做这一块,都争信托这一块,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你们有钱就让他们管理。但是对不对呢?也对,像花旗,汇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都在做。但是银行最大的特征是信用中介机构,但这一块银行都不做了那谁还来做贷款?这几年我们每年新增贷款10万亿元人民币,但虽然有那么多,我们企业还是得不到贷款,都哪儿去了呢?这叫中国货币的流失之谜。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把“为实体经济服务”放在第一位,没有真正把“为中小企业服务”放在第一位,没有真正的去搞“普惠金融”。大家都想“又高又上又大”,但这不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要促进实体发展

因此,我们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真正需要的地方用心去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通过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追踪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短板,助力经济发展。要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服务,前瞻性地为创新人群、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金融服务,开展绿色金融、小微金融、小区金融、网络金融、移动金融、智能金融,普惠金融。这才是改革方向。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8)

一、资本溢价与股本溢价

(一)资本溢价

1.概念:资本溢价是指投资人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

2.产生的原因:资本溢价是由于有限责任公司中途追加投资商而产生的。

3.核算科目:资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1,甲、乙、丙三位投资商共同约定每人出资100万元,依法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的实收资本为300万元,经过3年的苦心经营,该公司的留存收益达到了150万元,此时又有第四位投资商丁愿意出资180万元,而仅仅要求占该公司股份的25%。假设丁投资商的投资款项已经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丁投资商中途追加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80

贷:实收资本——丁1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80

丁投资商的出资额为180万元,而为其注册的资本金为100万元,双方的差额80万元就是资本溢价。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资本溢价应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股本溢价

1.概念:股本溢价又称股票溢价,是指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所取得的股票溢价的净收入。

2.产生的原因: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而产生。

3.核算科目: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2,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票,每股面值为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120元,双方商定按实际发行款项的3%收取手续费,该手续费将从发行款项中扣除,股票发行完毕,款项已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 164 000

贷:股本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64 000

该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为200 000(10 000×20),扣除手续费用36 000元(1 200 000×3%)后的净收入164 000元就是此次发行股票所产生的股本溢价,依据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股本溢价应通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

(一)应税劳务

1.概论及特点:

应税劳务又称工业性劳务,即交纳增值税的劳务,而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劳务,该劳务有两大特点:(1)能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2)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而增值税恰好是对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所以税法明确规定,企业提供工业性劳务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将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为其加工一批写字台,甲企业发给乙企业一批板材,该板材的成本为200万元,写字台加工完毕,乙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加工费用为100万元,标明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加工费用及增值税额甲企业尚未支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乙企业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乙企业向甲企业提供的劳务就属于工业性劳务,劳务完成后使得原有货物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即由板材变成了写字台,同时也增加了原有货物的价值。板材价值200万元,而写字台的价值为300万元,其增值额为100万元,乙企业提供该项劳务体现的增值税销项税17万元,由于乙企业在该项业务上的进项税额为零,所以乙企业当期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应为17万元。

(二)非应税劳务

1.概念及特点:

非应税劳务又称非工业性劳务,即不交纳增值税而需要交纳营业税的劳务,并非不纳税的劳务。非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无关的劳务,该劳务既不会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不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不交纳增值税,应交纳营业税。会计上将提供非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例3,甲企业为乙企业运输一批产品,所收取的运输费用为300万元,营业税率为5%,乙企业将该运输费用全部支付给了甲企业。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提供该项非工业性劳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

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的运输劳务就属于非工业性劳务,因为该劳务既没有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没有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甲企业对该项劳务不交纳增值税,只需按劳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营业税。

三、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

(一)混合销售行为

1.概念:税法明确规定,“凡是从事货物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在一项销售行为中,既涉及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称为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例4,甲企业销售防盗门给乙企业,该防盗门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不含税),同时又向乙企业收取了50元(不含税)的运输安装该防盗门的费用。甲、乙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甲企业已将款项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销售该项防盗门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409.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其他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

甲企业在销售应税货物防盗门的同时,还向乙企业提拱了运输安装性质的非应税劳务,但由于应税货物与非应税劳务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并且从主观上来讲,甲企业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防盗门,此销售符合混合销售行为的定义,所以甲企业应以两笔收入的合计数350元作为其计算增值税的依据。

(二)兼营非应税劳务

1. 概念: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混合销售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企业在提供非应税劳务的过程中,没有涉及本企业的应税货物,非应税劳务不交增值税但应交纳营业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本企业的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9)

一、资本溢价与股本溢价

(一)资本溢价

1.概念:资本溢价是指投资人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

2.产生的原因:资本溢价是由于有限责任公司中途追加投资商而产生的。

3.核算科目:资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1,甲、乙、丙三位投资商共同约定每人出资100万元,依法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的实收资本为300万元,经过3年的苦心经营,该公司的留存收益达到了150万元,此时又有第四位投资商丁愿意出资180万元,而仅仅要求占该公司股份的25%。假设丁投资商的投资款项已经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丁投资商中途追加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80

贷:实收资本——丁1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80

丁投资商的出资额为180万元,而为其注册的资本金为100万元,双方的差额80万元就是资本溢价。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资本溢价应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股本溢价

1.概念:股本溢价又称股票溢价,是指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所取得的股票溢价的净收入。wWW.133229.COm

2.产生的原因: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而产生。

3.核算科目: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2,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票,每股面值为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120元,双方商定按实际发行款项的3%收取手续费,该手续费将从发行款项中扣除,股票发行完毕,款项已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 164 000

贷:股本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64 000

该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为200 000(10 000×20),扣除手续费用36 000元(1 200 000×3%)后的净收入164 000元就是此次发行股票所产生的股本溢价,依据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股本溢价应通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

(一)应税劳务

1.概论及特点:

应税劳务又称工业性劳务,即交纳增值税的劳务,而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劳务,该劳务有两大特点:(1)能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2)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而增值税恰好是对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所以税法明确规定,企业提供工业性劳务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将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为其加工一批写字台,甲企业发给乙企业一批板材,该板材的成本为200万元,写字台加工完毕,乙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加工费用为100万元,标明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加工费用及增值税额甲企业尚未支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乙企业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乙企业向甲企业提供的劳务就属于工业性劳务,劳务完成后使得原有货物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即由板材变成了写字台,同时也增加了原有货物的价值。板材价值200万元,而写字台的价值为300万元,其增值额为100万元,乙企业提供该项劳务体现的增值税销项税17万元,由于乙企业在该项业务上的进项税额为零,所以乙企业当期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应为17万元。

(二)非应税劳务

1.概念及特点:

非应税劳务又称非工业性劳务,即不交纳增值税而需要交纳营业税的劳务,并非不纳税的劳务。非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无关的劳务,该劳务既不会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不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不交纳增值税,应交纳营业税。会计上将提供非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例3,甲企业为乙企业运输一批产品,所收取的运输费用为300万元,营业税率为5%,乙企业将该运输费用全部支付给了甲企业。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提供该项非工业性劳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

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的运输劳务就属于非工业性劳务,因为该劳务既没有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没有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甲企业对该项劳务不交纳增值税,只需按劳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营业税。

三、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

(一)混合销售行为

1.概念:税法明确规定,“凡是从事货物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在一项销售行为中,既涉及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称为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例4,甲企业销售防盗门给乙企业,该防盗门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不含税),同时又向乙企业收取了50元(不含税)的运输安装该防盗门的费用。甲、乙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甲企业已将款项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销售该项防盗门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409.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其他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

甲企业在销售应税货物防盗门的同时,还向乙企业提拱了运输安装性质的非应税劳务,但由于应税货物与非应税劳务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并且从主观上来讲,甲企业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防盗门,此销售符合混合销售行为的定义,所以甲企业应以两笔收入的合计数350元作为其计算增值税的依据。

(二)兼营非应税劳务

1. 概念: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混合销售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企业在提供非应税劳务的过程中,没有涉及本企业的应税货物,非应税劳务不交增值税但应交纳营业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本企业的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10)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2005年5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提出私人银行概念,“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友邦、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纷纷在中国设立私人银行,并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作为我国第一家私人银行在北京开业,自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国内商业银行银行陆续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1.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巨大。据《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超过70万人,相比于2010年增加2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18%。同时,高净值人群共持有22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为3100万人民币。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高净值人群对于私人银行的认知不断加深,越来越倾向于寻求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甚至是财富传承。

2.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在客户数量方面,中国银行2013年末达到6万客户,较之2012年末客户数量增长50%。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截止2013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也分别达到45000户、31300户、25496户,相比于上年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管理资产规模方面,如下图所示。除中信银行2011年未公布数据,其余四家商业银行过去三年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均获得稳定增长。其中,招商银行2013年数据增长约32%,超越中国银行5700亿元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714亿元。其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截止2013年末也分别达到5413亿元、5050亿元及1613.05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整理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投资渠道较少,综合投融资理念尚未完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产品通常集中在银行内部产品以及的第三方机构产品。以“产品为导向”的投资理念,大大局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来源,不能够为客户提供跨行业、跨机构、综合全面的投资理财方案。而且大多数商业银行业务的产品也存在同质化、简单化的现象,多以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保险等产品,投资渠道较少。

2.业务经营模式简单。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仅作为总行一级部门或准一级部门设立。一方面要承担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方案、政策及流程,同时还要承担总行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这种双重职能定位类似于分行,不能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业务的专职性。

3.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存在的分业经营体制,使得从业人员知晓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对整体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知识,面对高净值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不能够提供全面的、完善的理财方案。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分析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投资理念,开发创新型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私人银行所面对的客户有更为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因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理念尤为重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高效实现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客户粘性。

2.借鉴国外私人银行发展模式,提升经营水平。国外私人银行多采用单独核算的事业部,独立法人、独立核算,并由各地分中心拓展市场以及营销客户。这些模式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产品个性化、服务专业化、经营独立化的特点,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良好的范例。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人才主要是两个领域,首先是业务精英,其次是高学历人才。业务精英具有充分的经验,在与客户的接触中能够游刃有余,但由于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应对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有所不足。而对于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因为缺乏经验,给销售、客户维护、客户管理造成困难。一方面应按照两种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再教育,系统、完善地给予相关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招商银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M].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2013.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11)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