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2 16:34:43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对中介机构配合上市公司造假和不作为深恶痛绝,却很少有人关注到中介机构在商业银行信贷运作过程中由于配合企业财务造假和不作为而给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商业银行在信贷运作过程中,由于对一些行业、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涉及信贷风险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采取委托外部中介机构的方式来完成。客观上说,中介机构弥补了银行人员在行业专业知识方面不足的缺陷,为规避信贷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法制和管理没有跟上,行业职业操守出现了许多问题,银行对中介机构的不作为无法或难以约束,使贷款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造成损失。

一、中介机构在信贷运作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财务审计报告,误导银行信贷决策

企业财务报表,是银行分析、评价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重要资料。借款人财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是银行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以及贷款风险的基础。银行通常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接受并积极配合贷款人及其委托人对借款人财务活动、借款使用情况及其他相关事宜进行监督、检查”条款,但由于银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没有能力对企业经营活动或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的检查。通常会要求客户提供经过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作为评价客户偿债能力的依据。然而一些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时,没有按行业原则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甚至与企业串通修饰报表,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从而误导了银行信贷决策。

(二)资产评估机构随意操纵银行拟设定抵押资产的评估价值,使贷款形成重大风险或损失

抵押担保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基本手段,信贷实践中通常会要求借款人对拟发放的贷款提供抵押物,并提交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价值评估报告,而银行则按照抵押物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抵押物评估价值,直接影响到抵押担保贷款的额度。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规定,资产评估计件收费可以按被评估资产账面原值(无账面原值可按评估价值或重置价值)为计费额度,采取差额定率累进计算办法收取评估费用,也就是说,资产价值越高,中介机构收取的评估费越多。加之银行设定抵押物价值的评估费通常由企业承担,导致一些评估中介为了迎合借款人或担保人的特定意图,不按行业规范确定评估方法,高估抵押资产评估价值,给银行贷款带来重大风险。

二、中介机构在银行信贷运作中不作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中介机构违规成本低而收益大。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管理,主要还依靠行业协会,对一些违规中介机构的处理偏轻,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经营行通过中介机构转移责任和风险。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有限,业务人员在信贷运作中采取以下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自己的责任和风险——只要在信贷运作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自己就符合业务规范了;——只要为贷款设定的抵押物价值经过中介评估,贷款额度在规定的抵押率范围内,自己就符合业务规范了。带来的问题是:重表面轻实质、重形式轻内容,从而使中介机构在信贷业务运作中的不作为有了滋生的土壤。

(三)银行对中介机构缺乏系统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对于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造成风险损失时,无法追究中介的经济责任,即使追究中介责任,由于中介多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其实际能够承担的经济责任相较银行损失,微乎其微;其次,由于银行业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缺乏专业审查和识别能力;再次,委托中介机构的费用都是借款人支付,中介机构产生了为利益出卖自己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按委托人的意愿出具报告的动机。

三、针对中介机构在信贷运作中存在的风险,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减少风险或损失

(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银行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中介机构不作为,不尽职现象,对于自身无法胜任,确需依靠外部评估的业务,必须明确银行为委托人,相应费用由银行承担。同时完善与中介机构的合同内容,设定责任条款,以降低中介机构的负效应。

(二)加强队伍建设,组建自己的内部评估机构,减少对中介的依赖。首先,面向社会,招收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充实银行队伍;其次,鼓励在职员工参加专业资质考试,将具备专业资质的人才,充实到相应工作岗位。

(三)通过职业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知识水平,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如果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都通过银行内部的机构来完成,是不现实的;所有申请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均由银行承担,也是不现实的。所以,银行应明确区分内部评估和外部审计、评估的业务范围,同时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高度重视实地调查,通过与企业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等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从多个角度相互印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避免虚假财务信息误导决策;通过实地调查、专业评估和抵押物公开交易信息,合理确定抵质押物价值,在设定抵押时,避免抵押物价值被高估。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2)

    一、中介机构在信贷运作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财务审计报告,误导银行信贷决策。

    企业财务报表,是银行分析、评价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重要资料。借款人财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是银行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以及贷款风险的基础。银行通常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接受并积极配合贷款人及其委托人对借款人财务活动、借款使用情况及其他相关事宜进行监督、检查”条款,但由于银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没有能力对企业经营活动或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的检查。通常会要求客户提供经过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作为评价客户偿债能力的依据。然而一些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时,没有按行业原则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甚至与企业串通修饰报表,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从而误导了银行信贷决策。

    (二)资产评估机构随意操纵银行拟设定抵押资产的评估价值,使贷款形成重大风险或损失。

    抵押担保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基本手段,信贷实践中通常会要求借款人对拟发放的贷款提供抵押物,并提交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价值评估报告,而银行则按照抵押物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抵押物评估价值,直接影响到抵押担保贷款的额度。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规定,资产评估计件收费可以按被评估资产账面原值(无账面原值可按评估价值或重置价值)为计费额度,采取差额定率累进计算办法收取评估费用,也就是说,资产价值越高,中介机构收取的评估费越多。加之银行设定抵押物价值的评估费通常由企业承担,导致一些评估中介为了迎合借款人或担保人的特定意图,不按行业规范确定评估方法,高估抵押资产评估价值,给银行贷款带来重大风险。

    二、中介机构在银行信贷运作中不作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中介机构违规成本低而收益大。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管理,主要还依靠行业协会,对一些违规中介机构的处理偏轻,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经营行通过中介机构转移责任和风险。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有限,业务人员在信贷运作中采取以下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自已的责任和风险——只要在信贷运作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自己就符合业务规范了;——只要为贷款设定的抵押物价值经过中介评估,贷款额度在规定的抵押率范围内,自己就符合业务规范了。带来的问题是:重表面轻实质、重形式轻内容,从而使中介机构在信贷业务运作中的不作为有了滋生的土壤。

    (三)银行对中介机构缺乏系统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对于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造成风险损失时,无法追究中介的经济责任,既使追究中介责任,由于中介多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其实际能够承担的经济责任相较银行损失,微乎其微;其次,由于银行业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缺乏专业审查和识别能力;再次委托中介机构的费用都是借款人支付,中介机构产生了为利益出卖自己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按委托人的意愿出具报告的动机。

    三、针对中介机构在信贷运作中存在的风险,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减少风险或损失:

    (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银行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中介机构不作为,不尽职现象,对于自身无法胜任,确需依靠外部评估的业务,必须明确银行为委托人,相应费用由银行承担。同时完善与中介机构的合同内容,设定责任条款,以降低中介机构的负效应。

    (二)加强队伍建设,组建自己的内部评估机构,减少对中介的依赖。首先,面向社会,招收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充实银行队伍;其次,鼓励在职员工参加专业资质考试,将具备专业资质的人才,充实到相应工作岗位;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3)

关键词 中国工商银行 投资价值 相对估值法

一、企业价值理论与估值方法概述

(一)企业价值理论。国外理论基本出发点都是评估企业的预期现金流和折现率、经营业绩和市场能力。主要有约翰?希克斯的价值资本理论主张主观价值理论;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MM理论阐述企业价值和资本价值的关系,认为企业的价值由其全部的盈利能力决定而与资本结构无关。国内理论通常认为企业价值与盈利能力,财务风险、持续发展能力相关。

(二)企业价值估计方法。企业估值目的就是分析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进而进行合理的投资分析和经营管理。企业价值分析法一般有两个:一是相对价值估计法;二是绝对价值估计法。相对价值法指的是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比较简单通用的方法,利用类似企业的市场价来确定目标企业价值。绝对估值法需要估计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由价值理论可知,企业的内在价值主要是由其自身盈利能力决定,同时受财务风险、发展潜力的影响。由估值方法可知,不论是相对价值法还是绝对价值法,都用到宏观和行业分析以及企业自身分析。因此,对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价值分析,本文主要从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分析以及工行基本面分析入手,采用相对估值法对其价值进行分析。

二、宏观环境以及银行行业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宏观经济走向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期走势,GDP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价值变化应与GDP变化一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基础。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至2007年到达顶峰,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GDP增长率下滑,伴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9年以后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增长速度仍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势头强劲。这就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程度通常表现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的程度。通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适当的通胀可以刺激股价的上涨,有利于经济繁荣和企业发展。自1995年以来,我国CPI指数持续稳定上升,通货膨胀温和稳定,这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有一定的提升,对证券市场会有一个好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本国的投资市场,良好的财政、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GDP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方面,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扩大内需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方面,全年5次降息,8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充分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市场,及时阻止全球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蔓延为以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银行行业分析

银行是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殊的企业,对于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呈现特有的特征。

1.银行业的生命周期

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过程,主要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长短不同,对银行业而言,成长期和成熟期相对较长,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已经进入成长期后期和成熟期。而我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制度相对不完善,业务相对局限,处于成长初期。随着我国加入WTO,不断推进利率市场进程,银行业技术不断提高,成长能力较强,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处于成长期的行业投资回报率较高,该时期也被称为投资机会时期。

2.银行业竞争结构

行业竞争格局源于行业内部竞争结构,一般由同业竞争者、供求双方、替代产品、潜在入侵者共同决定。银行业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最终产品的特殊行业,行业集中度较高,虽有来着外资、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但工农中建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处于较高垄断地位。国家政策使得银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替代产品竞争力不强。根据2010年各商业银行资产财务数据,工农中建、交通、浦发、深发、华夏、民生和广发总资产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其中工商银行更为突出,占银行业资产的11%。可见,银行业的垄断程度较高,价值较为稳定。

3.市场供求与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业也趋于国际化,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拓展海外业务,银行集传统存贷业务、支付、汇兑,金融服务于一身提高竞争力。截止2005年,网上银行客户已超过3000万,截止2009年底我国有千余家境外行,境外分行遍布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我国银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

(一)中国工商银行基本面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是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独资银行,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06年10月在上海香港同时挂牌。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第8位,连续五次入围美国《财富》全球500强,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87。工商银行拥有最大的客户群,业务量大,品种丰富,基本覆盖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所有金融产品。

资产负债方面, 2010年底,工行总资产为10.81万亿,比上年增长12.33%,股东权益比上年增加25.38%。2011年底,总资产为15.47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3%,股东权益比上年增加36.66%。可见工行资产业务明显增加,企业价值明显增加。盈利能力方面,截止2011年,净利润为2084.4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25.55%;营业收入为4752.1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6.08%;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达到两位数增长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市场拓展、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信贷投放力度的加大。现金流量方面,工行一直保持较高的现金流量,保证其稳定的经营,对于金融市场稳定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相对价值估计

相对价值估计法包含市盈率分析法和市净率分析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市盈率方法。市盈率法是指以行业平均市盈率来估计企业价值,假设平均市盈率所反映的企业绩效是合理而正确的,用此估价同行业的某企业股票价值。本文采用2012年4月11日12家主要商业银行的股价和市盈率统计,行业平均股价为7.054,平均市盈率为6.77,而工行的股价为4.29,市盈率为7.2,工行的股价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市盈率略高于平均水平。根据市盈率定价模型,按照上市银行的平均市盈率计算,工商银行股票的理论价值应为: ,即6.77 0.6=4.06。按照2012年4月11日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为14.13倍计算,工商银行股票的理论价值应为:14.13 0.6=8.48。

工行银行的市盈率略高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由于工商银行的流通市值较大,目前处于国内商业银行的龙头地位,加之银行行业的营利率比较稳定,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应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高于银行的平均水平。本文认为,工商银行的股票理论价值应在4.06-8.48元之间且接近于上限。可见,截止2012年4月11日,工行的股价仍处于低位水平,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宏观经济背景还是从行业发展状况,都有利于工商银行继续发展,此外,从其当前股价反映的价值情况来看,工行仍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小虎.我国上市银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研究.中国商界.2008(8):26-27.

[2]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56-82.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4)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分析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在充分研究IAS39和我国实际情况后,了财会[2005]14号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金融企业实行。2006年2月15日,在广泛征求《暂行规定》修改意见的基础上,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金融资产减值等账务处理原则都给出了具体的规范。堪称金融会计的基本准则。其他3项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都是《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延伸。4项准则构成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完整框架。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放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核心地位,银行可以以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及时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收益中得到体现。这样能更加真实、公允地揭示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管理量化信息,更加符合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有利于增加市场约束和透明度等等。但是,公允价值的使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同时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一)公允价值获取难度大,运用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在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最可靠的做法是采用市价法。其次是类似项目法,最后才是估价技术法。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性依次增强,获取的难度依次加大。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金融工具并不存在所谓“活跃的交易市场”,这时公允价值的计量就必须依赖于估价技术,但理论上同时要求估价技术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市场输入变量,最小限度地使用主体特有输入变量。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且欠规范,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不够成熟,即使有一些相对有效的交易市场,也缺乏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国在运用估价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缺乏市场参考标准。此外,对于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来说,由于公允价值需要借助于估值技术来确定,而选用哪种估值技术,建立什么样的估值模型,都需要主观判断。既然是主观判断。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判断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于是不同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差异、高管和会计人员道德水平及执业能力的参差不齐等都会影响着公允价值的“公允”,使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银行业绩波动加大

公允价值虽然能够及时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收益中得到体现,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1、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当银行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化时须及时确认。直接计入损益或权益随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必定会导致银行利润波动,加大经营风险,银行业绩的波动的可能性会加大,例如发生未预期的利率变动、资产信用质量严重恶化等。2、尽管新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商业银行提供的理由、事实或依据包含人为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这就加大了监管部门判断或评价这部分收入或损失的真实性或合理性的难度。3、对一些非市场化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确定模型的选择,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三)对市场反应过于灵敏,易于引发金融危机

1、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使得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紧密关联,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到银行的财务报告中,银行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2、我国的工、中、建等原国有商业银行虽已上市,但国家仍是第一大股东,政府对银行业仍存在着隐性或显性的担保。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资本实力有限或者监管乏力的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以期获得高回报。易导致资产的泡沫化。当资产泡沫化出现“风吹草动”迹象的时候,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会将这些金融风险放大,银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由此迅速恶化,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而银行业特有的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就会转换成风险聚积效应,促使投资与信贷活动的终止。同时,政府也会因援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财政开支,从而诱发货币危机。这样,就会同时出现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并相互加强,相互交织,最终加剧金融危机演化的进程。

二、银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虽然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银行业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式所具有的科学性。而且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会计计量属性相关研究的实践进程来看,大多数学者较为认同公允价值计量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合理性,即便在美国目前金融危机的环境影响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仍然坚持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的SFAS157准则。所以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只是一种计量工具,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它在表层将风险资产和负债以一种“公允”的方式反映出来。它虽然对金融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仅仅是一种新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用不当或过度运用而造成的负面效应,不足以构成对它的总体否定。因此,随着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的大量运用,要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地实施。为此,笔者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者、银行业和银行监管机构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会计准则制定部门

在今后制定的准则、规章和指南中,应该强化披露与公允价值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分析和评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每一资产负债项目公允价值获取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原因。由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性质、时间及所处环境不同,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就有所不同,如有的项目直接以其摊余成本列示;有的采用市价法或重置成本法获取;有的则采用现值法或期权定价法取得,所以,会计报表附注应能说明各项目选择某一特定获取方法的具体理由。2、在确定采用某种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后,应列示影响该方法使用的重要因素的具体情况,如在采用期权定价法时。应重点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各基本参数的获取情况等3、重大重估差异及其成因。对一些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差异较大的项目,应重点说明其影响及形成的环境和原因。

(二)银行业

1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提高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加快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而促进整个银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在行业风险管理上,银行业要尽快提高对金融风险进行确认、计量和分析的技术,构建公允价值计价模型系统,统一公允价值来集标准,不断积累计量模型所需的数据信息,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同时,应加快包括会计核算、公允价值计模型等相关系统的改造进程,为全面、有序地推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 建立健全现代风险管理机制

新会计准则强化风险管理导向,公允价值的取得、确认过程就是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过程,银行业应以实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为契机,加快建立并完善现代风险管理机制的步伐。(1)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风险管理部、各业务部门等应分别对风险负有明确的职责,清晰地界定银行所有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被授予的对于风险的限额和定义。单独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使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和交易领域。(2)商业银行应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和银监会有关风险指引的规定,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具备准确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具备反映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状况的管理流动性战略,并且建立识别、评价、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及日常管理流动性的审慎政策和程序;具备与其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识别、评价、监测和缓解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3)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具体的风险报告模式,规范风险报告的格式和传递路径。针对银行业风险披露的现有缺陷,按新准则规定强化商业银行各类风险敏感性和剩余期限的分析过程以及模型计量的假设、前提条件等相关信息的披露。完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纵向报告和横向交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为银行业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三)银行监管机构

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了《银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使用公允价值方法的监管指引》,该监管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时必须具有恰当的风险管理系统,不能用于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金融工具,必须提供关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银行影响的基本信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选择权,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防范其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的危害,银行监管机构应要求各商业银行保持公允价值估价政策的稳定性,除非变更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更精确。此外,银行监管机构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的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控,因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对严格的公允价值估计程序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银行监管与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形成监管合力,严格监督检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借助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推动金融工具新准则实施到位,对于违反会计准则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进行严厉处罚,并向社会公众公告。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5)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分析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在充分研究IAS39和我国实际情况后,了财会[2005]14号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金融企业实行。2006年2月15日,在广泛征求《暂行规定》修改意见的基础上,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对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金融资产减值等账务处理原则都给出了具体的规范。堪称金融会计的基本准则。其他3项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都是《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延伸。4项准则构成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完整框架。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放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核心地位,银行可以以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及时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收益中得到体现。这样能更加真实、公允地揭示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管理量化信息,更加符合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惯例,有利于增加市场约束和透明度等等。但是,公允价值的使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同时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一)公允价值获取难度大,运用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在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最可靠的做法是采用市价法。其次是类似项目法,最后才是估价技术法。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性依次增强,获取的难度依次加大。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金融工具并不存在所谓“活跃的交易市场”,这时公允价值的计量就必须依赖于估价技术,但理论上同时要求估价技术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市场输入变量,最小限度地使用主体特有输入变量。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且欠规范,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不够成熟,即使有一些相对有效的交易市场,也缺乏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国在运用估价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缺乏市场参考标准。此外,对于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来说,由于公允价值需要借助于估值技术来确定,而选用哪种估值技术,建立什么样的估值模型,都需要主观判断。既然是主观判断。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判断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于是不同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差异、高管和会计人员道德水平及执业能力的参差不齐等都会影响着公允价值的“公允”,使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银行业绩波动加大

公允价值虽然能够及时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收益中得到体现,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1、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当银行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化时须及时确认。直接计入损益或权益随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必定会导致银行利润波动,加大经营风险,银行业绩的波动的可能性会加大,例如发生未预期的利率变动、资产信用质量严重恶化等。2、尽管新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商业银行提供的理由、事实或依据包含人为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这就加大了监管部门判断或评价这部分收入或损失的真实性或合理性的难度。3、对一些非市场化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确定模型的选择,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三)对市场反应过于灵敏,易于引发金融危机

1、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使得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紧密关联,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到银行的财务报告中,银行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2、我国的工、中、建等原国有商业银行虽已上市,但国家仍是第一大股东,政府对银行业仍存在着隐性或显性的担保。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资本实力有限或者监管乏力的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以期获得高回报。易导致资产的泡沫化。当资产泡沫化出现“风吹草动”迹象的时候,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会将这些金融风险放大,银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由此迅速恶化,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而银行业特有的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就会转换成风险聚积效应,促使投资与信贷活动的终止。同时,政府也会因援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财政开支,从而诱发货币危机。这样,就会同时出现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并相互加强,相互交织,最终加剧金融危机演化的进程。

二、银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虽然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银行业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式所具有的科学性。而且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会计计量属性相关研究的实践进程来看,大多数学者较为认同公允价值计量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合理性,即便在美国目前金融危机的环境影响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仍然坚持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的SFAS157准则。所以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只是一种计量工具,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它在表层将风险资产和负债以一种“公允”的方式反映出来。它虽然对金融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仅仅是一种新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用不当或过度运用而造成的负面效应,不足以构成对它的总体否定。因此,随着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的大量运用,要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地实施。为此,笔者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者、银行业和银行监管机构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会计准则制定部门

在今后制定的准则、规章和指南中,应该强化披露与公允价值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分析和评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每一资产负债项目公允价值获取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原因。由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性质、时间及所处环境不同,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就有所不同,如有的项目直接以其摊余成本列示;有的采用市价法或重置成本法获取;有的则采用现值法或期权定价法取得,所以,会计报表附注应能说明各项目选择某一特定获取方法的

具体理由。2、在确定采用某种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后,应列示影响该方法使用的重要因素的具体情况,如在采用期权定价法时。应重点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各基本参数的获取情况等3、重大重估差异及其成因。对一些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差异较大的项目,应重点说明其影响及形成的环境和原因。

(二)银行业

1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提高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加快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而促进整个银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在行业风险管理上,银行业要尽快提高对金融风险进行确认、计量和分析的技术,构建公允价值计价模型系统,统一公允价值来集标准,不断积累计量模型所需的数据信息,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同时,应加快包括会计核算、公允价值计模型等相关系统的改造进程,为全面、有序地推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 建立健全现代风险管理机制

新会计准则强化风险管理导向,公允价值的取得、确认过程就是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过程,银行业应以实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为契机,加快建立并完善现代风险管理机制的步伐。(1)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风险管理部、各业务部门等应分别对风险负有明确的职责,清晰地界定银行所有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被授予的对于风险的限额和定义。单独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使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和交易领域。(2)商业银行应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和银监会有关风险指引的规定,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具备准确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具备反映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状况的管理流动性战略,并且建立识别、评价、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及日常管理流动性的审慎政策和程序;具备与其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识别、评价、监测和缓解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3)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具体的风险报告模式,规范风险报告的格式和传递路径。针对银行业风险披露的现有缺陷,按新准则规定强化商业银行各类风险敏感性和剩余期限的分析过程以及模型计量的假设、前提条件等相关信息的披露。完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纵向报告和横向交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为银行业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三)银行监管机构

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并了《银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使用公允价值方法的监管指引》,该监管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时必须具有恰当的风险管理系统,不能用于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金融工具,必须提供关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银行影响的基本信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选择权,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防范其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的危害,银行监管机构应要求各商业银行保持公允价值估价政策的稳定性,除非变更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更精确。此外,银行监管机构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的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控,因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对严格的公允价值估计程序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银行监管与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形成监管合力,严格监督检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借助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推动金融工具新准则实施到位,对于违反会计准则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进行严厉处罚,并向社会公众公告。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6)

一、比较研究

 

(一)财务管理体制比较。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是世界公认最具代表性的独立性高、预算管理严格的央行。美联储是以私有形式组织的行使公共目的的私营银行系统。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政府不拥有美联储的股份,美联储根据自己的盈利而不是国会拨款来运作,美国国会制定的《美联储法案》规定美联储独立于其他部门和政府机构,它财务独立核算。《日本银行法》第六条规定:“日本银行为法人。”日本财务大臣对财务支出报批范围的界定上充分考虑到了日本银行在开展业务、维持机构运作等领域的独立自主性。此外,《俄联邦中央银行法》规定俄罗斯银行是法人,是实行垂直管理的统一集权体系,依靠自己的收入执行自己的支出。《中国人民银行法释义》中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起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独立预算、统负盈亏”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方式体现为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指导下的统负盈亏。

 

(二)会计标准与计量属性比较。中央银行使用的会计标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有限地或基本不进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重估的传统类型;二是大量使用价值重估的类型,即主要遵循国际财务准则的模式;三是欧央行体系使用的会计政策,主要是采取非对称会计处理。第一种类型的突出代表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法释义》中提出人民银行采用收付实现制,强调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账务调整的依据,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不进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重估。此外,日本和印度央行有限的使用价值重估。日本银行的会计政策主要由《日本银行法》(1997年第89号法令)、《日本银行法执行令》(1997年第385号令)、《日本银行法细则》(1998年第3号细则)等规定,指出日本银行应考虑公司会计一般公认原则和日本银行的财务稳健性,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中央银行,其会计政策主要依据印度储备银行法、印度储备银行总则以及印度GAAP,印度储备银行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违约利息、股息采用收付实现制。第二种类型的突出代表是英格兰银行的银行部、美联储的联储委员会和巴西央行。英格兰银行分为两个核算主体,银行部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称“IFRS”)和《英国公司法》(The Companies Act),大量使用价值重估;而发行部执行《通货与钞票法》(The Currency and Bank Notes Act 1928)和《国家贷款法案》(The National Loans Act 1968),两个核算主体会计核算原则均遵循权责发生制。美联储共分三层组织,即理事会旗下设12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美联储委员会的会计报表遵循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对资产和负债使用价值重估,而12个联邦储备银行合并报表遵循《联储银行会计手册》。联储会计标准与GAAP的主要差别在于:公开市场账户(SOMA)中的政府债券以成本计量,不以公允价值反映,不编制现金流量表,美联储自上而下的财务报表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巴西央行从2007年起全面执行国际会计准则,财务年报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报,会计核算基础巴西央行采用权责发生制。第三种类型即欧央行(ECB),采用的主要会计原则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但在谨慎性原则运用方面存在差异,ECB会计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慎之又慎”:对未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损失采用不对称确认原则,未实现损失计入损益,未实现收益不计入损益,而是计入专设的重估账户,体现了中央银行不追求利润的特点。

 

二、启示

 

(一)突出中央银行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中央银行既承担着调控宏观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又主导着货币发行、经理国库、支付清算等金融活动,业务性支出及配套的职能费用随业务量动态变化,财务支出结构与总额具有市场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由财政部门指导中央银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约束性强、弹性不足的特点,与中央银行有效履职的财务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央行资金需求动态变化的要求。

 

(二)会计标准与计量原则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会计核算不改变经济实质,但会计制度运用不恰当可能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财务实力。采用收付实现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标准和计量原则,即使资产的实际价值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没有实际资金的收付,就只能以买卖时的实际支付金额,即历史成本计量;而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各类资产不随市场价值变动相应调整账面价值,不进行减值测试。随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重要性的提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变得越来越明显,按照资产初始购买时的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造成与实际价值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也阻碍了中央银行会计计量属性的改革,使得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各类计量属性无法适当运用,导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偏离,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决策。

 

三、政策建议

 

(一)厘清与财政的关系,改进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体制。参照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央银行法有关规定,考虑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特殊性,提高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自主性,根据人民银行实际需求,遵循国际惯例,建立符合人民银行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供给弹性。借鉴《日本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对财务支出核批范围的界定充分考虑到中央银行在开展业务、维持机构运作等领域的独立自主性。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7)

一、提升现有客户价值中的信息分析方法

本节介绍提升现有客户价值营销流程中的信息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业务案例分析模型与营销活动ROI评估,客户钱包份额测算方法,产品替代字段识别方法,可视化购物篮分析与网络分析。

1.业务案例分析模型与ROI评估

业务案例分析模型能够从客户角度分析营销活动的绩效信息。该模型将用ROI作为绩效指标量化营销活动价值,同时又将回报率分解为成本和收益两部分,其中成本包括前期成本和持续成本,收益主要包括消费增加和客户生命周期增长其中(殷勤凡;郑喜平,2010)。

业务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评估通常有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计算已经推向市场的营销活动价值,判断其是否该持续运行或终止,以及其对后续营销活动策划的指导价值;二是预估正在策划的营销活动价值,决定是否要执行(曲波,2012)。

2.客户钱包份额测算方法

在客户钱包份额的计算中,银行需要利用外部数据来计量客户在整个行业范围内的全部花费。但由于单个银行只有客户参与本银行业务的记录,而并不具备客户的全部数据,因此需要通过其它方法来估计客户钱包份额。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忠诚度计划和过往消费测算钱包份额(周丹菁,2012)。

a.问卷调查测算

问卷调查是获取客户在整个行业范围内的全部花费的方法之一。银行邀请客户参与问卷调查,直接了解客户信息,如家庭总收入,计划用于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金额等。但在实际操作中,问卷的回应率偏低,质量也无法保证。

b.忠诚度计划测算

忠诚度计划类似问卷调查。银行以提供优惠为条件,吸引客户参与忠诚度计划,获取客户收入,职业,家庭等信息,用以估计客户在整个行业范围内的全部花费。

c.过往消费测算

用消费增减代替了全部消费的估算。在宏观经济形势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客户需求出现骤降,说明部分客户已经转向其它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自身银行占有的钱包份额降低了。如果客户需求速增,则说明银行占有的钱包份额增加(周丹菁,2012)。

3.产品替代字段识别方法

设计替代产品优惠促销活动,银行需要知道哪些客户愿意购买新推出的代替产品。因此,银行需要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匹配,找出过去购买何种产品的客户选择了新的替代产品,以此作为目标客户群的筛选标准之一。通常可以使用产品替代字段识别方法。用字母对新产品进行编号,用数字对旧产品进行编号,并合成字段。检测数据库中字段出现频率,频率较高的字段组合为替代产品组合。

4.购物篮分析

可视化购物篮分析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营业柜台的业务记录和网络操作痕迹,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两种产品被一起购买的频率,用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连线表现出来(杨梅锦;吕亚杰,2012)。采用购物篮分析的方法,银行可以很轻松地知道什么产品服务被合在一起购买了。

二、招行提升现有客户价值中的信息应用

本章使用业务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评估,评价招行现行的营销活动价值,展示未来营销活动效果的预测方法;通过研究招行钱包份额的测算方法,测算和监测招行钱包份额,识别开展客户价值提升营销活动的信号;针对两类典型的提升现有客户价值的营销活动,使用字段识别和图表分析方法,判断替代产品促销活动中的产品替代字段,使用可视化购物篮分析和网络分析,识别可捆绑产品。

1.招行业务案例分析模型与ROI评估

使用业务案例分析模型与ROI评估,可以计算已经推向市场的营销活动价值,也可以预估正在策划中的营销活动效果。

(1)现行营销活动价值计算

使用业务案例分析模型,可以对现行营销活动进行价值估计。本部分以招商银行大数据时代下的三个营销活动为例:美国运通卡,千鹰展翼和10元风暴,通过业务案例模型分析和ROI计算,判断这三个营销活动的价值,判断其对后续营销活动策划的参考价值。

(a)美国运通卡

美国运通卡是2010年5月,招商银行与美国运通合作推出的。招商银行美国运通卡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全球旅行及消费。美国运通卡是招商银行借用美国运通在全球旅行服务市场的专业优势,针对高端人群开展精细化营销业务。

(b)千鹰展翼计划

千鹰展翼招商银行在2010年10月正式推出的,主要客户群为创新型小企业客户群,其特色在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新型模式。截至2013年12月末,千鹰展翼计划共吸引17,344户企业,期末贷款余额达1,305.28亿元。为此,招行在全国范围内已授牌成立100家专注服务于“千鹰展翼”企业客户的“千鹰展翼创新支行”。

(c)十元风暴

十元风暴是针对信用卡客户。具体内容为只要信用卡客户使用招行卡消费一定笔数,就能以10元超低价秒杀价值数千的名牌用品。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该活动吸引230万用户参与抢购,派送礼品超过13万份

三项营销活动的利润和成本数据对比,应用到业务案例分析模型中。可以帮助招行测算营销预算开销的最佳途径。具体而言,由于“10元风暴”的ROI最低。尽管数值大于零,若是在招行营销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叫停该营销活动,以实现资源最有使用。

同时,通过现有活动评估,指导新营销活动的设计,通过识别活动共性,对设计新的营销活动有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通过业务案例分析模型,可以发现美国运通卡,千鹰展翼和“10元风暴”三个营销活动都取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在之后的针对创新型小企业的放贷服务,和针对零星客户的信用卡推介的营销活动策划中,招行可以参照这些已有成功模式,同时参考并调整在这些活动中搜集的数据,以预测新活动效果。

(2)策划中营销活动价值预估

银行在设计营销活动时,需要对该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估计。而用于活动价值估计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银行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的营销活动。举例来说,如果银行需要估计一个正在策划的营销活动的价值,那么银行需要从数据库中抽取已有数据的同类活动的成本收益数据,通过适当调,最后估计出策划中的营销活动的ROI。

计算策划中的营销活动的价值,只需在业务案例分析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对前期成本、持续成本、消费增加和客户生命周期增长数据做调整,将调整后的数据带入公式即可。业务案例分析模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不仅能预测现有客户价值提升营销活动的效果,还能预测客户获取,以及客户保持营销活动,的效果。

当然,由于营销活动通常为一次性,并没有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因此基于“保留样本”,“平行市场”,同时综合考虑目标群体和目标市场的差异对即将进行的市场进行预估非常重要。

2.招行钱包份额测算

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上市银行16家,其它非上市的大小银行不计其数。在服务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招行需要较为准确地测算每个客户的真实钱包份额,一旦发现钱包份额下降,即开展钱包份额抢夺活动。

本条基于过往消费对招行钱包份额进行测量。用消费增减代替了全部消费的估算,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如果客户需求出现异常骤降,则说明部分客户已经转向其它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自身银行占有的钱包份额降低了。

用招行主营业务收入扣除存放中央银行和同行拆借获得的利润量化客户需求。通过研究2007年至2013年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发现,在2008年和2012年,招行的客户需求出现两次骤降。2008年经济大环境发生金融危机,所有银行客户需求都锐减,因此忽略不计。而2012年,在经济形式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客户需求减少则是一个客户预警,暗示招行占有的客户钱包份额极有可能减少。招行需要采取措施,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客户钱包份额。

3.招行替代产品促销活动

替代产品优惠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现有产品的替代,主要为升级产品,以实现收益增加。附录三5.2截选的是招商银行客户目前和过往购买的理财产品。用字母对目前理财产品进行编号,用数字对过往理财产品进行编号,并合成字段。通过柱状图比较,找寻频次较高的合成字段。可以看出,目前购买外贸中宝2号优先理财计划的客户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曾经是睿享9号理财计划的客户。基于这一点,招商银行可以在客户数据库中检索识别出目前仍在参与睿享9号理财计划的客户,并向他们推销外贸中宝2号优先理财计划。

4.招行捆绑套餐推销活动

捆绑销售是增加客户单位时间内消费量的有效方法,在策划捆绑套餐营销活动前,银行需要了解哪些产品和服务应该合在一起推销,一起摆放,或者捆绑并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出现。具体可以用购物篮分析法设计产品捆绑。

使用可视化购物篮分析,对银行营业柜台的业务记录和网络操作痕迹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两种产品被一起购买的频率,用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连线表现出来。通过这种的方法,招商银行可以直观地发现什么产品服务可以被捆绑。在购物篮分析中,服务之间的线条类型代表相同记录的出现频率。频率较高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捆绑销售。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受托理财和账户管理服务通常被客户一起购买,而养老金融和留学融资的客户通常也会选择账户管理服务。因此,账户管理服务可以与受托理财捆绑销售,而招行也可以针对养老金融和留学融资的客户有目的的推荐账户管理服务。

在招商银行实际应用中,产品和服务远远多于10件。而大数据软件包不仅能够给出更多的一对一的示意图,还能将关联产品放在更接近的位置。

三、结论

本问研究在银行提升现有客户价值营销流程中的信息应用。本文使用业务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评估,评价招行现行的营销活动价值,展示未来营销活动效果的预测方法;其次,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招行钱包份额的测算方法,选择基于过往消费的测算方法,用以测算和监测招行钱包份额,以识别开展客户价值提升营销活动的信号;最后,本文针对两类典型的提升现有客户价值的营销活动,使用字段识别和图表分析方法,判断替代产品促销活动中的产品替代字段,使用可视化购物篮分析识别可捆绑产品。(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曲波,数字化营销想象[J].中国企业家,2012,21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8)

一、引言

今年元旦伊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开始正式实施,并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这一新的定义更加有利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务中准确和规范的应用。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谓是“命运多舛”。1998年我国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但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又对公允价值予以否定,直至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会计准则体系,才重新确立了公允价值的地位。包括相应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都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属性。

我国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都很小,但公允价值变动对个别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仍产生了较大影响,其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银行业监管成本。金融危机后,我国明确提出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改进工作方面的趋同,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属性对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二、五大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数据的分析

新准则的实施给商业银行报表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两个要求就是对交易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前损益。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金融机构财务数据的缺乏,与此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笔者借鉴丁凌(2007)、刘贵生(2009)、刘敬敬(2011)的研究方法,重点选取2012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见下表),发现我国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很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各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都比较谨慎,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

三、国有商业银行使用公允价值的现状及问题

综合上述分析与其他相关资料的研究,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加真实公允地揭示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信息,有利于增加市场约束和透明度,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公允价值确认计量上具有主观随意性,缺少可靠性

1.现有的估值方法较主观随意,各家银行“各行其道”。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一般首先采用市价法,其次是类似项目法,最后是估值技术法。当市场信息无法获得时,往往采用的是估值技术,而在选用估值技术时选用何种估计模型、如何筛选各个模型中的变量各个银行并不一致并带有各自的主观判断且受到判断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例如,工商银行在2012年年报中披露,估值技术使用的输入参数尽可能都使用可观察市场信息,对于具体使用何种估值技术和如何具体运用估值技术,各家银行年报中均未具体披露。从上述年报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刚开始起步,仅有一小部分资产负债是用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对净利润以及损益的影响也比较微弱,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不可回避的趋势,所以如何改善估值方法十分重要。

2.金融资产分类较随意。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中,都无一例外很详细地披露了关于金融资产的划分办法,但是也都说明了在具体的划分中带有管理层的主观判断部分,特别是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赋予了银行“公允价值选择权”(fair value option)。它允许管理层对任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使得不同银行管理层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更加带有随意性,以避免过于直接用公允价值体现金融资产的状况。就笔者的数据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比例要远远大于金融资产,如建设银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占比例为94.56%,而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占比例仅为3.72%,相差悬殊。尽管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会将原先在所有者权益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避免因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损益造成的冲击。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金融资产分类的管理制度,缺乏会计信息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公允价值信息收集处理不及时,缺乏市场条件

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非流动性、非理性和非活跃性的“三非”市场特点,在公允价值信息的收集方面,我国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仍然不高,市场信息网络化程度不高,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建设水平仍在较低水平,这些市场因素造成银行会计部门与市场信息不能实现网络并行,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也不能做到及时可靠,这会大大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所以,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创造一个保证公允价值运用的可靠、公允的环境很有必要。

(三)监管部门工作有待改进,相关方面缺乏相互合作

目前,我国有关机构已经考虑在现有监管指标基础上加入逆经济周期指标,从动态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覆盖率、差别化流动性比率和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逆周期监管,但如何更好地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还需要商业银行、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及金融监管三方面合力商讨,紧密合作。从目前情况来看,三方面合作力度不够,在这一问题上出台的措施也较少,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四、改革公允价值在国有商业银行运用中的对策

(一)完善估值方法,提高可靠性

针对估值方法的完善,国际国内学者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如动态损失准备金制度,另外在银行内部也要建立符合要求、独立的公允价值核定部门来确定年报中公允价值的使用。该部门应由有丰富金融行业经验的专家组成,它独立于业务部门,专门从事估计模型的研究,为甄选各个变量提供可靠的智力保证。

(二)建立统一的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内控机制

由于金融资产负债划分的主观随意性,各个银行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大大影响了公允价值的运用,所以建立统一的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内控机制刻不容缓。首先,要将各个程序明确为成文制度,便于更好地确认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科目或者交易;其次,要完善管理风险的政策和估计政策,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要作出合理预期,同时避免大量管理层依据自身利益而对金融资产进行随意分类;最后,要内外部共同定期对商业银行使用公允价值的情况进行反应及汇报,时时监督其对银行财务状况和盈利表现的影响。

(三)加快网络化建设力度,为公允价值运用创造良好市场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收集、确认、计量报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在这一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举例来说,银监会将在 2013 年着力开展银行监管报表扩展分类标准的更新和实施工作,搭建银行业 XBRL 格式财务信息系统,从财务角度发现和防范风险,提升银行监管效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必将惠及公允价值的运用,为其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四)监管有的放矢,实现三方紧密合作

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应该保证有关监管指标审慎合理,认真研究会计准则变化所带来的监管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要避免隐性担保,有的放矢让国有商业银行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积极探寻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办法,而不是依赖于政府提供的温床。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更要起到带头作用,积极与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监管部门进行紧密合作,探索运用公允价值更好的办法。

五、结束语

国际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一些缺陷及隐患暴露出来并被过分地放大,这引起了国内外会计界人士的质疑,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应该认识到会计理论研究终将遵循精致证伪主义方法论、完成以公允价值会计取代历史成本会计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变革。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是大势所趋,作为重大影响到国家经济稳定的金融业,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的运用和推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更需要公司治理、风险管控、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等诸多配套制度建设。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实施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冲击,所以要在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探索建立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而不是将它作为任何经济危机的“替罪羊”。

参考文献:

[1]牛成喆,王静,张珂.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J].财会研究,2012(11).

[2]刘敬敬.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J].财会研究,2011(06).

[3]尹带平.关于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现状与完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5).

[4]李一硕.XBRL国际舞台的中式舞步[N].中国会计报,2013(01).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9)

二、文献综述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最早对经济利润进行表述的,其在1776发表的著名的《国富论》一文中就对经济利润进行了如下的表述,即“财富的增加”,以后的经济利润的定义大多围绕此观点进行丰富并发展。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890)提出了剩余收益的概念,认为一家公司要能够实现盈利,除了要对经营成本进行必要的补偿外,还必须对资本成本进行相应的补偿。基于剩余收益的概念,Ohlson对待评估公司的市场价值做了进一步分析,并且结合时下新发展的会计理论,将净剩余关系这一财务评估领域的新论点引入了模型中。

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构筑商业银行的价值构成理论,让人们更好的把握商业银行的价值构成;能够促进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层次的提高,为投资者以及商业银行的并购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及理论依据;便于商业银行的正确经营策略的制定,确保准确决策建议的提供;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国家金融市场的平衡稳定是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对建立整个金融市场都至关重要。而公司的股市价值以及其与自身价值的符合程度则是能否形成市场信心的关键。因此,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评估研究商业银行的价值,对促进市场发展、加强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判断和认知、确保整个金融市场实现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研究与建立

(一)剩余价值收益的定义 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890)提出剩余收益的概念表明,一家公司要能够实现盈利,除了要对经营成本进行必要的补偿外,还必须对资本成本进行相应的补偿。

(二)模型的变量定义 具体如下:

(1)主营业务所得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直接关乎到整个企业市场占有率,能够充分体现企业规模和实力。目前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收入,非利差收入在整个行业所占的比重普遍不高。

(2)资产利用率AUi。商业银行的资产利用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定量资产所实现的收入,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也能从侧面被反映出来,具体的计算方法为:资产利用率=(营业收入总额/银行资产总额)*100%。银行的资产包括短期贷款(投资、周转快、收益低)、长期资产(期限长、收益高)以及非盈利性的资产。在经营中,每一类型的资产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银行资产进行适当的管理能够保证其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提升ROA指标,给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这个也是剩余收益的主要来源。

(3)净利润率PMi。净利润率代表着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水平,企业获利程度就通过该数值的高低来衡量,其具体计算方式为: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率/100%。由此看来,对服务定价以及资产的规模进行合理地扩张以实现收入的增加,将开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去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开支增长速度,能够实现对高商业银行净利润率的提高。

(4)权益乘数EM。权益乘数,所有者权益乘数,又被称作股东权益乘数,代表着一家企业总资产额比权益总额的值“资产总额/权益总额”。从这个会计指标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企业总资产与权益资产之间的关系,企业负债越多便代表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三)剩余收益模型的改进构建 基于剩余收益的概念,Ohlson认为对一个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的关键在于剩余收益,通过动态信息模型的构建实现对剩余收益的预期,进而对剩余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进行改进。在经过改进后的模型中,公司未来的盈余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个指标对财富的创造就是整个企业的价值。在他的观念中,觉得投资者并不是根据股利政策,而是根据企业能否创造价值而进行股票的投资。在整个会计理论发展史上,这一模型的出现无疑是一座里程碑。Lundhofm就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评价:表面上剩余收益模型似乎并没有对会计指标给予太多的重视,但是构成现代会计却离不开它。下面将展述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基本形式:

首先将清洁盈余会计联系带入整个股利贴模型,其公式如下:

V0E=E (1)

将上述公式进行数学转换,可以通过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以及未来剩余收益的价值之和将公司的股票总价值表达出来,便得到如下剩余收益评估模型:

V0E=BV0+E (2)

式中,Ni-r-r×BVi-1表示公司在i-1到i这一期间所得净盈余减去资本成本之后,即剩余收益,设为RI,得如下公式:

V0E=BV0+E (3)

RI即为Ohlson所定义的剩余收益,它是剩余收益模型的核心,表示为净盈余去除公司权益后的资本成本。

以股东自身的角度对公司价值定义,该剩余价值模型较为细致地考虑到了已获得资产以及剩余收益价值的关系。从现代金融学的角度来讲,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即某资产的现有价值能够带来足够的预期现金流入,代表着利率以及其他风险方面的补偿。以财务学角度来看,会计学中关于资产一词的定义,即“资产是一个企业已经获得的,而且能为该企业带来一定预期收益的资源。”该定义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中也被认可。

四、实证分析――以浦发商业银行为例

普通的商业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则以其良好的理论基础、实际可操作性成为对商业银行剩余价值评估的良好选择。模型中所需要的数据,在对现有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一定的分解后便可以获得。从我国会计政策以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要求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专营化是选择企业目标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一特征上,浦发银行充分符合。从1999年的上市至今,浦发银行已经有了14年的历史,其财务数据不仅被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且使用到的财务数据都是经由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一)主营业务所得收入 浦发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占其总比重的90%以上,手续费收入则占很小的比例,约3%左右。但这一比例的上涨幅度很大,这是由于浦发银行积极实现业务转型导致的,其目前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定义主营业务收入为利息收入与手续费收入的和,选取2006年至2012年的主营收入作为统计数据,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得到主营收入增长率,具体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可知浦发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均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增长率较好,根据这些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浦发银行主要收入增长率表,如表2所示:

为了更直观的比较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动态形式,根据表2 的数据将其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历年来浦发银行的主营收入增长率,大多数围绕25%的基准上下波动。从浦发银行公布的财务分析报告中可得知,2007年至2012年,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7.12%。从2007年到2008年这一年,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由当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数据波折跟实际情况相符。

(二)资产利用率AUi 对浦发银行的资产利用率AUi进行计算,本文以2006年至2012年的主要业务营业额和总资产为源数据,计算资产利用率的水平,如表3所示。

从表3计算得知该公司的资产利用率平均水平为3.11%,所以假设浦发商业银行的资产利用率为3%。

(三)净利润率PMi 净利润率PMi这一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能力和费用管理水平,以浦发银行为例,其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从历年来净利润率PMi可以看出,数据的波动范围在18.65%~45.28%之间,平均利润率为34.75%(图2)。从银行业整体的持续增长性来,我们可以和GDP增长率进行比较,根据笔者历年来的研究经验,净利润率多围绕GDP增长率上下波动。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较大,对全球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浦发银行却未受波及,其利润率不减反增。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发现这还得归功于2008年政府采取的积极的宏观财政政策目标(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包括新税法税率的推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个企业的实际承担的赋税大幅度下降,且所得的税费跟前年相比都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这些正是导致浦发银行税后利润仍然呈上涨状态的原因。根据稳健会计的原则,假设2012年以后净收益率保持为历史平均水平35%。

(四)权益乘数EM 这个会计指标反映了权益资产和企业总资产之间的关系,若企业负债越多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便会越大。关于浦发银行历年来资产权益乘数的统计和计算如表5和图3所示。

权益乘数表达的是融资的政策选择,是对利润进行刺激的重要因素。权益乘数的倒数就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其代表着银行经营以及风险指数的稳健程度。在《巴塞尔协议》中,对资本充足率有规定需超过8%以上,而核心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超过4%以上。除此之外,资本充足率因为其乘数作用,可以对企业的资产收益以及损失起到放大作用。总之,实现盈利翻番的重要手段便是对资本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尽量选择对高成本股东资本的使用,多用低廉的长、短期借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对商业银行的剩余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评估一直都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原来剩余模型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通过杜邦分析法对财务变量实行向下分解,确定了浦发商业企业价值的三个重要变量:主营业务收入Si,资产负债中的净资产BV0,未来的资本收益率ROEi,ROEi又能用同期资产的利用率AUi、利润率PMi、权益乘数EMi-1三者综合起来表示。净资产BV0、资本收益率ROEi表示企业未来剩余收益的盈利能力,是整个公司的价值驱动要素。若公司加强其净资产和超额盈利能力的水平,那么便可以获得超额盈利的业务增长率,时间越长公司的股票价值便会越高,相反则越低。

(二)相关建议 笔者结合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活动,针对银行的经营和财务活动认为主要应该注重下面几点:第一,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法则对于我国上市银行具有可行性,跟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相比,其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部分缺陷有弥补作用,无疑是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优良选择。折现率对银行的价值评估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它接近增长率的时候。影响估计精准度的权益的高灵敏性因素主要为资本成本取值。所以,银行可以通过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以提高银行的价值。且银行的永续增长率跟估值结果相比,其敏感度更高,整个估价的准确程度也与其合理性密切相关。第二,一直以来,剩余收益模型的建立离不开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基础,鉴于我国的市场还不完善这一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在采取此模型作为价值评估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经济环境,对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做适当的变动。首先,要注重资本市场的完善。改革开放之后,尽管在总量和结果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到现在为止,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司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完善、信息不够透明准确、公司上市缺乏相应的应对性计划方针等。这些问题会使剩余收益的计算出现巨大的偏差,也显示着市场的不成熟。合理健全的交易场所迫切需要建立,整个上市公司的基本结构需要改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需完善。对股权资本实行相应的风险补偿。RI确定股权资本成本,必须以半强式或者强式的有效市场存在为前提,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成熟,投机氛围很浓,是典型的弱式有效市场。因此在对剩余收益估价的过程中,不应当利用资本定价模型得出的股权资本成本,而应当用可行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替代,除此之外也应当充分考虑利率波动性对现有的折现率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中的风险补偿。其次,商业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也亟待提高。目前我国的四大银行的前身均是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后,商业银行需要实现功能除了有利润经济功能外,还有政府赋予的社会功能,因此,要想降低社会因素对其自身价值的影响,就必须提高其独立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曹玉贵:《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2]戴维・ 弗里克,曼雅各布・托勒瑞德,孙茂林等译:《公司价值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Ohlson J A. 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1(2): 661-687.

[4]高印朝、于渤:《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第2期。

[5]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10)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低估值;成长性;潜在风险因素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7月A股上市,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均已登陆资本市场。近几年,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上市商业银行利润总额和利润增长率均大幅上扬,而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双降,给投资者交出一份靓丽的财务报表。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自从08年股价攀至顶峰后,上市商业银行的估值水平一路走低,市盈率与市净率均以跌入历史底部。这似乎与商业银行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相背离。本文希望探索其背后的奥秘。

一、上市商业银行估值与其经营业绩的偏离

企业的价值有两个概念: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帐面价值可以视为会计准则核算的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会计准则总体上讲是以历史成本为标准的,并不能充分揭示资产的质量,无法体现企业的未来。市场价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价值评估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高杠杆的行业,总资产收益率比净资产收益率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而在资本市场上,市净率指标比市盈率指标更不易受到会计操纵,更能反映资本市场的评价。

为研究上市商业银行估值,本文从上市商业银行中选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五家银行为样本,采用总资产收益率、市净率等指标分析。

(一)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上市商业银行经过上市融资补充资本后,受益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完善和中国经济整体持续高增长的正向影响,其业绩持续高增长,总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

(二)市净率分析

市净率作为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一个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有所付出,即有回报”,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寻求哪个上市公司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高的产出。市净率这个指标通常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也就是说,市净率通常是资本市场用来寻底的指标,广泛应用于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时期。本文选取了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近十年的市净率指标作图如下。

除了08年奥运会之前两年股市的疯狂之外,银行业近十年的整体估值水平稳步趋降。现阶段,银行整体估值不管是横向与其他行业板块相比,还是纵向与银行板块自身对比,均处于历史底部,甚至有银行出现破净的情况,这与08年政府大规模刺激政策后银行大幅的盈利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本文认为,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反应的是银行业的历史业绩,而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和盈利水平并非同步显现,因此财务指标有可能低估银行业的风险;而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的估值是基于其未来收益,自然会考虑银行业经营的潜在风险,因此这是两者对银行业经营评价出现明显偏差的基本原因。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因素

由以上分析知,商业银行较低的估值水平难以用财务分析或者财务比率的因素解释。由于资本市场是根据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预期的定价,因此只是分析财务报表即历史的经营业绩难以有效评判银行估值的高与低,需要考虑财务报表未反映的银行业经营的未来风险因素。本文集中讨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和经济减速风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近三年集中到期

高悬在商业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1年初的云投债违约事件震动了城投债市场,也揭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的冰山一角。云投集团一家的贷款总额即为千亿元人民币,而整个中国银行业2011年拨备和盈利大约各为万亿元人民币,融资平台贷款对银行的盈利和资本侵蚀能力可见一斑。根据国家审计局2011年6月27日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2011-2013年是地方债集中到期偿付的时期,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很大。

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幅增长,资本充足率稳定,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或降或者微幅上升,但这难以打消投资者心中的疑虑。今明两年面临地方政府换届造成还款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疲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抵押物价值下降,另外GDP高速增长难以维系,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成疑。考虑到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投资收益回收时间长,导致资产负债表错配,现金流覆盖是个难题。对银行来说,地方债违约与债务重组风险并存。

(二)经济减速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最近的全国两会传递出声音,政府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至7.5%,十数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速度调至8%以下,这是个明显的信号,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国经济近十年内外失衡,资源、环境与人口压力巨大,在不平衡中完成了高速增长的十年,积累了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重建的关头。调整期必然面临经济减速,然后的稳步增长才是可持续的。但显然银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特殊时期的大量放贷此时会面临压力,即受累于经济减速,新的优良资产来源减少,旧的资产质量下降,双重风险导致银行坏账增加,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银行未来两三年资产负债表凸显颓势是个大概率事件。风险巨大,成长成疑,投资者“低估值”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三、小结

经过新世纪后主要商业银行的坏账剥离与股份制改造上市,中国商业银行迅速走出了上世纪末的“技术性破产”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是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动的银行贷款规模超常规增长,为新一轮可能的银行危机和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不同于上世纪末,此次危机中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已给出了评价——所谓的“低估值”。银行业危机根源于政府对银行干预的软约束,受控于政府的银行容易出现风险,日本银行业即是前车之鉴。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改革,即确立政府的权力与责任边界,政府的行为应自制且有必要的监督约束,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做出决策。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讲,最大程度地坚持自己的商业准则是对储户和整个经济体负责的表现,也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杨青丽.国际银行业估值:确立中国大银行估值水平[N].中国证券市场导刊,2004(42).

[2]王晓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2010.

银行理财估值方法篇(11)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企业动态价值;案例研究

Key words: corporate valuation assessment;dynamic corporate value;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01-02

0引言

企业投资价值是企业资产、产品和服务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赢取价值的能力。在项目投资过程中,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退出,都需要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然而传统的会计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地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指标基础上的财务业绩并不等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同样,企业的实际价值也并不等于企业的帐面价值。本文试图就某汽车项目收购过程谈谈企业动态价值评估的操作技巧。

企业动态能力与动态价值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李卫红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围绕企业价值创造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获取无法复制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说,支撑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不是某种静态能力,而是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囚素。如何通过动态能力的演进提升企业的价值,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

1项目简介

河南S市一个汽车贸易集团欲收购一家品牌商用车3S店,该店由于经营不善已停业近八个月,该店位于A市新区汽车销售区黄金位置,是严格按照品牌厂家要求建设的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和服务为一体的3S店。该店占地35亩,与产权单位签订10年用地合同。原投资人因个人原因选择业务转型退出汽车行业,该店建设投资120万元,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28万元。为不影响该品牌汽车的声誉并保证收购方的顺利经营,银行愿提供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支持以弥补收购方的交易损失。出售方要求收购方代偿128万元的银行贷款本息并提供60万元的员工疏散和建设施工尾款等善后费用。

2项目分析

本项目从传统静态价值评估角度看,应该是一个负价值项目,因为店面价值如果不继续经营肯定跌价无数,收购者接收项目首先要代偿银行的贷款本息。土地只有租用权没有出售权也不能得到升值收益。但企业价值评估应结合项目对收购单位的整体贡献和价值做全面评估,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动态价值评估与传统的单项资产评估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价值分析和动态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或项目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来评估企业价值或项目投资价值。既要测算目标项目或企业的财物价值,又要考虑目标项目或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机会价值。现在看收购方的情况,收购方本身为汽车贸易集团,获得品牌厂家的经销权将方便该集团在S市和A市两地的市场拓展,5000万平价贷款额度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能够从现金流上为集团提供很大的支持。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可比市场价节省贷款利息15~20%,同时,本项目的成交将为该贸易集团赢得第二家品牌商用车的经销权加分。此外,受基础原材料和建筑施工成本提高的影响,新选店址建店,会比收购现有品牌店投入高出30%以上。综上所述,项目价值尽管未能在财务记录上体现,但可能在实际经营中变现的价值对并购交易更有意义。

3项目投资价值评估的操作步骤

3.1 财务信息与经营状况调研本项目的收购决策之前,收购方调阅了原经营者的品牌经销商资质、投资证明和财务报表,确认了项目截止当时的应收应付账款和银行税务信息,并要求出售方书面承诺对收购后发生的店面建设、装饰装修及员工工资拖欠承担全部责任。

3.2 利用资产负债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通过资产负债表将原公司会计人员所记录的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历史价值与它们的市场价值等同起来。这种方法适合与出售方讨价还价,是项目或企业并购中常用的手法。

3.3 确定内部评估参数在遵循常规价值评估准则的基础上,本项目决策组创新性地引进了动态价值评估法。动态价值评估就是综合项目的财务记录资产价值和可能变现的机会价值确定项目的商业投资价值。在本项目中,机会价值体现在目标项目对收购方提供的品牌准入价值、市场准入价值和银行贷款成本让渡价值。这三项指标的和远远超过财务记录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交易成本。

3.4 力求多赢的项目策划在融资或项目并购时,企业要立足双赢或多赢,做出公平估值,新老投资者不要互相倾轧。本项目的达成使出售方、收购方、关联银行和品牌厂家都成为赢家,可谓多赢的游戏。

4结论

项目价值或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项目价值评估不能脱离投资主体和投资动机与背景孤立地评估值与不值。在商业项目价值评估中,应当建立专业人员主导、财务人员配合完成的价值评估团队。在现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并充分考虑动态价值因素,构建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兼顾的企业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对创新价值评估理论、丰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张艳纯. 企业价值评估贴现模型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5,(02).

[2]周筠梅.关于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寻[J].商业经济,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