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2 16:34:57

一体化经营模式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1)

拓展实训基地功能、挖掘实训基地资源、融合教学与经营管理一体化、打破教师身份界线、承担实训基地经营管理指标任务、吸收学生参与经营管理链条等教学、管理的多个方面,这种新模式赋予了高职院校教师更多的角色内容,使其由单一的教学能力向能教、善做、精管多元化能力延伸,新形势下,加强专业教师文化内涵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物质文化体系构建

1、教师形象塑造。酒店是一个对外服务窗口,整齐得体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是赢得客人的良好印象必要条件。在培养“三师型”教师时,酒店管理学院从教师职业素养塑造起步,按照酒店礼仪要求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一是在教学及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按照酒店基层管理岗位着装要求统一服饰。二是在以教师角色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渗透酒店职业行为习惯,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

2、职业环境营造。酒店管理学院目前拥有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师多元化角色的转变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在教师办公区域进一步营造职业氛围,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展示厅,张贴世界各知名酒店的图片及服务理念。

二、制度文化体系构建

1、项目部运营制度。酒店管理学院在“教学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下,将酒店的经营功能与及教学功能进一步相溶,依据酒店运营模式,结合学生的三大核心就业岗位,构建饮项目部、客房项目部、经营管理项目部、拓展项目部及综合办公室五部一室的组织体系,在运转过程中,采取项目部运营制度,各项目部针对性地负责实训基地的接待项目及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

2、教师顶岗实习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和顶岗实践,根据项目组的划分,所有教师轮流进行相应部门经理的岗位挂职实践,实施部门经理负责制,制订部门经理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分解经营任务指标,使得教师真正融入到酒店经营过程中,体验职业经理的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增强职业能力。

3、教师学徒制度。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酒店管理学院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采用了学徒制,每位教师根据顶岗岗位,拜行业专家为师傅,促进教师对标岗位。

4、实训基地例会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采取周例会制度,由各实训基地副总经理主持,作为各部门的值班经理----教师根据所在部门一方面对近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着重介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例会制度,强化教师经营管理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促进教师的思想、行为更快地向酒店人这一职业角色转变。

5、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经营一体化中的多元角色,决定了教师考核的多元化。酒店管理学院对教师考核形式和内容上打破单一的教学考核,实施组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1)教学质量监控。成立专门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学期初对课程标准的制定、授课计划的编制、单元设计的编写进行检查,学期中对所有任课教师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

(2)实践指导质量监控。酒店管理学院对教师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其目的一方面实现由关注教学功能到教学经营管理的齐抓共管;另一方面实现由常规性教学监控到教学和组织绩效考核的齐抓共管。为此酒店管理学院引进酒店质量监控体系,查找问题成因,积累实践案例,增长实战经验,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能力的转化,改变单一技能实训功能,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促使酒店管理学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提升教师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为教师向“三师型”转变,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期末综合素质考核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每学期末对教师进行综合素质实施量化考核,包括专业技能、岗位管理知识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6、教师培训制度

培训体系的建立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练、引、走”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1)练内功。酒店管理学院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包含高职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职业教育、实战演练、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培训指导。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掌握核心技能的标准,挖掘掌握核心技能的技巧。实施教师管理岗位挂职措施,要求教师按照企业标准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搜集整理案例,对起因、经过、解决办法归纳总结,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进来。引进企业专家讲解酒店发展的行业动态,使教师及时了解酒店发展的变化和趋势,及其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

(3)走出去。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酒店管理学院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以石家庄为核心,建立京津冀三维型校外酒店实训基地体系,协议单位共有20家左右。校外实训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岗位的同时,根据酒店管理学院教师实践教学安排,也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实习岗位,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经营管理意识和水平。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2)

韩山师范学院烹饪专业从2005年9月开始,探索烹饪专业“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至今己经三年多的时间,已建成的该类型的校内教学基地有两个,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经过烹饪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这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己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1.烹饪专业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烹饪工艺技能的新型烹饪专业人才。烹饪职业的本身就包含了对技能的要求,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效果。烹饪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训教学、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堂实训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摩练习的方式进行;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或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联合育人的方式进行。

1.1课堂实训教学的不足。

课堂实训教学是烹饪专业整个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技能要求的强度来看,课堂实训教学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课堂实训教学的课时量不足,这一问题是很多烹饪类高校都存在的,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而且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理论基础课占整个课时的比例不小。二是烹饪是一门复杂学科,虽然学生经过了观摩练习,但是要一次性就能掌握实训课上教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困难。根据调查,只有两成的学生能够掌握实训课上教师讲解的全部内容,大部分学生只能掌握到教师讲解内容的60%―75%,学生要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教师讲解的内容就必须通过多练习,但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操作,就会给学生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压力。三是“演示―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灵活、变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环境缺乏仿真氛围。

1.2校外实践基地的不足。

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形式对专业的建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对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1]校外实践基地都属于经营性的企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也限于基本技能的操作,而且企业员工无法像学校教师一样主动积极地指导学生实习,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实习的效果不理想。

2.建立“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优势

借鉴国际旅游学院的经验,建设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学与经营相结合,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建设方案,有利于创造新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近距离接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专业建设方案,这对我国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1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通过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的“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学生能及时地消化和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可以边进行课堂学习边进行实际操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或校外实习所不能达到的。

2.2可以弥补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实践基地进行的“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大大增加实践机会,有效地弥补在实训课时量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以组织学生进行经营性顶岗及岗位轮换方式进行,可以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接触大部分岗位,并逐步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职能要求。

2.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利用制度建设和岗位考核,逐步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根据“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开展的需要,为烹饪专业学生设计了炒锅、砧板、蒸笼、打荷、水台等不同技术岗位,通过岗位转换使学生操作技术更加全面和熟练,为培养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烹饪工艺技能的新型烹饪专业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4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师资素质与能力水平是高等教育水平衡量的标志,烹饪高等教育的落后与其薄弱的专业师资是相一致的。[2]烹饪专业的师资对文化的层次和实操的技能要求较高,年轻教师通过轮流进入校内实践基地挂职,能够加强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的情况,另外也能够锻炼教师的应急、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这种轮流挂职的方式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3.“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

3.1创建“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条件。

“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学校内建立一个带营业性质的实践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以教带产、以产促教、产教结合的目的。开展的主要条件包括:带经营性质的校内实践基地、岗位指导教师、新的课程表。

3.2明确“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烹饪专业新型人才的需要,可通过“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边学边实践的方式,在校内实践基地从低层次岗位逐步向高层次岗位的顶岗实训,实现学生在毕业前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3.2加强“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个人卫生、食品安全、原料存放、岗位考核、消防安全、原料采购等一系列相关制度,通过制度来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岗位轮换。

3.3细化“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

3.3.1确定在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及进程,使各项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及经营过程中学生顶岗所需的各种岗位职能教育。目前韩师烹饪专业拥有“教学―经营一体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两个,分别为烹饪教学饭堂、烹饪教学餐厅,烹饪教学饭堂的消费群体为学生,而烹饪教学餐厅是学校接待的主要场所,消费的群体主要是学校的嘉宾及本校的教职工。烹饪专业一年级的学生首先在较低层次的烹饪教学饭堂进行经营性顶岗和岗位轮换,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岗位的基本技能。通过烹饪教学饭堂所有岗位考核的二年级学生,进入烹饪教学餐厅进行经营性顶岗和岗位轮换,以经营教师演示过菜点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促进学生对菜点的消化和吸收,并鼓励和带动学生创新菜点来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3.3.2增加对学生的指导力度,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技术能手担任校内实践基地的一线指导工作。通常情况下每个岗位一名教师,以确保学生在“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质量。在编教师采用轮流挂职的形式进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负责指导学生和学生的岗位考核工作。

3.3.3打破原有课程表的模式,编排符合产教结合的新课程表。为了使正常上课时间和在校内实践基地操作的时间不重复,原则上上午3、4节课和下午7、8节课不排课,学生正常上课时间为第1、2、5、6、9、10节课。

3.3.4制定考核的内容。考核是贯彻“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是检验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从低层次岗位晋升高层次岗位的有效依据。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岗位技能考核,考核内容由岗位指导教师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4.“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

4.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更加牢固,职业技能更加熟练,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也得到明显提高。2006年10月,韩师烹饪专业组队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厨师节获团体“特金奖”,学生张伟韦参加热菜比赛获个人热菜“金奖”;2007年11月,韩师烹饪专业组队参加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烹饪大赛比赛获团体“银奖”;2008年6月韩师烹饪专业有3名教师和37名学生通过中国烹饪协会的选拔,赴京参加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工作,并获得了中国烹饪协会北京奥运会餐饮项目临时团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管理奖”,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金厨奖”。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教学―经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2优化师资结构。

烹饪专业教师与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外聘教师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重新构建一支结构更合理、力量更强大的教师队伍。

4.3增加专业的宣传力度。

韩师烹饪专业的烹饪教学餐厅作为韩师接待来宾的主要场所,接待了许多知名校友及嘉宾,不但经济上为学校创收作出贡献,而且通过这些客人带动了烹饪专业的宣传,提高了韩师烹饪专业的知名度,促进了烹饪专业的发展和招生。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3)

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给烹饪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衡量烹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往,我校过于注重理论化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毕业生空有职业资格而缺乏岗位实践能力。当烹饪教学脱离实践,既不能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通过实践技能培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创新能力。鉴于此,我们的烹饪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黑板上炒菜”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技能培训内容。

烹饪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烹饪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减少实习材料等教学成本投入。烹饪专业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烹饪教学成果,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1 模式定义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在烹饪教学中,以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以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一定技能水平、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范式。

2 操作程序

2.1 建设烹饪实验室,提供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的硬

件设施的配备,如烹饪实验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在不断完善烹饪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配备(包括烹饪机械设备的购置)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同时要体现实验室的教学功能,确保实训课程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在实验室的格局和场地选择上,也要综合考虑其生产示范及创收功能。

2.2 调整实习、教学比重,制定实习计划 传统的理论教学比较注重国民基础素质的培育,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而职业教育侧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因此必须定期开展实训课教学。1993年,国家教委会职业技术教育司编订了烹饪专业教学计划,实训课程安排与教学理论课程的比例超过3:1。有些学校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这一要求。在实验室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掌握现阶段地方饮食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后,可参考教学大纲对实训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比如,相应增加面点制作技术的教学内容及课时总量为356课时,实习课程为250课时。由此便能确保所有学生的实训时间。此外,由于烹饪专业实训课要求连贯,因此建议实训教学课程3节连上,这样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同时能很好地将实训课程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确保教学效果满足预期要求。

2.3 班级分组 为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可考虑分组教学,把40人以上的班级分为两组开展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和面点制作技术,同时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每周由两位教师轮换负责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学生人数少,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能比较到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4 组织教学,与生产经营结合 烹饪技能的训练所需要的真实原材料,如各种动、植食物等,具有易损、易变质、价位高的特点,进而构成比较高的训练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些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食用品。因此,可以把实习训练与生产建立联系,进行对接与藕合,延伸产业链。通过生产、销售、生产的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赢,进而增加了学生的实习训练机会、提高了熟练程度。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模式

3 模式的成效

3.1 教学质量方面 通过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是烹饪专业适应市场化需求做出的调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给予学生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采用该教学模式开展烹饪课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学生动手能力强,技能熟练,深受单位好评。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100%。②学生综合能力强。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能力,拥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强,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3.2 教师业务水平方面 对产学进行一体化研究,通过整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技能水平。在新的产学教学模式中,突出教师在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中的职能,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学校内部形成教学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3.3 社会影响方面 通过开展便民服务工程,为市民制作各种丰盛的点心,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自身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有了技能的展示和自我推荐的机会,而且深受好评。借助举办技能节,邀请全市各大宾馆的领导参观指导,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使得学生的技能更加符合用工单位的需要。

3.4 经济效益方面 在烹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实践实习都要用到原材料,对于学校来讲,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教学开支,通过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实习、生产、经营进行资源整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解决了烹饪教学和实习的费用问题。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可以完全保证教学、实践实习的开支,甚至出现盈余现象,利用盈余为学校添置一些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室的教学条件。

3.5 实验室功能方面 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实验室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社会服务功能、教学功能、生产示范的功能、创收功能都得到展示,使得实验室的使用率超过90%。通过对教学训练任务进行市场化经营,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一个和企业充分结合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效益观念和集体协作意识,并且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

通过产学结合,进行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式教学,是我们近几年来对烹饪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促进了烹饪教学成果的商业化,在市场实践中取得成效,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但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存在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4)

王宏:宁夏西夏王葡萄酒有限公司是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从1981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并于198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葡萄酒厂就是西夏王葡萄酒厂。

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归结为两大方面:第一是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80年代初种植引进了一批法国著名葡萄品种,为酿造葡萄酒打好基础。 其中包括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白玉霓、霞多丽等。第二就是启动了规模化种植葡萄产业。我们从1982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在30年历程中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土壤资源条件、水利工程的配套、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引进等等,为以后打造优质产区做好充分的准备。

记者:我们了解到贺兰山东麓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葡萄原产地,请您谈谈西夏王葡萄酒业在这个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王宏:中国葡萄酒产业从几万吨到几百万吨的产量,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给比较大的企业包括现在张裕、王朝等知名企业供给原料。这样一来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们的关注和认可。2000年以前,西夏王葡萄酒在农业部组织的农产品评比中蝉联四届冠军并在2000年参加法国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 。中国西部能产出这么好的葡萄酒,使得国际葡萄酒界大为震惊!国际国内专家纷纷来到我们的葡萄种植基地考察。贺兰山冲击平原的气候特征一是昼夜温差大 ,二是日照时间长,三是土壤比较贫瘠,适合发展优质葡萄种植。2000年左右,宁夏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地区已发展葡萄种植5万亩,成为产区的核心区,在国内外专家频繁的考察后认定,贺兰山脉以东黄河以西200公里这个狭长的区域可种植优质葡萄200万亩 。这个发现直接促成了申报国家葡萄原产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区。贺兰山东麓葡萄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经过8个部门的认定。这个过程法国酿酒委员会和我们国内的专家都参与了,也成就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另外这几年我们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一优三高”标准:一优就是优良品种,三高就是高新技术、高端产品、高效益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较好做到了产业规模扩张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个产区没有污染和过度的开发,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基地;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酿酒葡萄30万亩,我们农垦是12.7万亩,占三分之一还多,这为我们把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打造成世界知名葡萄产区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2008年开始,宁夏农垦局党委在产业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将葡萄产业确立为第一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展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可以说4年时间所做的事相当于过去27年的总和,这个速度相当快。

记者:专业人士说,原料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葡萄酒的品质。西夏王葡萄酒业是如何在葡萄种植的过程中确保品质的?

王宏:葡萄种植首先是苗木。2009年我们兴建了一个苗木繁育中心。苗木基地建立以后实现了对优良品种也就是源头上的控制,与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接轨,按照国际先进理念来做。同时我们大批管理干部到法国学习进行培训,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请国内外专家来指导。目前我们每年是5000万株的苗木供应量,这能保证4万~5万亩新植园的供应量。

葡萄园的标准化管理逐渐提高了葡萄的品质,保证了整个葡萄产区原料品质的高水平。标准化管理就是田间作业严格按标准要求去做,实现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生物有机的办法来控制病虫害,尽可能地规避使用农药。主要在解决树的强壮性、自身的抗病性、抗冻害方面下工夫,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

记者:据了解西夏王酒业在行业内首先开发并运用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您能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吗?

王宏: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开发出来了,而且比较科学规范,主要是能从产品终端追溯到田间、品种、级别、品质等,让消费使用放心产品。再一个就是,除了传统销售外,我们更多的考虑到个性化服务,就是在物联网上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我们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做优品质,要把西夏王这个品牌做成能够代表宁夏优质产区的一张名片,成为百年品牌,百年企业。

记者:西夏王葡萄酒业在经营上的理念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宏:从1984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做的还是原料基地一体化的公司,我们要做中国种的葡萄中国人酿的优质酒,把西夏王做成全中国综合质量水平最高的葡萄酒企业,这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把好原料关,原料关的核心除了品质要做好,同时也必须最安全,一定要坚持不懈,把这个作为一个永远不能丢掉的东西。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我们会加大向国外企业学习的力度,打造从苗木、葡萄园的管理到酿造全过程质量安全体系。我们做质量检测平台和安全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品牌竞争核心力。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全国市场战略规划,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一个大跨度的发展,因为已经具备条件,重要的问题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非常好的机遇,让西部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近期西夏王商标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就是一个历程碑。

记者:面对“战国群雄”的中国红酒市场,您能谈谈对产业未来走势的看法吗?作为西夏王酒业掌门人,您对企业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64

Exploration on Typical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Take "Chain Stor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example

TONG Wenju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52)

Abstract With the adjustment of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i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s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to do"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looks very urgent. In this paper, the work proces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ain "teaching to do,"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l for high-quality core curriculum "chain stor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ractices" development were explored, thereby for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reform played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gration; work process; teaching mode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与实训指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且加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正是坚持这一教学理念,努力践行将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将其贯彻到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开发设计

“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指导,按照“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立足中小零售门店、面向大型连锁超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总体设计思想,邀请行业专家对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针对培养“门店运营和管理”这一核心能力,按照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设计学习模块,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下实施模块教学,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学习中学会工作。

2.1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融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按照“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立足中小零售门店、面向大型连锁超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总体设计思路,实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递进培养。基于连锁企业门店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素养与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体系;共同开发体现连锁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标准的校企合作开发讲义及相关教学资源包;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基于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创新整合参与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设计、组织与实施课程的教学。

2.2 设计工作情境,工学结合开展教学

本门课程共设计八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一,从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学会门店运营管理标准的制定、展开与实施,从而分析连锁企业门店运营手册各项作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学习情境二,分析门店卖场布局与设计的意义和原则,认知门店卖场内境设计与外观设计方法,为后续门店运营各项岗位的作业规范操作奠定理论基础。学习情境三至学习情境七,以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为主线,从店长作业、收银客服作业、卖场作业、收货作业一直到防损作业,模拟门店营运活动程序及各环节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在基层门店的岗位作业能力和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情境八,结合门店经营目标的重要性,够对经营目标的实施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以提升门店经营业绩。

总之,应该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使学生树立现代连锁企业门店经营理念,熟悉门店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初步掌握门店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专业技能和具体操作方法,使本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教学内容开发

3.1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连锁行业企业门店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确定为三大模块,八项典型任务。

“两个目标岗位群、三大核心能力、八个理实一体化项目、三个平台、两项职业资格认证”是《连锁门店运营管理与实务》课程设计的基本线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是选定具体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主要依据。两个目标岗位群是指连锁企业总部业务主管和门店店长,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出口;三大核心能力:商品管理、顾客服务、绩效控制;八个项目指门店运营管理的目标和标准、门店卖场的布局与设计、店长作业、收银客服作业、卖场作业、收货作业、防损作业和门店经营成效分析等八项;三个平台是指模拟实训、超市卖场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实践性教学平台;两项职业资格认证是指连锁经营管理师、助理营销师职业资格认证两项职业资格认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自由选择认证项目。

3.2 开展教学实训项目,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作为本专业的校级优质资源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与互动性。优质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在充分遵循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选取,在八项工作情境项目中合理设计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的开展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的表现形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通过校内实训、订单班学习、校外认知实习与顶岗实习等各种形式开展实训项目,把学习情境中的实践作业项目课堂直接搬到真实经营环境的超市营销实训室和校外长期合作的永辉超市、大润发超市、罗森便利店等大型连锁企业中,推动“一、二、三课堂”联动,以达到“教中做、做中学”的真实学习效果。

4 “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革实施

4.1 设计教学情境,建设一体化实训室

第一,根据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教学情境,新建理实一体化的现代商贸实训室。在现代商贸实训室中进行授课,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课堂理论授课与现场实训演练指导结合开展。第二,充分利用便利的校内实训基地,即超市营销实训室。超市营销实训室是由财经管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营。在180O的超市营销实训室内,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实训,完成理货、商品陈列、导购、收银、采购、信息系统管理等门店运营的核心作业。第三,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与罗森便利店、永辉超市等校企合作连锁企业开展真实工作情境下的实训教学活动,以其连锁企业下属门店为主安排学生校外实训、实习。

4.2 编写设计一体化教材

课程教材是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基本教学资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条件。“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的一体化教材设计必须符合连锁行业企业门店运营管理中的各大岗位职业标准,要做到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所提倡的“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熟练”的基本教材编写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连锁门店典型工作情境,结合情境设计教材案例。目前,本专业已经与罗森便利店、永辉超市等校企合作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并开发了相关的职业化教学资源,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制定岗位作业标准,编制工学结合特色的校企合作开发讲义,撰写课程实训指导书,共同设计、组织、实施工学结合教学项目。

4.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一体化教学

第一,开展实践性教学,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钟实现途径,具体为门店收银作业、卖场布局与商品陈列等作业实训环节、案例分析讨论、3D超市模拟经营软件实训操作、校内真实学生超市经营项目和校外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第二,打破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界限,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环境安排在校内学生超市实训室和现代商贸实训室,以完成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的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真实的连锁企业门店工作环境提供平台支持。

4.4 优化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推动者与引导者便是任课教师。“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团队部分成员是从企业一线引进的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引进专职教师的同时,结合聘请部分有经验的校企合作连锁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担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训课堂的教学任务。财经管理学院本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派遣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老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通过横向课题、教改课题等形式为连锁行业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和专业知识培训。只有不断强化课程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校级教改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JG1312815)

参考文献

[1] 石鹏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6)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Integration” Capital Management Mode in Oil Extraction Factory

Liu Qingbo

Xinmin Oil Extraction Factory of Jilin Oil Field Company, Songyuan, Jilin, 138008

Abstract: Jilin oilfield company holds tightly stable production 300000 tons as it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unswervingly walks o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of integration” road, deepens the funds budget management, implements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dynamic optimization between systerms and promotes the capital budget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process.

Key Words: Capital Budget,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Integration, Fine Management

一、科学制定调整优化原则

新民采油厂在落实开发生产部署,推进30万吨持续稳产的实践中,客观上不得不面对“生产需要资金,现有资金不足”的矛盾。如何破解“两难”问题?科学制定了资金调整优化的五条原则。一是坚持实施大预算管理体系,统筹上市、托管两个预算盘子,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有保有压,稳步增加利长远、打基础的投入,压缩消耗性成本费用,严控非生产性支出,保发展、保安全、保民生;三是坚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资金投向政策,积极争取一块;大力推进精细管理,有效挖潜一块;四是坚持标准最优,系统推动建标、对标和提标管理,考虑成本动因,确定单耗最优标准;五是坚持全员共担,层层分解承包,责任落实到单井、单机和单台设备,人人肩上有指标。通过落实上述原则,努力实现资金结构更加合理、消耗更加高效、回报更加凸显,进而对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

二、实施系统间资金结构调整

为了夯实30万吨持续稳产根基,自2010年,这个厂在油田开发上做出了“降递减、提能力、可持续”的战略调整,配套在资金预算上,推进大预算管理,按照保发展、保安全、保民生的优先级,实施了采油、作业、生产辅助、后勤服务业务系统之间调整, 走“生产经营一体化”之路,优化资金配置,使资金结构更趋优化,有效破解主营业务需求与保障不足的矛盾。主要是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管理性支出和五项费用;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调整注水方案220口,日注水量由11000m3调整到8900 m3,注采比由4.2调整到3.1,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由3%下降到1.44%,自然递减率减缓1.7%。在开发形势总体向好的情况下,实现少注水600000m3,节电4300000KW时,实现了降低递减和较少电力消耗的双赢目标。在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时率的前提下,坚持技术和管理并重,努力压缩油井维护费用,总计系统间调整优化成本18040000元;同时积极争取“开发基础年”及抗洪复产资金11850000元,加大主营业务投入,增强发展需求的保障。一是落实了“提升产能工程”资金,实施油井堵水施工11井次,恢复利用长停井35口,实现建产能20t目标,确保了当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为2011年实现300000吨稳产奠定基础。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发展目标考虑近与远、技术攻关考虑难与易、经营管理考虑好与快、管理升级考虑点与面等方面的关系,加大打基础利长远的投入,围绕注水系统的改善,投入资金4270000元;立足缓解杆管投入不足矛盾,投入6610000元;积极发展节能新技术、引进节能先进设备,投入8000000余元;强化安全隐患治理,投入3160000元,确保企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实施系统内资金项目优化

2011年,新民采油厂在持续深化系统间资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系统内的资金项目的优化。

(一)深化开发业务结构调整,优化资金配置,提供稳产硬支撑。扭住300000元持续稳产这个发展的根本,以解决开发瓶颈问题为着眼点,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落脚点,持续深化开发业务结构调整,优化资金项目,提升资源运营效益。一是以加大水质源头治理、改善水驱为目的,对注水系统的费用进行了二次优化。通过开展降低压力等级带压修井、泄压常规修井,节约作业费1030000元;通过推广应用流程洗井,节约洗井费300000元,两项举措优化资金1330000元,用于完善水处理系统,保障注入水水质合格。二是以构建多元化措施结构、降低吨油成本为目的,优化措施费用,加大低成本酸化措施规模,减少成本较高压裂、驱油剂措施规模,同时加大新技术攻关,提高措施增产水平,降低吨油成本,精细做好施工运行,吨油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三是以推动未上市解困扭亏为目的,重点强化小修费用控制,通过加强油井维护管理、强化不正常井管理、严抓作业质量、科学治理高频井等措施,努力实现节余作业费1500000元。对节余的小修费用实施27口强负压采油、复活等增产措施,有效提高油井日产能力;同时发展大修作业能力,大修10口井,增加未上市收入5000000元。四是以提高油藏动态控制为目的,优化调整监测项目3项,优化资金570000元,增加分层监测5口、吸水剖面15口、四十臂测井2口,有效提高分层认识和不同层段的水驱状况认识,使油藏动态调控更有针对性。

(二)以建标、对标为核心,建立成本管理标准模式。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中枢纽带作用 ,从预算编制到成本控制,再到考核全过程推行精细管理理念与做法,实现资金优化配置,进一步增强促进发展的保障作用。例如,在物资材料费用的预算管理上,新民采油厂适应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的管理方式,以建标对标为重要抓手,着力推动物资供应系统职能转变,由单一的物资供应服务型向供应管理型转变,材料费由单边控制向多边管理转变,突出体现了精细量化的管理特点。在实践中,他们抓住精细物资消耗定额标准这个关键,探索构建了以摸清材料消耗水平现状为目的的历史、当期定额,以实现材料消耗科学合理为目的的先进定额,以实现物资消耗达到最佳性价比,确保材料资金投向科学为目的的最优定额。并且推动建标、对标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油水井、集输、作业等系统的206项材料消耗的定额标准。为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定额标准的资金配置作用,这个厂按照各类物资材料对主营业务发展影响的相关性,进一步细化为消耗类和保障类。对于消耗类材料主要通过深化建标对标提标的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耗;对于保障类材料,严格按照定额标准进行硬投入,增强物资材料对主营业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四、强化预算管理机制,提升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

一是有效传递成本控制压力。坚持实施指标控制到科、成本分解到队、财务核算到井、责任落实到人的横向道边、纵向到底的资金预算管理与控制。充分考虑各项费用管理难度、对全厂发展支撑的相关性,确定3-20%的节超奖惩比例,并严格执行月考核、季兑现、年清算的严考核、硬兑现的激励政策,并将成本控制指标纳入各级干部的业绩合同,形成成本重担大家挑的局面。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7)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不是单一主体、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着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

据农经年报统计,到2012年底,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户均3.9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同时,规模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1)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专业种养水平的农户。目前江苏专业大户数量为23.5万户(经营规模50~100亩),占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总数的81.5%。在当前经营规模下,专业大户偏向比较收益较高的园艺和养殖业。(2)家庭农场,是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江苏家庭农场总数达3.4万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经营土地363万亩,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经营土地1308万亩,占全部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63.5%。家庭农场有望成为粮食规模生产主力军,全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5931家,数量是园艺业家庭农场的1.4倍,规模越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比较适度,大、中、小规模呈橄榄型分布。全省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07亩,种植业家庭农场户均规模208亩,主要集中在100~500亩之间,又以100~300亩为主,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仅为6.8%。(3)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作业,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地经营,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营等服务。目前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6.14万户,实有成员人数955万户,入社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1%。(4)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在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和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生产建立可靠原材料渠道。目前,全省龙头企业总数达5447家,其中1285个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村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三分之二以上。

围绕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经营主体特点,各地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在生产组织形式、土地经营形式、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形成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昆山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全市成立119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18.4万亩,占承包地面积90%,政府对流转入股的土地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一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土地股份合作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大户种植,全市有农业种养大户2200多户,种粮大户经营规模平均为138亩。(2)太仓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农场100家,总经营面积18万亩,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1472人,扣除道路、沟渠、绿化等面积后,人均管理土地近100亩,按每亩管理费275元计算,人均2.7万元,以资金形式入社的一般给10%的保底分红,村级集体在农场的合作经营中增收6000多万元,村均增收60万元。(3)泗洪县石集土地规模流转整理经营模式。石集乡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平整,有组织地进行村庄整体搬迁复垦,整理6.6万亩耕地,将沟、渠、路、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流转给8家农业公司耕种,土地流转价格每年每亩850元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流转2万亩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各村牵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4)扬州市江都区宜陵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在试点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镇16个村土地流转全部到位,总流转面积25263亩,占耕地总面积84.2%。各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租,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最多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租种1450亩。承租人基本是本镇大户、生产合作社,也有少数外省农民,90%的承租方仍从事粮食生产。农户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亩每年500斤稻子、50斤麦子标准与实物挂钩,外加政策性补贴,一般每亩收益近900元。(5)高邮市界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推行“服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经过8年运作,合作社会员已增加1400多名,“五统一”服务覆盖面积达到2.04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60%,累计节省高强度劳动日90多万个,节约水稻生产成本8000多万元,水稻增产400万公斤,同时也让8000多名外出农民安心进城务工。(6)睢宁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成立各类农田托管服务组织近千家,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综合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或单一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为主体,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由村组统一组织,农户代表与合作组织就服务具体议定内容与价格,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合作组织就某一生产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统一的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模式。以水稻的全托管为例,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良品种、集中商品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使农户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节支100元,增效400元以上。(7)农业园区平台经营模式。目前江苏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3个,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有的是政府主导型,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企业运作型,如通州景瑞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农民合作型,如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畜禽养殖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畜禽养殖方式向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主要模式是规模养殖场独立经营;有的是规模养殖场合作经营;有的是“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如太仓温氏集团和常州立华公司;有的是全产业链经营,如中粮集团在东台等地设立公司。

江苏今后应大力培育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也不是越快越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地形成统分结合的多种形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要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原理,逐步让广大农民解放出来,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培育职业农民,引导普通农户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专业服务组织等,并鼓励职业农民创业,领办合作社和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职业化。

针对当前江苏多数农村农业经营仍然是细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的现状,要把推进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既要避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民规模过小对农协(会)的过度依赖,又要避免土地过度兼并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占。“适度”的基本要求,是要让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以粮食为例,适度规模的下限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规模,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最大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时的规模,最优规模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据理论测算,以粮食生产为例,江苏家庭经营最佳规模为120亩。预计到2015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24万人,耕地面积约为6900万亩。按照这一模型测算,如果全省全部耕地实行规模经营,仅需要农村劳动力142万人(57万户),需要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左右;如果全省65%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需要92万人(37万户),其余35%的耕地仍维持小户经营,需要劳动力219万人,这样农业生产吸纳了超过3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到2020年,如果80%的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115万人(46万户)劳动力从事规模经营,125万人劳动力继续小户经营余下的20%耕地,农业劳动力合计240万人左右。可见,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到2015年实现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65%,到2020年达到80%,比较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符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要大力提倡三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适应江苏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不同程度,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鼓励形成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允许各地探索各种新模式,衡量的标准就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要求经营规模越大越好、下指标搞行政命令推进土地集中、盲目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圈占农地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发展适宜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规模经营方式。要寻求统分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理组合。家庭经营必须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转变,逐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涵义广泛,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供销和信用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当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主体,社会化统一服务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化程度。

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其具体形式随着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同,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从当前江苏实践看,在苏南,各地城郊农村大都表现为土地全部流转,然后承包给大户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如昆山、太仓、宜陵。而在苏中、苏北广大的农村,大都是在土地并不流转或不全部流转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的形式,如睢宁、界首,等等。

三、培育主体与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四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现代化的必然。积极推动农民的职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服务的社会化,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要切实培育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服务与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探索统分结合的不同样式。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受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明确政府扶持导向;要完善经营主体协作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流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加大流转补助力度;要健全流转服务体系;要完善流转管理制度;要探索农地制度改革。

加强对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融资借贷、税费减免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确保农业新增补贴向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用电支持力度。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8)

水业市场化改革由两大动机所推动,一是吸引资金,伴随着城市化迅速提高的巨大的投资需求,仅政府力量难以满足;二是提高水业运营效率,增进服务,实现水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两大动机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和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不同的侧重。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增加投资仍然是政府推动改革的核心动机,而对效率的追求则刚刚提上日程;由于地方城市政府是城市水业的投资主导,因此城市政府比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更加重视市场化改革的引资效果。

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对建设发展资金的巨大需求,各级政府目前仍然难以避免将引资作为水业市场化的首要目的。而在多数已经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达国家,其推行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更侧重于效率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业市场化改革在各个国家以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形式相继展开,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水业市场化改革中只重引资而忽略监管和体制建设,造成了公共服务体系混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我国当前如此不平衡的经济发展,面对如此多样的水业市场项目现状,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化改革项目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引入投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体系。否则将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出现公共服务体系的混乱,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5年可以视为中国城市水业市场化改革的监管年,政府将水业的市场监管真正提上了工作日程,城市水业市场化改革也逐步迈进第三阶段。

关于水业市场化改革的投资问题,已经在《水业蓝皮书》系列之三中论述,本文将主要就水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监管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二、水业市场化改革逐步进入第三阶段

城市水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在探索中走过了两个阶段:

一是以市场开放为主旨的阶段。这一阶段以招商引资、打破垄断为基本特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出现改变了城市水业原来单一政府投资的结构,同时也为进一步引入竞争打下了基础。此外,为配合市场开放,供水价格的制度化建设也在此阶段开始实施,建立了供水价格体系,并启动了污水处理收费工作,价格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市场化的前提条件。

二是以引入竞争为主旨的阶段。这一阶段以企业产权改革、水价改革和市场准入为特征。传统国有水业企业的改制引发了水业产权体制的改革,为进一步的政企分开打下基础;水价改革提出“全成本价格”概念,改变了城市水业的福利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提出实施,启动了市场准入的竞争机制,确定了政府与企业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市场关系,为进一步完善水业市场化的体系框架奠定了基础。

但是,前两个阶段的改革均是以投资和产权为核心,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动机更多是在解决投资不足问题,偏离了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这一根本,而这种偏离是水业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所决定的。目前城市水业改革正逐步迈进第三个阶段,改革的目标也开始逐渐重视并回归效率的提高。具体的表现就是开始注重监管、重视运营和服务水平、关注公众利益和安全。

虽然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目前还未能总体进入以效率为目标的第三阶段,但是其趋势已是十分显著。

第三阶段的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道远。中央政府应该成为推进第三阶段改革的核心力量。改革包括诸多内容:政府的角色由行业管理向市场监管的转变,将引发了水管理体制的变革;投融资体制的理顺方面,包括政府资金投资效率的提高、水业适应性金融工具的开发和健全、以及不同性质的投资资本的有机协同;在市场主体方面,要求投资经营主体能够在适应水业特征基础上,进行长期、稳定、理性投资,市场主体成熟的标识是建立合理的市场集中度和良好的市场品牌;公众关注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则是市场机制完善的重要体现。

三、模式的确定是进一步完善水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水业市场化改革是以提高效率、满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变革,政府、公众、企业三者的角色和责权利都将重新定位。中国虽然确定了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但是对具体市场化模式却没有予以明确,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又以市场化模式的确定为基础。

水业市场化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多种因素。因而,如何选取适合的市场化模式是世界各国普遍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以下三个国家的模式可以借鉴:

英国(不包括苏格兰)是完全私有化的水业模式,也是水业监管体制最为科学和完善的国家。英国水业改革虽有提高效率的动机,但其根本动机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为了保障私有化,英国在全面推进私有化改革之前,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来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包括有关的立法、独立监管机构的建立、公众参与体系的完善等,这些是英国私有化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英国模式的监管权限属于中央,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独立监管体系,成为私有体制下重要的监管特征。这种模式由于市场准入竞争相对缺乏,政府强化了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建立了成本绩效平台这一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激励性水价管理体系。英国水业模式对国际水业的贡献,不仅是产权的私有化改革,更重要的是其因为私有化背景而强化和完善了的过程监管体系。

法国选择了通过私人公司在水业设施经营层面的引入,来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的市场化模式,保留了产权层面的最终公有。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和租赁/管理合同,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责任的合理分摊。特许经营合同结束后,自然过渡到了租赁/管理合同形式。以流域监管为核心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水业管理体系。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强化了准入监管,通过经营权的初始竞争控制成本;同时实现了水资源和水业设施的政府控制权。为强化准入监管,目前合同期限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由于资产属于政府,企业投资责任小,担负的风险也小。政府监管成本也会较低,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资责任相对较大。法国水业模式之所以运营高效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其产业化水平,法国水业经营市场是由几大水业集团在竞争中分享,从而保障了竞争的层次和质量。

荷兰是高福利的中小型发达国家,采取的是公有企业运营模式,其公有公司完全实现公司化运作,通过上市融资,同时通过市场对其财务进行监控。由于引进了完善绩效平台进行比较竞争和成本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均保持在很好的水平上。荷兰的实践证明,即便是公有企业,如果以真正的政企分开为基础,完全企业化运作,在有力的民主监管体系下,也能够达到所预期的效率目标。

四、特许经营可以分为竞争性和专营式两大类

水业服务责任的定位是确定政府、公众、企业三个角色关系的基础,也是确定水业市场化模式的前提。

在传统的公益服务体制下,政府将城市供水排水作为公共责任,由政府直接投资,并以政府直接领导的事业单位形式来运营并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下,政府负责投资,收费是象征性的或补贴性的。政府和运营单位之间是行业管理关系而不是市场监管关系,服务责任属于政府。我国的供水排水体制几十年来一直持续这种模式。目前,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采用这种模式。

近年来,中国城市水业的服务体系发生变化。政府开始尝试在公用事业领域进行开放,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行业,以释放政府的投资压力,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但是,城市水业准公共产品特性和垄断经营特点使政府无法完全卸掉服务责任。这些特征要求政府至少履行保障持续、安全、普遍服务的责任,同时由于垄断经营特点使市场竞争机制受限,政府也需要进行价格等经济干预。

在目前特许经营体系下,政府的责任通常有直接承担和间接承担两类方式,我们根据不同的政府责任承担方式将“特许经营”分别划分为竞争性特许经营和专营式特许经营两类模式。鉴于目前特许经营已经成为市政公用事业的政策方向,本文所称特许经营延续和认同了目前中国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理解,这一理解与国际上通常所称的“特许经营”(concession)是内涵上不同。

如果政府面对公众作为责任的主体,仍然直接承担水业的服务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服务,提高效率,政府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以经济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委托商业企业为政府提供局部或全部环节的服务,而企业获得自己的商业回报。我们称这类模式为竞争性特许经营。而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政府间接承担服务责任,政府由参与者彻底变成监督者。这种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彻底的企业化,政府不再以事业主体的形式拥有设施的所有权。

五、竞争性特许经营需要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

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具体有三类形式:一是所有资产保留在政府,将水业设施经营权通过竞争转让,这种形式称为管理/租赁模式;二是管网设施以及收费权保留在政府,将水业设施的某一单元,一般是水厂,在有限期限内转让给企业,这种形式称为水厂特许经营模式,BOT、TOT等一般属这种模式;三是政府将包括管网在内的所有水业设施在有限期限内委托企业经营管理,这种形式称为水系统整体特许经营模式,重庆江北、马鞍山、天津塘沽等地的供水是这种形式。

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有四个共同点:一是政府与企业签有不同形式的、平等的属于经济协议性质的经营协议,政府与企业间不是行政许可关系;二是政府在一定期限内,以不同的形式将经营权转让企业,但是政府保留了水业设施的最终产权;三是政府面向公众负责,接受责任追诉;四是竞争性特许经营都有准入竞争这一环节,政府通过企业主体的准入竞争实现效率的提高。

不同的竞争性特许经营方式,依据企业担负风险的不同,有不同的期限。管理/租赁模式由于不涉及投资,期限一般为5-8年;BOT、TOT模式由于涉及一定范围的投资,经营期限一般为15-20年;水系统整体特许经营模式由于有较大的经营风险,经营期限一般为20-30年。为了提高准入竞争的效果,国际上有进一步缩短经营期限的趋势。在中国,由于地方政府引资动机的影响,期限往往突破合理的区间。

政府在不同的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市场监管,都将包括准入监管、服务与质量监管、以及成本与价格的监管,其中准入监管是核心。这种模式下,可以没有独立监管机构,但是阶段性的检查与企业的经济信息上报十分必要。

六、专营式特许经营必须强化过程监管

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通常有三种不同的产权形式。一是公有资本完全退出,由社会资本持有,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完全私有化,如英国模式;二是政府保留一定比例的公有资产,与社会资本合资拥有水业企业,但是这种政府资产的持股人,与合资企业只是股权收益关系,公有持股者与市场化监管者是不同的政府机构,如目前深圳水务模式;三是由真正实现了企业化改制,完全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国有企业,如荷兰模式。

但是无论哪一种产权形式,政府对企业的监管都不是通过产权关系来进行的。因此这种模式必然要求政府建立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体系,尤其是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实施严格的过程监管,需要完善的民主制度来保障公共参与和监督。

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还有几个共同点:一是政府与企业不是平等的经济协议性质的经营关系,政府与企业间是行政许可关系,政府可以把一些社会、环境职能通过授权转给专营企业;二是企业拥有水业设施的完全产权,并长期经营,没有明确的经营期限;三是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缺乏经营权准入竞争这一环节(产股转让竞争不能等同于经营权竞争),企业是某一区域的水业设施的当然经营者;四是政府提高效率的核心监管手段是运营过程的监管,因此以经济监管为核心的成本控制必不可少;五是需要全成本的水价体系来支撑企业的投资收益。

七、中国水业目前是多种模式并存

由于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目前城市水业的改革现状可谓是多种模式并存:BOT、TOT项目类型已经大量涉及新、旧建水厂项目,尤其的污水处理项目;个别城市尝试实施了管理权转让;少量城市进行了整个水系统的整体特许经营;水业主体企业的企业化改制进展缓慢,大部分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变,仍然受到政企不分的困扰;少部分水业主体企业实现了社会资本以合资形式的进入;个别城市还尝试了自来水企业全面私有化。

不同的市场化模式需要与其相应的法律、政治、经济、监管来支撑。同时,不同的水业市场化模式之下,将演变出不同的资产模式,不同的责任承担和政府监管模式。

水业市场化改革中多种模式的并存已成为事实,因此形成市场化实施层面的混乱。目前,行业中将所有市场化模式统称特许经营,没有区别不同模式下,责任、产权和监管体系的不同,按照一个标准和管理程序去要求和管理这些项目,这是目前水业市场化改革执行混乱的根源。

这种混乱主要表现为:对特许经营协议是行政许可还是经济合同的争论;是否一定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争论;特许经营权是授给城市水务集团还是授给BOT项目公司的争论;政府是否需要独立监管机构的争论;对BOT项目是否要进行成本监管的争论;水价形成机制的争论等等,这些争论的根本在于对市场化模式认识的模糊。

八、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是目前的主导模式

在目前的条件下,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将成为水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模式,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的进入,传统水业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这使得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难以有效推进。另一方面,包涵了私有化的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所需要的制度保障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律体系的支撑,以及公众监管体系的完善等,难于在短期内完成,而中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又已经全面展开。

其次,从政府方面考虑,中国城市水业长期以福利体制运营管理,中国绝大部分地方城市政府沿袭了数十年的行业管理理念根深蒂固,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所要求的、严格的过程监管,难以短期内完善。相对而言,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所要求的市场监管与原来的行业管理差距较小,政府角色转变相对容易。

第三,城市水业历时数十年的积累资本结构复杂,产权界定困难,对已有资产采取租赁形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新建项目的投资,由于界定清楚,可以采取社会投资,特许期限内经营的方式,可以解决目前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第四,资产主体保留在政府,使企业运营的投资成本大幅度减少,投资总量减少、风险降低,从而减少企业的投资回报要求,可以有效缓解水价压力,对变革期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第五,由于水资源在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水业资产的政府拥有形式,虽然由社会企业来运营,也可有效降低系统风险,增加系统的公共安全性。同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利于应对WTO对环境服务业的开放要求。

九、中国水业的特许经营体系需要多种模式的结合

虽然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是中国水业改革中主导模式,但是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仍是目前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中不能回避的现实。有四点原因,一是专营式特许经营更能保障水业系统的完整性,利于提高整体效率;二是水业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发育尚欠缺;三是大量的传统自来水企业正在进行企业化改制,专营形式利于被行业所接受;四是专营体制可以促进中央和省建立独立于城市政府的经济监管体系,由更高、更大范围内分摊监管成本,同时便于进行水的系统监管。

因此,中国城市水业需要制定政策实现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和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的合理衔接。实现这种衔接,可以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优先推荐大中型城市政府实施包含整个水系统的特许经营,政府可以,也应该根据公众支付能力确定政府资本的代价和比例;在不具备全系统实施特许经营的情况下,才选择实施水系统的水厂单元的特许经营。

其次,为提高准入竞争的实际效果,保障效率,在合理的区间内应尽量缩短竞争性特许经营的期限,如果资金许可,优先选择期限最短的租赁形式。在竞争性特许经营项目中,必须有市场准入的竞争程序,没有竞争的特许经营,不如实现专营,进行过程控制。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产业化经营已经从自我发展阶段,成为农业农村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是实现农业与市场对接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经验分析

1.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农工商联合公司模式。工商资本直接渗透到农业,将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营范围涉及供、产、加、销各个领域。如美国和欧盟就是如此。

(2)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合作社在生产、交易中统一行动,实行资金融通方面的合作,减少中间商和高利贷剥削,共享加工增值的效益。合作社自愿参加,社务工作由全体社员协商,实行民主、规范、科学、法制、高效的管理,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

(3)合同制模式。即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严格明确双方责、权、利基础上,进行业务往来的一种经营方式。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农业高度发展,农场主与农外工商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日多,经济关系日深,经济摩擦也日渐增加,迫切需要通约束力的联系形式,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制得以迅速发展。

(4)专业协会模式。由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和服务等环节加以连接,形成利益联结、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澳大利亚的全国羊毛协会等。此外,还有韩国的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等。

2.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特点

国外农业产业化建立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经营规模大,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断推进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二是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合同,把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公司统一生产计划、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核算统负盈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强化农业内部分工,实现生产经营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3.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经验

(1)农业由于弱势的产业地位和市场机制的特征, 在产业化经营各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的模式相比,由农民自己联合起来的合作组织,更能代表农民的利益,更有利于农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抵制中间盘剥,提高对话地位。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农业产业化要求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讲求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4)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形成垂直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其中尤以合同制的模式,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应作为实际推行中的首选模式。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存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农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龙头企业与农户都是经济体,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同时,企业强势、农户弱势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由于龙头企业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因此,当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矛盾时,不少地方政府大都保护龙头企业。于是,大多数农户难于真正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不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制企业。

2.现存的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很多合作组织既缺少自有资金,又很少有固定资产,特别是缺乏加工转化能力,因此在拓展市场、占领市场上,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现存的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力,辐射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走进大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这种模式因其利益联接机制主要是依靠契约来维系,属松散型联接,而且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4.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中的主体缺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农民不是参与的主体。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决策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模式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很多县乡的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呼唤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加工、销售环节把获得的利润返回一部分给农产品生产者。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龙头企业)+农户。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原则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服从国家的战略布局。我国部分地区无论是在地理环境,还是在资源禀赋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独特优势,由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农业责任。我国的农业产业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在确保粮、棉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粮棉生产、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并由此拓展农业的产业链,建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视角

延伸农业产业链、运销链、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

(1)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链,运用新技术开拓新的农产品系列加工、精深加工,要把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于现有的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价值。

(2)延伸运销链通过培育和拓展市场网络,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融入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要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情报信息、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使农业在一种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高效地运行。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因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不同,各国在走产业化道路时所选择的具体形式也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其主要模式的特点,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进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要求国家通过法律、政策、信贷等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推进生产经营的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他们的行为方式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同时,经营创新模式必须与完善、发达市场体系相适应。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状况。

(4)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确保了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利益风险共担。也就较好地避免了以往产业经营模式在利益联接上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模式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思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就显得尤为迫切。

(1)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以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所获取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又可以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的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2)改造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往“公司+农户”的模式,之所以利益联接不紧,主要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接多为契约联接,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但事实证明其利益联接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比较彻底的办法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联接向紧密型联接转变。松散型依靠契约联接。半紧密型依靠“契约+部分利润返还”联接,尽管半紧密型比松散型的利益联接要紧密一些,但公司与农户之间依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变契约联接为“契约+返利”联接为产权联接,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改造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单纯的契约联接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农户、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等措施,实现由单纯契约式的松散型联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半紧密型联接。另外,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目前还存在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也应围绕专业市场,适时发展深加工,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袁见歧:国内外农业经营模式的模式与经验,[J].新农村,2006(6),P22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10)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1-0041-04

一、引 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与实践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在一定历史时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随着中国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其不足之处,如土地细碎化经营、难以与市场接轨、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逐渐显现,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仅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1.3%[1],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仅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2]。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充分利用本国发达的市场体制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

为了克服农户小规模承包土地与农业现代化规模生产的矛盾,党和政府开始鼓励农户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984年和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和“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的表述,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以及2015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综合性、动态化概念[3],除经济方面的适度外,还包括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因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也要因地制宜。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农业各生产要素,合理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发挥协同效应,使有限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推进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设农业强国、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既要从经济学角度优化资源配置,还要力争实现分配的公平性。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农业规模经营有效性研究

关于农地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争论一直存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受诸多因素影响,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有的学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4-5]。有的学者对规模经营的效率性提出了质疑或反对,认为土地规模对土地产出率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甚至还会降低土地产出率[6-7]。还有些学者认为规模经营在一定范畴和条件下是有效的,由于资源禀赋、经营环境、发展水平等不同,最优土地经营规模很难有普适性的数值[8-9]。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内涵与条件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充分利用和合理组合农业各生产要素,使有限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0],并通过实证研究和成果检验得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保证[11]。基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学者们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等[12]。

(三)农业适度规模目标性研究

适度规模经营目标和评价标准关系土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追求的政策目标是侧重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还是农民收入的增长较为模糊、存在分歧。在现有文献中,常见的衡量农业规模经营优劣的主要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由于三者难以兼顾,学者们对其重要性各持己见,有的学者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优先考虑产出规模和土地生产率[13],而郭庆海(2014)则认为收入尺度较效率尺度更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14]。

(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研究

学者们站在宏观政策、中观机制和微观主体角度探索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有:建立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种植、统种分管”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流转为纽带的土地集中式适度规模经营和以合作服务为纽带的合作服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合作社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等。这些模式分别从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土地制度变革、生产经营方式出发,揭示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市场化、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四大矛盾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劳动力大量稳定转入非农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回流农村更加广泛,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呈现出基础良好、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特点。课题组于2016年4月至8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荆门市、潜江市等多地展开了有关适度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系列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一)前期投资大与回报周期长的矛盾

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是农业的三大特点,农业规模经营更是如此,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成为硬性门槛。课题组调研发现,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瓶颈,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自有资金占比高,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的支持只是杯水车薪。由于设施农业办证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银行贷款缺乏抵押物、财政投入保障不到位等,政策性保险、贷款贴息等普惠政策覆盖面小,融资难成为普遍的突出问题。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大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规模经营的发展,部分经营主体因缺乏资金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

(二)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分配的矛盾

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未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目前,规模经营主体与土地流转农户采取“长期出租、固定租金、每年支付”的形式,虽然基本保证了土地流转收益,但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违约风险高。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法律意识和信誉意识差,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农户并不关心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也不可能从中获得利润。即使规模经营主体承诺保底收购,但当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格时,农户不按要求生产管理、不按合同方式交售农产品等违约现象较为常见,当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格时,由于农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规模经营主体压级压价现象比较突出。

(三)扶持政策顶层设计与落地执行的矛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政策的顶层设计协调性不强,存在资金使用分散且交叉重复并存,以及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申请扶持政策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扶持方式不够优化,很多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直接补贴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补贴实际上绝大部分转化为土地流转租金,规模经营主体并未享受到补贴带来的好处。项目落实手续繁杂、审批落地周期偏长,管理部门多造成统筹协调难,建成后的项目存在管护主体不明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出现部分工商资本为套取国家补贴而“跑马圈地”现象。

(四)国家宏观战略与规模经营主体微观风险的矛盾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效应的衰减,分散小规模经营种粮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然而,现实中农业规模经营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业等经济价值高的产业,只有极少数专注于粮食生产经营和加工。由于管理水平不高、经营结构单一、生产成本上涨、稳定优质的劳动力缺乏、配套设施和服务发展落后等,在农业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机会风险下,规模经营主体出现承包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的困境,由此带来土地退租或毁约弃耕现象,农业、农民成为实质的风险兜底者。

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一)鼓励多方参与,发展联盟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培育多种类型新型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为目标,诱导企业家能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改善农业经营规模经济性。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力度,激励吸引年轻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二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递进式发展。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分类信息库,积极推动有实力、有能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三是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档次和水平。探索推行不同产业规模经营的准入制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建设、做大做强。

2.建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在推进农业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中,应充分发挥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不同优势,提升整体经营业态。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重,发挥农户的基础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多样性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二是通过组建联合社或者兼并重组形式,引导合作社集群协同和联盟合作,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以土地经营权、产品、原料等多种形式参股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联结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联合体。三是通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之间联合,打造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增值提升战略联盟,提升规模经营层次。

(二)强化利益联结,发展股份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创新土地入股形式

在调研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想了土地入股的两种方式,其一是采用分户经营的方式实现企业入农民的“股”,即企业负担所有基础建设成本,例如,果蔬种植大棚、标准养殖圈舍等建设,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技术、销售平台等,由农民实行生产管理,对经营增产增收部分实行分红,或给定一个保底线,超出部分企业与农户利益均分。其二是采用联产联营的方式实现农民入企业的“股”,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农民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或农民以土地作价、企业以资金、科研单位以技术等参股联合建立股份合作或股份制企业,实行统一经营,所获收益按股分配。尽管如此,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对这种联产联营的方式表示担忧,可能带来新的利益分配不均或利益纠纷现象。

2.鼓励集体资产和多种要素入股

创新集体资产管理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集体资产确权分股到户,通过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招标实现规模经营。此外,鼓励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农用机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促进农民在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获得股份分红。在利润分配上,应坚持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并根据盈利情况分配。

一体化经营模式篇(11)

一、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定义为,在流通领域的行业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与特许权等方式联结起来,实现服务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各行业的潜力,这些行业涉及到了零售业、房地产业、汽车销售业、租赁业、不动产业、休闲旅游业等行业,几乎所有的服务行业都已对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所借鉴。

对于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最主要的体现在其规模经济优势上,具体如下:(1)成本优势,在该模式下可以集中管理和统一决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销售优势,连锁经营模式下的分店专职于销售,而专职化的销售服务人员比非专职化人员更具优势;(3)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销售统计、簿记登录、存货盘货等电子化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4)采购优势,这一点对于实体行业尤为重要,总部集体进货既可以增强议价能力,又可以节约成本;(5)品牌优势,较高的品牌形象可以促进分店业绩的提升,分店优良的业绩又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品牌的形象。

二、连锁经营管理视角下的金融业管理模式探讨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同样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余明南[1]对当前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做了研究,指出了国内零售连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举措;范明[2]对国有商业银行采用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论文将从银行和证券两个行业进行展开,分析金融行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金融行业发展:

(一)金融行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近二十年来,金融行业的改革大体经历了银行与财政分离,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和银行与保险、证券分业经营三个阶段。刘增学[3]、朱红军[4]等对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做了论述。具体来讲,对于金融行业经营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管理理念亟待改善。当前,国内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同国际接轨。比如,国内商业银行往往将经营的重点放在存贷的规模上,在这种经营理念下,一方面,容易忽视存贷的效益性和安全性,促成了“超贷”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容易将贷款的风险注入到银行的经营发展当中。商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现象有力印证了这一点。在证券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券商一般都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了传统的证券经纪业务,从各大券商的年报中可以发现,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的占总收益的比重大约在70%左右。作为周期性很强的证券行业,一旦经济低迷和资本市场惨淡,将会对公司的收益和管理的稳定性造成强烈冲击。

(2)经营管理体系缺乏标准化和系统性。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中,其执行标准往往由各部门自己来设置,存在一定随意性。在证券行业,也存在经营管理制度缺乏标准化和系统性的现象:证券公司在运营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既作为投资中介和经纪人,又作为机构投资者和自营商;

(3)经营管理体系冗杂问题。这一点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其分支机构主要是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区)、乡镇等行政级别逐级设置,形成了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等多个管理层次,管理体系冗杂。

(二)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改善金融行业经营管理

对于如何借鉴连锁经营管理理论,改善金融行业经营管理体系和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经营管理机构集约化,将金字塔型管理结构转变为扁平型管理结构。以国有银行为例,由于分支机构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层级设置,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通过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减少冗余的管理层次,建立简明而标准的管理流程,这样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又可以消除等级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2)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专业化(Sepecialization)。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理论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化运营程序,这包括从人员招募、职工培训到采购、收货等各个环节。企业的每位职工均具有专门的职业技能来执行标准化的营运程序。在标准化的营运标准前提之下,任何人在执行程序时,其操作标准都是相同的,避免了由于操作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

此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建立标准化、简明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之一。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大股东基本都是国有法人机构,一些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利用其控股地位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成为政府行政命令的中介,股东大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阻碍了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其运作模式较传统方式具有难度大、要求严、技术含量高等特征,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管理人员。对于银行业和证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以证券行业为例,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新兴业务的兴起,原来的人才结构已经不再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培养专业的人才也成为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另外,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有效遏制违规操作现象的产生,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 、总结

本文主要以金融行业中银行和证券两个行业为研究对象,从连锁经营管理的视角,对其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结论认为,对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管理体系亟待改革,而连锁经营模式对金融行业极具可行性和可借鉴性,银行、证券公司可以从从管理机构集约化、管理体系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借鉴,构建和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俞明南,储春银:《当前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业创新趋势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年第3期: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