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3 16:36:34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1)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丰富。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主要指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性、阶段性的资料。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是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获得的事实依据、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文献分析类、问卷调查类、观察类、访谈类、研究对象案例类、活动记录类等,也包括与研究和实践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学生成长档案等方面的资料。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普遍比较注重保存和整理过程性的资料。

二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多样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文本性成果、制度性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和技术性成果四大类。文本性成果主要指论文、著作、课程资源、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方面的成果;制度性成果主要指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科组管理、班级管理、科研管理以及研究共同体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机制形成的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主要指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成果;技术性成果主要指教育教学软件、电子资源库、音像产品以及专利技术等。由于教师科研水平评价的需要以及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的需要,中小学教师逐步提高了成果公开发表的意识,在形成教育科研文本性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后,一般会积极争取在报刊、文集上公开发表。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小学教师形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大多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反思和升华,并主要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决实践问题、探索教学策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等方面形成教育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既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教育科研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成果公开发表等方面都需要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提炼与表述。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零散的、个别的、复杂的研究素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获取具有一般性或特殊性的规律和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获得的规律和结论用恰当的载体和方式进行有效呈现,以便交流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不少在实践中被认为是好的教育理念、工作经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成果却因为提炼与表述得不够科学、规范、准确、新颖,而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中落选,这是甚为遗憾的。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过程性研究资料归纳分析不到位

中小学教师在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中“不到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研究主线的引领,没有围绕“研究问题以及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一条主线来对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致归纳分析不能紧扣主题,较为零散和杂乱。另一方面是在众多研究过程性素材中,教师缺乏对研究素材价值性和相关性的正确判断,也缺乏对研究素材的取舍能力。个别教师在整理研究素材时,容易把其他与研究问题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或离主题较远的素材也纳入分析范围,从而使得出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与主题不对应。

2.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行为中依托的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在研究成果及结论的分析过程中找不到相关踪迹,其研究成果及结论的获得过程缺乏合理性的过渡分析和说明。二是部分研究成果及结论在用图形或表格呈现时,各组成要素及其诠释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用程序图、框架图、关系图等形式来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指标体系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简化,但这些图表往往经不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推敲和分析。三是研究报告类的成果中“问题———理论———概念———目标———内容———思路———方法——过程—结论—成果”之间的对应性和一致性不明显,个别教师容易在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偏离原有研究问题。

3.成果及结论缺乏关键性事实资料的支撑

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要有充足的事实及数据资料来支撑。这一要求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和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重视提供事实性资料及相关数据予以支撑。有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只提供简单的数量统计数据而没有深入分析;有的教师在验证学生得到认知发展时只提供学生成绩的变化表,这显然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为迎合研究成果和结论的获得及其正确性,擅自修改、杜撰相关研究数据,这也应引起重视。

4.成果表述形式的规范性不够

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自己的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能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但很多教师未必都能如愿。其中,成果表达形式的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但个别教师不重视,不遵守相关要求,随意改变文本结构以及表述的顺序和形式,追求个性,这也就难以获得报刊编辑部教师的关注。其他如参考文献各要素及信息不齐全,引用他人观点成果不注释、行文结构排版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类成果中仍较为常见。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对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是评价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能力也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影响力。目前,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发展中需要重点破解的瓶颈问题。因此,无论是作为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还是中小学教师个体,都应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而要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也需要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方面

(1)开展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培训。近年来,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已着手开展教育科研系列培训,较好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在培训课程中也安排了“教育科研学术规范”“教育科研成果表达”“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培训。但这些专题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一般性的、常规性的知识介绍偏多,实际操作能力指导类培训偏少;二是涉及教育科研领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本表达能力等专题较少,很少能深入具体案例进行细致的指导,以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整体提高较为缓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重点设计和开发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理论类和实践类专题培训课程,并以实践指导类为主,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实际能力。

(2)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指导效果。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在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发掘、培育、指导、转化、推广和应用系列工作机制时,要把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专题指导作为工作要求之一,并强化实际指导效果。由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牵头的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活动主要以教学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以及科研论文和著作类成果提炼指导为主要形式,主要以跟踪辅导式实践指导为主。

(3)构建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学习平台。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评审规范,并在教育科研专题网站中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介栏目,及时推广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也为教师之间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和参考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2.中小学校方面

(1)及时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指导活动提供支持。中小学校要制定相应制度或办法,支持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与同行及教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同时,学校主管领导要及时发现教师产出教育科研成果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多渠道寻求专业力量的指导。

(2)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分享研讨平台。学校主管部门要在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年级组层面、课题组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平台,让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中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也有助于发现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中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

3.中小学教师方面

(1)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把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二次研究,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在实践检验中反思不足,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及结论。

(2)加强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成果各种文本表达形式如科研论文、著作、课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具体要求;并重点结合教育科研领域学习综合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3)遵守教育科研规律和学术规范。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中要尊重研究素材,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如借鉴或引用他人观点和成果的需要注明。

(4)围绕研究主线分析研究素材。要以研究主题及相关问题为核心,明确提炼与表述的目标和形式,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的效果”对研究素材进行归纳分析,甄别研究素材,舍去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的素材。

(5)为研究结论和成果提供充分的事实及数据支持。中小学教师在形成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时,要深入思考成果及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价值性,争取提供多方面的事实性资料和数据予以支撑。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2)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决定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选择。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开展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研究存在着差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在研究目的、过程、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实践反思为主要取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取向是应用知识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以理论研究和系统构建为主的思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是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是改进教学实践。笔者曾经就广西2004—2008年实施第二期“园丁工程”的骨干教师成员为对象展开调研,调查表明,认同“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选题取向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科研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观念的教师比例达90%。在调查问卷中,骨干教师们对于“您觉得中小学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回答的顺序依次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69%),教法和学法(58%),学生厌学、后进生转化、学生辍学(52%),考试制度的改革(42%),如何实施素质教育(22.6%),教材改革(16.6%),减负(5.95%),教学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3.5%)。这表明教师们关注的更多是微观层面的改善,对于宏观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和研究较少,这也符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的常规心态。因此,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科研主要是以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来开展研究,研究属于自己的真问题。

2.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中心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实验方案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果都是产生于课堂,各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观点也都会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碰撞;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方案和新设想,也都需要通过课堂来实施、检验和完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和角色置身于教学课堂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审视、体会和探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育科研时,无疑都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最终目的也是将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为主要内容校本研究既是一种教育研究的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线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们在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选择上,自然就会以反思本校教学实践、教学现象、教学经验为主,通过选择校本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的物化表象形式也正在与时俱进、日渐丰富,这也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呈现方式,不仅是传统的形式——专著或者论文,还出现了更多地以教育随笔、教育小说、教育叙事以及现代的新传媒方式(如博客)等方式作为教师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呈现多样化。

二、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科研选题的实践针对性不强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通常来源于两大渠道: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课题申报,二是教师所在学校自行设立的科研课题。无论是哪一种渠道,在目前的科研活动体现中,都还是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有的与研究者本人条件不符,有的选题还是仅从教师的兴趣出发,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的问题需求联系不紧密。

2.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失范现象较多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环节:确定选题、论证、立项、实施、鉴定和结题等环节,这个过程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提高中小学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题热,过程冷,结题延期”的现象,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性不足、随意性较大等失范现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没能形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习惯,临时突击的现象还比较多,使得研究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调研不充分,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不顾质量匆忙赶“成果”的现象还是存在不少。

3.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较少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所在。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呈现出的最终成果形式还是以论文居多,研究成果的形式比较单一,研究的无效性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主要表现在:有的成果过于浅显,没有理论深度,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些理论成果已明显落后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一些已成定论的或已失去现实意义的、过时的理论细节仍在进行不厌其烦的论证;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是口号式的,缺乏学术水准,缺少学术厚重感;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借鉴他人的成果,缺乏新意,只可谓是“新瓶装旧酒”,成果体现出较大程度的“基本雷同”“如出一辙”。上述表现,使得教师们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也就导致了科研成果无法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更谈不上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科研活动缺乏团队合作在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上,以教师个人研究的形式居多,团队实质合作不多,难以形成多学科“兵团作战”的联合攻关局面,课题组团还有很多“假团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分科进行、单科独进和单兵作战”的特点,致使教师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彼此孤立封闭,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其次,不少教师出于工作业绩或者职称评定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对科研的合作采取抵制或冷漠的消极态度。这样的现象,不能适应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阻碍着中小学新课程开发,也阻碍着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三、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主业是教学,加之待遇并不高,致使他们已往的学习热情与研究意识都不强,再加上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缺少教师平时的积累,问题意识比较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长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行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以便更敏锐、更准确地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对策。研究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2.强化教师科研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分析,透过现象进行归纳、提炼,挖掘本质,从而形成独到见解。(2)鼓励教师撰写原生态的随笔。所谓原生态的随笔,就是鼓励教师把工作中一些对自己有所触动的、认为有记录价值的事件随手记下,没有格式上的要求,也不用顾及逻辑层次,篇幅可长可短。记录原生态的随笔,目的是积累研究材料,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敏感度,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3)

[中图分类号] F27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035-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省级立项课题“高校实验室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JXJG-06-74-5)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蔡久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自动控制。(江西 南昌 330038)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和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2007年又制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进一步作了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和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并与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协同运作,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部署。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应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态势的战略选择,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的科研型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也是高校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型实验室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一、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和方式

(一)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目前,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产学研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建立了稳固的科技合作关系,联合承担部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将资产、市场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了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积极性, 在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合作更加务实, 更加贴近实际,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科技进步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部完成的,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缺乏广泛的交汇点。一方面,很多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许多重要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甚至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目标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先进的学术和技术价值,注重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却往往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呈现出由浅而深的发展,但是受到部门所有、行业隶属、行政体制不一致的束缚,资源整合难以通盘考虑,研发人员分属各自独立的科研团队,各方着重点有别,缺乏整体思考,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研发成果不愿与人分享, 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科技成果,成功率极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很难找到一项满意的项目。

具体地说,目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还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方面是双方在合作开发过程中, 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许多大中型企业到高校寻求合作,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对高校科技开发项目特别是处于前期开发项目, 不愿为长线项目投资,承担风险,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二是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往往对科技成果价值期望过高, 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 高校更愿意直接转让( 卖) , 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后续技术服务不到位。第二方面是需求与供给脱节影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成果虽多,相当一部部分对市场关注不够,是以论文为导向的知识性成果,仅是试验室的成果,通过的只是鉴定或小试,尚未产业化, 其科研成果多数有学术、技术价值,不能满足企业研发是以产品适销为主的技术需求而无市场推广前景,有待完善和配套。第三方面是企业投入少。一是企业无合作研发专项经费。 二是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情况的原因, 对技术投入太少。经费问题制约着新项目的科研、开发、培育和转化, 使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总体上说,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内涵过狭,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互动方式也比较简单,更多是在短期性、交易性层面上的合作,而长期性、创新性、制度性的合作,还“微乎其微”,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尚不理想,。

(三)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要重视合作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合作机制,不断出新思路,不断有新成果。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基点在于联合,重点在于开发。 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系统战略工程,需要严密规划、统筹协调和系统管理实施的。

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的各国产学合作的下列7类一般方式实施:

1.一般性研究支持。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界以捐款、成立基金、捐赠设备与其他研究设施等方式,协助大学进行各项研究。一般而言,企业界并不期望通过提供支持而获取任何直接的实质性利益。采取这种方式,企业多数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2.非正式的合作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企业界就个别课题建立非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研究人员常常以个人身份且多数利用业务时间参与合作。这类合作在OECD的成员国中愈来愈普遍,而且合作成果也相当好,制药、航空与环境科技等领域采取这种形式较多。

3.契约型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减轻研发经费的负担,将部分研发活动委托大学进行,以契约方式和大学进行特定项目的合作研究。这种正式合同方式建立的产学合作,可以动用更多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有助于获得目标明确的成果。

4.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与企业界进行知识与人员的合作交流,如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提供咨询意见,通过合作计划,企业对大学的课程设计及研究计划提供建议等。采用这种产学合作方式,可以使双方的研发更具效率。

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编制专项预算,资助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研发,特别是鼓励资金较不充裕且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参与。这种合作的目的主要在强化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更有效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并让大学的研究更具经济性特征。

6.研发联盟。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各国政府针对特殊领域的大型研发计划提供资金补助,由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合作申请赞助。这种合作方式,旨在强化本国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

7.共同研究中心。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在大学中设立共同研究中心,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对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具有发言权。目前,这种方式是OECD成员国促进产学合作的主要策略。

一项合作的具体模式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信息环境和双方的博弈规则决定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所具有的实力、条件各不相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作模式。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应该主动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和地方,突破制约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管理体制的樊篱,通过建立体现高效、实现共赢的结合机制建设科研型实验室。

1.依托企业建设科研型实验室为总体思路。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都是依托学科而建立,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到位、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作用,推动科研型实验室做大做强,应是各高校建设科研型实验室的总体思路。

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要出色地履行社会功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展职能,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环境的诸多变化,通过与企业结合,拓宽职能范围,在自觉地肩负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时代使命的同时,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和特色,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建设处于领先水平科研型实验室。

2.以企业需求带动科研型实验室发展。科研型实验室的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以企业需求带动实验室发展,可克服实验室学科面窄、资源不充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强化科研创新能力,改善学科交叉缺乏状况,拓宽了实验室功能,实现了人员、物力的优化配置。随着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科研型实验室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向新学科方向不断扩展,在学科不断发展的同时,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也会同步发展起来。同时,利用与企业合作进行创收,解决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3.以企业重大项目支持科研型实验室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依靠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在重大科研开发项目的推动下,使实验条件不断完善和升级,实验室基本建设得到大的发展,形成创新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与实验室科研平台三个方面的相互推动。由于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大多是科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可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重大科研开发项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科研型实验室也能以项目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

4.以人才互补的模式实施科研型实验室人才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才的创新价值,实施人才互补战略。可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顶尖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对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开发型人才,包括顶尖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如企业和科研型实验室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联合组成攻关组,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1.高等学校是科研型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编制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将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院系(所)和企业间的流动,审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立项,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对实验室的评估,拨发、配套实验室有关经费和后勤保障。

2.科研型实验室实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和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实验室实行课题和项目制管理,实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由实验室主任根据课题和合作项目需要进行聘任。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要积极聘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合作项目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企业提供的配套条件和基金,逐步扩大开放研究和流动人员的比例。

3.学术委员会是科研型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其中高等学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1/3,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1/3。

4.科研型实验室经费和仪器设备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实验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国内外企业、政府、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研究生奖学金。实验室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经费中列支。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科研型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信息管理。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实验室名称,和企业合作项目按协议处理。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做好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必须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开辟网上技术市场,并保持运行良好,推动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4)

Abstract: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discipline are important sources to keep it stable and permanent. Onl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could make a discipline keep its independent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s. Each researcher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se courses in which they could show their objectiv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Epistemology, this paper will illuminate the necessity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archival research form macro and micro angles. And then author will point the core factors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a discipline, including analyzing the su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urses.

Keywords:Epistemology; Archival Science; Archival Research; Discipline Evolution

1 引言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档案学学科是伴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变革而进化和发展的。档案学的进化是学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理论深化和学科强化的过程;档案学的发展是学科实力由弱到强,学术研究主体由少到多、由全到专的演变过程。张长海博士认为:“多年以来,有两种力量推动着档案学的发展:一种是来自社会观念的变革,另一种是学科的反思与自我调整。”[1]社会观念的变革是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动力,它来自人类生存的社会实践,是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引起了社会观念的变革。而学科的反思与自我调整却是对学术研究主体自身认识行为及学术行为主体性的评价与再认识。由此,社会观念的变革与学科的反思与调整构成了档案学学科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发展路径。

2 档案学的宏观进化与发展

档案学的宏观进化与发展,从其动态发展形式上看,是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不断推陈出新,是一系列档案学理论及其体系的连接、转化、更新与超越,是档案学的知识产品和精神成果的不断积累和整体结构的不断改变;从其内容上看,则是指档案学理论研究向真理方向不断靠近,其解题能力不断提高;从研究主体方面看,是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认识能力与认识范围的不断提升和拓展,是档案学术研究主体从学术主体走向社会主体,其自身从学术认识走向社会认识的过程。

2.1 档案学学科的整体发展。档案学学科的整体发展,是档案学术研究主体对档案及其现象认识能力与认识范围的全面进化和发展过程。随着研究主体对档案及其现象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不同认识方法、工具的更新与植入,档案学发展基本上呈现出从前科学时期,到学科内基本分支的出现,再到学科知识群的发展规律。首先,从欧美档案学产生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档案学萌芽期间,包括档案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还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学科类别有限,知识形态也处于哲学、神学之中,其间,掺杂了很多研究主体的主观臆断、个体经验、猜测思辨、理想成分等非理性的主体性因素。其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内部逐步出现了学科分化,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逐渐从神学和哲学的统治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档案这种在封建时期被统治者认为“心脏”、“宝剑”的事物成为当时社会主体所要了解和利用的主要物件,因此,如何管理和利用历史档案,如何发现并预测未来的档案形态和管理策略,成为初期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次,进入20世纪,随着各门分支学科的不断成熟及以自然科学为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对于更加科学、合理、合逻辑的认识方法的追求,以及不拘泥于本科内知识认识和积累的范畴,转而寻求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受到了自然科学的观念、原则和方法的影响,档案学术研究更加注重客观的现实社会实践和经验资料积累,通过对实验、比较、心理分析、行为分析、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的普遍使用,从而形成了以文件、档案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范畴和方法。最后,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后,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新事物、新现象,人文社会科学在原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划分,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涉入主体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及其概念范畴的诞生,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的大规模相互跨越、交叉和融合,极大地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内知识的聚集与融合,进而形成了较大的学科知识群,成为当前研究主体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在人文社会科学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档案学术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微观化和专门化的研究趋势。所谓“多元化”,是指档案学术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对当前档案管理实践的研究之上,而更加关注档案学历史研究和未来研究,进而形成横向以理论与实践研究,纵向以过去、当前、未来的研究层次,这种研究层次的丰富,使档案学术研究的体系不再单薄而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所谓“微观化”,即档案学理论研究不再停留在对档案现象的说明与描述之上,而深入到对档案现象的解释与理解,从档案的微观层面去剖析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所谓“专门化”,是指档案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释档案及其现象的由来及其运动规律。此外,档案学还在不断向学科的最高对象域――元科学层面深入推进,有的学者提出了档案学中的元问题、元理论等形而上的观点,这使研究主体在不断进行档案及其现象认识的同时,注意到了对档案学的自我认识与反思,这是前几个时期所不曾出现的,这也正是档案学进化发展的特色表现之一。

2.2 档案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人类的认识发展史表明,主体认识能力是与认识方法相适应的,认识方法是主体认识能力的核心要素,它在主体的认识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着认识实践的发展而进化。主体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信息感知、思维运转、知识创造及其发挥程度都与认识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档案学术研究的进化发展必然要受到档案学术研究方法的制约。从封建社会时期对档案学术研究的观察法到当前档案学术研究所使用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进化,学术研究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由听天由命转向天人合一,这就是研究方法、认识工具的进化而给学术研究主体带来的福祉。在此过程中,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的研究思路与其所获得成果的准确性也同样经历了由混沌到明晰,由粗糙到精细的演进过程。观察法与逻辑推理是学术研究主体直接从研究对象外在形象去思考其内在本质与特性的简单且直接的方法。数学方法与实验观察方式是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之后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研究方法,它的出现,使近代科学研究较封建社会时期的科学研究有了质的飞跃,并出现了一系列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主体的研究不再是以对研究对象外在表象的描述与说明为主,而是通过更加严密的推理和精确的分析、实验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注重研究对象个体的深化研究,但又同时兼顾对研究对象整体的综合认识,试图从研究对象个体的个性推演出研究对象整体、群体的运动规律。“进入上世纪之后,现代人类知识整体化发展的要求孕育了新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就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黑箱方法、反馈方法、混沌方法等。这些方法的出现具有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拘泥于一种特定的研究视野,而是将研究对象置于某些方法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视角去综合归纳、总结和升华所得出的认识结果。”[2]从档案学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来看,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被成功引入到对档案及其现象的研究过程中。特别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普遍使用,使档案学术研究主体对学术研究对象的把握更加科学、系统,更能反映变化着的档案管理实践。对于未来档案学术研究进化与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将是决定其发展的重要依据。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一是希望档案学人能够提出一套适合于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门方法论体系;二是希望档案学人能够提出一些新的档案学术研究方法,或在现有学术研究方法之上进行重新组合与理解,试图通过学术研究主体对学术研究方法理解的提升获得更为科学的认识。美国档案学者Anne Gilliland和Sue Mckemmish对档案学术研究提出了33种可行性的研究方法,[3]能够较准确地分析档案管理实践中的某些现象,并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这对档案学术研究活动进化与发展的裨益是十分巨大的。

2.3 档案学术研究主体队伍的扩大与研究环境的改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档案学产生之初,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规模的限制,是以少数的档案学者、实践工作者的研究为主体的。如欧美早期档案学术研究成果多是以个人名义出版的。随着档案社会实践的拓展,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机构组织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的每个问题,都成为关乎组织机构在组织管理、业务处理等日常工作中综合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线的档案实践主体只能通过经验的积累而获得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来完成,而不能够由表及里地推理演绎出档案工作的实在规律。这是因为,档案实践主体无法抽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要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并获得最有效的结果。以个体研究为主的学术研究形式进行这种较为复杂问题的研究,明显力不从心。因此,档案学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是档案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缺少一定数量研究主体的学科,是不足有支撑得起一门学科所要解决问题能力的。特别是当前档案实践工作与社会各行各业交流密切,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档案学术研究仍是坚持个体或小团体的研究,显然是难以为继的。

档案学术研究环境是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保障性因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对档案学术成果的获得,创新理论思想的提出会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制度层面的进化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的实现形式。欧美与我国早期的档案学术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统治阶级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活动中产生的文字资料,其受到政治制度因素干扰十分严重。在专制、高压环境下管理的档案不可能被研究主体所掌握,自然也不可能形成正规意义上的档案学术研究。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面爆发,多数国家摆脱了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而迈进了相对民主、开放的资本主义制度。从专制到民主,从愚昧到文明,档案经过了历史学家和早期档案文献专家的利用,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档案学思想和理论框架。经过数百年的演进,欧美档案学术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研究队伍,并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下产生了大量值得世界各国档案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我国档案学术研究同样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档案事业,档案学术研究也继承了民国时期档案学术研究的一些思想和研究方法,并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些较民国时期档案学术研究更为科学和实用的档案学理论和方法。而这些理论和方法取得,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给档案学术研究带来的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下而取得的。而“”时期那种扭曲的社会环境,使档案学术研究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多数档案学者被迫害,档案实践工作被迫停止。从中,足以见得学术研究环境对档案学术研究的影响力。

3 档案学的微观进化与发展

3.1 思维工具与思维模式的革新。思维工具是建立在一定逻辑基础上并由其提供的一定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的总和。一方面,思维工具作为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认识和研究档案及其现象的主要方法,是档案学得以源源不断发展的核心力量。档案学术研究问题的发现、档案学概念及原理的阐述与释意、档案学理论思想的传播、档案现象发展规律的界定以及档案学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等等,都离不开思维工具对其抽象归纳与升华。另一方面,思维工具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同样决定着档案学术研究理论的深度与水平。思维工具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对于认识对象所采用的思维工具是灵活使用,即在认识不同的对象时采用不同的思维工具。但是,如何在学术研究中灵活地使用主体的思维工具,是学术研究主体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探索的,这也正是人类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表现之一。思维模式与思维工具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档案学思维模式是完成档案学术研究所必需的,某种经过后天塑造并已经现实的设置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内部条件,是主体充分利用档案学的历史知识积累在思维中的积淀而构建起来的一种认识图式。它包括经验知识、价值需要和操作方法等要素。从认识论上分析,思维模式是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的中介,它充当着主体处理客体信息的背景和参照系统,规定着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目标、途径、方式和方法;从价值论角度看,不同的思维模式及其蕴藏的价值需要,是主体以不同方式吸收、加工外来信息,形成独特的科学研究特点和成果的重要原因;从方法论上看,思维模式是主体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的思想依据和行动指南,不仅任何档案学术研究活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思维方法才能完成,而且,档案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思维模式的优劣。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要善于遵循一定的思维模式,又不过分拘泥于某一模式,在遵循模式与打破模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打破旧模式,创立新模式通常意味着档案学术研究视角的重大转变,它往往成为理论发展的突破口,并导致科学的重大发展甚至引起档案学科的科学革命。

3.2 研究范式的转换。“范式(paradigm)”来自希腊语,表示为“共同显示”,可引申为范型、模式等意思。[4]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按照库恩的定义,范式转移就是新的概念传统,是解释中的激进改变,科学据此对某一知识和活动领域采取全新的和变化了的视角。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规律,对人们理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一定的学科方法论观念,基本理论假说与观点,研究主题和基本术语体系等是构成档案学术研究范式的重要要素。虽然,这些要素会因为研究对象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变化,但是,它们之间保持的稳定的联系并不会因为主观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被轻易地改变。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研究范式的转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体性过程,它会受到来自档案学界主客观双重因素的干扰与制约。首先,新旧范式的转换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二者在出现的时机上存在着广泛的交集,并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旧有的范式之所以被转换,关键点在于它已经不能够解释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或者,旧有的范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术研究主体对于研究对象深层知识的追求。但是,旧有的范式会顽强地抵抗新范式的介入,并对新的学术范式进行干扰而力求保护旧有范式的理论内核。其次,范式中所包含的引导学术研究主体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因素,大部分是主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其主体性非常强,不同的学术研究个体、不同的学派、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职业分工、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对范式形成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学者出于对本学科的偏爱,而对一些新的观点、新的范式理论持否定意见,从积极的层面看,这种行为,有利于学术研究主体在自有范式的指引下从事本学科问题的研究;从消极的方面看,这种“门户之见”,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人们的理论视野和自我批判的精神,使新的范式无法渗透到旧有范式理论内核,进而造成了学科的停滞不前。因此,提倡档案学科的进化和发展,必须要求学术研究主体在自身本职责任的诉求下转换学术范式。

3.3 交流方式的发展。文化发展需要思想交流,交流方式的发展既是档案学发展的需要和表现,更是档案学术范式转换的重要渠道。所谓“交流方式”,是指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群体的科学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获取、传递科学情报的出版、交流、学术活动等的总和。[5]它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式。早期的科学研究主要采取非正式的交流方式,通过科学家个体或小范围团体间的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通信来完成。这种方式,在现代已经演变为规模较大的专业学术团体活动或学术会议。正式交流方式是把科学研究成果、思想观念印刷而以书面的形式(如报刊、书籍等)公开地呈献给读者。两种交流方式对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增强了研究主体之间知识的交流与活动,更加促进了科学知识以信息流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虽然,科学研究鼓励以正式交流的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研究的合作,但是,当今的科学研究形势使研究主体不得不重视非正式交流方式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融合和传播作用。从科学交流发展的科学性来看,整个科学交流方式是从非正式交流到正式交流,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二者之间相互支撑、共同作用、互惠互利的关系,其核心和实质就是要促进学术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民间与官方、学术群体内部机构之间的协同和合作。这既是科学作为一般劳动的协作性和自身特有继承性的反映,也是社会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系统而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大科学时代特性要求的反映。档案学术研究主体学术交流规模从小到大,内容由浅入深,方式上既有高度分工,又紧密协作地发展,这既是档案学知识广为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档案学自身发展的有效内在机理。档案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在学术交流活动的发展方面尚处于上升阶段,其中,不仅包括学术交流的方式与内容,更包括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主体所体现出的伦理道德行为。科学合理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被科学研究主体视为激发创新火花,寻求群体支撑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相反,那些非科学的、非理性的学术交流形式更会成为学科堕落的催化剂。

4 结语

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沉思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历史环境中无可逃避的事实,只要我们忠实于自己,我们便不可能摆脱这一事实。如果托尔斯泰再次从各位中间站起来问‘对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料理自己的生命’这个问题,如果不由科学来回答,那该由谁来回答?”[6] 档案学未来的学科发展取决于当代档案学术研究主体对当下与未来档案学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认知,而这种选择和认知的过程,受到了来自社会、学科自身和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代中国档案学人来说,摆在面前的是相对完整的档案学科体系,而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档案学思想的同时,兼顾融入新技术、新理念对档案学术研究的影响,是未来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是档案学学科进化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档案双元价值论及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1CTQ03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长海.论传统档案学的转变与重构[J].档案学研究,2001(5):3.

[2] 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7.

[3] Anne Gilliland, Sue Mckemmish.Building an Information for Archival Research.Archival Science[J].2004(4):149~197.

[4] [5] 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27~228.

[6]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45.

还有: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5)

作者简介:王玉龙(1977-),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曾庆军(1969-),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004025、60964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JD120001)、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JGZZ12_06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G11Y_08)、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X20082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6-02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协同创新系统将为创新个体提供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等,因此,任何一个创新个体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协同创新,往往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研究视野,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

从自主创新角度,文[1]将创新分为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结合目前的科学难题以及解答这些难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教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3,4]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文[3]指出,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5]指出,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创新的领域日益向交叉化发展,科研团队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进入人们的视角。文[6]研究了协同理论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误区及协同理论的指导的价值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原则与方法等。文[7]研究了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导师辅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行政学团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等。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并未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讨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

1.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及激励形式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兴趣及研究特长不同,如何把这些多个学科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管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日常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实验室综合管理等,且集体管理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人员。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通常是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而进行的,且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许多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集体管理导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以研究生的特长为依据,给他们分配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同时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分别予以指导。项目组要定期举行学术活动,一方面是交流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起到对研究生的督促作用,使得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6)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03-02

进入21世纪以后,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世界各国在相互竞争中领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训练学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科研创新能力。

1 传授科研创新经验

研究生的选拔以笔试为主,这就说明研究生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的储备。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形式的存在,造成所选的研究生人才大都是理论知识过硬,实际的操作能力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时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学术经验出发,有侧重地引导学生,从而让其对科研创新活动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具体操作就是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准备工作阶段,导师应当让学生明确科研创新的定义、内涵、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开展科研创新问题的方法等。

通常来说,学术科研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1)科研内容上的创新,也就是说研究生不受他人研究课题的影响,而是从一个全新的方向出发,在新的领域上开辟一片研究沃土。2)科研视角的创新。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随从大众的研究趋势,而是以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3)科研思路的创新。通过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逻辑顺序与大众研究顺序的差异进行区分,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归纳与演绎等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范畴正是形成这一科研创新形式的源泉。4)科研方法的创新,指研究生在对相同课题进行研究时,使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新颖研究方法。5)科研成果的创新。这一种创新形式的实质就是指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研究生又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者有了新的见地、创造了新的事物等。

由此可见,科研成果的创新实际上是科研创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研究生只有深刻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质,才能真正给予科研创新以最佳的定义,从而在最后的科研创新活动中做出准确而合理的定位和预期。

2 训练科研创新技能

在完成科研创新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这也就是说,研究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储备后,应当将这些知识实际运用到科研创新活动中。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实际上就是完成了由创新的潜在状态到现实状态的转变。科研创新技能的训练形式包括两种。1)科研论文的写作训练。科研论文具体是指对某一特定课题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创新研究。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论文训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教授他们创新方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科研课题的研究训练。科研课题是指围绕某一现象、理论或者问题,进行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活动。这一技能的训练,相比于论文的写作训练,其过程更加繁琐,系统性也非常强。

3 开展科研创新实践

传授科研创新经验,训练科研创新技能,都是开展科研创新实践的准备阶段。当这两方面的工作有了充分准备之后,导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指导训练,这不仅是巩固他们理论知识的手段,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要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实践,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保障研究生能完成主要课题任务的基础上,导师有意识地适时安排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应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有特色的研究项目,项目内容并不局限于在研的领域,允许学科交叉,支持团队合作,鼓励有想法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允许项目失败,对成功的项目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简而言之,导师选定一个课题,让研究生对该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并将其理论成果或者研究数据以论文或者模型等方式展现出来。或者,由导师牵头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生定期开联合组会,根据需要开展合作,开创新课题。当然,导师还可以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竞技性科研创新活动。在这些形式中,研究生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扩大视野,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这对于提高研究生整体创新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积极为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完善研究生科研创新机制。完善这一机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入学选拔机制,将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转变成考核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这样一来,高等教育机构就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主题的回答,选拔出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此外,教育部门应当设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研究生培养的近亲繁殖现象。同时,建立良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学校或者导师方面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往往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有所侧重,这对于学生实际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安排一些科研创新活动。通常来讲,这种科研创新活动以实验室的活动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导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当多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验室的研究项目。

其次,变革研究生教育模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成果,仍然以论文的写作为主要形式,学习过程中也是以传授理论性知识的课堂为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应当积极建议学校方面在科研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加大对于学校科研创新实验室、科研创新图书馆以及其他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建设的经费支出,采用先进技术,加大实验室教学的比重,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在以实验室研究成果为形式的科研创新上有所集中。

再次,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在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受阻受挫时,导师要及时给予帮助,稳定研究生沮丧情绪,鼓舞研究生继续探索的斗志,保证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导师可以为学生在实验室中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性研究成果,并将实验创新成果的形成北京展示给学生,如万有引力的来源、磁场的发现过程等。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到创新由失败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他们科研创新能力和信心的培养有巨大的帮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这不仅是为国家提供创新型人才战略储备的要求,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高英彤,刘亚娜.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术交流,2012(2):20-21.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7)

1 创“学研思”体系,依靠制度考核、激励

学校和学生发展都靠教师,因此教师发展是根本。为此,我们力求教师在学习中形成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发展教育思想,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思想,在积累中丰富教育思想。我校创建“月月理论学习、周周校本科研、日日教学反思”的“学研思”体系。制定以体验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为模式的理论学习制度。每学期末,我们都将教师理论学习成绩、教学科研成果与期末考评挂钩,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使之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三年来,“学研思”体系从未动摇,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了实质性转变。

2 针对教学问题,确立校本课题

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了以问题为对象,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科研方案;组建了把问题转化为校本课题,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特征的校本科研体系。我校严格按照课题研究项目立项程序:教学问题调查学科组讨论课题组申请填写课题申报表学部审查学校审批,2009年以来共确立13项校本科研课题,并体现出三大特点:学科面广,包括绝大部分学科;参与面广,人人参与,每个教师都有课题;探讨面广,有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和思想品质教育策略研究。

3 课题群组合作,全面开展活动

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创建学习氛围,建立研究型课题组非常必要。我校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格局基础上,结合课题组需要进行了适当改组。由教研组长负责建立本学科校本主课题,教师按年级和学段参加,也可申报立项子课题,形成合作课题和子课题群,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科学方法操作执行。教研活动要求经常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学习讨论与课题研究,随时进行信息交换:建立必要活动登记、记录和评价制度,加强教研管理和监督。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上研究课是校本活动的主要形式,采取的主要是多案、多讲、多议和多思方式,将每项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二、转变观念,突出主体,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模式

认知派观点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式学习,教学过程是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景,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操作发现知识,并通过意义建构形成知识结构。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探讨“先学后教”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下面谈谈“先学”与“后教”的运用方法。

目标定向(2—3分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与训练的重点,做到方向明确,攻关有数。在先学前一定要有学习目标。目标定向主要根据学科维度,也要考虑学生维度。

学生自学(8—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查找答案。学困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部分答案。这是先学的主要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根据学生维度而定。

小组讨论(5—6分钟)。学生相互讨论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寻求答案,也可交流自学信息。其实这就是“兵教兵”,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根据学生维度而定。

交流答疑(6—8分钟)。学生把仍未解决的问题或答案,有分歧的问题提交给老师(或其他组同学)。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进行点拨讲解,或其他同学帮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也是“后教”的基本形式,当然这里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维度灵活运用。

练习检测(7—10分钟)。通过对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自测(独立作业),检测学习效果。这是“先学后教”的效果检查。

课堂小结(3—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使学生接收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强化教学效果,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也可在这一环节中进行教学延伸和知识拓展。

另外,我们还探讨了“三段六环”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模式,它们不是机械不变的,都有其灵活性和机动性。这些模式对校本科研活动的初级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对青年教师也有很好引导作用。

三、组织结题,提炼升华,全而推广校本科研成果

1 精心组织校本课题结题

我校校本课题结题工作严格按科研项目程序进行:申请结题撰写结题报告整理递交结题材料听结题课和结题报告评审组审议举行仪式颁发结题证书。下面是《小学数学“三段六环”教学法应用研勋结题报告摘选。

研究范围。关于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其中既有教学行为研究,也有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和学生行为评价研究。

理论支撑。生本教育理论,“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模式运用。三段是指动机产生、探究活动和运用拓展阶段。六环是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巩固运用和总结拓展。

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主要解决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对学习没有信心的问题:探究“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自主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和数学学习能力。

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的难关,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兴趣等问题的研究;不仅探究出“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方法的深刻内涵,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加以改进,科学调整六个环节,灵活运用这一模式,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力:这一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与新授课的教学,利于青年教师学习模仿,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同时还存在获奖论文和教案,研究课图片、课件和教具等物化成果。

2 全面推广校本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8)

【关键词】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金融学

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资源要素的集合,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破除已有壁垒,实现主体间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之间的共享与协调,从而实现较深入的合作。协同创新并非各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之间的简单配合,而是要实现合作后的创新能力大于单个主体独立创新的能力。主席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提出“必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协同创新模式也逐渐受到了高校科研、教学的重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3年也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

当前,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大,金融学是热门的专业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该专业。社会对金融学专业的需求量也较大,根据徐坚成和张爽(2014)的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金融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将从0.8%上升到1.4%左右,届时金融从业人数有望达1060万人。然而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科研与实践的平衡关系难以实现,一些高校比较重视金融学的科研能力培养,也培养了具有较大科研发展潜力的硕士研究生,但是总体来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金融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科研成果“空对空”,难以转化成实际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过程中,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也容易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发展后劲不足,无根之木难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学生发展的高度容易受到限制。有鉴于此,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以在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下,充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的优势,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从引入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深化基于协同理念的跨学科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模式以及建立基于协同理念的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激励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

一、引入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目前,部分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产学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有利于资源与信息共享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合作主体间的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活动还比较少,产学研合作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形成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1)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动服务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培养单位的协同意识还停留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层次,没有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意识到协同创新给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协同创新不能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这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因此,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联系,提高服务金融行业的意识,推动建立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2)形成政府顶层设计,培养单位与用人部门协同行动的深度协同模式。白俊红和卞元超(2015)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政府支持方式,从制度和资金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各地的金融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与指导的协调中心,发挥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比较优势,制定符合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从而建立起高度协同的创新培养模式。借鉴美国“硅谷模式”,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依托,以金融企业为主力,将金融企业的实际需求转化为科研课题,从而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官-产-学-研”结合模式,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以行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此创新体系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更容易形成“顶天立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3)实施协同创新下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校外导师为金融企业或金融监管部门一线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金融问题,而校内硕士生导师则以学术指导为主,“双导师”制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实现,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深化基于协同体念的跨学科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需要学科交叉,从历年经济学的诺贝尔得奖的学术背景看,大多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其学术成果在多个学科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趋势,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应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完善跨学科的培养体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形成涵盖“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课程体系。复合型人才更有利于协同创新,跨学科培养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其中经济学和金融学是基础,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是手段,充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有助于发现金融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也有助于提高解决金融协同创新中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的是,应加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一位经济学家,如果不同时是一位数学家、一位统计学家,特别最重要的是一位史学家,那就不配作为经济学家。

三、实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模式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也不例外,这导致了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难以系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其研究成果也缺少“地气”。协同创新模式下,各培养主体都会基于自身的应用需求,给金融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出要求,从而促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1)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着眼于解决金融监管中的实际应用需求。当今金融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国内外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模式与监管手段等均应事先创新,因此,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紧密联系金融监管实践,在协同创新的模式下,解决金融监管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监管理论创新成果。(2)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满足金融企业经营的实际应用需求。创新创业浪潮下,金融市场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兴金融模式与金融产品的涌现给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带来一系列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而高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则可以瞄准市场需求,以解决金融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形成“顶天立地”的、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3)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解决金融消费者的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伴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资产管理需求、投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等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但当前金融服务供给不均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时也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金融学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中,加强与金融市场各类主体的对接,形成协同创新的模式,在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基于协同理念的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激励与评价体系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度保障,而在制度保障体系中,激励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协同理念的指导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1)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其创新能力,而协同创新的落脚点也是创新,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要提高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创新能力为激励和评价指标,如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的评价,加强对研究生创业能力的评价等。(2)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协同创新模式下,参与主体涉及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企业等,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协调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例如,可参考黄波,陈晖和黄伟(2015)提出的引导型基金管理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将可以金融创新的部分利益由研究生分享,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和教学科研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3)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协调的评价体系。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的科研教学等均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协调培养评价体系,如:在教师评审上,采取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将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与金融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对学生课程评价等方面,将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以及协作程度等相结合;在学生的就业环节,将协同创新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反映在就业推荐表中,更为重要的是,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培养问题反馈到教学培养单位,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五、结论

协同创新是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新型模式,通过多方通力协作,将金融监管与经营实际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以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为基础,解决金融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与循环的培养模式,增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有益于实现金融市场“创新创业”理念的落实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新乔,董杰.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徐坚成,张爽.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J].经济纵横,2014(3)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9)

关键词:各大院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16-02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民主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国家也因此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相关的改革工作。但是,我国目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很低,很多教育类科研的成果仍然被束之高阁,这样就无法发挥科研转化对教育指导以及决策的实质性作用。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具体转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行了简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

一、各大院校科研工作成果向政策转型存在问题

1.教育科研逐渐变得功利化。教育科研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生产分析性质、系统性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由此对目前教学现象进行反映、推进和相应的规划。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院校众多教师在进行科研工作时,过多的将个人的利益与学术研究进行结合,过分的追求个人利益的得失。例如,对高职类院校进行主要的科研转化中,很多教师习惯将学术研究以著作或者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再通过发表的文章进行考评和参评职称,从而申请课题和奖项,而很少考虑到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质应用价值,出现向功利化偏斜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目前院校教师不仅需要实行教学,还需要科研,且在具体的职称评定要求中,对于科研成果的整体质量以及数量要求都非常高,过分要求科研成果的数量,为了满足学校的考评要求,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到了上,以至于对论文内容的价值不做过多的考虑。

(一)科研成果评价变得表面化。在各大院校中,对于科研尤其是对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管理一直都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就立项来说,包括课题选取、相关课题的申报、评审的主要立项、期间检查、鉴定验收和最后的科研成果转化等过程。众多的院校更关注教师量、刊物级别、字数以及是否是著名的出版社等方面,而对于科研的评价主要看重鉴定及相关专家教授的评价,很少将精力放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层面,更不用说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2.成果的政策转化变得模糊化。通过对目前各大院校科研成果关注情况来看,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相关激励还停留在以往的发表刊物等级、职称评定和获奖情况等方面,只要科研人员达到要求和标准就可得到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而针对教育的相关决策部门来说,主要决策者最想要得到的是科研人员递交一份具有完整可行性报告的科研方案,而对于教育科研人员来说,是最直接的途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路径的依赖,以至于在进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多的程序,加大了科研成果实际政策转化的难度。为有效改善目前状况,需要从根源上进行解决,提出更为系统、全面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科研成果转化方式过于单一。我国各大院校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转化方式需要实现多样化,为了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转化平台,需要各大院校建立全面且稳定的成果输送渠道,实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尤其是教育相关机构的有效传送。目前各大院校的传送方式普遍存在古板单一的现象,主要是通过这一渠道进行科研成果的对外传送,从而导致教育类科研成果的传送及转化闭塞现象。

二、政策转化问题路径依赖分析

1.教育科研开展目标过于功利化。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教育科研创作偏向功利化,即众多的教育科研成果成为了教师职称评定所必需提供的材料,这种现象的产生形成了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在初始条件的强化以及报酬传递的整体作用下,制度变迁一旦步入这条道路就会一直沿着原有的路线持续的进行自我的强化。教育科研功利化导向的最初选择,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多院校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同r也培育出众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但是科研成果需要发挥其最核心的价值,即为实践的运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介入,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显现。

2.配套政策具有滞后性质。我国目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政策转化,而转化路径困难与教师职称评定及人事制度的相关改革存在很大的联系。各大院校每次进行较为重大的政策改革基本上都是国家政府的硬性要求,很少是学校自发进行的,这非常不利于学校制度的变迁。而国家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没有实施的细则,这同样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文件的实行,对制度的供给现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为了使科研成果实现有效的转化,还需要校方、国家以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关注,加强科研转化配套制度的建设。

3.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惰性。不同的主体拥有自身的信念和利益观念,各大院校教师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将这种利益现状进行有效的维持,很难做出实际的改变去进行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各大院校科研成果具体向政策转化有效制度安排

1.非正式性质的制度安排。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正式制度,另一个是非正式的制度。除去正式的制度不提,非正式的制度主要包括传统、价值以及具体的意识形态等,其是正式制度以外对调节和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主要形式。高职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产生基地之一,应对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并真正的进行制度的改革。例如,在高校职称评定时,可实行教师代表作机制,即在进行材料申报时,只需选送两三篇代表作品即可,这样在根本上保证了论文的质量。对于那些积极将科研成进行转化的高职教师,应进行公开的表扬和激励,形成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环境。

2.形成制度与供给、需求进行对接。面对科研成果转化表面化、模糊化等现象,需要各院校建立行之有效的供给制度,建立与教育科研价值成果转化机制配套的政策。从院校自身的角度来看,各大院校需要重新构建恰当的科研成果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通过对相应制度的创新,促进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合理转化,搭配相应的激励政策。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提高对科研成果的需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相关部门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利用程度。从制度本身的需求层面来看,如果供给制度的实施与未实施相比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那么对这种供给制度的实际需求就会变得更多。

3.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转化信息平台。目前我国科研转化途径单一,导致科研成果政策转化效果的不佳,为了实现科研成果的充分利用,急需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我国各大院校还未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实质性的建立,而转化的渠道主要是期刊发表和出版著作等单一形式。从目前的角度看,建立一个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科研转化平台的建立投入更多的关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大院校科研的目标存在功利化的现象,科研的评价过于表面,尤其是在高职类院校中转化的激励机制模糊且渠道过于单一,而且院校科研转化现实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这些情况的发生导致我国各大院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困难重重。为了更好的实现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政策性转化,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对科研转化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10)

1导言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选择了外延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国退民进政策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给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科技体制一贯采取的科技体制,严重的阻碍和影响了企业和高校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对我国当前及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传统的技术创新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是实时同步的,而是脱节的,由此产生的信息传输滞后问题,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市场反应的冷漠问题,一方面造成高校大量科研成果由于没有实际用途而搁置,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创新部门而不能及时的将市场信息反馈、生产成具创新性和市场性的产品。因此当前技术创新模式亟待改进。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政策的提出,中小企业被全面放开,其中大部分全面转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民营经济通过自身不断调整和发展壮大,逐渐进入新的领域和部门。这赋予了企业很大程度的自,使得企业自身独立研发成为可能。而国家对于创新的观念,由以往并不十分强调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到现在提倡所有制变化、股份制股权多元化、以及深化科研机构转制,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对于创新不关心或者少参与的状态,企业有了进行自主研发的激励动因。同时,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日益重视,都使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必须找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

2两种传统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分析

2。1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方式,表现为高校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发现并研制出科研成果后,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企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以期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高校自主研发资金有限,大部分是通过国家拨款而来,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高校必定会对各种可行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产出进行取舍。由于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创新目标,故某些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只是作为这些深、难、僻研究成果的副产品而出现,并不是高校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这些副产品出现的概率本身并不大,即便是出现了,也很可能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不能继续研究下去。此时,高校会寻求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因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高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想要的。即便研究路子没错,但最终的成果也不一定是企业最满意的需求。因此,企业对这些科研项目的投资是极为挑剔且苛刻的,如果在成果形成之时再把已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拿回去进行“回炉”,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耗费。因此,在研究之初就应该对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进行评估,并由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筛选和准确定位,只有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科研成果,企业才愿意对此项成果进行投资。最后,待企业生产试制完成,新产品打入市场的时候,才有可能经受得住严峻的考验,不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与产品,仍会被无情地弃除。由此可见,高校自行研发,将技术成果进行转让的技术创新方式,不仅是及其被动的,而且常常是无效的。

(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信息传递渠道如图1所示。在图1中,由于高校与市场的分隔,科研之初高校对市场的实际需要知之甚少,由此产生大量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经过一步步筛选,最终真正达到市场要求的极为有限。而即便成果顺利打入市场,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市场还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考验与测试。其间出现的应用问题,先反馈到企业,然后再由企业将信息传递到应用研究及中试机构,而后再通过它们向下传递给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经过层层传递的信息,不仅容易失真,而且也易遗失。如图1所示,可将在科研活动中高校与市场之间信息的流通渠道看成是一个循环系统——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主要发源地和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向上输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再经过层层考验,最终到达市场的只有很少量的部分,这些成果要真正创收,进行资本的循环,就类似一个降雨的过程。由于从市场反馈信息的层层传递和阻隔,最终到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从高校(科研院所)输送出去的资源多,而回收来的信息少,久而久之,这种信息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2.2企业内部集成式技术创新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应对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地位传统技术创新方式。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由“红海”向“蓝海”的演化,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重要性。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受到双重动力的推进,一是盈利动力,满足市场、顾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开发出独特创新的产品,继续赢取利润;二是危机动力,企业面临不创新即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技术促进方之间的合作。运用企业的资金、场地、信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进行互助式的合作。图2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

在图2中,企业接受来自于市场的信息,并从中总结提炼对自身有益的部分。在这些市场传递来的信息中,有可能转化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并不少,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科研水平及科技实力有限,与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纽带较为松散,与学界联合时谈判费用较高,以及交易成本及沟通成本等的考量,企业一般并不会把每一个对它来说值得研究并且有益的市场信息转化为研究对象。由此,这一部分从市场输入进来又被企业所获取的宝贵信息资源,首先经过企业自身的选择性吸收,一部分被企业抛弃转而为其他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吸收,另一部分则被白白空置、浪费掉了。真正能够进入企业,被企业实际考虑的市场信息,已经大大减少。企业确立研究项目后,自己有能力的,一般都会自主研究,有时会咨询相关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寻求一定帮助。只有对于那些企业无能为力的部分,它才会转给处于市场边缘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立项研究。整个过程中,企业对高校的信任度并不高,而且由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双方沟通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很高。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反馈的信息,企业也不能随时与研究机构分享,由此易造成成果利用价值不高和研究的延误。

2.3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及动力分析

传统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以委托开发、项目咨询、合作课题等方式实现。这种合作的形式多以项目为纽带,三方仅投入自身部分或少量资源,联系方式松散,经常项目结束的同时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宣告终止。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松散性,没有明确的主体,出现问题容易相互推诿,而实现盈利时各参与方间又纷纷抢功,缺少一套科学的、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同时,由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不畅,三方追求的目标,以及各自对风险的感知判断均不相同,这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往往进行得不够理想。下面以图3来说明。

在图3中,分别从学术成果、目标利润、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四个维度对与科技创新成果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定位,如图中坐标系所示。对于高校来说,它的目标是追求学术成果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而对项目最终的利润很少注意,高校对项目的技术风险采取积极回避的态度,而对于项目投产后的市场风险如何却漠不关心。因此,在图3中,高校的定位为图示1区。具体表现为,对于所研究项目与高校研究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要求高,技术风险要求低。对于项目投产和运营后所取得的利润要求很少,因此项目的市场风险可以很高。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它和高校类似,但是由于科研机构的建立一般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因此,科研机构对于市场风险的回避性要比高校强,对于目标利润的追求也比高校略大。它的定位主要在图示1、2区。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它是完全的利润导向型实体,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性,因此显而易见,企业对于目标利润追求高,对于市场风险回避大。由此,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它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和学术成果产出的目标不那么在意。甚至,这些与它自身的目标还是相冲突的。在图2技术创新三方形成的矢量三角形中,由于三方的动机不同,“力”不朝同一方向,甚至有些“力”还是相互抵消的,因此三者的合力不大,三角形也不稳定。技术创新的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传统的松散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结合的形态下,由于三者的目标与定位差别很大,这种结合方式,并未达到最佳合作效果。此时,急待一种新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的出现。

3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要求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方、研发活动方,及成果转化方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参与要素。以往,企业被定位成资金投入的主体,而研发活动以及成果转化,则被认为与其他参与方关系更大。由此形成一个企业投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政府转化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然而,这样的模式,由于三方之间的交流不畅、目标不同以及职责、利益分配不完善,三方的合力很难形成。

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各参与方以企业为中心,向企业研发内核输入自身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集成。

3.1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集成模式

图4描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各类资源的集合方式。可见,所有的资源均围绕企业这个轴心进行整合,高校由以往单纯的向企业输入研究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人才、知识、成果并存;科研院所由以往向企业输入已研制的技术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中介机构开始发展,成熟,提供给企业信息和服务支持;市场给企业源源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导向;与此同时,企业也会不断吸取和借鉴市场中其他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了解业界最新动态。这样,经过各个不同主体的各类优势资源的导人,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开始相互作用,化合协整,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内核不断成长,形成企业自身新的科技优势,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产出,这些产出又向外辐射给各类资源投入实体,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资源转移闭合回路,使得各投入方又可以将资源转化,继续实现对企业内核的投入。

3.2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方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三方是以项目为联结的松散的结合方式,彼此之间间隔较远,三方之间的交流大多只限于在研项目,项目结束,合作即解散。这种结合方式类似于“黑箱”:不论是企业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的技术项目,还是高校和科研院向企业转移的科研成果,合作方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研究的内容及机理,他们关心的仅是最后结果。因此,这样的松散式、任务式的结合方式往往导致合作方相互之间并不关心,对项目的责任感不强,动力不明显。另外,由于合作方彼此之间经过了层层连接,资源传输很慢,信息渠道也不通畅,如图5所示。

图5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的提供方,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先独立研究出科研成果,遇到资金问题,再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由企业对其成果进行转化;其二是接受政府指派的研究任务,由政府划拨资金,最终的研究成果交由政府。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是对企业直接展示成果,企业对高校成果之前的研究几乎一无所知。企业将成果转化,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当成果在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市场将问题信息反馈给企业,再由企业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与高校类似,在此就不赘述。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受到政府科研任务的指派,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用担心资金的来源及成果的转化问题,因此研发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较弱。对于企业而言,它置身于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甄别,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以此项目为节点,向知识的技术方——高校或相关科研院所寻求智力支持。在图5中也可以看到,企业和学界的需求往来是不平行的,表现为双向箭线的扭折。这样的模式,显然在信息传导及动力链条上耗费过多,不适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同时,在资源的集合与利用方面,这类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为大学向企业的技术转移以成果转移为主、大学与企业之问的科技合作以委托研发为主、企业的研发集成以技术集成为主,因此各类资源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和主体差异,不利于资源的协同优化。基于此,现提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模式,如图6所示。

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产、学、研三方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松散,而是通过资本的纽带结合紧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组成类似于等边三角的稳固联盟,相互合作建立技术创新实体,彼此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作。在这个新模式中,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向系统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强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内核。它们的结合不再是“黑匣子”的方式,而是“通透式”的,各自技术互补,知识共享,共同研究,合力开发。由图还可以看到,产、学、研三方位于联盟外的边界是封闭的,但是在联盟内部,它们的边界却逐渐稀释淡化,甚而融为一体(见图中合作区域内虚线部分,代表合作方相互之间的融合)。三者融合交集,是技术创新最活跃、最有效的区域,因为它集中了合作中产业界和学界的联盟可能提供的所有优势资源。因此该区域也最易产生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的模式,使得合作方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知识共享、合作稳定,较之于之前的传统模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4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改变过去将企业仅仅看成是技术创新参与者的看法,协同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知识和学术水平,真正把企业当作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同时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的将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人才、知识和技术资源向企业转化,使其能与企业进行有效长久的配合。

4.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实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向企业顺利、平稳流动,也使得企业能将其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其智力支持机构。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政府平台、配套措施的支持,密切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为产业界和学界的联合打好基础。

4.2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

对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要给予有力的保护,激励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和投入,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地位,对于它们所做的贡献,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进行激励。

4.3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完成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对接

建立健全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联系纽带,将高校的人才引向企业,实现高科技人才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其与企业间高新知识的转移,高校应定期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深人企业进行合作交流,配合企业知识转移计划的实现,建立新的、有效的产学研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共享制度,使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驻留于企业,完成大学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有相当比例的时问在企业驻留的制度创新。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交流制度;建立产学研人才流动的保障制度(如社保续接、产权安排、合同规范等)拓展和完善企业博士后体系;建立产学研访问学者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开放式创新团队制度、导师制度、讲师制度;等等。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11)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转化率较低、产业化规模较小,主要问题在于产学研合作较少。产学研合作被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

一、产学研合作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

世界各国在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其中产学研协作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组织方式。产学研协作直接有效地将产业界和科研界的活动连接起来,通过产业界和科研界交互式促进,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间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使知识产权的创造产出和转化利用的各环节形成相互驱动的价值链条,建立产业化的顺畅通道,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化的实现。据统计,1982~1992年,日本研制的新产品中约70%是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成果,并迅速形成了产业规模。建立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协作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

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一是大学与企业间的伙伴合作,这种合作往往是通过签署协议或合同加以确定,通常是长期使用。企业资助大学科研,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大学则接受公司人员进修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放研究设施的使用等;二是通过研究项目建立合作,通常是产学研相关机构联合申报政府科研计划中的资助项目,项目研究结束后自然解体;三是大学与企业共同设立研究中心,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产-学”合作研究中心等;四是形成或创建创新型科技园,促进产学研合作,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国台湾的新竹等。园区内通常设有相关服务机构和孵化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是产学研合作薄弱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转化率低、产业化规模小,大量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成果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产学研合作较少。具体表现在:

1、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在国家科技计划中,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承担的项目占90%,但这些项目不是直接来源于具有产业化需求的市场主体――企业,致使成果的技术性和经济实用性不高。在科研成果的评价方面,多数停留在学术性、先进性层面,缺乏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以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老师、科研人员、论著和申请专利成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职称评审,而不是生产应用和经济效益,导致科研人员普遍“重学术、轻技术,重成果、轻转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创造的成果常常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机制不健全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和现实存在的单位创收的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部分应用研究成果以自办企业的方式搞产业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缺乏工程化、商业化经营管理的条件和能力,许多项目难以做大做强。另外,与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相关的市场体系不健全。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中介、咨询、评估等服务机构和相应的技术扩散、转移、应用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不明显。缺乏对初期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政府采购措施落实不力,对自主创新成果的支持不足。

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在税收政策方面,现行“生产型”增值税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税负过重。内资企业所得税负大大高于外资企业。对高技术人才没有真正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税收优惠政策是普惠式的,实际上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侧重扶持。此外,现行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政策偏重于技术政策和供给推动,在财税支持、市场培育和保护等经济政策方面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大学、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转移,鼓励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并且要有效地解决产业化的资金和市场问题。

1、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联合研发

企业对研发活动的参与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使之更接近于市场需求。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形成产学研合作,是所有国家促进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在知识产权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政府鼓励发明创造,资助研发项目,倡导和组织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从而使研发成果更具市场前景。密切产学研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有,鼓励创办合作研究中心、创建科技园区等。

2、通过立法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职责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