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8:03

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1)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77-01

(一)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现状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1、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曾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但是我们是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农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1)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主要去往广东、浙江等地,尽管工资绝对量较低,但相对农业收入来说,务工收入已经比较客观。外出打工潮逐渐形成,不少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甚至因不满16岁还需要伪造身份证。当前,外出务工成为当地人主要生存方式,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当地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在村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获得非农收入。

(2)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当地是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农业机械化推进迅速。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以小麦为例,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都可以用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省了农业劳动力。过去收割小麦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全村收割完成只需一周左右。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正是得益于外出务工和当地务工机会的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大幅下降。在村务农人员平时也多在村庄附近从事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密化”生产状况,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同一地理位置的土地,土地生产率越高,则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然而调查发现该村的土地生产率变化不大,小麦单产从九十年代的600斤左右增长到当前的800斤左右,近几年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10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其他秋粮作物也没有质的突破,产量徘徊不前。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新的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粮食生产将马上面临增长极限。

(二)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即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拥有一般循环经济的3 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Reuse,即“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它以低能耗、低排放及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循环农业还拥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有的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一是合作双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要干净又要增收,二者不可偏废;二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三是绿色生产,更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四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五是土水净化,重视对土壤、耕地及水资源的保护,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予以特别关注;六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主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不断地输入技术、信息及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三)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得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2]。

传统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突出表现在:稀缺资源耗竭;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农业资源严重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这些都有待于运用循环农业来解决。

(四)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专门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自觉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各类农业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及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3]。

4.2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循环农业,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问题等。

4.3培育循环农业经济主体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73-02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 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 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 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 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 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

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 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 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3)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 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 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 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 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 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 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 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4)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50-02

农业文化是一种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农业活动情结为核心,以达到高效高产优质农业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为手段,以科研、教育和管理等农业活动为形式,而在农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产业文化。

1 农业文化的价值

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工业文明不断发展而产生了许多消极的文化因素影响,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逐渐被破坏,甚至人与人个体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裂痕逐渐拉大,社会、生活、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在前进中展现出其内在价值。

1.1 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弥补了工业社会发展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同时克服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继承了传统农业文化精华,又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创造着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高效经济价值。轮作复种就是传统农业几千年来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应用至今的生产方式,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为预防病虫害的侵袭,也为了防止土地肥力的加速衰退,于是轮作技术被发明了,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不同时令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轮作的同时还有一种技术称为复种,就是为了提高同一块土地的利用率,在同一年内播种2次以上。轮作、复种能产生高效的农业经济价值,在淮河以南地区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水旱轮作制,而在中原大地以北地区主要发展豆谷轮作。同样,精耕细作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的农业文化精华,对土地的精细规划和对农作物的细心栽培能产生较高的农业经济价值,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仍然要借鉴中国的精耕细作技术。传统农业文化处处体现着循环利用、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水旱轮作、施肥轮作和豆谷轮作。我国的传统农业文化是当今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处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1-2]。

1.2 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

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辛勤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发明创造出成熟的农业技术和一系列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耕种制度,形成了用地养地、轮作倒茬、精耕细作等优良的传统。

我国农业文化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的多方面关系,它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为:一是通过合理施肥、系统灌溉、土地轮种、复耕细作、修建梯田等多种农业技术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精心保护并且达到合理永续利用的目的,传统农业一贯遵循着养地用地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水土资源;二是人类的先祖知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他们努力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按自然规律办事,通过颁布相关法令法规来严格约束人们的狩猎、捕鱼和采集等行为,从而杜绝人们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三是对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我国人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不同的地域优势,使农林牧渔各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这样就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正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3-4]。

1.3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首先,诚信为本是传统农业文化社会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从而导致产生了崇尚投机的思想行为,于是诚信观念逐渐淡薄,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从传统农业文化角度出发,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一方面要引进以契约为主的现代业缘合作形式,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传统血缘和地缘为主的合作传统。既要辅以制度信任,又要发挥人际信任,现代社会契约关系和传统农业文化讲求的诚信相辅相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农业文化所倡导的优良品质。在农业社会,耕耘与收获是必然的相互关系,辛勤的付出,才会有农业的丰收果实。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作风,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品德。现代社会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正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勤俭节约和再利用思想的传承。再次,孝道伦理是农业礼治社会的秩序基础。传统农业文化长期影响社会形成的礼治,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的文化中,长幼有序,子女孝顺父母,亲朋友爱,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孝文化是农业文化的社会准则,孝道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

2 农业文化的功能

农业文化是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化,它是农耕文明产生并且逐渐发展成熟后,随之慢慢积淀形成的。农业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产业,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经历、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种文化――农业文化[1]。因此,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农业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事实上,时至今日,农业文化在现代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各方各面的功用。一是社会凝聚功能。农业文化是传统智慧的结晶,倡导先进、积极的农业文化时,就能用其厚重的思想底蕴把单位和个人凝聚到农业文化的旗帜下,共同为农业发展而努力。二是生产导向功能。农业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质展现着它的精神和价值。农业和文化是统一的,它们共同指引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创造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农业文化既引导着农业生产方向,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导向文化之一,它的导向功能显而易见。三是历史贯联功能。农业文化具有贯联古今的功能,它一脉传承,将原始、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的农业有机的联系、贯穿起来。传统农业文化是先人一辈辈积累下来的,并且传承至今,今人继承并且发展了农业文化,这种血脉关系使农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发扬光大。四是产业协调功能。农业文化属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员,它能协调农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以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还能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农业资源既有利当代又造福后人。同时,农业文化也协调了农业生产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农业生产协调有序进行。五是生产服务功能。农业文化一方面服务于农业,农业文化起源于农业,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以达到优质高效。农业文化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农业文化的发展会让社会文化更加丰富,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民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3 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进步,人类从刀耕火种、器具化农业,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在继承传统农业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发展农业文化精神和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有很多方面值得继承和发展:一是技术经验。对于灌溉、育种、耕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传统的耕作技术遵从中华民族美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3],必须继承发扬。同时,还要借鉴现代化的生产科技,不断提升农业效率。二是生产制度。从古至今,农业生产制度都对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合法有序的农业生产制度,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吸收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的同时,发展合理合法的现代化农业制度是重中之重。三是农业配套设施。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工具和农业配套设施,并且不断地改进改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在进步中摸索前行。农业生产设施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需要在保护传统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适合当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设施。四是农业信仰。农业信仰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信仰作依托,传统农耕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稳定发展。传统的农业信仰值得学习和传承,同时也要引导人们摒弃迷信,相信科学,继承发展与改革相结合来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精神文化的内涵。农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将继往开来,一直发展下去。

4 参考文献

[1] 罗凯.农业文化的基本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11):43.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5)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2-01

一、现代农村业余文化具有的独特性

(一)农村业余文化具有季节性。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所以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随着农忙农闲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由于农忙时农民所需的文化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娱乐需求相对较少。但在农闲的时间,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的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多些。娱乐需求的高峰期是春节前后。

(二)农村的文化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受到外来各种观念的重大冲击,使得农民对传统娱乐失去兴趣,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旧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没有形成。使得农村文化处于“尴尬”阶段。农村文化处于过渡的阶段,这时候是最薄弱的,如果不尽快形成先进的文化来化解这一情况,等一些不良风气就会肆意盛行。

(三)农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开始拉大,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展的活动,人员队伍的素质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农村以家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和长足发展,这种“私性文化”的文化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如:舞狮子,扭秧歌,戏班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草根文化主要受到农村设施落后和农民观念变化的限制。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农民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迫切需要先进的文化来补充,否则不良腐败之风会滋生发展。

二、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一)农民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村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大大的制约了文化的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文化的建农民没有积极广泛的参与。农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大,没有贴切生活化。例如:目前多数电视节目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农村,农业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

(三)文化活动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有于传媒信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他们有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现阶段,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文化进行建设,如:建设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馆、有线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惠民的文化工程。但是,这些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离农民的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对策思考

(一)立足于农村实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文化设施项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各种文化站等惠民的文化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设施。例如:来宾市的“三求”惠农工程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自身创新思路,超前的谋划,科学的决策,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努力营造出现代农村文化氛围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宣传党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关心参与建设农村文化,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创作关于农村文化方面的作品,营造文化氛围为农民更好的服务。例如:来宾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使“三求”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使来宾市各个部门增强责任心,农民热情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因地制宜,拓展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渠道

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大整治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侵蚀农民思想。例如:来宾市在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结合本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各个民族文化,设计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多种建设方案,共各地选择。

(四)政府加强引导,呼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加强引导鼓励农村民间艺人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和发展为农民服务的特色文化,努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互动,把农民吸引到文化建设的项目上来,让农民成为文化的真正受益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6)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世纪中国农业的首要目标。我们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不能依靠老年、妇女、儿童,他们不是现代农业的主力,搞农业一定要精兵强将。

一、农业老龄化现象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是,老人、妇女、儿童都留在农村,青年劳动力都走了农村存在“三化”现象,即农村空洞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已有一半人口进了城。对于农村来说,城镇化率提高,意味着留在土地上、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尤其是年轻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2年中国农民工已达2.6亿;另一方面,农业本身比较收益低下,农民种粮不赚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产品低价政策,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有所上涨,但上涨的速度不及农药、化肥等等这些生产物资的上涨速度,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按照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现在平均每个农业生产经营户只能经营9亩地,农业从业人员只能经营5.2亩地。即使1亩地纯收益500元,一个农业从业人员从5亩地上拿到的纯收益,还抵不上他在外面打一个月的工。最近我们调查还发现,这些年举家外迁的农户越来越多,妇女大都随着丈夫进城打工,儿童也随着父母进入城镇读书,留守农村的主体是老年人。我国种地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7岁,有的83岁了还在种地,特别是在山区农村。现在农业老龄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只有两颗牙的老婆婆老公公在干农活。

现代农业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运用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操作、科学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这固然需要精良的装备,需要更高的机械化水平,但是,马克思提出,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其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仅仅是运用现代化的劳动工具,不能“见物不见人”, 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劳动资料和对象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也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只有在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才能实现,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显然,没有牙的老农是干不了现代农业的。我们要走现代农业道路,需要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现代农业观念的农业领域佼佼者,带领更多的农民走向现代。

过去有个顺口溜:老弱病残在搞农业,虾兵蟹将搞副业,精兵强将搞工业。如果我们仍旧是以老公公老婆婆为主搞农业,那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在本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会是一句空话。搞农业仍然要精兵强将,不能是老公公老婆婆,老公公老婆婆搞农业只能当辅助工,不能当主力。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十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谁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的主体,生产集约化、农产品商品化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且对小规模农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功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加工或流通的功能,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 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在浙江,老弱残兵搞农业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变,新型职业农民已经破茧而出,一批批种粮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老板等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纷纷冒出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在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涌现出一批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农业经营主体精英化的新趋势,奇迹般地吸引了一大批跳出农门的能人重回农门,让我们看到了解决农业后继无人之忧的希望。

三、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农业主产区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数量仍然不够。全国八成以上农户还在单打独斗。截至2011年底,我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仅为2.2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8%,80%以上的农田仍处于分散经营中,其中百亩以上种粮大户经营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5.3%;6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为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主体数量不够必然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加大外部人才的引进力度;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留住农业新型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农村实用型的人才。

引得进是前提。我国多数农民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约有1/3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技术,绝大多数农民的耕作和种养技术都是父辈经验的传承,对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了解。职业前途和社会评价,对从业者非常重要。农业一直是弱质产业,由于经济的原因,再加上农民社会地位不高,这样就导致了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特别是那些有文化、会经营的劳动力纷纷向城镇发展,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减弱,新技术难以推广。

加大外部人才的引进力度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的前提。要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献身农业。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办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或者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

留得住是基础。农业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它不及工业见效快,往往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出成果。那么怎样才能让那些愿意献身农业的人能够扎根农村,能够真正地干事,干好事呢?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政策及制度环境。

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的基础。惠农补贴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要把中央“一号文件”中“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的政策落到实处;各级财政要安排资金,专款专用;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要创新信贷方式,适当降低门槛;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登记、发照和年检实行“零门槛”、“零收费”;落实用地、用电优惠政策。

用得上是关键。新型经营业主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其中不乏有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更多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经营管理能力、品牌意识、抗风险意识不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

培养农村实用的人才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的关键。现在农村特别缺种植、养殖、加工、经纪等方面的实用人才。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实际,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区别于一般普通农民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创新发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J].中国国情国力, 2013(3).

[2] 孔祥智,毛飞.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体及推进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3).

[3] 耿苏强.农民老龄化,现代农业的重担谁来担?[J].北京农业,2012(28).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7)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其在有限的生长空间内,获得较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把生物、环境、工程有机结合。这一整体效益必须由技术含量高的相关设备和器械作为载体才能够完成。因此,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同步发展。

1 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

(1)耕作机械。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的耕作环境,国内陆续引进和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可实现犁耕、旋耕、开沟、作畦、起垄、喷药等作业,部分机型还具覆膜、播种等功能。这些耕整机械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操作灵活的特点,扶手可做360°旋转,垂直方向可做300°调整,耕深可达20cm,工作效率667-1334m2/h,基本满足了温室耕整地的要求。日本、意大利、荷兰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产品广泛用于旋耕、犁耕、开沟、作畦、起垄、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灌溉和施肥等作业项目。但进口机型价格高,一般在7000元/台以上,而且配件不全,维修服务跟不上。

(2)种植机械。设施农业作物的种植和栽培方式多种多样,配套机械也各不相同。目前使用的播种机械有条播机、精密播种机等,大多可与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配套。栽植机械主要是钵苗移栽机,有穴盘育苗及钵盘育苗等配套设备,国内小型移栽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穴播机不能满足播种行距和穴距可调的要求,急需开发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要求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

(3)微量灌溉和施肥设备。传统的棚室灌溉采用沟灌、浸灌,这种方式需水量大,土壤养分流失严重,供水量难以控制,并且棚内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害。而采用微量灌溉技术,可达到节水、增产、提温、省工、高效的目的。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水量控制准确,水流量小,可以兼施可溶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微灌设备包括压力水源、过滤装置、干支线输水网、施肥灌溉装置等,价格便宜,多数农民买得起。

(4)环境监控、植保及卷帘机械。大部分棚室环境条件监控是依靠生产者的经验、感觉以及简单的测试仪器进行,很不精确。棚室使用大田用的喷雾器械,效率低,农药残留量大,农产品不利于出口,因此一些地区已开始使用超微量喷雾机和烟雾机,如韩国生产的手提式烟雾杀虫灭菌器、国产的脉冲式烟雾机,植保效果较好。传统目光温室多采用人工卷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国内已经开始生产机械卷帘设备,主要有支臂式和固定式两种型号,其中支臂式的电动卷帘机发展较快。

(5)温室取暖设备。目前,温室取暖方式以火炉为主,火炉造价低,农民容易接受,燃煤热水锅炉造价高,运行成本也较高,一般温室难以应用。近年来,燃煤或燃有油热风炉、石油液化气燃烧器等加温设备开始应用,但运行成本也较高,目前只限于效益较高的温室或育苗室使用。

2 近期发展重点

(1)开发专用微型耕作机,合理选择配套动力。要求体积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动力以2.21-4.41kW为宜,最好是汽油机。

(2)增强作业功能,提高配套比。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便捷,能分别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调整,以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

(3)开发穴盘育苗播种成套设备。在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微耕机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先以半自动机型为主,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8)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东侧保留着一个缺口,人们称之为“绿色心脏”[3]。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研究荷兰“西三省”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都市型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借鉴荷兰怎样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西三省”农业的特点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小[4],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公顷,大田蔬菜3.4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公顷,后面二者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 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其中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

根据欧洲统计署的资料,“西三省”农业生产项目中位居前三名的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荷兰“西三省”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占总增加值的比例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劳均总增加值

乌得勒支省

牛奶,44%

猪,19%

肉牛,13%

25 356

北荷兰省

花卉,54%

牛奶,19%

蔬菜,7%

32 880

南荷兰省

花卉,49%

蔬菜,29%

牛奶,10%

43 934

资料来源:欧洲统计署(Eurostat),“劳均总增加值”是指标准农业劳动力的总增加值,以欧元计算。

从这“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这里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

下面,我们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论述“荷兰式”都市农业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

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的“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在很多荷兰的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荷兰西部地区发展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就有很好的声誉。另外,早在17世纪,荷兰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繁荣,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就为荷兰的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很明显,在经济利用土地的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更好的技术”——这就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一个“诀窍” (表2)。但是,园艺业发展到现在这样占有世界意义的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5]。其中,作为世界园艺业产品最大的出口国,荷兰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表2 荷兰园艺业的产值(单位:亿荷兰盾)

1980年

1990年

1994年

1996年

花卉和观叶植物

24.31

52.81

65.76

70.54

花卉球茎

5.44

7.12

9.11

9.74

蔬 菜

22.71

39.97

38.45

37.92

水 果

3.86

6.99

5.70

4.66

苗木、种子等

5.48

11.39

8.15

7.96

资料来源: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

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及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一方面,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19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详见下)。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发要求。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要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8 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

"

表3 荷兰园艺业农场数量的变化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温室花卉或蔬菜

10 159

9 372

7 908

7 395

露地花卉或蔬菜

5 592

4 358

3 733

3 366

花卉、蔬菜兼业农

2 389

1 489

1 124

1 075

蘑 菇

767

670

516

481

总 计

18 907

15 889

13 281

12 317

资料来源:荷兰农业经济研究所(LEI):《农业、园艺业数字》,2002年,p. 23.

表4 荷兰温室花卉的生产:农场的数量及其规模

公顷/农场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 0.5

6 059

4 372

3 457

2 772

2 557

0.5~1

1 750

2 082

2 014

1 659

1 492

1~2

471

993

1 450

1 432

1 366

> 2

72

254

478

712

741

总 计

8 352

7 701

7 399

6 575

6 156

资料来源:同表3,p. 93。

表5 荷兰露地花卉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公顷)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郁金香

5 766

6 588

8 031

9 705

10 050

百 合

590

1 533

3 298

5 069

4 952

水 仙

1 708

1 588

1 405

1 843

1 880

大丽花

2 006

1 937

1 846

1 643

1 454

风信子

859

954

980

1 130

1 171

总 计

13 010

15 055

18 086

22 543

22 618

资料来源: 同表3, p. 79。

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表5),现在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2万公顷。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等)此外,还有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等等。

37.24亿美元,占世界市场47.8%的份额。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的主要品种是番茄、甜椒和黄瓜,普遍采用无土栽培。荷兰还生产种类繁多的其他温室蔬菜,如小萝卜、茄子、西葫芦、生菜、菊苣、花椰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洋豌豆、白芹菜、茴香、小黄瓜、菠菜和芸豆等等,此外还生产草莓。在荷兰,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一般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蔬菜。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温室蔬菜的育苗,幼苗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60到180公顷左右。专业化使种植者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专业化还有利于机械化和计算机化,降低生产成本。

在荷兰,除了马铃薯、干洋葱、胡萝卜等作为“大田作物”之外,还有白菜、甘蓝、花椰菜、卷心菜、菠菜和豌豆等也普遍在露地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供应出口,而且还为冷冻食品、罐装食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大量原料。

由于花卉生产(特别是温室花卉和蔬菜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南荷兰省雇佣的劳动力特别多,家庭劳动力与雇工之比达到了1﹕1.08。这是荷兰唯一的一个雇工人数多于家庭劳动力的省。温室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得到发展。

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在这里,管理和技术一样的重要(甚至更重要)。

三、奶牛业

欧盟的生产配额是在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实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许可证”(“生产权”)。如果农场主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但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配额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荷兰。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荷兰“配额”的价格比它的邻国高。荷兰饲养牛奶的气候、环境条件良好,牧场又是一种不动产,农场不肯轻易放弃牛奶场经营。同时,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空间的呼声在欧洲日益高涨,在国土狭小的荷兰就更是如此。人们对牲畜场排泄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奶牛头数意味着环境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奶牛头数、增加奶牛单产,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因此,“配额”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技术进步。

" 奶牛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并且需要比较多的人工劳动。除了每天两次挤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做。不但有很多体力活(喂料、清扫等),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荷兰大多数家庭农场只有2个劳动力,奶牛太多了就难以胜任。农场主若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可能有两个选择:一是雇工,二是采用机器人。荷兰的工资水平比较高,雇佣工人的成本也高;在法定休息日,还要对劳动者额外支付高得多的工资。机器人的一次性投资非常高,但是它的优点也十分明显。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因此可以均衡地挤奶(一天3到4次),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单产。另外,有了机器人,农场主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培训等等,甚至外出度假。

奶牛业本身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各类家畜当中,奶牛将饲料转化为人类营养品的效率比其他家畜更高。现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格局中,乳制品占12~15%,一项就超过了各类谷物的总和。不仅如此,奶牛业为肉牛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缺乏农业机械的地区,牛是重要的、可再生的动力。很少有一种农业生产项目能够像奶牛业那样,能够提供以上4种产品——而且提供鲜奶和动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好几年。

不仅如此,由于奶牛业的生产链很长,单头奶牛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各种配套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牛奶销售和乳制品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正如荷兰学者所说,荷兰在历史上就不存在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奶牛业既是培育农民合作精神的温床,也是激励农民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所学校。

从历史上看,奶牛业是欧美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欧洲早就把牛(特别是奶牛)作为商品牲畜来饲养。16世纪关于奶牛的文献记载已经很多。早在17世纪,南荷兰、北荷兰两省以及泽兰省就有了发达的奶牛业,劳工平均日工资达到

0.80~0.88荷兰盾。南、北荷兰两省的城市密集,市民收入较高,乳制品的需求旺盛,这更刺激了奶牛业的加速发展,并且促使饲养奶牛的农户向商业化方向转变,并且刺激了乳制品加工的发展。在1650~1805年期间,荷兰每年人均黄油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0千克[9]。

由此可见,欧洲奶牛业的发展不但为奶农增加了收入,强健了人们的体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欧洲(特别是荷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这样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荷兰的经验有特别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都市农业的先进性

前面提到,“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依据何在呢?

以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为标志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所以是“天然的”商品。这些产品的商品属性不但要求比较完善的营销链条,而且需要有发达的城市及其较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既然这类产品需要产后服务,就为农业劳动力分工和转移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荷兰花卉业直接就业的人数有3.7万人,而间接就业的更达到了4.9万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都市农业的典型,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的先进性集中地表现在有利于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和管理革命以及促进城市化:

1.带动了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的发展。1886年,荷兰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10]。合作社对于奶牛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多数农产品。因为牛奶是易腐品,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必须当天卖完或者加工(这与小麦、土豆、鸡蛋、肉猪等很不相同),而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镇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拍卖行这样的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合作社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合作传统在荷兰得到发扬光大,与奶牛业、花卉业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2.有利于资金的积累。牛奶和花卉的商品性培养了奶农、花农的赢利意识,与同行们的差距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高产来源于良种奶牛,来源于艳丽、奇特的鲜花。奶农需要积累资金购买良种牛犊,花农需要培育或购买更好的花种,扩建温室。在缺钱的时候,需要农村的金融合作。荷兰拉博银行(农民合作银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合作社。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为荷兰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助推器。

3.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传播。与很多农作物或猪、鸡不一样,奶农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牛奶的销售收入;如由合作社代销,至少也能够在一周、一月里结算一次。鲜花更是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送往拍卖行的花卉能不能得到客商的认可和青睐,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这些都是这二者的独特之处。奶农可以比较他邻居的生产和收入,从中感到差距、激发他学习别人经验的积极性。在收奶站,奶农们可以经常沟通信息,改进饲养技术。奶牛业、花卉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刺激了更多的发明和创新。

4.提高了经营管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中是无所谓经营和管理的,但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管理往往比单项技术还要重要得多。单项技术必须进行“组装”,协调运转,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者亲眼看到,荷兰一个种菊花的温室农场怎样把生产计划安排得精细入微——精确得像时钟一样,某些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够马虎。在这里,有产前、产后的各类公司周到的服务和密切的配合。正因为有了这一切,荷兰的园艺业才能够达到这么高的生产率。

5.奶农和花农容易接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通常生活在离城市不远的乡村。他们无论出售牛奶还是鲜花,都需要寻求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奶农和花农比较熟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里的各种职业。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对年轻人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有机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就会向其他产业(包括牛奶加工业、花卉销售)流动。工商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推动城市化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扩大农场规模创造了条件。人多地少的荷兰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农场规模,就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的结果。

最后,这两类商品的主要销售地在城市。与城市相联系的是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当今世界,为较高收入者提供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因此,奶农和花农构成了荷兰农民中收入比较高的阶层。总之,发展奶牛业和花卉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

五、几点启示

从荷兰高效的都市农业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结构及其走向。下面把上面所说的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大都市的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土地价格更加高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追求较高的土地回报率,必须尽可能使每一平方米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花卉业为代表的园艺业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2.都市型农业大多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比起农村地区来,大城市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需求的档次较高。园艺产品和奶牛业正好能够提供这类产品。较高档次的产品往往与较大的消费弹性相联系,因此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消费者群体比较集中并且足够大,才可能减轻这种风险。

3.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制度创新,推动着技术革新,因此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市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都市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密集的城市人口,往往对环境有更多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意识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发达国家首先萌发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竞赛中,是决定谁有希望胜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荷兰能够成为农产品净出口的“世界冠军”,同它长期以来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分不开的。

附录:“大都市圈”三省概貌

77%的就业岗位。

[2] 这5个城市的人口总和超过了3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5。

[3] 从乌得勒支向西再向南到多德雷赫特,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Randstad,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

[4] 荷兰人均的土地面积为0.058公顷。

[5]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立之时(1945年),花卉等园艺业产品所占的地位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后来(1954年)出版的《生产年鉴》和《贸易年鉴》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发展到今天,这些产品的贸易额已经远远大于其统计体系包括的某些产品。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9)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形态或农业生产形式由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关系)所决定。影响农业生产形式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农业自然资源保障系统、农业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农业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水平4个方面。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上。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等)的投入来维持系统的产出。机械化农业的主要优势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土地压实、水土流失、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品种基因单一化的危害、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水土资源及能源制约等。这种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科学家和农民努力寻求一种在继续维持并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并进行了多种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等。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DS)技术研究的发展,"精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

2、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见表1。  

2.1 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从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英美法德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工乃至航天技术使精准农业更加"精准"。美国把曾在海湾战争中运用过的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这项技术被称为"精准种植",即通过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装置,在农户地里采集土壤样品,取得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地块的养分含量,精准度可达1-3m2。技术人员据此制定配方,并输入施肥播种机械的电脑中。这种机械同样装有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施肥和播种可以完全做到定位、定量。还可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并配置相连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收割机工作时可自动记录每平方米农作物产量、土壤湿度和养分等的精数据。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空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通过调整资源投入量,达到增加产量、减少投入、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的环节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纯获取高产","以适量投入,获取较好经营利润"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不同优化目标。这项技术的构成包括空间定位的农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和土壤信息定时采集技术、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定时更新技术及空间定位的农业投入控制系统等。  

2.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最富有生命力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最显着的特点是打破了远缘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即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开辟一个世界性的新基因库源泉,用新方法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起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且生产成本更低的新作物、新品种;另外还具有节约能源、连续生产、简化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功效。如美国把血红蛋白转移到玉米中,不仅保持了玉米的高产性能,而且提高了它的蛋白含量。抗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数百万公顷土地上试种。1998年,全世界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开发了100多种再生植物,转基因牛、羊、猪和鱼也培育成功。美国是采用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2050万hm2,是1997年的2.5倍;目前其转基因种子播种面积已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6%,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5%。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大量采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550万hm2,是1997年的4倍,其中75%的大豆播种面积采用经过改变基因的豆种。加拿大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从1997年的130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280万hm2;50%的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采用了经过基因处理的种子。  

微生物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酶方面的能力比动物、植物高上百倍;微生物还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益微生物,不仅可获得大量生物量,用于制作食用蛋白质以及脂肪、糖类等专门食品,而且在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日本研制的EM(含80余种微生物的生物制剂),被称为可以挽救地球的有效微生物群。施用EM可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药物,净化环境。  

2.3工程装备技术  

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精准农业中,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精准播种。将精准种子工程与精准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要求精准播种机播种均匀、精量播种、播深一致。精准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精准施肥。要求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情况,作物类别和产量水平,将N、P、K和多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肥加以科学配方,从而做到有目的地肥,既可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降低成本。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具有自动控制的精准施肥机械。  

精准灌溉。在自动监测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工程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和渗灌等,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施实时精量灌溉,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精准收获。利用精准收获机械做到颗粒归仓,同时可根据一定标准确分级。

3、我国精准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农业集约化总体水平较低。表2示出1994年中印日美4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及世界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低于印度、日本,同美国相差甚远。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每万公顷拖拉机拥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7%,甚至低于印度的水平。3)化肥投入水平高。每公顷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7倍,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  

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是继续走农业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以牺牲土质、环境及使用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大量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发展道路,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应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m3)。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hm2,其中渠灌面积较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后,水分亏缺部分全靠超采地下水来弥补,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给北方灌溉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我国渠灌面积约3900hm2,井灌面积1100多万hm2,合计约5000万hm2。渠水灌溉的利用率约为0.3,井水灌溉利用率约为0.5,两者加权平均值为0.35左右,与发达国家0.7-0.9的利用率相比,差距巨大。有关部门测算,如将农业用水(按4000亿m3计算)的利用率提高0.2,即达到0.55,则可节水800亿m3。  

山东海阳引进以色列技术,建成约33hm2(约500亩)果园自动化控制微喷工程,采用微机控制。根据土壤吸水能力、苹果生产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定时、定量、定位给果树供水。据有关专家测算,粮田自动化喷灌可节水30%-40%;省地1.5%-2.0%;果园和菜园的微灌可节水50%-60%;防渗渠道与土渠相比可节水约50%。  

有研究认为,北京市耕地面积与以色列耕地面积基本相同,但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约为以色列的2.4倍,如采用精准农业战略,以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在产量上达到以色列现水平,可节水约2/3,即约18亿m3。  

2)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对粮食的贡献率约占40%。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化肥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从1980-1995年的十几年间,化肥施用总量增加了183.1%,年均递增率达7.2%。1995年化肥总施用量约达3600万t,而同期粮食总产只增加了46.6%,年均递增率仅为2.7%。期间化肥投入所生产的粮食由31.5kg.kg-1下降至17.70kg.kg-1。我国化肥施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据大量试验资料统计,平均单产6500kg.hm-2的谷物,1季产量从土壤中带走N100.5-169.5kg,P2O549.5-75.0kg,K2O120.0-175.5kg,N,P,K比例为1:0.45:1。我国许多省区都存在过量施用氮磷化肥,钾肥施用不足的问题。1995年我国N,P,K实际施用比例为1:0.43:0.17。由于农田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下降,化学钾肥投入不足,我国土壤缺钾面积日益扩大。  

国外文献报道,氮肥平均利用率可达50%-60%,当季利用率磷一般为10%-30%,钾为20%-60%。据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我国N,P,K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5.0%,19.5%和47.5%,可见我国氮素化肥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向大气挥发、向水体淋溶,形成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农田微量元素缺乏面积不断扩大,而目前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面积仅约1600万hm2,为缺乏微量元素面积的11.3%。  

在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3.2发展精细设施农业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应用某些特制的设施来改变动植物生产发育的小气候,达到人为控制其生产效果的农业生产形式。设施农业主要有:1)设施种植业,如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无土栽培;2)设施畜牧业,如畜禽舍、养殖场及草场建设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即为精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目前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在欧洲,多数国家以温室生产为主,其中荷兰和英国的温室主要是玻璃温室,用来生产蔬菜和花卉。荷兰生产的蔬菜80%用于出口,花卉出口达世界出口量的71%(1987)。日本温室栽培蔬菜和果树的技术十分发达,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温室生产。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hm2,其中我国面积最大,达15.67万hm2,占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  

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推广、应用精准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出、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水、肥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1)精准农业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理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2)在我国建立现代精准农业系统应从开始就将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各方面的专家有机组合在一起,协同攻关,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10)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3―0105―06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来龙去脉

当中国在21世纪延续性地把农业现代化写进国家战略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农业现代化自1956年以来几次提出的背景以及演变过程。文件的起草者无意于关注历史,可作为从事学术研究、强调客观立场的学者,我们有责任搞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

以往对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西方发展经验:殖民化带来的规模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产业化。

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伴随着西方殖民化产生的。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向美洲拓展移民,被宗主国王权授命的外来殖民者政权不承认当地原住民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权利,甚至不承认当地的人是人。按照西方的教义,不信上帝者没有灵魂,当然就不是人,所以殖民者可以大量杀戮当地原住民而不必做有罪忏悔。占领美洲、澳洲和非洲的殖民者在完全不承认原住民的权利、甚至也不承认其基本人权的情况下,按照欧洲传统封建庄园模式占领美洲的土地,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农场。而当时的原住民作为劳动者都沦为被束缚于土地的奴隶。因此,当前理论上认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兼并土地,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在历史上并不具有真实经验的依据。

在世界史上,北美和澳洲都是通过殖民化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的典型――外来殖民者不承认土著人的权利,几乎把土著人口赶尽杀绝。据有关资料,殖民化之前美国的原住民有8000万人,现在仅剩50多万人被圈入保留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场,主要出现在欧洲殖民者占领形成的大陆国家,北美有加拿大和美国两个。但是,这里的农场主都不是原住民,而是白人殖民者。在南美的两个大农场国家,即阿根廷和巴西,白人占比都很高,白人及其后裔占比达60%以上,白人与当地人的混血人口占30%以上,剩下的原住民不到5%。这两个国家的大农场主也都不是原住民。同样,在澳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场主也不是原住民。

总之,美洲和澳洲大农场农业的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是靠殖民化实现的。

亚洲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大部分国家以小农经济为主。仅有一个国家以大农场为主,即被殖民化了400年的菲律宾;在这个国家同样是因为外来殖民者拥有土地权利而不承认当地人的财产权利,才形成了所谓的大农场。原住民只是农场的包身工。

所以,谁想在亚洲大陆上推行土地规模经营,谁就要先解决原住民的问题。

可见,按照有意避谈殖民化罪恶的西方理论,把中国这种原住民农业作为纯粹经济问题脱嵌于社会,再简单化地将其作为“第一产业”,试图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入全球农业竞争,这套思路虽然得到主流理论认可,但在原住民大陆确实还找不到符合客观性原则的经验依据。

以中国为例,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即使在市场条件下也并不呈现集中的趋势,而是人口越多的地方土地越呈现村社“共有制”趋势。当1947年解放战争向南方推进到淮河以南,要求发动配合战争时,中央领导中有“农民问题专家”之称的邓子恢就已经发现这里的很多村子无地主,甚至找不到富农。于是他给写信要求暂停两年。据此可见,即使在解放前土地私有,自由买卖的条件下,淮河以南的土地集中度也并不高。另据笔者在珠三角一带的调查,1949年前农村以所谓的“公田”、“祖宗田”、“族田”形式存在的共有制土地,在很多地方超过80%以上,村社土地共有制的财产关系是以血地缘关系为产权边界的。

在中国政府强力推进市场经济30年,在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条件之下,农村土地流转占比也不到30%,相比解放前的地主拥有土地占比还略差些,如果没有政府激进介入则更低。

倘若超越西方农业经济理论来看规模化农场,还多少可以得到解释:在近现代产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制度条件下,工业改造农业的最初内容是农业机械化,那就必然会要求土地规模化,因为规模化才能产生绝对地租总量增加,才能支持机械化的高成本。因此,尽管美苏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却几乎同期――在生产过剩大危机的三十年代出现了美国福特主义的大农场和苏联斯大林主义的集体农庄。美苏两国都属于通过殖民化占有资源、开疆拓地形成的世界最大疆域的国家,它们有条件实现绝对地租增加,以土地规模经济支持机械化,也就有了工业化时期将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经验。

那么,这种农业现代化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1956年,苏联战略性援助形成的重工业、特别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实施的时候,它就应运而生了。但是,苏联模式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大型拖拉机没法在农村使用――在50年代初期,主要是1954-1955年,在“一五”时期能够生产大型农业机械的条件下,由于农村只有20、30户的初级社,无法接受大马力的拖拉机,于是政府工业各部门要求中央在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为单位建立高级社。只有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土地的集体化才能保障拖拉机站的效益。因此,高级社和作为组织载体,维持了几十年的集体化土地规模经济,也使得中国发展出2000多家拖拉机厂。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家工业化推动农村集体化,农村集体化推动农业机械下乡。同理,大包干平均分地之后形成的分散农民家庭经济不接受机械化,于是八十年代后期数千家农机厂和农技校随即倒闭。

所以,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才是把农业单纯作为第一产业、推行土地规模经济和农业集体化的根本原因。

由此不难解释,1956年工业部门要求的“农业现代化”,不仅比1963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早了7年,而且当年遭到了农业部门的反对。以邓子恢和杜润生为代表的领导人向中央提出的建议恰恰是“放慢推进合作化的速度,不要过量侵害小农利益”,他们因而被批评为“小脚女人”。在此之前,梁漱溟向提出批评,被客气地称为“妇人之仁”。但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必须反帝反殖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服务于军事装备需求的重工业。那么谁来为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牺牲呢?中央多次讨论的结果是只能农民让步。没有这种高度集中的组织体制,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完成原始积累。

于是,1956年全国农业实现了全面的土地规模经营――以乡为单位集中土地,一个乡设立一个拖拉机站,当时建立了9万多个高级社,每个高级社能够集中几万亩土地。例如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是全国第一个接收大型拖拉机的以乡为单位的高级社,也是大包干以后全国唯一保留制度的乡镇。

1956年贯彻的农业现代化对接城市国家工业化,实际上有三大内涵:一是以乡为单位的集体化形成土地规模经济;二是以乡为单位建立拖拉机站,接受城市大型工业品下乡;三是贯彻城乡产品不等价交换、获取剪刀差,用于城市产业资本原始积累。

中国实行以乡为单位的大规模经营,从1956年开始维持到1961年,这5年确实实现了第一产业的农业规模经济。所以,不能认为中国没推行过大规模农业,没推行过土地规模经营。

但是5年后,原来以乡为单位形成的土地规模经营改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退回到以自然村的地缘关系作为土地产权边界,重新界定土地财产关系;同时允许农户保留大约15%的土地“三自一包”,允许农民搞庭院经济、自留地,还可以搞拾边地、小块地、小片荒。国家政策上推出生产队集体与农户个体的“双层经营”,使得农民的小生产可以占有大约15%的农业用地维持家庭生活。

可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早在1961年的那次调整中就已经做到了。

1961年政策调整的原因,不仅在于为期5年的“土地规模经营配套机械化”为主的第一次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过高成本,压得农业承受不起。还在于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像西方殖民化那样把原住民基本赶尽杀绝从而形成殖民者大农场。相反却由于和平年代人口增加,农业的人力成本不但没有减少,还需另外追加高额的拖拉机成本,导致第一产业的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成本太高,集体经济承受不起。

通过以上深入分析可知,农业集体化效益低的原因并不在农业自身,更主要的是因为农业承受了工业化的巨大制度代价,导致了农村的相对贫困和农民收入过低,遂有以乡为单位的高度集体化调回到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双层经营。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封锁的条件下独立自主进行的――没有外资,必须靠自力更生。于是,各个公社不仅要维持拖拉机站,还要配套建立“五小工业”,使城市产业资本生产的工业品通过体制下乡,然后公社再通过国家金融与统购统销相结合的体制强制从各个大队抽取农业剩余。这样,城乡之间出现了一个城市长期提取农村剩余的二元对立体制,这才是导致“三农”困境的根本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下设的农村发展所曾做过测算,称20多年的集体化,使城市和工业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提取了大约8000亿元的剩余,而到改革开放前,国有工业的固定资产总量只有9600亿,这就意味着其中的80%是从农业提取的。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严瑞珍教授的研究,这一数值大约也有7000亿―8000亿。孔祥智教授通过测算认为,新中国60年间国家从“三农”占有的剩余总量是17.3万亿,且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从农业占有剩余的发展模式。

当我们在探讨新世纪农业现代化遭遇的种种困境时,很少去注意其背景,就是当年工业化原始积累所形成的向“三农”转嫁代价的这套制度,它至今仍然在延续。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已经向农村投入了约8万亿资金,但仍然不能抵偿已经从农村拿走的17.3万亿,何况每年征占土地和劳动力也有上万亿价值净流出。

也就是说:以农业现代化为名,“三农”为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从“三农”占有剩余(或者说是提取剩余)的过程。

以上解释并不是批判农业现代化,只是为了说明由于中国不能像西方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形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这个约束条件下,只能以农业现代化为名采取对内的内向型积累来实现工业化。

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高潮发端于产业资本遭遇“生产过剩”

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高潮是从1998年开始的,其背景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工业对外的出口大幅下降,出现产业过剩危机。如同1956年的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工业部门的要求一样,此时产业领域中收益下降的企业家们要求产业资本进入农业。当年两会期间,30多个代表联名提案要求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理由仍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以使得农业产业综合收益增加等等。于是,政府赋予优惠政策使他们得到农业产业化的资本收益。

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之所以被官方称为农业产业化,主要是因为城市资本下乡以产业方式对农业进行了车间化的改造。这已经不再是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时的形式:当年主要是工业产品下农村,搞拖拉机站及其配套的五小工业;现在则是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和产加销一体化,使工商资本占有全产业链收益。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第二次农业现代化高潮,试图把土地兼并变成企业资产,同步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并占有其剩余价值。诚然,这也是各级政府招商引资要做的事情,其实质是使农业去资源化而实现资本化。因此,这是由原住民农业遭遇本土资本进入而带动的资本深化过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过程,本来也无所谓对错好坏,只是国家产业资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造农业的两次客观经验。如果说第一次农业现代化使第一产业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确实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那么,第二次工商业资本下乡促进农业产业化,则确实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装备系数和技术贡献度,使得全世界大约80%的大棚建在了中国。

若从这次农业二产化高潮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几乎是世界之最。在这次产业化改造之后,我们的很多农产品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

比如,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淡水养殖生产国,淡水产品占全世界的70%;还是第一大蔬菜生产国,生产了全世界67%的蔬菜,51%的生猪,40%的柑橘、苹果等。但是,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9%。也就是说,中国大宗鲜活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都是世界2倍以上。

因而造成了农业过剩、效益下滑。按目前的测算,中国人口增长达到顶峰时是15.6亿,就是在目前13.4亿人口的基础上,未来再增加2亿。中国现在浪费的粮食能够养活2.4亿人,这也意味着我们不用再追求粮食增产,只要不浪费就足够养活自己了!这也即是说:中国的粮食已经严重过剩了。另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的蔬菜有一半以上被浪费掉了。中国以非常有限的资源生产出世界最大规模的农产品,却浪费掉很大一部分。现在每年浪费掉的农产品价值几千亿元,大大超过了国家财政发放的种粮补贴。

还出现了生态破坏的问题,我们甚至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农业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无论是水资源、土壤,还是大气,这三大农业基本资源的大规模破坏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到现在为止,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受到的污染越严重。土壤的污染高达40%以上,大城市郊区甚至达44%,水污染也在40%以上。因为越是发达地区,政府越是赋予更多优惠以推进所谓二产化的农业现代化,就越是发生资本替代劳动而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因为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早就提高了。

结果就造成了农业的双重负外部性。第一,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第二,食品严重不安全。各地政府都争相上马大项目,比如一个有百万头猪的农业大县,按照百万头猪每年正常死亡率5%-8%计算,百万的养殖规模每年就会产生5万-8万头死猪,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死猪产业链处理掉的。这样就不可能有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

2011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面源污染源普查,农业成为面源污染贡献度最高的行业,远高于工业。农业对总磷的贡献高达67%,总氮的贡献接近60%,这些污染确实是农业产业化派生出来的。山东诸城作为最典型的农业产业化县级市,农村几乎被大棚全部覆盖,土壤已经完全丧失有机质,甚至毒化了。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这种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

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被称为一产化的农业,推行了5年就基本上继续不下去了。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被称为二产化的农业,从1998年提出到现在也走过了15年。再继续沿着二产化道路还走得下去吗?显然是难以为继的。诚然,这两次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很多教训。中国这种现象与欧美在上世纪30年代先工业过剩后农业过剩的规律现象也很类似。我们本来就对产业过剩认识不足,更不要提接受农业过剩的认识了。

三、第三次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三产化”的农业现代化

第三次农业现代化,应该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三产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而不是过去那种单打一的追求规模化或车间化的农业现代化。

那么三产化农业是什么呢?推进三产化农业必须实质性地体现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大方向是生态化。这不仅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型农业目标,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也符合十确定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而且中央强调,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其他几个战略都要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为主导来统筹其他发展战略。我们感到,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传统农业本来就是生态化的,我们只不过是经历了两次比较单一的、经济“脱嵌”于社会文化的农业现代化。

中央政府在2006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农业是多功能性的,2007年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中强调了2020年的农业大目标是实现“两型农业”。

国际经验表明,两型农业必有一个重大变化:农业从单纯强调农业经济资本化而脱嵌于社会,转变为“回嵌”社会,只有农业社会化才能生态化。

因此,第三次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应该是生态文明理念之下的“三产化+社会化”。

如果1998年是二产化农业的开端,那么2008年应是三产化即第三次农业现代化的开端。

但是,中央提出的方针并没有在有关部门得到贯彻落实。由于大量利益群体浸淫其中,实际上不可能做出投入政策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调整,也就难以服务于十七大、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战略,也没有贯彻2008年就确定的两型农业的发展目标。

直到2015年1月的一号文件才相对地涉及到了三产化农业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应该称为三产化农业呢?就是因为每一个产业层次都会带来对要素的“重新定价”,亦即所谓的产业升级的内生增长机制。三产化农业对要素重新定价所产生的增量收益,大大高于二产化农业对要素定价增加的收益。

在早期经济欠发达条件下,中国政府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来发展,就要靠多投入土地来匹配拖拉机的应用,才能多生产粮食,这是一产化农业生产力外延扩张,追求规模经济收益。而在工业化后期的二产化农业,则主要是把农业装备系数提高,这就要按工业要素来定价农业要素;但农业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按工业产品定价,于是要素价格上升就导致农业成本上升,大量农业用地被二产化后盖上了大棚,还得把农民当成雇佣工人来支付全额工资加社保,这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现在纷纷申请政府补贴,否则难以偿还贷款。因为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只可能下降,但要素价格却要按二产定价,这样企业就会亏损。

比如,现在到农村去办产业化企业时,再对农民说“每亩地500斤玉米把地租给我,一租十五年”,农民还会答应吗?当然不会答应。农民会要求投资者参照工业用地的地价支付地租,一般城市郊区每亩地每年租金要超过1500元,甚至2000元,否则农民就不愿意把地租给企业。这是因为土地要素价格被二产定价,大量的工商业和房地产占地导致土地要素价格显化。于是,很多当年大规模租地的企业都亏了,因为农民重新要价。虽然企业已经同农民签了合同,但农民不遵守合同,企业也没办法。

其中的道理,制度经济学解释得很清楚:当面对的交易对象大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使交易无法进行。一个企业面对着成千上万农民(农村人均1亩多地,企业占了1000亩地,就要面对1000个农民,要占10000亩地,就要面对上万农民),怎么付得起“交易成本”?

现在大量二产化农业项目出现纠纷,主要是因为产业资本进入农业必然造成资源要素被重新定价。

正因为此,能够以三产的要素价格对农业资源要素重新定价的三产化的农业现代化,就应运而生了。这是因为中国出现了一个基本变化: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群体)崛起了。企业家群体和政府中层以上干部都属于中产阶级,其消费特点是追求个性化。中产阶级在农业产品的消费上也追求个性化。如果研究市场消费,一定要知道某种类型的农产品所对应的消费主体是什么。

那么中产阶级在中国有多少呢?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约为5亿。如果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数字,中国有8.17亿中等收入群体,而中国社科院陆学艺先生的研究认为,中国有3亿多中产阶级。取两者的平均数,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也达到5亿,是美国中产阶级数量的2.5倍,欧洲中产阶级数量的2倍。这是非常巨大的消费需求群体。现在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占比很低了。中产阶级的食品消费也是理性选择,首要的选择是安全。他们不会接受地沟油、转基因,以及那些产业化条件下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这个群体愿意为安全食品支付高价。

客观上看,安全是全世界中产阶级消费的共性要求。欧洲绿色主义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欧洲是中产阶级个性化最强,安全需求也是最强的地区,这样就带来了第一需求――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而我们这种大规模的产业化农业能有安全产品吗?谁都知道不可能。

因此,在21世纪生态文明新时代,再用工业文明时代的观点、思路、政策来推进“三农”发展已经过时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郊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市民农园。市民农园的主要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食品安全。虽然那里的农产品价格贵了点!

农业的发展方向篇(11)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形态或农业生产形式由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关系)所决定。影响农业生产形式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农业自然资源保障系统、农业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农业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水平4个方面。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上。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等)的投入来维持系统的产出。机械化农业的主要优势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土地压实、水土流失、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品种基因单一化的危害、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水土资源及能源制约等。这种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科学家和农民努力寻求一种在继续维持并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并进行了多种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等。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DS)技术研究的发展,"精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

2、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见表1。

2.1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空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通过调整资源投入量,达到增加产量、减少投入、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的环节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纯获取高产","以适量投入,获取较好经营利润"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不同优化目标。这项技术的构成包括空间定位的农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和土壤信息定时采集技术、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定时更新技术及空间定位的农业投入控制系统等。

2.2生物技术

微生物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酶方面的能力比动物、植物高上百倍;微生物还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益微生物,不仅可获得大量生物量,用于制作食用蛋白质以及脂肪、糖类等专门食品,而且在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日本研制的EM(含80余种微生物的生物制剂),被称为可以挽救地球的有效微生物群。施用EM可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药物,净化环境,。

2.3工程装备技术

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精准农业中,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精准播种。将精准种子工程与精准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要求精准播种机播种均匀、精量播种、播深一致。精准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精准施肥。要求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情况,作物类别和产量水平,将N、P、K和多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肥加以科学配方,从而做到有目的地肥,既可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降低成本。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具有自动控制的精准施肥机械。

精准灌溉。在自动监测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工程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和渗灌等,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施实时精量灌溉,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精准收获。利用精准收获机械做到颗粒归仓,同时可根据一定标准确分级。

3、我国精准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是继续走农业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以牺牲土质、环境及使用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大量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发展道路,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应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m3)。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hm2,其中渠灌面积较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后,水分亏缺部分全靠超采地下水来弥补,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给北方灌溉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有研究认为,北京市耕地面积与以色列耕地面积基本相同,但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约为以色列的2.4倍,如采用精准农业战略,以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在产量上达到以色列现水平,可节水约2/3,即约18亿m3。

2)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

在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3.2发展精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目前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在欧洲,多数国家以温室生产为主,其中荷兰和英国的温室主要是玻璃温室,用来生产蔬菜和花卉。荷兰生产的蔬菜80%用于出口,花卉出口达世界出口量的71%(1987)。日本温室栽培蔬菜和果树的技术十分发达,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温室生产。

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推广、应用精准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出、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水、肥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1)精准农业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理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2)在我国建立现代精准农业系统应从开始就将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各方面的专家有机组合在一起,协同攻关,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