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1 17:06:27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1)

我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贡献巨大。物流业发展快速,物流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以工程物流为代表的专业物流逐步成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我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物流业前景广阔,随着物流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推进,工程物流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重点和焦点。

一、工程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物流涉及到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多个环节,工程物流则是结合大型工程项目的物流需要,在整合和集成物流配送网络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及时、快捷地开展物品运输以及相关业务的专业化综合性物流服务。

工程物流具有专业性、复杂性、集成性、综合性等特点。工程物流的首要特点是专业性,主要是因为工程物流作为大型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大型工程项目的专业性就决定了工程物流的专业性。工程物流要求的专业深度因工程项目而不同,在工程物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工程项目的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

工程物流的复杂性除去专业要求之外,还在于工程的时间进度服从整体的统筹规划,由于工程项目时间和空间跨度大,物流的种类繁多,要求各异,工程物流的复杂性对物流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和严标准。

工程物流的集成性则表现为工程物流不仅有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更多的表现为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工程物流是在整合物流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的物流解决方案和物流实施过程,是由物流企业主导的,多方参与的集成和协作。

工程物流的综合性是工程项目的性质决定的,工程项目物流服务的专业性、复杂性需要对物流进程统筹安排,既科学可行,又成本较低。从工程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全面衡量,工程物流是专业化的综合。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本身发展的需要,工程物流和市场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严格的技术要求。专业技术设备、专业人员和工作团队,是开展工程物流的基础。大型工程项目对物流的专业技术要求在工程进度中各不相同。有些设备需要整体搬运,有的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不规则,有的设备不能倾斜、振动,有的物品有放射性,很多需要特殊处理,具有特种物流的特点。不仅如此,物流的进度必须要与工程进度衔接好,需要协同和专业的工作团队。

2.妥善的成本安排。工程物流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来进行,需要在成本和时间等方面做权衡。如何降低成本,同时缩短物流时间,是工程物流的关键。妥善的成本安排应做到在配合工程要求和进度的基础上成本最小化,为工程项目整体建设减低开支。

3.多变的市场需求。虽然我国物流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但工程物流市场呈现出多变的特点,在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繁荣时期,工程物流大幅增加,相反,则大幅减少。因而工程物流一方面受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另一方面受大型工程项目投资周期的影响。物流企业必须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和工程投资两个周期的变化,立足于工程物流,同时兼顾一般物流的运营,把握多变的市场。

4.激烈的市场竞争。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企业众多,尤其是国外大型物流企业也逐步重视中国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般物流市场利润不断摊薄,众多企业转向利润丰厚的专业物流市场和工程物流市场。随着这些物流企业的发展和进入,工程物流市场的竞争将全面展开。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将推动工程物流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复杂系统的工程物流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将通过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物流业的专业化和物流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我国工程物流面临的新机遇

1.我国物流和工程物流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由1991年的1.4增加到2007年的3.2,社会物流费用从2001年的20618.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5406亿元,年均增长12%。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24.0%下降到2007年的18.4%。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表明物流业发展对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全社会物流总额从2001年的194513亿元增加到75228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其中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85%以上,增长速度也超出全社会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多以工程物流的形式出现,因而工程物流占物流比重将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也高于物流增长的平均速度。

2.国家重点项目大规模建设和运行促进工程物流的快速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展,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京奥运会场馆、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高速公路与重点大城市轻轨、地铁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行,沿海地区和内地的进一步招商引资和工厂建设,我国工程物流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3.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政策逐步完善。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物流业属于生产业,确立了物流业的产业地位。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相继出台,部门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规划对部门、区域和地方物流业发展提出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鼓励物流业体制改革、开放和发展上,鼓励民营企业的广泛进入,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开放和准入范围;实行有利于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对新型物流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开展物流给予税收减免,通过政府外交努力,拓展物流领域国际合作等等。

三、工程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工程物流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物流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综合敏捷物流服务和精益物流服务。不仅超大型或形状不规则大型货物的搬运则需要特殊的运载和装卸工具,随着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和独特的专业性要求,需要对货运线路和程序的设计和管理进行一体化构思。这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战略、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全面挑战。

1.吃透工程物流的要求,加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一般来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业务流程再造活动在价值链上的横向扩展,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间协作。在工程物流方面则体现在工程系统的完整性要求,既要根据工程本身的科学规划要求,也需要挖掘物流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以及物流系统价值链上所有相关企业及时快捷的联动协作。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设计和一体化管理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可靠的服务来满足瞬息万变的工程系统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敏捷物流服务和精益物流服务是工程物流的业务特色,只有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才可能在物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物流要对工程系统和客户日趋个性化的要求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传统物流企业要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最终实现工程物流的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2.制定和实施物流差异化战略

虽然我国物流市场大、增速快,但同时随着国内物流企业不断长大,以及国际大型物流企业的进入,我国物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一般物流的利润越来越薄,而工程物流的进入门槛高,且工程物流门类繁多,竞争也将不断加剧,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制定进军工程物流领域的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作为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已逐步成为当今企业的制胜法宝。在立足于工程物流领域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加快拓展在工程物流市场份额和实现工程物流的规模经济,是差异化战略重点。

3.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普及物流信息化。

现代化物流和工程物流都离不开物流信息化,必须实现电子化物流。因此,实施物流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工程物流要求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只有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才能顺利开展工程物流。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从业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4.建立和加强工程物流战略合作联盟。

竞争与合作是市场的主题曲,对于物流和工程物流市场也不例外。工程物流合作战略联盟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资源等多个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各自发展的目的。毫无疑问,目前物流企业进军工程物流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相互渗透,获得发展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并在更高起点上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工程物流战略联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发展初期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联盟(租用、合资)的方式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解决部分物流设备投资过大的问题;在部分新业务开发、新客户发展过程中寻求合作,缩短新业务拓展和新客户发展的周期、节约费用、降低风险;以联盟战略迅速发展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规模,为新业务推广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以联盟形式限制合作者,防止竞争者争夺企业在营销、物流等方面的资源,保持企业自身的优势。

工程物流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市场、管理和资本等多个角度的进行深层次创新,才能满足工程物流的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诺,崔英会.现代物流的新领域―工程物流理论的创建及其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8:156-157.

[2]辛春安,崔英会,赵京军.工程物流探索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水运,2007,7(5):206-208.

[3]Davenport H T. Process Innovation: Reengineering Work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103.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2)

一、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工程(LogisticsEngineering),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我国现代物流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物流工程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具体的工程领域包括:包装工程、储存工程、输送工程、装卸搬运工程、配送工程、流通加工工程、供应链工程等。

二、物流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物流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因此项目管理思想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也非常有限。项目管理制引入物流行业时间不是很长,被物流行业所认可却是在近几年时间。起初,物流公司只是模糊地认识和理解,并没有完全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流程去管理物流项目,甚至停留在原始的营销管理或者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物流企业组织管理架构中并没有项目管理的职能和设置,也没有项目部。项目管理要求组织管理架构的扁平化和横向化,而现行物流公司其组织架构的重叠和垂直化是造成项目管理在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随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项目管理这种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渐在物流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物流工程本身是开放型、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物流工程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对物流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就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而言,对项目管理内容体系在传统物流供应链中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项目管理的计划、实施阶段,对物流项目的评价、检验则探讨较少。另外,国内外对物流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多局限于局部的阶段性流程分析(比如成本控制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方面等),缺乏对完整的物流工程的全局流程优化的研究。

三、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物流工程优化

目前来讲,要加强物流工程的管理,完善项目管理思想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第一,加速完善和制定有关物流工程建设标准。集中力量和人才,加快相关标准的编制,可由相关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具备规模和能力的物流企业、多年从事物流工程的专家和工程管理人员从事相关工作。该体系框架要在全面分析各专业国内外技术和标准发展现状、趋势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各专业标准项目名称和具体内容,确立每项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为实现在标准项目确立上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突出解决重要标准的缺项问题,避免标准编制中出现的内容交叉、矛盾和低水平重复劳动等现象。

第二,建立基于项目管理的柔性组织机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大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同时,物流企业又必须积极准备一系列影响其发展的项目开展与推进。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方式已很难适应物流企业开展项目管理的需要。为此,物流企业要按项目进行管理对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进行调整:首先,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的组织结构层次少,信息传递快,组织适应性强,较大的管理幅度有利于员工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其次,常规性组织和虚拟组织结构的结合。受开放型的项目推动,物流工程中往往需要成立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大都由常规组织机构重组或抽调形成),即虚拟组织结构,需要柔性的组合、匹配以完成工程开展。

第三,在物流工程管理等建设领域服务性机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物流工程咨询服务企业为有资质的企业提供二次服务,以完成业主所委任的工作(工程咨询、工程监理、造价管理等),或工程建设方单独招标工程服务性企业,为物流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性的咨询服务。

第四,加快专业人员和人才培训。首先要对近年来毕业的物流工程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引导性就业,充分发挥他们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议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等专业中增加物流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对物流工程建设方与工程服务性机构的人员增加培训再教育。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工程项目有很广阔的市场,有待进一步去开发利用。物流工程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是也有许多因素严重影响物流项目的开展。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思想对物流项目加以系统的分析、改善不利的因素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史新峰.我国物流企业项目管理的问题研究[J].综合运输,2009(11).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3)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56-02

1 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7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5%和59.7%,足见工程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一般比较大,尤其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投资额高达数亿元以上。调查统计显示,建筑施工企业建工程项目中原材料成本约占总工程造价的60%~70%,设备成本约占工程造价的15%~20%,人工成本占20%左右。原材料成本中物流费用约占17%,而总的物流费用要占工程造价的18%~20%,有效的工程物流活动可以节省工程成本的10%~30%以上,可见物流活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经济影响,已成为我国建材工业的第三利润源。

尽管建筑行业有着很大的物流需求量,但在实践中,工程建设行业对于物流服务的价值还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优势,对发掘工程物流服务的价值源泉和提升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工程项目物流的概念

对工程项目物流的定义有很多,A.A gap oil认为工程项目物流指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成为完工的建筑物一部分的物料流。Jeanloc Gifford和Fred Borges ad Silva认为工程项目物流是指施工所需各种资源的流动,且在此过程中确保这些资源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被用来进行生产。然而,这些定义都过于零散,不全面。

工程项目物流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物资流通,也不只是工程项目物资的储运,工程项目物流是将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运用于建设工程中。工程项目各物流功能诸要素包括包装、搬运、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的有机整合。工程项目物流对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或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3 工程项目物流的特点

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最早源自生产制造物流,以准时制和全面质量控制为基础,主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而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属性,工程项目物流具有与一般商品物流不同的特点。

3.1 管理难度高:工程项目具有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按指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项目多采取矩阵式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人员,管理过程协调环节多、较复杂。工程项目物流大都集中在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人员众多,为工程项目物流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2 材料不易保管:工程项目所需原料属性分类多且繁杂。一种是总量大单位价值低的产品,这类产品物料形状不统一,种类繁多,分类储存有很大的困难。另一种是工程建设中那些复杂的定制化构件、大型安装设备等关键材料设备。其在工艺上要求不同,需要的物流服务差异化比较大。同时,由于建筑项目基本属于露天生产,所需部分材料体积庞大,大都在户外储存,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出现雨雪天气时,常常出现保管不利,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损耗和浪费。

3.3 不确定性:一方面,工程项目运作受业主、设计、气候和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和多变性随时发生,每一个细节发生变化都需要及时的物流保障。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生产和运输过程具有不均匀性,导致了资源的品种和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大幅度起伏。

3.4 准时制:工程项目的生产要求物流具有准时制供应,若所需物料过早到达施工现场,则由于场地狭小,需要花费额外的场地和保管费用,如果供应落后则会影响工程进展,同样影响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3.5 个性化:工程项目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建造的,它受到建筑性质、技术要求、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原料、燃料等资源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展开,其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等的需求在项目之间一般不同。

3.6 单向性: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单件定制化生产的过程,各种工程材料根据供需关系运输到工程建造现场装配成项目单体产品,工程项目物流是一个单向、汇聚型的物流。所有的材料、设备最终被运送到建筑现场,建造成最终产品。施工现场既是产品的生产地也是产品的消费地,是整个物流过程的核心。

4 工程项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外包所有或部分本企业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和长期互益的服务。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为顾客提供专项物流、物流解决方案、供应链创新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强调长期合约关系、协作解决具体的不同问题和公平分享利益并共担风险。

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存在着利益悖反。随着物流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必将上升,当企业需要较高的物流水平时,其所需内部物流总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实践证明有效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约10%的成本及35%的物料浪费,并缩短生产和建设周期。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化和规模优势,当建筑企业需要较高物流水平,并且自营物流成本大于其外包成本时,建筑企业应考虑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接受外包合同的物流企业必须综合利润、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三者为定价导向:在同一物流服务水平下,尽可能的降低物流成本;在同一运作成本下,着眼开发增值服务以扩大收益。

工程项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就是围绕工程项目,由物流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或全过程的服务过程,目的是通过物流的专业技术服务,给予投资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

而工程项目物流是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哪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抑或全部外包,取决于建筑企业自身特点和核心业务。以下具体比较了几种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合作模式。

4.1 第三方物流公司只负责运输和仓储业务如前所述,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单项工程需要的工程物资量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受施工场地限制,其容纳工程物资的数量有限。如果将商流与物流适当分离,并将运输与仓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使得建筑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性减少二次运输以及现场存储混乱造成的浪费,通过业务外包降低总物流成本。

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工程项目部基于工程进度及施工场地要求,对工程物资进行定时或定量的优化配送,实现准时制。

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由此获得的利润还可转移给施工企业,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施

工企业还能得到比自营物流更低的物流成本。

4.2 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增值业务,现场加工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工程项目物流的核心场所就是施工现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完成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可提供增值业务,由于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原料种类状态繁杂,有的需要二次加工,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完成此类加工安装环节,可以方便施工企业直接使用。例如将原材料中的钢筋加工成钢筋笼,一方面方便企业直接使用,另一方面实现价值增值。

4.3 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采购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采购实施,库存保管和配送。实施采买存送一体化服务。建筑企业内部承担采购业务的优势是易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较低价格,各方面调配相对灵活。但同时也存在采购透明度低,负责采购的人员与供应商勾结,个人获得回扣的问题。

如果企业将工程物资的采购由原来的项目部分别各自采买统一集中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客户可能不只是一家建筑企业,可利用规模优势获得供应商更大的价格折让。并且出于对企业自身形象信誉的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会尽可能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使物资采购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降低成本。

4.4 工程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互参股,实行供应链整合工程建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互参股,其前提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对象必须是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是企业内的所有项目而不是单个的项目。

如前所述,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供需双方的合作很可能也是一次性的,所以会有签约前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如果从承包商的角度看,由于工程承包企业属于项目型企业,其基本业务是工程项目,所以从企业角度看,其项目业务则又是连续的,所以可以确保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方式旨在实现长期稳定合作,以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提高整体有效性为目标,同时还着眼于如何减少浪费和在整个供应过程中进行价值增值。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单独购买变成要管理和协同整个供应链,联系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的客户。这种上下游的整合长期合作关系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此外,还能增加透明度和互信度,实现信息共享。

5 结论

工程项目物流的妥善管理,能为工程项目节省成本,带来利润。然而,项目供应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动态的过程,他的实现需要供应链中各成员就利益分配任务分工等达成共识。第三方物流,作为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团队,能够提出具竞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促进项目的时间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物流实现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达到建筑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双赢,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4)

一、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定义

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属于物流管理的一种类型,如果按照物流管理的定义,土建施工物流就是对土建工程所需材料、设备等物资进行的包括采购、运输、仓储、现场管理等环节的管理。

二、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1][2],可以总结施工企业物流有如下特点:

1.一次性实施

建筑业施工地点的一次性决定了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方案及实施的一次性。这一点工业品和消费品物流的连续性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2.技术的复杂性

相较于商业物流和工业物流,工程物流属于非标准化作业,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种类庞杂,很多辅助材料用量较少,但却必不可少,因此工程物流的整体协调显得十分重要,增大了实施的复杂性。

3.外包的瓶颈

按照经典的外包理论,独立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能够有效促进主产业和物流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但是这种情况在工程物流领域表现的尚不是十分突出,在业主供料的模式下,所谓的物流外包更多的是分散的运输服务、装卸服务;在施工方供料的模式下,物流外包也存在同样的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都是零零散散的运输、装卸。能够提供一揽子工程物流服务的企业较少。

4.实施地点的特殊性

这里讲的特殊性,是相较于商业物流和工业物流的而言,施工项目尤其是公路和铁路项目交通不便,这对工程物流的运输和装卸工作提出了挑战,此时的工程物流运输已经扩大为多式联运,所以运输对供应的保障,库存和运输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5.与工程承包模式密切相关

工程承包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3]:传统设计~招标~施工模式,DB模式,总承包模式,全过程承包模式,从这些承包模式的发展来看,施工企业已经从简单的劳务、材料承包,发展到全方位的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承包。不同的承包模式对工程物流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劳务、材料承包阶段,施工企业的着眼点在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的约束。工程物流只是一个能保障施工需求的附属品。而随着承包链条的增长,工程物流已经可以在早期的融资、设计等环节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承包,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有更多的合作空间,施工企业内部的工程物流专业化也将进一步发展。

三、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从普通物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结合外包的理论,基本都经历了一个企业内部分散化――企业内部集约化――外包的过程。然而,施工企业的工程物流却迟迟难以实现内部集约化以及市场外包。

总结施工企业物流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工程物流的传统化问题比较突出

项目上的物资管理工作,传统上就是按照物资采购、运输、仓储、使用的过程来进行,因为项目的分散性,所以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零星材料,一般说来,主要材料都是局集采,项目的采购主要针对的是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因此物资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从保障施工供应的角度来开展工作。

2.工程物流外包控制的难度大

工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具有杠杆效应的变量,工程质量对施工企业也具有传递效应,因此物资的供应期和材料质量对施工企业有重要作用,如果把工程物流业务外包,那么供货期和材料质量的控制就增加了难度。

3.工程物流实施的的碎片化

工程项目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物流服务于以项目工程部为核心施工,工程物流的起点是物资需求计划,终点是物资的发放以及最终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看似环环相扣,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都是独立来做的,较少有企业能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4.工程物流风险大

相较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工程项目因为受到业主变更,天气,劳动力组织等影响。风险往往更大,因此工程物流的风险更大。

四、发展土建工程物流的对策

基于工程物流的实施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1.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的集约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企业自营物流的成本;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5)

实验室的建设思路是将“工业工程专业”同“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进行有效融合,又不失各自特色,更好地体现工业工程的系统性和现代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实验室模拟生产制造企业布局,以工厂物流设施及装配流水线为平台模拟典型的生产运行流程,结合先进的物流理念,进行“模拟、综合、设计”多层次的实验研究工作。

1.1以“基础IE理论为依托,IE理论体系为架构”的工业工程实验设置思路

“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等各门专业课根据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结合该课程本身知识点,围绕统一的实验对象开发实验,体现课程间的联系,从而突出IE的系统性,建立有效贯穿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1]。系统规划和实验设置要充分考虑IE的系统工程的特点,不仅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更要注重训练学生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所掌握的工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业现场的实际问题;能够合理调度工业现场的各种资源,使效益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实验系统不但能够使学生对相应专业课程得到认知和训练;更要求实验系统能够综合贯穿IE理论体系,通过一个共同的实验载体,将各项实验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让学生以面向现代工业制造、体现供应链流程的实验系统为平台,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实践与管理作业。

实验设置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工程基础认知层面

以工程实际为背景,提供工业化设备,并且保证设备中基本涵盖工业领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先进控制技术和正处于物流前沿领域的物流装备,得以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工业设备,且营造一个模拟离散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验室环境[2],增加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

(2)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层面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型亲自进行生产并分析,延续经典工业工程实验如工作研究、时间测定、动作分析等,旨在掌握基础IE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为日后应用IE技术和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3)工程实际研究层面

使实验体系能够模拟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物流、质量管理、信息交换等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部分综合IE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接触IE活动来增强“应用IE手段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的各项技能,从而使学生加深对IE课程体系和研究方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规划、设计和方案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1.2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宏观企业及第三方物流实验设置思路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为反应敏捷(Agile)和能让各方利益协调一致(Aligned)、适应性强(Adapta-ble)。对供应链进行综合分析,应用供应链的策略、基本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降低成本、提升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要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立体库、条码、射频、电子标签为实现手段,搭建一个兼具前瞻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验室[3]。实验设置通过物流流程让学生体验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等,达到让学生体验真实物流场景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设施规划、设计、过程优化以及流程管理的实际能力[4]。实验设置可划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1)了解体验供应链的流程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模拟:从货代/报关/检验/检疫等进出口货物的管理,以及货物到达物流中心、通过入库线进行货物入库操作、到原材料出库送至装配流水线加工、到成品入库等一系列的供应链流程;还可进行成品出库、终端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流程,及超市仓储物流的管理和配送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物流综合知识的理解,扩充感性认识,综合培养学生库存管理、生产物流方面的意识和理念。

(2)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

结合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验实践活动,运用运筹学的知识进行库存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决策分析等,利用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生产物流设施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等,以加深对现代物流工程的理解,培养自身的物流规划执行能力[5]。

1.3建立适应“教学+科研+培训”三层需求的综合实验室平台

(1)工业工程及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基础性教学实验平台

以“工业工程和物流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为指导,进行基础IE的“动作研究”、“标准工时”、“操作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等实验;更可作为“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物流装备”等课程的配套实验平台,将典型的物流流程设计为实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的科研平台

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灵活性强,且软件的源代码公开,可作为研究生进行相应课题的研究平台[6]。如:可以通过修改“自动化物流系统终端任务执行软件”的流程来重新规划物流过程,以用来模拟宏观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供货、立体仓库补货、立体仓库出货、给超市终端配货等一系列的供应链运作和管理流程。

(3)可作为“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的培训开放平台

利用实验室空闲时间,广泛开展校外及社会物流人才的专业物流培训,以达到最佳实验室利用效率,更可以对实验室维护资金形成有效的补充来源。

2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内容

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如图1所示,全部硬件设备通过工业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通。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组性,基于ProfiBus-DP工业现场总线的I/O模块的研发,使得流水线设备的任意组合得以实现,而基于开放式编程平台的程序架构及ProfiBus-DP的专用通讯协议的定制,使得软件修改相对容易,更易于满足实验系统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调整的需求。整体上可划分为物流仓储系统和生产工程系统。

2.1物流仓储系统

硬件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中心,配置多种周边输送设备,包括辊筒式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皮带线及平移机等,还配备有AGV小车,电子标签货架,终端手持,自动标签机等设备,并且模拟实际企业物流中心的布局特点和作业流程。

软件包括仓库信息管理系统(WMS)和输送设备控制系统(WCS)。WMS用于实现管理自动化仓库中心的库存物料,管理出库、入库、盘点、拣选、补货等任务的生成、执行和结束,管理有关的查询及报表等。WCS用于处理来自WMS和自动化设备的信息,调度并控制自动化设备的动作,并提供设备运行的监控界面给操作人员。

2.2生产工程系统

硬件以装配流水线为中心,各工位配置一体机,摄像头,RFID(射频识别)读卡器,光传感器,电子卡尺,电子千分尺等,模拟小型企业的组装车间;此外还配有小型数控机加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配有12台PC),分别模拟企业的制造车间和信息中心。软件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达宝易工业工程软件,Witness生产与服务运作仿真系统,flexsim仿真系统等。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MES系统通过电子看板,RFID卡,传感器,测量仪等设备采集实验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如合格数,加工总数等),学生可根据采集数据进行在线质量监控,生产计划调整等实验。

3工业工程实验平台的建设

3.1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

集成生产物流设备、柔性制造系统、生产信息管理软件、实验信息采集与分析工具等[7],考虑面向现代大制造、全过程[8],构建一个融合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兼顾基础IE与现代IE、为学生提供体验供应链流程的综合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结构图如图2,该平台配置有三个模块。

(1)基础知识技能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实验平台的基础模块,为工业工程及分支提供普遍适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对象(提供两类工艺不同的产品),延续经典的工艺程序分析、动作研究、工时评价、秒表测时、环境照明、环境噪声、劳动强度等实验,培养其基本的IE知识和技能,为下一实验模块奠定基础。

(2)生产运行模块

该模块是实验平台的核心模块,既巩固第一模块的知识技能,又为下一模块做必要的准备。搭建接近生产制造企业的物理环境,模拟企业从订单、采购、生产计划、现场加工、检验、直到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运行过程,尽量再现生产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通过体验供应链流程来联系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对工业工程综合知识的理解。该模块开设了ERP软件熟悉、物料需求计划、生产线平衡、生产线混流装配、MES应用、在线质量追踪、仓储与分拣、牛鞭效应等综合性实验。

(3)数据分析研究模块

经过前两个实验模块的锻炼,学生增强了对生产系统实际运行的理解,也应具有一定的应用IE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学生采用上一模块的实验数据进行生产物流追溯、过程能力分析、流水线仿真实验,同时配以案例实践活动,进行精益改善降低成本沙盘模拟,优化库存、仿真建模优化设计生产物流设施和决策分析等综合实践活动。

3.2实验平台的特色

(1)创新性

实验平台以培养学生应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IE素质为目标,有效融合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兼顾基础IE与现代IE,涉及多学科的专业技术,不过分强调学科化而割裂工程本身[9],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开放性

实验平台选用的基于PC和DSP运动器的开放性硬件平台,硬件可拓展,软件提供完善接口;且软件采用模块化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源代码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开发控制软件。

(3)先进性

实验平台使用了主流的运动控制技术、交流伺服技术、现场总线等技术,与同类设备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4)实践性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6)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20-02

1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

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的物流主要取决于一国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拥有量。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较晚,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供给缺口很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物流人才分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类,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物流管理类人才多于物流工程类人才。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各大高校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也比较完善。而物流工程专业设立较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不够完善。有些院校对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定义不清,以物流工程专业之名,上物流管理类的课程。我国从2002年设立物流工程专业,大多数院校是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机械、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大连海事大学的物流工程专业,其前身为大连海运学院航管系在1989年创办的综合运输专业,1994年更名为国际多式联运专业,2002年,更名为物流工程专业。因此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多以原有专业特色为基础,专业定位局限在机电、运输、规划和管理的领域,少数高校以信息技术和系统仿真为特色定位。现在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国内还没有一家院校能够完全涵盖物流工程这一学科的所有领域。

2物流工程的专业特色

物流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资源优化配置、对物流运作过程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涉及范围广泛,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物流工程的特点决定了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特色多样性。目前,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总体上分为物流机械方向,物流自动化方向,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化方向,物流工程设施方向。

物流工程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系统,要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学习到物流工程领域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在师资队伍上,因为物流工程在我国是个新兴学科,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学习时间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局限,学生很难在大学四年将物流工程的全部课程学完。鉴于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和本科教育时限的瓶颈,建议我国高校结合自身的师资情况和办学特色及学校区域岗位需求制定具体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就IT 类大学而言,由于其具备高水平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教学方面的师资队伍并配备完善的硬件教学设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应主要定位在物流自动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以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软硬件优势。

3IT物流工程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而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振兴物流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合理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减少市场运营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产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和设施需要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的支撑。如自动立体化仓库,自动分拣系统及智能运输系统(ITS)等。不管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前期的设计和开发,还是后期的应用和维护,都需要大量高端的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的参与。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物流人才是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各类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在200万人以上。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管是生产类企业,还是专业的物流公司在企业的运营中都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而随着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物流系统开发及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已经成为物流工程专业中炙手可热的人才。

4IT高校基于岗位需求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实践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大连地区培养IT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在物流工程专业的设立上,结合学院区位优势、办学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将物流工程专业定位在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物流系统规划和国际物流上。

4.1结合学院办学特点定位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以培养IT 应用类人才而知名的一所民办大学,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和网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从学院建立之初到现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IT人才。2007年学院获批设立了物流工程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学院依据物流工程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物流信息化方向。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是培养IT应用类人才,基于学院成熟的IT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硬件教学环境,将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在信息化方向,并将该方向细分为开发和应用两个子方向。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学院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学院针对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构建了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物流信息化开发方向主要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SP、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SAPR/3开发、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等专业课程;在物流系统信息化应用方向增加了SAPR/3应用课程。

4.2根据岗位需求培养物流人才

在物流人才培养上注重与企业对接,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办学理念的实践。学院与海尔、汇聚等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定制化物流信息化人才,较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并通过ERP系统的培训,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和维护能力,满足企业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上,通过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实践教学,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提升学生的物流岗位能力。并通过SOVO公司和物流协会及社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3基于学院区位特色丰富专业内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地处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大连由于地处沿海,国际物流公司和货代公司数量较多,因此对高端国际物流及港航物流人才的需求较大。学院根据这一区位特点将国际物流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辅助方向,在物流工程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与货运的相关课程,培养其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岗位能力,扩展学生就业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工作岗位,更好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

4.4设立管理类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物流工程是技术和管理的交叉学科,而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技术和管理都感兴趣,有些学生喜欢学习技术,而有些学生喜欢管理,所以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下,又开辟了供应链物流业务运营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以弥补管理能力强而技术较弱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扬长避短。

在供应链物流业务运营管理方向主要开设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与分销管理、运输与仓储等课程,这些业务类课程丰富了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5结论

IT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根据区位优势和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上,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基于社会岗位需求和学生特点制定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法,为我国IT类大学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的实例。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7)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建筑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和综合交叉型科学。建筑工业工程在进入我国后,逐渐被高校、企业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应用于实践,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笔者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建筑工业工程在我国往往还局限于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范围非常有限。而物流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通过供应链思想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方法,对一个由人力、物资、信息、设备等组成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预测和评价活动。

建筑工业工程起步时,是以现场为中心,作业者为对象,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时间及动作研究、工作简化、质量控制、物料搬运等工作,以提高单项作业的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逐步转向以工厂为中心,管理者为对象,采用综合的管理以及运筹学的思想,进行生产过程的分析、规划、改进、完善等工作,并提供系统最优化的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向以企业整体为中心,经营者为对象,用系统战略进行管理的阶段转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和综合性,强调的企业整体效益最佳。

二、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设想

1、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其实也有相当长的应用。先后以“工业管理法”、“实业工程”、“建筑工业工程”的名字向国内的教育和管理界做了深入的介绍,并已经开始局部应用于上海等当时工业发达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的过度,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与企业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工程学科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建筑工业工程的一些技术也被有意识地应用到工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评估和改进方面。

2、建筑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还过分狭隘

物流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货物配送。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的概念被进一步发展,与生产过程结合更加紧密,成为“供应链”中的一部分。应该说“物流”这一概念从诞生起,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准能运输,而是俾昼作夜了运输、保管、信息在内的系统问题,用以提高整个生产环节中物资传递效率。这一特点与建筑工业工程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目标有着天然的一致。国内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应用与建筑工业工程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统和物流动作,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存储论、埃运筹学、系统分析等。

但是,从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的物流的研究和分析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对物流的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过于关注物流园选址、配送节点和道路设置等企业战略层面问题,较少关注微观的操作环节,例如配载、仓储管理、搬运效率、流程优化等。其次,物流研究大多集中于硬件设计,例如选址、道路、运输工具、仓储和搬运设备,较少研究如何建立有效和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动作合理化、岗位分工、排班等的研究就更加匮乏。再次,许多物流有研究与实际动作情况脱节,有许多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被大量学者研究和发展,但甚少应用于企业的实际操作,大部分企业还是凭经验和处人意愿行事,通过作业人员的个人行为的改进操作,而不是遵从和应用科学方法。

总体来说,无论是建筑工业工程还是物流系统的研究,我国都已经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但在实践中,物流行业应用建筑工业工程技术的水痘还凸显不足。

3、应加强经典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回顾国外建筑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局部优化―整体优化―全局优化”的发展道路,押这对于我国在物流行业应用建筑工业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设立专业的建筑工业工程职位

将流程规划和改进的职能从管理者职能中剥离出来,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建筑工业工程研究。这是因为应用建筑工业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而这部分专业知识不需要管理者掌握,也难以被管理者掌握。同时,建筑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观察、记录、分析动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管理者往往没有如此充分的时间跟踪整个作业流程,分析每个作业动作。

(2)应用标准化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规范人员配置和班组设置。

物流行业往往需要24小时保持运作,同时又会在运输工具到达或者离开时出击作业高峰。因此,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确保企业在好写的时间段内,运用最合理的人员安排,到达作业效率的最大化。是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最期末、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上述对于建筑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建议,其实都 属于20世纪初练习曲建筑工业工程时期的典型方式,虽然看起来似乎和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我国现有在物流钻凿的建筑工业工程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基础标准,将会使一现代建筑工业工程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同建立的沙滩上的空中阁楼,即浪费了资金、花费了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束语

建筑工业工程主要是通过优化和重新组织企业系统的各种资源,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一种投资少甚至不需投资就能提高收效的方法,是符合节约型和效益型社会的重要工业技术。虽然我国目前的欧美发达国家以至于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笔者希望通过写出个人实践的体会,抛砖引玉,和广大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探讨适用我国实际情况的建筑工业工程应用方式。

作者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智亮,莫方彬,陈娟.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J].土木工程学报 2003,(3):34-56.

[2]刘克选. 信息高速公路与信息社会[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12-19.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8)

资助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校教学教改项目[01jg04032,2010YJ14]。

作者简介:邱君志(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专业教学。

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相关科学交融的产物。它涵盖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分离工程等领域,是当今世界和现代高新工程领域最富有活力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1]。生物工程技术以众多的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卷新世纪的画卷,从医药革命到绿色革命,从新能源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生物工程研究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时期。据此,作为人类朝阳产业的生物工程,正引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革命。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他传统工程技术类专业一样,生物工程专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为了让学生及时跟踪当代生物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并尽可能将现有课本知识与科技发展接轨,分流培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模式,既符合生物工程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2]。采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保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推动我国生物工程教育和生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桥梁,它涉及生物、农业、化工、轻工、医药、环保、材料、能源、信息等诸多领域。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生物工程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相应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因此国内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各高校表现出极大的办学积极性的可喜一面,又看到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但每年招生人数仍在不断扩大的可忧之事[3]。国内大部分学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力不从心。特别是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不明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生物工程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希望其经验能供其他设置有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借鉴与参考。

二、 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分流培养?这是我们办好生物工程专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需要认真调研剖析我国现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分布、演变由来、学生人数及存在问题。其次,进一步调查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探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与业务目标,明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计划制定的原则与改革方向。接着,提出适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在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4]。最后就是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实践应用。

三、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通过上述改革,需要达到如下改革目标:提出办成一个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必备的条件与要求;紧紧追踪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把传统的经典研究方法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厚基础与重应用紧紧结合起来,重在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相关高校实践推广,为本专业下一轮人才培养模式修改提供参考[6];在产、学、研相结合中成为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技术源泉,使得本专业在培养更多较高水平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同时,为推动海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四、模式改革的具体分工

为了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需要有人去调查分析中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地理分布格局、演化渊源、尚存疑问及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等,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还要有人根据专业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设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工程能力”,确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本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计划[7]。同时有人从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着手,创建“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构筑“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8]。

还需要有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有人组建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更需要有人建立新教学计划运行中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践和推广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五、展望

通过改革和具体分工,最终构筑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 新方案,确定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改革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视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在国内相关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实践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生物工程事业更好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韩晓云,赵 辉,李秀凉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之建构[J]黑龙江教育,2010(1): 68―69

[3]居继清,邓 婕专业学生分段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 80―82

[4] 陈学红,汪世华,林文雄,李扬裕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13(2): 150―152

[5]李小蕊,韩晓磊,姜 波,陈维霞浅议如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J]陕西教育,2011(3): 56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9)

1 引 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

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

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求同存异,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 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10)

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在发达国家已有较早、较全面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在指导其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现代物流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它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环境、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培养目标方面,物流工程专业以物流工程为重点,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物流工程基本理论,具备进行物流系统——重点是物流包装、道路与桥梁工程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的规划,设计、分析和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富有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物流工程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工程力学、运筹学、工程材料学、物流系统仿真、交通运输学、生产与库存控制、物流配送中心工艺设计、物流配送与运输、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包装技术、物流法规与标准化等。

就业瞭望塔: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工程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特别是国际型物流工程师人才,他们的年薪最高可达200万元。

全球最大的货运公司之一——美国万络环球公司副总裁卡扎瑞预测,“中国物流业预计未来10年内相关服务收入将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配送体系不健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物流行业已纳入国家十大物流振兴计划,我国物流企业也日益与国际接轨,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面临着国际化挑战,这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国际注册物流工程师应运而生,其主要使命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各企业、公司与组织中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中坚力量,成为企业决策、风险管理和实务操作等方面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国际注册物流工程师这样的实战型高级人才,更为稀缺,重金难求。

目前,国家国际注册物流工程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将在3年内培养10万高级人才。培训的特色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教学一律由企业一线高级管理或者企业总裁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切实达到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习什么。这也是目前物流工程领域唯一引用国际素质物流教育的创举。

自动化专业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从战争准备到战斗打响,无人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突破了传统的侦察领域,而且进一步还具备了攻击能力,无人机的参战也真正让自动化技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篇(11)

油气管道工程主要由管道运输线路和终端与中间站场两大部分构成,整个管道系统包括线路工程、站场工程、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穿(跨)越及管道伴行道路等。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进行管线、场站的安装、配置与施工、调试。管道施工主要完成管道的现场运输、管道焊接、管道现场补口、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沟回填,河流、公路、铁路穿越,地貌恢复等施工工序。油气管道项目建设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程施工作业量大,点多线长。由于油气输出地和使用地距离较远,同时发挥管道长途运输的规模效应,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点多线长。例如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途经九省最后到达上海,全长约4000公里。

第二,工程建设均为野外施工,施工作业条件恶劣。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道干线网。油气管道地理跨度大、环境复杂,往往一条管道就要经过高原、山地、沙漠、戈壁、江河、水网各种地貌,自然障碍多。地形多变、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现场分散,施工区域气候条件多变,这都给管道项目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第三,施工设备器材多,组织工作量大。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需要起重机、吊车等吊装设备,汽车、平板车等运输装备,焊接设备,烃泵、压缩机等从动装备,供电与控制装置以及防雷、防静电等设施。还包括大量的管材、弯头以及法兰、三通、螺纹短节、大小头等管配件,施工作业搬迁频繁。这些设备、装置根据不同的施工单位、工地、工位、管材等工程条件,需要便于移动、组配。因此工地施工设备组织、器材管理工作量大。

第四,安全性与工程质量要求高。长输油气管道的工作压力一般大于6MPa,有的甚至达10MPa,输送的又是易燃、易爆等石化介质。管道工程项目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确保每一道焊口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同时管道工程建设推进很快,每个作业机组每日综合进度可达3km,一般采用流水作业。需求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二、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物流活动

管道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物资,物资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管道工程业主方和各承包商“各自为政”,各自负责责任范围内工程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与领用。由于石化企业长久以来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将物资的流动活动认为是物流。这种对管道项目物流的看法有失准确,没有抓住现代物流管理的性质与内涵。从而不利于管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物流操作与物流管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内容。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的物流活动既包括基本的功能性活动,还包括一些附加的活动。功能性活动包括大量施工设备、管道线材与配件的运输、装卸搬运,物资的采购、库存管理、配送、调度等。附加活动包括编制物料的进场计划,设备、器材、配件的组配与合理统筹,管材、构配件的检查、清洗、吹扫、干燥、防腐,以及运输、安装全过程的跟踪与检测等活动。

油气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工程项目业主方需要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供应网络的构成。该项目需要强调各参与者的群体合作和整合,以实现项目目标。在管道工程项目供应链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同时传递着业务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价值流,需要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5个流程的管理,以达到工程建设成本、工期、质量等目标的优化实现。因此外包物流服务正成为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物流管理的新方式。在项目建设中,供应链管理也意味着跨越各方的物流管理,项目物流被视为精益工程的关键一步,项目物流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对物流管理的要求

物流管理的本质是满足货主企业物资管理需求,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成本费用,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客户的合适地方,使总成本为最小。物流管理的本质可以认为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物流管理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有机结合,保障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领域的正常运作。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也是一种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的管理,其对物流管理提出了一些特定的要求。

首先,保障油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管道工程建设的主体工序主要包括测量放线、作业带清扫、施工便道修筑、管道干燥、管道焊接、防腐补口、管沟开挖、管线下沟、管沟回填和三桩埋设等工序。这些工序间关联性很强,同时每道工序均须采取严格的实时质量控制。各个工序需要不同的施工设备、物流装备与管材器件的合理配置,大量物资的管理则成为保障整体工序正常衔接的关键。油气管道项目涉及的物资除了钢管、配件等施工材料外,还包括施工设备和运输装备两大类。这些物资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以及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看作是系统工程。

其次,加强项目过程物流成本控制。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接近2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比重。在油气管道这样的大型工程项目中,物流成本大大高于一般性的生产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加强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物流成本控制,有助于扩大管道业主方的生产利润空间。管道项目成本包括施工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主要直接成本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质量成本。其中材料成本中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直接是项目物流成本的主要部分;机械费中的设维修养护费用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也与物流成本相关;同时生产机械的规模化、生产调度的改进以及物流活动的合理安排也有助于加强人工费控制;加强施工设备和原材料的检验养护工作可减少管道项目质量成本。?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要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实行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

再次,注重项目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管道项目建设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物流虽然是派生于施工活动的服务需求,但是物流活动的良好运作有助于确保管道项目工程质量。例如管材及配件的采购商选择与仓库保管确保了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轻拿轻放的装卸搬运可减少管材的破损,管道两头的密封包装可防止异物混入。在油气管道工程中,项目安全甚至比项目质量更为重要,这是由该项目的运输介质决定的。项目施工安全不仅仅保障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原材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还直接影响项目建成后的油气长距离、全程输送安全以及中间、终端场站等设施的生产安全。物流操作规范、物流制度标准、物流设备性能维护等等物流安全管理的到位,都有益于保障油气管道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物流管理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物流管理的实质是管道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系统工程实践与应用。其一与物流理论相关,通过有效管理到现场的物资供应减少浪费。事实表明物流理念在管道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应用是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各项目参与方的信息流。这种观点强调项目过程中把物资供应商、物流设备厂商看成是围绕承包商的分包商群组。其二与精益生产相关的精益物流思想,目的是物流活动与物流服务在整个供应链中为业主创造价值。实现精益物流要求项目的各参与方,包括代表业主方的管理组织、承包商、物料供应商和其他服务商,能以项目目标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工作。

一方面从管道项目施工企业的角度,研究管道工程施工现场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将项目管理从现场施工扩展到施工场外的供应物流及其管理。从供应链角度研究管道项目供应网络的物流及其整合,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较标准的管道建设工程生产物流,还有管道建设工程前期的招投标、物流服务商、物流设备商的选择,原材料采购与现场生产物流、场站建设配套工程以及管道设施设备调试与试运营等后期工作。

另一方面从工程角度来研究的,构建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精益物流过程。加强物资管理,在施工现场物资需要时刚好能提供需要的物资调度。重视施工现场的物流管理,如承包商施工管理、现场布置、现场运输、现场存储等。着眼点在于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减少无附加价值的活动,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时间浪费。近年来工程建设过程的集成管理越来越受重视,管道建设项目物流管理应集成项目设计、项目施工与项目试运营,同时重视项目组织变革,包括物流服务相关方介入整个项目过程。

此外,管道工程项目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工程项目全程物流服务方案。在我国,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应用实例较多,给管道项目物流管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由于管道工程建设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多,我国管道项目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实践还比较少。这与当前我国物流系统和设施不完善、管道施工参与者的观念传统等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项目物流管理可以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与项目组织、项目总计划、项目控制、信息沟通等息息相关。项目物流管理应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作用,保证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集成各项建设工作,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五、完善油气管道建设各项物流活动,形成系统工程

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流通企业活动,也不同于建筑、场站等大型设施的物流项目。由于其专注于长程管线架设,又是用于输送石化危险产品。因此在进行管道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特点,开展物流系统工程管理,将大件运输、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实施有机结合。

随着管道技术的发展,管道施工项目中的大型阀门、超长管线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开展大件运输。大件运输包括超限和超重两个方面。超限设备(货物)是指装载轮廓尺寸超过车辆限界标准;超重设备(货物)是指车辆总重量对桥梁的作用超过设计活载。凡承运上述设备(货物)亦称为大件运输。管道项目建设中,由施工方承担大件运输必然导致成本过高、专业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管道项目方宜将该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化的大型物件运输业商。实施大件运输外包时,项目方应需要考虑运输商的车辆装备、技术人员、技术、安全规章等软硬件能力,同时提前办理好托运手续、勘察运输线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制定货物装卸、加固等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我国管道项目工程量大,涉及大量的物资管理。物资管理一方面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占用大量资金,因此需加强库存管理。管道项目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项目施工中的所有物料,包括管材、配件、施工设备、劳保工具,以及辅助物料。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施工现场、库存点之间建立供、需缓冲区,达到缓和施工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均衡。我国管道项目建设目前多是开展自有库存等常规库存管理,这与我国物流整体管理水平和管道施工企业管理方式有关。本文建议应多实施供应商库存管理和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来管理库存,来提高库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共享、合同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手段加强供应商管理,同时合理安排运输与配送时间,确保物资的准确到达。

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流通加工在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捆扎手段提高管道线材的搬运活性系数,有助于实现集装化、规模化物流管理。通过管材与配件的组配,有助于提高物资配送能力和加快施工物资的配套流转。通过管材的分口与包装,可减少施工后的吹扫与清洗,优化施工工艺流程。通过现场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显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