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12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1)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让小学生进行音乐的欣赏是针对小学生音乐审美的一种教育,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现在小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有三种不同的欣赏层次:官能欣赏、情感欣赏、理智欣赏。在进行官能欣赏层次的欣赏时只是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表面,能够听到音乐是比较动听和悦耳的,但是这种欣赏层次只是表面的欣赏层次,针对小学生应该要让他们能够对音乐有更好的了解,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对音乐表面的欣赏,要让小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去进行音乐的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和获得完整的艺术享受。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小学音乐欣赏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对于小学生们情感培养、智慧开发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这种模式下进行音乐教学主要是采用老师进行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是教育受体,但是这种方法下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并不能自己进行主观的进行音乐的聆听和欣赏还有着老师灌输给学生的一些观点在其中,这样的音乐欣赏课虽然是学生在进行上课,但是学生能够得到的只是教师对音乐的感受,并不是自己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是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思路和理解去欣赏音乐,没有自己的感悟,导致音乐欣赏课成为教师们的音乐欣赏课。

1.2缺少对音乐的真正理解:

现阶段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老师们经常会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的知识和音乐的背景故事,这样就使得音乐欣赏课变成了一节音乐课外知识普及课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可能使他们对于音乐后面的背景故事更加感兴趣却失去了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这样就使得他们没有了对音乐本身的关注,使得小学生们无法得到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也就使得音乐欣赏课无法达到原来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1.3过于强调专业性:

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部分教师过于强调音乐的专业性关于关注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将音乐欣赏课变成了一种以唱歌为手段的对音乐专业性技能的展示。他们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会划分曲式结构图使学生能够更加的关注和理解音乐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音乐的欣赏和歌唱。但是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采用这种方式反而会导致小学生的进一步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更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对音乐的聆听,从专业的角度去解析音乐反而使他们无法欣赏音乐。

2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想要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必须针对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并且进一步的提出相关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本文将针对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2.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现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音乐播放时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播放,营造音乐的氛围,让音乐的情景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再现,让学生在声景并茂的环境中更加容易的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和内涵。

2.2重视对音乐主体的理解: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抓住重点,突出音乐欣赏课程的目标,让小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欣赏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内涵,要了解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音乐本身才是教学的重点,当然在强调音乐主体的地位时也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情景故事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但是一定不能让音乐知识和音乐背景故事“喧宾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涤荡心灵,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2.3根据音乐选择欣赏方式:

在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儿童音乐、民族音乐、戏曲等音乐的欣赏,针对这些不同的音乐应该采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针对儿童音乐作品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切实的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让他们用听觉想像出相应的视觉效果增加他们的音乐欣赏效果;针对戏曲的欣赏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戏曲中人物的造型增加小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好的去欣赏戏曲但是切忌喧宾夺主;针对民族音乐欣赏时可以播放该民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使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音乐共同的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兴趣。

2.4让学生分享感悟:

音乐欣赏课应用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使他们能够说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都是不同的,使学生们在交流时能够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和碰撞出更多音乐的火花是极有必要的。

3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欣赏音乐。

作者:支丽琨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二小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2)

目前,音乐欣赏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低,音乐欣赏仅仅是放放磁带、听听歌而已,教师教学方法陈腐,模式单调,学生呈现出没兴趣、不想学的状态。怎样改变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相关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

一、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

长期以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以老师的讲、学生听为主,师生互动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过分强调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意义,将音乐放在次要地位。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一种标准模式:介绍作者及生平、介绍作品的背景、介绍作品的结构、完整的欣赏全曲。教师过多的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主观映像灌输给学生,但不作有意义的引导和拓展,忽视学生主动参的过程。另外,教学过程中缺乏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按照传统的欣赏教学的程序上课,一节课下来感觉枯燥,课堂气氛呆板。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还是一无所知,没达到上欣赏课的目的。

(二)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有的偷偷听流行音乐,根本谈不上静下心来感受、欣赏与理解音乐。出现了学生喜欢听音乐,但不愿认真上音乐欣赏课的现象。

二、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期,是儿童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自己见解,对喜欢的、有趣的音乐学习内容可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童年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情感带有短促和爆发性的特点。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随意性较强,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音乐兴趣还不稳定。加之有些学生存在功利思想,对音乐学习重视不够,在欣赏不熟悉的音乐作品时,会觉得迷茫,对音乐产生厌倦。

(二)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表现为是理性的塑造者,还没有真正由传统的知识垄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强调传授书本知识、重视技能训练,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唱,学生跟唱。在这种传统的口传心授式、讲解式、模仿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音乐课堂缺失了音乐所特有的聆听、体验、表现与创造的特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得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性,制约着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以听为主,创设情境,强调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而围绕“听”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则是欣赏者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欣赏时泛听和精听、细听相结合,让学生分析音乐的特点,分享自身的感受。同时,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积极地感受音乐的特点和情绪,体验和把握了音乐的基本内涵。

(二)恰当采用直观教学,结合经验欣赏音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仅仅用听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借用影视画面的感觉,发挥听觉与视觉的联觉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音乐。同时,在欣赏教学是还要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唱歌、演奏、律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当中。

(三)适当的讲解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中的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认识与分析方面,它不仅包括音乐内容在通过形象思维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从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直以来,教师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都只是讲解某一部作品反映了什么,并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音乐。所以,老师的讲解要力求精炼、生动、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多采用简要提示后倾听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经过讨论、思考、探索后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和提示。

(四)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应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音乐创造能力。例如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画、故事、诗歌等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也可以结合音乐进行律动创造表演,随音乐拍手、跺脚、捻指、做即兴音乐表演或误舞蹈动作。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运用到表演创作等时间活动中去。

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其潜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其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并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主丹.音乐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沈睿.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与对策 [J].在线学科教学,2008(5).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 重要性 音乐教学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4)

在给中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在刚开始,很多学生都表现的兴致盎然,在听音乐时也是满脸享受的表情,但是到他们说自己的体会时,他们就开始意兴阑珊了,或者干脆瞎讲一通,引的哄堂大笑,偶尔有一两个学生在很认真的分析欣赏,也没有人愿意聆听,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这种态度让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很无奈,中学生所处的面临决定了他们放纵叛逆的性格,他们对音乐的态度和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态度完全不一样,对于音乐的欣赏,他们不把这当做一种课程来学习,而是抱着一种玩味的心态,不管教师用什么态度来给他们传授音乐欣赏的态度,他们都听不进去这种不愉快的教学体会相信很多音乐教师都有过,学生长期的这种态度让教师习以为常,失去了改变的动力,但是对于中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不能因此止步,我们要找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方法。

一、中学生音乐欣赏不在状态的原因

很多音乐教师都认为中学生学习音乐之所以不在状态是因为他们这个年龄断的心理作用造成的,早已见坏不怪,没有人愿意分析原因,他们认为这很正常,所以中学生的音乐欣赏才一直保持着目前的水平,这不利于中学生的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中不在状态的原因。

(一)对音乐欣赏的看法存在问题

中学生音乐欣赏不在状态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对于音乐欣赏的看法存在问题,大部分的中学生都认为音乐就是用来消遣和娱乐的一个东西,没有人把它当做学科来学习,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就只有“好听”和“不好听”这两种想法,加上音乐教师基本不对他们做过多的要求,所以他们就更加不把这个当一回事,大部分学生在上音乐课时都是很兴奋的,但是他们兴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多喜爱音乐,对音乐有多独特的感情,而是因为在音乐课上他们可以听歌,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不用学习,也不用担心遭到教师的训斥,这种学习心态的主导下,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态度就不会端正,他们觉得音乐欣赏是可有可无的,音乐能不能听懂能不能欣赏得了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甚至有的W生认为音乐欣赏课堂的开设没有实质意义,只是单纯的娱乐而已,不正确的态度导致了他们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看法存在问题是以上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错误表现的直接原因。

(二)教师和他们之间的代沟

除了学生的问题导致的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错误的行为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代沟问题,中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和狂热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有新鲜的事物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音乐也不例外,他们所追求的是最流行的音乐,而恰恰相反,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欣赏音乐时给他们放映的都是比较老的曲子,古典音乐、戏曲等都在我们的教学范围之内,而中学生对这些是避之如蛇蝎的,所以在音乐的课堂上听到这些都是凑个热闹,并不会真的有什么看法,这就像让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听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他们也无法理解,中学生在音乐欣赏上的态度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和他们的代沟,而且学生不愿意和教师有过多的交流,音乐欣赏课堂每周都是一节或者两周一节,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不是很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就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二、解决方法

以上提到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所有不好的行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我们现在要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在音乐课堂才能学会欣赏音乐,对音乐的态度才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果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只是听了一两首曲子,那么音乐课有没有教师都是一样的,学生在音乐课堂的状态也会一直这样不会有所改变,要改变以上的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

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上的态度不正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没有正确的态度,一方面是没有人给学生灌输关于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时不知道该以何种态度对待,所以只能自己探索,而中学生在这方面显然不是很擅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所形成的不正确的态度没走人纠正,所以他们才会一直错下去,在音乐欣赏课上的表现才会让我们失望,因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欣赏音乐,为什么要对音乐欣赏有正确的态度,如果能够学会欣赏音乐,学生在面对音乐、内心有所触动时,心里想到的词语就不仅仅是“好听”和“难听”,他们面对音乐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真正融入到音乐中,这样他们在音乐课堂中欣赏音乐时就绝对不是现在这个状态,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时我们都习惯责怪学生,最好的做法是找出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变他们学习的不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进步。教师通过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对音乐欣赏有准确的定位,态度会更加端正,音乐学习也会越来越顺利,而且学会欣赏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放松自己。

(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在音乐欣赏时状态不对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学生和教师的代沟,教师所放映的音乐学生不太能接受,当然,音乐欣赏就是要教会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但是中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相当于刚入门,教师必须要用他们感兴趣的音乐来让他们对此感兴趣,这样他们才能开始喜欢这门学科,教师可以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或者喜欢谁的音乐,然后拿这些音乐让学生欣赏,在面对自己喜欢的音乐,学生们就会认真倾听,然后教师可以用专业的知识来讲解歌曲的创作意图和背景,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才能让他们进步,这才是喜欢一个东西的意义所在。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对这门课程有不一样的看法,教师也能减少和学生的代沟,了解一些现在的流行音乐,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能与时俱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总结:通过对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我们的体会都不是太好,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改变学生的,帮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让他们在音乐中能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5)

笔者在大量的课堂实践中发现,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音乐欣赏的本体价值被忽视,大多数学生呈现的是毫无兴趣的状态,这必须引起广大农村小学教育者的反思。

一、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1、音乐欣赏的本体价值没有得到重视

目前,在中国特别是农村,音乐教育的关注更多的是关注音乐的非本体价值,诸如音乐对人的形象思维的发展作用,音乐有益身心的作用,甚至是音乐对品德形成有促进作用等。问题是,对非本体价值的夸大,音乐本体的学习价值就难免被忽视。音乐教育之所以在学校中存在,更应考虑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说白了,音乐和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等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是人类应该传承和发扬创新的一门学科,这是音乐在学校中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艺术和学术价值的文化体系而存在的基础。

2、教育管理部门和学生家长重智育轻美育

我国受城乡二元制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实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轻美育的观念较为严重。升学录取中存在着重点初中与普通初中的等级之分,这些使得学生家长认为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对这些科目非常漠视。

3、音乐欣赏的师资队伍紧缺

农村小学严重缺乏音乐教师,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农村小学26万多所,其中音乐教师才5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音乐教学主要是本校之内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兼职,这些兼职教师有部分是音乐爱好者,可能会一门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但是更多的兼职教师是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老师,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充当了素质教育的牺牲品,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4、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差

由于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并不正规,教师与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上的互动性比较差,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造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差。

二、由农村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1、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的本体价值

音乐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音乐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不但能够传递交流思想感情,给人与或悲或喜的感受,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斗志,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音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人们对音乐的鉴别能力、欣赏水平、理解程度往往取决于其的音乐修养水平。目前农村小学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就是旨在从小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2、改变观念重视音乐教学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改变办学理念,各位老师应改变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学,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家长也要改变观念,重视音乐的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3、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要解决音乐教师师资薄弱的问题,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师范的培训数量,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老师进行专业音乐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为农村音乐教学补充新的力量,相关部门也要对这部分毕业生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客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

4、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再创造。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快乐的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觉观察与思考,主动地探索,独立自主解决课堂问题,使音乐欣赏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改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意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引导他们自由地想、自信地说、自主地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结束语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开拓艺术事业,提高音乐素养,大力发展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的辛勤工作、家长的支持、各级教育主管的正确对待,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

参考文献:

[1]张萃.浅谈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J].音乐天地,2011(02).

[2]黄宏.论西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0(03).

[3]张国俊.小学音乐教学“失位现象”剖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4]陈思.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2).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6)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课改以来,我们看到很多教师置身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盲区,不仅教学随意性大,还背离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弱化听赏,盲目综合,舍本逐末。

如何改变现状,落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下面,以湘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在祖国的怀抱里》的欣赏教学《我为祖国守大桥》为例,谈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安排赏境,树立音乐形象

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欣赏的情境,在学生头脑中树立音乐形象。

《我为祖国守大桥》这首手风琴独奏曲生动地表现出军人乐观、自豪、豪迈的精神。在教学中,我先用“遵守纪律、听指挥”的口令考验活动将学生带进部队严密的纪律环境中,让学生随着《咱当兵的人》的音乐手握钢枪,腰板挺直,踏步走进教室,以部队问好的语气进行师生问好,播放守桥战士图片揭示课题:在众多穿军装的部队里,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驻守在大桥上,手握钢枪,心系大桥安危。“守桥战士”原本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通过律动、视频、图片,教师的深情导语,瞬间将“守桥战士”与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战士军旅生活的情境中,为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做好了铺垫。

二、精选欣赏内容,挖掘音乐要素

对于一些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筛选音乐作品中最具审美性的内容,作为欣赏的精华,进行重点聆听。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完整聆听的基础上把音乐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反复聆听体验。

《我为祖国守大桥》这首手风琴独奏曲采用多段体变奏手法,使用手风琴特有的抖风箱技巧和四个减七和弦相衔接的演奏手法,形象逼真地表现出车轮滚动、火车飞驰的音乐场景。在初听全曲的教学环节中,我就选择了“抖风箱”这个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先请学生模仿抖风箱的动作,然后构建话题“在乐曲中出现的火车奔驰的场景就运用了抖风箱,你们听!”从而自然巧妙地将“十六分音符”的教学与模仿火车车轮滚动的音乐活动结合起来,学生一边模仿抖风箱的动作,一边念着“tu tu tu tu”,既有趣,又将十六分音符节奏特点的感知融入其中,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验。

三、找准认知起点,落实双基训练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耐心地讲授、复习音乐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视唱与听音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语言,最终比较深入、全面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在确定《我为祖国守大桥》一课的教学训练点时,我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了分析: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粗略地感知了一些关于力度、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能够模唱或哼唱旋律,但模唱中的音准、换气的技巧有待提高。根据认知起点,在主题旋律的教学中,我放慢了步子,分解了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找到主题旋律后,教师构建话题:“如果请你给这段旋律分句,你认为它有几句话?”教师的语言指向具体到学生非常熟悉的语文课上的数句子,不仅听得懂要求,也有体验基础,学生很容易就区分出有四句。随后,引导学生用“la”音模唱主题旋律,教师分句进行模唱的指导,一个音,换气准备,逐一训练,个个击破,使双基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四、课堂语言生动,注重评价激励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64

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为音乐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现阶段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较好的音乐欣赏课能够有效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记忆力、感受力,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不光要注意传授相应的音乐知识,更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

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欣赏课都不太感兴趣,部分学生特别不喜欢学习音乐欣赏课程,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受教师及家长影响,小学生认为音乐课并不是主要科目,认为上音乐课浪费时间。

2.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和单一

音乐欣赏课不受欢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师的教课方法非常落后,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比如,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很多教师会花大量时间介绍相应音乐的背景,讲一些音乐典故及故事,并未将重点真正放在对音乐的欣赏中。

二、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1.采取科学的手段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度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无论对哪门课程都是如此。针对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不高的现状,教师在实际授课时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有效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喜欢音乐课,为音乐欣赏教学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欣赏歌曲的选择上要多选择一些儿歌,然后加上一些流行乐。虽然是小学高年级,但依然是儿童期,儿歌仍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歌曲。另外,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所以也会对一些流行乐产生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多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必然会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不能只用耳朵听,还要用心感受,品位和体验音乐,体会不同音乐自身的节奏;其次,要将音乐欣赏课与其他音乐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不同音乐的意境和情绪,这样的音乐欣赏课才更有趣味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欣赏课,令其明白音乐对人的视野及情操的开拓、陶冶作用,并且明白美好的音乐可以伴随一生。

2.更新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抛弃已经不适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当中,音乐欣赏课上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学生在台下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欣赏时,要引导学生们共同欣赏音乐,使学生思维跟随音乐节奏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中,成为教学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和目标。

3.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冲击

小学生比较喜欢生动的画面,所以他们非常喜欢动画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冲击学生的视听感官,提高其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比如,播放《小蝌蚪找妈妈》前,就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这个故事,以此调动学生情绪,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动画,然后进行音乐欣赏,学生一定会非常享受。

4.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表演,深化学生对相应乐曲的理解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8)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3、教学理念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贯穿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音乐的审美化欣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实施音乐课程改革方案之前,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内容的音乐教材,更有甚者,将音乐教材分为“沿海版”和“乡土版”,目的是想寻求一种更完善的途径,达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学上,除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法外,侧重于“愉快教学”和“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上状况无论优劣,究其一点,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乐课本里有连贯的知识系统,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仍难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识性内容。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所推出的音乐课程新标准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全体同学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环境美。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使人们的言行在心理上起着很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学生进入的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音乐课堂,环境整洁安静,才会带着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态应该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自己良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功底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欣赏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作品也不断地创新、更新换代,学生更容易接受时代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那些既优美,能陶冶学生情操,又平实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投射到听觉活动中,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表现和创造中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3、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博引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音乐教材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注意积极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境界上作出更深的探索,既能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人文色彩充分融合,使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与相关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知识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中去,激发学生进行欣赏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篇目,老师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广泛接触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9)

【论文摘 要】音乐可以起到熏陶个人性情、培养个人高尚情操以及形成个人高雅审美趣味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学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形式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课以其直观的感受力、给学生切身体验等优势,成为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音乐能力的主要途径,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发掘。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探索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3、教学理念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贯穿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音乐的审美化欣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实施音乐课程改革方案之前,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内容的音乐教材,更有甚者,将音乐教材分为“沿海版”和“乡土版”,目的是想寻求一种更完善的途径,达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学上,除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法外,侧重于“愉快教学”和“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上状况无论优劣,究其一点,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乐课本里有连贯的知识系统,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仍难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识性内容。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所推出的音乐课程新标准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全体同学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环境美。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使人们的言行在心理上起着很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学生进入的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音乐课堂,环境整洁安静,才会带着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态应该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自己良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功底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转贴于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欣赏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作品也不断地创新、更新换代,学生更容易接受时代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那些既优美,能陶冶学生情操,又平实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投射到听觉活动中,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表现和创造中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3、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博引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音乐教材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注意积极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境界上作出更深的探索,既能上升到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人文色彩充分融合,使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与相关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知识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中去,激发学生进行欣赏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篇目,老师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广泛接触各国、各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10)

一、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了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广泛关注。音乐欣赏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低年级以及中年级的音乐学习和掌握了一定音乐基础后,对音乐的认识能力更强,对不同音乐形式以及风格形式有独到的理解能力。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技能以及音乐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开展,对不同音乐结构、情感表达、艺术形式的美的启发,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融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全方位提升作用。

二、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实践教学现状

(1)音乐欣赏课投入不足。通过对部分地区音乐教学实践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教学投入有限。许多音乐教师反馈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的关注程度不高,学校通常更关注于小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尤其是五、六年级音乐课程的开课率,明显少于低年级,同时经常被文化课程所挤占。在部分小学音乐教学配置中,音乐教室、五线谱教学黑板等配置不完善,钢琴、电子琴等教学设备质量较低。教学软硬件的不足对于小学音乐审美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师资力量限制。近年来,国家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师资力量的引用。但是一些学校音乐教师整体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当前音乐教学发展需求。例如在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上不能满足新时期课程教育标准,有少数学校音乐教师是由其他课程教师兼职,每年“六一”、国庆等节日里,各大学校都会举行文艺活动,但是在音乐课程的开设、音乐教学专业水平以及学生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上仍然表现出许多不足。

(3)教学能力相对欠缺。一节高水准的音乐欣赏课教学,除了需要教师具备专业音乐知识以外,还需要教师有科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一些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调查发现,当前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备课不规范、教案不齐全、主观臆想多等问题。另外,许多教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采取放羊式教学方式,通常将学生自己跟着多媒体设备学习演唱、学生独立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等作为全部教学内容,而未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讲解,未对学生音乐欣赏中的好奇心进行满足。

(4)本土音乐关注不够。我国地域宽广,不同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优秀音乐作品。当前,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本土音乐的关注,没有将地域的音乐形式运用到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三、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实践教学反思

(1)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基于音乐欣赏课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以及家长都应正视音乐欣赏教育对于孩子心态积极向上、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放在艺术教育的重要位置,归还小学生音乐学习时间。与此同时,通过加大教学工具的投入,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应用,以视频或者图像的形式,对音乐曲目进行生动表现,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另外,提高教师对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教学设备的带动功能,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发展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育。

(2)音乐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综合素养。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素质,通过不断学习与进修的方式,提升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真正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其次,音乐教师在欣赏课程开始前,要充分备课,对不同音乐曲目表达的主题、内容等进行细化,并思考如何整理教学,使欣赏课程更系统、趣味性更强。同时,对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各旋律及段落的表现力,做好自我鉴赏,才能帮助学生在教学中对音乐曲目实现整体的认知。再次,借鉴如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等优秀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变通,通过实践与尝试寻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内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最后,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内涵的分析、解读,加强培养学生自我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识谱、演奏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实现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3)创新音乐教学方式。一方面,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理解不同音乐的情绪与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民族音乐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经过了中低年级的学习,对音乐表达已有了初步的掌握。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下不同类型的音乐效果进行整体特征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教学环境布置等方式,以丰富的画面再现歌曲的情境,帮助学生对音乐旋律、音乐内涵有更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故事的导入、表演音乐剧等多种方式描绘出音乐场景。如人教版六年级《神奇的童话》中《三个小和尚》的教学过程,可以组织学生创编一个关于三个小和尚的音乐剧对歌曲情景进行再现。

(4)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对优秀本土音乐的欣赏教学既是对优秀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也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本土文化艺术,将具有本土音乐气息的表达方式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之中。音乐与文化的整合、音乐与地方特色的融合,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欣赏到家乡音乐以及文化的魅力,更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结语

当前,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展面临了一定的阻力。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强调音乐欣赏对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音乐审美课程的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教育实践,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年龄特征,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加强小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小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美姬.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刊),2015,(10).

[2]黄琼华.运用多维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14,(17).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32-0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了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2011年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从全日制学生数量统计来看,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从学校分布的城市类型来看,66.1%的高职院校坐落在地级城市或县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并深入至地市一级地区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所在地域及其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音乐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素质教育、人的修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作为公共课或者说是通识课程,音乐课在普通高校早已开设,并且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帮助大学生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丰富了业余生活,有的大学生还从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公共音乐课的情况怎样呢,高职院校是否开设了公共音乐课,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教师讲授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键入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阅读了2008年以来的相关论文近百篇,2005年以来硕士毕业论文4篇。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对近几年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及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因尚未看到这方面的综述性文章,在查阅与统计后,在此,从已有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予以归纳与梳理,并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尚且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愚见。

高职公共音乐

课教学与研究现状

(一)目前研究中的内容

近年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音乐教育作用研究 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约有40%的文章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普遍认为音乐教育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有益的影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如王周秀的《浅议音乐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影响》,陈颖的《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教育》,杨秀云的《谈谈高职生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新举措》和孟展的《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等。

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约有35%的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定位模糊,得不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有的重视。如汪靓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一文,论述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生学习、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王爱峰的《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调查与研究》认为,音乐课程在教育体系内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及地位边缘化,公共音乐教育是从属地位等。二是教学目标过高,教材选择随意性大,应确立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编选适合职业院校学生使用的音乐教材,相关文章如金云霞的《对农业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王靖怡的《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等。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四是当前的现状研究侧重理论研究,缺少调查形式的研究等。

“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从现有文献来看,音乐欣赏课是高职院校的主要音乐教育模式,约有25%的文章论述了音乐欣赏课教学。这些文章一方面,提出了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不足。如刘昂的《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认为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是模式单一、互动不足,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创新不足、质量不高等;王敏靖的《高等职业学院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分析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不足。另一方面,提出音乐欣赏课应该通过教学实践予以改进。如蒋玲玲的《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和王敏靖的前述论文等。

教学方法研究 一些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总结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比较法。如蔡朝霞在《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中谈到运用比较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将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作品与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做比较,将中国各地民歌风格做比较。二是研究性学习方法。如王敏靖在《中国民族音乐——民歌欣赏》一课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查阅各种资料,深刻分析研究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摇滚音乐的联系与区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聆听、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如郑莉的《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认为,音乐实践本身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音乐技能的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词、配乐朗诵、设计舞台背景等,切身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汪海在论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回顾了近10年来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文件,分析了国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分析比较法 陆小燕的《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教材编写的思考》,运用分析比较法,对五本音乐鉴赏教材(类别包括国家教育部重点教材、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推荐教材和21世纪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教材等)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进而对高职音乐欣赏教育和教材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王敏靖的《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一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包括职业大学)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十分注重音乐课程的设计。

调查法 王爱峰、汪海、王敏靖、孟展等都在自己的学位论文中广泛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调查了学生喜欢的音乐情况,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期望以及师资情况,调查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音乐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等,及学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的情况。朱振玉在《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一文中采用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抽取广州市六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对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做了调查。

个案研究法 孙晶晶、汪海和孟展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所在院校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教学实践法 汪海、王敏靖、蔡朝霞等以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为立足点,在课堂上实践音乐教学,探索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法、创设音乐情景法、研究性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由现状引起的思考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取得了凝聚着辛劳与智慧的成果,尤其是个案研究和通过广泛调查的研究,给同行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启示着后来者的教学与研究。但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看,笔者以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探索的问题。

(一)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仅有6%的文章论及传统音乐的教学。这些文章指出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如陆小燕的《对高职学生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分析》,朱振玉的《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孙晶晶的《论普通高职公共音乐教育引入本地传统音乐的价值——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蔡朝霞的《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等。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是有的,只是很少,对传统音乐教学的认识严重不到位。

199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以中华音乐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号。音乐学者、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疾呼至今,但在大学生课堂上却还是较少听到传统音乐的声音。通过这次文献研究,笔者看到所有调查“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的结果,都是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而较少喜欢我国传统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关注和对传统音乐品种的了解远远少于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关注与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代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承载、凝聚了劳动人民音乐生活的记忆。中华民族拥有数量众多的民族音乐珍品,可学生却唱不出几首民歌,认不得几件民族乐器,听不进戏曲和曲艺,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地位堪忧,民族音乐的未来堪忧。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受爱国主义教育,而不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不认同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人何以爱国?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音乐课堂应该为广大青年学子开一扇传统音乐文化之门,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听得多,实践少 音乐欣赏课是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主要音乐课程,但是,在音乐欣赏课上强调了聆听,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正如郑莉所说,聆听不完全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唱可以感受旋律的美、跳可以感受节奏的律动、奏可以体验到亲手抚弄出音乐的乐趣。怎样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作品的实践,从而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学习音乐,是我们今后教学中应该要探索的问题。

课上多,课下少 音乐课每周一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大都不会在课下再去关注,而音乐的学习恰恰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其实只是一种引导或者说是引领,课堂上接触到的音乐作品不过是音乐海洋中的几朵小小的浪花。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网络、电视、广播等,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课下,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止步于课堂,是我们教学中要探索的第二个问题。

声音多,文化少 音乐是有声的艺术,但这声音不是孤立产生的,它是一种文化,是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目前的音乐课堂上,我们以聆听为主,间或有唱或奏,这些听得见的声音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委婉、抒情,高亢、明亮,忧郁、哀伤或者震撼,作者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怎样创作出这些作品的?这些问题,只有音乐的“声音”是解决不了的。音乐与生活、情感、语言的关系,音乐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音乐产生的地理环境、传播方法等,都是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的,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对音乐作品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只有真正认识它的价值,才算得上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笔者以为,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怎样将有声的音乐与无声的背景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我们要探索的第三个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不仅是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还有音乐教育这一“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这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中国教育报,2012-10-17(5).

[2]王周秀.浅议音乐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影响[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1):80-82.

[3]陈颖.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49.

[4]杨秀云.谈谈高职生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新举措[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5-69.

[5]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6]汪靓.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与重点[J].大学教育科学,2009(6):27-31.

[7]王爱峰.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8]金云霞.对农业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69.

[9]王靖怡.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J].管理科学文献,2008(3):168-169.

[10]陆小燕.对高职学生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分析[J].职业时空,2009(7):58-59.

[11]刘昂.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54-155.

[12]王敏靖.高等职业学院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3]蒋玲玲.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10(2上):182-183.

[14]蔡朝霞.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08(2):73-75.

[15]郑莉.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3):25-26.

[16]汪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17]陆小燕.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教材编写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74-275.

[18]朱振玉.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