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的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发展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发展的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1-0036-03

一、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

1.民间金融的规模。2004年以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据人民银行对民间金融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大约在95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的6.96%,占本外币贷款的5.92%。这9500亿元的民间金融规模包含着城市居民和非乡镇企业的民间融资,若剔除这两项,与农业部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总规模约为7000亿元,约占全国农村金融市场的28%。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调查结果也与此接近: 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大约在7000亿~8000亿元, 约占正规金融规模的1/3。据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调查测算结果为: 目前河北省民间金融规模约在300亿~350亿元之间,约占金融机构当年累放贷款的15%。

2.民间金融的特点。从河北省的情况来看,当前民间金融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1)民间金融规模不断扩张。 据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河北省民间金融的专题调查显示,2006年民营中小企业有民间金融的户数增长40.7%,金额增长53%。个体工商户有民间金融的户数增长32.8%, 金额增长71%。农户有民间金融的户数增长14.7%,金额增长23.7%。民间金融规模在逐渐增大,日趋活跃。(2)期限较短、手续简便。由于民间金融的双方相互比较了解、信任,借款手续比较简便,交易时一般由借款人打借条或双方签订借款协议, 或由有经济实力的中间人担保, 一般不需借款人提供其他的抵押担保手续,当日即可融资,最长的也就是2至3天。(3)融资主体多元化。民间金融融资主体以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为主,同时也包括少数城镇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4)利率执行不一,弹性大。农户融资是在亲戚朋友之间,一般没有利息;个体工商户融资利率在10%~15%之间; 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在6%~12%之间,极个别的达到30%~40%。(5)民间金融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据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11个经济发达的县和11个经济相对落后县调查,2006年,11个经济发达的县民间金融总规模达到1.7亿元, 是经济相对落后县民间金融量的2.6倍。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县民间金融规模近亿元甚至超亿元, 县域经济实力较弱的县民间金融规模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

3.民间金融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积极作用:(1)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了农村发展。随着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许多农村金融网点被撤消,而农业、农民、农村又急需金融支持,民间金融缓解了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2) 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民间金融在正规金融顾及不到的中小企业、 个体户及小型种养加工等项目上,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民间金融缓解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压力,降低了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3)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 民间金融具备的信息优势可以使贷款方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和未来发展前景等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一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样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4)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民间金融为居民的闲散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资产保值增值困难的问题, 增加了这部分居民的收入。同时,民间金融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如容易形成道德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等。

二、民间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强民间金融法律建设及行业自律。 鉴于目前民间金融普遍存在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国家有关部门应按照《合同法》尽快制定《民间金融管理实施办法》 等法律法规, 对民间金融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条件、期限利率、税收征收、违约责任、权利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以规范和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 引导民间金融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同时应该适当放开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利率的浮动也能有效地吸引资金对农村的投入, 引导“农转非”的资金回流到农村,解决一部分农村资金的来源问题。另外,可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辖内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村民代表成立自律组织,人民银行、银监局可以顾问的形式参与其自律行为,通过行业自律促进民间金融活动规范发展。

2.尝试设立民间金融机构。 应该成立小额信贷公司、扶贫经济合作社、民间投资公司等多种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小企业和自然人贷款难的问题。小额信贷公司是经政府批准设立、 尚未被列入我国正规金融体系的体制外民间金融形式, 它是被合法化而尚未正规化的民间金融形式。 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工作于2005年底开始, 首先确定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五个省区试点,各试点小额信贷公司的经营状况普遍良好。 这种小额信贷公司只用股东的自有资金放贷, 政府和社会无需为其支付市场退出成本,不存在社会风险,应扩大试点,支持其发展。 扶贫经济合作社也是一种良好的形式。 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进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验的民间金融组织。它以贫困户为对象发放小额贷款,主要目的是探索解决贫困农户获贷难、 还款难和扶贫贷款机构自身独立生存难的困境。 实验从l993年底开始,现在北京设中国扶贫经济合作社总部, 在河北易县和涞水、 河南南召和虞城、 陕西丹凤等县设扶贫社。 河北省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是1993年成立的第一个试验点, 到2006年9月底累计向l9000多家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700多万元。 目前该社的单笔贷款上限为3000元,年利率8%,略高于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收回率保持在98%以上。 贷款的操作基本仿照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实行小组联保,整贷零还,按市场利率收息。 该社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为社科院提供的500多万信贷基金和历年的盈余,现在资产总额近800万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扶贫经济合作社这种形式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

3.强化民间金融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设立民间金融管理机构。 政府应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办理“民间金融”手续的管理和登记咨询机构,规范民间金融手续,强化民间金融登记制度,对其实施科学管理。 二是建立民间金融监测及风险预警制度。 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调查、统计,采集民间金融的有关数据,加强对民间金融融资主体、融资规模及利率水平的管理。 要做到实时反映民间金融资金供求状况,分析其对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以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还应将国家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等予以披露, 明确国家要限制的产业, 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国家支持的产业。三是堵塞民间金融的税收漏洞,增加县域财政收入。 应通过健全民间金融登记制度将其纳入税务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 加大对民间金融获利后的税收征管力度。加大对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净化民间金融市场,降低民间金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4.建立民间担保体系为民间金融提供担保后盾。要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担保机制,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 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担保方式,接受农民用自身的有价资产提供担保,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 应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并存; 应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民间担保基金,为民间金融提供担保后盾。政府应重视和支持民间信用担保机构拓展业务, 积极为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户融资创造条件,拓宽渠道。通过担保,农村中小企业信用度得到提升,融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应改善治理结构,保证信息真实,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赢得贷款方的支持。

5. 把发展特色农业、 科技农业和龙头企业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一要支持特色农业。从县情、乡情、村情、户情出发,支持其发挥各自的优势,面向市场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产品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 营造区域比较优势, 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农业支持产业。二要支持科技农业。选择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品质好、效益佳、 生产经营诚实守信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予以积极支持; 选择农村新涌现出的各种技术协会作为信贷扶持对象,支持他们建立起跨户、跨村、跨乡的技术服务网络; 选择符合技术力量强、 经营成绩突出、 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支持。三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选择那些对农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济效益优良、抗风险能力强,并与农产、基地以及相关企业有稳定经济关系的企业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对象, 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6.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建立资金支农的长效机制。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不仅影响该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并最终决定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信用评级和信用村、 信用户的建设工作,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农村信用秩序;二是继续推进征信管理系统建设, 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将征信服务覆盖到所有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和广大农村, 并逐步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范围扩大到全国农村地区;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征信宣传, 提高农民和企业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育农村信用文化。

参考文献:

篇(2)

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江西万年县大源镇幼儿教育事业正不断向前发展,已能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但总体而言,当下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当下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并提升大源镇幼儿园办园水平:

一、加强对幼儿园的规划与管理,使园舍建设科学规范化

在《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园舍建设上,大源镇幼儿园首要考虑的是选址,根据《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中相关规定,选址应该考虑周边环境,应选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场地平整、安全系数高的四方;其次,应扩大幼儿园绿化面积,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植物种植;还有,幼儿园的卫生条件需要改善,幼儿园需要有专人或者幼教工作者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一)完善室内布局,提升保教质量

首先,幼儿园要完善设施设备。《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幼儿园应该具有的设施设备。大源镇幼儿园除了要提高桌椅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购置大量的设施设备,如用于存放物品的柜子,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还有教师教学工作和幼儿活动所需要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

其次,提高对幼儿园环境价值的认知,加强环境创设的能力。《纲要》中还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要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提高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环境的认知,了解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同时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其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环境创设的内容也不是凭空产生和模仿而来,是与课程相互生成和共融的,并且是动态的,有生命的。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挖掘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环境。

然后,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目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小学化”现状,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幼教工作者不正确的幼教观综合影响所致。要改变这种局面,幼教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还应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明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从而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壮大并稳定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壮大师资队伍和提升师资水平,应从教师需求出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师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解决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以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失。因此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吸引优秀的幼教人才。其次要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供给农村幼儿教师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管理应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再者,鼓励教师自身自考或者进修学前教育,以端正幼儿教育观的和提高教学能力。最后,政府应当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培训计划,送幼儿教师参加学前教育的理论实习和优质幼儿园的参观、实习,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生均成本

农村经济落后,幼儿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且经费有限,导致幼儿园总体水平低下。要提高幼儿办园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教育是关系民生和国家未来的大事,国家应将农村学前教育加入国家教育体系,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辐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模范作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公立幼儿园,并加大监管力度,使其变得规范并给其他幼儿园起模范作用。然后,就是对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整改。最后,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动用多方力量筹集资金,鼓励民众力量建立幼儿园。

篇(3)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205-1

1 新农村水利工程现状,远远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1 新农村水利概况

新农村水利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投量较大,约占农村文教、卫生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半,水利工程在防汛、排涝、灌溉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村的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也作用于农村饮水,对居民的饮水安全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1.2 新农村水利工程与管理尚有缺欠

1.2.1 自从农村土地管理权转换以来,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村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无法依托承包责任而转换,农民不能把水利设施与自身利益相联系,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然凭借过去的集体组织建设、集体负责管理的模式。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体,抑制了农民对水利建设的热情。

1.2.2 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工程维修费用的缺乏、工程产权不明确和水费收缴困难;二是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这给水利工程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三是没有专业的执法队伍,执法力度不够,农田水利设施破坏现象较多,打击不力。

1.2.3 基层管理机构不完善 管理服务人员年龄偏高,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

2 新农村发展,水利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发展进入有史以来最快发展期。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稳步增产,连续多年获得丰收,人们的生活理念与消费理念悄然变化。新农村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为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应着重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等方面,积极做好农村水利工作。

2.1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展水利发展领域,提升水利保障和服务功能,继续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以治水改土、小流域治理、饮水安全、水库除险、河道治理、节水灌溉、小水电建设为重点,以实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扎实有效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2 扎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安全饮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新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民生的具体行为体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因此,如何构建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长治久安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尤为关键。

近年来,由于人为污染的加剧,我国局部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一些地区河流、湖泊、塘堰污染十分严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危及群众身体健康,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把饮水安全放在首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抽调技术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经过施工单位和受益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工程各项建设内容,修建饮水工程。

3 努力加强防洪防涝体系建设

我们东北地区汛期降雨集中,容易出现内涝和洪水,继续把恢复和新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抓好库容加固和排水渠工程建设。由于去年汛期连续降雨,部分塘坝水库超警戒水位,给下游带来洪水隐患,所以,水库加固工作非常重要。争取上级资金,由水利部门设计指导,加强水库改造,增强御洪能力。二是重点解决低洼地区内涝问题。有些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低洼地区较多,容易出现内涝,政府要积极配合,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协调有关部门,兴建防涝渠,解决汛期农田内涝,消除群众顾虑,保持社会稳定。

篇(4)

1.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智育第一”“分数第一”“体育专业没前途”等陈旧的观念在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思想里根深蒂固,从而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体育课成了学生的活动课,成了学生的散心课。

2.教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学校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体育课堂安全成了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者只是一味地强调安全问题,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畏手畏脚,不得不放弃某些精彩而有难度的项目,比如我国传统优势体操项目,单、双杠,跳箱,木马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体育工作者心中滋生,从而使体育课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正常体育训练强度下降,学生素质水平难以提高。

3.体育教师素质较低,学校缺乏全面型体育人才,影响着体育课的开展质量

体育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专业性人才不足,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体育课成了“小偏科”“副科”。很多老师不愿意从事体育教学,即使体育专业的教师也有很多去教文化课,这使得本来人才就匮乏的体育教育又“雪上加霜”。

二、改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对策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价值的宣传和政策引导

例如在学校综合评价中加入体育教学的评价内容,从政策上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避免体育教学走形式。要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进行全面考核,做到宣传与赏罚并重,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和家长的思想。

2.加强学校学生保险的推行工作

学生意外险和校方责任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到的意外伤害起到减轻学校和家长负担的重要作用,缓解因体育课安全问题造成的体育课教师畏首畏尾现象,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打破因课堂安全带给教师的束缚。

篇(5)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在农村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经营的农民,为了克服孤立的个体劳动和分户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的原则,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合作组织。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群众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一、山丹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域辽阔,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山丹县紧紧围绕油料、啤酒大麦、脱毒马铃薯、畜禽养殖以及果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采取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规范提高,探索成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活跃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发展,山丹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由过去单纯的生产、销售,逐步向现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多方面、全方位的统一服务转变,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山丹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逐步打破本村、本乡、本县的界限,实行跨地域经济合作,有效缓解了分散农户盲目参与市场面临的风险,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合作组织已成为新时期山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经济组织。至目前,全县已登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4户,带动发展农户28760户。从产业分布看,大多分布在第一产业,范围涉及畜禽养殖、果品加工、种植业、农机推广等多个领域,其主要类型有:“市场+协会+农户”型、“贩运大户+协会+农户”型、“公司+协会+农户”型、“支部+协会+农户”型。

二、山丹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山丹县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山丹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在低水平运行阶段,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目前,大部分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合作组织,对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没有形成“人人支持合作组织、人人参与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有些群众对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心存疑惑,担心经济遭受损失,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山丹县大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严密的运行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够健全,利益返还机制、事务管理、帐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许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仅靠领办人个人的权威和能力来经营运作,运作规范化程度低,缺乏相互协作精神和利益保护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户带动作用的发挥。同时,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或技术方面的简单合作,与社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没有明确的合同约束,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基本处于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松散状态,联结紧密、运作规范、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较少,没有真正解决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实质问题。

(三)资金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助合作组织,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但在其发展初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和政策扶持。但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县、乡财政还没有设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发展基金,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大户赞助,靠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建立基地、解决办公场所、开展培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购置设备、组织产品购销、扩大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服务、组织经营和合作互助。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仍有一些政府部门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热情还不高,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操作性也还不够强,特别是信贷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政策还不明确,使得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举步维艰,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资金、政策问题已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

(四)服务层次低,辐射带动能力弱

目前,全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总体规模数量不少,但单体组织规模、产业规模小,力量弱、功能小,为会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少,成员与合作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显不足。同时,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手段有限,服务范围窄,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小。

三、山丹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不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山丹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助农增收致富的经济主体。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各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意义的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彻底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心、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建章立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既源于改善其外部环境,更需要创新和规范内在机制。在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服务会员、民主管理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和要求,构建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并就该组织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职能定位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真正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三)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资金和政策问题始终是制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就不可能发展。政府在资金、政策的扶持上,应出实招,办实事,积极协调各部门大开“绿灯”,采取先扶持后管理,先发展后收费,放水养鱼的办法,促其壮大。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其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促使工商、税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和落实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营造合作组织发展的宽松环境,奠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创建优质品牌,培育龙头企业

创建优质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根本所在。各级政府要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帮助各专业合作组织扩大销售途径,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农村合作组织纵深发展。同时,要通过改造和重组,把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改造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技术实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和深加工水平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 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助农增收[J],中国合作经济,2009

篇(6)

1.当前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1合作主体关系不顺

现在乡镇大都有一些经济实体,但是到了村一级,往往村委会就是“经济合作社”的代言人,并签定各类的经济合同。作为行政村,主要是进行村务的行政管理,不能以“经济主体”的身份来发生经济往来。但乡村也要发展,怎么办?只好形成了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理应由村民自行组织,形成一个经过审批机关批准的合法经济组织(公司或是经营部或是经济合作社都可以),明确一个法律主体的地位,理顺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1.2集中于传统行业,缺乏技术人才

经营范围局限于商业、零售业、小型加工业、小商店、小饭店、小批发等。高科技领域涉及少,新品种、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种植、养殖业也很少。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较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密集型企业较少,加工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市场份额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企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

1.3思想理念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由于长期封闭、文化素养等原因,在做企业、搞经济方面,农民意识时有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生产经营不稳定,常常发生低层次恶性竞争。三是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企业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企业仍然是家族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

1.4创新能力不强

农村民营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量”,即要素的投入和投资的拉动,而不是通过技术管理的创新。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的缺乏,创新能力非常弱。

1.5产业集群层次不高

目前农村民营企业大多以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与当前产业政策相矛盾,集群企业开发能力弱。此外,高素质人才缺乏,家族式管理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1.6“问题”企业不断增加

一是在全民招商的大背景下,一些乡镇为了政绩、为了完成任务而招商,这样招来的企业一般由于项目把握不准,盲目投资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企业。二是农村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往往会走弯路,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三是不少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硬是招些客商,结果只图一个数字,引进来的企业产生的税后利润又被企业从乡镇长手里要回(因为企业与乡镇事先有约定,企业到乡镇来投资必须给予奖励)。这些原因导致了某些地方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的大企业并不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低,农民真正能得到的实惠也非常少。

2.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瓶颈

当前农村民营经济的现状是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难题,阻碍和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2.1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农抑商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使得许多人不屑或不愿从事和投身于经营管理办企业;安贫乐道和求稳怕变的保守心理限制和约束了农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面对新事物、新观念和外来文化持怀疑和排斥态度;眷恋故土和自我封闭观念,眷恋故土就是乡土性,不愿流动,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保守性,表现为一种狭隘的自我封闭、落后;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倡导和为贵、中庸之道,对于大胆竞争、争强好胜、出人头地等行为,往往予以贬抑或排斥。上述传统价值观念除人际和谐外,其余大多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成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尽管这是非正视的制度因素,但其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广泛而深远的。

2.2市场准入限制条件过多

由于立法不统一、政出多门,现在一些行业准入政策,要么不允许进入,要么准入成本极高,使农民望而怯步。这样的政策显然使农村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阻断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如申请个体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件需要在多个机构办理多道手续,经过多次审批,限制太多、门槛太高。六合区横梁镇农民张某手上有一些闲置资金,他想搞一个小型的化工厂,一打听才知道办个化工厂竟然要通过安监局、环保局、消防大队、工商局、质监局、国、地税局等众多部门,而且办个《安全生产许可证》竟然要到省里审批,还要参加半个月左右的安全知识学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2.3金融体制问题致使融资难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更快实现农村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得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技术带来的效益。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现今,传统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来提升生产力。因此,实用技术培训就可以充分保证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林、牧、副、渔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因此,要想使广大农民成功过渡到现代农村产业结构,就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从而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永不脱产的实用型科技人才,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培训内容单是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层面,适用性较差,难以适应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当前,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农业方面技术需求之外,对第二、三产业技术培训覆盖面较窄,因此农民难以受益于实用技术培训,并且,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使得农民缺乏开拓产业的信心,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过于理论化,农民大多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纯理论培训内容使农民难以充分掌握和接受,由此降低了培训的效用。

2.2 培训普及面有待拓宽

当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面较窄,培训仅仅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农民,这就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培训难以在所有的农民中开展,就使得大部分农民由于不能真正认识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而止步于农业科技化,因此,就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损失。除此之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培训,而对经营管理的培训涉及较少,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逐步从生产者过渡到管理者,因此农民就需要更多的掌握经营管理的实用技术,保证经营的顺利进行。

2.3 培训缺乏组织体系的建立

在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过于松散,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培训设施过于简陋,组织水平较低,培训缺乏系统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农民很少能够自主参与培训的过程,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理论水平严重与人文素质相脱节,造成了培训教师与农民学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因此,农民难以充分理解理论化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技术难以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再者,一些培训组织效率低下,培训的教材更新缓慢,一些当下不适用的培训技术仍然出现在培训教材当中,培训过于形式化,导致农民对培训缺乏热情,难以充分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

2.4 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在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缺乏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助农民更快的掌握实用技术。

3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度

针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就要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要在每个农村设立固定的培训基地,并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在培训的初期,可以不断给农民渗透常规农业技术,使农民逐步了解农业技术的精髓;再根据农民具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推广,从而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适用度。在培训班级的设计上,要争取在每个农村建立一个培训班级,从而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使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改革培训的教材,充分保证教材的质量,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从而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农民需求。针对培训教材,要根据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修改,要剔除已经过时的技术,引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为农民提供指导作用。要优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使教师在具备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提高沟通能力,从而便于培训教师把理论化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效果,切实为农民创造效益,真正使农民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并且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使农民乐于参加到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生产现场学习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有计划的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苹果、反季节蔬菜、肉牛养殖等生产现场学习。例如:在苹果生产疏花、蔬果、套袋、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幼树果农到丰产果农的果园打工,既解决了果农劳力不足的困难,又使非果农掌握了苹果树生产的关键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他们远赴外地打工的路途幸苦。

4 结语

三农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真正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农民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农民收入过低问题。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就要求加大培训改革的力度,从而真正发挥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建立城乡和谐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守聪.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2] 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3] 刘广强.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篇(8)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常规矿物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逐渐恶化,世界许多国家将目光逐渐转移到了具备可再生、环保、可转化等优点的绿色能源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注重农村新型绿色能源的利用,特别是秸秆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在环保创收中效益明显,逐渐推广普及

一、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市场前景

⑴ 目前,绝大部分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就地焚烧于农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和首都机场的烟尘事件。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改变原来直接燃用秸秆薪柴烟薰火燎的炊事取暖局面,以生物质可燃气作为他们的生活能源,就会改善其卫生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⑵ 众多粮食、木材、茶叶、果类等加工厂,每天都有大量的谷壳、锯末、木屑、果壳等废弃物产出堆放,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将其转换成可燃气,生产出优质能源,变废为宝,可谓一举两得。

(3) 我国的边远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多属于缺电、少电地区,可将生物质气化发电,或供热可自产自用。

(4) 事买上,农村绿色能源之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优势在于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能源,而且具有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功能。

二、秸秆回收再利用对农村的效益

1、解决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每个回收加工站都可以吸引部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据村委会方透露,一个回收加工点可以吸引十几个劳动力,劳动力的收入在本地也属于中等水平。

2、减少环境问题。具体来说,秸秆回收加工项目可以减少大量固体废弃物堆放,减少秸秆还田就地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3、减少安全隐患。据我们了解,农村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的长期堆放可能会在冬季天气干燥的时候自燃,给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4、增加农民收入。过去农作物秸秆主要应用于薪柴燃烧,而将秸秆卖给回收点后会得到一定的收入。

三、带来弊端

(1)在村内设立的秸秆回收定点加工厂产生了大量秸秆飞絮随风飘到附近村民家中,造成一部分村民特别是儿童过敏鼻痒,身体不适。

(2)秸秆垛受雨淋湿再被阳光暴晒后产生一些难闻气味,传到附近村民家中,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

四、发展建议

1、 强化贯彻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 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秸秆的种类和分布,统筹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稳步推进,重点抓好秸秆禁烧及剩余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和方式,分类指导,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

科技支撑,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政策扶持,公众参与。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

3、 推进产业化工作

加强规划指导。开展秸秆资源调查,编制秸秆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资源分布情况,统筹考虑综合利用项目和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秸秆收集体系。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加强技术与设备研发;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实施技术示范和产业化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利用方式。种(养)植业综合利用秸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和机械化直接还田、生产优质饲料、食用菌生产。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炭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生产非木纸浆、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以及秸秆饲料加工业和秸秆编织业。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制定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燃料乙醇制备技术以及秸秆收集贮运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给予适当补助。将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技术应用和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等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秸秆处理机械给予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特别关注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把秸秆综合利用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与扶持的范围,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环节和不同用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价格政策。

5、 做好保障措施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要把秸杆综合利用和禁烧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建立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农业部――规划编制;农业部――秸秆资源调查;科技部要会同农业部――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部――财税优惠政策;环境保护部――秸秆禁烧。

严格禁烧监管执法。明确秸秆禁烧范围。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大实时监测和现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规焚烧行为。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认识水平与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杜玉侠《谈绿色环保农林生物质发电》[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1)

[2]张义斌 《生物质发电产业惠及“三农”》[J]. 农机科技推广 , 2006,(08)

篇(9)

到2010年12月底,全市累计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用户9.6万户,其中:每年5月到10月,平均使用率为77%;10月到来年的5月平均使用率为60%(有43%的用户可做3顿饭、有17%的用户可做1-2顿饭)。全年使用较好的沼气池大部分属我县收入较低的平川乡镇和农业乡镇,大部分有养殖习惯或附近有大型养殖场。使用不好的农户大部分由于冬天要生火取暖所以放弃了使用沼气池。闲置的沼气池大部分是由于农户使用沼气池的主观愿望不够和粪源的不足造成。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冬天闲置而春天没有起动,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二、影响沼气池建设和使用的主要因素:

1、客观因素主要是自然气候的影响。山西冷凉地区多,尤其是冬季温度低;以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为例,12月全市平均气温介于-6.7~-3.1℃之间,1月全市平均气温介于-5.0~-3.1℃之间,2月全市平均气温介于-1.8~-0.7℃之间。每年十月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地温也逐渐降低,到来年一月下旬、二月初地温下降至最底点。冬季的寒冷造成沼气池产气量下降,冬季沼气的使用率也随之下降。

2、沼气池发酵原料短缺。一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求人畜分离,不少农户不再养殖,靠买原料启动沼气池,投资大、务工多,且又不能按时进料,形成饥饿池,导致产气量逐渐减少,乃至停止产气;二是近年来随着养殖业成本增加,加上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不少农户生猪养殖明显减少,部分农户放弃养殖,导致沼气池发酵原料缺乏,影响沼气池的长久使用;三是养殖户多在新年和春节期间大量出栏肥猪,使生猪存栏明显降低,造成沼气池粪源不足。

3、冬季越冬管理措施跟不上。一是冬季沼气解决不了取暖的需求,用户冬季取暖需获得其他的生活用能,部分用户冬季用炉火取暖顺便做饭,沼气池被动“休息”;二是部分用户疏于对沼气池的越冬保温管理,导致沼气池冬季不能正常使用;三是冬季沼气池因为气温低、有的没有加入足量的原料,发酵浓度低、而不能正常运行。

4、沼气专业化服务不到位。一是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网点覆盖不到一些沼气农户,导致部分农户沼气池管道、灶具等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二是由于沼气服务网点技术人员的待遇不能保障,服务不及时,不能保证用户正常使用;三是服务电话在门口,老百姓也不打电话,农民等、靠思想严重。

5、沼气的综合利用率比较低。目前大部分农户对沼气的认识仍停留在解决做饭层面上,没有自觉地将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对沼气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提高综合效益认识不足。沼气综合利用停留在较低层面上,综合效益未能完全体现。在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方面经验不足,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应用的领域比较狭窄,大多数农户仅使用沼渣做有机肥,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发展成为以沼气为纽带,集养殖、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没有成为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6、农村用能结构的多元化。随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生产生活用能趋于多样化,电能、型煤、液化气等多种能源并存,从使用的省工、方便、洁净等方面考虑,农民选择的机动性增大,导致用户使用沼气的份额在减少。

7、沼气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跟不上。一些农户开始建池积极性主动性很高,沼气池建成以后,前两三年使用率很高,后来因不能及时清理池渣,管道老化,各类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新而放弃使用。目前农村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且外出务工人员多是体力较好、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缺乏对沼气池的有效管理,不熟悉操作规程,沼气池一旦出现产气少或不产气等问题,不知从何着手处理,只能有气就用,无气就不用。从而影响农户沼气池的使用率与建池的积极性,阻碍了沼气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1、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生态村、小康村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推进。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区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技术模式,实施分类指导。一是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主,着力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试点。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我市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篇(10)

农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投入和农户投入。在财政投入方面,虽然财政投入在逐年的增多,但是其投入的力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严重的阻碍农业的收入,而且在财政投入资金本来就少的情况下,还存在普遍的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这样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很低。在农户投入方面,因为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则在农业的投入上则相对较少,这样导致收入的可靠性降低。

2.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转移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目前农民进城主要是以流动人口的形式,工作的保障性较低,遇到农忙就回家种地了,没有实现真正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劳动力素质偏低方面,因为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技能型的还不多,长期的体力劳动使得农民不愿意一直呆在城市,所以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解决农民的收入的问题是较为复杂的,只有不断的优化农业结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够实现农民的增收。在优化农业结构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优化产品的结构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以调控的农产品结构,并且需要扩大优质粮食的生产,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种植当地特有的作物。其二,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因为每个地区的气候等原因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种植优势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建立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并结合当地的旅游,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其三,规范农产品的加工标准,使得农产品能够通过世贸组织的这个机会走出去,农产品走向国外无疑能够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的利用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可以组织农户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不仅仅可以降低劳动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机械化水平,可以使得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升。其二,建立多元化联接机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并且完善相应的合同,保障双方的利益,并且根据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为劳动力的转移奠定基础,城镇化的建设可以使得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投身于城市的发展中去,获得相应的技能,这样就能够逐渐的在城市中扎根,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的转移。其二,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吸纳大批的劳动力,所以大量的发展非农业产业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三,劳务输出来达到转移劳动力的目的,目前,劳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劳务公司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了农民的权利,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其四,加强制度的建设,保障转移的劳动力的利益。其五,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得到可观的收入,但是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培训的力度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规范相应的制度,并对培训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

3.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

因为我国土地的制度和国家性质,导致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缓慢,所以要实现土地所有权的有效的流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中介组织,完善合同,并对其中的条款内容进行明细,对土地所有权的流转进行规范。同时国家需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的行为,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打击不规范的行为。对于土地流转中介,国家需要给予扶持,但是不能够有政府机构直接代替,需要投入资金建立固定的工作地点,但不对中介进行干涉,使得土地流转中介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篇(11)

(一)政府农村产业经济政策是农村信用社得以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高产高效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在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全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陵阳的西瓜大棚,小店的芦笋种植,库山、天宝的中草药,桑园、大石头的大姜等为代表的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带,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 4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政府各级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其兴衰与政府息息相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6月末其农贷总量占全县农贷总量的90%以上,农村信用社已逐渐发展成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化解风险支持发展,在涉及农村信用社切身利益问题,在政府利益与信用社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宁可自身承担也绝不把包袱甩给农村信用社。一是政府举债解决基金会问题。1999年根据上级安排全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根据有关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基金会可由农村信用社收购,政府及时组织了人员对全县21家基金会进行了清产核资,县政府本着不甩包袱、不压担子、不转嫁风险的原则,将基金会全盘关闭,所形成的债务由政府承担,避免了将风险转嫁到农村信用社。二是帮助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入股。目前,农信社股金总额已达4727万元,较行社分门办公时增长4693万元。三是整顿社会信用秩序,清收盘活不良资产。今年5月份,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县政府大力开展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活动,为信用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活动中,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清收盘活领导小组,积极帮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并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清收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清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到目前,共清收盘活不良资产203万元,有效化解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二、明确经营思路,转换经营方式,建立有效监督制约考核机制。

(一)明确经营思路,突出以信贷支农为主线的工作重点。信用社充分认识到信贷支农既是信用社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摆脱困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字优势,作好支农这篇大文章,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占领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支农主力军。工作中,他们以发放小额农贷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信贷人员走村串户大力发放小额农业贷款。今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  万余笔,涉及金额34579万元,占贷款总投放量的87 %。

(二)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长期以来,该社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普遍缺乏危机感和责任心。对此,今年初,该社对收入分配进行了彻底改革,先后出台了《****农村信用社2001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联社机关工作业绩考评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经营目标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从两方面入手实行全员考核。经营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新增目标、中间业务新增利润目标三项,收入分为生活费和目标奖惩两项,收入报酬与工作目标相挂钩,完成基础目标可保证基本生活费;完成新增目标计划的全额兑现效益工资,对超额完成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万元。分配机制的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真正体现了“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的分配机制,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三)大力发展营销贷款,改变传统信贷投入模式。过去,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资金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加上个别信贷人员怕承担责任,出现了惜贷、惧贷的心理,导致信用社有款放不出、借款人用款贷不着的供求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信用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改传统信贷投放模式,全面推行了贷款营销制度,主动走出社门向优良客户推销贷款。信用社与职工个人签订放款责任书,在限额内由其自主发放贷款,保证到期及时收回本息。为有效防范风险,对贷户实行信用等级管理,根据资信状况不同将贷户分成A、B、C三个等级,放款额度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营销贷款重点支持了城乡个体工商户和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发展经营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双赢”的良好经营局面。

(四)改革人事用工和干部任用制度,激发全员活力。年初以来,信用社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职工经过考试和评议合格者由信用社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聘期  2年,合同期满经过考核合格者重新聘用,不合格者自行解聘,使全员都产生了危机感、压力感。在干部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在联社机关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通过个人答辩、群众投票、组织考核等程序,有15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威信好、学历层次高的人员竞争上岗,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基层信用社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信用社,其主任将自动辞职。

三、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信用社紧紧围绕“双增”工程,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创建社以来的最好水平,上半年共缴纳税金80万元,自行社脱钩以来共缴纳税金1443万元,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良资产占比高、支农资金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需要加以解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