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6 10:52:08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1)

关键词: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17

《采购和供应管理》是高等学校等国内外物流管理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可满足物流企业、生产制造流或通企业物流部门对采购管理人才在采购岗位上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及作用”、“采购与供应战略的制定”、“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采购计划制定与采购预算确定”、“采购定价与合同”、“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技术”、“采购绩效的评估”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能;了采购与供应管理在企业经营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通过模块实训掌握采购业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采购管理的基础知识、采购管理过程中实际的操作方法及流程,例如如何管理采购订单,如何选择和管理供应商,如何对采购物料进行验收等,紧跟时代的变化,汲取最新的采购理念、采购方式,不断创新,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相关实践教学方法和技术,促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是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以及课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一些想法实践教学改革和经验。

1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

1.1《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严重缺乏实践环节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物流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物流等物流设施不足、缺乏教学软件,校园训练场馆,缺乏校外实践基地,等等,由于足够低学生的感性认识、技能和间接影响物流传授理论知识。采购和供应管理而言,本课程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的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物流采购和供应,并让学生一些材料采购网站,熟悉材料采购与供应的过程实践等内容,但许多高职院校通常只强调课程的解释理论,教学既不提供软件,也没有提供条件开展实践外,传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几乎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1.2仅通过案例讨论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采购和供应管理与其他课程的案例是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案例的特点也是在一定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情况需要进一步讨论,学生没有实际工程背景或企业与感性知识,案例讨论因此很难真正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其他的直接引用外国教材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对我国企业非常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纸上谈兵,或者是无聊。

1.3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实训方面,教学实施存在困难,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实训教学效果很不好。

2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

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采购管理的实际工作,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给出工作任务――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完成此任务需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检验――调整工作方法――完成任务。

2.2建立企业案例资源库

收集当前国内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学生分组通过案例讨论,结合采购理论知识研究分析案例,体会采购理论知识的应用。

2.3考核实践分析能力

应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的实践,特别鼓励创新研究和应用的学生和学生的综合评价的能力。

2.4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兼职教师讲座老师的学校和企业结合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工作,平时测试,实验培训,物流竞争,实地考察和评估,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采购需求分析”项目,“采购价格管理”项目 ,“供应商管理”项目,“招投标采购”项目 ,“电子采购”项目,“采购绩效管理”项目。

通过“采购需求分析” 实训目,学生掌握掌握如何进行采购需要量的确定,了解如何开展采购调查,掌握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采购价格管理”项目作为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采购工作中进行询价、报价和议价,能够确保采购谈判的成功。

通过“供应商管理”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供应商的寻找、评价、选择和关系管理(CRM),理解和掌握供应商资格的概念的内涵,供应商认证的企业流程的灵活运用,系统掌握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决策和方法。

“招投标采购”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组织企业的招投标采购,对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掌握采购招投标监督中,评标、开标的相关知识,了解并掌握采购监督采购质量的流程控制。

通过“电子采购”项目的实训,学生掌握掌握电子商务采购的步骤与方法。

“采购绩效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制定科学的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对采购的风险,为有效的管理工作,采购系统控制性能评价标准,掌握如何采购采购绩效评估和反馈。

4模拟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采购业务综合实训是通过在校模拟实习,使学生熟悉整个采购、销售、储存和运输环节,掌握商品采购业务全过程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包括采购业务核算、开具发票及支票、签订合同及采购业务执行等具体实训内容。把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公司,每个公司5-6人,假定这些公司是开展经贸业务或生产制造的经济实体,在法律上具有法人地位。各公司采购经理根据用户求购价格计算采购保本价格,然后去对应公司查看购买产品的挂牌价,与供应商进行谈判,选择适合的供应商,确定合适的成交价格,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代表公司法人与之签订购销合同,合同签订之后,采购员代表公司财务会计向销货方开具转帐支票,将符合用户价格要求的产品订购进来,并收取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当日交易结束后,完成采购日报表。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于是,对知识的管理也成为管理活动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是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更应该有效地推进知识管理。作为高校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一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如何应对新时期的需要,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1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概述

目前对个人的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定义明确且取得共识的概念,很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和认识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个人的知识管理的定义,但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并对个人的知识进行管理与补充,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竞争力。

1.1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

高校采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高校公共需要、政府政策、商品知识、采购技术等许多方面。从高校采购工作的特点出发,涉及的显性知识主要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政府采购政策和法规、市场经济知识、采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法律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等等,专业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采购艺术等,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专业知识,比如,采购合同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合同法规、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的监督执行、合同执行程序等等。

隐性知识包括已经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即采购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解决各种难题的经验和隐藏在采购人员大脑中的经验和感觉。隐性知识比较复杂,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它往往体现在执行政府采购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具体而言,主要有下列几种能力:(1)调查研究的能力;(2)采购执行能力;(3)奋力开拓、自主创新能力。

1.2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2.1是政府采购发展趋势——电子化采购的需要

电子化政府采购核心内容是打破了传统采购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采购信息透明度,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都会有较大提高,这种采购方式将是今后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电子化政府采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只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式下政府采购的需要。

1.2.2是部门做出决策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成立物资采购和资产管理统一归口部门,如:资产管理处、设备管理处等,对个人所在的部门而言,通过个人的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知识的利用率,为部门的决策的创新铺平道路。

1.2.3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和提升个人知识的应用程度的需要

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进高校采购人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的质与量,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尝试错误上,使其有效地建立专业自尊和意识,在工作情境中做到游刃有余,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实现更有效的第一线决策。

2 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知识获取的途径单一、知识分享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提出的策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首先,要便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的理解和运用;其次,要能够有助于其提高个人专业的发展;再次,要在此策略运用的基础上使个人知识管理在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中能得到逐步的发展。

2.1个人层面上的策略

个人层面上的策略是基于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立场,以其个人本身可以采取的手段或方法来开展实施的。从个人知识管理所涉及到的管理过程来看,可以将个人知识管理分成个人知识生成管理、个人知识整序和交流管理、个人知识应用管理,针对这三个管理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个人知识的管理。

2.1.1积极构建个人知识学习网络

知识获取是知识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个人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分析个人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并结合个人求知方法的特点,从方便、经济、有效等角度去考虑如何获取知识,争取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对显性知识,可以从一切以文字、图表、数据等方式记载的载体上获得。而隐性知识,不易被模仿和复制,不易从现成的表述中获取。因此,善于获取隐性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人到人的方式,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收集。勤思考、多提问、细观察、及时总结是获取隐性知识的主要方法。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知识:

一是媒体网络。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把与采购工作有关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并收集成系统,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良性发展。

二是人际网络。每个人的人际网络都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尽可能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围绕工作领域专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网络,首先应该对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人物数据库,详细记录有关人员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目前职务、个人专长、参与的采购项目等,以便对其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尽快联系到他。人物数据库里的信息不仅仅是高校内部人员的信息,也应该包括高校外部与高校物资采购有密切关系人员的信息,如,领域专家、政府官员、同行、政府招标人员、供应商等。

三是培训。培训是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迅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对这类知识不断向纵深方向前进积累。

2.1.2积极对个人知识进行整序并参与知识交流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知识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使用到很多知识。如果对自己的知识不善于管理,工作就会紊乱低效,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会因无序而流失。因此,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学会管理个人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去发现、发掘、总结、归纳、整理各类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显性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更好地为对教学一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个整序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使个人的显性知识更加合理、有序、系统。二是要使个人的隐陛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个人隐l生知识显性化的方式很多,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反思、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采购典型案例研究等方式,把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规律等成果以资料、论文等文字形式符号化,也可以以语言等方式在组织内交流共享。

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参与知识交流共享。个人想要得到他所需的知识,就必须能给别人提供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他必须能与他人分享自己已有的知识,所以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个人的知识看作私人财富,应主动把自身的知识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共享,可以使其以较高的效率实现个人知识的更新,达到“共赢”的局面。

2.1.3在解决问题时应用专业知识资源

知识只有被利用才能创造价值,不能利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个人知识管理中知识获取、知识整序和交流共享等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知识的应用。为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良好的绩效,高校采购从业人员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从个人知识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利用个人知识系统提供的知识渠道去提取系统以外的知识资源;利用相关的知识交流平台与采购领域专家及其他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知识,或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高校采购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其自身认知结构。通过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地运用知识,高校采购从业人员才能够对知识加以完善和分析,去伪存真,得出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精华。

2.2组织层面上的策略

2.2.1构建学习型组织

为使高校采购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运用组织学习理论把高校采购队伍及其相应的管理部门构建成学习型组织,促使其不断学习,以适应高校不断变革的要求。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以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个人和组织不断地学习,并运用系统思考,尝试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扩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改变或转化整个组织行为,增进组织变革和创新,最终达成组织目标。

2.2.2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设计满足激励对象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参与动机,使其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一套有效的知识激励机制,在鼓励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尤其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共享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针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的特点,参考激励机制模型,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于考虑:一是奖励性激励: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职务晋升、表彰嘉奖等)的有机结合,激励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积极投入到知识管理中去。二是惩罚性激励:其核心在于对高校采购从业人员知识的考核,通过定期对其考核相关知识,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如:每年年终通过考核和评估的方式,对落后的人员给予减低奖金或者换岗的处理,以此其他采购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为组织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3)

信任是一种把握的预期,即预期他人不会在语言、行为或决策方面采取机会主义,信任是一个依赖历史的过程。

信任是双方的。在当今不断变革和充满不稳定性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渴望忠诚又害怕被忠诚,而各种关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互信任的水平。

在当今的采购员管理中,调动采购员工作的积极性也需要管理者和采购员之间、采购员和其客户之间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在提高采购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降低企业监督的成本以及所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

二、建立信任提升采购员工作积极性

管理者应该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科学的激励措施建立与采购员互信,提升采购员工作积极性,降低采购员的职务风险。

(一)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体系,形成对采购员一致的判断

对采购员的考核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采购主管应与人力资源部门配合,针对采购人员的工作岗位,确定工作业绩考核指标和综合素质考核指标。指标的确定应考虑采购员所带来的企业采购成本、使用部门绩效以及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考核制度应公开化、员工理解透彻化,考核过程公正公开化、考核结果反馈化。

通过科学公正的考核可以帮助管理者真正了解一个采购员的工作是否尽责尽职,是否有工作能力,了解采购员的“品行”和“基本诚信”,减少他人对采购员的无端猜测与怀疑、不信任,为员工行为的预期性做好准备。

通过科学的考核,也使得采购员对自己工作有客观的认识,形成合理的公平感,让每一位采购人员知道上级、同事、顾客对他(她)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与期望。公正透明的考核体系,为采购员获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和尊重提供了保证,减轻采购员的心理压力,满足采购员的社会尊重需要,进而提高采购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增加离职与犯错的机会成本

期望理论认为,当员工预期其付出努力后不能获得相应的合理回报时,他会怠工或采取不正当手段甚至离职。在采购管理中,当采购员取得相应绩效却无相应回报,或回报明显低于外部受贿所得,或自己的采购能力难以完成采购任务时采购员都有可能违规、怠工或离职。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取得采购员的信任,增加其离职与犯错的机会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采购特点,采购员的薪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基本工资的水平应根据本地同行业水平确定,而绩效工资则可以采用捆绑式工资。在滚动式标准价格订立的基础上采购员的奖金与采购节约直接挂钩,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基础上,绩效工资可以上不封顶。福利可以采用灵活多样适合员工特点与需求的方式满足。薪酬制度应当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测并加以修改,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企业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采购员了解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相应合理的回报时,管理者和采购员双方的信任即可产生,在促使采购员主动放弃索贿的同时,提升了其采购积极性,使得采购员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

(三)建立诚信档案,形成对诚信的奖惩

在行业内部建立采购员的诚信档案,这是对诚信的合理奖惩。一方面,如果采购员诚信档案一直是良好记录的,可以提升采购员的个人声誉、提高采购员的人力资本,形成与企业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高采购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档案有不道德行为的记录,不仅会降低企业对采购员的信任,还损害采购员的职业声誉,从而提高采购员再就业的成本。

(四)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构筑信任的开放性要素

首先,管理者需要做的是表达自己积极的期望,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加强与采购员的沟通,通过科学的岗位说明,对采购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等有正确的合理的预期。如在管理中采用分享式和自主式激励措施,在制定具体部门规章制度以及一些部门较大决策时应给员工参与的机会、甚至采纳员工意见,给员工一定程度上的自,形成宽松工作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在员工工作有所成就时应给予充分表扬,在采购工作遇到困境时应及时提醒采购员,了解分析其工作失误原因,同时帮助改进。

其次,采购员需要主动与管理者以及相关岗位进行沟通。了解上司以及公司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其他岗位的影响,了解管理者以及物资使用部门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考核要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赢得管理者以及同事的信任。清楚自己的需要、目的,了解自己的长处弱点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

(五)加强能力的培养,形成信任的基础

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的能力包括熟知采购业务的能力、人际沟通协调的能力、对组织环境和资源的控制能力、组织协调、信息处理、为采购员提供成长和发展机会的能力、激励采购员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战略性问题的解决能力等。一名拥有强大能力的优秀的管理者是赢得采购员信任的前提,才能真正引导采购员的行为,调动采购员的积极性。

作为采购员,自身能力的提高是赢得同事领导信任的基础。在该职务上,采购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以及道德水准等先决条件。吴新财等认为采购人员由于素质低下是不诚信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对采购员应加强岗位能力培训与职业道德培训等,一方面增加了采购员的人力资本,为员工的个人成长提供了保障,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者对采购员信任的基础。

(六)树立忠诚的意识构建双方的信任

一方面采购员积极维护企业的利益,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另一方面,管理者通过管理措施满足员工的相关期望和需求,提升采购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4)

政府采购制度不仅是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项采购活动开展前,很多管理要求都必然要反映在采购计划中,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实践表明,政府采购制度越完善,其市场调控作用也越明显。

一、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政府采购全流程控制中,政府采购计划是能够协调促进政府采购活动有序进行的,特别是在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采购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政府采购计划缺乏较高层级的法律支撑

从检索到的资料看,对于政府采购计划的规定大多停留在规范性文件层级。在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中没有对“政府采购计划”这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最新且效力及于全国的规范是财政部2012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第11条和第32条。从实践角度看,各级财政部门为促进管理,不断地结合实际制定关于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政策。财政部也逐年对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和政府采购信息统计业务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体现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二点。综上说明,政府采购计划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内具有重要地位,但在法律层面,这一重要审批事项一直缺乏有力支撑。

(二)政府采购计划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粗糙,可操作性差。具体表现为:采购计划编制不严肃,预算金额填报随意,采购计划少报、漏报,采购方式的选择随意性大,无计划采购较普遍等等,这样导致后期难以严格执行。

第二,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和执行缺乏有效衔接,具体表现为:预算单位内部的使用部门在年初报预算时,因缺乏足够的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对申报的政府采购项目把握不准,项目填报不够精细;预算单位内部负责编制预算的财务部门,对于已批复的预算在涉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细化方面做得不够。这种缺乏充分沟通、有效衔接的脱节情况在实施政府采购计划的实践中相当普遍,急需预算单位自身不断完善和改进。

总之,预算单位无预算采购,随意采购,与采购预算执行时间脱节,是政府采购计划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重要定位和作用

(一)采购计划在采购活动中的定位

政府采购计划,既是实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相互衔接的有效措施,又是政府采购多重管理目标的必然要求,还是开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有效手段和基础。

第一,是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的基础路径。政府采购计划是依据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的,是后续实施采购环节的基础。采购计划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追加、追减都要慎重,这样才能规范政府各当事人的行为,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二,是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部门预算是政府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要求财政工作由粗放转向集约,要求细化预算编制,要求加强支出管理。细化预算编制需要政府采购品目的标准化和一系列的基础商业信息,而科学正确地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有助于这些工作的完成。

第三,是践行政府采购制度的中心环节。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信息的收集、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绩效评价等,都要依托正确编制的采购计划来进行。政府采购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关键在计划,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实际上就是在于政府采购计划的科学制定。

(二)政府采购计划是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形态

第一,采购预算与采购计划的关系。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政府采购预算是解决能不能采购的问题,即是否有预算、用途。在决定了预算的用途、指标多少之后,就进入编制批复计划环节,即是考虑如何采购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采购方式、组织形式、具体的采购要求、中介机构的选择等。计划与预算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控制链条。理论上,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按进度编制采购计划,作为当期政府采购预算的具体执行。但在现阶段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工作量大且内容繁杂,难以做到,通常采购计划的编制都是与预算的编报同步,但不同步审批。因此,政府采购计划编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便大打折扣,为天价采购、随意采购埋下隐患。因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只有加强管理采购计划,才能规范采购行为,提高监管效率。

第二,采购计划是部门预算在政府采购体系中的具体反映。政府采购预算,是集中编列部门预算中有关政府采购的内容,是部门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采购计划则对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采购项目,在采购方式、组织形式、资金拨付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是将部门预算中可以用政府采购方式购买的品目详细罗列出来的管理形态,它全面反映财政部门预算中用于采购各类项目的开支情况。

第三,科学编制采购计划增强部门预算的约束力。现行的采购制度规定进行具体采购活动前要先编制预算,以此来测算当期规模。目前,不及时编报采购计划的现象普遍,一般有采购需求时才申报。另外,预算单位内的财务部门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来编制预算而业务部门则希望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高配,从而导致政府采购预算无法编制得合理均衡且不能有效体现规模效益。这样,在实践中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执行起来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极易出现执行归执行,预算归预算的现象。

因此,只有提前了解市场行情,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充分论证项目的可操作性,从源头上规范预算单位编报行为,科学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才能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三)采购计划是政府采购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的市场调控手段,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紧密相关。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但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不能仅靠分配,还应利用政府采购进行调控,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从资金上给予市场支持。

第一,政府采购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具体。《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目的直接体现在该法第一条,主要包括采购行为的规范,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廉政建设。以政府采购为手段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在法律文本中还提及很多。例如,购买国货、支持本国企业发展、促进就业、保护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等。

第二,采购计划作为具体化形式具有实际意义。政府采购要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只有编制采购计划才能具体化目标和任务。政府采购的目标除了与私人采购一样要求资金使用效益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要实现政府的阶段性政策目标。由于政府采购涉及面广,通过编制采购计划,给各采购主体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提供量化指标,还可以确定一定时期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采购目标提供保障。

政府采购的采购人是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进行运行的组织,所执行的政府采购计划,一方面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保证行政工作完成的物质条件。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定时期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执行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各项事业发展,国家政权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路径建议

(一)建立政府采购品目标准化体系

第一,路径建议。政府采购品目是政府采购精细化的基础,也是进行GPA谈判时出价清单的依据。政府采购品目标准化,主要围绕品目形式、类别、名称、编码等要素,并以统一规范的高层级标准文件为基础展开,以达到规则保持一致、内容允许拓展、版本便于更新的目标。目前通过《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这一基础标准文件的运用,可以成为采购计划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依托,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先导,是寻求现阶段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技术路径。

第二,标准化体系所具有的现实作用。立足顶层设计可以为推进政府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旦采购文件、采购程序、采购行为等全方位政府采购标准化体系建成,不仅有利于采购计划的管理,还将可以规范各当事人行为,减少人为操控风险;有利于完善采购依据,提升规模效益;有利于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强化市场调节效应。

(二)建立采购需求专家论证机制

第一,路径建议。当前除拟采购进口产品时必须专家论证外,其他项目的采购需求确认阶段均无强制要求。目前大多数政府采购项目都是如此运作的:采购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常按照个人理解依据预算进行市场调查提出采购需求或寻找潜在供应商代为出具采购需求。然后,这份采购需求会直接出现在采购文件中成为《招标内容及要求》的实质内容。这样很可能使采购文件受到质疑,进而引致修正采购需求、延长采购时间、增加采购成本,甚至原方案导致整个项目采购失败。因此,只有经过必要的第三方论证,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提高采购效率。首先,制定需求预案。采购单位应先对采购需求的市场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基本信息,通过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结合本单位的使用环境实际、批准的预算制定出既符合工作实际需要,又符合政府采购规范的采购需求预案。其次,组织专家论证。依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不同专业的专家从技术角度对项目进行论证工作。论证的内容主要从严谨性、清晰性、公平性、完整性等方面针对项目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对现有项目环境的兼容性等方面展开。

第二,专家论证机制能多角度适应发展的需要。采购需求专家论证机制不仅可以拾遗补缺,还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活动。首先,适应采购品目增多、科技进步的实际形势。政府采购品目将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推进实施而日益增多,尤其是很多新的服务及技术采购将会出现,产品技术更新换代也在进一步加快。因此,要求政府采购需求必须通过专业论证,将会提高政府采购的专业效率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适应依法行政的法治要求。从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看,政府采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越来越多,供应商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涉及法律纠纷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府采购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由与采购项目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专业人员来进行专业论证,其结论更有可能体现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建立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查机制

第一,路径建议。针对采购项目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计划,是执行政府采购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严格执行则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重点。首先,细化事前审查。审查,可以提高水平,保证质量,促进计划顺利实施。在政府采购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后,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应业务部门联合对采购项目、预算、资金来源进行认真审核。其次,加强事后审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和问责机制。这种事后审查,可以从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方针政策情况、政府采购组织管理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计划与现实存在的差距,总结提高。

第二,审查机制将有力促进政府采购计划执行。政府调控市场的任务变化必然引起政府采购政策的变化,进而调整变更政府采购计划。另外,采购资金的安排落实情况,也可能调整政府采购计划。尤其临时紧急采购一般无政府采购计划;使用临时性资金采购的项目一般无预算只报采购计划,这些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计划的严格执行。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实践中层出不穷,所以,只有强化依法监管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才能达到政府采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建宝.建立采购需求审查机制思考[J].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

2013(02).

[2]白志远.论政府采购思维模式的导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5)

课题项目:本文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课题“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6日

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理念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营观念中,所以作为物流重要环节的采购活动的重要性也一直长期被企业所忽略。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的作用日趋突显,逐渐被企业管理者视作重要的利润源。实践证明,伴随着合理的采购行为的计划与实施,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单位——高等职业院校,加强采购管理相关课程的研究,对于提升学生采购计划、实施、组织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采购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化教学方法强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可以直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完成能力训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将项目实施作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法。《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本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采购计划、组织、实施、考核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物流采购助理等岗位的核心能力。将项目化教学方法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实际采购项目进行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采购项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团队精神等重要的能力与素质,为学生清晰定位未来的职业规划。所以,《采购与库存管理》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一般的装卸搬运工、物流业务员,也不是高层次的科技研发人员,而是既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与一定管理能力,又拥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的物流基层管理人员。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采购与库存控制》的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是在对采购相关工作岗位的充分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采购谈判和风险控制、采购过程管理等基本业务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商品或服务采购环境的能力、分析采购与库存关系的能力、采购计划与预算的运用与编制的能力、采购谈判技巧与风险控制的能力、实施招投标采购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理念是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采购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用实际的采购管理项目作为对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采购项目来培养采购职业素养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合到要完成的采购项目中进行。所选择和设计的采购项目要充分考虑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对采购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在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调研、校企合作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三、《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遵循“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优化课程设计结构,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本文根据采购业务基本流程,将课程分为4个项目、12个任务,,模拟企业采购业务流程,兼顾一般性采购与特殊采购形式,在采购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表1)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既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又不忽略知识理论水平的提高。考核成绩方式如下所示:

(1)考核成绩由12个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小计得分(A)、期末理论考核得分(B)两部分构成;

(2)A=各工作任务得分×权重之和×70%;

(3)B=理论考核成绩×30%;

(4)总成绩=A+B。

具体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以每个项目(或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完成项目的态度、完成项目的质量、资料查阅情况、问题的解答、团队协作、表述能力、外语应用等。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考核表,如表2、3、4、5所示。同时,教师和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化,教师转为采购主管,学生转为采购员,每组的组长同学转为采购小组长,模拟企业真实场景。(表2、3、4、5)

四、《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采购管理相关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善了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实践证明,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应当逐步加以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6)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事业单位设备管理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许多事业单位设备总量逐年增加,种类越来越多,基础管理工作量和难度加大,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很难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挑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应当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效地为决策机构和其他部门提供服务。

1.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设备管理是以组织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使设备综合效益最大化。设备管理的范围应包含设备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包括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

设备管理应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为组织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设备管理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短板,找准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应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依靠技术进步,追求精细化、规范化、自动化管理,力求从制度、机制层面根本解决问题。

2.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国家相继出台了《政府采购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设备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目前设备管理工作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很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2.1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队伍,为设备管理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在国家层面上,现行制度还不够完善[1],但是,这并不是现阶段主要矛盾。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规定,建立和完善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制度建设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修订和完善设备运营管理制度,使规章制度覆盖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全流程。由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概括性、抽象性强,有些地方缺乏可操作性。上监管机构应督促各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各事业单位应对现行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设备管理所涉及的项目立项、报批、采购、合同、支付、核算、验收、入库、出库、使用记录、配套耗材领用、维护保养、维修、报损、报废和定期盘点等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让设备管理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和完善设备监管队伍,提高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随着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管理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现在设备管理队伍的人员配备大多数不足。修订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使岗位责任覆盖设备管理的全领域。理顺资产管理所有相关部门的关系,预算、设备、财务、业务单位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协同工作,着重避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着重避免管理上的空白,强调设备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

2.2充分论证、调剂余缺,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率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使设备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防止资产闲置应当是设备管理一贯追求的目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闲置仍然任重道远。造成设备闲置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论证阶段不充分,缺乏统一管理与调配机制 [2]。

设备的出资人(设备的拥有者)为国家,而设备的使用者大多为业务部门。形成了国家出钱买、业务部门用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模式。由于种种原因,新增设备需求大多数来自业务部门或项目组,业务部门出于工作上的考虑,通常希望占用或新添更多的设备,而往往忽略设备的使用效率。基于这样的原因,业务部门提出的设备需求论据有时会勉强甚至失真。这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时间内都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业务部门对本单位设备总体配置情况不了解,单纯就经费定品目,随意性较强,需要设备管理部门把关,统一管理。当前,设备使用方面的条条块块限制还存在,还需要打破壁垒,形成更加有效的统一管理、调剂余缺机制。

因此,着重加强和规范设备采购前论证、审核、立项、报批等环节的管理,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摸清家底、统筹调配,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

2.3建立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防止违规采购

建立制约与监督机制是改进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机制上的缺失,尤其是采购关键环节监管机制的缺失,往往是造成设备管理无序、采购违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进行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引进制约与监督机制,制约与监督机制应当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应重点关注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涉及采购的关键环节引入约束和监管机制,防止违规。

(1)完善各岗位间的监管机制。《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一条规定,“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这个要求不仅适用“集中采购机构”,也适用于事业单位的自行采购行为。

(2)发挥监察审计机关的作用。《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九条 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上级监管机构应督促各事业单位结合《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定义审计、监察机构在事业单位采购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统一的监督体系,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

(3)强调上级监管机的监督作用。上级监管机构应当组织审计、设备、财务部门联合对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设备采购、物资采购、设备使用管理专项检查,这种检查是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违规采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事业单位也必须定期自查。

2.4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建立健全预算变更程序,发挥预算对设备采购的制约作用

预算是单位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业务需求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策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组织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当前,预算准确度不高,预算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应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一是要当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可执行性,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设备总体需求和规划进行充分论证;应对单位现有设备状况有全面了解;应根据以往管理上的经验和常年累积的数据,准确估计设备采购、维护的资金需求。

二是要建立健全预算变更控制程序。预算的变更应建立并遵循规章制度,应有充足的依据,应由预算的批准机关批准。现阶段,要求各事业单位的预算完全准确是不现实的,预算亏损、预算结余都是正常现象,预算调整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只有保证这种调整是合理的、可核查的、受监督的,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管理上的漏洞。

三是要切实发挥预算对设备采购的制约作用。强调预算部门对设备采购部门的制约,没有预算不得采购;必须限制采购部门随意调整预算行为,应明确预算的调整权利归预算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不得调整预算;强调财务部门对设备采购部门的制约作用,没有预算、不符合国家政府采购规定、验收手续不全的不予入账;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作用,防止预算外采购;上级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能单靠事业单位自纠自查。

2.5建立充分准确的数据库,为设备管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设备统一调配、动态监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设备运营管理水平的基本手段。随着设备管理精细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数据库建设应充分策划,精心实施,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数据库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充分、准确、适应业务需要,能够做到账账相符(数据库设备台账与财务账)相符、账实相符。当前,事业单位单位的设备管理日常基础性工作还需持续改进,设备数据库的建设与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是当前应当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

3.结束语

事业单位设备管理应适应时代要求,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应当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设备管理的范围应包含设备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应坚持依靠技术进步,追求精细化、规范化、自动化管理。

为了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队伍,为设备管理提供组织制度保障;充分论证、调剂余缺,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率;建立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防止违规采购;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建立健全预算变更程序,发挥预算对设备采购的制约作用;建立充分准确的数据库,为设备管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7)

(一)现代财政国库的职能定位。

目前国际上对国库职能的定位,一般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即国库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一定义,从本质上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库区别开来,赋予了现代国库管理更为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第一,财政国库是财政部门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体现;第二,财政国库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库资金收支操作,而是一系列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第三,财政国库重在控制预算执行,要保证财政资金收支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规定执行;第四,财政部门要对政府资产和负债实施管理,要提高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效率。财政国库职能定位的上述四方面内涵,代表着当前各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丰富与完善现代财政国库职能的基础。

(二)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基于现代财政国库重在“管理”詹静涛的职能定位,国际上又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TSA)”,美国称为“合并资金账户”制度。不管具体名称如何,从主要内容上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债与国库现金管理制度三个组成部分。

(三)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国际上基本形成了共识,这就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标准,即:效益、透明、监控。

所谓效益,是指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和运行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度设计,简化资金收付流程,减少资金收付中间环节,提高财政资金入库效率和支付效率。二是通过高效管理国库现金流量,使国库资金保值增值,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通过国库资金调度与短期国债发行的有机结合,降低国债筹资成本,提高国债发行效益。

所谓透明,就是提高透明度,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向纳税人、社会公众透明。政府是受全体纳税人委托管理政府资产和资源,因此政府有责任向纳税人披露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包括政府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政府运营情况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就我国而盲,重要的是提高财政资金收支过程中的透明度,以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让每一笔钱都花在“阳光”下。

所谓监控,是指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和监督。通过制度设计和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对所有财政资金的收付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对违规或不规范操作进行及时核查处理,强化预算执行,保证财政资金支付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建立了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系统,财政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到财政资金的具体活动情况,每一笔资金活动的详细信息,都在财政部门的视野之内。系统不仅能够实时提供上述信息,而且对违规或不规范活动进行预算,及时发现疑点和问题,重大问题立即核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或解决。

二、现代财政国库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研究这一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更好地推进改革工作。结合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主要有四大理论基础:一是公共财政理论。二是委托——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三是博弈理论。四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公共财政理论及其应用。

公共财政理论是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础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的前提,是要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也就是说,公共财政的第一层含义,是在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基础上界定财政职能,财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认识清楚。财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的,财政就不能“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财政就不能“缺位”。这是第一层面的问题,又称为功能型公共财政。在此基础上,公共财政还有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些职能的问题,这就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即要用公共管理的办法管理财政,确保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公开、透明,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从这一层面上理解的公共财政,又称为管理型公共财政。一般来讲,预算资金分配属于功能型公共财政范畴,预算执行属于管理型公共财政的范畴,预算执行管理基于预算资金分配又影响或反作用于预算资金分配。以预算执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财政部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列为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力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尽管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框架已基本确立,但距离理想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展、丰富、完善,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财政资金缴拨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二)委托——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改革,也是委托——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中的新发展。经济学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根据经济学假设,委托人和人各自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委托人、人都以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信息对称下,即使委托人与人目标不一致,人行为仍会被觉察,不会造成道德风险,也不会出现逆向选择,不会产生目标背离。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就会产生道德风险,造成目标背离。为减少这种目标背离,一般采取以下方式解决:一是设计一种合理、科学的机制,使得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为有效激励人,有必要实行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机制。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尽可能减少委托方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双方间的利益背离。

根据委托——理论,财政国库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受托责任,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控制预算执行。二是高效管理国库现金和债务。三是全面、准确反馈政府收支信息。尽管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以控制预算执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效,发挥了财政国库在管理与控制预算执行中的功能和作用,但离财政国库上述职能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政府资产和负债还没有得到高效的运作管理,政府收支信息还没有得到全面、准确反映,财政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编制过粗,财政国库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预算控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需要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促使财政资金收付方式更加规范,资金使用更加高效,预算执行更加透明,信息反馈更加快捷,财政监管更加有效。

(三)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个人或单位)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

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博弈论又可称为对策论。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乃至夫妻之间,都存在博弈关系。在财政预算执行管理方面,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也存在博弈关系。预算单位强调预算支出要满足实际需要。希望自由、灵活地使用预算经费;财政部门要求预算支出要符合规定,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相关制度规定支出预算经费。这就产生了相互博弈关系。博弈结果,形成了新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财政部门通过对用款计划和资金拨付的审核及监控,虽然增加了审核监控成本(包括时间),但保证了预算单位按预算和规定使用预算经费;预算单位按财政部门要求使用预算经费,虽然不能自由、灵活地支配预算资金,但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预算资金,满足工作需要。通过博弈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即实现所谓的“纳什均衡”。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不断的博弈过程,也就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推进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最终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研究导致一项制度发生改变或创新的制度均衡原因以及变迁路径问题。制度变迁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各主体响应因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而进行的自发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来自政府高层统一法令、强制要求而引起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源于主体间的一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是制度变迁中富有效率的方式之一,但通过这一制度变迁方式实现改革目标,则会耗时长,进展慢。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优势在于能通过政府强制力,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制度变迁,降低制度变迁成本。

我国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应该是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进行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的一项改革,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范畴。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高层重视。二是要求明确。三是行动迅速。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也实施了诱致性制度变迁。从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实施改革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简化了用款程序,有效地提高了主管部门财务管理水平。从基层预算单位来说,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使财政资金由“中转”变为直达,方便了基层预算单位用款,因此也得到了他们的广泛支持和赞同。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理论应用及实践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管理制度,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财政部门统一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不设立财政资金存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二是财政资金收付方式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通过银行系统及时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资金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三是实现财政收支实时动态监控。财政部门实时监控每一笔财政资金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设立、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的确立以及建立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等,都积极应用了上述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果。

(一)关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根据委托——理论,财政部门是接受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因此,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账户都应由财政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据此,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规定,财政部门统一设立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莎系,所有财政资金收支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一管理方式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改革前,预算单位分散开设银行账户,分头管理,资金收缴及使用均在各预算单位操作。由于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间存在重大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挪用、管理不规范现象严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的人,直接负有管理各部门银行账户的职责和权力。在资金支付方面,财政部门为各预算单位设立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账户管理权归属财政部门,银行根据协议每日对账户实行清算,保证财政资金支付按照规范化程序操作。在非税收入收缴方面,财政部门为各执收执罚单位设立财政汇缴专户,根据政府受托责任,该账户由银行根据财政部门要求每日清零,资金上交国库。上述根据委托—理论设立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前存在的预算单位挪用、占压资金等现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收付效率。

(二)关于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创新,改革不是财政部门集权,而是运用委托—理论及博弈理论,理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等各方关系,创新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使得运行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国库集中收付整体效率。这一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合理界定三部门职责。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国库集中收付相关资金支付业务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银行负责做好国库集中收付资金的与清算业务。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规定,负责报送用款计划和使用资金。二是实行激励与惩罚制度。为保证预算单位顺利适应改革,改革中确立了预算单位职能“三不变”原则,即不改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三不变”原则,实际上是对预算单位的一种制度激励。对预算单位、银行违反改革规定的,财政部门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惩罚。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在上述激励与惩罚制度约束下,最终形成合作博弈,共同推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围绕“三个变化”,创新了资金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变化:一是银行账户设置改变,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控制了库款资金流量。二是财政资金收支流程改变,通过改变资金缴拨方式,规范资金的收入收缴和支出支付活动。三是管理机制改变,由于账户体系和缴拨方式的改变,预算执行透明度大大提高,强化了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监控。这“三个变化”构建起严密的、覆盖财政资金整个收支活动的预算执行运作机制,能有效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以及透明度等问题,实现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运行。

(三)关于财政国库动态监控。

我国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着力建立健全财政动态监控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改革前财政资金运行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一是强化了财政部门的受托责任。改革前,财政资金拨付给主管部门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也很难控制资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近年来审计风暴所反映的各部门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多是这方面存在风险,财政部门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 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强化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受托管理责任,财政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及用款单位,或直接给各基层单位下达授权支付额度,财政部门的受托管理责任得以加强。二是实现了实时动态监控。传统财政收支管理方式下,一些单位存在资金坐收坐支、延滞人库以至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频繁发生,难以根本杜绝,重要原因就是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预算单位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违规操作,谋求利益最大化,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发现。改革后,财政部门建立动态监控系统,预算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都实时处于财政部门监控下,有效遏制了预算单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四)关于信息生成机制。

改革之前,财政资金大多以拨代支,缺乏来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信息,有些预算执行信息来源于一级预算单位,而且是通过纸质报表报送。这样的传递方法,不仅信息来源粗略,信息延伸半径短,而且很难做到完整、及时。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财政部门难以掌握真实、全面、系统的信息,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严重不对称。改革之后,财政部门能够及时获取财政资金活动的详细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生成机制。预算执行信息来源于基层预算单位的每一笔交易记录,通过信息网络,实时地传输给财政部门,预算执行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大幅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对称。这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

当然,这些信息是在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下产生的,还不能完整、客观地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为了克服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国际上开始研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近20个国家政府会计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尽管这些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式、内容、程度及改革步骤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政府会计改革目标比较明确,就是能够全面或比较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会计信息,增加财政透明度,更好地评价政府财政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和效益,防范财政风险,增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能力。

近年采,我国也在着手研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下一步政府会计改革工作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改革总体规划、改革方案及相关制度,条件成熟时逐步向前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必须深入研究,充分准备,才能确定具体改革方案。当前,主要做好各项改革前期准备工作,为将来实施政府会计改革打好基础。

四、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应用与实践

(一)关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1.关于政府采购的范围。政府采购虽然在国际上广泛施行,但并没有规范统一的概念和范围。通行做法是,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以法律形式确立政府采购范围,并且根据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而逐步扩大,有的国家以政府事权来划分,只要属于政府公共职能范围的事,不论采购项目大小,是否使用财政资金,就是企业采购也要实行政府采购;有的国家把军事采购也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

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但在采购限额标准之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才实行政府采购;未达到规定数额的,可以不实行政府采购。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主体和采购范围都比较窄。

2.关于政府采购规模。采购规模与采购范围是紧密相关的。由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范围宽,所以,其规模都非常大。目前,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OECD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政府消费加上政府投资,含公务员工资福利、军事采购等)占年度GDP的15-20%.美国为19%,欧盟为21%,加拿大为25%.有的国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高,例如,俄罗斯政府采购规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0%.

我国实施政府采购规模以来,政府采购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由当初的计算机、复印机、小汽车等通用商品,延伸到了工程和服务领域。随着政府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快速增长。1998年为31亿元,2000年增长到328亿元,2002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1500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2005年预计达到2500亿元。1998-2004年年均增长率为88.8%.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资金规模2135.7亿元,占当年GDP的2%,占财政支出的8%.

(二)关于政府采购模式。

政府采购模式是指政府采购实施的形式,主要有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集中采购就是将各部门所需的通用性商品集中起来,委托专门机构统一组织采购,实现规模效益。分散采购是指各部门按照制度规定自行组织采购。欧美国家政府采购一般都经历了部门分散采购,到高度集中采购,再到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过程,目前主要是实行分散采购为主的模式。由于集中采购存在效率低、用户选择余地小、集中采购机构官僚习气严重等难以克服的缺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商品日益丰富和权力下放改革的推进,欧美国家普遍弱化了集中采购,大力推行分散采购。

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采购又分为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其中,政府集中采购范围限制在通用政府采购项目;部门有特殊要求的经常性采购项目或者批量采购项目,由部门实行集中采购。其它采购项目,达到限额标准的,由用户分散采购。由于我国目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还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和自觉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识都比较弱,因此,集中采购仍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模式。2004年我国集中采购资金达1727.5亿元,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80.9%.今后在继续抓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同时,要研究推进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充分调动部门开展政府采购的积极性,这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有效方式。

(三)关于政府采购机制。

我国政府采购机制正处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建立“管采”分离、运转协调的管理机制。我国在改革初期,政府采购的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主要由财政部门负责,许多地方财政部门都成立了政府采购中心,负责集中采购。在政府采购立法期间,不少专家提出,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不分,与建立科学合理、相互制约的采购制度相悖,也不符合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因此,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我国政府采购实行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管理者作为“裁判员”负责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不能从事具体采购工作,而执行者作为“运动员”只负责具体的政策执行,不能管理监督工作。这样就明确和理顺了政府管理与采购操作之间的关系。目前,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都设置了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同时,省级政府普遍依法设置了集中采购机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财政部门分离出来的。中央也已按系统分别设置了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和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日趋完善,形成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2.建立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规范采购行为。重点是严密程序,分清责任,加强管理。要建立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到采购资金支付的一整套采购程序,从程序上 预防采购行为和决策的随意性。在程序的执行上,要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即没有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不得开展采购活动;没有按程序操作的项目,财政部门不予拨款;要确立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主导地位。公开招标竞争强,透明度高,最能体现政府采购的优越性,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既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此外,还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专家和供应商的管理。

3.建立监督机制,促进规范操作。要完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逐步形成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及其他部门分工协作的监督机制。审计部门应依据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和财政部颁布的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对各部门和各单位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和采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察部门应对政府采购的相关人员实施监察,严肃处理各个环节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此外,还要注意发挥供应商的监督作用,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供应商投诉处理机制。目前,供应商投诉呈快速增长之势,说明政府采购机制在发挥作用,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纠正采购过程中的问题。

财政预算和支付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活动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我国政府采购实行预算管理时间较短,在编制方法、审批管理、支付审核与采购管理有机结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正在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应当加强几项改革的协调配合,将采购项目预算纳入部门预算中,发挥预算在政府采购中的基础和依据作用,同时,利用财政支付手段约束采购合同的执行,通过资金拨付管理监督采购活动。

4.建立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建立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的电子化,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这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方向。

从市场经济国家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都有较大提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产品,积极探索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府采购新方式,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电子化。目前应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是增加反拍卖等电子化采购方式,增强政府采购的灵活性,提高采购效率。二是对供应商、采购合同实现电子化管理,提高透明度和管理效率。三是将政府采购信息媒体由报刊转变为网络,降低成本,增强及时性。四是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有机结合,确保支付资金的准确与安全。我国政府应当抓紧制定电子化政府采购的战略方案,逐步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最终实现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统一集中管理的目标。

5.实行采购人员资格管理。由于政府采购专业技术要求高,又从事市场交易活动,大部分国家对各部门采购从业人员都有资格要求,美国等国家称为“采购合同官员”,我国香港特区称为“采购主任”。采购人员资格分为不同级次,各级次都有相应的条件和职责,级次的获得和晋升必须通过考试。各部门只有获得采购资格的人员才能组织采购活动和签订合同。这些有资格的采购人员独立开展采购活动,各部门行政首长不能干预,也不能改变他们做出的决定。采购人员对做出的决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在今后改革中,也要借鉴国外这一做法,研究制定从业人员标准和考核制度,对于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包括各单位和采购中心的采购人员)实行专业资格管理,参加统考取得资格,持证上岗;对采购中心,要规定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工作业绩。

(四)关于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重视的原因。也就是说,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已不仅是财政支出管理手段,它已成为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欧美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已基本完成了由单独的财政支出管理手段向兼有经济政策工具的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九、十两条作了明确规定,即,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地,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做法,重新认识政府采购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调控功能。在我国入世及世界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下,尤其应当强化国货意识,尽可能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在关税向国际接轨过程中国内市场的平稳过渡,缓解入世给国内企业的冲击,还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除了采购国货以外,还应利用采购政策的倾斜,支持少数民族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五)关于政府采购国际化。

我国在入世时曾承诺,在成为WTO成员后,将尽快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开放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另外,我国政府也曾向APEC承诺,2020年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市场意味着我国企业不出国门就面临国际竞争,政府利用政府采购保护国内企业的政策受到严格限制,政府采购中的争议要到日内瓦解决。欧美国家对我国履行承诺,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十分重视,不断施加压力。欧美国家不希望我国加入WTO开放国内一般市场的同时,又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封锁规模庞大的政府采购市场。随着我国对政府采购政策工具的逐步认识和应用,来自欧美的压力与日俱增,政府采购的外事活动应接不暇。

目前,我们与欧盟签署了{政府采购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国际规则,掌握国际动态,争取理解;并已承诺同美国为代表的所有WTO成员开展技术性磋商。与此同时,财政部组建了跨部门工作组,专门就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开展研究,包括利弊分析、谈判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谈判方案和开价清单。此外,在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中国—新加坡、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对方都要求将政府采购列入谈判范围。政府采购的国际化趋势,增强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我们要抓紧有限时间,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五、国债与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理论应用与实践

无论从现代经济学理论还是各国实践来看,适度发债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国债虽然具有平衡财政收支,满足各项公用事业需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但也存在债务风险和债务危机等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国债管理。

(一)关于国债规模。

从我国实际来看,尽管恢复国债发行的历史不长,仅有20多年,国债规模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也较小,但年度发行规模增速较快,余额累计速度也较快。尤其是在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国债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也逐年增加。虽然这些年里我国的国债相对规模和赤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国债相对规模和赤字率两项指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的国债相对规模仅为21.6%;赤字率更从2002年的3.04%降到2.34%.与欧盟、美国平均60%以上的国债相对规模,以及英、美、法等发达国家平均5%的赤字率相比,我国均显着低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这里讲的债务只是中央财政发行的国债,不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债务及隐形、或有债务,这些债务中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因 此,国债风险管理问题,仍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国债余额管理。

国债余额管理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债规模管理方式。国债余额是指在某一时点政府未清偿债务的累计数额。尽管国债年度发行量包括国债还本和新增国债两部分,但由于国债还本多采取“借新还旧‘’方式,不会导致国债余额的增力口,因此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通过控制新增国债来控制国债余额,即实行国债余额管理。这不但有助于全面衡量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和政府债务风险状况,增强立法机构对国债规模的总体控制;而且也便于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国债发行,提高国债流动性。

目前,我国仍然延续国债发行额管理方式。即每年由全国人大审批年度国债发行额,财政部据此制定年度发行计划、组织发行,并将年度国债发行额作为硬性指标来完成。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应成为未来我国国债发行管理的方向。财政部已就此事专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力争尽快获得全国人大批准,于明年正式实行。今后需要在积极稳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债余额管理的有关问题。

(三)关于国债结构管理。

国债结构管理包括对品种结构、利率结构以及期限结构的管理。国债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国债的发行成本、投资人结构、市场流通性、债务偿还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首先,依据利率结构理论,短期国债利率一般要低于长期国债利率。通过定期、均衡、滚动发行短期国债并保持一定规模的短期国债存量,可有效替代部分长期国债的发行,节约国债发行成本;而发行中长期国债则能在一定时期内减轻国债偿还压力。其次,国债期限结构与其投资人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仅国债投资人对期限的偏好,会影响到国债能否顺利发行,影响市场交易表现,而且国债期限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投资人结构的形成,丰富、多样的国债期限结构有利于形成广泛而稳定的投资人队伍。第三,鉴于不同期限国债在市场中的交易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短期国债的流动性较好,以其即期收益率为基础,实现长、中、短期国债规律化发行,可有效建立起国债收益率曲线,提高市场流通性。第四,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能确保政府年度债务支出流量的均衡,避免偿债过于集中,降低国债运行风险。第五,由于短期国债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工作,中长期国债的利率水平可有效改变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期限结构合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金融市场的基础,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国债期限机构的安排上,必须做到长、中、短期国债均衡搭配。

国债结构管理是国债管理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国债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已得到彻底改观。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债期限总体偏长。应该讲,这是在现行的发行额管理方式下,为避免国债发行和还本数额的过快增加而采取的权宜之策。显然,这不利于国债金融功能的发挥和国债市场的深化。随着国债余额管理的实行,今后应注意结合财政收支状况,尽可能合理安排和调整国债结构。

(四)关于国债市场化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国债市场化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市场分割、监管不统一等原因,造成市场缺位错位、国债基准利率作用不明显、交易方式单一以及投资者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着完善国债市场的宗旨,结合中国国债市场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在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快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修订1992年颁发的《国库券条例》,规范国债发行、流通、使用和偿还全过程,形成较为科学、严密、高效的市场监督管理模式;修订国债登记托管办法,规范国债托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二是努力构建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组建全国统一的记账式国债承销团,跨市场方式发行记账式国债;进一步促进国债转托管及交易、结算效率的提高,为建立统一互联的托管、估算体系奠定基础。三是继续丰富国债品种。尝试通过商业银行柜台系统发行储蓄国债品种,部分替代凭证式国债;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柜台交易记账式国债的试点工作;增加关键期限国债品种,实现关键期限国债定期、均衡、滚动发行。四是提高一级市场定价的合理性。时机成熟时,推出国债预发行制度,充分发挥一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完善国债招标规则,进一步规范国债提前赎回招标程序。取消基本承销额制度,设定投标额限制,加大竞争性投标方式承销国债量。五是研究新的国债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深入研究国债掉期、国债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择机推出新的国债衍生产品;研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融券机制,为推行做市商制度创造市场环境。六是加强国债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承销机构的市场风险监控,加强对高风险市场机构指导和监控,维护国债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五)关于国库现金管理。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8)

霍姆斯在其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的研究中指出,根据智力变迁规律,人的智能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初级的智能,亦是第一层智能指的是直观的数据或信息的收集的能力;其次是运用已收集到的信息或数据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即第二层智能;第三层智能则更进一步,要求在前两个层次的能力的基础上,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因此,在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智力变迁规律,使工作任务能与不同的智能相结合。第一层智能:物流项目设计———背景资料阅读、课外收集项目相关信息在这个阶段中,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确定项目的任务和目标。由教师确定项目任务、指导方案和时间限制,然后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方式收集项目的有关信息。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以锻炼学生的第一层智能为目的,同时也是后面两个阶段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第二层智能:物流项目分解———项目背资料处理与分析本阶段是在前期资料已收集的基础上,由项目组成员对信息进行筛选,取得对项目完成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数理或是定性的分析。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取得有用的数据,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符合第二层智能培养的目标。第三层智能:评估与反馈———项目完成情况预测与评价在本阶段中,教师在已对前两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学生根据改进之后的项目进行项目实施结果预估,并制定控制的程序。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管理相关的评估、控制等相关内容,还要求能运用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想象与预测,锻炼了学生第三层智能。

二、案例分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以某高职院校《采购与供应管理职务》课程中的“编制采购计划”这一项目为例来加以说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根据采购流程,将采购过程分为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选择等模块,并设计相应项目。“编制采购计划”作为采购前的关键步骤,在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前文所述方法,进行教学方法应用。

1.提出问题: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企业每次采购的商品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由此展开后续内容。

2.情境设计:教师设计情境,小杨作为某服装公司的采购经理,为了下一年度的采购任务,他需要了解各部门的采购需求情况,并且制定采购计划。

3.项目设计:假若你是小杨,请设计采购计划制定的方案。

4.项目分解:根据项目要求,分解采购计划编制的技能点和技能要求,即收集各部门采购需求、分析各部门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表三大子项目。

5.项目实施: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分组完成收集和分析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任务。

6.项目评估与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分别从对任务的认识程度、团队协作程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等角度进行评价。该项目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采购需求信息的收集是在对采购项目进行研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锻炼第一层智能,即信息收集能力;项目分解则是对编制采购计划项目作出计划并分解成基本的技能点和技能要求,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采购计划编制与填写则是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完成项目,主要也是第二层智能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采购计划反馈则是锻炼了第三层智能,即信息预测与项目评价能力。

1.采购需求信息收集(第一层智能)。此阶段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动态采购需求信息的收集,重在锻炼学生的交流、观察和协调能力。部门需求信息,主要是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需求信息表述与交流完成的。

2.采购计划项目分解(第二层智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解,重在培养信息处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采购计划编制(第二层智能)。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采购需求分析,并制定采购计划,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9)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实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112

[中D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46- 03

0 前 言

采购管理实务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课程。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基于良好基础上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基于理论知识掌握前提下对实践工作内容进行把握,对企业采购工作中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以客观依据为指导深化学生对采购过程中应用方法、程序掌握程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简要了解,论述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及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重要价值

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中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授课教师利用企业、事业单位相关采购工作的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分析,通过对实际采购与供应案例的评价探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采购相关原理与方法的认知。教师突出对采购与供应理论之间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基于已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效学习。

1.2 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职理论教学。基于实际案例的应用与分析,促进课程教学综合知识的融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既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起到生化理论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采购管理实务教学所选择案例都是源自各企事业单位实践素材,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作为客观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采购工作形成模拟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对采购管理形成更真实认识。案例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更明确采购过程中所应用方法、程序等,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促进课堂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案例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手段及教学水平有着一定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注重日常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并与中职课程教学体系相一致,灵活应用案例进行采购管理实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 案例的准备

教师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实现情况。在案例准备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典型案例。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是指关于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采供管理与供应关系学习中能够通过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除了保证案例的典型性还要保证其真实性与时效性。新时期采购工作与传统背景下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加强对客观事实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对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时间等真实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中,其案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同时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特征,基于课堂教学现状灵活进行采购管理案例教学。

2.1.1 课程内容教学结合案例讲解

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某一章节教学中,为更详细对原理进行分析,可积极引入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作为补充理论学习的手段,发挥案例教学优势,解决原理问题。通常对案例的讲解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如对“采购模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科龙美菱联合采购全球招标案例讲解,深化“联合采购”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2.2.2 分组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提前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讨论主题,通过小组自由合作与探究对案例进行选择与分析。在对案例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自主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

2.2.3 案例综合讨论

在对采购管理实务某一章节理论知识教学后,针对集中理论知识综合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种综合案例讨论通常是在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后,培养学生对复杂内容处理与分析能力。例如在完成采购基础知识、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等理论后,组织学生对“GE公司在线采购模式”案例的综合分析。

2.3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

随着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深化应用,对该课程开展教学考核,其考核方式主要是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课程实习等。通过课程考核,提高学生对课程案例学习的重视,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全面提高采购管理综合能力。

3 结 语

应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行业发展要求,接受最新的采购工作理念,注重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实现零距离。同时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实现讲练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采购工作专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有效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对锻炼物流及采购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石纳芳. 案例追踪教学法在物流实务课中的应用――以配送管理实务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276-278.

[2]黄野. 项目化教学设计在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2015,(9):200.

[3]周蓉.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方式探讨――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 物流技术,2014(23):470-471,482.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10)

[分类号]G353 F063.3

1 我国国防采购信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国防采购包括武器装备的科研、购置、维修保障等活动,信息交流在国防采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国防采购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不高,信息交流不畅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我国国防采购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国防采购信息交流存在以下问题:

1.1组织内部管理层次多、信息交流效率低

当前我国的国防采购还实行以前的科研、订货、维修分段管理体制,导致装备采购周期内信息流程不畅,信息不连续;管理不协调,难以实现武器装备的全寿命管理;不适应当前采办环境变化,不能满足军事斗争准备对装备体系建设的要求。

1.2国防工业基础的军民分离使得军民信息沟通受阻

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基本上军民分离,仍然是一个垄断经营、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格局,限制了军民之间的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军民之间缺乏共用信息平台等交流渠道,导致军民信息沟通不够,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影响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的实施和军民融合的发展。

1.3军民科技成果信息交流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在军民科技成果信息交流上缺乏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领导,国防技术需求信息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科技成果信息交流工作的顶层法规;军民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建设不平衡,军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建设薄弱;缺少对承包商提供真实信息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承包商对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加关注,在信息披露和交流上有可能采取损害采办方利益的做法。

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国防采购制度改革,信息交流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防采购信息交流机制的构建目标是:保证信息交流有相应的程序、渠道和方式,能够有效激励信息交流,约束和监督信息交流行为,保证信息交流有序进行,有力支持我国国防采购。基于以上方面,提出我国国防采购信息交流机制构建模式,包括信息交流机制基础、信息交流工作机制、信息交流动力机制和信息交流监督机制4个方面,如图1所示:

2 信息交流机制基础建设

2.1组织基础

信息交流机制的组织基础包括:国防采购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对待信息交流的管理理念、促进信息交流的管理方式等内容。建议:①针对我国国防采购体制存在的职能交叉错位等结构性问题,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国防采购体制。②在管理理念上,认清信息交流在国防采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时代信息交流观念的不利影响。③在管理方式上,遵循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使用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逐步推行装备采购项目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和分阶段审查决策制度。

2.2经济基础

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的实施,逐步提高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的融合度,有效推动军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建议:①实行军事科研生产的社会化改革。②为应对国防采购市场的变化,国防采购组织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需求主体,作精明买主。③探索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国防采购规律,迎接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带来的信息交流挑战(即信息交流参与者的属性数量、信息交流方式、信息安全要求等的新变化)。

2.3法制基础

逐步完善信息交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营造法治化的信息交流环境,严格依法办事,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建议:①在国家政府采购法规的框架下,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国防采购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②将国防采购管理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

2.4技术基础

信息交流机制技术基础建设包括信息交流的技术标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建议:①对军用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调整。②逐步推行电子化采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立足需求、统一规划,依据实际情况,建设相应信息系统,可参照国外做法,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便信息在组织内部的流动;建设各种数字资源,完善集成化数据环境;综合运用信息化管理工具,方便采购管理信息交流,提高国防采购的信息化水平。

3 信息交流工作机制构建

构建信息交流工作机制的目标是:保障国防采购的科学决策,支持一体化装备体系建设对国防采购的信息交流要求;支持军民一体化战略实施对军民信息交流的要求;保证国防采购组织内部、国防采购组织与装备用户、承包商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持续有效;各相关组织和机构在信息交流中责任权利明确,各种信息交流拥有正常的程序、渠道和方式;支持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信息交流要求,有效联接各决策管理阶段,实现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用户充分表达需求、承包商正确领会;支持招标为主的各种采购方式,有助于寻找和确定最有能力的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获取进度、成本、技术、质量等信息,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3.1联合决策机制

针对我国国防采购特点以及国防采购的规律和要求,建立不同层次的联合决策机制。联合决策机制是指在国防采购的不同管理阶段和决策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协调和决策。联合决策的重点在于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利益协调。联合决策机制包含3个层次的含义:①军民之间的联合决策,指针对我国军民分离、各自独立发展的管理体制,建立军队国防采购组织与国家财政、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特别是与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合决策机制。②国防采购组织内部的联合决策。这既是出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出于提高采购效益的需要。③项目层次的联合决策。项目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各方利益的具体体现。作为独立的需求主体,国防采购组织应当建立自己的项目办公室,并要求承包商建立对应机构,以方便采购方对项目的管理以及与承包商的信息交流。根据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可借鉴国外广泛采用的一体化产品小组(integrated product team,IPT)方式,在监督、审查及项目办公室层次成立由来自采购管理部门、承包商、用户、财务、合同管理等代表组成的一体化小组,方便对采购项目的管理。

3.2采购方与装备用户的信息交流机制

用户需求是国防采购的起点和目标。采购方与装备用户的信息交流机制包含:以用户为主导的装备需求生成和确定,用户及早介入、全程参与采购过程,采用多种方式获取用户信息等内容。建议:①建立用户主导的装备需求生成和确定机制,真正实现用户需求牵引装备建设。②建立用户及早介入、全程参与采购过程的机制。装备研制生产过程离不开用户参与,这既是实现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装备适用性的需要。③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国防采购管理所需的装备研发、定型、使用、维修、保障等用户信息。用户及其需求信息具有层次性,为此,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和信息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渠道、方式和时机。

3.3采购方与科技工业界的信息交流机制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先进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等新技术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性。以信息技术为前沿突破的科技革命,为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把民用高新技术移植到装备建设上,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做法。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国防采购候选承包商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工企业,开始逐步向整个科技工业界扩展。我国国防采购的工业基础如图2所示:

构建采购方与科技工业界信息交流机制的目标在于:应对采购环境变化的挑战,支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的实施;吸引更多有能力的承包商参与采购项目,利用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把适用新技术迅速融入装备;引入和加强竞争,借鉴成功商务实践,改善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降低采购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和谐发展。建议:①建立国防采购主管部门与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定期交流机制。②建立军方资助研究机构或研究项目的机制。③借用民间科技中介服务的方式和力量,培育和发展从事军民科技信息交流的中介服务机构。④借鉴国外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类似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民用高新技术快速转化为军事装备。⑤建立军民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

3.4采购方与承包商的信息交流机制

采购方与承包商的信息交流机制主要针对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采购方与项目承包商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合同签订前,采购方需要了解候选承包商的能力;合同签订后,采购方需要随时掌握项目进度、成本、技术、质量等信息,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承包商自始至终都需要围绕采购方的需求进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依赖信息交流掌握和明确采购方的需求及需求变化。建议:①规范和完善采购需求信息机制。②建立信息调查机制。③军事需求确定过程与采购过程的交互机制。④建立承包商信息报告机制。⑤建立信息现场采集机制。

3.5信息安全机制

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涉及信息安全指导思想、管理措施、技术手段和应急体系等方面。建议:①在信息安全指导思想上,转变相对保守的信息安全观念,避免保密范围的泛化。②建立统一的分类标准,对信息进行保密等级划分。国防采购组织联合国家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信息分级分类标准。③信息的安全处理机制,即信息的脱密与加密。④建立保密审查机制。⑤实施信息隔离。⑥鉴订保密协议。⑦制定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只有预先采取措施,才能保持安稳状态,说明安全的根源首先来自于防范。

4 信息交流动力机制构建

信息交流动力机制是指围绕信息交流的各种动力而制定的一套互相联系的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和驱动信息交流。国防采购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国防与军队建设属于公共产品,市场行为和规则是失效的,需要进行行政管理和干预;另一方面,国防采购执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属于特殊的经济活动,需要遵循经济规律。与之相对应,国防采购信息交流的动力也包含强制动力和市场动力两方面。信息交流动力机制需要克服信息交流的组织文化障碍、制度障碍、利益障碍(管理部门权力寻租、承包商利用信息优势谋求不正当利益)以及对信息安全的担心。

4.1强制动力机制

国防采购的性质决定采购方需要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信息交流的强制动力指采购方利用政府代表的身份,要求承包商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和法律规定的报告、汇报、、通告等制度。建议:①完善强制信息交流要求,在国防采购实践上,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要求,充分掌握项目进展有关信息,保障科学决策,加强项目的运行控制,防范风险。②制定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措施,通过对承包商的信息交流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督促信息交流要求的落实。

4.2市场动力机制

信息经济学经济机制理论中,通过设计激励机制应对委托问题。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人劳动所获得的收益必须不低于参与其它劳动所获得的收益;人在给委托人带来最大利润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最大收益。国防采购信息交流的市场动力机制遵循上述理论构建,包括应用竞争机制、合同类型和定价方式、知识产权制度等激励信息交流。建议:①在我军国防采购项目中全面引入和深化竞争机制。②灵活选择合同类型和定价方式。③应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技术信息交流。

5 信息交流监督机制构建

信息交流监督机制指对信息交流行为进行审核、监督与分析的一系列制度以及实施监督的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构建信息交流监督机制的目标是:对国防采购参与者信息交流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监察、督促、检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纠正信息交流中的不当行为,有效防止信息垄断和信息寻租,提升信息交流质量,保证信息交流有效进行。信息支注监督机制包括:监督体系与监督制度、监督范围与监督时机、执行监督与绩效考核。

5.1监督体系与监督制度

5.1.1完善信息交流监督体系建设 包括成立监督机构和队伍、分配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建立监督的运行机制和监督的保障措施。监督体系建设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防采购信息交流的特点和要求。

5.1.2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制度 具体有:听证制度、审核制度、公示制度。信息透明是最好的监督,监督的最好方式就是信息透明,通过信息公示可以实现有效监督。例如:在信息安全许可范围内,对中标信息等进行公示,接受公开监督。

5.2监督范围与监督时机

5.2.1确定信息交流监督的范围 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看,信息交流监督的范围主要涉及需求确定、承包商选择、承包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履行等阶段,包括信息交流的程序、时机、渠道、内容、形式、对象等内容。

5.2.2信息交流监督时机的选择 根据项目特点和监督需要,选择在事前、事中还是事后进行监督。对承包商进行资格审查,是项目招标前的信息交流监督。

5.3执行监督与绩效考核

采购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篇(11)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一、背景概况

我国政府采购于1996年率先在上海试点,至今全国各地各级财政大都建立了政府采购的专门机构,推行现代政府采购制度。1998年全国政府采购额仅3l亿元,2001年则超过了600亿元,截止2012年,仅中央国家机关集采规模就突破200亿元。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采购,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购制度,推行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采购手段,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和腐败现象滋生,是政府管理部门和每一个采购管理人员面临的必要课题。

在本文中,首先探讨了传统政府采购的含义及优缺点,随后笔者从定义、发展现状、发展模式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出现的政府采购新形式――网络采购。最后,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网络采购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一)政府网络采购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电子政府采购建设的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搭建一个采购信息平台,但要达到全过程电子化、透明化,以方便供应商了解政府采购的意向,实现采购手段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政府采购网”作为政府网络采购的门户网站,已经比较规范和完备。经过多年的建设,该网站从最初只具有信息等功能,发展到了具有计划申报、信息、信息统计、自动生成合同验收单、网上竞价、采购人对本部门采购项目的信息管理等多种互动功能的网站,有力地推动了集中采购的透明度建设。

从地方情况来看,2001年1月厦门开通了国内第一个政府采购网站。随后,很多省市也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采购网络系统。2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采购中心都在致力于电子化采购发展,努力推行真正的网上采购。

(二)政府网络采购的问题分析

政府网络采购是政府采购的必然阶段,也是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大势所趋。而要实现真正的网络采购,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采购制度,同时政府网络采购更要向专业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政府网络采购正处于网络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大机遇和挑战,所以也存在一些问题。

1.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网络采购,从本质上讲,先要做好政府采购行为。当然,随着电子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必将由原来的信息网络公示发展到网络询价、网络竞价、电子合同乃至电子化招投标。由于要约发出和要约承诺都在网上进行,如何确定其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法律的有效性,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约束。同时,由于电子化的不平均性,如何规避采购风险、如何保护往来信息、如何检验报价发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怎样排除非诚信信息干扰等等问题,这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来加以规范。否则,一旦出现纠纷,不但各方正常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更会对政府采购甚至是政府诚信出现负面影响。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虽然对招投标及采购过程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在网络采购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采购的发展。

2.网络安全问题。自1982年蠕虫病毒,到前不久发生的“棱镜事件”,网络安全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然而,我们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和防范措施并没有同步发展,网络安全意识良莠不齐,管理水平也高低不一。要做好政府网络采购,与原有采购模式最大区别就在于要解决网络采购安全问题,否则网络采购只能是纸上谈判。

3.网络采购软硬件基础。对于政府网络采购,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软硬件――即网络的普及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网络采购也可以理解为以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媒介的一种采购方法。要实行政府网络采购,就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网络发展总体水平来说,虽然大部分城市已经可以满足条件,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乡镇电子网络覆盖率较低,无法完全取代纸质媒体,而双轨并行,则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网络采购公正、高效、透明、节约的初衷。

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现阶段对于专业人员匮乏。现阶段我国采购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很多基层采购人员,由于原来的模式可以满足要求,知识能力有限等限制,对于新方法、新工具的掌握较慢,对继续学习采购知识的求知欲不强,更谈不上对国际采购规则和先进采购发展状态的掌握。也为我国政府电子化采购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三)政府网络采购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政府集中采购实现全面电子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然而针对以上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政府网络采购发展状况,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从规范采购流程、加强政府采购队伍的人才建设、培育和发展采购机构、完善政府网络采购体系和评估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结合当今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初一套适用于我国特点的网络采购体系,推动我国网络采购法制建设。

我们相信,如果加以正确的规划和管理,我国网络采购必将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集中采购现状进行了分析及探讨,并对网络采购基本模式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在实际调研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也对网络采购的问题和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当然,我国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进程非常复杂,市场规律变化莫测,本文仅做了最浅显的讨论。同时采购制度和政策的建立也绝非一时之功,仅仅依靠纸上探讨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采购工作中,并时时用实践检验和修正我们的理论,才能真正掌握采购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政府采购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2]张运凯,王方伟等.蠕虫病毒的传播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