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05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1)

一、引言

房地产市场已成为我国市场发展条件下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房地产经济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成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成长壮大,房地产经济由于发展过快及我国地区现状的限制出现了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了经济不稳定、不匹配市场需求规律、不符合国内人民生活结果层次等,进而房地产经济安全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安全及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进行研究,政府调控监管其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房地产经济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对其安全性及确保其安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方法进行研究就需要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现状,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主要从市场出发进行研究,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具有稳定作用。

二、房地产经济安全分析

(一)相关概念

房地产经济安全是从经济安全引用而来,主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而言,它是指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国家或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带动的经济能够呈现平稳、持续增长的一种现状。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房地产市场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和持续增长状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二是房地产经济不受一些局部或外在风险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波动损失。

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的认识要深入,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首先,房地产经济安全实质上是处于的一种状态,是相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而言,并非绝对的概念;其次,深入理解地方城市房地产经济安全与国家整体发展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房地产经济安全时要针对当前调节当前阶段进行分析;最后,房地产经济安全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状态,对波动、跳跃、增长、不变、倒退等界定不同。

(二)房地产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房地产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房地产波动与周期循环、市场需求、投资投机三方面进行分析。

1.房地产波动与周期循环的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是指经济上升与下降范围大、阶段式出现,从而导致房地产经济不稳定发展的现象。主要由国民经济波动、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政府关于房地产的各项政策出台、房地产商经营策略等引起,这些原因出现就容易引起房地产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也就是说房地产安全问题会不定期出现。房地产波动的出现及循环给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由于房地产经济占据整体经济的重大部分,其经济安全容易引起国民经济安全、人民生活幸福度、社会稳定性等问题。因此,政府加强调控和监管有助于落实房地产经济安全。

2.房地产市场供需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出现各种失控现象,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特点,房地产供给与人们需求出现各种矛盾,这一矛盾给房地产经济带来了不安全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的矛盾影响主要体现在:房产供给不断增加,供大于求;房产价格过高,造成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房产占有在富人和穷人间出现两极分化,供需不均衡。房地产供需不平衡就容易出现诸如房地产泡沫经济、房地产价格大涨经济总量激增、房产开法规模扩大,从而出现房产带动的经济财产被富有人群大肆占有,经济出现分化,导致房地产经济安全问题突出,甚至引起国民经济安全问题。

3.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影响。房地产投资投机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安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它对房地产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房地产投资投机包括房地产商和业主两类,房地产商根据市场、国家政策、自身财力、集团利益进行房地产经济操控,以期获取更大的利益,并没有估计到社会发展稳定和大众人民需求。同时,业主大肆囤房、购房、商铺等,进行出租或搁置等待涨价。这种投资投机现象严重扰乱了房地产经济稳定良好发展,投资投机行为完全导致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及走向,从根本上影响了房地产经济安全。

三、房地产经济安全与调控监管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下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房地产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政府主导对当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和监管是保证房地产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

1.政府调控监管是促进房地产经济安全的手段。房地产所依赖的土地属于国家、房地产经济所属于的国民经济属于国家制定,因此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其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和监管是必然趋势和方法。政府可以从宏观上出现,针对我国房地产整体,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制定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在落实措施过程中政府还要对房地产发展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恰到好处的落实到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更加安全。

2.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决定的政府调控监管的必要性。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出现各种波动和变化是导致房地产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国家作为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者,有责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监管。政府通过调控监管手段解决或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造成的影响,或者提前预知和避免大的波动出现,以确保房地产经济安全和稳定。因此,房地产经济波动从其造成的影响上决定了政府调控监管的必要性。

3.调控监管是我国房地产现状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国民经济公有制,这就决定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独有国情。国家的统一规划、合理分配、有效利用等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国家主导型,同时房地产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等引起的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就需要政府从大体上对其进行调控监管。

四、政府调控监管模式分析

(一)实施多方面全方位调控模式

我国房地产经济及国情十分复杂,政府调控要从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实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成效。本节针对前文的影响房地产安全的因素出发对调控监管模式进行分析。

1.对房地产经济波动调控。由于我国房地产波动形成的原因、时期、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对房地产经济波动调控监管需要根据实际现状进行。首先,政府要根据房地产经济波动及周期循环的不同阶段确定调控监管的方向;其次,根据房地产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趋势制定调控时间,调控时间要严格,要符合实际发展特征,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最后,根据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幅度情况,确切把握和落实调控监管的程度及力度。

2.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规律调控。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规律的调控监管主要以我国房地产的独特性为原则依据,分三方面进行落实。一是完善房地产市场体制及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机制的协调作用;二是对土地资源的调控监管,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利用;三是对物业管理市场的调控监管,严禁物业及业主扰乱房地产经济安全。

3.对房地产投资行为调控。政府对房地产投资行为的调控主要以健康市场经济为主,对投机行为以监管为主。对投资市场以投资规模、投资对策、投资结构等进行调控,保证其不偏离国家主体发展道路及经济方向;对房地产投机行为进行强力监管,对违法违纪和不合市场的行为进行处罚,以确保房地产的最初目的和经济安全。

(二)成立政府垂直监管工作方式

根据我国政府结构及房地产现状,提出成立政府垂直监管机制模式。该垂直机制要求以国务院为主导,向下逐层逐级实施房地产经济管控,各层级部门负责各自的职责任务,完成各自的工作内容,具体监管模式如图1所示。

(三)落实各社会团体合作调控监管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最主要的人多、房多、分布广等,因此,要政府一律进行调控监管十分困难。以此,政府作为主导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控,社会各团体机构协助政府进行监督,包括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协会、公益组织、社会大众等,可以更加突出成效,保证房地产经济安全稳定发展。

五、结论

1.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问题突出,主要受到房地产经济波动与周期循环、房地产供需矛盾、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的影响。

2.明确房地产经济安全与政府调控监管的关系,提出多方面调控、政府垂直监管机制、社会各界团体合作监管的调控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宇.房地产宏观调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

2.杨静.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实行政府控管必要性分析[J].科技世界,2012(4).

3.周江.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与政府控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2)

在散杂居民族工作中回族问题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特别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常见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从人口分布上看,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都居住、生活着数量不等的回族人口,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回族与其他民族广泛交错居住的空间格局。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比较

(一)收入贫富差距过大且生产方式以个体经济为主

我国散杂居回族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有73.04%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大部分人员从事种植业或外出打工;有26.96%位于平均水平,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其中最高人均年收入166667元,最低人均年收入1250元。过大的贫富差距表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造性,阻碍了回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居民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被调查的散杂居回族中,有47.83%从事于个体经济;有26.09%从事种植业;有4.35%从事运输业;有8.70%从事养殖业;剩余13.04%为外出打工,或其他。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这与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子女的文化构成如下:有2.61%的子女为大学本科;有2.61%的子女为大专;有0.87%的子女为中专;有3.48%的子女为高中;有8.70%的子女为初中;有19.13%的子女为小学;有0.87%的子女为幼儿园;其余61.74%的子女为未接受教育。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在初中及以下。这同样是广大农村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取一技之长,直接就业。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尤为明显,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即便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使之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仍旧解决不了生活工作的问题。尤其在偏远的散杂居地区,从事二手车市场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完全达到富裕水平,即便子承父业,也不用担心未来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投入的背后看不到长期的效益,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也就选择早毕业早踏入社会。当然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还是比较支持子女读书的,但是比例较少。

(三)保险意识参差不齐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户均保险年支出为1891.30元,有65.2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4.78%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状况,有60%的保险支出为0元;而有13.91%的保险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30000元。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中投保方向基本根据其生产方式来定,大多数为财产保险,除去社会医疗保险外,极少人投保人身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的生产方式由最初的种植业向多方面转变,从事个体经济的住户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农村没有单位固定收入的人们,一般比较重要的是人身保险的投保,例如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人老年时的生活。

(四)基本生活消费状况呈现一定特点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主要调查了医疗保健消费、电费、人情费支出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散杂居回族的医疗保健年支出状况。户均医疗保健消费为2987.8元,有72.17%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27.83%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100元,最高达到50000元。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农村居民普遍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医疗保障也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散杂居回族的电费月支出状况。户均电费月支出为162.30元,有62.6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7.39%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30元,最高达到833元。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发现,家庭电费的支出受家庭生产方式和年收入状况的影响。一般农村家庭的电费月支出范围在300元以内,但也有电费月支出超过300元的,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为年收入达到200000元的,大部分从事个体经济或养殖业,可见电费的支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状况。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相邻地区经济比较

(一)生产方式不同

实地考察发现,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虽然相隔不远,但是生产方式的趋向却有很大差异。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和运输业,而相邻地区集中于传统经济—种植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人均收入相差约6000元。这缘于回族地区人民自身擅长经商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商机并较好运用。将以传统经济种植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转移成为个体经营。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科技进步,种植业已经出现过多的劳动力,而散杂居回族地区依托周边的市场,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自身经济。

(二)教育程度基本相似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的教育情况基本相似,子女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高中技校为主。这与地区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开。读书无用论在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说法,父母并不鼓励子女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大中城市平均状况比较

通过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年鉴数据可查到,济南市城市人均年纯收入2080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7180元。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平均水平 1188.63元,教育支出 804.64元,电费月均支出266元。

(一)家庭经济状况基本良好

散杂居回族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其水平低于济南市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但远高于济南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可见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态势很好,平均水平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中城市农村的前列。由于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普遍位于城乡结合处,临近大中城市,可以看到其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力争将差距缩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是城乡对立的现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是城市带动农村、工业促进农业。

要想实现城乡协调,重点就是如何让城市带动农村,而这个带动作用的最先受益者,便是城乡结合处的地区,该村的发展状况便也能体现出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二)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实施。其位于山东的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近几年在不断建设西部的政府措施中受益。济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东扩,西进,北跨,南控”的战略思想。其中对西部的发展有一项重要举措—建立济南市西部的“西客站枢纽新城”,这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而新城的核心区便在散杂居回族地区,通过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形成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

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行性措施

(一)理论支持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对中华民族内在构造、形成过程和精神特质最为新颖和恰当的概括。回族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其民族自有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回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国内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使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城镇在农村地域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布状态,形成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的多层次农村区域经济网络,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给予散杂居回族地区的发展一点启示,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要应用好附近的经济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然后就是城市带动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

(二)政策以点到面且城乡统筹发展

散杂居地区民族的个体经济发展阻碍之一,就是启动资金短缺。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薄弱,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们很难进行小额贷款并且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散杂居地区的城市应该起到带动发展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选择几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实验区,引导发展特色经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适当推出一些小额贷款发放给信用度相对较强的个体,提供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少数民族企业信贷机制,鼓励支持各民族企业形成共担风险、互为担保的信贷机制,打造民族企业的信贷平台。

(三)发挥地域特点以发展特色经济

地域环境的优势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否真正运用好这一因素也决定了该地经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应该深层次认知当地环境与发展情况,寻找地区具有的地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散杂居回族地区要善于发现地域特点并且深度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

(四)发扬民族特色以完善民族经济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3)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实现更好发展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但要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将本企业的发展切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系统之中,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新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突破。然而,因为受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环境、技术能力以及自身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依然水平不高,部分始终困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是未能得到全面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将本地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合理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统一。作为全新的环境保护新观念,循环经济的首要要求是降低经济活动之中源头污染物的产生总量,对源头无法加以削减的废物则应当予以回收利用,让其能够重回循环之中。唯有在避免产生以及回收利用均难以成为现实之后,才能同意对最终产生的废物实施无害化的处理,这对于末端治理来说是一场十分深刻的革命。当然,循环经济注重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生产与消费更加多的农产品,而是应当努力提升可以用在消费之中的商品以及所提供服务之总体质量,并且切实提升产品的使用周期以及耐用性。这样一来,就能够让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物资增长发展到质量型的服务提升,从而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往集约型加以转变。我国循环经济应当全面坚持人本化原则,努力提升人类生活的整体质量,从而为更多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创设出更加多的岗位以及空间,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促进传统文明往生态文明方向加以转变。农产品的实质是农业生产一种产出,而农业生产则是依赖于农业环境的一种开放型生产,所以,农产品资源质量之优劣,生态环境之差别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之高下。所以,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间的关系,才能够切实保持更好的生态环境。如此一来,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才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应当说,就长期而言,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是促进农产品行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进行了积极扶持,并且引入了最为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广大农村的经济面貌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其中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已经处于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在农产品领域出现了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这就是我国之所以是世界性农业大国而非全球性农业强国的原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步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怎样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行业的总体效益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说,从我国农产品的总体产量来观察,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诸如粮食、水果、肉类以及奶类等均位于全球第一,成了公认的农业大国。但是,从我国农产品的总产值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以及出口创汇等状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和全球先进水平之间具有极大的距离。

一是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现状。我国是全球性粮食生产以及消费大国,粮食的总量处于全球首位。以往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农产品行业为解决主要粮食的不足,全力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却忽略了农产品的品种以及品质,导致农产品加工工艺十分滞后,所加工出的大米以及面粉的品种相对较少、质量也不高,无法满足于食品加工行业之所需。随着近些年来引入以及自主开发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新型技术,才使得农产品加工水平有了非常大地提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距离不断缩小,但是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仍需迎头赶上。因为粮食仓储、转化以及深加工能力十分滞后,导致了粮食的高产和高效出现了非同步发展的状况,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依据一项调查,我国储备粮的损耗率居然达到了9 %之多,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损耗率仅仅为1%。同时,我国农产品后加工的损耗率也有3%至7.5%,每一年所储藏和加工损耗的粮食产量达到388亿公斤之巨。可见,当前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在整体上还是相当滞后的,还处在初加工或者说粗放式加工的状态下,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增值效应之提高以及粮食资源所具有的利用率。

二是水果加工企业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果树种植时间最长、品种也最多的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性的水果生产大国,其总量处于全球第一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水果有90%以上为鲜销品,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有40%至70 %的水果加工率比较起来,尚具有极大的差距。

三是肉奶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自从实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肉类的总产量已经出现了连续十九年的大增长,而且年均增长达到了11.3%,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肉类生产性大国,其中猪、羊肉的总量都处在全球首位,但是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浪费非常大。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积极开发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是中国农产品行业进入到发展新阶段之后的重要任务,十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民群体的收入,持续扩大内需,提供更加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以及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中国从农业大国转换为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性选择。

三、推动农a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一)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循环经济的深入认识

要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开展的循环经济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资源环境意识、节约意识,进而产生强烈的忧患感,切实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方式,有力改变以往片面地追求所谓经济增长但是却忽略环境、资源之倾向。要把发展循环经济视为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将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循环经济更好地发展切实转换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不断提升其应用循环经济观念制定各项发展规划的决策力,促进其使用循环经济观念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之中,应当要求其员工积极学习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落实好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支持体系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就一定要面向资源开发、消耗、再生以及无害化处置等各个主要环节,形成由生物技术、节能技术、清洁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等共同建构而成的全面技术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为切实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定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力度,积极安排精干力量实施与循环经济重要技术相关的技术攻关工作,持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政府一定要实施好扶持、补贴以及课题招标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和富有实力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进行合作,不断引入与培植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创新型工作团队,建立起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产学研彼此紧密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机制,并且推动循环经济共性以及重要技术的研发工作,保障循环经济能够得到技术方面的积极支持。

(三)创建健全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网络体系

在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和分布较为零散的状况下,各类政府组织在开发信息资源时应当合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体系,要以政府涉农相关部门为其主体,以各大企业以及农业院所、农业科研机构等为其重要依托,由政府组建起宏观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企业以及农业类研究机构应当加强联系,组建起符合自身意愿的信息管理网络。要在当地政府的积极主导之下,形成与规范信息搜集、加工、传输以及反馈等工作机制,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并且及时相关市场信息,切实推动资源在各地之集聚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共享,有效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得到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各类生产、市场、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为循环经济之应用提供信息上的大力支持。

(四)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形成促进农产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要深刻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努力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要运用政策上的大力调整,让能够实现农产品加工循环利用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的企业的经营能够做到有利可图,从而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外部体制以及内部运行系统。二是要健全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从而让受污染区域得到较好的治理,让受害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因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相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所以当地政府一定要运用立法手段,将推动农产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列入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责范围之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十分有利于促进原料生产之中的各类资源节约,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之中的综合性利用,而且还有助于对秸秆以及林地废弃物进行更加深入地运用,进而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以及农村地区循环经济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湖南农机,2010(05)

[2]王汉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高艳.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循环经济微观组织模式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2(03)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4)

统计调查表明,我省块状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的规模,撑起了浙江工业的半壁江山,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

(一)块状经济的区块规模。块状经济分布于全省各地,在地理版图上形成块状明显、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统计结果,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6个存在块状经济(以工业总产值5亿元为统计起点),占全部县(市、区)的84.4%。从地域分布看,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2007年,全省块状经济的区块,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总共有462个。其中工业总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有59个,占区块总数的24.2%;超过300亿元的有14个。以11个市为基本单位,将相同产业的区块进行归并统计,则有373个大区块。块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4.72万亿元的53.4%。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中,有一半多的份额以块状经济的形态来存载,这在全国首屈一指,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十分突出。块状经济的生产单位(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单位)有23.66万个,占全部工业生产单位总数86.96万个的27.2%。块状经济的从业人员有674.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总数1409.7万人的47.8%。这表明两大特点:生产单位众多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表明块状经济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说明充分调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构建大量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块状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

(二)块状经济的产业构成。块状经济的产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工业。在30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烟草制品业外,均程度不同地存在块状经济。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的有8个产业,超过2000亿元的有4个,依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的看,传统产业依然是块状经济的主体,最主要部分由轻纺和机械两大产业组成。以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构成块状经济的产业基础。伴随经济较快发展,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07年块状经济的产业发展状况与2005年省经贸委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产业比重上升的主要是资金及技术密集程度相对高的产业,如装备工业比重从34.9%上升到40.9%,化学工业从2.1%上升到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取代纺织业成为首位产业;产业比重下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变化,顺应了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效应。

(三)块状经济的发展态势。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作用下,块状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加强了在全国的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地位。一是产业体系逐步深化。许多块状经济进一步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接,更大范围实施产业整合,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率,并相应地拓展价值链,加强增值环节,进而打造国内制造中心和重要的产业基地。二是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块状经济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地位。2007年块状经济出货值5943亿元,相当于规模以上企业出货值的65%。块状经济各产业均有出口业绩,其中出货值超过200亿元的有8个。三是区域品牌培育见效。至2007年,全省块状经济累计获各类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122个。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至2007年,全省块状经济累计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84个,占全省拥有总量的63.7%,并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468个(包括司法认定)。四是工业园区进一步成为块状经济的核心区。工业园区建设,有力促进块状经济“二次创业”,产业集聚发展效应不断显现。2007年,117个部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总投资占全省限额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超过60%,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3。整合并规范发展乡镇工业功能区,累计入区企业达2.3多万个,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6%。五是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构建。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共同构建各类服务平台,从创业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等多方面,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生产业,形成区域服务体系的初步框架。其中形成科技服务平台303个,公共信息平台107个。

二、块状经济的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省块状经济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部分块状经济已发育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但相当数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许多块状经济虽然大量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堆积,但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社会网络合作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已经发展成产业集群的块状经济,总体上属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即以低成本为基础,走产业低端发展的路子,而不像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创新为基础,走产业高端的发展路线。突出问题是:

(一)区域创新系统薄弱。我省块状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一是作为块状经济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不够。企业大多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导致块状经济的技术路径被锁定,产业长期低度化。二是区域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主要是单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缺乏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即建立在企业互信和利益共享基础上的竞争型合作创新,而合作创新是国外产业集群重要的创新战略。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业发展滞后;较多块状经济没有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不少服务平台缺乏有效运作功能。四是保障创新的制度安排不到位。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不完善,产品仿制、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较多。五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备。

(二)总体产业层次偏低。块状经济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缺陷。低层次产业、低端产品、低加工程度、低增值环节,构成大多数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产业升级不快,轻纺和机械等传统产业依然是块状经济的主体,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如作为高技术产业代表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其块状经济只有11个,

工业总产值只占块状经济总量的2-2%。许多块状经济将国际市场作为主导产品的主要市场,但企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研究开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为发达国家的公司所掌控,陷于不利的国际产业地位和贸易地位。不少块状经济的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扩张力和经济带动力不强。

(三)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一方面,主要实行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浙江的块状经济凭借独特的运行机制,在许多产业和产品上将成本做得很低,将卖价压得很低,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这种情况的缺陷则是明显的:其所依赖的劳动力、原材料及交易成本的廉价状况是要改变的,更低成本的区位是不难复制的;在全球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焦点日益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情势下,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难以长期维持。目前不少走在产业低端道路上的块状经济,因价格恶性竞争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增长。相当部分块状经济缺乏创新能力,实行以消耗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数量扩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有的块状经济处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分布密度大,废弃物排放量集中,不时发生环保问题,有的因此而衰退。

三、块状经济的转型方向

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在于创新。从当前来看,特别要重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培育企业集聚新优势。一是发挥大企业的产业集群龙头作用。着力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大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运用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解决低、小、散问题。二是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基础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进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构筑紧密关联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

培育产业升级新优势。一是加大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推动主体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提升,力争高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占据块状经济的主导地位。二是抓好招商引资,实现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着力引进现代制造业,形成新兴产业区;突出产业招商,吸引龙头企业和协作配套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三是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培育技术领先新优势。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一是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资源向产业集群集聚,使之成为技术创新的活跃地、创新成果的密集区。二是广泛开展合作创新。采取委托一制合作创新、项目合伙创新、基地合作创新和研发公司合作创新等多种组织模式,在企业之间和产学研之间开展联合创新行动。三是着力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四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生产经营方式和网络营运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培育绿色制造新优势。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抓手,推行高效率、低消耗和可循环、少排放的绿色制造模式,将块状经济发展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一是大力抓好节约发展。尽最大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突出抓好节能降耗,进一步形成较完善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二是着力推动清洁发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全面促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抓好公共环保设施建设,对块状经济的污染物实行集中处理。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有重点地构建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循环链,建设产业集群生态示范园区。

培育区域品牌新优势。突出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块状经济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引导企业走品牌兴企之路。加快从无牌生产、贴牌生产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从少量品牌到大批品牌的提升,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的跨越。二是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构建区域品牌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区域品牌效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创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发展环境。三是力争在发展国际品牌上有突破。加大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推介和输出力度,鼓励企业在海外建立自主品牌的营销网络。四是在创建区域品牌和遏制过度竞争的基础上,形成行业一体的产品定价优势。

培育平台支撑新优势。加强支撑平台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重要依托和有效服务。一是建设好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发展平台。按照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标准进入、高密度产出的要求建设工业园区,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区。积极引导乡镇工业功能区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独特作用。规划建设好企业总部集聚区,发展总部经济。二是构筑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生产业,为产业集群提供创业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等多方服务,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和升级。

培育网络联系新优势。把加强网络联系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一是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引导龙头企业扩大业务外包,分离扩散零部件生产;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生产体系,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二是优化流通网络组织。以建设流通网络为核心,采取扩大销售终端、推行加盟连锁和发展总经销、总等多种途径,提高产业集群的流通效率和开辟市场空间。三是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一批辐射国内外、经济拉动力强的专业市场,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产品销售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传导中心。四是推行供应链管理。依托龙头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整合成网链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五是加强企业自组织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协会联系企业、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提升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规划培育重点产业集群。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和升级的内在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引导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确定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在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块状经济中,选择一批培育重点,使之成为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区域品牌效应明显和区域创新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社会化

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一批更具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重要产业基地。编制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培育规划。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服务平台、区域名品牌等主要方面,对重点产业集群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培育力度。总结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的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的统一定价优势。引导市场占有率较高和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一体的定价机制,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对违反行业价格自律的企业,由行业协会向政府部门提出该企业不予享受财政扶持政策的建议。

(二)加强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把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功能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要求,突出建好。加强工业园区用地保障。抓住我省被列为全国唯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试点单位的契机,做深做实工业园区的规划修编和扩容申报工作,运作好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特别是在建设环杭州湾和温台产业带的大架构下,做好滨海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和土地指标落实工作,特别是要为大工业项目预留实施空间。抓好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调整。适应发展现代产业集群的需要,借鉴广东经验,规划建设若干产业转移园,有部署、有重点地对发达地区的低端产业实施省内产业转移,腾出空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争取若干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发展一批省级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组合区;联合开发一批跨行政区划的工业集聚区;撤并一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功能区块。扩大建设标准厂房。在工业用地指标中确定一定量用于标准厂房建设,每年新建规模在500万平方米左右,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创业。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5)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6)

1.引言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大部分农民的小康问题。但是,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城乡差距却不断拉大,在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实现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混乱的、自发状态为有序合理的组织状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安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太乙宫镇作为西安市的南部重镇,为了更好的指导太乙宫镇的城镇建设,亟需对其现有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用地性质进行功能重组,以期通过规划的手段,实现生态、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

2.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太乙宫镇位于长安区南部,东与王莽乡为邻,西与石贬峪乡及王庄乡接壤,北与王曲乡及樊村乡相连,南靠秦岭山脉,属长安区管辖,全镇面积60平方公里。它既是连接关中陕南的咽喉要塞,同时也是西安建构旅游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城镇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2 现状分析

太乙宫镇镇区位于镇域中部,距西安市25公里,现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0.9平方公里。本次规划范围确定为北至上湾村,南到环山路,西接上寨村,东临西柞高速,规划用地面积共计2.24平方公里。镇区内现状以村民住宅用地和初级服务设施用地为主,但规模小,没有形成系统,现状建筑以低层为主,建筑质量普遍陈旧。镇区内服务设施集中于环山路以南,西太路两侧,商业服务设施类型单一,给水、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3.“生态、人文、经济”三位一体的规划思路解析

3.1 规划思路生成

太乙宫镇镇区规划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自身特点的分析、周边资源的利用,确定了“生态、人文、经济”三位一体的思路,即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教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上位规划中的发展定位

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的关中城镇群空间布局中,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沿“米”字形综合交通干道形成了四条轴线呈放射状向外发展,辅以环山路两侧的生态轴,逐步形成点轴状城镇布局框架,而太乙宫镇就属于沿秦岭北麓环山路生态轴上的关中百强镇之一,亦是重要的旅游度假型小城镇。

(2)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a. 交通联系便捷畅达

太乙宫镇距西安市25公里,数条公交线路直达。秦岭环山公路与西康高速路穿镇而过。辖区设有途径高速线路的出入口,是西康高速在秦岭北麓第一个公路“口岸”。此外,环山公路秦岭北麓已全线贯通,沟通了西康高速公路、西汉高速、108国道等6条国道及主干线,使得太乙宫镇的交通区域位置优势明显。

b. 文化古今交相辉映

太乙宫镇得名于翠华山。翠华山又名太一山或太乙山。自秦汉唐时起,太乙宫、翠华山就成了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至明清时已成为人们祈祷祀神之地。而时至今日文化气息浓厚不减的太乙宫镇,坐落着一所全国著名的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它的存在给有着千年历史的山区城镇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契机。

c. 旅游资源景致独特

太乙宫镇周边生态资源丰富,秦岭山脉横亘于辖区的南部,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长安寺院围绕其周,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d. 经济特色新颖鲜明

太乙宫镇所引进的陕西嘉艺现代高科技生态园林、翠华山旅游公司、长青苑绿色农庄、申氏饮流园等项目独具特色。多种农业经济模式的引入,为太乙宫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规划思路解析——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在“生态、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规划思路指导下,镇区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产业﹑科教文化﹑生态环境为主体,加快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构建,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系。将太乙宫镇建设成为集生态整体旅游、古今文化同乡、“口岸”经济带动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型城镇。

4.规划路径与规划内容

遵循“生态、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规划思路,规划提出“四个充分、三个结合”的规划路径,即充分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充分发展口岸物流,充分体现本土特色;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教相结合。

4.1 充分体现太乙宫镇地方特色,系统梳理镇区功能分区

规划充分利用镇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分期建设,基础设施先行的规划手法,为老镇区注入新的现代化功能元素。规划将镇区分为两轴四象限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以西太路为主的旅游配套产业发展轴及以西柞高速出入口所对的规划路形成的城镇风貌展示轴;第一象限的居住综合新区,充分挖掘各组团现有的用地潜力,各组团按规定设置配套设施。第二象限的文教医疗区及第三象限的文化旅游服务区,考虑太乙宫镇不宜发展生产性工业,而应以三产为主,在环山路以北的西太路两侧布局文化娱乐、商业集贸用地,在西太路西侧一类居住用地内沿街布置商业用地,以发展对外的度假,餐饮、娱乐为主导的旅游服务业。第四项限的商贸物流区,结合交通优势地位,充分利用西康高速在秦岭北麓第一个公路出入口,布局仓储物流用地,充分发挥口岸经济的带动作用。

4.2 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功能布局和重要节点设计

规划充分利用和挖掘用地内及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生态自然资源,设计游览路线、视线通廊、门户节点,进行景观及视线控制。通过规划手法的运用,以不同植物、小品、铺装在环山路上形成两个门户入口空间及景观绿廊,严格控制开敞空间及视线通廊内的建设活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人文和谐”的理念。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7)

1研究方法

1.1脱钩定义

“脱钩(Decoupling)”一词源于物理学领域,意为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脱钩概念应用于农业政策领域分析农业政策与贸易和市场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脱钩定义为经济增长与环境因素耦合关系的破裂或恢复。Tapio将脱钩状态进一步细分为8大类,来研究交通业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促进了脱钩指标构建的系统性。

1.2脱钩指标

OECD脱钩指标构建模式和Tapio脱钩指标构建模式是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模式。将脱钩指数用于低碳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碳耗度是环境压力,土地集约利用作为经济驱动力,如果综合碳耗度增长率与土地集约利用增长率呈现不平行的现象,即称发生了脱钩现象。脱钩关系又分为相对脱钩和绝对脱钩。相对脱钩表现为二者的增长速度都为正且土地集约利用增长率高于综合碳耗度增长率;绝对脱钩表现为土地集约利用呈现稳定增长而综合碳耗度下降。Tapio根据脱钩弹性值的大小对其展开了更加细致地划分,定义了8种脱钩状态,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将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增强的同时,综合碳耗度相应下降,即土地集约利用与综合碳耗度严格“脱钩”的情况称作“强脱钩”,这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互相促进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下降的同时,综合碳耗度反而增加,即土地集约利用与综合碳耗度严格“反向脱钩”的情况称作“强负脱钩”,这是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不合理的悖谬状态[6]。其他情况虽然也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的理性增长或综合碳耗度的下降,但伴随其变化出现了综合碳耗度的增长或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的同时减少,两种状态的脱钩指数均大于零(DI>0),并未出现土地集约利用和综合碳耗度的“强脱钩”或“强负脱钩”状态。因此对不同状态进行进一步界定,利用0.8和1.2两个临界值,将其他不同状态进一步定量界定出6种状态,分别称为“弱脱钩”(0<DI<0.8)、“增长连结”(0.8<DI<1.2)、“扩张负脱钩”(DI>1.2)、“衰退脱钩”(DI>1.2)、“衰退连结”(0.8<DI<1.2)和“弱负脱钩”(0<DI<0.8)。这6种状态都不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脱钩分析体系构建

2.1低碳经济发展指标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府的普遍关注[7]。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电消耗强度反映了单位GDP的耗电量,集中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程度。由于低能耗是低碳经济三大特征之一,所以该项指标可以作为研究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低碳经济的低排放特征可以通过单位GDP的COD排放量衡量,反映的是研究区是否达到低碳经济低排放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低耗低排低污染的特征,所以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区的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选取电消耗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量和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作为衡量低碳发展的三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计算过程中,电消耗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量与低碳经济联系密切,所以两者的权重高于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权重。

2.2土地集约利用指标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水平的提高[9];(2)土地产出效益的改善[10];(3)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11]。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可以有效反映上述三点的发展现状,是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常用指标[12]。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从2004年开始对全省开发区进行集约利用评价试点,并建立了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国土资源部将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试点扩展至全部省级以上开发区。但由于省内试点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土资源部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05年、2008年全省开展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时对各项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均作过较大的调整。借鉴江苏省开展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经验,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考虑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提取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作为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13],分别与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指进行标测算分析。#p#分页标题#e#

2.3脱钩分析体系构建

根据评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选取方法,结合Tapio脱钩指标,构建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分析体系。分析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关系,首先初步选取两者的评价因子,反映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根据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收集数据用于测算脱钩指标,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计算的脱钩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反馈修订评价指标,对初步选取的评价因子过滤,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针对筛选后的评价指标,得出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状态,并据此展开驱动力研究。

3实例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昆太路以南、吴淞江—黄浦江路—京沪高速铁路以北、柏庐路以东、花桥镇界以西的区域,占地113.22km2,人口规模达到83万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中国经济发展“T”轴线的核心点,占据沿海和沿江两个优势。昆山市是上海市辐射江苏省的重要联结点,同时亦是苏南经济带与上海市经济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沿江高速、沿海高速、沪宁高速3条高速公路,G312等两条国道和城际铁路、沪宁高铁等3条铁路贯穿全境,离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1h车程,完全融入上海市1h都市生活圈,是江苏的“东大门”,浦东的“连接站”。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部级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昆山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园区。2009年实现GDP437.97亿元,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978.99亿元,财政收入达83.91亿元,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30.30亿元。

3.2数值分析

选取电消耗强度、单位GDP的COD排放量和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作为衡量低碳发展的三大指标,根据低碳经济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三者权重:电消耗强度(0.36)=单位GDP的COD排放量(0.36)>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0.28),测算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表2)。因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电消耗强度和单位GDP的COD排放量都为逆向指标,而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为正向指标,为保持一致性,用传统企业业务收入比重替代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收入指标,同时低碳经济水平用综合碳耗度来表示,综合碳耗度越大,则低碳经济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提取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4个指标作为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进行考核。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和相关统计年鉴收集2004—2009年昆山地区的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强度4个技术指标值。对指标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2004—2009年6a间指标的变化率,按照本研究构建的脱钩分析体系,利用Tapio脱钩指标计算6a间的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指标和脱钩状态。

从时间角度分析,2004—2009年的6a间,对于同一年份,4个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中至少有3个指标呈现出综合碳耗度和土地集约利用指标的强脱钩状态,由此可以得出,2004—2009年的6a间,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综合碳耗度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计算结果同时表明,将综合容积率和产出强度作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时,2004—2009年的6a间,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综合碳耗度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增强的同时,综合碳耗度相应下降,即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将建筑密度作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时,2005—2006年间和2006—2007年间综合碳耗度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衰退连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以投入强度作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的2006—2007年间。因此,较建筑密度和单位面积投入强度,综合容积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强度更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情况。从实际情况分析,由于需要考虑交通和绿化等因素,建筑密度本身存在上限,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昆山地区致力于宜居城市的目标,建筑密度不能准确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真实水平;然而昆山经济开发区一直追求高投入高产出的目标,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产出强度无必然关系,将单位面积投入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昆山地区从2004—2009年,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碳耗度和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综合容积率和产出强度的脱钩关系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说明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二者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相反,低碳经济十分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2004—2009年昆山经济开发区的综合碳耗度逐年递减,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发展,从2006—2009年间,综合碳耗度年减少率超过了10%,低碳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通过这几年脱钩指标基本上小于-1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总体来看,2004—2009年间,昆山经济开发区的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两者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概括为以下几点:

(1)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顺应低碳经济发展,颁布了“用地定额标准”、“投资强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开发区土地利用规模,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2006年至今,昆山经济开发区适度调整开发区内产业格局,提升商业和住宅用地比例,增加公园与绿地面积,大幅提升了区域碳汇能力,降低了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同时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3)通过提高交通运输用地比例,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从而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了不必要的物质运输带来的碳排放效应,将住宅和商业插入工矿仓储用地中,达到适度混合利用的目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通勤成本带来的碳排放。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8)

[6] 王寒,陈通.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 赵东艳.地理标志保护方式及在我国畜禽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7(8)

[8] 王笑冰.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J].知识产权,2005(5)

[9] 申秋红.中国家禽产业的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中华地理标志网http:///index.asp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http:///was/search

[12]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http:///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9)

1.政府调控监管是促进房地产经济安全的手段。房地产所依赖的土地属于国家、房地产经济所属于的国民经济属于国家制定,因此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其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和监管是必然趋势和方法。政府可以从宏观上出现,针对我国房地产整体,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制定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在落实措施过程中政府还要对房地产发展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恰到好处的落实到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更加安全。

2.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决定的政府调控监管的必要性。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出现各种波动和变化是导致房地产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国家作为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者,有责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监管。政府通过调控监管手段解决或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造成的影响,或者提前预知和避免大的波动出现,以确保房地产经济安全和稳定。因此,房地产经济波动从其造成的影响上决定了政府调控监管的必要性。

3.调控监管是我国房地产现状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国民经济公有制,这就决定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独有国情。国家的统一规划、合理分配、有效利用等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国家主导型,同时房地产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等引起的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就需要政府从大体上对其进行调控监管。

二、政府调控监管模式分析

(一)实施多方面全方位调控模式我国房地产经济及国情十分复杂,政府调控要从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实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成效。本节针对前文的影响房地产安全的因素出发对调控监管模式进行分析。

1.对房地产经济波动调控。由于我国房地产波动形成的原因、时期、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对房地产经济波动调控监管需要根据实际现状进行。首先,政府要根据房地产经济波动及周期循环的不同阶段确定调控监管的方向;其次,根据房地产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趋势制定调控时间,调控时间要严格,要符合实际发展特征,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最后,根据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幅度情况,确切把握和落实调控监管的程度及力度。

2.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规律调控。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规律的调控监管主要以我国房地产的独特性为原则依据,分三方面进行落实。一是完善房地产市场体制及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机制的协调作用;二是对土地资源的调控监管,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利用;三是对物业管理市场的调控监管,严禁物业及业主扰乱房地产经济安全。3.对房地产投资行为调控。政府对房地产投资行为的调控主要以健康市场经济为主,对投机行为以监管为主。对投资市场以投资规模、投资对策、投资结构等进行调控,保证其不偏离国家主体发展道路及经济方向;对房地产投机行为进行强力监管,对违法违纪和不合市场的行为进行处罚,以确保房地产的最初目的和经济安全。

(二)成立政府垂直监管工作方式根据我国政府结构及房地产现状,提出成立政府垂直监管机制模式。该垂直机制要求以国务院为主导,向下逐层逐级实施房地产经济管控,各层级部门负责各自的职责任务,完成各自的工作内容。

(三)落实各社会团体合作调控监管模式我国地大物博,最主要的人多、房多、分布广等,因此,要政府一律进行调控监管十分困难。以此,政府作为主导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控,社会各团体机构协助政府进行监督,包括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协会、公益组织、社会大众等,可以更加突出成效,保证房地产经济安全稳定发展。

三、结论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10)

现代服务业是随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而快速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增加就业岗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广告服务、咨询服务业、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等服务行业已逐步从基本公共服务中分离出来,其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现有服务业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已无法满足对服务业进行全面统计、监测的要求,并直接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规划、管理和评估工作。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税收、人员从业状况无从掌握。

之所以当前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另一方面也与服务业统计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有关,至使大量的服务业数据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可以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当地服务业发展状况,对研究各行业发展,制定行业调控政策、强化行业市场管理,建立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统领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有利于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健全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可以说建立新型的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我区第三产业在整个GDP比重已达80%以上的情况下,加快建立服务业统计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二、杭州服务业发展及服务业统计现状

(一)杭州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背景

在05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文件。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杭州加快城市建设,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推进“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提出了8大重点服务业产业优先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但当时杭州市各级领导普遍感觉到,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心中没有底数,经研究果断提出了8+1的指标考核体系,加强统计数据考核指标的措施。因此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文件下发后不久,杭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要求建立服务业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做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大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商贸与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等8大重点行业在内的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39个小类的统计调查工作。

(二)杭州服务业调查方式与内容

目前,杭州服务业统计调查内容主要是满足核算服务业增加值及反映8大重点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具体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人员状况、营业规模、财务经营状况以及8大重点行业相关业务资料等10个重要指标,以反映服务业的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分布和地区分布情况。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按照“统一制度、分级实施、部门配合、集中处理”的原则,使统计部门与牵头部门形成合力,实现互补、信息共享。确定了宣传部、发改委、城建、旅游局、商贸委、工商局、民政局、信息办(国税、地税为配合部门)作为8大重点服务行业的牵头部门,做好各自行业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即部门统计)。

杭州服务业统计调查采用全数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根据被调查行业的实际情况(经济普查调查数据),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为基础,分别确定划分标准,将调查单位划分为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两部分。原则上将经济总量75%左右的单位划入限额以上单位采用全数调查,划入限额以下的单位及个体工商户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分街道下到社区进行。

(三)杭州服务业统计调查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各级政府均召开全区动员大会、下发文件,要求各部门配合做好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各城区都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服务业协调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亲自协调编制、财政部门,保证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的及时到位,机关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为服务业的开展做好准备。省统计部门也下发文件,要求省属单位支持配合各城区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

二是建立了对镇和街道的考核制度,促进服务业发展。为鼓励各街道镇做好服务业发展工作,拱墅区、上城区确定了对各街道镇的服务业发展工作和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考核办法。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考核对象为各街道,主要从税收、总量、就业人员比重、新增企业个数、新增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效益等方面综合考核服务业发展情况,并创新性的提出了8+1的考核体系,即对各街道8大重点服务行业的测算数据考核加上其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从制度上保证了服务业发展及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的考核主要是对各街道(部门)提供服务业发展资料的及时准确性和依法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杭州服务业统计工作遇到的困难

一是服务业企业数量大,给数据收集带来一定难度;二是服务业企业变化快,“关、停、并、转”情况较多,对抽样调查库的完善与维护造成困难;三是中央、省属企业配合度不高。

三、杭州服务业统计对我区的启示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是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后盾

服务业统计是一项涉及面广、覆盖全社会的综合性统计工作,是对我区区情、区力的详细调查,要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网络。区政府、各街镇都应明确专人负责,真正做到职能部门具体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形成层层重视、级级狠抓、事事落实的服务业统计工作良好氛围,据此统计局可以对全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全区服务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和决策依据。

2、建立对街镇、部门服务业发展的考核制度是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保证

要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就必须加快建立对各街道镇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工作,建立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考核管理制度,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各街镇及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对服务业发展总量、速度、效益等方面的考核,还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考核,保证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实现我区提出的建设“三个中心区”的工作目标,结合当前我区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对街道镇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4项指标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参考杭州的做法,增加对街道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考核,同时,为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再增加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考核,即形成对街道5+1形式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提高街道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3、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是服务业统计顺利实施的关键

根据杭州市取得成功经验,要顺利实施这项统计制度的重大改革,必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①要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及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做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文件,明确建立服务业统计工作制度是打造“三个中心区”的必要保证②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街镇的统计工作是本单位的责任,纳入街镇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③街道要加强统计力量,形成三级统计网络,社区应配备兼职统计员;④涉及到的服务业行业部门、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人员做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⑤保证开展服务业统计所需要的经费。

3、明确分工、理顺职能,是建立服务业行业统计的要求

根据目前我区服务业行业统计现状,借鉴杭州服务业统计的经验,加快服务业统计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区服务业行业统计体系,以此掌握我区服务业各行业专业统计数据。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分工。建立行业部门统计体系责任制,及时给政府统计部门提供信息、数据,协调本行业统计工作中的矛盾。政府统计要对部门统计加大指导、协调,增强服务业部门行业统计力度,促其尽快完善,以逐步满足全区服务业统计的需要;二是抓好各街道服务业统计工作。明确做好街镇统计工作是街镇的职责,要规范和完善街镇服务业统计的职能,确定分街道统计、区级审核的办法,满足数据核算的需要;三是建立服务业企业抽样调查制度。借鉴杭州的经验,依据经济普查资料,开展一次服务业单位再调查核实,完善服务业单位名录库,尽快建立服务业企业抽样调查制度,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核算和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

4、加强宣传,坚持依法统计,是开展服务业统计的基础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11)

随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逐渐确定,城市群目标定位逐渐清晰。由于城市群或都市圈能使资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让地理位置以及发展状况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功能,实现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群或都市圈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县域经济正面临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以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制度要素活力也基本已释放殆尽,单一的就县域发展的强县战略已没有优势可言。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诸多经济强县就要根据自身的地理区位以及发展现状,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从产业调整等各方面积极融入相邻的都市圈及城市群或者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突破现有县域建制并壮大其实力。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始于1980年,当时的研究重点在于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以及城镇经济。凌耀初提出县域经济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及其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闫恩虎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段论,即传统阶段、发展中阶段以及一体化阶段,提出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瓶颈在于体制约束。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及“百强县”概念的提出,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方向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徐明华认为,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必然趋势,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据此提出县域经济在都市圈中如何定位并根据县域的不同特点予以制度激励,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

另一类文献则从城市群中卫星城市发展及建设这一角度找出县域经济的另一发展模式,其实质也是论述县域经济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比如,任兴洲着重分析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彭劲松认为,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如建立形成产业价值链。

上述研究观点在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得到实践论证。然而,我们也发现,已有的文献未能以县域经济为主体角度,讨论如何主动融入城市圈或者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因此需要从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全面融入城市群或积极主动建设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

二、研究区背景及现状分析

1.邹平县域发展现状概述

邹平县位于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属于滨州市下辖县。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1+6即济南、聊城、滨州、淄博、泰安、临沂、德州)中,大致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

2012年,邹平县GDP总值约690亿元。在2013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7位。其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63.8:31.9,相比上年的4.9:64.3:30.8,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缓慢。近年来,邹平县把主导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向主导产业投入大量财力,政策上也不断向主导产业倾斜,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2012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亿元,投资170亿元,开工建设重大项目60个,46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新兴产业项目,9个项目省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形成了以家纺服装、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新型材料、高档用纸、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目前,邹平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及全市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

2.济南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及产业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发现,2012年,济南都市圈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7904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345亿元、9135亿元、741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8.2%、52.8%、39.0%。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于全省水平,但三产比重也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看,作为区域核心的济南市,其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越一、二产业,形成了“三、二、一”的高级化发展格局,而区域的另一核心城市淄博市与其他五市还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表1)

与此同时,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或形成其主导产业。济南以石化工业、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等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淄博一直是山东重要工业基地,其石油化工、建材和新材料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份额,且已成为部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目前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发展格局。

(2)都市圈产业同构性分析。产业同构化是指在某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主要表现为地区间产业的地域性不明显,许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在某区域内呈现均衡分布且没有集聚效益的分布状态。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度系数,可衡量不同国家或区域间的产业同构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Sij]数值介于0到1之间,[Sij]数值越大,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性越强,反之则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化程度较低。根据分析,“济南都市圈”七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布在0.7~0.95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这些重复的产业发展造成区域内各市间的恶性竞争,产业互补功能减弱,分工和协作难度大,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资源的浪费。

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国诸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次高速增长。邹平县2013年GDP总额为737亿元,同比增长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单一地依赖资源粗放投入、外贸出口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维持。另一方面,由于邹平县经济的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创新驱动战略下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局限性正越来越突出。另外,对于该经济强县,其工业化已相对发达,但是其城镇化建设却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而县域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规模城市。

1.产业附加值的低端性及其单一性

邹平县的主导产业还是以资源型和初级加工型为主,总体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近年来,其支柱产业的主导产品棉纱受东南亚市场冲击严重,纺织出口额占比已经由9年前的1/2降至1/4。在国内及该区域人力成本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其出口品价格已不占优势。另一方面,2012年,邹平县纳税前十名企业贡献了约73.95%的税收收入,而魏桥集团在税收总额中占比更是达到49.81%。这表明,邹平县支柱产业及重点纳税企业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较大,但也反映出其税收集中度较高,这使得其财政收入易受纺织等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创新要素不足

县域经济受自身特点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偏弱。特别是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生产中,其产品不具有创新性与差异性,难以形成独具品牌的产品,使产品加工一直停留在初级和低级阶段。一方面,邹平县民营中小企业较多,其中小企业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清楚,导致企业不能把握良好发展形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尽管邹平县发展良好,但在吸引人才方面依然不具优势,导致其创新人才和能力不足,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智力支持。

3.金融环境不完善

根据其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邹平县存款余额为532亿元,贷款余额为544亿元。一方面,辖内企业豪盛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竹纤维家纺生产基地因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困难,其他更多中小企业也面临融不到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始于2010年的民间高利贷风波对邹平县经济发展造成的后续破坏延续至今。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沉淀,邹平县民间资本并不缺乏,但却没有合理的金融创新方式或者良好的监管引导措施,使之流向实体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多和人口流入的增加,邹平县工业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但其第三产业的增速却相对缓慢,发展滞后。相比2012年的第三产业占比,2013年第三产业仅增加0.7个百分点,达到32.6%。这主要是由于其重点产业多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型发展,而由消费促进的服务型行业没有促进动力,导致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结构转变。

四、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短缺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而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民生、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于县域经济来说,积极融入都市圈经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金及其他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定位、升级以及实现新型城镇化才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1)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目前,济南都市圈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系数达到0.7~0.95。而邹平县主导企业棉纺织业等具有无可比拟的集群优势,在省政府协调产业转移与分布的情况下,邹平县可根据自身已有的这些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整合一批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使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对于竞争力较差的弱势产业,可合理转移或淘汰,以集约土地资源,为优势产业做大提供条件。

(2)提升创新要素的内在需求。县域经济在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层面具有先天的弱势,这对于经济强县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创新要素等需求方面形成了制约。要突破这一瓶颈,融入周边的城市群无疑是较便利的措施。依托城市圈这一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构建同城同圈的发展模式,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使经济发展摆脱对资源禀赋的强烈依赖,增加技术内涵,促进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价值的提升。

(3)完善城镇化布局的路径。2013年,国务院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经济强县将会是形成中小城市的后备力量。目前,邹平县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高于全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一城镇化过程的发展不是生态增值、轻型化的、服务产业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的,是以某一重点产业的兴盛带动起来的,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而融入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则会克服“一业兴城”带来的城乡分割、缺乏连绵带的弊端,使县域进入都市圈的分工模式中去,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

(4)成长为区域次中心城市或卫星城市的利好。随着济南都市圈形态的逐步确立,邹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视野无疑将更加开阔,在较大的区域内集聚要素资源,借助外力推动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将更加灵活和多元。经过多年高速发展,邹平县具有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及经济条件。因此,按照合理分工的原则,首先发挥自身优势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注意中心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把济南、淄博等地因受制于发展空间、环保因素的产业和项目吸引过来并将其做大,充分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并在利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济南都市圈的次级中心城市或重要的卫星城市,这对于下一步突破县域体制,壮大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可行性及优势所在

(1)区位优势。邹平县东接淄博,距淄博市35公里;西邻济南9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并靠着胶济铁路和黄河,交通区位优势巨大。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中,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另外,邹平县本身也隶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区中,与环渤海经济圈相望。山东省周边省份经济较发达,对邹平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区位优势突出。

(2)发达的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促进邹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邹平县共有5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县级城市。邹平县域内有亚洲最大棉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有中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其控股西王糖业、西王食品、西王特钢三家上市公司。目前邹平县已有8家上市公司,且有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王糖业控股有限公司、群星纸业控股有限公司、山东三星集团、中国宏诚控股有限公司五家境外上市公司,总融资金额近1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山东省历来是“大象经济”,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大背景下,邹平县域内民营企业可充分利用其制度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积极兼并或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优化地方资源配置,促进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发展,实现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型是县域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徐明华,陈文举.浙江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证[J].浙江社会科学,2011(08):53-60,157.

[2]董国利,侯彦温.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41.

[3]唐桂敏.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