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20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19-05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始终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的经济核心地位判断源于其为经济服务的神经中枢作用。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其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毛克贞,王超,2011):反之,虚拟经济的运作则是直接以分配和交换的产生增值,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赵朋。2011)。纵观全球金融的发展进程,几乎历次金融危机都是由金融体系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所致:一旦國民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处置不当引发实体产业萎缩,虚拟经济就会缺乏发展根基进而诱发经济大衰退、金融危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金融支持对于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近几十年我國金融业的高度集聚快速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直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國民经济之本在于实体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这一本原。当前我國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平稳,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实体产业发展空心化问题突出,面对全球经济恢复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國内经济转型中过剩产能调整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防止产业出现空心化,本文由我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统筹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我國实体经济企稳回转基础不牢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國内经济进入转型期,虽然短期通胀的风险尚不明显,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资本“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的反弹基础并不牢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欠佳

國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到价格因素的下拉作用影响,國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成本增加、费用增长、产能过剩、资金断裂等严峻挑战,造成企业利润下行,尤其是大部分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纷纷遭遇资金困境、订单荒、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实体经济产量及价值增速回落。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相对于金融产业盈利增速,实体经济利润增长缓慢。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915亿元,同比增长11%;但相对于商业银行全年同比增长18.9%,累计1.24万亿元的净利润收入而言,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与增速并不理想。在资产泡沫快速膨胀和高通胀蔓延的双重作用下,实体企业的发展出现一定意义上的萎缩,形成产业空心化格局。

(二)生产要素减退引发产业空心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技术、管理、企业融资能力等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实体企业发展的要素流失,引发实体产业空心。一方面,由于资源瓶颈约束、用工成本增大,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实体经济投资回落显著。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企业投资增长处于十年来的历史低位: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遭遇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发展困境,金融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实体经济整体表现较为平淡、实体企业在证券、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下降。

(三)虚拟经济挤占资本投向实体

持续紧缩的信贷政策经济环境下,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增量相对减少,原本稀缺的信贷资本使用成本进一步升高。实体经济资金供应紧张;本身处于议价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使得处于议价低位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难以在银行得到资金支持,造成民间金融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融资来源。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國“银子银行”的规模约在27.88万亿左右。占2012年GDP比重的53.68%;民间投资增速为27.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2%;大量“游资”和“热钱”游离实体经济充斥虚拟经济,金融资金大量从实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和投机领域。使虚拟经济的发展缺乏进一步拓展的根基;此外,一旦资金链断裂,则造成破产、跑路等危机事件引发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可能蚕食实体经济,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四)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渐现

近年来,在虚拟经济投资时限短、高回报率的特征诱导下,我國大量的实体企业纷纷离开实体经济市场,投向债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高回报、高风险为特征的虚拟经济领域。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通过炒作、投机、市场运作等形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脱实向虚”现象逐渐显现。虽然“脱实向虚”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作用所致。但却隐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以我國温州地区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均涉足了房地产开发领域。更有甚者。实体经济企业将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信贷资金,转而投资房地产、民间金融等虚拟行业。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自全國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各地也陆续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纳入金融产业框架内;但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方式尚待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亟需提高。

(一)实体利润空间缩小削弱支持动力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资金等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大带来的企业利润空间缩小,部分实体企业不得已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致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部分强实力品牌企业已经在转移生产基地,影响当地金融资本投资方向与意愿。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企业缺少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动力,进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益的驱动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入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资本“脱实向虚”。从2006年开始,随着國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促使金融资本脱离实体企业投向房产领域。

(二)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资金投入

虚拟经济的高收益、高回报诱导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出实体经济,财务杠杆和高利贷的盛行催生经济活动中的投机性质的经济行为,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失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信心不足,金融资本开始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行业内部自我投资增值,造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据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共计94支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完成募集,相较于去年的67支增幅明显,相比之下新募房地产基金的金额的增幅则不那么显著,90支披露金额的房地产基金共计募资59.5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6%;可见,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预期收益远超出一般的心理预期。而此市场行为由虚拟经济高回报率所诱导,具体如图2。

(三)金融政策缺位导致金融支持不足

依据破窗理论,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直接影响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整体功效的发挥。一方面,目前金融支持主要倾向于高端产业链条以及核心企业的金融需求,而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单一。影响金融支持作用的扩大:而且此类实体经济又具有一定风险,金融支持动力不足。同时,与金融支持相关财政政策改革、信用环境等也制约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國家已出台多项推进金融支持策略,但部分地区信贷倾斜政策未有效落实,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政策缺少规范。另外。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导致民间闲散资金投资渠道不畅,高利贷盛行,引发有限的金融资本的逆向配置问题。

(四)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

从信贷规模看,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进程中。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商业金融机构参与力度不足及民间资金未有效参与。由于自身基本信贷条件不足以及相关的信贷配套抵押、担保、信用评级等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面临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单一等系列问题。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畅,导致闲散于民间的资金难以有效合法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之中。资金价格双轨制条件下。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本趋利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虚拟经济。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而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融资结构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占据绝对高的比例,而國内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间接融资,导致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弱化,而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之中,进而增大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脆弱性。

(五)民众投资的风险偏好倾向于高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國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國内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社会中依靠虚拟经济短期内的暴富行为普遍,民众对于“盈利”行为的追逐愈发强烈。经济生活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使得多数社会人在高额的资本投资回报面前忽视背后的高风险性本质。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浮躁心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蔓延。另一方面,中國的企业家精神正在逐步衰退,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而创新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象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引发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

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建议

在我國转型升级的重要攻坚时期,深度把握國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确保社会资金切实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举措。

(一)强化金融市场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因为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一方面。从政策体制着手真正意义上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不因权力集中度、经济实力、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形成某种等级差别。从宏观调控人手。通过政策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与國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借鉴國际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要点,新建一套既符合國情又适应國际环境的市场金融环境与金融体制。

(二)优化金融信贷政策

根据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优化调整现有的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政策,提高信贷政策的适用性。围绕区域集聚性产业发展特色,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实际,逐步出台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分类管理、资金定价、风险防控上实施差异化要求。同时根据资金经营周期性特点,加强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并做好贷后检查,提高风险预警前瞻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三)引导金融资源投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因此,在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不能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体实施单一粗放对待。而应该择优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第一,坚持商业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强化客户准入条件和其他要求,采取联户营销,批量开发的策略,发挥平台金融服务优势,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以及区域集聚发展产业区。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科技新兴、能源产业。优先重点特定产业链条上的实体经济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以期所支持的实体经济产业要能够带动上下游实体经济产业链条上大量中小企业企业成长壮大。第二,根据我國实体经济发展的地域非均衡性特点,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以及前景等。结合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梯度发展规划。在东部沿海地区,重点支持國家战略产业,做大金融支持总量:在东西部地区。重点支持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狭小市场以及产业末端中小企业发展实力。第三。建立中國金融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可包括金融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在弄清金融资本投向的基础上。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准确的把握金融资本量的流动情况,通过筛选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

(四)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在金融总体布局、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中合理权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和规模,适当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股权、债权、金融衍生渠道融资。从商业银行看,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在做好原有金融产品推广适用工作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新兴产业主体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实体经济群体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特点,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和盈利空间,规范收费,立足于产品使用对象、贷款用途以及信贷额度等要素设计满足客户群体的一揽子信贷需求。从债券市场来看,为改善实体经济偏重于间接融资的状况,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手段。应加速债券市场产品创新,设计适应特定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股票市场看。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经济活跃地区中有基础的行业引导企业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渠道,保持较高的扩容速度,满足有条件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衍生品市场看,于实体经济中大力推广我國已推出的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股票衍生品、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并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五)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我國经济独特的资金“双轨制”定价体制下。由于中國银行业内部缺乏市场性和竞争性。加之政府部门对利率的严格监管。致使企业经营状况与银行业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利率水平差别数倍以上。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一方面就要继续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以SHIBOR为唯一基准利率下的市场定价机制,加快资金价格双轨制的并轨,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空间,给予银行机构更多的定价权,给予实体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最一般的价值规律,将银行信贷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上,保持一定比例的民间资金配置与实体经济利润相挂钩,制定联动性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定价机制。引导资金供给主体实行差别化定价机制支持实体经济,根据实体经济所属的行业类别与利润空间实际,在一定范围内界定融资标准。

(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央行账户,一旦某一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大量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制度的要求追究金融机构责任。其次。变革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修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考察银行效益的机制,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再者,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对未按制度要求的金融行为给予相应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五、结束语

实体经济的稳企回转是國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國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通过对國内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足、成效不佳主要源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切实保证金融资本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毛克贞,王超,金融危机:kC_N的反思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实体经济[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90—192。

[2]赵朋,从金融危机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价值决定[J],改革与开放,2011(02):67。

[3]陆岷峰,张惠,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6):53—57。

[4]2012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_3%[EBIOL],网易一新闻,2013-1—18。

[5]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EB/OL],國家统计局网站,2013-01—27。

[6]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2012年中國实体经济发展报告[EB/OL],中國经济周刊,2012—12-19。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价值取向;民族地区;发展;广西

[作者简介]田米香,河池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广西宜州54630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058―03

发展问题直接关系民族地区的未来,但是如何发展,发展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这是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低碳”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的热门话题时,民族地区的发展自然也应当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坚持“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民族地区坚持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很难长期维持,中国在未来除了走低碳道路之外,别无选择。”报告还指出,在中国一些较发达的省份,其单位GDP产值中的碳排放相对较低,而那些收入水平和发展水平较落后的民族地区的碳排放量反而较高。对民族地区来说,走“低碳”之路成了必然的价值抉择。

(一)民族地区坚持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自然禀赋的原因,使得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相对国内其他地区的优势,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民族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等方面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又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对能源消耗,尤其是煤、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依赖比较大,另一方面对环境气候条件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以广西为例,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一地区的碳排放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广西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能源消费仍以化石燃料为主,且各种化石燃料消耗中又以煤炭为主。煤炭在广西产生的碳排放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均大于70%。而煤炭和石油属于高污染、高排放的常规能源,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其次,广西的工业部门仍然是高碳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而大企业少、小企业多现实条件使得这一地区的工业技术条件相对落后,节能减排技术不能很好满足能源高增长的速度,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又加重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特征。再次,广西对清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开发起步较晚。近年来广西地方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但由于对清洁能源开发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条件,而这些技术大多还要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进口,因而,广西目前已开发的清洁能源产品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一地区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依赖。最后,2010年,广西遭遇50年少见的大旱。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直逼人们思考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因此,为了保证这一地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倡导“低碳”。

(二)民族地区坚持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可能性

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在2007年,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他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至此,我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目前,正在从制度安排、体制运行、实践环节等多方面作出努力。这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现实基础。

2.各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为发展低碳经济,也一路“亮绿灯”。比如广西在去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坚持推动广西的“五区”(即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明确将“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任务之一提出来,显示了广西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高度重视。广西目前全境封闭使用乙醇汽油,在所有的汽油都添加了10%的由木薯生产的燃料乙醇,仅此一项广西一年就节省20万吨汽油。而广西地方政府推出的“14+4”产业振兴规划在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即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这四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则为广西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低碳经济价值取向的丰富内涵

(一)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1.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民族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然禀赋的原因,使得民族地区既蕴含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又拥有大量化石能源、矿产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多年来,民族地区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指导下,始终坚持走“资源开发导向型”的发展道路,使得这一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日益恶化。因此,民族地区要改变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就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由于低碳经济倡导“三低”发展,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所以坚持“三低”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低碳经济之路,民族地区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会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高化石能源、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气候日益变暖趋势的减缓,有利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低碳经济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双赢”价值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改掉过去只抓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的错误做法,转而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双赢为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体系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主体的价值追求,表现为主体在价值活动中的倾向性,“它调节并使主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也就是说,价值取向对主体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和导向作用。价值取向引入经济学领域,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倾向性,它引导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与一定的价值目标相符合。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经济活动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在处理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气候条件变化关系时应坚持的价值目标。首先,低碳经济坚持“三低”发展的价值取向。低碳经济是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资源能源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强调碳基能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其次,低碳经济坚持“个体经济”与“社会经济”并重的价值取向。任何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的约束,就可能出现被滥用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局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个体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各种方式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以个人经济获利为唯一目的的行为,毫无疑问,带来了个体的经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疑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但是这种行为如果全然不顾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又必将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产生社会不经济。经济发展追求“低碳”,就是为使个体的行为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个体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整体的经济,就是要使个体经济活动既注重节约能源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最后,低碳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尊重自然的价值,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原则,在寻求经济发展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永续和谐。

三、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应该说,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保障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经济。坚持低碳发展,也是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然而,坚持低碳经济的价值取向,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下以广西为视域。

(一)政府引导

广西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体现者和公共资源的权威分配者,应该在充分分析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切实承担起经济管理与公共资源分配的职能,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所需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能源开发与利用体系、企业和个人行为监督体系、产业结构优化体系、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以扶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监督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评价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是非得失,保证广西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同时,顺利推进低碳战略。

(二)企业主体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广西的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就“十一五”而言,广西的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成为千亿元产业,食糖、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1.7%提高到40.3%,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使工业企业忽视了环境承载能力,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出现了明显的“个体经济”和“社会不经济”情况。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建设主体的责任,把“效益”和“环保”同时作为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开发低碳能源系统、发展低碳技术,在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三)个人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国家命题,而且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首先,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个人养成自觉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其次,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个人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广西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人民群众参与低碳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南宁市民在国庆长假期间主动选择了低碳环保的骑自行车旅游。又如,南宁市政府为促进居民主动节能,仅2010年就推广节能灯70.2万只,而市民在推广企业中标价的基础上可享受国家补贴50%、南宁市补贴15%,一只节能灯只需2.5―3.5元。此外,广西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建设林业强区的计划。为此,自治区政府着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颗树”活动,真正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出力。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3)

关键词:

制度变迁;经济政策;经济法律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政法的经济化缩影,传统的对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的研究都是从其定义的角度进行,对其所表现的形式与特点、对象、主体等进行逻辑的分析,研究方向相对单一,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中所研究的论题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其相互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势必会引发一个新的方向。

一、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如何限定

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对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意志的客观反映,是针对解决经济问题所形成的政策,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治领域在经济领域实施的决策。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在政党与盈利企业的压力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是政府经济意志的诠释,从历史的研究上看这种理论是被得到认可的,但若就中国相对特殊的政治体制上看就明显与实际不符了[1]。现代对经济政策的理解是除国内法律以外的各职公共意志对经济领域进行调控的表现形式。

2.经济法律对于经济法律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部门法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我国法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法,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主要显现为国际颁布的调控市场关系的各种法律政策;(2)法律学科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后被提出的一门法律,与经济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着相互独立的区别,经济政策的最大目标是效益,经济法律的最终方向是经济市场的公平[2]。

二、制度变迁下经济政策起到的作用

1.经济政策发展促使经济制度的变迁经济政策在某种定义上属于经济制度的一个部分,是经济制度的规则化部分,经济政策的发展也是经济制度发展的一个方向体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迟延性。因此,许多研究也证实,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六个月之内,调整对总需求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经济制度的变迁初期实际上就是规则部分的变迁,也就是经济政策的变迁。2.经济政策发展对经济制度变迁的能动性经济政策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能动性上,国家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具体的实施都是经过对经济制度施加压力而完成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使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自由市场制度的经济制度。国内在1984年推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便是按照政策的方式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表现,此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国内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

三、制度变迁下经济法律起到的作用

1.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体现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经济法律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向,第一种是规则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体现的是未来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政府方向希望通过经济法律的改革带领经济制度的发展[3]。第二种是事实体现的发展方向,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制度下的经济法律的形成都是由事实经济决定的,法律所反映的是经济生活,而经济法律更是对经济事实的客观反映。

2.经济法律发展推动制度变迁国家是制度形式的主体,经由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实行对经济领域的意志,最终的结果是影响到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国体制法制化逐渐增强,经济法律对经济制度的影响力自然会随之增加,法律不止是对所形式的制度的限制,同样也不只是各企业间利益相争的结果,法律在经济领域中被有效的利用,形成经济制度的规则化,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或是限制作用。

四、结语

从国内经济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上看,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制下经过政府进行具体的实施,所表现的是法律对行政权的限制。现代社会发展下的经济体制不应该只关注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干预,更需要关注的是国家通过法律对经济领域进行适当的调控。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定内实行,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相互协调发展,共同完成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01.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4)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5)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116-0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将两者作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不仅深化了以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并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战略决策的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之下,系统概括和深入把握近年来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等主要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举措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二是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三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加深了学术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把握。

第一,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其内涵。一些学者力图从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和“形式”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个概念的重点落在其中的“方式”方面,而方式就是方法和形式的统称。如,张连辉和赵凌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要素组合方式,还包括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结构性内容。还有学者从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角度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加以界定。如,王梦奎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良性的经济增长。由于生产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处于什么阶段,因此,有些学者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和阶段的划分,拓展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程言君和王鑫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人类一定历史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沿着粗放式——集约式——循环式的轨道发展转变中,其与文明历史形态之间相辅相成的演进脉络关系规律,可以称之为文明历史形态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规律。其基本内涵是:农业文明阶段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工业文明阶段是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而生态文明阶段则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可见,在不同的文明历史形态中,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态变化的。而在当前阶段,伴随文明历史形态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应该包含的是思想理念的转变,即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从原有的经济增长到现代的科学发展。还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内容,更包含动态的转变。黄泰岩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还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即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正是这些“转变”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内涵。

第二,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中,一些学者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当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如,于学东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实质,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如下特有内涵:首先,经济增长是手段,而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就此走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排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经济增长是相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的,主要指的是数量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和极端功利性等特点,而经济发展则同时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提高。再次,经济增长一般有两种实现途径,即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两者遵循的都是经济发展规律;而在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重视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些关系的协调统一。最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其对社会既可能产生正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不只是单纯在字面上用“发展”取代了“增长”,更从根本上体现了基本理念的彻底变化。正如张光辉撰文指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两字”之差,却反映了党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它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意蕴良善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因此,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要求,更能体现深刻的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国内经济学者充分关注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张国祥认为,实践表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有着互为促进的必然联系。在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国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刘湘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经济增长只是注重经济总量上的考量,而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了数量与品质、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各类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的价值观念。孙蚌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既包括过去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又突出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可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下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其内涵实质。

总之,国内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的界定过程,也是思想的逐级深化和认识的逐级提高的过程。从阐释内涵,到挖掘先进性,再到注重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的认识过程。既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从实践到理念的系统建构,更对从理念回归到具体实践当中的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

首先,一些经济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有益探索进行了总结。如,陈亚军和郭熙保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转变”,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党和国家对当时客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韩江波将经济发展方式区分为在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赶超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主导型发展观指导下的转轨式经济发展方式演化而来的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方式,两者的转变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的变迁过程。此外,还有学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不同阶段党和国家的政策实践和现实探索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研究。如,张连辉和赵凌云认为,虽然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时间不长,但探索的过程却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正是在这一探索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理念才能不断萌生、发展、成长,并最终作为理论和实践策略而提出来。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今天是一种必然选择,理论和现实条件的齐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国外经济转型先进经验的总结。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尚短,而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些经验,因此,为了避免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加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学者从探讨和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人手,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提供有益启示。这也形成了诸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总结的宝贵研究成果。如,全毅认为,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逐步实现从资本投入型增长到技术进步型增长的转变,二是逐步实现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这两方面的转变都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日本是以生态、能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这为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曹成喜对美国和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验做了总结,认为美国走的是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东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投资国际化,从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陈清进一步对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普遍规律加以总结,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积极推行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的同时,注重通过制定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环保制度等,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性、结构性矛盾,以此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推进。其具体经验主要包括:一是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二是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和其他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力度。三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或直接投资,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发达国家重视科技、人才、环境、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的协调一致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研究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6)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7)

一、引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当属经济学最为突出。同时,经济学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受到的考验也最为巨大。对经济学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认识,使经济学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形势。原有的政治经济学需要发展,西方经济学被不断地引进,因此,中国成为经济学竞争的一个舞台。面对这样的情形,在经济学界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之继续保持在中国经济学领域的主导地位。对此,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努力探索,如刘国光教授对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关注,不仅表现出他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担忧,而且也包含了强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期盼[1]。二是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思路,把它作为中国经济学的新主流。例如有的学者提出,西方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因此,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可以用来研究任何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下的各种经济问题,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行为和现象[2]。三是创建一种属于中国自己的新的经济学。例如有的学者倾向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着重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3]。这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实现统一或普遍认同的迹象。因此,探索中国经济学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不管中国经济学取向怎样的前途,有一点是十分关键的,就是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决不能离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最大的实践,而且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走向成熟,其丰富的经验会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

二、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即无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还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流行,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现实背景。古典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努力想摆脱封建制度的羁绊,并且为自己的发财致富寻求合理性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之后的不断发展又都是建立在一些重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治、经济统治后,需要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性和永恒性的背景下形成并发展的。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离开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背景也难成气候。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活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得益于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而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困境的背景。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的这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史上也同样能够看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个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表现出的一系列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现实根据。为了改变无产阶级的命运,也为了避免空想社会主义者局限于道德批判的不足,必须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从中找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正是在这种使命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展开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解剖,从而使自己在经济学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本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历比较曲折,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缺乏现实的基础。正是这样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新的发展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以上经验表明,经济学发展的机遇一定蕴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决定着西方经济学的演变。

其他任何一个重要经济体的重大发展,都可以为经济学发展提供机会,而且由此形成的经济学成果也一定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在已经经过30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身份向世界交了一份非常好的经济增长成绩单,而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相互角逐,都想为这种巨大成绩作出科学的解释,并且努力争取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权。虽然这种竞争还处于十分激烈的阶段,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这里蕴藏了一种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巨大机会。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因此,西方经济学以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为根据,把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化作为目标。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条件为基础,认为中国经济学发展应该继续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学发展规划了第一种前途的信奉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大谈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性,极力推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而在这种分析框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就被一般化,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并向发展中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推销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就被国内的一些学者当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但是,不仅我们的决策者没有接受这样的建议,而且那些接受了这种模式的其他国家因为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改革而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所谓“华盛顿共识”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也不能作为中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而“华盛顿共识”在实践中失败,使得西方经济学的标准理论被质疑能否代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前途。为中国经济学发展规划了第二种前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中,一部分具有“原教旨主义倾向”的学者,恪守着被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条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如1995年到1997年间,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强烈质疑。特别是在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有人上万言书,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仍应该把全民所有制作为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和必须追求的目标[4]。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这种具有“原教旨主义倾向”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代表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前途。

那么,中国经济学究竟该如何发展?这决不是一个比较理论逻辑的完美性问题。代表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是,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为基础,去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为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指导。只有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才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的前途。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为经济学(包括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三、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8)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一、背景

古往今来,人们的一切活动,从衣食住行到医疗、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保障的。实体经济是一国发展的根基,是物质文化不断增长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出现实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虚拟经济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中国经济目前“脱实向虚”以及工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振兴实体经济已迫在眉睫。2017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高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也加大了对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点亮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实体经济发展的指标远低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方面,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虚拟经济方面,仅2016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78%,保险业资产同比增长26%。以上数据明显说明了实体经济发展和增长远低于虚拟经济。

其次,资金流量以流向虚拟经济为主。2001年金融业GDP占全国GDP总比重的4.69%,2015年涨了将近一倍,达到8.39%。2016年M2余额150多万亿,是2016年GDP的两倍多,同比增长11.3%。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20%―30%,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可见,金融循环封闭期仍没打开,资金仍然在虚拟市场里空转,而实体经济融资仍然较难。

最后,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涉足金融行业,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更加倾向于做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人们有钱了也将大部分钱投入虚拟经济,以获得经济利益。这也是“脱实向虚”的一个明显表现。

究其原因,总体来讲有两方面:第一大方面是实体经济融资难。具体来讲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资金大都流向了盈利较快的虚拟经济,资金在虚拟经济里空转,虚拟经济的循环封闭没有打开,因此实体经济融资难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高。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利率为5%―6%,而到了融资的企业家手中则达到12%―13%,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民间借贷,融资等的利润近年来暴涨,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80%的经济利润都在金融业中。第二大方面是实体经济利润过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成本高。土地,制度,能源,物流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15年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中显示:近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从4.4美元涨到12.5美元,涨幅达到187%,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运输成本是美国的2倍,中国的能源成本综合起来是美国的2倍多,中国的土地成本更是一大难题,在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行情下,仅用地问题就让很多实体经济望而却步,我国的土地成本高达美国的四倍。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但综合来看,并不能抵消其他方面的成本劣势。因此,就有了一些实体经济“外逃”现象,也有了“美国建厂论”的说法。第二,税负重。2015年,我国税负率是64%,而美国只有34%。第三,需求不足。国际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需求相对降低;国内方面,资金大量被圈在虚拟经济,国内需求持续较低。

三、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振兴实体经济

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振兴实体经济,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共同努力。

从外部来看,从政府和体制方面需要给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

首先,减税降费。我国经济面临“脱实向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体经济利润过低,因此企业家不愿意经营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利润过低的原因之一是税负过重,因此政府要进行减税降费,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增加实体经济的税后利润。

其次,改善投资项目审批。除了税费高,实体经济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手续繁杂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政府对项目审批采取审批管理模式,按照法律程序走,一个项目建设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一般需要2―3年的审批时间,审批过程中也收费繁多,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政府应该对企业的项目审批模式进行改革,在安全和环境两个方面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同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督。

再次,降低融资难度。这点可以借鉴美国,美国设有社区银行,并且不可跨区,我国也可以加快银行的介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从内部来看,实体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首先,严格要求并提高产品质量。实体企业的核心即产品,而产品的核心即质量。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而我国实体经济目前正面临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同时降低的瓶颈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严抓质量,让世界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

其次,加强创新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就是创新。不创新,就被淘汰。加强技术创新,运用高科技操作以降低劳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我国正全力打造“中创造”,而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的就是创新。我国实体企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要有品牌意识,这也是实体企业改革转型的重要一点。

最后,利用好互联网+的大背景。有人说正是由于电商等这样的虚拟经济挤垮了实体经济。这种观点有很大问题。首先,没有划分清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界限,网络电商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它不但没有挤垮实体经济,反而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实体经济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抨击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而是学会利用好这样的大背景,改变传统的观念,做好线上线下的协调合作,这样才能使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的紧迫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要求也更高。虽然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保证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又加剧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就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如果不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真正解决总量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在总量与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把总量增长放在优先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具有十分的紧迫性,但又具有长期性。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体制机制的保证和技术支撑等等,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如总量与结构的矛盾、速度与效益的矛盾、成本与质量的矛盾等等,又总是长期存在的,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将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只是现阶段的矛盾更加突出罢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如2003年~2007年,我国GDP分别比上年增长10%、10?郾1%、10?郾4%、10?郾7%和11?郾9%。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最困难年份(2009年),由于我们积极应对,采取了各种保增长的有效措施,GDP的增长仍达到了8?郾7%,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经济增长长期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就必然会出现和加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把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内需拉动为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平稳较快增长模式。具体地说,这一战略转型涉及下述三个方面的转变:

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什么水平上比较合理,各方面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但增长速度偏快,超过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应控制在8%~10%为宜。与此相适应,居民消费价格则应控制在3%~4%之间。“十一五”规划确定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郾5%,以及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下一年度的调控目标确定为8%,是完全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更加接近和符合调控目标,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拉动经济增长由片面追求出口快速增长向以扩大内需为主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对外出口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过后怎么办?是还回到追求粗放的出口快速增长的老路上去,还是抓住这次调整的机遇,加快外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确立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呢?这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对外贸易工作中去,真正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完全是可能的。同时,我们要在金融危机形成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对外出口的“两化”,即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国别的多元化。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同时,又能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扩大内需由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向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转变。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述几个转变进行得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还不尽协调,主要是投资率偏高,净出口增长也较快(2008年下半年以来除外),但消费较弱。最近几年,消费有所增强,但仍然不足。“十二五”期间,应把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同时,在投资需求方面,应重点保证那些对消费和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和投资结构的改善,并防止投资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重要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供给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等。这些结构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十二五”期间,必须围绕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生产业)和低碳产业,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要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搞好各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

调整区域结构,首先,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次,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功能主体区的划分,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最后,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调整所有制结构,关键是要继续坚持和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发展。

四、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就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而言,重点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准确界定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实现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和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并制定正确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通过深化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道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积极有效作用,关键是发挥价格机制的积极有效作用。这就涉及到价格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决定,但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价格体系还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各种商品的比价还很不合理,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总体上还偏低,这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对各种商品比价的认同受到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的结果。因此,价格体系的完善和各种商品价格的合理化,并不是简单地放开价格就能够做到的。当前,在价格问题上,可以说我们遇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完全由市场定价,价格并不能完全合理,而要加大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力度,不仅与市场趋向的改革相背离,而且如果弄得不好,还有可能造成新的价格扭曲。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加强自主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有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外,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果说体制、机制是解决“我要转”的问题的话,技术支撑则是解决“有能力转”的问题。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除了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外,也需要有体制和机制的保证。正如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

自主创新,包括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些重大的原始创新,应由国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组织实施,就象“神五”、“神六”那样。当然,也可以由那些经济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组织实施,国家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其创新成果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以体现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鼓励。同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独立地进行某些自主创新。对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主要由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施,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10)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超级秘书网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篇(11)

全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1]。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从微观上来讲,一个企业则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并拓宽企业市场;从宏观上讲,国家则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同时,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水平。同时,全面发展各种产业,并大力发展经济效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将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没有强劲的动力。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下,要保证我国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

二、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主要策略

(一)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加强了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以其作为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保障。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科技含量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仍以制造业为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国家应当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使得科研拥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人才保障。只有实现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有力支撑。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仍处于转变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西方发达国家仍较慢,经济增长的效率也较低。因此,应当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我国所有制的改革、政府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上。实现所有制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更加的自由化。实现政府体制改革,则能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实现价格体制改革,能够使得市场机制全面推行到其它生产领域当中。

(三)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产业上的分布仍不均匀,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产业优势仍未充分发挥。为此,应当努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价值较高的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包含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实现其自身的巨大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得到有效的促进和提高。应当降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巨大的提高。

(四)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