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音乐的教学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0

音乐的教学法

音乐的教学法篇(1)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启示第一,顺应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性,致力于让处于个体身心发展初期的儿童获得综合、全面的艺术审美体验。从各类艺术形式的本源上看,音乐与语言、舞蹈、戏剧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奥尔夫体系的有机综合性原则启示我们,儿童音乐教学应当将欣赏、表演、诵读、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综合到一起,让儿童在音乐综合教学模式中调动多方位思维,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奥尔夫这种将音乐知识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增进其对音乐的情感,达到“将音乐移植到躯体中”的素质教学目的。这种艺术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情感与知识间的体验整合给单调、枯燥的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参考和借鉴。音乐与舞蹈、文学、美术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审美要素,音乐教师需要将这四种形式通过情感、直觉、通感等方法进行渗透、迁移,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综合。从完善儿童人格的高度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使儿童在音乐中获得更加广泛的文艺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审美素质,最终构建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第二,从儿童特质出发,选择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多元化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针对的是全部儿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乐天分的儿童。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多元化,这既是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具体要求,也是儿童天性与特点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教学材料和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以生活与自然中常听到的声源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杜鹃叫声下行三度作为旋律与音准学习的起点,以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地名或者花草树木的名字作为歌词学习的起点,这样儿童就能根据自己常见的事物进行音乐模仿,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更能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以奥尔夫本人撰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为例,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谚语、儿童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自然而富有综合性。

总之,将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教材进行综合性编排能够更多地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儿童综合审美意识的提高。但在进行综合性音乐教材编排时,教学工作者还要注意儿童的适应性等问题,在保证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编制多艺术、多学科的综合音乐教材,努力融入社会生活、艺术和科技发展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音乐的教学法篇(2)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是呀,孩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张洁白的纸,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需要我们去浇灌催放。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培育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时候,不仅需要将音乐的种子播入孩子的心中,更要让他们在充满芳醇浓郁、绚丽多彩、诗情画意的音乐世界里,去感受审美的意境,培养孩子享受成功的欢愉,发挥孩子音乐的潜能,挖掘孩子对音乐的创造力,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是怎么实施音乐教学的呢?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音乐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强调:“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无论是直接的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及游戏,还是间接的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有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教师要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问,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评价只是从兴趣、情感入手,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动就不存在,乐谱、音乐知识将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与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歌唱、演奏、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才能知道正是这些密集的节奏、变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种音乐手段的运用,才使人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说明了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审美能力是需要进行培养的,特别是小学时期,孩子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都处于待培养时期,需要教师的高度重视。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古诗有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视野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我在《彝家娃娃真幸福》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出示这一课的节奏拼图,让学生随意拼凑成一条完整的节奏,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接着聆听乐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录音,通过听,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歌词;然后教师示范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歌伴舞”;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纵观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五、让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学会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意味着"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由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应注意知、情、行的统一,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比如:在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方式能充分占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养成学习习惯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我认识一位中年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 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和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七、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以上这些,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

参考文献:

音乐的教学法篇(3)

二、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虽然从2011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距今已经实行有十几年的时间,素质教育也纳入新课改的标准中,但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却并不是那么明显。学校及学生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升学考试的学科科目上,甚少关注音乐教学的情况。学校和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阶段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严重阻碍,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各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也开始进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音乐课程竞赛和音乐教师的评比活动,这些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目前音乐教学中的不足。然而根据调查发现,虽然学校开始关注音乐教学,但是音乐教学方法却有待提高。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么展开机械式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要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歌曲或者视频,学生自主体会和欣赏。这些教学方法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很渺小。如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才华的机会,将问题引入到艺术情感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信。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曾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将即兴性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核心。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主要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音乐活动从中学习音乐知识,使自己乐在其中,锻炼自己的音乐创造力,使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符合了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具有时代性。

(一)将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和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奥尔夫教学法选用在音乐中插入游戏内容的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学习音乐课程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民谣歌曲《挖土豆》时,教师可以将经典游戏《拔萝卜》改变,将挖土豆的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感受到游戏内容和音乐节奏相融合的魅力。

(二)进行多元素结合的教学法

小学课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还有舞蹈、音乐、绘画等内容,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填上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词,搭配简单的乐曲,再课堂上开展教学,让学生配上自己的舞蹈动作,使音乐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唱、跳、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和谐的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影视动画——《西游记》,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浓缩,创作词曲,在课堂上教学时,向学生展示。其中的歌词描写有“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舞蹈动作表演,使教学变得立体化、生动化。

(三)展开音乐节奏声势的教学训练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掌握好音乐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节奏是富有魅力的音乐语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以身体为乐器,将拍手、跺脚,拍腿等形成的不同音色进行组合,构成基本的音乐声势,能够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洞察力。结束语文章主要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总之,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已经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了,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晶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音乐的教学法篇(4)

一、鉴赏教学方面

艺术本质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作者主张鉴赏的重点是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音乐作曲主要是节奏、旋律、和声,演奏上重要的是力度、速度、音色等各要素;内容上,有观念、思想等知识性和气氛、情绪等情感性的要素。将欣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快乐地听”“理解地听”“分析批判地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欣赏的内容和方法。欣赏教材的选择,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节奏感强的音乐过渡到情绪对比鲜明的音乐,再到有故事情节的音乐。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在欣赏时,教师的讲解是否会先入为主地影响或局限学生的想象与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思维的发展,作者作了极为深刻而细微的说明。

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和欣赏的不同阶段,可采用适当的鉴赏方法。①一边听一边做身体反应。②将所听乐曲感受用文章或图画表现出来,或将乐曲标以题目,进行戏剧化表演。③与其他音乐学习的领域结合起来进行欣赏,欣赏与歌唱、器乐等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更为有效。④结合听进行适当的解说(如欣赏外国歌剧)。

二、歌唱教学方面

高萩保治指出,歌唱是音乐化了的语言,虽然教学的内容多样化了(由单一的歌唱教学向多学习领域发展),但实际上还是唱歌支撑着全部教学,歌唱仍然是音乐学习的中心。歌唱的教学方法有听唱法和视唱法(又分为听唱的视唱法和完全的视唱法)。听唱法适用所有学段的音乐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句子感,获得对歌曲的完整印象。进行听唱法学习新歌时,可采用以下具体方法:①从拍子入手,②乐句游戏(低年级),③从乐句的数目和曲式入手,④听辨相同的节奏。进行视唱法学习新歌时,可采用从节奏谱开始学习、将歌曲的节奏改编成节奏合奏、逐步增加听音、归纳乐句的方法,通过唱唱名或用乐器视奏掌握曲调。合唱教学时,采用齐唱、接力唱、轮唱(二部轮唱过渡到三部轮唱的方法)。

三、乐器教学方面

在日本学校音乐教学中,使用的乐器包括旋律乐器和簧片类乐器,以及各种打击类乐器、电子乐器,学校音乐教学主要是合奏教学。根据不同乐器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教学指导,由简单到复杂,编配合奏谱、个别施教,使学生人人参与器乐合奏。

四、音乐创作教学

高萩保治认为:音乐创作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作曲但又并非仅限于作曲。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创作”教学,是指通过音乐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它与培养音乐家的“音乐创作教学”不同,是以“创造性的各种音乐活动”为主体,还有“即兴演奏”和“创造音乐”。

即兴演奏就是通过各种乐器或者身体,在没有乐谱(或提示的主题)的情况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教学分为节奏的即兴和曲调的即兴。从模仿入手,逐渐加以变化。具体方法有:①节奏问答,②以唱歌教材的节奏为主题作回旋曲练习,③自由创作节奏回旋曲,④从节奏即兴向曲调即兴过渡,⑤曲调问答,⑥即兴创作曲调的回旋曲。

音乐的教学法篇(5)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学生“快乐的”学习音乐,并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在情境中感受美――以美激趣

音乐教室是孩子的音乐乐园,优雅、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唤起孩子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例如:窗台上摆一些绿色植物,使教室充满生机;墙的一侧剪贴成用各色纸制成的动物贴画,构成美妙的森林演唱会。另一侧是各种乐器的彩图(教师亲自手绘),可以激励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旁边贴着音乐家画像,使孩子了解认识音乐家,并产生热爱音乐的思想。心里感到欢快与美好,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在教学中孕育美――以美润心

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是文情并茂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美的形象,每一首曲子都能展示一副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美和听觉美。教唱歌曲决不能单纯教孩子唱会一首歌,还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到美,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四年级教学《校园多美好》这首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校园的美,课前,我让学生观察校园,上课时,我导言入题:“都说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么,校园的春天到底美在哪儿?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因为有过切身体验,孩子们发言踊跃。接着,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的景象,并富有激情地朗诵:“湖边的柳梢把信寄,春天归来了……校园多美好啊。”他们被这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至此,学生感受到了校园的美,并将这种情感带到歌曲学习中,在美的情境,美的享受中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歌词美,旋律美,校园更美。

三、在欣赏中领悟美――以美怡情

爱美是人之天性。音乐作品,不管是声乐曲也好,器乐曲也好,里面存在很多美的因素。比如:一曲《春江花月夜》,音乐一开始,学生突然从不安静的课堂气氛中竖起了两只耳朵,那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丝丝入扣的演奏,似乎把学生带到三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中,学生听完以后还要求再听一次,并且有的学生边听边舞起来,这就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精神愉悦了,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

在音乐教材中有表现雄壮的歌曲,有描写诙谐的乐曲,有抒情优美的音响,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姿美,使学生的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音乐对孩子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想,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

四、在活动中创造美――以美激智

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现美,感受美,并去创造美。例如:五年级在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的过程中,教师先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美妙?”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歌,一半学生当“伴唱”,唱“啦啦”。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起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接着,教师又激励学生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音乐作品。教师适时肯定了学生的创意,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和热情。在共同创设美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求知欲望,愉悦了学生们的心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期望着他。使学生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我们共同搭建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快乐教学法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在儿童的心中璀璨地绽放!

音乐的教学法篇(6)

音乐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我认为很有必要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1、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音乐知识的传授,学生对音乐由不知到知,对识谱、唱歌、奏乐、欣赏,由不会到会,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能正确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音乐教师也能从中累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音乐教师同样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获甚微,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发现,有些音乐教师歌唱得动听,琴也弹得入味,个人的音乐素质也很好,论音乐水平在一般音乐教师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乐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有些音乐教师个人的唱歌、弹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活动充满着乐感,其教学质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有利发展。

2、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音乐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学习的方法。布鲁纳倡导“发现法”,强调学生是个“发现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不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而且还学会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创造音乐,这些都具有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3、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时采取的手段。它即包括教师教音乐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音乐的方法。在现代音乐教学中,自始至终包括着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向交往活动。例如音乐教师应用演示法进行新歌范唱,而学生则要集中注意力聆听、感受。思考这首歌的情感、意境,获得对新教歌曲的整体印象,产生学唱的欲望。再如,教师指导作品欣赏,当学生熟悉了第一、二乐段主题旋律后,教师用谈话法,要求学生在听第三部分音乐时,找出这一部分与前两部分的关系。学生仔细地听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发现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从中懂得了ABA三段体曲式的特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这知识,即兴创作一首短小的三段体音乐,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双向交往这一特性,做到即协调、均衡,又层次分明,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

音乐的教学法篇(7)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他所创建的教学法形成了新的音乐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教育要放弃传统观念与方法,从音乐的起源本质考虑,围绕音乐的感性诉求,回归人的本能为核心。这与传统的音乐教育所实现的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具有较大差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节奏、旋律本文由收集整理学习;第二,基础形体工作教学,例如反应训练、体操练习等。奥尔夫的教学围绕三个原则: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关注的第一要点是开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学习成为主动进行学习,让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而自发的走进音乐的世界,通过肢体动作、形体语言、乐器等演绎音乐,用独特的音乐方式展现内心的情感。目前阶段,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以被动教学为主,且课堂氛围较为严肃,这是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然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尝试进行音乐创作,将音乐学习作为抒发内心情感的体验课进行,不仅融入了前沿性的教育理念,而且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共同完成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介绍

达尔克罗兹音樂教学法是瑞士音乐家与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1982年提出的体态律动学教学法演变而来。他认为人体就是一种乐器,在进行音乐训练中,不仅要训练嗓音、听觉等,还要训练人的体态、姿势等形体动作。用手指弹奏乐器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最为重要的是引起孩子与音乐产生共鸣,将乐曲所蕴含的情感转化成具体的肢体动作与声音,培养节奏感,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特点主要如下:以教师即兴伴奏为主聆听音乐;将身体作为展现音乐的乐器;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教师具备即兴表演能力;具有较为宽泛的普适性。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基本内容与音乐课类似,不同的是用听音乐取代传统的讲授音乐,强调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即音乐是动的艺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内涵非常丰富,对于儿童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而且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受年龄限制。如在音乐节奏训练课上,让学生练习走,全班学生按教师既定的规则走路或做肢体动作,然后再增加喜、怒、哀、乐等感情,逐渐增加所展现动作难度。该教学法应用于现代儿童音乐教育课堂上,能调动儿童的兴趣,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三、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介绍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由著名作曲家、哲学家与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他认为最好的教学工具是人的声音。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以听、唱、视唱、读谱、写谱层层递进开展的,以歌唱的方式展开教学,没有任何乐器。通过唱,让儿童从中学会呼吸、技巧与音乐知识。该教学方法的课堂安排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音乐的教学法篇(8)

【中图分类号】G623.71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一)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整理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二)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三、结合学生心理开展教学

1.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中学时代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身心的发展方面,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心理学指出:在情绪和兴趣以及理解会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地影响,精神快乐,情绪舒畅,认知效果好,学习兴趣会积极、学习效果会更强。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感觉""理解""实践"等学习音乐,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学习效果更好。

音乐的教学法篇(9)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有利影响

让孩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获得感悟和自己对于万事万物的态度。经过准备工作后笔者认为其实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了下文的阐述,本文的儿童年龄也限定在3~6周岁。

(一)学前音乐教育研究背景

对于国外的学前音乐教育来说,十八世纪已经对此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而且随着科学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对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更上一层楼,相关的理论也逐渐的得到了完善,尤其在二十世纪之后的时间里,相关人员注重对学习儿童的心理研究,也促进了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作为国外“发现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人卢梭,他的教育理念基于“人的发展”,同时注重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他也认为儿童对于世界上事物的看法、想法、感触等等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音乐教育和成人的音乐教育有很大区别,其中儿童的音乐教育中主要是鼓励儿童进行自由的创造。在随后的专家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中也不断的提出了,学前音乐教育也重新挖掘了人们自身艺术的闪光点。

在国内的十九世纪,陶行知先生也将国外的先进儿童教育理念传播到国内来,其中包括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观点,其中包括:通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来达到培养儿童能力的目的。同时他也认为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具创新精神的栋梁。陶行知先生认为通过创造有力的环境来教育儿童,并且培养优秀的教师,在这各环节中塑造儿童的能力。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学习和实践也是不可分割的,儿童的培养不光需要引导儿童学习,还需要鼓励儿童实践。其次陈鹤琴先生也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音乐教育部分中的先驱,并且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在儿童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总而言之,人类科技的发展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思维,虽然我国相对与欧美国家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通过积极探索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二)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通过实践和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其实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具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也并不是新的问题和目标,其实很多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中都有很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学前音乐教育的根本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创意能力;其次对于儿童来说创意思维包括天赋也包括后天的培养,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的规律是遵守儿童本身特有的创造性;而且通过学前音乐课程,儿童的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个理论中笔者发现,专家是将儿童放在在学前音乐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二十年代二十年代初出现的,这个教学理念也是认为,音乐并非进行学习的唯一目的,但是通过学习音乐有助于人们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仅限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有语言和舞蹈的结合,而且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原本性”,让学习的人通过学习音乐慢慢的回归人的生命,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只有基础知识的传授、技术的训练,还需要学习者自主的进行参与、自然而然的获得。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且这样的学习并没有映音乐风格、音乐民族的限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是我国非常需要的,让孩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非常古老和自然的音乐表现方法,也是情感表达最为直观的方式。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的运用

(一)注重儿童天性、因材施教

儿童天性好动,充满好奇,具有探究倾向,拥有和成人不一样的观察视角与思维特征。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总会让一些孩子在全体成员面前唱歌,但是很多儿童非常的羞涩就比较抗拒这个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对“热身”阶段的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比如组织一个接歌的游戏,准备更多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这样既进行了教学的“暖场工作”,又提高得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更多的参与进来,不要望而却步,儿童才能在这个广阔的音乐世界里肆意生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儿歌、谚语、童话故事等等,这样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力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很多专家学者也非常注重对孩子心理的研究,通过研究便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探究和创新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音乐,那么孩子就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去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这也有利于孩子在音乐的学习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孩子在音乐领域中将具有更加敏锐的直觉,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塑造出自由、愉快、民主的学习环境,这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的基础。

而且教师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也可以利用音乐、体育、文学等手段来发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让学生在创造中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教育的思维过于单调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爱动手、爱动脑提高学习的效率、效果和质量。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课堂中的独立思考、课外中的独立解决困难,都在一定范围内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并不限于创造力和基本功,还包括学生人格与品格的养成,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自信心,敢于面对挑战,激流勇进。教师也需要创造出更加和平与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就是遵循上文中的“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各抒己见,增强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四、结语

根据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研究背景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原理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笔者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原理之上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不同地区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音乐的教学法篇(10)

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音乐课轻松、愉悦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有疑就问,有问必答。对学生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应以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越来越相互尊重和理解。这样,音乐课堂上就形成了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也都乐于畅所欲言。例如:教学课外内容“做个好娃娃”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一个“创编歌词”的环节,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好习惯可以编入儿歌中。学生们都充分发挥想象,踊跃地进行创作。回答也十分积极。当我叫到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他除了改歌词外,还在每句后分别增加“咦”“噢”等字样的衬词。如“小布谷咕咕咕咕‘咦’叫我爱护花草树苗‘噢’”。后来我问全班学生这样改歌词好不好。有的同学说:“他能动脑筋,歌词加得很独特。”我便说:“我们就按他创编的歌词共同说一遍好吗?”这样,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下学习了本节课。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二、从情境教学中求趣

在情感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快乐,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到兴趣,以便为教学活动创设快乐和兴趣相结合的最佳情绪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有效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学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先讲述一段故事:有一天,小青蛙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都长大了,该自己去劳动了。”于是小青蛙们高兴地到田里捉虫去了。它们跳着、捉着,捉着、跳着,不知不觉地离家越来越远。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急坏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此时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小青蛙找到家呢?” 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观看图形谱,各自踩着荷叶,听着歌曲,学习歌词,学起来轻松愉快,意犹未尽。学生们就在一个故事、一幅画、一段录音的激发下主动地参与学习。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所以兴趣特别浓,一旦有了兴趣,那么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也就蕴含于其中了。

三、从活动中求乐

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需要本是人的天性,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儿童更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正如杜威所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

例如:一年级新教材歌曲《动物说话》,这是一首非常形象生动的歌曲,在学生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时,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边唱歌边表演,很快乐学生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教师加以引导:“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其它的动物?”同学们都踊跃地说着:“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并让学生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这样,学生在娱乐中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这一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及打击乐,让学生分组去敲一敲、找一找、听一听、辨一辨,去感受音的高低。然后运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音的高低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去感受、表现音的高低。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

四、从评价中获乐

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一次所提出的问题或回答问题,都是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在评价中精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常用“送星星”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数星星”所带来的快乐而自豪的心理体验中产生对学习的信心。

音乐的教学法篇(1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中职教育音乐教学也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举世闻名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我国音乐教育学家的青睐,在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也确实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本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早于1982年由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造,它是一种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完全不同的全新音乐教学方法,它使用独创的情感共鸣、体验、激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其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世界不同层级的音乐教学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备受音乐家的推崇和青睐,且对全世界的音乐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到我国以后,在高校、中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它产生于西方社会,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握住它的特点。一是多元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将多元化的艺术行为有机合一的教学方法,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它不带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十分简洁朴实,贴近生活。二是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原始的音乐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结合,综合二者的优点形成新的音乐教学法,正因为不同艺术形式的高度综合造就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鲜明的综合性特点。三是即兴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理论中,即兴创作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最具有自由性的一种创作形式,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即兴表演不仅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也能够在即兴表演时对自己进行锻炼和综合提升。正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上述特点,它应用于中职音乐教学中才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行刺激,对学生学好音乐文化增强信心。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中职音乐教学中,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的热情,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本能加以激发,使学生具备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将该教学法应用于我国中职音乐教学中,就必须结合我国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和我国文化的特点。我国音乐教学一直以来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音乐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权威性,是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背道而驰的。在这样的音乐教学现状下,若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中职音乐教学中,就必须结合素质教育的实际,首先要转变教学目的,而不是目的鲜明地开展音乐教学,要注重对中职学生的音乐创造性、音乐个性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如下。

1.巧妙应用于中职音乐公共课中

在中音乐公共课程中巧妙应用奥尔夫音乐法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快速地掌握复杂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训练,使学生轻松地接受熟悉的节奏,再通过音乐教师组织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对音乐节奏进一步熟练,此时增设乐器演奏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这一循序渐进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学习内容,也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以进一步激发。同时,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和表演性。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节奏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演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利用声势节奏进行即兴的表演,同时也可以进行音乐上的创造。通过表演,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感,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

2.应用于中职钢琴集体课教学中

将该教学法应用于钢琴集体课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地训练学生听力的作用,这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备大量可以应用的听力训练素材。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通过声势的加入,在让学生听力得到训练的同时,感知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此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图形符号作为其独特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好钢琴,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里,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是基于自己的音乐本能的,是每个学生均具有的自然天性。因此,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弹奏都没有太高的难度,并且部分有天赋的学生还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同时能够达到对自己的满足感,还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激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人与音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也能够为培养中职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较强适用性和互动性的音乐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还能帮助他们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感知力,促进学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音乐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屈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才智,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