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临床医学技术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32

临床医学技术专业

篇(1)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1983年由汕头医学专科院校并入汕头大学而成立的,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并有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权。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同年该专业获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李嘉诚先生的直接关注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确定“医德医术兼优”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构建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等,打造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精品课程6门,广东省示范教学实验中心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该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

首先严格控制招生数(200~220人/年),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新生录取全部为国家重点分数线以上且为第一志愿,同时每年选拔30名优秀新生组成全英教学实验班,实行滚动式管理;在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突显“精品”教育的内涵,坚持对学生进行精雕细刻,形成医学精品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1]。

2 “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汕头大学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及公益慈善家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综合性大学。李嘉诚先生对医学院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给医学院的题词“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具备宽厚的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临床医师。

二 以精品教育为出发点,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按照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以精品教育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医学实际需求和医学发展趋势,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精雕细琢培养知识、能力、品德俱佳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精心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1 基础与临床整合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医学院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参照英国威尔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教学模式,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转变为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系统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教学。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为实现人才精细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器官系统为基础重整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核心课程占56%,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系统整合模块、技能模块及临床核心模块5大类;第二部分临床实习占20%;第三部分选修课程占24%,选修课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专业选修等5个课程组,选修实践包括预防医学实践和基层临床实习、专科临床实习或回归基础科研训练[2]。

新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老三段教学模式(基础、临床、实习)及学科完整性,体现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双向整合与重组,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后期回归基础。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主动摄取知识的能力,而创新了一系列教学方法。

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医学院非常重视并投资建设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网络环境,为师生搭建起教与学的桥梁。“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技能中心网站”、“机能学实验教学网站”、“病理学教学网站”、“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网站”等遍布各个学科。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课外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广泛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PBL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要求各门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其中以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 based learning, PBL)的讨论方式为主,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学时数采用PBL教学,而且实施过程要稳步扎实,并认真编写PBL教案、课件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医学院于1998年建设卫星远程教学系统,师生通过卫星频道和国外、境外大学用英文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会(CPC)、医疗研讨会等。2004年又与西澳大学签约,两校通过Internet-Ⅱ同步进行远程教学活动。高年级学生都要参加远程教育会议并热烈发表意见或提问题。用最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传统课堂的屏障、延伸课堂的涵义、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临床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模拟技术与虚拟技术、标准化病人(SP)及病人,分小组训练与考试,真人实际操作网络教学相结合[3],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动手训练机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操作。

在临床核心模块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以及先理论后见习的模式,采用以床边教学、PBL教学、小组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2~3人为一组,每天上午跟着带教教师查房,诊治患者;下午上课,8~10人为一组进行PBL床边教学或小组讨论;晚上自主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将理论课教案或课件上网,让学生参考,也可以通过网络师竹探讨问题。教学中以典型病例作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三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实践教学基地

1 创建临床技能中心

医学院200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实用面积1300平方米,按照“微型医院”的要求设有规范化培训室、标准化诊断室多个、标准病房多个、动物外科手术室、标准手术室、产房及中央监控室,配置各种先进教学模型、电视摄像系统、多媒体及远程教学系统。应用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集内、外、妇、儿、诊断学基础等技能培训为一体,架设医学生早期临床培养的重要桥梁。本中心2006年获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优化基础医学实验室

2000年以来投巨资对形态学、机能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实验室进行改造,安装空调机、多媒体,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成为网络化实验室,并整合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获得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流的环境与设备,为学生实验创造优良的条件,实施开放性管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 坚持精品教育,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贯坚持精品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从控制招生数、保证高起点,到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均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精细培养,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1 实施系统整合模块课程教学,实现基础与临床融合、早期接触临床

(1) 基础与临床融合。新课程体系将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相关课程重新整合为人体结构、基础学习、心血管和呼吸、消化与营养、感染与免疫、神经学、肌肉与骨骼,生殖与生长发育、机体平衡、疾病机制、药物治疗、肿瘤学等十二个系统整合模块,各模块对各学科相互内容优化整合、交叉渗透,教学实施中体现基础与临床相互融合。

(2) 早期接触临床。新课程体系将原来内科诊断学基础、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及精神病学等课程基本技能内容整合为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课程《临床基本技能》,该课程教学安排在第2~6学期,授课时间跨度长,架设起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的桥梁,学生早期接受系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该课程设计先进,建设成效明显,2005年成为唯一以此命名的国家精品课程。

2 “四个坚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突显能力全面精细培养

(1) 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以“《终身学习》、《临床基本技能》、《沟通技能》和《机能学》”等四门技能课程为龙头,以“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标准化病人”等四种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以“第7、8、9、10学期”四个学期临床实践为保证,以“实验课考基本操作、技能模块考技能操作、临床实习转科技能考试、毕业技能考试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四种技能考试为手段,全面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技能,为开创医学事业打下坚实基本才能[4]。

(2) 坚持英语教学全程培养不断线。医学水平的进步依赖于与其它医学发达国家进行广泛交流,这不但需要扎实专业能力还需要良好英语水平。因此坚持第1学期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通过面授、网络自学和课外活动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2学期实施医学英语教学,帮助学生从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第3~8学期在专业课中实施全英教学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第9~10学期通过采用英语临床教学查房等,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同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香港、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进行教学交流和临床实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 坚持人文关爱、医德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医学道德素质是行医之本,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纳入必修课《健康与社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同时借助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将宁养院、医疗扶贫项目建成医学人文培养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安排每位学生参与,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1~2年级学生参加2~3轮的医疗扶贫活动,3-4年级学生参加宁养义工队参与对绝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活动,5年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医德医风宣传队而得到医德教育。

(4) 坚持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对杰出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4-8万元/项,一般项目资助0.4-1万元/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学生学到严谨科研方法、态度和思维方式;在机能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开设30%探索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并制定大学生科研奖励条例,构建起大学生科研平台。

3 引入国际先进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水平

(1) 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2004年以来医学院引入OSCE,对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不断完善发展到现在10个考站(内外科问诊SP、儿科问诊SP、医德与沟通技能、视频纠错、急救技能、辅助检查、妇产科技能、外科技能等8个短站,内外科面试、体格检查等2个长站)。聘请国内著名专家作为考官,全程监控,提高评价力度。

(2) 美国医师执照考试题库。2007年以来医学院引入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题库,通过多方测试逐渐投入使用。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题库第一阶段考试(Step1)题目,临床综合考试采用题库第二阶段考试(Step2)题目,同时各门课程期末考核10~30%题目采用题库中的试题,高标准训练与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能力。

五 建设高水平师资与质量监控机制,保障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1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医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经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如年薪制、科教奖励条例、优秀创新团队计划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等,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吸纳广泛人才。目前已通过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刊登招聘启事,引入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引领学科快速发展。同时提高引进外籍教师比例(25%),并有计划分批选派教师出国深造,从而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等。

2 质量监控机制

一流的质量,不仅需要一流教育,更应有一流的保障和监控。建立了医学院、教研室、临床学院三级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成立了医学院教学委员会,宏观指导全院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新教学模式专家委员会,严格审核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评价实施效果;医学院教学督导组、临床学院教学督导组,具体执行教学督导,对教学秩序、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实施中督导专家们经常深入课堂、临床科室听课;网络学生评课系统常年开通,学生对所有课程任课教师以及临床见习带教教师进行教学全过程的评价。近三年来定期或随机听课共670门次,网络评课1007门次,结果优秀994门次,占59.24%,良好576门次,占34.33%,授课优良率每学年不断提高[5]。

六 人才培养的成效

围绕未来社会医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态度的要求,坚持走精品教育之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已取得明显效果。

1 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扎实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理论考试,2003~2007年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列,通过率分别为94.7%、91.61%、93.94%、91.67%、88.19%,在全国排列分别为第15名、第12名、第3名、第4名、第5名,充分体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2 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对2001级、2002级、2003级学生毕业技能考核(OSCE,平均分分别为74.11分、78.16分、78.49分)进行分析,结果为成绩逐年提高,可见本专业临床技能培养不断进步。

3 学生英语水平较高

2004-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超过425分均在90%以上,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分别为96%、96.1%、92.27%、95.5%,说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是较高的。

4 学生综合素质好

大力建设特色专业,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7%,本科生一次就业率99.35%,在广东省医学院校名列前茅;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参加第六、七、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2项;第七、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分别获二等奖各1项。

5 毕业生社会评价高

为全面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对近三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27所医院,185名毕业生,结果表明,学校办学质量受到好评,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玉光,廖烈庆,陈俊辉,等.改革创新 努力实施医学”精品”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1-2.

[2] 杨棉华.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适应现代医学科学观的新型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7):30-32.

[3] 许杰州,施楚君,梅维等.临床技能的网络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3-4.

[4] 杨棉华,何萍,许杰州等.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体系 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

82-84.

[5] 蔡绍先,杨棉华,林若薇等.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741-742.

Exploit the Advantag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uilding up Distinctive Clinical Education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distinctive clin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ZHENG Shao-yanHUANG Dong-yangYANG Mian-huaQIU Xiu-huaLUO Tian-rongGU Jiang

篇(2)

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某些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同时,学会与人、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培养与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今后与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并且能了解社区护理的的特点,为使以后走向社区打下基础。

2 教学对象与教学安排:

三年制统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时9周,周学时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1:1。

3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4 教学方法:

4.1 理论性强的章节如绪论、护理程序、职业防护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要点,配以一些实况录像资料.,如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运用过程录像。

4.2 人际沟通理论与技巧采用设置情景案例,在学生讨论和表演中教师道出或总结出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留下情景案例作业做思考,学生实习课上练习。

4.3 常用护理技术课堂实习很重要,采用学生先自学再看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示教,示教中引进涉及到操作的理论知识,示教完毕学生立即进入练习。

5 体会与讨论:

篇(3)

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某些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同时,学会与人、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培养与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今后与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并且能了解社区护理的的特点,为使以后走向社区打下基础。

2 教学对象与教学安排:

三年制统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时9周,周学时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1:1。

3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4 教学方法:

4.1 理论性强的章节如绪论、护理程序、职业防护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要点,配以一些实况录像资料.,如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运用过程录像。

4.2 人际沟通理论与技巧采用设置情景案例,在学生讨论和表演中教师道出或总结出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留下情景案例作业做思考,学生实习课上练习。

4.3 常用护理技术课堂实习很重要,采用学生先自学再看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示教,示教中引进涉及到操作的理论知识,示教完毕学生立即进入练习。

5 体会与讨论:

篇(4)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重组DNA技术、杂交瘤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及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相继问世都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发明,更使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生物技术应用学科为主,结合理、工、医、生物等其他相关基础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医学院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条件赋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特色,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

 

临床检验见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走向临床一线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各级医院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察。而各项临床检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等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的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时,除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外,还应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及检验结果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最终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检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经过几轮的临床检验见习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证明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见习计划、目的明确,实行规范化管理

 

教研室设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临床检验见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见习计划,落实专业带教教师,联系见习医院,确认临床带教教师,沟通见习内容等。开课前首先让学生明确见习目的,了解见习内容、安排及临床科室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见习计划进行见习,严格遵守医院及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见习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带教老师全程参与,帮助学生从提高临床兴趣逐步过渡到真正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阶段,了解检验工作性质、临床检验工作流程等;第二阶段,根据理论课程的讲授进度,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参与实践,增加其临床思维能力及接触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职业道德

 

见习是高等学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专业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的开始尝试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技术上过硬,思想作风上更要过硬。要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没有出校门、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作风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在见习的过程中带教注重强调组织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通过见习过程的耳濡目染,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临床检验是一项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还要求检验人员谨慎细心,注重每个细节,检验结果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今后的学习道路任重而路远,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为将来胜任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专业教师和临床检验师共同带教,提高学习效率

 

见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活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专业教师对见习内容及学生最为了解,在参与带教时,可结合课堂教学,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式或设问式讲解,而临床带教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可以通过临床实例,生动讲述各种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弥补了专业教师无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的检验技术仪器不熟悉,难以生动深入传授知识的不足。学生通过临床检验见习,在教师辅导下获得感性认识,验证深化了理论知识,获取课堂上难以体现的临床知识。同时临床全新的氛围和应用性极强的实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还可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作用,见习生与实习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无代沟,交流容易,既能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也能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

 

四、注重反馈总结,提高见习效果

 

通过见习结束后学生撰写的总结报告,对已开展了临床检验见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认同率高达98%以上,35%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对见习学到的知识加以扩展,提出新思路。同时,部分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见习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安排更灵活,增加实际动手训练;带教老师是否能够更详细地介绍更多检验新技术、进展等。可见临床检验见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篇(5)

一、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产生的背景

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在此背景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了教学竞赛项目。从2012年开始,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唯一的竞赛项目,连续5年入选校级年度学科竞赛项目,并得到重点资助。

二、临床实践技能教学现状

1.实习效率底下。目前兽医学生实习模式以各个科室轮转为主,但是目前实习实践相对较短,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2]。另外,由于动物医院和宠物医院缺少专门的实习带队教师,而医院的专职医生忙于接诊,能花在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时间非常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效果。

2.学生主动学习性差。目前国内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大多安排在其最后一个学年,受到学生考研和求职的影响较大,学生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考研复习或参加各种招聘和面试中,无法集中精力参与临床实习。且随着兽医诊疗大环境的影响,减少了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

3.重理论讲授,轻技能操作。现阶段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评价仍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难以有效跟踪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在“分数决定一切”的作用下,教师往往在理论教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实践教学往往不够重视,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所暴露的问题

竞赛的组织、培训等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及学院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参与者,发现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惠及学生人数有限。每年在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前,都会组织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而且确实对参赛选手的临床技能提高有帮助,但是对于其他未参赛的同学而言则没有任何帮助。竞赛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赛前培训变成了对参赛选手的额外教学,这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2.参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条件的限制,每次大赛仅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参赛要求,所以在很多班级出现了“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参赛名单。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相互的配合不熟练,直接影响了竞赛效果。并且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忙于学习等其他事情,不能参加比赛。因此,如果吸引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教师缺乏积极性。由于竞赛经费有限,所以培训教师的培训费很少,致使教师缺乏积极性。这不但会影响到竞赛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竞赛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举办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需要学校及学院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但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致使在其他部门的老师缺乏积极性,也直接影响了竞赛的成功举办。

三、改革方案及实施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在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的现状,并与学校及学院的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从制度和经费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1.完善竞赛的相关制度。通过与学院和学校的沟通,将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定为每年一度的常规赛事,教务处和?W院每年准备专门的经费预算。因为已变成常规赛事,所以学生对《兽医外科手术学》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此外,因为已变成常规赛事,所以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所以也促使教师将更好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使全体学生收益。

2.改革选拔方式,吸引优秀学生参赛。在学生培训方面,改变过去只有少部分学生收益的弊端,把全体学生均作为参赛候选人,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各人情况进行自由组队,每队四人,在班级内部进行技能比拼。每班选拔2只队伍进入最后的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对每只参赛队伍均有一定的奖励,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定奖学金、就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临床技能,而且能吸引优秀学生参赛,从而扩大竞赛影响,提高竞赛成绩。

3.完善教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把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纳入实践教学的工作中,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教师的考核挂钩。并且对于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并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优秀教师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因此,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到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中。

四、技能大赛对临床实践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规范化操作。在实践教学中,由于不同的任课教师操作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参加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以及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任课教师制定了相对统一的操作标准。并且根据此操作标准,进行教学和技能大赛培训工作,纠正了任课教师以往的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了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的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通过竞赛,使学生了解熟练的操作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临床实践中。

篇(6)

一、合理调整实验内容

首先,教师要根据选课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实验内容,将原来教学内容中的血液一般检查以及脱落细胞检验等内容保留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仪器操作内容,将凝血性疾病和出血检查等划分到血液学检验内容中,将胃液检验等内容删掉,这样才能充分地突出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内容的重点,使其不会和其他课程的内容出现重复现象,从而增加其内容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1]。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必须要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一些特异性较差以及灵敏度较低的检验方法删除,选择使用一些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检验方法。以尿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为例,以前在实验教学中,往往选用胶乳凝集抑制法进行操作,而现在应该选择胶体金免疫检测法。由于当前许多临床上的仪器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验教学内容中,要增加血液粘度仪以及白细胞分析仪等仪器操作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得实验内容更加接近临床实际,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临床知识。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开展探究式教学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并能够有效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探究精神。例如,在开展红细胞计数这一章节的实验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红细胞计数的方法以及基本原理,然后再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如何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红细胞计数结果,哪些因素会对计数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怎样才能合理地处理两次结果误差较大的现象等[2]。而每个学习小组讨论结束以后,可以由小组长进行总结发言,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公布出去。在所有小组长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情况、各个小组的结论与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其中存在不足,以及改正的方法,并且要表扬以及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优点,之后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PBL教学法等。

2.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学校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仪器设备资源,建立一个开放型实验室,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与到各种科研活动中[3]。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在参与了大量的科研实验后,可有效巩固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提高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其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并且能有效培养其整体的科研素质,提升其全方面的能力,而这一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将来的就业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使其能够研、学与产等多方面进行发展,从而为其将来的临床以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开展现场情景实验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传统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往往是应用验证性的实验法,所选取的实验大多数都是基础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进行操作,这样不但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影响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4]。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带领学生们开展现场情境实验教学,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临床的操作情境,能够将实验室教学与临床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4.举办检验技术比赛

通过学生在学校实验室的操作是远远无法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其所学知识的,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实验的机会,可以开展实验技能比赛,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篇(7)

1982-1985年,先后有八所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始了该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从1986-2003年,平均每年增加1-2所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1]。而2003年后,一些中专升格为应用技术专科,又升格为本科。国内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快速增加,每年约6-8所。到2011年,至少已有100余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并出现综合大学直接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情况(如兰州大学)。在国内医药类开设的专业中,仅次于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位居第三。若按平均50名/年/校的规模计算,每年培养近5000名医学检验本科生。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

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转换。

由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本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强调培养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具有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能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2],因此,从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前期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临床课,不少五年制院校还有临床实习环节;专业课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技术相关内容越来越淡化(也与临床检验日益试剂化、仪器化、自动化相关),而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临床相关内容越来越多;部分专业课教材体系也按临床医学的有关器官系统疾病体系编写等。

为适应新专业目录的要求,首先,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因此,应按照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的认为只需将有关临床课(仅约一学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据新人才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必须开设或加强。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多数院校实行菜单式课程组合的现状下,怎样得到其他教学单位的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获得所需的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置?

其次,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按新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较大的改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是基础(目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背景的师资同时并存),是新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学内容上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较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

3.配套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路转换。

现有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以早期开设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教师为主,应该说是主要适应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并且过多强调各专业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重复介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及专业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对医学检验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

怎样建设与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匹配的专业课教材,是新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专业课实验教材已有按技术为主线进行编写[3],也符合教育部关于实验课程独立开设,自成体系要求的改革。专业理论课教材编写是沿用原器官系统疾病体系,还是借鉴国外相关专著按技术及检测物理化、生物学特性为主线进行编写?怎样合理处理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及临床知识与检验技术的关系及比例?怎样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教材一体化设计、立体化建设,加强技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56-02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分析和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该课程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课程的需要,我们组织全国十几所高职院校共同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为1:1(30/30),为配合该课程理论教学,我们临床教研室积极申报了校级教研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光盘)制作。从而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整体思路

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可分四部分:临床诊断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每一部分内容要求从兽医临床实际出发,有选择的进行项目筛选,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要求;每一项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标准规范;配音语言简练准确;设备仪器使用要求先进实用,代表当代兽医临床诊疗水平和发展趋势;实验动物要求全面(马、牛、猪、羊、犬、猫),根据情况所有内容每种动物都应做一次,以利于实践教学需要;所有操作人员都要穿戴整齐,老师和学生穿白大褂;录像环境要求美观、整洁。努力使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制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的为兽医临床和教学服务。

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具体内容

(一)临床诊断技术部分

各项临床诊断技术按照本课程计划要求,将各项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内容在不同动物身上按照要求操作一遍,进行实时录像。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部分

以上五种实验室检验技术打破以往学生在实验室靠手工操作模式,考虑到实际临床需要,除少数项目外,一律采用实验室仪器操作,如血球自动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以便与临床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进入动物医院工作。

(三)影像学检查技术部分

影像学检查所有内容均在我校动物医院进行。

(四)临床诊疗技术部分

每一个临床诊疗技术操作项目整个过程要求内容完整、操作到位。

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后期制作及刻录光盘

篇(9)

动物医学专业要求学生以成为兽医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是具有在兽医医疗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等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检验检疫疫病防控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1]而临床教学正是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动物医学专业是吉林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近年来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如何通过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进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达到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各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理论与实验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体系不规范和临床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等几方面问题[2-3]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现阶段学生的临床医疗虽然能够达到100%集中实习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学院临床教学动物医院规模小病例数相对较少临床医师数量少等一系列原因无法保障学生的临床医疗实践的需求而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由于距离管理经费和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接纳大批学生进行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践因此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管理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相关对策

2.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要要培养合格的兽医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动物保护与福利的相关理论知识等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疫病与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防控技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技术兽药使用技术等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制定了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实验和临床实习2个部分主要临床兽医学专业教育课实验包括动物尸体剖检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影像诊断技术及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实验等可以看出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临床类课程要求的实验学时比例增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诊断能力实验教学学时占临床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在实习实践环节增加了临床兽医全科训练和临床兽医大实验临床实习要求必须在动物医院或大型动物饲养场的兽医部门完成主要集中于校内或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从而达到培养兽医师的目标

2.2加大建设力度

校内临床教学的动物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为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学校和学院应积极建设校内临床教学医院努力按照建成面积不小于1000m3至少配备10人以上的专职执业兽医师具备候诊诊疗处置化验检验取药手术等功能诊疗设施齐全设有动物住院部年门诊病例数与在校生数之比达到50颐1以上的临床教学医院的目标完善临床教学医院的规模设备和部门设置从而达到满足学生临床实验实习实践的需求符合兽医师的培养目标同时努力争取达到国内一流教学医院的标准面向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求集动物医疗动物福利等教研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基地在硬件设施上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现代化的操作和诊疗技术是首要条件曰在管理机制上参照医院企业管理模式和国外动物医院的管理模式结合校内临床教学医院自身特色是必经之路

2.3改革教学模式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5年制本科教学采用野2+2+1冶的教学模式[4]根据这一教学模式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的临床教学特点梳理临床实验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各类课程的具体要求采取野先理论后实验再临床冶的三段培养模式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利用实时病例合理利用临床教学动物医院的教学条件针对门诊病例对学生进行现场实时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认症辩证的能力确立动物医学专业特色的校内校外实践方式一是校内实践通过确立实习制度和导师制度带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临床的常规技术训练课程实验综合大实验和医疗轮训等要求学生要在临床专业教师和执业兽医的指导下在动物医院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或答辩二是校外实践即集中时间安排学生分批到校外合作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和专业实习实践如动物疾控中心动物医院大型饲养场的兽医部门等进行疫病检测与防控医疗综合实习等实习完成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实习合格证明及反馈意见核算相应学分

2.4加强临床教师技能培训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议学校提供足够的职位保证临床教学团队的稳定和科学发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临床教学先进的高校或动物医院进修学习不断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完善临床教师的技术能力提高临床教师和兽医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考评体系学院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冶或野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大赛冶曰临床兽医学系的新进青年教师需在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医疗实习轮转3个月以上方可参与其他教学活动学院层面上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先进的动物医院兽药研发和动物疫病防控等部门的生产一线上进行实践锻炼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郝景锋李国江张秀峰等.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兽医杂志201551渊5院105-107.

[2]武军元.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渊3院322-333.

篇(10)

总的来说,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是它的特殊性,不能把人作为实验动物,只有在保护人类健康和遵守道德的前提下对人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医学中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可能全部用实验方法来完成,而必须借助它的应用部分一一临床医学,在应用中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进行研究这就是临床医学与一般技术科学的不同之处,具有很强的基础科学性质。

二、临床科技才能的培养和提高

临床医学的基础科学特性,决定了临床医学在医学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临床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科技才能的提高必、须强化临床医学的基础科学作用,加强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使业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人类疾病与健康研究中的作用,巩固、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经验,提高临床研究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他们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结合我院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岗前培训,特别是临床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凡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前都要进行5年的轮转学习,即卩2年的二级学科轮转(包括半年外语强化训练),3年的定科专有关理论授课及基本技能辅导,最后经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固定科室及专业对不合格者要缺什么,补什么,直到合格为止.

2.对参加工作10年以内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要在上级医师的监督和指导下,通过负责制、轮转制、总住院医师制,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在临床第一线刻苦磨练;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给他们配以助手,亲自指导和培养,不断提高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有计划地选送业务技术骨干到上级医疗单位或国外进修深造,必要时组织相关专业配套成组进修,以利于学科结构培养和配套引进先进技术及经验,形成科研优势.

篇(11)

我院现有在岗职工447名,其中临床卫生技术人员357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0%,行政后勤管理人员90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0%。在临床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疗专业有140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9.5%;影像、检验、药剂等医技人员65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8.2%;护理专业人员有152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42.3%(见表1)。表1显示,各类人员所占比例结构基本上趋于合理。

1、临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全院在岗临床卫生技术人员共357人,其中,无博士学历人员;硕士学历28人,占临床卫技人员总数的7.8%;本科学历122人,占临床卫技人员总数的34.2%;大专学历134人,占临床卫技人员总数的37.5%;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73人,占临床卫技人员总数的20.5%(见表2)。上述表明,硕士以上高层次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最低,博士学历人员缺乏。

2、临床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临床卫生技术人员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7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4.8%;中级职称79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22.1%;初级职称152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42.6%;未定职称109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0.5%(见表3)。从结构比例看,副高以上的人员太少,在卫技人员总数中比例低;未定职称的人员太多,在卫技人员总数中比例偏高。

表3 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构成

3、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构成情况

临床卫生技术人员中,25岁以下有111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1%;26―35岁有100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28%;36―45岁有69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9%;45岁以上有77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22%(见表4)。上述表明35岁以下青年卫技人员占总数的59%,而45岁以上卫技人员占22%,可以看出,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4、临床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年龄构成情况

在卫生技术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中级职称有2人,占2.6%,副高以上职称职0人;31―40岁,中级职称有28人,占35.4%,副高以上职称1人,占5.9%;41―50岁,中级职称有32人,占40.5%,副高以上职称6人,占35.3%;51岁以上,中级职称有17人,占21.5%,副高以上职称10人,占58.8%(表5)。由此可以看出,临床卫技人员中,中级职称和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年龄结构比较老化。

二、讨论

通过对我院临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作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临床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有待于再提高

与2007年相比,我院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有了一定的提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4.3%增高到7.8%,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无明显变化,大专学历人员比例由42.3%降低为37.5%,中专学历人员比例由44.1%降低为20.5%。但不同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差别比较大,临床医疗专业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1.4%,大专以下学历占20%,硕士研究生仅占18.6%(外科专业无研究生学历人员),无博士研究生学历;临床护理专业以大专以下学历为主,大、中专学历分别占59%和37%,本科学历仅占4%,无研究生学历;临床医技各专业以大专以下学历为主,占62%,硕士研究生仅占3%,药剂、检验专业无研究生学历人员。

2、高职称卫生技术人员偏少,且年龄偏老和分布欠合理

在临床卫生技术人员中,临床医疗专业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人员和未定级人员比例为1:14:37:39:49,正高职称医师严重缺乏,临床卫生技术人员中仅中医专业1人为正主任医师,临床内、外、妇科等重点科室和学科均无正主任医师。康复、口腔、检验、护理等专业无副高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副高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年龄主要在51岁以上,且近一半人员已接近退休年龄。

3、临床卫技人员过于年轻,工作时间短且暂无专业技术职称

临床卫技人员共357人,平均年龄34岁。35岁以下211名,占59%,他们分布在临床各个不同专业和科室,以医疗专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42.7%,其中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室是急诊室(平均27岁)、内科综合病区和心脑血管病区(平均29岁)。三年以下工龄的临床卫技人员有159人,占总人数的44.5%,以医疗专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45.3%。因新参加工作等原因暂未取得专业人员执业证书和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有109人,占临床卫技人员总数的30.5%,以医疗专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46.8%。

三、建议与对策

临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我院要坚持走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之路,在制定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时,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明确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制定出院、科二级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力争经过3―5年,使我院临床卫生技术队伍人员结构更加合理,整体学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针对我院临床专业技术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建立人才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发掘青年人才,加快青年人成才的速度,提升临床各专业的技术力量。采取不同措施,加快培养出我院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促使我院学科带头人能在本专业领域的业务技术、科研成果、学术水平达到本区、本市或国家级先进水平。

2、营造重视和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加强对我院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利用不同会议、院刊、网站或媒体,对医院各科骨干或人才的先进事迹、成才经历和经验等进行宣传,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对专业技术人才给予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

二是要健全医院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或制定我院人才引进、使用、培养等各项制度和规定,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促进年轻人早日成才提供政策保证。

三是要增强中层以上干部的责任,全院中层以上干部、特别是院领导要树立人才是生产力第一要素、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有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尽快把医院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四是要加大对各种人才的情感投入,采取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表彰会、走访慰问等不同形式,经常与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交心谈心,了解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动向,主动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工资奖金、住房、亲属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上予以帮助,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五是要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对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不拘一格地选拔到相应岗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和重奖,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3、采取多种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