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0:43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1)

关键词:

制药公司;融资风险;融资风险

管理融资是企业资本的起源渠道,是后续完全投资举动、管理活动等根本基础,企业征集到资本,才可以顺利开展各个活动,企业完成利润目的。可是,市场经济变幻莫测,只要与企业融资有关的条目产生转变,给企业带来的融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医药制造业现阶段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人民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及人民的关注,而作为健康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也备受国家的关注。任意的融资活动均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在融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将会面对许许多多对企业危害的问题,尤其是自近年以来金融紧控局势下,当前融资危害可以说存在于各种制药业中。制药业的融资危害主要是指因为各种不确定要素的影响使其在融资过程当中碰到的,根据多年的融资体验及融资风险重要的有:该国经济政策所致使的融资危机;融资危机制药业的管理不稳定性对外界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对比较大,是以制药业除对国家产业战略、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外,国家经济制度调控,行业竞争形式的加剧,也将增加制药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影响制药业的经营管理及其发展;管理水平底下所致使的融资危机经营水平低下,制药业无论是举行迂回融资,还是直接融资,还是会面对许多融资困难,融资危害往往很大。信用危机在融资风险中小企业信贷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融资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方法。

一、融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融资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融资,在狭义上,它是一个企业的资本收集活动。也就是说公司依据本身的生产管理状态、资本具有的状态,和公司将来谋划成长的趋向,经过科学的展望和计划,选取必然的方法形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并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理财行为。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即货币基金的融资,通过各种方式的融资市场各方筹集或贷款资金。融资也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消费。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体,从最后贷款人到最后贷款人,如企业对银行,信托公司和其他融资行为。融资风险概念。完工风险是指活动在没办法竣工、展期完工或有竣工后没办法达到想要的运转程序而带来的危害。名目中的竣工危害存在于名目建造阶段和生产阶段中,它是名目融资中的重要中枢危害之一。名目中竣工危害对项目公司来讲意味着息金付出的增长、贷款了偿限期的延长和墟市时机错过。信用风险名目的融资所面对的一种信誉危机是指名目全部有关的介入方不能实行协定职守和任务从而出现的危害。作为银行提供贷款,赞助商也关注可靠,真实,专业能力强和信用好的参与方。生产风险是一个通用术语,它在辨别生产阶段和操作阶段过程中,资本储备,原材料,电力,生产和管理,劳动力的地位及其它组成部分的存在。它是名目融资中的另一个重要中枢危机。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源风险、能源、原材料供应风险、技术危机、经营管理危机等。市场风险便是指在一定经济程度下是不是按照原来维护产品质量和产量,和产物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振动所带来的各类危机。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需求、竞争,这三种危机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金融风险是项目中的金融危机重要表现在融资中的利率危机。工程的发起人与贷款人务必当真对难以把持的金融市场上能够呈现的种种转变加以仔细分析和展望,如利率上升、通货膨胀、汇率振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向等,这些要素都会引起其名目的金融危机。政治风险名项目的政事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种:一种是该国风险,如借款人住址的国家政治体制的解体,对名目的产物共同抵抗、执行禁运、中止了偿的债务等;第二种是该国政事经济政策稳定性的危机,比如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调动,税收轨制的变动,外汇治理法规的变动等。要承担政治危机,在任意的外国融资,借款人和贷款人应确保,政治危机的名称可以涉及到每个阶段的名称中。环境保护危害便是指认为知足其环保律例请求从而增添的新资本进入或有唆使名目停产等等的危机。伴随着大众人愈来愈多的重视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许多国家已经发出越来越严重的法律和法规来控制废物,有害物质,辐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例如"污染者承当环境债务”的规定仍旧慢慢的遍及承受。所以,也应该更加注重名目的融资期内有可能出现的任意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危机。

2.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或小我经过下降危机的悲观成果的计划经过,通过危机的辨别、危机的评估、风险评价,并且在此选取的基础上优化组合许许多多的危机管理技巧,因此对危机施有效节制和妥善处理风险避免致使亏损的严重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本钱得益最大的平安保证的一种经营。

2.1风险辨别。风险辨别便是指在危险变乱发生前,人们经过行使种种方式的体系。从而持续的了解所面对的许许多多的危机和阐发风险变乱中发生的潜伏的缘由等。此外,风险识别还包括感知风险和风险分析感知风险即懂得客观存在的许许多多的危机,是风险辨别的根本的底子,凡是只有经过感知风险,才可以进一步在此风险的基础上举行剖析,探求致使危机变乱产生的各个前提要素,来制定危机急切的处置计划,从而进行危机管理计划办事。分析风险便是剖析了解引发危机变动的许许多多的要素,它是风险辨别的重要环节,亦然也重中之重。

2.2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简介。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利君制药”)是在1999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千余名。主要经营新型制剂、医药原料和高质保健品,是中国驰名商标“利君沙、派奇”等系列利君药的生产基地和运营中心,曾连续3年荣获“中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公司前身西安制药厂,1938年创建于陕甘宁边区,、两代领袖曾为企业亲笔题词。1998年成立利君集团、1999年经过股份制改造成立利君制药,2005年实现香港主板上市,2006年改组成为外商独资企业,2007年成功并购全国著名的高成长性输液企业石家庄四药。2014年10月,公司全资控股股东利君国际与联合投资集团完成股权转让,联合投资集团正式收购利君制药,并成为利君制药全资控股股东。目前,利君制药已经成为全新机制下的市场化企业,成功构建了“品牌支撑、资本支持,以药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新格局。

二、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的融资风险及分析

1.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的融资风险。

1.1信用风险。银行贷款以按揭为基础,以抵押为基础的固定资产、存货等有形资产。但医药行业主要是依托新的技能和方式缔造更多的价位,这些技能方式被列为无形资产。与其他行业企业比拟,生物科技企业的有形财富相对于较少,专利技能为主的无形财富占总财富中的比重比例较高,然而因为银行缺少相关专业的学问和技能,难以对专利及其核心技能等无形财富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从而制药业在经常典质贷款方法融资等各方处于不利的境地。

1.2生产风险。生产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并直接表现在制药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生产风险又不同于其筹资风险,但又能影响其筹资风险。在此如果企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谈不上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还可能导致制药业丧失偿债能力。

1.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是企业在生产谋划活动过程当中自己所固有的危机从而直接表示在制药业息税前利润的不肯定性等要素。经营危机和征集危机不相同,但是他又可以影响其征集危机。在此若是企业遇到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致使管理不善,业务利润不足以支出利息费用,则不但谈不上运用财政杠杆作用,并且还可以致使制药业亏损偿债实力。

2.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风险的分析。

2.1内因分析。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正处于制药大规模产业化的萌芽阶段估计在2020年后将会进入迅速的成长期间,而且渐渐迟缓的成为世界中各种经济的核心工业之一。因为中国经济连续迅速成长和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重,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成长的黄金期。作为资本和技能密集型企业,融资难题是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国受资本市场成长落后的影响生物医药业上市公司资本来历较为单调,自有资金不足,直接融资实力差,限制了企业的成长。

2.2外因分析。经营风险便是当企业选择债权人与欠债融资一起时,因为财政杠杆对债权人的利润的扩大性功用,从而使得债权人利润的振动性可能会更大,因而担当的必定危机将大于管理期间的危机,其差额就是之前的筹资风险。制药业若是管理不善,致使业务利润不足以付出息金等费用,不仅使债权人利润成为虚无,而且还要用股本付出息金,更惨重时就会使企业亏损偿债实力,最后就会被迫宣告破产。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债务本金和利息通常需要支付现金。因此,即使企业的利润情况是非常好的。但是,无论按照合同约定,合同签订的书面规定,偿还本金和利息,还取决于制药行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在充分和时间,以及资产的整体流动性等,流动性的资产,以反映基本的偿债能力,现金流入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制药行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贷政策过于广泛,不充分或及时实现预期现金流,而支付到期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将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在制药企业这也可以为了防止破产清算资产,但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它的现金流的能力是最强的,流动性也是最弱的固定资产。

三、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风险管理方法

1.融资成本的估算。融资本钱的目标之所以是用融资本钱率来表示: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融资成本是资本成本,也是一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重点分析对象。可是从当代财务管理概念中来讲,这如此剖析和评估并不能完整满意现代搭理的需要,可是利君制药业是从合理的档次意义上来考虑融资的其余几个有关系的本钱。首先就是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在企业内部融资方面,一般是“自由”的使用,它是不实际的,支付的融资成本(这里主要是指金融成本)。但是,如果获得了各种投资或资本的平均收益,内部融资的留存收益也应在使用后得到相应的补偿,这和其余的融资方法该当无有什么区别的,可是有差别的仅仅是内源融资不需求对外辅助,和其他融资方式必须支付给外部的保留盈余为代表的一种企业融资成本应该是普通股的利润率,它不具有融资成本。2.风险预警指示的设计。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在一个简单、实用的标准中,便于计算和获取指标,直观的预警指标和相应的预警输出模式选择,注意成本和效益的考虑。融资危机预警机制是全面财政预警体制的紧要组成部分,经过对企业融资危机预警的观念、特征及功能矩形阐明了,剖析了企业融资的近况,建立企业融资危机预警体系,研究了预警系统中目标体系。融资危机预警体制的建成有利于企业改良融资布局,完美财务管理,做出合理的计划方案。

四、结语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会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但风险始终与危机共同存在,只要能抓住机遇,合理规避风险,便能为自己创造发展机会。企业通常就是利用融资方式来扩大其发展经营规模,但是融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融资的合理管理,规范资本的运营,及时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能够经过差别的融资方法变更权利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比例改动企业资源布局,另一方面,企业在拟定融资计划时也要思考自己资本布局,选择最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自身价值。融资方式与资本结构相互影响,是企业财务系统中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参考文献:

[1]邢夏芳;我国医药行业融资风险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2)

金融犯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包还在经济犯罪之中的一类犯罪的总称。对于金融犯罪,有的称"危害金融犯罪",有的称"侵犯金融管理制度的犯罪",但是"金融犯罪"这一称谓在实践中得到最大认同,主要是因为这类犯罪涉及金融领域,且所有的犯罪行为指向的社会关系均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和管理秩序。金融犯罪是指发生在金融业务活动领域中的,违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危害国家有关货币、银行、信贷、票据、外汇、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管理制度,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1](p2)金融犯罪概念的界定是研究金融犯罪相关问题的基础,要解决金融犯罪的范围问题,更需进一步界定金融犯罪的内涵和外延。

一、金融犯罪的内涵

金融犯罪的内涵即金融犯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本质。有学者认为,这种本质应该从其危害实质和行为特点去寻找。[2](p16)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

首先,金融犯罪的危害实质即金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金融犯罪侵害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这已成为理论界的通论。金融犯罪都是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但是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并不一定都是金融犯罪。有些侵犯财产犯罪的对象是以金融机构或其他与金融有关的对象,如:抢劫银行金库、盗窃银行现金、劫持银行押钞车等,但这类犯罪并不是金融犯罪。这就涉及到如何区分金融犯罪与财产犯罪,关键看两点:其一,看行为是否发生在金融业务活动中,行为是否表现为非法的金融活动;其二,看行为侵犯的是否为金融管理秩序或是否主要是金融管理秩序。[3](p15)由此可见,抢劫银行金库、盗窃银行现金、劫持银行押钞车等犯罪,虽然也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但是其更多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后者是主要的,因此这类犯罪仍是传统型的财产性犯罪。

其次,金融犯罪行为方式,虽具有多样性,但可以根据立法从本质上进行概括。根据刑事立法,可以看出,金融犯罪是以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的行为方式来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的,因此,金融犯罪的行为本质是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这里"违法"是指违反货币、贷款、结算、证券、外汇、保险等金融管理法规,此处的金融管理法规是广义的,不仅包括有关金融法律还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中有关金融管理的内容。[2](p17)这里的"相关活动"仅指与金融业务活动相关的活动,不包括与金融管理相关的活动。[2](p18)简言之,金融犯罪的行为特征为非法的金融活动,也是其与其他经济犯罪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如: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是金融犯罪;但是与他人签订虚假的经济合同骗取对方货物或贷款的犯罪属于经济犯罪但不属于金融犯罪。

基于上述分析,金融犯罪的内涵应包括三点:其一,金融犯罪是发生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的犯罪;其二,金融犯罪是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的非法金融活动;其三,金融犯罪是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3](p17)

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相关活动,危害金融管理秩序是金融犯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本质,这里"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与"危害金融管理秩序"是紧密联系的,是因与果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是因,"危害金融管理秩序"是果。从哲学上讲,作为一种结果可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就金融犯罪而言,只有"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这一原因,造成"危害金融管理秩序"这一结果,才能成立。如果因其他原因造成危害金融管理秩序,就不能称其为金融犯罪。[2](p19)若行为危害了金融管理秩序,但没有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相关活动的特征,那就不是金融犯罪,如下几种:

(1)抢劫、盗窃银行的犯罪行为。

(2)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

(3)违法从事金融管理活动的犯罪行为。金融管理活动与金融业务活动是两种对应的活动。在金融管理活动中,违法从事金融管理活动自然也危害了金融管理秩序,因此而构成犯罪的,因其行为不具有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相关活动的特征,所以不是金融犯罪,而是渎职犯罪,如: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2](p19)

二、金融犯罪的外延

有关金融犯罪的范围,从现有的规定来看,主要集中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中。第四节有:括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违法运用资金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逃汇罪,洗钱罪,共计29个罪名。第五节有: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共计8个罪名。总共37个罪名。在明确金融犯罪的外延时,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犯罪是否为金融犯罪。

我国刑法分则是按照同类客体的不同来划分犯罪的,并以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排列顺序,将400多条犯罪划分为十章。由于第三章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条文较多,所以对第三章和第六章采取了章节制,节的划分也是按照"次层次"的同类客体的不同来划分的,节与节之间的"次层次"的同类客体都是不同的,每一节的排序仍然是按照社会危害性大小进行。那么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金融犯罪位于第三章第四节,金融诈骗罪位于第三章第五节,那么金融犯罪和金融诈骗罪所侵犯的"次层次"的同类客体应该是不同的,金融诈骗罪不属于金融犯罪的范围。笔者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理由:金融诈骗罪与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其实都是金融管理秩序,立法者将金融诈骗罪单独成节做法的依据在于金融诈骗罪手段的特殊性,为了突出打击金融诈骗罪,这只是立法技术上的一个问题。至于立法者对金融犯罪的划分中将金融诈骗罪独立成节的做法是否合理,这是另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是存在争议的。笔者认为,将金融诈骗罪纳入第四节金融犯罪更为合理,有利于维护犯罪划分标准的协调和统一。

另外,金融诈骗犯罪虽也是诈骗犯罪,但与其他诈骗犯罪不同的是,这些犯罪是以违法的金融活动为手段进行的。金融诈骗具有"从事违法金融活动或其相关的活动"与"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特征,应属金融犯罪。当然,金融诈骗罪除了危害金融管理秩序之外,其还会对他人的财产权利造成侵害,但是对金融管理秩序的危害是主要的,因此金融诈骗犯罪也应归入金融犯罪的范围。

第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中的第183-185条规定的犯罪是否为金融犯罪。

刑法分则第183-185条涉及到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的归属问题。有人认为,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符合了金融犯罪的定义,即发生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的,违法金融管理法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依照刑法也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同时第183-185条既然规定在金融犯罪这一节中,按照体系解释,理应属于金融犯罪范围。

笔者不赞同上述观点。主要是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犯罪的性质理应由犯罪的主要客体来决定。[1](p6)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害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害了公司、企业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而且后者更重要,因此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应是普通职务犯罪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第183-185条在此仅是注意性规定,其不同于法律拟制,其在此处仅起提示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性规定是体系解释的例外。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刑法》第183-185条处于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就误将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侵害的主要客体认定为金融管理秩序,进而误将金融领域中的贪污、贿赂犯罪归入金融犯罪。

第三,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之外涉及金融的犯罪,可否归入金融犯罪。

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之外涉及金融的犯罪也很多,如走私假币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等,这些犯罪的共同特征在于一定程度上也危害或危及金融管理秩序,但法律规定按照相关的犯罪定罪处罚,而不按金融犯罪定罪处罚。主要是因为,在立法者看来走私假币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海关管理秩序,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秩序,还是那句话:犯罪的性质有其所侵害的主要客体来决定,对于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立法者所关注的主要客体为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之外涉及金融的犯罪,如果立法上已将他们归入其他类似犯罪,就不应该归入金融犯罪。[2](p2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金融犯罪范围的把握,较重要的是对于金融犯罪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仅仅抓住"违法从事金融活动或相关活动,危害金融管理秩序"这一本质特征。在这一问题上,需要谨记犯罪性质是有犯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来决定的。另外,需结合金融犯罪的本质特征对金融犯罪的外延进行筛选,并不是说位于金融犯罪和金融诈骗罪这两节中的所有犯罪都可以纳入金融犯罪范围。

参考文献:

[1]刘宪权.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3)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般在20%至30%之间,即使像日本这样典型的出口大国,其外贸依存度也不过是20%左右。2003年全世界外贸依存度平均是45%,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逼近80%。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上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197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外贸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使得200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70%。从2000年以来,中国外贸平均增速26.7%,比GDP增长高出16个百分点。据测算,美国经济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下降1.3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4)

金融危机是金融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Disruption),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到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到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1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1: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5)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仅是在我国还是在欧洲等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相当的重要的,因为在一个法治社会,知识产权是作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以提高核心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它所表现出来的事个人后者是集体在某个领域里面创造出来的专有权,所以知识产权是一个无形的财产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的完整就会很好的体现出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程度,因为知识产权在现代贸易中有着主导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不仅是要受到自己国家的法律保护,也会受到国际法的保护,因为知识产权需要一个系统,它有着公众的影响力,所以知识产权是应该国际化的。

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是许多国家必不可少的,这些国家还特意的签订了一些国际法以确保知识产权的要说到相应的保护。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做到很完善的,特别是对自己国家的专利和商标法,约定了几项基本原则:国名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独立性原则。还有许多的原则是确保国民、企业在贸易中受到保护。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是受到重视的。因为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变和知识产权的日益完善,商业秘密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所以,许多的国家就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但是欧盟国家对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不一致使得商业秘密保护一时得不到完善的保护,所以就以TRIPS协议和其他的国际条约规定商业秘密保护的最低标准。

二、新贸易保护

随着金融危机的减退,我们就应在分析自次的危机后总结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问题,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新贸易保护,综合其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

在金融危机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么这个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就损失的很严重,就应该相应的提高该国家的竞争力。同时,也要适当的控制经济的走势,因为货币的贬值起到了促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在金融危机中,许多的企业和国家都对银行进行借款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但是就是这种情况也出现了不少的银行危机,造成了许多的银行被收购、接管、倒闭,轻一点的情况就是银行出现坏账,贷款能力的减弱,无法贷款等情况。使得国际资本大量的撤离,国内生产、企业流通的不到充足的资金。而这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的损失,使企业人员大量的失业,购买力下降,社会的经济能力也同时下降,进口和出口也是相应的下降,这种循环的损失导致经济情况得不到缓解,就会越来越坏。在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偿还能力、担保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稳定性等情况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更加的严重。这次的危机对欧洲等国家尤其严重,使得许多国家不仅本国的国民经济下降还要偿还外债,导致货币大幅度的贬值。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这个新的贸易主义是当今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贸易的越来越自由化,贸易保护手段就要受到国际贸易的限制和约束。所以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在总结经验去除缺点的情况下制定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新贸易保护主义要更合理化、严格化,突出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尤其是在欧洲国家的危机上出现的严重损失,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影响到了全球贸易的稳定。而新贸易主义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曾经的贸易主义是由多个发达国家采用的,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许多的危害,但是在经融危机下,发展中国家也会使用贸易保护。欧洲市场在经济上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和互补性的,所以在危害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大规模的伤害,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是提倡普遍性和公平性,使得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平等的,在全球贸易商提高了生产,减小了危害。

三、控制成本

成本是商品最基本的,也是每一个企业优先考虑的,控制成本是在经融危机下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总所周知,欧洲国家是生产奢侈品的地方,而在此次的经融危机下,奢侈品也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所以适当的控制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的控制力度,也是在竞争中的优势。因为欧洲市场的成本较高,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力及回很大。然而东南亚市场的成本较低,在此次的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尤其是有充分成本优势的中国更是没有竞争力的影响。

四、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的危害下,全球的经济下降,在我们终于挺过这次的危机之后就对其国际贸易主义和知识产权的问题进行完善。在吸取上次的教训之后,总结曾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缺点和国际知识产权所出现的缺点,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结合全球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下,合理合法的对全球经济进行维护。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6)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7)

当前美国次货危机正向实体经济蔓延,整个全球经济增长减缓,不仅仅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而且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着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的艰难处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正确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 发展 趋势,弄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性质探讨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通货紧缩危机。它的性质主要为:

(一)从时间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领导人在参加的apec首脑会议中预言这次危机时间为18个月,要到明后年才能见底,亦即需要一年半的过程。从经济危机的划分上看,持续期10年以上的才是长期性的危机,10年以下的为短期危机。因此,从时间上看,这次经济危机还是一个短期危机。

(二)从增长上看是一次伴随经济增长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我国经济形势趋热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的,在它发生作用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受到惯性的作用,还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其速度仍然不低。WWw.133229.COM从长远来看,这次危机也不可能抑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从需求来看是一次需求抑制型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由于它的突然发生,使美国和世界的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它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持续下降,工资下降是因,物价下降是果,从而在总体上导致需求不足。

(四)从后果来看是一次危害型的经济危机

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称为无害型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是一次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二、全球各国的救市情况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9月16日,日本、美国、欧盟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宣布,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各国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中央银行在9月16日、17日、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分五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近8万亿日元;美国政府紧急推出了救援金融体系的措施,成立政府专门机构接管金融机构7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为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暂时停止对799只金融股的卖空;欧洲中央银行在16日、17日先后向市场注资1千亿欧元;英格兰银行向市场紧急注入资金250亿英镑。

美国通过7千亿美元救市究竟能不能缓解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政府高官已经承认美国面临的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这就直接点明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观点跟不上危机的迅速升级,甚至有些观点还重复着美国自己已经放弃的盲目乐观论调。我国有些金融界人士面对美国的严重金融危机,仍然坚称美国的金融体系是最权威、最发达的,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8)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9)

从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经济波动或者称之为经济周期就像噩梦一样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挥之不去,上演着一幕幕繁荣、萧条的悲喜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永恒不变轮回,所有周期的结局都已经写好,生产苒生产被破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明的进步严重受阻,同时带来了资源巨大的浪费,使得资源稀缺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这种危害在世界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成倍增加,卷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损失巨大。

一 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增值,为了实现增值不折手段是资本残忍和血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全部和原始的动力。从资本主义诞生到今天走过了近五百年的时间,五百年来,资本主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了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国家垄断的 历史 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资本主义势力称雄世界,资本主义集团内部通过激烈的竞争,不断分化和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金融、能源、矿产、粮食世界性垄断集团,在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长期博弈中,最终获胜,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资本主义步入国家垄断阶段,国际资本应运而生,资本主义政权最终成为国际资本的附庸,国际资本通过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完成了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掌控,其实现增值的手段变得随心所欲,花样翻新,不断通过制造经济波动,劫掠世界财富。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性的经济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发生的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结局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同时,其实现增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已经对通过传统手段掠夺财富,实现增值变得失去了耐心,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频繁搅动世界经济,实现一夜暴富,疯狂地掠夺世界财富,掠夺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富于欺骗性。

二战后在频繁发生的石油危机、 金融 危机 、粮食危机、局部战争危机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资本的影子,资本在这些危机的背后鬼魅魍魉,若隐若现,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它___一国际资本才是这些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但哭得最伤心的却往往是最大的赢家,每次 经济 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恰恰就是它,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危机的根本原因,也许能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和把握,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防微杜渐,减少损失。

二 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常态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在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受到的影响正日益显现。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发展轨迹

2001年,在9·11危机和IT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了政府减税和美联储的大幅降息,极大地刺激了投资的欲望,在金融环境异常宽松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迎来了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0.7%,其中有0.5个百分点是由房地产业创造的,再加上美国长期以来标榜的“最好的政府就是管理最少的政府”的自由市场制度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模式:试图通过信贷来促进消费,然后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导致了美国金融机构集中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次贷一度让许多低收入的美国人圆了自己的住房梦,也让金融机构看到了赚钱的商机,在这场高风险、高收益的博弈中,出现了无数的借款人、贷款人、发起人(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他们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导致整个链条的断裂。伴随着次级贷款的节节攀升,次级房贷证券也开始成为了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金融机构在利益最大化面前,忽视了甚至是明明意识到了危险,也愿意铤而走险,漠视危机的存在,然而,好景不长,当全球流动性泛滥日益升温,美联储为了控制过剩的流动性,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5.25%,加上房源供给过剩,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价格连续下降,抵押品价值下跌。2007年又进入房地产的还贷高峰期,次贷的购房者开始放弃房产,这就进一步引发了次贷债券价格的下跌和抛售风潮,于是一个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欧美金融体系核心层面的信用危机。

透过次贷危机的爆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轨迹:宏观经济的稳定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过度的需求拉高了美国房地产的价格——虚高的价格刺激了金融产品和住房按揭融资的创新——自由化的市场制度导致了监管的缺失——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继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全世界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给美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场风暴,也导致了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遭到了重创。继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后不久,雷曼、美林、AIG等华尔街巨头便接二连三走到崩溃的边缘,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已倒闭三家,剩下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面临着艰难的境地。促使美国为稳定金融系统和楼市已付出了总计约7000亿美元的代价,导致了与次贷相关的资产损失的总量可能会达到约6000亿美元(目前总亏损已接近5000亿美元)。美国的金融界的连续大“地震”究竟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投资美国的中资公司损失惨重。目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和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势必受到金融危机全面升级的负面冲击,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7日联合的《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经连续数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率,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265.1亿元,同比增长25.3%。在如此巨大的对外直接投资下,中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危机的巨大冲击,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和招商银行等披露持有雷曼等机构的债权,其中招商银行持有7000万美元债权、中行持有5000万,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亏损风险。

2.中国出口业在危机中深受其害。一方面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贸易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必然影响到中国的贸易出口。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我国出口增速就要放缓6%。因此,从理论上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商品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很大,随着美国经济的每况愈下,对我国出口和经济增长将有实质性的影响。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将毫无疑问地加强对消费信贷的监管,加上由于股市、楼市的资产损失,美国消费将走跌,对我国的出口需求将会减少。据统计,我国2008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出口增长8.9%,回落8.9个百分点;对香港出口增长7.8%,回落16.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1.8%。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和美国经济的不断下滑,我国的出口也必将遭遇寒流。

3.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看,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增强,中国金融市场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金融危机使美元疲软态势加剧,美元持续贬值,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据统计,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先后41次创出新高,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5.5%。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以更便宜的价格进口更多的外国商品,但却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从而降低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并导致我国失去对越南和印度等其他低成本国家的竞争优势。

4.进一步加剧我国业已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与生存危机。一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急剧抬升;二是外部需求减弱导致新订单减少;三是从紧货币政策下多次加息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上升以及信贷困难;四是人民币美元汇率不断升值使得企业汇兑风险敞口暴露,利润受到侵蚀;五是低附加值制成品出口在外部需求减弱与人民币升值双重制约下,成本上升风险难以通过涨价向国外转移。

此次危机既给我国带来了直接的损失,也带来了间接的伤害,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它也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1.加大我国资本收购美国资产的步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与美国的种族、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美国国内某些的不断挑拨,中国的崛起被他们看作了最大的威胁,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止我国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在一些类似于金融行业等关乎国家安全的领域。但由于这场危机,将会导致美国的许多股东为了寻求自保,大量地抛售持有的金融股等股份,而国内民众深受危机打击承接乏力,这就必将寻求国外资本的介入。中国在储备资产规模继续增长、国际收支顺差格局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符合我国的政策

导向。更何况,在危机打击下,只要我国选择正确的投资目标就可以用低于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大量的收购。

2.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步伐。通过对这次教训的反思,也将间接地对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整体氛围,甚至是监管思路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将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愈来愈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总结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的次贷危机,我们将会发现,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比金融创新更为重要。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经济的高度,对经济增长、信贷政策、汇率制度改革、国际资本流动管制和金融业务开放进行整体考虑,建立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三、降低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进一步损害的决策建议

1.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我国经济既面临着2007年11.9%增长率的总量回调的挑战,又面临着包括次贷危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政策调控等众多巨大冲击。决策者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总需求,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趋向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尽可能从高能耗向高科技转变,促使资本和劳动尽快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加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转变。

2.调整我国“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对于可能要被动承担的风险损失应保持足够的警惕,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相关的政策,以防范金融风险。具体说来:(1)“走出去”的战略应严防金融风险,加强对包括美国国债、机构债等资产在内的风险评估,对美国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定价;(2)加强与世界的沟通,减少信息劣势,同时要创造舆论优势;(3)加强区域合作。特别应加强与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东亚地区的合作,共同维护本地区的货币和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的危害性篇(11)

一、危害诚信犯罪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社会诚信是我国刑法保护的重点之一,对危害社会诚信犯罪我国依法进行了查处。

(一)特征

通过比对并结合司法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危害社会诚信中的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涉案总额,个案涉案总额很大危害社会诚信的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犯罪往往涉案金额很大,对经济的危害非常严重。比如金融诈骗案个案总额几百万,几千万常见,上亿元的诈骗案也有之。

2.领域大。危害社会诚信犯罪,已从货币、证券、信用卡等经济领域方面,向政治、国家安全、职务等方向渗透,已从国内跨区跨省、跨行业向国际方面贯通,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展,几乎无孔不入。

3.危害大。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方面的秩序,而且也危害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4.疑罪多。有些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特别是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犯罪往往因为主观,主体复杂等因素影响常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二)发展趋势

从犯罪的现状和特征显露出制假销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危害社会诚信的犯罪具有如下发展趋势。

1.多发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犯罪正处上升势态。且市场的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多样化,无疑为这类犯罪提供了多发机会,这类犯罪会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而呈多发态势。特别要警惕其由危害个人、危害社会经济向危害社会和国家安全方面扩散。

2.多样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犯罪渐趋多样化。已由传统的方式变为秘密、间接的方式,比如用广告等形式诈骗素不相识、不曾蒙面的人或组织;已由传统的手段变现代手段,比如用电话、互联网、自动取款机等手段诈骗他人或组织;危害诚信犯罪的目的,已由财产向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个人信誉方面转化,比如散布虚假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攻击危害他人等。

3.专业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的犯罪已呈专业化,此处被打假或骗完再转他处继续制假售假,继续诈骗,有的人以此为生、为业,且分工明确。

4.组织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现在已由过去单打独斗变为有组织有分工的协作。制假售假中往往产供销一条龙,金融诈骗中往往拉帮结伙而进行犯罪。

5.“合法”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犯罪中,犯罪者往往打着合法的晃子来掩盖真实的犯罪目的。比如有的公司企业,具有合法的证照,却暗地制假售假或金融诈骗。

6.国际化。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的犯罪,除具有专业化、组织化的趋势外还具有国际化趋势,有的行为或结果是在国外完成的,已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二、我国对危害成信犯罪的惩治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和谐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社会,诚信度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安全,为此,我国利用刑事法律保护社会诚信,打击制假售假,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危害社会诚信的犯罪。

刑法的规定:

1.罪名。我国刑法注重社会主义诚信的维护,虽然没有设专章来加以保护,但散见于专节及个别法条之中,涉及九章十二节两个修正案一个决定,计96条97个罪名。占刑法中法条和罪名的比例分别约为1/5、1/3。

2.处罚。从犯罪的处罚上看。

制假售假。处罚最高刑为死刑,罚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处七年以上的或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处罚最高刑为无期。单处或并处罚金无数量,十年以上没收财产。

金融诈骗。并罚,最高刑为无期,并处罚金最高额为二倍以下,或五十万元以下,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或没收财产。

其他犯罪。最高刑为无期或死刑,并处或单处或不处罚金,罚金额度为五十万元以下或二倍以下,也有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没收财产的。

3.处罚的特点。我国刑法对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处罚有以下特点:

分散。没有设立专门章节保护社会诚信,而散见于刑法各个章节。

范围狭。只限对社会经济财产诚信方面重点保护,而忽视了其他保护,比如个人信用的保护。

重主刑。只注重人身罚,最高可处死刑,而对罚金处罚轻。仅为五十万元或二倍以下。限制没收财产罚,只对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适用选择性的没收财产,其他则不使用此附加刑。

三、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立法完善

危害社会诚信犯罪历来是各国打击的对象,我国的刑法对这类犯罪做了相应处罚,但从破坏社会诚信犯罪的危害性来看,我国的刑法存在一些缺陷,急需完善。

(一)我国刑法的缺陷

通过前面我们对刑法的惩罚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法条及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不系统。即我国刑法没有形成保护社会诚信的体系。内容分散且处罚适用轻重不匀不能治衡,难以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致使打击不力。

不全面。我国刑法只注重对危害社会经济方面的诚信犯罪的惩治,而忽视对其他危害社会诚信的惩治;注重了对社会诚信的保护,而对忽视对个人诚信的保护。比如对个人信用的保护还是空白。

刑罚偏。我国的刑法对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处罚重人身刑,而轻财产刑,在人身刑方面最高可处死刑,财产刑一般为二倍以下罚金,只有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时才适用没收财产刑,显见刑罚适用有偏差。

(二)完善立法精神

针对刑法的缺陷,根据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状况和特点及社会危害性,综合国际上对此类犯罪惩治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完善刑法,增加惩治力度。立法精神:

(1)贯彻政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已被党和国家确定为基本刑事司法政策。维护社会诚信的立法必须贯彻这一政策。宽严相济的重点是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还要宽严有度。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不仅危害个人、集体、国家的诚信体系,而且危害个人、集体、社会的经济安全,重则危及国家安宁和个人生命。由于其危害性之大,我们主张从严处罚,并且要有力度。

(2)坚持原则。危害社会诚信犯罪,不仅危害诚信这种社会关系,目的性重在侵害个人、集体、国家的财产,因此,必须坚持运用有效刑罚手段、从重打击原则。重在追加犯罪人的犯罪成本,即加重附加刑,特别是财产罚的处罚幅度。处罚要重。罚就罚个“倾家荡产”,企业倒闭关门,决不能让其有资历卷土重来。

(三)完善立法的建议

基于我国刑法中维护社会诚信缺陷及惩治危害社会诚信犯罪的必要,因此我国的刑法应该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坚持从重的原则下加以完善。完善的形式。增加专章或专节或专项法律、法条、司法解释来保护社会诚信,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

完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