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临床医学学科分类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临床医学学科分类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临床医学学科分类方式

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120-03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neurosurgery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mode of subspecializa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WANG Yongzhi1,2 CHEN Baoshi1 ZHANG Zhong1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2.Beijing Neurosurgical Institute,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The subspecialization of medical subject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s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postgraduates. Based on the practice under highly sub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neurosurgery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recommends the better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tutor group" system to sui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each individual; carry out regular collective learning system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propose project cooperation to exp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space, so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mode of subspecialization, and cultivate recombination talents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and academic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Medical postgraduates; Medical education; Subspecialization; Neurosurgery

医学学科亚专业化是指在临床医学三级学科分类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成若干亚专业。学科亚专业划分是现代医学知识爆炸式增长、技术不断进步和诊疗更新的必然结果,学科亚专业化的医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对患者的诊治水平和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然而,学科发展模式的变革也给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神经外科是医学三级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迅猛的一门学科,其快速的发展,除了得益于近年神经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与革新,更与其实施高度的亚专业划分模式密切相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神经外科是亚专业划分实施较早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本文将结合我院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情况,探讨学科高度亚专业划分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1 神经外科亚专业划分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际神经外科开始向亚专科方向发展[1]。近20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医院神经外科规模的快速扩大,纷纷走上了亚专业发展的改革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亚专科划分的发展模式成为神经外科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技术向高、新、尖发展的必有之路。目前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血管神经外科(又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脊髓脊柱疾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我院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根据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某些较为特殊的单病种,开设了更为细化的神经外科亚专业,如神经肿瘤再划分为脑干颅底亚科、幕上肿瘤科、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心和垂体腺瘤治疗组,血管神经外科又分为缺血性血管病和出血性血管病科等。事实证明,高度亚专科划分模式极大地适应和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促进了神经外科临床和研究水平的快速发展。

2 亚专业化对研究生培养的挑战

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能够独立从事一般临床工作,而且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的人才[2-4]。高度亚专业划分后的一个显著结果是知识量的成倍增长,尤其是对于神经外科――这个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革新,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有限,高度亚专业划分势必会削弱研究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亚专业划分背景下,导师们的诊疗范围也走向高度专业化,诊疗病种较为单一,研究生跟随导师进行临床学习工作时遇到的病种也就十分有限,这就给研究生全面熟悉和掌握神经外科诊疗常规和手术技能造成了困难。

从研究生毕业后个人发展需求来看,当前的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后并不都能进入大型三甲医院从事高度亚专业化的工作,尤其是硕士层次的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将进入地市级医院或二级医院工作。由于当前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研究生阶段只在亚专业范围内学习和实践,势必会影响其日后的临床工作和个人发展。例如亚专业为脑干颅底肿瘤的研究生,如果不熟悉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救治,毕业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临床工作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因为二级医院神经外科面临的主要的疾病是颅脑创伤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而脑干颅底肿瘤病例相对较少,结果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因此,如何平衡基本知识学习和专门知识学习,达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科高度亚专业划分后亟需解决的问题[5-6]。

3 亚专业化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3.1 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体现因材施教

导师制是医学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的模式,学生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知识内涵[7]。高度亚专业化模式下造成导师的诊疗范围缩窄,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就不能达到神经外科研究生对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8]。鉴于这种变化,我院较早建立了“导师指导小组”的培养模式,旨在打破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体现“综合”和“专科”并重的培养理念。第一导师负责下的导师组包括2~3名副导师,副导师的遴选不仅要求其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年资中级职称以上,还要考虑不同研究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根据研究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导师组成员构成。神经外科研究生存在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差异,一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强,但缺乏神经外科临床经验;另一部分来源于有一定神经外科工作经历的临床医生。这两类研究生的共性是他们都缺乏科研经验和科研意识[4,9]。因此,导师组中均包括一名科研副导师,对于前者,科研副导师主要来自学校基础医学院或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着重引导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学科交叉,发挥应届生思维活性的优势,体现转化医学的研究理念,同时有助于提升临床与基础双边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临床与基础相互促进[10-11]。鉴于应届生神经外科临床知识薄弱,导师组还包括1~2名从事其他亚专科的高年资神经外科医师,指导研究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神经外科临床技能,例如第一导师为脑干颅底亚专业的研究生,可配备幕上肿瘤和颅脑创伤专业的临床副导师。对于已有若干年临床经历的研究生,着重加强临床科研训练,注重循证医学理念的培养,副导师需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研究经历,善于从日常诊疗过程中提炼临床科研问题,通过定期面对面指导的形式,引导研究生文献挖掘能力,并从科研的角度设计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实现现代循证医学理念下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12-13]。

3.2 坚持定期集体学习制度,拓宽视野,培养临床科研思维

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了解正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临床科研兴趣、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极其重要[13-15]。针对高度亚专业化模式下研究生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方向集中和思维局限问题,基于笔者及所在研究团队的切身实践,认为可以实施定期(每周)集中文献学习,主题涉及血管、肿瘤、颅底、功能、外伤等神经外科各领域,以及学科相关的神经影像、神经病理等,体现神经外科目前各亚专业临床研究热点和新进展,从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广度,逐渐养成临床科研思维。每次集体学习前1~2周,由研究生导师或副导师确定2~3个讨论主题,由2~3名研究生完成相关主题的文献挖掘、整理和归纳,汇报研究历史、现状和热点问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临床和研究条件,提出研究选题和研究思路。

通过临床问题导向的集中文献学习,能够引导研究生触类旁通地了解正规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临床科研兴趣、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具体作用体现在①引导研究生关注其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②提高研究生文献分析能力,培养批判式阅读技巧;③实例学习研究设计、医学统计、论文书写等技巧;④使研究生形成科学的循证医学理念;⑤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16-17]。基于实践体会,高质量的集中学习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保证师组成员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现场参与,高水平专家的出席和现场点评不仅能提高文献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增加出勤率、鼓励研究生发言均有作用;二是选取文献质量要高,最好是同一个主题的系列文献,既有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经典文献,又有体现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献,使参与者对一个研究主题有系统的了解与借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导师组成员在确定讨论主题与文献挖掘阶段的引导与帮助。

3.3 倡导课题交叉与合作的科研导向,拓展研究生个人发展空间

既要完成繁多的临床技能学习,又要做科研,完成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任务,这对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是个不小的挑战[18-19]。提高科研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课题研究是个系统工程,一项完整的课题包括科研选题、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组织与撰写等多个环节,若要发表在SCI收录杂志,还需要英文逻辑与表达习惯的润色;若要完成一项有深度的课题研究,需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涉及一定的实验室工作。若要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对临床型研究生是巨大的挑战,结果很可能是临床和科研都做不好。

通过课题合作能够较好地解决该矛盾。实际上,现代临床研究中的一些环节已开始从医务人员手中逐渐分离出来,交由相关专业人员承担,如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质量控制、伦理管理等。这些变化将医务人员从大量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多学科人员参与既有利于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融入临床研究,又有利于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临床研究整体效率,是临床研究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一项临床医师主导的临床研究,最核心的环节是确定临床研究的出发点(科研选题)和课题设计。笔者所在的以国家神经外科中心为研究平台的研究课题,多涉及更深入的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在先前的文章中[9],笔者提出安排研究生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短期的实验室工作,熟悉医学基础研究的工作程序,了解常用的实验室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创造与专职基础研究老师和研究生合作的机会,通过课题分工,节约时间与精力投入成本,提高研究效率[20-22]。培养临床研究生课题交叉与合作的研究模式,有利于研究生毕业工作后继续开展临床研究工作,拓展个人发展空间。

4 小结

学科高度亚专业化给临床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体现因材施教;坚持定期集体学习制度,培养临床科研思维;倡导课题合作,拓展研究生个人发展空间,以适应学科发展模式的变化,培养出临床实践能力与学术资质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 and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 Good Practice:A Guide for Neurosurgeons [J]. Acta Neurochir (Wien),1999, 141(8):793-799.

[2] 王丽梅,姜泓.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29-131.

[3] 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89(7):526-528.

[4] 刘佰运.神经外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2):158-160.

[5] 王翔,姜曙,游潮.医学学科亚专业化下的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9-30.

[6] 程雯,孙海霞,马涵英,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92-95.

[7] 朱红,鞠学红,王德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启示[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24-125.

[8] 牛晓泉,王翠玲,王晓玲,等.临床医学实践教育导师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33-134.

[9] 王永志,江涛.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78-380.

[10] 汪阳,杨新健.“双导师制”在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实施[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63-264.

[11] 刘斌,李世英,张晋霞,等.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与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27):122-125.

[12] Schulz KF,Grimes DA.《柳叶刀》临床研究基本概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

[13] 曹勇,赵继宗.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两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30-131.

[14] 穆士卿,李佑祥.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88-389.

[15] 刘晓黎,王晓玉,王远,等.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的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54-156.

[16] 衡立君,高国栋,衡亮,等.Journal club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03-906.

[17] 曹勇,赵继宗.Journal club:有效的循证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29-32.

[18] 程雯,孙海霞,马涵英,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92-95.

[19] 卢长方,于海涛,张可勇,等.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36):156-157.

[20] 冯刚,李素云,任献青,等.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63-66.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14-03

一、PBL教学模式的内涵

随着医学学科分类、分支向更细、更深的方向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更新,这就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内分泌专业的学生来说,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现阶段,国际国内正在革新教育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就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有效模式之一。所谓“PBL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研究并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用英文表示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学界一般将其缩写成“PBL”。若将其译成汉语,意思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通俗地讲,该模式运用在内分泌等专业学习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讨论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即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和分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教师的所扮演的是“向导”角色,不直接解答学生的疑问。该模式的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设疑―释疑―讲解―总结”四个步骤。通俗地讲,该模式运用在内分泌等专业学习中,以病人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

二、在内分泌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内分泌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内容涉及面广,与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关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如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师掌握的重点。同时在内分泌疾病中,较多经典的内分泌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少见,且内容比较抽象,对理论要求较高,发现在课后学生很难记住并且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较多内分泌疾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病例,很难以快速掌握。PBL教学模式给学生们创超了一个愉悦轻松、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学习气氛,使其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积极思考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课本与临床联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学习中逐渐体现,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临床中的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学习时间缩短,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第三,它不仅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带来较大的收益,还培养了学生对临床思维诊断的能力,这将对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内分泌学见习使用PBL教学模式,能发挥该模式优势推动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1.PBL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PBL教学中学生为主,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老师讲解理论为主的学习模式。事实上,教与学是互相对立、互相统一的,PBL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培养挖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同时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参考,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譬如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行为习惯。PBL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成为了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利用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在临床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PBL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习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从教学的角度,教师通过与小组学生中的具体接触,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PBL教学模式法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掌握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增加了对问题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PBL教学模式已在我们临床医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1]。

2.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内分泌科作为一门专业要求高、临床病种多样化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中,在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实践中引导学生针对临床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联系,从而很好的完成预期的或更好的教学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学生授教书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将问题逐渐展开,同时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PBL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分别进行基础和临床学科的教学,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界限分明,学科间缺乏联系,互相脱节,它使各学科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这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PBL模式强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联系于一个真实的病案,使得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记忆再现、实践应用,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明显作用,通过教师对基础知识讲解并提出相应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收集资料,分小组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于临床知识的理解,加强了记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PBL教学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3.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PBL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培养各种能力,PBL模式重点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把学习重点、难点设计到典型的临床病例中,通过学生的病史掌握,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本,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成果。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能获取其他同学带来的信息,开拓了临床思维能力,更好提高了学习和掌握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协作能力,锻炼了主导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4.PBL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网络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手段,谁掌握了就为谁造福。通常而言,大多疑问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答案。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至高无上,因为只有通过教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讲台上讲授教材的知识内容,学生被动的听,在课本上做笔记,有了问题尽量从课本上找答案,这样学习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及时解决,学习效率低下。而PBL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线索讨论式的教学,或者说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临床病案讨论涉及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功底,同时积极主动学习。临床病案涉及的部分问题是教科书所不能满足的,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学生往往可通过网络互动,通过相关专业书籍及文献检索等来掌握将所需讨论问题的知识点,并通过网络咨询专家及教授,可获得多学科老师的指导,这样能及时解决问题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PBL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临床诊疗思维,提高学生对掌握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效果。它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PBL已成功应用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医学生教育中,它同时满足了不同层次医学生的教学要求。

三、在内分泌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模式的劣势分析

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点与缺点相伴,优势与劣势相随。PBL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它既有优点,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劣势。随着我国大多数的医学院校都开始采用PBL教学方法,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目前我国传统课程教育体系的现状,PBL教学方法在实践时面临了许多困境及挑战。PBL教学模式存在自身认知上的局限性,与中国国情及医学教育现实情况难以适应,使PBL模式在国内的教育实践存在一定的缺点。

1.运用PBL教学模式会增加教学成本。与我国多年沿用的传统教学相比,PBL模式将会增加教育经费、耗费教师与学生更多时间及精力、延长学生自学时间等。PBL模式学习需分成多个小组,教学费用需成倍增加,同时需要更大、更多的教学场地,从而增加了运行成本。不仅需要教师熟悉掌握本学科的所需教授的重点、难点,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与知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更新、充实自己;对学生来讲,通常学时的PBL教学课程,需要花费几倍的学习时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快速获取并掌握正确的知识,而PBL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拿到病例后需要花大量时间集中在一起“找问题”,课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文献、书籍收集资料,再通过大量课堂时间讨论各抒己见,分享查阅资料的情况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导致学生对于一个病例问题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所消耗的时间及精力,此种投入产出比是否存在合理,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使其产生抵制、厌倦情绪。

2.运用PBL教学模式教学的师资匮乏。虽然LBL教学模式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人们对其相对了解不多,仍存在不少疑惑。国外的医学教育背景和我国国情不同,不同医学院校情况也大相径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其教学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和实践来完成的。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于教师素养要求较高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理解PBL教学法的精髓,熟悉教学过程,同时具有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不但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目前国内具有PBL丰富教学经验和执行能力的教师还为相对缺乏。

3.运用PBL教学模式影响教育观念。受以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于PBL教学模式的观念不主张接受;除此之外,对于从小以传统教育为主的学生来说,突然接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感到不知所措。PBL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大多数学生没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性格、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差异,每位学生对于PBL教学效果的反馈参差不齐。教学首先要明确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是教师在短期内无法都将其改变的,因此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位学生都能适应。在引入PBL教学法前,首先充分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的小范围试点法,这样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PBL教学模式暂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标准的PBL教学评价体系,虽然国外PBL的教学模式已日趋成熟,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的限制,导致我国PBL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对国外的模式生搬硬套,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学者认为PBL模式的评价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通过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推理能力、交流能力、评价技巧、职业行为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榜样作用、必备技能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教学效果来促进和完善PBL教学模式。[3]这种评价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这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相关评价体系。

四、总结

PBL教学已成为国际上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已逐渐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我们不能东施效颦。鉴于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有其特殊之处,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国外的教学经验,需不断实践探索才能使之成为更科学、更成熟、更高效、更适合于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PBL作为目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不能因改革的需求就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两种教学方法可以同时并存,取长补短,相互补充。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尽管PBL模式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它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在的不断深入,相信能够探索出适合我国现代医学教学模式,不断吸取经验,将两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用传统教学法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可用PBL模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临床医学实用人才的目标;如何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篇(3)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GUO Quan-yi,LI X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128-13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rld,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nglish skills of orthopaedic surgeon.Because of the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the time for orthopedist to study English is short.In addition,rthopedics has multiple sub-specialty,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vident,orthopedist have to learn large quantity of knowledge.Medical vocabulary has extensive sources and the background is complicated.Teaching clinical orthopedics in English is special.Nowadays,English ability of orthopedics is still insufficient,the number of teacher is not enough and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should improve.Facing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optimizing the teaching-learning models coul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 in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Therefore,we spread out discussion mainly from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Orthopedics; Teaching reform

First-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Beijing 1008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3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医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国际性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国际化进程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世纪医学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风尚、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具备能够在国际平台交流的英语水平[1]。在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两个方面必须面对:一方面,随着物理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临床骨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大多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都发表于以英文为媒介的SCI期刊,重要的国际骨科会议也均为英文会议。另一方面,西医骨科学起源于欧洲,从英语角度学习有助于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解。因此,提高骨科医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探索新方法。

1 骨科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

1.1 骨科医师工作强度大,减少了其学习的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此过程中,各种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预测,由于人口寿命的延长,退行性疾病和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接下来的几十年以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极大依赖于骨科医生[2]。同时,由于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伤和工伤也越来越多,使得骨科医生工作强度不断增加。骨科医生必须提高工作速度,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再加上以实践性、操作性强[3],对医生体力要求高为特点的骨科日常工作,导致骨科医生英语学习的时间减少。

1.2 骨科亚学科划分较细,增加了专业英语学习的内容 骨科分科较细、病种较多,骨科医生的学习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病种的变化不断增加,所需学习的专业英语知识也逐渐增加。现代社会交通运输业、工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使得除单纯性骨折脱位外粉碎新骨折、多发性骨折频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好转与医学的发展,化脓性关节炎和脊髓炎、结核病已经逐渐减少,但类风湿、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骨关节疾病逐年增加。此外,退行性骨关节病所引起的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增生性骨关节炎也是门诊中遇到的最多的病种[4]。以中国人民总医院为例,学科分类较细,包括创伤、脊柱、关节、肿瘤、运动医学、康复骨科、骨科基础研究等亚学科。各亚学科专业程度高,术式复杂,骨科医生除了从传统教材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大量阅读国际上最新的、最前沿的英文文献,导致医生成长过程漫长,需要掌握的专业英语知识量大。

1.3 骨科专业英语词汇来源广泛,背景复杂 现代西医骨科起源于欧洲[5],亚学科专业领域专业英语词汇多种多样,专业性强,并且很多专有名词以重大贡献者名字命名,如踝P节骨折中Cotton骨折、股骨踝间骨折中的Swashbuckler手术入路等。骨科专业名词极多,增加了掌握的难度。

1.4 骨科和其他多学科具有交叉,增加了需要掌握的词汇量 现代骨科不仅与医学影像学、神经外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等临床学科关系密切,同时骨科的发展与材料学[6]、力学[7]、分子生物学[8]、信息技术发展[9]息息相关。如材料学与力学的发展使得内固定和外固定器材不断更新,组织工程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中的转化越来越广泛,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得手术机器人逐渐应用于骨科,例如专科设计的 Robodoc机器人系统、MAKO-plasty机器人系统、Acrobot机器人系统、SpineAssist机器人系统[10]。其他学科在骨科中的应用使得国内优秀的骨科医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骨科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阅读大量相关学科英文文献,英语要求相对更高,跨学科英语知识需求量更大。

2 骨科临床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2.1 临床骨科医生英语学习主动性低、英语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在骨科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对骨科知识均采用为中文授课方式。骨科学知识量大,中文骨科知识掌握起来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专业英语知识的教学则使学生掌握起来难度更大。因此,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大多数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热情较低,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日常交际英语上,常忽视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11]。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很多学习基础好的医学生也意识到了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12]。但大多数医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仍让需要提高。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特别是同等学力研究生,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把重点放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忽视英语的学习[13]。他们所具有的英语能力主要来源于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如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CET4、CET6等,这样的英语学习具有被动性、短时间性、应试性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进入骨科临床工作的骨科医生,当通过这些考试后,忽略了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出现类似于其他领域医学工作人员英语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现状,包括具备一定英语阅读能力,但无法使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同行交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难以独立完成高水平英文文章的发表[14]。

2.2 骨科专业英语教材匮乏 双语教材的缺乏是制约任何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15],骨科学亦是如此。现代骨科起源于国外,通过几十年我国骨科人的努力,中文骨科教材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虽然骨科学中有很多专业词汇都有被认可的中文译文,但经过单纯的、传统中文骨科教学,医生很难将中文名称与相应的英文名称结合起来。至今,专业的、公认的、内容全面的、及时更新的双语骨科教材仍然没有诞生,大型的骨科英文原版教材专业性强,但对于大多数临床骨科医生阅读难度较大。

2.3 骨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匮乏 配套的骨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对骨科医生英语教学有重要影响。执行骨科英语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骨科老专家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优良的英语教学,出国留学机会较少,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骨科英语教学的水平。年轻的骨科教师英语水平较好,但骨科临床经验未达到一定的火候。公共英语教师对临床知识了解较少,教学方式与其他专业类同,不能满足骨科专业需求。师资力量在临床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还受教学兴趣、认识程度、教学方法、自身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双语教学中教师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双语教学好坏与职称评定、奖金和任期考评没有直接关系,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积极性不高[16]。此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资源显得更加紧张[17],这也影响着临床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这些现象导致我国骨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匮乏。

2.4 骨科专业英语考核机制缺失 包括骨科专业的临床医生英语水平的评价还多限于CET4、CET6、雅思、托福等公共英语考试,这些考试并不能对专业英语水平起到考核的作用。因此,公共英语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逐渐脱节。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常把注意力集中于公共英语,而对专业英语学习不足。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专业英语考核机制,多把精力集中于临床知识学习忽视专业英语学习。

3 骨科临床英语教学优化方案

3.1 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骨科医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尽早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一定骨科临床专业水平的医生通过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自身业务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国际上最新,最受关注的科研成果大多发表于以英文为媒介的SCI期刊。一名优秀的、走在骨科发展最前沿的医生,要想迅速学习国际上最前沿的骨科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并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良好的英语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良好的英语水平是骨科医生走向前沿,走向国际的敲门砖,因此尽早从思想上重视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极为重要。

3.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决定着医学英语教育的实施程度。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很高。骨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应兼具良好的临床业务水平与专业英语知识水平。由于目前骨科专业英语教育发展较慢,师资力量缺乏,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启动骨科专业优秀英语教师人才储备,提高师资水平[18]。启动优秀骨科英语教师人才储备建设的的方法很多,包括选取英语基础好的骨科医生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也可选取优秀的英语专业教师和骨科医生进行联合教学培训;在一些骨科实力较强的科室,选取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医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培训等等。同时,由于双语教学教师工作量更大,对于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例如,从职称评定、奖金和任期考评上给予一定支持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积极性。增加优秀的医学英语教师与海外医学院校的交流可以提高英语与专业知识水平。长远来看,构建英语教学专业教师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交流平台,能够促进英语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共同发展,英语教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必定是未来的教育方式。

3.3 阶段教育、分层教育设立实用课程,因材施教 由于医学生年龄各异,英语水平良莠不齐,英语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模式[19]。医学生本科阶段是公共英语基础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本科阶段教育重点要放在基础英语学习如阅读、听说、写作能力上。有调查表明,较好的公共英语水平的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专业英语学习环境,并且有较高的理解能力[20]。因此,提高公共英语水平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基础。

课堂是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主阵地之一[21]。在骨科专业学习阶段要注重骨科专业英语教育与公共英语教育相结合,教育的起点是学生全面掌握骨科专业词汇,与骨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样能减少后期阅读英文文献的难度。对于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教育者应该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22]。对于公共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本硕连读医学生和本硕博连读医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后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英文专业词汇的讲解。中英文双语教学中不能摒弃中文专业知识的内容,在中文教学的基础上穿插英语知识专业知识还能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增加文献阅读研讨课,可以为师生互动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文献阅读能力[23]。国内很多骨科教材多为国外教材译文,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引导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以便更好地了解骨科专业知识。

在骨科研究生阶段,由于很多院校毕业要求需发表SCI论文,定期开设英文文献阅读与写作相关课程能够提高骨科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对医学生科研、英语都有促进作用。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定期组织英文文献汇报,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对最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24]。积极鼓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的医学生参加国内或国际上的英文学术交流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促进优秀医学生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骨科动态,使优秀医生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4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制定科室英语学习计划 临床骨科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交流骨科新知识,最终还是要更好地促进临床实践。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促进临床实`的要求,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年轻医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由于骨科亚学科分科较细,每一个亚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在科室活动中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医学生专业英语知识。如在科室活动中,可以定期挑选最新的或者认可度高的英文文献翻译讲解,定期采取英语教学查房,选取典型病例,使用英语汇报病情、诊断、治疗等[25],既能使骨科医生学习到骨科专业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特别是,随着大数据理念在各专业的广泛应用,国际性的疾病治疗指南越来越多,充分学习国内外指南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能够使年轻骨科医生用英语分析病例、系统性处理患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6]。在一些国际化进程较快的医院,诊治外籍患者疾病的过程中使用英语查房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对医护人员英语专业知识与交流能力也有极大促进作用[27]。

综上所述,在骨科学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国骨科的发展需要紧贴国际骨科发展趋势。在此交流过程中,较好的骨科专业医学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临床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针对教育现状采取策略切实加强骨科医生专业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川,胡兴平,祝青国,等.医学国际化背景下提高临床医生英语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师杂志,2014,(s2):171-172.

[2] Farley F A,Weinstein J N,Aamoth G M,et al.Workforce analysis in orthopaedic surgery: how can w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ur predic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07,15(5):268-273.

[3]毛宁方,白玉树,谢杨,等.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2):194-195.

[4]黄国忠,解传信,万.21世纪基层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88-89.

[5]冯传汉.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在――在第四届华裔骨科学术大会上的卓越成就特别演讲[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081-1084.

[6]马剑雄,高峰,柏豪豪,等.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21(3):323-327.

[7]李亚军.计算生物力学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8):7869.

[8]田伟,赵丹慧.应发挥分子骨科对骨科发展的引领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7):2593-2596.

[9]郭卫春,黄文俊,汪光晔.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55-59.

[10]张军良,周幸,吴苏稼,等.手术机器人系统在骨科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79-2082.

[11]赵敦.骨科教学查房中加强英语教学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08,(12):98.

[12]王哲,辛娟,尹鑫.我校八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87-188.

[13]向冰,林登萍.医学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3,(41):87-88.

[14]康,周飞虎,赵妍,等.临床医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17-120.

[15]廖荣霞,谭雪焦,陈敏.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 推进医学双语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01-1004.

[16]王敏,张峡,郝勇,等.临床双语教学中教师状况综合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4):510-512.

[17]曹忠芹.反思教学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2):128-129.

[18]王吉云,马志敏,李志明.医学英语教学中师资分析及学生现状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551-552.

[19]郭彦琼,杨和平.浅谈临床医学教育的三个阶段[J].基础医学教育,2003,5(4):378-379.

[20]苏力,李大荣,张淑云,等.临床课程试行医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3):29-31.

[21]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八年制医学生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28-929.

[22]徐玉娟.互动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194-196.

[23]田易,倪兵,吴玉章.文献阅读研讨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2):265-266.

[24]巴院.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0):94-95.

篇(4)

DOI:10.3969/j.issn.1008-081.016.10.00

〔中图分类号〕G5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1(016)10-0118-05

〔Abstract〕Academic influence evaluation of e-books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m,as well as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purchasing of e-book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e-book the paper introduces three methods of academic impact evaluation,BKCI,Scopus Article Metrics and Bookmetrix.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discipline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it conducted a practical analysis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all of these methods.It is suggested to take multi-dimension evaluation by integrat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when university library evaluates the academic impact of foreign language e-book.

〔Key words〕e-book evaluation;academic influence;BKCI;Scopus;Bookmetrix

学术图书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对某个专业或某种技术从研究背景、已有理论、技术路线、研究进展、面临问题等所进行的系统、深入的阐述,与学术论文同为科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图书逐渐成为与纸质图书相比肩的信息载体,各高校图书馆近年来也逐渐加大了对电子图书,尤其是外文电子图书的采购。面对众多学术出版机构的大量外文电子图书,如何有效地选择、利用图书,对于高校图书馆员和读者来说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图书的内容质量、使用情况、发展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为了揭示图书整体或某一章节的内在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用。对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可以为图书馆电子图书的订购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电子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一个发现高影响力图书的有效途径,为读者推送潜在的有价值图书,从而提高馆藏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与期刊论文不同,目前对电子图书影响力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数据基础和统一的科学评价体系,主要方法仍停留在传统定性层面,如出版社、作者、得奖情况、书评等,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对于外文电子图书,目前国外已有了相对成熟的评价工具。本文通过对BKCI、Scopus Article Metrics、Bookmetrix 3种现有的外文电子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工具进行实验,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希望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的采购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Book Citation Index(简称BKCI)[2]是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图书引文索引,其作用是为了挖掘和展现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但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的学术图书在学术文献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WOS平台目前已整合了图书、期刊和会议录文献,优化了平台的知识体系和发现分析能力,加强了期刊、会议录和图书之间的引证关系,使作者和研究人员更容易了解不同文献类型之间的引用脉络。

BKCI中所收录的图书是由编辑根据严格的标准选出的学术著作,目前已包括2005年以来出版的7万多种图书,每年新增1万种新书。这些图书涉及社会和行为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农业/生物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总体比例为社会科学与艺术人文类图书占61%,自然科学类图书占39%。

BKCI拥有引文导航、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引文报告、定题跟踪与RSS服务等功能。分别针对图书和图书章节统计来自期刊、会议录和其他图书的准确引用次数,分析图书和其他类型研究成果之间的引用脉络,呈现该图书或章节在引文网络中的位置,从而追溯理论起源、考证事实依据、查看最新发展。BKCI支持从图书和章节直接链接至馆藏全文,为读者的使用提供方便。

本文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建设特点,以“High-Speed Railway”作为关键词在BKCI中对主题进行检索,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从检索结果看,BKCI收录的高铁相关图书较少,仅有24条结果,且被引频次几乎全部为0,2010-2016年被引合计仅14次,年平均被引次数为2。这一结果除了因高铁专业相对较窄外,还与图书不同于期刊论文的特点有直接关系。从图1的出版及被引时间分布也可以发现,相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图书的出版周期长、内容成熟、体系完整,被引数据可能需要1~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所体现。

此外,BKCI虽然能客观地展示来自其他图书、期刊、会议论文对图书的引用情况,但它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BKCI中收录的书目数据语种分布并不平衡,以英语为主,约占书目总数的98%,德、法、中、日等语种只占极少数;其次,BKCI所收录的图书在回溯时间上有较大局限,目前主要集中在2005年至今的时间段内[3]。图1BKCI检索结果出版及引文年限分布

Scopus Article Metrics

随着社交网络的流行,科研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使用社交工具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这些社交工具更快速、更直接地展示了科研人员的观点、态度、看法等,从而催生了一种新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Altmetrics(替代计量学)。

在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引入Altmetrics,可以提高评价的时效性,传统的引文数据至少需要1~3年的时间,对于图书而言该时间将更长,而Altmetrics几乎可以实时计算不同来源的网络评价。引用评价只能表现出原文的部分影响力,Altmetrics扩展了评价数据的类型,由单一的引用扩大为包括了被提及、被评论、被阅读、被推荐、被分享等行为的综合统计[4]。Altmetrics的网络评价信息来源全面,统计来源目前除了包含国际主流的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也包括了新浪微博、网易新闻、凤凰网、腾讯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和交流平台。目前Altmetrics有多种工具和平台,包括、Impact Story、Plum Analytics、PLOS等[5]。

Article Metrics是Scopus[6]中一组综合性的文献度量指标,该度量体系中除引用类的指标外,还包括4类替代计量指标,分别是学术性活动、社交活动、学术性评论和大众传媒,数据来源除了Scopus、Scival和Mendeley以外,大部分社交媒体活动的数据还来自于。

同样以“High-Speed Railway”作为关键词在Scopus中对论文标题、摘要、关键字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图书或图书章节。检索结果共50条,包括图书9条、图书章节41条;被引次数共208次,主要集中在1种图书Railway Noise and Vibration(177次)和11个图书章节上(31次),其中8个图书章节来自同一种图书(被引合计24次);Mendeley读者47位,并无其他社交活动、学术性评论、大众传媒数据。从检索结果也可看出,被引用过的图书/章节出版时间较早,至少是201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图书的引用数据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3Bookmetrix

2015年4月,Springer宣布通过Bookmetrix平台提供基于单本图书和章节级别的图书评价服务,该平台由Springer与合作开发[8]。Bookmetrix[9]集成了使用量、影响力、关注度等与电子图书相关的信息,在图书详细信息页面进行展示,为读者提供图书或章节影响力的数值参考。Bookmetrix对电子图书和章节的度量指标主要分为5类,即引文、在线提及、读者、评论以及下载量[0],如表所示。

这些下载量高的图书基本反映了学校的学科建设特点,大部分为轨道交通相关图书。根据Bookmetrix数据,这些电子图书的在线提及和评论次数普遍很少,尤其是图书评论数据,几乎没有,这与图书的内容特点和出版特点有很大关系,且Bookmetrix中的图书评论主要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或正式媒体评论,而未对商业网站(例如Amazon)中的用户评论进行收集。此外,以Springer电子图书Dynam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ystems in Offshore Engineering为例,该书在BKCI中的被引次数为19次,而Bookmetrix中使用的CrossRef数据仅为8次,可见Bookmetrix中对于图书被引次数的统计并不完善。建议Bookmetrix引入加权算法对每本图书或章节计算指数总分,并提供按学科、专业、出版年检索,影响力总分排序功能,便于发现高影响力的图书以推荐给读者。

4结语

对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多种评价对象和数据来源,目前没有得到一致认可、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电子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时:

(1)应该重点考虑各个学校的学科重点和专业特色,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内的电子图书评价。

()目前没有一种工具能全面评价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虽然Scopus和Bookmetrix中均引入了引文数据和Altmetrics指标,但目前Scopus中的度量指标大部分只针对Elsevier出版的电子图书,而Bookmetrix则完全只针对Springer电子图书。因此,实践时应结合多种工具,采用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分学科、分层次对图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例如:使用BKCI统计图书被引情况,使用Altmetrics统计网络影响力,从出版商处获取使用数据,从商业网站获取图书评论等。若要将电子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用于辅助图书馆电子图书单本采购或PDA采购,还应考虑出版社知名度、作者知名度、同行评议、读者推荐等其他因素。

(3)Altmetrics指标的计算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的Altmetrics工具采用各自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此外,对于每种图书,网络评价有褒有贬,仅统计其被提及、评论或转发、分享的次数,并不能真实、全面的评价该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未来可以考虑在单纯计数的基础上对用户评价的内容进行情感挖掘、文本倾向性分析,以判断评价的褒贬性。

(4)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结果只能展示其受关注的程度,并不能直接用于评判该图书的学术价值,更不能用于进行不同学科图书之间的对比。

参考文献

何峻.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3):106-110.

[2]http:∥/wos.

[3]齐东峰,陈文珏.图书引文索引(BKCI)――新的图书评价及参考工具[J].图书馆杂志,2013,32(4):45-48.

[4]邱均平,余厚强.替代计量学的提出过程与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5-12.

[5]刘恩涛,李国俊,邱小花,等.Altmetrics工具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34(8):85-92.

[6]https:∥/.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