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概要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4 17:04:07

传统文化概要

传统文化概要篇(1)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 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 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 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传统文化概要篇(2)

概括化是设计工作者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汇,也是倍受设计者青睐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是对设计的各个细节的整体总结;是对各个具像思维的抽象整合;是对整个设计理念的高度概括。要求设计者独具慧眼,要有捕捉美的独门绝技,对设计者提出艺术审美的高度要求。设计需要概括设计者所需要表达的一切想法。在中国传统设计符号中,逢年过节所需要的“倒福”和结婚所需要的“囍”字符号都传达了一种高度概括化得设计理念,这些符号就是中国老百姓们通过长时间对生活的抽象、梳理而提炼出来的。

传统文化概要篇(3)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martial arts more clearly present in front of peopl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has a logical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martial arts in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logic analysis. It points out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definition of martial arts put forward by the past scholar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using correct logical form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Wushu, clearing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martial arts, distinguishing the extension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concept of martial arts; logic; essential attribute; extension

引言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以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思维方式。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在其《概念论》中称:“概念无疑是形式,但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能够同时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缚。概念乃是内含于事物本身之中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即有其中包含概念,因此把握一个对象,即是意识着这对象的概念〔1〕。”因此,对武术概念的逻辑学探究,一方面能揭示武术这一技击内涵,建立良好的武术思维的基础,另一方面能明确武术的外延,亦是形成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

然而,武术这一运动文化载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既要看到古代、近现代的大社会背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又要看到当代“大武术观”对武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指导性意义,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明确武术这一概念。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定义武术概念,吸收前辈们对武术概念的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升华武术概念这一理性认识。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概念的定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专著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逻辑分析法:从武术概念的整体到武术概念的部分,再从武术概念的部分到武术概念的整体,以此为逻辑基础,运用归纳、演绎论证方法,对武术概念进行逻辑分析。

2武术概念的演变及逻辑分析

2.1武术概念的历史演变

2.1.1古代武术概念的萌芽

任何事物的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漫长久远年代里走过来的武术,今天的概念和往昔的概念及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与门下文人共同编定的《文选》中,但不具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并非反映今之武术的概念。后人将“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武”在甲骨文中指人持戈行进。“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辞海》解释“武”字有多个义项,其中前两个义项是:①“泛称干戈军旅之事”;②“勇猛”。《说文解字》中称“术”字为“邑中道也”,后引申为“技艺”,即方法、技术,如同道路是通达目的的手段。实际上,中国的“武”字,(字面上是战斗),其实是由“止”字(表示“停止”)和“戈”字(意指“矛”)组成的。所谓止戈为“武”。意思是:“停止战争”或者“维护和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古代武术只发挥了其军事功能、防身功效,即与人斗、与兽斗的指导思想。

2.1.2近、现代武术概念的初探

近、现代武术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在政治上帝国列强的侵入、封建制度的瓦解、新政的出现;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经济开始瓦解;文化上,闭关锁国政策不再,中西文化开始碰撞,武术吸收了西方的“体育说”,但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外延没有明确,只是确定了武术的功能和意义,正如以下概述:

1932年编写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认为国术原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体格之工具〔2〕。

1943年《中国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言》对武术的定义是:“所谓民族体育者,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源远流长,体用兼备,不独在运动工具具有相当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功效〔3〕。”

1949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名家张文广发言:“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身健体的特点〔4〕。”

2.1.3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

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体制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上百废待兴,为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而在这个阶段,武术概念的表述出现了唯技击论。

1957年3月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民族自卫以及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5〕。

1957年6月“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诸专家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是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6〕。

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7〕。

1987年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以及包括对抗技击内容的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8〕。

1988年2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9〕。

1988年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一种由踢、打、摔、拿、劈、刺等攻防动作组成的徒手与持器械者搏斗的套路和对抗性运动〔10〕。

1988年由张高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亦称武艺,是由中国古代技击格斗技术演化而成的一项兼具套路演练及攻防搏斗演练形式的体育运动〔11〕。

1989年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的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12〕。

1990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运动学校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3〕。同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4〕。而这一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人教版武术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带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和规则要求,以套路演练或技击格斗为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15〕。

1992年由孟昭祥、王建华编著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6〕。

1995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散打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7〕。

1996年由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8〕。

1997年由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9〕。

武术概念的稳定期在21世纪以后,如表1中所著:大部分学者基本认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武术概念的逻辑分析

2.2.1界定武术概念的形式逻辑规则及意义

从形式逻辑上对武术概念下定义包括三个部分,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也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分类、武术的上位概念。而形式逻辑也规定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规则:第一,定义必须揭示武术的区别性特征。第二,定义项(武术)和被定义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外延必须相等,否则会犯形式逻辑的定义过窄错误(即一个定义把本来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排除该概念的外延之外),例如: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上,武术的概念被界定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该定义就犯有定义过窄的错误,对武术的分类缺少了功法运动形式。当然,对武术的定义也会出现定义过宽的错误(一个定义把本来不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也包括在该概念的外延之内)。又如: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该定义就没有指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仅仅指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提出了武术的运动形式,而且把武术表述为体育,把武术的外延给扩大了。第三,定义不能恶性循环。在用定义项去刻画、说明被定义项时,定义项本身又需要或依赖于被定义项说明。第四,定义不可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词语来表示。第五,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

那么,我们该运用何种方法对武术准确定义呢?形式逻辑上规定属加种差定义是对武术概念最准确的定义方法。即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然后找出相应的种类,被定义项就等于种差加上属。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后者的外延并不全部包含在前者的外延之中,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有种属关系,前一概念是后一概念的种概念,后一概念则是前一概念的属概念。而武术概念的属就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概念的种差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对武术的准确定义,有助于人们能够把对武术的已有认识总结、巩固下来作为以后新的认识武术活动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揭示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明确武术的使用范围,进而弄清楚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使用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助于人们在武术理性的交流与传播中,所使用的武术术语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从而避免因误解、误读所产生的无谓争论,大大提高武术交流的可能性,促进武术传承与传播。

因此,可以将武术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2武术的内涵:体育属性、技能属性、文化属性、技击属性

武术作为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是记载身体运动的符号,也体现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那么武术的概念应该表述为: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攻防技击的体育运动。但是,除了武术,其他运动项目也具有身体运动的属性。所以说,体育属性不具有排他性,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斗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古以来武术就一直发挥着技能方面的作用,无论是看家护院的家丁,还是镖师、艺人、拳师,都将武术作为一种防身自卫技能。如果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能属性,那么武术概念的表述应为:武术是具有技能属性,以攻防意识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但从中不难发现,跆拳道甚至拳击也具有这样的技能属性,因此,技能属性也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不仅具有技能属性、体育属性,还是诠释文化的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阐释着中国文化,如果其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那么武术则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攻防意识的传统体育项目,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其他的民族传统项目太极拳也具有文化属性。所以说文化属性作为武术的内涵也是不妥的。

武术是中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格斗、功法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技击属性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2.2.3武术的运动形式是对抗格斗、套路演练和功法

武术的概念不仅要反映武术的本质属性,而且要反映武术的运动形式。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抗格斗和套路演练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它们平行存在,相互补充。对抗格斗是武术攻防技术在双方直接对抗中的应用,套路演练是武术攻防技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体现,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抗性练习,可以提高攻防技术,具有强健体魄、防身自卫价值:通过套路练习,既能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又能熟练地展示武术的艺术性,具有观赏审美价值。武术概念反映的运动形式既属于体育范畴,又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2.2.4“内外兼修”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属性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地融会了中国传统的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军事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性,又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智慧结晶。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竞技的西方体育。武术以阴阳哲学为基础,以“主动”与“主静”及中庸为支架,体现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虚实说,等等,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是中国文化在人体运动中的表现和载体,从一个侧面辉映出东方民族文化的光彩。“内外兼修”的内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武术追求外在的形健和内在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武术训练中既强调练“内”,又强调练“外”,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一种高度的协调与统一,体现了整体运动观;武术追求内外交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达到武术育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内外兼修”一语较形象地表达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属性。

总括起来说,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武术,是一种包含实用技击的人体文化;狭义上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主要包含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从逻辑学上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是武术的属概念,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则是概念的外延。比较确切的提法,作为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

3结论

3.1准确运用形式逻辑界定武术概念

武术概念的界定既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其本质属性技击和套路、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以及“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属性。因此,在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形式逻辑上对概念的属加种差的定义规则,又要认识到武术的属、种差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对武术概念下定义既不能定义过宽,也不能定义过窄。

3.2明确武术的本质属性

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而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体育学的下支,那么民族传统体育是武术的上位概念,其中,三者是从属关系。因此,选择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论,既要看到武术的整体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要看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组成部分武术;也要从体育学这一宏观视角把握武术这一微观定义。这样才会对研究武术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3正确区分武术概念外延

据刘兰英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可知,庄子和老子均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因此,要以运动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武术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文化中完善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以传承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文化,其中张岱年先生认为:新文化承认原有文化基础的历史继承性,承认文化的发展进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否则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同时,这种新文化也承认原有文化在空间上的交流、民族间的沟通,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吸纳新的文化要素,不断充实和增强生命活力〔20〕。这就启示我们要在发扬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的武术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会使武术发扬光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1996:323.

〔2〕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3〕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

〔4〕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央国术馆史编辑委员会.中央国术馆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6:75.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6.

〔8〕毛景广,吴姗姗,赖国耀.武术〔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9〕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10〕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1〕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

〔13〕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4〕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15〕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6〕孟昭祥,王建华.武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17〕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传统文化概要篇(4)

一、方法

从方法论上看,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的经典构建,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工作者共同编写,1964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音乐概论》为标志。这一标志性著作所构建的话语系统,遵循的是一种历史的和本体的逻辑。正如学者吴璨所评述的,“从总体内容上来说,《概论》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包括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的发展源流、各种体裁形式与风格、表现手段上的艺术特点以及民族音乐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传统等,均做了必要的理论阐述和介绍”。显然,这一话语系统的所指和能指主要是“传统音乐是这样”,而对于“传统音乐为何是这样”,却缺乏更强的阐释能力。

与之不同,民族音乐学话语系统的构建,遵循的是一种不但包括历史的和本体的,同时还包括生态的和互动的在内的(指环境因素的考察分析及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考察分析)、更为多维的逻辑。伍国栋著述的《民族音乐学概论》是我国早期民族音乐学专著的代表作之一,分引言、1至7章、后记及附录等10个部分。其中除引言、后记与附录三部分外,其他的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具体说,第1章第2节界定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含义、性质和研究对象,是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方法的宏观叙述;第2章介绍了民族音乐学的相关学科,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生态的、互动的、网络的方法论的宏观叙述:第3章至第7章详细地介绍了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价值观、主体观、时空观、网络观、质量观、实地调查、音乐事项描述和解释及音乐学写作等各种观念和方法,是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方法论的具体叙述。同样显明,这一话语系统的所指和能指,就不只是单一的“传统音乐是这样”了,而是“现象——解释——描述——态度”的四维合一,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生动的、普遍联系的话语系统。它更具有从宏观的高度和微观的深度来解释“传统音乐为何是这样”的能力。

既然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话语系统运用在我国是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阐释,其阐释成果既具有音乐文化本位的特征,又具有研究方法论的特征,那么,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尽管课程性质更多的是关注音乐文化本体,但在教学话语系统的构建上,仍然非常有必要借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语汇。因为诚如前述,唯有把《民族音乐概论》所代表的传统教学话语与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结合起来,才能从多维的、普遍联系的视角,描述一系列音乐文化现象,并使这种描述具有高度和深度。

按照上述思路,从方法论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的话语系统,其语汇可以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传统音乐学语汇。这包括前述以《民族音乐概论》为代表的、以民族民间音乐分类学为基础的、以传统音乐历史变迁及风格特征为主要描述对象的传统语汇,也包括其后大量传统音乐研究文献所建构的,以结构学、乐谱学、乐律学及表演学等为基础的经典语汇:其二是民族音乐学语汇,这包括构成民族音乐学学科范畴的所有原理和方法。在撷取这两类语汇时,我们必须首先对上述诸如分类学、乐谱学、乐律学及民族音乐学的价值观、主体观、时空观、网络观、质量观、田野调查、案头分析、现象描述、音乐学写作等各个领域有较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合适地运用到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之中,从而构成既有学术质感,又有学科意识的教学话语系统。

二、逻辑

《民族音乐概论》一书的写作,其目的首先是为高等音乐院校开设的“民族音乐概论”课提供教材。所以在经集体写作修缮及全国音乐教材会议审定后,其被肯定的体例逻辑,就不但成为一段时间里传统音乐研究文献的经典写作逻辑,也成为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典的叙述逻辑。勿容置疑,历史上《民族音乐概论》所奠定的教学叙述逻辑有着开创性、经典性和系统性的意义,但在音乐学发展的今天看来,这一话语系统已经由于它的纯音乐本位化而显得有些不合适。

《民族音乐概论》共5章,分别描述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及器乐五类传统音乐。其中每章又对应对称地分为历史概述、特征描述及新的发展等3节(除第1章分列古代歌曲一节外,其他均同)。仔细研读这一经典作品可以发现,它所建构的实际上是一种纵向历时的、类别线型的、叙述扁平的和纯音乐本位的叙述系统。以第2章歌舞与舞蹈音乐为例,第1节介绍我国歌舞音乐的发展渊源及主要类别;第2节从形态上介绍我国传统歌舞音乐的主要特征;第3节介绍新文化背景下传统歌舞音乐的新发展。显然,这1、2、3节的构置,描述的是单一的歌舞音乐门类(类别线型)从古到今(纵向历时)的概要发展。第2节对传统歌舞音乐“富有生活情趣”、“歌舞结合”、“旋律节拍节奏特点”、“结构形式”及“器乐伴奏”等五大特征的介绍,则是一种问题意识不浓的(叙述扁平)、纯音乐本位的描述。

在我们建构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时,如果说纵向历时的叙述作为一种动态的话语逻辑,是值得继承的话,那么,缺乏多类别横向比较的线型叙述、缺乏问题意识的扁平描写以及缺乏文化网络意识的音乐本位主义,则需要加以改进。

新兴的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实际上已规定了一种音乐学的写作逻辑,即包括单项音乐事项的纵向历时性叙述、多重音乐事项的横向共时性比较、以人为本的多学科交叉以及从纵向横向、历时共时、学科交叉、普遍联系等多重视角阐释音乐事项因果关系等各种方法在内的,综合的思维逻辑和叙述逻辑。民族音乐学的这种写作逻辑,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话语逻辑范式。余下的,只需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合理选用即可。

就叙述逻辑而言,针对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任意一个乐种的教学,我们都可以借助民族音乐学的这种范式,在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基础上,构建出思路简约而又有学术质感的叙述系统。比如,某乐种(下文称为乐种A)的叙述系统示例如下:

1.乐种A历时性的叙述:对乐种做历史学的阐释,以寻求历史依据。

2.乐种A共时性的叙述:对乐种做同空间内的横向比较,包括同质乐种、异质乐种之间的比较,以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

3。乐种A与环境关系的叙述:对乐种做地理、人文环境的分析,以寻求普遍联系的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规律。

4.乐种主体“人”与乐种A互动的叙述:揭示文化的本质归属——人。

就思维逻辑而言,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些典型的范式,如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以及在二者基础上生成的三段式推理等。这些思维逻辑,实际上也是一切成熟的,包括自然、社会及思维三大科学形态在内的所有学科所共有的思维逻辑。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的音乐事项,如果适当运用这些逻辑规律,将会使教学话语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结构力。以下试列表说明:

表1 演绎法示例(以“蒙古族等各中国民族的音乐主要是五声音阶”这一判断的教学为例)

为阐释蒙古族等中国民族的音乐主要是五声音阶这一判断,表1采用了演绎法。其中逻辑起点是一个拟定为已知的正确判断,是逻辑推理中较为抽象的大前提;逻辑中项同样是一个拟定为已知的正确判断,是逻辑推理中一个较之大前提而言稍微具体的小前提;逻辑终点是一个新的判断,是逻辑推理的结果,性质最具体;实践验证不属于三段式逻辑推理链条,而是使用最具体的实例对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验证。

表2 归纳法示例(以“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这一判断的教学为例)

为阐释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这一判断,表2采用了归纳法。逻辑起点中分析了大量西北高原乐种中的双四度现象,然后以之为基础,经过逻辑中项,推理出西北高原音乐以双四度为特色腔音列的结论。

上述两例,构建了教学话语系统的两种基本的思维逻辑范式。这两种范式,在运用上都具有可逆性。即随着阐释对象的转换,演绎法可以转换成归纳法,反之亦然。如在表1中,当我们把教学目标设置为“中国乐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时,演绎法就转换成了归纳法。而在表2中,如果我们把其设置为“花儿、信天游等西北高原乐种的特色腔音列是什么”时,归纳法就转换成了演绎法。同时,作为思维科学的两种重要逻辑模式,它们普适于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任何音乐事项的叙述。无论是历时或共时的形态比较分析,普遍联系的因果关系分析,还是以人为归属的文化功能分析。所以,如果在教学话语系统的构建中,我们能以学生已知的判断为逻辑起点,运用上述的逻辑方法,为学生设计一条逻辑链,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判断,那么这种教学话语系统,必定是具有极强的表达力的话语系统。

三、概念

思维运动的起点是概念,概念的相互作用形成判断,判断的相互作用形成推理,推理的终点形成新的判断。这种由概念到判断到推理最后到新的判断的过程,就是思维运动。思维运动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没有无语言的思维,也没有无思维的语言,思维运动就是语言运动,语言运动也就是思维运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概念之于语言运动,同样是基础性的构成。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话语运动,也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概念系统。只有在科学的概念建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和叙述逻辑,才能建立科学的话语系统。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叙述系统,缺乏较为严谨的概念意识。以《中国音乐词典》“春调”条目的概念表述为例,条目写道:“民歌的一种。流传于江苏省。……春节期间或立春前后,农村举行迎春、送春等活动时所唱的民歌,统称春调。春调曲调较多……。歌词一般为七字一句……。”一概念界定了春调的类别属性、流传区域以及主要的文化特性和形态特征,可以说基本上构建了一个“春调”的概念。但严格来说,这一概念还存在学科知识层面及学科意识层面的缺陷。从学科知识层面来看,“春调”流传区域的表述并不准确,事实上“春调”的流传区域远不止江苏省而已;从学科意识层面来看,“春调”概念的表述,还应涉及历时性和共时性内容,才显丰满。以概念建构为目的的词典尚且存在概念表述上的疏漏,其他著作就更加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了。脱胎于这一传统著述话语系统的教学话语,在概念表述上当然也存在相似的缺陷。所以,科学地进行概念修辞,解决名正言顺的问题,就成了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构建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实,民族音乐学在概念建构上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参照。这种参照,既包括对民族音乐学学科话语系统中部分已有概念的拿来主义,也包括对民族音乐学概念界定范式的学习借鉴,同时还包括对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研究方法的运用。

首先,直接把民族音乐学学科中常用的诸如文化价值观、本体观、质量观、网络观、共时性、历时性、本位法、非位法、文化人类学、民俗学、音乐形态学等学科概念拿来构建教学话语系统,是最为便捷和有效的方式。因为这些概念,是民族音乐学长期建设和发展的产物,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原理和学科方法的经典表述,是民族音乐学学科语言中风格统一的、所指和能指约定俗成的核心语汇,同时也是极具学科意识和学术质感的语汇。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使之成为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中的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建立起一个深刻严谨的教学话语系统,同时还能促使民族音乐研究、写作及教学三元的高度统一。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民族音乐学的概念范式,建构民族音乐文化的概念系统。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在其著作中,继承和发展前人关于“乐种”概念界定的成果,提出了“乐种”界定的三要素之说,即“历史构成、文化构成及本体构成”(指某一乐种的概念,应包括它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环境及人的关系、乐种本体形态及特征等三个方面,笔者按)。伍先生这一“乐种”界定新说,实质上正是力图为我国丰富多彩的乐种文化提供一种概念建构的范式。这一范式,深得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精髓,不但可以运用在“江南丝竹”的概念界定上,也可以运用在“西安锣鼓”的概念界定上;不但可以运用在器乐这一狭义的乐种概念界定上,也可以运用在民歌、曲艺及戏曲等广义的乐种概念界定上。它完全可以指导我们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概念系统。

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的研究方法,以完成教学中的概念构建。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意欲建构的概念对象时,为使这一概念更为生动和丰满,我们可以改变“局外人”的身份,转换审察的视角,而成为经验式的“局内人”。传统的教学,通过教师、借助教材来进行,这种方式建立的概念,往往显得枯燥呆板。如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置身于活态音乐事项之中,采用经验式的教学,那么,他们对音乐事项所形成的概念将完整灵动得多。比如“京剧”,无论我们如何叙述它的历史构成、文化构成和本体构成,学生始终难以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理解它的特征。但如果让他们唱上几个段子,甚至与京剧演员同台表演几次,那他们心中的京剧概念就会深刻得多。所以,在民族音乐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形成某一完整的音乐事项概念,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当效仿民族音乐学“局内人”的研究手段,把这种“置身其中”的经验活动作为建构概念的语言运动的补充,纳入到教学话语系统里来。

传统文化概要篇(5)

第一,如何攻--即如何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

第二,如何防--即如何不被互联网化抄了后路。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传统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而是新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是新商业模式——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有三点:

1、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业手段的更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等都促进了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

2、互联网消除了时间限制和空间距离,产生了更多的商业交易新方式,如B2B、B2C、C2C、O2O,等等。

3、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商业的交易过程,将人、信息、产品和服务在线连接起来,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大多是由互联网企业创造引领的。互联网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进行竞争。这注定是一种不对等的竞争,许多传统企业就像中世纪的武士一样拿着大刀长矛与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作战,战争还没有开始就胜负已定!但这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因为,没有人规定传统企业不能互联网化,不能运用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

而对于满天飞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概念,传统企业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传统企业认真理解,认真辨析,认真学习;另一方面,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概念背后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传统企业要更多的投入到新的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去,即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推动企业发展,从而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

这里把从电子商务诞生以来,关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商业的主要概念总结如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社会化营销;微营销;云商;微商;社交电商;10大基本模式(B2B/B2C/C2C/C2B/B2B2C/C2B2B/O2O/O2M/F2C/C2F);新商业文明;新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方法论;互联网兵法;等等。

这些概念分为六类:

第一类,新营销概念:网络营销;微营销;社会化营销。

第二类,新商务类型概念:电子商务;云商;微商;社交电商。

第三类,新商业模式概念:10大基本模式;新商业文明;新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

第四类,转型概念: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第五类,思维概念: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方法论。

传统文化概要篇(6)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传统文化概要篇(7)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浩君(1977―),男,浙江上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移动学习、普适计算等研究。E-mail:。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多媒体资源传播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解决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实时高效传输问题;而流媒体能把连续的影音信息经压缩处理后存放到网络服务器上,以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资源,让浏览者不需要等到下载完成, 就可边下载边观赏,为互联网多媒体资源快速实时传递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视频点播、行业培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1]流媒体学习资源是指以学习为目的的流媒体资源,具有传统视频资源画面生动形象、内容直观易懂以及播放动态流畅等特点,弥补了其他学习资源教学情感缺乏等不足。根据流媒体学习资源播放设备的差异,可将流媒体学习资源分为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和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前者是指运行在传统互联网终端设备(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上的流媒体学习资源,提供传统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视频学习资源,而后者是指运行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的流媒体学习资源,提供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视频学习资源。[2][3]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各级各类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以及视频公开课程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课程门数累计达到6000余门,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优质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而移动流媒体资源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由资源建设者自主开发,由于移动终端的多样性以及移动学习环境的复杂性,阻碍了移动流媒体资源顺利开发,造成了目前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移动学习需求。针对目前传统流媒体资源丰富性和移动流媒体资源匮乏性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可行性,引入概念图理论,提出了从传统流媒体资源到移动流媒体资源转换理论,然后构建了基于该转换理论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等内容的设计思想,最后结合《现代礼仪》精品课程流媒体资源转换案例详细描述了该资源转换系统实现的关键步骤,验证了本研究工作的可行性。

二、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

媒体资源转换可行性分析

学习资源是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通过视频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容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但移动学习终端存在屏幕尺寸小、数据处理能力弱、支持格式有限等局限,使得移动流媒体与传统流媒体在资源呈现方式、知识组织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关键就是能否对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和处理,使得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更好地适应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

(一)资源呈现方式转换可行性分析

目前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以Web学习网站形式存在,如学习社区、专题网站、Wiki、博客等,其中包含了大量流媒体资源。而移动学习资源则主要以WAP学习网站形式存在,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移动学习系统、新东方的“移动英语”学习网站等。目前移动学习相关研究正尝试从移动终端自适应机制出发,将现有的Web资源转换成WAP资源,以适应在移动终端上内容的自适应显示。如欧洲的MOBILearn项目将400门E-learning课程迁移为mLearning资源。此外多媒体转换技术也可以较方便地实现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格式和分辨率的转换,以适应移动设备的播放要求。

(二)知识组织形式转换可行性分析

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以“课程―章―节”三级目录来组织知识内容,对于具体某节资源也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内容。而移动学习资源颗粒度较小,一般以单个知识点作为基本知识组织单元,并按照“类别―主题―知识点”三级目录来组织和维护移动学习资源。因此,通过绘制能反映该学习资源的知识点分布图,然后按照该分布图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分割,并重新组织成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的移动学习资源,而对于流媒体资源可以通过FFMpeg等工具对流媒体资源进行分割操作。概念图是一种知识表征工具,它能够反映学习资源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为依据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转换成移动学习资源,实现知识组织形式片段化转换目标。

(三)学习时间转换可行性分析

除了知识组织形式的不同,移动学习资源的学习时间也是影响资源颗粒度的重要因素。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习时间设置一般与传统课堂时间保持一致,维持在45分钟左右,而移动学习环境下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量需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将人注意力维持时间10分钟作为移动学习时间的上限,得到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可。因此,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切割成多个基于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资源后,仍然要对知识内容过长(超过10分钟)的资源,按照10分钟的时间维度,进行再次分割操作,最后形成符合移动学习特点的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

(四)学习内容转换可行性分析

数字化学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硬件、软件、教学与组织技术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成功地运用到各个行业的教育培训过程中。而移动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简单实用的内容,如生活百科、商务英语等;二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考证考试、充电拓展类等内容,[4]而这些学习内容目前均有大量的传统流媒体资源可供选择,这为移动流媒体资源转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障,有助于提高移动学习流媒体资源的建设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虽然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利用概念图绘制工具对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知识点图系绘制,并以此为依据按照移动流媒体资源的特点进行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可生成符合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极大地提高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效率,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内容。

三、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性能的提高,也为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创造了可能。概念图(Concept Map)是指利用图式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表达和交流;一般由节点、连线和有关文字标注等内容组成,节点上的概念表示学习对象,而连接线上写上两个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鉴于概念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诸多优点,已有学者将概念图相关理论应用于移动学习领域。[5][6]

本文根据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差异性,结合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特点,[7]引入概念图理论,提出了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该理论总体思想如图1所示,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主要包括资源筛选、概念图绘制、资源生成、资源重组等四个部分,其中资源筛选主要负责选择合适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概念图绘制是移动流媒体资源建设人员在理解原有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内容的基础上,以概念图的形式来表现资源的知识结构,并为移动流媒体资源生成做好准备;资源生成是整个理论的核心,负责针对特定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资源转换工作;资源重组主要负责对已生成的移动流媒体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使新生成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移动学习实践活动。上述四个操作环节中,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后续与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

图1 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流程图

(一)内容筛选

移动学习并不是适合承载所有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部分合适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可以被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用来支持移动学习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传统流媒体资源是流媒体资源转换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坚持内容适合性原则与资源简单性原则相结合的资源筛选标准,选择面向终身学习的较为实用、简单、不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非正式流媒体学习内容,如语言短训、职业技能、轻松百科、生活保健、家庭理财、文化涵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校教育中逻辑复杂度低的学习内容,如英语、语文等学习单元相对零碎、知识耦合性相对较低的课程资源也适合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二)概念图绘制

本文将采用概念图作为知识组织分析工具,分析所选定的传统流媒体资源中所包含的知识结构以及所蕴含的具体知识点,以此作为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重要依据。首先确定当前被转换的流媒体学习资源的中心主题;然后深入分析该资源内容,罗列相关概念;再次分析所罗列相关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内容,中心主题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最后反复修改与优化,绘制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相对应的概念图。

(三)资源生成

资源生成是真正实现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关键步骤。资源生成主要任务是将颗粒度较大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本文将通过呈现方式、学习时间、资源组织等三个角度来设计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生成机制。从资源呈现方式的角度分析,资源生成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分辨率与资源格式转换,需要将高分辨率的、不同格式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成分辨率较低、适合移动终端流媒体格式的学习资源。从资源学习时间的角度分析,移动学习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因此学习过程需要适应复杂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被分割成多个零碎的学习片段,形成片段式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从资源组织的角度分析,移动流媒体资源一般以知识点作为基本的知识组织单元,并且按照“学科―主题―知识点”三级结构进行组织和管理。

(四)资源重组

资源重组是对已经转化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能够更方便地为移动学习者所使用,提高学习效率。移动流媒体资源重组包括:概念图映射、资源序列化、添加资源描述信息等步骤。概念图映射是指将已经生成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绘制的概念图中相对应的知识点产生一一映射关系,便于资源管理人员利用概念图来管理相应的资源;资源序列化用以明确知识点及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学习前驱后继关系,引导学习者按照正确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为了尽量提供更多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背景信息,本转换理论最后步骤就是对已经完成转换的移动流媒体资源添加资源描述信息,使学习者能对资源的情境信息、知识目标以及相关视频内容的文字描述等方面有更明确的认识。

四、系统设计分析

(一)系统架构设计

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分成表示层、网络层、业务逻辑层、存储层等四层,层次结构清晰,软件耦合度低,便于管理和维护。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架构示意图

(1)表示层。该层为不同用户提供了相应的操作界面。资源建设人员通过PC终端,利用有线网络或WIFI接入,进行资源生成与重组等资源转换操作。学习者也可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利用GPRS、3G或WIFI无线网络,浏览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2)网络层。该层是为各类设备接入本系统提供网络支持,接入的方式可以通过GPRS、3G、WIFI等无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3)业务逻辑层。该层用来封装系统的具体业务逻辑服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涉及资源上传模块、资源生成模块、资源重组模块等。

(4)存储层。该层负责为系统具体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并存储系统交互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传统流媒体资源库、移动学习资源信息库(概念图、资源序列、资源描述信息等)、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库、资源管理规则库(内容筛选原则、概念图绘制原则、资源生成原则等)。

(二)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面提出的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本文设计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功能,该系统功能包括资源上传、资源转换以及资源重组等三大功能,具体系统功能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功能结构图

资源筛选:资源建设人员从以终身学习为视角、实用取向的非正式学习内容中,或者从与学校教学中逻辑简单、内容单元零碎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流媒体转换资源。

资源上传:资源建设人员判断该资源系列内容可以上传,有助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开展,通过系统的资源上传模块将该系列资源上传到系统传统流媒体资源库。

资源列表:资源建设人员可以查询系统中已经上传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资源列表包括最新上传资源列表、未处理资源列表和资源系列列表。

概念图绘制:资源建设人员通过选择未处理资源列表中的一项内容,并通过流媒体播放工具播放该资源的视频内容,根据视频内容和概念图绘制规则,绘制该视频的概念图。

资源转换:资源建设人员确认绘制的概念图合理、有效,并通过概念图和10分钟两个维度对原有资源进行资源转化操作,操作后将得到多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概念图映射:通过资源生成操作,将得到的多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和概念图中相应概念建立映射管理,方便资源建设人员管理新资源以及制作学习者的资源导航。

资源序列化:单纯依靠概念图导航,无法判别同一级中所列资源的前驱后继关系,因此,资源序列化的目的就是设置学习资源的前驱后继关系。

信息添加:为新生成得到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添加情境信息、知识目标、知识重难点以及必要的字幕信息,方便学习者利用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开展移动学习。

五、系统功能实现

本文实现了基于Web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各项功能,该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系统服务器,Apache Tomcat 6.0作为Web和WAP服务器;使用Java技术来开发Web应用程序,系统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并使用MySQL Workbench可视化数据库设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库建模和管理。系统集成化开发工具使用了MyEclipse 8.5,网页开发工具采用Dreamweaver8和Photoshop CS3,本系统实现案例使用了湖南大学袁涤非教授的《现代礼仪》精品课程资源,该课程内容逻辑相对简单,所需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且课程内容与学习者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者对该类课程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概念图维度和时间维度是本系统实现资源转换的两个重要维度。资源建设人员首先要填写概念名称、选择父节点、子节点与父节点关系、是否是终端节点等信息;如果某个节点是终端节点,那么该节点可以成为知识点,包含相应的资源内容,因此需要为该节点设置其所包含内容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本系统利用Flex和ActionScript设计可视化的概念图绘制工具,从节点绘制、节点布局、连接线绘制等三个角度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工作,概念图绘制界面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概念图绘制界面

根据已绘制完成的概念图,资源建设人员可以得到由概念节点对象构成的知识点对象数组,按照预先设定的10分钟片段时间对节点数组信息进行修改,并以此为标准,对FLV资源进行分段处理和转换。根据图4所示的概念图,该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就被转换为定义与内涵、礼仪产生、礼仪形成、礼仪变革、礼仪原则、礼仪特征以及礼仪作用等7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同时系统会自动完成资源与概念图之间的映射,然后自动跳转到资源序列化界面,系统会按照概念节点生成顺序作为资源序列化的默认顺序,资源建设人员可以通过向上箭头或向下箭头进行调整,系统也会根据每次的调整请求,动态调整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的先后顺序,其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移动流媒体资源序列化操作界面图

为了增强单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可学习性,优化和完善转换后得到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添加必要的学习资源描述信息,提高学习者对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最后形成的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效果图如图6所示。

图6 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效果图

六、总结与展望

学习资源是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匮乏性和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丰富性的现状,以快速、高效建设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为目标,提出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思想,详细阐述了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资源转换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本文研究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流媒体资源类型的转换的,对于移动学习的片段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移动流媒体资源的协作构建机制以及转换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学习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戈,廖建新,朱晓民,樊秀梅.流媒体分发系统关键技术综述[J].电子学报,2009,37(1) :137~145.

[2] 杨金花,宋宝瑜.移动流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关键性技术及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6):104~107.

[3] 吴天生.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09~112.

[4]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传统文化概要篇(8)

关键词: 中国 设计 现代 文化 标志 

1、中国图案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生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存,中国特有的传统图案有如龙凤纹、如意纹、四神纹、合头鱼、人物……各类图案,还包括自然崇拜所留下的日、月、星、山、水、树木以及佛教中的莲花、佛手,少数民族的更是多而美丽,这些图案纹样都具有各自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的审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传统图案都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许多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标志,以它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而流传。 

在许多航空公司的标志中,我们都立刻提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一只腾飞的凤凰,它的灵感就取材于一出土青铜器的神鸟的造形,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凤凰都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祥瑞之禽,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传达了航空业“展翅飞翔”的理念。同样是以凤凰为主轴的还有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它是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型,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凤鸟那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像这种取其“形”的设计当然不等同于简单的不看对像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设计师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其传统元素的改造、提炼、运用,使其更有特色,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2、中国书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是通过象形文字来传达概念的,每个汉字都同时兼备词和图像的功能,将概念和表达,语义和图标融为一体,展示出令人惊叹、复杂而丰富优美的视觉语言,而西方艺术却没有可与之比拟的东西,中国书法五种主要书写体篆、隶、楷、行、草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其中篆书用笔“骨气丰匀,方圆妙绝”,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隶书笔画方中带圆,撇捺舒展,结构均衡,华贵典雅;楷书结构平正,严整规矩,沉着稳重,端庄秀丽;草书奔放遒劲,潇洒飘逸,连绵回计中时,要看内容的需要,再选择适合的书体,如“喜之郎”的标志,它就是以草书字体造型,它的结构组合、大小安排、笔画处理均显出草书艺术自由洒脱,表达了欢快、喜悦、活泼和感受,孩子们很喜欢并接受了这个品牌。 

3、中国印章在现代标志设计的体现 

提到篆刻在现代设计中的阐释,我不得不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2003年8月3日,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在北京天坛祈年殿,一时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我认为“中国印”的设计是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最完美的体现,所以,我要在这里主要谈一谈“中国印”的设计。 

说起以往的奥运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想起当时的象征——会徽和吉祥物,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首先要创造一个非常出色的会徽。而这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会被选中,我们首先要从它的图形设计的概念讲起,经过我对一系列资料的详细了解,原来“中国印”图形设计有它5个方面的概念,分别为“印信”概念,“象形文字”概念,“奥林匹克”概念,“龙”的概念,以及“红色”概念。下面我分别详细的阐述一下这5个概念的不同涵意。 

3.1“印信”概念 

作为奥运会徽主体图案的“印章”早在三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了,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国印”以此来寓意北京将“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是对大家的庄严的承诺。

印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透明部分的“京”,喻意“公正”、“友谊”的原则及君子风范,同时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发扬广大,以它崭新的面貌走出世界,给人们以诚信中国的感受。 

3.2“象形文字”概念 

象形文字是汉字的起源,具有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特征的象形文字,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古老文明,而“中国印”我们可以称之为符号艺术,它这种会徽的造型运用是集中国传统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语言于一体,“中国印”中的“京”字,用中国传统的金石,篆刻及书法……艺术风格,又与运动会主题相结合,重新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崭新的、舞动的“京”字。 

3.3“奥运匹克”概念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

[1] [2] 

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现代艺术的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是一种迎接胜利的人物形态,形象很欢快,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 

.“龙”的概念 

提到龙,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华文明及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而会徽中的“京”字巧妙在与“龙”字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在这个被赋予龙文化的形态,从文化的层面展现出了运动的风采,使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美好的寓意。 

.“红色”概念 

红色历来都是中国的代表性色彩,中国的国旗主体色就是红色,代表喜庆、庄严、传统的文化特点,红色本身具有热情、向上、阳光……自然属性又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庆典的特征,红色在这里就象征着奥运圣火与运动的激情,它也是北京呈献给全世界人民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传统文化概要篇(9)

1、中国图案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生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存,中国特有的传统图案有如龙凤纹、如意纹、四神纹、合头鱼、人物……各类图案,还包括自然崇拜所留下的日、月、星、山、水、树木以及佛教中的莲花、佛手,少数民族的更是多而美丽,这些图案纹样都具有各自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的审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传统图案都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许多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标志,以它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而流传。

在许多航空公司的标志中,我们都立刻提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一只腾飞的凤凰,它的灵感就取材于一出土青铜器的神鸟的造形,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凤凰都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祥瑞之禽,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传达了航空业“展翅飞翔”的理念。同样是以凤凰为主轴的还有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它是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型,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凤鸟那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像这种取其“形”的设计当然不等同于简单的不看对像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设计师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其传统元素的改造、提炼、运用,使其更有特色,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2、中国书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是通过象形文字来传达概念的,每个汉字都同时兼备词和图像的功能,将概念和表达,语义和图标融为一体,展示出令人惊叹、复杂而丰富优美的视觉语言,而西方艺术却没有可与之比拟的东西,中国书法五种主要书写体篆、隶、楷、行、草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其中篆书用笔“骨气丰匀,方圆妙绝”,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隶书笔画方中带圆,撇捺舒展,结构均衡,华贵典雅;楷书结构平正,严整规矩,沉着稳重,端庄秀丽;草书奔放遒劲,潇洒飘逸,连绵回计中时,要看内容的需要,再选择适合的书体,如“喜之郎”的标志,它就是以草书字体造型,它的结构组合、大小安排、笔画处理均显出草书艺术自由洒脱,表达了欢快、喜悦、活泼和感受,孩子们很喜欢并接受了这个品牌。

3、中国印章在现代标志设计的体现

提到篆刻在现代设计中的阐释,我不得不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2003年8月3日,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在北京天坛祈年殿,一时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我认为“中国印”的设计是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最完美的体现,所以,我要在这里主要谈一谈“中国印”的设计。

说起以往的奥运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想起当时的象征——会徽和吉祥物,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首先要创造一个非常出色的会徽。而这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会被选中,我们首先要从它的图形设计的概念讲起,经过我对一系列资料的详细了解,原来“中国印”图形设计有它5个方面的概念,分别为“印信”概念,“象形文字”概念,“奥林匹克”概念,“龙”的概念,以及“红色”概念。下面我分别详细的阐述一下这5个概念的不同涵意。

3.1“印信”概念

作为奥运会徽主体图案的“印章”早在三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了,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国印”以此来寓意北京将“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是对大家的庄严的承诺。  印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透明部分的“京”,喻意“公正”、“友谊”的原则及君子风范,同时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发扬广大,以它崭新的面貌走出世界,给人们以诚信中国的感受。

3.2“象形文字”概念

象形文字是汉字的起源,具有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特征的象形文字,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古老文明,而“中国印”我们可以称之为符号艺术,它这种会徽的造型运用是集中国传统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语言于一体,“中国印”中的“京”字,用中国传统的金石,篆刻及书法……艺术风格,又与运动会主题相结合,重新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崭新的、舞动的“京”字。

3.3“奥运匹克”概念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现代艺术的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是一种迎接胜利的人物形态,形象很欢快,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

3.4“龙”的概念

提到龙,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华文明及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而会徽中的“京”字巧妙在与“龙”字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在这个被赋予龙文化的形态,从文化的层面展现出了运动的风采,使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美好的寓意。

3.5“红色”概念

红色历来都是中国的代表性色彩,中国的国旗主体色就是红色,代表喜庆、庄严、传统的文化特点,红色本身具有热情、向上、阳光……自然属性又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庆典的特征,红色在这里就象征着奥运圣火与运动的激情,它也是北京呈献给全世界人民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以上这会徽的5个图形设计概念和字体设计加在一起成就了一个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也明确的传达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最完美的结合。与会徽图形设计组成为完整会徽的还有它的字体设计,BEIJING2008字形是兼承了中国书法传统,采用的是汉简书写、简洁、流畅,还要和奥运五环混然结合,而且用汉简风格书写英文字母的方式独具特色,这一英文书写是中国独创的。

说到这,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感受大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精神上的和谐,这恰巧与西方艺术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中国的艺术要想走向世界,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系,我们中国的艺术从业者就必须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给予东西方艺术最恰当的结合。我坚信有一天中国平面设计也会繁荣兴旺起来。

参考文献:

[1] 钟明善.中国书法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7.

[2] 王凤义.商标图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

传统文化概要篇(10)

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试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解读,以打破传统解读的一元话语地位。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论争,我们发现传统解读范式并不能够被“证伪”,新解读模式也不能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证实”,甚至在诸多新解读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论。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在介入一种解读模式之前,有必要反思这些解读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共性,以及它们可能忽略的思想前提。

通过反思我们会发现,诸种解读常常专注在学理或逻辑方面的思考,以此来论证某种解读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理或逻辑维度的单方面推进会使我们忽略掉一些外在的因素。我们往往着力于从学理的可信服性或可确证性来完善或批判某一种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解读,而对这一问题之所以提出,之所以成为问题,以及我们在何种意义上会解决这些问题,都一再向我们表明,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理问题。关于马克思哲学解读引发的争论,在学理上我们往往这样提出和解决问题,即认为传统解读是错误的,造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僵化和教条化,它没有正确反映马克思哲学的原意,所以我们要提出一种新解读,以此来纠正原来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而对于为什么这种传统解读是错误的,以及是怎样变成错误的,回答往往是,因为马克思哲学应该是新解读所呈现的,而传统解读不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一种学理上的循环。

通过对外在因素的切入思考,我们会发现,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理问题,而是关涉到人们对它的理解、接受、传播、衍变的外在问题。它关涉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截面化的严谨系统,而是一种话语系统在历史的“经历”、一种学理逻辑在时间上的“流衍”,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审视。

一、解读的话语困境

我们将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来理解,理解大众文化传播的特点,反过来可以了解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在这个角度上,大众文化传播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特征就会在传统解读中有所呈现。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哲学在传统解读中,由于时代赋予的主题和任务,已由批判性(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主流思想背景而言)的哲学变成了具有建设性(针对国内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而言)的指导哲学。在建设性的历史任务面前,为了理解、传播和运用的需要,它被解读、转化和实现为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规律。它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已不再是如何打破一个旧世界的问题,而是如何创造一个新世界的问题。于是,马克思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哲学号召逐渐凸显为“在新世界中发现、创造新世界”了,其思想的批判性品质成为论证其科学性的手段。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一种“不改变的改变”之中完成的。

这种建设性方面的呈现,使马克思哲学被解读和构建得更像是对一个客观的社会历史领域的呈现,它更加逻辑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甚至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时期之后,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越来越沉淀下来,乃至于定型。马克思哲学在这种理解中不断发展起来,马克思哲学的绝对哲学史地位越来越被凸显出来。这样也造成了一些弊端,那就是我们会刻意地对这种传播文化加以塑造,它之由于“在现实的成功”而凸显出的它的“伟大”,被学理地演绎为“它的伟大决定了它必将成功”,而“伟大”一旦成了先行的观念,后继的理论构建便一发不可收拾。马克思哲学越来越从它的历史背景脱离出来,它的生存土壤――它所汲取的、扬弃的、批判的一切哲学文化往往都被蒙上了一层黯淡的阴影。在缺失了平等的对话者的马克思哲学身上,“正确”的思想被一次次塑造为“内在的逻辑”的深刻必然性。马克思哲学是伟大的,于是马克思哲学就是“大全”。我们在塑造马克思哲学的同时,会对古代、近代的哲学,以及同时代的对立哲学思想加以贬低和排斥,当人们努力为完成马克思哲学“深刻的正确”铺平“逻辑道路”的同时,即是为将其塑造成“全面的集成”而努力。于是,一部哲学史被好心而不自觉地重新书写,丰富各异的哲学思想流衍被描绘成一种神奇的“目的论”运动,一切存在着的哲学,莫不为马克思哲学而生,莫不为马克思哲学而亡。马克思哲学在“胜利”的历史终点,回首看到的景象是,浩瀚的哲学之流在它的脚下集结。

在这种有意识的文化塑造中,大众文化传播在它的另一面是造成了文化的审美疲劳,这一点也是在学理之外产生的后果。传统解读“理论范式化”的逐渐弥漫,对规律性认识的过分凸显,使马克思哲学原本的批判性和自我批判性难以得到呈现。“理论范式化”在这里是指马克思哲学的原理化、规律化,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变成由于唯“原理”、唯“规律”而教条化。高清海教授曾指出:“应当清醒地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们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一贯的‘反思―批判理性’的精神。”[1]4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精神成为一种被简单反复运用的规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加反思地运用,以至于有人调侃:“辩证法”变成了“变戏法”,这样一种解读和运用造成了对马克思哲学的极大误解,使进一步的有效文化传播遭遇到了瓶颈。

二、文化传播:一种外在的角度

在上述意义上,新解读的努力,并不应该看作是对传统解读范式话语逻辑本身的颠覆,而是对这种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和运用的弊病的治疗。因此,从文化传播角度审视马克思哲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的考察,更重要的,还关系到我们对新解读的定位和理解。如前面所表述,并不是要武断地指出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模式的本质弊病,而恰恰是要呈现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解读文化不可避免会遭遇到的困境,这不是一种解读模式本身造成的,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在时间、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文化的视角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避免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僵化、教条化状况。

当下的新解读努力并不是就这一维度来展开的,许多新解读矛头直指传统解读本身,认为它误读了马克思哲学的原意,遮蔽了其真实深刻的历史性内涵,因此致力于重新发现、构建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我们暂且将传统解读的合理性问题放进括号里加以存疑。这里另外隐藏的问题是,作为解读文化之一,新解读如何能够保持自身的正确性?或者说,这种新解读文化何以跳脱诸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可通约性问题?新解读的努力总是想以新的核心概念去标示马克思哲学,却下意识地进入了新的客观主义的圈套,而忘记了“这类概念的流行用法的存在,被天真地当做肯定存在着同它们相对应的明确客体的证据”。[2]51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种文化内,而没有超越于任何一种文化之外的可能,在此种意义上,文化是先在的。文化有一种非反思性和无意识性,它因我们的接受而变得可理解,因我们的不接受而变得不可理解。因此单方面就传统解读范式而展开学理上的“证伪”,不可避免地遭到传统解读的反证伪,它将在其自洽的话语系统内展开对指责的规避,新解读的主张将在传统解读的保护带(拉卡托斯语)下变得困难重重。

新解读努力的困难还表现在,这一努力是在各种角度下展开的,彼此间亦在为何者更为恰切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而争论。简单举例,比如反对马克思哲学科学化而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性,反对物质本体论、实体本体论而主张的实践本体论、历史本体论,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加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许多新解读之间有所关联交叉,也互相有所拒斥,呈现出难分高下的论证局面。

如果说传统解读和新解读之间是一种对立式的文化差异的话,那么在诸种新解读之间,亦存在着相互独立的文化差异。这首先表现在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上。我们常常指责一种解读模式没有恰切地理解好马克思哲学的某一概念,而认为自己的一种主张恰恰呈现了真实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审视不同文化下对某一概念各自解读的合法性。

对于生活语言来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横截面上,它是静态地存在着的。然而,哲学的概念却不是这样。概念的内涵变化不是仅仅在历史的纵线上发生的,而是因哲学家的个性、文化背景,以及哲学家共同体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概念的振荡(德勒兹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哲学家们在创造自己的哲学或者解读一种哲学思想的时候,不是依靠所有的静态的语义确定的概念来实现的,他们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甚至永远都不会。诸多含义不确定的概念形成了独特的概念框架,这使得概念有了新的思想构建性,哲学思想透过这些概念框架得以呈现。

概念框架的建构性为我们显示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相对性特点。没有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普遍性哲学思想和解读,我们对于它们的理解是受时间、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制约的,换句话说,思想和解读是相对的,其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相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

概念框架是哲学思想和思想解读的手段、工具,而不是它们的目的,是其得以展现、表达的形式,而非内容,一旦思想与解读的冲突跨越了内容交流而返回形式的合理性争辩时,则必然是一种争论的倒退。彼一概念框架及其概念,也许在此一概念框架内具有相同的形式,但只是仅此而已,概念框架是一个有机的结构。诸如“物质”、“历史”、“本体”、“实践”,这些概念在不同的概念框架内会有着不同的“成像”,超越概念框架的建构性,无视概念在各自概念框架,以及概念框架在各自哲学思想内的价值独特意蕴,而直指所谓的思想的本质所在和解读的真实与否,都是哲学上的鲁莽行为。

对这些勾连着对概念理解的文化差异问题,不同的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它可能是由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也许是从不同的思维视角观察到的。处于不同哲学传统的人对诸种概念的解释和态度往往不同,同一哲学家共同体的解读甚至也会有细微而敏锐的差别。若是再加上时代与时代的不同,加上诸如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等,全部牵扯进来,那么对它们的理解便要呈现更大的差异和多样性。

因此,新解读之间在当下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新范式,去与传统解读范式相制衡,因此,后者很难被解构掉,不因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而消亡,这是摆在新解读面前的巨大困境。

三、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的关系。其实对于传统解读范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的问题在于,解读在传播、理解的时间经历中发生了蜕变。新解读由于无视这一外在性因素,将问题转化成传统解读本身的本质弊病,将反僵化、教条化的任务变成了反传统解读范式的任务,因此在这种无意识的转化中,重新遭遇到了由于文化差异、文化间的不可融通性问题,使新解读之间、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困难局面。

传统哲学解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文化,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的。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总体观念,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将陷入构建新解读范式的盲目乐观之中。传统范式的真正学理“驳倒―消亡”是极其困难的,这源于传统解读文化的稳定性品质,它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系统,动用了大量的概念,在涉及颇为广泛的领域新解读攻其一点时,它的逻辑系统会本能地加以规避和改良。一方面,我们指出它的僵化问题时,它可以将其作为“自我改良”的召唤。另一方面,我们指责它的本质“谬误”,则又引起它为维持其坚实核心而进行调整和规避。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要想将传统解读范式由以往的绝对的经典统治地位一举完全消解,使其仅仅作为“历史产品”出现,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解读范式论争的复杂性。罗蒂在他的后哲学文化理论中指出,我们的目的不是什么要获得一种“普遍意义”的东西,而是“提供一种描述我们遇到的各种描述方法的方法”,而是“描述的描述”。[3]17而且,马克思哲学的解读范式的确立,不仅仅是纯粹哲学学理上的逻辑推演,还有基于心理、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的关联、纠缠。当一个传统解读模式在“时间”维度陷入僵化而面临“终结”之可能性时,当它的“本质”的建构形式仍有调整规避的空间时,当其他解读模式依然处于“争范”的相互关系时,当各种解读范式在形成了各自概念框架的“自洽”却不能基于概念框架意识进行积极的“对话”时,范式的真正转换都将是“任重而道远”。

退一步设想,如果新解读的确战胜了传统范式,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新范式,那么我们仍要面临传统解读模式所面临的老问题,就是新范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它如何保证不会在其传播、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变得僵化、教条化呢?作为一种解读文化,新解读有何种能力保持自身的生命力?或者说,这种新解读文化何以跳脱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凝滞性问题?这个问题依然有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在学理、逻辑上自洽就能够保障的。因此,我们仍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继续反思,如何保证马克思哲学解读的时代性和批判性。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解读与传播,不应该仅仅看作一个纯粹学理的问题,那样我们只能在精神层面的框架里绕圈子,而忘记了回归其唯物的历史层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竞争机制为核心机制的经济,型塑了社会大众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他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能够独立地对社会现实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4]38-39因此,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与传播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在学理上论争“清楚”,然后向大众宣布其宗义。解读本身也是一个文化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重返其生长的土壤之上,使其作为文化之一,参与到大众文化这一更宏观的层面上来。

那么,通过上述的质疑,是不是我们的新解读注定是一种失败的努力呢?本文认为,不必如此悲观。我们可以回顾最初的目的。我们认为传统解读之所以出现了僵化、教条化的弊病,是因为传统解读的“大全”式的哲学塑造和长时间的非反思文化传播。因此,新解读的任务和作用在于,首先,克服传统解读对马克思哲学的去背景化(脱离了近现代哲学平等对话的背景),使马克思哲学更多地作为现代哲学之一的身份,通过重新评析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来呈现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其次,通过诸种解读模式的相互映照,多维度展现马克思哲学理解的丰富性。

当下的解读努力展现出的是,无论是传统解读模式,还是新解读模式,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唯一合法解读,诸种解读之间不是是非分明的真理与谬误,而是多样文化视角下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各种呈现。新的解读模式的空间被空前扩大,因此我们不必纠缠于对传统解读范式的“绝对消解”,对马克思哲学的多维视角审视的行动仍然可以积极地展开。事实上在“讲坛哲学”的层面,马克思哲学解读的多方位多层次探讨对话已经深入地展开,而至于教科书解读范式代表的所谓“官方哲学”,它本身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学理论争的问题,还包括与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唯一性、确定性、恒久性有关。

总之,本文对完全意义的消解传统哲学解读范式并不持乐观的态度,因为它的问题并不是在完全的学理意义上呈现的。其实,在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解读努力中,总体而言,除了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范式并没有“完全”地被消解之外,新解读构成了新的多元解读状况,使马克思哲学在各种视角、层次上得以展开,这才是新解读运动的功绩,才是新解读真正的历史目的。我们常常在历史中一味地追求一个不可及的目标,而真正的历史任务却已然在“尚未成功”的努力中一步步完成了。以一种宽容的解读态度去审视马克思哲学,我们将会在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我们长久找寻的东西就在身后。

参考文献: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传统文化概要篇(11)

众所周知,“文化”一词的定义比较多,“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切入点也因此比较多。长期以来我研读、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主要就想本着这种思路,即从文化角度来深挖中国的地负海涵,从文化角度来概括华夏精神及在各领域、各时期的体现。所谓文化角度我以为从本质上说就是“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而“文化概论”我认为它的使命即在于尽可能扩大到天人关系框架来把握中华总特征或总的精神风貌及历史变迁的总特征。

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我首先考查了“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状况,我发现近代以来又特别是近时期以来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历代以来文化虽然千变万化,但各代最终无不是在结合着自己时代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这一法则及特点历代如此,近现代以来归根结蒂也是如此,这一点也是最值得肯定的。

(2)从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等一代学人虽明确以“文化”命名对传统研究的这一领域与思路,但鉴于当时破碎的华夏背景,他们把主要注意力要么是放到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上;要么纷纷用所谓的“科学”观念解构传统文化中的神圣性;要么继续步乾嘉后尘,把目光紧锁到考证之上。这几个方面可以说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早些时文化研究的内容,并对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认出现所谓“文化热”,此曾被许多学人命为“寻根”,此寻根表现形式虽多,但最终平息下来,只能以“热”结巢。推想其原因在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化进程的深人,华夏士人普遍期望重建一种价值尺度来规整纷涌而至的各种西方思想。期望找寻到中华思想在此中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经济上的富裕,海内学者虽然还有浮躁之气,但更平静地、更从容地在自己领域以自己的学术来融炼传统文化的大氛围应是一个趋势,这样一来,无论是态度上还是学术品味上均于不知不觉中在发生变化,以至于出现一系列喜人景象:海内外一再出现名师、名著,许多学人不仅是在成就上,更是在境界上呈大家风范,使文化学更成熟。对文化意蕴的挖掘更专门以至进人到了一些幽僻、专门的研究领域。可喜的是,学人更主动“从有什么、是什么、到为什么”(梁思成语)等,在几个层面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特征呈于世界。

总的说来,学人们在用够了“热”来理解文化,用够了“后现代”等词来对当代进行迫不及待的陈述后,更多是以更从容的姿态沉下来,更积极主动主体化地在拾缀着中华本有的文化深沉厚重与本身所具有的自在与魅力。

以上是我对五四以来的中华文化研究传统暨近些年所呈特色所进行的反思。除此之外,关于文化、文化研究我还发现两个现象:

第一,我越来越切实感到近些年我们国家的从上到下,从众多的国家建设立项到各项事业的评估,其标准、其思路均从容地,亦越来越明显地含融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出台,比如江泽民所倡导的“与时俱进”,胡锦涛所倡导的“以科学世界观建立和谐社会”均如此,均具这方面意义。

第二,作为一名文化概论的专任教师,近些年来在接触此类众多教材及专著时,头脑中形成不少困惑,我所困惑的有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海内近些年出现如此多的专著?为什么此类著作风格又如此雷同?中国文化概论为什么一直引不起读者振奋,它应当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起到“合为时而作”干预时事的作用,起到启发中华士人使命的意义,并与老辈学者相呼应。

首先,为什么这样多?我认为依照马克斯·韦伯观点,此即是意味着中华民族进人到综合国力发展的第二阶段,亚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新变。

其次,为什么此类著作风格又会如此雷同?我认为首先所透出的信息应是:从什么角度切人对华夏民族精神的开掘我们还没有形成共识;在什么意识上感悟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亦尚没有认真深刻地反思过。

再次,所谓雷同主要是指我们经常把传统文化说得浮浅、支离、史化、知识化,以至于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书之中,内容庞杂,包罗万象,思路却单一;一书之中内容极丰富,思想却缺失;一书之中内容展开在五千年长廊上而思路却只在一个历史平面。而又由于上面这几个方面原因,以至于经常给我们的感觉是文化概论经常象辞典、象掌故集,思路极零碎。比如张岂之等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谭家健的《中国文化史概要》(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等影响面很宽的书即如是。我曾经概括张氏所编书,其缺憾至少如下:面面俱到、史论不分、不知所云、一盘散沙、语言迟钝、缺乏灵气、缺乏文化含融。总之,知识味过浓,而导人思索却缺失。

不必讳言,上述此类著作并不是没有创作目的,我想要说的是他们对日标的设置、裁定过于知识化,没有把民族精神的挖掘、民族命脉的把握突出来,也即没有把“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等命题突显出来。我们知道,关于“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有一个经典定义,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原始文化—关于神话、哲学、宗教和风俗的研究》)据这个定义,我们说中国文化应是中国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而所谓整个方式,是指一定的自然观念、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的整合,并由此升华而成平常日用的精神底蕴和人生价值取向特征的。

笔者以为:作为文化专著、文化概论即应以研究此底蕴和特征为目的,具体地说,它所探讨的应是三个层面内容:一者探讨表现在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宗教、哲学、审美等方面的最一般特征;二者探讨所有这些特征在历史中的流变及由此构成的时代风貌特征;三者以宇宙为背景,从“天人之际”对最一般特征之根进行深度挖掘。

其实,我们只要把目光放得更宏扩一点,就不难发现“五四”以来老一辈学问家们并不是与上述当代相同的,在他们的著作里,我们最先感到的是他们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背景所呈现的庄严凝重的使命意识。 我们经常说“五四传统”或云“北大传统”,实质上更准确点说是指胡适、梁漱溟、熊十力、蔡元培等这一代人有勇于挑战现实,以五千年传统文化来对话现实的传统。“五四”之后的漫长时期,虽然伴随复杂的中国社会现状这一代学人的研究风范各个不同,但立足于当代问题而介入传统或者说以当代社会问题为切人传统的角度还是共同的,而这正好是北大的传统。不难发现北大这一代学人的创造性或云大师气度、情怀就在于他们把这种特征与学术个性融进了他们关于文化的论著中,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们的著作成为传世之作。比如熊十力的《道学研究》、梁漱溟的《文化概论陈述》、冯友兰的《哲学通史》、汤用彤的《玄言与佛教通论》等。

若仔细考查一下,不难发现北大传统之中还有一种特征,即学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文化困惑、文化思考,通过对儒释道等经典的阐释而表现出来。又恰恰在这一点上衔接着几千年的传统。比如梁漱溟对经典儒家,熊十力、冯友兰对宋代道学,汤用彤对魏晋时代佛教等,他们虽云研究历史实质上是以历史为平台,弘扬着黑暗时期中国人精神。北大的这一代学人以其对历史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深切性表明了这样的观点:解释历史是为了提供给当代从历史中寻回我们树立价值的根本规则以及方式、方法与准则,为了建立考论历史、促成对话的自觉,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将文化传统拿来对当代反思,而文化概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之进行总结。

诚然,在当代以一些文化史、文化概论向当代的年轻人宣叙关于五千年文明长廊中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文化概论的最终目的不应止于此。而当代许多这方面专著之失恰在这一点上没有把握好尺度,即没有从史的和知识的范围中超越出来,升华到挖掘华夏民族的生命力,也即是说,目前一些这方面专著的缺失在对华夏民族活力的洞彻与挖掘上。我们不难找寻五四一代人还庄严地把张载“四为”作为他们著作的动力,时下没有了这种精神,这是最大的缺失,而我认为,这应是文化概论的核心。另外,今日中国推出一系列口号,比如“团结务实”、“与时俱进”、“科学世界观”、“创建和谐社会”等,所有这些口号里面均应包融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笔者认为只有将文化概论使命深扎于历史,深建于明确使命,才能真正感受此信息的深厚底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概论方面研究虽从五四以来以北大为代表有一个良好传统,开了一个好头,但当代之失恰在此。找回传统,改变“辞典”型、“史料演绎”型思维形式应是当务之急。

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老一辈学人如梁漱溟、钱宾四、柳治微、冯友兰等,他们的人品、学问至少能在以下几点提供成功的经验:

(1)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善于提出间题、总结问题,并将问题拿来呼吁世人讨论。比如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

(2)他们善于把自己问题的根扎到五千年的背景之上,以显示问题的厚度与力度。比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3)他们善于将五千年文化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来感受挖掘、返本开新。比如熊十力《新唯识论》。

(4)他们善于找到今日中华之困惑并展开而与传统对话。比如冯友兰《贞元六书》等。

上述这几点,我认为在做《文化概论》的教研时均是应做尽可能的反思与吸收的,而当代之缺失即这一点。

当然,从五四以来的这一批学人不是没有缺点,而在他们身上找回缺点也应是文化概论建设的一个环节。在五四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以为有一个最明显的缺陷,即缺乏对儒道等传统的合理性作更深层面上的挖掘,因此亦就带来两个明显缺憾,即对中华传统的价值潜力及魅力经常估计不足,自信心亦经常发生动摇。比如梁先生从《东西方文化及哲学》到《中国文化要义》就有此种心灵印迹。⑦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即不能够在更高一层面找到对世界文化的切人点,比如首先从自然观念上理解儒家思想,然后在自然观念层面上展开与世界上其它区域的对话,虽然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但是做得不够,比如汤先生、冯先生,他们的思路均有这一点,胡适虽在许多方面均有开拓之功,但在这方面更是如此。更可惜的是他们之后几乎所有的文化著述均没超过这一点。

上面所述老一辈学人及当代关于文化研究这些得失是我长期以来经反复摸索、思忖而得出的,我在摸索过程中本着冯友兰先生当年“接着讲”的使命意识,⑧感动于当代中华士人纷纷有致力于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对话情怀意识,感动于他们把自己目标定位到努力于洞见中国当代社会之所需,积极将思维融到当代中国之变革洪流,感动于他们往往自己从切实的思维实践中找到中华士人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厚重意识精神。笔者的这些亦不是一句空话,我以为研究中华文化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积极从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道学等的细则及它们间的关系人手找回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

(2)积极从反思明代社会思潮流变、从反思王船山、乾嘉学人人手找到中国近代以来在许多方面不顺的更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