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文化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55

旅游文化的特征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10-0057-07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liral Heritage systems)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概念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对“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和“GlobaUy Important Indigen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的译法,集中在是否要将“文化”一词加入概念中和是否要将“系统”一词去掉的问题上。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笔者暂且仍然将其称为“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概念和特点来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更不同于目前盛行的农家乐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是“遗产”,是旅游者前往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体验、学习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其重要功能是确立遗产地的文化身份。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本质上来讲还是大众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的旅游发展应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旅游在遗产保护、教育、文化、科研以及经济方面的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来讲,农业生产、知识、经验、技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元素,农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学习、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者所追求的核心体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特征对于识别和区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遗产类型特色明显、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分布范围广、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特征。

1 遗产类型特色明显

1.1 一种活态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而同时农业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一”…。农民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能随时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业系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护这些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出一种动态变化性。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将其进行封闭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持续贫穷。农业文化遗产要采用一种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要保证遗产地的农民能够不断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就是说,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区别于一般的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和一般的农业遗产存在一定区别。国际上关于农业遗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普林特斯(Prentice)对遗产的分类,将农业遗产界定为农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其实,我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内容侧重于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石声汉先生认为,我国的农业遗产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大部门,古农具、古农书、古农谚等都属于农业遗产的范畴。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而且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全球环境基金中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system)或景观(landscape),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突出强调农业景观与农业系统这些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

徐旺生等认为,从内容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也可以将其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而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加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强调遗产的系统性。苑利同样认为,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如开荒的经验、育种的经验、播种的经验、防止病虫害的经验、收割储藏的经验;而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

1.3 区别于现有的世界遗产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种类型。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它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保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土地利用技术”。文化 景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选区范围,不同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遗产,而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定义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类型中的文化景观十分相似,二者都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事实上,很多已经被列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试点,如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与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文化遗产更像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关注农业的文化景观。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2 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而文化的敏感性则是指文化易受外来因素干扰。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脆弱性高、也有敏感性强的特点。

2.1 生态脆弱性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高的偏远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一般都比较高”“。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浙田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仅能勉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脆弱性除了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关外,还与生态环境的处境密不可分,因为生态环境本身的结构特征只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而将这些潜在条件激化为现实的则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旅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来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如果管理不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将非常容易破坏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其他资源,大大增加本地的生态足迹,不仅无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手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文化敏感性

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的稻鱼共生系统位于黔东南侗族自治州,云南的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而国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由少数民族甚至处于殖民状态下的农民所创造的,如非洲的很多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这些地区旅游业开发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尽量减少旅游对当地的文化涵化,减少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分布范围广

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评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候选点纳入保护范围。从目前试点和候选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3.1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以“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处的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全县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逐渐发展出一种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方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人地关系紧张则是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3.2 一般位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或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置偏僻、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发展了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技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民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现代技术的影响,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但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的环境变迁也正迅速威胁着这些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农业地区。

3.3 一般处于历史较为悠久、土著居民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人类优秀传统农业的杰出代表,其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的重要标准。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农业系统拥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也同样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其所创造的农业系统的依赖,以及该农业系统与当地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历史孕育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灿烂的农业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文明。

4 可参与性强

参与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人们对某一活动的积极和认可程度,广泛的参与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中认为,社区参与正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途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4.1 当地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社区的参与。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对象,当地农业社区的居民掌握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离开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更无法成为愉悦旅游者的资源。农村居民从事农事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他资源的利用,如参与食宿接待、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2 旅游者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 资源可参与性强的另外一点表现在游客的活动上。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观光资源的潜力并不太大,因为调查发现很少有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景观感兴趣,而往往对参与农事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旅游项目产生吸引。如在浙田,超过50%的游客对下田抓鱼、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参与与稻鱼共生相关的民俗活动等感兴趣。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结合游客的需要,在不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参与切实了解传统农业的价值,同时避免了游客仅作为旅游地的观众而无法获得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

5 复合性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更能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也更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为一身,本身就是一类复合性遗产。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了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非物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

5.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复合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21-02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地异国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与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有关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活力。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

1.超综合性。旅游产业本身的综合性就极强,而文化旅游产业又将文化这一因素置于旅游产业的链条上,使其综合性更为明显。比如,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为一体,产业体系庞大,产业边界模糊。

2.延展性。延展性指的是以一项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产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较高,通过一些深度的开发与创新,可以挖掘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从而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旅游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方面的延展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讲解中,导游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歌赋、精彩的传说、故事、典故,从而有效提升游览的层次,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3.载体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等为基础和载体。一般来说,这些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的品质高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现阶段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4.体验性。与传统的旅游方式强调“静态观赏”不同,现代文化旅游倡导“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无论是从当代人对文化旅游体验与参与的要求,还是以中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要求文化旅游更具体验性,这也将成为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创意性。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历史古迹相联系着的,更多时候也要通过文化创意的实现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举办各种大型的选秀活动、博览会等也能够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就通过一些全新的理念设计出了超豪华的购物中心、七星级的金帆船酒店,还有豪华的文化广场,豪华的清真寺等创意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

6.精品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行为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传扬,大量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为现代所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7.民族性和国际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旅游的景点一方面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的,具有国际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当所有的民族文化汇聚到一起,就具有了国际性。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调整和提升阶段势在必行。可以说,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暂时解决了现阶段单独的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总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使其结构得到优化与整合。

2.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从而使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传统的旅游产业过分强调其经济方面的功能,而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而现代旅游业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知识的增加、境界的提升等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更加凸显。

4.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上。文化旅游产业是知识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使旅游业更好的承载文化,积极打造属于本国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品牌,增强本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文化创意。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物遗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一番创新和再造,增加文化的附加值,特别是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的阳光的文化层次,把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强文化创意的目标不仅是要复活历史,更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2.强化营销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文化的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营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说明与宣传。首先可以加大立体广告的宣传力度,并增加广告的文化含量;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番详细而又通俗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文化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出发,探讨了其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与鼓励支持,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文社会科学版,2011,5(8):29-32.

[2]许金如.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4):33-34.

[3]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1044-1045.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3)

(一)精品旅游线路兴起

“一带一路”大型旅游战略下,国内旅游线路是将我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好平台,国内大部分旅游公司和旅游景点纷纷将““一带一路””作为改革依托,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一带一路”旅游行程的安排,从而形成联合精品旅游线路,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对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完善、加强,对精品线路的文化宣传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利用精品线路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同时借由旅游,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感受,还将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加以充实,促进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国家旅游局通过将2015年确定为“OBOR旅游年”,亩推动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北方线路上,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20个能够容纳300万人次的庞大景区,其中包含华夏寻根路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靠“一带一路”的旅游战略体系,将自身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天然地理地貌有机的整合,开创了面向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世界区域的旅游线路,将丝绸之路的品牌效应在世界范围内扩大。除此之外,各个省市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地貌纷纷制定了“一带一路”的旅游发展策略,从而将我国“一带一路”旅游线路建立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开创了旅游文化改革的新境界。

(二)“一带一路”城市文化交流

在“一带一路”旅游文化战略体系下,无论是国内对国内还是国内对国际的城市文化交流都得到了更加宽广的深入。

由我国西安出发,经过兰州、乌鲁木齐从国境线走出国门,连接哈萨克及中亚、西亚、中东欧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乌鲁木齐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核心城市。凭借“一带一路”旅游战略的发展,我国真正将旅游行业进行了国际化发展。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了我国走在世界前沿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并通过这类城市与日本、韩国中的大型城市进行连接,对东亚的稳定和城市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东北方向已近开通了“津满欧”、“粤满欧”等多条铁路国际货运班次,并基本完成了常态化运营,这为“一带一路”旅游行业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在建立“一带一路”旅游线路的高铁建设运营,东北方向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在各项建设的引导下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劲头。所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国际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推广慢慢出现繁荣鼎盛的新局面。

二、“一带一路”旅游文化的启示

(一)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是一项实现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手段,想要通过“一带一路”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联络。所以在文化思想上也应当加强国家、国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采取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策略。通过对亚洲进行依托,保证亚非欧的经济同时发展的同时,也应当保证其文化的交流和促进。目前,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签订了“一带一路”旅游文化建设相关的合作发展协议,线路中已经有60余个国家对这项建设工程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发展前景一片大好。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亚洲高铁网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张,国际间的旅游业战略合作关系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还对促进世界和平有着积极意义。

(一)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战略规划

2015年,国家旅游局对丝绸之路的战略发展进行了规划,这项规划在组织专家进行了三轮严肃的讨论之后形成定稿,对“一带一路”的重点实施目标进行了制定。“一带一路”的核心城市和旅游区域立即对旅游文化战略规划做出了反应,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的旅游节庆,运行了大量的旅游营销手段。这种手段不仅对国内的旅游行业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还将“一带一路”的旅游文化延伸到国外,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出境入境旅游的平衡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的实施和应用,在旅游线路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旅游线路和旅游文化进行讲解。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契机,也是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培养能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肤色的游客的专业性旅游人才,不仅需要对旅游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相当高程度的旅游专业综合知识,还应当满足导游专业的素养,在国际线路中还应当对一门或几门外语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一带一路”旅游人才还应当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对旅游中各种突发问题进行处理,并对游客解释文化风俗问题,才能满足“一带一路”旅游文化发展的要求。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4)

1、历史悠久:受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性影响。华夏5000年文明,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历经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进人现在的工业社会,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车轮,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2、生命力强:在世界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近6年的大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其中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斯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国文化被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在它们之中,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从未中断,延续至今;

3、积淀深厚:中国旅游文化与中国5000年文明史一样生生不息,其演进过程从未中断,而且借助自身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延续力形成了独具东方神韵的旅游资源,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来源:文章屋网 )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5)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消费的核心,是它构成对民族旅游消费的需求与供给,同时也促使了民族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完成。当某一民族文化纳入到旅游开发过程中时,就不再单独作为该民族的生产或生活方式,而被放置于旅游背景和范畴之内,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殊意义。旅游是一种符号消费,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另类生活方式,旅游者对物的消费性质发生了变化,不再从使用角度来对物进行判断和消费,而是从物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价值认定,进而从这样的文化消费中获得身心满足。旅游消费于是成为一种将旅游者的社会地位、身份、品位、情趣、认同区分出来的象征消费。①

一. 民族文化中的象征符号价值解读

民族旅游符号的象征性源于各民族绚烂多姿、个性十足的独特文化魅力。“一个国家的民俗,如果其民族品格越鲜明,原始气味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那么,正是一种最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②地理单元的独特性和相对封闭性给予了各民族文化独有的品格,在这样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构建的民族旅游符号必然具有其象征性特点,不同民族的符号系统象征着特有的民族,表达、传递着各民族鲜明、特别的民族形象。民族旅游中的象征符号依据民族文化意义表现出能指与所指功能。如游客到一家傣味餐馆用餐,一方面,傣族食物作为一种“物”(符号的能指—signifier)可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达到填饱肚子的功能)还可以让游客看到食物的外形;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游客通过这一行为,可以体验另一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符号的所指—signified),体会到隐藏在食物背后的傣族历史与文化,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旅游吸引物的两种指示功能发生互动关系,从而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和心智想象。

二.民族旅游消费中的符号价值

在经济进程中,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各个地区所获得的发展的资本是不平等的,作为能够更新改造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民族旅游地而言,必然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选择为宗旨,民族旅游地为了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包括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的多种投入成为当地发展的关键,在人们的选择不能脱离历史与现实的条件下,经济资本越不足的地方,象征资本所表现的作用越为明显和重要。以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火把节为例,由于经济转型的推动,原生形态和半原生形态的火把节符号的指述、表现功能以及传达功能为了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新式火把节当中,节日的内容由对于祖先和神的崇拜转换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旧瓶装新酒”式的旅游需要,这体现了民族旅游作为资本的象征符号价值。

旅游过程中对民族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是民族文化商品化过程,也是民族旅游符号化的过程,民族文化的商品化使民族文化成为资本,进入到民族旅游消费物的生产和消费中,极大的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旅游目的地发现地域文化的极大价值和作用。在消费社会“物”是一种符号,这是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的观点,物只有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消费者从原来单纯的对物的消费转向注重对物所蕴含的意义即象征符号价值的追求。因此旅游者对民族旅游的消费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体验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民族旅游的象征符号背后隐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比它们本身的实用价值更为重要。作为民族旅游消费物的符号价值具有内在化的意义和外在化的两重象征特性。在旅游消费中,民族旅游消费物作为旅游者社会身份交流的一部分,当旅游者回到住地在他者面前进行展示和馈赠时,是对旅游者自我的呈现,旅游者将民族旅游消费物作为道具,以期待他者对自我的态度。民族旅游消费物在此意义上构建了人们所属阶层的等级和品位,民族旅游消费物成为旅游者自我外在化的象征,旅游者通过此消费物向外部世界确证了“我”的存在。某些时候旅游者消费民族旅游产品只是为了给自己留做纪念,这时它让旅游者确定并认同了民族旅游情景中的“我”的社会身份,获得了自我的确证。

注释:

①张晓萍.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马晓京. 旅游象征消费对云南石林旅游商品开发的启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P205.

②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P286.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 旅游人类学[M]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P267-273.

[2]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148-190.

[3] 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民族研究,2001(4).

[4] 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P286.

[5] 谢彦君等. 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p37-38.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6)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即“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们几乎是在同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索绪尔认为,符号(sign)就是“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结合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符号传达的思想情感或者意义。皮尔斯则丰富了符号的含义,强调一个“能指”之所以能够和一个“所指”结合成为符号,就是因为两者存在着一个结合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意指(signification)”。所谓意指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方式或行为过程,即更深层次上的意义。符号学理论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化自然赋予事物文化意义,人创造了符号,同时又在使用符号进行社会交往,创造新文化。可见,人的思维和行为都具有符号特征,符号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媒介和工具。

(二)旅游文化景观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视角,旅游文化景观涉及“符号”的意义,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当地社群、旅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旅游者群体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经由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能够满足旅游者“符号”体验和旅游地“符号”营销。对其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旅游文化景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符号意义的形成,但是其符号意义从来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强调旅游活动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不断赋予了文化景观新的意义。同时,意义的形成并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它是不同文化群体所构建的多层意义。另外,在不同历史时期,新层次的意义会随着旅游参与者社会互动而产生,并得以交流,从而呈现一种螺旋式的意义循环。[2]其次,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生产、交流、理解和消费,涉及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涉及旅游者主体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以符号意义;第二个过程涉及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共享与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过程,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得以建构和解构。最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不是自然形成的,其意义的背后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旅游者在旅游中不断追寻各种符号及符号意义,旅游景观所在地相关者(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社群)也正是通过符号象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意义。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和消费

旅游文化景观具有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历史等文化色彩,它以符号为基础,通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表达着实体背后的意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旅游文化景观的营销成效。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并不仅仅是对景观实物的感官感受,更多的是通过“符号”体验获得满足感。当代旅游者不只是注重对旅游景观实体的消费体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体现旅游者本身的价值追求、审美追求、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为迎合旅游者的符号消费,旅游经营管理者必须针对旅游文化景观进行“符号”的建构,通过符号的表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一种“符号价值”,唤起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符号”的追求,将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与旅游文化景观所表征的符号价值有机的结合,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

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本质上是旅游相关者对旅游文化景观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符号意指过程、编码过程和神圣化过程。旅游文化景观不再是具有独特地理空间结构的单元,它还反映着人与环境、游客与景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者在消费物品的实用价值时,也在不断地追求着对物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意愿,旅游文化景观势必走向“符号化”的生产过程。因此,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要求突出“符号”特征以及其象征意义,让旅游者在接触旅游文化景观的同时进行符号的解读。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消费

现代消费社会不再是一个产品和物的世界,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王国。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已由传统的对商品的实用性(即物的价值)的关注,逐步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也是一种符号消费方式。旅游者在对旅游文化景观体验的过程中,既制造着符号和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又在找寻符号与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对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解读,旅游者个体既能够获得审美享受和增长见识,也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同时也体现着旅游消费者的个人品味、生活风格、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另一方面,旅游者群体游览旅游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视觉感官的享受,而是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达到民族感情、文化模式、思想价值观念等的认同,引起群体的共鸣,从而促进精神上的愉悦,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途径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造

符号是一种不可视东西的可视标记,它是对不可言说东西的一种类推,超越了现实关系及话语权力,体现并提供了情感与思想。[3]昆明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持续发挥着名城的效应。昆明市五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必要加强景观符号构建,彰显景观符号的象征意义。首先,文化景观的符号建构可以通过专家评价,确立景观“标志”,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宣传,使旅游文化景观有别于其他的景观,进而建立“标志”与特定“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可以通过专家对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资源的评审,找到最能代表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文化景观,作为春城的符号象征,更好地展现昆明“春城”的历史沧桑、多彩文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认知春城的自然、人文、民族、历史、生态面貌。其次,通过场景再现、舞台设计等方式创设情境,营造旅游氛围,扩大旅游文化景观的市场感召力,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符号”追求。[4]例如,让旅游者参观西南联大旧址,通过场景再现和舞台来展现,把旅游者带入峥嵘岁月的年代,让旅游者身历其境,体验刚毅坚卓、爱国精神、自由与民主、团结精神、苦干实干的西南联大精神。将这种精神上升到符号表征,把它作为鼓舞人们奋斗的精神支柱。最后,文化是生产符号价值的原材料,旅游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核具有真实性的符号价值,应该深度挖掘旅游景观表征的符号价值。充分调查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找出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对旅游者关注的文化象征意义、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微观细化,深入开展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建设。例如,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昆明五华区旅游者符号需求,展现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符号象征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彩文化精神底蕴等,加深旅游者对春城昆明的印象。

(二)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整合

人们若是前往某一旅游地进行游览参观,他们所要看的并不是这个区域,而是这一地域上的一系列组合要素。[4]虽然每个单一的旅游文化景观都是一个单独景观符号,但它需要一个信息从(markers)共同指涉对象,即各个符号信息聚拢在一起构成旅游文化景观所在的区域符号特征,否则这样一个符号信息对旅游者而言就毫无意义。因此,信息与信息所指涉的目标应该同时赋予一个旅游景物以意义。通过要素的组合形成特有的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更好地表达旅游文化景观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底蕴。例如,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孕育着爱国精神,故居、闻一多故居等历史名人住所传承着联大的坚毅精神,圆通寺、大德寺等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圆通山、五华山、翠湖公园彰显着人文色彩,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旅游者来到昆明市五华区观看到的并不是五华区,而是极具代表性的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圆通寺和翠湖公园等文化景观所构成的景观群。通过把分散的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整体,它所产生的景观符号价值意义,远远超过分散个体所产生的符号效应的总和。昆明五华区资源要素整合,能够使得旅游文化景观按照特色形成“符号”表征,提升符号品牌效应,能够更充分地展现景观符号的价值,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符号”象征意义的追求。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化营销

符号营销随符号消费而产生,旨在某种产品与意义之间建立特定的联系,以意义上的差异性作为区别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基本手段,同时借助意义对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作用来实现对消费欲望的刺激,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5]旅游商品在被作为一个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社会人文因素来计价的,旅游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品味等。基于符号价值进行符号化营销,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旅游产品的营销传播活动,寻找旅游产品中可见(能指)部分与不可见(意义)部分的联系,并且找到实现旅游产品的“能指”与“所指”有效连接的途径。例如,针对昆明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在昆明市五华区充满着很多的历史故事,这里是革命的圣地、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通过将旅游符号与历史事件链接,再现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生态的旅游胜地,让游客了解昆明,认识昆明五华区,使旅游者的符号追求得以实现。(2)通过传媒平台,进行符号渗透。对于昆明五华区景观符号的营销,应该利用种种手段,充分调动旅游者所关注的文化意义、目标价值、观念意识、理想等旅游文化景观价值,千方百计地为旅游者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感受,努力把五华区文化景观的文化、审美、自我实现等精神价值融为一体,在广告宣传中注重品格与人性化意义(个性、爱护、忠诚、责任),社会意义(关系、地位、价值、贡献、声望)以及历史意义(民族风格、多元文化、爱国精神)的传播。(3)充分利用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倾向。旅游产品营销者应该利用旅游消费者形成的文化倾向,使其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联系起来,以文化作为舞台,把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渗透到旅游者内心,驱动旅游者的符号消费。例如,昆明五华区每年在圆通山举行樱花文化旅游节,实现旅游符号与春城滇文化的互动,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营造差异性的文化氛围,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符号追求。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7)

【关键词】

旅游文化;本质;特征;定义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将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去完成,将旅游文化的发展作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内涵、本质和特征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其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必须立足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无论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分析讨论,在最后进行定义时都不能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去进行分别定义,而是要回归、总结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1]此外,如果我们要对旅游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时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仍要遵循整体性的前提,这是保证对旅游文化定义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旅游文化进行定义时之所以要强调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因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为了避免定义过程中忽视了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描述,就必须时刻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旅游文化的定义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对整体性地把握,从而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逻辑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以偏概全和以点带面等现象应该避免,定义时的每一步推理、每一次判断都应该时刻注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旅游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部分+部分=整体”的逻辑去对其进行定义,更不能将其中单独的一部分或单独的两部分等同于旅游文化。其次,在实际的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用基本的逻辑规范去约束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类似于“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的存在一定逻辑错误的表述是一定不能出现在最重的定义中的,这要求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首先搞清楚基本的逻辑方法和逻辑思维,并在定义过程中严格遵守。

(三)对象性原则

在定义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象性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视角应该是由所研究的对象来决定的,而绝不能是由研究视角来决定研究对象。我们要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在这里定义对象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旅游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旅游文化,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不同,定义的对象都始终是旅游文化。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之所以要遵循对象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内涵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相关学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纷争和不同的看法。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共同认识是: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旅游活动中进行整合。[2]

(二)旅游文化的本质

旅游文化本质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融合和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旅游文化的本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因为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旅游文化,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二,作为旅游文化过程中被整合的一种文化,旅游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在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业者逐渐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形成;第三,旅游文化中既有静态的文化现象,也有动态的文化活动,它是一种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文化,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既可以指旅游文化活动,也可以指旅游文化现象;第四,文化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而旅游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物质外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在物质方面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等客观有形的存在,在精神方面则包括审美追求、思维方式等无形的事物;第五,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因此旅游文化绝不是将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后得出的产物,更不是种种不同文化的杂糅,实际上它是旅游活动和文化相互交融后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形态。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双向扩散性

旅游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双向扩散性。作为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旅游主体的运动往往会带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散和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主体身上所带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被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扩散和传播到目的地,从而对目的地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而与此同时,旅游主体也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吸引和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接受目的地文化,从而反叛和背离自己原有的客源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体在从旅游目的地返回自己的客源地之后,目的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带入到了客源地之中,并对客源地的旅游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旅游文化的双向扩散性。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因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目的地文化所受到的旅游主体文化的冲击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其传统文化会被彻底瓦解,而旅游主体和客源地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则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二)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往往会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以旅游性格(指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内敛稳健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性格特征,而西方旅游者则多表现为热爱冒险、开朗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内心体现在旅游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西方游客多重视外在观察;道德塑造功能在中国人眼里是旅游的重要目的,而西方人多重视旅游的求知价值。这种明显存在的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对旅游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广大旅游客的精神向往。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让不同民族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被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作为旅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旅游文化存在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看到,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西北,无论是华东还是华中、华南,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文化韵味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其次,旅游动机的差异也是印证旅游文化存在地域性的有力证据,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出于对原始风貌和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往往会选择去欠发达地区旅游,而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则始终憧憬着大都市的繁华,从而希望去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旅游;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地域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中看到旅游文化存在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旅游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为了和其他文化形成显著区别,不同地区会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形成吸引游客法宝。

(四)阶层性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通常来说,相对上层的旅游者往往矜持、端庄、大方、优雅,中层社会的广大游客大多情况下是自信、敢于冒险的,而下层社会的游客则多是怯懦保守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随着旅游者的身份越靠近下层社会,他们对于旅游实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便会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重视观赏价值。

(五)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向大众旅游靠拢,旅游文化也更加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并不是说旅游文化越来越好曾宪底层次和低俗化,也不是说原本为少数社会精英和上层社会人们所拥有的雅文化已经被旅游文化所摒弃,而是说旅游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化,这是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旅游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当前旅游经济发展遭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文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桑翠红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8)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9)

正如茱莉亚・玛格丽塔・卡梅伦所述,“我渴望捕捉我眼前所有的美,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每个人都渴望捕捉眼前的所有美,1939年摄影技术的发明使此梦想得以实现。摄影伴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与行为,特别是在以追求精神需求为目的旅游中,它的地位和作用越加凸显。“在皇宫花园的庄严背景的驱使下,日本人对快照的着迷上升至无以复加的狂热地步。从快门持续咔嚓响判断,不仅在场每个人,而且每一叶青草,都一定被全面的背记录在胶卷上了”。从摘自1977年5月3日《纽约时报》的一则新闻中看到,摄影与一种最典型的现代活动――旅游,并肩发展。作为玩乐,旅行而不带相机,似乎是一桩极不自然的事。相机已成为人们旅游出行前的必备品。斯潘恩认为摄影与旅游活动构成了一个整体,是旅游行为、活动和过程的有机部分(Osborne,2000)。特别在数码摄影技术出现以后,随着摄影大众化发展使得旅游与摄影两者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使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和记忆他们的经历,旅游者把他们认为有意义、有意思的事件和事物用相机记录下来。照片可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人们去旅行,计划有实施,也玩得开心。在拍摄过程中旅游者通过镜头去认识和理解眼前的形象,与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多维的交流,于是旅游中的摄影便有了其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超越摄影本身而拥有了更多的符号象征性。旅游与摄影的结合构筑了摄影在旅游情境下的文化表征,衍生出了一个充满喻意,具有时空维度的特殊符号(sign)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着“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符号。

一、摄影图片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表征

皮尔斯认为指索符号是符号的一种分类,这种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因果或邻近性的联系,指索符号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peirce,1934)旅游摄影是通过图像进行表达的,图片的图像符号意义毋庸置疑。在旅游活动中当你对准感兴趣的旅游景观按下快门后,景物便留下来。照片中的图像(image)与景物之间便产生一种关系,图像是对实际景物的解读与再现,这个图像符号说明在某个旅游情景中存在“这样”的形象,特别当这些图像符号作为旅游商家、中介机构、媒体的宣传品时,图像将旅游情景中的景物按照一定方式检索并呈现出来,当旅游者接收到了如图片广告、明信片、旅游宣传手册等一系列的旅游信息时,这些图像产生吸引作用,于是旅游者按照照片的指示,向“那里”进发。

二、照片作为旅游纪念品的文化表征

《简明牛津词典》认为符号是指某物通过与另一事物有类似的品质或在事实或思维上有联系,被人们普遍认作另一事物理所当然的典型或代表物体,或使人们联想起另一物体。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符号可以是其所处语境中的物体、行为、关系、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Victor Turner, 1970)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符号不仅仅只是物和物之间的表征,也可以是以上提到的任意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表征。摄影的主要功能是将当时的旅游情景留存下来,旅游者通过重复观看当时的现场拍照获得人们对旅游情境中那个景物或景点的记忆,这些照片被长久的保留下来,留在旅游者的“影集”和“相册”里,作为纪念。照片证实了自己当时正处于旅游情景中,作为“到此一游”的物证,创造出的一种“物质符号”(kinen),它表征了当时在旅游中“客我”的状态及与各种事物之间发生的关系,每每翻看都会想起当时,当事,于是照片成为了留给自己的纪念品,在这种情况之下,它成为了自我交流的道具,它让旅游者确定并认同了旅游情景中的“客我”的社会身份,成为自我内在表达的符号。当旅游者将照片带回到住地作为一种“馈赠品”(omiyage),在他者面前进行展示时,这是对旅游者自我的呈现,在这种情况下,照片作为旅游者炫耀,或与外在社会交流的道具,旨在向他们传递信息和意义,旅游摄影在此意义上构建了自我外在表达的意义。正如科斯塔(Costa)所说:“旅游者展示纪念品,是其进行自我呈现表演时的一部分,在此表演过程中,他把自我向他者呈现出来。旅游者自我呈现时,旨在表现自己既是一个世界旅行者,又是一个欣赏传统和真实的人。”因此自我的对外交流与对内交流同时进行,旅游摄影作为旅游纪念品既是旅游者自我外在化的符号,也是自我内在化的符号。

三、旅游摄影作为旅游体验叙事的文化表征

摄影基本功能就是用照片中呈现的图像进行表达,因此照片成为旅游者通过个人视角与选择进行表达的“文本”。彭兆荣认为旅游摄影的表达方式就是 “话语叙事”(discourse narrative),因此旅游者用摄影构建了自己特定的“语境”用以对“文本”进行叙事,而照片成为了旅游情景下“话语叙事”的“文本”符号。旅游者处在不同的位置,站在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光线,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使用不同的摄影媒介(胶卷、数码),采用不同的摄影技术等都决定了他们可以在同一个“真实景物”上形成特有图像,彭兆荣把它称为“图像发明”,因为图像符号是人“制造”。“制造”的过程是“真实景物”解构成“符码”的过程,在“符码”对“文本”进行叙事的过程中形成了其色彩、意境和情绪的各异“语言”,也构建了的旅游情景下的不同“语境”。在旅游情景的“语境”下是“看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交流,它蕴含着旅游者对旅游景物的文化理解,对旅游地文化背景的感知与认识,是文化价值与社会文化构建起了这个特殊的“语境”。

苏珊・桑塔格认为拍照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把经验转化为一个影像、一个纪念品,旅游过程变成了累积照片的一种战略,大多数旅游者感到有必要把相机搁在他们与他们遇到的任何瞩目的东西之间,似乎只有通过相机才能够将体验过程陈述出来。她认为照片可以将任何东西与其它的东西产生联系:只需以不同的取景来拍摄要拍摄的景物就行了(Susan Sontag,1977)。摄影将旅游活动中的一切事物与要素联系在一起,在照片中不仅仅记录了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类景点、还记录了旅游地及居民,或其它发生的事、行为、当地人的状态以及与旅游地的关系,一个个无限小单位的照片构成了社会现实。照片讲述的是关于旅游地各种事物和因素的关系,它象征着一种文化价值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于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多维交流。它叙述了旅游情景中的社会现实,也阐述了旅游经验的积累过程和体验过程。于是有了旅游叙事的样式:停下来拍照,然后继续走。摄影将旅游经历本身变成一种观看的方式,每拥有一次旅游体验并想陈述它时,就按下快门。拥有一次旅游体验就等同于给这次经历拍摄一张照片,参与一项旅游活动越来越等同于通过照片来观看它。

四、旅游摄影活动作为旅游仪式文化表征

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带有一个普遍性观点:现代旅游是一种现代的仪式,而旅游摄影将这一仪式进行记录,照片中展现了仪式的整个过程。依此逻辑,于是摄影成为记录旅游生活经历的一种仪式。作为仪式理论专家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符号有三个特点,最简明的特点是浓缩(condensation),一个简单的形式表示许多事物和行动。前面部分论述已说明旅游摄影浓缩表达了如旅游吸引物、纪念品、经历等许多事物和行为。第二,迥然不同的各个“所指”的统一体(unification),这些迥然不同的各个所指因其共同具有的类似品质或实施上或理念中的联系相互连接。摄影主要代表旅游吸引物、旅游纪念品、旅游体验过程、旅游经历等,作为主体的“文化”贯穿于这些多样的所指中。它的第三个特点是意义的两极性――“理念极”和“感觉极”。“理念极”能使人发现规范和价值,他们引导和控制人作为社会团体和社会范畴成员的行为。“感觉极”聚集了那些被期望激起人的欲望和情感的所指。(Victor Turner, 1970)旅游摄影多样的所指中,象征旅游吸引物、旅游纪念品和旅游体验过程等聚集了旅游者对旅游过程的体验与享受及内化的过程,这是“感觉极”特点。它还象征了旅游者“文化价值”与旅游地社会的交流,它引导和控制着旅游者群体在旅游地的行为与表现,这是“理念极”的特点。

仪式符号的社会影响在于它们的指示能力。如果他们对于行动者而言不指示任何东西,符号就是不相干的,它们也不再是符号了。而摄影就具有这样的时空转换的指示意义。照片既是一片薄薄的空间,也是时间。摄影的功能决定了其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能够凝固、凝聚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它“破坏”了时间与空间的物理维度和关系,也产生了一种对未来时空的指示性,从格拉本的旅游仪式的三个进程对旅游摄影作为仪式符号的表征进行分析。在格拉本的旅游仪式理论进程中,现代旅游活动进程分为三段

(如下图):

旅游摄影是在CD阶段发生的,CD阶段旅游者处于一种“兴奋中间”阶段和过程,它具有象征意义上的“神圣”意义,游客在这一阶段享受着“神圣时光”。旅游摄影通过照片将这一阶段的“神圣感”凝固下来,将“他时、他者、他景”凝聚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而当旅游活动结束后,带上照片回归到“苦甜交织”的EF阶段时,虽然回到了世俗,但 “现在自我”与“过去自我”有所不同,对于照片在不断重温中,人从现在的EF段拉回到了“过去”,并凝固在了过去的那个时间、空间关系中,停滞在了CD段。照片比活动的影像更可记忆,因为它们是一种切得整整齐齐的时间,它将时间与空间的作用加强,将当时的“神圣过程”跨过了时间隧道与现在的“世俗生活”形成对应。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发现过去 “世俗生活”的AB段与现在的“世俗生活”EF段有所不同。凝固的时空关系将旅游者带入了时空隧道,在现代、过去和未来中穿梭,照片凝固的时空还会将旅游者拉入对未来时空的向往,指示旅游者向未来的“神圣生活”迈进,将旅游者拉入了未来旅游时空情景的畅想。旅游者通过摄影进行一次多元文化的时空洗礼。

五、结语

至此摄影在旅游情景中的文化表征得以呈现,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指引符号、旅游纪念品、旅游体验和经历及旅游仪式的符号意义将会在旅游世界中不断的丰富、发展。摄影通过文化表征从另一角度表达了什么是旅游,从某种程度上摄影成为了人们旅游之所在,摄影塑造了旅游过程,以至于整个旅程成为了我们在胶片上留下的好风景,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今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照片中终结(Susan Sontag,1977),旅游的存在也为在摄影中终结。旅游目标、照相机和胶片技术构成了旅行的真正本质,摄影与旅游已是密不可分了。

注释:

① 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9.

② 转引自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2004:P175.

③ 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9.

④ 转引自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2010:P27.

⑤ 彭兆荣在其著作《旅游人类学》中提到“到此一游”的情节在中国旅游中非常突出,仿佛旅游者旅游的最重要的目就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这种行为带有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进行理解的“自我炫耀”的某种成分。这造成了中国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蜻蜓点水”与“花钱赶景点”的“中国特色”。

⑥ 在Nelson Graburn的著作《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的第四部分中提到在日本旅游中kinen是某个重大事件的纪念物,它可以是一件礼物。如离盖印章的签证等,这是在旅游中给自己的纪念品。

⑦ Omiyage是从旅游地带回的纪念品,必须被带回家展示和送给亲朋好友。旅游纪念品的这种象征性导致一些礼物文化特别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如日本游客,在外出旅游时,必须购买纪念品。

⑧ 张晓萍.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p201-212. 马晓京.旅游象征消费对云南石林旅游商品开发的启示.

⑨ 维克多・特纳,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P25.

⑩ 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22.

,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北京:2004,P245.

- 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22.

. John Urry[M]The tourist gaz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慧,赵玉中,王庆玲 刘永青译, 2009:P176.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75.

[2]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论摄影[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John Urry著,杨慧,赵玉中,王庆玲 刘永青译.The Tourist Gaze[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3-178.

[4]Nelson Graburn著,赵红梅等译.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5-298.

[5]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

[6] 张晓萍.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211.

[7]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148-190.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10)

收稿日期: 2013-05-02; 修订日期: 2013-10-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象征空间特征、演变及地方建构研究——基于建成环境符号景观的视角”(41161026)、“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的地理分异及地方感过程的案例研究”(40871072)。

作者简介: 唐文跃(1973-),男,博士,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游憩地理与地方感研究。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Cassirer,1944)。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中。人类生活的符号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由各种文本构成的世界。文本是一个(一套)具有独立意义的符号或符号集成。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生活的世界日趋符号化和文本化。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符号和文本构成的“超真实”(hyperreality)的世界里。当人类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文本的世界、象征(符号)的世界,人文地理学所关注的人地关系具有怎样的新内涵?这为人文地理学(尤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可用(指导行为的)符号(signs)、(引起情感的)情感符号和(影响思维的)象征(symbols)来研究人类世界(Tuan,1978)。Salter等认为,对景观含义和秩序的探寻是地理学的义务,这可以促进人们对周围世界人文含义的更深理解(Salter,et al.,1977)。Gold进一步指出,需要研究人类经历的具有符号价值的景观(Gold,1980)。从符号景观的角度进行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是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西方新文化地理学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学意义,研究景观是由哪些符号构成了可供阅读的文本,认为地理学家的工作在于解读这些文本(周尚意,等,2004)。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的空间象征符号意义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周尚意,2004;唐晓峰,等,2008;李蕾蕾,2004,2005),并出现了若干文化景观符号的地理学研究案例,如地名景观的研究(朱竑,等,2009)、书法景观的研究(张捷,2003;Zhang,et al.,2006)等。书法作为人文景观元素,与其它人文、自然景观元素组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书法的地理学研究自1990年代后逐渐为国内研究者所重视。张捷(2003)认为,书法地理学是研究作为文化景观和人地关系产物的书法现象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书法对人类空间感知与行为的影响的学科。书法地理学研究,必须将书法作为文化景观和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着重关注书法作为景观元素如何作用于人地关系、如何影响人的环境感知、空间行为模式以及地方感形成等问题的研究。书法景观(Calligraphic landscape)是指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中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张捷,2003)。以往的书法景观研究以宏观人地关系的视角为主,如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来阐释书法风格的地域特征(吴慧平,2001;冯健,胡牧,1999;冯健,张小林,1999)、自然景观与书法审美(Zhang,et al.2006;张捷,等,2004)、地理环境对书法风格的影响(董明辉,吴慧平,1997)等。近几年,研究重点转向微观视角的书法景观研究,如作为文化符号的书法景观对人的环境感知、环境行为和地方感的影响等。书法景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而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类型。书法景观与旅游发展的关系(Zhang,et al.,2008;张捷,等,2010),旅游景点书法景观的公众知觉特征(张捷,等,2012a),游客对书法景观的态度、原真性感知、体验及其限制因素(Zhang,et al.,2012;Zhou,et al.,2012;Qi,et al.,2013),城镇书法景观的空间分异(张捷,等,2012b),游客的书法景观感知意象(柯立,等,2010),居民对书法景观的感知和认同(肖潇,等,2012a),游客在书法景观旅游地的地方感(肖潇,等,2012b),书法景观在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尹立杰,等,2011)等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的行为效应问题。本文以旅游景区中的书法景观为例,探讨作为文化景观符号的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以期为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设计、特定旅游氛围的营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1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旅游景观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并向旅游者传递某种意义,而意义的表达总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符号,因而旅游景观具备了象征符号的特征,旅游景观的营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地方建构过程和符号化过程。文化旅游景区的符号化特征尤为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主题公园等人造景观,有的已经完全为符号和幻象所编码,各种人造符号景观以及由符号构成的文本把旅游景区变成一个“超真实”的世界,游客在其中获得特定的旅游体验。自然旅游景区的符号景观也比比皆是,成为自然景观的点缀或作为营造特定旅游氛围的景观元素。符号除了能够表达某种意义,还会对人的感知和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即是符号效应。因而符号效应是人与符号景观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意向。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熏陶下,人们在书法景观空间中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和行为反应模式,这就是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这种效应是书法景观与旅游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书法作品本身3个元素构成。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对于书法景观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旅游者习惯于产生鉴赏和评价的行为反应。其次,书法景观向人们传递的文化信息,使人们感受到一定场所环境或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氛围。此外,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具有景观审美引导作用,尤其当书法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与景区的风景特征相协调时,可以对景区景观审美起到提示、暗示的引导作用。因此,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3个维度的符号效应: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由此构建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见图1)。在这种符号效应作用下,旅游者在书法景观空间中形成书法景观地方感,因而符号效应是书法景观地方感形成的中间环节。图1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概念模型

①②③引自:周有光.论桂林石刻与山水旅游的关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6871.2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中国石刻素有“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之说①。桂林石刻以摩崖为主,分布于各风景名山洞府,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精品纷呈,形成“摩崖殆遍”、“诸山无一处无摩崖”(叶昌炽《语石》)②之奇观。桂林石刻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和精华,也成为桂林山水旅游的重要内容,素有“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陈元龙《龙隐岩诗》)③之誉。从桂林石刻的分布情况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普陀山石刻,现处在市区七星公园内,叠彩山也是现存石刻数量较多的地方(郑艳萍,胡海胜,2006)。叠彩山和七星公园都是桂林旅游的必到之处。因而,本文选取石刻景观分布较集中的叠彩山和七星公园作为调查地点对旅游者展开调查。

2.1问卷设计与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对书法景观(主要是摩崖石刻)感知、旅游者对书法的认知和爱好、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等。书法景观感知测量量表采用从1(代表“非常不同意”)到5(代表“非常同意”)的5分制Likert量表。调查小组于2009年7月14日至16日在桂林叠彩山、七星公园等处对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180份,问卷有效率90.8%。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见表1)。

2.2问卷信度与效度通过可靠性分析并结合变量相关系数和变量共同度进行综合考察,剔除“读懂摩崖石刻上的内容对您来说常常是一件困难的事”、“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与旅游景区的总体环境非常协调”等降低量表整体可靠性的陈述项,最终获得一个由10个陈述项组成的量表,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4,具有较好的信度。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3个维度的测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674、0.751、0.712,量表的内在信度尚可(见表2)。下文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结果分析

3.1旅游者的书法认知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广泛为国人所熟悉,然而书法作为一门高难度的艺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其有持久的浓厚兴趣和鉴赏能力。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调查被访者对书法和书法景观的认知状况。被调访者中,具有书法业余爱好的占39.3%,上一次拿起毛笔写字是在一年之前的占54.0%,曾经因为兴趣练习过硬笔书法的占72.5%,63.4%有欣赏书法作品的习惯,购买带有书法元素的纪念品时,40.9%是因为喜欢书法而购买相关纪念品。调查结果表明,旅游者潜意识中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书法元素对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多数游客喜欢以带有书法元素的景观为背景拍照留念也可以看出旅游者对书法艺术的偏爱。因而书法元素可以普遍应用于旅游景区和旅游纪念品中,以满足旅游者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需求。本文调查显示,来桂林前听说过桂林的书法景观(摩崖石刻等)的占59.7%,43.7%的被访者认为桂林的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大,60.5%认为桂林的书法景观(摩崖石刻等)具有一定特色。可见,旅游者对桂林的书法景观认知度较高,书法景观已成为桂林旅游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书法景观符号效应总体特征从测量量表的总均值来看(M=3.69),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和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书法景观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效应。从各测量项得分均值来看,旅游者对书法景观的文化象征意义感知较高(M=3.96),普遍认为,摩崖石刻等书法景观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文化氛围。旅游者对景区的书法景观具有一种鉴赏意识(M=3.52),但这种鉴赏仍然是浅层次的内容识别,还没有普遍深入到字体和书法艺术风格等专业层次的鉴赏上。此外,景区的书法景观也对旅游者的旅游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M=3.58)(见表2)。

3.3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结构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探讨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维度结构特征。经检验,KMO值=0.842,Bartlett值=2700,p

3.4书法景观符号效应差异特征以书法景观符号效应各维度的均值为变量,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旅游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考察这些因素对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的影响。因某些组别样本量太少,为尽量消除因此对分析结果可信度的影响,忽略了样本量太少的级别进行组间方差分析(见表3)。

(1) 书法鉴赏效应差异由表3可知,书法鉴赏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和职业的旅游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书法鉴赏维度反映了被访者的书法鉴赏习惯和兴趣,分析表明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的鉴赏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旅游者对于书法景观的鉴赏习惯和兴趣有关。结合均值比较可知,书法景观对男性旅游者(M=3.56)的鉴赏效应显著大于女性旅游者(M=3.45),对25~44岁的旅游者(M=3.55)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15~24岁的旅游者(M=3.37),对平均月收入在1001~2000元(M=3.60)和2001~3000元的旅游者(M=3.53)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旅游者(M=3.37);对专业/文教技术人员(M=3.68)的书法鉴赏效应显著大于学生(M=3.37)。由此可见,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与作为受众的旅游者的书法文化艺术素养和兴趣有关,同时也说明书法景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特定的鉴赏群体,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书法景观的艺术鉴赏效应并不具有普遍意义。(2) 文化象征效应差异文化象征维度在不同组别的旅游者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书法景观对于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和氛围的表征作用得到了旅游者普遍的、无显著差异的认同,书法景观的无显著差异的文化象征效应主要是基于旅游者相同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对书法文化的普遍认同。我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景观也成为中国特色文化景观符号,书法的传统文化象征作用普遍被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书法景观的这一功能对于中国人而言已是根深蒂固。因而,在特定的景区和合适的场所,书法景观具有普遍的文化象征意义。(3) 审美引导效应差异审美引导维度在不同组别的旅游者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书法景观对旅游者景观审美的引导作用也是普遍和无显著差异的。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对旅游景观的感知、欣赏和评价,并进而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满意度。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活动、游览行为和旅游体验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书法景观的审美引导作用对于旅游者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旅游研究者、规划者和旅游资源管理者重视。4结论与讨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书法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者总体上对其具有较高的景观认知和鉴赏兴趣,也得到了旅游者较高的文化认同。(2) 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符号效应,具体表现在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3个方面;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书法鉴赏的外在行为、旅游文化环境知觉和旅游景观审美引导3次层次的行为效应。(3) 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在书法鉴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方面无显著差异。符号效应与作为受众的旅游者的书法文化艺术素养和兴趣有关。书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景观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游憩中,是塑造中国特色文化场所的极为重要的景观元素符号,也是形成特殊地方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景观有一种可以感觉到但难于表达出来的“气氛”(汤茂林,金其铭,1998)。张捷(2003)认为,书法景观是一种具有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因此,可将人们在书法景观空间中形成的地方感称之为书法景观地方感。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们的地方感和环境行为与书法景观之间的关系,对于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的设计和景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实际问题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初步尝试,书法景观对旅游者的景观审美过程的引导、书法作为景观元素对旅游者的游览行为和地方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书法的公众知觉是书法美育和书法文化传承的前提和重要途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景观是书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书法美育和书法文化传承具有与纯艺术领域的书法作品同等重要的作用。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景观的审美活动是书法公众知觉的重要方面,是一种日常生活化的书法美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泛的公众覆盖面,这对于我国书法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张捷,2011)。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对于探索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书法美育及书法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感谢张宏磊、卢韶婧、李倩、王岚、祁秋寅、柯立、廖仁静、董晓莉在问卷调查中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董明辉,吴慧平.试论古代中国书法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理,1997(2):5861.

[2]冯健,胡牧.书法文化的区域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2):8995.

[3]冯健,张小林.人文区划方法及世界书法文化区的划分[J].世界地理研究,1999(1):6874.

[4]柯立,张捷,李倩.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感知意象影响因素分析——以桂林叠彩山景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0(1):8792.

[5]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6]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2):7783.

[7]汤茂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J].人文地理,1998(2):4145.

[8]唐晓峰,周尚意,李蕾蕾.“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08(2):431438.

[9]吴慧平.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2001(2):9396.

[10]肖潇,张捷,卢俊宇.居民对遵义红色旅游商业街中书法景观的认同度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a(8):10801086.

[11]肖潇,张捷,孙上茜,朱建华.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J].人文地理,2012b(6):130136.

[12]尹立杰,张捷,张宏磊,张郴.书法景观在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研究——以西安碑林为例[J].人文地理,2011(5):4953.

[13]张捷,柯立,俞锦标.喀斯特洞穴书法景观的分类统计与洞穴旅游发展——以广西桂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0(6):98103.

[14]张捷,卢韶婧,蒋志杰,李倩,梁莉,李娜,黄正明.中国书法景观的公众地理知觉特征——书法景观知觉维度调查[J].地理学报,2012a(2):230238.

[15]张捷,王小伦,黄正明.古典书论中自然意象描述的类型及其功能[J].中国书法,2004(2):2629.

[16]张捷,张宏磊,唐文跃.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及其地方意义[J].地理学报,2012b(12):16751685.

[17]张捷.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2003(5):16.

[18]张捷.书法景观公众知觉与书法美育及文化传承[J].美育学刊,2011(5):6063.

[19]郑艳萍,胡海胜.桂林石刻景观的生命路径研究[J].人文地理,2006(3):8891.

[20]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地理学报,2004(增刊):162166.

[22]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3):829837.

[23]Cassirer E(1944).An Essay on man: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4]Gold J R(1980).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17118.

[25]Qi Q Y,Yang Y,Zhang J(2013).Attitudes and experiences of tourists on calligraphic landscapes:A case study of Guilin,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13,128138.

[26]Salter C L,Lloyd W J(1977).Landscape in Literature[A].Resource Papers for College Geography[C].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6.

[27]Tuan Y F(1978).Sign and metaphor[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68,363372.

[28]Zhang H,Zhang J,Cheng S,Lu S,Shi C(2012).Role of constraints in Chinese calligraphic landscape experience:An extension of a leisure constraints model[J].Tourism Management,33(6),13981407.

[29]Zhang J,Li X S,Huang Z M(2006).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esthetic dimensions on Chinese calligraphy—with case stone inscriptions of Han Dynasty(206BC220AD)[A].In Gottesdiener H & Vilatte JC(ed):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University of Avignon,France,700703.

[30]Zhang J,Tang W,Shi C,Liu Z,Wang X(2008).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ourism:from cultural heritage to landscape symbol and media of the tourism industry[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1(6),529548.

[31]Zhang J,Zhang J H,Xu Z X(2006).Place aesthetics of calligraphic landscape in tourist vernacular township[A].In Gottesdiener H & Vilatte JC(ed):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University of Avignon,France,919922.

[32]Zhou Q L,Zhang J,Edelheim J R(2012).Rethin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 consumerbased model regard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landscape[J].Tourism Management,36,99112.

An Analysis on the Symbolic Effects of Calligraphic

Landscape of Scenic Spots in Guilin

TANG Wenyue

(School of Tourism and Urban Managemen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旅游文化的特征篇(11)

一、民间美术在民族和审美特征上的关系

中国民间美术善于通过变形来表达物体,而图形的寓意受中国民众吉祥心理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独特的民族审美特征。普列汉列夫曾叙述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他的心理决定的”。中国民族所呈现出来的吉祥图形,更具有中国民间特有的心理特征和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间美术是旅游工艺品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在传承钟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我国旅游工艺品设计进入一个既有深刻的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通道。从而构成以下中国民间独特的审美特征:

1、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础是从事物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2、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3、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4、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5、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如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二、旅游工艺品分类的研究

旅游工艺品属于可持续开发、可再生的资源,而旅游资源开发是趋于枯竭的。而旅游用品基本可分为普通旅游用品和旅游礼品、工艺品、土特产等。“旅游用品”主要是人们在旅游时所需的生活等方面的物品。而“旅游用品、工艺品、土特产”等主要集中在城市或旅游景点的商店中,是馈赠家人、亲友的物品。一个设计得很好的旅游工艺品,承载着很多特殊的信息、特定的功能和意义的工艺品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纪念性旅游工艺品是将产品的材料、特定的工艺、独特的地域审美观念都集于一身。通过它可以传递大量的相关信息给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产生去亲身感受的愿望。

旅游工艺品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需要紧扣地域特点对本地文化艺术进行挖掘,以生产出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的旅游工艺品,这有利于本地文化艺术的复兴与弘扬,同时也将社会经济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地位。

三、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方法与研究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民俗、旅游、艺术等诸多方面,本质上讲,旅游工艺品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设计。其设计流程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产品设计,文化的概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很多旅游工艺品在游客看过之后就被遗忘甚至抛弃了,如何让它真正成为受人喜欢的具备相当艺术品位的陈设品正是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工艺品设计流程可以划分为研究、整合、设计,下面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调查研究阶段。确定设计的旅游工艺品的地域,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为旅游工艺品设计作准备。

其次,分析整合阶段。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分析,确定产品的设计理念、产品的表现形式、产品的材质选择。以及在设计构思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国景点的工艺品都是一样,没有景色特色,应将景点特色与民族地域特色相结合,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符号和旅游景点特色的象征。

2、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物质资源特色,还应考虑到文化资源特色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的设计,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类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