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0 16:32:36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1)

随着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型园林景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型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还保护了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景观。

1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在自然地形基础上,运用园林景观技术,通过植树、种植花草等方式,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最终塑造美丽的园林景观。与一般绿化园林景观设计相比,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突出的是生态功能,与一般绿化的“适用”原则完全不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是:第一,科学的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因地制宜”设计生态型园林;第二,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对景观功能进行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永恒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园林布局上,体现了造景艺术,园林中的装饰物品,营造了精神文明氛围,极具观赏价值,也具有生态功能。

2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

2.1 突显生态功能

生态设计应突出生态配置的合理性。在绿化空间内,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注重添加自然生态要素,力求景观整体的生态和谐性。在生态景观中,要注意绿量,以强调其绿地生态功能。

(1)设计复合群落结构的植物造景,创造小气候环境。通过使用多种植物,如灌木、草等,提高总的叶面积。在植物挑选上,要遵循叶面大、光合效率高植物优先的原则。

(2)利用植物改善污染区。在存在的污染区域,应选择抗污染和净化作用强的植物,利用植物覆盖污染物,甚至吸收污染物的作用,改善小环境的污染状况,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3)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多种生态功能。不同植物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抑菌、清新空气、释放有益气体等。为此,可以发挥植物的保健作用,放松身心,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2 强调物种多样性

2.2.1 优选品种。应突出城市特色或区域特色,选择地带性植物或其变种,作为绿化景观植物。应注意,慎重选择国外物种,主要绿植应为性状较为明确,我国培育经验较多的植物。2.2.2 为保证城市绿化植物可以一年四季保持较好色彩,应选择多种植物混植。应在“四季常绿”植物的基础上,添加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植物选择方面,要考虑其适应性、正常成熟年限等问题。不应抛弃慢生植物,慢生植物本身的生产过程也是富有意义的,这样才能凸显景观的自然性。植物配置不仅要突出科学性,还要注重艺术性,可扩大绿地的物种种群,使绿地景观更加丰富。

2.2.3 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分配各种植物资源,根据植物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单一物种密植方法,不利于种群繁衍和生存,因利用多种植物间隔种植的方式,构建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绿地。如 Mi-nawaki 利用演替理论,快速恢复和重建当地的潜在植被,效果明显。

2.3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由于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前,要对建设地的土壤、环境、位置进行调查,并结合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设计。不应破坏景观所在地的特殊小气候,种植适应性和稳定性强的植物。当前,很多城市的土壤条件较差,可适当种植改善土壤的植物;若本土土壤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可使用人工介质的种植土,为植物创造较好的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性,利用各种修饰的方法,使植物的色彩和整个景观的形态与建筑物交相呼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保留景观地原有的树木,在其周围空间添加草坪、小灌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等植物,充分利用景观空间。

此外,景观主要使用本地植物,切勿盲目引进外地植物的无序引入,只追求观赏性,而忽略后期的养护。

2.4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是健全区域的生态功能,为此,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珍惜动植物。可将城市中已经消失的乡土野生动植物重新引回园林景观中,促进其种群繁衍,同时也满足了市民接触大自然,了解家乡的需求。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可作为乡土动植物的栖息地,通过建立和保护半自然栖息地,实现生态绿化、保护自然的目的。这些半自然栖息地中,保留了原有的环境,同时也进行了人工环境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3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实例

当前,生态型园林景观在很多城市的居民小区绿化中广泛应用,下文以某小区的为例,具体介绍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

3.1 主入口景观

主入口位于园区西部,以绿化墙和石壁水景构建一组简单的景观,突出绿色园区墙的形象。

3.2 中心区景观

该景观区全部采用生态型景观,整个区域的主色调为绿色,在突出其生态功能时,也注重居民对景观的其他功能需求。

3.2.1 树林通廊。位于园区主道两旁,高大的乔木整齐排列,具有树木纵深感,树的底部还选择一些灌木,合理利用绿化空间。

3.2.2 童趣广场。儿童营造的景观区,多种植颜色艳丽的鲜花和彩色树木,如紫叶李、榆叶梅等。同时,设置较浅的锦鲤池,周围种植树木,形成林荫广场,便于儿童戏耍和家长休息。

3.3.3 聚景广场。该广场山景、水景相互为呼应,成为小区的中心绿地。为提高景观的观赏点,采用了框景、借景等多种园林设计手法。广场四周不同颜色的绿植,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墙,广场中间装饰了西方现代艺术品,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雕塑喷泉的周围混植了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所有植物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2)

Abstract: to build an ecological beautiful recreational area, this design from forest physiognomy improvement, fitness, local tree nes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 landscape function to consider the area of plant landscape.

Keywords: ecological leisure zone. Forest physiognomy improvement; Plant design; Plant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建设背景与概况

为了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创建宜居城乡、宜居湾区和优质生活圈,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东莞产业升级,东莞市政府启动了《中央生态休闲区规划》的建设工作。

本项目位于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区的核心――“黄旗―同沙―水濂”区域内,东北面为同沙片区,西北面为水濂山片区,总面积约1.93平方公里。

2设计主题与功能分区

本规划充分考虑游客心态、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征、基地环境等综合因素,以园区原本特有的湿地景观、植物景观和地域人文景观为基础,得出“碧野芳踪、人文山水”这个主题,并以“果香飘林迎莞人,花田林间踏青山,水清碧绿龙泉隐,石尚形奇载厚德,文明传承留千古”来规划富于特色五个景观功能区:以突出荔枝林景观,以观果、采果、品果为主要游憩活动的“果香景观功能区”;以突出花容、花境为主要景观特色、结合花卉生产、销售产业的“花田景观功能区”; 以湿地、泉眼、池塘景观为主,突出水体景观的“水清景观功能区”;以石景展示为主的“石尚景观功能区”;以东山书院为主体,突出人文的景观“文明景观功能区”。

3植物规划设计

3.1植被现状总分析

项目的地形以山体为主,及小面积的缓坡、平地、湿地。山体植被主要是桉树林与荔枝林,局部有少量针阔叶混交林。其他地带植被种类较多,有荔枝林、花圃、湿地植物群落、本土植物群落等。总体植物长势较好,郁郁葱葱,只有少量黄土的区域。但植物品种少,林相单一,植被的生态保护功能低,景观效果不强。

3.2植物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2)生态优先,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优化配置。

(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3.3植物设计的总体构思

原有植被的缺点是品种单一,生态及景观功能较差。为打造一个天然的休闲景区,其植物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中除了应重点突出各个功能区域的植物景观主题外,还应对原有山体植被进行林相改造,使原有的植被逐渐演变及恢复为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总体改造分为三种类型:乡土植被恢复型,生态保护型,生态景观型。

3.4林相改造分析

3.4.1林相概况

该范围为丘陵地貌,植被以桉树林与荔枝林为主。植被现状可分为2种类型:一、桉树林,郁闭度0.5~0.8,上层乔木均为桉树,中层有少量马尾松、马占相思、槭树、木荷、构树、三角枫、苦楝、白背叶等乡土树种,下层有淡竹叶、芒草等。二、荔枝林,郁闭度0.3~0.5,乔木均为荔枝树,下层有少量野生灌木及地被。

3.4.2改造的必要性

首先,在这个提倡生态环保的时代里,人类需谋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其次,“青山绿地”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必然。

最后,改造其林分林相,增强整个种植区域的生态及景观效果是我们本次设计的最终目的。

3.4.3林相改造类型及植物配置

主要分为2种类型:桉树林改造,荔枝林改造。

桉树林改造:属于乡土植被恢复型。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构建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植物之间相生、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在恢复地带性植被时,应大量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种、忽略先锋树种、首选乡土树种,构建乔、灌、草复合结构,抚育野生地被。减少人为干预,任其自然发展,在10~20年后逐渐演变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荔枝林改造:乡土植被恢复型与生态保护型相结合。由于原有荔枝果林区域较广,改造时可选择保留部分生长良好的荔枝果林,套种或间种乡土野生树种,使其部分成为观赏性果林;其余部分则可运用按树林改造的模式,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减少人为干预,使其在10~20年后向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演变。

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香樟+潺槁树+浙江润楠+山杜英+五月茶+九节+栀子+淡竹叶

秋枫+仪花+红花荷+鸭脚木+杨梅+山苍子+桃金娘+芦苇+芒萁

朴树+深山含笑+枫香+黄牛木+山乌桕+白楸+刺葵+淡竹叶

木荷+貂皮樟+三角枫+大头茶+梅叶冬青+野牡丹+春羽+沿阶草

3.5分区绿化景观规划

3.5.1果香景观功能区

(1)设计理念:果果相趣

(2)营造方式:以岭南果树为为骨架,让人体验观果、摘果、品种的乐趣;利用植物的叶、花、果的生长情况来营造四季景观;鱼塘处则种植满池荷花来营造清新怡人的夏日景观。

(3)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水翁+水蒲桃+洋蒲桃+芭蕉+花叶良姜+肾蕨+千屈菜+荷花

芒果+荔枝+龙眼+杨桃+春羽+龙船花

3.5.2花田景观区

(1)设计理念:繁花似锦

(2)营造方式:以花卉植物为主,利用木本花卉与草本花卉的形态差异来来展示丰富的花镜花带景观;加重高大的上层景观树种,忽略中层植物,使景观视线自由开阔。

(3)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秋枫+盆架子+腊肠树+翅荚决明+肖黄栌+绣球花+何氏凤仙+蔓花生

莫氏榄仁+锦叶榄仁+月季+石竹+朱顶红+半枝莲

桃花+紫叶李+风雨花+红花酢浆草

3.5.3水清景观区

(1)设计理念:绿野醉人

(2)营造方式:以湿地植物为主,以野生乡土植物为主,营造生态野趣的湿地景观;保留原有生长良好的野生植被,适当增加景观树种;种植一些浆果类等植物来吸引鸟类停留。

(3)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山杜英+水葡桃+芭蕉+姜花+华南省藤+铁线落蕨+海芋群+鸟巢蕨

水石榕+希美丽+红绒球+马缨丹+胭脂花+沿阶草+春羽+白蝴蝶+荷花

落羽杉+水杉+木芙蓉+再力花+水芋+芦苇+千屈菜+鸢尾+狐尾藻

3.5.4石尚景观区

(1)设计理念:苍劲拔萃

(2)营造方式:以高大乔木与爬藤植物为主,以耐旱及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为主,对石场局部进行覆绿,同时以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来呼应景区的主题。

(3)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马尾松+貂皮樟+野牡丹+桃金娘+芒萁

台湾相思+火力楠+银柴+胭脂木+朱砂根+芒萁

白千层+野牡丹+爬山虎+蟛蜞菊

3.5.5文明景观区

(1)设计理念:古林清幽

(2)营造方式: 以高大及形态优美的乔木为主,营造一种古木林立的幽静环境,同时又似在见证着书院的历史和故事;加强中下层植物,突出密林景观;配以芳香类植物,净化空气,增强植物景观的生态效果。

(3)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举例:

香樟+大叶榕+大叶紫薇+桂花+肖黄栌+黄金榕+鸭脚木+白蝴蝶

白兰+宫粉紫荆+桃金娘+野牡丹+含笑+肾蕨+蜘蛛兰+海芋

菩提榕+桂花+紫薇+海芋+鸟巢蕨+一叶兰+鸭指草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3)

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

1 城市园林概念

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2 园林规划设计考虑因素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提高国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应考虑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 园林规划景观设计方法

3.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3.1.1植物景观带来精神审美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现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4)

1 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

进行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为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应有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真正意义上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促进人们健康生活、社会安全文明等。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即建设具有北方寒地城市特色,形成北方寒地城市特有的发展模式与规模体系,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实现人、社会、自然的相互融合。

针对这一目标,摸清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的分布与生长规律,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的功能,是进行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这其中,摸清分布与生长规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全面探索绿化植物景观生态服务机理与功能是进行生态建设研究的核心,如何发挥生态功能促进城市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思路研究是实现研究成效的关键和保障,三者的关系相互递进,研究层次逐步升级。

2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复杂性,涉及到物质、空间、时间、能量等生态变量,针对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对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实现与否首先取决于城市内部绿化植物景观之间,与城市环境之间是否融洽。故生态学原理是开展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在此基础上,以整体景观为主体,强调景观空间布局的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中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理论主要包括生态因子理论、生态位理论、植物群落演替理论以及生物物种间、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等,为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而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理论更有针对性,是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同时注重研究景观的空间布局,强调景观布局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空间景观的多样性、空间内容的异质性,进而促进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理论,帮助解决城市绿化植物景观分布、规划等问题。

3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植物群落类型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北方旱地城市的气候特征,结合绿地空间建设规划和植物自身特点,尽可能选择能够充分发挥绿色景观植物功能、符合预期规划、减少维护养护开支,使城市环境接近自然的绿色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构建绿地斑块、公园绿地、绿廊等绿化植物景观,再加上以绿化植物为主体外的动物、微生物,全面打造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考虑到斑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进行斑块建设时要考虑斑块大小、形状、功能等因素,植物斑块的面积越大、容纳的生物种群越多、越能提高碎裂种群的存活率。在进行廊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廊道的连接性特点:一是将生物斑块进行连接,二是将因城市道路、建筑物隔离的绿化植物景观带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廊道即边缘斑块的含义,廊道也具有生态功能,正是其自身生态功能与连接功能大大提升了孤立斑块的生态效应,使整个绿化植物景观生态连为整体。

4 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评价研究

对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的评价主要包括价值评价、指标评价、景观评价3个方面。因为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功能,故在进行价值评估时,应将绿化植物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评价结果为城市科学绿地规划布局、明确城市绿地发展模式和建设标准、绿化植物群落选择标准及依据、绿化植物景观生态管理与经营等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主要针对于城市绿化植物景观生态布局、结构是否合理,景观生态建设是否能够满足预计功能需求2个主要问题进行确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独立性、可操作性,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研究、筛选和确定指标识别办法、现有数据的收集与测定、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分析、评价结果科学解释等步骤建设的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5)

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人们都渴望在生活的地方有一片绿色空间,因此,目前,生态设计原则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精心挑选出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并充分利用这些植物使其生态环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除此之外,设计师们应该从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出发,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要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另外,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要尽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现代园林景观工艺建设一个美丽舒适的城市(镇)。

1.2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不能把重点仅仅放在生态上,也不能把重点仅仅放在设计上,应该放在结合上,要考虑怎样才能使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例如,在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充分利用原有的有利条件,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高效率的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因此,有些景观的设计,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雨水,还可以回收雨水,用于景观水的营造,灌溉绿地,还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1.2.1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生态种植目前,很多的园林景观从表面来看,大多数都体现出了绿色,但是那些绿色并不一定都是绿色的,很多都只是发挥着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而且还要花费很多的物力、财力来保持它们的效果。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应该充分体现生态的原则,尽可能的利用本土植物,多种植本土植物和能自然再生的植被,降低园林建设对外地树种的依赖,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以及适应性的本土植物。与外地植物相比,本土植物无论是遗传、生理、形态以及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适应性都更强。因此可以选择本土适应性比较好的植物进行培养,并在培养后选择具有强抗逆性与适应性的植物进行广泛种植与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养护以及种植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在园林景观中,一片树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很重要,在植物的选择上,还要尽可能的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不过园林植物群落要与园林的景观相统一,最大程度的实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大范围的园林景观的种植规划可以借鉴白塔山风景区的种植规划:古建园林景观区、生态保护林景观区、山体彩化色叶林景观区、风景林景观区四个植物特色分区。通过植物群落整体季相、小块面的节奏变化、色彩变化,既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又可以提高游赏价值。植物的种植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在一些小范围的园林景观中,一般没有种植分区,就可以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可以孤 植,在一些草坪中或者花坛中,可以选择一些生态性比较好的常绿植物或者彩叶植物进行种植,不但可以吸引人的眼球,而且由于树的生态作用比花草的生态作用要大,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也可以选择丛植。丛植的方式相较而言,更能实现生态效益,例如,在池塘旁种植一小片竹林,种植一小片樟树林或者荣会书林等,竹林、树林基本都能健康的生长。还可以选择群植。群植是指将众多不同的植物在一个范围内进行种植,不同的植物其发挥的作用也会有差异,众多不同的植物在一个大范围内种植,通过合理的布置形成一个整体景观,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也能提高生态效益。

1.2.2建立城市绿化隔离带。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城市在扩建、河岸整治、人造景观或道路拓宽的过程中,将一些沿河或沿路的防护林带毁掉,有些地方的防护林也被人们乱伐滥砍而消失,或者被人们用作其他的用途,从而破坏了防护林的功能,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的园林设计中,要种植大量的树木,形成较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不仅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实现生态效益。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6)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五个,第一构成要素道路具有主导性。从大体上来分,将城市间的道路划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这些道路将城市的各个功能区联系起来,由此可以看出道路在城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植物在道路中的配置显得格外重要。

一、道路景观文化

在我国,周秦时代可以说是道路景观的最初形态。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道路景观,用现代新景观取代古代行道树的简单模式。道路景观在现代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道路景观对于城市景观、城市意象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城市的道路景观综合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修养以及精神面貌。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区域的自然资源以及本地区的人文特征,这样才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性,城市的地域性和地区的区域性必然具有统一性。

二、景观植物在现代的功能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使得景观植物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景观植物在环境中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态功能

人口快速增加,大力发展工业,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使得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发展生态植物群落成为植物的发展方向。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包括改善城市小气候和净化空气、防治污染等方面。园林植物还具有吸滞尘埃、减少空气含尘量、杀菌和减少噪声作用[1]。

(2)、美化功能

植物色彩、形体提高了植物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给人带来美感,陶冶情操。首先,合理的景观植物配置要符合自然规律。植物本身之间的搭配关系、植物和土壤的搭配关系,植物和气候的搭配关系,只有将这些完美搭配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其次,植物的美化功能还体现在与其他材料的综合运用上。植物本身的形态都是枝叶曲折,不同的植物质地不同,和别的材料搭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与别的材料搭配的同时,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特质。通过用植物所软化的城市空间比生硬的缺少植物的城市空间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

(3)、经济功能

注重城市景观植物的发展,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苗木的种植可以带动一部分的劳动力,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景观植物的种植会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间接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景观植物的种植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经济效益。

(4)文化功能

城市的景观设计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城市的面貌可以代表这个城市的历史渊源。另外一个方面,植物景观能很好地表现一个地域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特点,承载着一个传播这个国家文化的责任。

三、景观植物与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的结合

在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景观植物的习性应该和城市道路布置的要求相一致。根据道路的具体要求布置植物,合理的将乔木、灌木、地被等都搭配好,发挥植物的自然生态功能和可观赏的特性。景观植物的搭配配置具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植物品种的选择,各类景观植物之间的搭配要合理,符合季节性特点,配合整个环境的意境,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考虑景观植物和道路中其他要素,例如地形、建筑等的搭配。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科学合理的设计。

四、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1)、引用本地树种,适地适树

根据本地区气候,使用本地树种,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在经济功能上能带动本地区树苗的种植,以此来增加经济效益。在文化功能上,选择本地的树种可以更好地体现当地景观特色。在选择树种时,应该选择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等特点的植物。道路绿化的各区域应因地制宜植树,如医院附近、交通干道、风景区等地应按杀菌、吸尘、美化等主要功能种植不同的树种,充分发挥绿化的环境效益[2]。

(2)、植物景观应追求整体效应及宏观效果

规划应从大处着眼,在统一中求变化,突出重点。空间上采用多层次性,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

(3)、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营造生态园林

在道路边,应该多种植高大的乔木,成片高大的乔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带来较好的生态环境。在乔木下面,还可以设置休闲区,供市民在休闲区休息,亲密地接触大自然 。

(4)、常绿、落叶树要相互搭配

常绿树木和落叶树木具有各自不同的美感。常绿树木具有四季如春的感觉,能带给人活力。落叶树木根据季节不同,能够很好的表现四季迹象。因此,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具有丰富的观赏性。

五、景观植物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美的原则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植物不仅起着绿化环境的作用,更承担着美化环境的任务。周秦时代的行道树在现代社会的景观设计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要求要有美的原则时,应该把握以下四点:首先是主题原则,抓住设计的整体概念;其次是点-线-面原则,要有个体和整体的概念;第三是收放原则,好的设计应该将收放视线和隐蔽景物结合在一起,在视觉上有一个收放自如的感觉。第四,节点原则,好的设计都有重要的节点,在节点布置上会下足功夫,某一两个好的节点有可能是整个设计的亮点。

(2)、以人为本的原则

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将功能忽略。作为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后进行定位,再做人性化的设计。

(3)、生态性原则

在设计中,应该遵循生态性原则。例如,经常看到的是水池与陆地过渡带边缘上有死板的水泥保护衬托。这些都是违反了生态性原则。

(4)、体现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原则

不同地区,气候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景观植物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有利于其生长和体现当地的文化。南方地区,夏天比较炎热,因此考虑气候原因会选择高大的树种,在夏天的时候可以遮阴。北方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因此在植物选择时应该选择充分突出四季的树种。通过研究城市的不同气候和地域文化来选择合适的树种。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邱志奇.浅谈道路绿化设计[J].建筑与规划理论,2007,(4)31-33.

作者简介:姓名:张莹智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10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7)

关 键 词: 植物造景 构筑空间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涵义

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环境条件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宜,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的活动。

2周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功能

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功能、构筑空间的功能、美化功能、美化功能、实用功能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说:科教功能、商业功能、情感功能等。

2.1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

第一,改善小气候。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温,比如,树木的叶片会拦截、反射、传送和吸收太阳的辐射。控制强光与反光、防风、抑制风蚀等作用,比如:树木可以遮挡或柔化直射光和反射光。有效地改善小气候。第二,对环境净化。植物可用通过降低噪音和控制污染的作用有效地净化环境。

2.2林植物造景的构筑空间的功能

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植物造景中使用单株或成丛的园林植物来创造绿墙、拱门、棚架和拥有茂密植被的地面等的构筑空间。植物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造景构造空间的主要成分。植物就像山水和建筑一样,就有分割空间、构成空间和引起空间变化的作用。植物造景的变化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点和视镜的变化而产生空间景观的变换。所以可以利用植物来组合或划分空间,制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是根据树木的多少、种类、姿态以及空间的大小和造景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2.3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化功能

美化功能包括: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造,利用园林植物起到烘托柔化建筑雕塑的作用、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同意和联系的作用、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强调和标示作用。

2.4园林植物造景的实用功能

植物还有许多实用的功能,比如,植物可以起到阻挡视线、防止水土流失、组织交通等问题,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适当的植物可以创造优美的环境,改善交通的安全性等。像树

叶、松针叶或其他有机物可增加土壤吸收水分的速度。种植带刺的多茎的植物是引导步行方向的极好方式。用植物影响车辆交通,依赖于选择的植物种类和车辆速度。

3植物在不同空间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3.1植物在社区广场园林造景的应用

在植物造景中有些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是要遵循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有功能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

社区等共享空间的植物选择也是要慎重的,比如说,乔木是空间里竖向构图的重要元素,它构成了共享空间的竖向骨架,并且像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控制着共享空间的轮廓。在共享空间使用灌木时,应当考虑灌木的叶子、枝干的形状、形态等,以便使空间变得更美。地被植物可以像地毯一样覆盖在地上,不需要经常修剪,而且生长迅速,外形美观长在坡地上还可以防止水土侵蚀。

3.2植物在庭院空间园林造景的应用

3.2.1植物在公共庭院园林造景的应用

公共庭院的园林植物造景的规划要注重长远、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的科学规划,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亲密和谐、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共庭院应该是一个具有私密性、娱乐性、休闲性的空间。所以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在满足庭院的功能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不同风格的景观植物设计。做到因地制宜,与大环境协调。在自然似的庭院中应该多运用自然的姿态进行自然是规划。在规则的庭院就要多运用对植、行列植景观。而在自然山水的水池边缘,草坪上则要采用自然式的规划。总之,要有植物景观的总体远近、大小、高低层次效果景观与优美的植物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园林构图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要有缓慢的过度,相互间又要形成对比,以利观赏。进行庭院设计时还要注意的是,要以生态为基础,对于植物栽植的密度也要保持合理。在进行庭院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时,必须要先了解植物的生态条件,通过施工技术尽量排除不利因素,尽量给庭院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植物生长时所需的光照、风力、土壤肥力、排水等条件都要满足。植物植株密度也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绿化景观和绿地功能的发挥。应该以成年树冠大小作为株行距,保持一个合理密度,注意近期与远期效果都要考虑到。了解不同植物随季节的变换而产生不同效果及生态功能。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时还要注意人文内涵,创造庭院景观特色。植物景观不仅是美观的观赏对

象,而且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内涵不同。造景时要利用小品和植物的搭配引入文化。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熏陶。

3.2.2植物在住宅类庭院园林造景的应用

住宅庭院的道路植物景观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道路的横断面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构成道路的景观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绿地、建筑、道路、广场、车和人等,在这些元素中,建筑物、道路、广场等均为建筑材料组成的硬质景观,而绿地中的植物则是自然的软材料,植物的品种繁多,而且有观花、观姿、观果、观叶等多种的自然景观形态,由于它的存在将自然的气息带入了居住环境,因此植物所形成的景观是其他任何元素都不能被替代的。在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道路的性质、功能和周围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其次,还要满足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统一布局,多种搭配,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还有,要符合使用者的行为规律。最后社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4现代园林造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造景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造景带有着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强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植物造景注重科学性,师法自然;植物造景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强调人性化设计;植物造景应大胆采用新品种,创建主题花园。

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有着博大精深的植物物种资源,园林工作者应该担负起应用和推广新品种的作用,在丰富城市物种、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环境生态的平衡。

结 束 语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8)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设计,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环境空间。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作用。

1.1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原则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活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应根据立地条件,结合园林植物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设计,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方案。种植设计方案应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当地园林植物。

2.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要使城市景观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从一定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就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3 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感。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源于自然,胜于自然”的景观效果。

3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应用

3.1 综合利用各类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丰富多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园林植物等综合应用。城市景观中的乔木配置,要根据树形、树冠大小和形状、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模拟自然植物群,做到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总的原则是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3.2 结合景观设计地形特点合理选用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要依据地形起伏状况和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条件和艺术要求合理配置。园林植物空间的轮廓线要有高有低、有平有直,与地形的起伏变化相结合。等高的轮廓线雄伟浑厚,但平直单调;不等高轮廓线丰富自然,但切忌杂乱无章,特别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园林中更要注意。立体轮廓线可以重复,但要有韵律。

3.3 应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季相变化。城市景观要有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如早春开花的有迎春、碧桃、玉兰、丁香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多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银杏等;冬季翠绿的松、柏、竹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时间会有差异。因此,在园林植物季相搭配时要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搭配。

3.4 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还是园林中的建筑、山水、道路、雕塑及喷泉等园林景观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

3.5 园林植物与景观建筑的组合 景观建筑属于城市

景观中经过人工艺术加工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而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体,具有大自然产生季相变化,还可衬托和丰富建筑的庭园景色。根据景观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等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能使植物对景观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能软化景观建筑单调、平直、生硬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丰富景观建筑物构图,使景观建筑物景色丰富多变。不同风格的景观建筑应选用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

4 景观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应注意的问题

(1)慎用有毒园林植物。住宅区景观中不宜用有毒园林植物;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地中,忌用有毒、带刺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不能选用有毒的乔灌木和花草。常见的有毒园林植物有夹竹桃、毒箭树等。(2)注重城市景观规划区原有植物的保留和利用。(3)注意多种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综合应用。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等多种方式。应用时可根据地形、面积、建筑物等因素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4)工厂区景观植物应注意部分园林植物对排放气体的抗性和敏感性。(5)从外地引进园林植物时不但要考虑引进成本和植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检疫检验,以防带入新的病虫害。

5 结语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栽培种植上,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景观。园林植物的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水平,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9)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1.意义

园林绿化设计的关键以及基础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园林植物造景不但能够使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以及景观的成效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也将自身价值完美的表现出来。园林植物造景是生态学、美学的有机统一,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园林造景技术,将园林绿化建设成为符合当地思想、政治、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而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是促进园林城市绿化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重要性

现今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并且在我国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人们身心承受的压力很大,这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园林绿化景观不仅对建筑物有软化作用,也对人们的身心起着放松治疗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以及前提,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幸福指数以及工作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遏制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在我国城市中实行环境保护途径就是进行园林绿化,如栽花、种草、植树等都是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及改造的手段。在对园林景观建设时,植物是园林绿化景观建造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园林植物便没了生命力,因此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尤显重要。现代植物造景技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集各家所长而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色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舒适与享受。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植物在自然界中能够正常生长,是由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适应的自然关系。园林植物大多是种植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要使其实现正常生长、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充分考虑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以及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务必使二者相互适应。反之,园林植物则可能生长不良,或根本不能生长。适地适树是园林植物选择的首要原则,必须严格遵循。

2.生态性原则

城市园林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游嬉、休闲和居住环境,实现此功能的主角无疑是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具有遮荫、降温、隔噪、防风的作用,以及滞尘、杀灭细菌、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等重要功能。其中乔木类的植物在此类生态功能上优于灌木、草本类的植物。因此,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必须重视生态性原则,力求人工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3.艺术性原则

园林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利用园林建筑、小品等来营造园林美感外,笔者认为园林植物在其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以及形态、色彩、香味等的多样性,园林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艺术手法,将丰富的植物素材创作成景色优美、四季可观的园林画卷,满足人们欣赏美、体验美的需求。

4.节约性原则

杜绝铺张浪费、提倡节约是包括城市园林建设在内的各行业应当遵循的原则。园林建设的节约不仅要求少些成本高的“硬化”材料,多些“软化”材料(园林植物),而且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也要从实用性、经济性出发,不应追求价格昂贵的所谓“高级”外来品种,以及规格过大、稀有程度高的种类。在园林中多应用乡土植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建设、养护成本。

三、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1.符合自然生态系统

园林植物造景是建立在园林固有的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以避免过多的人工雕琢而导致土质改变,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保持自然地域特点,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绿化景观特点,使园林植物造景能够获得良好的绿化造景效果,增强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

2.园林植物造景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

园林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群落,在园林植物造景的时候,将原有场地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尽量做到造景植物就地取材以满足社会及自然需求外,园林景观及植物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以达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效果。

3.园林植物造景要上升到意境创作的层次

园林植物景观要给人以舒适而休闲的物境感受,就要在造景技术上考虑到人的审美心理,使园林植物景观散发出意境之美。不同的植物,根据其生长特性以及生命特征,人们都赋予了象征意义。一些园林是围绕着烈士陵园纪念堂馆进行植物造景的,多选择松柏,代表着神圣、正义、永垂不朽。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状态,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很容易令人触景生情。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就要利用植物的特点,创造出富于意境的园林环境。

4.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

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合理配置植物,以求达到各种观赏需要。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视觉功能的作用。

5.空间植物造景的应用

在空间植物造景之中,植物本身就是一个实体,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成分之一。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是在妥善解决空间造景的功能,还要充分的突出园林空间的特点。在空间植物造景中,合理的运用了植物周围的开放性,以及封闭性的空间,使得设计出来的空间植物造景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空间植物造景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了植物本身的作用,把传统与现代艺术手法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创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园林景观。

四、结束语

现阶段各地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进行植物的造景时,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挖掘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和生态特征,才能把植物的美感充分的表现出来,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符合艺术美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10)

滨水区植物空间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区植物造景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生态绿带。

1滨水区植物造景要素

植物造景应从植物颜色、大小、形态、线条等这些基本要素特征的创作手法中突出景观视觉效果。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颜色配置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要使作品富有趣味,这种色彩变化是根据视线景观角度变换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序配置的。滨水区植物造景主要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来选取植物的。从美学观点来说,造景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绝对大小来决定,更多地由植物的群体构成、植物间协调性等诸多因素决定。在滨水区植物造景中,形状和形态在空间上的协调变化十分重要。形状可以带动人的视线上下移动。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植物在形态要素上还要有变化,最好采用渐变方式变化。几何线条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设计手法。许多景观设计师会在草坪与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植带间设计一条清晰的线条,有时还设计出流线型植物色块做镶边。

2滨水区植物造景形式

在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中,植物的种植形式不但满足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同时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及生态等功能需求,可以总结为孤植、组团、带植、疏林、自然式等[1]。

孤植式是指乔木或灌木的孤立种植,孤植一方面能在开阔的滨水植物造景中形成视觉焦点,另一方面,能使天空和水面显得更加开阔;组团式是指各种植物以组团的方式种植在一起或同一树种常2株或3株紧密的种在一起形成1个单元,往往成为滨水区植物造景中的景观主题,组团能实现滨水空间的开敝性和视线的通透性;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中带植式种植主要应用于水岸的护岸林、隔离绿篱、滨水步道行道树种植、滨水区防护林等,在满足滨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遮阳等功能的前提下结合视觉景观的观赏性,组织成连续或大型的植被区;疏林式一般是指以大面积的草坪或低矮灌木为基底、少量乔木点缀其上的一种种植形式。能突出视觉空间的通透性,在亲水休闲型的滨水区绿化中广泛的采用疏林的种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自然式也称群落式,是指植物配置时参照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一种方式,在组成结构上以乔、灌、草的生态模式存在,在水滨岸线凸出或凹入的空地设置,既突出岸线的变化与景观的变化,也同时为滨水生态环境的优化起重要作用[2]。

3滨水区植物造景原则

为了满足游人观赏性需求,在考虑滨水区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去配置植物。既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同时又要考虑滨水区植物与其他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间的配置。滨水区植物造景原则如下:

3.1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因地制宜,适地适生

滨水区植物造景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地形条件、气候的特点和造景要求,结合造园题材,力求适地适树。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基础[3]。

论文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中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植物造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和生态角色,运用己有的关于滨水区植物景观要素、植物造景形式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滨水区植物空间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区植物造景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生态绿带。

1滨水区植物造景要素

植物造景应从植物颜色、大小、形态、线条等这些基本要素特征的创作手法中突出景观视觉效果。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颜色配置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要使作品富有趣味,这种色彩变化是根据视线景观角度变换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序配置的。滨水区植物造景主要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来选取植物的。从美学观点来说,造景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绝对大小来决定,更多地由植物的群体构成、植物间协调性等诸多因素决定。在滨水区植物造景中,形状和形态在空间上的协调变化十分重要。形状可以带动人的视线上下移动。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植物在形态要素上还要有变化,最好采用渐变方式变化。几何线条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设计手法。许多景观设计师会在草坪与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植带间设计一条清晰的线条,有时还设计出流线型植物色块做镶边。

2滨水区植物造景形式

在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中,植物的种植形式不但满足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同时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及生态等功能需求,可以总结为孤植、组团、带植、疏林、自然式等[1]。

孤植式是指乔木或灌木的孤立种植,孤植一方面能在开阔的滨水植物造景中形成视觉焦点,另一方面,能使天空和水面显得更加开阔;组团式是指各种植物以组团的方式种植在一起或同一树种常2株或3株紧密的种在一起形成1个单元,往往成为滨水区植物造景中的景观主题,组团能实现滨水空间的开敝性和视线的通透性;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中带植式种植主要应用于水岸的护岸林、隔离绿篱、滨水步道行道树种植、滨水区防护林等,在满足滨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遮阳等功能的前提下结合视觉景观的观赏性,组织成连续或大型的植被区;疏林式一般是指以大面积的草坪或低矮灌木为基底、少量乔木点缀其上的一种种植形式。能突出视觉空间的通透性,在亲水休闲型的滨水区绿化中广泛的采用疏林的种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自然式也称群落式,是指植物配置时参照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一种方式,在组成结构上以乔、灌、草的生态模式存在,在水滨岸线凸出或凹入的空地设置,既突出岸线的变化与景观的变化,也同时为滨水生态环境的优化起重要作用[2]。

3滨水区植物造景原则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篇(11)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也越来越低,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园林景观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生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其生态效益,目前,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们纷纷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

1 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是指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从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出发,以宏观、综合的角度,提出适合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生态建设、资源自然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协调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增长、环境之间的矛盾,建设一个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和谐舒适的环境是生态规划的目标。

园林生态规划是指在城市(镇)为中心的范围内,针对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园林的生态系统功能来改善城市(镇)的气候,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水平,从而改善整个城市(镇)的环境质量,建设一个美丽舒适的城市(镇)。

2 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

2.1 生态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人们都渴望在生活的地方有一片绿色空间,因此,目前,生态设计原则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精心挑选出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并充分利用这些植物使其生态环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除此之外,设计师们应该从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出发,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要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另外,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要尽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现代园林景观工艺建设一个美丽舒适的城市(镇)。

2.2 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不能把重点仅仅放在生态上,也不能把重点仅仅放在设计上,应该放在结合上,要考虑怎样才能使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例如,在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充分利用原有的有利条件,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高效率的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因此,有些景观的设计,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雨水,还可以回收雨水,用于景观水的营造,灌溉绿地,还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2.2.1 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生态种植

目前,很多的园林景观从表面来看,大多数都体现出了绿色,但是那些绿色并不一定都是绿色的,很多都只是发挥着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而且还要花费很多的物力、财力来保持它们的效果。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应该充分体现生态的原则,尽可能的利用本土植物,多种植本土植物和能自然再生的植被,降低园林建设对外地树种的依赖, 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以及适应性的本土植物。与外地植物相比,本土植物无论是遗传、生理、形态以及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适应性都更强。因此可以选择本土适应性比较好的植物进行培养,并在培养后选择具有强抗逆性与适应性的植物进行广泛种植与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养护以及种植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在园林景观中,一片树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很重要,在植物的选择上,还要尽可能的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不过园林植物群落要与园林的景观相统一,最大程度的实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大范围的园林景观的种植规划可以借鉴白塔山风景区的种植规划:古建园林景观区、生态保护林景观区、山体彩化色叶林景观区、风景林景观区四个植物特色分区。通过植物群落整体季相、小块面的节奏变化、色彩变化,既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又可以提高游赏价值。

植物的种植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在一些小范围的园林景观中,一般没有种植分区,就可以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可以孤植,在一些草坪中或者花坛中,可以选择一些生态性比较好的常绿植物或者彩叶植物进行种植,不但可以吸引人的眼球,而且由于树的生态作用比花草的生态作用要大,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也可以选择丛植。丛植的方式相较而言,更能实现生态效益,例如,在池塘旁种植一小片竹林,种植一小片樟树林或者荣会书林等,竹林、树林基本都能健康的生长。还可以选择群植。群植是指将众多不同的植物在一个范围内进行种植,不同的植物其发挥的作用也会有差异,众多不同的植物在一个大范围内种植,通过合理的布置形成一个整体景观,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也能提高生态效益。

2.2.2 建立城市绿化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