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1 16:31:34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1)

一、我国在职人员素质的现状与提高需求

其一,整体素质偏低,迅速提高困难重重。据统计,在我国现有职工队伍中,研究生占。.5%,本科生占6.6%,专科生占13%,中专生占12.5%,中技生占4.3%,高中生占23.5%,初中生占33.7%,小学生占5.2%①。此种人力素质状况,要随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迅速由简单生产转入现代化大生产,并尽快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实力,其困难显而易见.而依靠我国现有的千余所普通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万人)和1200多所成人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万人)的培养容量,要使全国社会劳动者(约5亿人)均达到大专文化水平,至少需要4时间.间题还在于即使在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中也存在着继续学习和因职业变化带来的重新学习间题。

其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对职工素质提高的挑战.美国未来学家奈比斯特曾认为,“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简史”。而从农民到职员这一社会角色演变轨迹的直接体现,便是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在这场堪称决定国家现代化步伐的大转折中,若缺少教育这个社会发展助动器,是难以想象的。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年需安置新成长的劳动力约1200万,并有1亿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同时在现有职工中,每年有300’万人面临下岗待业‘。因此,如何转变广大职工的就业观念,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使之适应重新就业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是我国职业技能开发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三,“余暇”增多、自我发展对自学指导的渴求.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迫使人们为适应变化而重新武装自我;另一方面,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的环境过程中,也在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地成长、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教育是社会发展这一整体的一部分,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向文明富强之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从这一高度认识教育、特别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劳动时间的缩短,各种生活用品成品化(家用电器、服装、冷冻食品等厂的普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用于满足低层次的生活需要的时间相应减少,工作之外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自我发展这一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便因此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余暇”的增多,使职业劳动者从“他管”中解放出来,他们希望通过有帮助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获得自我的发展,已成为客观现实。

然而,“穷国办大教育”同样是我国现阶段无可否认的现实。较之前,我国职工教育的发展并非低速,但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化浪潮汹涌发展的今天,相对日益增多的就业大军觅待提高素质的需求,却又明显落后。以湖北省为例,1996年有职工738万人,企业富余职工87万多人,其中下岗、失业职工65万多人,每年还新增劳动力120万人。而作为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湖北省,现有职业中专250所,职业中学近400所,各类成人高校75所,成人中专308所,1996年的招生总数不足40万③,供求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二、自学考试在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立于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17年来,全国各大系统已有余万人参加了自考的学习和检验,为国家培养选拔出数以百万计的中高级人才。无可否认,自学考试在提高在职人员素质这一长期的巨大工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而又独特的功用.但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甚至大中专在校学生加入到自考行列中的同时,在职人员的比例却越来越小.据辽宁、湖北等省市自考办统计,近几年在职人员考生在全部考生中的比例已下降到30一50写.他们为何从自考中“流失”呢?

首先,自学考试自创建以来,其标准以普通高校同层次、同专业为参照,其专业设里跟着普通高校亦步亦趋,变化幅度小、速度慢,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其次,自学考试作为教育形式的功能开发不够。如长期强调的加强社会助学,为考生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等未能全面落实,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自学考试中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第三,自学考试虽然实施已近20年,但其宽进严出的模式仍未被人们普遍接受。部分应考者望而生畏.自考助学并不得力,但考试又不能不严格把关,部分应考者望而生畏.第四,自学考试以学历教育为主,品种单一,对已有学历的在职人员缺乏吸引力。学历教育往往需要时间长,课程结构完整性要求高,而现代社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能通过快捷高效的学习提高综合家质,一专多能,特别要具备较快的适应变化的能力,现行自学考试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三 、自学考试的改革应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为归宿

以上分析表明,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为根本目的,改革自学考试的开考制度,大力开发自考的教育功能,拓宽自考的服务面,是自学考试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1.大力发展“培训+考试”棋式的非学厉考试.

自学考试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面向社会的大型社会化考试,其考试机构自成一体,有丰富的考试组织和管理经脸。进入90年代后,由各地自学考试机构承担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水平考试等非学历考试的试点情况表明,利用自考现有人员力量,大力发展非学历考试大有可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非学历考试的成功,都与采用“培训+考试”的模式直接相关.因为这一模式已将教育培训过程融于其中,不仅适用于在职人员,而且对处于就业预备期的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也是一种提高家质的有效措施。

2.优化学历考试专业结构,缩短开考周期。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个根本性问题,广大劳动者和优秀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这所学校校长的素质和教师文化专业水平、理论素养、道德修养、教学技能有关。一个企业发展得好坏,与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有关……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它根生于小农经济和我国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的基础之上,长达1300余年,根深蒂固,影响极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虽有所扭转,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学制仍没有根本的突破。

要转变它,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问题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应试教育思想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学校的一切工作围绕升学转。为了升学,课程可以偏开;对学生可以偏教;五育可以偏抓;评价可以偏项。应试教育是一种痛苦的教育,使学校、学生、老师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背着沉重的包袱,每年七月各种应试蜂涌而至,给老师和学生压得没有“喘气”的机会。应试教育偏离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背离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严重摧残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人格的萎缩。国家教委三令五申,强调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屡禁不止,均与应试教育有关,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严重后果。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教育规律进行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完整结合。

素质教育立足于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着眼于教育的长期效应,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不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它特别强调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应试教育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位,以过重的课业负担、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频繁地考试排队来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性质和目的不同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教育基础,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全面性、和谐性、基础性等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培养,是对社会的发展负责。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以汰劣来“选才”,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它把逐级升入高一级学校当作出发点和唯一的目的。教育的内容不同素质教育是全面的结合的完整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品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

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片面性,怎样考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学。是以是否有利于升学为取舍依据,一味地抓智育,不顾其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培养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能得到和谐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应试教育在教育效果上的虚假性,为了应考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能力,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是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的;后者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不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的短期行为。应试教育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相当的影响,要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等,但至关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力求实现“四个转变”、“四个确立”、“四个统一”和“五个坚持”。要实现思想上的“四个转变”“四个确立”,即:转变基础教育单纯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念,确立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目标观念;转变唯升学是人才,唯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念;转变分数挂帅,以分数看学生,以升学率论英雄的教育质量观念,确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个性特点充分发展的质量观念;转变爱有差等,只对少数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念,确立爱无差等,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施教观念。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四个统一”和“五个坚持”,即:一是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的统一;二是群体目标和个性发展目标的统一;三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统一;四是教育结果和教育过程的统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作用,必须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必须坚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态平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表现为阶段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必须坚持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以便做好统一要求下的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赋予了新的内容,教师在评价学生上,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以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改革势在必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用坚持改革的实际行动,才能迎接新的更大的胜利。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3)

一般而言,教育要想培养出符合预期的合格人才,必须要配置能够塑造合格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其中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程序,能否培养出符合预期目标的合格人才基本上取决于这个主要程序本身能否具有实现培养目标的功能。对于法学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如同法学教育的作战图,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1]。所以对课程的设置不应当盲目进行,必须进行充分地论证,考察诸多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进而保证课程设置对于培养目标的有效性。本文愿意抛砖引玉,就可能影响法律职业教育(本文所言的法律职业教育,即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包括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硕士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作一简单分析。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或者说是对法律职业教育的定性,是影响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根本因素。正如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宗灵先生所言:“在研究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当然主要是指综合大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的课程体系)时,首先要考虑法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2]因此在设置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时必须考虑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及是否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这是其一。其二是应当考虑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下面将结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关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权威的说法为,法律本科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至少不是纯粹的职业教育。例如有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而我们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容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教育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3]。很明确,他们把法学本科教育界定为素质教育。一般而言,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两位教授所言的素质教育也应当是以上述的理解为圭臬。可是目前以法学专业课程为主,兼具英语、政治等课程的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根本就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为现在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无法培育出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只能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只是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正如两位教授所言,法学本科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没有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设置(例如文史课程),那么目前的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是目标相去甚远的两种教育,所以我们要考虑同时包容通识教育与职业定向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是否在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会发生冲突,以至于无法同时得到实现,尤其是在仅仅四年的时间内。如果时间充足,这两种目标都能得到实现,例如美国的J.D.。但是在只有四年的学制时间内,这两种目标必然发生冲突,肯定无法得到同时的实现。从通识教育的理解来看,学生需要学习所有学科的一般性知识,这没有四年以上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更关键的问题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当是素质教育吗?放眼世界,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作为第一学位的教育都是以培育合格的法律人为目标,即职业教育。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统一考试设定的准入标准来看,法学本科教育就应当是职业教育。因此郑成良教授认为:大学的法学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素质教育的成分[4]。对于法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界定,决定了法学本科课程的不同设计。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为素质教育,法学本科课程就应当以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为主;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应当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质,即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依归。

在设置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时,必须要考虑培养目标这个根本性的因素。同时只有设置出能够适应培养目标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法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当然培养目标也要设定合理,能够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而得到实现。就我国法律职业教育而言,目前的课程设置不但没有能够反映权威的职业教育性质的界定,脱离了既定的培养目标,而且在既有学制的条件下,培养目标的设定也不合理。但囿于培养目标的争论无助于厘清问题,只有跳出这个巢窟,从对法律的理解本身着手,才能明确方向。

二、对法律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4)

军校素质教育,乃属于军校教育范畴,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军校教育。因而它必须遵循一般教育规律、军事人才成才规律和军校学员个体素质正常发育成熟的规律。军校教育的五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目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起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并归属于教育实践的范畴。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军校素质教育属于教育实践活动,因而军校开展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吸收、借鉴其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也可以摒弃革除落后过时的教育模式,还可以创造新的教育机制;二是军校素质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并被提升的新的教育思想,它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同时,军校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军事直接指向性,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军校学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较强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军校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军校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能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突出学员的主体、开发学员的潜在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军校素质教育是根据部队建设和战争需要所开展的教育活动

军校开展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来直接为部队建设服务,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服务。随着部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练兵热潮的掀起,特别是未来战争高技术化的日臻显现, 必然要求军校教育目的定位在“打得赢”上。分析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情况可知,未来高技术战争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作战方式的多样化、战场战线的多维化、系统结构的整体化和作战指挥的自动化等。这些特征表明,高技术战争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的战争,战争的各个环节及全过程,从武器装备的科学配置与使用、兵力兵器的组成、战场范围与作战方式的确定、战役的实施与指挥到各种保障措施(包括作战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的协调配合等,均要依靠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围绕如何采取相应的战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与特点来进行。实践证明,高技术战争的较量,主要表现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知识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水平的较量。所有这些,都对军校教育提出了空前的更高、更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军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来强化教育活动过程,强化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军校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均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条件这五个要素构成。军校开展素质教育,同样存在着这五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军校素质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在掌握一定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以素质教育内容为中介,以现有教育条件为基础,全面落实教育计划,最终实现教育目的――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多边教育活动过程。因此,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军校教育中诸要素的作用: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教育条件的保障作用,并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功能互补和整体优化。

四、军校素质教育反映了军校教育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军队院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对象的现有水平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军校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存在这两个客观必然性:一个是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另一个是当前学员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军事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促进了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又极大地满足了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这种素质水平与现实需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于军校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进步,决定了部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未来军事斗争的复杂多变,这对军校学员的素质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军校教育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军校素质教育必将是一个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前景更广阔的教育实践过程。

另外,军校素质教育基本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规定并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促使其他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时间和特定的条件下,其他矛盾也可能转化为军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矛盾。如中央军委面对21世纪世界范围内新的军事革命的挑战,及时提出了军队建设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要求军校必须培养适应质量建军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跨世纪军事人才。军队院校要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最终实现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从传统过时的教育思想中解脱出来。因此,当前军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为教育者现有的素质水平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军校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出贡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5)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和适用较为广泛的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典范模式。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教”和“学”的结合[3],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怎样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指导学生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都很喜欢做物理实验,都喜欢动手操作。显然,实验就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科学。“教”与“学”的结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内容上的结合,也可以是特点上的结合,还可以是模式上的结合。总之,只要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关心和利用。可见,注重“教”、“学”结合,找到并利用好其结合点,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把素质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4]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最适合开展“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课程。因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一定要把理论知识的讲授落到“实”处,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事例,这样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才利于学生进行反思和设想,构思和设计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现“文凭—水平”、“知识—能力”的转变。要解决传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只会学习不会做事,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的弊端,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多在“实际”上下工夫。

(三)注重教法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以及办学条件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改变这一弊端就要注重教法改革,加强学法指导,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现代教育模式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加强学法指导,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有目的的自学、讨论、交流,课后针对个别人作相应的辅导等。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应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节课程进度和难度,可以给学生介绍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爱上学习,进而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四)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结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具备特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意识。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个性化发展则是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源泉。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和国外的大学生相比,最突出的不足之处就是“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来引导和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个人品质、价值取向上有正确的定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5]

(一)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物理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其中,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要有内在的统一性,认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要紧紧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并努力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教学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握好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在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师自身的知识融入教学之中。讲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抓好关键知识点的联系,构建适合学生实际的认知结构和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明确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其次是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应明确,教学内容、教师指导活动及学生活动安排要合理,体现启发性和“双主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汲取各科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本校物理学科实际的、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创设逼真的物理教学情境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

(四)优化教学手段

要注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的教学媒体同先进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实物、挂图及幻灯、录像等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教学对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物理教学情境形象、逼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选择教学手段时,既要重视使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网络媒体和教学手段,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6)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和渐进成熟、完善,正逐步引发着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共识。但何谓“素质教育”,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拟在评析众说、检讨得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就教大方。一关于几种通行的“素质教育”观点纵观各家说法,对“素质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界说。其一,“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或称系统工程)。“活动说”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可谓一语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因此,“活动说”在认识和把握教育活动的目的上是准确无误的。但是,这一观点错误地把“素质教育”界定为众多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首先,给人的错觉就是教育活动的多目的性,似乎教育活动除了以培养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大批人才为目的外,还有别的什么目的。如上所述,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其次,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

一、教育过程

事实上,目的是唯一的,而达到目的的途径却是多样的,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认识上是模糊的。所以,把素质教育从整个教育活动中剥离出来自成一派,缺乏现实的依据。

其二,“方法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区别的教育手段(或方法)。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在于检讨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以期寻求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取而代之。它固然看到了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一面,却同时也武断地抛弃了其科学、合理的内核;同时,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显然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培养和发展,而一切教育手段与方法则都是为实现这一本质的目的服务的。

其三,“技能说”。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一般教育基础上,对对象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的技能教育(或称特长教育)。于是,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和辅导,把周末、节假日利用起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课、培训班、速成班、强化班,让学生多掌握几门技术和特长,似乎技术、特长愈多,学生的素质就愈全面,达此目的素质教育就成功了。殊不知,“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爱因斯坦从目的论的角度对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进行的形象生动的辨析。由此可见,“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说更加离谱。

二、素质教育新解

其实,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或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手段),当然更不是某种特殊技能的培训。它属于大教育观的范畴,揭示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下面仅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哲学意义、基本内涵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浅识。

(一)素质教育观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现代化的教育必须以培养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标,以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教育要适应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因此,教育的“三个面向”就是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

1.从未来国际竞争看。我们面临激烈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在于民族素质的竞争。谁要能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因此,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社会进步、时展的要求。

2.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实现两个重要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所以,陈旧的教育观念必须破除,落后的教育体制必须革新,匮乏的人才队伍亟待充实加强。所有这一切,就汇聚成为素质教育观念形成和产生的必然趋势和客观基础。

3.从人才素质结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特别是“左”的思想的影响,教育背离了它固有的客观规律,片面、机械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健全的,至少反映在学生身上,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不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是对全体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忽。也就是说,国民素质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进步、时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素质教育成为全民共识,也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了。“素质教育”观正是在教育的“三个面向”思想指导下,顺应时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观念,它反映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内在的必然性,充分体现时展的特征,顺应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素质教育观的哲学意义

人才观———人才价值观。

因此,我们讨论“素质教育”观,不是要探讨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构,也不是寻求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结构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而是要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质,用“素质教育”的特殊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评价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导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方针的制定,决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等等。从而构成关于教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素质教育”观在认识论上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则是各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强大保障和支撑,必须把“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为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使庞大的人口重负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其必由之路只能是依赖教育来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教育的“三个面向”规定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方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改革陈旧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可以说,当代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正是基于“素质教育”观对其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而构建起来的。所以,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但它却要影响和制约这个具体教育活动过程的展开与进行,以及左右和规定这个教育活动过程的性质、方向、任务、目标等;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它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这样一些功利性教育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要决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教育阶段性任务的确立,并根据特定目标和任务的需要,来决定众多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取舍;素质教育当然也不是特长(技能)教育,但它却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对象素质结构状况,来刻意强化某个方面技能、特长的培养与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它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论与误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

(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三个学会”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学会生存”,其实质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懂得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当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妥善地协调人际关系,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学会学习”,就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学会创造”,就是要把“创新”作为教育的灵魂,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为目的,把学生主动的学习、创新性的实践、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

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克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不足,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通才教育。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导致了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这使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演进,它要求教育对象趋向复合型,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因此,通才教育应当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任务。

创造教育。以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为基本内容的创造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向。据此方向,教育活动才能从眼下的“复制”人才活动升华为“创造”人才的活动。可以认为,对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充分发展将成为也必然成为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分水岭。主体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内容。它要求教育必须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教育的主题着力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把握新世纪、创造新世界的主体力量。

第三,关于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惟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惟一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通才,除此无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我们的教育在受教育者的不同发展时期或阶段,侧重其某一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当然依据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来判断),施以专门化教育。诸如应试教育、专才教育、技能教育、德育、智育、美育,等等,它们通通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出来为素质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和多样性任务服务、适应不同教育主体的需要的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进行的,表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和多样性特点。所以,不能因为升学的烦恼,就棒杀应试教育的合理性;也不能因为“”十年的余悸,就否认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更不能因为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视理想道德教育为空谈。正是这些具体的教育模式、手段、方法把素质教育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它们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从不同阶段上体现出来,成为了素质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可或缺。

因此,它们本身一方面表现为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的具体活动、手段、模式、方法,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整个素质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它们往往又是同时交叉进行和展开的。正是这种目的惟一性与过程阶段性、多样性二者的统一,素质教育活动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永动机”。

当我们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观点(而不是一种模式、手段或方法)用以指导和认识现存的种种教育现象,澄清种种模糊观念时,我们就会发现,素质教育其实并不神秘,也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或心中)。如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既成共识,与其“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说林训》),是其时矣!

参考文献:

[1]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7)

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容

(一)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新时期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健康作为根本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身体锻炼的方法和本领,并逐渐形成一种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健康的体魄,在接受体育教学的同时,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欢乐,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二)以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进行体育教育改革,要迎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将传统体育项目与近年来新兴的体育项目相融合,将学生们感兴趣、受欢迎的各类新兴小型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如搏击操、街舞、瑜伽等新兴体育项目。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的发展

我国高校一直将体育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使学生在繁重的可以负担的同时也能够及时的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而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健康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才不能只有丰富的学识和科学技术知识,而忽略了人才的身体素质,激烈的竞争就会使学生有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会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报道告诫我们,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即便有再丰富的学识,没有了良好的身体,一样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为了迎合21世纪对人才更大的要求,高校在原有的体育教育基础上加大了对体育教育改革的力度,将体育教育改革与高校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适合拥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也具备健康体魄的新一代综合性人才,让学生能够更健康的发展。

(二)将体育教育改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崇将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合理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光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兼具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成为人才的基础,健康是体育教育的重点,也是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所推崇的健康教育的素质教育是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相结合的教育。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将健康教育与之相融合起来更是目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三)体育教育改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师生的共同需要

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教育基本上的形式都是与其他理论科目相似的,都是以教师传授运动技术,学生学习接受教学内容为基础,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的形式,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内在价值。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互动,教师没有教学的激情,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是简单的应付课堂教学,根本不能达到健康教学的目的。在体育教育改革基础上的健康教育的方法是要将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有更广泛的参与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更能够激发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使得体育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这样也就能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建议

(一)改变体育教学的观念,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要想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更好的贯彻落实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观念,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教学基础进行适度的改革,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认识,将体育教学中枯燥的技能教学转变为丰富的身体素质提升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身体素质,不断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形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培养成为全面的新时期人才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力

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任何一种体育项目价值的实现都是基于学生某种需要满足而言的。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从重视技能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上来,要在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健身与开发学生潜力融合在一起,由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向到个性化的个别教学中去,由教师的理论性灌输教学方法转变到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运用体育知识的形式上来。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现代化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利用探索型教学方式从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科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原本枯燥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使得健康教育的目标能够实现。

(三)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由于地区经济和发展的限制,高校之间的体育设施实力也存在巨大差异,许多教学要求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在现有的体育设施基础上完成,这也就对高校的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时期教育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更努力的改善高校的体育设施水平,提升高校体育设施总体实力,使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能够没有限制的完成,在进行大搞体育教育改革的同时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而在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的基础上,也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培养更合格的21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贡娟、李小红著.《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体系》,《体育科学》2000(09)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养成。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该如何全面落实和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呢?

1课下、课上素质培养的概念

课上培养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课堂理论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的专业素质培养,这一方式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等。课下培养指的是课堂之外的教育实践活动环节,侧重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笔者认为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在育人过程中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通过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一体化,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都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战场。课下素质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等,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因此,课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

2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目标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课下素质培养要立足专业实际,结合社会经济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对标国际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标准,对比课上素质培养目标形成课下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扎实的专业工程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结合CDIO工程教育思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CDIO)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而制定的,已有了4年的实践基础。在此理念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而是应更加强调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目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发挥着教育引导功能,实现了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3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9)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而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这一重任。结合我们中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出现了很多弊端,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风气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上曾出现过很多“高分低能儿”、心理障碍儿童、道德败坏的不法分子等等,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这种教育体制急需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关于素质

关于素质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先从词语本身来说。“素”是指本身的、原来的。“质”是指事物最根本的特点。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主要是指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定义。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杨和亭综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具体而言,人的素质应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我们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的这一定义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这里的基本素质是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其次,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发展,发展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应试教育”相对。最后,特别强调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存在众多弊端之后提出来的,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杨书胜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第一,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而教的,为了考试而学的。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这就升华了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第二,应试教育针对的是想要通过考试的少数有升学欲望的学生,而造成的后果是会出现现在普遍看到的“高分低能儿”,扼杀有真正潜在能力的同学,他们不一定会考试得很高的分数,但却有其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而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这就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差异性。第三,应试教育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大力度灌输考试的规则,而忽视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应试教育也忽视学生心理的需要,有种急功近利的目的。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差异,主张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

(三)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虽然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先说明如下,对我们更好改进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误区一:素质教育等于精英教育

在国外有一种教育模式叫做精英教育,就是针对少数学习顶尖的学生进行的特殊培训。通过这种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出为国家服务的高品质人才,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可是在我们国家的一些中小学却正在进行着这种精英教育,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老师特别关照所谓的“尖子生”忽视学习不好的同学。我们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单一的实行精英教育根本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需求。其实,精英教育换一种说法是歧视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说的是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可以进行教育。所以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可行的。

误区二:素质教育等于技术教育

现阶段,不少学校认为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把教育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好多学校开设演讲口才培训班、英语口语培训班、电脑技术培训班等等技术类的培训班,这些方式确实可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不能把这些等同于素质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全部。

误区三:素质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包容性,它不是某一素质的培养,而是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很多中小学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学生的特长培养,开设很多专门的实验班,美术、书法、绘画、围棋等等特长班。甚至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让路给这些特长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特长的培养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是不等同于特长教学。所以说,素质教育不等同于学生特长爱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10)

放眼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多少国家衰败破落,多少民族复兴崛起,究其根源在于它拥有怎样的国民素质和智力资源;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国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兴旺发达、永续发展的根基。回顾共和国60多年的教育发展,可谓是成就辉煌;走过21世纪第十个年头,共和国的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样,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对教育真理性的回归,是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目标

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教育目的要取得与人本身价值追求的统一。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即人的发展不论从类整体还是从个体而言,都表现为一个不断满足需求的无限发展过程。从发展观来说,任何一个时代的个体或群体都不可能在自己的时空条件里完成所有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连接历史、现在和人类未来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而言必不可少。因此,教育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问题;从价值论来说,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意味着合目的性,实践方式和手段、结果要与其需要、预期和追求相一致。所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讲应是对人的解放,使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断得到展现。由此,教育目的要取得与人自身价值追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其中,历史进步主体论,就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表述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恩格斯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把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具有全面知识的、受有全面训练的人,即能够作所有一切事情的人;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经典理论作家的这些论述,不仅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根本途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中国伴随着古代历史的辉煌、近代百年的痛苦和现代积极的探索与开拓走进了21世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趋于多样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集中人民的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教育回归本真的科学理论指南。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的贯彻和落实。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谈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我们不能幼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和教育观,从而去片面地妄言科学的深邃。马克思主义的思维从来都是辩证的,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既包括了单个个体的全面素质,又包括了整体人类的历史进步,二者是互融统一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握其根本宗旨。第一,人的发展是自由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是为了人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因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拓展,人类逐步限制、克服、消除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对自身发展的制约或将其置于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下,社会每个人都处于一种自主、自觉的状态中,从而以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发展自身各方面的才能。第二,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亦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对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2]第三,人的发展是充分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人在摆脱了各种内外在盲目力量的束缚,使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力、活动、关系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它是人的潜质、潜能在新的条件下的更进一步拓展和显示。第四,人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身内在各方面的关系的协调与优化。人类在自身发展的最初时期,各方面关系在生产力极端不发达条件下处于天然的和谐状态。后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各种关系逐步进入了不和谐状态。当人从自然与社会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再次处于协调发展状态,这就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本真回归。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于科学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政府顺天应人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内容的素质教育,必将最终实现中国人最深沉的夙愿和最美好的理想。

三、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人的智力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还要更加注重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雅审美情趣的养成。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学生当做纯粹的“工具人”来培养,不能把教育者——教师当做实现这个工具目的的手段,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扼杀了教育主客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育家劳伦斯·库比在《教育中被遗忘的人》中提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其可能成为一个具备完全人性的人。”因此,回归教育本真,实现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坚持“求真与扬善”的和谐统一。

科学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智力动力。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努力传授科学文化和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是人自我解放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自觉遵循和运用教育规律,科学高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教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需要去发现,技术需要去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根据教育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

人文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价值取向演进,最终达到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就要在素质教育中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爱护师生,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是人与人以通识为媒介、以智力为基础、以情感为价值的互动交流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回归教育本性的过程,就是通过素质教育实现人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即素质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探求真理、获取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和社会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精神,服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50-01

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严重倾向。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

一、强化素质教育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呼唤

李岚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这就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教育中旧的教育思想的改革

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可以说是围绕科举取仕而展开的历史。应试教育的弊端一是表现在“教”的环节上:1.教学内容未能完全适应提高基础教育对象素质的要求。2.许多教师习惯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就反映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也表现出“应试”的倾向。应试教育的弊端再是表现在“学”的环节上: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围绕考试而学。2.多教学生只抓主科,而放弃不列入升学考试范围的科目。3.有的学生只注重知识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修养: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要实施这种模式,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改革。它要求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与训练主线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模式。

(二)强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挑战

素质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适应性和时代性。如果我们不能尽早地克服原有教育的弊端,不尽快从体制上、机制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鉴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高校教育就没有坚实的素质基础,就有负于时代的要求。

(三)目前教育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贯彻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传授知识的关系、学历的关系等。不能把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惟一手段,只能作为一种重要手段。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应用知识。否则,素质教育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二、强化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勇于创新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给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全国人才发展大会,更强调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如果再不转变观念,素质教育不能尽快实现,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端正指导思想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一是要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形式主义。二是树立社会效益第一,教育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教育工作者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探索,积极工作,创造条件,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目前,从整体来看,教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比重还很大,而且省与省、地区与地区差距很大,老少边穷地区更突出。

(三)强化中小学素质教育,重心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强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个重要的系统工程,然而重中之重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课堂授课水平,是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搞好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讲中国历史,要重在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并与现实联系起来,重在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