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06 07:58:36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1)

在完成所有全校通选课的学习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准人课程可以设置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准人标准为: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全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所有通识通修类课程。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上述6J’丁专业准人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外院系申请准人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4个准人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准出方案设置

准出标准为:首先必须修完下列基础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公共行政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其次,完成全校通识通修类课程、准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并取得所有学分。

3.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应严格按照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复合类以及就业创业类这三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运作和施教。首先,认真培养从事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为他们将来能成长为本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好准备。该类学生除了要认真学习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推荐选学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选学一级学科选修课。其次,积极支持学生们从事跨学科的、跨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在他们完成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学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在选学过程中,系里将提供一定的专业咨询和指导。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育方案的设置,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课程模块: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哲学、逻辑学等思维。课程包括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公共课和文科公共基础课,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训、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简明微积分、体育等。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包括所在院系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公共行政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明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趋向应用型转向,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中的文科课程审视教学结构设计,使其教学教育过程达到最优化。为此,公共行政学课程组以公共行政学说史的教学目标为主轴,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形成教学层次,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共同探讨交流话剧———“会聚行政理论,演绎政府行为”为网络,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产生学习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兴趣。话剧是由授课班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且全员参与,互动教学在话剧中得到了完美展现,同时也标志着文科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由来

公共行政学说史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一个课程群[1]。根据市场对地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需求的提高,学校进行了新一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由此,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成员在讨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成员均知晓学生掌握此门课程内容的必要性,但更深知该门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全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围绕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知识更容易,内容掌握更扎实,且能用行政学家的思想与理论解释当下的政府行为,引起了热议。课程组成员有的建议,以任课教师讲授为主,课前10分钟留给学生围绕某一行政学家的某一思想展开小议为辅;有的建议,以学生阅读行政学家的著作或论文后,谈著作或论文的核心观点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公共行政学课程组经过5次教学研讨会,最后决定进行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以话剧为载体:通过时空穿梭,与行政学家之间的对话来诠释政府行为[2]。目的是让学生有节奏地动起来,这样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开课学期是大二秋季学期,所以课程组成员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忧心忡忡,如果前序的课程掌握得不理想,会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接轨的准确度。他们能否把理论与紧密相联,没有辅助的专业课知识点支撑,他们能否深刻地理解理论,能否准确地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思想去解释现今政府行为[3]。虽然上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课程组成员,但同时,课程组成员又深知:大二秋季学期是学生汲取填充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研读书籍意识和习惯的关键点。所以,课程组决定先确定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的教学方法———选用话剧为载体,责成承担课程的教师边论证边尝试调整授课方案,此门课程的教学日历可以在教学进程中调整。开学初,授课教师带着渐进完成教学方法改革任务走上了讲堂。她在讲授第一堂课时,以导出本门课程的内容,接先导课程政治学原理和公共行政学的知识点,有目的性地提出了5个问题,授课班级同学的踊跃回答以及回答内容的开放性令授课教师眼前一亮,更加坚定了改革此门课程教学方法的决心。因为,以话剧的形式把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各位学者的思想与理论串起来,找民生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与政府相关的几个维度,通过行政学家的思想和理论来诠释政府行为,这既是实践教学方法上的尝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点。

2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

公共行政学说史实践教学方法名称:会聚行政理论演绎政府行为。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展现知识架构,促进教学互动。教学目的: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增强架构知识的能力,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将理论学习融入业余生活,体会探求知识的快乐。教学特色:按课班级全员参与,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公共行政学理论,尽显学生才思,提高知识的审美性。教学安排:选书、看书、写体会—筹稿—审稿—审稿总结—编剧本—排练—演出。时间安排:第1—13周读书,写读书心得(由学生自主选择某一行政学家的书籍),第14周阅稿,提炼主要观点(由话剧小组成员完成),第15周编剧本及排练(由话剧小组与演员完成),第16周上演整幕话剧。话剧工作小组是由指导老师、总策划、总导演、剧组工作成员组成。第一堂课结束后,授课教师按公共行政学说史教学方法改革的计划书内容下达了研读书籍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选择公共行政学说中提及的其中一名行政学家的作品阅读,然后写出读后感,周期为3个月。通过课下与同学的沟通,结合学生自身的优长,以自荐和学生推荐的方式,在第4次课,推出话剧的学生总策划,由学生总策划建议提名组成了话剧工作小组,话剧工作小组共7-9名学生,这些学生的才艺各不相同,有曾经参加学生大学生话剧表演的学生,有文采极佳的学生,有理论功底深厚的学生,有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生,有擅长灯光控制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全部作为演员参演话剧。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话剧,选用时空穿梭的方式,以历史中行政学家的思想来对话今天的政府行为。话剧题裁以近期社会民生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由4个篇章组成,每个篇章的主线是政府运用了什么理论支撑了其行政行为。通过借用行政学说史中某一行政学大师的思想和观点作为台词来演绎政府行为,阐释政府现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行政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由学生扮演,各角色是由学生对行政学家思想把握的程度,竞争获得。幕与幕间加入旁白,推进学生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

3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效果

从最初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的构思、话剧策划书的撰写、剧本的出炉到话剧的成功演出,这其中涵盖了学生对公共行政学说史这门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摸索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历程。(1)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话剧的特色是授课班级全员参与。由于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话剧演排中,因此,从客观上推动学生学习此门课程;鉴于对政府行为蓝本选择是社会热点焦点,从主观上调动学生好奇心理,引导他们欲了解现象本貌的元点———亟需理论知识作支撑。由此,号召所有学生凭借自己对蓝本的兴趣,浏览此门课程教材的目录,自觉主动地去找寻书籍,拓宽书上已有的理论,研读大师的其他著作,以便更好地对大师的思想体系的把握,为自己能深入其理论精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证检验,学生的读书观后感和对话剧中角色的扮演台词的把握,学生研读书籍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授课教师感到学生求取知识的迫切性;话剧演员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剧本剧情的设定而决定。当剧本敲定后,找其与剧本相关的阅读此学者观点的同学时,他们都表现出积极主动,并且能很好地配合话剧小组认真修改自己的话剧台词,修改台词的过程,对原有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钻研。例如,某同学对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2)挖掘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潜力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理论感兴趣,因此,存在部分学生参与热情度不高。如有些同学的想法就是考试低空飞过,不愿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样需要总策划与指导教师沟通,擅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特长,把他们的特长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有的学生特长是懂得如何演话剧,那么就由这些同学担任话剧的导演,由他们导演话剧。要想导演好整幕话剧,作为导演,就需要对理论有全面的掌握,客观上迫使他们不得不抓紧时间充电来填充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发现,当他们肩负导演之职后,上课听课的认真程度已是超乎想像,且在期末考试中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剧本的初审是由话剧小组中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同学负责,复审是由课程组教师负责。往往是初审后的剧本仍存在很大问题,如剧本偏离主线,只顾生活化,缺少理论性,理论与生活脱节。出现此类现象,通常是由课程组教师组织召开剧本讨论会,在充分听取剧组创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剧组创作人员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他们能快速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契点,这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潜力是无限的。话剧工作小组成立后,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授课教师把权力授予担任总策划的同学。在整个话剧编排的过程中,担任总策划的同学在剧本的初稿形成、审稿修订、演员选择、排练演出学习环节,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且取得了娇人的成绩。同时,总策划也是接受课程组老师批评最多、成长最快的,最为明显的是挖掘了其驾驭全局的能力。(3)提供了理论知识掌握的便捷方式。选择话剧这一轻松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知识掌握的便捷方式,由同学们自选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和所欲诠释的人物思想,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剧本的编写,提升了学生对行政学理论的认知以及理论与实践契点的把握;话剧实践观感和切身体会强,使同学们从感观上更易领悟到政府与社会、市场、民众间的关系。欲厘清这些关系,需探寻其中指导政府行为的理论是什么,它的理论溯源在哪,由哪个行政学家的理论能纠偏,以避免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话剧从学生扮演角色需求出发,推进他们更为理想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学家的观点,促使他们形成了推理明晰的逻辑方式。(4)探索了学生架构理论知识的潜质。话剧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行政学家的一本书籍,写出读后感,话剧工作小组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对全班同学的读后感进行审稿。审稿要求:从读后感中提炼出行政学家理论的核心观点,其观点必须与现今政府的行为相关。每一份读后感都经过话剧小组全部成员的审阅。同时,课程组教师分工认真审阅话剧创作小组的审稿建议。首先是立论,找其共同性或其相似性;当立论不成立,遇有歧义的地方,再找回学生读后感的原稿阅读,然后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课程组老师发现话剧创作小组同学已具备架构理论知识的能力,其中个别同学的架构理论知识的潜质表现尤为突出,能较为准确地找到理论与的结点。(5)增强了学生提升团体协作的意识。鉴于话剧的时间和情境的设定,以及同学们选择行政学家书籍有个别的重叠,所以,话剧在设定时,会有角色的竞争和不同角色的承担。同学们都能服从话剧小组安排,准时参加排练,而且在其过程中为彼此提出良好的建议和协助,话剧仅用两次的排练就可以进行正式演出,这期间,让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班级的团体凝聚力,协同打造理论剧作[4]。话剧演出后,学生的感语:在最初的最初,我们埋藏了一个信念,以我们的方式去演绎公共行政的理念,用话剧去留存珍贵大学岁月中的最美一段;一段日子过去就过去了,日子里的收获却成了时间上的永恒,留存那段与众不同的日子,直到永远;回首,一幕幕重现,徘徊于众多大师间,都想去谈,深思后,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于是,在大师的智慧与自己的混沌中纠结,挣扎着探索,慢慢地,与大师有了交流后的共鸣,才思泉涌地记下那时实实在在的收获,每一句都满载汗水和智慧;一份一份,一句一句,体味那用心写的感受,几个周末是值得的,台灯下的劳累是值得的,用心对用心,你无悔,我也无悔;忘记了有多少次的讨论,忘记了有多少次的修改,忘记了有多少次的争论,也忘记了剧本经历的怎样的命运,思路日渐明晰,剧本在艰难中问世,不敢懈怠,继续慢慢地改进;排练时的一起努力,排练时的最佳凝聚,排练时的全心投入,融洽的氛围,你感动,我也感动;那日的累,那夜的疲惫,那不知不觉就到来的天黑;这话剧带给你的,这话剧带给我的,也许是彻夜的未眠,也许是静默良久的沉思;但走过后,印在心底的,是一次攀升,是一次超越,也是一次成长。这是此门课程教改后的真实写照。

4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探讨

针对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组围绕理论———实践———理论升华的过程,提高理论的应用性,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其一,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结合。对于公共行政学说史理论的探讨,离不开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只有做到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统一,才能达到全面地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貌。话剧首先对政府行为实然状态———基本表现作了如实的描述和模拟,通过政府工作人员的会议模拟,从中发现和总结政府行为的现状;然后用规范方法,结合行政学家的观点对政府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解决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对策。其二,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初始阶段,让同学们通读行政学说史书籍,找出自身感兴趣的学者及其观点,然后就感兴趣的学者,阅读大量与他有关的文献,加深对他的了解,达到对他思想的完全把握,以便更好地能运用其思想解释政府的现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梳理与探讨,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探究,究其根源,探讨政府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其三,系统分析与因素分析结合。把研究对象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去审视,即政府内部与政府外部、政府与其各组成部门间、政府与政府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政府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的探讨。话剧的场景布局是由政府组成部门间的协调会议、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间的处理事情,政府因受其外部环境影响作出决策,通过对行政学说史中人物思想的把握,借以来阐释政府各要素间的关系,力求通过学生的演绎,能更好地把握政府各因素在政府系统中作用[5]。(2)教学改革方法的创新。其一,方法新颖。对于公共行政学说史这门课采用话剧的方式还属首创,它主要是借用学生对台词的记忆和学者角色的扮演,从而达到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掌握,因为台词的主体来自于某一行政学家的观点。其二,视角独特。对于整部话剧的布局,开场是以旁白陈述中国政府的发展历程,以民生问题为契点,托出指导政府行为的依据是行政学理论,为穿越时空与行政学大师们对话揭开政府神秘面纱作到了承接。其三,对象具体。公共行政学说史所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就是政府,为政府行为寻求理论支撑。话剧是以呈现政府的现状即政府内部成员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社会间的关系、政府各组织部门间的关系,通过穿越时空以行政学大师的某一理论解释政府现象。其四,全员参与。班级同学全部参与到话剧的创作中,行政学者的角色都是由竞争择优选出,授课班级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演出中。此次演出的效果作为学生这门课的平时考核成绩。(3)教学改革方法的推广。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成果———话剧,给公共行政学课程组的教学思路带来了极大的思考空间。推广至公共政策学课程,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如公共政策学课程可以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阶梯性电价这一公共政策为蓝本,再现政策的流程。授课班级学生共分成4个小组,以几个家庭的用电情况为契点,从政策问题的提出、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的评估,把公共政策的4个环节串连起来。使学生们真切掌握了什么样的问题是公共政策问题,通过何种渠道政策才可制定出台,政策执行中所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以及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政策的评估。因此,公共行政说史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文科课程已得到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黄晶梅 丛旭文 单位:长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

[2]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0.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3)

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学科历经近六十年的发展,逐步整合了行政管理相关学科,成为一个专业的学术领域,同时,通过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来实现学者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经验积累和传承,使行政管理专业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客观地讲,与有着多年积累的台湾行政管理教育相比,我们还有一段距离。笔者希望通过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其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类型、各类课程分布、课程设置特点等,为大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样本及研究方法

笔者以台湾所有设立本科层次的行政管理学系或公共行政学系的10所综合大学为样本,包括5所公立大学和5所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分别是暨南国际大学、台北大学、台南大学、东华大学、政治大学,私立大学分别是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大学、世新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

由于台湾各高校把课程信息公布于网站上已是招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大学网站上的课程体系资料足以代表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设置现状,因此将样本高校的网站作为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基本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种。笔者主要以台湾各高校2012或2013年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其中的专业必修课(包括院定必修和系定必修)为分析单位。笔者通过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对样本高校相关学系的课程进行分类探讨。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以获得结论的一种 研 究 手 段。美 国 学 者 波 纳 特 布 里 森(BernardBerelson)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手段。这几十年中,内容分析法在社会人文科学的任何领域,包括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历史、与语言学等,内容分析法都曾被大量使用[4]。

三、数据资料分析

(一)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笔者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学分分布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因为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都单独安排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与其他高校相关学系一起参与统计。最后,笔者共统计13组数据,包括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和其他9所高校的相关学系。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使用公式CD = Mi/S(Mi表示各类课程的学分;S表示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总学分),来反映通识及共同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分布情况。由于样本高校和群组的某类课程的学分设置以及课程总学分均未必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不同高校间各类课程的学分,但可以通过上面公式转换后的数值来比较。另外,各样本高校的选修课安排各有特色,学分规定不一,因此只进行文字说明。

关于不同高校各类课程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相似点

(1)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相似。各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几乎都建立了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

(2)总学分相似,都在130学分左右。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不同点

通识课程及共同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34%,最低为19%;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58%,最低为21%;选修课安排都不完全相同。

(二)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各类型模块分布情况

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复合性、跨学科性的学科特征,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各部分课程的分布差异明显。笔者把所有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86门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十大类型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其课程模块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有大量专业课程来自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课程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模块中的平均比重大约74%,充分体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复合型、跨学科性特征。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清单及分类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政治类 政治学、西洋政治思想史、国家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地区政府与政治经济类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台湾政经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财政学、政府预算与财政、公共经济学法律类法学绪论、宪法、中华民国宪法 、 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 、宪法概论、行政法、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与刑法、行政与民法社会类 社会学、全球化与社会科学专題管理类管理学、组织理论与管理、行销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题研究、数的推理与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类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治理哲学、公共管理、行政学、非营利组织管理、比较政府、人事行政、政府人事管理、财务行政、地方政府、行政伦理、公务伦理、科技资讯与政府、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全球化与国际事务、都市与地方政府、跨部门治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地方政府与自治、都市计划与行政、技能与策略、行政管理专业英文导读、行政资讯管理、行政统计学、政府预算公共政策类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概论、政策分析、政策规划与分析、政策执行与评估、政策专题研究研究方法类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行政学方法论、行政学研究方法技能与应用类 行政实习、专题与实习、实习与演练、统计学、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应用心理学、民意调查其他 环境与永续发展、会计学、逻辑与推理、进阶英文素养、逻辑

(2)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法律类课程的比重相对较大。根据对各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比重的平均值统计,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占26%以外,法律类课程占17%,经济类课程占10%,管理类和政治类都为9%。这一统计结果与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严重的政治学和管理学取向不同,法律类和经济类课程在台湾更受重视。另外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技能与应用类课程的比重也相对较高,分别占到8%、7%、7%,大陆地区这三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别占4%、1%、19%说明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对这三类课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课程相对重视。

(3)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各有侧重。通过对各样本高校各类课程的学分比较,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和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比较重视政治类课程;台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等比较重视法律类课程;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和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等比较重视管理类课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和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两个群组等比较重视经济类课程。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课频率分析

我们使用公式CF =f/N(f为某课程在所有学系和群组中的开设次数;N为开课学系和群组的数量)计算开课频率,CF越高表示该课程开设次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课程较重要,这里取CF=40%作为开课频率较高的临界值,因为这意味着在样本高校中最少有6个学系和群组开设某具体课程。为使统计不受具体名称影响,把教授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的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统计,包括: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概论2门课程,统一称作公共政策课程;中华民国宪法 、 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 、宪法概论、宪法4门课程,统一称作宪法课程;组织理论与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3门课程,统一称作组织理论课程;政府人事管理、人事行政2门课程,统一称作人事行政课程;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4门课程,统一称作社会科学研究法课程;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2门课程,统一称作应用统计课程。

经统计,所有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共有75门专业必修课,有13门课程开课频率高于40%。其中,行政学、行政法、经济学、公共政策、政治学5门课程开课频率达80%以上,说明这5门课程在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最为重要。另外,所有75门专业必修课程中只有13门开课频率高于40%,说明其他62门课程开设的学系和群组均少于6个,可以反映出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差异明显,这与前面的统计分析相印证。

四、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由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以及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行三个方面调整。

1.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多元发展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体系、课程类型侧重、具体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呈多元发展现象。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对高等教育各类院校,各个专业多元发展提出必然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主客观条件,明确专业定位,打造具有本土特征的专业课程,实现课程设置多元发展。

2.以学生为本,实现分类培养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77-02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政策研究还只是附属于经济科学。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 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因此,公共政策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属于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学科。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论述,被人们认为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活力的部分。由于在我国发展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课程需要把纸面研究和实践轨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案例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政策概论课程中的很多政策热点与问题均与实践紧密相关,其理论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而又广泛应用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一、《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原则

结合自己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提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的案例教学思路,经过课堂教学验证,效果良好。现叙述如下。

1.创新原则:以交叉学科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照公共管理大类进行培养,第3学期实行专业分流,第4学期开始专业学习。公共政策学既是大类平台课,也是专业必修课,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发生的诸多公共政策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根据我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军事外交均为国家发展服务,总的来看近期出台的公共政策均可以归纳为经济管理领域。所以,以经济、管理两大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切入点,既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学原理,还要会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做好课堂组织和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充分突出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的无缝对接,就显得非常重要。

2.创新流程:构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案例教学法。基于上述考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教学法,凸显政策实践中的理论脉络,注重理论讲解中的实践能力,力图通过“实时新闻、现场分析、政策把关、实践验证”的教学思路来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把握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分析

1.摸底学生情况,准备实施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具有强烈的个人理解倾向。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政策理解的角度都大相径庭。为此,在公共政策学第一节课,应摸底学生情况。这里是课程摸底问题清单。

通过摸底,可以了解大家对于这门课程的熟悉情况、希望得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从摸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不接受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而希望代之以新鲜的案例分析。这就为顺利实施案例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鉴于公共政策学的社会属性,为启发锻炼公共政策课程必需的思辨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摸底之后即对全班进行分组,要求同学们自由组队。如2012级行政管理班自由组合为“萝卜开会”、“未来组”、“请门安东回答”和“群英荟萃”四组,每组7人左右,增强了团队归属感,也融洽了班级气氛。

2.点题政策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讲解。课堂教学和社会现实结合,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在进行公共政策学授课时,应在总结上次授课和课后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简单讲授当天要讲述的内容,随即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打开当天的新闻网页,浏览实时新闻,并要求学生各自选取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发言。如2013年3月26日“公共政策导论”课程,2010级城市管理学生分别选取了中国当前三公经费消费、出访身穿中国造、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垃圾遍布、养老金并轨等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国际方面的公共政策问题,由教师给出问题,小组讨论后解答,其他小组质疑或评点,教师最后点评,结合西方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发展进程讲解了公共政策学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等内容。下一步,随着课程深入,教师应逐步将题目选择集中在单一焦点上,以便于学生深入对比分析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5)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6)

公共课是课程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通识课程,是高等院校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我国高师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类:社会科学类,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工具技能类,如外语、计算机等;军事体育类,如体育、军训、劳动等。

一、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语文、历史、英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八个师范类专业的公共课的实际开设情况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表1所示,这八个专业开设的公共课门数为1到2门,开设门数在总门数中的比例为5.6%、11.1%;学分为3分、4分、6分,占4.2%、5.6%、8.3%;面授学时为36、48、84,占6.4%到14.7%不等。分析这些数据,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公共课课程设置门数、学分、学时都偏少。从表中得知公共课平均课程门数、学分、面授学时比例都在10%以下;2.公共课具体开设的课程都为工具技能类课程。从表中得知,开设的英语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属于公共课中的工具技能类课程;3.政治理论课没有涉及。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公共课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尤其对于学历教育来说是必须修习的课程;4.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人文科学类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掌握知识而开设的课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具有丰富而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系统,以便运用多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师范教育中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是相当必要的,当然函授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二、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的调整策略

1.适当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公共课是学历教育必不可少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完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最基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念,培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最基本的外语语言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公共课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课程(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人文科学类课程(历史,地理,文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物理、化学、科学等)及工具类课程(外语、计算机)等。适当地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增加公共课开设的门数、学分与学时,学生才有机会真正地学到所需要的通识知识。

2.拓宽公共课程范围。对于师范生来说,完善其公共基础知识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师范生扮演着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加自信和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开设综合课程,所以更加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科学人文社会知识。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作为职后提高教师水平的学历教育,参加学习的大都是来自中小学教育前线的教师,他们对新课程改革深有体会,更清楚自己在教育深造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的内容和技能的操作。所以,全面地设置函授教育公共课,有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和自身的职业生涯成长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在已有工具技能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3.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所需做出相应的课程选择。比如,政治理论课程,可以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门或者两门进行修习。公共课在限定修习门数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进行修习的具体课程。

三、结语

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承担着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学历教育的任务,作为它最主要的办学层次的专起本教育,是函授教育的主体,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函授教育本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公共课结构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为云南省的基础教育作出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7)

(一)MPA办学自主性有限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政府已经给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是目前还存在“政校不分的情况”,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干预过多,没有做到“抓大放小”,依然存在管理过细的情况。专业学位办学尽管相对于其他学位来说自主权较大,但是在招生政策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规定依然过细。这使得MPA的办学机构有时不能够发挥本学校现有资源的特色,也不能够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例如,各地民族大学的招生群体就具有民族地区公务员报考较多的特点,各地民族大学中的教师相较于一般大学教师也更关注民族地区各类政策问题的发展与研究,因此对民族地区公务员的需求更加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公务员在学历、民族具有与沿海、内陆中部地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方面更需要灵活性,适应民族地区公务员的多元化需求,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行政干预会阻碍束缚MPA教育机构自身的创新性,不能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导致学校在申报过程中过于侧重动员各种力量来影响审批决策权。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教育的核心往往体现在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以公共管理专业为核心内容的学位类铟主要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PA。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二者的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并没有较大差异。据2004年《全国MPA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28%的学员认为现在各高校的MPA教育偏重理论,这与MPA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相矛盾,也使得MPA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的学员认为,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与MPA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实践及案例教学还比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我国MPA教育尚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并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违背了MPA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2011年的MPA教学纲要中,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小,仍然只有2学分。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具体岗位进行社会实践,时间为三个月。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但是,这一社会实践学分的要求距离我国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还是相距甚远,并未体现出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主要区别。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包括一年左右的行政实习,课程还涉及专题研究和自修,充分重视了公共管理教育专业硕士中的实践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如突出案例式、研讨式、模拟训练式教学。但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资料比较匮乏,质量不高也是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受限的重要原因。

第二,方向必修课划分过细,不符合MPA教育对通才的培养。我国MPA教育目前在方向必修课上设置了9个方向。而据美国1989年的数据调查显示,美国MPA教育机构中有23个机构未设立专业方向,在设立专业方向的MPA教育机构,平均专业方向数目达到4.89个。我国方向必修课的设置数目是美国的两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不利于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MPA教育。

学分制强制MPA学生选择方向必修课也不利于MPA研究生将自己的需求与课程设置相结合。因此,MPA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有多元化特点,但是方向不宜过细。

(三)培养方式与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不相符

MPA教育目前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修课程学分和撰写毕业论文。学分过多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往往与部分MPA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相符,也不符合其应用性特点。第一,根据MPA教育的学分设置,一般需要修17门课程,其中7门为必修课,10门为选修课程。MPA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允许其不脱产进行学习。大多数MPA研究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时间。MPA的学习时间一般为2~4年。最后一年一般为撰写毕业论文。这样就要求大部分在职的MPA学生在2~3年之内修满17门课程。在部分课程设置不符合MPA研究生需求的条件下,使其压力较大,忙于课业的应付,使得本应加大比例的社会实践等同虚设。第二,撰写毕业论文的培养方式不符合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研究为主,因此撰写论文就颇为重要,能够通过撰写论文达到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目的。但是,MPA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更多是以应用性为主,在国外MPA教育的培养方式中,大多以实践为主,多数大学没有论文要求,以便符合MPA教学的应用型目标。

二、对我国未来MPA教育的建议

(一)加大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的比例

MPA教育应以应用型为目标,因此在师资上除了有理论素质较高的教师对公共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进行讲授以外,还应该聘请校外一些有政府管理经验的导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政府管理实践操作的讲座或者课程,更符合MPA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所在的MPA教育中心就聘请过一定比例的具有政府管理经验或者正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MPA实践导师讲授MPA实践课程,深受MPA研究生的欢迎,并且安排MPA实践导师与MPA研究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可以就目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MPA导师共同探讨。但是在引入有政府实践经验的MPA导师讲授MPA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的比例,不能弱化MPA研究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互动,才能够引起MPA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MPA理论的理解。

(二)注重MPA教育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开设MPA课程的历史已有近80余年,我国自1999年开设MAP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13年,尚处于初步发展、摸索、模仿阶段。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我国都在向发达国家的MPA教育学习。但是,随着我国MPA教育的发展,应该尽快跨越模仿阶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MPA研究生实际需求的MPA教育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积极与国际MPA教育合作,开展联合授予学位、学分互认等有益合作。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日趋加强,需要加强国际事务协调,因此对我国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MPA课程设置主要是本土化,没有国际化倾向。但是公共管理需要按照国际管理办事,公共管理的实际过程必须面对世界通行的一系列国际准则,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处理经济、政治事务的视角更应国际化,研究本土问题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角。由于许多MPA研究生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属于在职学习,国际化的合作、联合办学等项目可以使得我国MPA研究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整体提升参加MPA学习的公务员素质。

(三)注重跨学科的发展,教师资源的多元化

MPA教育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由于报考MPA学位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求学过程中,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选题。但是,实际从我国已毕业的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的统计分析看,还尚未达到跨学科发展。有学者曾经选取9所大学对2002年MPA专业的950篇硕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题所占总样本比例超过10%的为经济、政治、财政收入、人力资源四类选题,所占比例分别为、18.10%、14.63%、12.63%,四类选题总和占到样本数的67.68%。但是有关国际问题、航天航空、安全、文化、司法、人口六类方向的选题占所有样本的选题比例不足2%,分别为、0.63%、1.05%、0.94%、1.26%、1.89%。由上可以看出,“冷门”选题仅仅占“热门”选题的六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师资方面主要是以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的硕士生导师为主,但是MPA教学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要求有很大不同,不仅需要公共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不熟悉或者社会实践经验有限,是很难满足MPA教育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研究“扎堆”,不能够将公共管理理论与更多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因此,我国应该在MPA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入一部分跨学科的教师,满足MPA教育的实际需求。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8)

[作者简介]覃敏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博士,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86-03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有欠准确、培养目标不甚清晰、能力结构较为模糊、就业岗位不够明确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能力培养相对不足、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就业竞争优势不彰等后果。相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理论功底的扎实性而言,更为强调实践应用性的高职教育,理应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就业发展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适当调整,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当明确的方向性问题,而作为制定培养计划和选择培养手段的基本依据,这一问题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样界定:“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的规定,以及该专业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均显十分模糊、空泛。为凸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优势,拟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即培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具备坚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和通晓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等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方面,虽然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管理性质、技术性质将逐步增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它的“公共”属性可以淡化,否则将丧失其本身的专业特色。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官员及其他公共部门服务人员由“官僚”向“管理者”、由传统的“行政”向“管理”和“治理”转变,提倡“顾客”导向以及回应的提供,以服务质量的提高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坚守了作为第一层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才能在进行第二层次的“社会问题的分析”时拥有正确的维度,并且在第三层次的“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这要求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公众至上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为此,针对未来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素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格、知识、文化、心理、能力、方法等方面予以强化训练,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成为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在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知识和过硬的实务管理技能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两大培养目标可以拓展:一是着重培养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可为上述地区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培训和其他专项培训。二是着眼于社会对文员、行政助理等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具有行政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文员、行政助理岗位所需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倾向于培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当前中国的基本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变革中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来的,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专业的基本取向和教育质量。从目前来看,国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培养学生专业行政能力与技术技能类课程过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使得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为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拟在课程设置上调整和优化其核心课程,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1、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增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不同,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工商管理学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的专业建设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导向,侧重于管理技术和政策分析因素的训练,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的核心课程体系。

(1)在通识类课程上,通过行政公文写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技术、量化分析技术与SPSs软件应用、大学英语等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法律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等。

(2)在专业基础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多种职业方向类课程,加强实务性、技能性训练。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开设政府财政与预算、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技术、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学、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等课程;在公共管理方向上,可开设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管理技术、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技术等课程;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开设企业行政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管理定量分析、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等课程。

(3)在专业核心模块上,鉴于组织、人事、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因而组织、人事、决策

方面的课程及其外延课程也就构成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

(4)在专业拓展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专升本强化学习专题等继续深造相关课程。如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设置公务员考试专题、行政职业能力开发专题等课程。

2、为使学生切身感受行政管理的宏观过程和微观要求。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应用型实践课程的教学

(1)围绕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如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上可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又如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设立相关实验室,围绕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等开展相关实践课程的学习。

(2)大力推进岗位实习、挂职力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挂靠院办的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可由党群、行政和各教学单位等部门组成,根据校内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学生自身特点实施针对性实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挂职,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是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还可以是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各类企业。通过岗位实习、挂职,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过程,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行政管理相关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及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调整,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两大转变,即教学理念要由“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教学过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此,我们必须确立以认知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以案例实践培养专业素质、以实验室模拟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以基地实习提高岗位适应力的实践教学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科优势,构建起“案例教学实践”、“集中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案例教学实践”紧密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展开,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行政管理过程各环节的熟悉、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教学实践”除了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等课程实践外,还包括行政管理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的实践,藉此掌握相关学科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活动实践”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考察、调研以及岗位实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上,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实训等,使学生通过对大量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与分析,习得并累积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进而培养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凸显高职院校的特征与优势,案例教学法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虽然在不同时期对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前期侧重于认识性案例,中期侧重于分析性案例,后期侧重于解决性案例――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却都是一致的,即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得以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索和应用为凭借、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归宿。当然,为增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案例教学库,将那些通过有关专家严格筛选和层层把关的具有时代特征、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能启迪学生心智的典型案例归入案例库统一管理。

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上,通过实习实验、模拟操作、现场观摩、案例探索、对抗辩论、方案策划、科研论文写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和课余时间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体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活动、社团活动、行政见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挂职锻炼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获取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发问者,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批判性思维。

当然,为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到政府、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学习或挂职,参与其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工作,熟悉其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从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或学校兼职教授。

综上所述,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置,以及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更名为“行政管理”并归人公共管理学科,这不仅意味着行政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还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此,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我们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以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2]王乐夫,行政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0,(4)。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C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69-02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内的很多内容。公共政策教学则是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从而为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打下基础。但由于公共政策学对于我国高校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方面偏颇,造成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存在缺口和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强化问题意识,关注政策现实方面欠缺,从而使这门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一、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综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公共政策学这门专业课程,在不少的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科院校也设有相近的专业。这表明,公共政策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覆盖面较广,高校学科设置的变化也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变化的步伐。公共政策专业的灵魂就是把握国家政策的脉搏,更新和完善政策方案的设计,以便使社会更好地发展。但公共政策学在我国高校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而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由于公共政策学本身学科属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改进和变化,收集、整理和更新公共政策专业的相关信息。然而,在实施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获取的渠道过于狭窄、信息处理不及时、更新较慢等,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的知识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教学信息化还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操作。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熟练地将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反映出来。但是部分教师仍保持手工操作方式,不愿意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低效的重复机械劳动。与此同时,用于公共政策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跟不上教学的变化,配套内容比较落后,有重复使用历年课件的现象。教学课件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了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存在偏差

公共政策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能力,为进一步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我国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变化,对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但一味地追求最终的分数而忽视人才培养的最初目标是与教学任务背道而驰的。由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往往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体现,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教”与“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行学习的学科,教师为了进行应试教育,在教学方法中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忽视理论联系实际,仅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灌输索然无味的纯理论知识,不但导致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下降,同时也违背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学生也更多地关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

(三)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近几年,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共政策作为指导,公共政策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其当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还存在在一些问题。从师资力量的内部角度来说,教学师资队伍结构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公共政策学科的系统教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未达到要求。教师少学生多,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不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大大降低。从教学方法的采用角度来说,有的教师教学上没有独立性,在教学中频繁变化教学方法,这也会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不知所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他们学习效率的降低。

二、对公共政策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与操作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与定位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一)采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硬件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国家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高校的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其次,对于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教师来说,要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专项培训,这里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还包括如何使用多媒体将其服务教学等等。课件的制作不能照搬课本,要突出国家政策变化的事例,可以结合新闻等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使用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还应注意的是,将计算机能表现的信息元素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有机结合,要从提高课件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出发,这一点是对公共政策教学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培训,公共政策的教学人员在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面就无大碍了。同时,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人员还应积极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等途径搜集有关政策变化的最新信息,以保证获取最前沿的政策信息。

(二)转变公共政策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往往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法,这不仅为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我国高校在公共政策教学中,要把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公共政策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并作为公共政策教学效果评估的最高标准。在转变公共政策考核方式上,首先是要进行考试方法的改进。可以采用开卷考试代替闭卷考试,同时结合学生平时课堂的发言表现、作业情况和论文设计等,这样就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其次是改进考核的内容。减少纯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考核,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而进行探讨性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学质量的检测不仅是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考查,也应增加对教师考察的部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进行公共政策教学时不断改进方法和完善教学水平。

(三)灵活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长期受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作为教师,以“ 授人以渔”为天职,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形式上要做到发挥性讲授与解释性讲授并举;知识面上,应当在剖析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涉及有关我国公共政策的最新动态。因此,引入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是帮助改进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法是指围绕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经过研究和讨论,将所学的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实践的政策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典型性的公共政策案例,因为高质量的案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是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案例要在上课前发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自由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在讨论中,教师要仔细听取学生发言并评判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在案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案例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教学,将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用于课程教学中,对今后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也都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课外质疑、撰写文献等形式,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专题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公共政策中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旨在启发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将公共政策教学分为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结构、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分析几个专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们参与讨论课之中。老师作为听讲人根据学生专题讨论的内容提出其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不足,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也能使得同学们能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了解公共政策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结语

教学是高校办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公共政策教学方法要秉承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原则,并且要能与实际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突出案例分析法和专题讨论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听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是保证高校教学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板书讲授转到多媒体教学。作为高校公共政策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完善与改变工作方式,用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思路和手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80-83.

[2]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冯军.论大学教学学术的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0,(7):36.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10)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 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2]加雷斯·D·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 馨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 财贸经济,2002,(12):33-36 .

[5]王世运,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J] 财政研究,1996,(3):17-19 .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篇(1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有欠准确、培养目标不甚清晰、能力结构较为模糊、就业岗位不够明确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能力培养相对不足、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就业竞争优势不彰等后果。相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理论功底的扎实性而言,更为强调实践应用性的高职教育,理应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就业发展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适当调整,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当明确的方向性问题,而作为制定培养计划和选择培养手段的基本依据,这一问题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样界定:“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的规定,以及该专业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均显十分模糊、空泛。为凸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优势,拟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即培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具备坚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和通晓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等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方面,虽然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管理性质、技术性质将逐步增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它的“公共”属性可以淡化,否则将丧失其本身的专业特色。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官员及其他公共部门服务人员由“官僚”向“管理者”、由传统的“行政”向“管理”和“治理”转变,提倡“顾客”导向以及回应性服务的提供,以服务质量的提高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坚守了作为第一层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才能在进行第二层次的“社会问题的分析”时拥有正确的维度,并且在第三层次的“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这要求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公众至上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为此,针对未来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素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格、知识、文化、心理、能力、方法等方面予以强化训练,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成为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在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知识和过硬的实务管理技能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两大培养目标可以拓展:一是着重培养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可为上述地区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培训和其他专项培训。二是着眼于社会对文员、行政助理等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具有行政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文员、行政助理岗位所需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倾向于培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当前中国的基本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变革中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来的,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专业的基本取向和教育质量。从目前来看,国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培养学生专业行政能力与技术技能类课程过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使得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为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拟在课程设置上调整和优化其核心课程,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1、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增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不同,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工商管理学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的专业建设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导向,侧重于管理技术和政策分析因素的训练,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的核心课程体系。

(1)在通识类课程上,通过行政公文写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技术、量化分析技术与SPSs软件应用、大学英语等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法律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等。

(2)在专业基础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多种职业方向类课程,加强实务性、技能性训练。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开设政府财政与预算、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技术、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学、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等课程;在公共管理方向上,可开设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管理技术、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技术等课程;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开设企业行政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管理定量分析、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等课程。

(3)在专业核心模块上,鉴于组织、人事、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因而组织、人事、决策方面的课程及其外延课程也就构成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

(4)在专业拓展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专升本强化学习专题等继续深造相关课程。如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设置公务员考试专题、行政职业能力开发专题等课程。

2、为使学生切身感受行政管理的宏观过程和微观要求。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应用型实践课程的教学

(1)围绕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如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上可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又如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设立相关实验室,围绕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等开展相关实践课程的学习。

(2)大力推进岗位实习、挂职力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挂靠院办的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可由党群、行政和各教学单位等部门组成,根据校内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学生自身特点实施针对性实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挂职,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是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还可以是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各类企业。通过岗位实习、挂职,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过程,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行政管理相关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及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调整,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两大转变,即教学理念要由“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教学过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此,我们必须确立以认知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以案例实践培养专业素质、以实验室模拟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以基地实习提高岗位适应力的实践教学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科优势,构建起“案例教学实践”、“集中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案例教学实践”紧密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展开,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行政管理过程各环节的熟悉、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教学实践”除了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等课程实践外,还包括行政管理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的实践,藉此掌握相关学科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活动实践”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考察、调研以及岗位实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上,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实训等,使学生通过对大量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与分析,习得并累积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进而培养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凸显高职院校的特征与优势,案例教学法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虽然在不同时期对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前期侧重于认识性案例,中期侧重于分析性案例,后期侧重于解决性案例——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却都是一致的,即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得以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索和应用为凭借、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归宿。当然,为增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案例教学库,将那些通过有关专家严格筛选和层层把关的具有时代特征、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能启迪学生心智的典型案例归入案例库统一管理。

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上,通过实习实验、模拟操作、现场观摩、案例探索、对抗辩论、方案策划、科研论文写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和课余时间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体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活动、社团活动、行政见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挂职锻炼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获取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发问者,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批判性思维。

当然,为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到政府、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学习或挂职,参与其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工作,熟悉其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从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或学校兼职教授。

综上所述,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置,以及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更名为“行政管理”并归人公共管理学科,这不仅意味着行政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还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此,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我们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以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2]王乐夫,行政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