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命科学小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1 17:18:47

生命科学小知识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1)

(一)概念界定

生命教育定义为: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懂得科学生活”为宗旨,以儿童的生活实践为主线,围绕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事件组织课程形态和活动体系,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维护生命,丰富生命,从而为其养成科学生活意识奠定基础。

科学生活定义为: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理念和行为。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征、实践水平以及兴趣指向,我们尝试以生命教育为基础,以生命的呵护为线索,通过基本的生命知识和科学技能的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二)目标

构建基于生命教育培养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的教育体系,并以校本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为主要路径,指导学生逐渐养成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健康向上的情感,及其能把这种情感惠及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科学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

(三)内容取向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我们在着重了解了“师生的现状”“学校可供利用的资源”“现有课程中的不足”以及“社会、社区、家长的现状及其对学校的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后,把健康取向的生命教育、环境取向的生命教育、安全取向的生命教育定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生活的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取向。

二、实践操作

校本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是我校实施基于生命教育培养科学生活意识的三个主要板块,并依此构成操作路径,可用图1表示。

路径一:基于校本课程的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培养

1.校本课程目标

具体包括:技术目标和人文目标。

技术目标:①认识常见的生命现象,了解生命的本性、特性和历程,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懂得有关生命安全、生命干预的基本知识;知道生命的差异性,明白群己关系以及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正确认识自然的两面性,了解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②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健康地与人交往,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文目标:能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盼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对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社会和自然,养成爱护花草树木和保护动物的习惯,逐渐形成健康向上、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容由七个单元组成。

“生命的分”: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生命的奥秘、生命的生存、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等内容向学生们介绍生命的来源、生命的维护,使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可敬可畏。

“四季”: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花之香、果之甜、菜之鲜、玩之趣等内容向学生们介绍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天然礼物,使学生们科学认识大自然与人类怎样“相辅相成”。

“嬉水的智慧”: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水与人的关系,水的智用、智嬉等内容,向学生们介绍水与人生活的密切联系、水资源的现状、科学用水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安全玩水的重要性。

“为什么称电为‘老虎’”: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电与人生活的密切联系、安全用电等内容向学生们介绍电的常识,家庭生活中科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使学生认清生活中电的“双刃剑”面貌。

“快乐出行,平安回家”: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交通规则、安全行走、文明乘车等内容向学生们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问题,提高学生们对遵守交通规则与自己、他人生命安全关系的认识。

“大自然的不速之客”: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通过地震、海啸、台风、泥石流、雪灾、洪水等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然,掌握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应急博士”: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人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的。主要介绍发生突发事件,如被动物咬伤、肢体受伤、公共场合过分拥挤、发生火灾、发生溺水时,如何积极应对与科学处置,提高学生们自救的能力。

3.教学实施策略

①知识传授与生活体验同步的策略。教学实施中我们分别采用知识指导下的生活体验、知识引领下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传授与生活体验双向互动等操作方法。

②成人(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互动的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有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未知的,我们就是要科学地、适时地使成人指导与学生探究产生良好和高效的互动。

③科学性与趣味性相融的策略。生命教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的内容比较枯燥,有的训练也十分单调,在实施

教学时巧妙地以各种形式使科学性与趣味性相融,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路径二: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培养

近三年来,我们开展“基于生命教育培养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的主题活动不少于100个,这数以百计的主题活动,通过反复提炼,可归纳为以下三大主题:认识生命之的主题活动;运用生命之智的主题活动;倡导生命之勇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的载体多取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其中活动频率最高的载体是:

①学校科技节。科技节围绕生命教育的各个主题设有常规比赛活动、科普讲座、科普交流活动、科普情景剧、科技创新金点子、小课题研究和各种模型比赛等。

②纪念日活动。诸如元宵灯会、植树节、六一儿童节、世界水日、全国爱眼日等。

③班队活动。活动主题涉及人身安全、身体健康、环境保护、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

路径三:基于社会实践的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培养

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十分广阔,选择时主要是考虑该基地的实践内容具有适应小学生学习科学生活的科技含量,并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综合社会实践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三大类:

①科学考察活动,包括参观、访问等。如:参观污水处理厂,访问科技工作者,参观飞机场的科学建设等。

②科学调研活动,包括小课题研究等。如:调研西溪湿地的生态平衡,西溪湿地的环境保护促进鸟类的繁衍,亲近动物,创建和谐生活环境,暖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等。

③科学小实验,包括与学科学习相关的实验、与生活相关的实验等。如:趣味科技游乐场进社区,生活中的趣味科学等。

三、支持系统

我校实施基于生命教育的科学生活意识培养的操作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保障。学校实施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每月月末,各项负责人汇报交流授课情况或活动开展情况。每学期期末,都将进行各个板块的展示活动,学校根据情况予以奖励支持。

学校采用 “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教师送出去参加各类科技知识的培训,把生命教育专家请进来,指导教师的工作,培养了一支独立、有思想、有创意的科普师资队伍。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2)

生命教育是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命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生命化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对个人生命的忽视

受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也深受影响。将学生当作“圣人”来培养。这一思想体现在教材领域表现为对生命权利和生命特质的忽略,强调严格的规训。从春秋的“六艺”到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再到我们建国初期的教育模式,无一例外的是强调服从、“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而忽视人作为自然生命的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教材忽视生命、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等等倾向逐渐形成。虽然新编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致力于改变,但是,我们仍能看到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痕迹。

(二)工具理性对生命的奴役

工具理性又叫技术理性,是一种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恰当与否的理性。这种理性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自我中心的无限膨胀,以及人们对理性作用的无限夸大而形成,并且迅速蔓延,发展到极端,成为当代社会中一类重要的思想观念。工具理性以其特有的方式型塑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首先,把生命个体当成了物与工具,而不是视之为“人”,不是以人的方式来对待、引导和使之发展;第二,为了实用的目的把个体生活加以分解、肢解,导致人的生活的碎片化和人的发展的片面性,破坏了人生命的完整性;第三,用同一标准的模式来要求每个独特的个体,抹杀了人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导致了教育的同质化与均一化;第四,用强制性或压迫性的方式来开展各种活动,学生要做的就是完全接受与服从,不允许学生的质疑与批判,使学生失去了自由选择的可能与能力。在教科书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科书的“功利化”倾向,过分的强调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

(三)考试制度对生命的圈禁

以考试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是造成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命化不完全的直接原因。教材在考试制度的“禁锢”下成为了容纳考点的一个容器。为了更好的应对考试,教材将“重点”用黑体字标出来或是在课文后面单独列出,为的是在教师教和生学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这样就促使教材编写者毫不犹豫地将目光聚焦于知识点的准确而严密的表达上,为了更方便教师领会考点,编写时会集中将理论、概念、生字等用方框、加粗等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些编写者们都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事实是:不管教科书编写的如何,它最终都是要经过“考试”的检验的。

二 小学生命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生命化

教科书“凝结着社会对未来和年轻一代的殷切期待,它为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而存在,并因此展现其价值和意义。教材作为教育意识的载体,是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实际承担着社会发展牵引器的作用。完全的抛弃知识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只注重基础知识而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也是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同时,教育也不能仅仅关注未来的成人生活,教会如何为人父母、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也应当成为课程和教材的重要内容。教材在选择教材内容必然要将科学世界与儿童的生活世界整合起来,将儿童的当前需要与长远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在保持知识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儿童生活世界的真实性。首先,教科书内容应取材于生活。其次,教科书内容应服务于生活。最后,教科书内容应关注生命教育。

(二)教科书编写的生命化

教科书编排方式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语文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具有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统一的特点,生命化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编写方法上必须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尊重儿童的“生命天性”,“在教材的设计上给出一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科学的道路,达到教材内容结构与儿童心理结构的和谐统一,即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科书。这样,通过教材的合理设计,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愉快地学习,才能较好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科书的表述语言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材语言指的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教学日的,以教材为载体的语言,在学科教材中,教材语言承载着该学科知识的表述。因此,所承载的对象与承载的形式,都会影响到教材语言的性质。”如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在内容上是反映了故事、诗歌等内容,而在形式上又要适应孩子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要求叙述语言明白、浅显、易懂。生命化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要求语言风格力求深入浅出,注重文学性、生动性和通俗性,尽量避免雷同化和枯燥乏味的概述性语言。生命化的教材用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索,给学习者留下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究。教科书的开发应预留下教师发展的空间。教科一朽的最终使用者是教师与学生。教科是静态的,其所蕴含的思想需要通过使用者的动态结合才能发挥出来。因此,编制教科书,必须切实的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他们拓展教科书的潜能,使教科书中的知识得得活化和生命化。

三、结束语

“人的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为了社会和谐发展。为了达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教育的生命化问题的关注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领域中凸现出来,必将逐渐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热点。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3)

(一)渗透生命教育要循序渐进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要讲求循序渐进,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低年级学生要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等。高年级学生则要学会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并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知识等。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要求。如“我是谁?生命有何意义?”小学低年级,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喜欢自己;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了解身体生长情形,懂得同情关心,初步认识和体验生命可贵。

(二)与之相关内容要提炼统整

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渗透点,研究渗透的方法。首先要根据科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分析,了解和确定教材的各个章节中,与生命教育有关的结合点,并把这些结合点都一一列举出来,作出合理的统筹规划,作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依据,这样在什么地方渗透生命教育,就有一个阶段性的教学计划,制定出一个基本的措施方案,做到了方向明确,目标清楚,心中有数,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然后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在科学教学中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科学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读、写、听等各种方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中,不能倾盆大雨,也不能从主观臆想出发,而是要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在保证完成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细水长流地渗透、滴灌,在“润”字上多下功夫,来实现生命教育渗透目标;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演讲、小品、游戏、演习、看录象、查资料、做小报等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相应课外活动要延续拓展

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知识的渗透教育无疑是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但由于课堂教学本身所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内容广泛的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未必能一一涉及。而且生命教育又是形象性、实践性极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形式多样,富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正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渗透性教育的不足。

1、让学生在课外种植植物或饲养小动物,并记录。

2、让学生体验生命诞生的不易。

3、让学生体验生命的脆弱。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4)

情境创设最重要的任务是聚焦问题,是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者是需要构建哪些科学概念,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在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的作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找准学生的原有知识的起点,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问题中,使学生有机会在情境中能运用原有的知识来提出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都是有源可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求。例如,教学《动物的卵》:一进课堂首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情境,不仅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且也引出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动物的卵。这样的教学设计简洁而有内容可挖,自然而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有效观察,构建科学概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在“生命世界”教材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通过抓住特征的观察、通过有比较的观察、通过有思维的观察、通过有记录的观察,来构建生命世界领域中的科学概念。在此,仅以《动物的卵》一课的教学来谈谈笔者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动物的卵,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

1.有序的观察。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这个顺序要根据所观察的对象来决定。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形,后内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从整体来观察这些蛋的形状都是椭圆形的,它们都有壳,再从个体上来观察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大小也不同等。接着指导学生从外部到内部进行观察。蛋壳——蛋壳膜——气孔——气室——蛋白——蛋黄——胚进行有顺序地观察。

2.抓住特征的观察。观察时每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许多特征,因此观察时要随时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各种特征来进行有效地观察。首先是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用了肉眼和借助工具两种观察方法,重点引导观察气孔;解剖一个熟鸡蛋来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重点观察气室;解剖一个生鸡蛋重点让学生观察胚,因为熟鸡蛋难以发现胚等等。

3.有比较的观察。对多种物体进行观察时一定要进行比较,更能突出它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组鸟类的卵进行有比较的观察,从它们的相同点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从它们的不同点进行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即使是同一类的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动物多样性的特点。

4.有思维的观察。观察是一种具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知觉活动。只有感官的观察,没有思考,不可能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不仅用感官和工具去“观察”,更要用脑去“观察”,不要只停留在学生“看到什么”、“是什么”等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观察具有探索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再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大胆推测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有什么作用。

5.观察要有记录。没有记录的观察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在观察的同时要及时记录,并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的同时教会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认真填写记录卡,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探究记录卡,使学生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内收获最多的科学概念。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5)

二、在“知识与技能”中融入生命教育

1.正确认识生命,反对科学主义生命观,敬畏自然

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生命也不例外,正确认识生命必须掌握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基础自然学科,可以帮助学生从物质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生命,但仅仅从这方面去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反对科学主义生命观。科学主义生命观简单讲是把人约减为自然生理生命,把生命约分为一堆化学物质的复合体,如同土石一般,没有什么价值;从宇宙时间纬度、宇宙空间广度上谈生命,生命更是短暂、渺小,没有多大意义。科学主义生命观危害极大,具体表现在:否定心理感受和精神追求,产生内心的空虚、无助和绝望,导致自杀蔓延;否定社会伦理道德,对所做的一切不负任何责任;无视其他生命的感受和苦难,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满足私欲,虐待甚至杀戮其他生命;无视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肆意妄为,穷奢极欲,无限攫取自然资源。必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生命的诞生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有机物到生物,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过程。要让学生明白这一过程极其复杂而又漫长,使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珍视大自然赐予的一草一木。在教授有机物的来源、光合作用知识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更应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自然界中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所有生物能量的来源,到目前为止人工方法无法取代。使学生明白人类不是万能的,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感受自然的力量与神奇,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

2.提高生存技能,改善生活品质

给化学教育赋予生命教育的使命,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给合,会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是有用的,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考试。初中化学课程中蕴含着很多生存教育的题材,如火场求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与紧急处理方法、天然气(或煤气)泄漏的处理等。我们要意识到“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教育对象学会生存”,主动挖掘、丰富化学课程中生存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很大伤害和威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把因此而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并给合所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让青少年茁壮成长。

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融入生命教育

1.透析事件,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去分析不法商人用甲醛浸泡过的食品、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等事件,揭露并谴责为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乃至戕害生命的罪恶行径。更应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漠视生命,丧失人性,从而唤起学生的向善心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会保护自己,同时关爱其他生命。

2.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加以关注,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带来的不良后果,展开研讨,共同寻求缓解、防治的有效方法。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受教育是生命的一种发展需要,教育不仅要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与其说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累积的过程,不如说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表达方式,是个体生命意义的彰显和倡扬。

由此,叶澜提出,我们要从更高的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基于以上观念,以生命教育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学化学课程的特点,尝试将生命性融入中学化学课堂,把两者有效地结合,为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寻找新的理论视角,打造化学教学新内涵,提升化学课程的内在品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依据已有研究理论深入认识了生命性课堂,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以后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生命性课堂的特点

1.1 生命性课堂的理解

生命性课堂,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性,使课堂生动起来,实现师生之间多方面的交流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均能感受到生命的完善,对知识的学习是从知识的生成和生长过程中来获取,对课堂充满智慧的探险,知识的传授与接收如同生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效。

1.2 生命性课堂的构成因素及特点

(1)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抽象的知识记忆和复制的场所,而成为充满生命律动,使课堂活力焕发、自然舒展的寓所,学习就是建构人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

(2)对教师而言,传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观念已不再适用,教师的生命同样需要关怀。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为学生、社会奉献的活动,同时也是建立自己的生命家园,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激情的乐土 。当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既引领学生生命发展,同时又是自身生命力得以彰显的享受过程,教学不仅是为人的活动,也是为己的活动,课堂才是富有激情与活力而并不枯燥的课堂。

(3)对于知识而言,其本身是富有生命意味的,是生命对事物的一种理解、体验和意义的赋予,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受个体经验、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和不断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这应该是当今课堂教学知识观的核心理念。用这种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就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过程。从宏观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学科教材的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这样一种过程。

(4)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而言,社会和时代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生命性的,在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具有创造力与活力的人才,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该成为让教师和学生拥有创造力、观察力和发现探索能力的一个过程。

2 化学学科的生命性和实现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教材中物质的形态、化学变化、化学现象、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应用等都能给予生命以美的召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无论是从化学知识的发展还是实验过程的探索和化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化学是具有生命性的一个学科。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特点,寻求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营造一种焕发生命活力的氛围,尝试把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学科的生命性有效结合,将成为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寻求的新的理论视角,以期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同时,也为化学教学过程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为化学教与学提供充足的动力,提高化学课程实施的质量。使课堂教学活动生成应有的生气和活力,充满好奇心和对智慧挑战的刺激,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因此构建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生命性课堂,使学生不仅要学化学知识而且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推理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化学问题的层次。使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生命发展,同时又是教师自身生命力得以彰显和创造的过程。

3 构建高中化学生命性课堂的具体策略

3.1 实验教学

生命性课堂围绕一个“活”字,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构建生命性化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策略。如何利用实验教学使课堂活起来,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说实验”、“讲实验”的现状,教师应多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思考实验原理,设计探究实验过程,动手验证实验结果,让知识从无到有,还原知识的生命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扮演讲授者的角色,而是成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引路人,与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3.2 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都是实现化学生命性课堂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多投入,化被动为主动,自我学习的参与程度大大增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获得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创造力。

3.3 新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机制

(1)构建学生层面的“1+1+1”学习模式(即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学习+小组间竞争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进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

学生根据老师创设的关键问题——即抛出的“锚”,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各组组员分工合作完成所学课题;学习完成后,每个学生除了独立完成学习报告以外,还要求各小组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中要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解答,教师对小组的总体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并在小组间进行综合对比评议,小组间良性的竞争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开放式教学可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的自我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式学习小组,每组4~6名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准备。教师创设问题并由学生完成。

通过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课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托教材内容深入学习。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相互讨论,也可在指定时间段与教师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准备情况并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代表抽签,当场回答所抽中的问题,展示小组准备情况。指导教师和另外几个小组代表分别给回答问题的小组打分,当所有小组回答完所有问题后,由指导教师统一进行点评,并展开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完成教师规定的所学课程的相关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讨论和拓展。

学生完成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由学生自定,但在总结中要解决教师规定的若干问题。此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2)确立“1+3” 综合对比评价体系(1指教师评价,3指学生层面的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引入了良性的竞争机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和全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为了给学生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我们构建了“1+3”综合对比评价体系,“1”指教师评价,“3”指学生层面的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前对学习的准备情况,在学习中对教材的掌控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学习验后对整个学习的总结能力以及自学设计能力等。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既能避免指导老师由于其主观性给学生评价所带来的偏差,也能体现评价并不仅仅是以学习结果为标准,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重视能力培养,主动深入研究,并通过给别人评价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 总结

生命性课堂将成为体现教育生命观的载体,它使得原本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调的“教—学”关系,而是包含了各类个体、群体与多维生态因子的动态组合和互动,包含了各类生态群体与生态因子的力量波动、消长与平衡。课堂中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在其中获取其期望的价值实现: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人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机会。本文将化学学科作为生命性课堂构建的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化学生命性课堂的意义及构建高中化学生命性课堂的几种策略,有利于获得构建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希望能够为以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周立群为本文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0159)

参考文献

[1] 叶进.人文视野下教师教育的生命关怀[M].湖南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7(8):103-105.

[2] 刘济良.走向人文化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5-7.

[3]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2):62-63.

[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7.

[5] 王锋.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2009(4):10-20.

[6]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4):79-80.

[7] 徐月新.新课程视域中化学教学的生命关怀[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2):7-9.

[8] 谢利民.课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7):19-23.

[9]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学理,2004(1):49-53.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96-03

一、前言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人口问题、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危害等,这些重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和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生命科学导论》正是为满足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大连海事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选修课,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主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如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讲授的内容不但要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

1.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小分子的作用,人体的系统组成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认识人类自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如寿命与衰老、学习与记忆、营养与健康、基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此外,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的探讨则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认识到目前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涌现,及时把这些知识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十分重要。如在讲到基因表达的调控时,把RNAi干扰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界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动态。同时可以把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在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图片结合具体的实验数据讲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使其学习到教科书上没有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学生的提高科学实验素养。此外,针对当今社会暴发的流行性疾病如SARS、甲型H1N1型流感、禽流感等,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流行病学报告及时补充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3.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授神经传导的嗅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狗的鼻子很灵;讲授味觉感受器时,提出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味觉异常,而常吃快餐的年轻人也出现味觉异常。这些问题在生活中真实存在,可以使学生动脑思考,努力寻找答案,在学习的同时也懂得了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增加了视频教学内容,讲解常用的实验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小鼠的水迷宫实验等,在视觉感官刺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带领学生走入生命科学。

4.教学内容的科普化。由于学生的专业有所不同,讲授生命科学的知识要注重科普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尽可能不用十分专业的术语,而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达到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目的。如讲到人的一生和寿命时,用经典的古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来描述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讲授大脑的功能时,借用数字说话,大脑重1.5公斤。如果将大脑中所有的神经结点打开,可能长达320万千米。而这些只是我们所了解的大脑的一小部分,大脑的复杂性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的。

5.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生命科学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识紧密联系,因此要注重增加那些可以应用到平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如讲到蛋白质变性知识点时,提出鸡蛋煮多久才最合适的问题,给出5分钟更健康的道理。讲到微生物一章时,以针尖上的细菌为开头,引出细菌的特点,和学生一起讨论身体内哪些部位有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指出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讲到学习和记忆的时候,列出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三点建议,包括不断的学习、学会忘却、健康和合理的饮食,并举例生活中健脑益智最佳、可以增强记忆里的食物。此外,以世界上成功人士如乔布斯、李嘉诚等人的经历来激励学生要勤劳创新,多一份付出才会有成功的回报,教导学生保持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

6.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生命科学与人类及社会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加紧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新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能源,将有利于未来打开生物能源的大门;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材料,将有利于将来开发多种生物材料的领地;了解核酸、蛋白质和脑神经,将更便于设计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因此,有必要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各个专业渗透,这将有利于在边缘学科领域发展创新型的人才。

三、教学方法

根据《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将教学大纲里的知识点分成重点掌握、理解为主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兼备,使教师比较直观地讲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印象深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如细胞的分裂、生命的进化、基因克隆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授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从静态抽象的书本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理解,加深其认识和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促进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方法让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启迪思维,教师先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讲授衰老与癌症的内容时,提出:人为什么会衰老?人类可以返老还童吗?癌症是怎么回事?怎样防癌?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可以有助于美容养颜?哪些生活习惯与癌症风险有关?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听课,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3.探究式教学。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个问题设置专题讨论,如目前空气污染的现状,把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演讲报告,规定一定的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发言和交流。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4.讨论或辩论式教学。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伦理学中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如,克隆技术的应用,究竟对克隆人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看到现代社会上出现的亲子鉴定所带来的尴尬风景,到底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性的退步?这些问题需要让学生好好思考,一起讨论,通过不同的分析而逐步得出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分组进行正反方辩论,陈述自己的理论依据,举证事实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即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及录像)与传统粉笔和黑板、计算机辅助与传统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这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增添了形象生动感,但是板书必不可少,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整堂课的授课提纲和重点及难点。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了平时成绩(40%)与期末成绩(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平时成绩包含出勤次数、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考核,每堂课随机点名,综合平时的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与期末作业的大论文写作完成情况,按比例进行成绩的考核。这样的作法不仅注意到了在对生命科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目前,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高中生物与“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复;选课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导致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因为是选修课而导致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常发生;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教材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掌握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学水平,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包括课堂互动和目光交流等;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为提高学生兴趣,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精选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积累教学经验,编写适合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同时,互联网上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参考,让学生主动自己查阅一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20-21.

[2]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120-121.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8)

一、实现六个转变,突现命题的开放性、体验性、过程性和综合性

1.变封闭为开放

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题往往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热点或生活题材为问题情景,运用灵活巧妙的设问,开放多元而不唯一的答案,具有立意深刻、题材新颖、问题开放、答案多元、评分采意等基本特征。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命题时应该考虑题目的可读性、易懂性、多维度和内涵的丰富性,使学生有话可说,能充分利用思想品德学科中有关的知识、原理或结合一定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去回答问题。

2.体验题取代再现题

如在考查环境问题的知识点时,以往的命题是:环境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它包括哪些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将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实现“做中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去考察山上植被破坏后及河水遭到污染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这个知识点的命题如下:

(1)你认为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你周边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

(2)近年来,你生活的社区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请举出两个实例。

(3)这些变化对你和你的家庭有哪些影响?

学生经过亲身体验,不必记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一系列知识就牢记在心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在体验中达成。

3.以重视答案改为重视命题

新课程理念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是否记得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有意安排一些重过程的题目,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品德修养的过程,而不再单纯要得出某个结果。例如,某校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道德实践新举措:(1)开设“道德银行”,“道德银行”是根据同学们良好的道德行为表现,评估折算成“道德币”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品德行为记录,你打算在“道德银行”中储蓄哪些道德?(2)“清除文化垃圾”行动,除了“黄、赌、毒”外,你认为还应清除哪些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垃圾?

回答道德实践新举措(1)时,可以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角度去回答;第(2)题可以从清除封建迷信、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角度去回答。在学生答题过程中渗透了思想品德中的德育功能。

4.以考查信息取代考查课本要点

这类命题不再是将课本知识进行深挖、综合,通常是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或生产实际中的某个事件为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和图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资料信息题的结构主要是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组成的。通过解题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理解信息、整合信息和运用信息去组织答案的能力。在这类命题中要做到立意高、落点低,学生可以用已学过的知识或经验作答。当然,有可能是跨学科综合的,绝不要在挖深知识上做文章。

二、突出五个重视,强化命题的个性化和时代化

1.重视个性化的题目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探究兴趣强、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认知状况的个性化习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曾经布置过这样的习题:请以你喜爱的形式描绘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问题出示后,学生的情绪高涨,用绘画、诗歌、小品等形成纷纷表达自己的想象,既发掘和张扬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又达到了认知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2.重视与“STS”结合的命题取向

以社会现实为载体,以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使学生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据报道,我国西南某地区是一个仅有5万多人的地方,患呆小症者竟高达1223人,占全区人口的2.3%,科学工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l958年前,该地区并未出现过呆小症。当时该地区森林茂密,覆盖率在40%以上,自然条件良好。后来毁林倡导开荒,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0.4%,也就伴随着呆小症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毁林开荒与呆小症流行的联系说明了什么?

(2)要预防呆小症的继续出现,当务之急应怎么做?

(3)这一现象对我们人类活动有什么启示?

3.更加重视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的今天,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科内的综合,还要关注学科间的综合,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运用讨论、启发、探究等方式,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来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2003年福州市中考题)在初三毕业班一次主题班会上,语文、数学、英语三位科代表就“艰苦奋斗”进行了如下发言:

语文科代表:“昔人已乘黄鹤去。”

英语科代表:“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数学科代表:“直线一条。”

你认为哪位科代表的观点最合理?为什么?本题以对话为呈现方式,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知识巧妙结合,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4.更加重视法制知识的教育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法制不断健全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必须学法、知法、守法,初中生正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也影响着我们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担当起这个使命,在习题中体现法制教育的理念。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9)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命教育;观察;体验;引导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命世界”是其内容标准之一。其知识目标中提到: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更是指出: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然而最近媒体频频爆出,有的青少年仅仅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就自杀,有的因为不懂自救而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痛失生命。从这些事例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安全意识的淡薄。他们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为此,从小对孩子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懂得保护自我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课的学科优势,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给予适当的教学,让孩子得到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

一、生活中学会观察,感受生命的存在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虫、鱼、鸟、兽等都是有生命的。科学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有机会融入大自然,接触到各种各样鲜活的生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生命的无处不在,感受生命的可爱。我在教学三年级《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校园里的植物》《校园里的小动物》课时,就牢牢抓住了这个生命教育的良好时机。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课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狗狗是谁生下来的吗?小鸡又是怎么来的?校园里的小草、植物又是从哪来的呢?”学生回答后,我说:“同学们,植物跟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也要经历出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最后归纳出共同之处:种子里面都有胚根胚芽,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课后让学生种植一种植物,时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

在教学《校园里的植物》《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公园,亲近自然,从动物到植物,让他们知道不仅公园里的动物是生命,草、木、鱼、虫也都是生命。

这样,学生不仅在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而且还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如此可爱。

二、接触中创造机会,领悟生命的成长

“珍爱生命”是科学课对学生进行的重要的情感教育。科学课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现有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还要创造性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生命成长的意义。科学课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可以亲自接触、感受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借此创造机会,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命的出生、成长的过程,领悟生命成长的内涵。

教学《种蚕豆》一课,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花盆,组织学生在校园内统一种植,统一观察。在此过程中,学生亲眼看见一粒种子如何出土,发芽,生长,开花,结豆。他们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全部历程。

教学《养蚕》一课,我从遥远山区弄来几只蚕蛾,然后和学生一起分工合作,共同饲养。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请教养蚕人。经过四十多天合作,终于看到了“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变化的全^程。当学生看到从蚕卵里钻出蚁蚕的那一刻,他们兴奋不已,当蚁蚕长成胖胖的蚕宝宝时更是爱不释手。在养蚕过程中,学生每天将蚕带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蚕的喜爱,对生命的珍爱。

在养殖蚕豆,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动植物的出生、成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有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孩子通过“蚕豆黄了”“蚕宝宝病了”等活动感悟生命的成长历程。动植物的一点点变化,都能得到学生极其强烈的关注。这种亲密接触,让学生充分领悟了生命成长的意义。

三、情境中体验艰辛,感悟生命的可贵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任性,不少孩子在家里稍有不顺,就拿生命开玩笑,不懂得体谅、感恩谅父母,对自己的生命更是漠视。

教学《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我从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并重点创设情境体验活动,让孩子进行一日负重,走路,上楼,下楼,做简单家务,感受母亲怀孕时的负重和行动的不便,进而体会到母亲生儿育女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孩子们在体验后都发自内心地给自己的妈妈写了一封感恩信。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孝敬父母从珍惜生命做起。

四、教材中提升意识,掌握生存技能

对于尚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懂得保护自我,掌握一定的险境逃生技能,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结合实例,培养学生防范意识,在坐车走路,喝水吃饭,用电用水,防盗防骗,避灾避险等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避险技能。

教学《我们吃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吗?》《馒头发霉了》等课时,我就结合生活中众多的假冒伪劣食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教学《火山与地震》的学习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实例录像,让学生直视一场由地球的运动引发的大地震造成的惨不忍睹的场景。通过观看录像,学生直面灾难与死亡,知道灾难与死亡是生命里的一部分,重点让学生直面地震中自救与救助他人的场面。这样,结合实例进行生命教育,学生既能看到生与死,感悟到生命的渺小与珍贵,更能高度重视避灾避险的重要,自觉掌握一些避险逃生的技能。

五、教学中恰当引导,懂得尊重生命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学生既要观察生物,研究生物,又要爱护关心生物,特别是对小动物要尤为善待,可见对生命的如此尊重。

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我组织学生在校园观察蚂蚁。其中有一组学生奇思异想,想探究一下不同窝的蚂蚁是否打架的问题。于是他们将蚂蚁身上撒上不同的颜色。在涂颜色的时候,有的学生不小心把蚂蚁腿撕掉一条,也有的不小心把蚂蚁弄死的。我非常惊讶,面对这种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我停下了,请学生一起观察没有腿的蚂蚁会怎样,发现蚂蚁一会儿就死掉了。抓住这一契机,我给学生讲述了科学家因科研需要而向献出生命的小动物致敬的故事,告诉学生人是有生命、有感觉的,动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觉。学生听后都沉默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很是后悔。最后,我跟学生一同将死去的蚂蚁埋在了树下的土壤里,其余的蚂蚁放归自然。经过教师恰当的引导,学生懂得了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意义。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10)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实践生命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呢?首先,是学生的身心成长。学生成长的最基本和外显的是身体的成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生长的特点不同,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虽然第二性征的发育已基本结束,但各器官都还在发育,身高和体重还处于快速增长期,肌肉的力量迅速增大,这使得高中生从外观上迅速向成人转化。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课内外身心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使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基础,做好这一点,学校才能算是“随顺了最基本的人的生命自然生长”。其次,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增长。学生掌握知识总量的增多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其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由于高中课程内容都是经过课程专家从人类的知识宝库中精选、优化而确定的,但目前纸笔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已掌握高中各科知识的记忆与应用,用考试成绩作为这一维度的外显标志指标虽是可行的和科学的,但不能是唯一指标。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很多情况下是各种考试难以考到,甚至是无法测量的。作为学校,不仅要重视高考科目、高考内容的教学,更要关注那些高考不考的,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但在生活实际中却极为重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获得全面的生命成长。是学生人生观的健康发展和形成。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包含了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三个方面,社会观又包括人际观、自我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幸福观等方面,且在18岁前后,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一个人的人生观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5]因此,为促进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学校至少应在下述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用自身乐观、向上的人生目标、道德动机、人际观、自我观、幸福观和审美观影响学生,更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多用正面的事例、用负面现象中的正面观点引导学生;二是各班级要多借集体活动、典型事件、重要时节,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结合优良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人生观的发展和形成;三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科的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融入对社会现象、人类发展成就、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问题等的认识、分析、解读和判断中。只有这样,才是对“健全生命的成全”,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才能够“把人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包含着更美好、更高尚的某种需求与祈向的应然状态”[6]。是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运用水平的提升。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而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则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对人的发展也更具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个个的知识点,不能只是提供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快速记住已有的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选择、独立判断,历经知识的发现和产生过程,体会、体验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理解知识产生的学科背景和科学方法。要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去体悟归纳、演绎、类比、概括、推理等科学方法,并加以实际运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因果规律和概率统计规律这两种形式的科学规律。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技能的提升标志着其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思维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这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是学生个性特长的生长与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有不同的智力特长,有相异的个性、爱好特征,更有各自独特的精神需求。

生命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自己智力特长、爱好倾向、个性特征等方向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成长,就是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只有每一位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长爱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那才“是对可能更健全生命的成全、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但由于目前高考的统一要求,班级授课制这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使其成为当前学校落实生命教育中最难的一点。为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和实施多种学生活动,包括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竞赛等形式,尽可能减少整齐划一要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优势在活动中得到张扬和发展;学校还要建立多元评价的平台,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与支持;同时,学校还要大力发展学生社团,用社团将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聚到一起,让他们在一个个不同发展方向的共同体中相互切磋,相互促进,获得各自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每个个体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人的生命既属于自己,更属于社会。学校教育要安排和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珍贵价值的认识,养成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学校可以开发“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习呵护生命的方法、途径;每一位教师还要在学科教学中,结合相关素材、发生在学校内外和社会生活中的与生命有关的典型事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呵护生命的意识和对生命的敬畏。是发展学生社会性能力。人是在与他人的共处和交往中认识自我并获得发展的。因此,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是其生命成长的重要维度。

在学校中,学生可通过参与或主持社团活动、班级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锻炼和培养这些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的作品,或向全班师生陈述自己的观点,或与老师同学的争论来使这些能力得到发展。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彻底摒弃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摒弃以知识点学习为核心的课堂结构模式,采用主题式学习,把多个内容用一个主题穿起来,用一个统领性的问题引导若干个学习活动,形成“问题(或任务)———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概括提升”的任务学习行为链条,通过课堂的主渠道促进学生的社会性能力获得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至少以上七个维度是校园内全体教师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生命获得应有的发展的渠道,也是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实现的过程。

作者:娄延果单位: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生命科学小知识篇(11)

从知识结构看,3~6年级科学课内容丰富,包含了自然科学的很多方面,重点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的内容,知识的覆盖面很宽,中学课程中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在小学科学课上都有涉及,比如生命世界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中“生命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生命与环境”“健康生活”部分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这和中学相关科目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在知识上有很大重叠。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知识上有重叠,但两者绝不是简单的相互重复,而是针对3~6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又各自形成自己的体系。小学科学更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启蒙性,如课程标准要求“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而相对于小学,中学相关科目的“专业性”更强,对很多概念等要求明确、具体、清晰。

二、强调科学探究但是对科学能力要求不同

众所周知,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学习的一大“亮点”和突破口。无论是3~6年级科学还是中学相关科目都对科学探究有明确的要求。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中学很多相关科目也有相似的表达。如中学物理在《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中学相关科目,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点。

但小学科学的探究更多是启蒙性的,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在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中学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更加严谨,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对科学实验的规范性等要求更高。在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认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宜盲目扩大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总体一致又略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