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9 18:22:27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68-03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1.调查目的。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在校大学生在对未来做规划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校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平衡的就业心态,就业压力越大,对未来的计划把握就不够准确。为此,我们进行这次调查,以期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期望,探讨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就业心态的原因,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大学生就业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2.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也进行了个别同学访谈,以对问卷调查内容加以补充和细化。对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和海洋大学分校区寸金学院学生进行了调查,搜集尽可能翔实的资料数据,尽可能为数据的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提高此次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我们发放了220份调查问卷,两院校各发放11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98.6%,在220份问卷中,男生填答问卷130份,女生填答90份问卷,分别占59%、4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就业心理。(1)关于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在同学们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的调查中,受访的300人中仅14%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十分关注,48%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比较关注,33%的同学偶尔关注,但有5%的同学表示几乎从不关注就业信息。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关注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并了解各种就业信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有关,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仍处于失业状态,他们通过关注就业信息,来让自己能够更好、更快的就业。(2)学生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必然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深感焦虑,从上面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41%)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深感焦虑,很有压力;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做好就业准备,就能较好就业的同学有32%;真正感到就业形势对自己来说比较乐观的同学只占到了总数的13%。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缩小,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3)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25%的同学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大学生太多、供大于求和大学扩招。另外,有1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相符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16%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再就是,有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用人单位要求太高,某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还有6%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国家的政策不够支持。可见,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扩招所引起的毕业生太多,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进一步导致的人才供需不平衡。(4)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平衡心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还没有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极易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表现出过于自卑或自大,心理脆弱、心态失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两校共有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就业时,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2.有关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分析。调查数据显示,88%的学生肯定了家庭对个人择业的影响,73%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而15%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的影响重大,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没有影响的占8.7%,3.3%的学生认为有其他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家庭对个人择业是有影响的,甚至起着重要作用。

3.大学生期望从事的就业领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毕业后期望在政府部门从事工作的有23%,在国营企业的有32%,在外资企业的18%、在私营企业的7%、在乡镇企业的2%、自主创业和非政府组织分别是14%、4%。从调查结果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政府部门、国企及外资企业,就业期望高,占总比例的73%。其次,由于就业压力影响,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总比例14%,选择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就业的学生期望过低,占总比例的13%。

4.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期望。在对“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占前三位的是符合个人兴趣和能力、发展前景好、经济收入高,而工作稳定、能力得到提升、自由度高、社会评价好次之。当代大学生更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不太看重就业岗位的社会地位和评价,这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密不可分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我们不敢奢求既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又能有较高的社会评价的职业,而这些职业通常要求也会很高,他们往往退而求其次,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当掏粪工现象的原因。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看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提出如下建议。

1.国家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整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方针,政策尽量向安排就业倾斜。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2)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宏观把握。整体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打基础。(3)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信息网络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4)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势表明自主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当代大学生多数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渴望,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种时尚,只是苦于缺乏引导和扶持。所以,政府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积极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高校应当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重理论学习,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社会所要求的技能与知识。对此,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广大高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建立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2)优化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各大高等院校在进行扩招的同时,应该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同步的优化升级,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更好地为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物质保障。(3)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与辅导。健康的择业心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应贯穿教育始终。我国高校心理教育与咨询是一个薄弱环节,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首先是要加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通过科学的自我综合评价,平衡大学生择业心理,提高抗压能力。其次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和择业心理健康服务,为毕业生多渠道多途径提供心理帮扶,特别是弱势就业群体,帮助他们科学地调整心态。

3.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念。(1)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培养自身勇于创新、勤奋踏实、团结合作、乐于竞争等素质,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2)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3)大学生应该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在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时,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做好各方面的就业准备,例如参加各种培训以获得一些职业证书;关注就业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就业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习机会,获得就业经验等。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2)

一、职业中介机构及作用

(一)职业中介机构定义

职业中介是指由个人或组织所举办,一方面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另一方面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以及其他有关服务的组织。目前,职业中介机构大多数属于盈利性质的组织,但也存在部分由政府举办并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职业中介机构在连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及服务人才流动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中介机构选择就业岗位。职业中介机构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职业中介机构直接和高校合作,将就业信息提供给学校由学校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人选;中介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根据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员工的招聘;毕业生本人主动对接中介机构,获取就业信息。目前,中介机构主要采用牵线搭桥,以组织企业到高校集中招聘的形式为主。

(二)职业中介机构作用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业中介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企业招工难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提升就业者的就业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有些职业中介在提供就业信息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功能,就业者缺什么补什么,这也为用人单位节省了用人成本,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欢迎,甚至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已经成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的主营业务。2.国家公益机构的有力补充。根据有关职能,各级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均举办了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职业中介机构,并且提供一系列有关就业创业的服务,在促进就业者成功就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服务对象、巨大的市场需求,公益类型的职业中介机构数量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中介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和整顿,职业中介正凭借自己的数量及个性化服务优势,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条重要的通道,对国家公益机构形成了有力补充。3.积极有效地实现成功就业。近年来,就业市场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高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上历年来没有就业的往届生,同时包括农村和城镇的需就业群体,就业者规模庞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出现用工难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政府研究解决。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是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解决好就业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中介机构在实现成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正日益彰显。

二、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

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关乎职业中介机构有效发挥成功就业的积极作用。许多毕业生只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对于专业前景以及就业的基本能力不甚了解,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准确的信息渠道。对于职业中介机构,大部分同学都只有模糊概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在与职业中介接触过程中,容易产生两种情况:拒绝与职业中介机构合作共享其信息资源,或者过于相信职业中介机构导致其受到不法中介侵害〔1〕。据了解,毕业生在就业时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于职业中介机构持有怀疑的心理

虽然职业中介行业在不断的规范和完善过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不法中介的确存在。一些中介机构采用欺骗手段以获取利益最大化,而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的成本却比较高,因此,许多毕业生对职业中介望而却步。国家在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同时,应加大对不法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有效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专业化程度低

职业中介多属于盈利性机构,它们在就业信息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收益高的企业合作,从而误导劳动者的就业选择。许多职业中介只提供简单的就业信息,而在就业能力、专业化、个性化培训等方面涉足不多。另外,目前我国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不多,专业化程度低。

三、职业中介机构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职业中介行业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高准入门槛,定期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采用等级管理并定期向社会中介机构信息,提升职业中介的诚信度,既使劳动者在选择中介机构时有依据,也有利于促进职业中介行业的成熟发展。

(二)拓展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走个性化、专业化道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问题,说明了我国人才市场信息的不通畅。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不了解,缺乏基本的就业技巧,对自身的就业定位拿不准,目标模糊,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用人企业对于毕业生的综合情况了解不全面,常出现招进来的人留不住,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和高校合作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引入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培养成功就业的必备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在校期间先进行入职教育,采用顶岗实习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之获得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这种模式在许多高校中已经开展,但是大多数都是高校和用人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职业中介机构也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寻找新的发展路径〔2〕。最后,高校对职业中介机构引入的就业信息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执法保障

职业中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严格的执法监督作为保障。劳动者对职业中介的消极印象和执法不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了完善的制度还必须要强有力的执行。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依法对职业中介机构进行劳动监察,坚决打击无证经营的中介机构,对行业从业人员入职资格进行定期核查,保护求职者的信息,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第二,工商检查对于部分职业中介没有依法登记注册,无证经营,虚报注册资本或者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广告或者夸大宣传的,应该依照法律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严格物价监督。职业中介机构具有特殊性,其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具有无形性,商品价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物价部门应当严格依照价格法的规定,明确定价依据,规范服务价格。第四,加强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明确受理主体,通畅社会监督的渠道,让社会监督成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

(四)提升机构自身综合竞争力

职业中介机构作为人才流动体系的一部分,自身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服务质量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职业中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职业中介机构在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选人用人环节必须要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一方面,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用人条件,在选聘过程中注重应聘者综合素质,德才兼备。作为服务行业人员,有为劳动者服务的意愿和良好的品德尤为重要。第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更新,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专业培训的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职业中介机构要完善内部机制,不断改造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3)

一、当前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

1.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有630多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激增、经济增长放缓,使得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历史遗留性问题。1999年~2005年,高校扩招速度平均每年增长20%,最高时曾超过40%,而同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大体在10%左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超出了社会对人才吸纳能力的增长速度;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相关指导政策

为了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大中专院校必须开设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也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实施3年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从2009年到2011年,组织100万离校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

1.“奔奔族”和“啃老族”现象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在2006年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但基础教育仍在强调“升学”和“应试”。虽然国家一再倡导素质教育理念,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少,基础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以升学为导向,初中生被告知“考上重点高中就好了”,高中生被告知“进了大学就好了”,这样给学生造成的印象是“上大学就是出路”“考上大学等于找到了好工作”。如此,考上大学的“骄子”对“出路”和“收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可是真正等到毕业时他们才发现,就业竞争的压力是如此巨大,花费巨资上了十几年学后要想通过工资“收回成本”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大学毕业生要么加入“奔奔族”,要么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

2.给自己制造障碍,专业对口情结严重

据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目前有近八成的学生找工作的重要标准是专业对口,专业对口情结在专科生和研究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持该观点的毕业生表示,找专业对口的工作适应期短、发展潜力大,工作后很快就能得心应手,且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会丢。尽管现实中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十分不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接受“专业只不过是找工作的敲门砖,第一份工作肯定不会是最满意的”这种观念,但仍有近半已经从事非专业对口工作的受访者表示: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对于这种现象,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是大学生自己给自己的求职之路设置障碍,因此建议他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对此,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虽然学生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出在高等教育机构自身,高校争相开设热门专业,因为热门专业生源好,这就极易造成相关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高校专业教育和专业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这就必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对所学专业忠诚度的下降。

3.求职成本太高

求职成本主要集中在简历制作、形象包装、各种职业培训证书和交通、通信费用等方面。华中人才市场通过对2009年上半年参加招聘会的数千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毕业生求职成本在大幅上升,每生平均花费达2000元。

4.求职时机把握不准

据调查,春节前是各大企业的用人高峰期,但各大院校特别是专科院校的毕业生还要在学校上一学期课,因此他们无法抓住这个机会。春节后则是各大企业的用人低谷期,却是各大院校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长学生实习期,并对实习时间进行调整,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周期。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近几年,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增强信心,促使他们实现设定的目标。实际上,有近一半的学生并没有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即使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其内容也多泛泛而谈。原因很简单,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设计5年、10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这对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少的学生而言,困难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笔者认为,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制订上大学期间的成才计划是关键,因为只有使大学生先成才,才能好就业。因此,建议大学生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往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围绕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实践锻炼等制订学习成才计划,并做到一学年一总结一修订,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切实转变观念,切忌好高骛远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观念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但观念的转变却需要很长的时间。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培养目标多样化,使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减少结构性失业;家长也要改变传统观念,以减轻学生因家庭期望值过高所形成的压力;大学生更应转变就业观念,从“天之骄子”的光环中走出来,将自己定位于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建设者,自愿从一般性的工作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有人说,只听说过大学生失业,没有听说过农民工失业。此话虽不严谨,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观念差异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3.树立“在实践中成长”的理念

2009年教师节前夕,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时指出:“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此,高校应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课,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成长”的理念。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就业指导仅靠说教达不到理想效果,组织毕业生到基层那些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去看一看、听一听,或是组织校友中的成功人士来校讲述自己在基层就业的经历和成就,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要做到:认真敬业,勇承重担,提高交际技能,善于发现变化并且适应变化,摒弃各种错误观念,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开发新技能。这些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与实践的碰撞和不断成长的过程。

4.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的大学生对工作的总体满意率为38%,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了大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因此,大学生实习期间要强化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社会接触,经历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他们会发现社会比想象的要复杂,有些事情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但也能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也再次论证了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认知社会。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4)

我们在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宣传与指导的同时,也希望政府更加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毕竟,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最终会转变为社会成本。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社会应为两性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人才市场环境

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确立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一方面,传媒和宣传机构应当着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自信、健康、素质高的女大学生形象,使社会能公平地评价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树立广泛的公平竞争意识,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系统,发挥良好的媒体性别导向作用。同时,各级党政干部、教育工作者、妇女工作者也应将抵制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的工作贯彻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有利于公平就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国家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平等的就业机会。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处理该问题的有效做法,如实行举证倒置制度,即当女性求职者证明雇主的人事政策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后,举证责任就落到雇主身上,雇主必须向法院证明该项人事政策是经营必须或实际职业资格的要求而非性别歧视;如果雇主无法证明,它将面临高额的赔偿,这样可以有效抑制性别歧视问题;另外,制定明确的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惩罚和赔偿制度,明确惩罚和赔偿机构、赔偿措施也是相当必要的。有些国家还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从而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

再次,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加速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由于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孕育、抚育幼儿等事务将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无疑将影响到其工作效率,这也是使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员时偏向男性的原因之一。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生育保障机制,由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生育费用,减轻企业所承担的生育成本,同时采取各项措施,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其工作质量和竞争力。

学校应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功能,加强女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就业技巧的培训,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它们应为女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建立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电脑联网,达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动态,还可以专门组织针对女大学生的供需见面会,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还应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的培养,帮助她们正确对待当前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鼓励和帮助她们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5)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74-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大大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的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在1996~2006年这10年间,我国大学生数量增加了近十倍,但就业率反而降低了23.7个百分点,结果导致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到2006年已经突破百万大关。200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比上年净增82万人,达到了495万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09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先后出台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历年来一直在各专业中较高,但是,随着整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前较为吃香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招生量在许多大学日渐扩大,毕业生越来越多;二是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现实脱节;三是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能力欠缺,尚不能做到“一专多能”。在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还是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做好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议和对策

1.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完善就业市场建设。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一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也从中受益匪浅。但是,就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还应有更加具体的就业扶持政策。一是要努力完善就业市场建设和信息服务,积极为英语类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为依据,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鼓励毕业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帮助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现状,及时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信息,以正确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手段,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的服务行为,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和再就业信息服务;二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积极引进优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才:各级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三是要积极鼓励支持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实告诉我们,基层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它既涵盖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也包括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可以说,除了党政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同样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发挥才干的舞台,有了“梧桐树”,不怕招不来“金凤凰”,只要我们的各级政府把这个舞台搭得好,就不愁没有人才。

2.高校要改变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社会现实中,为什么有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识水平较差,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式上要与时俱进,紧跟人才需要步伐。据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作的调查,按照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的学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英语学习早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都为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要大力提高教学水平,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必须下真功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品德优,而且学识好,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强。

三、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要练内功、强素质、变观念

1.要珍惜在校的宝贵学习机会,练内功,强素质,大力加强就业前的品性修行及知识贮备。

事实证明,对于纯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往就业的优势已经在逐渐丧失,所以他们应该在扩大自己视野的基础上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增强专业竞争力。近年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外交外贸、英语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但“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任何认为掌握了一门外语便可等机会上门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全民外语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要求毕业生必须清醒地为高质量就业做好准备。毕业生除具备出色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个人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现在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外企就业,而外企公司除了对应聘人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之外,还十分注重员工的操守,如诚实和责任感、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干精神、工作效率以及创新能力等,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就应通过多种方式,相应地提高自己组织协调及口头表达、情绪稳定及人际沟通、个人气质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2.要利用各种时机,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好就业机会。

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相对来说较难,但就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除了各地的现场招聘会,打开网络一看,各种招聘信息铺天盖地。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机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3.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到先就业后择业。

人不可能一辈子在一个工作岗位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英语专业优势能否继续发辉,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许多优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创业事迹告诉我们,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其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好方式。

总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难题”,只要各级政府、高校和毕业生自己都能够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努力地做,一定会迎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春天。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6)

一、德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背景:

德语专业的迅速发展是与我国同西欧德语国家特别是德国之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趋势相联系的。几十年来,德语专业的规模由小到大,专业内培养方向越来越明确细化,为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输送了数以百计的人才。自从20世纪初在中国的大学中设立德语专业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有超过60所大学设立德语本科专业,每年培养数千名德语专业人才。尽管各学校德语专业名称有所不同,如“日耳曼语言文学”、“德语”、“涉外德语”等等。但是其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以及生源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相似性。上海共有11所本科院校开设德语专业,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及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其中有一本学校也有二本学校。

二、就业情况调查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笔者对上海部分大学的德语专业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所涉及题目从德语专业学生选择专业的初衷、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对德语专业就业前景的设想,德语专业学生如何选择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向以及大多数德语专业学生的择业倾向等方面展开。

2.访谈法

1)电话访谈:通过外语学院老师及就业中心的帮助,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电话号码,对其就业状况进行了解。本次电话访谈对已经毕业的130名德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采访。

2)面对面访谈:对处于实习期的上海电机学院在校生为主体,外校学生为辅进行面对面访谈,从而了解他们在面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实习工作的体验与感受。

(二)调查结果

1.毕业后的方向选择

根据调查显示,毕业后大学生的选择方向大致有三种,分别是留在国内考研,出国留学和直接就业。本课题针对第三种选择进行调查。

60%的德语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喜欢从事相应的翻译工作,中德贸易往来频繁,为未来的德语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德国也是一个有着丰富而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两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中需要大量的优秀翻译人才、研究人员。无论是同声传译还是笔译,这都是就业的一个亮点。23%的大学生喜欢导游工作,当然其中女生占多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发展。近年来到中国旅游的德国人越来越多,在旅游参观的同时感受着中国的风土人情与经济变化;而国内亦有一部分人也有兴趣到德国等西欧国家观光游览,因此懂德语、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导游人才需求量大.45%的德语专业大学生喜欢教育行业,在国内开设德语专业的大学教书或者在例如上海这种大城市的国际学校教中小学生。78%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德企或中德合资的企业工作,近年来中德经济交流频繁,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可以从事德语相关工作。还有一些同学从事法律、建筑等方面的工作。

2.就业心理

1)工作性质:64%的大学生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只有27%大学生接受挑战性较强的工作。这可能与大学生活节奏有关,很多大学生大学期间懒散,享受安逸的状态。导致工作后更喜欢安稳的工作,笔者建议大学生应多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锻炼我们的工作能力。

2)工作地点: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沿海城市,认为沿海城市工作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薪酬高,但其实中部和西部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城市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且物价较沿海城市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就业相关信息:

根据笔者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

1)德语相关企业不仅要求德语等级的各类证书和口译证书,(例如德语专业八级证书)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是看重的,EXCEL、WORD等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2)语言交际能力。德语口语的运用和各种场合的随机应变能力,性格乐观开朗,善于交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

3)提倡网上投简历。目前大学生找工作找实习的主要途径90%是通过网上投递简历的方式。应聘一般是先通过人才网报名,网上投递简历(不提倡上门投递简历的行为),然后进行面试,面试一般包括两轮试讲,在试讲过程中,除了授课方式和备课、课件等的质量外,仪表及课堂礼仪也成为重要参考。

三、针对德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所提的建议

1.对在校德语专业大学生的建议

1)学好专业课的内容

专业课不仅是我们当初自己选的感兴趣的方向,同时也是我们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所以我们要学好专业课。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总结,扩大单词量,达到可以熟练运用听说读写的程度;可以与外教多交流,也可以形成学习小组,在生活中运用德语,读音要标准,发音要清晰打好基础才能为日后更加流利的交流提供保障

2)学好英语

德语专业的同学可以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考英语四级,充分说明了英语对德语专业同样重要。经调查,多数德语专业的学生工作时还会用到英语,许多德企的工作语言不是德语而是英语,而且频率较多,为了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不仅要可以讲德语,还要可以熟练的运用英语

3)增强自学能力

大学需要我们的自学能力,根据笔者所在的班级大一英语四级第一次的通过率为77%,然而第二次却再次通过的人很少,这充分说明到了大学很多同学放松了学习,第一通过的同学还有高考后的基础,第二次也没通过的同学只能说是没有充分的利用时间去学习,所以我们要加强自学能力,依然保持高中时学习的热情。

4)积极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积极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我们与人的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自己融入集体让自己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更多的公司倾向于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员工,他们认为这样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5)做好大学的规划

一些大学生上了大学突然感觉有些迷茫,不知道将来要做些什么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好大学规划,不仅要有大目标同时也要把目标具体化,划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这样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就会增加自信心与成就感。

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刚进入职场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让自己保持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的心态,同时也要具有自控力、调节压力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更多的大学生倾向于在大城市找工作,大城市工作岗位多,但就业人数也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大城市。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位提前做好调查,薪资水平及能力要求有清晰的了解,刚刚进入职场对薪资的要求不要过高。

7)扩大阅读量

德语在未来的职场中多数都只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而真正的工作还需要我们的其他方面的技能,例如,德国的工业较发达,尤其汽车方面在世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喜欢汽车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汽车方面的知识,增加就业的砝码。

2.对已就业的德语专业大学生的建议:

1)保持学习的状态

工作后并不是就与学习没关系,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学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氛围,在工作中要多向同事请教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自己多努力让自己更快的成熟、更快的适应工作,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会为工作提供不少的动力。

2)及时调整心态

职场中要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大学也许早饭可以拿到课堂吃,可以迟到,可以旷课,但工作时要及时改掉这些换毛病,让自己尽快进入到工作的状态。当同事抱怨老板责骂的时候,先不要反驳,冷静下来好好反省下,看看自己哪里做错了,及时改正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3)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些刚刚毕业的同学会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感到棘手,工作后我们便真正的踏入了这个现在的社会。在职场中与同事、老板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差别,职场里更看重效率与能力,进入到新的环境就要调整我们处事的方法,处理好这些关

此次调查不仅锻炼了参与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分担各自擅长的部分,才得以保证调查有条不紊的进行。希望我们的建议可以被采纳,并对正在学习或已经工作的德语专业本科大学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珊珊,金巧英.拨开层层迷雾,寻找光明未来——关于德语专业学生择业就业倾向的调研分析[N].中国科技信息,2010-8(16)

[2]张兴国,许百华.网络招聘的利与弊[J].中国人才,2004-11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7)

[作者简介]李怡,文山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180-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高校录取学生数的大部分。随着高校连续数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使得本就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而农村籍大学生,这个高校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群体,在就业中面临着特殊的困境与艰难,其不能就业给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值得关注。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籍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大学生、高校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家庭、个人处于困境,甚至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

首先,导致农民家庭贫困,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读到本科毕业,花费较高。不能就业导致农民家庭长期贫困,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大大增加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

其次,不能就业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已被社会边缘化,沦为新的弱势群体。严峻的就业状况使毕业后回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经济上难以自主,没有工作,没有稳定收入,成为新的弱势群体。

最后,大学生就业难还导致了农村地区辍学率升高,引发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贫困地区的农民供养孩子上大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能给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这种“高投入、无回报”的现状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子女的厌学情绪日增,一些乡镇的学校出现了大面积辍学的情况,教育质量也呈下滑趋势。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和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了52万。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社会的角度看,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其次,近几年来,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不断裁员;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纷纷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使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最后,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托关系、走后门、找路子等不良之风逐渐抬头,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父母亲友齐上阵,挖空心思找门路,靠讨好老师、请领导吃饭、送钱送礼等手段“就业”,严重影响了择业公平,不良社会风气不断滋长,对本来就业难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学校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变化的错位也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造成学科结构不均衡。其次,大学教育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不过硬,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致使许多大学生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最后,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而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是缺少基本保障和资助体系。

(三)家庭与个人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大都经济贫困,而家庭的经济现状往往会限制农村籍大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经济投入。尽管这部分学生中的大多数在校期间学习非常努力勤奋,但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落后于人,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许多农村籍大学生的家长期望通过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使子女“出人头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大学生本人也持有“鱼跃龙门”的思想,不愿再回到农村、到基层工作,因此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三、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建议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庭方方面面,要解决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议政府、社会、高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为农村籍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使其充分就业。

(一)政府部门要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关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加强就业制度和就业法规建设,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广大用人单位要建立客观、公正和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杜绝不正之风的干扰,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其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状。近几年,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如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从工商、税务、银行贷款、户口迁移、劳动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等。这些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真正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最后,要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择用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

(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关心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籍大学生,做好其就业指导工作。第一,学校应该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改

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扎实且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进校就应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特长,确立良好的择业心态。第三,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应注意强化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与一些单位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上学期间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突出创业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为学生提供充足、全面的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援助。如学校要时刻保持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广泛的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采取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和把学生“送出去”的方式,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牵线搭桥;在学校开展各种求职演练活动,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第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在毕业阶段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培养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G470 【文献标识码】B

一、研究背景

十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篇章中强调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报告也提出了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一直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基于黑龙江省近4年(2009-2012)的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同期的毕业生调查问卷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当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黑龙江省大学生近四年的统计数据概况

2009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为189515人,其中研究生15076人、本科生95495人、高职高专生78944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71%。其中研究生为85.87%、本科生为82.76%、高职高专生为77.35%。就业去向分布:到机关就业的约占0.26%;到事业单位的约占3.07%;到国有骨干企业的约占7.36%;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约占15.13%;自主创业的约占0.21%;灵活就业的约占7.01%;参军入伍的约占2.06%;参加服务项目的约占1.56%;到公益性岗位的约占0.08%;升学出国的约占9.56%;科研项目的约占0.23%。

以上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黑龙江省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以达22.09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6.5%。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6%,比同期增长了8.5%。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经过2010年64.18%的就业率低靡后,于2011年再次回复到82.75%,之后继续了小幅的增长。而签约率较高的依然为研究生88.59%,其次是本科生84.27%,而高职高专学生为79.81%。较同期都略有增加。且从2010、2011、2012的就业去向的统计数据来看,升学出国的比例最高,依然是众多毕业生青睐的选择。其次,毕业生多选择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而从近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少,每年都低于0.05%。

三、主要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待遇低,流动性大

虽然从连续的4年就业统计数据来看,就业率的总体趋势是增加的,但是从毕业学生反馈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就业待遇偏低,稳定性不高。这是由于黑龙江省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薪酬偏低,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由于在企业供职的大学生在各项社会保障待遇上缺乏保障,导致了人员流动快,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影响大学生们的就业态度。此外,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33%的学生选择沿海地区,18%的学生选择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仅有5%的学生选择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就业。因此,本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背井离乡去省外就业,而省外的毕业生却极少来我省就业,这种人才外流的局面,已存在多年来。这不仅造成了地方的人才匮乏,也制约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二)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分布不均

从总体来看,工科类和服务业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优于文科类和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的供需不平衡。从目前看,在学科专业上,社会对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体育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少。在学历层次上,博士、硕士供不应求,本科供需大体持平,而专科(高职)毕业生却是明显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目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此外,由于招生的计划及专业的设置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致使各专业的需求量相差悬殊。例如高校毕业生中的社会工作、音乐表演、朝鲜语、公告安全管理、运动训练等专业就业率最低,连续4年的就业率均不超过7%,就业形势严峻。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部匹配的深层原因。这也同时会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进而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

被调研的162家企业中的17家表示毕业生质量下降、水平降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从用人单位反馈的调查问卷显示:对所招毕业生比较满意的单位占了49.5%,但“一般满意”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为38.8%,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4.1%,该数字表明仍然有四成多的用人单位对所招的应届毕业生评价一般。这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需求矛盾: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专业水平、人际沟通。而大学生自我评价认为所缺乏的是英语、计算机和专业水平。另外,职业道德也是用人单位较多提及的一方面。近年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逐渐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契约意识薄弱,频繁“跳槽”,另外,毕业生缺乏在基层实干的精神、违约现象、诚信现象也是导致用人单位对近年所招应届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建议

针对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当地的政府及高校主管部门积极努力地开展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多项举措。

(一)出台实施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政策

当地于2009年4月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配合这一文件,又相继出台了《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方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等七个配套政策。201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经研究联合下发文件,从加强劳动关系基础工作、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支付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依法保障职工权益等10个方面,就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规定。并适时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有效落实;同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等新模式。

(二)努力加强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度

随着黑龙江省加快“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根据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多数院校如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商职业学院积极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使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就业保持很高的关联度,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要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我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大学生就业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整合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9)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近700万人。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从表面看,似乎我国高校的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从动态发展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高校扩招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万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万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从长期劳动力需求和总的劳动力结构来看,我国高素质劳动力仍严重缺乏,高校扩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自2003 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考取研究生或双学位,以及专科生考取本科生、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一直徘徊在70%左右,由于毕业生供给的刚性增长,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也逐年同步增加。我国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问题

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理论上讲,创造出的就业岗位数也应该相应快速增长,尤其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会相应放大。但大学生“就业难”客观现实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不相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不能简单归因于经济危机,也不是周期性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就业结构性问题。

所谓就业结构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指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不匹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与岗位技能之间。问题突出表现: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产业和行业又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表现为劳动力结构变动与经济结构变动不相适应,尤其是中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较多高端人才。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发展明显滞后于职业岗位变化;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等,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至少在本世纪前20年,这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部门围绕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如教育部“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组部、人保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总参和教育部超常规推动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同推动实施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政策,共吸纳大学毕业生60多万名。但此类超常规政策推动大学生就业,不是遏制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

三、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成因

要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必须剖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成因,如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

(一)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尽合理,制约大学生就业

依据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会对就业产生拉动作用。我国GDP 增长高速,但大学生的就业却很难,矛盾源于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尽合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合理的经济结构下,GDP贡献结构与劳动力从业结构具有高度关联和对称性:第一产业从业比例不超过5%,其第一产业GDP占比也不超过5%;第二产业从业比例一般不超过30%,其GDP占比也一般也不超过30%;第三产业从业比例在65%以上,其GDP占比同样在 65%以上。而我国30 年来的工业化驱动GDP高速增长,工业化快速推进并未同步带动城市化发展,现代化工业也未能解放农业,工业创造了最大份额的GDP,吸纳的就业最少;农业吸纳了最多的劳动力,创造的GDP最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其GDP贡献很小。在吸纳就业方面,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能力不足,从而形成了GDP结构与从业结构的背离和非对称性。

在目前情况下,即便没有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负面影响,且国内经济也稳健快速发展,由于GDP结构与从业结构的非对称性,也将严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因素。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高端服务业等领域知识和技术含量更高,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更高,此时大学生才具有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更强的竞争性。我国应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才能消除传统机械化经济增长引致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

从工业层面分析,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战争市场,产业链可归结为“6+1”,即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外,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6+1”的环节中,真正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是“6”而不是“1”。“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我国制造业目前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大学生在制造业中难以成规模、成建制、可持续地就业。

(二)二元劳动型市场结构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

美国经济学家多灵格(P.B.Doeringer)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部分。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劳动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劳动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下,不同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不同的薪酬和工作模式,使得劳动者在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较少流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呈现二元分割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割、区域分割及所有制分割等。根据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一般将沿海地区、大中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看作主要劳动力市场,把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农村等看作次要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普及化,但很多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走出精英心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产生严重错位。供需错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意向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以及福利待遇优厚的政府部门、外企等单位,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以及福利待遇较差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则备受冷落。过分趋同的就业趋向,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三)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存在弊端,阻碍大学生就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高等教育改革未能快速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我国高校历来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普遍缺乏主动跟踪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办学结构的意识;缺乏根据毕业生就业需要调整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的意识;缺乏以办学特色和人才质量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意识。从而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校类型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学生就业能力较差。

四、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推动我国生产型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相互促进、不断创造就业岗位的良性格局。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一些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劳动力需求方面也将相应发生的变化:社会将大量需要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就贸易与就业的关系看,“加工贸易”是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贸易”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需要切实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

缩小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距。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所有制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规范,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向民营企业或中小微企业倾斜,使其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宠;在区域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边远城市的投资力度,促进这些城市的发展。

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首先应提供充分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网络,排除户籍编制、家庭参与等非竞争性的因素;其次必须制订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打破现阶段人为建立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障碍,为人才流动创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环境;最后加大对某些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权利寻租行为的打击力度。

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政府可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实施就业激励政策,采用特定的入学贷款等激励政策,实施就业的地区、行业以及职业引导。

消除隔离体制。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重要制度障碍,应尽快从目前的户籍管理向身份证管理过渡,为居民异地就业创造条件,简化就业手续、降低就业门槛,以减少就业成本。

(三)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1、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明确高校办学的战略定位

除少数重点大学应该面向全国培养各种精英人才外,大量地方高校和行业特色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行业特殊人才需求,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使培养出的人才顺利就业。

2、建立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机制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既要立足现实需要,解决高校专业结构的当前适应性问题,还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未来需要。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应主动适应服务贸易的需求,主动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增设服务贸易相应专业或课程。建议利用服务贸易部际协调机制,商务部提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本期修订中增加“服务贸易”二级专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方当前发展重点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优先增加服务贸易本科专业的布点,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3、加强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10)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囊括了大学生本人的理想追求,而且承载了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工作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等确实能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一)注重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经过四年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发生一些转变,个人发展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注重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愿望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第一线去发展成才,到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就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既有自信,又能正确估计自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既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使其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指导他们正视现实、适应社会,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努力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三)指导大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和社会要求为目标责任制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和台阶,不断学习、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在入校之后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阶段的学习中。这不仅对高校毕业生初次求职,而且对于其一生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职业生涯设计不能是短期行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注意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规划要有弹性,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并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

(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

求职择业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自身实力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必要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程序与技巧方面的指导,主要包括:自荐技巧的指导、面试技巧的指导和求职礼仪的指导。

1 自荐技巧的指导。在招聘过程中。自荐是首要的环节。针对很多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存在盲目应聘,缺乏自我推销艺术,不能从容面对用人单位面试,不了解就业程序等情况,应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咨询、模拟人才市场等方式。让毕业生掌握求职技巧,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 面试技巧的指导。一般情况下,面试是招聘录用中必过的环节,用人单位能通过面试直接考虑求职者的情况。在面试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成功面试的策略。毕业生需要接受面试技巧的指导。才能在面试时有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辩答和应对。指导大学生面试技巧。不仅对帮助大学生就业有利。而且能使大学生学到更多的人际交往的知识。

3 求职礼仪的指导。培根曾经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礼仪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求职时的礼仪不仅仅是礼节、技巧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素养。求职礼仪的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体现出自身应有的文明、礼貌和修养。

二、转变理念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自我、开发自我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观念转变。

就业指导应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这一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以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就业。换言之,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开发、建设与发展,使其潜在的职业潜能得以发挥,职业技能得以改进,合理的人力资源得以配置的指导方式。

(二)从关注群体就业向关注个性化就业转变。

就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应对有心理问题、所学专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弱势群体的学生(如女大学生、残疾学生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况,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热情,寻找适合他们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真正体现人文的关怀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创新模式

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长期的、连续的发展过 程,因而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间安排在临近毕业阶段,对象局限于毕业生是不够的,就业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应仅仅是在毕业阶段,而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将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教育紧密衔接,形成系统的、全程性的教育指导。对于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地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对于大二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开展职场模拟训练活动,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职场模拟中得到提高。对于大三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的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引导其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加强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大四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就业流程、就业信息及就业形势,提高其就业竞争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授求职面试的技巧,通过配套的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正确面对挫折,为最后的成功就业奠定基石。

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篇(11)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囊括了大学生本人的理想追求,而且承载了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工作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讲解就业政策、分折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等确实能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一)注重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经过四年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发生一些转变,个人发展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注重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愿望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第一线去发展成才,到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就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既有自信。又能正确估计自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既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使其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指导他们正视现实、适应社会,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努力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三)指导大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和社会要求为目标责任制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和台阶,不断学习、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在入校之后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阶段的学习中。这不仅对高校毕业生初次求职,而且对于其生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职业生涯设计不能是短期行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注意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规划要有弹性.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并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

(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

求职择业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自身实力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必要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程序与技巧方面的指导,主要包括:自荐技巧的指导、面试技巧的指导和求职礼仪的指导。

1.自荐技巧的指导。在招聘过程中,自荐是首要的环节。针对很多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存在盲目应聘.缺乏自我推销艺术,不能从容面对用人单位面试.不了解就业程序等情况,应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咨询、模拟人才市场等方式,让毕业生掌握求职技巧,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面试技巧的指导。一般情况下,面试是招聘录用中

必过的环节,用人单位能通过面试直接考虑求职者的情况。在面试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成功面试的策略。毕业生需要接受面试技巧的指导,才能在面试时有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辩答和应对。指导大学生面试技巧.不仅对帮助大学生就业有利,而且能使大学生学到更多的人际交往的知识。

3.求职礼仪的指导。培根曾经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礼仪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求职时的礼仪不仅仅是礼节、技巧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素养。求职礼仪的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体现出自身应有的文明、礼貌和修养。

二、转变理念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自我、开发自我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观念转变。

就业指导应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这一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以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就业。换言之,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开发、建设与发展,使其潜在的职业潜能得以发挥,职业技能得以改进.合理的人力资源得以配置的指导方式。

(二)从关注群体就业向关注个性化就业转变。

就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应对有心理问题、所学专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弱势群体的学生(如女大学生、残疾学生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况,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热情,寻找适合他们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真正体现人文的关怀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创新模式

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长期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因而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间安排在临近毕业阶段,对象局限于毕业生是不够的,就业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应仅仅是在毕业阶段,而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将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教育紧密衔接。形成系统的、全程性的教育指导。对于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地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对于大二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开展职场模拟训练活动,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职场模拟中得到提高。对于大三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的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引导其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加强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大四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就业流程、就业信息及就业形势,提高其就业竞争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授求职面试的技巧.通过配套的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正确面对挫折,为最后的成功就业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