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医学的本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10-02 08:52:07

中医学的本质

中医学的本质篇(1)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不同的文化能孕育不同的科学,只有从文化的意义上理解科学,科学才能呈现其真正的本质和完整的方面。我们承认文化是多元而多样的,那么,科学是否就一定是一元而一模一样的呢?“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谁又能肯定彼此的优劣呢?中国人几千年前思考问题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孕育了“非科学”的“非二元论的太极思维”。这种阴阳合而为一的“太极思维”与西方是非明辨的二元思维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早在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观点。完全忽略了世界只有在多元的争鸣竞争中才能健康发展的事实,追求单一的、纯粹的某一体系都会导致“同则不继”[1]。

中西方文化产生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文明模式和人格结构基础上,这种文化差异对于思考顺序、判断模式、发问模式以及思维过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二者在自然观、生命观、方法论、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现代医学”的巨大价值,但我们也不能认同“现代医学”是人类医学唯一模式的观点。一种基于整体的、感觉的、自然的、感情的、人文的、非还原式的医学模式,对具有越来越高健康和生活追求的人类来说,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福泽[2]。

中医的科学性剖析

中西医学的科学性比较。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不能认为现在的科学就是永恒的真理。真理只有一个,但认识真理的方法却不只一个。西方科学不是学术的唯一途径,东方医学自有其立脚点。为什么中医能够在千万次打击之下仍然不倒?因为中医是科学,科学不可能被伪科学打倒。其实中医药有其潜在的科学结构和科学原理,只是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其结构和原理的真相。人类的认识运动永远是不断地发现相对真理、不断地接近绝对真理的永无穷尽的过程,决不能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今天科学还未能阐明便否认其存在或目之为荒诞。历史证明一切科学都是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过程[3]。衡量一个事物、一个学科、一种技术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用一个标准,更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的事物。事物的科学性是相对的,现代的许多理论、学说和技术在现时是科学的,到一百年之后就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了;古代的许多理论和技术虽然不具备现代科学的标准,但是在当时却具有极大的科学性[4]。西医是微观科学,从细胞到亚细胞、大分子……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恰好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去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人,中医也能治好病人。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在西方的科学标准下来评判中医的科学性。德国慕尼黑大学曼波克特教授,著名汉学与医学家,既熟悉西医,又坚持研究中医几十年,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医学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他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医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然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5]。

中医科学性的本质特点。中国人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中国只是在近二百年才落后了,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特质的落后。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中药学,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中药“正名”。我们需要回归中医,需要复根,需要养我浩然之气。人文崇尚自然,科学改变自然。科学讲求清晰,人文推崇模糊。是清晰还是模糊更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许多情况下,越清晰反而越失真。中医来自于自然并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中,其思维方式、表达方法都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例如其阴阳学说看起来模糊,其实模糊之中有清晰,中药的采收、加工炮制就很清晰,中医的许多描述也都是清晰的。中医所强调的内容其实并不难理解,也并不玄虚,就是人是自然的产物,是与自然界不断交换物质的有机整体,其生存也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中医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激发你自身的潜能,恢复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不可否认,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中药中有些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内容,但中药这个庞大家族中的大部分还是经历了一代代的治疗实践被证明有效的。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之中,药、毒不分,药就是毒,毒就是偏性。医生用药之偏性来纠正、弥补病人的偏性,以达到平衡,恢复健康。正因为中医心里常存有“毒”的观念,才特别讲究地道药材、讲究配伍、讲求炮制、讲求辨证论治、讲求治与养结合。因此能够变毒为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6]。中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其中一些糟粕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断被扬弃,而经过时间的检验,留存下来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信赖的。

中医学的本质篇(2)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禁区。

中医学的本质篇(3)

摘要:易学与中医学的会通问题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即思维方式的层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象”思维是医易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思维包括“象”思维方法和“象”思维模型,本文认为“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象”思维模型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多级同源、同质、同构的子模型。文章进而探讨了“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全息性、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以及重直觉、体悟、程式、循环的特征,指出这一特征正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文章还从“象”模型角度提出了“修补”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医未来观。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禁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 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  “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 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象”思维方法是和“象”思维模型分不开的。 “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周易》“象”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 “象”模型导源于《周易》经传及其其他先秦经典,由汉后“易学”总其成。“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象”模型具有程式化、固定化、符号化的特点。 “象”模型主要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

(1) 卦爻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象”(符号)模型。

中医有关生命的藏象模型有多种,其中就有一种是八卦藏象。如《灵枢·九宫八风篇》直接将九宫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及人体、医学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空间),显示季节物候(时间)变化特征。后世基本依据这种配属关系。不过《黄帝内经》中这种藏象模型并不占主要地位,除此篇以外,《黄帝内经》几乎没有直接运用卦爻模型的记载。

(2)阴阳模型:“阴阳”模型从实质上看正是卦爻模型的文字形式。虽然“阴阳”的概念《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首见于《国语·周语上》,时为西周末年,然而阴阳的观念则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相当成熟,当时成书的《易经》(《周易》经文)的卦爻符号、卦名等已说明这一点。而《易传》则毫无疑问是先秦“阴阳”哲学的集大成者。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主要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思维模型的运用。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以“阴阳”模型阐释人天关系与人体生命结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符合“阴阳”模型:上部、头面、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手足三阳为阳,手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津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每一脏腑又分阴分阳。可层层划分。中医运用“阴阳”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能等等。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用以阐释经络,手足分别配以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共十二经脉,三阴三阳有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三阴三阳还指伤寒热病邪侵入经络以后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内经》中还有四阴阳说,《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将心、肺、肝、肾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阴”、“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阳”。加上脾为“阴中之至阴”,该模型又与五行模型相通。

(3)易数模型:《周易》以及后世易学还构建了“易数”模型,如爻数、天地数、大衍数、河图数、洛书数、五行生成数等,笔者认为这些数并不是表示数量的,而是表示功能属性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属于“象”模型范畴。

《内经》已开始用易数模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内经》依据易“数”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如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如上文所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八、七、五、九、六”配属五脏,乃是河图中五行之成数。“左肝右腑”除上文所述是取动态、功能之“象”,同时还是遵循后天八卦模式中的方位规律,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解剖位置。十二经络的形成也与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经脉还只有十一条(见《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并且还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从马王堆帛书到《内经》,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周易》六爻模型起了一定作用。运气学说更是遵循河洛卦爻模型,《素问·五常政大论》除“五运平气之纪所应”之数为河图生成数外,还将五脏病变与洛书九宫数相联系。

(4)五行模型:“五行”模型虽然在通行本《周易》中没有出现,而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甘誓》篇与《洪范》篇,但帛书本《周易》已言“五行”,更重要的是汉以后讲“五行”的主要是易学家,“五行”成为汉以后易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把五行作为人体与事物的归类及相互联系的模型,体现人体的功能分类及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用以说明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将“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理想模型。在五行模型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为中心,五行是个纽带,将器官(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志)、声音(五声)以及方位(五方)、季节(五时)、颜色(五色)、味道(五味)、生化(五化)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本身的整体性。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事物联系、人体功能活动联系的法则。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脏腑之间资生与制约的联系,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这种联系把五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病菌理上相生表主母及子、子病犯母的传变过程,相克代表相乘(相克太过为病)与相侮(反克为害)的传变过程。五行模型还广泛地用于诊断、治疗等方面。五行模型是中医最基本模型,它与阴阳模型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5)干支模型:天干、地支也同样不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而是甲骨文,但汉以后易学家将干支纳入易学,从而成为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特别重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就是时间医学。因此作为表示时间、历法的天干、地支,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藏象、经络、脉象、证象等生理病理学说,到运气、针灸、处方、用药等诊断治疗学说,无不有对干支的运用。

总之,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是“象”思维的子模型,从属于“象”模型的大范畴。各级“象”模型其实是同源、同质而且同构的关系,只是有的偏于表示数理(如易数河洛模型),有的偏向于表示关系(如五行模型),有的偏于表示方位和时间(如八卦模型),有的偏于表示分类(如阴阳模型),把它们综合起来可称为“象”统一模型。

“象”模型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和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本质要素。象数模型是与象数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数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后世如《伤寒论》、《千金方》、《素问》王冰注、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医易绪余》、张介宾《类经图翼》、邵同珍《医易一理》、何梦瑶《医碥》、唐宗海《医易通说》等都直接或间接运用或发展了这个模型。尤其是隋唐以后,医学家自觉地引易入医,最明显的表现则是采用了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等“象”思维模型。 

二、从“象”思维的特征看中医学的本质及其走向

1.“象”思维的特征

“象”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⑦: 

(1)重整体、类比,轻个体、分析。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如“龋齿”,甲骨文中已有文字记载,说明“虫”是病原、病因,后来从整体上考察,认为胃热、虚火是其病因。

(2)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中医“脏腑”概念绝非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左”与“右”的动态功能由太极象数模型的规定性所决定。

(3)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特点。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与西医运用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体质方面的信息来把握病变机理的实证、量化方法有所不同。中医诊断辨证有高明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中医尚缺乏一套具有量化规定性的诊断标准。

(4)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中医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系。从生理学说看,早期是从解剖实体形态出发认识脏腑的,如古文《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认为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而今文《尚书》和《内经》则从功能出发,确定了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肾水的模式,并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医生理的最基本框架。经络的定型同样也是程式化的产物。中医诊断、辨证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如面部诊、寸口脉诊、尺肤诊、舌诊等,其与内脏相对应的部位排布均是依准后天八卦结构规律,笔者提出一维和二维的八卦全息结构模式。再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主要是遵循阴阳模式。注重程式、模型,注重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创造性、求异性的缺乏,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基本没有突破。

总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注重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注重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注重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⑧

中医学的本质篇(4)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禁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 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 “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 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中医学的本质篇(5)

2新医学模式的确立与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

综观医学发展的历史,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主动自觉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了。时至今日,仍存在模糊认识,仍有人仅仅看到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将医学限定为自然科学。原因何在?这主要根源于医学的内部,是医学自身发展的结果,确切地说,与医学在近代以后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医家认识和预防、诊治疾病的具有笼统模糊猜测特征的整体观念中是包含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这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带引号是因为当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还不是16世纪以后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强调“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有“利他主义、热心、谦虚”的品质,人的疾病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中国唐代药王孙思邈强调“大医精诚”,都是很好的证明。尽管古代医家的人文观念、他们借助当时的人文知识认识健康和疾病现象与医学的原始形态(尚不独立)相关联,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和无奈,但融自然科学萌芽和人文科学萌芽于一体的古代医学注重整体的观念无疑是正确的。

近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武装了医学,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医学日益成为沿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思路和方法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学科,使医学形成了生物医学的观念和模式。与古代医学比较,精确、清晰成为近代医学的特征。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近代医学在注重精确、清晰的同时,不经意地忽略了古代医学的整体观念。其中,包括对社会、心理因素致病作用和预防、诊治疾病的人文科学方法的忽略。用历史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必然,是近代医学发展的代价。因为,当时医学的独立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发展,激发了医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占用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看不到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忽略、甚至远离了人文科学。当然,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被忽略也有医学之外的原因,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水平低下有关。提出并重视医学人文科学研究是以当代人文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应当说,当前的人文科学研究为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终于得到应有的关注。笔者认为,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凸显与医学模式的转换直接相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使人们重新发现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模式转变是在根本的意义上即在关于医学本质的意义上对医学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结构的反思,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原则、方式的反思。

这一反思既是对现代医学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层面的总结,更是对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过分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技术性质,忽略甚至无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倾向的纠正。医学模式不仅植根于医学活动,而且反作用于医学活动。在近代医学基础上建立的,促进了近、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由于其显著的片面性最终成为制约医学发展的桎梏。而以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进步、人文科学进步特别是医学自身发展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医学进入了人文科学的视野,人们重新看到了医学的人文性质。新医学模式的建立揭示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成为落实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推动力量。但是,正如新医学模式的落实不尽如人意一样,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新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在实践中的实施是一个过程,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被普遍认同也是一个过程。令人欣慰的是,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也在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

3当代科技进步、市场经济建设与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凸显

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关注还与当代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建设相关。严格地说,是在对医学活动中存在的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的思潮反思和纠正中,引发了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关注和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医学发展的两个重要背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提供了层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宽阔的平台。人类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研究、干细胞移植前景喜人,医学影像技术、内窥镜技术、微侵袭手术方式、新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广泛运用且效果显著。医学对人体健康、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法与日俱增,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并仍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直接间接地促进了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果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竞争机制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的作用都不是单向的。科学技术令人震惊的发展和在医学中的应用强化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科学技术万能”;市场经济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宣扬着“市场万能”。在科学技术的视野里,人是静态的“物质”、动态的“生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属性的人;科学技术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不断微观化、精确化,向基因水平深入,但这种深入并不深刻,因为基因仅仅是健康和疾病的自然基础,基因组和基因组后研究都不能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科学技术武装了临床诊断、治疗,不断为疾病的诊治开辟道路,也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医疗高新技术应用上的无序甚至滥用,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拜金主义、道德滑坡,成为医学发展的障碍。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的思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能不引发人们对这些错误思潮的批判。但笔者认为,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思潮之于当代医学的发展还只是外在的东西。医疗活动接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根源于医疗活动自身。在医疗活动中本应给予强调、重视的东西未得到强调和重视,才抵挡不住错误思潮的侵袭。这就涉及到对医学的基本性质的认识。人们终于发觉,已有的关于医学性质的认识是片面、陈旧的。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其实是个模糊概念,仅仅将医学判定为自然科学是片面的。

4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研究与当代医学进步

明确医学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性质事关对医学的基本认识和医学的基础性的理念,意义十分重大。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任何一项医学研究、任何一种医疗活动就既要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要符合人文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的成果就不仅是自然科学进步,还必然是人文进步;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无论从事医学研究还是从事医疗活动都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科学精神;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家的科学探索使命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必然是合二为一的;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可见,关于医学的人文评价、关于医学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建立在医学具有人文科学性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

中医学的本质篇(6)

【关键词】科研素质 本科生教育 中医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7.052

21世纪是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竞争的世纪。《高等教育法》指出:“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基本科研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意识不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认识不足。200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1],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医学论文,80%以上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甚至错误地认为当医生给病人看好病就行了,没有必要搞科研,只有5.6%的学生毕业后发表过论文[2]。2010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只有36.02%的医学生表示对科研活动感兴趣,70%以上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献,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医学论文,大多数学生对于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技巧等与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较少,只有4.84%的学生参加过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科研素质现状表示不满意。对比以上调查数字,我们发现,10多年来,虽然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学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仍然是医学教育中的重大问题。

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也普遍地存在缺乏基本科研素质的现状。目前有关中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研究的文献资料还不太多,2011年一次在中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调查中[4],有35%明确表示具有中医科研的相关知识技能,37%表示没有获得,另有 28%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中医的科研知识。在明确表示具有中医科研知识的学生中,94%的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略知一二。在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中所做的小样本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46%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获得了中医科研的知识,38%的人表示没有获得过中医科研的有关知识,其他18%的人难以确认是否获得过相关知识,且绝大部分的研究生只能用“略知一二”来描述本科阶段获得中医科研知识的程度。可见,从总体上来说,中医高等院校本科生也比较缺乏中医科研方面的知识。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需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济医科大学在规范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由于科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肯定[5-6]。中医院校本科生同样也需要较高的科研素质来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2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要重视加强“三基”教育

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育不同于临床医学技能教育,不能要求掌握太多的学习内容,而应该在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上加强“三基”教育。也就是说,不以要求提出“高、精、尖”的科研思路为目标,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基本具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来思考、讨论和探索有关中医药理论、临床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不以掌握具体的实验技术为目的,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了解基本实验技术原理与应用范围;也不是以要求全面培养科研素质为方向,而是要求中医院校本科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态度来处理理论、临床或数据资料。通过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的“三基”学习,提高中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具备未来从事科研的可能性,逐步提高中医科研水平。

有调查研究发现[4],学生们认为科研基本理论知识应该是基础,认为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较实验技术的掌握更为重要。如果在本科阶段开设“科研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和“科研创新思维”三门课程,要求学生们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学生认为科研基本理论知识最重要,其次是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后是实验技术。这项调查研究反映了中医院校本科生对科研素质培养的需求,希望能掌握相关的科研基本理论,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对科研素质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中医院校本科生重理论、轻技术的思维模式。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实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提出“中医理论是根本,现代技术为我用”,中医科研也必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当然,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是对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的基本要求。

3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进行科研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科生的教科书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在随着研究发现不断增补,“十二五”规划教材也都非常重视在教科书中向学生提示、标示出目前的研究情况或进展,这些内容是扩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科研思维和科学态度的重要素材。

第二,中医院校本科生学习任务重,精力不足,限制了科研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因此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或者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科研活动,尤其是各大院校用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是开展本科生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在本校的《神经科学基础》选修课教学过程中,介绍目前神经科学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要求学生们查阅医学期刊,以课题设计汇报作为考核指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课题设计经过修改,申报了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第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7],将本科生象研究生一样培养,熟悉一些力所能及的基本实验技术。当然,本科生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知识背景都与研究生有较大差距,不能象研究生一样要求,但是与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工作接触对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体制改革,除了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转变教育观念。中医院校本科生为适应未来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应重视科研素质的培养[8],利用各种方法或途径开展科研素质“三基”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时间上,给本科生更多的培养空间,这对于培养中医本科生生综合素质,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承堂, 黄祥成, 孙大成.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3): 35-36.

[2]吴乃利. 我校1994~1998年五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 1999, 17(3): 168.

[3]张作鹏, 梁子敬.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调研及对策[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4): 139-140.

[4]杨海燕, 王萍. 中医药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9): 27-28.

[5]刘振中, 彭厚鹏, 文历阳, 等. 面向21世纪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2): 48.

中医学的本质篇(7)

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心环节,音乐作为常规教育手段,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风,加强医学道德的形成。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能力。有助于保证医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保证其正确的心理特征。

(一)音乐素质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使得学科之间高度分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高度的结合,各个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却又相互依赖的形式。但是无论从任何角度分析,各个学科中所要求的人文素质都是基本一致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各个学科中的教育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保证人文教育是保证专业学科能高效被接受的关键所在。在医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不断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都是能够高效提高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关键所在。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素质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艺术能力。保证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医学生在毕业后保证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医学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不难发现,在医学教育中,音乐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明显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性都决定了医学生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宁静美好的心灵世界。音乐素质是人类整个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培养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音乐教育将会导致人才素质出现缺陷。医学教育是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结合体,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由于两者能有效的互补,这也就保证了音乐艺术教育在新型医学人才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医学生能在日后工作中适应本职工作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教育,让音乐对医学生的有益影响最大化。

(三)音乐素质对医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生活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不断的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医学教育也在面临着非常严肃的考验。在医学教育中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的医药卫生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基础上,音乐素质就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关系人内在本质发展的素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关系是指通过对音乐素质的培养来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保证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是积极健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保证医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并为日后胜任自己本职工作作出重要的引导。

二、提高医学生音乐素养的对策

根据最近几年的医学数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我国对医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力度还是很少的,对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重视度不足,没有完全的认识到音乐素质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和重要程度。

(一)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加强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学院在日常的教育中将加强学生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必修课来进行,保证音乐素养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占较大比重,保证能够使用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建设。

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建设,保证每个医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人文素质对自己的重要性,保证医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都能自主的接受各种人文素质培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育环节中,要培育学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认识音乐,让其充分的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能在长期的音乐鉴赏中提高自身的创造、表现、感受能力,音乐素养建设能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完善其自身的人格,能够让其精神得到不断的升华,在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上达到净化的作用。

(二)加强日常音乐教育

在医学生的日常教育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中心位置,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将音乐素养教育贯穿进所有的教育环节当中。提高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学校需要不断加强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的深造提高基本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只有教师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音乐课程的管理,可以建立评教制度,能让学生发现日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与教师进行互动,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改进。

中医学的本质篇(8)

1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见问题

1.1临床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首先,由于在标本采集之前与患者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患者的检测结果受到其运动、药物以及饮食等方面的影响和干扰,从而未能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病情;其次,由于在采集标本时,医生和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标本采集的部位、数量以及时间等不能满足医学检测的目的,从而影响其检测结果。

1.2医学检测设备以及医学人员的基础实力薄弱

在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中,检验仪器、设备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有关医学检验方面的仪器和设备比较老旧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医学检验的结果和检验报告;另外,负责检验方面的医学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影响其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人员一旦在检验中出现差错,就有可能使得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再加上医学人员的工作态度,缺乏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意识,从而忽视检验质量,影响检验的结果。

1.3有关医学检验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医院很容易忽略对临床医学检验方面的质量控制,有的医院根本不予重视,从而导致检验科室管理制度落后,造成医学检验工作的疏漏。如在对试剂进行采购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管体制,从而导致各种质量不合格的试剂产品进入医院,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有些医院的检验科室,还会利用已经失效或者过期的试剂来进行标本检验,这势必会影响检验结果,给医院和患者带来损失。

2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2.1加强临床医学检验前基本信息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加强临床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确保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采集的标本准确无误。在标本采集前,加强对采集时间、标本数量以及需要使用的各类试剂的质量控制,确认这些信息准确无误。一旦发现存在不完整或者错误的信息,要及时进行改正和补充,并将正确的信息记录到医院计算机中;其次,不断提升医学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改进工作态度,从而防止人为因素使得检验结果受到影响。从对标本进行采集开始,一直到采集结束,相关工作人员要小心谨慎进行操作,树立认真、严格、谨慎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从而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另外,工作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在标本送到检验室之前,认真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严格的质量监控工作,使得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2.2加强临床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以及试剂的质量控制

首先,加强临床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由于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且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必须提高对这些仪器和设备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如,在购买检验设备时,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医学需求购买具有国家检测合格证书的检验设备。还要对检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设备每天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停止并进行检查和维修,从而确保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最终使得检验结果准确、有效。另外还要加强对这些设备、仪器的数字化管理,对检验设备利用现代化技术、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良好运行。其次,加强对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要针对检验仪器的性能以及患者病情所需来选择和购买合适的试剂,且严格控制试剂的质量,避免使用已经过期或者已经失效的试剂。另外,临床医学检验对于各种实验试剂的需求量很大,且每年的消耗量和很大,而对于这些试剂而言,人为管理的难度太大,且浪费人力资源,因此要加强对试剂的现代化管理,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精确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试剂过期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人为管理中造成的试剂浪费现象。

2.3不断完善医学检验方面的管理体制

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管理体制是否完善是影响质量控制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医院要不断建立健全医学检验方面的管理体制,形成系统性的、整套的医学检验工作制度,对实验室操作、岗位职责、标本采集以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检验科室工作有章可循,最终使得医学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中医学的本质篇(9)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至今仍有人将医学限定为自然科学。主要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武装了医学,使医学沿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临床问题。而且医学的独立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发展,激发了医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占用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使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内涵被忽略甚至偏离。

医学模式的转变,终于使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得到应有的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根本意义在于对医学的基本理念、原则及结构进行反思,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原则、方式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便是对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过分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忽略甚至无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倾向的纠正。

科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

科技的突飞猛进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提供了层次高、范围宽阔的平台。人类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研究、干细胞移植、医学影像技术、新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广泛运用,无一不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竞争机制的引入,也极大地调动了医学工作者的积极性。

然而,上述条件对医学的作用不是单向的。

科技发展强化了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科学技术万能”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视野里,人变成了静态的“物质”、动态的“生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属性的人。科技武装了临床诊断、治疗,不断为疾病的诊治开辟道路,也造成临床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医疗高新技术应用无序甚至滥用。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成为医学发展的障碍。

所有这些,都涉及对医学的基本性质的认识,仅仅将医学判定为自然科学无疑是片面的。

确立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理念

明确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性质,事关医学的基础性理念,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医学同时具有两种性质,那么任何一项医学研究,任何一种医疗活动,都既要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要符合人文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医学的成果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必然是人文的进步。医学家的科学探索使命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必然合二为一。医学教育也必须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其次,医学彰显人文科学性质,提示应重视人文科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实现医学人文科学在当代医学发展中的价值。目前,医学对自身的认识已达到基因水平,但许多疾病仍然是病因不清、机理不明,即使基因组后研究、蛋白质组研究能够揭示人体的遗传特征,恐怕也无法明确、清晰地说明疾病与社会、心理状况等的直接关系。

所以,如果医学的基本目标,仅仅被设定在寻找致病物质及治疗手段上,其社会、心理因素得不到重视,甚至被划定在医学基本目标之外,人类与病魔的抗争会更加“残酷”。

所幸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理论上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在医学实践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研究仍是“盲点”。在医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里,医学人文科学没有地位,也少有建树,本该成为结实粗壮、枝繁叶茂的“大树”,却发育迟缓、瘦弱无力。

中医学的本质篇(10)

    根据国际专业认证的认可,中国医学专业认证工 作推进源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2002年教 育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并组建“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研究与 实践”课题组。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委托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设立专门项目组建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 组,正式批准研究和制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2004年该课题组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基本完成 和制定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 教育认证办法》(讨论稿);2005年6月向教育部提交 研究成果并正式出台《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08 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标志着由两部委共同的首 个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产生。中医学、药学、口腔医 学、护理学、中药学等在其专业教指委组织下相继制定 (详见表1)。至此,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初步 构建。

2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化

    建设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效推进是以认证工作的规 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持续化为主要标志的。我国医 学专业认证的制度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制 度化的认证标准和办法。除了专业性的专业认证标准 以外,各医学专业还制定了配套的专业认证办法。如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办法》、《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 认证实施办法》、《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法》和《中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章程》等。②制度化的原则和 程序。一般而言,医学专业认证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认证程序主要分为申请认证(或认证申请)、学校自评 (或专业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或入校考 察,包涵实地考察、各类座谈会等)、专家审议和做出结 论、认证状态保持(或认证回访)等阶段。我国医学认 证原则、程序与国际通行的医学专业认证基本一致。 ③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各专业认证机构都 由教育部委托各医学专业行业学会(或协会)和教学指 导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和认证工 作委员会,并配备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专家组成 员一般来自各行业学会(或协会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专家、部分上级主管部门代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 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经验的专家。专家队伍组成保证 并凸显了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性,而非行政干预性或 指令性。体现了多元主体或多利益方共同参与医学教 育管理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模式。④制度化的认证结 果认定与方式。目前各专业认证结论基本分为完 全认证、有条件认证和不予认证(不通过认证)三种。 考虑到专业办学标准的差异,三种认证结论的有效期 略有差异。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通过有效期一般为8 年,年,5年不等;药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一般为6年,3 208 年或不通过。论证结果公布主要通过专业认证网站面 向全国。⑤制度化的监督反馈运行机制。部分专 业认证的监督反馈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

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逐步实施

    我国第一个接受全球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 育认证试点的医学院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此后,国 内医学院校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和口腔医学 等专业认证陆续实施。除了一批正在筹备2012年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院校外,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专业、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口腔 医学专业已经通过认证的院校分别有7,5,9,1,6,3 所,共31所(详见表1)。

4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效应

    促进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无论是国 际医学教育标准,还是我国国内的医学教育标准都促 进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 培养理念。学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双边主体,也是教学 管理的重要主体。医学院校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加 强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医 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二是形 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医学教育评价理念。三 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利益方共同参与的 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理念。

促进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 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由教育部委托相关行业 学会(或协会)和各专业教指委具体组织实施的外部医 学专业认证必然带动学校内部各专业认证工作的开 展,促进院校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与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医学专业认证能充 分发挥上级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或学会)、用人单 位、家长、学生、医学院校等多利益方参与医学院校医 学教育管理及其人才培养工作,将院校发展主要由上 级主管部门行政干预的管理和发展模式转变到多利益 主体共同参与学校医学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工作的 管理轨道上来。

促进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发展。 医学专业认证是医学院校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快 学校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契机,必将为院校发展迈向 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医学专业认 证中行业专家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专家对院校发展 的诊断与指导作用,为院校发展注入新的思路,确保学 校投入有的放矢,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专业 认证可以规范院校及其专业办学行为,确保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医学专业人才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 奠定基础。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会、学校,还是专家等多利益方都必须对专业认证定位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和实质、专业认证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与把握。逐步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让医学专业认证成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积极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落实,不懈怠也不夸大。随着院校多个专业认证的逐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步推进及各专业认证有效期之后还面临重新认证的问(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题,各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品牌和特色专业等实情制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掌握专业认证投入力度的均衡性,5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切勿让专业认证成为压力源,而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考与建议新契机和新动力。

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

5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相比,我国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认证工作的实际效应,但其发展完善和良性机制的形成还面临许多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资质的认定及其特色的保持和发展。医学专业认证的结果能否完全作为专业资质认定的依据?目前来看,专业认证结论表述不是很多,单一的认证有效期的认定难以概括医学院校专业办学的资质,尤其是院校专业办学特色的保持以及专业办学的未来发展。

中医学的本质篇(11)

1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生物医学模式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医学知识及其地位迅猛膨胀。19世纪后半期,采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三种方法,有效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取得胜利,技术至上观念树立起来,巩固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医学作为“技术”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医学是作为技术工具性而存在的。因此,大部分医生只关注医学专业学习,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往往是在“看病”而不是在“治人”。这样一来,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生产生了反感和对立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作为生物医学中心的这些机构威望越高,这种抱怨越多。许多医生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很好,但医治病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很差。许多人承认单单在生物医学模式范围内这些是难以改善的。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不仅要看到“病”,更要看到“人”,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时代的进步,新医学模式的构建有赖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尽管如此,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多数医学教育者仍然抱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只能是只见“病”不见“人”的。

2解决医患关系困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每况愈下,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行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医院、医生、学者、社会各种力量都在讨论、想办法,但医患纠纷不断,出现了许多严重事件,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催生了医闹一族,形成了患者用近乎无赖的办法解决矛盾的习惯。固然医院的公益性、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医生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都是改善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缺乏是根本原因。医院、医生和患者目的是一致的,即治疗疾病,使患者恢复健康,所以本来也应当是利益一致的。在人文精神缺失的情况下,医院和医生都把患者当作了利益的来源,医生只看到了疾病而忽视了疾病的物质载体“人”,在医生眼里人失去了个性,变成了没有差别的某一类病,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教育。因此,医学教育要牢固树立人文精神教育观念,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从源头上为减少和解决医患纠纷、重构医患正态关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