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管理的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0 10:11:18

旅游管理的课程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1)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定义。从微课的教学时间来看,微课程的特点在于“微”,微意味着小而简单。同固有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所需的教学时间较短。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花费几十分钟讲解的内容,微课讲解只需十分钟左右,使学生在短时间快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效率。从体量小的特点上来看,微课程的全部授课内容都是微型课程,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需要讲解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熟练掌握教学重点,因此视频会较为简洁,同时课程体量也相对较小,微课教学可有效降低对学生的课业压力。微课对于观看课程所用的电子设备配置要求较低,学生能将网络课程缓存到手机上随时随地的学习,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便利。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当下,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该专业相关课程体系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旅游管理专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重要的专业地位和社会作用。但现有旅游管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与旅游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旅游管理是实际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但许多高校仍然采用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是单向的灌输理论知识,缺少课上讨论以及案例研究。相对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对传统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微课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对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学习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学生极易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掌握微课从而进行知识的学习。微课还可利用线上学习来实现学生之间对于课程知识的实时探讨。微课课程通常是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微课的视频文件也很小,便于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课程,学生可反复的学习巩固该课程。当学生课堂上有不懂的知识点未解决时,可标记后利用课外时间再次学习。同时,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基础利用微课进行学习,这样可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基础。基础差的学生可提前对教学课程进行预习,以便在课堂上更快的吸收知识,更好地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不太理解相关旅游知识,可直接搜索微课程中的旅游知识库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微课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当中的难点问题

微课通常是对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微课讲师需要提前整理好课程的重点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课程中最精华的部分,这样可极大程度上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让学生的听课效率达到最佳。最重要的是,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微课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如果学生对部分专业技能了解不充分,教师可收集问题后录制答疑课程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学生可通过微课网络直接找到相应的视频,并反复观看,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三)微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微课所采用的在线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相径庭,需要授课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课程视频录制的过程同样是教师对课程相关知识再学习以及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过程。参与录课的教师要对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并上传到微课,以便为其他旅游管理类教师提供参考。高校中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较高的教师,如果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很难向学生解释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可在微课录制的过程中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点,课程制作完成后,可再次观看,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微课的实际应用

(一)课前预习中微课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可在课前预习中利用微课。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将教学内容整理为文档或视频上传到微课平台,并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创新了利用书本进行预习的传统方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利用闲暇时间观看教学视频,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和难点。同时把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在微课平台留言,老师和学生可在课前针对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学生预习之后在微课平台上的留言来判断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确定课堂讲解时需要着重讲解哪些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具有对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时,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要认识到利用微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即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课平台播放旅游管理专业或导游工作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可利用微课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多媒体授课模式也可调动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打下基础。

(三)技巧讲解中对微课的应用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2)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旅游教育亦迅速发展,最近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表明,中国的旅游教育机构发展迅速,总数从2001年的1152所增加到2008年的1775所,专业数量从2001年的311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810个,但是不管是业界还是学术界都认为中国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尚未满足[1]。在学术文献中,针对旅游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得到的共识是:旅游专业数量表面充足与实际旅游人才培养不足,其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计问题[2-4]。中国核心旅游专业期刊《旅游学刊》已经连续多年刊发了旅游教育专刊,其中课程设计相关的话题是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议题,但是这些旅游课程设计的文章多为思辨性的描述文章,尽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缺少扎实的实证调查,所以对中国旅游教育中的课程设计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确有必要。本研究具体探讨中国大学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构成与设计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调查开发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问题;比较中国不同旅游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识别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在目标、内容与构成方面的异同;为中国旅游本科课程将来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 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 与 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 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 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三、结论与启示

中国旅游本科课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源缺乏与学科地位问题,它需要大学与旅游业之间有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当前中国的旅游本科课程是现有政策规定与资源的产物,因而这种课程仅仅反映了教育政策的趋向与教育者对外部环境的了解,而不是实际开设效果。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对旅游学科核心知识缺少共识可能是旅游课程之间有巨大差异的直接原因,也影响旅游专业培养规格的连贯性。由于中国各地区域差异明显,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教育资源的分配与获得也各有不同,专业之间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能够使专业较好地适应各个区域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从文献与上述讨论得出几点启发与建议:政府方面,建议下放课程设计的主导权,给大学自设计更灵活的课程来响应旅游业需求与变化;同时要给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高等教育更多的资源,加大旅游教育的研究投入将会提高旅游教育品质,最终提供给旅游业更优良的人力资源。旅游教育机构方面,建议考虑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与旅游教育认证;成立旅游教育顾问委员会,推动旅游业对旅游教育的参与,增加旅游教育机构与旅游业密切沟通的机会。旅游产业方面,要考虑平衡社会责任感与生产效率,那些业界知名人士应积极介入旅游教育事业,担当起其社会角色,建立一个好的公司形象。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朱峰.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 30 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08,23(5):13-17.

[2] Gu, H., Hobson, P.The dragon is ro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spitality &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 2008. 20(1): 20-29.

[3] Xiao, H.Tourism education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4(2): 68 - 72.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3)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 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 与 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 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 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4)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逐步实现与国外高校接轨,课程体系的设计水平也相应有所提升。然而,由于http://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总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制滞后。高校的旅游管理课程长期处于单一化状态。就高等教育而言,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教育长期被作为该专业的核心教育工作,过分强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旅游管理课程教育的主体,尽管从学科划分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强化专业学科的教育却使得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最终难以对社会形成有效的适应。

其次,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培养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未能形成有效的融合。目前,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做好,也足够详细,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数年内不会发生变化[1]。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当中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对于多来自于教学计划总结的培养计划而言也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通常难以分开,导致彼此之间的指导与借鉴作用不很明显,加之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更加突出了两种计划的不合理性。

最后,高校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未能进行有效整合。尽管根据现有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高校开设了相应的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等一系列针对学生知识与素质提升的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之间却缺乏有效的联系,不少旅游管理理论课缺乏实践课程的应用,而实践课程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不协调的状况也使得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来自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因此,对这种方式进行适时的创新势在必行,必须构建适应时展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系。事实上,也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改变也必然会涉及各类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这种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总的来说,对于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综合化考虑。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课程内容、高校自身情况等,即不仅要使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具备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功能,还要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类型与办学定位,从而确保课程设计体系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形成有效的结合。这实际上要求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需同时兼顾总体发展与个体发展,并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而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高校具有深刻的理解。这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多元化特色对于整个高校发展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尽管高校是知识的殿堂,但在高校的运营过程中往往关注个体的学习,而对于高校各专业自身的学习却关注不够。事实上,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对于培养旅游管理课程的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学习带来的是组织内部各类参与者对学习的重视,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而这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5)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理论性特点比较突出,过分强调理论基础,使学生无法掌握宽领域、多层次、广范围的旅游管理知识。根据中国开设旅游专业的69所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管理类课程高居榜首,课程数量达141门次;居于第二位的课程是经济学,课程数量达到68门次;其他开设门数超过10门次的课程类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统计会计、旅游法规、旅游设计、市场营销、外语课程、信息系统技术、导游、心理学、地理、服务、文化民俗、生态环境、会展等。这些课程尽管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实用性。

(二)缺乏科学性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高校因此进一步加强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以满足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尽管我国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都能够从形势发展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计划,应该说每所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对教师制定教育计划和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来自于教师多年教学计划的总结和提炼,缺乏对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分析,虽然具有合理性,但缺乏科学性,很多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需要很长的适应阶段才能进入工作角色。

(三)缺乏实践性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尽管高校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课的基础上都设置了实践课,但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的问题,理论课的应用性不强,实践课的理论指导不够,选修课和拓展课只有总学时的5%,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大打折扣,学生得到不很好的实践锻炼。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非常模糊,实践教学课明显不足,服务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实习课管理技能很少得到锻炼。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一)立足社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

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优化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指导性甚至是强制性作用。高校必须把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作为旅游专业的核心举措,牢固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坚持把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管理人才,绝不能把管理人才局限于“管理层”、“指导层”和“决策层”,而是要从社会需求出发,从基础工作做起,着力提升理论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最大限度的适应我国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突出全面系统,优化基础课程

所谓全面系统,就是要必须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系统化,使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要着眼于提高高校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系统性,按照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准确定位每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加强对现有基础理论课程的整合,合并《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以及《中国旅游名胜》、《旅游地理学》等重复课程,删除那些已经过时、陈旧甚至无用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要增设具有较强专业性、实践性的旅游管理课程,最大限度的提高旅游基础理论课程的系统性。

(三)围绕就业导向,拓展选修课程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必须把“就业”作为重要教育导向,在抓好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有效拓展选修课程,按照旅游专业社会就业导向与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加强选修课程的优化设置。在国家教育部课程设置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教学实际,设置灵活多样的知识拓展课和选修课,积极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潜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拓展课和选修课,在学生之间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选学”理念,形成不同的竞争优势,使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能够得到充分就业。

(四)着眼提升能力,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优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课程、服务技术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三者之样的关系,大幅度增加高校实践课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积极推广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实践锻炼“循环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协调。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6)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1)必须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主要为旅游企业还有行业管理机构进行培养并输送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输送到一些大型旅游企业;(2)强调培养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从事大量涉外旅游业务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要注重旅游管理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能够进行旅游产业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够成为本学科基础理论的有用人才。因此,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专业目标的基础上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决于人才目标培养的定位。所以,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的定位既要考虑本身的特点和专业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旅游市场的需求。

2.培养目标的规范设计

教学是一个全系统过程,在这个全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必须服从课程设置总体培养方向。在设计中要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及其办学层次出发,所以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以下规范要求:首先应该从素质教育开始,要有良好的爱岗精神、职业道德以及建立较强的现代服务理念、营销渠道管理意识;其次是专业基础方面,掌握大量的旅游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夯实的管理科学、商务谈判活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应用外语并具有用外语会话交流和笔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用外语和计算机处理有关旅游业业务。

3.培养目标找准市场需求

教育部把旅游管理作为管理学分类工商管理下的一个学科,这样设置课程体系必须打造好工商管理方面的主干课程。使旅游课程设置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流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储备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有统计学、财务管理、策划学和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会展旅游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有效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通道,克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

(二)课程设置体系的设计

我们将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主干课程、相关知识课程和适应市场需要三大系列,这样更有利于按专业的培养方向来科学地设置课程,有利于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知识结构,更好地体现出培养本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1.主干课程设计:主干课程是旅游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各门课程的逻辑顺序关系表现是很强大的,这样才能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框架。普通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此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仍是一个较强的应用性专业,而并非仅仅偏重学科理论。所以,我们认为本专业应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为基础,可形成如下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重点不一样。旅游产业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行业操作能力,产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专业管理人才。

2.适应市场需要设计:旅游业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评价不是指导办学的唯一标准。地方高校如果能够掌握并突出地方特色,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实进课程内容,牢牢结合地方经济这个广大市场,那么自身的劣势就会相对减弱,优势也将会迅速凸显出来。要求本专业的设置要有牢固的地基、过硬的能力、知识、本领,这样才能有效地适应地方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尽可能适应现实的人才市场需求标准,引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地科学地发展下去。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模块

根据我国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围绕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要一环。根据赵鹏(1998)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向,我们又本着从多年讲授的内容和旅游管理实践活动的关系出发,将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平台模块:

(一)学科基础平台模块

重点先解决与旅游管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其它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问题,主要包括管理科学、经济学、旅游外语三大类。本模块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水平,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知识能力的增长点,所以设计学科基础平台模块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针,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从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着力点,培养学习的能力,激发其专业学习的兴趣。这样形成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载体,然后组成与各相关课程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模块。

(二)专业基础平台模块

重点先解决旅游管理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各分支学科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包括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前厅客房管理、旅游交通管理以及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统计学、旅游美学、旅游环境学等。本模块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充分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进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强化将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本模块由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酒店管理等不同侧重面的专业课组成,每部分专业课程都是按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确立的,它们是由理论课程模块和社会实践课程模块组成。

(三)拓展知识平台模块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7)

一、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旅游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行业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再加上,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离不开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意味着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旅游知识,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从而促使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内涵,为有效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行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贡献一份力量。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有效融合思政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很好地进行传播与渗透,进而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体验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此外,还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的问题,由于大多数的旅游业在选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更加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这也直接体现了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融合,使研学旅游成为了当前的热门且前景一片大好。如果将研学旅游全面推广,高校能大批量地培养高品德具有爱国情怀的研学旅游方面的人才,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能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在我国类型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中,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景区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而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址或标志性建筑等。而红色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游客参观革命遗迹,并向游客传授相关的革命历史知识,其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向现代人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此来感染和激发现代人的爱国情怀,让现代人能够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目前,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纷纷进行了创新,互动式游览、趣味答题等新形式吸引了年轻人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和历史。在江西,井冈山推出红色拓展活动,游客们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湖南打造了全国首家红色情境体验式培训基地平江石牛寨红色拓展学院;山东揭牌了全国第一个红色运动基地。各地推出的实景演出《井冈山》《延安保卫战》,“红色动漫”《雷锋的故事》《西柏坡》《红军长征的故事》,“红色文化启蒙教育电视系列动画片”《红游记》,大型抗战舞台剧《樱桃红了》等,都深受游客喜爱。因此,渗透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的景区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在体验式研学活动中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并了解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资源见证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艰苦的斗争历程,所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感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形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职业意识。

(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探索黑色旅游资源研学活动黑色旅游不同于红色旅游的革命意义,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景区主要指带有一些悲剧性质或者是恐怖性质的灾难事件遗迹或者是遗址,黑色旅游就是以这些类型的地方为主题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黑色旅游是近年来欧美旅游学界所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黑色旅游产业的兴起是源于四川汶川大地震遗址的开放,不过由于我国对黑色旅游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研究成果与理论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从黑色旅游资源的内容来说,包含有自然类遗址和人文类遗址两种,其中自然类遗址包括地震、泥石流、龙卷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形成的场所,而人文类资源涉及战争遗址、古代陵墓或者是刑事监狱和西安的兵马俑等。有些黑色旅游资源也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重叠,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场所。黑色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反思战争和灾难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引导人们通过反思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思想。所以,通过开展黑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们展示恐怖主义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以此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

(三)提升思政职业修养,提高各学科思政融合学习效率除了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景区研学活动以外,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各学科的有效渗透与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政职业修养。例如,教师在《中国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中讲解“旅游资源形成与演变”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有关讲述历史名胜古迹演变历程的纪录片或者专题片,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从而将这些旅游资源的演变规律和时代价值渗透给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运用思政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去观察世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在《旅游景观审美》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自身的审美态度,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赞叹我国壮美河山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比如以万里长城为例,教师要在学生感叹其壮观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古国的伟大。

(四)加强文化传承精神,有效提炼景区研学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我国众多的旅游文化资源景区中,除了拥有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具有革命意义的历史遗址以外,在各别的旅游景区中还蕴含着深厚且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可以发现,以往大多数游客都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精神文化建设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下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意味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承精神是实现思政课程与景区研学融合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旅游研学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在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中形成自主探究与提炼文化内涵的职业修养,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传承精神的渗透与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与可贵。

(五)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拓展模拟景区导游实践活动要想实现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有效融合,除了进行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渗透以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景区研学实践活动来实现。例如,在模拟景区研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景区导游的实践活动,模拟导游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模拟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职业缺陷,进而能够根据思政课程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纠正,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在模拟导游的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的有效渗透与培养,以此来促使学生感受导游这项职业的魅力所在以及一名优秀的导游所应该必备的职业修养,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染与激励,进而完善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程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建议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8)

一、引言

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措施,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水平、重视实践,其培养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但随着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毕业生工作后流动性大,且常发生违规等现象;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旅游行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毕业生没有专长,无法适应旅游特色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体现出中职专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依然突出的矛盾。这些都说明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依旧存在着设置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是造成在校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中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所存在问题总结为:课程体系同质性强,缺乏创新教育,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以及缺乏旅职业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同质性强。

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长期依赖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多样化教育做的很欠缺,各个院校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基本一样,课程体系设置同质性强。在这样背景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方面的拓展趋同,现一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教育特色的倾向。另外,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还缺乏前瞻性,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差不大,缺泛创新思路,无法适应乡村旅游、校园旅游、户外野营等新的旅游形式,造成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教育。

虽然,现在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按照通用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但实际上,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论逻辑组织教学,缺乏创新教育。虽然,中职院校培养了学生一定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却形成了束缚。程式化的教育格局,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不利于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了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创新精神缺失,竞争力减弱。这些都违背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目标。

(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

如今,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职院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对旅游管理行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精神的职业责任不高,对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如某些学生毕业到旅行社工作后,常常受到利益驱使而随意甩团,改变行程,增加旅游消费等行为,这也是用人单位的一个重大的担忧。很多毕业生功利主义严重,职业操守不坚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再加上道德底线不断下滑,经常为了个人利益而发生违规违法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坏的影响。追根究底,这些是由于现阶段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所致。

三、中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要注意实施特色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打造个性魅力。是中职旅游人才培养取胜之道就是个性化教育,同时也是加强学生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通过特色专业和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加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充分发挥各院校教育资源,走差异化培养的道路。学校应该力求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打造本校独有的特色。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出社会对口,具有独特竞争力和个性魅力的专业型人才。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它是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具体化。在职业生涯中,没有创新能力很难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而创业能力能创新能力推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同时,中职院校应开拓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创新,积极开设相关的国际旅游行业课程,大力介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让学生掌握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为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会,进行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等,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旅游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刘铁红.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9)

一、引言

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措施,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水平、重视实践,其培养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但随着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毕业生工作后流动性大,且常发生违规等现象;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旅游行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毕业生没有专长,无法适应旅游特色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体现出中职专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依然突出的矛盾。这些都说明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依旧存在着设置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是造成在校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中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所存在问题总结为:课程体系同质性强,缺乏创新教育,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以及缺乏旅职业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同质性强。

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长期依赖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多样化教育做的很欠缺,各个院校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基本一样,课程体系设置同质性强。在这样背景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方面的拓展趋同,现一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教育特色的倾向。另外,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还缺乏前瞻性,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差不大,缺泛创新思路,无法适应乡村旅游、校园旅游、户外野营等新的旅游形式,造成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教育。

虽然,现在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按照通用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但实际上,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理论逻辑组织教学,缺乏创新教育。虽然,中职院校培养了学生一定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却形成了束缚。程式化的教育格局,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不利于职业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了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创新精神缺失,竞争力减弱。这些都违背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目标。

(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

如今,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职院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对旅游管理行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精神的职业责任不高,对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如某些学生毕业到旅行社工作后,常常受到利益驱使而随意甩团,改变行程,增加旅游消费等行为,这也是用人单位的一个重大的担忧。很多毕业生功利主义严重,职业操守不坚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再加上道德底线不断下滑,经常为了个人利益而发生违规违法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坏的影响。追根究底,这些是由于现阶段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所致。

三、中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要注意实施特色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打造个性魅力。是中职旅游人才培养取胜之道就是个性化教育,同时也是加强学生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通过特色专业和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加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充分发挥各院校教育资源,走差异化培养的道路。学校应该力求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打造本校独有的特色。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出社会对口,具有独特竞争力和个性魅力的专业型人才。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它是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具体化。在职业生涯中,没有创新能力很难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而创业能力能创新能力推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同时,中职院校应开拓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创新,积极开设相关的国际旅游行业课程,大力介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让学生掌握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为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学术报告会,进行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等,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艳平.旅游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刘铁红.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10)

关键词:

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课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模式拓宽了中职学校办学向上延伸的渠道,为学生能力和学历提升提供了“立交桥”,也为高职院校办学提供了稳定的学生来源。江苏省高度重视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别于2014年、2015年要求各衔接院校以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为核心组织专项课题申报,就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旅游类专业在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参与衔接试点的院校规模和比例不断扩大,因此,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个案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对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质量内涵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

江苏省自2012年开始有选择性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或“3+3”分段培养试点工作,2013年及以后中高职衔接时段全部为“3+3”。由江苏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的信息可以看出,2012年有5所高职院校与11所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2013年有6家高职院校与10所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2014年有9家高职院校与21家中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其衔接的专业涵盖“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休闲服务”,后继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高尔夫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涉外旅游”“、酒店管理”;衔接的区域2012年以苏中和苏南为主,2013年、2014年不断扩展至苏中、苏南、苏北三个区域;招生规模由2012年和2013年的500-600人左右扩大到2014年的900人左右,2015年,参与衔接试点的院校、专业、规模同样呈现上升趋势,试点衔接区域由同一地区的院校衔接拓展到一所院校与几个地区的院校相互衔接,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代表,突显了专业化旅游院校的辐射优势。

二、江苏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深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本文就开展试点项目的苏南和苏中地区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谈,因为这两个地区试点院校集中,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经验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对象为衔接学校的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和学生,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与开发、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模糊、重复、错位现象对分段培养的4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抽样分析发现,有1所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所学校定位为中等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1所学校定位为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1所学校定位为导游和基层管理人员。抽样调查的4所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涵盖了从初中层服务人员、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到基层管理人员,存在表述不明确、同一层次不同学校定位差异较大的问题。对南京、无锡、常州、南通4所中高职衔接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调查显示,其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涵盖了整个旅游产业的就业方向,但是缺乏与区域旅游产业对接的紧密关联性和针对性。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要求,衔接院校之间应明确规定中高职转段要求,如果中高职之间未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共识,将直接影响到转段是否成功及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参加访谈人员中81.25%的人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高职院校参与调查的人员中86.8%的人对中职阶段的课程设置了解情况一般,还有13.2%的人选择了不了解;而中职学校参与调查的人员中84.1%的人选择对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不了解或了解情况一般。参与调查者普遍认为:衔接学校之间各自为政,课程缺乏一体化设计及内容重复,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考虑不充分,课程设置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也不强。比如,中职学校普遍开设了“旅游学概论”“、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礼仪”、“旅游地理”、“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7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高职院校此7门课程的重复开设率也达到了70%以上。

3.课程开发缺乏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不管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目前都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开发机制、措施与保障,中职教师主要承担中职阶段的课程教学,高职教师主要承担高职阶段的课程教学,缺乏校与校之间针对课程衔接进行合作开发。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有关课程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一是数量较少,时间较短,有的衔接学校之间甚至还没有开展过相互交流;二是交流不深入,高职院校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此外,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课程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内容衔接性不强,甚至严重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现状,此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

4.课程实施与评价缺少有效的督导机制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高职院校较少参与,一些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中职学校无法完成的课程由高职院校师资参与完成,中职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模式了解甚少,同时,中职阶段如何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既定课程,如何进行评价,由谁进行监督与反馈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与传统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独立教学模式相差无几。虽然各高职院校都有教育督导部门,但是都没有开展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督导,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机制。在对参与衔接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更期望高职院校教师能够较早地参与到中职阶段的课程教学中,从而提前了解和体验高职阶段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增强对未来升学的吸引力。

三、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意识层面:对分段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看,“3+3”分段培养因其试点时间不长,试点院校不多,招生规模有限,还没有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充分认识和普遍重视。就学校层面而言,参与项目具体实施的人员主要为教务处、招生和试点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对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的理解远远不够,更谈不上深入分析和思考“3+3”分段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教学、管理、对接、评价、师资等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学校和专业因为考虑中职学校生源素质问题缺乏对于试点热情和积极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对“3+3”分段培养模式的基本了解〔1〕。

2.实施管理层面:对课程衔接中的相关要素与资源缺少整合共享和管理监控课程衔接涉及教师、学校、企业、学生等教育的多元主体,需要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范式及方法。中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独立办学的特征使得要素的资源整合非常困难。比如,师资之间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校内外实训设备和场所如何为课程所用、企业如何发挥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等。在调查过程中,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认为衔接学校之间缺少互动、交流与合作是影响课程衔接质量、产生衔接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衔接合作关系的院校与专业之间应就衔接项目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协调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具体问题,特别是构建提高课程衔接质量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四、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课程建设的路径

1.问题入手,科研先行,优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顶层设计“3+3”分段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衔接院校之间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明确各自的定位与培养目标,为后续的衔接奠定基础。由于缺少系统分析和研究,导致在实际衔接过程中的目标错位、重叠、模糊等现状。因此,从问题入手,以科学研究的形式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江苏省教育厅2014、2015年度《关于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深入调研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对人才培养数量、层次、质量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吻合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建议。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就应当结合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产业对人才需求中质与量的要求,并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模块,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2.立足现实,合理定位,以能力衔接为主线设置课程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已经成为现代职教体系下的新常态,参与衔接的院校应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并科学界定各自的培养功能定位,从课程衔接的角度来说,由机械衔接走向尝试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2〕。在中职阶段应强调对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必须掌握基层服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工的要求。高职阶段应在此基础上突出对服务创新和设计能力、管理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3〕。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与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衔接的”3+“3分段培养过程中,两校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的框架和基于能力衔接的课程体系(见图1、表1)。

3.立足职业面向,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不同院校在衔接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开发还应考虑未来职业岗位的发展要求,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明确方向,校企联合开发课程,避免大而全、大而空或重复断层的状况。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中职学校的衔接过程中,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及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特征,将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确定为高星级酒店,专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此为起点,设计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优秀企业的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将先进的企业文化渗透于课程内容中,将优秀的企业专业化人才纳入师资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共同参与实际教学。同时,建立衔接学校专业教师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就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要求等进行交流,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4.强化督导管理,注重课程衔接质量内涵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层级结构基本由三个层级构成,一是领导决策层,二是管理职能层,三是具体实施层。其中,督导管理就属于三个层级的中间层,起着对上负责、对下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具体“3+3”分段培养课程衔接质量内涵的提升,首先要明确督导的构成,应形成一个由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督导团队,至少应涵盖参与衔接的院校、企业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同时,督导人员应熟悉职业教育的规律与内涵,对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把握准确,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相关内容掌握到位;其次,要形成基于质量提升的督导管理机制,如督导的时机、内容、方法、评价、反馈与激励等,形成与课程衔接相吻合的过程性督导闭环。

参考文献:

〔1〕周丽.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4,(28):31-34.

旅游管理的课程篇(11)

目前基本上还是旅游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简单组合,构成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只不过是简单的机械的交叉结合,而没有将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实践性的课程与理论性的课程以及旅游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有机结合和衔接,在职业态度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培养两个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程度不够,现实职业岗位没有结合到旅游技能的训练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在职场中得心应手。所以,必须优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旅游知识和英语技能间的平衡,从而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创新之中,体现在对各门知识的整合之中。

1.2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现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相对薄弱,大部分仅仅流于表面现象,形式化相当明显。具体的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课堂实践教学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不能有效地得到开展,学生的见习、实习和实训因为缺乏合适的实习单位和实验实训基地,而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因此,没有体现出实践的意义。2)实践课程的课时所占整个课程比例较小,不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实践课程缺乏相关的实用教材实施有效指导,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盲目性、随意性较大。3)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单调,甚至有些如同摆设,而考核的结果常常只是起到参考作用,而不会起到有效的督促和监督作用。

2合理的课程设置

建立完善合理的课程标准体系,首先着手于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向相结合,与行业标准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并且还要充分地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表现出来。这需要始终贯彻将“语言和技能互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前课程设置和本科院校雷同的弊端,摒弃重复的课程设置[2]。可以把高职教育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与语言基础课程设置都包含在内,可以划分为专业必修课、任选课和限选课这些模式。

2.1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和标准,要蕴含弹性化和多样化的评价制度,建立其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就现在的课程评价方面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考核和评估学生的方法,只是英语卷面考试,而且考试标准接近本科院校的基础语言性考核评判标准,以分数的高低为标准。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对学生的评判过于片面。要想对学生所掌握技能与知识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现在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检验期末考试的成绩,也要重视平时表现;不仅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需要重视对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操作水平,从而使实践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2.2加强配套资源的建设

在建设具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特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就业方向来挑选适合的教材,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同时积极开发和编写难度适中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教材,把具有创造性和特色性的教材与当前使用教材相结合,把通用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使其优势互补,并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开发出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教案、考试系统、教学素材库、音像媒体、网络课件、试题库等的立体化教材[3]。2.3课程体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未来岗位发展,还要确保当前学生的就业。就业导向要始终坚持“多方向、宽基础”原则的课程体系,还要考虑学生以后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适应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