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2 10:51:19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1)

“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一个多种观念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其深层结构是对最高价值的根本看法和原则,这构成价值观的内核,即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其它价值观起到重要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决定着其它价值观的方向和性质。

一、高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是同一的

首先,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参照系统。“价值参照系统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是指不同群体的经验、知识、思想、情感、意志、观念以及规范。”从客观现实性来说,高校文化就是确立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参照系统。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学生的共同参与不断构建和确立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参照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文化具有一定的意识整合特性,因此它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支配和导向作用。高校正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传播和加强群体价值观念和价值期望,使大学生核心价值参照系统更加明确和稳定。

其次,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关键和核心,因此,建设高校文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在大学生多种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反映一所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在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努力倡导和谐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将先进的文化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高校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神基础和重要载体

“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是高校文化的最高表现;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固化成果和有形产品;环境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保障;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显性再现。

首先,高校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文化,集中体现了高校文化在实践中形成的,以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为代表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了深厚的精神基础。现代社会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在高校中则表现为各个大学对自身不同的文化定位,导致了高校出现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出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其次,高校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文化承载价值观念,价值从来都不是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精神,一定的价值观要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同样,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要依托一定的文化载体得以生存。高校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补充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具有隐性的教育作用,是高校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隐性路径。

三、以高校文化建设为指针,确保一个方向、打造一个平台、营造一个氛围,不断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程

发扬高校文化建设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基础内容,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本质,同时,高校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方向,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团结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纽带;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打造高校文化灵魂和核心的主要指针,凝练能够成为支持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精神力量;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去衡量和处理主导文化与多样文化的关系,从而实现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统筹高校文化建设资源,完善高校制度建设、丰富高校实践活动,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建设平台。统筹高校文化资源,就是要不断探寻校园内外一切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利资要素,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和和谐的实践氛围。第一,有效发挥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补充作用。以社团建设为依托,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利用高校社团的这个优点,可以以点带面,发挥高校社团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力。第二,不断完善大学文化建设制度,规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保障。制度和规范是教育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高校中得以落实和保持,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确立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切实有效的制度规范。

着眼高校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人文氛围。“我们所指称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以培养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着眼于高校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注重打造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一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思想。把德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选择,从而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二是始终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不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象和主体。

参考文献:

[1]李萍、曾青云.《当代大学“软实力”建设缺失分析与策略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7期

[2]邓福庆、孙慧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2期

[3]杨中刚.《论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2期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2)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历史背景

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转变、专业结构调整,生源竞争等因素影响,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H模式到C模式的新转变”,即由提高教育质量到特色院校全面建设的转变;借用精英教育模式向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对高职人才培养带来的深刻变革;普通高等院借用高职院校教育方法、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竞争带来的外部竞争胁迫;高职院校快速扩张阶段产生的专业设置雷同及其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压力;高职院校高速发展期间产生的发展过快,资源不足等先天缺陷需要弥补;学生素质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等。由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必要性日益提升。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关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教育教学竞争力;从广义上讲,还包括社会服务力、文明传承力和科学技术创造力。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培育而成的并在其生存和发展中体现出的内生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高价值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竞争能力。从能上可以划分为:质能、位能、动能;从力上可以划分为: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所谓质能,这里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内在资源种类、资源数量、资源质量和资源结构,相当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学派的观点。位能指的是排位(现在和未来可能进行相互竞争的同类型学校目前的排位次序),区位(地域位置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和定位(学校发展方向与目标等战略性、理念性能力)。动能指的是学校对发展战略、计划、规划的执行力及其过去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发展态势(相当于机制体制及其运作能力)。教育教学力是高职院校的本位能力和基础能力;对于有些高职院校而言,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是他们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科研上成果累累,而且走出过袁隆平这样的重量级院士,把农业科研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既是对过去历史的传承,也是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发展需要,更是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区域农业,求得自我发展重要途径。甚至,怀化的行政部门领导建议将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改名为袁隆平职院职院。又比如,以传媒或人文等作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向的一些职院,可以将文明传承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的着力方向。而那些为企业、或社会服务部门培育人才为重点的院校也可以把培育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

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模式、方法、手段、途径、体制机制),兼及定位研究(品牌研究、特色研究)、核心竞争力概念、要素、层次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

3.1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初始视点,因此,许多学者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点,基础竞争力指的是教学基础、管理基础和基本保障,环境竞争力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区域经济状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质量视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3.2定位能力研究。在2006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新的定位,从功能定位、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发展空间定位、教育观念、办学机制五个方面入手,积极适应。如王江秋认为,战略定位准确是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3品牌及其打造。赵立增等认为:“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胡建波认为: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市场能力、创新能力及品牌管理能力四个要素。这里品牌能力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3.4从力的概念研究核心竞争力。职院校需要整合发展“五大力量”:政策力、行政力、学术力、文化力、市场力。核心竞争力是资源及其利用能力。如郑俊钦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六力:管理能力、培养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和学习能力。

3.5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上进行研究。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由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同,其构成的要素也可能不同。认为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学者,把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主要归结为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些学者的核心竞争力视点跨出了教育教学以外。徐翔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领先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氛围、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这里价值、教育理念等文化要素被引入核心竞争力要素。王前新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师资结构及其素质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等八个方面的要素。

3.6从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上研究。如张清霞等以层次的角度,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由内涵层、中间层和外显层等三个层次构成。内涵层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院定位和校园文化等关键要素,是学校无形的精神资产;中间层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源”;外显层主要由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校企联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就业率等方面构成。李国艳.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他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学校文化力、管理能力、专业教师队伍及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

4.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培育方法和路径研究

4.1胡建波从培育路径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认为可以用演化法、孕育法、兼并法和联合法培育。其培育流程包括环境分析、确定目标、集中打造、深化拓展。①演化法:该法是事先设定合理的目标,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一定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实质上是通过规模较大的组织变革来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项目、多个行动方案,并且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变革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②孕育法:该法是成立专门小组,针对特定目标,在一定期限内开发、培育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元)的方法。③兼并法:该法是通过兼并手段,把具有某种核心能力或办学条件的学校纳入学院,以弥补学院某方面资源、能力的不足。④联合法:该法是通过与其他高校或企业联合办学,提升学院形象或增强办学实力,实现资源共享。

4.2许华春从全面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他认为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工作、行政后勤”四轮驱动,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核心竞争力。

4.3刘欣从经济理论角度研讨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他以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延伸性战略三大战略构想。并从外生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内生论——哈默核心竞争理论,整合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阐述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

4.4雷久相、丛峰从校企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雷久相认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丛峰认为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是可行的,是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需努力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度立体的互动与融合。

4.5焦胜军等从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坚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高职院校必须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宋惠敏认为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培育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4.6运用企业理念培育核心竞争力方法。台湾学者介绍的将企业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入台湾技职院校办学和管理中的做法为大陆高职院校办学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翟轰,通过对本校“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分析,介绍了具有机械行业背景的老牌职业学院在构建“前校后厂”办学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准确的学校定位、科学的培养模式、强大的实训体系、合理的管理体制、企业化的实习工厂”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建国科技大学廖仁杰等教授介绍了将企业的ISO 9000质量保障体系运用到本校的经验。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其他方法:如彭新宇等提出高职院校需要从办学理念、战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去构建核心竞争力。

5.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上,目前差异性和独特性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大专院校的四个社会功能,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并认为任何一个院校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具有重要水平和影响,就可以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

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内容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其他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但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本文将核心竞争能力的能,界定为质能、位能和动能,且将力界定为四个方面就是希望把核心竞争力研究从新的视角予以考察。

在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和途径,归纳总结的方法较多,引入的概念也不少。但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要直面现实的问题,要更多的注重本土化,注重对手研究等。

在评价体系上,过去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其他内容纳入不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及培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刘欣.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18

[3]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职教论坛.2010,12

[4]王前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27.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3)

Abstract:Cynicism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ce cynicism school,the ancient cynic otherworldly,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the heart unique goodwill.Until today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cynicism is mainly for desalination.In this background,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very significant.In the current era,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must enrich its content,cultivate new process and explore new methods,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minds,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 words:the desalination;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e

在当前时代,大众信念淡化问题突出,这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大障碍。因此,从信念淡化这一背景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创新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

一、信念淡化的表现

古代犬儒主义能看透世俗之人看不透的事,对世俗进行讥讽,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唯一的善,这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与之相反,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把道德和良心都抛到一边,主要表现为信念的淡化。

犬儒也可以叫做犬儒学派,“犬儒”一词发源于希腊语的“狗”。古代犬儒学派追求绝对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愤世嫉俗,以此来获得完美的幸福和崇高的美德。

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人们在特定情境形成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信念淡化。信念淡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信念淡化的人,眼里只有世俗功利,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和高尚精神。古代犬儒学派鄙视外在的世俗功利,坚持个体内在的美德和价值,但如今的犬儒主义,已经走向古代犬儒学派的反面,人们做什么事都要计较利益得失,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事都不会去做,忽略个人内在的美德。

消极的怀疑主义。信念淡化者持有一种“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心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不断地上当和被欺骗,每个人都不信任别人,觉得自己与那些不可信的人不同。在此种情况下,即便是说真话,也会被别人怀疑说的是假话。因为受过太多的欺骗,上过太多的当,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

精致的利己主义。在当代,信念淡化的人,精于表现自己,世故老道,表面上忠诚可靠,内在却是一种利己观念,懂得表演和相互配合,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这些人为他人、为社会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投资而已,在他们眼里,利益是合作的前提,利己是共事的必需。

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信念淡化的人理解现实的不反抗,接受现实对社会某些问题的不认同,他们感觉自己看透了一切,对政治生活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当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他们对政治生活的批判已经被消解了,人们不再承担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而是主动放弃参与民主行动的义务。

二、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信念淡化者对“人”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不相信人能够引导自己的善行。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既能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又能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一)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

当代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重大挑战,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信念淡化也有反作用。信念淡化者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持消极的怀疑态度,利己主义观念盛行,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这些都是内在精神世界的歪曲,是一种去道德化的内在表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弱化信念淡化倾向。

探究当代信念淡化的特点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增进教育效果。我国当前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属于新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而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当代信念淡化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在此背景下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二)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当代出现的信念淡化现象,使人们在面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出现了偏差,总认为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矛盾,社会的发展并不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这对矛盾,增进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同,促进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开始多元化,一部分人开始否定人的内心德性及其价值,并放弃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进意识形态建设,并发挥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新其培育内容、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使人们从心里认同,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引领社会潮流。信念淡化背景下,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并根据变化不断更新内容,从而形成一致的社会规范。

一是准确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不断突出主题。要从大众的关注点入手,根据需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要切合需求,比如开展有关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公平公正等专题教育,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突出主题,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从而强化教育效果。

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新教育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要根据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特别是针对一些少数民族,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按照少数民族能够接受的方式适时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三是培育内容要紧随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内容,特别是在当前信念淡化背景下,要使其内容获得创新性发展,增加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像以前一样简单,必须创新其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应包括三方面:

一是形成社会较为一致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产生情感认同。

二是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把握机会,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犬儒主义的挑战,使我们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

三是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个体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由少部分人到大多数人的过程,不同的社会个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此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个体转化,使得社会主体不断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从而形成大家共识性的价值观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过多注重理论灌输而缺少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且没有有效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新媒体的利用缺失。在当前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①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性质的要求和培育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人为对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进人们思想实际,疏导人们的心理问题,增强培育的时效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工作压力大,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盛行,各种精神疾病增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入手,从而使社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二是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复礼”思想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正确处理道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比如义与利的问题。通过“克己复礼”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当前时代,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个人私欲膨胀,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因此必须要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这一思想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消释社会上利己主义、怀疑主义等现象的存在。

三是有效利用各种新兴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BBS、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并努力借鉴网络话语,拓展网络话语资源,和受教育者开展平等的话语交流;同时要完善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监督机制,使人们的观念向社会主流价值观靠近。

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重大挑战,只有积极创新其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才能优化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才能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从心理上有效遏制社会问题的发生,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5]陈秉公.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解读十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6]李立峰.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7]谷建国,张春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4(5)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10 — 02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上强调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知识背景、生活环境、年龄段的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把这些零散的观念凝结成社会发展、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就需要从“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着手,加强多维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们自觉的思想意识。

一、对话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更不是有知者对无知者的改造,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沟通活动。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靠自身自觉、能动地构建起来,而且要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这种对话式的培育方式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主客体间是“我——你”的关系,而非“我——它”的关系。一般的价值观教育大多是自上而下的理论灌输,把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灌输于人,形成“我——它”的关系,人被物化,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服从、接受的位置,造成主体性的丧失。对话教育所建立的“我——你”关系,使价值观教育的主客体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主体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态度和想法,同时鼓励教育客体讲述自己的价值观点和实践体验,对话沟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其次,尊重差异,开放包容。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环境、年龄段的差异性,人们形成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都存在着差异,对话教育就是要使对话双方敞开自我,通过沟通、理解获得自我的重新发现和认识,既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又克服价值偏差,同时包容异己行为、异己观念,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对话是以理解为基础,通过理解达到双方观点上的一致和视界融合。哈贝马斯指出“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达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达在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理解。”〔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交往对话中渗透就是要通过对话,在思想摩擦、撞击的基础上,互为主客体,通过优势互补,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三喻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教育中的作用

老中青三代人从不同年龄段上构成了社会三个群体,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环境的偏差,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各有千秋,借鉴“三喻文化”的思想文化传递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同辈人之间、晚辈与长辈之间交流渗透,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教育的一般路径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由一维向多维转变,且主客体之间相互转换。在“三喻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前喻”、“并喻”、“后喻”现象并存,长辈、同辈、晚辈都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都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教育影响他人,使对方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三个主体的角色、地位也会相互转化,例如在“前喻文化”中是教育主体,在“后喻文化”中却是教育客体。其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具层次性。长辈、同辈、晚辈共同构成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但是三者在年资、知识构成、经历经验、成长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所能理解和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就呈现层次性,长辈擅长于传统价值理念的传承教育,同辈倾向于相互间的价值交流、启发与帮助,晚辈易于引领新的价值导向,三者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在差异中求同,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力度。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间和空间由少而固定向多而广泛转变。对于价值观的学习人们往往局限于党的政策文件、报纸、课堂、讲座等,认为这是既枯燥乏味又浪费时间的事,而“三喻文化”把价值观的学习从书本引入生活,从课堂引进社会,“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时间地点“三喻文化”都可以发挥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三、基于“三喻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话中的渗透

(一)基于“前喻文化”的渗透

“前喻文化”是长辈向晚辈传递教育的文化传喻方式,“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教育中,长辈是先行者,是引路人,他们的年资、教育、经验等所形成的对国家富强、社会文明、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都为晚辈所欠缺,通过长辈与晚辈的对话,纠正晚辈的价值偏差,帮助晚辈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在对话中,长辈要在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把握对话的主动性,针对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问题,通过提问、倾听、讲述、评判、讨论等形式激发晚辈思考问题,引导晚辈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参与对话,并在对话中讲道理,以理服人,缩小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弱抵触情绪,使价值观念更容易为晚辈所接受。长辈与晚辈的对话在具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中,主要体现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德高望重的长者与年轻人的对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通过与学生适时对话,摆脱大班教学“结课了事”的心态,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进行“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外化为行为习惯;家长,包括父亲母亲、爷爷奶奶都是孩子成长中关系最密切、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家长与孩子们的对话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要在自身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在对话中掌握孩子的价值观动态,及时纠正孩子有可能出现的价值观偏差;德高望重的长者与年轻人的对话主要是针对社会管理、企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核心价观的理解感悟不透彻,当受到不良诱惑时有可能会出现违法违纪的行为,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之对话,使他们明辨应该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活动。

(二)基于“并喻文化”的渗透

“并喻文化”是同辈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文化传喻方式,强调了同辈人中后进者向先进者学习。同辈人之间年龄相仿、成长的社会背景一致,使他们具有相似的身心特征,亲和的思想交流,互动的智力成长,这些共同的话语背景,使同辈人在对话中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更乐于发表意见、观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他们处于平行的关系,各自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或对或错,或先进或落后,在对话中都能一一展现,在思想撞击中相互学习、互相激励、相互启迪,特别是在同辈中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往往能在言语上打动人,使价值观偏差的人以此比照自身,提升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同事、同学是同辈人中的两大群体,共同的背景、相似的属性,使他们的对话交流密切而频繁。在同事方面,不管是公务员、教师,还是工人、农民工,工作上的言语碰撞,生活中的交流对话,都暗含着彼此的价值倾向,或是对国家发展现状的不满,对社会道德滑坡的批判,或是对自身价值观念的审视,在比较与讨论中,价值观念彼此渗透,而对国家方针、政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完整认识的同事,在对话往往起到引领作用,对其他同事更具借鉴力和比照力,使他们在正视自己中改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在同学方面,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都是成长中亲密的小伙伴,学校特定环境所形成的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等为他们提供了对话交流平台,他们还处于价值观发展形成阶段,各自的价值观念并不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透彻,寝室文化使他们畅所欲言,虽然正确的、偏差的价值观念总是纵横交错,但是总能激起同学间的价值共鸣;班级文化、社团文化使他们在特定主题下交流探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题班会、思想品德知行合一的社团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交流、讲述、体验中打开思路,正视自己,欣赏、接纳和审视他人,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理念。

(三)基于“后喻文化”的渗透

“后喻文化”是晚辈将知识传递给长辈的文化传喻方式,晚辈担任着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客体双角色,他们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促进自身发展,又要推动长辈在原有传统价值观念上,接受新的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帮助没有学习条件而知识文化薄弱的长辈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促使长辈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新趋势。玛格丽特·米德强调指出要重视“后喻文化”,让过去成为营造未来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历史的枷锁,通过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推动长辈走向未来,“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3〕通过晚辈与长辈的对话,可以向长辈传递价值观教育的新知识、新方法。一方面,晚辈在认知、实践和经验上较长辈仍存在差距,但是在新信息的获取能力、容量和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他们拓展了自己的时空领域,掌握党和国家最新的核心价值观最新动态,领悟权威学者对核心价值观的剖析,在社会中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等,而老一辈由于年龄、生理、习惯的限制对网络方式、网络信息、资源的学习远不如年轻人,这就需要晚辈在对话中向长辈灌输,使长辈对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超越书本、报纸和电视,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自身价值观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进行再一次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的年轻人,大多接受过义务教育,受过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熏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各自的体会与体验。但是有些父辈,特别是老一辈农民工,他们的价值观念传统而落后,除了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对国家发展、社会文明、自身操守的了解相对缺乏,这更加需要加强作为子女的年轻一代与他们的对话交流,了解他们的价值动态,向他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是根据他们具体的价值行为进行剖析,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价值观念,改进价值行为。

〔参 考 文 献〕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5)

多元文化主要就是在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各种类型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一种局面。相对于一元文化来说,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些文化问题方面,如人生理想、价值理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追求异趣和观念差异。多种文化在碰撞和融合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当前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新价值观和旧价值观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如果没有正确地对其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化、政治信仰模糊等问题。价值观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相反,错误的价值观念则是会限制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意志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在信念选择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高尚品德,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经济发展态势、产品分配方式、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人们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有了较大的自主性。面对大学生多样化和自主性的发展需求,高校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方法已经无法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种实效性主要体现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期望功能和显示功能之间的吻合度。换句话说,就是指相关教育人员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强化作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可以丰富其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模式,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生命与活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富强和复兴等,具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承者,其价值观念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践行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内在的要求。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可以加深其对诚信友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认同,提升其的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存在问题

由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使得各种价值标准同时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在价值判断上还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从而出现价值标准、价值取向混乱扭曲和真空的局面。

2.部分大学生存在功利化、个人本位思想

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逐渐淡化,同时又受到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更加注重突出个性、展现自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突出。这种个人主义很容易使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逐渐被削弱。此外,在功利性文化和商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没有学习积极性,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3.高校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和培育机制不健全

学校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制定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问题。近年来,高校教学逐渐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化教育,许多高校开始对外扩招,使得高校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以至于在教育中出现了很多弊端,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相脱离。一方面,忽略了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主要表现为“重理论教育,轻人品培养”,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培养力度较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手段有待改进。

高校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使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发挥作用,将核心价值观引进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方法

1.健全教育机制,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高校应该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和培育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其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明确教学任务、合理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规范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强化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引导大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重视思想调节,加强制度规范

高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和培育工作中,应该重视思想环节,创造公正、公平、关爱、和谐的校园氛围,包容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同时,高校还要制定相P的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大学生的基本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强化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大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3.创新培育方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开展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践行和培育工作中,应该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创新培育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提升核心价值观念的整体培育效果。第一,高校应该科学准确、全面深入探究和把握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以及价值诉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培育手段和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培育工作的有效展开。第二,高校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资源,深入开发特色活动和校本课程,通过多民族联谊、传统节日、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培养友善互助、民族团结精神。例如,政法院校在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培育过程中,可以模拟法院活动、法律宣传月等相关活动,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和宣传,为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民主观念。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和培育方法,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丰富培育内容,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培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4.优化校园环境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高校应该加强校园建设,促进校园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使用功能的有机统一,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不断陶冶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一方面,在校园布局、绿化设计、教舍规划等方面,应该对师生心理发展、精神风貌、文化、宗教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物化教舍,充分展现学校教育的风格和特色,让校园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适时开展各项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学术报告会、书画摄影展、社团活动、辩论赛、校园歌手等多种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同时又可以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开展相关培育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工作,健全教育机制,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 用;重视思想环节,加强制度规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效果,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促进大学生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36 ― 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是指国家和人民经济上富裕,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民主是政治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同时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中应有的状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即是对生态和谐也是人们对社会关系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向往,同时是一个充满和谐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追求建设美好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是指是指社会公平与正义。”〔2〕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和推动法制建设来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力,它为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判断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它包括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国是调节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行为标准,体现了个人对祖国情感的深厚,并且要求我们正确看待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敬业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人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服务社会。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应诚恳待人、信守承诺、诚实劳动。友善强调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待人友好并相互理解来创建一个人际关系友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北京大学五月四日的讲话中说到:“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处于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虽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缺乏了对事物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力。因此,要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的价值观就应该紧紧抓住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提高大学生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能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纠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飞快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方式,而且其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也遭到西方不良政治思想文化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会在思想道德观念中出现迷茫并且会动摇其理想信念。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利益格局在调整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剧烈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这种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不良的社会思潮是在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了道德判断的模糊和价值取向歪曲的趋势。比如出现一些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重视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及反对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情况盛行,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加强教育,这对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内在需要

目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比如:教育内容缺乏创新,呆板的说教,不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并且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教育载体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教学载体。除此之外,由于教育者的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内在精神价值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很好的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瓶颈。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抵制不良影响和积极面对困难的需要

由于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同时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再加上情感与心理及经济等问题的突出增加了大学生的思想负担;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轻社会理想而重个人理想、忽视集体主义而重个人主义、弱化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等现象。这些都对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三个倡导”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和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其思想政治文化的熏陶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的一个结论中认为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3〕校园文化环境无时不刻无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史馆、革命纪念馆、民俗文化中心等先进文化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文娱活动、学生社团和宿舍文化等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寝室文化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所以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利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迁移默化的影响,而让看不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中得以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发掘其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有效的思想防线并发挥其育人功能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高校要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并过滤一些不良信息来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创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育人环境。首先,可以通过建设红色网站宣扬先进文化,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营造校园网络交流、学习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平台来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纠正存在的思想问题。同时倡导正能量的文化信息进入网络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方面的网页使学生能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观念。最后,相关部门要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和网络的道德规范来净化网络环境。并且还要提高网络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作好党和人民的“信息宣传者”角色。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方面工作的水平。

(三)融大学生思想教育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要与时俱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渠道作用。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倡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其理想信念。除此之外,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创新教育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机械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头脑中,而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魅力

社会实践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这种参与活动的方式去改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个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就要围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进行,使学生在理解“三个倡导”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体系,并从中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开展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和科技创新”〔5〕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魅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人民出版社2014,(03).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7)

一、对高校理念及其功能的再认识

1.对高校理念的认识

理念是人们在从事活动时所坚守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所依据的行为准则。高校理念是以理念或精神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和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高校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及校园布局与建筑等,则是高校办学理念的延伸,受理念的无形制约。

由高校理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理念属于抽象的意识形态范畴,是高校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因素,它决定高校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高校理念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系,反映的是高校在其办学管理中把什么看得很重要的价值判断。

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高校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高校发展方向、什么样的高校教育活动、有什么样的管理重点,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竞争力。

2.高校理念的功能

高校理念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从文化的一般层次及其相关系来看,在文化的四个层次中,精神文化体决定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内容和特点,高校文化也是如此,在高校文化的四个层次中,包括高校价值观、高校精神等在内的高校理念文化是高校文化体系的核心,它渗透高校教育活动、行为各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看不见的手,就其导向力、激励力、凝聚力是巨大的。

(1)指导功能

高校理念作为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指导和决定高校行为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的依据和理论基础。高校理念的指导功能与高校理念的核心地位和形成是分不开的。高校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基础上的,是有关高校定位的战略思想,它能够指导和反映高校的运行和发展轨道,保证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2)约束功能

通过高校理念的外延和对制度、行为规范的导向影响,实现对师生与员工行为的调节,高校理念是约束高校师生行为的内在自律力,是一种无形无声的命令。

(3)凝聚功能

在高校理念的熏陶、同化与辐射作用下,高校师生员工会从中寻找到一种归属感, 形成对于学校的凝聚力,达到内部一体化的目的。高校理念常常通过自身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等渗透到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中,以期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最终教育目的实现。

(4)激励功能

高校理念明确了“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等战略层面问题。明确的学校远景、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能对师生、员工起到激励作用。鲜明的高校精神,特色的高校理念,犹如一面旗帜,时刻激励着高校所有成员致力于共同的奋斗目标,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所在,是高校理念的魅力所在。

二、高校竞争力的界定及形成机制

1.有关高校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高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间频繁出现高校排行榜、招生大战、公布就业率、争世界一流高校、国内一流高校等,体现为愈来愈强的高校间的竞争,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趋势。自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高校,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这里界定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能使高校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高校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能力具备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就必须识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高校与企业一样,就像一棵大树,核心学科是树干和主要的大树枝,其他管理部门是较小些的分枝,最终产品是果实,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提供营养的根系,根系的土壤则是文化,尤其是理念文化的滋润。同样,高校的产出,诸如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多少、社会服务贡献大小等均属果实,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高校理念滋润和培养着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竞争力形成机制图(见图)。

由图示可见,高校核心竞争力核心因素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高校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孕育于高校文化,深深融合于高校内质之中,为该高校员工所共同拥有。高校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师素质、学风和教风等支撑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高校理念要素的竞争力分析

高校理念是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己有的研究中,我们己经发现许多与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概念,如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制度管理、学科资源、师资队伍、高校品牌等等。

1.办学理念规定了核心竞争力取向

办学理念是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导向,规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因此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没有理念指引的高校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没有理念指引的竞争力,也很难上升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表1是作者在调查基础上,列举了国内外部分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有效途径。办学特色是在高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和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校只有在发展中强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另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正是由核心竞争力得到培育、运用和提升,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显出来、稳固下来。

3.学科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学科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所高校竞争力的高低。一流的高校一般都具有一流的学科资源,其中部分学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如清华高校的工程类学科,中国农业高校的农学类学科,中央民族高校的民族学等等。无疑,在所有概念中,学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最为密切,学科能力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等竞争力。

4.师资队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打造的主体

高校成功之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推进。但是,资源本身并非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整合才能转化为能力,师资队伍只有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来。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高校虽然拥有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但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当,以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始终上不去,结果并未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5.高校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

品牌是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高校核心竞争力综合体现在高校品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上,但核心竞争力并非一种资产,一种能力。无论对企业抑或高校,品牌都不应被看作是核心竞争力,但品牌应该展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辨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如图2所示)。

四、加强高校理念管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高校要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从高校理念入手,协调好理念与制度、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借鉴国内外外高校理念文化管理实践,加强我国高校理念管理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对策如下:

1.创建特色的理念氛围

高校的特色创建及竞争力是在它的理念指引下而形成的。我国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集中力量争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自己特色优势独树一帜。

2.培养独立的高校精神

一流高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高校精神。坚持高校的独立性,不被眼前利益所驱动是世界一流高校共同的精神品质。美国明尼苏达高校校长指出:“高校必须坚持自身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的价值观,我们不能让提供经费资助的公司来指挥高校的研究方向与进程。”由此可见,一流高校发展的纯洁目标不被金钱所左右,培养独立的高校精神对建设一流高校至关重要。

3.创建严谨的依法治校环境

依法治校是一流高校的灵魂。依法治校是作为创建世界一流高校过程中重的管理手段,应积极、渐进地予以推进。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顾中国国情的规章体系,设计并执行好每个职能部门的法定工作程序,从制度源头上治理学术腐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进行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论证,精心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4.配套一流的师资

一流高校拥有一流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选择严格。在发达国家里面,要进入高校任教,必须具备博士学位。许多高校规定,本校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不允许留校任教,必须在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世界一流高校非常重视对一流高校教师的培养把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为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以使教师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作为一流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尽管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不同,但学校一般会明确地告诉教师学校对他的期望,并采取诸如提薪等有效的奖励措施来激励教师。一流高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教师工作并且促进教师改进工作。

5.创新教学体系

包括学科定位、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的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在学科定位上,拓宽知识领域,如文科生入学时要有数学基础,更多地了解相关学科,充分挖掘学科间的空白;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师生互动式即对话式教育,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在课程选择上,增大学生多学科课程选择范围,如学生学了理科、工科后,可以再学经济、政治等,从而打破了学科界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高校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如果创新可以使未来社会繁荣和稳定,那么,创新活动只能源于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头脑清晰、想象力丰富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才是一流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9.

[2]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4-118.

[3]刘宝存.何谓高校―西方高校概念透视.比较教育研究,2003.7-13.

[4]韩延明.人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教育发展研究,2004:132-146.

[5]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86-89.

[6]韩伯棠,于丽娟.企业竞争力的多方位塑造.北京理工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9-80.

[7]陈运超.浅论高校的竞争力.江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28.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8)

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纪念馆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传统纪念活动及场所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紧密相连

“纪念”一词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定义为“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而纪念活动不仅出于情感目的、保留记忆的目的,更多出自一种现实的目的。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纪念先祖,寄托情感,传承文化。人们的祭祀场所在原始社会晚期是社坛,在封建社会中是祠堂。这些纪念场所反映人民群众或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是各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体现。纪念活动附带的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性,其宣传的主要内容即其所纪念的对象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符合社会道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古代纪念性祠堂与中国现代的纪念馆有着更密切的渊源关系。现代意义的纪念馆受传统纪念文化的影响,虽不再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服务,但纪念馆却担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二)纪念馆所承载、弘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一种类型,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明显区别在于纪念馆与价值观的紧密关系。

是否值得为其纪念取决于其价值取向。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以及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和群体值得我们怀念他们、为他们建立纪念馆;而诸如秦桧这样违背社会道德、背叛国家的人,因其行为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取向相悖,即使他的书法作品非常出色,也不会有人怀念他、纪念他。可见,纪念馆所纪念的对象是具有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的人和群体以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起来的。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资源。正如曹和修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三)纪念馆作为纪念性博物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责任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此次章程的修改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明显地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置于第一位,反映了外界社会对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不再仅仅为精英群体服务,应该更多的为大众服务,让大众在博物馆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的同时,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他们。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中国社会发展新时期对纪念馆的要求

(一)中国的崛起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那么繁荣的经济不会持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决策,党的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意识中被接受、认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多种方式的传播。反映着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纪念馆则更是肩负弘扬民族意识、传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责任。

(二)文化和价值多元化时代的要求

“多元文化指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2]我国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时期,转型的过程中催生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个人用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使文化变得多元。文化的多元使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带着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冲突。其附带的负面后果是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群在社会中占了不容忽视的比例;社会中信仰缺失,行为失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在这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为使社会秩序和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就须要用一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来统一、引领、整合其他价值,主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于被群众理解。这就要求纪念馆担负起宣传和教育的任务。

三、纪念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

(一)纪念馆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

纪念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大优势在于纪念馆掌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转变为更能使大众接受的历史故事、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晦涩艰深变得清晰易懂,由死板变得活泼生动。由此一来,既能使我们纪念馆准确把握给观众传递信息的方向,又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

(二)纪念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时展对博物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途径。以笔者所在单位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例:

1、“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推广活动

“理想信念”主题宣讲活动是宣讲小分队深入工厂、机关、学校、部队及社区,通过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提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配合视频、音乐开展的理想信念宣讲文艺节目。“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活动则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让孩子们走进纪念馆、穿上八路服、进行军事训练、唱革命歌曲、摇纺车、扛枪打靶、吃南瓜小米粥、听革命故事。

2、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与学校联手培养 “小小讲解员”,让学生从小对历史产生兴趣,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以影响带动更多的同龄人。

3、配合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八一”建军节举办“道德讲堂”、“七贤庄文化大讲堂之贴近生活的文学艺术”、“绽放青春 追梦警营”的联欢晚会等活动。

总之,无论从纪念馆自身发展要求还是中国社会所处的新的历史阶段考虑,纪念馆都应当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并通过发挥纪念馆自身优势和社会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推一把力。(作者单位: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9)

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一)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 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三) 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 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

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一) 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 二)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三) 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

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10)

[作者简介]江胜尧(1969-),男,江苏沭阳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43-02

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大学应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高校要培养具有共同理想的政治意识、热爱祖国的爱国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振兴祖国的创新意识和高尚情操的道德意识的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变化引发的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正以不同的方式,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途径辐射到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评判、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呈现出复杂化倾向,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选择利己化、标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追求庸俗化等不良取向。大学生是高知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冲撞的群体,价值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重塑的转型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航向。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党中央强调,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理论阵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网络素养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体力量,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网络的发展不仅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媒介载体和手段,而且网络在思想领域的开发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的德育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及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扩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增强大学生对形形西方观念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彰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国际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成为可能,意识形态也同样面临着怎样把世界优秀文化精华融入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之中的问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就遇到了空前的挑战,部分大学生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盲目崇拜“新自由主义”,对两种意识形态模糊不清、兼容并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邓小平同志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培养高尚思想道德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也必须看到社会变革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样性,部分大学生缺乏较高的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和评判标准模糊,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严重,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基础,是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指导,是大学生判定行为得失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和特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内容,使大学生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理性升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区分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新时期国家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积极探索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的传导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舆论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当前,大学生舆论阵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主动开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阵地,牢固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主动权。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舆论阵地,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有效抵御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侵蚀,使之成为校园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和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平台。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载体,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互联网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青少年,网络对大学

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数字媒体建设应对这种挑战,发挥校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化功能,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新动向,坚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校园网络舆论制高点,增强网上正面舆论宣传的强势和影响力,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高校要通过网络平台来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引领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进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舆论氛围。此外,高校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监控,阻止不良信息的输入,要健全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科学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动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大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既是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受益者,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校园文化把先进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等传播、辐射到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去,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能够发挥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教育作用,可以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和充实,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引领高校非主流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和良好的国格,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弘扬爱国主义,培育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过校园文化的介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政治态度和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使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社会实践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时效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发现真理,认识自我,按照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逐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同志曾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培育期,思想观念趋于形成,对社会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的认识一旦被其通过社会实践所证实,就会由感性的价值认知内化为理性的价值认同。

高校应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并以实践课程形式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参加各类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把社会实践与思想品德养成结合起来,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逐渐对主流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产生认同,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从而促进价值观的形成。高校要根据意识形态发展的教育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化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式,使实践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学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统领作用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改革方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采集生动的实例,创设围绕课堂教学的教育情景,通过理性推导、实践验证、情绪感染等形式,使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同,理论认知内化为理论信仰,努力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诉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艺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着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讲深、讲精、讲透、讲实,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最后,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硬性的理论灌输模式和教师一味地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注重价值灌输。价值分析、价值推理和价值归纳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指导学生对中西价值观的分析,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认知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生价值实践的能力,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价值观建设的标杆,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新的传导路径,健全长效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9.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篇(11)

德育教科书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载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德育教科书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和选用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1],说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该弘扬时代精神,突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为此,德育教科书需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检验道德教育目标的标准,它为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准则。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科书有着内容和载体的密切关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融入德育教科书就成为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广为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德育教科书的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1世纪新课改之后出版的初中德育教科书,都有一定比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容。当然,由于在编写出版这些德育教科书时,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系统提出来,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2003年实验版及以前的德育教科书中价值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后设”之嫌。但从现实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其实都已实存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因此,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分析实存于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的核心价值内容与“后设”并不矛盾,反而可以更清晰地提炼出德育教科书中的价值观念。1.德育教科书中的国家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旨在构建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历年来的德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层面的诸如富强、民主、文明等价值教育目标都有着具体要求,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国情部分也有着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阐述。具体来说,初中德育教科书通过国情教育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体会科技创新对国家繁荣富强的作用,并在初中二、三年级分散安排了科技创新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内容。关于民主的观念,德育教科书主要从政治方面的民主(如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政治生活),日常生活方面的民主(如与父母、老师相处和交往中的民主)以及公共生活方面的民主(如公共利益中的公私之间等)来讲述,基本囊括了民主的各个方面,落实了德育课程标准中有关民主的要求。除了富强、民主的理念之外,德育教科书还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来体现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体现,在“一纲一本”时期的德育教科书中,虽然有着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但相对于“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两部分而言,则显得分量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和规定:在课程分类三维目标中均有提及“人与自然”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提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在能力目标中提出“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在知识目标中要求“了解我与自然的规范”[4]。关于“人与自然”的理念很好地在同一时期的德育教科书中得以体现。如在这一阶段的教科版和人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部分的论述。尽管这两个版本德育教科书中关于“人与自然”部分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人教版用了一课的部分内容来讲述人与自然,而教科版则更重视这方面的教育,用了一个单元来描述人与自然),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讲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基础上来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和谐的理念。2.德育教科书中的社会价值取向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个社会不断涌现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同时法治理念也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与之对应的这些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在学校教育的德育教科书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地体现。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不断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也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标准之一。初中德育教科书从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和倡导平等等方面对公平正义的理念进行阐述。1949年以来的初中德育中,“平等”理念最早出现于1986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的“公民”部分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的新型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5]此后德育教科书中“平等”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人与人交往的平等(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与他人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即公民权利的平等等。如21世纪新课改以来的教科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平等”的理念,先后在七年级“人与人之间”单元、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单元、九年级“漫步地球村”“同在阳光下”“新的旅程”单元出现并得到论述。德育教科书中通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来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如人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分两课来分别讲述“崇尚公平”和“维护正义”思想。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学校教育也离不开法治教育。因此,法律部分也因此成为德育课程四方面内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之后出版的《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中,关于法律教育内容,分别从法律与个人生活、法律与社会、法律与国家三个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年级段均有所涉及。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无序和有序”单元中,先是讲述规则与秩序,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法律的初步认识;论述规则之后,教科书接着对法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比较了法律、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异同之后,给出了法律的概念,并对法律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八年级和九年级几册教科书中也提及了法律的问题,层次逐渐上升,主要包括与他人、社会及国家等方面的法律内容。3.德育教科书中的个人价值准则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覆盖了个人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全体公民都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公民,首先要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秉承爱岗敬业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在个人道德品质上认真要求自己,严于修身,努力做到诚信友善。因此,德育课程标准就应该遵循着个人道德的主线,从涉及到关于个人的成长、个人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几个部分来对个人在自己成长、与他人和集体交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方面的道德品质进行具体规定。在我国德育课程及教科书中,有着关于个人的道德要求,这也与德育课程本身的要求是吻合的,因为德育课程就是应该为培养有道德的公民服务。1949年至今,在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几十年风雨历程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时代英雄,他们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个人顽强的意志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并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楷模。这些不同时期的时代先锋及其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都在相应时期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初中德育教科书将这些涌现的时代精神提炼出来,在教科书中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通过对新课改以来的德育教科书中所列举出来的这类人物及其精神的事例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这些精神集中反映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进步、诚实善良等良好个人品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王进喜和时传祥等人为代表的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甘于奉献型精神;以袁隆平、许振超、包起帆等人为代表的通过不断学习的勇于创新型精神;以雷锋等为代表的乐于助人型精神;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为代表的朴实为民的公仆型精神等。总体来看,这些模范人物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德育教科书中将这些人物的事迹呈现出来,虽然没有完全提炼概括出这些人和事所表现的精神,但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和思考这些需要大力弘扬的个人道德品质,从而影响学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德育教科书有待完善的问题

通过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科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初中德育教科书的内容基本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核心价值观念在德育教科书中均有不同程度得到体现。但由于现行出版的德育教科书大多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前编写的,所以在德育教科书如何系统融入核心价值观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论述且部分内容不足爱站网在新课改之后的实验版及之前出版的德育教科书中,由于国家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因此,教科书中虽然都涉及到了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各个方面,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是采用分散或隐性的方式来呈现,缺乏集中或显性的论述,这也造成了德育教科书中部分核心价值理念在体现程度上相对不足。近年来出版的德育教科书中,关于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文明、社会层面的自由等理念的论述就相对不足。自由是社会人的一种权利,是建立于对他人和社会的无伤害的前提下自身权利的体现,是人自觉自主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之美[6]。但德育教科书中缺乏对关于自由的直接阐述,只是在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论述上涉及到一些关于自由的理念,因此对自由的叙述有待强化。另外,关于法治的论述也显得分量不够,且法律教育的内容多是分散于整个教科书体系之中,缺乏相对集中论述的内容。因此,需要在新版的德育教科书中集中安排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且应该全面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每个具体要求,从而解决对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论述缺乏及部分内容不足的问题。2.落实三维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与虚无化倾向爱站网学校道德教育旨在实现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的统一,但目前大多数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仍然停留在比较注重道德认知层面,而相对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落实,没有全面地将“知、情、意”的因素融入教育过程之中,从而难以真正地“导之以行”。德育教科书在贯彻落实课程三维目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价值观教育在德育教科书中的安排往往只是注重通过读、写、背等方式来让学生识记价值观的条目,而没有注重如何去践行和实践这些价值观。学科知识在德育教科书中占据着主要的部分。教科书通过一系列的关于道德的规范和学生需要遵守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这些道德知识正如杜威所提出的“关于道德的观念”(ideasaboutmoral),是直接传授的道德知识。这些观念不能自动地转变为好的品格和好的行为,不是真正的能够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道德的观念”(moralideas)[7]。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是为了知识而教的知识,突出了一种比较严重知识化的主知主义倾向。在这种知识化倾向的带动下,德育课程教学也就成了“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学,德育课程变成了与学校开设的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为了能够通过知识性的考试。同时,德育教科书把关于核心价值观内容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它的部分活动设计缺乏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可操作性方案,空话较多,落实难和可操作性不强。如德育教科书中“讨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的活动设计就比较难以付诸实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和虚无倾向。3.在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待进一步优化爱站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其进入教科书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初中德育教科书中怎样正确处理好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社会发展沿袭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文化则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8]。两者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各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和根蒂,是现代文化的祖先。现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现代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理应将时代精神和现代中国人的主流心理特征反映和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也充分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对待这些关系问题上,需要注意避免全盘接受的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否定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两种极端倾向。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德育教科书中,同样也面临着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德育教科书中的古今中外文化关系问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现行部分版本德育教科书在主题表达、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比例失衡现象,如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的选择有着过多的外国元素,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的内容显得分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