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5 10:05:26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1)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31-02

一、语言经济与语言文化产业现状

(一)语言经济的含义

当前,语言经济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尚未被单独列为一种产业的门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生产创造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文化服务的产业发展迅速,如语言翻译服务、语言培训产业、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等。笔者借鉴了国外语言产业的分类方式与产业界定,充分结合我国语言产业业态现状,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语言产业核心含义进行了初步界定,把以语言为材料、内容、处理和加工对象,从事语言文化产品生产或提供语言类服务,以满足市场对语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的产业业态称为语言经济或语言产业。即,语言产业指以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素为对象或核心内容,向市场提供各类语言产品或者语言服务,满足不同的语言市场需求的新兴业态[1]。当前海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产业经济领域主要有语言文化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及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艺术创作与传播、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广告创意等。

(二)国外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以欧盟国家为例,其语言经济涵盖的领域主要有翻译、智能翻译系统开发、电话与会议口译设备研发、语言类培训软件开发、字幕和配音服务等。在美国,目前还没有语言产业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以语言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开发与服务发展较为成熟,如语言翻译服务等,而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受历史文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也具有不同特点,其各种特点也会相应地反映到语言经济的发展上。如在英语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的语言教育培训产I以及欧盟地区的语言翻译服务业等。另外,还有近年来新兴的美国电话口译服务业、德国语言会展服务业等。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因为他们拥有着英语文化资源,使其英语培训的对外输出业成为较为重要的经济业态。在欧盟地区,由于其成员国众多,语言种类繁杂,因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与国之间在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都必须解决语言交流问题,因此语言互译服务较为兴盛,其服务产品种类达到390余种。

总之,在欧盟和英语国家,其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会展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服务等,这些行业随着全球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欧盟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其民间交流、区域历史文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语言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语言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应地对语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当前我国语言经济的主要业态为语言创意、会展服务、语言康复服务、语言艺术创作、文字信息处理、翻译服务、语言考试培训、新闻出版、语言能力测试等[3]。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支持,这催生了语言教育培训服务行业,并创造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之同时语言出版业也发展迅速。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化,语言翻译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语言翻译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量信息的传播应用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字信息处理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主要经济业态涵盖了语音服务、网络搜索、电子排版、文字输出、文字信息识别等领域,而且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也加快了革新步伐,这必将极大丰富语言经济发展领域,推动语言经济和其他经济业态进行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语言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语音信息符号系统。而文化是包括语言、技术、机构、目标、风俗、信仰等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总称。语言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着文明的进步。语言具有工具性,但也是独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它既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又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另外,有些珍稀的语言文化资源,如区域性地方文艺、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发掘与利用,催生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这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二)语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语言经济可理解为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服务、语言内容产业三个领域的产业形态。语言信息处理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对语言相关要素进行开发、传播、翻译、复制、存储等服务的产业形态,如输入法的研制与开发、中文字库的开发、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办公软件开发、文字编辑系统等[4]。语言能力教育培训指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提升、语言能力习得等相关服务业态。语言内容产业,指的是对语言内容本身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行业业态,如语言艺术创作、语言创意、翻译服务、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指的是文化管理部门或文化产品生产机构针对市场对文化的需求,通过资本动作和专业化的分工,向市场提供满足消费者文化认知、文化审美等各类文化需求的市场业态。

按照文化产业分类的相关政策要求,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文化产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两个类别,与语言经济、文化产业界定分类标准相对照,语言内容类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都属于文化产品生产类别,如语言艺术创造、语言创意、语言出版等。其中翻译服务较为特殊,它与文化产业中的门类并不对应,但是,其可为文化产品传播和生产提供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支持,如自动翻译、同声传译、书籍翻译、字幕翻译等。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与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重合度不大。语言信息处理业态主要是设计和生产与语言相关的识别、传播、复制、存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设施生产经营。文化类相关产品类别涵盖的主要业态是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等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它和语言信息处理的重合度也不大。若对二者关联进行深入研究,如影视制作出版、文字印刷器械等要使用输入法以及文字处理系统等语言产品。语言能力教育培训业态中的语言能力测评、语言能力康复、语言教育培训等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是从文化市场消费的角度来衡量,语言能力的教育培训与评价,可相应地满足、开发与刺激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文化产业的生产与供给,也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动力之一。

综上所述,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范畴既有重合,也有前者超出后者的现象,如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语音存储、语言识别等语言技术开发与相应设备的研制生产。语言经济最终的目的是制造和传播语言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经济也可归纳到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范畴。如果从产业内容创新的角度看,语言经济又属于内容产业;如果从生产经营的过程来看,语言产业也是以语言信息为载体的智慧运用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语言经济也可称橹腔鄄业形态。从其创意价值和创新性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又属于文化创意类产业。从不同的角度,语言经济的归属各有不同,这使语言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状态[5]。

如果从目前文化产业外延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都可与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这体现了语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载体,语言文字作为文化创意的载体和符号,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内容。同时,语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韩剧、好莱坞商业大片、日本动漫等产品,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以及各国发达的语言经济。另外,语言经济的根本支撑点在于语言文化的教育传播。语言经济的发展和语言产业第链条的延伸,离不开语言教育产业,纵观国内外教育活动,他们都以语言教育培训为先导。因此,语言与语言经济是教育与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语言教育产业也属于语言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的关系

学术界认为,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理论和语言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与出发点,体现了必要的学术研究应用价值。如果从归属的范畴来看,语言产业的范围要比语言经济相对较小,语言产业是语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语言经济活动包含着产业化内容,同志也辐射到了经济现象、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另外的领域。但毋庸置疑的是,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都同语言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是用宏观原理和工具来测量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具体性问题,将语言和相关要素当作变量开展系统性研究,如语言产业的GDP贡献率、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等。

三、结语

语言产业的构成部分有的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撑,有的含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有的是拓展文化市场消费的途径。总而言之,语言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有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消费,同时通过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推进文化产品的升级,努力使语言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现乐.语言服务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兼及语言经济贡献度研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6,(3):114-123.

[2] 张晶.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423.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2)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17-04

引言

文化作为产生内生行为模式的一个源泉,其演进过程对经济发展或经济绩效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对此问题都有所研究。韦伯(Weber,1930)[1]较早地关注了关于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他认为来源于宗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①,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最终推动了经济绩效的提高。但由于文化作为一个宽泛的定义,其组合要素的单位和精细分类程度又很难以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经济影响的真正要素是什么更难以真正去把握。尽管随着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已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文化所包含因子对经济的影响,如信任(Beaugelsdijk,2006[2];Zak,

Knack,2001[3])、经济自由(Dollar,1992[4];Johnson,Lenartowicz,1998[5])等,但是因为相关概念定义的不统一和交叉模糊,以及缺少直接变量和经济发展发生关系,使得此研究的视阈有所偏窄。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反映了非正式制度对于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的影响。诺思(1990)[6]认为在小型的不发达的市场上,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在这些市场上,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被用来保证契约实施,防止人们之间相互占便宜。这种关系是由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决定的,进而构成了团体的行为模式。Aoki、Dore(1994)[7]在研究日本和西方工业国家企业的区别时,得出了企业不一定采用所属行业中认为最有效的组织方式,而是采用反映该国最基本的组织实践的方式。就我国而言,家庭关系和乡土关系是人际交往中价值判断的重要条件,构成了个人关系的主体。Weidenbaum、Hughes(1996)[8]从海外华人投资地域的选择角度,论证了家庭关系和乡土关系这两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某些普适性基本价值(如自由、公正、平等)是置于偏好的优先位置的,支配着对事物的选择,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人际结合。将个人动机和信仰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进而与作出的选择联系起来的任何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反馈过程都将是路径依赖的(达斯古普特,2005)[9]。然而这并不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就决定着经济绩效的健康良性运作。由于机会成分的存在,使得这些价值观不能普惠市场上所有的潜在参加者,有时还会削弱或打破原有的价值标准。正如Sethi 、 Somanathan(1996)[10]关于机会主义者和合作主义者的博弈模型,如果人口中有足够多的机会主义者,那么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主义者。当然,在追求这些基本价值时会出现冲突,但如果着眼于长远,依赖规则而不是任意的特殊干预,冲突是可以被缓和的,甚至还能被转化为互补的②(柯武刚、史漫飞,2004)[11]。

从模糊经济学角度来看,模糊数学为个体行为选择向群体行为转变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工具。模糊经济学始于1975年篷萨尔(Ponsard)的研究,此领域的独创之处在于采用了一组由模糊性或不确定性定义的新概念,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展开对经济学的研究。他先后研究了消费者空间偏好(1981)[12],消费者的多重标准分析(1986)[13],纳什均衡(1987)[14],经济选择、经济计算和一般均衡理论(1988)[15],个体选择的传递性(1990)[16]等问题。此外,Banerjee(1995)[17]通过显示性偏好满足一定的规则条件,研究了模糊集合确定的选择函数是可以看作理性表现的。Shepherd(2006)[18]讨论了模糊建模和经济关系估计的问题。

笔者将在以上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借用文化功能学派的视角③,从微观经济决策单位的模糊选择机制出发,运用模糊经济学相关研究,探讨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宏观问题,以此佐证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又可能导致经济的衰退。论文其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界定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并阐述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第二部分探讨了文化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模型的引入,第三部分构建了具体的分析模型,第四部分解释了模型蕴含的意思。

1.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界定及其条件收敛性的阐述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learnt rules of conduct)构成的传统”(哈耶克,2001) [19]。诺思认为,“文化不仅是不同种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行为标准(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被用来解决交换问题”(诺思,2000)[20]。文化涉及了人类行为的出发和价值标准。假定文化给定,并视其为经济定价过程中的输入变量,那么文化的价值就可以看作人们所持有的一种已知偏好(Throsby,2001)[21]。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马林诺斯基,2002)[22],它的重要性是在于人类活动的体系,并不是偶然堆集而成,而是有组织的、完善配置的及永久的。这就是说,同样的体系可见于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中。由于行为模式必然要反映相应的价值标准,行为间的相互关系随价值体系的变化而变化。文化的价值功能通过行为模式而成为判断标准。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反映着主体受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它涉及微观经济个体做出选择和决策,是本文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如何来界定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呢?首先要确认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诺思(North,1992)[23]认为,正式规则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但非正式规则的改变只能是渐进的。因为虽然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合法的规范给正式规则,但是革命性的变革从来不像它的支持者所期盼的那样,其实施过程也从来不像所预期的那样。一个社会移植另一社会的正式制度,是与原创国家的实施特征明显不同的。这是因为两者的非正式标准和强制执行特征是不同的。反向考虑此问题,造成经济社会差异的一个构成要件是非正式标准,而根据前面的界定非正式标准正是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次,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指的是在相关变量都相等时,区域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差异表现出一种缩小的趋势。再次,如何进一步去佐证文化条件收敛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哥登卫舍(Godenweiser)“有限变异”原则(马林诺斯基,2002)[21]可以体现这一点,即对于一种文化的需要,满足这需要的方法的变异是有限的,于是由这需要而引起的文化结构是被决定于极少可能变异的程度之中的,各地区域间有些制度化活动的基本相同就是一个例子。另一方面,在一个文化所涵盖的领域,由于这种价值是一种判断的标准,那么文化自身的自我强化会使价值取向功能趋于条件收敛。最后,还需要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勾勒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是为了减少生活中人际交流的不确定,但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不是同一的,社会将面临自由、平等、信任等的多维度选择,进而这可能使得社会整体的预期潜在收益并非主要表现在金钱上。Stigler、 Becker(1977)[24]认为,偏好是“随着时间逐步稳定并在人们之间变得相似”。价值取向作为反映偏好的一个方面,其条件收敛性也正反映了这一过程,其随时间维度而自我强化的行为往往表现为惯例或风俗的形成。一个倡导经济自由(主要指个人财产的保护,交易自由,个人自主)的社会文化氛围,其文化的这种价值取向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会促进经济的增长(Johnson, Lenartowicz,1998)[25];而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是偏向于保守和等级制度的,这种路径依赖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因为这与经济增长又呈负相关的。此外,外来文化渗入会影响原创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滞后的影响也可能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文化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模型的引入

从经济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复杂的经济系统是异质的行为人在一个空间内部采取的行动是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是系统内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非线性作用而产生的,行为结果是无序的。在复杂经济系统中,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紊乱的,不存在一个超能者能够利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系统内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获取超常的好处。在经济系统中,人的行为会表现出非单一特征,有时会有跳跃式行为,有时会表现出突变现象,这意味着个体行为在特定时间表现出的非线性和间断性。当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逻辑思维受到限制,缺乏足够的计算能力理性地应付这些复杂性问题。但这种受到限制的逻辑思维,并不能禁锢决策者可能采取的行为。

从“经济人”视角的角度看,考虑把经济个体定位于放在某一社会背景中的“经济”人,即个体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财富上的逐利和非财富的追求,他还要权衡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也就是使我们去考虑行为主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经济模型中的表现与量化。此外,近些年以伦理为核心的利他行为逐渐进入了经济学中研究视野,贝克尔(Beker,1976)[26]用理性选择模型对利他偏好做出了解释,并进一步论证了利他行为的均衡是施用者的边际适用性等于受惠者的边际适用性。这些都使我们不得不去考虑扩展的“经济人”偏好选择模型。

从主体价值取向的心理现实化和判断模糊性角度看,传统经济学建构的经济学微观心理基础是效用理论,无论是采用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趋向于建立以财富状态量为价值载体的绝对函数。正如哈耶克(1997)[27]认为,当我们努力建构一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时候,假设我们又有所有相关的信息,假设我们能够从一个给定的偏好系统出发,又假设我们掌握了有关可使用的手段或资源的全部知识 。这种经济运算方法的发现之所以无法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其原因在于作为这种经济运算出发点的“数据”或“基据”就整个社会而言,对于一个能够计算其结果的单一心智来说,从来就不是“给定的”,而且也绝不可能是如此给定的。非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产生了信息种类、数量、可靠性、一致性的模糊性问题,进而影响着经济个体的选择问题。而个体在做出选择时,影响因素应为权重,正如Kahneman 、Tversky(1979)[28]指出,决策者赋予各种可能结果的权重是决策权重,而不是概率。

从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角度看,由于经济主体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所引致的行为判断的相对稳定性,与经济发展所带来产品的丰富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以及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选择行为的约束与现实选择单一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理解为“收敛”和“发散”的相对均衡。且从短期来看收敛性居于上风;从长期来看,除非打破原有的价值理念,否则收敛性依然存在。通过对个体目标的多样化和主体文化观念的模糊性的整合,反衬出个体整体利益观的形成和路径依赖,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群体的个体往往会形成趋同的价值评价。

3.模型构建

3.1 相关假设

a.非线性、间断理的假设。主体经济行为的非线性和无序性,以及选择视角拓宽所引起量纲的不统一,因而假定理性人的可具有非线性、间断理。

b.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可使偏好与选择一致的假设。这是因为生活中选择可能与偏好、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不一致而作的假定。

3.2 模型框架

a.设是论域X到[0,1]的一个映射,定义:X[0,1],x(x),称是X上的模糊集,(x)称为模糊集的隶属函数。我们用隶属函数反映个体的偏好程度,可避免量纲的不统一,如财富可以用金钱衡量,但非财富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4.结论

在同一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在某时点的时间界面上,文化群体的选择会趋向于一种稳定状态;从长期时间序列的情形看,其可能选择的演进方向是k,但序列的数目是趋于减少的。在其他相关变量都相等的条件下,这反映了区域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的缩小的趋势,即我们定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这时个体会趋于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同一社会近似的价值判断,一方面减少了经济个体估算的成本;另一方面,经济个体又较容易地判断社会中的其他人,即为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套框架,使合作和竞争具备了一定的预见性和依赖性。因为经济个体所需的信息和计算能力的容量大大超出了经济个体的能力,要对经济行为的所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理想思考是不可能的。同时这也为经济主体提供了一套稳定的判断选择标准,主体采用相对权重选择机制,为其做出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决策判断的交易成本。这种自我强化往往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若这种路径依赖强化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如信任、平等、自由等,这将促进经济的增长。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在多元文化中,个体受其他文化价值取向观念的影响,其权重分配及评价等级也会发生改变,此时合成矩阵种类的多样性会远远大于单一矩阵幂的多样性(M1M2),个体可能会改变现有价值取向。当然,这种演进过程通常是人们生存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或者说是个体所接受的新思想和习惯之间的优胜劣汰。这种影响因素的扩张,会增加文化群体的可能选择,但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不一定会影响这种价值判断,进而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增长。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种割裂原创文化的以期重现强国之路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拉丁美洲移植了美国的宪法等制度,但并没有真正促进经济的增长。

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体现的是在相关变量相等时,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缩小的趋势。在一定情况下,文化的价值取向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当这种条件收敛性被打破时,可能带来经济更好的发展,抑或造成经济一定的衰退。此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着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又可能导致经济的衰退。

注 释:

①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构成了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这些价值原则进行社会行动.

②当弘扬一种基本价值又进一步实现了另一种价值时,这两种价值就是互补的。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③此学派学者认为,把文化分成原子及个别研究是没有希望的,因为文化的意义就在要素间的关系中,他们亦不同于文化丛体是偶然集合的说法。他们偏重于文化的动态,以此观察文化要素如何活动、如何集合及如何帮助人类满足需要及实现他们的命运。参见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16.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Beugelsdijk,Sjoerd.A Note on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Trust in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Growth[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0:371387.

[3]Zak, P. J.,and Knack,S.Trust and Growth[J].Economic Journal,2001,(111):295321.

[4]Dollar,D.(1992).Outward-Oriented Developing Economies Realy Do Grow More Rapidly:Evidence From 95 Ldcs,1976-1985.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0:523-544

[5]Johnson,James P.,Lenartowicz,Tomasz .Culture,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Do Cultural Values Expla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8,33,(4):332-356.

[6]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sl Change,and Economic histor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Aoki,Masahiko,and Ronald P.Dore,eds.The Japanese Firm: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Streng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Weidenbaum,Murray and SamuelHughes.The Bamboo Network[M].New YorK:Free Press1996.

[9]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张慧东、姚莉、刘伦、吴京芳、申小玲.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Sethi,Rajiv,and E.Somanathan.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 in Common Properth Resource Use [M].New York:Wiley.

[11]Ponsard,Claude .An application of fuzzy subsets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umer's spatial preferences[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rch ,1990,(23):279-288.

[1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Ponsard,Claude. An application of fuzzy subsets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umer's spatial preference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1,5(3) :235-244.

[14]Ponsard,Claude .Spatial fuzzy consumer's decision making: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6,25(2):235-246.

[15]Ponsard,Claude .Nash fuzzy equilibriu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a spatial duopol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7,31(3):376-384.

[16]Ponsard,Claude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conomics[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8,28,(3):273-283.

[17]Ponsard,Claude .Some Dissenting Views on the Transistivity of Indicidual prefer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0,8(1):93-94.

[18]Banerjee,Asis .Fuzzy choice functions,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rationality*[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5,(70):31-43.

[19]Shepherd,David,Shi,Francis K.C. .Fuzzy modelling and estima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J].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06,(51):417433.

[21]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2]诺思,道格拉斯•C.《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载于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2000.

[23]Throsby,David.Economics And Cultur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

[24]B•马林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5]North,Douglass C.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st,1992.

[26]Stigler,G.and Becker,G.S.De Gustibus Non Est Dis putandu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76-90.

[26]Johnson,James P.,Lenartowicz,Tomasz .Culture,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Do Cultural Values Expla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8,33,(4):332-356.

[27]Becker,Gary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J].Cambridge Press,1976.

[2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7.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3)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自然禀赋优势,并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下建构起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这样就与传统的工业反哺农业不同了。另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形态,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这样就使得在充分调动区域各项要素的情形下,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福祉,进而也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纲,也使得具有生态旅游属性的茶文化旅游应得到业界的足够重视。

1农业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1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这样几个要点:第一,农业经济在发展中不应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应追求可持续、可再生。第二,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考虑到代际之间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应节约使用各类资源。第三,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时,应关注该产业的区域植根性问题。可见,目前诸多农村地区所发展的采矿业、水泥业从经营形态上来看,其就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1.2强调产业的关联性

与“行业”这一概念不同,“产业”是指相互关联行业所形成的集合。因此,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产业的关联性,它应在纵向和横向能覆盖更多的行业。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所覆盖的行业较多,所以主导产业在发展中所惠及的企业、人群也就越多。不难理解,发展农业经济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也在于破解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强调产业的关联性便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

1.3发挥自然禀赋优势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需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禀赋优势。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在于:第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资金资源,且在资本的逐利性驱使下,向金融机构融资也将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第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所拥有生态资源,正是与城市环境相区别的自然优势,这也就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商机。事实表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则导向。从而,部分农村地区将茶文化导入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1.4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前面已经指出,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惠及周边农户,使得农户的劳动力资源和家庭经济能纳入到整个农业经济系统之中。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应考虑行业的进入门槛。这里的进入门槛包括:资金的进入门槛、人力资本的进入门槛。不难理解,这两样对于农户而言都是稀缺和不足的。

2二者的关系分析

结合以上的论述中,茶文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

我国农业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模仿城市经济形态的现象,即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下,大力推进“农户+企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逻辑上似乎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则经常出现企业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户,以及农户被企业所“绑架”而无法直面市场需求。茶文化旅游导入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中,就能使周边农户直接与旅游市场对接,并将家庭旅游服务业与茶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融合,从而就改变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市场弱势地位。

2.2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它的产业关联度,以及可持续程度。茶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类文化系统。其中,显性文化系统又包含: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消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茶道、功夫茶、盖碗茶等元素。隐性文化则较为晦涩,其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元素。但无论是怎样的文化系统,它都使得茶文化旅游能覆盖大量的行业,并使各个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就满足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要求。在全域旅游项目开发下,茶文化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

2.3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

无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茶文化都具有可再生、绿色、共生等可持续特征,所以茶文化旅游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建立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必然选择。茶文化旅游通过全产业链的全域开发,便能较好的实现以上三大效益目标。特别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以及传统乡镇企业在发展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时,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了。

2.4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若要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则需要为农户创建出可持续的增收途径,而不仅是通过雇佣农民来使他们获得工资收入。不难发现,茶文化旅游与全域旅游的要求相适应,从而就能将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旅游经济系统之中,最终为农户提供“当家作主”的增收模式。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在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动下,当地农户开办农家乐项目全面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若是做工是难以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

2.5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

茶文化旅游项目并不是在任何农村地区都能设立和开展的,它一定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共生。这就意味着,茶文化旅游项目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而这符合旅游项目开发的要求。

3茶文化旅游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构建:

3.1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

各地根据自然禀赋优势确定导入茶文化旅游,那么这就需要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即,是作为主导产业来给予培育,还是作为一个子项目来给予开发。对此,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从茶叶生长的自然属性来看,其一般存在于高寒和高山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区域条件的限制,以及资金瓶颈的限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培育,进而打造出专业化的全域旅游特色。

3.2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项目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偏好,根据调研可知,域外游客前来旅游的目的在于休闲、拓展视野、放松身心。那么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则可以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来实施。如,将茶叶种植纳入到生态观赏茶园的项目打造之中。再如,将茶叶生产纳入到游客个人体验之中。沿着产业链条向下仍可以打造出诸多旅游项目。在项目的打造中需要关注的便是,应重视将周边的民俗、民风融入到旅游项目中来展示给游客。

3.3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

茶文化旅游主要以显性成分展示给游客,所以这里需要规划和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而规划的重点便是生态观赏茶园项目。由于,在未打造茶文化旅游项目时,茶园尽管在布局上形成连片发展的格局,但从产权的角度都归属于不同的农户所有。因此,为了使得生态茶园的规模符合观赏的要求,当地村社应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将这些自然资源整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向游人开放。再者,对于山地景区也需要纳入到规划范畴之内。

3.4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

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茶文化旅游之中,成为了当地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但作为一个规范的旅游项目,在全域范围内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因此,这里需要统筹安排周边农户进行旅游培训。培训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的类型来确定,如针对农家乐类型的农户则需要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培训;针对开办茶社的农户,则需要向他们进行服务意识方面的培训。可见,这是将家庭经济纳入其中的重要环节。

3.5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本文在全域旅游范畴来看待茶文化旅游的导入问题,那么就需要当地政府建立高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监管的重点在于:(1)旅游服务价格;(2)旅游食品安全;(3)旅游服务欺诈;(4)接受游客的投诉。总之,这将保障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稳定。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并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产业,这样才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4小结

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本文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具体的实施措施为: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红.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5(7):225-226.

[2]张晓峰.新媒体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15(5):42-44.

[3]乔秋敏.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66-5467.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4)

摘 要: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同时,某些民族传统文化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文化;经济;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结构与特点

(一)民族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到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因为公民对于社会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认为人的理智也需要加工,就像土地需要耕耘,于是文化被理解为培养公民政治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人的教养联系了起来。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可谓层出不穷。克莱德・克拉克洪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

现代人类学家爱德华・鼻祖泰勒是第一个界定文化概念的学者。他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他的定义影响重大且深远,时至今日国内外讨论文化的著作都要提到这一公认的最早的专业文化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目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17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狭义的文化则指依附于语言、文字、书籍、建筑物以及自然万物等载体得以显现的人们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意识流动和精神气蕴等。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构成民族文化的形式。由此,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结构

民族文化或者文化的结构有二元结构说、三元结构说、四元结构说和多种要素说。

二元结构说源于前苏联学术界,认为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用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除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外,还有“显在文化”和“潜在文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区分。

三元说。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1)语言和符号.(2)规范准则,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想、感觉和行动作出的解释,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3)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机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目前,通常是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实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几类。

四元结构说。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在著作《文化论》中,把文化划分为四个方面:(1)物质文化;(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除此以外,还有“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划分法。

多要素说。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他在著作《文化变迁》中,从文化功能与文化起源相结合的角度,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然后把非物质文化划分为宗教、艺术一类的精神文化和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习俗一类调适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特点

主要是:(1)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接受的共同标准;(2)差异性。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3)后天性。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4)象征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中种种事物;(5)适应性。指的是文化能够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6)普遍性。不同民族群体所具有的饿多样的、特殊的文化内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组织起来的,不同文化在终极价值和一般性伦理约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二、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般地讲,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反过来又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既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因素,也有与经济发展相矛盾冲突的因素。下面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1.民族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如果少数民族在文化问题上变得自觉了,并且把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好,可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只能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民族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2.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竞争力密切相关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的人才。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3.区域文化对区域竞争力具有“乘数效应”

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文化因素的支持;反过来,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而且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可以兼容并蓄,产生文化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特定区域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就我国而言,以孔孟儒家积极入世、崇尚进取为特征的齐鲁文化,因历史上商贾云集、重商遗风远扬的江浙文化,以20世纪20至40年代金融意识为底蕴的海派文化,善于开拓、勇于进取的岭南文化,以及长于经济形势分析、政治嗅觉灵敏的京派文化等,都对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源动力,致使中国东南部及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与西北地区尤其是内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1.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

对于民族经济的欠发达现实,在一段时期里人们习惯于将其归咎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差诸如此类的原因。的确,民族经济之所以落后,这些都是原因,甚至是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好比是说“经济落后”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一样,本身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拓展到经济以外,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民族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则有可能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打开一个认识民族经济发展的思维空间,从而使我们可以尽可能客观地面对民族经济发展的现实。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的不适,往往会导致行为的不适,其结果是人的经济行为偏离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则。由此,在民族经济欠发达问题上,我们的讨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经济现象上。尽管对于这些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应当透过这些经济现象,去探讨导致民族经济欠发达的文化原因。民族经济的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调适,则政府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只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2.西北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作用

总体上讲,西部民族地区在文化方面不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其实质是一种惰性文化。由于历史沉淀和累积效应的作用,这种以伦理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包括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重义轻利的价值标准、谦恭和顺的人生哲学、求稳求同的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文化心态,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西部民族地区随处可见的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处世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死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的娱乐观就是这种世俗性文化在日常行为选择中的真实显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和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主要是:

(1)多元性和差异性。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隐性影响因素。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市场经济文明的形成、发育和成长,反之则会阻碍农耕、游牧文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社会的顺利转型。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条件不同以及的差异,西部民族地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且决定了本地区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居民在价值取向、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待市场化改革的态度等方面必然有较大差异,因而与东部相比,在市场文明的进程中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应性也将因所属文化圈不同而不同,进而影响作用和程度也相异。

(2)逆市场性。西北民族地区所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藏传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结合而成的文化体系,是草原游牧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其核心观念和主体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与此相适应其价值观、财富观、就业观、生产生活方式、一种高度束缚下追求未来生活即“来世”的理想生活模式,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相矛盾和相抵触,因而使该区域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发展中面临更大的阻力和障碍,致使该区域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场化进程仍然很慢。如:市场经济提倡“经济人”,把人看成是经济利益的主体,认为追求财富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该文化则提倡“道德人”,把创造财富视为小人之举,从而压抑了冒险创业与从事商业的社会精神;市场经济提倡自律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而该文化则提倡“平均主义”和贬低逐利行为;市场经济提倡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制,而该文化则提倡血缘宗亲的家族中心论,表现为人们呼唤“青天”,崇拜权威,希望“家长式”人物拯救社会市场经济注重法理,而该文化讲求感情,情大于法,少独立,少理性;尤其是游牧民族“无恒产,无恒信”的经济关系,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文明的契约精神和与信用交易相适应的现代主流文化。

(3)保守性和封闭性。西北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异等因素造成文化传统呈现出明显的封闭狭隘特征,传统农业社会、农耕文明气息浓郁悠久,尤其是该地区黄土高原板结性质的黄土文化、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生”的文化,有很强的内聚力,总是企图把新的文化意识、异质文化和对立思想纳入到固有的文化中去,使外来文化在与其融合中失去原有的特征。并且由于复杂的文化环境和众多的民族成分,根本上使本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时面临更大障碍,很容易以民族纠纷和宗教纠纷等形式再现出来。加之计划经济的外在动力,使这种文化的排他性、封闭性进一步强化,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落后的思维定势,进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局限在文字上,从实际出发和变通很少,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文化创新,不能在文化转体和吸取异质文化中适合自己的精华部分,难于摆脱文化传统的羁绊。

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十分关键,它是决定减缓或加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否合理的根基。如果脱离对该地区文化基础之分析,任何一种经济改革和政策都将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发展差距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若把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问题与其文化因素分析相脱离,也将最终要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文化发展及因素分析是拉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深层原因。须在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优势和进步性的基础上,将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工业主流文化逐渐纳入和融合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之中,并将其文化进行重构。只有实现使其成为极富世界性、多元性和先进性的开放文化体系,西北民族经济开发才会呈现为整个社会的整体协调运行,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持久的文化源动力和支撑加速力。(作者单位:1.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2.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显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2]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5)

中图分类号:G05;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相关概念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区域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下,包括地势、环境、产品需求、风俗、科研等等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它在不同的地方变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有些地方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地方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A地区人口众多,没有山,没有水,土地多,人们思想观念薄弱,以种地创收入,根据地方的需求,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依旧传统思想,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B地区人口少,有旅游产业,交通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人们在追求价值观的时候思想意识达不到觉悟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渐增高。通过两个地区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结果是由区域差异、环境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众多方面造成的,分析两个地区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A地区首先,根据当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人口和土地多可以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招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来这里投资,餐饮、交通、物流等方面,最重要是要求政府开一些辅导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价值观。B地区,人们思想意识超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改进方法,更好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由于各个因素,如人的素质、居住的环境、需求不同,造就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制约着经济发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过程决定的,区域文化的特点、构架、因素等各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状况的高低。地方产业文化的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环境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特征显然不同,因此地域差异的原因发挥出不同的功效。从而区域文化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状况的高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价值观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反而,文化价值观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结合地方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开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度全市累计旅游接待量为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469万人次,年均增幅16.3%,年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8.4亿元,年均增幅20.6%。从数据表明,开封市旅游文化产业呈逐渐上升状态,这就说明特色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节日,如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清明文化节、第32届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到开封观光旅游,开封特色地方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氛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价值观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改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59-01

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文化产业,实现增比进位,剑河县可抓住州委、州政府把剑河温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纳入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该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多样性,按照组团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抓紧实施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

一、文化产业及其投融资市场化

(一)建设文化强县、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资本的支持与推动

单纯依靠政府的投资是不够的(当然政府的投资应该占领主导和引导作用),需要改变由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资本市场,吸引和开拓民间资本与境外资本,实现投融资社会化和市场化,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二)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拓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市场化

一是整合温泉沐浴与民族村寨各类资源,着力做精温泉中心区开发建设,把剑河温泉打造成。国际水准、国内一流、西南第一的现代温泉旅游度假圣地。二是开工建设剑河县城清水江大桥,打通温泉隧道,将温泉水引到寨章一带开发温泉城,把城东片区建设成高档房产别墅区、康体疗养区和休闲度假区,加快县城景观湖工程建设,做好展架至五河一带水上旅游综合开发,做足水文章,打造剑河映象旅游名片,积极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是对温泉附近的平塘坡溶洞群进行勘探开发,打造高山休闲度假产业园。

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相对独立性

1、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资本的投入、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的格局。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相对独立发展的许多事例,我国古代的大诗人、书法大家、绘画大家,今天是否有人能比得上或能有几人比得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璨烂,开展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解放前经济落后的旧中国可以出鲁迅、郭沫若、巴金、华罗庚、齐白石这类文化泰斗,经济发展了的新中国有没有或有几人比得上?

2、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远远超越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还落后,特别是农村,有些穷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我国大、中学校的入学率也较低。

3、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则需要有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情况表现在某些新兴的大中城县,如温州,近年来经济的崛起是令世人瞩目的,但其前期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未带来文化的繁荣,企业文化几乎是空白,为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曾大量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毁损了温州产品乃至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现在,温州人逐渐形成了品牌意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些品质优良的名牌产品已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企业文化形象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4、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定是均衡协调地推进。从历史上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均衡的,有的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三、建设文化强县需要整体推进

就一个县来说,建设文化强县,是从文化整体着眼的,不能只从文化的某个方面单项考虑。建设文化强县是否一定以经济强县为前提?自然,经济强县可以建设文化强县,但经济强县也可能是文化弱县。文化具有其特定的独立性。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固然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但自然文化资源的存在是自古形成的,并不依存于特定的经济条件;人文文化的发展是以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的存在与发展为基础的,不完全依存于特定的经济条件。

建设文化强县,不是文化领域的单项操作与推进,而是整体操作与推进,包括诸如教育、科技、出版、影视、图书、报刊、文学艺术、戏曲、旅游、展览、博物馆、文化自然资源与历史资源的开发、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等,就需要有资本的投入,需要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有文化产业资本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建设文化强县,不是仅仅从文化方面讲的,而是要通过强化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产业不仅自身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新兴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它是联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能够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7)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8)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9)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 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 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 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 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 ――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10)

社会的物质生产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进步的理想制度,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凸显经济腾飞,用温总理的话讲:“再大的问题,除以十三亿,就成了小事情”。

其次,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是单看经济实力的强弱,而是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放眼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历崭露头角,全党全社会都已掀起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热潮,使科教兴国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文件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抓好法制教育,使全体公民懂得自己的去权利和义务,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消除各种丑恶观念,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唯心论,破除各种迷信,排除愚昧,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齐抓共管

邓小平同志指出“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共抓物质和文化建设。同志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否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抢占物质文明的制高点,又要抢占精神文明的制高点,把发展先进文化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决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否则,即使经济一时搞上去了,迟早也要掉下来。

五、当前,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领域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消极腐败观念尚未全面有效地得到遏制,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在滋长,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文化建设者,存在一手软的情况,在一些部门,一些地区,松懈了文化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建设重要性,究其原因,就说对“两个建设”衡量指标发生错误认识,这种人滥用经济的数据、指标去衡量、评判文化发展,他们没有用文化的层面去评判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实质就是价值观的扭曲,是拜金主义的表现。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篇(11)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